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案研究与实践

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案研究与实践

一、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案研究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1](2021)在《中英高中化学教材“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比较与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材作为推动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工具和实施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化学教材的编写在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上具有重要的意义。2017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后,我国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2019年版)应运而生。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培养学生素养能力的关键因素,是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师生过多地关注学科知识和解题技巧,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化学课堂中落实开始成为困扰高中一线化学教师的问题之一。英国作为最早基于核心素养开展课程设计的国家,与我国教育理论存在共通之处。本文以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与英国CIE A-Level化学教材为研究对象,对其“元素化合物”部分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教学实践,旨在为我国教材编撰提供启示,为教师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新教材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建议。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纸笔测验法和访谈法,研究内容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对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对“教材比较”、“元素化合物”、“教学实践”核心概念进行了解释,并介绍了后续教学案例设计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两国课程标准的宏观比较,得出两国课标对教学内容和学业要求的异同点,为后续教材比较提供依据;第二部分是从教材编写思路、结构体系、内容呈现方式和内容选择四个方面定性定量地对两版教材内容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第三部分则得出了两版教材优缺点,并拟定了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部分的课堂教学策略。第四章为教学实践研究,以第三章提出的教学策略为指导,开发有利于学生学科知识建构和学业要求落实的教学案例,并开展教学实验,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实践验证,得出教学实践研究结果。第五章得出了“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教学策略:开展整体性教学设计;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开展适宜难度水平的实验探究活动;开展逆向教学设计。并提供了教师使用新教材的建议与教材编写的启示。同时,对研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张海艳[2](2021)在《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元素周期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科书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2003年我国进行了课程改革,开始实行“一纲多本”教科书政策。2018年,我国再次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每一次课程改革必然伴随着教科书的改革。2019年根据新课标编写的3套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应运而生,目前已有省份开始使用新教科书。自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目标经历了从“重视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转变,在这一历程中,教科书中会发生什么的内容变化?因此对新旧版本以及不同新版本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版本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实现教科书的优化。同时,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教育呈现“教育全球化”的趋势,因此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教育理念,来提升我国的教育影响力。所以,本研究选择了美国版本的教科书与我国的教科书进行比较。“元素周期律”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化学理论知识,是高中化学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美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元素周期律”这一章节进行比较能够实现这一章节的优化。本研究从化学新课程提倡“一纲多本”、落实化学核心素养、解决新教科书面临的问题、基础教育国际化、“元素周期律”在高中化学的地位等5个方面阐明研究选题的缘由。搜集和阅读大量文献,对国内外化学教科书比较的相关研究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本研究指明方向。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在教科书编写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科学本质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对中国新、旧课标以及美国课标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内容要求、教学建议等规定进行了比较。重点比较了中美化学课程标准对“元素周期律”的要求,然后从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内容呈现方式(课文篇幅、栏目设置、实践活动、插图和表格)、科学本质等4个方面,对国内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进行了纵向比较;对国内三个新版本教科书和美国教科书《化学:概念与应用》进行了横向比较,找出新教科书的变化点和各个版本教科书的优缺点,得出研究结论:(1)对于新旧人教版教科书“元素周期律”这部分内容来说,知识点的选取变化不是很大,新人教版将其宏观位置提前,并按照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编排,更加重视学生心理认知。新人教版栏目、图片、表格等内容呈现方式和科学本质内容呈现方面都更加丰富。(2)对于三个新版本教科书“元素周期律”这部分内容来说,其知识点的选取大致是相同,新鲁科版稍有变化。三个新版本教科书都非常重视栏目,设置了丰富的栏目,重视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新人教版和新鲁科版都非常重视学生必做实验,实验基本包含了所有步骤和流程,新苏教版则是没有给出。三个新版本教科书都设置了丰富生动的插图和表格。三个新版本教科书在科学本质内容方面都非常丰富,新人教版更加全面一些。(3)在教科书整体结构中,美国教科书的结构更为紧凑,内容涉及面广,与大学化学教材相类似。编排采用由抽象到具体的演绎过程,更注重对理论知识进行阐述。美国教科书设置了更加丰富活泼的栏目和插图,注重编排细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科书编写3点建议和“元素周期律”教学3点建议。由于研究时间、研究对象的局限性以及研究者自身精力、能力的限制,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只比较了“元素周期律”这部分内容,其他内容研究有待日后完善。

邹英娜[3](2021)在《学科能力视野下高中化学教科书中习题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新旧必修一二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高水平能力的人才,由此我国对人才的培养不只停留于知识层面,更注重发展人才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化学学科提出要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而化学教材是化学学习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化学学科能力。化学教材习题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深刻探析新旧人教版教材习题的编制特点,有必要弄清楚新人教版教材习题是否能够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厘清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习题中蕴含的化学学科能力。本研究在文献研究及综述的基础上,界定了化学学科能力,化学教材习题;以学习迁移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依托,选取新版(2019)与旧版(2004)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1和2)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习题的数量、题型、栏目的宏观视角对比分析了新旧人教版教材习题;其次选用王磊教授领衔的教育团队提出的3*3化学学科能力评价指标作为微观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比分析了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的习题,厘清了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习题中蕴含的化学学科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从宏观视角来看,关于数量的对比,新教材习题在数量上有所减少,新教材习题数量为406道,旧教材为444道;关于题型的对比,两者在题型上无明显差别,都是以传统习题为主,探究、实践题为辅;关于栏目的对比,新教材简化了正文的栏目种类,且对栏目名称的功能进行了更直观的定位,还在课后增设了“实验活动”栏目。(2)从化学学科能力视角来看,(1)关于一级能力要素的对比,新旧教材习题都具有合适的能力梯度,且新教材在整体上比旧教材更重视应用实践能力的考查;(2)关于二级能力要素的对比,有三点不同:第一,新教材习题整体侧重于考查B1分析解释能力,而旧教材则侧重于考查A1辨识记忆能力。第二,在学习理解能力维度,新教材同时侧重于A1辨识记忆和A2概括关联能力的考查,而旧教材只侧重A1辨识记忆能力的考查。第三,旧教材对于A1~A3的考查形成了明显的能力梯度,新教材习题对于A1~A3的考查未形成明显的能力梯度。(3)关于不同栏目体现的二级能力要素的对比,新教材习题系统非常灵活,不同栏目有着不同的功能,却又相辅相成,能全方位地调动起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由此对教师提出相关建议:妙用情境,一题多变,变式练习助力学生学习进阶;巧用栏目,激活课堂,优化组合促进学生发散思考;重视实验,发挥特色,魅力化学推动学生素养形成。由于时间和研究者精力、能力的局限,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基于化学学科能力视野对比其他版本化学教科书习题的相关研究有待日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刘亚利[4](2021)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调查与实验拓展的研究 ——以张家口地区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推动化学学科发展的有力工具。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化学实验教学不断深化改革,因此,实验教学的功能日益重要。对张家口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实际教学存在诸多不足,分析出影响实验教学的因素,提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调查与实验拓展的研究课题,以实际案例阐明化学实验创新、化学实验与实践活动的整合设计思路,为教师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国内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研究与实验教学改革分析进行综述,梳理化学实验教学相关理论。(2)对地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师生对实验功能的认知以及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态度。(3)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实验创新与化学实践的设计方案:实验创新针对教材中一些现象不明显、成功率较低、污染大、耗时长、原理抽象的演示实验进行有效改进,利用气筒制造压强差的原理改进喷泉实验装置、防倒吸装置、启普发生器装置;铁的吸氧腐蚀装置改进;利用磁力搅拌器改进溴乙烷的消去反应装置。用实际案例阐述了实验创新的设计思路,将实验原理简单化、实验过程可视化,增强实验效果,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实验原理;化学实践的设计以SO2实践活动为例,对化学实验与实践活动进行整合,解决化学疑难问题,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从实际问题出发,尝试找出化学实践方案,将化学教学与社会相结合,充分落实化学核心素养。为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4)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够激起化学教育工作者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积极探索拓展实验,优化实验设计,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沈佳歧[5](2021)在《高中化学教科书(人教版)人文素材编制及使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的颁布,核心素养的提出,在高中的教育教学中落实人文教育已是刻不容缓。化学这一学科蕴含着许多人文知识,且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为了将课程标准内容具体化,已经重新编写并出版。2020年,黑龙江省已经在高一年级使用新教科书,因而了解教科书人文素材,实施人文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笔者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有关的名词概念进行界定,确定了以“素质教育理论、STSE教育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阐述了该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对国内外人文教育的变革进行综述,了解当前教科书中人文素材运用情况;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部分的人文素材内容与呈现方式进行分析;探究教科书人文素材的编排及教育价值;对一线化学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于教科书人文素材的看法以及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态度,总结访谈记录;进而探讨运用教科书的人文素材的要求及策略。通过研究可知,新版教科书上呈现的人文素材内容较多,且与时俱进,以多种方式呈现;在编制与内容选材等方面体现出人文关怀;教科书上的人文素材是开展人文素材的重要途径,且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一线化学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积极利用教科书人文素材,采用恰当的策略让化学教育更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

胡丹娅[6](2021)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必修教材栏目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8年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依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于2019年出版。新教材作为课程的物化形式和文本素材,是实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栏目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也直接体现了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又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为了切实领会新教材的创新之处和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有必要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必修教材的栏目进行比较研究,为充分发挥栏目的功能与价值、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参考。本文将2007年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2)》称为旧教材。将2019年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第一、二册)》称为新教材。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人教版新旧必修教材中的栏目,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新旧教材的章节编排顺序进行比较。再将新旧教材中的栏目划分为“资料性栏目”和“活动性栏目”。在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这两类栏目三个方面:同一类型栏目的比较、新旧教材栏目中相同知识点的比较和不同类型栏目类型的增加进行比较,比较分析了新旧必修教材栏目数量的设置、章节的分布、内容设置的差异。将新旧教材中的栏目的变化原因与新旧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不同理念,以及不同课程目标(旧教材主要强调三维目标、新教材主要强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相结合分析,并对每一类栏目的功能和价值与课标相对应进行分析,进而分析了新教材栏目设置的编写特点。之后再对“硫及其化合物”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示例,进一步体现栏目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新教材,立足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中必修内容不设模块只设主题,新教材章节顺序也发生了一定的调整,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资料性栏目”新增了五种类型的栏目,栏目的总数也有所增加;在内容的选取上,更加贴近生产生活、科技、社会和环境等,并突出化学学科的德育功能;化学史和CTSE(Chemistry Technology Society Environment)的内容选择也更加注重展现民族自信,强调素养导向。新旧必修教材“活动性栏目”新增“实验活动”栏目,在总数上差异不大;但在栏目内容选取上,明确九个学生必做实验,更加强化实验安全意识的培养,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在教学过程中贯穿STSE教育理念;并且拓展习题的综合功能,更加注重习题的层次性、开放性和针对性。最后,在充分领会和挖掘各栏目的功能和价值的基础上,论文对必修版块中栏目设置数量最多的“硫及其化合物”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同行和一线教师开展新课标、新教材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志标[7](2021)在《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聚焦热点,它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本质体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和学科教材编写所遵循的“以素养为本”的育人理念。自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上将“绿色化”提出以来,“绿色化”环境、“绿色化”生活和“绿色化”生产等问题获得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是化学学科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的有效途径,是从传统的“以学科知识教授为中心”转型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模式的必然趋势。而在已报道的实践文献中尚缺乏系统的相关策略梳理。本课题将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分析实验“绿色化”的基本特征、育人功能,梳理“学科核心素养”与实验“绿色化”的理论关系,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模型,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阐述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具体策略。本课题主要内容由六个章节组成,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一是阐述选题的背景,二是分析相关研究现状,旨在阐明选择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指出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研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最后梳理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研究的理论依据。本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研究概念的界定,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等概念进行理论阐述。二是理论基础,主要是论述建构主义理论,STSE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其对实验“绿色化”的教学策略启示,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调查。本章主要是确定访谈对象,明确访谈目的,编制访谈提纲,分析访谈结果。第四章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本章主要是撰写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为一线教师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些参考。第五章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案例研究。本章主要从实践的角度,列举实验“绿色化”案例并进行分析。第六章总结与展望。本章主要强调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研究的总结,从教学策略实施的意义、效果及发展方向做了相应的阐述。

杜文彬[8](2020)在《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文中指出作为应对21世纪人才需求挑战的战略举措,我国STEM教育的政策要求与实践探索方兴未艾,急需系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成果支持。与此相对照,美国作为最早开展STEM教育的发达国家,其推动STEM教育的历史脉络和经验教训,对于深化我国STEM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本土化的课程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STEM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提出“科学素养”作为开端。短短三十几年间,其已完成从科学教育改革思潮到实体课程的进化,并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形式嵌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的生长空间构筑于学校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手段、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规格之间存在多重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STEM教育的发展动因。以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结构变化与矛盾解决主体在不同“行动者”间的转换为依据,可将美国STEM教育发展划分为STEM教育思想萌芽、课程体系初建、制度化推进以及标准化课程建设四个阶段。这背后既体现着学校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回应,也凝结着科教精英、民间团体以及政府等不同利益团体以教育改革回应社会矛盾的斗争与妥协。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是STEM教育的思想萌芽时期。美国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带来大量高素质劳动力需求,面向少数精英的结构主义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新的人才结构需要。为解决上述矛盾,科教精英发起了以STS运动、2061计划为代表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以破除科学教育精英化的弊端。这次改革使科学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素养化、跨学科整合以及标准化等有别于传统科学教育的新特征。STEM教育理念内核,包括面向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培养目标、跨学科整合的课程内容、秉承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方法、以及具有标准化评价烙印的课程评价,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构筑起来。尽管“STEM”这一专用术语尚未出现,其思想萌芽已经孕育在科学教育改革之中。但由于工程教育在STEM整合中缺乏实质性的地位,STEM教育尚未形成正式概念,也难以脱离于传统科学教育框架而获得自主发展。以“STEM教育”专门术语在2001年的出现为标志,2001年至2005年STEM教育处于课程体系初建阶段。随着美国不断向第三产业转化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海外精英对STEM工作岗位的占领,硬科学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不断式微。为保证市场中STEM专业人才储备,以工商业主利益为代表的民间组织纷纷要求学校加强硬科学教育。这一诉求为工程教育进入基础教育体系开辟了通道,使STEM教育获得“工程”拼图,实现了其概念的完整建构。完成概念建构的STEM教育在大型学术团体主导下实现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长足进步,课程体系建设初见形态。但由于发展主体各自为政,STEM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呈现出各课程要素发展不均衡、发展动力受限等缺点。要应对伴随再工业化战略而来的STEM人才需求大潮,就必须在课程管理体系中做出调整,在更强力量的主导下实现整体推进。伴随着2006年《崛起于聚集的风暴之上》报告的发布,STEM教育正式进入联邦视野。2006年至2011年是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阶段。为配套促进制造业回岸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援、整体规划、项目引导以及法令保障手段,强势主导着STEM教育发展。同时,联邦政府还统合各利益主体形成发展合力,实现了STEM教育国家战略式推进。该阶段STEM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种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层出不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由于财政的突然倾斜,该时期STEM教育呈现一种聚焦价值讨论而轻视实践质量的状态,功利主义与形式主义危机接踵而至。以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对全美STEM教育项目的质量审查为开端,STEM教育进入标准化课程建设时期。为应对美国STEM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危机,曾一度缺位的课程专家重新主持STEM课程改革。以课程专家为主导,各发展力量通过构建横纵衔接的一贯制课程体系、开发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以及制定州级STEM课程实施标准,实现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并构筑起“联邦主导——地方规范——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实施体系。至此,STEM教育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身份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纵观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可发现STEM教育各个阶段都和特定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背景紧密相连,有其独特的发展机制,包括从外力推进与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以及由多元走向统一规范的课程实施机制。我国STEM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着发展力量自发性、课程开发多元化与课程实践零散化等特点。从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梳理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相关经验、教训与发展机制,对接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发展现状,本研究认为美国STEM教育发展对我国具有以下发展启示:首先,在与“结构”的关系上,应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间的矛盾暴露;其次,需联合各方“行动者”发挥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效用;最后,还要遵循科目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在内容开发机制与实践机制上要契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与育人要求,选择适配的发展方式。

陈春玲[9](2020)在《STSE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STSE是将科学信息(Science)、技术应用(Technology)、社会发展(Society)、环境保护(Environment)与化学教学紧密结合的教育思维与理念,强调灵活的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组成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是高中化学的基础,以初中化学教学为起点实施STSE教育理念,使化学课程取材于现实生活,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旨在培养学生的STSE能力,打开化学学科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大门。本课题研究基于STSE教育理念对初中化学课堂各教学环节探讨了实施策略,并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及案例实践研究,契合现代教育的需求。首先,通过查阅、整理关于STSE的文献及相关的教育文件,对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的STSE内容进行整合,统计分析近五年来部分地区中考试题的STSE内容,同时对学生的STSE能力进行调查。其次,将STSE教育理念与化学课堂相结合,从新课导入、内容讲授、课堂总结及化学实验探究过程等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环节融入STSE教育理念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并以时下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信息为背景,结合化学知识自编了课后训练习题;再次,以STSE教育理念的教学策略为实施途径,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化学教学素材,设计了《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的二氧化锰催化作用的探究》、《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及《金属材料》四个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化学教学设计,以初三年级的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真实情境中探讨STSE教育理念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实施途径。教学实践后以课后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关于STSE能力的调查,结合课堂观察及学生课后的反馈,统计分析了调查数据并总结论文结论。结合STSE教育理念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有利于落实发展化学学科素养的课程目标,启迪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的科学、技术、社会及环境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教学实践,得出以下结论:1.新课导入、内容讲授、课堂总结、化学实验探究过程及习题训练均可作为STSE理念的实施途径;2.能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化学与科学史认知、化学与技术应用连结及化学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思维能力;3.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4.能够增加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及合作能力。以STSE理念为指导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以教材为世界”的传统教学,向“以世界为教材”的观念转变,使化学课程取材于现实生活,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STSE能力,发展科学精神与社会意识素养。

彭琴琴[10](2020)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旧版本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提升自身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毫无疑问,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则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在当下知识快速更新、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推动和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相继研制的基于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进一步推动了教材建设和素质教育的提升。与此同时,各化学教材编写组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理念和要求,启动了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先后出版了几套新版的高中化学教材。为了更好的分析教材和选用教材,发挥不同版本教材的优势,更好地适应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在文献调研和结合自身教学经历的基础上,将人教版于2004年和2019年出版的两套高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作为主题,对其进行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统计和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旧版教材中该主题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针对2004年出版教材存在的一些不足,结合新课程的理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对新旧两版教材进行了比较,期望为一线教师更好地选用新教材,更好地实施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旧教材存在如下问题:(1)必修1知识容量大、难点集中;(2)教材实验偏少,日常教学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3)部分教师由于受教材的影响,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修订前后两版教材的对比分析,发现人教版新教材的学科核心素养特点更加突出,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从章节编排结构看,新版教材将“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与社会发展”融合编写,知识难度逐渐加大,比旧版教材更科学合理;从呈现方式看,新版教材注重图表的使用,栏目设计更加灵活;从具体元素化合物的内容选取看,新版教材减少了对Al、Si和Cu的系统认识,增加了对Na、Fe、Cl、S、N五种核心元素化合物的认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对相关的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迁移应用的能力要求也有明显的提高。根据以上调查和文本分析,结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在“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教学当中,本人试图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深入分析课标与教材,合理把握知识的深广度;二是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更新对学生培养模式的转变;四是要善于利用栏目,充分发挥栏目功能。

二、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案研究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案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中英高中化学教材“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比较与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1.2.2 元素化合物部分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1.3 问题呈现及意义
        1.3.1 问题呈现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鉴定
        2.1.1 教材比较
        2.1.2 元素化合物
        2.1.3 教学实践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3 “教、学、评”一体化
3 中英高中“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教材比较
    3.1 课程标准的比较
        3.1.1 我国新课标“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内容和学业要求
        3.1.2 英国课标“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内容和学业要求
        3.1.3 两国课程标准对元素化合物部分的要求异同点
    3.2 教材内容的比较
        3.2.1 编写思路的比较
        3.2.2 结构体系的比较
        3.2.3 呈现方式的比较
        3.2.4 内容选择的比较
    3.3 教材比较结论及教学策略
        3.3.1 教材比较结论
        3.3.2 “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教学策略
4 教学实践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过程
    4.3 研究对象
    4.4 教学内容的选择及依据
    4.5 教学案例开发
        4.5.1 基于两版教材比较结论的教学策略的应用
        4.5.2 以“氯及其化合物,卤族元素”为例的教学设计
    4.6 教学实施安排
    4.7 教学效果测评方法
        4.7.1 测试题编制
        4.7.2 访谈问题编制
    4.8 实践结果检测与分析
5 结论与反思
    5.1 结论
    5.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2)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元素周期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化学新课程背景下提倡“一标多本”
        1.1.2 教科书研究是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需要
        1.1.3 教科书研究是解决新教科书面临问题的需要
        1.1.4 基础教育国际化
        1.1.5 “元素周期律”在高中化学课程占据重要位置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化学教科书研究现状
        1.2.2 国内化学教科书研究现状
        1.2.3 “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内容分析法
        1.5.3 比较研究法
    1.6 研究思路及流程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教材、教科书
        2.1.2 高中化学教科书
        2.1.3 元素周期律
    2.2 理论基础
        2.2.1 教科书的结构功能和编写原则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科学本质理论
3 中美两国3 个新旧版本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比较
    3.1 课程理念的比较
    3.2 课程目标的比较
    3.3 三个版本课程标准对“元素周期律”的规定
        3.3.1 我国新旧课标对“元素周期律”内容要求的比较
        3.3.2 我国新旧课标对“元素周期律”教学建议的比较
        3.3.3 美国课程标准NGSS对“元素周期律”内容的相关规定
4 不同版本元素周期律的比较研究
    4.1 内容选择的比较
        4.1.1 我国不同版本必修教科书中的“元素周期律”知识
        4.1.2 美国教科书中的“元素周期律”知识
    4.2 内容组织的比较
        4.2.1 不同版本教科书“元素周期律”内容整体组织的比较分析
        4.2.2 不同版本教科书“元素周期律”内容具体组织的比较分析
    4.3 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
        4.3.1 课文篇幅
        4.3.2 栏目设置
        4.3.3 实践活动
        4.3.4 插图、表格
    4.4 科学本质内容的比较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教科书编写建议和教学建议
        5.2.1 教科书编写建议
        5.2.2 “元素周期律”教学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学科能力视野下高中化学教科书中习题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新旧必修一二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1.1.2 课程改革对化学教材习题的新要求
        1.1.3 化学教材习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学科能力的研究概况
        1.2.2 化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概况
        1.2.3 化学教科书习题的比较研究
        1.2.4 化学学科能力与习题相结合的研究
        1.2.5 小结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内容分析法
    1.5 研究思路及流程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化学学科能力
        2.1.2 化学教材习题
    2.2 理论基础
        2.2.1 学习迁移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 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习题的宏观比较分析
    3.1 习题题量的比较
        3.1.1 习题的题量统计
        3.1.2 习题题量的数据分析
    3.2 习题题型的比较
    3.3 习题栏目的比较
4 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习题中体现的化学学科能力状况分析
    4.1 基于学生化学学科能力培养的习题评价
        4.1.1 化学学科能力构成及其表现的理论模型
        4.1.2 基于学生化学学科能力培养的习题评价方法
        4.1.3 评分者信度检验
        4.1.4 化学教科书习题中体现的化学学科能力案例分析
    4.2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习题中体现的化学学科能力
        4.2.1 新教材习题中学科能力分布统计结果
        4.2.2 新教材习题体现的一级能力要素分析
        4.2.3 新教材习题体现的二级能力要素分析
    4.3 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习题中体现的化学学科能力
        4.3.1 旧教材习题中学科能力分布统计结果
        4.3.2 旧教材习题体现的一级能力要素分析
        4.3.3 旧教材习题体现的二级能力要素分析
    4.4 对比分析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习题中体现的化学学科能力
        4.4.1 对比分析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习题体现的一级能力要素
        4.4.2 对比分析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习题体现的二级能力要素
        4.4.3 小结
5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习题教学建议
    5.1 妙用情境,一题多变,变式练习助力学生学习进阶
    5.2 巧用栏目,激活课堂,优化组合促进学生发散思考
    5.3 重视实验,发挥特色,魅力化学推动学生素养形成
6 结论与反思
    6.1 结论
        6.1.1 宏观比较的结论
        6.1.2 微观比较的结论
    6.2 反思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调查与实验拓展的研究 ——以张家口地区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实验教学研究进展
        1.3.2 国内实验教学研究进展
        1.3.3 实验创新与拓展研究进展
        1.3.4 基于核心素养下对化学实验的要求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概念的界定与理论支持
    2.1 概念的界定
        2.1.1 化学实验
        2.1.2 化学实验拓展
    2.2 理论支持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内容
    3.2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3.2.1 教师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3.2.2 学生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3.3 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
        3.3.1 教师调查数据分析
        3.3.2 学生调查数据分析
    3.4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问卷调查研究结论及优化策略
        3.4.1 实验教学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
        3.4.2 优化实验教学现状的策略
4 高中化学实验拓展研究
    4.1 实验拓展目的
    4.2 实验拓展的方向
    4.3 实验拓展内容一:演示实验的创新
        4.3.1 案例一:喷泉实验的改进
        (1)实验改进原因
        (2)实验仪器与试剂
        (3)实验步骤
        (4)改进装置的优点
        4.3.2 案例二:防倒吸装置改进
        (1)实验改进原因
        (2)实验改进原理
        (3)改进装置的优点
        4.3.3 案例三:启普发生器装置改进
        4.3.4 案例四: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
        (1)实验改进原因
        (2)实验仪器与试剂
        (3)实验步骤
        (4)改进装置的优点
        4.3.5 案例五:溴乙烷消去反应的实验改进设计
        (1)实验改进原因
        (2)实验仪器及试剂
        (3)实验步骤
        (4)装置改进优点
        (5)创新实践
    4.4 拓展实验的内容二:化学实验与实践活动的整合方案
        4.4.1 实践活动整合的目的
        4.4.2 实践活动整合的方案
        4.4.3 SO_2实践活动的整合案例
        4.4.4 SO_2实践活动的实施及评价
        4.4.5 SO_2实践活动的意义
    4.5 实验拓展的实践评价与反思
5 研究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高中化学教科书(人教版)人文素材编制及使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人文主义变革
        (二)国内人文主义变革
        (三)关于人文教育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人文
        (二)人文教育
        (三)教科书
        (四)人文素材
    二、理论基础
        (一)教育理论基础
        (二)心理学理论基础
    三、教科书人文素材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科书人文素材的分析与整合
    一、人文素材素在教科书中的内容分析
        (一)化学与生活
        (二)化学史内容
        (三)化学技术与职业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人文素材的呈现方式
        (一)以正文方式呈现
        (二)以栏目形式呈现
        (三)以插图方式呈现
        (四)以习题方式呈现
    三、高中化学教科书人文素材编排分析
        (一)人文素材平均分布
        (二)人文素材选材与时俱进
        (三)人文素材以多种方式呈现
        (四)编排符合学生认知发展
第四章 对高中化学教师访谈调查分析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对象
    三、访谈内容
    四、访谈结果
    五、访谈结果分析
        (一)教师人文知识储备不足
        (二)学校与家庭不支持
        (三)教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四)对人文教育定位不准确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科书人文素材的使用要求及策略
    一、高中化学教科书人文素材的使用要求
        (一)正确认识人文教育
        (二)遵循适度性原则
        (三)积极储备人文知识
        (四)注重挖掘素材趣味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人文素材使用策略
        (一)教师注重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二)注重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有机融合
        (三)将人文素材适当跨学科融合
        (四)以人文素材创设情境
        (五)挖掘对应化学史内容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必修教材栏目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材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一、 “高中化学教材研究”的总体研究现状
        二、 “高中化学教材研究”的文献分析
    第二节 “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化学教材栏目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 “化学教材栏目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
        二、 “化学教材栏目”文献分析
        三、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研究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1.教材
        2.教材栏目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比较教育学
第四章 人教版新旧教材“资料性栏目”比较
    第一节 新旧教材章节编排的比较
    第二节 新旧教材中“资料性栏目”数量比较
    第三节 新旧教材中“资料性栏目”在章节中分布情况比较
    第四节 新旧教材中“资料性栏目”内容设置的比较
        一、同一类型栏目的比较
        二、新旧教材栏目中相同知识点比较
        三、不同类型栏目的增加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人教版新旧教材活动性栏目比较
    第一节 新旧教材中“活动性栏目”数量比较
    第二节 新旧教材中“活动性栏目”在章节中分布情况比较
    第三节 新旧教材中“活动性栏目”内容设置得比较
        一、同一类型栏目的比较
        二、人教版新旧教材栏目中相同知识点比较
        三、不同类型栏目种类的增加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硫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二、教学设计理论依据
    三、教学内容分析
    四、学情分析
    五、教学目标
    六、教学重难点
    七、方法手段
    八、教学准备
    九、教学过程
    十、板书设计
    十一、案例分析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人教版2007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资料性栏目内容设置
    附录 B 人教版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资料性栏目内容设置
    附录 C 人教版2007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活动性栏目内容设置
    附录 D 人教版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活动性栏目内容设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调查
    3.1 访谈目的
    3.2 访谈对象
    3.3 访谈提纲
    3.4 访谈内容及数据分析
第四章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
    4.1 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设计绿色实验
    4.2 改进基础实验装置,贯穿绿色设计理念
    4.3 丰富课外生活,开展绿色实践活动
    4.4 融入项目式教学,跨学科交叉实验
五章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案例研究
    5.1 结合教材,实验“绿色化”改进案例
    5.2 依据课标,实验“绿色化”教学设计案例
    5.3 案例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STEM教育的一般研究
        二、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三、已有研究审视与思考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课程史研究的理论审视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三、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的研究方法选择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深化STEM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二、为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提供参考经验
第二章 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
        一、STEM教育发展矛盾的梳理
        二、推动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基本解释
    第二节 STEM教育发展的矛盾结构变化与阶段划分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孕育STEM教育思想萌芽
        二、工程教育的加入带动STEM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三、政府力量主导学校课程改革与STEM教育制度化建设
        四、课程专家主导的STEM教育标准化课程体系构建
第三章 科学教育改革中的STEM教育思想萌芽
    第一节 学校教育面临转型课题
        一、精英化科学教育难以满足大量技术型人才需求
        二、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教育式微
    第二节 科学教育新特征的出现
        一、不同团体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试验
        二、多重改革下科学教育呈现新特征
    第三节 科工教育改革的实践火种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下的科学课程整合实践
        二、前瞻性却举步维艰的工程教育项目发展
    第四节 思想萌芽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一、STEM教育的理论基础大致形成
        二、STEM教育的实践路径初见端倪
        三、STEM概念发展尚未完善
第四章 工程教育推动的STEM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第一节 STEM人才预警与工程教育的纳入
        一、硬科学专业选择持续遇冷引发STEM劳动力危机
        二、STEM本土人才储备需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
        三、基础教育中纳入工程教育实现STEM专业准备
    第二节 依托工程教育实现STEM教育完整拼图
        一、以工程教育作为STEM整合的“催化剂”
        二、“术语”出现与STEM教育步入系统化发展
    第三节 民间大型学术团体主导的STEM课程研究
        一、STEM课程改革全国示范项目出现——以“项目引路计划”为例
        二、《学生如何学习科学》发布与对探究式教学手段的重新思考
        三、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引导的全国性STEM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究
    第四节 STEM课程体系的初建表现
        一、STEM课程理念共识初步形成
        二、STEM课程开发技术层面的经验累积
        三、多方主体尚未形成发展合力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的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
    第一节 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式发展需求
        一、联邦政府的“风险投资”
        二、标准化运动下STEM教学质量堪忧
        三、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上升进程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STEM教育政策建设
        一、大力度财政拨款为STEM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二、STEM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三、以竞争性拨款项目调动各方STEM教育参与热情
        四、立法以昭示发展STEM教育的国家意志
    第三节 政府引领下STEM教育多主体发展合力形成
        一、联邦主导下民间组织的STEM教育推动路径
        二、“多元主体”STEM教育改革模式形成
    第四节 制度化推进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点
        一、为满足国家劳动力需求而发展的STEM教育
        二、STEM教育价值唤醒研究的热潮
        三、趋向多元的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
第六章 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
    第一节 STEM教育发展面临内外困境
        一、再工业化战略持续升级带来STEM劳动力需求倍增
        二、STEM教育实施出现形式主义危机
        三、功利主义反噬STEM劳动力培养效率
    第二节 迈向标准化的STEM课程建设
        一、横纵衔接的STEM课程体系
        二、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
        三、内容性与表现性一致的STEM课程实施标准
    第三节 标准化课程建设阶段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一、课程专家成为STEM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纳入人文学科提升STEM教育育人价值
        三、强化问责保障STEM教育发展质量
        四、层次分明的课程实施体系实现STEM教育有效落地
第七章 STEM教育发展机制及其启示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机制解析
        一、从外力推进到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
        二、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
        三、由多元走向统一的课程实施机制
    第二节 美国STEM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需求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STSE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STSE教育理念的要求
        1.1.2 STSE教育理念符合发展化学学科素养的课程目标
        1.1.3 STSE理念适应我国特色社会的发展
        1.1.4 初中化学教育现状对STSE理念的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价值
        1.2.2 教学实践价值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STSE教育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
        1.5.1 概念界定
        1.5.2 研究现状
    1.6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6.1 STSE教育理论基础
        1.6.2 研究方法
2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STSE教育理念的理论研究
    2.1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STSE教育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2.2 部分地区中考试题STSE教育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2.2.1 分值和题型角度分析
        2.2.2 选题素材的角度分析
    2.3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2.3.1 调查目的
        2.3.2 调查数据分析
    2.4 初中生 STSE 能力调查问卷分析
        2.4.1 调查目的
        2.4.2 实验调查对象分析
        2.4.3 调查结果分析
3 STSE教育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环节中的实施策略
    3.1 新课导入环节植入STSE教育理念
    3.2 内容讲授与STSE的有机结合
    3.3 课堂总结时进行STSE教育渗透
    3.4 化学实验过程中强化STSE意识
    3.5 习题训练植入STSE教育内容
4 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分析
    4.1 案例1——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的二氧化锰催化作用的探究
    4.2 案例2——金刚石、石墨和C60
    4.3 案例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4.4 案例4——金属材料
5 案例教学效果与分析
    5.1 学生的STSE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5.2 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动机分析
    5.3 学生在生活中的STSE意识分析
    5.4 学生成绩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中化学课堂中STSE教育现状
附录二 STSE能力调查问卷
致谢

(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旧版本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程改革的影响
        1.1.2 教材研究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设计思路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2 理论研究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概念界定
        2.2.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2.2 教材
    2.3 教材的理论研究
        2.3.1 现代课程论基础
        2.3.2 化学教学心理学基础
        2.3.3 系统科学论
3 对旧版教材“常见的无机物及其性质”主题的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工具
        3.3.1 教师问卷
        3.3.2 学生问卷
    3.4 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3.4.1 教师问卷
        3.4.2 学生问卷
    3.5 调查结果总结
4 新旧版本高中化学教材必修模块的整体比较
    4.1 课标的对比分析
    4.2 章节内容编排的对比
    4.3 呈现方式的比较
        4.3.1 图表的比较
        4.3.2 栏目设计的比较
    4.4 必修教材整体比较结果
5 新旧教材中“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具体知识的比较
    5.1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及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5.1.1 钠及其化合物
        5.1.2 铁及其化合物
        5.1.3 铝及其化合物
        5.1.4 铜及其化合物
    5.2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及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5.2.1 氯及其化合物
        5.2.2 硫及其化合物
        5.2.3 氮及其化合物
        5.2.4 硅及其化合物
    5.3 教材微观比较结果
6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使用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致谢

四、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案研究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英高中化学教材“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比较与教学实践研究[D]. 李欣.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元素周期律”为例[D]. 张海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学科能力视野下高中化学教科书中习题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新旧必修一二教材为例[D]. 邹英娜.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调查与实验拓展的研究 ——以张家口地区高中为例[D]. 刘亚利.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2)
  • [5]高中化学教科书(人教版)人文素材编制及使用策略研究[D]. 沈佳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6]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必修教材栏目的比较研究[D]. 胡丹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研究[D]. 高志标. 合肥师范学院, 2021(09)
  • [8]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D]. 杜文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STSE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实践[D]. 陈春玲.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
  • [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旧版本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为例[D]. 彭琴琴.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案研究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