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物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飞[1](2021)在《基于遥感技术的建筑抗震因子提取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开展建筑抗震能力影响因子(下文简称“抗震因子”)调查,预测地震情景下的建筑破坏比,是编制区域防震减灾规划、制定区域抗震设防水准的重要依据。受“保障生命”的抗震设计思路影响,传统的单体建筑抗震能力验算重点在于研究单体建筑的物理响应机制、建立建筑破坏概率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影响建筑破坏率的“结构、高度、设防等级”等抗震因子加权,建立了丰富的区域建筑震害预评估模型。近年来,在“保障性态”的抗震设计新思路下,建筑抗震能力评估不仅考虑建筑本身的破坏概率,还增加了“建筑使用功能、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社会影响方面的考虑。在传统的“结构、高度、设防等级”等抗震因子体系中引入“设防水准、人口密度、经济密度”等空间分布差异显着的因素,综合开展城市群、建筑群建筑抗震能力,构建地震情景,预评估建筑破坏比、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当前建筑抗震能力评估的新趋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对我国的建筑抗震因子数据调查提出了“范围更广、效率更高”的需求。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且建筑基础数据库不完整,加之,传统实地调查方法难度大、成本高且效率较低。如何建立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大范围建筑抗震因子调查方法,建立适合大空间尺度的震害预评估流程,是我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建筑群震害预评估中的抗震因子参数难获取的问题,本论文研究了各类遥感数据与Web大数据信息相结合的建筑群抗震因子提取方法,结合灯光遥感数据,统计分析了人口与经济等承灾体的时空分布特征,构建了基于遥感的震害预评估流程与方法。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基于建筑震害等级和震害指数,研究了影响建筑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各类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相位特征”等遥感指数与建筑“轮廓、高度、年代”等抗震因子的关系,介绍了各类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原理。基于遥感提取的建筑抗震因子(下文简称“遥感抗震因子”)概率化分布特点,给出了基于遥感抗震因子的建筑破坏比预评估方法。(2)构建了基于遥感数据的建筑群抗震因子提取流程与方法。结合Web大数据改进了K-means影像分类算法,提出了网络数据与遥感数据相结合的建筑区快速提取技术,提取精度可达到90%以上;针对国内建筑属性数据库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城市、乡镇、农村”三级抽样的建筑抗震因子获取方法,评估了“人口普查数据”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建筑属性分布率随时间变化特征,在双侧精度99%置信区间内,全国各省份建筑属性结构在10年内无显着变化。最终认为,“人口普查数据”中的建筑属性分布概率可作为区域建筑抗震因子参数输入区域建筑破坏比预评估模型。(3)建立了单体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方法与流程。基于机器学习的Seg Net模型建立了基于GF-2的0.8m分辨率建筑轮廓提取方法,平均提取精度92.14%;提出了基于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S-In SAR)相位残差的建筑高度提取方法,结果的误差均值为-0.06层,误差均方差为2.01层(样本最大楼层数为29层),能够满足建筑易损性曲线评估模型的要求;建立了基于时序光学遥感数据和web大数据的建筑年代变化检测方法,90年代以前老旧建筑的识别率46.15%,90年代建筑识别率63.55%,2000-2010年建筑识别率84.23%,2010年以后建筑识别率90.91%;尝试基于PS-In SAR的时序形变数据,探索考虑大型建筑热胀冷缩系数的结构鉴定方法,结构判别精度可达到70.17%。(4)分别以首都圈和四川为研究区,基于模糊评价法与建筑易损曲线,实现了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建筑震害预评估。以首都圈当前建筑震害因子数据为例,复现1976年唐山地震,预评估了首都圈建筑群破坏比,产出县域尺度的建筑抗震指数与模拟的宏观地震烈度;以四川省2008年汶川地震前后遥感数据为例,模拟了2008年四川省建筑震害、震中区县人员伤亡及建筑经济损失,验证了本方法的震害损失预评估精度。
马雨明[2](2021)在《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及房屋结构抗震措施分析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为解决城镇职工住房短缺问题,我国各个城市都建造了大量住宅。目前这些建筑大部分已经服役30多年,存在房屋本体破损,配套设施落后,各种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2019年以来,随着棚改收官,老旧小区改造接棒成为惠民生、扩内需的重要手段。因此,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及房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成为了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本文在调研了大理市下关镇多个老旧小区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老旧小区改造背景及政策,对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内容、方法及房屋结构抗震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深入的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明确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与内容,概括性地论述了我国老旧小区的建设背景及国内外老旧小区改造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有关老旧小区改造的国家及地方政策进行了介绍,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大理市老旧小区现状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提升老旧小区整体配套设施及结构抗震措施方面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为后续整体改造及抗震加固的实施与研究做了铺垫。第三部分对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改造内容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大理市实际情况对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及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介绍了实施改造所取得的成果。第四、五部分是对第三部分改造工作遇到结构安全问题的具体实践,第四部分针对老旧小区房屋结构安全性的评定程序、内容及要求做了介绍,对老旧小区改造对象的结构抗震性能的鉴定工作内容及评价原则做了论述,为部分老旧小区房屋建筑进行抗震加固的必要性提供了依据。第五部分对拟实施改造的花园社区某宿舍楼进行了房屋安全性及抗震性鉴定,运用PKPM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鉴定加固模块对该工程进行了抗压承载力、抗震承载力和高厚比等验算,根据鉴定结论提出相应的加固方案并对各方案做了成本分析。希望本文对老旧小区现状问题的归纳整理、改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及相关工程的鉴定加固方案对类似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陆志华,李焰[3](2021)在《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补强加固技术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补强加固中缺陷的成因、加固材料的分类、加固处理技术的分类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对加固理论和已有的规范、规程做了归类介绍,并对加固技术进行了展望。
王丽欣[4](2020)在《沈阳地区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与加固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与建筑艺术价值往往不能拆除重建。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历史建筑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因此历史建筑的检测和加固的应用研究十分必要。旧有的历史建筑因服役时间过长,建筑结构不能满足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和科学的检测鉴定,再对其进行加固设计,达到再利用历史建筑的目的。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实例沈阳帅府,对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鉴定和加固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深入研究。本文具体内容如下:(1)总结国内外建筑的检测及加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明确了历史建筑因具有特殊性,所以检测鉴定和加固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同时也明确了历史建筑前期的检测鉴定对后续加固设计的重要意义。(2)概括了沈阳地区历史建筑目前的情况以及分类,提出保护和加固历史建筑的原则,总结了妥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历史建筑的方法。(3)历史建筑的情况往往比一般建筑复杂,所以对历史建筑提前进行检测鉴定尤为重要。应在不影响建筑风貌的情况下对建筑进行检测。本文简单总结了对历史建筑检测的常用方法。(4)因历史建筑需在不损伤保护的内容的前提下,使建筑结构在加固后满足现行规范,所以加固的方法往往有所限制。本文总结了历史建筑在加固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注意事项。概括了历史建筑加固设计中常用的加固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5)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以沈阳地区砖砌体结构帅府舞厅为例,采用PKPM鉴定加固模块对历史建筑结构进行安全性鉴定受压计算以及抗震验算,以最小改造并满足建筑功能为前提,借鉴验算结果进行合理的加固设计,使其在加固后满足现行规范。因历史建筑的加固所涉及结构力学、加固技术、建筑历史保护等多方面学科,所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随着新工艺和新材料的陆续出现,为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以及加固带来新的理念和机遇。本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检测鉴定与加固,可以为相同地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参考。
郑留欢[5](2020)在《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土木工程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并且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质量控制的方式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土木工程信息化是土木工程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土木工程软件的开发以及软件的运用就是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显着标志。质量检测分析软件在土木工程质量检测分析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日益明显。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质量检测是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质量检测应该贯穿于工程建设过程的始终。质量检测分析,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土木工程进行了信息化的研究:首先利用Visual Basic软件来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的理论及管理对象,其次论文又研究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的特点、内涵等。最后,依据现有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的理论背景,采用计算机技术,设计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的流程,建立了信息化软件的界面,设计出来的软件界面简洁明了、美观、适用。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探讨了国内外土木工程信息化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2)研究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的基本特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理论及管理的对象。(3)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的内容、特点、依据,以及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中常用的仪器。(4)设计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的流程。(5)建立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软件的界面。(6)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应用实例。图[46]表[2]参[80]
乔佳胤[6](2020)在《多层建筑电气火灾致因及房屋功能恢复的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根据资料显示,电气原因是造成建筑物重、特大火灾的最主要因素。为了解其特性,分析其特点,降低其发生概率,近年来,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员对建筑物电气火灾的致因进行了多角度、多内容、多维度的研究,针对建筑物火灾事故的发生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而目前的措施大部分是针对火灾发生致因进行的研究,对于火灾发生后的建筑结构、电气线路、消防设施等房屋功能的破坏评定及下一步的恢复工作并未有深入探索。本文对多层建筑电气火灾的致因和致因认定、结构检测与加固、电气线路评定与恢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例研究,意在将繁琐的后期恢复工程与常见电气火灾的致因认定结合到一起,总结出根据不同致因所引起的电气火灾,在房屋功能恢复时检测评定与恢复施工的程序和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研究了常见的短路、接触不良、过载、漏电四种形式的建筑物电气火灾致因,分析其发生特性、发展规律和最终结果,总结出不同的认定方法。通过火灾致因认定,判断火灾的起火点、起火时间、火灾范围等因素,可以得出火灾对多层建筑结构承载力与电气线路、设备影响范围与破坏程度,针对不同电气火灾的发生特点与过火范围,进行下一步的建筑物结构检测与电气线路评定。研究了火灾后建筑物结构检测与加固的程序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电气火灾不同的致因认定的内容,判断火灾现场温度、起火点周围线路、装置、设备损伤等情况,对受火严重的结构构件,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采用拉伸和冷弯试验进行钢筋的力学性能检测,按照检测结果确定受火的结构构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最后,根据实测值与办公楼原结构布置使用PKPM软件对整体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对构件的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确定相应的加固方法进行加固,并在加固后重新进行了验算。研究了火灾后建筑物电气线路评定与修复。根据常见电气线路火灾致因认定中对现场勘查、调查访问、技术鉴定的内容,确定火灾后建筑电气线路受损的重点位置,通过查阅关于电气线路中易受高温影响的电气装置与设备、电气工程施工验收等内容,制定了《电气线路破坏评定表》,对电气工程中的12个大项,61个小项进行评定检查,依据评定内容,确定工程重点与施工内容,按照施工内容,对需要更换、修复和继续使用的进行分类统计,最终确定电气线路恢复的施工内容。最后,通过笔者在2014年参与的一项由于电气线路短路所引发的建筑物火灾的恢复工程作为实例,将所研究的内容运用其中。
张欣[7](2020)在《五灌河挡潮闸安全性态及加固方案分析》文中提出水闸在我国众多的涉水建筑物中,因其较为全面的功能性,在我国的水利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其中,水闸工程有效推进发展了我国的水事业进程,在防洪工程体系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层面发挥出重要的工程效益。混凝土作为水闸最为重要的浇筑材料,但鉴于大部分水闸建成年代久,建筑物及配套设施使用寿命过长,同时因历史原因,不少水闸存在标准低,老化严重,工程管理水平低,建设质量差等,混凝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本文结合江苏省五灌河挡潮闸工程,依据水闸安全鉴定内容,对该水闸的安全性态进行分析,针对水闸闸室结构存在的病害问题,加以适宜的加固措施,借助三维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不同加固水闸闸室结构应力场进行分析,并验证加固方案的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由工程现状调查及现场安全检测资料明确工程案例的安全服役状态,分析该工程的渗流稳定及闸室整体稳定。2、借助ANSYS三维有限元软件创建水闸闸室有限元模型,模拟整个闸室结构的受力,分析结构的承载能力,为该水闸的安全性态评价提供依据。3、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权重的方式对五灌河水闸进行了安全综合评价,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然后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利用最小信息熵原则进行融合计算得到评价指标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五灌河进行综合评价。4、针对闸室结构存在的病害问题,拟定加固方案,借助ANSYS三维有限元软件,研究加固方案的闸室结构应力场分布;模拟了带缝闸墩灌浆处理后的效果,为工程加固提供依据。
王子天[8](2020)在《三亚顺风宾馆结构检测评估及加固措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地建设新建筑,同时早期修建的建筑因标准低已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需对其进行维修、加固和现代化改造;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已有建筑的规模和功能不能满足新的使用要求,而且原有建筑的低标准、建筑的老龄化及长期使用后结构功能的逐渐减弱等引起的结构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考虑昂贵的拆建费用以及对正常生活秩序和环境的严重影响等问题之后,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对既有房屋的维修加固和现代化改造方面。论文首先综述了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的意义,然后解析了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的发展与应用状况,在此基础上以三亚顺风宾馆结构检测评估与加固改造工程为实例,开展了实际工程结构的检测、鉴定及加固等研究工作,具体包括对梁、板、柱混凝土强度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等的现场检测,结合综合抗震指数方法计算的主要构件承载力的验算结果,对该结构安全性进行了鉴定评价,提出加固方案并组织实施,最后对改造后结构进行了安全性评估。主要开展工作如下:首先,阐述了建筑结构功能退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的意义。对建筑结构检测评估的目的、原则、结构检测评估鉴定的程序流程等进行论述,提出进行结构构件回弹等检测分析的第一级鉴定之后,应采用综合抗震指数方法进行第二级鉴定。其次,对既有建筑结构加固原则进行了论述,并分别对地基基础加固、上部结构加固方法的技术特点、适用性等进行了解析。最后,以三亚顺风宾馆为实例,首先对梁板柱混凝土强度、钢筋腐蚀程度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等进行了现场宏观检测,然后结合综合抗震指数方法计算的主要构件承载力的验算结果,给出了结构鉴定结果,提出采用加大基础底面积加固法对基础进行加固、外包角钢法对柱子进行加固、外部粘贴碳纤维布法对梁进行加固的方案。加固完成后,利用综合抗震指数法进行了结构安全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加固后结构抗震符合抗震规范标准要求。该论文有图37幅,表48个,参考文献55篇。
虢新宇[9](2020)在《单轴抗压循环荷载下混凝土声学特性试验研究及损伤演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混凝土作为一种耐久性材料被广泛使用,但长久使用之后对其损伤程度缺乏检测,而循环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将会发生不同程度劣化,继而造成疲劳损伤,最终导致建筑物整体承载能力下降并出现破坏,因此加强对混凝土的无损检测,掌握混凝土损伤过程的演化规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混凝土在单轴循环荷载作用下结合超声波、声发射检测技术探索损伤过程演化规律的研究思路较新。因此本文通过利用超声波和声发射技术并辅以力学特征,探索单轴循环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声学特性和损伤演化规律,以期能使混凝土动态损伤特性得到相应的补充和完善。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进行室内试验,利用应力水平、含水量和水灰比三个变量对平级和逐级两种循环加卸载方式下的混凝土开展研究,发现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弹塑性应变、波速和累计振铃计数曲线都反映出凝土受低应力作用的影响较小,随着应力增加混凝土损伤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同一含水量状态下,水灰比越大的试件其损伤就越大,当水灰比一致时,试件其损伤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所有曲线中,不同含水量、水灰比的试件表现出的劣化程度也不一样,水灰比越大和含水量越高的试件劣化程度更加明显;含水量会对声发射分布特征产生影响,从逐级循环加卸载方式中发现混凝土存在Kaiser效应。(2)进行损伤变量变换,利用试验数据建立以塑性应变、波速和累计振铃计数为参数的混凝土损伤变量曲线,分析混凝土在单轴循环载荷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发现利用上述参数评价单轴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过程是可行的,所得结论与试验数据曲线分析相同。(3)进行数值模拟,利用RFPA 2D模拟混凝土的逐级循环加卸载过程,分析加卸载条件下混凝土破裂过程的力学特性和声学特性,发现软件模拟出的剪应力破坏情况以及声发射活动特征分布能动态演示试件裂纹的扩展过程;试件在发生最终破裂前表现为压剪型声发射,对锥形破坏特征明显;RFPA 2D能较好地再现室内试验中混凝土的Kaiser效应和破坏特征。
王若飞[10](2020)在《建筑垃圾处置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房屋、交通规模、改建规模及拆除不断扩大,伴随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我国建筑垃圾管理起步较晚,建筑垃圾相关行业发展慢,且处置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处置模式。因此,建立系统化的建筑垃圾处置模式是形势所需。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两个部分对建筑垃圾处置体系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分析我国建筑垃圾现有的分类模式,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分类不够细化,合理的分类模式对后续运输、处置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现有的分类基础上提出二级分类方式,主要分为金属类、有机类、无机非金属类和有毒类,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和工程垃圾在二级子分类的基础上,细化至二级亚类。另外根据受污染程度,对建筑垃圾中的木材分类单独研究。结合对建筑垃圾处置和资源化方式研究,提出了建筑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体系。其次根据测定的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发现:不同地区工程渣土之间矿物成分及含量差距较大;同一地区不同土层渣土的矿物成分含量存在变化;同一渣土处理前后矿物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石英含量变化最大;不同用途的混凝土矿物成分及含量均存在差异。测定建筑垃圾的环境指标,对于超标的建筑垃圾,必须进行污染修复后进行处置。分析建筑垃圾环境属性,并以陶粒和硫酸盐水泥为例,分析不同建筑垃圾作为两种建材原料的可行性,发现仅有部分建筑垃圾是符合要求的。然后根据我国现有的环境标准和建筑材料标准,提出建筑垃圾发生源、建筑垃圾堆填场地周围环境进行环境监测指标及限值,主要包括重金属、甲醛等有机物,确保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的环境安全性。提出的关于再生产品的质量指标和限定值,确保产品出厂时的安全性。最终以宁波高架桥工程为例,研究该工程不同阶段建筑垃圾的产废特点,估算建筑垃圾产量,提出该工程建筑垃圾的分类方案、监测方案、处置方案,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建筑垃圾处置体系设计阶段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本文提出的以分类体系、监测体系、资源化分析体系构建的建筑垃圾全过程处置体系,为建筑垃圾管理方面提供了系统性的参考。
二、建筑物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物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遥感技术的建筑抗震因子提取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抗震能力与震害预评估研究 |
1.2.2 震害预评估方法及震害影响因子研究 |
1.2.3 利用遥感技术的建筑特征提取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原理 |
2.1 建筑震害等级与抗震能力 |
2.1.1 建筑破坏等级与震害风险 |
2.1.2 震害风险指数与建筑抗震能力 |
2.2 建筑抗震能力的影响因子 |
2.2.1 建筑结构类型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
2.2.2 建筑设防标准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
2.2.3 建筑侧向刚度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
2.2.4 其它影响因素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
2.3 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原理 |
2.3.1 光学遥感影像的建筑轮廓提取 |
2.3.2 基于干涉测量的建筑高度提取 |
2.3.3 基于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建筑年代提取 |
2.4 基于遥感抗震因子的建筑抗震能力综合评估 |
2.4.1 建筑结构易损曲线模型 |
2.4.2 基于遥感震害因子的结构易损模型 |
2.5 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群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技术 |
3.1 建筑群抗震因子快速提取方法 |
3.1.1 建筑群抗震能力评估指标与抗震因子 |
3.1.2 建筑群抗震因子提取流程 |
3.2 结合Web数据的遥感影像快速分类 |
3.2.1 改进K-means初始类中心点的影像分割 |
3.2.2 基于Web数据源的建筑群行政类别提取 |
3.2.3 基于先验知识的遥感影像分类 |
3.3 基于博弈分类模型的建筑群不透水面提取 |
3.3.1 不同博弈假设的建筑群提取 |
3.3.2 遥感建筑群提取结果优化 |
3.4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建筑群抗震因子取值 |
3.4.1 全国建筑抗震因子概率分布特征 |
3.4.2 全国5-10 年内人口普查数据可用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单体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技术 |
4.1 单体建筑抗震因子提取方法 |
4.2 单体建筑轮廓与楼层数提取 |
4.2.1 基于SegNet神经网络的建筑轮廓提取 |
4.2.2 基于时序PS-InSAR的楼层数提取 |
4.3 建筑建成年代的遥感变化检测 |
4.3.1 中低分辨率遥感的建筑区变化检测方法 |
4.3.2 高分辨率遥感的建筑轮廓变化检测 |
4.4 基于建筑遥感特征的结构分布概率提取 |
4.4.1 基于高度与年代的建筑结构经验判定模型 |
4.4.2 考虑建筑材料特性的结构判定模型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灯光遥感的震害损失预评估方法 |
5.1 基于遥感技术的震害损失预评估方法 |
5.1.1 震害损失预评估原理 |
5.1.2 震害损失预评估方法 |
5.2 不同建筑类型的建筑破坏比预测参数 |
5.2.1 建筑抗震性能水准及量化指标 |
5.2.2 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参数 |
5.2.3 建筑震害矩阵 |
5.3 基于灯光遥感的受灾人口与经济密度估计 |
5.3.1 灯光遥感数据 |
5.3.2 基于不变目标区的灯光遥感数据校正 |
5.3.3 基于夜间灯光亮度的经济密度估计 |
5.3.4 基于夜间灯光亮度的人口密度估计 |
5.4 震害损失比预测方法 |
5.4.1 建筑经济损失预评估方法 |
5.4.2 建筑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预评估方法 |
5.5 小结 |
第六章 遥感抗震因子在震害损失预评估中的应用 |
6.1 首都圈建筑抗震因子遥感提取及建筑震害预评估应用 |
6.1.1 研究区及数据来源 |
6.1.2 首都圈建筑抗震因子提取 |
6.1.3 基于唐山地震情景的首都圈震害预评估 |
6.2 基于遥感抗震因子的震害预评估验证——以汶川地震为例 |
6.2.1 研究区概述 |
6.2.2 研究区建筑破坏比预测结果 |
6.2.3 研究区建筑损失比预测 |
6.2.4 研究区损失预评估结果对比验证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2)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及房屋结构抗震措施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相关概念界定 |
1.5 本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大理市老旧小区改造背景及现状 |
2.1 老旧小区改造背景 |
2.1.1 国家政策背景 |
2.1.2 地方政策背景 |
2.2 老旧小区改造实施现状 |
2.3 老旧小区现状 |
2.3.1 建筑环境现状特征 |
2.3.2 基础配套设施特征 |
2.3.3 老旧小区建筑结构现状 |
2.4 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的必要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1 政策规定的改造内容 |
3.2 大理市下关镇老旧小区改造内容 |
3.3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居民改造意愿不统一 |
3.3.2 改造资金筹措难度大 |
3.3.3 改造对象结构抗震措施不满足要求 |
3.4 解决改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策略 |
3.4.1 针对居民改造意愿不统一的解决策略 |
3.4.2 针对资金缺口的策略 |
3.4.3 对结构安全性不满足要求的处理策略 |
3.5 改造成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房屋结构检测及抗震鉴定分析研究 |
4.1 房屋结构检测及抗震鉴定的意义 |
4.2 房屋结构检测鉴定的类别 |
4.3 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评价的程序及内容 |
4.3.1 民用建筑鉴定评价的程序 |
4.3.2 现场检查检测的工作步骤及内容 |
4.3.3 鉴定评级的工作步骤及内容 |
4.4 抗震性能鉴定 |
4.4.1 鉴定工作内容及评价原则 |
4.4.2 抗震鉴定的步骤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花园社区某宿舍楼检测鉴定与加固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鉴定目的、内容、依据及检测仪器 |
5.2.1 鉴定目的 |
5.2.2 鉴定内容 |
5.3 现场检查、检测 |
5.3.1 地基基础检查 |
5.3.2 上部主体结构检查 |
5.3.3 材料强度检测 |
5.4 结构承载力验算 |
5.4.1 受压承载力验算 |
5.4.2 抗震承载力验算 |
5.4.3 高厚比验算 |
5.5 安全性鉴定及评级 |
5.5.1 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 |
5.5.2 子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 |
5.5.3 鉴定单元安全性综合评级 |
5.6 抗震鉴定 |
5.6.1 建造时间及抗震鉴定标准的确定 |
5.6.2 抗震鉴定结果 |
5.7 鉴定结论 |
5.8 对本工程的抗震加固 |
5.8.1 加固原则 |
5.8.2 加固方式 |
5.8.3 针对本工程制定的加固方案 |
5.8.4 加固成本分析 |
5.8.5 加固方案可行性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补强加固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缺陷类型与成因探究 |
1.1 简析水工混凝土缺陷的主要类型 |
1.2 水工混凝土缺陷的主要成因 |
1.2.1 水工混凝土裂缝 |
1.2.2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渗漏 |
1.2.3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冻融破坏 |
1.2.4 冲刷磨损和气蚀 |
2 加固材料分类 |
2.1 常见材料 |
2.1.1 水泥基类材料 |
2.1.2 聚氨酯材料 |
2.1.3 环氧类材料 |
2.1.4 丙烯酸盐材料 |
2.1.5 复合材料 |
2.2 缺陷选材原则 |
3 补强加固技术的分类与应用 |
3.1 裂缝补强处理 |
3.1.1 裂缝划分标准 |
3.1.2 裂缝补强处理评估 |
3.1.3 裂缝补强处理方法 |
3.2 渗漏处理 |
3.2.1 渗漏处理原则 |
3.2.2 渗漏形式分类及处理 |
3.2.3 渗漏处理效果检查方法 |
3.3 混凝土剥蚀处理 |
3.3.1 冻融剥蚀 |
3.3.2 钢筋锈蚀剥蚀 |
3.3.3 冲磨和空蚀 |
3.4 混凝土结构补强处理 |
3.4.1 混凝土内部不密实 |
3.4.2 低强混凝土 |
3.4.3 特殊结构加固 |
3.5 混凝土结构水下修补处理 |
4 加固理论与规范 |
4.1 加固理论 |
4.2 近年出版的规范 |
4.2.1 缺陷评估类规范 |
4.2.2 修复材料类规范 |
4.2.3 施工类规范 |
5 部分工程案例 |
5.1 小湾水电站坝体混凝土裂缝处理 |
5.2 泸定水电站泄洪洞混凝土裂缝修补施工 |
5.3 三峡水利枢纽左岸电站厂房结构缝渗漏处理 |
5.4 大朝山水电站大坝横缝漏水化学灌浆处理 |
5.5 向家坝水电站泄洪消能建筑物抗冲磨保护处理 |
5.6 二滩水电站泄洪洞抗冲磨处理 |
5.7 纳子峡水电站面板接缝表面冻融破坏处理 |
5.8 漫湾水电站水垫塘冲蚀水下处理 |
6 加固技术展望 |
6.1 材料 |
6.1.1 材料研发环保化 |
6.1.2 材料资料规范化 |
6.1.3 材料应用细分化 |
6.2 工艺技术 |
6.2.1 工艺技术规范化 |
6.2.2 工艺技术人员队伍专业化 |
6.3 设备 |
6.3.1“以人为本”理念在设备研发中的体现 |
6.3.2 绿色机械概念 |
(4)沈阳地区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与加固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建筑物检测鉴定与加固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本文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沈阳地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 |
2.1 沈阳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原则 |
2.1.1 沈阳历史建筑现状及分类 |
2.1.2 历史建筑保护原则 |
2.1.3 历史建筑加固再用原则 |
2.2 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价值讨论 |
2.2.1 历史价值决定如何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建筑 |
2.2.2 以建筑物类型和风格决定如何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建筑 |
2.2.3 周边环境决定如何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建筑 |
2.3 沈阳地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 |
2.3.1 建立起地区专门的历史建筑检测评估机构 |
2.3.2 建立起专门的保护体系 |
2.3.3 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
2.3.4 有目的,有计划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历史建筑 |
2.3.5 对沈阳地区历史建筑统一进行综合现状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与鉴定 |
3.1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概述 |
3.1.1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流程 |
3.1.2 历史建筑检测与鉴定的要点 |
3.1.3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原则 |
3.2 混凝土构件的检测 |
3.2.1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
3.2.2 混凝土裂缝检测 |
3.2.3 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检测 |
3.3 砌体结构的检测 |
3.3.1 砂浆强度检测 |
3.3.2 块材强度检测 |
3.3.3 砌体缺陷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加固方法 |
4.1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加固原则 |
4.2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常用的加固方法 |
4.2.1 减小地震荷载--基础隔震 |
4.2.2 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 |
4.2.3 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法 |
4.2.4 增大截面加固法 |
4.2.5 外粘型钢加固法 |
4.2.6 置换混凝土法 |
4.2.7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3 加固技术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历史建筑检测鉴定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历史建筑价值评估 |
5.1.2 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5.1.3 工程区划 |
5.1.4 建筑概况 |
5.1.5 历史沿革及历史修缮情况 |
5.1.6 修缮加固原则及指导思想 |
5.2 鉴定的内容以及依据 |
5.2.1 荷载的取值 |
5.2.2 工程设计依据 |
5.3 工程的现场勘测检查 |
5.4 损伤和病害成因分析 |
5.5 工程结构材料强度检测 |
5.5.1 砖强度检测 |
5.5.2 砂浆强度的检测 |
5.6 PKPM软件在砖砌体结构鉴定加固中的应用 |
5.7 第一级抗震鉴定 |
5.8 第二级抗震鉴定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历史建筑加固设计实例分析 |
6.1 加固方案 |
6.1.1 混凝土梁的加固 |
6.1.2 墙体加固方法 |
6.1.3 施工及其他要求 |
6.2 加固后的抗震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 |
1.2.1 我国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外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及发展趋势 |
1.3 我国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
2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 |
2.1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的基本特点 |
2.2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理论及管理对象内容 |
2.2.1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的内涵 |
2.2.2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理论 |
2.2.3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运用的建立模型 |
2.2.4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的内容 |
2.2.5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的工作模式 |
2.2.6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的必要意义 |
2.3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信息传输方式 |
2.4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结构 |
2.5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项目管理 |
2.6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服务体系架构 |
2.7 本章小结 |
3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 |
3.1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内容 |
3.2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的特点 |
3.3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的依据 |
3.4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经常使用的仪器 |
3.5 本章小结 |
4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的设计流程 |
4.1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设计流程 |
4.2 软件的设计原则 |
4.3 本章小结 |
5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界面设计 |
5.1 登陆界面的设计 |
5.1.1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界面设计的调查研究 |
5.1.2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软件的界面的设计 |
5.1.3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运行界面的设计 |
5.1.4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数据库设计 |
5.2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退出界面的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应用实例 |
6.1 工程背景 |
6.2 检测过程简介 |
6.3 检测软件运行结果 |
6.4 数据的处理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多层建筑电气火灾致因及房屋功能恢复的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2 多层建筑电气火灾的危害、致因及认定 |
2.1 多层建筑电气火灾的危害性 |
2.1.1 多层建筑火灾对人的危害 |
2.1.2 多层建筑火灾对建筑物的危害 |
2.2 多层建筑物电气火灾的致因及致因分析 |
2.2.1 短路火灾致因及分析 |
2.2.2 接触不良火灾致因及分析 |
2.2.3 过载火灾致因及分析 |
2.2.4 漏电火灾致因及分析 |
2.3 多层建筑物电气火灾的致因认定 |
2.3.1 电气火灾致因认定的程序和内容 |
2.3.2 多层建筑物常见电气火灾的致因认定 |
2.4 工程实例的致因分析与认定 |
2.4.1 工程实例基本情况 |
2.4.2 火灾的致因认定 |
2.5 小结 |
3 多层建筑物电气火灾房屋功能恢复工程的关键问题 |
3.1 恢复工程关键问题一:建筑物结构检测及加固 |
3.1.1 火灾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 |
3.1.2 建筑物结构的灾后评定与检测 |
3.1.3 建筑物结构的灾后加固 |
3.2 恢复工程关键问题二:建筑物电气线路的恢复 |
3.2.1 建筑电气线路破坏的评定 |
3.2.2 建筑电气线路恢复方法 |
3.3 小结 |
4 建筑电气火灾恢复工程实例 |
4.1 背景 |
4.1.1 火灾建筑物工程概况 |
4.1.2 火灾基本情况 |
4.2 办公楼火灾恢复工程 |
4.2.1 办公楼结构检测 |
4.2.2 结构承载力验算 |
4.2.3 结构加固及恢复 |
4.2.4 建筑物电气线路恢复 |
4.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五灌河挡潮闸安全性态及加固方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五灌河挡潮闸现场检测 |
2.1 工程基本资料 |
2.2 水闸工程现状 |
2.2.1 工程施工管理资料 |
2.2.2 水闸工程现状分析 |
2.2.3 工程现状调查内容 |
2.3 水闸现场安全检测 |
2.3.1 检测方法 |
2.3.2 检测内容及结果 |
2.3.3 检测结果及主要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五灌河挡潮闸安全复核计算 |
3.1 基本资料与要求 |
3.2 安全复核计算内容 |
3.2.1 水力设计复核 |
3.2.2 渗流稳定性 |
3.2.3 闸室整体稳定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五灌河挡潮闸结构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计算方法 |
4.1.1 有限单元法概述 |
4.1.2 有限元法原理及计算步骤 |
4.2 ANSYS软件介绍 |
4.2.1 ANSYS软件简介 |
4.2.2 ANSYS软件水工结构应用 |
4.2.3 接触面处理 |
4.3 五灌河闸有限元模型 |
4.3.1 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 |
4.3.2 材料性质及力学参数 |
4.3.3 荷载组合及计算工况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五灌河挡潮闸安全综合评价 |
5.1 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5.1.2 评价指标量化方法 |
5.1.3 五灌河闸指标体系建立 |
5.2 安全综合评价赋权方法研究 |
5.2.1 改进的层次分析方法 |
5.2.2 熵值法 |
5.2.3 权重融合 |
5.2.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五灌河挡潮闸加固方案及闸墩裂缝分析 |
6.1 加固方案 |
6.1.1 加固方案内容 |
6.1.2 加固后闸室数值模拟 |
6.2 闸墩裂缝加固 |
6.2.1 闸墩裂缝加固原则及方案 |
6.2.2 闸墩裂缝加固数值模拟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三亚顺风宾馆结构检测评估及加固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既有建筑鉴定加固的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建筑结构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我国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的研究现状 |
1.5 我国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2 既有建筑检测及可靠性鉴定方法综述 |
2.1 既有建筑检测 |
2.2 既有建筑物可靠性鉴定基本理论 |
2.3 可靠性鉴定方法和技术 |
2.4 可靠性鉴定内容和程序 |
2.5 既有建筑物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进行可靠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既有建筑结构加固理论综述 |
3.1 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概述 |
3.2 地基基础加固方法 |
3.3 结构加固方法 |
3.4 既有建筑纠偏加固 |
3.5 本章小结 |
4 三亚顺风宾馆主体结构检测评估鉴定 |
4.1 建筑概况 |
4.2 结构检测目的和内容 |
4.3 混凝土强度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 |
4.4 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计算结构承载力 |
4.5 鉴定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5 三亚顺风宾馆主体结构加固措施 |
5.1 加固思路 |
5.2 加固方案 |
5.3 基础结构加固部分 |
5.4 上部结构加固部分 |
5.5 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加固效果验算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单轴抗压循环荷载下混凝土声学特性试验研究及损伤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破损检测技术 |
1.2.2 混凝土荷载状态下声发射特性 |
1.2.3 混凝土荷载状态下超声波特性 |
1.2.4 混凝土损伤理论及影响因素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单轴抗压循环荷载下混凝土声学特性试验设计 |
2.1 试样制备 |
2.1.1 试件材料 |
2.1.2 试件配合比 |
2.1.3 试件制做与养护 |
2.2 试验方案设计 |
2.2.1 工况设计 |
2.2.2 加载方式设计 |
2.2.3 试验操作事项 |
2.3 试验仪器 |
2.3.1 超声波检测系统 |
2.3.2 超声波检测技术 |
2.3.3 声发射检测系统 |
2.3.4 声发射检测技术 |
2.3.5 循环加卸载试验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级循环荷载下混凝土特性研究及损伤演化分析 |
3.1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质 |
3.1.1 试件质量 |
3.1.2 试件极限抗压强度 |
3.2 平级循环荷载下混凝土力学特性研究 |
3.2.1 应力-应变曲线 |
3.2.2 弹塑性应变变化特征 |
3.3 平级循环荷载下混凝土声学特性研究 |
3.3.1 超声波特性 |
3.3.2 声发射特性 |
3.4 平级循环荷载下混凝土损伤演化分析 |
3.4.1 基于塑性应变的混凝土损伤演化分析 |
3.4.2 基于超声声速的混凝土损伤演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逐级循环荷载下混凝土特性研究及损伤演化分析 |
4.1 逐级循环荷载下混凝土力学特性研究 |
4.1.1 应力-应变曲线 |
4.1.2 弹塑性应变变化特征 |
4.2 逐级循环荷载下混凝土声学特性研究 |
4.2.1 超声波特性 |
4.2.2 声发射特性 |
4.3 逐级循环荷载下混凝土损伤演化分析 |
4.3.1 基于塑性应变的混凝土损伤演化分析 |
4.3.2 基于超声声速的混凝土损伤演化分析 |
4.3.3 基于声发射累计数的混凝土损伤演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逐级循环荷载下混凝土损伤过程数值模拟 |
5.1 数值模型建立 |
5.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10)建筑垃圾处置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建筑垃圾管理现状 |
1.3.2 国内外建筑垃圾管理相关规定 |
1.3.3 国内外建筑垃圾相关专利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建筑垃圾分类体系研究 |
2.1 建筑垃圾概况 |
2.1.1 建筑垃圾定义 |
2.1.2 建筑垃圾的危害 |
2.1.3 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及处理行业变化趋势 |
2.2 建筑垃圾分类体系 |
2.2.1 我国现阶段建筑垃圾分类模式 |
2.2.2 目前建筑垃圾分类模式存在的问题 |
2.2.3 建筑垃圾分类体系的构建 |
2.3 建筑垃圾量化 |
2.4 建筑垃圾现场分类 |
2.5 小结 |
3 建筑垃圾资源属性和污染特征研究 |
3.1 实验安排 |
3.1.1 建筑垃圾来源 |
3.1.2 仪器设备 |
3.1.3 样品处理及测定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不同组分建筑垃圾化学组成含量分析 |
3.2.2 建筑垃圾物相分析 |
3.2.3 建筑垃圾金属元素含量及危害分析 |
3.3 讨论 |
3.3.1 根据建筑垃圾化学组成的资源化路径分析 |
3.3.2 根据建筑垃圾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的资源化路径分析 |
3.4 小结 |
4 建筑垃圾处理路径 |
4.1 工程渣土和工程泥浆处置方式 |
4.1.1 工程渣土处置方式 |
4.1.2 工程泥浆资源化利用研究 |
4.1.3 工程渣土和泥浆处置体系 |
4.2 建筑垃圾中金属类处置方式 |
4.2.1 钢铁废料 |
4.2.2 其它有色金属废料 |
4.3 无机非金属类建筑垃圾处置方式 |
4.3.1 混凝土源化利用研究 |
4.3.2 废砖块资源化研究 |
4.3.3 废砂浆资源化研究 |
4.4 有机类建筑垃圾处置方式 |
4.4.1 木材及纸壳包装等轻物质资源化研究 |
4.4.2 沥青资源化 |
4.4.3 其他有机垃圾资源化 |
4.5 有毒有害类建筑垃圾处置方式 |
4.6 二级分类下建筑垃圾处置体系 |
4.7 小结 |
5 建筑垃圾处置全过程监测体系 |
5.1 建筑垃圾发生源监测指标 |
5.2 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监测指标及确定依据 |
5.2.1 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环境监测指标 |
5.2.2 建筑垃圾堆填场地周围环境监测指标 |
5.3 再生产品监测指标及确定依据 |
5.4 小结 |
6 建筑垃圾处置体系——工程应用 |
6.1 建筑垃圾处置体系 |
6.2 研究工程概况 |
6.3 高架桥工程建筑垃圾处置体系 |
6.3.1 工程中建筑垃圾产生及分类 |
6.3.2 工程中不同建筑垃圾处理处置方式及选择工艺 |
6.3.3 工程中不同建筑垃圾监测指标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建筑物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遥感技术的建筑抗震因子提取与应用研究[D]. 王建飞.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02)
- [2]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及房屋结构抗震措施分析研究[D]. 马雨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补强加固技术综述[J]. 陆志华,李焰. 大坝与安全, 2021(01)
- [4]沈阳地区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与加固应用研究[D]. 王丽欣. 沈阳大学, 2020(06)
- [5]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研究[D]. 郑留欢.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6]多层建筑电气火灾致因及房屋功能恢复的关键问题研究[D]. 乔佳胤.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7]五灌河挡潮闸安全性态及加固方案分析[D]. 张欣. 扬州大学, 2020(04)
- [8]三亚顺风宾馆结构检测评估及加固措施研究[D]. 王子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9]单轴抗压循环荷载下混凝土声学特性试验研究及损伤演化分析[D]. 虢新宇.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建筑垃圾处置体系研究[D]. 王若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