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曼德威尔的“私恶即公利”(论文文献综述)
白双翎[1](2018)在《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休谟正义观研究》文中指出正义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有人把正义看作是西方整个现实社会政治制度以及道德价值体系的基础。从古希腊至今,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正义”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研究休谟关于正义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了解西方政治哲学正义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的理论资源。这对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正义问题,建立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是18世纪英国最着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之一,是英国古典自由主义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休谟在哲学方面的理论主要是以《人性论》为基础,意图建立与人性相关的科学系统,其本人称之为“人的科学”。正义问题是休谟一生中研究的主要内容,特别对于正义观念中的人为之德和人之本性的研究是十分深入的。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哲学的发展,有着直接而又重要的影响。休谟把契约作为演绎正义的起点,提出了正义是建立在“人类协议”基础上的“人为之德”,而非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之德”。他以《人性论》为代表作,将人性论与正义观相联系,认为正义观的构建与财产权的处理密切相关。休谟围绕该理念在后期的着作中形成了以财产权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正义观,并提出了三条正义规则,即稳定财产占有的规则、根据同意转移财产权的规则、履行许诺的规则。休谟提出,正义产生的条件是: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因素和人的自私和有限慷慨的人性因素。休谟认为,由于人类不可能克服人性自私自利的弱点,人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所以,人们需要建立政府,用法律条文来约束其行为,通过保护个人财产权,来维护社会稳定。休谟的正义学说是一种基于正义规则的利益学说,正义与道德、利益相关,又离不开法治。休谟的正义思想为功利主义理论产生奠定了基础。罗尔斯继承发展了休谟的正义思想并延用至今,可以说休谟的正义思想在西方哲学史的正义思想演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以人类的自由解放为目标,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关于正义观的各种积极因素,提出了自己的正义观。马克思正义观的本质特征:批判性、实践性。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社会正义,就要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从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正义观的出发点是物质生产,提出了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的正义、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按需分配的正义。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促进“人的发展”、关注“社会生活”、改造“客观世界”、完善“分配方式”、维护“劳动者利益”。正义观从理论上来区分,分为古典主义阵营和自由主义阵营。但是无论是作为古典主义阵营还是作为自由主义阵营,两者对于正义观的认定都是肯定和正面的。而马克思的正义观是一种批判性的正义观。着名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哲学的认识一定要从分析开始。”本文通过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分析了正义观包含五个构成要素,分别是主体、环境、制度、标准、功能。每个要素在正义理论中各占不同地位,其各自的逻辑性在正义观中妥善安置,用这种逻辑性的安排来体现正义观的知识体系。通过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对休谟正义观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马克思、休谟正义观具有的相同点主要表现为:从正义的主体来看,都重视正义优先性和人的道德预设;从正义的环境来看,都想建立一个良好而有秩序的社会氛围;从正义的制度设计来看,都重视构建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从正义的功能来看,都要保障公民财产和权利。与此同时,两者也有很多不同点。休谟正义观主体的出发点是个人,保护个人财产权也是对资产阶级利益的保护,来维护社会稳定。而马克思正义观主体的出发点是社会,马克思正义观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达到真正的正义价值为目标,从而维护人类自身应有的权益,体现了对时代的批判性和实践性。马克思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就不能被契约所束缚,要扬弃功利,从而形成科学的正义构建思维。本文从马克思哲学视角出发,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梳理休谟、马克思两种正义观的理论渊源、理论内涵和主要特点,通过逻辑层层递进,让内容环环相扣,承上启下,贯穿全文。特别是在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对西方正义观的杰出代表休谟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合理的批判、借鉴和吸收,提炼出对我们具有启示性的观点。本文通过阐述休谟正义思想的主要特征、历史影响、局限性以及对当代的价值,划清了马克思正义观与休谟正义观的界限。这对得到科学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理想性和现实性可兼顾的中国当代的“正义论”研究是有一定帮助的。
廖伟聪[2](2018)在《在变革中立序—企业组织变革的政策逻辑研究》文中指出关于公司权力的理论解释受专业界限与意识形态二者的限制,被普遍认为是一个经济学或企业管理的问题,囿于国家与市场或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分,限制了对公司权力公共性的认知和阐发。公司权力是市场中的重要权力现象,具有公共性以及社会性,公司权力所波及的范围超越了公司组织的边界,所以,“公”的影响超越了“私”的领域。本文对企业公共性的探讨,主要围绕深圳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党政为标志的“公”与以企业为标志的“私”之间结合的经验路径展开,从管理的公共性角度尝试厘清政府政策如何改变了企业组织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公司权力的理论解释。为此,本文从政府的企业政策出发,探索政府出台的政策是如何塑造企业的社会权力关系,如何为企业组织的变革提供秩序,换句话说,本文分析的是以政策形式表达的国家作用对企业组织制度演变的影响。西方的企业变革路径是从资本积累以形成规模到影响政治的自然选择,中国则是从政府机构改制成企业再到影响政治的政策外力作用,截然相反的两种路径选择,所伴随的公司权力的性质也是有所偏差:西方是私有性质的,中国则一开始便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带有强烈的集体观念,这是特殊时代政治体制的产物。在国内这样的传统下,随着市场的发展,公司权力与责任也就有了一种天然的关联性,尤其是对国有企业来说,当权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是践行权力与责任划等号的优先组织,公共责任会随着公司权力对社会关系的转变而变得更加重要。本文采用的政策逻辑分析,不同于常见的市场逻辑分析路径。研究发现,企业组织的形成,不单单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政府政策的引导行为,具备一定的政治指向性。企业组织在政策所塑造的秩序与框架内实现转变,其变革的逻辑通过政府的管控手段加以维护,而政策所施加的影响则体现且维持了社会主义传统的连续性,适应了经济转型的现实需要。总的来说,政府政策以管理上的公共性,弱化了企业组织私利的社会影响,同时对公司权力予以社会责任的公共伦理约束,一种新的公司秩序正在建立。
杨柳[3](2017)在《《蜜蜂的寓言》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伯纳德·曼德维尔(1670-1733),生于荷兰鹿特丹的一个医学世家,后旅居英国,专修医学和哲学。其代表作《蜜蜂的寓言》既是一部经济学着作,也是一部重要的伦理学着作。在这部着作中,曼德维尔从人性自私论出发,以寓言的形式对道德的起源、社会的本质做了生动、详细阐述,提出了“私恶即公利”的命题,对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西方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蜜蜂的寓言》成书的背景及思想渊源。《蜜蜂的寓言》伦理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作者所处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来看,中世纪以后,西方哲学的研究重点从神学走向人学,越来越重视人的价值和重要性。另外,18世纪的社会关系和道德观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蜜蜂的寓言》并不是一部逻辑体系严密的学术着作,而是一部诗歌体裁的寓言作品。曼德维尔用蜂巢中的蜜蜂来比喻现实生活中的人,蜂巢经历了从腐败的繁荣到清教式的清贫状态。前期,个人和社会缺乏道德、充满恶行,而社会却是繁荣的。后期,人人注意自己的道德行为,社会冷清,没有活力。在曼德维尔看来,社会的繁荣富足必须以人们的道德沦丧为代价。从思想渊源来看,曼德维尔在这部着作中阐发的伦理思想不仅受到洛克经验主义伦理学和霍布斯自利观的影响,也深受古希腊哲学家的启迪。第二部分阐释了《蜜蜂的寓言》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首先是人性自私论,“性恶论”构成了曼德维尔全部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在曼德维尔看来,人们的种种自利的激情决定了人性本恶,但他并没有对这种“恶”做彻底的批判,甚至阐释了它存在的合理性及必要性,特别是通过对沙夫茨伯里的批判,揭示了性善论的虚伪和不真实。其次是道德起源论,曼德维尔分别从政治需要和人性的缺陷来分析道德的起源。曼德维尔认为,道德是由巧妙的政治所创制,发端于个人的逐利活动中,它能使人互相利用,又易于驾驭,它能使野心家极容易而又极安全地从大家那里获取更多利益,并且统治大多数人。此外,曼德维尔还阐发了劳动分工促成道德行为的理论,进而探究了美德的本质问题,提出了美德就是自我克制的思想。再次,“私恶即公利”是《蜜蜂的寓言》中的核心思想。曼德维尔对人性的自我中心以及道德的自利本质的阐释构成了这个思想的前提,在对社会本质的探究中,曼德维尔对社会的演进做了精心的阐述。他指出,任何社会皆不可能萌生于种种厚道的美德及人的可爱本质。恰恰相反,所有的社会都必定起源于人的各种需求、人的缺陷和欲望,而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个人利益的满足中达到繁荣。第三部分阐释了曼德维尔伦理思想的理论得失及启示。其理论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谱写了西方功利主义的序曲。“曼德维尔悖论”所引发的争论,迫使人们或多或少进入一种功利主义的态度,早期的功利主义者正是在寻求悖论的解决方式中第一次阐述功利主义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曼德维尔悖论”为后来功利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为西方古典经济学提供了伦理支持。曼德维尔的“私恶即公利”命题是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直接来源。另外,曼德维尔还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奠基者,受到哈耶克的大力赞扬。客观而言,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阐发的伦理思想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缺失,主要体现为人性自私论的局限性和个人主义道德观的片面性。尽管如此,曼德维尔关于个人利己动机与社会公共利益关系的思考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仍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李盼盼[4](2016)在《论友善及其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友善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美德,是重要的公民道德规范,是维系人际交往得以顺利实现的纽带,也是社会安定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友善价值观的确立,追其根本,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离,尤其是儒家的“仁爱”思想,此外,道家、墨家皆对友善有着相应的论述。在西方,对友善的重视和论述也是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等人就对友善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后来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启蒙运动后的契约精神都无不体现着友善的价值观。马克思的诸多观点也体现出友善的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在新时期也有着新的解读,友善不仅是追求主体平等的精神意向,是社会交往所需的底线伦理,更是个体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友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构建友善社会已是势在必行,对于友善的实现,不仅要建设友好型社区、发展服务型社团,更要加强友善观教育,还要加强法治社会建设。
李琼[5](2015)在《哈奇森美学观和炫耀性消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文章主要是从弗兰西斯哈奇森的美学思想出发,通过对英国十七世纪晚期到十八世早期的经济历史状况的分析,对炫耀性消费做出历史性的解释。然后根据哈奇森的美学思想体特别是美的感官的详细解释,分析炫耀性消费与哈奇森美学的关系,并阐述哈奇森对炫耀性消费的看法。哈奇森是十八世纪早期英国着名的哲学家、美学家、伦理学家,作为现代美学的创始人和苏格兰启蒙运动领军人物或者说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第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对当代哲学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哈奇森《论美与德性观念的根源》这本着作也使他成为近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炫耀性消费在十七和十八世纪的英国有着广泛的影响,不论是宫廷贵族还是贸易商人,都对奢侈品的消费趋之若鹜,而那个时期的英国正面临着社会、经济、文化和信仰的重大变革,对于炫耀性消费的看法和理论根源成为本篇论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对哈奇森美学的研究,对审美自由进行进一步思考,根据戴茂堂教授的超越主客二分之理论对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审美困境指了一条新的出路,即在忘我状态之下通过审美活动到到审美自由的最高境界。
于晓华[6](2014)在《道德情操论利他主义伦理观与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道德情操论由英国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着于1759年,是西方伦理学和道德哲学发展史上的不朽的经典之作,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伦理构建的基础和主流。中国儒家伦理思想产生与两千五百年前是贯穿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主体伦理思想。伦理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并与其哲学、政治思想融为一体,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样作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伦理思想二者既有相通之处,亦有相异之点。1二者均根源于于重农主义思想
关巍,于泉蛟[7](2011)在《霍布斯道德哲学的内涵及其影响》文中提出霍布斯的道德哲学思想以对人性问题的探讨为基础,以人的自我保存作为出发点,推演出了人类的道德法则和社会政治法则,建立了一个以人性自私为基础的伦理学思想体系。霍布斯的道德哲学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他从对人性的考察出发,推演出自身的道德哲学体系,引起了后世学者的广泛思考。
卫方方[8](2010)在《亚当·斯密交换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认为18世纪的西欧是商业社会渐渐兴起的时代。斯密正是在这种社会状况中,围绕“商品交换”这一重要环节开始其思想之旅,探究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学界对斯密的解读大多限于经济学和伦理学。之后,亚当·斯密研究出现异彩纷呈的态势,出现了关于斯密法学、天文学等思想的研究。但是,在对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中,以商品交换为视角,以“商业社会”为主题的整体研究,尚不多见。而商品交换是研究经济伦理的一个切入点,从这一最直接、最普遍、最大量的人际交往现象开始,可以更容易的分析出经济伦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因此,本文选取斯密的“交换伦理”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对斯密的交换伦理思想做了系统的梳理,文章的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明本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且归纳和总结了斯密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介绍本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安排。第二部分从斯密的人性论入手,分析阐明人的“利己心”是商品交换行为发生的人性论前提。利己心是市场交换的内在动力与根本目的。然而,斯密从来就没有直接在人性与“利己”之间划上等号。斯密认为,“同情”也是人性中的主要内容。因此,本章还将接着分析斯密交换伦理的另一重要人性论前提——“同情心”。商品交换可以使利己心和同情心达到统一,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第三部分在分析商品交换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斯密交换伦理的主要内容。随着分工的扩大与发展,并且在利己心的推动下,人们纷纷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下,如何平衡人们的利己心与利他心?如何调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形成了等价交换的核心规范。商品交换在“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调节下,在道德和法律的内外约束下逐渐走向规范。第四部分将分别从分工、“看不见的手”等方面具体阐述斯密交换伦理思想的局限性以及它的理论价值及现代意义。
徐涛[9](2010)在《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人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亚当?斯密不仅是十八世纪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斯密身处西方社会的近代转型时期,敏锐地观察到社会生活中已经发生并将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深刻的变化,清醒地意识到,旧的道德观念与新的经济生活已经发生尖锐冲突,必须超越中世纪传统道德体系,创造新的道德伦理理论,使之成为既是维护市场经济生活、促进国民富强的新的精神因素,又能引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斯密的人性思想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的。斯密认为,促使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因是源于利己心的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必将促进社会整体的繁荣。斯密描述利他也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原始情感,是人类的原始本能,但是,斯密并没有过多强调利他在社会中的作用。何以协调这两种本能呢?斯密提出了其理论的核心概念——“同情心”,斯密的同情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斯密人性思想中利己、利他和同情三者的关系,分析利己与利他的现实中的冲突,并说明了导致利己与利他现实冲突的根源。斯密又引入了同情机制,作为协调利己和利他之间的纽带。诚然,谈到斯密,不可避免的就涉及到“斯密问题”。“斯密问题”从其产生和发展来看,可以说是两个学派——即历史学派和边际效应学派围绕着对亚当?斯密所说的伦理同经济的关系的争论,而其本质则是所处时代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现实存在着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
于越[10](2008)在《休谟正义思想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正义作为经久不衰的话题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理想,也是人们在具体实践活动中需要妥善处理的一个难点问题。正义是对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价值判断,是一种对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要求的言行的肯定价值判断,是衡量个人或社会集团道德状况的主要尺度。它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乃至不同的人对正义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形形色色的正义观。远至古希腊,近至当代,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到洛克、卢梭、康德再到罗尔斯,几乎所有伟大的思想家都研究过正义问题,并都提出了种种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正义观。休谟的正义思想不论在人类正义观发展史上还是在休谟本人的道德哲学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反映在他的着作《人性论》第三卷“道德学”以及后来改写的《道德原理研究》中。主要提出了正义起源于人性的“自私”与“同情”和“人类协议”,正义的性质是人为之德,正义表现为财产权的三条基本原则——稳定财产占有、根据同意转让财物和履行诺言,正义的保障者是政府等观点。研究休谟正义思想能够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西方正义理论发展的脉络和基本的走向,了解休谟的政治哲学体系,同时对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正义现象,深入理解建立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为指导研读休谟正义观相关论着及文献,追溯休谟正义思想的理论渊源,考察了休谟正义观的起源、性质、作用以及其历史影响,梳理并概括了休谟正义观的主要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休谟正义观的特征、影响、局限及当代价值进行了评析。
二、论曼德威尔的“私恶即公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曼德威尔的“私恶即公利”(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休谟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休谟、马克思正义观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对休谟正义观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对马克思正义观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论文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正义观的基本要素 |
2.1 主体:正义优先性与人的道德预设 |
2.1.1 正义的优先性 |
2.1.2 利己人与理性人的预设 |
2.2 环境:正义的现实和假设 |
2.2.1 财产匮乏和社会状态 |
2.2.2 正义原则和社会结构的两个领域 |
2.3 制度:社会结构的约束和契约的方式 |
2.3.1 制度对自由的约束 |
2.3.2 不合作冲突与契约 |
2.3.3 合作契约和自然权利的关系 |
2.4 标准:正义的界限 |
2.4.1 标准内容的多样性 |
2.4.2 正义标准的界线规划 |
2.5 功能:保护财产权和公民权利 |
2.5.1 保护私有财产 |
2.5.2 对社会公平的追求 |
第3章 休谟正义观的理论渊源 |
3.1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 |
3.1.1 柏拉图关于正义的理解是建立在个人与国家两个维度思考 |
3.1.2 亚里士多德提出正义与合法为等同概念 |
3.2 霍布斯和洛克的契约论 |
3.2.1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说和社会契约说 |
3.2.2 洛克从契约理论阐释社会正义 |
3.3 哈奇逊和曼德威尔的人性说 |
3.3.1 哈奇逊提出道德情感与正义的关系 |
3.3.2 曼德维尔德的人性说将功利主义作为道德原则 |
第4章 休谟正义观的理论内涵 |
4.1 休谟正义观的主体要素 |
4.1.1 正义的焦点:人与财产的关系 |
4.1.2 正义的特征:功利性 |
4.1.3 正义的属性:人为之德 |
4.2 休谟正义观的环境条件 |
4.2.1 客观条件: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 |
4.2.2 主观条件:人的自私和有限的慷慨 |
4.2.3 形成条件:人类协议 |
4.3 休谟正义观的制度构建 |
4.3.1 社会正义规则 |
4.3.2 政府存在的条件性 |
4.3.3 政府与法治 |
4.4 休谟正义观的衡量标准 |
4.4.1 知性论的认识前提 |
4.4.2 情感主义的人性论 |
4.4.3 人性的道德基础论 |
4.5 休谟正义观的基本功能 |
4.5.1 保护财产权 |
4.5.2 稳定社会秩序 |
4.5.3 实现利益至上 |
第5章 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内涵 |
5.1 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来源 |
5.1.1 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及其正义思想 |
5.1.2 古典政治经济学及其正义思想 |
5.1.3 空想社会主义及其正义思想 |
5.2 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内涵 |
5.2.1 马克思正义观的主体要素 |
5.2.2 马克思正义观的环境条件 |
5.2.3 马克思正义观的制度要素 |
5.2.4 马克思正义观的衡量标准 |
5.2.5 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功能 |
第6章 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对休谟正义观的评价 |
6.1 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对休谟正义观的分析评价 |
6.1.1 对休谟正义主体的分析评价 |
6.1.2 对休谟正义环境的分析评价 |
6.1.3 对休谟正义制度的分析评价 |
6.1.4 对休谟正义标准的分析评价 |
6.1.5 对休谟正义功能的分析评价 |
6.2 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休谟正义观的主要特征及历史影响 |
6.2.1 休谟正义观的主要特征 |
6.2.2 休谟正义观的历史影响 |
6.2.3 休谟正义观的局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在变革中立序—企业组织变革的政策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企业组织的变革 |
二、企业组织变革背后的政策逻辑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管理优先于所有权 |
一、管理的公共性 |
二、公司的公共性:回归与重构 |
三、一种超越:“公”优于“私”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组织变革理论 |
二、政策分析理论 |
第三节 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公司制:组织模式的公共性表达 |
第一节 新中国企业公司制的思想与表现 |
一、改革开放前的企业组织形态 |
二、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组织的曲折转型 |
第二节 现代公司制的深圳经验探索 |
一、深圳特区企业的原初形态 |
二、股份化公司制的探索 |
三、走向现代公司制 |
第四章 政策塑造:内部控制结构的转变 |
第一节 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 |
一、“老三会” |
二、权力的淡化 |
第二节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 |
一、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 |
二、“新三会”的权力转向 |
三、新老“三会”的联动机制 |
第五章 管理机制:从行政性到职业性 |
第一节 传统的行政化管理者 |
一、传统的管理机制:官僚式的管理 |
二、管理者角色的转向:从负责到责任 |
三、传统行政权力的解构倾向 |
第二节 管理机制的现代需要:职业性的选择 |
一、西方现代公司制的管理机制 |
二、中国特色的管理机制 |
三、管理者的选择:职业性 |
第六章 走向社会性:从权力到责任 |
第一节 公司权力的政治理论 |
一、公司权力的意识形态特征 |
二、公司权力的内涵与结构 |
三、法人与公司权力的政治合法性 |
第二节 公司权力的实践 |
一、公司权力的对外性问题:从集中走向分散 |
二、公司权力的内部性问题:从附属走向自立 |
三、政企关系的转变 |
结论:政策催生组织制度变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蜜蜂的寓言》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蜜蜂的寓言》成书背景与思想渊源 |
(一)《蜜蜂的寓言》成书的时代背景 |
1. 中世纪以后“神学”向“人学”的转变 |
2. 18 世纪社会关系及道德观念的变化 |
(二)《蜜蜂的寓言》伦理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1. 洛克经验主义伦理学 |
2. 霍布斯的自利观 |
二、《蜜蜂的寓言》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人性自私论 |
1. 人是各种激情的混合体 |
2. 激情本质为“恶德” |
3.“恶德”的合理性 |
(二)道德发端于人的利己心 |
1. 道德是政客的管理需要 |
2. 激情是道德的前提 |
3. 美德的本质 |
(三)“私恶即公利” |
1. 社会的形成 |
2. 社会发展的动力 |
3. 社会公利与个人私利的统一 |
三、《蜜蜂的寓言》伦理思想的理论得失及现实启示 |
(一)理论贡献 |
1. 谱写了近代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序曲 |
2. 为古典经济学提供伦理支持 |
(二)理论缺失 |
1. 人性自私论的局限性 |
2. 个人主义道德观的片面性 |
(三)“曼德维尔悖论”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论友善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缘起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4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章 友善观的流变 |
1.1 中国思想史中的友善观 |
1.1.1 儒家思想中的友善观 |
1.1.2 墨家思想中的友善观 |
1.1.3 道家思想中的友善观 |
1.2 西方思想史中的友善观 |
1.2.1 古希腊时期的友善观 |
1.2.2 基督教友善观 |
1.2.3 启蒙运动的友善观 |
1.2.4 马克思的友善观 |
第2章 友善的内涵 |
2.1 友善是主体追求平等的精神意向 |
2.2 友善是社会交往所需的底线伦理 |
2.3 友善是个体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 |
第3章 友善的实现 |
3.1 建设友好型社区 |
3.2 发展服务型社团 |
3.3 加强友善观教育 |
3.4 建立实现友善的保障机制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哈奇森美学观和炫耀性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哈奇森时代英国炫耀性消费起源 |
一、近代英国的社会变革 |
二、资产阶级的美学需要 |
第三章 哈奇森美学视域下的炫耀性消费 |
一、美的感官(内在感官) |
二、哈奇森美学对炫耀性消费的辩护 |
第四章 结语 |
一、哈奇森对待炫耀性消费的看法之弊端 |
二、炫耀性消费的当代审美之路——自由之美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6)道德情操论利他主义伦理观与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二者均根源于于重农主义思想 |
2 二者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
3 强调道德的社会作用, 二者均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目的 |
(7)霍布斯道德哲学的内涵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性作为道德的基础 |
二、善恶的区分 |
三、霍布斯的道德哲学思想及其意义 |
(8)亚当·斯密交换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安排 |
2 亚当·斯密交换伦理的人性论基础 |
2.1 亚当·斯密人性论的主要内容 |
2.2 亚当·斯密交换伦理的人性论前提——利己心与同情心 |
2.2.1 利己心 |
2.2.2 同情心 |
2.2.3 利己心与同情心的统一 |
3 亚当·斯密交换伦理思想 |
3.1 商品交换与伦理关系 |
3.1.1 商品交换的产生与发展 |
3.1.2 商品交换的伦理关系 |
3.2 斯密交换伦理的主要内容 |
3.2.1 十八世纪的英国社会状况 |
3.2.2 商品交换的前提:分工 |
3.2.3 商品交换伦理的核心规范:等价交换 |
3.2.4 商品交换伦理的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 |
3.2.5 商品交换的制衡机制:道德与法律 |
4 斯密交换伦理思想的评析 |
4.1 斯密交换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
4.1.1 关于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片面认识 |
4.1.2 关于交换引起分工的错误认识 |
4.1.3 “看不见的手”的理论缺陷 |
4.2 斯密交换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及现代意义 |
4.2.1 理论价值 |
4.2.2 现代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人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斯密人性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
1.1 斯密人性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1.2 斯密人性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
1.2.1 弗兰西斯·赫起逊 |
1.2.2 大卫·休谟 |
1.2.3 贝纳德·曼德维尔 |
第2章 斯密人性思想中的利己 |
2.1 利己的内容 |
2.2 利己与市场经济 |
2.2.1 市场经济 |
2.2.2 利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
2.3 利己的道德价值 |
2.3.1 利己的合理性 |
2.3.2 利己的缺陷性 |
第3章 斯密人性思想中的利他 |
3.1 利他的涵义 |
3.2 利他的形式 |
3.2.1 亲缘性利他 |
3.2.2 互惠性利他 |
3.2.3 纯粹性利他 |
3.3 利他的特点 |
3.3.1 利他与利益的回报 |
3.3.2 利他是人的需要 |
3.4 利他的价值 |
3.4.1 利他的社会价值 |
3.4.2 利他的自我价值 |
第4章 斯密人性思想中的同情 |
4.1 同情的涵义 |
4.2 同情的产生及特点 |
4.2.1 同情的产生 |
4.2.2 同情的特点 |
4.3 同情的作用 |
4.3.1 同情是道德判断的标准 |
4.3.2 同情是社会秩序建立的情感基础 |
4.3.3 同情是美德形成的手段 |
4.4 同情的道德价值 |
4.4.1 同情的道德合理性 |
4.4.2 同情的道德局限性 |
4.5 同情的现实意义 |
4.5.1 同情有助于社会成员间的和谐 |
4.5.2 同情有助于增强道德建设 |
第5章 斯密人性思想分析 |
5.1 利己与利他的价值对立统一 |
5.1.1 利己与利他价值上的对立性 |
5.1.2 利己与利他价值上的统一 |
5.2 利己与利他的现实冲突 |
5.3 同情机制 |
5.4 “亚当·斯密问题”的历史意义 |
5.4.1 “斯密问题”的开端及其发展 |
5.4.2 “斯密问题”的结局及其意义 |
5.5 斯密人性思想的价值 |
5.5.1 有利于增强人的道德主体意识 |
5.5.2 有利于构建自律型道德体系 |
5.5.3 有利于协调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休谟正义思想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休谟的生平与着作 |
1.2.1 休谟生平 |
1.2.2 休谟的着作及《人性论》的主要内容 |
1.3 休谟正义思想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析 |
2 休谟正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 |
2.2 霍布斯和洛克的社会契约思想 |
2.3 哈奇森和曼德威尔的人性说 |
3 休谟正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正义出现与人性和自然状态处于中点时 |
3.1.1 自然状态因素: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 |
3.1.2 人性因素:自私和有限的慷慨 |
3.1.3 形成条件:人类协议 |
3.2 正义是社会全体成员之间相互的有条件的人为之德 |
3.2.1 正义是人为之德 |
3.2.2 正义具有可变性 |
3.2.3 正义具有互利性 |
3.3 正义保障社会成员对财产的占有进而稳定社会秩序 |
3.3.1 保护财产权 |
3.3.2 稳定社会秩序 |
3.4 政府是正义的保障者 |
3.4.1 政府的起源 |
3.4.2 政府存在具有条件性 |
4 休谟正义思想的评价及当代价值 |
4.1 休谟正义思想的主要特征 |
4.2 休谟正义思想的历史影响 |
4.3 休谟正义思想的局限 |
4.4 休谟正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论曼德威尔的“私恶即公利”(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休谟正义观研究[D]. 白双翎. 辽宁大学, 2018(05)
- [2]在变革中立序—企业组织变革的政策逻辑研究[D]. 廖伟聪. 深圳大学, 2018(07)
- [3]《蜜蜂的寓言》伦理思想研究[D]. 杨柳. 河北师范大学, 2017(10)
- [4]论友善及其实现[D]. 李盼盼. 贵州大学, 2016(03)
- [5]哈奇森美学观和炫耀性消费[D]. 李琼. 湖北大学, 2015(04)
- [6]道德情操论利他主义伦理观与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对比分析[J]. 于晓华. 读书文摘, 2014(24)
- [7]霍布斯道德哲学的内涵及其影响[J]. 关巍,于泉蛟.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8]亚当·斯密交换伦理思想研究[D]. 卫方方. 江西师范大学, 2010(05)
- [9]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人性思想研究[D]. 徐涛. 河北大学, 2010(12)
- [10]休谟正义思想述评[D]. 于越.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