加油,校园创业者

加油,校园创业者

一、走好,校园创业者(论文文献综述)

方薇薇[1](2021)在《家族第二代自主创业者的学习成长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以来,国家层面制定出台大量支持政策,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开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新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创业环境动态变化速度快,我国的总体创业失败率始终居高不下。创业学习被视为新创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升新创企业绩效的重要途径。家族第二代自主创业者,具备着天然的创业优势,是成功创业群体中的重要力量。家族第二代自主创业者比家族一代创业者面临着更加残酷的市场环境,也要面对更巨大的信息量。相对于草根创业者,他们能接受更为复杂的系统化的教育,知识结构更加丰富。家族企业为其提供的经验,家族的社会网络传承和他们个人的社会网络资源等都成为可以为其提供知识从而进行创业学习,这是其区别于草根创业者的重要资源。家族第二代自主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创业学习过程、创业成功因素,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案例正文以故事叙述的方式,客观描述了家族第二代自主创业者王栋的创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他从小跟随父母外出商务考察,在商业氛围中耳濡目染,出国留学回来后便进入家族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在此期间,王栋认识了首次创业的合伙人后便放弃相对轻松的管理工作,开始第一次自主创业,主营智能马桶的销售。但由于合伙人人心涣散,企业经营问题频出,首次创业失败。之后王栋快速调整,深耕智能马桶行业,转做制造公司,走品牌发展之路。目前二次创业公司运营规范,已初具规模。案例分析部分主要分析了王栋具备创业者外倾性强、情绪稳定性强、随和性低、责任心强、经验开放性高的特质。家族第二代自主创业者与草根创业者在创业动机和创业环境上存在不同。王栋首次创业失败主要原因是创业团队不和,但王栋的非物质追求的创业动机和家庭给予的资金支持,让他快速调整,开始第二次创业。二次创业时,他采取单一股东形式替代合伙人形式、线上线下一体化替代单一线上销售模式、自主制造替代贴牌产品销售、做品牌替代做销售模式等新做法。王栋在创业学习过程中获得了适应变化、寻找关系网络等方面的能力。王栋的创业学习能取得成效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环境、经验和能力三大要素。基于对王栋创业学习过程各个阶段变化的分析,提出提升创业者学习成功率的建议。

刘孟超[2](2021)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绿色创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陷入到一种尴尬的局面中,绿色创业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创业形式,不但充分的展示出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坚定的创业立场,而且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兼顾了生态效益,其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共同体极具重大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篇论文将探究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角下的大学生绿色创业相关问题,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大学生绿色创业研究的意义,国内以及国外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有关大学生绿色创业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梳理分析学术界有关绿色创业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予以归纳分析,从而为大学生绿色创业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第三部分是我国大学生绿色创业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总结现有的文献资料,结合目前大学生绿色创业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大学生绿色创业过程中呈现出创业者综合素质水平低下、绿色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资金支持、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薄弱等诸多弊端。第四部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角下的大学生绿色创业路径。依托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据自身的实际需求与特征,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绿色创业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质量改进、建立健全大学生绿色创业保障机制、拓宽大学生绿色创业资金渠道、绿色消费驱动大学生绿色创业可持续发展等实现大学生绿色创业的路径。第五部分为实现大学生绿色创业的价值。首先是从创新、绿色、共享三方面去论述实现大学生绿色创业的理论价值,然后,分别从就业与大学生人生价值两个层面,探讨分析大学生绿色创业的现实价值。

王福军[3](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盛红梅[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赛场。想在国际竞争中制胜,就必须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竞争,人才已经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亟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国教育大会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命题作出了深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1)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既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当前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仍有待增强,突出的表现在将“创富”作为创新创业价值目标的首选,更注重创新创业个体层面的价值,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自我性。尽管创业内在地具有“创富”的功利目的,但是“创富”并不是创新创业的唯一目的。我们不反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创富”,毕竟只有奠定了物质基础,大学生才能实现更全面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赞成大学生将“创富”作为个体创新创业的唯一目标、终极目标,而忽略了创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和自身全面发展;反对在创新创业中只注重个人价值,而忽略个体在创新创业中的社会责任。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与国家倡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完成自我价值实现的“小我”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大我”的统一,成为新时代的理论课题和实践命题。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为研究对象,力图回答两个基本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如何解读?立足现状特点和生成机制,如何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基于此,确立了“内涵本质厘定——主要内容凝练——现状特点考察——生成机制探究——培育策略建构”的研究思路。进而得出三条结论:第一,从本质上来看,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创新创业上的体现,是大学生主体基于自身需求和国家、社会需要,在创新创业实践基础上,对创新创业目标的认识以及在创新创业时采取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标准。以“创造价值,讲求效率”为出发点,以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理想,以是否推动社会发展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评价标准。第二,从现状上来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价值观认识模糊,创新创业价值目标呈现多元化、功利化、自我性特点;创新创业价值评价上,偏重于物质利益和自我发展、呈现出享乐主义;创新创业价值选择上,义利认知与选择存在矛盾性。第三,从培育策略上来看,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是大学生主体的自觉建构和外部因素作用的系统性工程。在该研究思路下,本论文主要包括五章。第一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是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论述相关理论基础。重点廓清价值、价值观、创新创业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内涵,对新时代、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进行一般理论分析,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寻找创新创业理论源泉,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内容凝练。本部分尝试凝练出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在明确凝练的基本原则基础上,结合凝练的根本依据、现实依据、实践依据,凝练出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为家国情怀、敢闯会创、勇于奋斗、崇尚劳动、创造大美。第三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现状考察。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揭示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现状,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特点,并对产生这些特点的时代原因、经济原因、创新创业教育及大学生自身原因做了深入剖析。第四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生成机制。本部分主要是揭示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因素,从“知情意信行”五个方面揭示了生成的关键环节,分析了主体动力机制、文化引领机制、教育融合机制、实践养成机制、激励引导机制从内外两个方面如何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生成,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由“知”到“行”的转变。第五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策略。本部分主要集中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具体方式方法。分别从构建培育场域、建设培育课程、搭建培育平台和完善培育制度四个方面着手,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施。

杨跞文[5](2020)在《社会支持视角下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个案研究 ——以宁夏L沙画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创业有助于促进就业、科技创新和推动经济增长。政府、社会和高校应采取多重措施支持大学生创业。本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B大学成功创业者L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法,剖析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得到社会支持情况,以及影响创业成败的个人素养,以揭示出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包括大学生自身条件的不足与外部支持的薄弱之处,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研究主要内容有:一是成功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具备的条件;二是宁夏地区大学生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经历;三是宁夏地区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实施路径。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宁夏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缺乏完整的法律体系支撑;二是对创业政策宣传、解读力度不足;三是政府缺乏合理引导;四是创业服务机构与交流平台少。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对高校大学生从事自我创业工作的认可度不高;二是企业给的实习机会少;三是资金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高校支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与企业合作不足;二是缺乏对创业团队的合理引导。针对以上的问题,拟提出完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建议: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完善法律体系,合理规划旅游路线、项目,增设创业服务性组织机构,开通大学生创业交流学习平台;社会需要给大学生增加去企业实习的机会,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强舆论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创业在全社会的认可度等;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解读创业政策,构建创业交流平台,营造校园创业氛围等;创业者L今后应努力的方向是积极寻找资金支持,提升技术、勇于创新,打造文化、品牌价值,说好自己的故事提升社会美誉度。

周理熙[6](2020)在《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叙事研究 ——兼论个人作品《徒步人生》》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注重纪实性和非虚构叙事的一种影片形式,纪录片总是以真诚的镜头语言去呈现真实世界。“青春纪录片”是新时期国产纪录片中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一支,以其真实、客观的视角,抓住青年人生活中的动人细节和感人瞬间,展现年轻人的青春活力和生命力量而逐渐走入大众视线。本文立足于现实的需要和可能性,从叙事角度对1978年至今的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进行研究分析,探究这些作品是如何借助多样化的叙事手段和和丰富的表现技巧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多面开花、吸引观众,希冀对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的叙事进行全面解读,为当下国产纪录片的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参照。本论文共分为七部分。绪论阐述国产纪录片发展现状,归纳国产纪录片进入新时期前后的发展变化以及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的特点;第一章概述国产纪录片及国产青春纪录片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归纳其叙事内涵;第二章阐释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的叙事主题,建立研究样本库,从爱情、亲情、友情三个方面论述青春情感的多元演绎,从怀旧、励志、迷失、自我价值四个方面论述青春成长的多维呈现,从聚焦社会现实、自我审视、记录时代声音、彰显人文关怀四个方面论述青春视角的现实审视;第三章以叙事结构为审视主题,通过定义和分类,阐释递进式、串联式、随笔式、嵌入式四种叙事结构在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作品中的具体体现;第四章分析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的叙事视角,结合作品中对全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多视角的运用进行分析,概括不同叙事视角的亮点,着重论述不同作品在叙事视角选择上的重点;第五章分析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作品的叙事语言,对作品中画面、声音、文字三种语言的运用进行一一阐述,注重作品细节分析;第六章分析个人作品《徒步人生》,介绍作品创作思路,理论结合实践,从主题、结构、视角、视听语言、反思五个方面分享创作感悟,提出困惑和问题;第七章结语回顾选题初衷,分析论文提出的问题,总结论文观点,提出展望。

朱叶琴[7](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提出艰苦奋斗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气神”。坚守艰苦奋斗精神,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气神。(1)我国历任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问题,在最艰苦的时候需要艰苦奋斗,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时候也需要艰苦奋斗。新时代,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和践行艰苦奋斗精神。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新时代更要做好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文章将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我国历任领导人的相关论述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绪论部分将分析已有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将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我国历任领导人的艰苦奋斗思想,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相关概念阐述本课题的理论基础。重点论述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意义,笔者认为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包括爱国主义、厉行节约、开拓创新和实干力行。新时代继续加强和完善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在逻辑。第三章着重论述研究所用的调查问卷。问卷初步调查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及其培育的成效,同时探查了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学生个体的认知误区和实践偏差、高校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弱化、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部分媒体的宣传不当和误导。第四章将论述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即培育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具体内容三个主要方面。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劳动教育的重要方法、坚持“三全育人”的新要求;主要目标是引导大学生弘扬知行合一的作风、树立创新创业的精神、培养辩证的现代幸福观念;具体培育内容包括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勤俭节约意识和实干力行作风四个部分。第五章将重点结合劳动育人的教育方法,分析论述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对策。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校史资源、重要节日纪念日和现代化建设成就中开发充足的培育资源;通过推进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阵地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来创设良好的培育氛围;构建以高校为主导,以家庭和社会为辅助的协同培育机制;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能否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能否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继续深入和完善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侯燕[8](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牛贺晨[9](2019)在《基于匹配性分析的大学生创业初创阶段政策评价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指出大学生创业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大量研究和实例表明,由于资金缺乏、创业实践经验不足、创业知识欠缺等原因,大学生在进行创业活动的初期阶段,对创业政策的需求最为强烈。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创业政策是否真正满足创业的实际需求,是他们能否走好创业第一步的关键所在。目前大学生创业需求及创业政策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关于大学生初创阶段相关政策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基于创业过程理论、创业生态理论,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了大学生初创阶段政策供需关系模型,通过对具体政策匹配性的分析,对大学生创业初期阶段的政策进行评价。利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识别大学生初创阶段的政策需求,并对这些具体政策的供给及需求力度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政策供需匹配模型计算各项具体政策的匹配情况,并就强化大学生创业初创阶段的政策供给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从大学生初创阶段政策整体匹配情况来看,环境类支持政策总体匹配较好,金融类支持政策和教育类支持政策匹配较差。具体政策中,金融类支持政策中的融资政策和贷款政策目前远不能满足初创阶段创业者的需求;而在教育类支持政策中,创业实践相关政策及创业课程相关政策,与当前创业初期创业者的需求存在较大偏差。在具体匹配度数值方面,创业信息服务、担保贷款优惠和税费减免这三个政策匹配度较高;而创业实践相关政策和融资政策匹配度最低,这两项政策需要重点加强。

周洋[10](2019)在《艺术类中职生生涯发展类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艺术类中职生的生涯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梳理国内外职业生涯的相关理论,整理国内生涯教育实践成果和国外生涯教育中的典型,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研究归纳出艺术类中职生的生涯发展的三个类型,在分析各个类型的生涯发展特点、生涯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家庭、学校、教师三个维度,针对不同类型提出相应的生涯教育对策。通过问卷法对艺术类中职生的职业选择、职业认知、职业定位、学生对生涯辅导的期待等方面展开调查,发现当前艺术类中职生在以上各生涯发展要素中都显示出不同的生涯发展状态;同时调查得知,大部分艺术类中职学校对生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课程开设无规范无体系;而艺术类中职生的生涯发展需求却是很高,他们希望接受专业的生涯辅导,帮助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解决他们的迷惘和无助。通过访谈法探究艺术类中职生和教师所展示出来的生涯发展特点和生涯教育现状及成因,深入分析艺术类中职生不同的生涯发展特征类型:第一类学生群体艺术天赋高且专业基础好,生涯发展目标较为明确;第二类学生群体艺术兴趣高但专业基础弱,生涯发展可能以艺术领域为主,但目标尚不明确;第三类学生群体艺术兴趣不浓,专业基础弱,生涯发展混沌迷茫,得过且过。研究发现,家庭、学校和教师是艺术类中职生生涯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分析结论,本文通过家庭、学校和教师三个维度,针对以上三个学生生涯发展类型提出针对性的生涯发展应对之策:不同类型的学生家庭实施不同的生涯教育对策,同时要具备前瞻性眼光,引导孩子主动适应社会变化和职业世界的变化;学校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生涯发展类型,主要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毕业生出口、校园人文环境四个方面实施生涯教育策略;教师应接受培训取得专业资质,成立专业化的生涯教育师资队伍,同时发挥艺术专业学科影响力,根据不同的学生生涯发展类型,尊重学生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生涯教育。

二、走好,校园创业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好,校园创业者(论文提纲范文)

(1)家族第二代自主创业者的学习成长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案例资料收集方法
    1.3 案例内容结构与安排
2 案例正文
    2.1 引言
    2.2 创业前积累(2010-2015 年)
        2.2.1 教育经历:独立的学生时代(2010 年-2014 年)
        2.2.2 家族企业工作经历:初涉家居行业(2014-2015 年)
    2.3 首次创业,在失败中学习(2015 年-2017 年)
        2.3.1 抓住创业机会,组建合伙团队
        2.3.2 经营问题暴露,股东人心涣散
        2.3.3 首创企业失败,创业者坠入困境
    2.4 重振旗鼓,在学习中成长(2018 年至今)
        2.4.1 再出发,深耕智马行业
        2.4.2 有勇有谋,单枪匹马做实体
        2.4.3 软硬件基础扎实,管理逐渐精细化
        2.4.4 保运营增利润,市场拓展成关键
    2.5 创业学习,一直在路上
3 案例分析
    3.1 研究问题
    3.2 分析思路
    3.3 理论依据
        3.3.1 创业者学习驱动因素:创业动机理论
        3.3.2 创业者学习环境分析:五维度模型
        3.3.3 创业者学习成功条件:创业因素理论
        3.3.4 创业者学习成果转化:知识转化模型
    3.4 研究问题分析
        3.4.1 分析王栋的创业者特质
        3.4.2 分析家族第二代自主创业者与草根创业者创业学习的差异
        3.4.3 分析王栋首次创业失败原因及后续快速调整的原因
        3.4.4 分析王栋二次创业取得的成效及采取的新做法
        3.4.5 分析王栋在创业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能力
        3.4.6 分析王栋在创业学习过程中取得成效的影响因素
4 建议与对策
    4.1 优化创业大环境,提供创业学习便利条件
    4.2 积累行业、管理、创业经验,扎稳创业学习知识根基
    4.3 提升自我能力,促进创业学习经验与知识的转化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绿色创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绿色创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大学生绿色创业的基本概念
        一、绿色创业
        二、绿色创业的类型
        三、大学生绿色创业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历史观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
        五、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
        六、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制观
        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大学生绿色创业指导作用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大学生绿色创业提供理论基础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大学生绿色创业提供行动依据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学生绿色创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大学生绿色创业现状
        一、大学生绿色创业的活动不断出现
        二、高校对大学生绿色创业的支持力度大幅度提升
        三、社会为大学生绿色创业提供的平台增多
    第二节 大学生绿色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育中绿色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二、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
        三、缺乏资金支持
    第三节 导致大学生绿色创业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大学生绿色创业者身心素质低
        二、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欠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现大学生绿色创业的路径
    第一节 提高大学生绿色创业素质
        一、培育大学生生态价值观
        二、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
    第二节 提升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质量
        一、完善绿色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二、扩大绿色创业师资队伍
    第三节 构建大学生绿色创业保障机制
        一、制定绿色创业政策
        二、完善绿色创业法律法规
    第四节 扩大大学生绿色创业资金来源
        一、争取财政支持
        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第五节 绿色消费驱动大学生绿色创业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大众绿色消费意识
        二、扩大大众绿色消费市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学生绿色创业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大学生绿色创业的理论价值
        一、大学生绿色创业是创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诠释
        二、大学生绿色创业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诠释
        三、大学生绿色创业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诠释
    第二节 大学生绿色创业的现实价值
        一、通过绿色创业带动大学生就业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引擎
        二、通过绿色创业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3)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1.4.1 优秀精神
        1.4.2 中国精神
        1.4.3 区域精神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创新之处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3.1.1 东北抗联精神
        3.1.2 北大荒精神
        3.1.3 大庆精神
        3.1.4 铁人精神
        3.1.5 大兴安岭精神
        3.1.6 闯关东精神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3.3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4.1.1 鲜明的地域性
        4.1.2 广泛的包容性
        4.1.3 艰苦的开拓性
        4.1.4 奉献的无私性
        4.1.5 优秀的传承性
        4.1.6 先进的时代性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4.3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5.3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4)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价值与价值观
        (二)创新创业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
    二、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三)马克思关于青年择业的思想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思想
        (五)革命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思想
        (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思想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内容凝练
    一、凝练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主要内容的原则
        (一)坚持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二)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四)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相呼应
    二、凝练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主要内容的依据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练的根本依据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切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凝练的现实依据
        (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创业价值观来引领是凝练的实践依据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一)家国情怀
        (二)敢闯会创
        (三)勇于奋斗
        (四)崇尚劳动
        (五)创造大美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现状考察
    一、调查准备
        (一)问卷编制的理论基础
        (二)问卷编制原则
        (三)问卷编制
        (四)调查对象
    二、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二)主体数据分析
    三、调查结果
        (一)创新创业价值目标多样现实
        (二)创新创业价值评价客观务实
        (三)创新创业价值选择义利明确
    四、调查结果归因
        (一)经济全球化催生部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追求利益至上
        (二)网络信息化可能诱发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不良价值取向和行为
        (三)多元文化消解部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理想信念追求
        (四)市场经济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判断和选择
        (五)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互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生成机制
    一、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内涵
    二、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因素
        (二)微观因素
        (三)大学生主体因素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关键环节
        (一)理性认知
        (二)情感体验
        (三)意志培养
        (四)信念强化
        (五)行为外化
    四、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主要机制
        (一)主体动力机制
        (二)文化引领机制
        (三)教育融合机制
        (四)实践养成机制
        (五)激励引导机制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策略
    一、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培育场域
        (一)营造以创新创业创造为风尚的社会环境
        (二)创建弘扬创新创业价值导向的学校教育环境
        (三)涵养利于创新创业的家庭环境
        (四)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主体自觉
    二、建设通识型、融合型、精英型三层分类的培育课程
        (一)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型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课程
        (二)与专业相结合的融合型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课程
        (三)指向创业实践的精英型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课程
    三、搭建创业竞赛、社会实践、创业体验三元协同的培育平台
        (一)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引领的创业竞赛平台
        (二)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引领的社会实践平台
        (三)以“众创空间、创业园”等为载体的参与体验平台
    四、强化组织领导、教师培养、评估激励三体联动的培育保障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组织领导
        (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观念转变与能力提升
        (三)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评估激励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现状调查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社会支持视角下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个案研究 ——以宁夏L沙画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创业
        (二) 成功创业者
        (三) 创业社会支持
    四、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概况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述评
    五、理论基础:社会支持理论
    六、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内容
    七、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条件
    第一节 成功创业者的素质
        一、基本素质
        (一) 身体素质
        (二) 知识素质
        (三) 心理素质
        (四) 经验素质
        (五) 思想素质
        二、创业者能力素质
        (一) 机会识别能力
        (二) 风险决策能力
        (三) 战略管理能力
        (四) 开拓创新能力
        (五) 网络构建能力
        (六) 组织管理能力
    第二节 创业者的自我追求
        一、对金钱、物质的追求
        二、自我成就感的激励
        三、使命责任的驱动
    第三节 创业获得支持
        一、创业教育支持
        二、创业资金支持
        三、创业服务、政策支持
        四、心理支持
第二章 成功创业者L的创业实践
    第一节 成功创业者L概述
        一、成长经历
        二、创业项目及业绩
    第二节 创业者L的创业历程
        一、创业的准备阶段
        (一)思想准备
        (二) 知识储备
        (三) 沙画技术准备
        (四) 市场了解
        二、创业的起步阶段
        (一) 组织创业团队
        (二) 筹集创业资金
        (三) 寻找创业模式
        (四) 明确创业原则
        三、创业发展阶段
        (一) 扩大客户群体
        (二) 改进营销策略
        (三) 推进技术创新
        (四) 建设企业文化
        (五) 扩大市场
第三章 创业者L的创业困难及解决办法
    第一节 创业者L的创业困难
        一、政府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 对于沙画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二) 对沙画的宣传力度不足
        (三) 对旅游业缺乏合理引导
        (四) 文创产业交流平台少
        二、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 社会对于手工艺认可度不够
        (二) 手工艺者匮乏,断层严重
        (三) 传统手工艺难以得到资金支持
        三、高校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对文创、手工艺缺乏宣传
        (二) 高校与企业缺乏合作
        (三) 对沙画公司的成员配置缺乏引导
    第二节 创业者创业困难解决办法
        一、政府应该做的工作
        (一) 完善法律体系
        (二) 加大宣传、政策解读力度
        (三) 针对旅游业进行合理引导
        (四) 开设大学生创业交流平台
        (五) 提供资金支持
        二、社会应该做的工作
        (一) 加强舆论宣传,提高社会对手工艺者认可度
        (二) 传播工匠精神,培养手工艺者接班人
        (三) 成立专项基金扶持手工艺
        三、高校应该做的工作
        (一) 增加对手工艺者的关注度,提高宣传力度
        (二)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三) 合理规划创业团队成员
        四、创业者L应该做的工作
        (一) 利用各方资源,寻找资金支持
        (二) 提升技术,勇于创新
        (三) 打造品牌,说好自己的故事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三、政府网站
致谢
附录

(6)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叙事研究 ——兼论个人作品《徒步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产青春纪录片叙事概述
    1.1 国产青春纪录片的界定
        1.1.1 青春的内涵
        1.1.2 国产青春纪录片的概念
    1.2 国产青春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1.2.1 国产青春纪录片的出现
        1.2.2 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的起步(1978-1999)
        1.2.3 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的转型(2000-2009)
        1.2.4 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的创新(2010至今)
    1.3 国产青春纪录片叙事概述
        1.3.1 叙事
        1.3.2 国产青春纪录片的叙事维度
第二章 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叙事主题
    2.1 青春情感的多元演绎
        2.1.1 爱情主题
        2.1.2 亲情主题
        2.1.3 友情主题
    2.2 青春成长的多维呈现
        2.2.1 怀旧
        2.2.2 励志
        2.2.3 迷失
        2.2.4 自我价值实现
    2.3 青春视角的现实审视
        2.3.1 聚焦社会现实
        2.3.2 自我审视
        2.3.3 记录时代声音
        2.3.4 彰显人文关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3.1 递进式结构层层深入
        3.1.1 基于时间
        3.1.2 基于对事物认知的逻辑顺序
        3.1.3 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3.2 串联式结构链接线索
    3.3 随笔式结构自然流畅
    3.4 嵌入式结构加深理解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的叙事视角
    4.1 全知视角加强内容提炼
    4.2 外视角承担外部观照
    4.3 内视角完成主观叙事
    4.4 多视角表达丰富意蕴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的叙事语言
    5.1 画面语言可视可感
        5.1.1 纪实性画面反映真实性
        5.1.2 表象性画面加强艺术性
    5.2 声音语言可听可传
        5.2.1 人声增加客观性
        5.2.2 音乐加强感染力
        5.2.3 环境音响增强表现力
    5.3 文字语言准确传递信息
        5.3.1 字幕语言补充说明
        5.3.2 解说词点缀升华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人作品《徒步人生》的创作
    6.1 主题
    6.2 结构
    6.3 视角
    6.4 视听语言
    6.5 反思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相关概念
    第一节 艰苦奋斗精神
        一、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
        二、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
    第二节 艰苦奋斗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艰苦奋斗思想
        二、列宁的艰苦奋斗思想
        三、我国历任领导人的艰苦奋斗思想
    第三节 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
        一、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基本概念
        二、不同历史时期的我国的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调查分析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成效
        二、新时代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生个体的认知误区和实践偏差
        二、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不当
        三、高校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弱化
        四、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部分媒体的宣传不当和误导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贯彻劳动教育的重要方法
        三、坚持“三全育人”的新要求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主要目标
        一、弘扬知行合一的作风
        二、树立创业创新的精神
        三、培养辩证的现代幸福观念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具体内容
        一、理想信念
        二、责任担当
        三、勤俭节约
        四、实干力行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对策
    第一节 开发充足的培育资源
        一、优秀传统文化
        二、红色文化
        三、校史资源
        四、重要节日纪念日
        五、现代化建设成就
    第二节 创设良好的培育氛围
        一、推进校园文化氛围建设
        二、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阵地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三节 构建有效的协同培育机制
        一、坚持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
        二、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机制
        三、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体制
    第四节 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
        一、党对劳动教育工作的领导
        二、落实高校劳动教育课程
        三、完善家庭和社会劳育环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附: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现状调查

(8)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青年为本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留学工作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基于匹配性分析的大学生创业初创阶段政策评价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大学生创业政策基本概念与内涵
        2.1.1 核心概念
        2.1.2 相关内涵
    2.2 创业过程理论研究综述
    2.3 创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综述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综述
    2.5 创业政策评价相关研究
        2.5.1 政策评价指标
        2.5.2 政策评价方法
        2.5.3 现有研究评述
第3章 我国大学生创业初创阶段支持政策供给现状分析
    3.1 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出台的背景
    3.2 我国大学生创业初期政策系统分析
        3.2.1 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概述
        3.2.2 金融类支持政策
        3.2.3 教育类支持政策
        3.2.4 环境类支持政策
    3.3 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供给评价述评
第4章 基于政策供需匹配关系的初创阶段政策评价模型
    4.1 政策供需匹配评价模型的构建
        4.1.1 模型构建原则
        4.1.2 模型构建方法
    4.2 政策供需匹配模型评价方法
        4.2.1 政策供需匹配模型变量设置
        4.2.2 政策供需匹配模型的模型解释
第5章 天津市大学生创业初创阶段政策匹配实证研究
    5.1 天津市大学生初创阶段政策概述
    5.2 研究过程
    5.3 数据收集
    5.4 结果分析
        5.4.1 金融类支持政策匹配结果分析
        5.4.2 教育类支持政策匹配结果分析
        5.4.3 环境类支持政策匹配结果分析
第6章 大学生初创阶段创业政策借鉴研究
    6.1 国外大学生初创阶段创业政策比较借鉴
        6.1.1 金融类支持政策
        6.1.2 教育类支持政策
        6.1.3 环境类支持政策
    6.2 国内部分城市大学生初创阶段创业政策比较借鉴
        6.2.1 金融类支持政策
        6.2.2 教育类支持政策
        6.2.3 环境类支持政策
第7章 提高天津市大学生创业初创阶段政策匹配性的对策建议
    7.1 政府层面的建议
    7.2 高校层面的建议
    7.3 金融机构层面的建议
    7.4 公共组织层面的建议
    7.5 大学生层面的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大学生初创阶段创业需求访谈纪要
附录 B 大学生创业政策供需匹配情况调查
附录 C 大学生初创阶段政策匹配情况原因分析访谈
致谢

(10)艺术类中职生生涯发展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国家政策背景
        二、教育实践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生涯教育实践现状
        二、国外生涯教育发展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框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尝试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分析
        一、中等职业学校
        二、艺术类中职生
        三、生涯与生涯规划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职业生涯选择理论
        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三、职业生涯建构理论
        四、心理需求视角的生涯理论
        五、小结
第三章 艺术类中职生生涯教育现状调查
    第一节 艺术类中职生生涯教育现状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二、调查问卷设置与实施
        三、问卷调查结果
        (一)职业生涯动机两极分化
        (二)职业兴趣有明确偏好
        (三)生涯目标取决于个体的内生涯状态
        (四)生涯期待与外生涯目标相辅相成
        (五)学校重视程度决定着生涯教育的效果
        (六)培养专业的生涯辅导老师乃生涯教育当务之急
        (七)职业生涯辅导期待相对务虚
    第二节 问卷调查研究结论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研究结论
        二、艺术类中职生的群体特征
        (一)艺术教育的敏感年龄:15-18岁
        (二)心理上的两极分化:自信与自卑
        (三)行为特点:自主意识强,自律性差,自由散漫
        (四)思维特点:思维活跃有创造性,对艺术敏感,思辨性弱
第四章 艺术类中职生生涯发展类型研究
    第一节
        一、访谈研究设置与实施
        (一)访谈时间
        (二)访谈对象
        (三)访谈提纲
        二、艺术类中职生生涯发展类型访谈
        (一)学生S1访谈实录与访谈分析
        (二)学生S2访谈实录与访谈分析
        (三)学生S3访谈实录与访谈分析
        (四)学生S4访谈实录与访谈分析
        (五)学生S5访谈实录与访谈分析
        三、艺术类中职教师生涯教育访谈
        (一)教师T1访谈实录与访谈分析
        (二)教师T2访谈实录与访谈分析
    第二节 艺术类中职生生涯发展分类与类型分析
        一、艺术类中职生生涯发展类型
        (一)生涯发展类型一
        (二)生涯发展类型二
        (三)生涯发展类型三
        二、艺术类中职生生涯发展类型分析
        (一)生涯发展类型一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二)生涯发展类型二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三)生涯发展类型三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第五章 艺术类中职生生涯发展的教育之策
    第一节 家庭实施生涯教育的对策
        一、不同类型的学生家庭生涯教育实施对策
        二、具备前瞻性眼光,引导孩子主动适应变化
    第二节 学校实施生涯教育的对策
        一、普及生涯教育理念,改进生涯教育方式
        二、从艺术专业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
        三、做足艺术类毕业生出口准备:升学、就业、创业
        四、创设艺术人文环境,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第三节 教师实施生涯教育的对策
        一、职业生涯任课教师需取得专业资质
        二、艺术专业任课教师发挥学科影响力
        三、尊重学生差异,培养生涯规划意识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艺术类中职生生涯发展与生涯教育研究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Ⅱ艺术类中职生生涯发展与生涯教育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四、走好,校园创业者(论文参考文献)

  • [1]家族第二代自主创业者的学习成长案例研究[D]. 方薇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绿色创业研究[D]. 刘孟超.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D]. 盛红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社会支持视角下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个案研究 ——以宁夏L沙画公司为例[D]. 杨跞文. 中央民族大学, 2020(12)
  • [6]新时期国产青春纪录片叙事研究 ——兼论个人作品《徒步人生》[D]. 周理熙.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7]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研究[D]. 朱叶琴. 江苏大学, 2020(05)
  • [8]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9]基于匹配性分析的大学生创业初创阶段政策评价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牛贺晨. 天津大学, 2019
  • [10]艺术类中职生生涯发展类型研究[D]. 周洋.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加油,校园创业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