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图书馆与民族经济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锦花[1](2021)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视域下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这是我们党对民族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原创性贡献,是我们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巨大飞跃。国内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联系、情感上相互亲近,各少数民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不是国内各民族简单的组合,而是一个共同体。共同体是中华民族的本质特点,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共同体,其中起着“黏合剂”作用的是历史上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共同居住的广袤国土,是团结一致、驱逐外辱、寻求解放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记忆和历史使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各民族成员对共有身份——“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聚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历史传统,源起于传统“华夷一统”思想,在古代无论是“华”,还是“夷”,尽管文化形式各异,居住在不同的区域,但都是炎黄子孙。中原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无论采取武力征服、羁縻、和亲等政策,都在维护国家统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列强入侵、生灵涂炭,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在共同反抗外敌入侵的过程中,中华民族意识不断觉醒,不断衍生和发展,经过抗日战争时期全社会对“中华民族”概念广泛的讨论,社会各界对“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念逐渐接受,中华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国内各民族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极大强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提出,是对中华民族与各个少数民族的关系的认识的一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形势,立足我国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传统,立足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得以基本形成。2014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科学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这一论断的形成,同样经历了逐渐发展形成的过程,经历了从“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确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几个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民族工作规律的认识的深化和飞跃,对中华民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掌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在福建、浙江工作期间,就非常关注西藏。党的十八大以来,亲自主持召开第六次和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机遇西藏特殊关怀,在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十个必须”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定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是新时代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要求和根本引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纲领性原则,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西藏工作实际,深刻揭示了西藏工作的内在规律。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藏面临“五期叠加”新的阶段性特征。西藏作为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成分众多,宗教因素突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必须将民族宗教因素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来考虑。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改革开放,彻底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摆脱了贫困。但是,十四世达赖和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一刻没有停止,境内外企图分裂祖国,破坏安定和平大好局面的反动势力仍然存在,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当“管肚子”的问题解决以后,“管脑子”的问题仍然任务艰巨,如何让西藏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必须按照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要求必须通过加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不仅是新时代西藏工作“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的要求,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坚持西藏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淡化宗教消极影响,提升西藏各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做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凝聚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力量。本文的研究主要从理论、政策、实践及反思四个维度出发,进行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梳理、价值意义阐释、实证分析调查、剖析问题实质、路径选择探析。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国内外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趋势及学术观点,并从宏观层面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从多学科视角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与界定,以期从历史的视角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起、雏形、形成、发展与确立的不同历史形态进行梳理总结,从而夯实研究根基。第二章主要追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首先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共同体思想,其次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关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再次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寻找关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依据,最后对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论述总结归纳并概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论述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与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提出新时代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遵循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还要立足于西藏特殊的民族宗教实际,正确处理好“一”和“多”、“同”和“异”、“恒”和“变”的关系。第四章从历史与现实的层面分析了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依据与现实机遇,从古代西藏各族人民群众与内地其他民族之间的互动,近代以来西藏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形成中的巨大历史贡献,以及当代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关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与系统工程战略性工程,关键是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现实命题的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既是理论研究也是现实问题研究,为了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采取对西藏高校大学生、西藏农牧区、西藏城市社区进行定量调查,以问卷调查与访谈方法与形式,分析他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并以此为依据形成了第五章内容,本章主要以社会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为主,以西藏7所高校中的部分在校大学生与教师、西藏农牧区的部分农牧民与驻村干部、城市社区中的部分市民与流动人口为调查对象,累计发放问卷3000余份,访谈人数300余人,并通过SPSS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为论文的研究增加数据支撑与可靠依据。第六章立足实证分析,剖析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为第七章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视域下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构建提供了路径构建依据。着眼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是多样的,其中政治建设是根本保障,经济发展是重要基础,文化认同是精神纽带,社会认知是关键,教育宣传是手段,只有这几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努力化解各种不利因素,才能使西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更加坚固。
唐丕跃[2](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文中指出少数民族统战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广大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并同党外的少数民族代表性人士,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人群的一个称谓,主要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前,少数民族中的当权者、民族头领,以及少数民族宗教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本文在厘定少数民族统战的概念、区分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异同的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时代背景作了分析,主要是民族地区敌对势力渗透破坏严重,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民族地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同时,由于民族宗教上层在本民族和宗教信仰中有特殊权威,以及解放民族地区、推进民主改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团结一切力量,这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重要时代背景。本文还深入挖掘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民族统战的思想,为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提供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从历时态的角度,重点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解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进行统战的历史进程与内容。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民主建政、通过特殊人物、结合民族政策检查和组织访问慰问参观等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各种途径,并对不同途径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概括归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主要包括和平协商、区别对待、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请上来”“派下去”以及教育改造等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稳定了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增进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新政权的感情,增强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壮大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形成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协商民主等宝贵经验。但也有深刻的教训,即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对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在于:要突出抓好干部人才的选派、培养和引进,强化人才支撑;要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要坚持民生优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要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方耀武[3](2020)在《1949-1958年中国共产党广西民族工作研究》文中提出1949-1958年,是广西从解放到设立壮族自治区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广西历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这一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实施了切合实际的民族政策,开展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族工作。党在广西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培养了大量民族干部;开展了民族地区土地改革,进行了民族扶贫;同时还创制了民族文字、发展了民族教育,保护了民族历史文化。这一时期党的卓有成效的民族工作为广西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和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加强对1949—1958年中国共产党广西民族工作研究,有助于总结宝贵经验,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和发展。本文对1949—1958年中国共产党广西民族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研究内容主要分为:第一部分,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的背景。探究这一时期的背景,不难发现这一时期广西在政治局面、经济现状、自然环境、社会关系各方面都存在着紧迫而重大的问题。政治上政权初步建立,遗留残匪猖獗,治安状况欠安;经济上基础较为落后,物资供应失稳,物价波动频繁;环境上洪涝灾害频发,灾情严峻危急,民众亟需救助;社会上歧视压迫残留,民族关系紧张,对立隔阂严重。这些现象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高度要求,是对党的施政本领的艰巨考验,凸显了党在广西开展民族工作,进行民族政策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部分,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的主要内容。基于史料梳理了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政治工作、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经济工作和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文教工作三大部分。其中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政治工作包括:宣传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设立各级民族自治地方;在省内民族地区开展剿匪运动;开展民族调查,进行民族识别和划分运动;培养和发展当地少数民族干部。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经济工作包括:进行广西民族地区土地改革;贯彻发展民族经济方针,扶持民族贸易;开展广西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文教工作包括:立足壮语创制壮文,建立机构进行推广;挖掘整理民族戏剧,发扬保护民族文化;开办民族学校,发展民族教育。第三部分,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的特征及成就。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分析,总结归纳出了1949—1958年中国共产党广西民族工作三个突出特征,即:民族工作对象的广泛性、民族政策范围的全面性、民族识别划分工作深受苏联影响。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平定和消灭了匪患,巩固和稳定了新生政权;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民族关系更加紧密,社会环境和谐稳定;保护了丰富民族历史遗产,发扬了优秀民族文化。第四部分,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不足之处与原因分析。这一部分主要分析总结了1949—1958年中国共产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民族干部数量质量均难达标,干部管理存在严重缺位;民族经济依靠国家补助救济,缺乏持续发展内生动力;部分民族地区救灾反应迟滞,救灾力度存在较大不足。随后,分析总结了当时广西的民族工作中出现的这些不足的原因,主要原因分别是:地方培养方针贯彻不足,缺乏有效民族干部管理体系;缺乏有效教育政策引导,民众观念陈旧人才数量短缺;形式主义作风大量存在,少数干部官僚主义较为严重。第五部分,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的经验启示。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成就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的政治保障;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发展是民族工作的理论支撑;大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是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求真务实并且针对性强的方针政策是民族工作的关键前提;通过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国家认同是民族工作的必要措施;高度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任用是民族工作的重要保证。而这些经验,为当下和将来的工作提供了现实启示:继续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理论;因地制宜制定科学方针政策,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民族教育培养现代人才,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国家认同;高度重视民族干部培养任用,发挥民族干部桥梁纽带作用。
李永娜[4](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国家的一种软实力,国家认同能把整个国家共同体中的单个个体团结起来,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保障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1949年到1956年是各民族人民对新中国产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获得了广大人民真诚地支持和拥护。政治民主、社会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并发展的新中国获得了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同,全面深入地探究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经验,既有助于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理论,又能为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以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启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王朝统治时期的国家认同是“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发展到近代社会,中华民族意识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中国的国家认同逐渐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转变,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整合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增强了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得以建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在异常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开始萌芽、生长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面临着十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在国内,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相互交错,纷繁复杂,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面临着民族分裂势力猖狂,政治参与冷漠、文化认同狭隘模糊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家整体层面审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特殊性、文化特异性、政治归属性和利益整合性,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可能性。在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推进了剿匪反霸工作,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进行了民主建政工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各级政权机构,创造性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积极疏通了民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更好地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了政治保障。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改良农具和农牧业生产技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开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制定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和税收优惠照顾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夯实了经济基础。除此之外,党和政府还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体的主观需求和现实需要,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针对各种错误思想开展针锋相对的批判,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营造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架设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并筑牢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忠诚感,使少数民族群众对新中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产生了对新中国强烈的认同情感。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毫不动摇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实现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经验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设波澜壮阔,回顾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采取的有力举措,并总结其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天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用法制来保障民族团结。
苏杰[5](2020)在《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口援藏、对口援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类型。如果以1979年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正式确立改革开放时期全国性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为开端,迄今为止该政策已经走过4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中以1994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藏、1996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疆工作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纵观整个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不难发现:它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民族与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是我国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也受到学界和社会上的一些质疑和批评,需要从学理层面对该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基本内涵、实施绩效等问题进行研究并给予必要的辨析与澄清。全面、科学、系统地认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界和实际民族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为理论工具,在对有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基础上,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的研究视角,同时借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理论——政策——实践”的分析框架下,首先从区域协调发展、政府间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两个共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理论的源头去认识和考察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进而结合对口援藏、对口援疆等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其基本内涵以及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论述,并提出如何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总体上力图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理论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是什么?二是从政策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基本内涵、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及其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三是从实践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发展过程、经验与挑战以及如何推进政策的完善和创新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主要由七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选题缘由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等进行分析。第二章为理论阐释,主要包括对口支援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基本属性、理论支撑等。第三章为政策内涵分析,主要包括政策文本内容、政策工具使用、价值取向、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等。第四章主要围绕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论述。第五、六章为实践检视,从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实践的角度分析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沿革、实践经验与挑战,提出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第七章为结语,提出本文的初步研究结论,阐述关于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中国特色”的认识,指出研究不足之处以及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出发,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是基于国家责任和情感道义的兄弟民族之间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结合的制度机制。守望相助、命运相依是大家庭的“家规”,在经济生活方面给予特别扶持、在文化生活方面给予特别尊重,在社会生活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是大家庭的“家教”。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集中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体现了“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传统观念下中华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在我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国情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宏观民族政策。同时该政策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广泛运用于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其它经济战略或政策措施中,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共同构成一个政策主体相同、政策目标相近、政策效果相辅相成的特色政策群,成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呈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制度特色、道路特色与实践特色。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必须讲两分法、两点论,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物质与精神、供给与需求、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交钥匙”与“交支票”、“见物”与“见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等十个方面的重要关系问题。
顾超[6](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曲菁[7](2019)在《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共建共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国多民族国家共生共存的客观现状。国家认同之上的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的主流共识,各民族认同之上的多元格局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要素。在中国,多民族地区既是广泛的客观存在,也是亟待发掘建设的重要区域。多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既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宝藏财富,也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促进多民族地区文化的繁荣发展既可以团结少数民族同胞、维护地区稳定发展,又有助于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共建共治共享”治理观的明确阐述,强调了社会主义国家以共同参与增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利益的治理理念,为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拓宽了思路,增添了动力。实现共建共享,应该是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保障少数民族利益、维护社会公正和谐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放眼当今中国,一方面,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使命职责推进着多民族地区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强烈的民族认同和世界范围内极端民族主义的分裂思想又破坏着多民族地区文化的合作共建与和平共享。在社会主义统一多民族国家现代化事业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的合作发展进行更多思考。历史形成多元一体的现状既要承认文化的多样繁荣,又要维护一体中华文化的团结共进,美人之美与美美与共的民族和睦最深层次的体现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多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必须要消除民族文化偏见与民族文化歧视,在平等互助、精诚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多方共赢。本文主要侧重分析主体性身份之上的责任共建与权利共享,从内因的角度强调各民族个体的自觉性与群体的协同性,从外因的角度凸显党和政府的引导力与支持力,努力调动多民族地区各族同胞的主动参与意识,实现内部主观能动性与外部政策支撑的良性结合,以民族政治学视角发掘一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民族地区的文化共建共享之路,以期联合多民族同胞一起共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共享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更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更好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文化政策,更好开发建设多民族地区的文化,进而实现各民族和谐发展,中华文化繁荣兴旺。就方法而言,文章主要在尊重各族同胞和谐共生现状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文化发展理论的指导,运用文献资料整理、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借助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来进行研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一切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中国所有的问题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繁荣推进也得依靠中国共产党。从对比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变化与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兴衰的关系中,我们得出了民族文化政策制定的历史经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引领作用的具体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趋势走向,提出共建共享的有效方案。将共建共享用于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推进,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智慧的灵活运用,是对中国几千年不同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延伸,是对中国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综合考量,具有政治、历史以及现实的综合必然性。中国多民族地区的文化共建共享在现实背景下既有众多的机遇条件,又有复杂的挑战困难,需要不断扫清障碍,奋力推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卓越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然成为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努力的方向目标。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不动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动摇,多民族地区的各族同胞才能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共建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国家的特色在于“以人为本”,几千年的古老文明讲求“以和为贵”,在历史和现实的交融中推动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的共建共享,我们还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只有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公平正义”“平等互信”“和而不同”和“共同繁荣”,方能共建共享。总之,中国多民族地区的文化共建共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具体操作的现实关系,在增强多民族地区各族同胞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相互信赖、文化适应的基础上,既提出整体推进的宏观设计,又做出重点突破的微观措施,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文化政策更好地贯彻落实到多民族地区,以实现中国多民族地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集体共享。
李辰[8](2019)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在内蒙古的实践》文中认为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是涉及民族生存、发展和各种相关利益的社会矛盾,对民族问题处理得当与否关系着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定和边防巩固。民族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多民族国家高度重视并采取适当途径解决此类问题。当然,由于各国历史习俗、民族构成、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其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与成效各有不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区域治理古已有之。因俗而治、羁縻统治很大程度上是中央王朝针对多民族国家的状况而实行的有效管辖政策。在重视和解决我国少数民族问题方面,中国共产党重视这一历史上客观存在的制度历史和它的积极功能,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之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1947年正式建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合理推行民族政策,把民族自治的构想融入到单一制国家结构内,从而保证了国家具有制度上的包容性,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权益提供了有效保障,并且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整个社会形成了各民族互相帮助、携手共进的和谐局面,有效调解了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然而,“3·14”和“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让很多身居内地的人首次感受到我国是一个面临较为严峻“民族问题”的国家。当民族问题与“疆独”、“藏独”等民族分裂活动或宗教极端主义联合起来时,就变成了影响我国繁荣安定与各民族友好往来的巨大威胁。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在72年的发展历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事业蓬勃发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打下了牢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当然需要看到的是,制度的设计不可能是完美的,在运行过程中制度也会出现“磨损”,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因此,我们需要思考一系列相关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它在内蒙古的运行实效如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制度的设计初衷与实际运行效果有偏离情况发生?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又该如何调整?本论文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践为主题,着重阐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事业的推进作用,并据此分析了阻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挥作用的因素以及改进的措施。全文共分为引言、正文以及结语三大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运用了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形成与变迁的理论,分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点论述了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形成的基本观点、路径依赖机制对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民族治理方式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原则及取得成就等内容。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轨迹。以关键时间节点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实施的进程分为1947年前、1947年至1956年、1957年至1977年和1978年以后4个阶段分别加以阐述。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分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功能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实现程度。笔者运用了开展社会调查时得到的一手资料以及其他内容详实的统计数据,为本章的论述提供了事实注脚。第四章主要论述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发挥效果的阻滞因素,从民族法制体系不完善、权力界限不够清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转型期民族关系复杂化以及公民素质不高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对如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健康运行提出了对策建议。重点从完善制度设计、理顺权力关系、大力发展经济、巩固和发展和谐民族关系以及培育公民文化等五个方面,对不断创新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本论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规范性研究与经验性研究相结合,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形成、变迁的理论来阐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的实践问题,并且积极回应时代关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宋文华[9](2019)在《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研究 ——以云南省M县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进程加快、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民族团结已经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国家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便是回应这一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加强民族团结最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而,开展示范区建设,需要增强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认同,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促进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手段,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云南省M县属云南边境县之一,县域内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各民族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不仅拥有着丰厚的多元文化资源,还是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之一,其成功的经验,创新的做法,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可参考借鉴性。本研究以M县为个案,尝试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深度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该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整体状况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综合分析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政策背景,梳理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建设的经验与成效,讨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旨在进一步促进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其他类似地区深入开展范区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本研究由以下六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的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研究设计等内容。第二章是对示范区建设的背景及M县示范区建设的发展历程的梳理。首先,从宏观层面阐述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背景、并对相关政策文本作了解读与分析。其次,从微观层面尝试着厘清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发展阶段和工作重点。第三章阐述了M县以多元文化教育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整体状况,着重探讨多元文化教育在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的价值与作用。第四章凝练了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特色与成效。基于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概括了该县示范区建设的特色与成效。第五章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为依据,深入分析了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六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并展望了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发展愿景。
马存亮[10](2019)在《1949—1965年甘肃民族贸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新中国成立至1965年,甘肃民族贸易经历了起步、发展调整、再发展的过程。即1949-1952年的积极开创时期、1953-1957年的蓬勃发展时期、1958-1961年的挫折困顿时期、1962-1965年的稳步发展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甘肃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根据国家的民族贸易方针政策,结合甘肃省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开展民族贸易工作,成立国营民族贸易机构,成立民族贸易公司,普遍建立民族贸易的商业网点,实行一系列的经营,做到供应和销售相结合。并且在国营贸易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公司。与此同时,积极组织发展供销合作社,灵活采取民族贸易的方式,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掌握主动权,维护民族地区市场秩序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执行“不赚不赔、有赚有赔、以赚补赔”的贸易方方针,采取公平合理的价格政策,坚持“发展、维持、代替、淘汰的原则,积极做好民族商品的生产和供应,实行价格、资金、利润方面的三项照顾政策,有效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培养大批的民族干部,壮大民族贸易的队伍,建设一支具备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民族贸易队伍,更好的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图书馆与民族经济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图书馆与民族经济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视域下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现状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阐释 |
一、治藏方略 |
二、民族与中华民族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 |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第二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形成过程 |
一、源起:传统“华夷一统”思想 |
二、雏形: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
三、形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观念的基本形成 |
四、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 |
五、确立: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共同体思想 |
一、中国史前文明中的共同体思想 |
二、古代各民族互动中的共同体思想 |
三、大一统国家观中的共同体思想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理论 |
一、马克思关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 |
二、恩格斯关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 |
三、列宁关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关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观点 |
一、毛泽东关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观点 |
二、邓小平关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观点 |
三、江泽民关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观点 |
四、胡锦涛关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观点 |
第四节 新时代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 |
一、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二、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第三章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第一节 党的治藏方略的形成发展历程 |
一、党治藏方略的初步形成阶段(1949—1978) |
二、党的治藏方略的发展完备阶段(1978—2012) |
三、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确立阶段(2012—至今) |
第二节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主要内容及目标任务 |
一、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主要内容 |
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意义 |
三、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目标任务 |
第三节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与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联系 |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题中之意 |
三、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中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握三大关系 |
第四章 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与现实机遇 |
第一节 古代西藏各民族与其他民族互动的典型代表 |
一、民族互市与王朝朝贡 |
二、民族会盟与民族和亲 |
三、民族战争与民族贡献 |
第二节 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贡献 |
一、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疆域 |
二、共同抵御外辱扞卫统一 |
三、共同丰富发展祖国经济 |
四、共同发展繁荣中华文化 |
第三节 当代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机遇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
二、党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的战略机遇 |
三、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引领机遇 |
第五章 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查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二、主位研究:学生调查问卷与访谈统计分析 |
三、总结与启示 |
第二节 西藏农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查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二、主位研究:农牧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分析 |
三、客位研究:以驻村干部为视角分析农牧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现状 |
四、总结与启示 |
第三节 西藏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查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点社区的选取情况 |
三、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调查分析 |
四、总结与启示 |
第六章 新时代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挑战 |
第一节 多元文化冲击的复杂性挑战 |
一、境内外分裂敌对势力威胁西藏安全稳定 |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西藏主流文化 |
三、藏传佛教的消极影响 |
第二节 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客观性挑战 |
一、西藏经济总体发展相对滞后的客观性 |
二、西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性 |
三、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阻碍性 |
第三节 社会领域的复杂性面临多样性挑战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社会认知不足 |
二、对自媒体的无序发展的管控不足 |
三、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动力不足 |
第四节 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直接性挑战 |
一、文化程度偏低与环境影响 |
二、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师资教师队伍素质需要提高带来的挑战 |
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缺乏良性互动 |
第五节 培育实践内生动力不足的制约性挑战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主体的困惑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客体面临的困惑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面临的困惑 |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方式的困惑 |
第七章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视域下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路径探析 |
第一节 政治维度:构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认同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二、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
三、依法管理西藏宗教事务、提高藏传佛教中国化水平 |
四、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
第二节 文化维度: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根基 |
二、以推动西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契机,丰富培育内涵 |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 |
四、以文化互鉴为导向,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第三节 经济维度: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保障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
三、建立经济互助机制,形成民族互惠共同体 |
四、加大边境扶持力度,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
第四节 社会维度: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保障 |
一、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良好社会生态 |
二、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
三、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作用 |
四、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第五节 教育维度: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动力 |
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融入各级各类教育 |
二、深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营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浓厚氛围 |
三、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联动作用,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合力 |
四、遵循认知情感规律,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成效 |
第六节 认知维度: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 |
一、确立培育原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指明方向 |
二、完善培育内容,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丰富内容 |
三、优化培育方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拓宽路径 |
四、形成长效机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研究现状概述 |
(二) 主要成果分析 |
(三) 存在的不足与要加强研究的问题 |
四、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一) 民族与少数民族 |
(二)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 |
(三) 统战与少数民族统战 |
(四) 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 |
第二章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统战思想 |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 |
(二) 无产阶级政党应在不同历史阶段组成不同性质的统一战线 |
(三) 无产阶级政党要“照顾同盟者利益” |
(四) 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不能获得解放 |
(五) 历史地对待民族问题 |
(六) 以真正无产阶级的态度对待民族问题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统战思想 |
(一) 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领导 |
(二) 党与非党人士合作共事商量办事 |
(三) 劳动人民同非劳动人民联盟 |
(四) 团结民族上层有利于争取下层 |
(五) 加强民族团结 |
(六) 慎重稳进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改革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容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时代背景 |
(一) 民族地区敌对势力猖獗和匪患严重 |
(二) 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
(三) 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 |
(四)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
(五) 民族上层自身仍具有特殊权威 |
二、解放之初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耐心争取西藏上层,和平解放西藏 |
(二) 反复争取西北叛乱部落首领,平息西北叛乱 |
(三) 妥善安置甘青新边境哈族流窜部落首领,安定社会秩序 |
(四) 真诚团结西南少数民族上层,为解放大西南创造条件 |
三、民主改革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团结封建地主制度地区的封建主,不动多余浮财 |
(二) 团结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地区的农奴主,和平协商推进改革 |
(三) 团结原始社会末期地区的民族首领,直接过渡实现改革 |
(四) 团结牧区的头人牧主,牧区实现和平改革 |
四、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对牧区的牧主在经济上实行赎买政策 |
(二) 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在政治上给予适当安排 |
(三) 保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生活水平 |
(四) 平息西藏武装叛乱,废除封建农奴制度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途径 |
一、借助民主建政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二、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三、通过特殊人物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四、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 |
一、和平协商的方法 |
(一) 和平协商方法的运用 |
(二) 和平协商方法的评价 |
二、区别对待的方法 |
(一) 区别对待方法的运用 |
(二) 区别对待方法的评价 |
三、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的方法 |
(一)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运用 |
(二)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评价 |
四、“派下去”“请上来”的方法 |
(一)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运用 |
(二)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评价 |
五、教育改造的方法 |
(一) 教育改造方法的运用 |
(二) 教育改造方法的评价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经验教训及当代启示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
(三) 坚持共同繁荣发展 |
(四) 坚持协商民主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主要教训 |
(一) 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 |
(二) 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 |
(三) 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 |
(四) 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上层统战工作对新时代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 |
(一) 抓好干部人才选派、培养和引进,不断强化人才支撑 |
(二) 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
(三) 坚持民生优先,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四)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五) 推动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
(六) 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七) 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1949-1958年中国共产党广西民族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的背景 |
(一)政权初步建立,遗留残匪猖獗,治安状况欠安 |
(二)经济较为落后,物资供应失稳,物价波动频繁 |
(三)洪涝灾害频发,城乡受灾严重,经济发展迟滞 |
(四)歧视压迫残留,民族关系紧张,对立隔阂严重 |
二、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主要内容 |
(一)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政治工作 |
1.宣传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各级民族自治地方 |
2.在省内民族地区开展剿匪运动 |
3.开展民族调查,进行民族识别和划分运动 |
4.培养和发展本地少数民族干部 |
(二)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经济工作 |
1.进行广西民族地区土地改革 |
2.贯彻发展民族经济方针,扶持民族贸易 |
3.开展广西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三)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文教工作 |
1.立足壮语创制壮文,建立机构进行推广 |
2.挖掘整理民族戏剧,发扬保护民族文化 |
3.兴建开办民族学校,发展各级民族教育 |
三、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特征及成就 |
(一)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的特征 |
1.民族工作对象的广泛性 |
2.民族政策范围的全面性 |
3.民族识别划分工作深受苏联影响 |
(二)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的成就 |
1.平定和消灭了匪患,巩固和稳定了新生政权 |
2.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
3.民族关系更加紧密,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
4.保护了丰富民族历史遗产,发扬了优秀民族文化 |
四、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不足之处及原因分析 |
(一)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的不足之处 |
1.民族干部数量质量均难达标,干部管理存在严重缺位 |
2.民族经济依靠国家补助救济,缺乏持续发展内生动力 |
3.部分民族地区救灾反应迟滞,救灾力度存在较大不足 |
(二)原因分析 |
1.地方培养方针贯彻不足,缺乏有效民族干部管理体系 |
2.缺乏有效教育政策引导,民众观念陈旧人才数量短缺 |
3.形式主义作风大量存在,少数干部官僚主义较为严重 |
五、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的经验启示 |
(一)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 |
1.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民族工作的政治保障 |
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发展是民族工作的理论支撑 |
3.大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是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 |
4.求真务实并且针对性强的方针政策是民族工作的关键前提 |
5.通过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国家认同是民族工作的必要措施 |
6.高度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任用是民族工作的重要保证 |
(二)1949—1958年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的现实启示 |
1.继续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理论 |
2.因地制宜制定科学方针政策,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 |
3.发展民族教育培养现代人才,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国家认同 |
4.高度重视民族干部培养任用,发挥民族干部桥梁纽带作用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1.3.2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
1.3.3 社会认同理论 |
1.3.4 国家认同理论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渊源 |
2.1 王朝统治时期的华夷之辨 |
2.2 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 |
2.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
3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现实条件 |
3.1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面临的复杂形势 |
3.1.1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 |
3.1.2 各民族之间的历史隔阂 |
3.1.3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
3.2 阻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不利因素 |
3.2.2 文化心态单一 |
3.2.3 政治参与冷漠 |
3.2.4 领土意识模糊 |
3.3 推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有利因素 |
3.3.1 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 |
3.3.2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
3.3.3 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中国 |
4.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政治保障 |
4.1 剿匪斗争的开展 |
4.1.1 匪患的危害 |
4.1.2 匪患的肃清 |
4.2 国家政权机构的建立 |
4.2.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4.2.2 各级人民政府 |
4.2.3 各级民族工作机构 |
4.3 民族关系的疏通 |
4.3.1 中央民族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 |
4.3.2 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 |
4.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
4.4.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早期探索 |
4.4.2 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成立 |
4.5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
4.5.1 培养原则 |
4.5.2 培养途径 |
5.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济基础 |
5.1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 |
5.1.1 “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 |
5.1.2 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5.1.3 多方面扶助农牧业生产 |
5.2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建设 |
5.2.1 基础设施的兴建 |
5.2.2 工业企业的建立 |
5.3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 |
5.3.1 贸易经营机构的设置 |
5.3.2 农牧土特产品的购销 |
5.3.3 民族特需商品的经营 |
5.4 实施少数民族地区财税优惠政策 |
5.4.1 财政优惠政策 |
5.4.2 税收优惠政策 |
6.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支撑 |
6.1 推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6.1.1 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
6.1.2 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6.1.3 营造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 |
6.2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
6.2.1 发展和提升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
6.2.2 传承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
6.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
6.3.1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
6.3.2 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问题 |
6.4 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 |
6.4.1 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6.4.2 推动宗教制度民主改革 |
6.4.3 团结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 |
7.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验与启示 |
7.1 基本经验 |
7.2 现实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对口支援的理论阐释 |
2.1 对口支援的概念 |
2.1.1 对口支援概念的界定 |
2.1.2 对口支援的类型划分 |
2.2 对口支援的属性 |
2.2.1 公共政策属性 |
2.2.2 制度与体制机制属性 |
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 |
2.3.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3.2 政府间关系理论 |
2.3.3 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原则相关理论 |
2.3.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 |
第3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内涵分析 |
3.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分析 |
3.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的概况 |
3.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政策工具 |
3.1.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价值取向 |
3.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原因 |
3.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 |
3.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原因 |
3.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典型特征 |
3.3.1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统一 |
3.3.2 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统一 |
3.3.3 民族政策与政策工具相统一 |
第4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及民族关系的互动 |
4.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的互动 |
4.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的成效 |
4.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存在的问题 |
4.1.3 在依法治国中推进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 |
4.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互动 |
4.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实践中的民族关系意蕴 |
4.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辩证关系 |
4.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中的民族关系调控机制 |
第5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与基本经验 |
5.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 |
5.1.1 初步萌芽时期(1949—1978年) |
5.1.2 初步探索时期(1979—1982年) |
5.1.3 快速发展时期(1983—1991年) |
5.1.4 优化提升时期(1992—2009年) |
5.1.5 纵深推进时期(2010年至今) |
5.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 |
5.2.1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
5.2.2 资金和项目是重要基础 |
5.2.3 对口支援干部人才是关键 |
5.2.4 科学规划是重要前提 |
5.2.5 改善民生和产业带动是着力点 |
5.2.6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根本 |
第6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
6.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面临的挑战 |
6.1.1 兼顾发挥发达地区优势与增强民族地区内生动力 |
6.1.2 兼顾满足民族地区共性需求与特殊需求 |
6.1.3 兼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提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 |
6.1.4 兼顾加强政策执行与强化政策绩效评估 |
6.2 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对策建议 |
6.2.1 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
6.2.2 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
6.2.3 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
6.2.4 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
6.2.5 正确处理好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关系 |
6.2.6 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
6.2.7 正确处理好“交钥匙”与“交支票”的关系 |
6.2.8 正确处理好“见物”与“见人”的关系 |
6.2.9 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
6.2.10 正确处理好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的关系 |
第7章 结语 |
7.1 初步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深化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共建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界定 |
(一)关于民族与多民族地区的界定 |
(二)关于文化的界定 |
(三)关于共建共享相关问题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总结 |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繁荣发展多民族地区文化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文化政策与多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的萌芽生长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的起步探索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的曲折失误 |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多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到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文化政策和民族文化发展 |
一、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文化政策的恢复发展 |
二、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文化政策的丰富发展 |
三、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文化政策的深入推进 |
四、改革开放到十八大前多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成就 |
第三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民族文化政策和多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丰富发展 |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的逐步完善 |
三、十八大以来多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成就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的总结和中国民族文化发展走向的思考 |
一、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调整中体现的历史经验 |
二、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 |
三、中国共产党指导下多民族地区的文化走向 |
第二章 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共建共享的必然性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的政治考量 |
一、共建共享的顶层设计 |
二、用共建共享思想指导多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 |
三、推进多民族地区文化共建共享的辩证统一发展 |
第二节 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需要 |
一、文化与民族 |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核 |
三、多民族国家灿烂文化的共同缔造 |
第三节 各民族交融共生的现实选择 |
一、不同民族在中国的交融共生 |
二、多民族地区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 |
三、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变化趋势 |
四、不同宗教积极因素的有效利用 |
第四节 多民族统一国家繁荣昌盛的价值要求 |
一、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题中之义 |
二、树立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
三、增强国家认同的必由之路 |
四、维护祖国统一的精神支柱 |
第三章 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共建共享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共建共享的机遇条件 |
一、历史条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族体交融与守望相助 |
二、经济条件:全球化经济下的优势互补 |
三、制度条件:社会主义制度对文化共建共享的有力保障 |
四、政策条件:“一带一路”倡议下民族共同体的有效共建 |
五、科技条件:科技进步对文化共建共享的技术支撑 |
第二节 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共建共享面临的挑战 |
一、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断衰落的现实客观难题 |
二、价值观的差异造成文化共建共享的普遍信任危机 |
三、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对文化共建共享的阻碍 |
四、世界范围内错误思潮对国家认同带来的危机隐患 |
第四章 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共建共享的目标及原则 |
第一节 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共建共享的目标 |
一、筑牢多民族地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
二、引导多民族地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三、促进多民族地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 |
四、繁荣多民族地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第二节 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共建共享的原则 |
一、以人民为中心 |
二、公平正义 |
三、平等互信 |
四、和而不同 |
五、共同繁荣 |
第五章 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共建共享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强化多民族地区文化共建共享的前提基础 |
一、多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 |
二、多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 |
三、多民族地区的民族信任 |
四、多民族地区的文化适应 |
第二节 创新多民族地区文化共建共享的制度安排 |
一、实事求是,强调一元主导的同时提倡多元并存 |
二、勠力同心,坚持民族和谐的同时追求文化共赢 |
三、统筹兼顾,调动多方主体的同时实现协同配合 |
四、人民至上,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 |
第三节 构建多民族地区文化共建共享的具体措施 |
一、加强党的领导,分类引领多民族地区文化发展 |
二、促进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保护繁荣中华文化多样性 |
三、善用特色文化资源,共同推进多民族地区文化市场化 |
四、广泛开展各类教育,培养多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人才体系 |
五、加大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六、增强思想宣传力度,营造各族参与的良好社会生态 |
七、深化多民族地区文化开放力度,丰富民族间文化交流共享形式 |
八、强化法制监督体系,保障少数民族享受现代化文明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在内蒙古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基本框架 |
五、相关理论 |
第一章 民族区域自治:中国民族治理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制度的形成与变迁 |
一、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 |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形成观” |
三、路径依赖与制度变迁 |
第二节 中国民族区域治理方式的发展 |
一、古代中原王朝“夷夏之辨”思想下的民族区域治理 |
二、“民族主义”观念冲击下的近代民族区域治理 |
三、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区域治理政策的探索 |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 |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构成要素 |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成就 |
一、路径依赖机制影响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的成就 |
第二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的区域治理制度遗产(1947 年前) |
一、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构成与民族关系 |
二、清朝与民国对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民族自治运动 |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初步建立(1947-1956年) |
一、自治政府成立初期对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
二、内蒙古全区域统一自治的实现 |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在曲折中前进(1957-1977 年) |
一、全面左倾与否定民族政策 |
二、二十年工作成就与教训 |
第四节 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跨越前进(1978 年后) |
一、拨乱反正 |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全面发展 |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的制度功效 |
第一节 政治建设功能的实现程度 |
一、内蒙古各民族政治地位平等 |
二、内蒙古自治机关自治权得到保障 |
三、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不断提升 |
四、少数民族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有所提高 |
第二节 经济建设功能的实现程度 |
一、内蒙古经济政策的演变 |
二、内蒙古现实经济状况 |
三、内蒙古经济增长效益评价 |
第三节 文化建设功能的实现程度 |
一、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
二、民族文化产业势头良好 |
第四节 社会建设功能的实现程度 |
一、构建起和谐民族关系 |
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良好 |
第五节 生态文明建设功能的实现程度 |
一、内蒙古生态环境特点 |
二、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
第四章 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效的因素 |
第一节 民族法制体系不完善 |
一、我国民族法制体系的建构过程 |
二、我国民族法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权力界限不够清晰 |
一、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关系 |
二、民族自治地方党委与自治机关的权力关系 |
第三节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
一、内蒙古的财政状况 |
二、内蒙古的财政赤字与财政补贴 |
第四节 社会转型期民族关系复杂化 |
一、社会转型对民族问题的影响 |
二、民族政策与社会环境错位 |
第五节 公民素质不高 |
一、政治文化素质待提升 |
二、政治参与程度待提升 |
三、基层干部文化素质待提升 |
第五章 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康运行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制度设计,加强民族法制体系建设 |
一、健全民族法制体系 |
二、健全民族法制监督机制与违法制裁机制 |
第二节 理顺权力关系,落实自治机关自治权 |
一、理顺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关系 |
二、理顺民族自治地方的党政关系 |
第三节 大力发展经济,夯实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 |
一、加大国家扶持力度 |
二、提高内蒙古自身发展能力 |
第四节 巩固发展和谐民族关系,改善制度实施的社会条件 |
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观念 |
二、提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社会认同 |
三、建立健全民族关系调控机制 |
第五节 培育公民文化,提高政治社会化 |
一、增强政治认同 |
二、扩大政治参与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研究 ——以云南省M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
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需要多元文化教育奠定基础 |
三、M县典型案例研究可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与借鉴 |
四、参与导师课题的契机与个人研究兴趣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 |
二、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背景与历程: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宏观分析 |
第一节 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愿景 |
二、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云南桥头堡战略实施的需要 |
三、M县多元文化和谐、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诉求 |
第二节 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相关政策分析 |
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相关政策综述 |
二、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政策的要点分析 |
三、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政策的特色分析 |
第三节 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发展历程 |
一、初步探索阶段(2014-2015) |
二、快速推进阶段(2015-2016) |
三、稳定发展阶段(2016 年至今) |
第三章 交流与融合:多元文化教育助力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 |
第一节 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服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方向 |
一、牢固多元文化包容的理念,增强示范区建设的认知 |
二、提升多元文化互动的能力,掌握示范区建设的技能 |
三、巩固多元文化融合的成果,培养示范区建设的情感 |
第二节 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丰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内涵 |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凝聚力形成民族文化繁荣的示范 |
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增进文化理解形成民族关系和谐的示范 |
三、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加速人才培养形成民族经济发展的示范 |
第三节 多元文化教育的创新,拓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路径 |
一、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提升师生素养的关键 |
二、家庭的多元文化教育,奠定民族和睦、文化和谐的基础 |
三、社区的多元文化教育,提供社会稳定、边疆繁荣的保障 |
第四章 特色与成效:打造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品牌 |
第一节 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特色 |
一、文化融合,夯实示范区建设的基础 |
二、因地制宜,彰显示范区建设的特色 |
三、抓住机遇,搭建示范区建设的平台 |
第二节 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成效 |
一、营造了多元和谐的民族关系和文化氛围 |
二、形成了以多元文化教育促示范区建设的共识 |
三、促进了边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
四、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民族干部队伍 |
五、提升了社会各界对M县示范区建设的认同 |
第五章 困惑与无奈:制约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存在不足 |
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不足 |
四、示范区建设中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 |
第二节 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建设中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
二、外来文化的冲击弱化了示范区建设中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价值观 |
三、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示范区建设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价值认识偏差 |
第六章 和谐与共荣:推动M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对策与展望 |
第一节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树立“多元一体”中华文化价值观,营造示范区和谐文化氛围 |
二、重视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促进示范区各民族的平等与尊重 |
三、完善政策与保障机制,提高示范区建设的实效性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未来展望 |
一、由“冲突”走向“整合”:明确示范区建设的方向 |
二、由“传统”走向“创新”:促进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三、由“形式”走向“实质”:深化示范区建设的内涵 |
四、由“理论”走向“生活”:推动示范区建设的常态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资料收集清单 |
附录B: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C:访谈提纲(节选)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1949—1965年甘肃民族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初甘肃民族贸易形成的背景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初甘肃的基本状况 |
第二节 甘肃民族贸易形成的政治经济条件 |
第二章 甘肃民族贸易的机构建设和政策实施 |
第一节 甘肃民族贸易机构的设置 |
第二节 贸易政策的实施 |
第三章 甘肃民族贸易的发展 |
第一节 1949-1952 年民族贸易的积极开创 |
第二节 1953-1957 年民族贸易的蓬勃发展 |
第三节 1958-1961 年民族贸易的困顿时期 |
第四节 1962-1965 年民族贸易的调整发展 |
第四章 甘肃民族贸易的基本经验和当代价值 |
第一节 民族贸易的基本经验 |
第二节 当代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图书馆与民族经济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视域下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D]. 张锦花. 西藏大学, 2021(11)
-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D]. 唐丕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3]1949-1958年中国共产党广西民族工作研究[D]. 方耀武.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D]. 李永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5]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D]. 苏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6]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7]中国多民族地区文化共建共享研究[D]. 曲菁.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在内蒙古的实践[D]. 李辰.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研究 ——以云南省M县为例[D]. 宋文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1949—1965年甘肃民族贸易发展研究[D]. 马存亮.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标签:政治文化论文; 广西民族论文; 经济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