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RM系统中的OFDM信道估计(论文文献综述)
钱猛也[1](2018)在《DRM接收机软件系统的研究及其DSP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自从上个世纪发生信息革命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媒体设备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使得传统的模拟广播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人们已经渐渐遗忘模拟广播,所以,模拟广播要想生存下来也要经历新的革命。这个时候,DRM(Digital Radio Mondiale)数字广播的出现让传统模拟广播有了一线生机。DRM数字广播主要针对30MHz以下的波段广播提供了数字化,克服了传统模拟广播传输范围小和传输质量不佳的缺点。文章开篇先对DRM接收机粗略地做一番介绍,然后重点讲述了DRM信号处理,其中就包括DRM基带信号的获取、同步算法、信道估计和均衡算法。此外,为了应对信道环境中的多径衰落和信号传输率低的问题,本设计引进了OFDM技术,所以,基于二维导频的信道估计均衡技术也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之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在DSP硬件平台上进行了测试验证。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DRM数字广播系统相比传统模拟广播有哪些不可取代的优势以及讲述了现如今世界各国对DRM数字广播的研究情况。还分析了DRM接收机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框架,其中包括同步、信道估计和均衡算法、解映射等等。2、介绍了DRM系统调制方式、信道编码和一些系统参数,同时,针对DRM短波信道的环境,简要分析了其传输特性,其中就包括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3、利用同步算法来降低无线信道环境对DRM信号的影响,消除信道环境中的多普勒偏移和多径时延,其中,同步算法主要包括:OFDM符号同步、频率同步、帧同步。4、为了进一个降低信道环境对DRM传输信号的影响,还需根据信道环境的特性,利用导频的方式对DRM传输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和均衡,本文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插值估计算法,一种是线性插值估计,另一种是基于DFT的时域补零插值估计算法,并在MATLAB上对这两种方法的性能做了比较和分析。5、在经过MATLAB仿真分析过后,在CCS5.5平台上用C语言编码,在DSP上对以上的部分功能进行了实现,从而验证实际工程中DRM信号传输的性能。
俞文力[2](2017)在《DRM系统的实现及其在医学信号传输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广播被手机、电视、网络等主流通信媒体日趋取代或替换的互联网时代,数字调幅广播(Digital Radio Mondiale,DRM)以其具有超远距离传送及系统实现简单等特点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着眼于DRM数字调幅广播系统的实现,并探索了将其应用于医学信号传输,这对于重大灾难现场救援具有一定意义。本文进行了以下几项有特色的研究工作:1、用软件方式实现DRM系统的音频传输功能,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测试。设计了软件和硬件两个测试方案,对DRM系统的音频传输功能进行基础测试。2、利用DRM系统的传输信道,探索进行数据流信息的传输。以正弦信号为例,设计适合信道传输的数据格式,将数据送入DRM发射系统生成基带发射信号,再经由DRM接收系统接收处理,实现了正弦信号的正确传输。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数据的传输格式,进行了心电信号和医学图像的传输。3、探讨OFDM系统的同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olay互补序列对的定时同步算法。利用Golay互补序列对的相关特性,进行符号定时同步的研究。上述工作对国内广播的改造,数字调幅广播的实现,以及灾后救援工作的信息传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吴戈林[3](2016)在《DRM接收机的Android平台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显着提高,传统的模拟调幅广播(AM)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声音质量的要求。以DRM (Digtal Radio Mondile)为代表的数字广播技术应运而生,这些广播不但音质比传统模拟广播更佳,而且能够实现多媒体数据的传输,例如图像、文本信息等。DRM系统采用OFDM调制、MLC多级编码和压缩比更高的AAC编码使得在现有10kHz带宽下能够取得更好的音质和更高的频谱利用率,且由于无需对现有电台设备进行大的改造因而大大节省了成本。实现DRM广播接收机可以用纯硬件设备直接接收和解调DRM信号,也可以用传统AM广播接收DRM信号再以软件无线电的方式进行解调,显然第二种方式成本更加低廉,国外几所高校已经发布了基于DRM标准的软件数字调幅广播收发机源码Dream——基于PC的C++源码。随着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PC机上的应用向移动平台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本文的目的就是将DRM数字调幅广播接收机移植到Android智能终端上去。为此,本文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分析了DRM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流程原理并介绍了其中用到的关键性技术。例如为了提高信源压缩比,DRM系统采用了AAC音频编码技术;为了兼顾码率和误差性能,DRM系统采用了MLC信道编码技术;DRM系统采用了OFDM调制技术来提高鲁棒性,本文对其中关键的同步技术和信道估计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这些介绍对于全面理解DRM广播的工作原理大有裨益。其次,详细讨论了DRM系统中的MLC多级编码和译码实现。首先给出了多级编码的等价信道理论和信道容量规则,以及UP、BP、MP集分割规则,并确定出适应于DRM系统瑞利衰落信道的BP分割法则。最后针对DRM系统的MSC、FAC、SDC三个逻辑信道分别设计出了对应的RCPC分量码和MLC编码器的结构;最后,实现了Dream数字调幅广播接收机向Android平台的移植。为了尽量减少接收机内核C++代码的改动,利用Android NDK将C++源码交叉编译为本地库,这样JAVA JNI就可以直接调用接收机库函数;由于Dream广播是基于PC机,音频数据录制及播放时采用Windows系统的多媒体API,本文将音频录制代码用OPENSL ES库进行了重新实现;用户图形界面上利用Qt库设计了了Android机上广播接收机的UI界面。整个移植工作得到了12kHz中频上的端到端图片传输验证。
梁原[4](2015)在《DRM广播的性能优化和移动平台移植》文中研究表明众多先进的有线与无线数字通信方式的崛起使得人们可以便捷地享受各种高速数字数据业务,这让一些传统的模拟通信方式逐渐失去人们的青崃,调幅(AM, Amplitude Modulation)广播则是其中的代表。为了让传统的AM广播重新焕发活力,以DRM (Digital Radio Mondiale)为代表的数字声音广播的概念应运而生。DRM广播在传统AM广播设备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就可以实现数字信息的传输,因而推广成本较低,具有极大的潜力。针对DRM数字声音广播,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工作原理,提升其性能并推广其应用,本文进行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首先,DRM物理层使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调制来提供信号在衰落信道下的鲁棒性。但OFDM对同步误差十分敏感,因而DRM接收机需要格外注重对OFDM信号同步的设计与实现。本文详细介绍了DRM接收机中频率同步、时间同步、信道估计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方式。这对于理解DRM广播的工作原理、分析其理论性能大有裨益。其次,标准DRM系统中使用了多级编码(MLC, Multilevel Coding)作为信道编码模块的结构,并使用码率兼容删余卷积(RCPC, Rate Compatible Punctured Convolutional)码作为MLC每一级的子编码。为了降低DRM系统的误码率,实现更加可靠的数字传输,使用更加先进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码替换RCPC码作为信道编码。针对传输DRM信号的中短波信道,设计了MLC在此类信道下的码率分布,并在典型的中短波信道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LDPC码可以明显提升DRM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同时,作为LDPC码的一个子类,准循环LDPC (QC-LDPC, Quasi-Cycli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码所具有的结构特性可以减少存储校验矩阵的存储空间并降低编码的复杂度。因而本文将一般的LDPC码替换为QC-LDPC来提升DRM系统信道编码模块的应用效率。针对由原型图循环提升得到的QC-LDPC码,提出了相关构造算法来提升码字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构造码字在低误码率区域有着较好的性能。此外,为了进一步利用QC-LDPC码的结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QC-LDPC编码方式,将QC-LDPC码的编码分解为基码的编码,因而可极大降低编码所需的校验阵预处理的复杂度,减少存储编码矩阵所占用的内存空间。详细分析了此编码方式的编码复杂度。最后,现有DRM接收机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使用硬件设备直接实现DRM信号的接收和解调,另一种则使用传统的AM收音机将DRM信号从载波频率位置接收后输入PC机并以软件无线电的方式实现信号的解调。其中以软件方式实现的DRM接收机无疑成本更低,但需要PC机,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为了推广DRM数字广播的应用,本文将DRM软件接收机移植至Android和iOS这两个目前最为流行的移动操作系统上。这样传统的AM收音机配合任意一种使用这两类操作系统的移动智能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地接收解调DRM信号,进一步降低了DRM广播的推广成本。
周小明[5](2014)在《数字调幅广播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调幅广播系统在监狱系统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但是各监狱大小不一,传统的广播模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有非常多的缺陷,如在应对突发性事故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信号差、联系中断等多种情况。特别是频谱受限的时变多径信道影响比较的大,经过研究DRM采用了OFDM系统的同步算法,充分利用频谱资源尽力克服由于信道时变多径而引起的信号干扰和减弱。在信号的接受末端一定要确保同步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信号的同步协调。论文以DRM作为新的标准进行剖析,结合实际情况,探索研究了同步误差,OFDM系统的计算法则,同时结合DRM信号传播特点和结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同步规划。同时设计了乔司监狱数字调幅广播技术的整个系统,展现了核心技术的实现。本文主要分五大块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数字调幅广播的特点,并提出技术核心说明及建立信道模型。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在慢时变多经信道条件下OFDM的传播特性,阐述了OFDM的相关知识,并介绍了OFDM系统的一些同步算法,对比各种同步算法之间的差异,并且介绍了符号频率同步误差和同步误差对数字调幅广播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想要选择出合适的同步算法,必须考虑的信道特性和信号形式。第四部分介绍系统设计情况;第五部分介绍系统的实现和测试。第三部分通过一、二部分所阐明的DRM信号的相关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DRM时频联合同步计算方法。并且利用无线广播信道的相关特点,利用DRM标准的信道模型,采取蒙特卡罗的模拟方法,模拟采用DRM时频联合同步的计算方法的比较误比特性能和捕获性能在三种信道条件下的运行状态;通过上述结果的对比分析,可得出:在鲁棒模式B下,当信道为信道2和信道3时,文中所阐述的同步计算方法可获得正确的误比特性能;当信道是信道4时,为了使收听的效果更加的好,应当另外采取发射信号的鲁棒模式为C或D,因为此时鲁棒模式B已经不再适合。本文的研究非常的具有现实的意义,为DRM接收机的研发升级及其同步模块的设计提供了相应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性的数据,意义深远。
张文月[6](2012)在《嵌入式DRM+接收机基带信号处理的软件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无线模拟广播在大众传媒中有着广泛的听众群体,同时以其接收机简单、便携的特性,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通信系统数字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互联网、多媒体业务的普及,人们对信息需求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模拟广播的不足日益显现,系统的数字化势在必然。DRM(Digital Radio Mondiale)作为数字广播系统的一大主流方向,采用高效率的语音编码技术、OFDM调制方式和多级信道编码,同时结合交织、差错保护技术、边带恢复技术等大大地减轻了时间频率选择性衰落、多径效应等影响,提高了系统容量。DRM+是DRM系统针对FM波段的广播数字化改造的建议。本文首先介绍了DRM+标准的演进过程,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与DAB(Digtal Audio Broadcasting),HD Radio(High-Definition Radio)比较,明确课题选取的意义。分析了发射系统结构、信号的处理过程以及系统性能参数,并简要介绍了DRM+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制订了基带信号处理部分的整体方案与流程,分步讲述了功能与实现过程。重点介绍了DRM+复基带信号的获取,OFDM系统同步与信道估计方法,结合DRM+系统特性给出了传输超帧的解映射过程、方法以及删除卷积码解码工作。编写C语言代码,在PC平台Windows系统下实现并测试了基带信号处理部分的功能。最终合理选取嵌入式开发平台,搭建开发环境,将程序移植到DM3730平台,在WinCE系统下实现了嵌入式的基带信号处理功能。
崔颖[7](2012)在《DRM嵌入式接收机软件关键技术实现》文中认为DRM(Digital Radio Mondiale)系统是频率在30MHz以下的多媒体数字无线广播系统。DRM采用OFDM调制方式和多级信道编码,信源编码等通信领域新技术,既充分利用了30MHz以下广播频段覆盖范围广、传播距离远的优势,又克服了传统的模拟调幅广播抗干扰能力差,发射功率大,业务单一等固有技术缺陷。在与模拟调幅广播同样的带宽(9 k或10 kHz)下实现了调频的音质,而且在音频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本、图像等附加的数据业务,丰富了调幅广播的内容。DRM信源解码和数据业务解码的正确实现决定了用户能否得到质量良好的音频以及丰富的增值业务,因此信源解码和数据业务解码的研究与实现对DRM接收机的整体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目前的接收机多为专用接收机和软件接收机,为数不多的便携式接收机也由于实现复杂而价格过高,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大范围推广,因此研究DRM嵌入式接收机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本文介绍了DRM系统音频业务解码以及数据业务中文本信息和静态图片解码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介绍了DRM系统的信道估计、FFT解调以及linux系统下音频播放功能的实现方法。本文的开发平台是基于DM3730内核的Beagleboard-xM嵌入式开发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功能强大的主频1GHz的ARMCortex-A8内核和主频800MHz的TMS320C64+数字信号处理器,适合作为DRM软件接收机平台。论文基于该平台实现了linux系统下的DRM嵌入式接收机的音频解码和数据解码,通过软件优化,成功的在嵌入式开发板上得到清晰流畅的音乐和语音节目,解码后得到的音频文件与编码前的源文件比较,证明其误比特率性能良好。
周风波[8](2011)在《DRM同步与均衡技术研究》文中认为DRM(Digital Radio Mondiale)是世界上唯一非专利的数字广播系统,它为30MH以下频段的长波、中波、短波广播提供了数字化的标准,使得传播距离远、覆盖范围广的中短波广播在原有带宽上极大的降低了干扰,改善了音质,增加了服务内容。在面对互联网和电视带来的巨大挑战时,寻找到了自身发展的出路。同时也为军用信息在民用广播中隐藏传输提供了潜在手段。本文就是通过研究DRM标准,分析其长波、中波和短波的波形设计方法,并提出相应的DRM解调算法,为军用信息在DRM中隐藏传输提供技术基础。本文系统的研究了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公布的DRM技术标准,深入的分析了DRM在长波、中波和短波频段的波形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较有成效的接收端解调方法。由于DRM的同步和均衡技术是整个接收机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接收机性能,本课题重点研究DRM接收机的同步与均衡算法。论文分析了DRM接收机同步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同步偏差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DRM系统的符号同步算法、整数倍载波频偏估计算法、小数倍载波频偏估计算法和帧同步算法,并对这些同步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论文针对DRM波形的特点,仿真研究了基于线性插值、加窗FFT插值和维纳滤波插值的信道估计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性能,提出了适用于DRM接收机的时频域联合信道估计和均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上述同步算法和信道估计算法在DRM接收机中均有较好的性能。论文最后根据研究的同步与均衡算法,在DRM系统B模式的频率占用方式3(即10KHz带宽),典型短波信道(信道3)下进行仿真。仿真表明,在归一化信噪比为25dB时误码率达到10-4 ,而同等条件下DRM标准建议在信噪比为23.5dB时误码率达到10-4 (等效归一化信噪比为24.5dB),与DRM标准要求的性能相当,进一步验证了同步与均衡算法的有效性。在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后可用于工程实践。
吴智,竺小松,许益军[9](2010)在《Dream软件接收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介绍了基于PC的数字广播(DRM)软件接收机的意义、可行性之后,首先分析了一种DRM软件接收机——Dream的系统结构,建立了DRM信号模型。然后基于信号模型重点研究了Dream软件接收机中的信道估计和同步算法原理,并对其软件设计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其具有较好的解调性能。
王继康,周荷琴[10](2009)在《数字调幅广播系统中基于滑动窗口的二维信道估计》文中提出针对DRM数字广播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二维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接收到的导频信号所在信道进行最小二乘估计,然后进行时间方向插值估计导频子载波上所有位置处的信道频率响应,最后通过一个滑动窗口在多径扩展域和多谱勒扩展域分别进行处理。对于快速时变信道,通过调整窗口的滑动步数,可以有效处理窗口内信道路径数和路径延迟可能变化的情况,从而显着降低了子载波间干扰和高斯白噪声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与现有信道估计相比,该方法具有估计精确、易于实现的优点。
二、DRM系统中的OFDM信道估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RM系统中的OFDM信道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1)DRM接收机软件系统的研究及其DSP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DRM系统的产生和意义 |
1.1.2 DRM的发展和现状 |
1.2 DRM发射系统 |
1.3 DRM接收系统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文章结构 |
第2章 DRM信号结构和无线信道衰落 |
2.1 DRM的传输信号 |
2.1.1 DRM调制方式 |
2.1.2 信道编码 |
2.1.3 DRM系统参数 |
2.2 无线信道 |
2.2.1 大尺度衰落 |
2.2.2 小尺度衰落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DRM系统的同步技术 |
3.1 OFDM符号同步算法 |
3.2 载波频率同步 |
3.2.1 频率参考导频 |
3.2.2 载波频率同步算法 |
3.3 帧同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道估计和均衡 |
4.1 增益导频的获取 |
4.1.1 增益导频的计算 |
4.1.2 增益导频点信道响应的计算 |
4.2 线性估计算法 |
4.3 基于DFT的时域补零插值算法 |
4.4 信道均衡 |
4.4.1 迫零(ZF)均衡算法 |
4.4.2 最小均方误差(MMSE)均衡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DRM信道估计系统仿真和实现 |
5.1 DRM信道估计系统仿真结果 |
5.1.1 DRM信号参数 |
5.1.2 系统结构和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 程序结构与DSP实现 |
5.2.1 介绍程序结构 |
5.2.2 DSP实现 |
5.3 DSP的优化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DRM系统的实现及其在医学信号传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2.1 传统调幅广播的历史与现状 |
1.2.2 模拟调幅广播的数字化 |
1.3 DRM数字调幅广播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DRM系统关键技术实现 |
2.1 DRM系统介绍 |
2.1.1 DRM系统结构 |
2.1.2 DRM系统的传输模式 |
2.2 DRM系统实现 |
2.2.1 AAC与MSC复用 |
2.2.2 能量扩散 |
2.2.3 信道编码 |
2.2.4 MSC单元交织 |
2.2.5 OFDM单元映射和调制 |
2.3 OFDM符号的定时同步探讨 |
2.3.1 OFDM系统的同步 |
2.3.2 基于Golay互补序列对的符号定时同步算法探讨 |
2.3.3 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RM系统测试 |
3.1 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案 |
3.1.1 软件测试平台 |
3.1.2 软件测试方案 |
3.1.3 硬件测试平台 |
3.1.4 硬件测试方案 |
3.2 软件接收测试 |
3.3 硬件接收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RM信道的医学信息传输 |
4.1 数据流传输研究 |
4.1.1 方案设计 |
4.1.2 传输验证 |
4.2 心电信号传输 |
4.2.1 心电信号产生 |
4.2.2 心电信号处理及传输 |
4.3 医学图像传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DRM接收机的Android平台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AM广播的数字化 |
1.2 DRM系统简介及其数字调幅广播解决方案 |
1.2.1 DRM背景知识介绍 |
1.2.2 数字调幅广播解决方案 |
1.3 编码调制技术的发展 |
1.3.1 网格编码调制 |
1.3.2 多级编码 |
1.4 Android移动平台简介 |
1.5 论文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DRM数字调幅广播系统分析 |
2.1 DRM数字广播发射机 |
2.1.1 传输模式 |
2.1.2 信源编码 |
2.1.3 信道编码 |
2.1.4 OFDM映射及调制 |
2.2 DRM数字广播接收机 |
2.2.1 OFDM同步 |
2.2.2 信道估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RM系统中MLC方案设计 |
3.1 多级编码 |
3.1.1 等价信道及信道容量规则 |
3.1.2 集分割规则 |
3.1.3 信道容量计算及分析 |
3.2 多级编码的译码 |
3.2.1 多级并行译码 |
3.2.2 多级译码 |
3.3 DRM系统的MLC方案实现 |
3.3.1 码率兼容删余卷积码 |
3.3.2 MLC编码器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RM软件架构及开发环境搭建 |
4.1 开源Dream数字调幅广播收发机 |
4.1.1 开发语言及VS2010开发工具 |
4.1.2 收发机软件架构 |
4.1.3 Qt及Qt Creator |
4.1.4 第三方动态链接库fftw、qwt |
4.1.5 Dream工程属性配置 |
4.2 Android移植开发环境搭建 |
4.2.1 Android环境搭建 |
4.2.2 Qt Creator的Android配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ream广播的Android平台移植 |
5.1 Android移植解决方案 |
5.2 移植终端设备选型 |
5.3 DAMBReceiver工程 |
5.4 音频接口变更 |
5.4.1 原版Dream音频实现 |
5.4.2 OPENSL ES音频实现 |
5.5 用户图形界面设计 |
5.5.1 Qt信号与槽机制 |
5.5.2 Android平台的DRM广播UI设计 |
5.6 测试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DRM广播的性能优化和移动平台移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DRM数字音频广播概述 |
1.1.1 DRM广播的发展历程 |
1.1.2 DRM的特点 |
1.2 LDPC码简介和研究现状 |
1.3 移动智能平台简介 |
1.3.1 Android平台简介 |
1.3.2 iOS平台简介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DRM系统分析与实现 |
2.1 DRM发射机结构 |
2.2 DRM信道模型 |
2.3 DRM接收机同步系统分析 |
2.3.1 频率捕获 |
2.3.2 时间捕获 |
2.3.3 帧同步 |
2.3.4 频率跟踪 |
2.3.5 信道估计 |
2.3.6 时间跟踪 |
2.3.7 采样误差估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DPC码用于DRM中短波信道的设计 |
3.1 LDPC码的定义与表示 |
3.1.1 LDPC码的定义 |
3.1.2 Tanner图表示 |
3.1.3 影响LDPC码性能的要素 |
3.2 LDPC码的构造 |
3.2.1 EG-LDPC码 |
3.2.2 PG-LDPC码 |
3.2.3 PEG构造法 |
3.3 LDPC码的译码方式 |
3.3.1 硬判决译码 |
3.3.1.1 大数逻辑译码 |
3.3.1.2 比特翻转译码 |
3.3.2 软判决译码 |
3.3.2.1 迭代置信传播译码 |
3.3.2.2 分层迭代置信传播译码 |
3.4 LDPC在DRM系统中的应用 |
3.4.1 DRM中短波信道下MLC-LDPC的码率设计 |
3.4.1.1 基于IMSD的码率设计 |
3.4.1.2 基于PDL的码率设计 |
3.4.2 LDPC码似然比修正 |
3.4.3 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原型图循环提升的QC-LDPC码的构造与编码 |
4.1 QC-LDPC码简介 |
4.2 基于原型图循环提升的QC-LDPC码构造 |
4.2.1 TBC链搜索算法 |
4.2.2 循环位移量分配的DES算法 |
4.2.3 循环位移量分配的改进DES算法 |
4.2.4 仿真结果 |
4.3 基于原型图循环提升的QC-LDPC码的编码 |
4.3.1 矩阵变换 |
4.3.2 编码复杂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RM接收机的移动平台移植 |
5.1 DRM接收机的软件结构 |
5.2 文件传输 |
5.3 DRM接收机的移植 |
5.3.1 Android JNI简介 |
5.3.2 Android音频接口 |
5.3.3 iOS音频接口 |
5.4 移动平台的GUI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数字调幅广播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数字调幅广播系统的发展 |
1.3 数字调幅广播系统的特点 |
1.4 数字调幅广播(DABM)的前景展望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字调幅广播的DRM系统 |
2.1 DRM系统的结构组成 |
2.2 DRM信道模型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OFDM原理与系统 |
3.1 基本原理 |
3.2 OFDM信道特性 |
3.3 OFDM系统模型 |
3.4 系统特点 |
3.5 技术难点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OFDM系统的同步方法 |
4.1 时间同步 |
4.1.1 利用循环前缀实现定时捕获 |
4.1.2 利用导频序列实现定时捕获 |
4.2 频率同步 |
4.2.1 频率捕获 |
4.2.2 频率跟踪 |
4.3 同步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3.1 符号同步误差引起的干扰 |
4.3.2 频率同步误差引起的干扰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适合DRM的时频联合同步算法设计 |
5.1 DRM的导频单元 |
5.2 系统组成 |
5.3 适用于DRM的时间频率联合同步方法 |
5.3.1 频率捕获 |
5.3.2 对时间的捕获以及对鲁棒进行模式的检测 |
5.3.3 频率跟踪和取样率偏移估计 |
5.3.4 帧同步 |
5.3.5 定时的跟踪 |
5.4 对系统进行性能仿真 |
5.4.1 频率捕获的性能 |
5.4.2 时间捕获性能 |
5.4.3 频率跟踪性能 |
5.4.4 同步前后的星座图的对比 |
5.4.5 典型的中波信道(即信道 2)的仿真结果 |
5.4.6 典型的短波信道(即信道 3)的仿真结果 |
5.4.7 恶劣的短波信道(即信道 4)的仿真结果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DRM接收机系统硬件设计与仿真 |
6.1 DRM接收机系统设计要求 |
6.2 DRM接收机RF前端设计方案 |
6.3 DRM接收机系统子模块设计方案 |
6.3.1 模数转换器方案设计 |
6.3.2 数据缓存器方案设计 |
6.3.3 串并转换器方案设计 |
6.3.4 处理器方案设计 |
6.4 DRM系统实现方案 |
6.5 DRM接收机的仿真设计 |
6.5.1 控制处理 |
6.5.2 硬件I/O设备 |
6.5.3 信号处理模块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乔司监狱广播系统数字化改造 |
7.1 总体结构和模块设计 |
7.2 系统数字化改造方案 |
7.3 数字化改造的实施 |
7.3.1 低通滤波器改造 |
7.3.2 音频通路改造 |
7.3.3 频率合成器改造 |
7.3.4 控制单元改造 |
7.4 部分程序及算法 |
7.5 系统运行效果及测试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嵌入式DRM+接收机基带信号处理的软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DRM+产生背景 |
1.2 发展与现状 |
1.2.1 标准的演进 |
1.2.2 发展情况 |
1.3 主流数字无线传输系统 |
1.3.1 DAB |
1.3.2 FM HD Radio |
1.4 小结 |
第二章 DRM+系统介绍 |
2.1 结构框图 |
2.2 信号发射过程 |
2.3 系统参数 |
2.3.1 带宽相关参数 |
2.3.2 调制编码相关参数 |
2.4 模块功能介绍 |
2.4.1 信源编码 |
2.4.2 复用 |
2.4.3 信道编码 |
2.4.4 OFDM 调制 |
2.5 信道特性 |
2.5.1 广播频段划分 |
2.5.2 DRM+信道模型 |
2.6 DRM+与FM 实现同播 |
第三章 DRM+基带信号处理 |
3.1 整体实现过程 |
3.2 复基带信号的获取 |
3.2.1 数字下变频 |
3.2.2 数字下采样 |
3.3 导频单元的获取与利用 |
3.3.1 导频单元 |
3.3.2 同步 |
3.3.3 信道估计 |
3.4 OFDM 参数 |
3.5 解单元映射与参数设计 |
3.6 信道解码解交织 |
3.7 信源解码 |
第四章 嵌入式解决方案 |
4.1 嵌入式系统 |
4.1.1 系统介绍 |
4.1.2 嵌入式微处理器 |
4.1.3 嵌入式操作系统 |
4.2 开发环境搭建 |
4.2.1 方案选取 |
4.2.2 开发板资源介绍 |
4.2.3 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
4.3 程序移植实现 |
4.3.1 WinCE 操作系统介绍 |
4.3.2 调试过程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DRM嵌入式接收机软件关键技术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DRM系统的诞生 |
1.2 DRM发展现状 |
1.3 DRM发射和接收系统 |
1.4 DRM信源编码方案 |
1.5 课题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DRM系统信源解码及数据业务解码 |
2.1 DRM系统音频业务和数据业务构成 |
2.2 DRM信源解码 |
2.2.1 AAC解码 |
2.2.2 CELP解码 |
2.3 DRM数据业务解码 |
2.3.1 数据业务描述 |
2.3.2 DRM数据传输 |
2.3.3 数据业务解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eagleboard-xM嵌入式开发平台 |
3.1 Beagleboard-xM平台介绍 |
3.1.1 DM3730处理器 |
3.1.2 内存 |
3.1.3 USB端子 |
3.1.4 用户接口 |
3.1.5 microSD |
3.2 ARM Cortex-A8介绍 |
3.2.1 ARM发展介绍 |
3.2.2 Cortex-A8特性分析 |
3.3 构建Beagleboard-xM revB开发环境 |
3.3.1 构建Windows工作台软件开发环境 |
3.3.2 构建Beagleboard-xM嵌入式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嵌入式DRM软件接收机实现和优化 |
4.1 PC机端DRM软件接收机实现 |
4.1.1 音频播放 |
4.1.2 FFT变换 |
4.1.3 信道估计 |
4.2 DRM软件接收机嵌入式移植 |
4.2.1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 |
4.2.2 DRM软件接收机移植过程 |
4.2.3 linux下的音频编程 |
4.3 DRM接收机软件优化 |
4.3.1 FFT定点化 |
4.3.2 AAC音频解码优化 |
4.3.3 通用优化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内容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DRM同步与均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DRM 系统产生的背景 |
1.1.1 调幅广播(AM) |
1.1.2 DRM 优点 |
1.1.3 数字声音广播 |
1.2 DRM 的研究与现状 |
1.2.1 国外DRM 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DRM 的研究现状 |
1.3 DRM 同步与均衡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无线广播信道模型 |
2.1 多径衰落信道 |
2.2 DRM 标准建议的信道模型 |
第三章 DRM 系统介绍 |
3.1 DRM 基本原理 |
3.1.1 DRM 传输系统 |
3.1.2 DRM 的传输模式 |
3.2 DRM 发射端信号处理模块 |
3.2.1 信源编码 |
3.2.2 复用模块 |
3.2.3 信道编码 |
3.2.4 OFDM 模块 |
3.3 DRM 接收端信号处理模块 |
3.3.1 同步 |
3.3.2 信道均衡 |
3.3.3 信道解码 |
3.3.4 音频解码 |
第四章 DRM 系统中 OFDM 同步研究与仿真 |
4.1 DRM 系统结构 |
4.1.1 传输帧结构 |
4.1.2 导频单元组成 |
4.2 DRM 接收机中 OFDM 系统同步研究 |
4.2.1 同步分类 |
4.2.2 OFDM 系统的各种同步偏差 |
4.3 DRM 接收机中同步算法研究及仿真 |
4.3.1 DRM 模式识别算法 |
4.3.2 符号定时同步算法 |
4.3.3 小数倍载波频偏估计 |
4.3.4 整数倍载波频偏估计 |
4.3.5 帧同步 |
4.4 DRM 系统同步仿真 |
第五章 DRM 信道均衡的研究与仿真 |
5.1 信道估计原理 |
5.1.1 信道估计分类 |
5.1.2 DRM 导频间隔 |
5.1.3 信道估计原理 |
5.2 DRM 信道估计技术 |
5.2.1 DRM 时域信道估计方法 |
5.2.2 DRM 频域信道估计方法 |
5.3 DRM 信道均衡的仿真 |
第六章 DRM 模式 B 波形的性能仿真 |
6.1 参数设置 |
6.1.1 导频设置 |
6.1.2 DRM 中OFDM 的调制与解调 |
6.2 仿真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DRM系统中的OFDM信道估计(论文参考文献)
- [1]DRM接收机软件系统的研究及其DSP实现[D]. 钱猛也.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2]DRM系统的实现及其在医学信号传输中的应用[D]. 俞文力. 合肥工业大学, 2017(03)
- [3]DRM接收机的Android平台实现[D]. 吴戈林. 东南大学, 2016(03)
- [4]DRM广播的性能优化和移动平台移植[D]. 梁原. 东南大学, 2015(08)
- [5]数字调幅广播系统设计与实现[D]. 周小明.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6]嵌入式DRM+接收机基带信号处理的软件实现[D]. 张文月. 天津大学, 2012(08)
- [7]DRM嵌入式接收机软件关键技术实现[D]. 崔颖. 天津大学, 2012(08)
- [8]DRM同步与均衡技术研究[D]. 周风波. 中国舰船研究院, 2011(01)
- [9]Dream软件接收机分析[J]. 吴智,竺小松,许益军. 计算机应用, 2010(S1)
- [10]数字调幅广播系统中基于滑动窗口的二维信道估计[J]. 王继康,周荷琴. 电路与系统学报,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