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对过程的实证分析

大学生应对过程的实证分析

一、大学生应对过程的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超[1](2020)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及协同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自创新创业教育受到重视以来,关于教育体系的探讨方兴未艾。而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最重要的群体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此,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迫切需要研究并吸收企业创新发展的规律;企业的创新发展同样也急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支持。所以,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无论对于企业发展还是教育改革都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遵循“问题提出—质化研究—量化研究—对策建议”的逻辑思路。首先,阐述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两者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实需求。其次,基于65份访谈资料,利用扎根理论系统研究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影响因素。再次,开发设计了研究量表,并通过对1622名在校大学生、243位大学教师和265位科技型中小企业负责人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群体间差异化分析,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剖析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仿真模型模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协同演化的动态影响效应。最后,在上述所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总结如下:第一,系统研究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影响因素。包括五个方面:1)人才因素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要素和学生创新创业素养要素。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要素是指企业负责人到大学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或大学邀请企业负责人到校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学生创新创业素养要素是指大学培养出的毕业生是否适合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或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人才需求。2)资本因素主要包括市场要素和资金要素。市场要素是指大学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了解市场需求的水平或企业创新发展中对市场的把握程度;资金要素是指大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时所需的来自大学或企业的资金支持情况。3)技术与信息因素主要包括科学技术要素与资源共享要素。科学技术要素是指大学可以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或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大学科研团队提供技术指导;资源共享要素是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要企业等社会资源的支持或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大学的实验室、科研团队、前沿技术等资源作为支持。4)知识因素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要素和实践技能要素。专业知识要素是指大学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使学生具备企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或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大学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实践技能要素是指大学对学生的培养需要到企业实践学习或进行校内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或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践基地等。5)政策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制度设计和机制完善。制度设计要素是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整体的制度设计;机制完善要素是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营造好的校企合作文化氛围,搭建校企合作对接机制。这部分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前提。第二,深入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首先,探讨了各变量间关系结构,结果发现这五类因素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均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其次,分析了各因素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创业指导教师、市场、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制度设计、机制完善等6个要素均能帮助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直接作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而学生创新创业素养、资金、资源共享、实践技能等4个要素未能起到通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直接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作用。最后,考虑因素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还验证了部分因素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在创业指导教师要素的调节作用下,学生创新创业素养要素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产生影响;资金虽然不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中介因素,但是其能对科学技术要素产生促进作用,帮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科学技术要素作用于科学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本部分研究从静态的视角分析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三,基于博弈理论揭示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协同演化机理。本部分通过演化博弈论建模的方式,动态分析了人才、资本、技术与信息、知识和政策等5类因素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这两个系统演化策略的作用机制和演化路径,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随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两者协同演化成功概率、知识共享创造的收益、独立演化新增成本、政府对选择协同演化策略的大学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补贴的增加,系统快速发展到协同演化的稳定策略;随着额外收益系数、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各自独立演化成功概率、政府对选择独立演化策略的高校和科技型创新企业的补贴的增加,系统缓慢发展到协同演化稳定策略。本部分从动态的视角验证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第四,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就改进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校企协同发展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和跟踪机制、企业负责人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等。该论文有图29幅,表94个,参考文献183篇。

朱镇远[2](2020)在《大学生网络交互的行为空间构建、轨迹预测及引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是我国网络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决定我国网络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调的关键力量。网络在为大学生群体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发展带来隐患。大学生群体接触到网络信息海洋当中的非健康信息后,由于其涉世未深、情绪稳定性低的特点,极易受到此类负面信息的影响,进而衍生出失范的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大学生群体是网民当中的高素质群体,理应在网络信息环境建设当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应作为理性的网络公民为构筑清朗的网络空间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因此,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进行研判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从概念而言,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针对其自身信息需求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获取、使用后,与他人产生共享、交流、互动等一系列信息交互的过程。如何精确定位、快速应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非健康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是政府、社会、网络信息平台、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调查与分析,可认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是大学生主体、网络信息需求、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情景、信息交互行本体共同作用影响的复杂集合体。由于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所具有的隐蔽性、突变型、随机性等特点,亟须一种能够融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新方法对其进行研判,以期提高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预测及引导的效率效能。怀揣着对以上问题的深度思考,本文尝试以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和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预测的相关理论构筑与实践研究,提供一种更为客观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析预测方法。目前,针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分析、预测、引导研究内容较为割裂,多数研究以大学生个体为研究对象,且主要为针对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要素研究,缺乏系统性分析的过程。鉴于此,本文综合信息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优势,探讨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进行行为空间构建与轨迹预测的方法。明确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的概念与原则,深度解析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行为空间构建与轨迹绘制预测的机理,构建了对应的模型,并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了模型的可行性。最终,综合运用网络信息行为空间构建和轨迹绘制当中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进行分型,从而为更好更快地实现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行为的规范引导提供了指导,丰富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行为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内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借鉴当中信息行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内涵、外延、概念进行了探讨,利用经典信息行为模型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属性主要归于大学生群体主体、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大学生群体网络交互载体,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本体属性四类,并就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二,提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概念、目标与原则。分析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与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之间的关联关系。阐述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所涉及的属性选取、数据遴选、网络加权、模型构建机理。综合运用改进数据分析法、中心度算法、Page Rank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基于聚类有效性判断的文本聚类算法、熵权法等方法构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理论模型,总结归纳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指标体系与指标体系当中各项测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证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研判,完成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的构筑,为后续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与预测完成了前置理论分析。第三,提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的概念、目标、原则,提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与预测的数据遴选、函数拟合、相似度计算、模型构建的四项机理。在此之上,综合运用包括曲线拟合、本底趋势线、灰色系统在内的函数拟合方法及轨迹相似度计算方法建立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以实证分析的方法比较了函数拟合方法和轨迹相似度方法的有效性,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预测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第四,根据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和行为轨迹绘制预测研究结论,从群体活跃度、行为健康性、行为稳定性三个分型要素构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模型,并以此服务于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科学规范与引导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与轨迹预测,是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引导的重要理论工具。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编程,能够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和轨迹绘制、预测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韩丹凤[3](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素养、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贯彻落实,影响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对策进行研究,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问题,也关系到大学生成长的根本问题。本文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社会存在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借鉴认知心理学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深入阐释了对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追求中国强国梦想的历史考量。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因、提出提升引导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对策思考,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任务、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夯实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根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进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理论阐释,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意识理论、社会存在理论、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借鉴相关学科认知心理学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对中国共产党历代国家领导人关于中国发展目标进行系统梳理,这些思想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其次,对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追求中国梦进行历史考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始终不渝追求的梦想。追溯从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历史阶段,揭示了中国梦的孕育、演变和发展历程,把握中国梦的历史脉络,概括了中国梦的历史内涵。再次,透过数据分析和深度访谈揭示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总体状况。本研究认真设计调查问卷,并做好大学生认中国梦同状况频率分析和差异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政治面貌和不同院校类别的学生进行比较,以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取得成效。当前大学生中国梦认同表现出基本认知状况向好、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较高、参与践行主动性较强。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一些问题和成因,其中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模糊动摇、存在功利主义倾向,理论付诸实践的知行脱节等方面。对于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从从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从国际背景来看,西方不良价值观渗透消解学生理性认同;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致使政治认同式微;从高校因素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国梦认同未协调推进;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成长阶段相对特殊。最后,提出增强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引导路径分析。本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三大育人”规律,深入实施“三全育人”,加强教育过程的有机协同,着力创新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引导范式。通过借助社会力量持续优化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社会环境;同时注重整合育人资源,有效化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制约因素;还要强化学校教育,不断强化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思想引领;更要注重内外结合,科学激发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主体自觉。综上所述,大学生是意识形态领域交锋争夺的主要对象,他们对中国梦认同整体状况体现了当前高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育人的效果,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问题。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不仅要通过话语体系回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王军[4](2020)在《基于创业者特征视角的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新创企业的成长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成长是指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对于企业成长的研究最早始于经济学领域,亚当·斯密和马歇尔分别从分工合作、分工专业化和规模经济角度,将企业成长与创业者的个人特征相结合,将企业视作规模经济的产物。彭罗斯指出,企业成长是企业有效行使管理职能和调控所拥有的资源的结果。作为微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成长在学术领域和管理实践领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通常被认为是竞争、雇佣、经济发展和社会融合的重要驱动力。创业的本质是实现企业的成长,而新创企业成长是创业过程理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Peter F.Drucker曾说过:“在当今世界,企业家的特征和能力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和存亡。”新创企业的成长、发展和壮大与创业者是息息相关的。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创业,创业者拥有的特征是新创企业成长最为关键的资源和能力要素。基于企业成长的动力来自于企业内部的观点,创业者特征可以被看做是企业成长的内部动力。但以往的文献在探讨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时,仅仅是从内生视角将创业者特征作为某类解释新创企业成长的变量,以“新进入缺陷”为假设背景,依据创业过程的理论框架,构建新创企业克服新进入缺陷的模式、能力或流程。纵观以往的文献发现,现有的研究者只关注创业者特征的“外生性”功能,缺乏对创业者特征内部构成要素相互之间关系的分析,忽略了创业者特征涵义的复杂性及其构成要素在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多元化功能。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创业的研究越来越成熟,基于中国情景的创业者特质和创业者特征也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有学者断言:新创企业的成长与创业者的众多特征有关,包括他们持久的个性特质。为什么有些人即使在经营环境不是最优的情况下,也会选择创业,并且会带领企业与个人一同成长,为什么另一些人不行?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成功地应对企业生存时间和生存空间的挑战,能够持续地进行战略创新,使企业保持持续的成长?企业成长性好的创业者与创业失败者、非创业者到底有什么不同?他们最主要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研究我国众多的新创企业成长的案例,如果要归纳和总结他们成功的原因确实不容易。因为相对于企业后续成熟期的发展与壮大,处在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差异非常大。无论是从创业的起点、拥有的资源、所处的业务领域还是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很难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但我们却可以从这些创业者自身发现一些他们拥有的某种异于常人的、特殊共同品质和能力。创业者自身的这种特质和特征甚至被一些研究者认为:这是新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无法被替代的重要的企业成功或企业成长的要素。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像华为这样的企业的成功和成长无法被复制的原因。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主要对如下问题展开研究:(1)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创业者具有什么样的特征?(2)创业者的这些特征是如何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的?(3)不同的创业者特征要素在新创企业成长中扮演何种角色?(4)新创企业成长影响的机理是什么?(5)借鉴这些成功创业者的特征,对创业人才培养有何启示?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和质性分析方法,通过对18位新创企业创业者的访谈数据的挖掘,构建了新创企业成长较好(抽取均为本行业排名前20%的企业)的创业者特征模型。依据企业成长理论,本文分析了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激情、创业韧性和创新性等创业者特征之间的作用关系,并探讨了这些要素与关系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依据人与创业理论和情绪信息理论,本文构建了基于创业者特征视角的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9条理论假设,以探讨创业者特征要素在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本文以问卷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收集数据。为了能有效地挖掘新创企业成长比较优秀的创业者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本文选择发放问卷的企业都是处于行业排名前20%、并且成立时间在8年之内(包括8年)的企业,问卷调研时间历时近4个月,最后总计获得583个有效个案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本文借助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对调查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并采用逐步回归、路径分析、Bootstrap法以及层级回归等方法对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9条假设全部获得数据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总结如下:(1)基于扎根理论挖掘了与新创企业成长有关的创业者特征要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韧性、创业激情和创新性5个方面,创业者表现出区别于非企业家的个体因素,这些个体差异因素与新创企业成长有明显的相关关系。(2)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对新创企业成长具有正向的显着影响,并且创业韧性在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创业韧性的关系以及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均受到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即创业自我效能感越强,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对创业韧性的影响越大,同时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越大。(4)创业韧性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以及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均受到创新性的影响。创业者的创新水平越高,创业韧性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越大,同时,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也越大。(5)当创业者的创业激情较高时,创新性水平比较高的创业者的创业韧性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将会提高,同时,具有较高创新性水平的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也会提高。也就是说,创业韧性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受到创业激情和创新性的联合调节的影响,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也受到创业激情和创新性的联合调节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创业者特征的概念是否可以用来预测或解释新创企业的成长,从而为新创企业成长研究领域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法和建议。本文为新创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范式,同时也为创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贡献。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研究内容的创新3个方面。(1)研究视角的创新从以往的文献可以看出,研究企业的成长都是以资源依赖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内生视角构建企业成长模型,将创业者特征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变量(一般都是作为自变量),忽略了创业者特征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虽然社会认知理论已经被用来研究人格特质或特征(如韧性、自我效能感等)在其他类型的压力情境中的作用(Mubarak,1997;Major et al.,1998;Bonanno et al.,2005),但将这些结构纳入一般创业活动,特别是从创业者特征的视角来研究新创企业的成长,这样的研究在理论上还是较缺乏的。本研究从创业者特征视角出发,构建了新创企业成长的机理模型,尝试回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古老问题,尝试打开创业者特征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的“黑箱”。因此,本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研究方法的创新回顾以往的文献可以发现,在创业者特征和创业者特质的研究中,往往依据西方文献提炼创业者特征要素,忽略了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为了分析和总结中国情景下的、优秀的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抽取在行业排名前20%的新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8位新创企业创业者的访谈数据的挖掘,构建了新创企业成长较好的创业者特征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依据人与创业理论和情绪信息理论,构建了基于创业者特征视角的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进而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揭示了创业者特征的各个构成要素在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功能。由于本文采用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使得研究结果和结论更符合中国情景下的企业成长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研究内容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创业者特征本体论领域内容的创新。本文基于扎根理论和中国本土情景挖掘了构成创业者特征的核心要素。为了解决在创业者特征中未得到充分研究的“人的因素”,本文扩展了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并且丰富了基于中国情景的创业者特征理论。本文根据18份定性访谈资料,将创业者特征从最初总结的50个基本概念要素和14个范畴要素,提炼为5大核心要素:即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激情、创业韧性和创新性。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新研究,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创业韧性、创业激情、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性在新创企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中国本土新创企业的创业者特征的质性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新创企业成长的创业者特征模型,模型构成要素包括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激情、创业韧性和创新性。本研究明确了创业者特征和创业者特质的不同,运用质性分析方法挖掘了符合中国情景的创业者特征要素模型和创业者内核性特质维度,扩展了创业者特征和创业者特质的本体论领域内容。第二,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模型的创新。本研究从创业者特征视角研究新创企业成长的机理,分析创业者特征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探索创业者特征各要素在新创企业成长中的价值。本研究旨在尝试综合文献中关于创业者特征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联系的研究成果,基于人与创业匹配理论和情绪信息理论,提出基于创业者特征视角的新创企业成长的的简约框架。本文的研究结果还提供了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对新创企业成长的直接影响的实证证据,为创业者特征知识体系做出了贡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对新创企业成长有显着的影响,并研究验证了创业韧性在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创业激情和创新性的调节效应。这些研究结果将加深对创业韧性、创业激情和创新性在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作用的理解,并将创业者特征视角拓展到创业领域。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应该有助于创业者更好地理解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和创业者特征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创业者特征及其构成要素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和影响功能是有差异的。本文以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揭示创业者特征的构成要素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其研究成果对企业管理实践是有价值的。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新创企业成长理论,对新创企业的成长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

蒋彭阳[5](2020)在《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国际安全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家安全问题不容小觑,维护国家安全任重而道远。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与重要内容,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部在2018年正式颁发了《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添加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其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尤为关键,研究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搜集法,对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在理论层面上,通过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大学生总体国家观教育相关概念界定,将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构成要素划分为主体、客体、介体与环体四个方面。其次,在实践层面上,通过对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现状进行调查问卷,分析总结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取得的成效及其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成因,即教育主体尚未形成协同育人机制、教育客体缺乏对国家安全形势的研判能力、教育介体尚未形成完善的教育场域、教育环体尚未与高校形成有机联动。最后,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创新性、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即提升主体重视程度,强化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增强教育客体国家安全形势研判能力和使命意识,提升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客体的自我教育能动性;拓展教育介体的场域实效功能,提高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实效性;增强教育环体宣传联动效能,实现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多方联动。最终落实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任务,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强化责任担当,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骆语辰[6](2020)在《育德育心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积极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竞争激烈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德才兼备、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等有着良好心理素质的高水平人才。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提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德心共育教育理念等理论的指导下,在吸取前人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育德获得品质和育心获得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积极效应,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调查问卷”做抽样调查,采取美国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21.0工具以及结构方程模型(SEM)建模软件AMOS18.0工具对本文所需的调研数据做统计分析,对“育德获得品质——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育心获得品质——性格优势,心理危机组和对照组”等多变量关系,做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和路径分析。通过分析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Z077)中抽取2017、2018年部分高校所发生的严重心理危机致死学生资料做“心理解剖”分析,探索育德因素与育心因素在心理危机中的中介作用。研究高校大学生育德获得品质(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长效应和育心获得品质(性格优势)成长效应,以及在生活应激诱发心理危机过程中的交互预防干预心理危机的中介效应,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核心机制是其外部环境诱因和内在个体成因的交互作用。本文实证和个案所呈现的大学生所经受的压力和创伤等诱发因素,激活了其内在的思想信念空位等育德预警因素与性格优势缺失等育心预警因素,从而使其产生了心理危机倾向甚至心理危机结果。(2)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核心素养缺失是其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德预警因素和干预靶标。实证预测和个案分析证实,从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大学生拥有并实践人文情怀、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等核心素养,是其防止心理危机的育德保护因子;反之,这些育德因素的缺失则是其产生心理危机的危险因子。(3)大学生心理教育中性格优势缺失是其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心预警因素和干预靶标。实证预测和个案分析证实,从心理健康教育来看,大学生习得并开发爱与被爱、责任心、自控力等性格优势,是其防止心理危机的育心保护因子;反之,这些育心因素的缺失则是其产生心理危机的危险因子。(4)防范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因根据在于是其核心素养与性格优势的交互干预机制。经实证预测和个案证实,育德因素和育心因素相结合,如育德品质人文情怀与育心品质感恩之心的高度融合、育德品质珍爱生命与育心品质爱与被爱能力的息息相通、育德品质社会责任与育心品质责任心的共同担当、育德品质国家认同与育心品质理想信念的报国之行等,都是预防、控制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育德育心相结合的加工机制。(5)育德品质和育心品质的缺失是心理危机的危险因子,拥有是防控心理危机的保护因子。因此,在大学生育德中培养此核心素养、在育心工作中培养此性格优势,可以有效地预控抑郁发作对心理危机的诱发。(6)大学生的性别、校别、年级等分类变量在育德品质核心素养与育心品质性格优势的交互作用共同预测和干预其心理危机中具有一定的调解作用。根据上述结论,本文也提出育德与育心防范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建议。目前对育德获得品质大学生核心素养与育心获得品质性格优势里的详细指标仍需要进行深入性探讨,对具体工作的研究要做进一步探索研究,对丰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有重要意义。

杨昕怡[7](2020)在《大学生认知优势对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科学素养的激励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主力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逐梦者,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乎于自身,也关乎于社会的发展,而大学阶段的课程教育是大学生群体积极发展自身人文科学素养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学生群体基础知识教育和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时期,由此可见大学课程教学培育大学生人文科学素养这一阶段尤为重要,不同专业背景之下的大学阶段课程教育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多类依据科别分布的课程安排和相应的教学方案,这也是目前阶段我国大学课程和课程教育的主要特征。而在不同类型科别安排的背景之下,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定义同样是复杂而多样的,依据我国有关核心素养基本概念和子维度的相关定义,核心素养被进一步区分为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并进一步划分其内涵,即本文所提到的人文科学素养这一指标,包含了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评质疑以及勇于探究六项因子,大学课程教学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的培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课程教学与学生群体教育成果间关联性之中,积极认知优势是本文所探讨的主要中介变量和传导因素,也是对于学生群体自身特质与学习过程的一类评价指标。本文所谈论到的积极认知优势包括大学生的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性思维、好学以及其洞察力五项因素,不同学生的认知优势程度不一,而这也对其人文科学素养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尝试探讨这一中介作用,并且尝试去分析认知优势对人文科学素养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基于陕西省高校学生课程认同、认知优势和核心素养的调查问卷信息收集结果,对于现有数据总量进行抽样和分析,利用回归方程与结构方程模型对于不同类型学生群体积极认知优势背景下的核心素养子维度进行预测,构建了相应大数据分析模型,对于现有数据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和分析。本文使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一系列对于高校课程教学有意义的结论,本文采用“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调查问卷”做抽样调查,随机抽查,采取大学教学、认知优势、人文科学素养等量表,采用美国大型结构方程式SPSS21.0预测分析软件和解决方案AMOS18.0结构方程模型软件处理大数据,做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与预测因子分析等一系列实证分析和结构建模处理。研究大学生认知优势对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科学素养的激励效应,得出研究结论如下:层次分析建模研究结论:(1)大学生认知优势与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科学素养具有密切关系;(2)大学生信念是课程教学培育其人文素养中的首要认知激励因素;(3)大学生创造性是课程教学培育科学素养中的首要认知激励因素;(4)大学生洞察力与领导力是课程教学培育其人文科学综合素养中的重要认知激励因素;(5)大学生勇敢与激情对课程教学培育其人文科学综合素养产生共同非认知协同激励作用;(6)在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科学素养中,大学生认知优势有利于促进勇于探究能力及审美情趣的形成与发展。综合预测建模研究结论:在高校各类课程教学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文化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和科学素养(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索)实践中,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学行为价值VIA系统中的认知性格优势(知识或智慧美德)如创造力、精神信念、领导力、判断力、好奇心、社交智慧、观察力等产生了显着的激励中介效应。其中,创造力、好奇心、判断力是激励大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的认知性格优势,精神信念、领导力、社交智慧是激励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认知性格优势。教育建议:建议在大学课程教育和人才培养实践中,教师多关注和多激发学生认知性格优势的开发,以便更有效的激励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目标培育。精准激发大学生认知优势潜能以提升高校课程教学对其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水平,通过一系列分析,给出教育教学的建议,包括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思政课程的建议,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从而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冯园园[8](2020)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面对的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多的学业、就业、感情等压力,而大学生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其心理素质是关键。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对国家乃至整个民族都具有意义。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价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将其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人口学特征(包含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发生过重大生活事件等基本个人信息),另一部分为学生的日常生活(该部分度量了学生的个人性格、个人能力、面对的外界压力等),主要运用?2检验、Logistic回归、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首先使用?2检验对自主设计问卷涉及的13个人口学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是否考入理想大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表现上具有显着差别。随后,以13个人口学特征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只有是否考入理想大学这一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其OR值为0.605,这说明考入理想大学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发生比是未考入理想大学大学生的0.605倍。接下来,我们先后使用Logistic回归、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否经常参加聚会、是否具有学习、就业压力、是否能够积极处理生活中的困难等)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Logistic回归直接以问卷中的18个题目为自变量来拟合方程,最终的回归方程包含“感觉自己很渺小,对未来很迷茫”、“能够积极处理生活中的困难”两个自变量,且其回归系数可以合理解释。接下来我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另一个角度继续研究这一课题,在结构方程模型中,问卷中的18个题目为观测变量,自变量为观测变量抽象出的特质(个人性格、个人能力以及面对的外界压力),因变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运用AMOS探析自变量对因变量以及观测变量对自变量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人能力以及面对的外界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且外界压力的影响作用更大。Logistic回归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相互补充,结构方程模型的结论更加全面、综合,而Logistic回归阐述了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最后,根据所得结论我们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其自身的共同努力。学校方面应加强对大学生学业、就业指导,以帮助其认识自己、正视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家长需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其问题所在,并帮助其及时解决问题;此外,大学生自身也应提升个人能力,提升受挫以及适应现实社会的能力。

刘晓宁[9](2020)在《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各高校陆续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大力推进本科教学改革,表明注重人才培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心,人才培养最基础的落脚点则在课堂,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极其重要,而其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课堂消极沉默状态则成为制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它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提高以及教师教学的发挥和创新,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健康心理的形成,阻碍课堂互动,影响教与学的质量。近年来,学者们关于课堂沉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积极沉默与课堂消极沉默两个方面,课堂积极沉默方面主要着眼于沉默的正面影响,而课堂消极沉默方面则主要集中于沉默的负面影响、成因以及如何消除课堂消极沉默三个部分,其中,学者们大都提出了课堂消极沉默的影响因素,但很少有学者以定量研究的方法探寻其形成机制。鉴于此,本文以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及其形成机制为研究对象,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与理论基础,从课堂消极沉默的内涵与外延出发,探索课堂消极沉默的表现及分类,构建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形成机制的理论模型,以此形成理论依据。同时,进行研究的调查设计,根据研究调查结果进行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现状分析,并利用路径分析方法,探求哪些因素会导致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产生,试图分析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产生的来源以及具体形成路径,探讨各影响因素是如何作用于课堂消极沉默的机理。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主要为:第一,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状态普遍存在,且这一现象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第二,不同评价主体对于课堂消极沉默程度的总体评价有较大差异;第三,“学生素养”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最关键因素,素养越低的学生,其课堂消极沉默程度越高;第四,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课堂消极沉默程度不同,高年级学生的课堂消极沉默程度反而更高;第五,不同个体特征的大学生在课堂消极沉默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学习成绩差、无考研打算以及未曾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程度更高;第六,“教师素养”和“教师教法”对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具有显着负向影响,较高的教师素养、恰当的教学方法会降低课堂消极沉默程度;第七,“服务支持”并非影响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关键性因素,但提升高校服务支持是消除课堂消极沉默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根据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和研究结论,并结合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消减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需从课堂主体与课堂主导者等多个角度综合施策;第二,使教师和学生对双方和课堂互动本身有更清晰准确的认知,有助于破除学生课堂表达的“心理阻力”从而打破课堂消极沉默;第三,提升学生自身素养与综合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破除“开口障碍”以加强课堂师生互动;第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有效消减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第五,提升学校的“服务支持”,是增强学生与教师课堂互动的途径之一。

余莉莉[10](2020)在《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发展的新时期,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建设一流大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大学最基本的职能是“人才培养”,而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所以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是目前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此探究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情况及影响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因素,对于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打造“教育质量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怎样调整自我来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怎样有目标的学习和有方法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对高校本科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内容还需要进行补充。基于此,本文以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总结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以此对学习适应性进行内涵和外延的剖析,并对可能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为实证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对本科生展开调查,以抽取的样本为调查对象,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统计推断,揭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现状及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呈现比较良好的状态,反应要重视高校教育管理;第二,“目前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本科生学习适应性产生显着影响,其中,担任学生干部的本科生学习适应性更强;第三,“父母教育方式”对高校本科生的学习适应性影响显着,“民主型”教育方式的本科生的学习适应性更强;第四,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多且杂,“学习态度”是主要因素,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增强本科生的学习适应性;第五,“学习氛围”对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显着,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加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基于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并调查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进一步实现中小学和大学学习阶段的有效衔接;第二,高校应在硬、软件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第三,积极采用“民主型”父母教育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第四端正自已的学习态度,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第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二、大学生应对过程的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应对过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及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文献综述
    2.2 国外文献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3.1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现状
    3.3 本章小结
4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4.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介绍
    4.2 研究过程
    4.3 访谈结果
    4.4 模型构建
    4.5 研究假设
    4.6 本章小结
5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设计与分析
    5.1 研究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5.2 调研过程和样本概况
    5.3 正式量表的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1 描述性分析
    6.2 相关性分析
    6.3 中介效应分析
    6.4 研究假设检验与模型修正
    6.5 本章小结
7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协同演化研究
    7.1 模型假设及主要变量
    7.2 博弈模型的建立
    7.3 博弈模型分析
    7.4 数值仿真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8.3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及协同演化研究”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大学生网络交互的行为空间构建、轨迹预测及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的时代需求
        1.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的潜在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研究综述
        1.3.2 国外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研究综述
        1.3.3 网络信息行为预测研究综述
        1.3.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行为规范研究综述
        1.3.5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信息论与系统论
        2.1.1 信息论
        2.1.2 系统论
    2.2 信息行为相关理论与模型
        2.2.1 信息行为构成要素
        2.2.2 信息行为学相关理论
        2.2.3 信息行为模型
    2.3 社会网络相关理论
        2.3.1 结构洞理论
        2.3.2 社会角色理论
第三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相关理论分析
    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概念界定
        3.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内涵
        3.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外延
        3.1.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定义
    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要素属性分析
        3.2.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主体属性
        3.2.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属性
        3.2.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情境属性
        3.2.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本体属性
    3.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特征分析
        3.3.1 时空延续性
        3.3.2 极性动态性
        3.3.3 演化周期性
        3.3.4 群体可知性
第四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机理分析
    4.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概念与目标分析
        4.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概念
        4.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目标
        4.1.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与行为轨迹绘制内在关联
    4.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原则
        4.2.1 层次性原则
        4.2.2 全面性原则
        4.2.3 量化性原则
        4.2.4 系统性原则
        4.2.5 开放性原则
        4.2.6 具象化原则
    4.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机理
        4.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属性选取机理
        4.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数据遴选机理
        4.3.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网络加权机理
        4.3.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模型构建机理
第五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模型
    5.1 基于改进数据分析法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指标构建与筛选模型
        5.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初始指标体系构建
        5.1.2 基于改进数据分析法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指标体系筛选模型
    5.2 大学生群体主体属性数据获取模型
        5.2.1 基于中心度与Page Rank算法的大学生群体社会网络属性数据获取模型
        5.2.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学生群体情感测度模型
    5.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属性稳定性数据获取模型
        5.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衍进指数内涵
        5.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衍进判定流程
        5.3.3 基于聚类有效性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衍进指数
    5.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指标权重计算模型
    5.5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实证研究
        5.5.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实证数据来源
        5.5.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实证流程
        5.5.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实证结果
第六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机理分析
    6.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概念与目标分析
        6.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概念
        6.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目标
    6.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原则
        6.2.1 主体边界性原则
        6.2.2 主体完整性原则
        6.2.3 属性协同性原则
        6.2.4 属性自适应原则
        6.2.5 流程自动化原则
        6.2.6 媒体多样化原则
    6.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机理
        6.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的数据遴选机理
        6.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的函数拟合预测机理
        6.3.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的相似度计算及预测机理
        6.3.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的模型构建机理
第七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1 基于函数拟合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1.1 基于曲线拟合分析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1.2 基于本底线法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1.3 基于灰色预测法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2 基于轨迹相似度计算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2.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分段
        7.2.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结构相似度计算
    7.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预测实证研究
        7.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数据来源
        7.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实证过程
        7.3.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实证结果
第八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与规范引导策略
    8.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
        8.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要素
        8.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等级分型体系
    8.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机制
        8.2.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显性引导机制
        8.2.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隐性引导机制
        8.2.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引导效力评价及优化机制
    8.3 基于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的规范引导策略
        8.3.1 红色级别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8.3.2 橙色级别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8.3.3 黄色级别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8.3.4 蓝色级别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 Ⅱ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指标体系专家评价矩阵
    附录 Ⅲ 调查对象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结果
    附录 Ⅳ 灰度模型求解的MATLAB代码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
    注释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理论概述
    一、概念厘定
        (一)认同
        (二)“中国梦”
        (三)大学生“中国梦”认同
    二、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存在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意识理论
        (三)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三、相关学科理论的理性借鉴
        (一)认知心理学理论
        (二)社会认同理论
        (三)社会交换理论
    注释
第二章 近代以来中国强国梦想的历史考量
    一、中华民族“百年沉沦”的历史时期(1840-1949)
        (一)追求平均主义思想的太平天国运动
        (二)追求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三)追求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四)探索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
    二、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时期(1949-197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
    三、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历史时期(1978-2012)
        (一)改革开放时期“三步走”发展战略
        (二)世纪之交“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三)新世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四、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历史时期(2012--至今)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注释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实证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样本和频率分布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调查问卷的样本分析
        (三)调查问卷的频率分布
    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频率分析
        (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差异性分析
    三、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主要成效
        (一)大学生对中国梦基本认知状况总体向好
        (二)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较高
        (三)大学生参与践行中国梦的主动性较强
    注释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模糊动摇
        (二)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功利主义
        (三)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知行脱节
    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西方不良价值观渗透消解学生理性认同
        (二)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致使政治认同式微
        (三)高校思政工作与中国梦认同有效协同不够
        (四)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成长阶段相对特殊
    注释
第五章 增强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引导路径分析
    一、聚焦“立德树人”引领中国梦认同方向
        (一)坚持“三全育人”明确中国梦认同目标
        (二)把握“三大规律”提升中国梦认同实效
    二、注重“有机协同”构建大思政格局
        (一)构建中国梦认同合力育人格局
        (二)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
    三、持续优化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社会环境
        (一)积极营造优良的社会文化氛围
        (二)发挥大众传媒的辐射引领作用
        (三)提升网络话语方式的引导能力
    四、激发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主体自觉
        (一)引领大学生坚定精神支柱
        (二)明晰小我与大我的责任担当
        (三)推动大学生的日常实践养成
    五、有效化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制约因素
        (一)凸显中国梦教育的社会问题导向
        (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
        (三)发掘新媒体在筑梦育人中的作用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创业者特征视角的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
        2.1.1 扎根理论
        2.1.2 人与组织匹配理论
        2.1.3 企业成长理论
        2.1.4 情绪信息理论
    2.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2.2.1 创业者特质与创业者特征相关研究综述
        2.2.2 创业自我效能感相关研究综述
        2.2.3 创业激情相关研究综述
        2.2.4 创业韧性相关研究综述
        2.2.5 新创企业成长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创企业创业者特征挖掘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方法
        3.1.2 访谈对象的选择
        3.1.3 访谈提纲设计
        3.1.4 数据收集过程
    3.2 研究过程
        3.2.1 开放编码
        3.2.2 主轴编码
        3.2.3 选择编码
        3.2.4 语义分析
        3.2.5 理论饱和度检验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4.1 变量内涵界定与维度
        4.1.1 创业者内核性特质的内涵界定与维度
        4.1.2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内涵与维度
        4.1.3 创业激情的内涵与维度
        4.1.4 创业韧性的内涵与维度
        4.1.5 创新性的内涵与维度
        4.1.6 新创企业成长的内涵与维度
    4.2 理论模型构建
    4.3 研究假设的提出
        4.3.1 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的假设
        4.3.2 创业韧性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的假设
        4.3.3 创业韧性的中介效应假设
        4.3.4 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性的调节效应假设
        4.3.5 创新性与创业激情的联合调节效应假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1 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流程
        5.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5.1.2 问卷设计的流程
    5.2 调查问卷内容的确定
    5.3 变量的度量
        5.3.1 创业者内核性特质的度量
        5.3.2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度量
        5.3.3 创业激情的度量
        5.3.4 创业韧性的度量
        5.3.5 创新性的度量
        5.3.6 新创企业成长的度量
        5.3.7 控制变量的测量
    5.4 预调研及问卷修正
        5.4.1 预调研数据收集
        5.4.2 预调研数据处理及问卷修正
    5.5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5.5.1 数据收集
        5.5.2 样本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分析
    6.1 数据分析方法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
        6.2.1 信度分析
        6.2.2 效度分析
    6.3 假设检验
        6.3.1 直接效应检验
        6.3.2 创业韧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6.3.3 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新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6.3.4 创业激情与创新性的联合调节效应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果讨论与启示
    7.1 结果讨论
        7.1.1 创业者特征构成要素的讨论
        7.1.2 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的讨论
        7.1.3 创业韧性的中介效应讨论
        7.1.4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讨论
        7.1.5 创业激情与创新性的调节效应的讨论
    7.2 管理启示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本文的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8.3.1 研究局限
        8.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创企业创业者特征挖掘”访谈提纲
附录2 新创企业成长影响机理的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论文研究思路
        1.4.2 论文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释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总体国家安全观
        2.1.2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2.2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构成要素
        2.2.1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主体
        2.2.2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客体
        2.2.3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介体
        2.2.4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环体
    2.3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实质核心及内容特点
        2.3.1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实质
        2.3.2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核心
        2.3.3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2.3.4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现状的实证分析
    3.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3.1.1 维度指标设计与操作化定义
        3.1.2 问卷编制及信度检验
        3.1.3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3.2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取得的成效
        3.2.1 高校高度重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3.2.2 大学生高度认同总体国家安全观
    3.3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3.3.1 教育主体尚未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3.3.2 教育客体学习缺乏自觉性
        3.3.3 教育介体内容分散形式单一
        3.3.4 教育环体影响甚微
    3.4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不强
        3.4.2 教育客体缺乏国家安全形势研判能力
        3.4.3 教育介体尚未形成完善的教育场域
        3.4.4 教育环体尚未与高校形成有机联动
第四章 加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对策
    4.1 强化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4.1.1 巩固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4.1.2 强化班主任辅导员的骨干作用
        4.1.3 发挥专业课教师的协同作用
    4.2 提升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客体的自我教育能动性
        4.2.1 增强大学生安全形势研判能力
        4.2.2 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使命意识
    4.3 拓展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介体的场域实效功能
        4.3.1 深化思政课教学中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相关内容
        4.3.2 探索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多渠道教学模式
        4.3.3 创新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差异化培养理念
    4.4 增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环体的宣传联动效能
        4.4.1 营造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4.4.2 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空间的第二阵地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问题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育德育心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积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育德防范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
        1.2.2 育心防控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
        1.2.3 应激诱发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
        1.2.4 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理论创新
        1.4.2 方法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大学生心理危机
        2.1.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
        2.1.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2.1.3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
    2.2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2.1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
        2.2.2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2.2.3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
    2.3 性格优势
        2.3.1 性格优势的概念
        2.3.2 性格优势的分类体系
        2.3.3 性格优势测量工具
    2.4 其他相关理论
        2.4.1 德心共育的教育理念
        2.4.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4.3 马克思主义内外因论
第三章 研究对象
    3.1 研究对象
        3.1.1 资料来源
        3.1.2 随机抽样
    3.2 研究工具
        3.2.1 调查工具
        3.2.2 分析工具
    3.3 假设检验
        3.3.1 理论假设
        3.3.2 实证检验
第四章 实证量化分析
    4.1 实证调查:人口学和社会学基本资料分析
        4.1.1 学校分布:抽样27 所高校34518 名学生
        4.1.2 性别分布:抽样学生中男生44.4%和女生55.6%
        4.1.3 年龄分布:抽样学生中年龄16-27 岁均龄19.65 岁
        4.1.4 学校分布:抽样学校中包括三类省属高校
    4.2 目标样本:重度抑郁与自杀倾向抽样资料分析
        4.2.1 重度抑郁:总样中偏重抑郁445 人和严重抑郁96 人
        4.2.2 自杀倾向:总样中红色预警259 人和橙色预警832 人
        4.2.3 交互筛查:总样中红色预警259 人和橙色预警832 人
        4.2.4 研究组自杀危机259 人,对照组无自杀危机263 人
    4.3 育德因素:学生核心素养缺失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4.3.1 抽样比对:学生核心素养缺失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4.3.2 性别比对:男女生核心素养缺失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4.3.3 学校比对:核心素养缺失诱发抑郁并危机Logistics预测
    4.4 育心因素: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4.4.1 抽样比对:性格优势缺失诱发自杀倾向危机Logistics预测
        4.4.2 性别比对:性格优势和心理资本缺失诱发危机Logistics预测
        4.4.3 学校比对:各校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4.5 综合因素:学生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4.5.1 抽样比对: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4.5.2 性别比对: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4.5.3 学校比对: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4.6 实证归纳:学生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预测心理危机归纳
        4.6.1 育德归纳: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缺失项归纳分析
        4.6.2 育心归纳:心理危机学生的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4.7 验证模型:学生育德和育心因素双向调节抑郁并危机的结构方程模型
        4.7.1 总样控制模型:无育德育心介入的抑郁发作诱发心理危机预测模型
        4.7.2 总样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4.7.3 省本高校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4.7.4 高职院校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4.7.5 民办高校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4.8 线性建模验证:育德品质和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方程
        4.8.1 预测变量排序: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4.8.2 回归系数估计: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4.8.3 残差正态分布: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4.8.4 模型建构汇总: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第五章 个案质性分析
    5.1 学生育德因素缺失诱发心理危机案例
        5.1.1 缺失“珍爱生命”核心素养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5.1.2 缺失“乐学善学”核心素养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5.1.3 缺失“欣赏美好”核心素养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5.2 学生育心因素缺失诱发心理危机案例
        5.2.1 缺失“爱与被爱”性格优势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5.2.2 缺失“希望乐观”性格优势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5.2.3 缺失“自控判断”性格优势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5.3 育德与育心工作盲区导致心理危机案例
        5.3.1 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灰色地带”
        5.3.2 家庭环境因素诱发学生心理危机
        5.3.3 社会支持系统缺乏导致的心理危机
第六章 讨论与建议
    6.1 外部诱因和内部成因交互作用,是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核心机制
    6.2 大学生多项核心素养的缺失,是其自身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德预警因素
    6.3 大学生多项性格优势的缺失,是其自身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心预警因素
    6.4 大学生核心素养与性格优势的缺失交互作用预警其心理危机的产生
    6.5 性别、学校、年级等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调节因素
    6.6 建议:培育育德育心品质以预防干预其心理危机的育德育心工作策略
第七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7)大学生认知优势对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科学素养的激励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1.2.1 国内外大学教学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外认知优势的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相关研究
        1.2.4 国内外大学教学、认知优势和人文科学素养关系研究
        1.2.5 前人研究成就与不足的述评及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思路、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大学课程教学
        2.1.2 积极认知优势
        2.1.3 人文科学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大学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大学教学对学生人文科学素养的培育功能
        2.2.3 认知优势对学生人文科学素养的激励作用
        2.2.4 认知优势在对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中介效应
        2.2.5 认知优势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和体现
第三章 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资料来源
        3.1.2 随机抽样
    3.2 研究工具
        3.2.1 调查工具
        3.2.2 分析工具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综述法
        3.3.2 理论分析法
        3.3.3 实证分析法
    3.4 假设检验
        3.4.1 理论假设
        3.4.2 实证检验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大学教学、认知优势、人文科学素养等量表信度检验
        4.1.1 大学课程教学量表的信度检验
        4.1.2 “大学生认知性格优势量表”信度检验
        4.1.3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量表”信度检验
    4.2 大学课程教学、学生认知优势与人文科学素养答卷效度检验
        4.2.1 学生喜欢课程教学与相应素质提升的相关分析效度检验
        4.2.2 学生认知优势与人文科学素养的相关分析效度检验
    4.3 无课程教学介入下的大学生认知优势对人文科学素养的激励效应
        4.3.1 无课程教学介入下的大学生认知优势对人文素养的激励效应
        4.3.2 无课程教学介入下的大学生认知优势对科学素养的激励效应
        4.3.3 无课程教学介入大学生认知优势对人文科学综合素养的激励效应
    4.4 大学生认知优势在介入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素养中的激励效应
        4.4.1 大学生认知优势对专业与思政课培育人文素养的激励效应
        4.4.2 大学生认知优势对体育与心理课培育人文素养的激励效应
        4.4.3 大学生认知优势对数学与英语课培育人文素养的激励效应
        4.4.4 大学生认知优势对技能与实践课培育人文素养的激励效应
        4.4.5 大学生认知优势对人文与科技课培育人文素养的激励效应
    4.5 大学生认知优势在介入课程教学培育科学素养中的激励效应
        4.5.1 大学生认知优势对专业与思政课培育科学素养的激励效应
        4.5.2 大学生认知优势对体育与心理课培育科学素养的激励效应
        4.5.3 大学生认知优势对数学与英语课培育科学素养的激励效应
        4.5.4 大学生认知优势对技能与实践课培育科学素养的激励效应
        4.5.5 大学生认知优势对人文与科技课培育科学素养的激励效应
    4.6 大学生认知优势在介入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科学素养的激励效应
        4.6.1 大学生认知优势对专业与思政课培育人文科学素养激励效应
        4.6.2 大学生认知优势对体育与心理课培育人文科学素养激励效应
        4.6.3 大学生认知优势对数学与英语课培育人文科学素养激励效应
        4.6.4 大学生认知优势对技能与实践课培育人文科学素养激励效应
        4.6.5 大学生认知优势对人文与科技课培育人文科学素养激励效应
    4.7 大学生认知优势对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科学素养的激励因素归纳
        4.7.1 对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素养产生激励的显着认知优势归纳
        4.7.2 对课程教学培育科学素养产生激励的显着认知优势归纳
        4.7.3 对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科学素养产生激励的显着认知优势归纳
    4.8 结构建模验证:“学生喜欢课程—认知优势—人文科学素养”结构方程
        4.8.1 无中介模型:无中介下大学生喜欢的课程对人文科学素养预测模型
        4.8.2 总样“喜欢课程—认知优势—人文科学素养”预测模型
        4.8.3 男生“喜欢课程—认知优势—人文科学素养”预测模型
        4.8.4 女生“喜欢课程—认知优势—人文科学素养”预测模型
        4.8.5 “学生喜欢课程—认知优势—人文科学素养”综合预测归纳与总结
    4.9 线性建模验证:“学生喜欢课程—认知优势—人文科学素养”线性方程
        4.9.1 预测变量排序:学生认知优势对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科学素养激励效应
        4.9.2 回归系数估计:学生认知优势对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科学素养激励效应
        4.9.3 残差正态分布:学生认知优势对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科学素养激励效应
        4.9.4 模型建构汇总:学生认知优势对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科学素养激励效应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5.1 大学生认知优势与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科学素养具有密切关系
    5.2 大学生信念是课程教学培育其人文素养中的首要认知激励因素
    5.3 大学生创造性是课程教学培育科学素养中的首要认知激励因素
    5.4 大学生洞察力与领导力是课程教学培育其人文科学综合素养中的重要认知激励因素
    5.5 大学生勇敢与激情对课程教学培育其人文科学综合素养产生共同的非认知协同激励作用
    5.6 在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科学素养中,大学生认知优势有利于促进其勇于探究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与发展
    5.7 教育建议:精准激发大学生认知优势潜能以提升高校课程教学对其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水平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行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知识
    2.1 Logistic回归
    2.2 结构方程模型
第三章 问卷说明
    3.1 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法
    3.2 问卷构成
        3.2.1 量表
        3.2.2 自主设计问卷
    3.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3.3.1 问卷信度检验
        3.3.2 问卷效度检验
第四章 实证分析
    4.1 样本总体构成
    4.2 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4.3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的Logistic回归
    4.4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生活习惯方面的Logistic回归
        4.4.1 描述性分析
        4.4.2 相关性分析
        4.4.3 模型建立
        4.4.4 模型检验
        4.4.5 总结
    4.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5.1 模型建立
        4.5.2 模型的拟合与修正
        4.5.3 模型的解释
    4.6 Logistic回归与结构方程的异同点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课堂沉默的内涵与类型的研究
        1.3.2 关于课堂消极沉默的表现形式和类型的研究
        1.3.3 关于课堂消极沉默的负面影响的研究
        1.3.4 关于课堂消极沉默的影响因素研究
        1.3.5 结论与启示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课堂沉默
        1.4.2 消极沉默
        1.4.3 形成机制
第2章 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形成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2.1 理论回顾
        2.1.1 内隐理论
        2.1.2 归因理论
        2.1.3 “两种理论”应用的恰当性
    2.2 “变量”选择与解析
    2.3 理论模型构建与模型解析
        2.3.1 理论模型构建
        2.3.2 模型解析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总体研究思路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3.1 研究内容
        3.3.2 研究方法
    3.4 问卷设计
        3.4.1 预试问卷结构
        3.4.2 题项设计
    3.5 调查设计
第4章 预调查与问卷检验
    4.1 预调查
    4.2 预试问卷检验
        4.2.1 量表题项的项目分析
        4.2.2 量表结构的因素分析
        4.2.3 量表信度检验
    4.3 问卷修订与正式问卷形成
第5章 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状调查与描述
    5.1 样本特征描述
    5.2 现状描述
        5.2.1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在不同性别与年级上的表现
        5.2.2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在不同家庭的表现
        5.2.3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在不同高校和专业上的表现
        5.2.4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在不同个体特征上的表现
        5.2.5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不同主体评价的比较
        5.2.6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在各观测指标上的表现
        5.2.7 课堂消极沉默“影响因素”在各观测指标上的表现
第6章 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实证分析
    6.1 独立样本t检验
    6.2 方差分析
    6.3 相关分析
    6.4 路径分析
        6.4.1 理论模型与分析路径
        6.4.2 自变量间的多元共线性诊断
        6.4.3 模型参数估计
        6.4.4 实证模型与变量效应
    6.5 实证结果描述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10)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本科教育模式与基础教育模式的不同
        1.1.2 本科生学习适应性不良的现象增多
        1.1.3 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重要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
    1.4 研究问题、思路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假设
        1.4.3 研究思路
        1.4.4 主要研究内容
        1.4.5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1.5.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5.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理论
        1.5.3 奥斯汀的“IE0模型”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 关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2.1.1 关于学习适应性概念的研究
        2.1.2 关于学习适应性测量工具的研究
        2.1.3 关于本科生学习适应性表现的研究
    2.2 关于本科生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2.2.1 从个人特征来看
        2.2.2 从学校层面来看
        2.2.3 从家庭层面来看
    2.3 关于本科生学习适应性对策的研究
        2.3.1 个人层面
        2.3.2 学校层面
        2.3.3 家庭层面
    2.4 对已有研究的认识和思考
        2.4.1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2.4.2 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3章 问卷设计与调查
    3.1 问卷设计
        3.1.1 文献回顾
        3.1.2 题项设计
    3.2 预调查与预试问卷检验
        3.2.1 量表项目分析
        3.2.2 因素分析
        3.2.3 量表信度检验
    3.3 问卷的修订与正式问卷的形成
    3.4 调查设计与调查实施
        3.4.1 调查方案的制定
        3.4.2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式的选择
        3.4.3 问卷复检
第4章 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均值分析
        4.2.1 独立样本t检验
        4.2.2 单因子方差分析
    4.3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4.3.1 相关分析
        4.3.2 多元共线性诊断
        4.3.3 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4.3.4 集中量和差异量的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与分析
    5.2 对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预试问卷
    附录2 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正式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大学生应对过程的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及协同演化研究[D]. 赵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大学生网络交互的行为空间构建、轨迹预测及引导研究[D]. 朱镇远. 吉林大学, 2020(03)
  • [3]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策略研究[D]. 韩丹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4]基于创业者特征视角的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研究[D]. 王军. 吉林大学, 2020(01)
  • [5]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问题研究[D]. 蒋彭阳.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6]育德育心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积极效应研究[D]. 骆语辰.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7]大学生认知优势对课程教学培育人文科学素养的激励效应研究[D]. 杨昕怡.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8]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分析[D]. 冯园园.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 刘晓宁. 南昌大学, 2020(01)
  • [10]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 余莉莉. 南昌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大学生应对过程的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