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县山杏造林试验

神池县山杏造林试验

一、神池县山杏造林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孙瑞晶[1](2021)在《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已经于2020年取得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标志着长期困扰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基本终结,我国将进入以相对贫困为主要特点的“后脱贫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生态文明时代贫困地区长远发展的考虑,提出要通过在农村践行新发展理念尤其是绿色发展理念来启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现经济小康和生态美好的有机的统一。因此,在“后脱贫时代”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由之路就是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村生态经济体系。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经济思想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经济重要论述为指导,将新时代生态经济的结构体系学理化为生态技术创新、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制度体系和生态文化知识体系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也构成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立足于“后脱贫时代”的时代背景下,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实证调研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山西省脱贫农村进行生态经济建设的现实基础,并提炼出现代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目标愿景或应然模式,即绿色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动力、地方形成有特色的主导生态产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生态经济建设。但是由于山西省刚刚完成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农村的生态经济还存在绿色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生态产业基本处于初级加工水平以及民众生态文化知识水平整体较低等问题。“后脱贫时代”的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首先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生态农业技术创新要以山西省脱贫地区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和脱贫农村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为任务清单,通过建立健全产学研政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实现生态农业战略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创新。技术创新还需要依托山西省生态农业技术创新机制、组织及其联合体等平台去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其次,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需要推进绿色农业产业的纵深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一方面是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促进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是要以乡村旅游为中心实现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农旅融合。农村生态经济建设要抓住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契机,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科技的有机统一,创新调整生态产业生产要素,实现生态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进而创设新兴的生态产业发展平台。再次,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下的生态经济建设必须要注重制度建设,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发展支撑政策制度、全方位地生态产业扶持政策、生态经济人才培育制度体系等内容。

毛骁[2](2020)在《桑干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生存与发展以稳定生态环境为基础,生态脆弱性研究已然成为探索环境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时至今日仍未形成公认普适的评价方法。桑干河流域位于永定河上游,为官厅水库水源地之一,其生态环境质量对官厅水库水源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流域内风大沙多、干旱少雨、土壤侵蚀较严重、土壤贫瘠、植被覆盖较差,是众所周知的多泥沙河道和京津风沙源的三大通道之一,处于我国生态脆弱带。故对桑干河流域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以期为改善桑干河流域内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采用“压力—状态—响应”和“自然—经济—社会”相结合的评价模型,构建景观格局、自然条件、生态胁迫、社会经济四个基准层,选取16个指标,并依托Arc GIS软件,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对桑干河流域进行2007年、2017年的生态脆弱性评价,以期探索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的特征,并利用各指标主成分综合得分筛选出驱动因子。依据2017年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结合该年流域主要驱动因子,参考小流域综合治理三道防线对研究区进行分区,同时针对各分区特征提出调控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桑干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在时间演变结果为:10年间流域生态脆弱性加剧。一方面,流域EVSI值从2007年至2017年,由2.51提升至3.06,即由中度脆弱水平加重为高度脆弱水平。另一方面,流域在2007年主要为中度脆弱区域、低度脆弱区域,其面积占比依次为49.69%、47.35%,而2017年则以中度脆弱区域、高度脆弱区域为主,分别占比60.08%、22.81%。(2)桑干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在空间演变结果为:10年间流域在各方向上的生态脆弱性发展较均衡,并且微度脆弱区域、低度脆弱区域分布状况变化较大。根据质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在2007年与2017年的生态脆弱性质心基本重合于流域中心位置,即流域各方向上的生态脆弱性发展较均衡。空间主成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微度脆弱区域与低度脆弱区域主要分布于流域的边界区域,而在2017年微度、低度脆弱区域大量减少,主要分布于山西广灵县、灵丘县、平鲁区以及河北蔚县。(3)研究区主要驱动因子为:自然条件和生态胁迫对流域生态脆弱性起主导作用,且土壤侵蚀强度、年平均降雨量对生态脆弱性影响一直较大。2007年驱动因子对生态脆弱性影响力由高至低为:土壤侵蚀强度>土地利用类型>全年超过大风日数>年平均降雨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7年影响力由高至低依次为:土壤侵蚀强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年平均降雨量>坡度。(4)研究区共划分为9个分区:低度脆弱生态治理区、中度脆弱生态治理区、高度脆弱生态治理区、低度脆弱生态保护区、中度脆弱生态保护区、高度脆弱生态保护区、低度脆弱生态修复区、中度脆弱生态修复区、高度脆弱生态修复区。其中,生态治理区以综合治理为重点,生态保护区以保护监管为关键,生态修复区以重视保护、自然恢复为核心。

税嘉陵[3](2019)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明长城是中华民族发展变迁的见证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科学信息,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边塞风情和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但在晋北明长城沿线,人类历史上大兴土木、肆意破坏森林资源及现代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行为,使该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周边遗产资源的保护,对生态环境平衡也有巨大威胁,曾经长城所带来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风景林的营建是改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森林群落能够为长城沿线独立的遗产资源形成连续的保护屏障,有效减缓当地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现象,并能传承区域植被景观特色,美化景观环境,协调当地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晋北明长城沿线自然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平衡发展。但传统的风景林建设理论与营造模式仅仅局限于视觉效果或生态敏感度某一单方面的因素,忽略了其在遗产保护、生态修复、景观营造及经济振兴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因此本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系统数据平台,以生态规划、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林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针对晋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与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的特殊性,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策略与方法。本研究合理统筹生态性、文化性、景观性及经济性四大目标,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的方法及风景林规划设计的细节;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进行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林地适宜性分析、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等,并进行加权叠加,以实现研究区风景林营造范围的选择及一般区域与重点景区的划分;结合传统造林与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在空间规划与植物造景方面的方法,从晋北地区的林木生长立地条件出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从植被景观风貌划定、树种选择、群落构建及基于立地类型的细班规划四方面实现创造符合生态规律与景观美学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最后以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验证该策略与方法的可实施性,探索出一套多元平衡的近自然地域性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

梁晓燕[4](2018)在《基于3S技术的神池县林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文中认为林地是土地利用方式的一种,对其利用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是促进林地资源结构优化和整合的重要环节,更是提高土地利用质量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人地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土地利用存在资源浪费、结构混乱、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林地资源也是如此。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本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对林地的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展开研究。本文以实地调研考察和与相关人员访谈为基础,以人地关系理论、LUCC理论、系统理论为依据,以RS、GIS、ENVI软件为技术支撑,以山西神池县为研究对象,对林地利用数量变化特征、空间变化特征、程度变化特征和林地内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所得结论,进一步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入手,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研究区域林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根据研究区域林地利用的现状提出有利于研究区域林地利用结构优化和林地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为研究区域林业发展、林地资源管理及结构调整、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以及其它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为神池县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地协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林地的总体变化特征和内部结构变化特征两个方面研究林地变化,而且对林地与其它地类之间的相互转变详细情况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在2005-2015十年间,林地总面积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较小,与其它地类相比增加速度较慢,但是林地面积在各地类中的排名由第三名上升到第二名;林地与其它地类的相互转变多发生在三大山区,分布形态多为条带状或零星团块状,甚至为点状;与林地发生相互转变最活跃的为耕地和草地,转入方面主要为草地转变为林地,转出方面主要为林地转变为耕地;研究期间林地总体利用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加深,其中前期利用广度和深度增加较多,而后期利用广度和深度有略微下降;林地的内部结构变化较大,有三种林地的比例发生剧烈变化,其余四种林地的比例变化程度较小,相对稳定,宜林地的开发潜力巨大。(2)通过定量分析可知: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对神池县林地面积变化产生影响,但是人文因素对林地面积变化的影响最大。乡村人口和日照时数与林地面积呈负相关关系,造林面积、人均GDP、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生产总值、年均降水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林地面积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由强到弱依次排列为:造林面积、人均GDP、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生产总值、乡村人口、年均降水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日照时数。通过定性分析可知气候对林地面积的影响是长期的、复杂的;地形地貌影响了林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水文对神池县林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较小;土壤对神池县林地面积的增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经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为林地利用变化提供技术、资金支撑,是林地发展的动力;人口变化对林地利用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政策对进林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是积极的,但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3)与全国人均林地面积和世界人均林地面积对比可得出研究区林地面积总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各类型林地所占的比重可以得出林地内部结构不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针对神池县目前的林地状况,应着力提高造林质量,提升林地面积总量;合理开发宜林地,深入挖掘林地潜力;加强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促进林地健康发展。

李茹梦[5](2018)在《晋北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森林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系统思想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没有纯粹的不与人类活动互动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交织,使其管理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适应性管理(Adaptive Management)作为一种新的理念与方法,为资源管理领域提供一种管理新思路,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晋北20个县为研究区,从复杂适应性系统的观点出发,采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调查分析方法,评价晋北森林生态系统状况,分析发展空间潜力,基于社会生态系统和适应性管理理论与方法,解释其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的特征和主要要素构成,分析其适应性管理过程,建立适应性管理目标,最终提出恢复策略。本研究表明:(1)基于历史和现实分析,在历史上晋北森林生态系统状况良好,植被茂密,植被覆盖率锐减是各个时期人类对森林资源的无节制破坏的结果。1949年以来,虽然在生态面和社会面上所做的对晋北森林资源有很大影响,植被覆盖率有很大提升,但该区森林生态系统发展仍明显不足并且面临很多问题。晋北是森林地带,现实的植被水平与过去仍有较大差距。(2)在晋北森林生态系统发展空间潜力研究过程中,本文将晋北划分为晋西北黄土丘陵、管涔山山地、晋北黄土丘陵、晋北盆地、恒山山地和五台山北坡山地6个立地亚区,从生态用地的角度出发,细致地分析每个亚区的潜力空间和空间来源,得出晋北森林生态系统发展空间潜力。结果表明,未来晋北地区有很大的生态空间潜力,可用于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的潜力空间约58万hm2,且主要空间来源于草地。(3)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观点,通过构建晋北森林生态系统分析框架,指出其适应性管理过程及发展阶段,提出适应性管理目标与策略。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复杂的构成要素,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发生适应的过程使得对其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本文认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晋北将处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阶段,当前阶段应以建立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为核心目标,主要管理策略有人工林提质与扩大、天然林保护与发展和治理体系完善,以期为晋北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借鉴。

李雪[6](2018)在《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暖会对昆虫等变温动物带来较大影响,由此,结合气候模型模拟出的未来气候条件预测有害生物气候适生区正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沙棘木蠹蛾[Eogystia hipophaecolus(Hua,Chou,Fang&Chen)]是中国西北地区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林最重要的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的地下根部和干基部,导致大面积沙棘林成片死亡,严重影响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及经济发展。目前,关于沙棘木蠹蛾在气候变暖情境下潜在适生区的研究,至今国内外还未见报道。为了明确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潜在气候适生区的影响,本研究根据沙棘木蠹蛾的生物学资料、已知分布地数据和中国历史气象数据及未来气象预测数据,利用CLIMEX中“预测物种潜在地理分布”模块的功能,并用ArcGIS软件,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分析,制成历史气候条件下和未来气候变暖情境下沙棘木蠹蛾在我国的气候适生区分布图,并对历史和未来条件下沙棘木蠹蛾的适生范围、适生程度和适生面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在历史气候条件下,沙棘木蠹蛾的潜在气候适生区主要分布在27°N-51°N和74°E-134°E,其中,中、高度适生区的面积达到124.71万平方公里,占总适生面积的35.2%;在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沙棘木蠹蛾的潜在气候适生区主要分布在27°N-53°N和74°E-134°E,且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其中,中、高度适生区的面积上升至135.0万平方公里左右,占总适生面积的比例下降至33.0%左右,总适生面积有所上升;气候变暖会导致沙棘木蠹蛾在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内蒙、黑龙江的部分地区的适生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EI值增加的范围为1~29,可间接导致其对沙棘的危害加重;但在天津、山东、陕西、吉林、甘肃、新疆、山西、河北、西藏、辽宁、北京、黑龙江、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的适生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少,EI值减少的范围为 1-42。预测结果明确了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适生程度、适生范围的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为控制沙棘木蠹蛾的扩散蔓延及监测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杨志敏[7](2017)在《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情戏作为戏曲的一个类别,清初已有剧种形成,是由曲艺道情或皮影道情受当地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影响,以代言体方式搬上舞台的剧种统称。据统计有八仙戏、蓝关戏、渔鼓戏、太康道情戏、晋北道情戏等20种,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自治区)。道情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宗教文化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典型范式,至今仍活跃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本文在借鉴、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系统搜集资料,结合重点剧种的田野调查,深入考察道情戏现状。打破以往以单一剧种或剧团为主的研究局面,将道情戏系统置于全国戏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其发展阶段、班社剧目、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分析。并从文化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综合概括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品格和审美特征。同时结合当下的“非遗”保护热潮,寻求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生存之道,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史静佩[8](2016)在《晋北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作为人类活动的基本空间,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其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主要表现为系统安全质量以及抵抗风险的能力。目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生态安全研究的热点问题,关系着区域环境的长效发展。晋北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丘陵东部地区,为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加上长期采煤活动频繁,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日益恶劣。缓解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提高土地质量,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已成为晋北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燃眉之急。本文以晋北地区21个县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08和2013年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分别计算各县市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进行土地生态压力-状态-响应值时间动态分析以及空间格局分析。同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对策。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分别对晋北地区2000、2008和2013年遥感影像处理,分析各县市土地类型面积与结构、多样性、空间格局变化。研究期间区域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由1.25%上升到1.29%,耕地、水域面积逐渐减少,林地、居民工矿用地面积逐渐增加,草地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未利用地基本保持不变。(2)运用P-S-R模型从人口、资源、土地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四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与综合指数模型测算晋北地区2000、2008和2013年21个县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划分生态安全等级。(3)2000-2013年,晋北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平均值由0.37上升为0.47,其中以右玉县、代县、繁峙县以及五寨县增加较为明显,分别上升了0.23、0.24、0.23、0.32。总体而言,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呈现局部改善明显,整体稳步转好的趋势,但仍未达到良好级状态。(4)土地生态压力-状态-响应值时间动态分析。2000年各县市平均土地生态压力值为0.19,状态值为0.13,响应值为0.06;2008年平均土地生态压力值为0.19,状态值为0.14,响应值为0.12;2013年平均土地生态压力值为0.23,状态值为0.14,响应值为0.16。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转好且逐渐稳定发展。(5)晋北地区各县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空间格局分析。2000-2013年,占区域面积10.86%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上升,为敏感级;57.5%的土地安全等级较低,为风险级;31.64%的土地安全等级最低,为恶劣级。(6)结合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提出改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对策。

申小雨[9](2016)在《晋北沙化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晋北沙化区干旱多风,土地荒漠化严重,直接威胁到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能力,进而导致晋北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恶化,因而有必要对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进行探究和分析。本研究以晋北沙化区生态系统服务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区相关气象资料、DEM数据、土壤数据、植被状况以及遥感影像等,借助ENVI4.2、ArcGIS10.0和SPSS软件等,以晋北沙化区的20个县区为研究区,选取土壤保持、净初级生产(NPP)、产水量、滞尘和粮食生产作为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对1999年、2009年和2014年的各项服务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了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格局及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最后分析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作用。具体结果如下:(1)从1999年~2014年,研究区土壤保持服务先增加后减小,总体上呈现微小增加的趋势。其中土壤保持服务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北部和东南部,而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中北部。(2)从1999年~2014年,研究区产水服务逐渐增加,且增速加快,后五年比前十年增加量还大。整体上研究区的产水服务是增加的,其中增加较多的区域分布在西南部和北部的右玉县、新荣区、大同县和左云县等。(3)从1999年~2014年,研究区NPP服务在前十年是主要体现的是空间上的变化,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而后五年是数量和空间上的变化,且NPP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增速较快。其中西部总体增加较多,而东部则是有增有减,且增加的区域多于减少的区域。(4)从1999年~2014年,研究区滞尘服务在研究时间段内是逐渐减小的,且空间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地域规律。其中滞尘服务增加的区域分布在天镇县、代县、河曲县以及五寨县和阳高县的部分区域。(5)从1999年~2014年,研究区粮食生产服务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増幅变大。阳高县、应县、五寨县等的粮食生产服务增长趋势明显,而右玉、平鲁区,左云县、代县、繁峙县等增加较少。(6)晋北沙化区生态系统的各项服务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土壤保持服务、产水服务和NPP服务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呈现一定的协同关系。粮食生产服务与产水服务呈现不显着负相关关系,即权衡关系,说明粮食生产服务的提高可能会导致产水服务的下降。协同关系的存在,表明通过改善某项服务可以起到改善整个生态环境状况的作用,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沙化区的研究中,有必要把保护和恢复晋北沙化区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研究重点,尤其是当区域人类干扰与胁迫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生态系统自身平衡,造成生态系统破坏和退化的情况下。要加强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动态监测,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恢复和重建对整个晋北地区乃至所有沙化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张韶立[10](2015)在《吕梁山生态脆弱区营造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是山西省确定的2013年林业重点工程,也是全省林业创新项目。介绍了工程区范围、自然地理情况、工程建设布局,重点研究了该工程的营造林技术。

二、神池县山杏造林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池县山杏造林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生态经济
        2.1.2 脱贫农村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经济思想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经济思想
    2.3 小结
第3章 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现状评析
    3.1 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现实基础
        3.1.1 全面脱贫后经济水平整体提升
        3.1.2 脱贫项目奠定了生态产业雏形
        3.1.3 生态经济的部分制度开始建立
    3.2 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目标愿景
        3.2.1 绿色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动力
        3.2.2 地方形成有特色的主导生态产业
        3.2.3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生态经济建设
    3.3 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问题所在
        3.3.1 农村绿色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3.3.2 生态产业基本处于初级加工水平
        3.3.3 民众生态文化知识水平整体较低
    3.4 小结
第4章 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路径
    4.1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
        4.1.1 确定技术创新清单
        4.1.2 整合多元研发力量
        4.1.3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4.2 推进绿色农业产业的纵深发展
        4.2.1 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
        4.2.2 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4.2.3 建设绿色农业示范区
    4.3 强化农村生态经济的制度建设
        4.3.1 生态农业发展支撑政策制度
        4.3.2 全方位的生态产业扶持政策
        4.3.3 生态经济人才培育制度体系
    4.4 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2)桑干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2.1 气象水文
        2.2.2 河网水系
        2.2.3 地形地貌
        2.2.4 海拔
        2.2.5 坡度坡向
        2.2.6 土壤类型
    2.3 生态环境状况
        2.3.1 植被覆盖
        2.3.2 水土流失
        2.3.3 景观生态
    2.4 社会经济条件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3.2 技术路线
4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评价指标的含义
        4.3.1 景观格局指标的含义
        4.3.2 自然条件指标的含义
        4.3.3 生态胁迫指标的含义
        4.3.4 社会经济指标的含义
    4.4 基础数据及数据处理
        4.4.1 资料收集与处理
        4.4.2 遥感影像预处理
        4.4.3 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4.4.4 景观格局指标的提取
        4.4.5 气象数据插值
        4.4.6 植被覆盖度的提取
        4.4.7 坡度与坡向数据的提取
    4.5 数据标准化及权重计算
    4.6 生态脆弱性分级与评价方法
5 指标评价结果与分析
    5.1 景观格局评价结果
    5.2 自然条件指标评价结果
        5.2.1 年均降雨量评价结果
        5.2.2 坡度评价结果
        5.2.3 土地利用类型评价结果
        5.2.4 植被覆盖度评价结果
    5.3 生态胁迫指标评价结果
        5.3.1 土壤侵蚀
        5.3.2 干旱指数
        5.3.3 全年超过大风日数
        5.3.4 极端气温指数
    5.4 社会经济指标评价结果
6 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6.1 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
    6.2 生态脆弱性时间变化特征
    6.3 生态脆弱性空间变化特征
    6.4 生态脆弱性驱动因子
7 生态脆弱性分区及调控措施
    7.1 生态脆弱性分区
    7.2 调控措施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2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其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与现状情况
        1.1.2. 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对长城现状改善的意义
        1.1.3.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植树造林等领域的广泛利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释义及理论实践研究
    2.1. 相关概念释义
        2.1.1. 晋北明长城—研究范围
        2.1.2. 遗产廊道
        2.1.3. 风景林
        2.1.4. 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2.2. 风景林营建理论
    2.3. 国内外实践研究
        2.3.1. 遗产廊道研究概况
        2.3.2. 风景林研究概况
        2.3.3. 总结
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探讨
    3.1. 影响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基本要素
        3.1.1. 自然地理要素
        3.1.2. 人工环境要素
        3.1.3. 社会环境要素
    3.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原则
        3.2.1. 系统优化原则
        3.2.2. 植物造景原则
        3.2.3. 凸显地域特色原则
        3.2.4. 生态位原则
    3.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
        3.3.1. 风貌保护策略
        3.3.2. 生态修护策略
        3.3.3. 景观营造策略
        3.3.4. 经济振兴策略
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
    4.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目标
        4.1.1. 保证长城及沿线遗产资源保护的原真性、完整性及高效性
        4.1.2. 维护长城沿线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4.1.3. 确保文化遗产与风景林的景观视觉质量
        4.1.4. 保障长城沿线城镇经济效益的提升
    4.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意义
    4.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方法
        4.3.1. 遗产保护角度-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
        4.3.2. 生态修复角度-林地适宜性评价
        4.3.3. 景观视觉角度-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与可视域分析方法
        4.3.4. 经济发展角度-经济林范围选择
    4.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流程
        4.4.1. 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思路
        4.4.2. 控制风景林营造范围
        4.4.3. 界定风景林重点景区位置及范围
5.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研究
    5.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风貌控制
        5.1.1. 整体风貌控制
        5.1.2. 分区风貌控制
    5.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树种选择
        5.2.1. 树种选择的原则
        5.2.2. 树种选择的步骤
    5.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植物群落构建
        5.3.1. 植物群落设计的原则
        5.3.2.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选择
        5.3.3. 植物群落种植密度设计
        5.3.4. 植物群落种植点配置
        5.3.5.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表达方法
    5.4. 基于立地类型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细班规划
        5.4.1. 一般区域风景林细班规划
        5.4.2. 重点景区细班规划
        5.4.3. 公路绿廊细班规划
6. 实例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
    6.1. 研究区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区域位置
    6.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
        6.2.1.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
        6.2.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景区界定
    6.3.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
        6.3.1. 风景林风貌控制
        6.3.2. 风景林树种选择
        6.3.3. 一般区域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6.3.4. 重点景区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6.3.5. 公路绿廊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基于3S技术的神池县林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1.3 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创新之处
    1.4 基础理论
        1.4.1 LUCC理论
        1.4.2 人地关系论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域范围
    2.2 自然生态环境
        2.2.1 气候概况
        2.2.2 地形地貌概况
        2.2.3 土壤概况
        2.2.4 水文概况
        2.2.5 植被概况
    2.3 社会经济情况
        2.3.1 经济概况
        2.3.2 资源概况
        2.3.3 交通概况
3 数据来源
    3.1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3.1.1 辐射校正
        3.1.2 几何校正
        3.1.3 图像裁剪
        3.1.4 图像配准
        3.1.5 波段选择
    3.2 遥感图像分类
        3.2.1 土地分类系统
        3.2.2 解译标志
        3.2.3 监督分类
        3.2.4 分类后处理
    3.3 分类精度评价
4 研究区林地利用变化分析
    4.1 研究区林地总体变化特征
        4.1.1 研究区林地利用的总体数量变化特征
        4.1.2 研究区林地利用空间变化特征与转变特征
        4.1.3 研究区林地利用程度变化特征
    4.2 研究区林地利用内部结构变化特征
    4.3 结果分析
5 研究区林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5.1 定量分析
        5.1.1 影响林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子的选取
        5.1.2 相关性分析
    5.2 定性分析
        5.2.1 自然驱动力因素
        5.2.2 人文驱动力因素
6 林地利用对策与建议
    6.1 林地利用现状
        6.1.1 林地利用总体现状
        6.1.2 林地利用内部结构现状
    6.2 林地利用优化建议
        6.2.1 提高造林质量,适当提升林地面积总量
        6.2.2 合理开发宜林地,深入挖掘林地潜力
        6.2.3 加强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促进林地健康发展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晋北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社会生态系统与森林
        1.2.2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1.2.3 适应性管理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晋北森林生态系统状况评价
    3.1 历史状况分析
    3.2 1949 年以来状况分析
        3.2.1 生态面状况
        3.2.2 社会面状况
    3.3 问题分析
        3.3.1 生态面问题
        3.3.2 社会面问题
第四章 晋北森林生态系统发展空间潜力
    4.1 森林生态系统区划
        4.1.1 区划依据与方法
        4.1.2 区划结果
    4.2 分区生态空间潜力分析
        4.2.1 空间潜力来源分析
        4.2.2 分区生态空间潜力分析
        4.2.3 生态空间潜力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晋北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策略
    5.1 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分析
        5.1.1 适应性系统的一般特征
        5.1.2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适应性系统
        5.1.3 晋北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分析框架
    5.2 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过程分析
    5.3 适应性管理目标制定
        5.3.1 适应性阶段
        5.3.2 适应性管理目标
    5.4 森林生态系统未来管理策略分析
        5.4.1 人工林提质与扩大策略
        5.4.2 天然林保护与发展策略
        5.4.3 森林生态系统治理体系完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沙棘木蠹蛾简介
        1.1.1 分类地位
        1.1.2 形态特征
        1.1.3 生活史及习性
        1.1.4 寄主植物
        1.1.5 分布范围及暴发情况
        1.1.6 防治方法
        1.1.7 沙棘木蠹蛾相关研究总述
    1.2 全球气候变化
        1.2.1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
        1.2.2 气候预测模型
    1.3 气候变化对昆虫适生区的影响
        1.3.1 气候变化对昆虫的影响
        1.3.2 气候与昆虫适应性相结合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现状、研究任务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1 沙棘木蠹蛾适生性的研究现状
        1.5.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3 研究任务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模型及软件
        2.1.1 CLIMEX模型
        2.1.2 ArcMap软件
    2.2 数据收集
        2.2.1 中国历史气候数据(1981-2010年)
        2.2.2 气候变暖情境下中国未来气候数据(2011-2100年)
        2.2.3 沙棘木蠹蛾的已知分布地
        2.2.4 温湿度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总体分析流程
        2.3.2 沙棘木蠹蛾CLIMEX的参数设置
        2.3.3 沙棘木蠹蛾EI值划分
3 结果与分析
    3.1 历史气候条件下沙棘木蠹蛾的气候适生区
    3.2 未来不同时期沙棘木蠢蛾的潜在气候适生区
        3.2.1 不同适生区的分布范围
        3.2.2 不同适生区的面积变化情况
        3.2.3 不同适生区的适生程度变化情况
    3.3 地域格局对沙棘木蠹蛾潜在适生区的影响
    3.4 寄主分布对沙棘木蠹蛾适生区的影响
4 讨论
    4.1 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适生程度的影响
    4.2 地形地势对沙棘木蠹蛾适生程度的影响
    4.3 数据差异对沙棘木蠹蛾适生性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地理环境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期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兴盛期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衰落期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复兴期
第二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班社剧团活动
    第一节 “胶东半岛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二节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三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上)
    第四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下)
    第五节 “陇东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三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剧目
    第一节 道情戏的剧目概况
    第二节 宗教神话剧
    第三节 孝贤劝善剧
    第四节 家庭生活剧
    第五节 社会历史剧
    第六节 现代戏
第四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音乐体制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唱词衬字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帮腔艺术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上)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下)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舞台艺术
第五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品格及功用
    第一节 宗教品格
    第二节 民俗品格
    第三节 乡土品格
    第四节 艺术功用
第六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现状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困境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及保护
结语
附录: 道情戏大事记
附表一: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统计表(清末—1956年左右)
附表二: 太康县道情剧团演职人员表
附表三: 太康道情戏脚色行当表
附表四: 太康道情剧团2012年(1月25—5月5日)演出统计表
附表五: 太康道情剧团2010—2011年演出总收入表
附表六: 太康道情剧团2011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附表七: 太康道情剧团2010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附表八: 太康道情剧团演员代际表
附表九: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活动表(清——1950年左右)
附表十: “山陕中心”班社剧团表(1950-至今)
附表十一: 临县道情剧团演职情况表
附表十二: 陇剧脚色行当表
附表十三: 胡家营业余渔鼓戏剧团的脚色行当
附表十四: 右玉县道情剧团演员基本情况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晋北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生态安全概念
        1.2.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案
        1.4.1 数据来源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自然概况
    2.3 社会经济概况
    2.4 土地利用状况
        2.4.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结构变化
        2.4.2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变化
        2.4.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第三章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3.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3.2.1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3.2.2 评价权重的确定
第四章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与分析
    4.1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综合值
    4.2 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4.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
    4.4 压力-状态-响应值动态分析
        4.4.1 2000年各县市土地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响应值分析
        4.4.2 2008年各县市土地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响应值分析
        4.4.3 2013年各县市土地生态压力-状态-响应值分析
    4.5 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空间格局分析
    4.6 提升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对策
第五章 初步结论与存在问题
    5.1 初步结论
    5.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晋北沙化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晋北沙化区的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晋北沙化区概况
        1.4.1 自然环境
        1.4.2 社会经济条件
        1.4.3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晋北沙化区土壤保持服务的研究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3 晋北沙化区土壤保持服务分析
        2.3.1 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动态
        2.3.2 土壤保持服务变化空间格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晋北沙化区产水服务的研究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3 晋北沙化区产水服务分析
        3.3.1 产水服务时空动态
        3.3.2 产水服务变化空间格局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晋北沙化区NPP服务的研究
    4.1 数据来源
    4.2 研究方法
    4.3 晋北沙化区NPP服务分析
        4.3.1 NPP服务时空动态
        4.3.2 NPP服务变化空间格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晋北沙化区滞尘服务的研究
    5.1 数据来源及方法
    5.2 晋北沙化区滞尘服务分析
        5.2.1 滞尘服务时空动态
        5.2.2 滞尘服务变化空间格局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晋北沙化区粮食生产服务的研究
    6.1 数据来源及方法
    6.2 晋北粮食生产服务分析
        6.2.1 粮食生产服务时空动态
        6.2.2 粮食生产服务变化空间格局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晋北沙化区各服务相互关系分析
    7.1 方法及过程
    7.2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吕梁山生态脆弱区营造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区范围
2工程区基本情况
    2.1地理条件
    2.2地形地貌
    2.3气候特征
    2.4水文条件
    2.5土壤条件
    2.6植物资源
    2.7社会经济条件
3工程建设布局
4营造林技术
    4.1林种安排
        4.1.1.生态林
        4.1.2.生态经济林
    4.2树种选择
    4.3造林方式
    4.4混交设计
    4.5整地设计
    4.6苗木标准
    4.7造林密度
    4.8栽植技术
    4.9抚育管护
5工程效益预测

四、神池县山杏造林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研究[D]. 孙瑞晶.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桑干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D]. 毛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D]. 税嘉陵.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基于3S技术的神池县林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D]. 梁晓燕.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5]晋北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研究[D]. 李茹梦. 山西大学, 2018(04)
  • [6]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的影响[D]. 李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D]. 杨志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8]晋北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史静佩. 山西大学, 2016(05)
  • [9]晋北沙化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分析[D]. 申小雨. 山西大学, 2016(06)
  • [10]吕梁山生态脆弱区营造林技术研究[J]. 张韶立. 山西林业, 2015(05)

标签:;  ;  ;  ;  

神池县山杏造林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