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谈动物防检疫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吴越[1](2021)在《齐齐哈尔市现代畜牧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丁国强[2](2021)在《生猪定点屠宰动物检疫执法监督》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市场上生猪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生猪养殖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为了能够保证猪肉的质量以及食品安全,我国开始针对生猪定点屠宰实施有效的动物检疫,以对猪肉市场秩序进行规范,解决生猪方面的供需矛盾问题。检疫工作的开展可以提高疫病的防控力度,提升生猪屠宰场所的卫生水平,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则是实施检疫工作的关键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工作效果,为猪肉市场的安全提供保障。该文主要论述生猪定点屠宰动物检疫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抓好检疫工作的有效措施。
王澍[3](2020)在《海关邮递物品监管的政务流程再造研究 ——以济南海关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国人购买的境外商品通过邮递渠道进境,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商品通过邮递渠道派送到国外消费者手中。对邮递物品的监管,既是海关法定的监管职责,同时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也有新的变化和发展。既有原来传统的邮递业务,包括信件、印刷品以及一般邮包的监管,更体现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迅猛发展的特点。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和国际贸易碎片化、小额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邮递物品监管已经不是海关的边缘业务、更不是夕阳产业,而越来越变成海关监管的重要内容,是朝阳产业。必须要投入更多精力、更多资源去推动邮递物品监管流程改革,才能使其更好的适应高质量对外开放的需要,适应守好国门安全的需要。本文以济南海关邮递物品监管为案例,通过应用政务流程再造理论视角,对新形势下济南海关进出境邮递物品监管流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方案进行探索,从实际操作角度提出济南海关进出境邮递物品监管流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对应用政务流程再造理论实施改革的效果作出总结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继续推进流程再造改革的相关建议。对于济南海关突破现有行政执法瓶颈、提升监管效能,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进境邮递物品通关环境,提升济南海关辖区内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下一步推广促进全国海关进境邮递物品监管流程改革,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希望能够借此案例来充实政务流程再造理论,进一步完善政府政务体制改革的理论建设。
陈林[4](2020)在《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以Z县F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品,保证食品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农村群众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对食物的需求也从过去简单的吃饱转向了营养与安全,但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与食品安全事故仍然频发,严重威胁农村群众的身心健康。Z县F镇作为“强镇扩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权限下放至乡镇,本文选取了F镇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作为研究对象,对F镇顺利承接上级的食品安全监管权限具有指导意义,给乡镇层级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参考思路。本文围绕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这一主题,基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文献及资料,在实地走访调查基础上,阐述了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和理论,分析了F镇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与问题,重点主要表现在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落实不到位、监管力量薄弱、监管目标存在偏差、食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薄弱、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弱化、监管存在“运动式”。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财政投入不够、监管体制的不完善和人员素质不高、群众缺乏食品安全意识、没有形成食品安全共治氛围几个方面的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和对策,以期改善F镇的食品安全监管,一是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地方性食品安全监管办法的出台,构建科学的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标准。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完善“强镇扩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食品安全权限的下放和设置,明确食品安全相关职能部门的权责分配,充沛专业监管人员,优化“网格化”监管网络。三是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财政投入和技术支持,创新监管方式,依靠互联网技术,建设智慧化的监管网络体系,完善农村家宴中心建设,建立摊贩中心,对摊贩实行集中统一规划管理,建设农村地区的食品检验监测站,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四是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建设以村为单位的科普宣传站,夯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发挥农村群众自治组织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氛围。
罗楠青[5](2019)在《深化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研究 ——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文中认为“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农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速度可谓突飞猛进。千禧年之后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更是直指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我国政府致力于将农业现代化发展壮大的宏伟目标。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2008年国家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农业行政执法扎实推进综合执法的意见》指出农业行政执法的相关大队和个人要紧紧围绕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对此,如何建设明确执法权责问题、规范执法行为、实现有效监督、提高执法保障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制,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过硬、高效廉洁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已成为各级政府不断探索一个问题。作者就职于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执法大队,在办公室、农资中队(农药、种子、肥料、农机)、渔政中队工作已10年。在一线执法工作的实践下对于各条线的工作运转,任务布置,执法流程等方面已能熟练掌握并有自己一定的思考。本研究拟从“无缝隙政府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内外兼具绩效评估”等理论出发,对奉贤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进行实证研究,结合改革后的成效分析奉贤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实例为基础探寻深化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途径。目前,我国对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研究落后于现实实际情况。因此,本研究结合奉贤区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探索,对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和其他领域的行政执法的实践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论文的第一章是导论部分,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论文相关的理论概述,解读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中的内容、内涵和体系;介绍了本研究使用的“无缝隙政府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内外兼具绩效评估”体系理论概念。第三章以奉贤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为例,分析改革后的成效、产生问题及原因,并根据“内外兼具评估”设计新的绩效考核模式。第四章综合奉贤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所产生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分析,由点及面探讨深化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杨军[6](2019)在《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文中指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工作的高效开展有利于推动畜牧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有效防范动物疫病的传播蔓延,保证市场中的动物制品质量。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然后论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执法不规范、专业素质不强、产地检验质量不高、执法过程存在关系网、群众认知不足等。要强化改革,构建专业化的工作队伍,注重提高产品检验质量,加强动物产品质量监管,发挥群众的力量,以保证畜产品安全。
刘友元[7](2019)在《东莞市流通领域反走私综合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莞市由于地理位置、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走私活动和贩卖无合法来源进口商品等违法违规问题比较突出且长期存在。特别是流通领域中的走私汽车、冻品、成品油、电子产品、烟草等违法行为持续不断,久治不愈,对东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危害,对政府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多年以来,东莞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流通领域的走私贩私活动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走私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治理效果不够理想。在治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部门职能划分不清、执法力量不足、部门间协调配合不顺畅、行政监管不到位、案件难定性、查获物品难处理、处罚力度有限、情报信息不对称、社会负面舆论难管控等诸多实际问题。如何破解流通领域反走私综合治理中的问题,亟待研究。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采用文献阅读、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的方法,结合工作实践,全面梳理东莞市流通领域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的现状,认真查找并归纳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的困境,从体制机制、经济利益、社会和地域、法律法规等方面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以公共治理理论为依据,从参与反走私综合治理的政府机构、执法部门、行业协会、社会力量等不同治理主体如何发挥作用上,提出了“统”、“合”、“打”、“管”、“协”、“抵”六字突破口,希望能为东莞市开展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蒋飞用,李宏荣[8](2018)在《规范生猪屠宰检疫工作 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文中提出对广西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检疫队伍管理体制不规范、管理体制不完善、不及时汇报动物疫情,并提出生猪屠宰检疫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如落实监管责任、完善记录管理工作、建立动物疫情上报制度。在此基础上,希望能为检验人员提供一些借鉴性建议,确保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
王志梅[9](2018)在《西藏特色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文中提出针对地理标志的保护问题,国际上普遍采取的是将地理标志纳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又称:《TRIPS协定》)的保护体系,采取与商标、专利、版权等共同保护的措施。我国加入WTO以后,在不同的立法层面,颁布施行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形成了商标法和专门法并存的双重保护模式,对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日益加强。地处“世界第三极”的西藏,其特色产品内含特殊的产地和质量标准,能够体现西藏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如何使西藏特色产品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法治国家建设的契机中,依托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资源平台,得到更加全面和科学的保护,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笔者在借鉴国际、国内不同层面立法对于地理标志产品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图表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不断地研究归纳西藏特色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问题,通过积极探索总结,升级现有保护体制,提出对西藏特色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对文章的选题背景、选题来源、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和说明,最后提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文章第一章,是地理标志的相关概述,包括地理标志相关概念辨析、特色产品相关概念界定、地理标志相关属性分析、地理标志保护的历史进程和西藏特色产品地理标志实例。第二章,是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现状分析,包括国际条约相关法律保护现状、国内相关法律保护现状、西藏自治区相关法律保护现状。第三章,是西藏特色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包括立法、普法、执法和守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经验与借鉴,包括国际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经验与借鉴(含双边协定法律保护实践经验、区域性协定法律保护实践经验、多边协定法律保护实践经验,以及法国的专门法保护模式借鉴,美国的商标法保护模式借鉴和日本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借鉴)和国内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经验与借鉴(含:国家层面的商标法保护模式借鉴和专门法保护模式借鉴,地方层面的陕西省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实践经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实践经验,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实例——“恩施玉露案”启示)。第五章,是完善西藏特色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建议和对策。笔者坚持问题导向,从西藏特色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出发,从立法、普法、执法和守法角度,提出完善西藏特色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建议和对策。
张青磊[10](2018)在《我国公民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类发展的首要条件。公民安全与公民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公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另一方面公民面临的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多,国家和公民已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已成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幸福的首要价值性标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民对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长,维护和保障公民安全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置于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使保障公民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民主法治不断完善,军事科技实力逐步增强,互利共赢的和平外交顺利推进,我国公民安全总体上得到较好保障。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影响,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渗透,境内不稳定因素与境外不稳定因素相互作用,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极端贫困问题、食品不安全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生产安全事故、盗窃诈骗类侵财性刑事犯罪、城镇化进程中的强征强拆、生态环境破坏、公权力腐败等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是新时代推进公民自由而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新时代,我们必须从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的立场出发,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理念,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微观角度探寻克服公民安全困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同时,我们还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公民可持续安全理念,从宏观角度思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总体路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七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的问题和内容及研究问题的说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正文第一章是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有关人的生存、人的财产、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和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及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等进行梳理分析,挖掘“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的理念、思想和观点,为科学界定公民安全做好理论铺垫。第二章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根据第一章对“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理念、思想和观点的梳理分析,结合学界对安全的不同界说,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明确公民安全的概念,核心内容和演绎路径,并分析探讨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和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的关系,为后文对我国公民安全进行系统分析奠定基础。该部分指出,公民安全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在实际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免受来自内部或外界的非法侵害,以及所拥有的一种有保证或有保障的状态。公民生命安全、公民财产安全、公民自由安全是公民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公民安全的价值所在。将自由安全纳入公民安全核心内容突破了传统上认为公民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界限。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亦可称为公民安全的萌生条件。安全问题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伴生,但公民安全作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安全的一个研究领域则是20世纪90年代“人的安全”理念提出以后的事情,这说明公民安全提出、形成和发展是需要条件的。该部分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等五个方面发生的变化来分析探讨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第四章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从我国公民安全安全核心内容的三个层面对我国公民安全概况进行现实考量,即主要从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层面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困境产生的原因,是本论文的重点。第五章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分析探讨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该部分从中国公民安全实际出发,按照“分——总”的思路提出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第一节主要是针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第二节主要是根据我国公民安全的总体概况,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对如何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进行了总体思考。通过“分——总”思路分别提出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并使之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共同保障和推进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最后一部分是结语,虽然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复杂多元,而且有些难以预测,但在中国共产党党、中国政府、社会力量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会逐步得到解决或减少,公民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也会越来越完善。
二、论谈动物防检疫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谈动物防检疫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2)生猪定点屠宰动物检疫执法监督(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生猪定点屠宰动物检疫存在问题 |
1.1 缺乏生猪定点屠宰动物检疫意识 |
1.2 生猪定点屠宰动物检疫资源分配不合理 |
2 动物检疫执法监督措施 |
2.1 加强动物检疫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
2.2 完善执法监督程序 |
2.3 完善检疫设备,做好动物检疫工作基础 |
3 结束语 |
(3)海关邮递物品监管的政务流程再造研究 ——以济南海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邮递物品监管的概念 |
2.1.2 邮递物品监管的特点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务流程再造理论 |
2.2.2 政务流程再造的基本目标 |
2.2.3 政务流程再造的实施路径 |
第3章 济南海关邮递物品监管基本情况 |
3.1 机构人员情况 |
3.2 总体业务情况 |
3.3 业务发展历程 |
3.4 社会认知情况 |
3.5 实际作业流程 |
3.5.1 监管现场布局 |
3.5.2 现行作业环节 |
3.6 与青岛海关的对比情况 |
3.6.1 人员机构情况 |
3.6.2 场地设置情况 |
3.6.3 监管特色做法 |
3.7 济南海关邮递物品监管的改革现状 |
3.7.1 作业场地硬件设施建设情况 |
3.7.2 信息化系统推广应用情况 |
3.8 存在的问题 |
3.9 问题的原因 |
3.9.1 安全准入风险突出 |
3.9.2 税收征管难度较大 |
3.9.3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
3.9.4 资源配置结构失衡 |
3.9.5 监管能力长期落后 |
第4章 济南海关邮递物品监管流程再造方案 |
4.1 流程再造的总体目标 |
4.2 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 |
4.3 流程再造的实施基础 |
4.4 流程再造的工作重点 |
4.5 流程再造的具体方案 |
4.5.1 科学布置现场作业区域 |
4.5.2 合理设置现场业务岗位 |
4.5.3 升级配备各类监管设备 |
4.5.4 再造实际监管作业流程 |
4.5.5 探索建立风险防控体系 |
4.5.6 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措施 |
第5章 政务流程再造理论应用于邮递物品监管的若干反思 |
5.1 补齐短板夯实基础 |
5.2 顺应趋势完善配套 |
5.3 借鉴经验创新模式 |
5.4 推动合作互利共赢 |
结语 |
附录 |
一、济南海关进出境邮递物品监管通关情况调查问卷 |
二、访谈记录表 |
三、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一、法律文件类 |
二、着作类 |
三、期刊、会议论文类 |
四、学术论文类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以Z县F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外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模式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概念和理论 |
2.1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 |
2.1.1 食品 |
2.1.2 食品安全 |
2.1.3 农村食品安全 |
2.1.4 食品安全监管 |
2.2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概念 |
2.3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理论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公共物品理论 |
2.3.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三章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和必要性分析 |
3.1 F镇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 |
3.1.1 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条件差 |
3.1.2 缺乏食品安全意识,食品进货渠道多样 |
3.1.3 农村地区形成的特殊业态造成监管难度大 |
3.2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3.2.1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
3.2.2 农村地区区域特殊性的需要 |
第四章 F镇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问题 |
4.1 F镇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
4.1.1 F镇食品安全监管对象 |
4.1.2 F镇食品监管机构及人员情况 |
4.1.3 F镇食品监管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做法 |
4.2 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4.2.1 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落实不到位 |
4.2.2 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量薄弱 |
4.2.3 监管目标存偏差 |
4.2.4 食品检验检测能力薄弱 |
4.2.5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弱化 |
4.2.6 存在“运动式”监管 |
第五章 F镇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
5.2 政府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财政投入不够 |
5.3 食品安全职能部门管理体制不完善 |
5.4 监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
5.5 群众缺乏食品安全常识,社会共治氛围没有形成 |
第六章 加强F镇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和对策 |
6.1 完善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法规体系 |
6.1.1 加快地方性食品安全监管办法的出台 |
6.1.2 构建科学的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标准 |
6.2 建立健全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
6.2.1 深化改革,优化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权责 |
6.2.2 明权确责,构建食品安全基层整体性治理模式 |
6.2.3 充沛人员,优化“网格化”监管网络 |
6.3 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财政和技术的支持 |
6.3.1 创新监管方式,建设智慧化监管网络体系 |
6.3.2 为民办事,完善农村家宴中心建设 |
6.3.3 建立摊贩中心,实行集中统一规划管理 |
6.3.4 加强检验检测,建设农村地区食品检验监测站 |
6.4 加强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 |
6.4.1 建设以村为单位的科普宣传站 |
6.4.2 夯实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
6.4.3 充分发挥村委会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访谈提纲 (针对食品安全监管者) |
附录 B:访谈提纲(针对食品经营者) |
附录 C:调查问卷(针对农村食品消费者)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深化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研究 ——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内容概述 |
一、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内涵 |
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内容 |
三、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体系 |
第二节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理论概述 |
一、无缝隙政府理论 |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 |
三、“内外兼具”绩效评估理论 |
第三章 奉贤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实践 |
第一节 改革概述 |
一、改革背景 |
二、奉贤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内容 |
第二节 奉贤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后的特点与成效 |
一、综合执法改革后的特点 |
二、大队改革实践两年的成效 |
第三节 奉贤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
一、法治建设问题和分析 |
二、执法管理问题和分析 |
三、人员素质问题和分析 |
四、执法队伍建设 |
第四章 深入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建议 |
第一节 深化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指导思想 |
一、合法原则 |
二、效率原则 |
三、协调原则 |
四、规范原则 |
第二节 深化执法改革 |
一、加强执法制度建设 |
二、再造绩效评估 |
三、落实激励机制 |
第三节 提高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人员素质 |
一、全面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
二、加强业务培训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6)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
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
1、执法不规范, 专业素质不强 |
2、产地检验质量不高 |
3、执法过程存在关系网, 群众认知不足 |
三、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措施 |
1、强化改革, 构建专业化的工作队伍 |
2、注重提高产品检验质量 |
3、加强动物产品质量监管 |
4、发挥群众的力量 |
四、结语 |
(7)东莞市流通领域反走私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及创新点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和框架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公共治理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走私和走私行为 |
二、商品流通领域 |
三、无合法来源证明进口商品 |
第二节 公共治理理论概述 |
一、公共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
二、公共治理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三、国内公共治理理论与反走综合治理的契合点 |
第三章 东莞市流通领域走私贩私问题现状和特点 |
第一节 流通领域走私贩私问题现状 |
一、走私冻品风险持续增大 |
二、走私成品油居高不下 |
三、走私香烟持续不断 |
四、走私酒类时起时伏 |
五、走私汽车活动屡打不绝 |
六、洋垃圾等热点商品走私不容忽视 |
第二节 流通领域走私贩私的主要特点 |
一、走私贩私方法手段隐蔽狡猾 |
二、行政案件居多 |
三、对社会民众产生直接影响 |
四、走私贩私的态势基本平稳 |
第四章 东莞市流通领域反走私综合治理的现状 |
第一节 反走私综合治理机构及其职能 |
一、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
二、政府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办公室 |
三、反走私职能部门与职责 |
四、其它参与反走私综合治理的部门 |
第二节 反走私综合治理运行机制 |
一、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机制 |
二、会议协调机制 |
三、联合检查(执法)机制 |
四、集中处理机制 |
五、考核督导机制 |
六、地方性反走私综合治理规章和办法 |
第三节 流通领域反走私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
一、开展专项行动打击行业性走私违法犯罪活动 |
二、采取联合检查等方式整治走私贩卖热点商品活动 |
三、认真开展反走私宣传教育和做好舆论引导 |
四、制定并落实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制度 |
五、加强对海(水)域和沿岸的巡查和治理 |
六、加强反走私工作责任制落实和队伍建设 |
第五章 东莞市流通领域反走私综合治理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反走私综合治理力量不足且权责不清 |
一、镇街政府反走私综合治理机构没有实体和编制人员 |
二、执法力量不足且配置不平衡 |
三、部门权责不够清晰且协调不顺畅 |
第二节 查证流通领域走私贩私行为的困难 |
一、流通领域中查获的案件难以追根溯源 |
二、流通领域中查获的涉嫌走私物品难以定性 |
三、相关手续单据真伪难以辨别 |
第三节 流通领域各环节监管的弊端 |
一、行政监管不到位 |
二、行政处罚力度有限 |
三、交易市场和仓储设施所有者责任缺失 |
第四节 情报信息获取与网络信息管控的困难 |
一、情报信息不对称 |
二、网络不良兜售信息难以堵截 |
三、社会负面舆论信息造成不良影响 |
第五节 协调处理涉嫌走私物品和运输工具的困难 |
一、存放保管涉嫌走私物品和运输工具资源有限 |
二、查获的涉嫌走私物品拍卖难于组织 |
三、涉嫌走私物品和运输工具销毁的方式及经费受限 |
第六节 典型案例分析――大岭山镇涉嫌走私冻品案 |
一、案件查处过程 |
二、案件查处存在问题分析 |
第六章 东莞市流通领域反走私综合治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体制机制方面原因 |
一、反走私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合理 |
二、职能部门存在狭隘的利已主义 |
三、过度依赖主要领导作用 |
第二节 经济利益方面原因 |
一、镇街政府(村集体)谋求自身利益 |
二、交易市场和仓储设施的开办方有利益诉求 |
三、暴利驱驶不法分子冒险 |
四、消费者有利可图 |
第三节 社会和地域方面原因 |
一、商贸物流发达容易形成走私集散地 |
二、消费需求巨大致使走私物品不愁销路 |
三、地理位置特殊让走私分子十分青睐 |
第四节 法律法规方面原因 |
一、反走私综合治理的法律存在空白 |
二、部分在用法规与现实情况脱节 |
三、部分市内出台的办法失效 |
第五节 其它方面的原因 |
一、非政府组织反走私治理的参与度过低 |
二、走私违法分子“与时俱进” |
三、走私及经营无合法来源进口商品的违法成本低 |
第七章 东莞市流通领域反走私综合治理的突破口 |
第一节 国家层面应充分发挥“统”的作用 |
一、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二、科学调整国家产业政策 |
三、适当放松进出口管制和调整关税政策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合”的作用 |
一、加快建立和完善反走私地方性法规和制度 |
二、理顺治理主体之间关系 |
三、加强反走私机构和队伍建设 |
第三节 缉私部门应充分发挥“打”的作用 |
一、加强前方关口正面监管 |
二、高压打击走私违法犯罪行为 |
三、大力推进“智慧缉私”建设 |
第四节 市场监管部门应充分发挥“管”的作用 |
一、加强市场主体准入管理 |
二、建立健全市场诚信守法激励和惩戒机制 |
三、强化流通领域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整治 |
第五节 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协”的作用 |
一、建立政府与协会的信息交流反馈机制 |
二、指导协会加强成员单位的监管 |
三、充分发挥协会对行业的约束力 |
第六节 基层组织和社会群众应充分发挥“抵”的作用 |
一、积极构建基层反走私综合治理格局 |
二、积极引导社会群众自觉抵制非法进口商品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规范生猪屠宰检疫工作 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
1.1 检疫队伍管理体制不规范 |
1.2 管理体制不完善 |
1.3 不及时汇报动物疫情 |
2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
2.1 落实监管责任 |
2.2 完善记录管理工作 |
2.3 建立动物疫情上报制度 |
3 结语 |
(9)西藏特色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来源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地理标志的相关概念 |
2.1 地理标志相关概念辨析 |
2.2 特色产品相关概念界定 |
2.3 地理标志相关属性分析 |
2.3.1 标志区域的真实性 |
2.3.2 产品构成的创造性 |
2.3.3 产品品质的特定性 |
2.3.4 产品来源的区别性 |
2.3.5 权利主体的共有性 |
2.3.6 权利属性的私权性 |
2.3.7 权属保护的不确定性 |
2.3.8 权属依附的不可转让性 |
2.4 地理标志保护的历史进程 |
2.4.1 国际地理标志保护的历史进程 |
2.4.2 国内地理标志保护的历史进程 |
2.5 西藏特色产品地理标志实例 |
2.5.1 西藏特色产品地理标志获批项目 |
2.5.2 西藏特色产品地理标志潜在资源 |
第三章 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现状分析 |
3.1 国际条约相关法律保护现状 |
3.2 国内相关法律保护现状 |
3.3 西藏自治区相关法律保护现状 |
第四章 西藏特色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立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国家立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2 地方立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普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普法教育的对象缺乏针对性 |
4.2.2 普法宣传的内容缺少针对性 |
4.2.3 普法机构设置和普法人员配置短缺 |
4.3 执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行政执法权利冲突 |
4.3.2 执法行为不够规范 |
4.3.3 执法工作的主动性不强 |
4.4 守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 产品产地范围扩大化 |
4.4.2 产品质量标准不达标 |
4.4.3 地理标志的普通商标抢注 |
第五章 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经验与借鉴 |
5.1 国际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经验与借鉴 |
5.1.1 通用实践类型 |
5.1.2 典型国家范例 |
5.2 国内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经验与借鉴 |
5.2.1 国家层面 |
5.2.2 地方层面 |
第六章 完善西藏特色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
6.1 立法可行性建议与对策 |
6.1.1 推进颁行国家层面的《地理标志保护法》 |
6.1.2 积极构建地方性法规《西藏自治区地理标志保护条条例》 |
6.1.3 全力构建地方性政府规章《西藏自治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 |
6.1.4 修改并完善现行的《西藏自治区冬虫夏草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
6.2 普法可行性建议与对策 |
6.2.1 在普法教育对象方面 |
6.2.2 在普法宣传内容方面 |
6.2.3 在普法机构设置和普法人员方面 |
6.3 执法可行性建议与对策 |
6.3.1 理顺行政执法权利 |
6.3.2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
6.3.3 增强执法工作主动性 |
6.4 守法可行性建议与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我国公民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
2.2 国内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
2.3 小结:公民安全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
3 研究的问题与内容 |
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3.2 研究问题的说明 |
3.3 研究的内容 |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1 研究方法 |
4.2 技术路线 |
第1章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 |
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 |
1.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存的基本思想 |
1.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财产的基本思想 |
1.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 |
1.1.4 小结: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蕴含人的安全理念 |
1.2 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 |
1.2.1 西方人的安全研究的历史溯源 |
1.2.2 批判安全研究 |
1.2.3 “人的安全”理论 |
1.2.4 小结:批判安全与“人的安全”研究为界定公民安全提供思想滋养 |
1.3 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 |
1.3.1 中国民本思想蕴含的安全理念 |
1.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蕴含的安全理念 |
1.3.3 小结: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为公民安全研究提供重要指引 |
1.4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研究述评 |
第2章 公民安全的界定 |
2.1 安全及其相关概念 |
2.1.1 安全的不同界说 |
2.1.2 安全相关的主要概念 |
2.2 公民安全的内涵 |
2.2.1 公民安全的概念 |
2.2.2 公民安全的内容 |
2.2.3 公民安全的演绎路径 |
2.3 公民安全的基本特征 |
2.4 公民安全的实现条件 |
2.4.1 国家善治 |
2.4.2 社会和谐 |
2.4.3 公民安全意识内化于心 |
2.4.4 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
2.5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之关系 |
2.5.1 国家安全与公民安全“对立统一” |
2.5.2 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相互交织 |
2.5.3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民安全“和而不同” |
第3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 |
3.1 政治环境 |
3.1.1 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 |
3.1.2 四大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3.1.3 “依法治国”的提出和完善 |
3.2 经济环境 |
3.2.1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3.3 社会环境 |
3.3.1 社会异质性增加 |
3.3.2 社会转型发展 |
3.4 文化环境 |
3.4.1 儒家文化的历史传承 |
3.4.2 “以人为本”文化生态的建立 |
3.5 国际环境 |
3.5.1 全球化浪潮的推动 |
3.5.2 国际公约的规制 |
3.5.3 世界人权斗争的影响 |
3.5.4 联合国“人的安全”的提出 |
3.6 小结 |
第4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实考量 |
4.1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 |
4.1.1 公民生命安全总体得到保障 |
4.1.1.1 威胁生命安全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
4.1.1.2 威胁生命安全的战乱因素总体得到控制 |
4.1.2 公民财产安全基本实现 |
4.1.2.1 公民财产稳步增长 |
4.1.2.2 国家重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安全 |
4.1.2.3 保障公民合法财产安全的法律比较完善 |
4.1.3 公民自由安全逐步完善并落实 |
4.1.3.1 公民真实自由逐步实现 |
4.1.3.2 公民政治权利逐渐完善和落实 |
4.1.3.3 公民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共同发展 |
4.2 我国公民安全的主要困境 |
4.2.1 公民生命安全面临的威胁 |
4.2.1.1 贫困威胁依然存在 |
4.2.1.2 食品不安全威胁突出 |
4.2.1.3 重大疾病威胁加大 |
4.2.1.4 生产安全事故威胁频现 |
4.2.1.5 恐怖主义威胁增多 |
4.2.2 公民财产安全遭遇的挑战 |
4.2.2.1 强征强拆侵犯公民财产安全 |
4.2.2.2 侵财犯罪损害公民财产安全 |
4.2.3 公民自由安全存在的问题 |
4.2.3.1 公民真实自由存在诸多短板 |
4.2.3.2 侵犯公民自由安全的现象还存在 |
4.3 我国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原因 |
4.3.1 经济发展不科学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根本原因 |
4.3.2 民主法治不完善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关键原因 |
4.3.3 公民安全理念缺位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重要原因 |
4.3.4 社会安全问题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直接原因 |
第5章 新时代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路径 |
5.1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 |
5.1.1 新时代我国公民生命安全威胁的应对 |
5.1.1.1 以“精准扶贫”为指引,打赢扶贫攻坚战 |
5.1.1.2 以“社会共治”为主线,保障公民食品安全 |
5.1.1.3 以“预防”为中心,防控重大疾病威胁 |
5.1.1.4 “规范”为导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灾难 |
5.1.1.5 以“去极端化”为基础,打好反恐“组合拳” |
5.1.2 新时代我国公民财产安全挑战的化解 |
5.1.2.1 以“法律”为准绳,杜绝强征强拆行为 |
5.1.2.2 以“打防控”为举措,制止各类侵财犯罪 |
5.1.3 新时代我国公民自由安全问题的处置 |
5.1.3.1 以“发展”为根本,筑牢公民自由安全的基础 |
5.1.3.2 以“制度”为核心,约束公权力对公民自由的侵害 |
5.2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路径的总体思考 |
5.2.1 正确架构政党、国家、社会与公民安全的关系 |
5.2.1.1 突出中国共产党维护公民安全的主导作用 |
5.2.1.2 强化政府保障公民安全的主体作用 |
5.2.1.3 发挥社会力量保护公民安全的重要作用 |
5.2.2 全面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 |
5.2.2.1 法治是保障公民安全的必由之路 |
5.2.2.2 加快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建设 |
5.2.3 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筑牢保障公民安全基础 |
5.2.3.1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 |
5.2.3.2 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 |
5.2.4 科学发展军事实力和外交关系厚植保障公民安全优势 |
5.2.4.1 强军兴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
5.2.4.2 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外交关系 |
5.2.5 提升公民安全意识,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
5.2.5.1 努力提升公民安全意识 |
5.2.5.2 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论谈动物防检疫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 [1]齐齐哈尔市现代畜牧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评价研究[D]. 吴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2]生猪定点屠宰动物检疫执法监督[J]. 丁国强.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1(11)
- [3]海关邮递物品监管的政务流程再造研究 ——以济南海关为例[D]. 王澍. 山东大学, 2020(05)
- [4]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以Z县F镇为例[D]. 陈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深化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研究 ——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D]. 罗楠青.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4)
- [6]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 杨军. 农业工程技术, 2019(20)
- [7]东莞市流通领域反走私综合治理研究[D]. 刘友元. 深圳大学, 2019(01)
- [8]规范生猪屠宰检疫工作 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J]. 蒋飞用,李宏荣. 畜禽业, 2018(05)
- [9]西藏特色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D]. 王志梅. 西藏大学, 2018(10)
- [10]我国公民安全研究[D]. 张青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