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马拉开始控制水果和蔬菜进口

危地马拉开始控制水果和蔬菜进口

一、危地马拉开始控制果蔬进口(论文文献综述)

林佳欣[1](2020)在《区域贸易协定的全球价值链效应研究 ——中国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产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的提升以及关税、交通运输等贸易成本的下降,国际分工已由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逐渐转变为产品内分工,追求成本最小化的跨国公司将分散的生产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传统的“一国生产、全球销售”贸易模式转变为“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新模式。产品多次跨越边界使得总量统计数据难以真实刻画各经济体的实际生产活动,而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全球价值链数据相较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进行研究更能真实反映事物的实际状况。在全球生产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近30年间迅速发展,不仅达成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迅速增多,而且协定涵盖的议题逐渐丰富。在当前国际经济规则正发生重构的时刻,各经济体为获得更多话语权与影响力,纷纷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以期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其推崇的国际经济规则的影响力,使之由区域规则上升为全球规则。尤其在多边合作框架进展缓慢的情形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愈发突出。为推动国内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中国也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构建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因此,研究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为了能更真实反映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产生的影响作用,文章选择运用全球价值链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全球价值链效应。全文分为七个章节展开研究,分析中国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价值链关系的影响情况。论文第一章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用以说明选择研究区域贸易协定的全球价值链效应的原因与价值,理清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第二章整理了关于区域贸易协定与全球价值链的相关重要文献,为后续关于影响机制的研究、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发展现状分析及实证研究区域贸易协定的全球价值链效应奠定基础。论文第三章分析了全球层面和中国层面的自由贸易协定发展现状与特点,并与欧盟和美国贸易协定发展状况进行对比。论文第四章研究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经济发展状况,从全球层面和国别层面分别描述全球生产活动和价值链活动的总体状况及变动趋势、中国及主要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和生产活动方面所处状态及变动趋势,以期了解现实状况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论文第五章梳理了全球价值链影响因素和区域贸易协定产生效应的理论分析,整合出一个较为系统的全球价值链影响因素框架和一个区域贸易协定效应的影响渠道框架,将二者结合形成区域贸易协定对全球价值链影响的理论分析。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第六章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签署区域贸易协定的全球价值链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纳入了多个固定项,尽量降低内生性问题。论文第七章在总结了发展现状、理论机制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后,对我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战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并分析了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展望,明晰了研究存在的缺陷及未解决的问题,为未来研究话题的选取提供思路。本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全球区域贸易协定主要分布在东亚和欧洲地区,协定所含规则也由边界措施向边界后措施扩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一体化浪潮席卷而来,区域贸易协定迅速发展和扩张。世界贸易组织区域贸易协定数据库显示,全球区域贸易协定主要分布在东亚和欧洲地区,且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为迅猛。协定所含规则也由边界措施延伸到边界后措施,如涉及环境、劳工、可持续发展、竞争中立、反腐败等章节,协议逐渐向高标准、多议题的方向发展。第二,各经济体在发展区域贸易协定方面存在不同特点。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呈现重视发展区域贸易协定、提升协定高标准要求、升级已有协定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欧盟注重内部经济合作,且积极与区域外经济体签署经济合作协议,获取经济效益与非经济效益,扩大欧盟经贸合作网络的覆盖范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动,作为全球三大生产中心之一的美国对区域贸易协定带来的经济效益愈发重视,且其贸易政策重心由多边逐渐转向区域再转向双边。特朗普政府以公平、互惠、对等开放为贸易协定的谈判原则,通过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重新进行已有贸易协定谈判等方式意图实现美国利益优先。第三,全球层面和中国层面的生产活动均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要内容,平均生产长度均呈现增长趋势,且中国更多参与相对下游生产活动。分解的生产活动数据、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生产长度等指标数据显示:(1)全球生产活动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要内容,其次是进行简单跨境生产分工活动、传统贸易活动以及复杂跨境生产分工;(2)中国生产活动也是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且在2007-2017年间,该类生产活动在增加值的比重逐渐增长,反映出中国经济结构改革、产业升级的成果,国内需求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3)中国后向参与指数高于前向参与指数,更多参与相对下游的生产活动;(4)全球平均生产长度与中国平均生产长度均呈现增长趋势,表明全球和中国的生产分工均更加细化,经历的生产阶段数增加。第四,区域贸易协定通过文本条款规定及其对贸易、投资、资源使用和分布、经济增长和规则的效应,影响生产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成本,进而引起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上位置发生改变。虽然国际分工碎片化成产品内分工,但它仍然遵循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依旧决定其在价值链上所处的位置。生产和贸易成本是比较优势的两大主要来源,它们会影响全球价值链。其中,影响生产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为生产技术、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影响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包含信息通讯技术、交通运输、关税、非关税壁垒、制度、地理位置、语言文化背景等。此外,产品多次跨境容易放大贸易成本因素的影响作用,出现影响累积的状况。区域贸易协定产生的效用可划分为对贸易、投资、资源使用和分布、经济增长和规则的影响。通过这些渠道以及文本条款规定,贸易协定会影响生产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成本,这些全球价值链影响因素的变动进而会引起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上位置发生改变。因此,从理论的角度,区域贸易协定应该能对相关成员国的价值链关系产生影响。第五,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会影响两者之间的价值链关系,强化生产联系。论文选择中国与伙伴国的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和生产长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实证分析还区分了简单跨境生产活动和复杂跨境生产活动、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分别进行了回归分析。对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影响的实证分析涵盖了中国的56个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时间跨度为2007-2017年;对生产长度影响的实证分析也涵盖中国的56个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时间跨度为2010-2017年。控制了经济规模、教育、研发、物流、制度等多方面变量后,实证结果显示:(1)区域贸易协定会提升贸易伙伴国与中国的前向参与指数、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后向参与指数,且对不同类型经济体所产生的影响效应不尽相同;(2)区域贸易协定在简单跨境生产活动和复杂跨境生产活动中会产生类似影响;(3)贸易协定还会延长中国与伙伴国之间的生产长度,尤其对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生产长度有显着影响。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将全球价值链与区域贸易协定相结合,基于全球价值链指标分析区域贸易协定的全球价值链影响,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有所创新,拓展了已有研究;(2)综合考察了影响全球价值链的因素和机制,形成的框架内容包含了主要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方式;(3)文章以中国为研究主体,具体分析了中国已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对中国和成员国之间价值链的影响,丰富了相关研究。

彭红梅[2](2019)在《哈斯油梨的后熟品质评价及其果浆加工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油梨富含各类营养物质,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中国已成为世界油梨消费大国,2017年进口量高达3.21万t。但油梨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常温条件下储藏期短,果实品质变化难以把控,易造成油梨腐烂变质,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同时目前国内鲜有关于油梨常温储藏品质及加工特性的研究,极大限制了中国油梨产业的发展。因而,探究油梨常温储藏生理变化特征,掌握油梨常温储藏(后熟)品质变化及加工特性,探寻高效、安全的油梨生产加工是推动油梨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研究了常温储藏条件下油梨生理特性、感官特性及制浆特性的变化情况,利用感官品质指标建立储藏预测模型;同时探究了水分添加和超高压处理技术对果浆流变学特性、营养品质及感官品质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成果有:(1)常温(25℃)条件下,油梨储藏的呼吸跃变点出现的储藏的第3 d,呼吸跃变点与色泽、硬度、感官品质等的变化密切相关,随储藏时间的延长(>3 d),果肉与果皮、果核能完全脱离,硬度下降至最佳可食硬度值(4.46.7 N)、果皮颜色从绿色变化至黑色,果肉青草味消失,坚果味、黄油味凸显,制取的果浆均匀性、稳定性增强。在色差a*<4时,通过色差a*值的logistic方程能准确预测油梨的储藏时间。(2)果浆制备过程中水分的添加能有效改善油梨果浆的制浆状况及果浆的流变学特性。油梨果浆具有假塑性流体行为,在剪切速率1 s-1到100 s-1,果浆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少;果浆粘度随水分添加的变化呈现随稀释比例增加而减少,水分的添加能降低果浆起始表观粘度;果浆中的干物质含量、pH值、总酚含量、DPPH清除能力均随稀释比例的增加而降低。(3)超高压处理能对果浆中的微生物进行灭活,受限于果浆的pH值(接近于中性),只有当压力达到500MPa时,此时超高压处理的果浆才能满足菌落总数<100CFU/mL的要求(GB 71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超高压处理不影响果浆的色泽、流变学特性和感官品质;果浆中的总酚含量、PPO酶活以及DPPH清除能力,随处理压力对细胞膜结构的破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而果浆的pH值不断下降。综合上述可知,伴随常温储藏过程中一系列的生理生化作用,油梨从采摘成熟度逐步达到可食用/加工成熟度。储藏3-6 d的油梨可加工制作成油梨果浆,此阶段果肉制取的果浆均匀、细腻且稳定性好。水分的添加能有效减少果肉制浆过程中的阻力,消除果肉的挂壁现象,降低果浆的起始粘度,利于果浆的制取和输送。超高压处理不会影响果浆的色泽、感官品质及流变学特性,压力超过500 MPa时能确保果浆菌落总数<100CFU/mL的要求。

冯晶[3](2016)在《进境苏丹苜蓿草风险分析与评估研究》文中认为苜蓿草(Medicago sativa)是一种多年生豆科有花植物,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种植,是一种优良的饲草,苏丹气候适宜苜蓿草生长。本研究应苏丹向我国出口苜蓿草的申请,按照中国农产品准入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指南》(GB/T 21658-2008)和《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要求》(GB/T 20879-2007),开展进境苏丹苜蓿草风险分析。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根据苏丹官方提供的资料和查阅文献资料,已知发生在苏丹苜蓿草(Medicago sativa)上的有害生物共66种,其中昆虫27种,杂草16种,真菌8种,病毒7种,线虫5种,细菌2种,螨类1种。以在中国是否有分布、是否处于官方管制为标准,确定其中的16种为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对16种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从进入可能性、定殖可能性、定殖后扩散可能性和经济影响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风险评估,筛选出具很高风险的种类10种:三叶草斑潜蝇、墙生藜、田野菟丝子、毒麦、小列当、非洲狼尾草、菊迪卡氏菌、花生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高风险的2种:塞内加尔小车蝗、海灰翅夜蛾;中风险1种:蓝堇;低风险的3种:薄叶日影兰、苜蓿耳突病毒、花生矮化病毒。结合对苏丹官方饲草管理体系评估,以及对苏丹苜蓿种植企业产地预检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本研究部分结果已被国家质检总局采用。

张晓光[4](2015)在《H船公司南美航线运输方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受近年来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影响,国际贸易增长趋缓,集装箱海运业正呈现一轮低迷走势。经营业绩的大幅下滑迫使船运公司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的力度,同时不断寻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和改善。然而市场开拓的效果和日常运营的效益都是以良好的航线产品为基础。一个缺乏竞争力的航线产品将成为日后运营的巨大障碍。因此航线运输产品的设计就成为了集装箱班轮航运公司的核心战略课题之一。然而,即使在集装箱航运业不断变革和发展的今天,航线运输方案设计问题依然困扰着许多船运企业。因为航线方案的设计是一个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交叉作用的复杂问题。设计的本身不仅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还要结合航运企业自身的运营模式和航线的特点进行深入调研、综合分析和判断,最后设计出兼顾运营效益、效率和产品竞争力的航线产品。本文正是以集装箱海运行业为研究背景,以船运公司中的航线运输方案设计为研究方向,试图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经济学理论及航运管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找出最符合企业利益及航线运营模式的最佳设计方案。H集装箱船运公司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文章首先通过对H公司经营业绩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即该企业南美航线设计问题;然后对航线设计的具体特征参数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相互交叉的作用及影响;之后运用多因素综合分析中的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并采用德尔菲法对核心要素进行权重分配;接下来通过检验计算出不同设计方案的优先顺序,找出最佳航线方案;最后,根据前后方案在效益、效率、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对比,进行了方案的实施评价。

罗楠楠[5](2015)在《果蔬表面携带原虫情况调查及牛源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食品产业全球化,饮食习惯多样化,旅游行业国际化,经食物传播的肠道原虫疾病已备受人们关注。肠道原虫是生物体的一个多样化群体,有30多个门,但是导致人类食源性肠道疾病的属于顶复门原虫,根足亚纲,动鞭毛纲,微孢子虫门和纤毛亚门,其中一些可能会导致经济损失和严重疾病。隐孢子虫、环孢子虫、贾第虫和微孢子虫是较常见的肠道寄生性原虫,主要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能够引起免疫正常人群的自限性腹泻,对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可能引起迁延性致死性腹泻,尤其是HIV感染者。微孢子虫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能够感染从无脊椎动物到人的几乎所有动物。自1985年微孢子虫发现于艾滋病病人以后,微孢子虫感染哺乳动物的报道越来越多。迄今已有至少8个属14个种可以感染人,其中毕氏肠微孢子虫是最常见的人兽共患虫种。免疫正常人群感染毕氏肠微孢子虫主要引起急性、自限性腹泻或隐性感染,免疫缺陷者主要表现为慢性、持续性腹泻,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为了解河南省郑汴地区果蔬表面携带肠道原虫的情况,于2014年6-10月在郑州和开封两地的农贸市场及农田采集样品,共363份。参照Steele、Joan及孙芳芳等建立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包括洗脱、浓集和扩增。巢式PCR扩增毕氏肠微孢子虫的SSU rRNA基因中的内间隔转录区ITS和隐孢子虫、贾第虫及微孢子虫SSU rRNA基因中的多态区,检测到1份隐孢子虫阳性样本和26份微孢子虫阳性样本,携带率分别为0.3%和7.2%,未发现贾第虫和环孢子虫。调查了四大类果蔬样品包括嫩叶花苔类、根茎类、茄果类和瓜类均发现携带有寄生虫的情况,感染率分别为6.3%(17/268)、7.1%(3/42)、17.4%(4/23)和10.0%(3/30)。其中在西瓜上发现隐孢子虫和微孢子虫两种寄生性原虫。为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奶牛场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评估其人兽共患的潜在性,本试验参照Buckholt设计的引物,巢式PCR扩增764份粪便样本,结果发现153份阳性样本,总感染率为20.0%。不同奶牛场郑州和中牟的感染率分别为16.3%(42/257)和21.9%(111/507),统计学差异不显着(χ2=3.28,P≤0.07)。犊牛、育成牛、青年牛和成年牛的感染率分别为21.2%、24.1%、0和12.3%,统计学差异显着(χ2=11.3,P≤0.01)。不同季节,冬季感染率最低9.4%,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感染率分别为22.3%、27.2%和27.6%(χ2=31.67,P≤0.0000000001)。经序列比对分析,153份样本共发现12种已知基因型(CM8、H、EbpA、EbpC、I、J、BEB4、BEB6、BEB8、COS-Ⅰ、CD6和D)和4种新基因型(分别命名为ZZ1、ZZ2、ZM1和ZM2),其中基因型J感染率最高达34.6%。基因型EbpC、I、J和BEB6在两个牛场均有发现,郑州某奶牛场基因型BEB6感染率最高23.8%,CD4感染率最低为2.4%,中牟某奶牛场基因型J感染率最高达40.5%,其次是基因型I 33.3%。为了解宁夏地区某奶牛场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对109份腹泻犊牛粪便样本进行PCR扩增,共发现51份阳性,感染率为46.8%,其中1月龄、2月龄和3月龄的感染率分别为41.5%、68.8%和46.4%,统计学无差异(χ2=3.82,P≤0.28)。序列分析比对发现8种基因型,已报道的有5种包括基因型I、J、CM8、EbpA和O,还有3种新基因型分别命名为NX1、NX2和NX3,基因型J的感染率最高达49.0%,为优势基因型。本研究对我省郑汴地区果蔬表面携带的原虫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河南及宁夏三个奶牛场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和种系发育分析,表明牛可作为人感染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储藏宿主,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和人兽共患风险,为人微孢子虫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志丹[6](2014)在《中国甜瓜产业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甜瓜作为世界重要的瓜果之一,具有栽培周期较短、投入产出比较高、增加农民收入效果显着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瓜果作物,栽培甜瓜已经成为以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广大农民快速实现增收目标的一条有效途径。本论文通过从生产与供给、消费与需求、流通与贸易等方面对中国甜瓜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探讨当前中国甜瓜产业的发展规律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今后中国甜瓜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提供充分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决策依据。中国的甜瓜生产总体上呈平稳发展的态势,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比较优势。从中国甜瓜生产的省域分布情况来看,2012年甜瓜产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依次为:新疆、山东、河南、河北、内蒙古,其中,仅河南、山东、新疆三个省区的甜瓜产量就占到全国甜瓜总产量的45.48%;从中国甜瓜种植主产区域发展情况来看,以山东、河南为代表的华北栽培地区的规模优势正在逐步突显,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甜瓜主产区。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栽培地区的甜瓜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甜瓜主产区。通过对2010-2012年中国18个甜瓜生产省区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显示,中国甜瓜总体生产效率较高,但生产投入上存在结构性、区域性投入过剩问题;通过对全国19个甜瓜生产省区市的瓜农生产行为分析结果显示,瓜农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种植面积、生产方式、务农人口数、家庭年收入以及所属的经济地区都会对不同类型的甜瓜栽培种植技术需求程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的甜瓜消费水平不断上升,但地区间消费差异较大。通过对北京、辽宁、河南三个地区的城镇居民甜瓜消费行为的分析,在甜瓜的选购频率、选购渠道、消费量、消费偏好、消费满意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利用Logit模型对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收入水平等因素会对消费者选购甜瓜行为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中国的甜瓜市场流通体系尚不完善,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偏弱。目前中国的甜瓜市场流通现代化水平偏低、市场流通主体规模较小、市场流通环节过多等依然是制约中国甜瓜市场流通发展的突出问题。虽然近来年中国的甜瓜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但是贸易总体规模还比较小,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单向贸易特征明显,出口目标市场过于集中。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生产技术支撑不足、产业组织化程度偏低、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竞争力较低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中国甜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基于以上研究,本论文主要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逐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发展无公害生产,加快采后处理和加工技术研发,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加强政府和市场引导,加快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瓜农的生产积极性;努力提升甜瓜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推进甜瓜品牌建设,积极开拓甜瓜销售流通的新模式,提高甜瓜产品的市场流通效率,完善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中国甜瓜的市场竞争力。

Buahom Nopparat(陈英才)[7](2014)在《世界主要分布区番石榴果实蝇种群遗传结构研究》文中认为番石榴果实蝇Bactrocera (Bactrocera) correcta (Bezzi)是为害番石榴、柑橘类、芒果和辣椒等多种热带、亚热带瓜果的重要害虫,分布在亚洲地区。随着国际贸易及人员往来的发展,番石榴果实蝇容易随寄主水果作远距离传播,对进口国的农业生产构成极大的威胁。本研究采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及微卫星DNA标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主要分布区内番石榴果实蝇的种群遗传结构,揭示番石榴果实蝇的扩散路线、趋势及中国云南地区番石榴果实蝇的入侵来源,为植物检疫及生物入侵防控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以线粒体COl基因序列为分子标记,对来自中国(云南)、泰国、老挝、缅甸、越南、斯里兰卡及印度7个国家20个地理种群的793头番石榴果实蝇样品进行了种群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主要分布区内番石榴果实蝇种群存在显着的遗传结构,种群间不存在距离隔离现象,且单倍型多样性随着采样位点经度的增加而减小,表明主要分布区内番石榴果实蝇很有可能具有由西向东的扩散趋势。该虫在主要分布区内可能有两条扩散路线:一是在季风的作用下从南亚地区向东扩散到云南西部地区并在该地区定殖、积累形成一定种群数量后,逐渐传入缅甸曼德勒地区,形成南亚→中国云南西部→缅甸曼德勒的扩散路线;二是从泰国及老挝中部地区,通过自然传播或人为传播途径,传入泰国北部、老挝北部及云南南部,然后再通过云南南部的景洪向北扩散到云南内陆及云南中部地区,再由该地区扩散到云南东部及越南地区,形成泰国及老挝中部→泰国北部、老挝北部及云南南部→云南中部→云南东部及越南的扩散路线。2)本研究选用了磁珠富集法来首次开发番石榴果实蝇微卫星引物,创建了其微卫星(AC)15文库,结果发现磁珠富集率高达52.31%。利用TP-M13-SSR技术对74头自然种群样品进行多态性检测后发现,所涉及的12个位点中共有117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总等位基因数范围在6-14间,多态信息含量在0.41-0.79间。在所涉及的12个位点中有10个位点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无偏离连锁不平衡现象,表明所开发的12个SSR位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能够作为可靠的分子遗传标记。3)本研究利用以上自主开发的12个SSR位点,研究了来自以上5个国家(除印度和斯里兰卡)18个地理种群的781头番石榴果实蝇样品的种群遗传结构。结果显示:番石榴果实蝇种群中存在显着的遗传结构,不存在距离隔离现象,且所分析的18个种群间迁移率普遍较高;云南西部德宏州的芒市及南部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地区很有可能是番石榴果实蝇在中国最早的入侵地区,云南东部及越南地区番石榴果实蝇种群发生时间最晚,云南中部很有可能是该地区番石榴果实蝇的主要来源。

刘建芳[8](2012)在《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园艺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园艺产业迅猛发展,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改善农产品出口结构和弥补农产品贸易逆差做出重要贡献,当前园艺产业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项优势产业。截至2010年中国入世承诺全部履行完毕,中国已经顺利完成了与世界贸易规则的对接,成为全球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近十多年来,中国入世以及参与区域贸易谈判带来的贸易自由化改革的影响已经逐渐渗透到农业的各项产业。作为农业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园艺产业会受到贸易自由化怎样的影响?这是本文研究的核心与重点。基于贸易自由化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事后分析和事前预测相结合,较全面地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园艺产业的影响。一方面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从事后角度实证分析了入世以来的贸易自由化改革对中国园艺产品贸易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从事前角度模拟预测了未来区域及全球贸易自由化改革对中国园艺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为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我国园艺产业生产与贸易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本文的贡献和创新之处可能有以下两点:(1)在研究框架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事后分析和事前预测相结合,从入世后的贸易自由化改革、现有区域贸易自由化改革、未来可能达成的区域贸易自由化改革以及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等方面,建立一个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园艺产业影响分析的一般研究框架。(2)在研究方法上,根据研究目的对传统的分析工具进行了扩展运用,如构建变系数的混合截面模型和动态差分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扩展的贸易效应分析,以及利用Splitcom软件分离园艺产品和更新GTAP基准方案进行叠加影响分析等。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在界定园艺产品概念和范围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园艺产业生产与贸易现状,并回顾了入世后园艺产业的贸易自由化改革历程,为后续分析提供产业背景和数据资料。联合国统计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入世后中国园艺产品进出口贸易呈跳跃式增长。贸易自由化改革是否对园艺产品贸易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截至2010年中国入世承诺才全部履行完毕,入世承诺的实施期与区域贸易自由化改革期重叠,所以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变系数混合截面模型,从关税削减角度分析了中国履行入世承诺和区域贸易自由化协议对我国园艺产品贸易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入世后的贸易自由化改革确实对中国各类园艺产品进出口贸易增长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其中,贸易自由化改革对中国花卉、蔬菜和茶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但对果品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出口。特惠贸易协定在过去20年间为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鉴于中国参与的特惠贸易协定数量不断增长,本文进一步针对现有的9个特惠贸易协定,从贸易政策内生角度构建了一个动态差分固定效应模型,单独就特惠贸易协定对中国园艺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进一步测度了近期中国园艺产品贸易潜力。实证结果显示,特惠贸易协定从整体上促进了中国的园艺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且对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出口;截至2010年,现有的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园艺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还未充分发挥。随后,本文利用贸易政策模拟的前沿分析工具——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进一步就现有自贸区协定到2015年可能会对中国园艺产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模拟结果显示,相比不建立自贸区,自贸区建成后中国花卉、蔬菜、茶叶以及园艺制品生产获益提高,生产规模扩大,但果品产业生产规模会萎缩;园艺产品进口价格普遍下跌,部分国产园艺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空间被进口品挤占,其中被挤占市场的蔬菜、花卉、茶叶以及园艺制品全部由内销转向了出口,但果品中仅部分产品转向了出口,更多的则是缩减了产出规模;蔬菜、茶叶以及园艺制品的贸易顺差增加,但果品和花卉顺差减少,园艺产业整体顺差增加。贸易自由化的步伐还在不断推进,中国也正在积极参与区域性及全球化贸易谈判。区域贸易自由化方面,除已签署协议并开始执行的9个特惠贸易协定外,中国正在参与谈判的特惠贸易协定有6个,还有3个正处于研究阶段。从当前园艺产品贸易状况可见,中国与正在谈判的贸易伙伴之间的园艺产品贸易关系不紧密,而与正在研究的自贸区成员具有密切的经贸关系。利用GTAP模拟未来区域贸易自由化改革的影响发现,建立中印自贸区、中韩自贸区以及中日韩自贸区都会促进中国的各类园艺产品产出增加,且自贸区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进口;自贸区建成后,中国对印度、日本和韩国的园艺产品贸易盈余还会进一步增加。全球贸易自由化方面,多哈回合是中国入世后参与的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在该轮谈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历经波折至今尚未完成,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农业谈判小组数次发布了不断修订的“模式草案”文本。在模拟现有区域贸易自由化基础上,利用GTAP模拟实施最新“模式草案”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各类园艺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和进出口价格均会趋于下跌,且进口价格下跌程度大于出口价格;各类园艺产品产出增加,其中园艺制品产出增幅最大,其次是蔬菜产品,花卉、果品和茶叶的产出增幅相对偏小;国内市场对进口品的需求增长明显高于国产品;各类园艺产品的进出口规模都会扩大,且出口增幅明显大于进口,其中关税减让是促进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的福利增加、贸易条件改善,但相对于其他国家获益程度偏小。

黄振[9](2010)在《果实蝇属重要种的鉴定、人工饲料筛选、适生性预测和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具有重大意义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果实蝇属的寄主、传播、监测、防控、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主要对果实蝇属成虫形态特征、人工饲养配方的筛选、适生性预测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定性定量风险分析方面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果实蝇属重要种类的形态鉴定研究对果实蝇属36种重要检疫性种类和海南果实蝇已知的14种果实蝇进行成虫外部形态特征鉴别、描述并编制检索研究。结果表明,果实蝇属种类最多,虽然有的种类形态特征极为相似,但是成虫的形态特征仍是果实蝇属的鉴定和分类依据:翅膀、缝后侧条、鬃毛、小盾片、腿节、腹板、雄性外生殖器在不同种之间具有明显差异,这些特征可作为果实蝇属成虫的鉴定和分类依据。有些不同种类形态特征变异极小,如桔小实蝇复合种。2.实蝇属昆虫人工饲养配方的筛选以桔小实蝇、瓜实蝇的成虫和幼虫为饲养对象,通过对不同配方所饲养的成虫和幼虫的产卵量、孵化率、蛹化率等生长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以蔗糖:啤酒酵母=1:2的饲料比例,为饲养桔小实蝇和瓜实蝇的最佳方法,表现为雌虫产卵量最多,卵孵化率均达80%以上,产卵周期最长在32天观察期内,无明显衰退现象。(2)采用啤酒酵母和尼泊金甲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改进配方饲养桔小实蝇和瓜实蝇,结果表明:当尼泊金甲酯的用量达到1.6g的时候,饲养效果最佳,既能确保幼虫正常发育,提高各项生理指标外,又可以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饲料的持久不霉变和无异味。3.果实蝇属重要种的适生性与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根据南亚果实蝇、辣椒果实蝇发育起点温度,世代有效积温等特性,运用中国670个气象站点30年间的气候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库,运行CMVFF模型,预测了南亚果实蝇、辣椒实蝇、昆士兰实蝇在中国适生情况:(1)可适生区的面积分别为33.28%、33.43%、36.72%(2)可发生代数以3-5代为多;(3)可定殖面积轻度危险区19.55%、27.88%、14.48%,危险区为3.43%、2.24%、7.46%高度危险地区10.45%、7.16%、14.78%4.果实蝇属重要害虫的定性定量风险分析遵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结合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点:(1)从国内外分布情况、潜在的危险性、受害对象的经济重要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及风险管理难度等5个方面对南亚果实蝇、辣椒果实蝇、昆士兰实蝇等3种实蝇分别进行危险性评估,确定了3种实蝇的风险性。(2)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的方法,确定一级(Pi)和二级(Pij)指标的评价标准和赋分值,评估量化各指标,利用相关风险分析模型,定量分析3种实蝇的风险,结果表明南亚果实蝇、辣椒果实蝇、昆士兰实蝇的综合风险值R分别为2.3981、2.3981、2.5295,其风险值R均大于2.0,为高度危险有害生物;其中昆士兰实蝇的风险值为2.5295大于2.5为特别危险的有害生物。(3)通过定性定量风险分析,明确了3种实蝇传入的风险,提出了风险管理措施与对策,提出了与有害生物的风险水平相对应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以防止传入、传播和蔓延,也为针对性检疫鉴定、疫情调查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李丽[10](2009)在《泛东亚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研究 ——基于GTAP模型的一般均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剧,以中国和印度为核心的亚洲一体化不同方案对成员国的影响是中国制定国际合作策略的基础。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CIFTA)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东亚地区FTA的建设呈现相互交织的局面,区域合作的进展仍然存在较大的变数,若中国与印度顺利达成CIFTA(方案S1),在其基础上可能进一步动态扩展出中国-印度-东盟FTA(方案S2)、中国-印度-东盟-新西兰-澳大利亚FTA(方案S3)以及“10+6”的EPA计划(方案S4)。在中国目前面临如此之多的FTA谈判的时候,将会给中国以及利益相关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影响?CIFTA谈判及其基础上可能动态扩展出的其他几种区域合作方案,将对东亚乃至整个世界贸易体系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问题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中需要解决的很重要问题。本文以CIFTA为主线,旨在模拟分析CIFTA及其基础上可能扩展而成的其他几种FTA将对成员国产生的经济影响。首先从CGE模型传统的比较静态的框架下,就GDP、贸易规模、双边贸易、贸易结构及产出水平、国民福利等方面来阐释各政策情景产生的冲击效果;然后通过投资动态机制与价格的内生化,考虑资源限制及生产要素间的替代性,以逐年递归动态求解方式,分国别从宏观经济、进出口贸易角度出发,对于成员国在政策变动后可能产生的远期影响进一步做出评估,以此来反映各种可能的政策变动对成员国经济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中国积极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动机,运用GTAP模型及其数据库,结合递推动态思想及构建投资动态机制,具体的分析了中国、印度、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关于建立FTA的几种可能的政策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并逐一对各国做出分析和判断,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①四种模拟方案中,在“先行优势”效应下每种方案对中国的经济均产生了积极影响,而效果最大的是S4方案,即贸易自由化范围越广,中国从中获益越多。因此,该结论印证了我国广结FTA网络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然而,由于各成员国产业竞争力的差异以及在既有的贸易安排中地位的不同,各自在利益分配上出现不均衡性。②印度的优胜战略是积极与中国、东盟、新西兰、澳大利亚缔结FTA;毕竟在S1、S2、S3方案下印度都是有利可取的,这些伙伴国同为发展中国家或者是经济规模非常狭小的发达小国,对印度总体看不会造成威胁;而要尽量避免与日本、韩国构建FTA,因为在当前的经济格局下印度还尚无能力应对来自日本和韩国的严峻负面冲击。③东盟在S3和S4方案下能获得显着的经济改进,尽管日本和韩国对东盟会产生一定良性竞争,致使东盟在S4下GDP增长不及S3,但东盟在S4中的总体国民福利所得大于S3,那么,参与FTA正是东盟的占优选择。因此,在泛东亚的大背景下,东盟应积极利用轮轴地位,为实现“10+6”发挥纽带作用,作为跳板促进中日韩的经济合作。④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加入东亚FTA进程,尽管对区域内其他成员国所造成的积极效果相对较小,却为自身带来明显的经济利益。相反地,由于这两国的外贸对象和贸易量正向东亚地区偏转,假如东亚达成FTA而他们却孤身在外,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优胜战略同样是确保自己成为东亚FTA中的一员。⑤日本和韩国一旦被排斥在FTA外,会受到负面经济影响,且随着该FTA规模扩大,蒙受的负面效应会更大;相比之下,倘若顺利成为FTA成员国,则会获得最多的经济改进和福利所得。因此,对日韩来讲,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度,对构建以自我为中心的FTA网络是不会丧失积极性的。这也解释了,当前尽管中日韩三国间的合作与谈判缓慢,但日本和韩国也在纷纷如同中国一样搭建自己的FTA网络。⑥在动态条件下各成员国宏观指标和贸易的变动仍然维持比较静态状态下的趋势,依旧存在因为贸易政策的改变导致区域内获得经济与福利的改进而区域外存在损失的状况,且成员国之间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性会进一步扩大,差距更加明显。而比较静态条件下形成的次优状况,在长期并不会得到有效改善,相反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二、危地马拉开始控制果蔬进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危地马拉开始控制果蔬进口(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贸易协定的全球价值链效应研究 ——中国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关于区域贸易协定效应的研究
        2.1.1 理论研究
        2.1.2 实证研究
    2.2 关于全球价值链测算的研究
        2.2.1 垂直专业化
        2.2.2 出口复杂度
        2.2.3 平均传播长度
        2.2.4 上游度
        2.2.5 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与参与指数
        2.2.6 生产长度
    2.3 关于全球价值链影响因素的研究
        2.3.1 国外研究
        2.3.2 国内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区域贸易协定发展状况
    3.1 全球区域贸易协定发展状况及趋势
        3.1.1 全球区域贸易协定总体状况与趋势
        3.1.2 全球区域贸易协定分布状况
        3.1.3 全球区域贸易协定规则发展趋势
    3.2 中国区域贸易协定发展现状
        3.2.1 重视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但当前协定覆盖率较低
        3.2.2 中国重视深化已有贸易协定
        3.2.3 中国积极推进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建设
    3.3 欧盟区域贸易协定发展现状
    3.4 美国区域贸易协定发展现状
        3.4.1 美国对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视程度提升,签署贸易协定的经济动机逐渐增强,关注点逐渐由多边转向区域再转向双边
        3.4.2 以公平、对等开放和“美国优先”为原则,重新进行已有贸易协定谈判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价值链发展状况
    4.1 生产活动分解
        4.1.1 生产活动分解方法
        4.1.2 全球生产活动状况
        4.1.3 中国生产活动状况
        4.1.4 主要经济体生产活动的国际比较
    4.2 全球价值链参与状况
        4.2.1 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标
        4.2.2 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状况
        4.2.3 主要经济体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状况
    4.3 生产长度
        4.3.1 生产长度计算方法
        4.3.2 中国的生产长度状况
        4.3.3 主要经济体的平均生产长度状况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贸易协定影响全球价值链的路径及因素
    5.1 影响全球价值链的因素
        5.1.1 生产的比较优势
        5.1.2 贸易成本
    5.2 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
        5.2.1 区域贸易协定的内容
        5.2.2 区域贸易协定对贸易的影响
        5.2.3 区域贸易协定对投资的影响
        5.2.4 区域贸易协定对资源使用和分布的影响
        5.2.5 区域贸易协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2.6 区域贸易协定对规则的影响
    5.3 区域贸易协定影响全球价值链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已签自由贸易协定的全球价值链效应评估
    6.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6.1.1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6.1.2 模型设定
    6.2 实证结果与分析
        6.2.1 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总体回归结果
        6.2.2 全球参与指数区分国家发展状态的回归结果
        6.2.3 生产长度回归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展望
        7.3.1 不足之处
        7.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哈斯油梨的后熟品质评价及其果浆加工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油梨简介
    1.2 油梨储藏特性研究进展
        1.2.1 油梨采后处理技术
        1.2.2 油梨贮藏技术
        1.2.3 油梨后熟过程品质变化研究现状
    1.3 油梨的加工特性研究现状
        1.3.1 油梨油的提取
        1.3.2 油梨果皮、果核的综合利用
        1.3.3 油梨果肉的深加工
    1.4 油梨生产加工的难点和关键技术
    1.5 果浆的制备和研究
        1.5.0 果浆简介
        1.5.1 果浆的制备及应用
        1.5.2 油梨果浆的制备及研究
    1.6 超高压处理技术
        1.6.1 超高压处理技术简介
        1.6.2 超高压在食品中的应用
        1.6.3 超高压在油梨加工中的应用
    1.7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油梨储藏特性及规律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分析方法
        2.3.2 数据处理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油梨外观形态的变化情况
        2.4.2 平均单果质量的变化情况
        2.4.3 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
        2.4.4 果皮色泽的变化情况
        2.4.5 果肉硬度的变化情况
        2.4.6 果肉风味、嗜好性的变化情况
        2.4.7 制备油梨果浆的果实成熟度选择
    2.5 预测模型的建立
        2.5.1 果肉各测定感官品质指标与嗜好性测定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2.5.2 色差a*值logistic方程的建立
    2.6 模型的验证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梨果浆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分析方法
        3.3.2 数据处理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外观特性的影响
        3.4.2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干物质、脂肪含量的影响
        3.4.3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pH的影响
        3.4.4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可滴定酸的影响
        3.4.5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色差的影响
        3.4.6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总酚含量的影响
        3.4.7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PPO酶活的影响
        3.4.8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DPPH清除能力的影响
        3.4.9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高压处理对哈斯油梨果浆品质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主要实验试剂
        4.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分析方法
        4.3.2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超高压处理对油梨果浆微生物的影响
        4.4.2 超高压处理对油梨果浆色差的影响
        4.4.3 超高压处理对油梨果浆pH的影响
        4.4.4 超高压处理对油梨果浆总酚含量的影响
        4.4.5 超高压处理对油梨果浆PPO酶活的影响
        4.4.6 超高压处理对油梨果浆DPPH清除能力的影响
        4.4.7 超高压处理对油梨果浆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4.4.8 超高压处理对油梨果浆感官品质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进境苏丹苜蓿草风险分析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苜蓿草生产和贸易概况
        1.1.1 世界苜蓿草生产和贸易概况
        1.1.2 我国苜蓿草生产和贸易情况
        1.1.3 苏丹苜蓿草生产和贸易情况
    1.2 我国苜蓿草检疫准入概况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3.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3.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进境苏丹苜蓿草风险评估
    2.1 风险分析启动
    2.2 有害生物名单的确定
    2.3 需进一步评估的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
        2.3.1 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
        2.3.2 塞内加尔小车蝗Oedaleus senegalensis
        2.3.3 海灰翅夜蛾Spodoptera littoralis
        2.3.4 薄叶日影兰Asphodelus tenuifolius
        2.3.5 墙生藜Chenopodium murale
        2.3.6 田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2.3.7 蓝堇Fumaria officinalis
        2.3.8 毒麦Lolium temulentum
        2.3.9 小列当Orobanche minor
        2.3.10 非洲狼尾草Pennisetum macrourum
        2.3.11 菊迪卡氏菌Dickeya chrysanthemi
        2.3.12 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
        2.3.13 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2.3.14 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
        2.3.15 苜蓿耳突病毒Lucerne enation rhabdovirus
        2.3.16 花生矮化病毒Peanut stunt virus
        2.3.17 评估结论
3 苏丹官方饲草管理体系评估
    3.1 苏丹官方管理体系评估
        3.1.1 法律法规标准
        3.1.2 官方管理机构
        3.1.3 实验室检测能力
        3.1.4 有害生物监测情况
        3.1.5 评价小结
    3.2 苏丹苜蓿草产地检疫
        3.2.1 苏丹苜蓿草企业概况
        3.2.2 苏丹苜蓿草产地检疫结论
4 风险管理措施
    4.1 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4.2 针对产品的措施
        4.2.1 特殊要求
        4.2.2 除害处理
        4.2.3 入境检查
        4.2.4 禁止携带
    4.3 预防或减少感染措施
        4.3.1 对苏丹官方植物检疫要求
        4.3.2 生产企业要求
5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4)H船公司南美航线运输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
    1.4 研究的思路与构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行业及公司概述
    2.1 行业概述
        2.1.1 集装箱海运行业特点综述
        2.1.2 运用PEST对行业竞争环境的分析
    2.2 H船公司及其南美航线介绍
        2.2.1 公司简介
        2.2.2 公司南美航线概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H船公司南美航线运营现状及问题
    3.1 公司南美航线经营现状介绍
    3.2 基于SWOT结构矩阵对公司南美航线运营状况的分析
        3.2.1 SWOT矩阵简介
        3.2.2 运用SWOT矩阵对公司南美航线的具体分析
    3.3 公司南美航线运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3.3.1 公司运营面临的问题
        3.3.2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航线设计相关因素分析
    4.1 航线设计的定义与参数
        4.1.1 船型参数
        4.1.2 挂港及港序参数
        4.1.3 航程参数
    4.2 影响航线规划参数的相关因素分析
        4.2.1 港口及航道条件因素分析
        4.2.2 货源分布因素分析
        4.2.3 运价趋势因素分析
        4.2.4 市场份额因素分析
        4.2.5 舱位利用率因素分析
        4.2.6 空箱调运因素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H船公司南美西海岸航线设计方案
    5.1 航线及船型备选方案
        5.1.1 船型选择
        5.1.2 挂港选择
        5.1.3 航线综合备选方案
    5.2 备选方案总体效益测算
    5.3 运用层次分析法模型确定最佳航线设计方案
        5.3.1 层次分析法简介
        5.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阶梯层次结构模型
        5.3.3 运用德尔菲法构造判断矩阵
        5.3.3.1 德尔菲法简介
        5.3.3.2 构造判断矩阵的具体方法
        5.3.3.3 德尔菲法和构造判断矩阵方法的具体运用
        5.3.4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验证
        5.3.4.1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的介绍和算法
        5.3.4.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方法的实际运用
        5.3.5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验证
        5.3.6 设计方案的最优解
        5.3.7 设计方案的实施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果蔬表面携带原虫情况调查及牛源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食源性肠道原虫
        引言
        1.1 环孢子虫
        1.2 隐孢子虫
        1.3 贾第虫
        1.4 微孢子虫
        1.5 未来的挑战
        1.6 结语
    第二章 人和牛源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分布
        引言
        2.1 病原学
        2.2 临床学
        2.3 流行病学
        2.4 人感染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
        2.5 牛感染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
        2.6 结语
第二篇 试验内容
    第一章 郑汴地区果蔬表面携带原虫情况调查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结论与讨论
    第二章 河南省部分地区奶牛场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宁夏某奶牛场犊牛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个人简历

(6)中国甜瓜产业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溥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国内外关于甜瓜生产与供给方面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甜瓜消费与需求方面的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关于甜瓜流通与贸易方面的相关研究
        1.2.4 对甜瓜产业研究现状的评析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世界及中国甜瓜产业发展概述
    2.1 世界甜瓜产业发展概述
        2.1.1 世界甜瓜的生产情况
        2.1.2 世界甜瓜的产值情况
        2.1.3 世界甜瓜的消费情况
        2.1.4 世界甜瓜的国际贸易情况
    2.2 中国甜瓜产业发展概述
        2.2.1 中国甜瓜产业的发展历史回顾
        2.2.2 中国甜瓜产业的发展现状
        2.2.3 中国甜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章 中国甜瓜的生产与供给
    3.1 中国甜瓜生产的基本情况
        3.1.1 总产量
        3.1.2 种植面积
        3.1.3 单位面积产量
    3.2 中国甜瓜生产波动规律研究
        3.2.1 研究方法
        3.2.2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3.2.3 甜瓜生产长期趋势分析
        3.2.4 甜瓜生产周期成分分析
    3.3 中国甜瓜生产区域空间布局
        3.3.1 中国甜瓜生产的区域布局
        3.3.2 中国甜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研究
第四章 中国甜瓜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中国甜瓜生产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4.1.1 自然因素
        4.1.2 经济因素
        4.1.3 技术因素
        4.1.4 政策因素
    4.2 中国甜瓜生产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4.2.1 甜瓜生产效率分析
        4.2.2 中国甜瓜生产的技术需求分析
第五章 中国甜瓜的消费与需求
    5.1 中国的甜瓜消费现状与主要特征
        5.1.1 消费总量稳步增加,但增速逐步趋于放缓
        5.1.2 周年均有消费,但季度性特征依然明显
        5.1.3 人均占有量不断上升,但区域性特征较为显着
    5.2 中国甜瓜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2.1 城市化发展水平
        5.2.2 甜瓜生产发展水平
        5.2.3 收入与价格水平
        5.2.4 家庭人口构成
        5.2.5 受教育程度
        5.2.6 其他影响因素
    5.3 城镇居民甜瓜消费实证分析-以北京、河南、辽宁为例
        5.3.1 地区间城市化发展水平比较
        5.3.2 地区间甜瓜栽培种植水平比较
        5.3.3 城镇居民甜瓜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5.3.4 城镇居民甜瓜消费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5.3.5 未来中国甜瓜消费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中国甜瓜的流通与贸易
    6.1 中国甜瓜的市场流通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6.1.1 中国甜瓜市场流通体制的历史发展演变
        6.1.2 中国甜瓜的市场流通现状分析
        6.1.3 中国甜瓜产业市场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6.2 中国甜瓜的国际贸易及产业竞争力分析
        6.2.1 中国甜瓜国际贸易发展情况
        6.2.2 中国甜瓜国际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2.3 中国甜瓜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促进中国甜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7)世界主要分布区番石榴果实蝇种群遗传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番石榴果实蝇概况
    1.1.1 分类地位及检疫性地位
    1.1.2 寄主与为害
    1.1.3 地理分布
    1.1.4 生物学特征
    1.1.5 主要鉴定特征与近似种
1.2 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与植物检疫及入侵生物学的关系
    1.2.1 种群遗传学与种群遗传结构
    1.2.2 种群遗传结构研究在植物检疫及入侵生物学中的作用
1.3 实蝇种群遗传结构研究进展
    1.3.1 基于DNA序列分析技术的实蝇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1.3.2 基于微卫星标记技术的实蝇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1.3.3 基于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实蝇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研究目的
    1.4.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番石榴果实蝇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2.1 试验材料、仪器设备与试剂
    2.1.1 样品的采集、收集与保存
    2.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2.2.2 PCR扩增与检测
    2.2.3 序列测定及比对确认
    2.2.4 种群遗传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2.3.2 PCR扩增与检测
    2.3.3 序列测定与比对确认
    2.3.4 种群遗传结构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讨论
    2.4.1 主要分布区内番石榴果实蝇的遗传结构
    2.4.2 番石榴果实蝇的起源及其扩散趋势和路线
    2.4.3 云南地区番石榴果实蝇种群遗传多样性
2.5 结论 第三章 磁珠富集法构建番石榴果实蝇微卫星文库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试验仪器与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3.2.2 基因组DNA的酶切及回收
    3.2.3 接头的制备
    3.2.4 接头引物与回收片段连接
    3.2.5 基因组PCR文库的构建
    3.2.6 探针与接头连接片段的杂交
    3.2.7 磁珠富集番石榴果实蝇微卫星片段
    3.2.8 目的微卫星片段的克隆
    3.2.9 PCR法筛选阳性克隆
    3.2.10 微卫星引物设计
    3.2.11 微卫星引物多态性的检测与基因分型
    3.2.12 多态性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因组DNA的酶切及磁珠富集效果
    3.3.2 阳性克隆的筛选及序列测定
    3.3.3 微卫星引物设计与检测
    3.3.4 微卫星引物多态性数据分析
3.4 讨论
    3.4.1 磁珠富集法在实蝇微卫星位点开发中的应用
    3.4.2 TP-M13-SSR在微卫星位点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
3.5 结论 第四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番石榴果实蝇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4.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4.2.2 PCR扩增与检测
    4.2.3 等位基因分型
    4.2.4 种群遗传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4.3.2 PCR扩增与检测
    4.3.3 微卫星等位基因分型
    4.3.4 种群遗传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讨论
    4.4.1 番石榴果实蝇种群遗传多样性
    4.4.2 番石榴果实蝇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4.4.3 中国云南地区番石榴果实蝇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4.4.4 番石榴果实蝇入侵防控措施建议
4.5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讨论与展望
    5.3.1 关于番石榴果实蝇样品的采集
    5.3.2 关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析与微卫星标记的比较
    5.3.3 关于实蝇种群遗传结构研究的展望
    5.3.4 关于生物入侵防控体系建立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园艺产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理论基础
        1.2.1 贸易自由化理论的发展回顾
        1.2.2 贸易自由化的实现途径:贸易协定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中国园艺产业发展现状及贸易自由化历程
    2.1 园艺产业生产发展现状
        2.1.1 生产现状及特点
        2.1.2 生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2 园艺产业贸易发展现状
        2.2.1 贸易现状
        2.2.2 贸易结构
        2.2.3 贸易壁垒
    2.3 入世给中国园艺产业带来的贸易自由化改革
    2.4 域贸易自由化给中国园艺产业带来的贸易自由化改革
        2.4.1 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实现途径:特惠贸易协定
        2.4.2 中国特惠贸易协定的发展现状
        2.4.3 特惠贸易协定中有关园艺产品市场开放的规定
    2.5 本章小结
3 入世后贸易自由化改革对中国园艺产品贸易的影响
    3.1 有关贸易自由化影响的争论
    3.2 实证方法与数据说明
        3.2.1 模型构建
        3.2.2 研究对象选取
        3.2.3 数据来源说明
    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3.1 花卉
        3.3.2 蔬菜
        3.3.3 果品
        3.3.4 茶叶
    3.4 贸易效应分析
        3.4.1 贸易效应的理论基础:关税同盟理论
        3.4.2 扩展的贸易效应分析
    3.5 结论与启示
        3.5.1 主要结论
        3.5.2 几点启示
4 特惠贸易协定对中国园艺产品贸易的影响
    4.1 特惠贸易协定的贸易影响研究回顾
    4.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4.2.1 研究假设
        4.2.2 固定效应模型扩展
        4.2.3 应用模型构建
    4.3 研究对象及数据说明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实证结果
        4.4.2 结果分析
    4.5 贸易潜力分析
        4.5.1 贸易潜力指数
        4.5.2 贸易潜力的测算结果与分析
    4.6 结论与启示
        4.6.1 主要结论
        4.6.2 几点启示
5 现有区域贸易自由化改革对中国园艺产业的影响
    5.1 区域贸易自由化影响的研究回顾
    5.2 中国与已签约自贸区成员间的园艺产品贸易现状
    5.3 实证方法与研究方案
        5.3.1 全球贸易分析模型
        5.3.2 产品与地区分组
        5.3.3 模拟方案设计
    5.4 模拟结果与分析
        5.4.1 生产变动
        5.4.2 国内市场供需变动
        5.4.3 对外贸易变动
    5.5 贸易效应分析
        5.5.1 贸易创造效应
        5.5.2 贸易转移效应
    5.6 结论与启示
        5.6.1 主要结论
        5.6.2 几点启示
6 未来区域贸易自由化发展对中国园艺产业的影响
    6.1 区域贸易自由化影响预测的研究回顾
    6.2 中国与正在谈判(研究)自贸区成员之间的园艺产品贸易状况
    6.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案
        6.3.1 研究对象选取
        6.3.2 研究方案设计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
        6.4.2 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区
        6.4.3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6.5 结论与启示
        6.5.1 主要结论
        6.5.2 几点启示
7 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对中国园艺产业的影响
    7.1 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农业影响研究述评
    7.2 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进展情况
        7.2.1 多哈回合的发展历程
        7.2.2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最新成果
    7.3 模拟方案设计与说明
        7.3.1 模拟方案设计
        7.3.2 模拟操作说明
    7.4 模拟结果与分析
        7.4.1 国内市场价格变动
        7.4.2 国内市场园艺产品供需变动
        7.4.3 园艺产品进出口贸易变动
        7.4.4 福利和贸易条件变动
    7.5 结论与启示
        7.5.1 主要结论
        7.5.2 几点启示
8 全文总结与对策建议
    8.1 全文总结
    8.2 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8.3 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果实蝇属重要种的鉴定、人工饲料筛选、适生性预测和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检疫性实蝇研究概述
    1 实蝇的识别、生活史及其危害性
        1.1 实蝇的识别
        1.2 实蝇的生活史
        1.3 实蝇的危害性
    2 检疫性实蝇属、种概况
        2.1 5个检疫性实蝇属的寄主和分布
        2.2 不同动物地理区系中重要实蝇属的种类分布情况
        2.3 5种另需关注的检疫性实蝇寄主和分布
        2.4 世界高风险的实蝇种类
        2.4.1 澳州区、高风险果实蝇属种类
        2.4.2 东洋区(包括古北区)高、中风险种类
        2.4.3 中国局部地区分布危害严重的种类
    3 果实蝇属概况
        3.1 果实蝇属的寄主
        3.2 检疫重要性
        3.3 果实蝇的传播
        3.3.1 传播途径
        3.3.2 重要果实蝇属实蝇传播记录
        3.4 果实蝇属实蝇监测
        3.5 风险管理措施
        3.5.1 检疫措施
        3.5.2 防控措施
    4 果实蝇属研究进展
        4.1 分类研究简史
        4.2 世界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4.2.1 昆虫人工饲养研究进展
        4.2.2 果实蝇属成虫人工饲养研究进展
        4.2.3 果实蝇属幼虫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4.3 果实蝇风险分析研究进展
        4.3.1 与我国进境水果有关国家对果实蝇等PRA研究概述
        4.3.2 中国的PRA的发展和防止检疫性实蝇传入
第二章 果实蝇属重要种形态的鉴定
    1 果实蝇属分类特征描述
        1.1 头部
        1.2 胸部
        1.2.1 胸部的主要骨片
        1.2.2 胸部鬃序
        1.2.3 翅
        1.2.4 胸部气门
        1.2.5 足
        1.3 腹部
        1.3.1 前腹部
        1.3.2 后腹部
    2 果实蝇属重要种类鉴定
        2.1 果实蝇属、亚属分类鉴定
        2.1.1 果实蝇属分类鉴定
        2.1.2 果实蝇亚属分类鉴定检索表
        2.2 果实蝇属重要检疫性害虫的鉴定
        2.2.1 果实蝇属36种重要检疫性害虫分种检索表与形态鉴定
        2.2.2 果实蝇属36种重要检疫性害虫分种形态鉴定
        2.3 海南省果实蝇属的鉴定
        2.3.1 海南省果实蝇属种类与分布
        2.3.2 海南省果实蝇属种类鉴定检索表
第三章 果实蝇属昆虫人工饲养配方的筛选
    1 果实蝇属昆虫人工饲料配制原则及其营养组成
        1.1 果实蝇属昆虫人工饲料配制原则
        1.2 果实蝇属昆虫人工饲料营养组成
    2 果实蝇属昆虫人工大量繁殖技术研究
        2.1 两种实蝇供试虫源和室内饲养种群的建立
        2.1.1 供试昆虫
        2.1.2 实验室种群的建立
        2.2 实蝇饲养设备与器具
        2.2.1 实蝇饲养实验室
        2.2.2 养虫笼
        2.2.3 成虫用供水器和饲料容器
        2.2.4 集卵器
        2.2.5 幼虫饲养箱
        2.2.6 老熟幼虫收集箱
        2.2.7 化蛹箱
        2.2.8 试验材料
        2.3 饲养方法
        2.3.1 成虫饲养与补充营养
        2.3.2 产卵与卵的收集
        2.3.3 幼虫饲养
        2.3.4 化蛹和蛹的收集
        2.3.5 累代繁殖与复壮
    3 桔小实蝇和瓜实蝇成虫人工饲料配方筛选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桔小实蝇成虫人工饲料配方筛选试验
        3.2.2 瓜实蝇成虫人工饲料配方筛选试验
    4 桔小实蝇和瓜实蝇幼虫人工饲料配方筛选试验
        4.1 幼虫人工饲料配方改进饲养试验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化蛹和蛹的收集
        4.2 利用果泥成分饲料饲养实蝇幼虫试验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幼虫人工饲料配方改进饲养试验
        4.3.2 利用果泥成分人工饲料饲养实蝇幼虫试验
    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果实蝇属重要种的适生性与地理信息系统
    1 研究种类与方法
        1.1 研究种类
        1.2 研究方法
        1.2.1 适生性分析计算机模型
        1.2.2 适生性分析计算机模型的组装
        1.2.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亚果实蝇的适生性与地理信息系统
        2.1.1 南亚果实蝇在我国的越冬越夏预测
        2.1.2 南亚果实蝇发生代数预测
        2.1.3 南亚果实蝇的适生区预测
        2.2 辣椒实蝇的适生性分析
        2.2.1 辣椒实蝇的的越冬越夏预测
        2.2.2 辣椒实蝇发生代数预测
        2.2.3 辣椒实蝇适生区的预测
        2.3 昆士兰实蝇的适生性分析
        2.3.1 昆士兰实蝇的的越冬越夏预测
        2.3.2 昆士兰实蝇发生代数预测
        2.3.3 昆士兰实蝇适生区的预测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果实蝇属重要害虫的风险研究
    1 风险分析供试种类与方法
        1.1 风险分析供试种类
        1.2 风险分析方法
        1.2.1 果实蝇重要种类的定性风险评估
        1.2.2 果实蝇重要种类的定量风险评估
    2 果实蝇重要种类的传入中国的风险评估
        2.1 南亚果实蝇的传入中国的风险评估
        2.1.1 地理评估和管理标准
        2.1.2 传入的可能性
        2.1.3 定殖的可能性
        2.1.4 南亚果实蝇的适生性分析
        2.1.5 定殖后扩散的可能
        2.1.6 南亚果实蝇危害性评估
        2.2 辣椒实蝇传入中国风险的风险评估
        2.2.1 地理评估和管理标准
        2.2.2 传入的可能性
        2.2.3 定殖可能性
        2.2.4 辣椒实蝇的适生性性分析
        2.2.5 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
        2.2.6 辣椒实蝇危害性评估
    3 果实蝇重要种类定量风险分析
        3.1 果实蝇重要种类的定量风险评估
        3.1.1 PRA评估量化分析指标评判结果
        3.1.2 实蝇重要种类危险性一级评判结果
        3.2 实蝇危险性的综合评价
        3.2.1 5种实蝇危险性的综合评价值
        3.2.2 PRA评估量化分析指标评判结果风险等级划分
    4 风险管理
        4.1 风险管理的备选方案
        4.1.1 备选方案1
        4.1.2 备选方案2
        4.1.3 备选方案3
        4.2 备选方案的效率和影响评估
        4.2.1 备选方案1的效率和影响评估
        4.2.2 备选方案2的效率和影响评估
        4.2.3 备选方案3的效率和影响评估
        4.3 小结
    5 讨论
第六章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中国已知的果实蝇属种类(共计7亚属52种)
    附录2:危害经济植物的果实蝇属种类名单
    附录3:实蝇人工饲养图片
致谢

(10)泛东亚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研究 ——基于GTAP模型的一般均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内容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况
        1.2.1 定义与分类
        1.2.2 东亚经济一体化及其特征
    1.3 论文的结构及创新
        1.3.1 论文结构
        1.3.2 本文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理论假说
    2.2 数量实证的进展
        2.2.1 传统数量方法
        2.2.2 现代实证方法:CGE 模型
    2.3 FTA 效果实证研究
        2.3.1 利用引力模型对贸易效应的研究
        2.3.2 利用CGE 模型对贸易效应的研究
        2.3.3 其他对于东亚地区FTA 问题的研究
        2.3.4 对构建中国—印度FTA 的研究
    2.4 小结
3 FTA 的发展与实施概况
    3.1 WTO 框架下的FTA
        3.1.1 FTA 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3.1.2 FTA 发展的新特点
        3.1.3 FTA 与WTO 在认识上的分歧
    3.2 FTA 发展的新变化
        3.2.1 轮轴—辐条效应
        3.2.2 多米诺骨牌效应
        3.2.3 意大利面碗现象
    3.3 东亚地区FTA 的建设
        3.3.1 东亚FTA 之发展现状
        3.3.2 东亚经济一体化蓝图
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 研究方法
    4.2 数据来源
        4.2.1 基准数据:GTAP_7
        4.2.2 数据递归
        4.2.3 模型的动态机制
        4.2.4 政策冲击变量
    4.3 假说与方案
        4.3.1 研究假说
        4.3.2 技术路线
        4.3.3 模型闭合
5 FTA 比较静态经济效应研究
    5.1 CIFTA 的经济效果研究
        5.1.1 对GDP 及福利水平的影响
        5.1.2 对贸易规模的影响
        5.1.3 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5.1.4 对贸易结构及产出的影响
    5.2 CIAFTA 的经济效果研究
        5.2.1 对GDP 及福利水平的影响
        5.2.2 对贸易规模的影响
        5.2.3 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5.2.4 对贸易结构及产出的影响
    5.3 CIANAFTA 的经济效果研究
        5.3.1 对GDP 及福利水平的影响
        5.3.2 对贸易规模的影响
        5.3.3 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5.3.4 对贸易结构及产出的影响
    5.4 “10+6”FTA 的经济效果研究
        5.4.1 对GDP 及福利水平的影响
        5.4.2 对贸易规模的影响
        5.4.3 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5.4.4 对贸易结构及产出的影响
    5.5 四种FTA 方案的比较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FTA 经济影响的动态效果研究
    6.1 中国的远期效果
        6.1.1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6.1.2 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6.2 印度的远期效果
        6.2.1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6.2.2 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6.3 东盟的远期效果
        6.3.1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6.3.2 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6.4 新西兰的远期效果
        6.4.1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6.4.2 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6.5 澳大利亚的远期效果
        6.5.1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6.5.2 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6.6 日本的远期效果
        6.6.1 对宏观的影响
        6.6.2 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6.7 韩国的远期效果
        6.7.1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6.7.2 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6.8 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 论
    7.2 政策建议
        7.2.1 积极参与并推进区域一体化
        7.2.2 推动企业机制和政府职能的改变
        7.2.3 改善国内市场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
        7.2.4 联盟港澳台尽快形成“大中华经济圈”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7.3.1 FTA 网络的全球化扩展问题
        7.3.2 FTA 与多边贸易体制的相容性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危地马拉开始控制果蔬进口(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贸易协定的全球价值链效应研究 ——中国视角[D]. 林佳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2]哈斯油梨的后熟品质评价及其果浆加工特性研究[D]. 彭红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8)
  • [3]进境苏丹苜蓿草风险分析与评估研究[D]. 冯晶. 浙江大学, 2016(09)
  • [4]H船公司南美航线运输方案设计研究[D]. 张晓光.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8)
  • [5]果蔬表面携带原虫情况调查及牛源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罗楠楠.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4)
  • [6]中国甜瓜产业经济发展研究[D]. 王志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7]世界主要分布区番石榴果实蝇种群遗传结构研究[D]. Buahom Nopparat(陈英才).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8]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园艺产业的影响研究[D]. 刘建芳.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1)
  • [9]果实蝇属重要种的鉴定、人工饲料筛选、适生性预测和风险分析[D]. 黄振. 海南大学, 2010(01)
  • [10]泛东亚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研究 ——基于GTAP模型的一般均衡分析[D]. 李丽. 重庆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危地马拉开始控制水果和蔬菜进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