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年教师,请亮出你自己(论文文献综述)
吴娟[1](2020)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文中指出教育国际化日益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话题,如今既不可关起门来搞发展,也不可以封闭自己谈教育。“跨文化专题研讨”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计的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这一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对此学习任务群进行设计和实施,试图跨文化教育从过去的“随意化”向科学的“课程化”的转变。第一章,是“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概述,着重阐述“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核心概念的界定,阐述了此学习任务群设置的目的与意义,介绍了此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理论依据。第二章,是针对“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进行设计,着重阐述该学习任务群“教什么”的问题,是本文的重点章节。此章首先解读课标,阐述了此学习任务群的地位,和它与其它学习任务群的关系。其次,根据对课标的深度解读,设计了4个专题的课程,包括《纸短情长:研讨中西爱情诗歌的表白差异》《奋斗高歌:审视中西方文学里的个体进取》《何以为师:中西电影中的“好老师”形象比较》《跨界之美:研讨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其中前两个专题以文化探讨为主,后两个专题以实践探究为主,共计36课时。第三章,讨论“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阐述该学习任务群“怎么教”的问题。根据一个学习任务群开展教学的逻辑、时间顺序,教学策略先后涵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的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的选择与运用策略。第四章,是“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实践部分。一部分是教学示例,选择了典型的课例进行了展示,验证了本文中教学策略的实效性。另外一部分是笔者的教学反思,复盘了真实课堂中呈现的缺陷和瑕疵,从而为今后的学习任务群教学提供参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倡议推动人们跨越地域、文化的交流,当代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探索更为宽广的认知边界。对于跨文化交流,了解只是第一步,达成理解则是师生都应跨越的一步。本文立足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进行设计与实施,以期“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能带给学生一个增进国际理解、形成民族认同的新视点。
王霞[2](2020)在《高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18个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作为其中之一,分布在必修课程中。该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是生活对于语文课程提出的客观要求。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尤为重要,学习“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增强其社会能力。如何对其进行更为科学的教学,成为了当前语文课程中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和统计法,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实施等相关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全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研究的重难点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一章:“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目标与内容分析。本章从实用类文本、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课程设置四个方面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在对比传统实用类文本教学的基础上概括了该学习任务群的特征:凸显社会实用性、注重融入社会情境、注重阅读与交流的结合、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而后又对其目标进行了分析,基于新课标提出的相关学习目标,并依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对该学习任务群的目标进行了整合。最后,在梳理新课标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该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打破内容文体限制、遵循内容整合要求三个方面来对其学习内容进行厘定。第二章:“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通过分析,本研究提出了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坚持五位一体的设计原则、依据学习内容的具体类别三个教学设计原则,分析“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的三个关键点:学习任务的设计、学习情境的创设、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提出了大任务统领式、基于单元学习任务的板块式、依托主题的活动串联式三个教学设计模式,并呈现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第三章:“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与评价。“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需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本文主要依据新课标提出的分类标准,对社会交往类内容、新闻传媒类内容、知识性读物类内容的教学实施进行分析。在教学评价方面,从评价功能、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四个角度入手,力求完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评价系统。
陈静[3](2019)在《记者角色认知及职业认同研究 ——以云南主流媒体新闻记者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云南地区主流媒体的新闻记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呈现新时代背景下云南地区新闻记者职业角色认知和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并对这种复杂性的成因进行分析和反思。不同时期历史环境的发展形成了我国记者的职业角色认知和认同,这种角色认知既受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影响,又同时受到西方引入的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在新的历史阶段,媒体行业既面临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也迎来国家层面对媒体传播高度重视的发展机遇,记者职业的角色认知也因此变得更加模糊和复杂。市场竞争、薪酬高低、专业考核和职场环境等外部压力与个人对于职业未来规划和职业技能提升的焦虑等心理压力都同时构成了记者职业角色成长的复杂环境,而身份认同的形成还与个体职业成长的历史背景和不同人生阶段的追求差异有关。在多种压力源和标准模糊的情况下,现实条件难以满足和实现个人对职业角色的认知,职业身份的塑造更多是基于谋生的本能,职业认同的建立主要依托对低俗新闻和不良记者的抗拒和抵制,忠诚感和认同感都比较低。
夏珍华[4](2018)在《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概括了王君“青春语文”作文的教学理念,以及这些教学理念形成的背景、理论基础;结合案例重点研究了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针对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其指导价值。最后辩证地分析了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并展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前景。文章分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交代了选题的缘由,从“青春语文”观和“青春语文”教学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阐述本课题的研究价值,明确其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第二部分:主体部分。主要分三个方面。教学理念的研究。首先从五个方面梳理了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理念,接着从课程标准、课程改革、王君本人的性格经历三个方面分析了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理念形成的背景,这些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即三生教育和无痕教育思想。对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首先要廓清王君的理念和他人的不同,然后对这一理念形成背景和理论基础研究透彻,才能更好地研究王君作文教学的具体策略,以下的研究才有意义。教学指导价值即教学策略的研究。此部分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研究名师,最迫切的就是研究她的教学策略,通过条分缕析地解析她的做法,可以短平快地作用于一线教师的教学,起到名师引领,快速起步的效果。本部分首先分析了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即作文教学内容模糊,作文教学过程不全,学生写作兴趣寡淡。进而分析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的教学策略,相应地面对问题实现她的指导价值:明确作文教学内容,全面作文教学过程,激励学生作文写作兴趣。对王君作文教学的辩证思考。王君作文教学有其优越性,也有其局限性。本部分对这两方面分别进行了辩证的思考和分析。同时结合教学实际,期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在以后能区分开指令性和自由两种写作,统筹好精神和思维两个层面,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第三部分:结论。总结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希望通过王君作文教学的多个方面的研究,给一线教师以启示和教益。
汤姆·沃尔夫,潘泓[5](2018)在《大反贪官矛矛党》文中提出"新新闻"大师沃尔夫于一九七○年出版的《激进政治时尚族大反贪官矛矛党》(Radical Chic&Mau-Mauing the Flak Catchers)一书,可算是他非虚构类着作中最触及时政的一部,甚至可以说是唯的一部,实乃一部美国政治文化二幕活报剧。沃尔夫的行笔文风和穿着打扮给业内同行和公众留下作派颇为张扬的印象,其
韩云鹏[6](2017)在《当下喜剧电影之喜剧精神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喜剧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异军突起,接连创下了一系列票房奇迹,带动了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但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艺术品质严重下滑的问题。一些当下大热的喜剧电影因为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忽略了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使影片呈现出低俗化、肤浅化的倾向,空有喜剧的形式却缺乏真正的喜剧精神,与优秀的喜剧电影相差甚远。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喜剧精神这一角度出发对当下喜剧电影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对喜剧电影喜剧精神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总结了有关喜剧精神的经典论述,提炼出喜剧精神的核心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批判精神、超越意识和人文关怀这三个当代喜剧电影喜剧精神的新内涵。其次,本文以当代喜剧精神的新内涵为标尺分析当下喜剧电影喜剧精神缺失的具体表现。当下喜剧电影用虚拟的想象和犬儒的态度取代了批判精神、用游戏恶搞和感官刺激取代了超越精神、用以物为本代替了以人为本,用扭曲的价值观取代了真正的人文关怀。对于当下喜剧电影喜剧精神缺失这一现象,本文以狂欢化的大众文化为文化背景,从受制于利益驱动的电影制作者和追求娱乐至死的电影观众两方面来探究其原因。最后,本文选取了一些经典的优秀喜剧电影为例来探讨当下喜剧电影喜剧精神重构的具体方式。指出当下喜剧电影应该用勇于揭示社会问题、大胆批判社会问题的方式实现批判精神的重构,用反抗异化人性的力量、肯定人自我力量的方式实现超越意识的重构,用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并用正确价值观引导人的方式实现人文关怀的重构。喜剧电影虽然以“笑”为主要特征,但不仅仅是用来消遣娱乐的工具,当下的喜剧电影在追求娱乐至死的同时也应注重提升影片的艺术价值,用喜剧精神填满其内在的空虚,真正意义上实现票房和艺术的双丰收。
陈守湖[7](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提出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谭方方[8](2016)在《汉英转折范畴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转折”为汉英共有的语义范畴,从系统上、概念上、理论上、个案上全方位对汉英两种语言双向展开比较研究。系统上主要是从句法-语义-语用三层面综合探讨汉英转折标记的异同点;专论上主要选取了确信转折、更正转折、意外转折几个专题与个案予以讨论;概念上主要对“转折”与其相关概念的关系与区别作了有效梳理,并对“转折”广义概念的范围予以重新分类和全方位的界定与验证;理论上主要将现今热门的一些理论,如语法化、主观化、构式理论、话语标记理论、语义镜子理论等运用到跨语言的对比研究中来,并结合类型学上的语义地图理论讨论转折标记的多义多功能现象与蕴涵假设,以期为对比语言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探求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与不同特点作出贡献。通过系统的综合研究与细致的专案研究,我们希望为二语习得、英汉互译与双语词典编撰提供指导。该博士论文分为上篇总论与下篇专论两部分,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包括选题意义、前人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概述。上篇:总论第2章: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转折”与“对比”、“转折”与“让步”、“转折”与“反预期”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作系统梳理,为相关研究提供概念支持。第3章:从句法角度来探析汉英转折标记的句法表现形式、与让步标记的搭配使用情况和转折标记共现时的语序考察。其中,汉英转折标记在小句内部的共现顺序是本章的研究重点,我们归纳了相关规律并总结了规律背后的三个原则,即辖域原则、主观性原则、凸显原则。第4章:从语义上探讨汉英转折关系的语义新分类,并提出了新的验证机制。将转折语义关系重新分为典型对比、因果违逆、内容更正、论点争论、情状意外与限制补充六类,并提出了结合句法验证、“逻辑-心理-事理”三维验证的新界定机制,总结了汉英两种语言在跨句法-语义-语用三层面的新机制中的互动规律。第5章:首先讨论六类转折语义关系在汉英两种语言当中的表现形式,并通过类型上的语义地图来解释汉英转折标记的多义多功能现象,同时通过例证来验证该语义地图在类型学上的蕴涵规律。第6章:从语用角度讨论汉英转折标记的异同点,主要包括其反预期语用特点、委婉礼貌、主观评注的情态功能与其话语标记功能。下篇:专论第7章:从句法、语义与语用三个维度对“其实”与actually这对确信转折关联副词进行汉英对比研究,并将语法化、主观化相关理论运用到其历时研究中来,从而解释其共时层面的异同点。第8章: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对“当然”与of course这对确信转折关联副词(性短语)进行全方位对比研究,并结合语法化、主观化相关理论讨论两者在“确信—转折”历时演变过程中的语法化机制与其“客观性—主观性—互动主观性”的主观性发展规律。第9章:“不是A而是B”结构与“not A but B”结构是汉英典型的更正型转折结构。我们从句法、语义与语用三个维度系统探讨了汉英这对正反浓缩更正型结构的异同点,借助构式语法理论分析两者从语义更正到语用更正/元语否定的构式演变与压制作用。同时,通过世界语言的相关调查,验证其蕴涵规律,即更正标记如果能同时表达转折功能或添加功能则一定能表达对比功能。第10章:利用语义镜子理论,借助翻译平行语料库,考察了英汉主要更正转折表达的翻译对应情况。在语义上,我们讨论了语义更正与语用更正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在语用上,我们探讨了汉英更正标记的反预期语用特点与其话语标记功能。第11章:在Peterson总结的类型学意外转折范畴框架下探讨汉英寄生性意外转折的表现形式,在寄生命题义下括充了结果与限止范畴,将示证范畴细分为间接示证标记、完成体标记,将寄生结构分为疑问词感叹句式与其他特殊结构两方面,既借鉴了原有类型学框架,又对其进行了扩充与重组。第12章:以Peterson总结的类型学非寄生性意外转折范畴的类型学框架为基础,充分探讨汉英非寄生性意外转折的表现形式,在言外层面上补充了汉英非寄生性固定结构,对原有框架进行了括充。同时,对“谁知(道)”与who knows进行历时与共时的对比研究分析,并探讨了英语相对于汉语缺乏独立的“疑问词+动词”衍生出反预期意外标记的历时演变原因。第13章:总结全文,提出重要结论,并谈及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潜力。
王偲[9](2016)在《陈丹青与《西藏组画》接受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着重于理清陈丹青成名与《西藏组画》获得影响力的前后逻辑关系。文章在首章先介绍了陈丹青的艺术经历以及《西藏组画》产生的背景,随后三章为陈丹青与《西藏组画》接受历程的分析。《西藏组画》完成初期,作品呈现出的去“文革”程式的特点,在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与“文革”甚至同时期的作有着品显着不同,美术界专业媒体的介绍,在“文革”刚刚结束社会环境下迅速获得美术界的认可。通过美术史的解读、美术教育领域的传播以及在各文艺领域“西藏热”现象的推动,成为《西藏组画》完成之后下一阶段继续传播和获得影响力的的主要原因。归国以后,陈丹青因“辞职事件”以及“鲁迅”、“民国”等社会热门话题参与以及相关文集的连续出版,“公知”身份逐渐确立,陈丹青因此再一次成名,这一次是被社会大众所认知。《西藏组画》在作品完成初期迅速获得巨大的影响力促使艺术家陈丹青被美术界广泛认知,陈丹青归国以后因“辞职事件”和“公知”身份的确立等再次成为社会名人,陈丹青的艺术家身份以及包括《西藏组画》在内的绘画作品进一步受到人们关注。早期是因作品而使画家成名,后期是因作者成名而使作品被认知。最终得出结论:新时期初期,信息传播速度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的限制,能够使得艺术家因单幅(组)作品就获得巨大成功和广泛影响力。新世纪以来,社会发展程度与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巨大发展。一方面,信息的充实与传播的加快使得单幅作品已经无法获得,新时期初期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人们对于艺术家的认识与了解也趋于更加多元和全面。所以,今天艺术家想要获得认知与成功,则要面对艺术家综合能力的考量。认知群体已经由最初对作品本身的关注,转变为今日更多的涉及艺术家综合影响力的关注。
张春红[10](2012)在《班主任成功的标志——让后进生享受成功》文中研究说明从事班主任工作几十年来,对做一名成功的班主任有了深切的体会,一名成功的班主任,不是说他教出的学生有多么优秀,他的教学成绩多么令人瞩目,而是他对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点滴付出,是用心去爱后进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成长。
二、青年教师,请亮出你自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年教师,请亮出你自己(论文提纲范文)
(1)“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习任务群 |
二、“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 |
第二节 “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设置的意义 |
一、拓展文化视野,促进国际理解 |
二、加强文化比较,培养文化自信 |
第三节 “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文化自觉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人本主义理论 |
四、语文核心素养理论 |
第二章 “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方案 |
第一节 “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原理 |
一、“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课标解读 |
二、“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要领 |
第二节 “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框架 |
一、专题一:《纸短情长:研讨中西爱情诗歌的差异表白》 |
二、专题二:《奋斗高歌:审视中西方文学里的个体进取》 |
三、专题三:《何以为师:中西电影中“好老师”形象比较》 |
四、专题四:《跨界之美:研讨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交流》 |
第三章 “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实施策略 |
第一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
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
二、构造任务小群 |
三、课内外资源互补 |
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的策略 |
一、遵循文化认知规律 |
二、用任务清单推动教学 |
三、用自主展示交流分享 |
第三节 教学评价的选择与运用策略 |
一、专题展示式评价 |
二、文化论文式评价 |
第四章 “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教学示例及反思 |
第一节 以文化理论研讨为主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
一、《自媒体的文化跨越》案例呈现 |
二、教学分析与反思 |
第二节 以文化实践探索为主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
一、《镜头下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呈现 |
二、教学分析与反思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高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五、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六、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目标与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内涵与特征 |
一、“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内涵 |
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特征 |
第二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分析 |
一、新课标有关本学习任务群学习目标的阐述 |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本学习任务群目标阐释 |
第三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分析 |
一、新课标中本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分析 |
二、统编教材中本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分析 |
三、本学习任务群内容的厘定 |
第二章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设计的原则 |
一、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二、坚持五位一体的设计原则 |
三、依据学习内容的具体类别 |
第二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的三个关键点 |
一、学习任务的设计 |
二、学习情境的创设 |
三、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 |
第三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的模式及案例分析 |
一、大任务统领式的教学设计 |
二、基于单元学习任务的板块式教学设计 |
三、依托主题的活动串联式教学设计 |
第三章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
第一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 |
一、社会交往类内容的教学实施 |
二、新闻传媒类内容的教学实施 |
三、知识性读物类内容的教学实施 |
第二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评价 |
一、评价功能:重视“激励与促进” |
二、评价主体:突出多元互动 |
三、评价内容:指向阅读与交流 |
四、评价方式:以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记者角色认知及职业认同研究 ——以云南主流媒体新闻记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来源与目的 |
(二) 概念厘清 |
1、新闻记者 |
2、角色认知 |
3、职业认同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 |
一、新闻记者职业观念的形成 |
(一) 职业观念中的政治意识与责任意识 |
(二) 职业观念中的行业意识 |
(三) 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思想与职业观念 |
二、职业选择 |
(一) 个人志向与兴趣 |
(二) 谋生与发展 |
(三) 迷茫的选择 |
三、职业认知 |
(一) 角色职能认知 |
1、环境的变化 |
2、职业发展期的影响 |
3、首要且令人困惑的原则——新闻真实 |
(二) 成就感时刻 |
(三) 职业压力认知 |
1、危险的职业 |
2、零差错原则 |
3、生存的需求 |
四、职业价值认知 |
(一) 社会地位认知 |
(二) 新闻理论的价值 |
(三) 好记者的标准 |
(四) 未来的选择 |
五、分析与反思 |
(一) 角色认知中的共性与差异性 |
1、共性 |
2、差异性 |
(二) 职业认同现状的反思 |
1、互联网时代的冲击 |
2、经济效益下滑 |
3、专业技能欠缺 |
4、行业监督弱化上升空间有限 |
5、理论学习脱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访谈提纲 |
(二) 访谈名录 |
致谢 |
(4)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理念及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理念和形成背景 |
一、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理念概述 |
二、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理念的形成背景 |
第二节 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 |
一、“三生”教育理论 |
二、“无痕”教育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的指导价值 |
第一节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作文教学内容模糊 |
二、作文教学过程不全 |
三、学生写作兴趣寡淡 |
第二节 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的指导价值 |
一、明确作文教学内容 |
二、优化作文教学过程 |
三、激励学生作文写作兴趣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的理性思考 |
第一节 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的优越性 |
一、掐准作文教学的“穴道” |
二、始终以学生为本 |
三、落到实处的过程观 |
四、亲自操刀为学生写作作好示范 |
第二节 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的局限性 |
一、经验型教学为主理论深度不足 |
二、理想教育为主面对现实实际操作方式不够 |
三、对教师素养与教学创造要求过高 |
第三节 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性 |
一、区分开指令和自由两种写作 |
二、统筹好精神和思维两个层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统计 |
后记 |
(6)当下喜剧电影之喜剧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喜剧电影喜剧精神及当代喜剧电影喜剧精神新内涵 |
(一)喜剧电影 |
(二)喜剧精神 |
(三)当代喜剧电影中喜剧精神新内涵 |
二、当下喜剧电影喜剧精神的缺失 |
(一)批判精神的缺失 |
1.以犬儒的态度解决现实矛盾 |
2.用虚拟的想象逃避现实矛盾 |
(二)超越意识的缺失 |
1.用游戏恶搞消解对生活本质的真诚思考 |
2.用感官刺激代替对精神世界的深刻剖析 |
(三)人文关怀的缺失 |
1.以物为本代替以人为本 |
2.价值观扭曲的喜剧人物 |
三、当下喜剧电影喜剧性缺失的原因 |
(一)狂欢化的大众文化背景 |
(二)受制于利益驱动的电影制作者 |
(三)追求娱乐至死的电影观众 |
四、当下喜剧电影喜剧精神的重构 |
(一)批判精神的重构 |
1.用无畏的态度揭示社会问题 |
2.用讽刺的手法批判社会问题 |
(二)超越意识的重构 |
1.对人的异化力量的反抗 |
2.对人的自我力量的确证 |
(三)人文关怀的重构 |
1.用真诚的目光关注人 |
2.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汉英转折范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有关“转折”的定义、范围与分类的研究综述 |
1.2.1.1 有关转折的定义研究综述 |
1.2.1.2 有关“转折分类”的研究综述 |
1.2.2 汉英两大学界有关转折范畴的综合与个案研究 |
1.2.2.1 汉语学界有关“转折”的研究综述 |
1.2.2.2 英语界有关“转折”的研究综述 |
1.2.2.3 转折范畴英汉对比角度的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意外”转折范畴研究评述与问题探讨 |
1.2.3.1 意外的概念特点与范围 |
1.2.3.2 意外范畴的独立性问题 |
1.2.3.3 意外范畴研究的类型学研究 |
1.2.3.4 意外范畴的个案研究 |
1.2.3.5 意外范畴的研究现状总结、研究不足与趋势 |
1.2.4 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的、框架、理论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思路方法 |
1.4.2.1 理论支持 |
1.4.2.2 基本思路 |
1.4.2.3 研究方法 |
1.4.2.4 语料说明 |
上篇 总论 |
第2章 “转折”与相关概念的梳理 |
2.1 “转折”与“让步”的关系与区别 |
2.1.1 研究综述与关系梳理 |
2.1.2 句法验证 |
2.1.2.1 转折句向让步句转换的合格性 |
2.1.2.2 让步复句蕴涵转折关系的句法验证 |
2.1.3 典型转折与典型让步的差异 |
2.1.3.1 认知心理上的差异 |
2.1.3.2 语用上的差异 |
2.1.3.2.1 认知努力 |
2.1.3.2.2 语用效果 |
2.1.3.2.3 复句归属上的差异 |
2.1.4 小结 |
2.2 “转折”与“反预期”的关系与区别 |
2.2.1 反预期的分类 |
2.2.2 概念区别与关系梳理 |
2.2.3 小结 |
2.3 “转折”与“对比”的关系与区别 |
2.3.1 转折与对比的概念范围研究综述 |
2.3.2 概念范围总结与概念关系梳理 |
2.3.3 小结 |
第3章 汉英转折标记的句法特点 |
3.1 句法表现形式 |
3.2 与让步标记搭配使用情况 |
3.3 转折标记小句内连用时的共现语序考察 |
3.3.1 常见转折连词与常用转折副词的连用情况 |
3.3.2 常用转折连词与对比转折标记连用考察 |
3.3.3 常见转折连词与确信类转折副词(短语)连用考察 |
3.3.4 常用转折连词与意外转折表达连用考察 |
3.3.5 共现语序的规律原则 |
3.3.6 结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汉英广义转折关系的语义新分类与验证 |
4.1 前人研究评述与问题探讨 |
4.2 转折关系的重新分类与三维界定 |
4.3 广义转折语义分类的句法验证 |
4.3.1 典型对比型 |
4.3.2 因果违逆型 |
4.3.3 内容更正型 |
4.3.4 论点争论型 |
4.3.5 限制补充型 |
4.3.6 情状意外型 |
4.4 小结 |
第5章 汉英转折标记的多义多功能现象与语义地图解释 |
5.1 多义多功能现象与其语义地图解释 |
5.1.1 语义地图义项间的关系与区别 |
5.1.1.1 典型转折与典型对比 |
5.1.1.2 情状意外与因果违逆 |
5.1.1.3 情状意外与承接关系 |
5.1.1.4 承接关系与添加关系 |
5.1.1.5 添加关系与对比关系 |
5.1.1.6 因果违逆与论点争论 |
5.1.1.7 典型对比与内容更正 |
5.1.1.8 限制补充与因果违逆 |
5.1.1.9 限制补充与添加关系 |
5.1.2 语义地图蕴涵假设的汉英语验证 |
5.2 小结 |
第6章 汉英转折标记的语用功能 |
6.1 反预期的语用功能 |
6.2 主观评注的情态功能 |
6.3 礼貌委婉的语用功能 |
6.4 话语标记功能 |
6.4.1 有关话题与话轮方面的话语组织功能 |
6.4.2 信息功能 |
6.5 小结 |
下篇 专论 |
第7章 “其实”与actually的多维比较 |
7.1 句法特点 |
7.1.1 句法位置 |
7.1.2 句法环境与语义解释 |
7.1.3 连用情况 |
7.1.3.1 与语气词和叹词连用 |
7.1.3.2 与转折标记连用 |
7.1.3.3 与否定词连用 |
7.2 语义特点 |
7.2.1 语义共性 |
7.2.2 语义倾向 |
7.3 语用功能与语篇功能 |
7.3.1 语用功能 |
7.3.1.1 强调功能 |
7.3.1.2 人际功能 |
7.3.2 语篇功能 |
7.3.2.1 衔接功能 |
7.3.2.2 话语组织功能 |
7.3.2.3 信息功能 |
7.4 共时现象的历时解释 |
7.5 二语习得与翻译上的应用 |
7.6 小结 |
第8章 “当然”与of course的多维比较 |
8.1 句法方面 |
8.1.1 句法位置 |
8.1.2 连用情况 |
8.2 语义方面 |
8.3 语用与语篇功能 |
8.3.1 语用功能 |
8.3.1.1 强调功能 |
8.3.1.2 礼貌委婉功能 |
8.3.1.3 应答功能 |
8.3.2 语篇功能 |
8.3.2.1 语篇衔接功能 |
8.3.2.2 话语组织功能 |
8.4 语法化与主观化解释 |
8.5 小结 |
第9章 “不是A而是B”结构与“not A but B”结构多维比较 |
9.1 句法特点 |
9.1.1 构成特点 |
9.1.2 句法分布 |
9.1.3 A与B的句法特点 |
9.2 语义方面 |
9.2.1 A与B的语义关系 |
9.2.2 整体句式语义 |
9.2.2.1 语义构式化程度比较 |
9.2.2.2 语义更正 |
9.2.2.3 语用更正 |
9.3 构式语法解析 |
9.3.1 构式意义与构式压制作用 |
9.3.2 构式演变 |
9.4 语用特点 |
9.4.1 简洁凝炼的修辞效果 |
9.4.2 排比的修辞效果 |
9.4.3 反预期的语用特点 |
9.5 类型学上的调查 |
9.6 小结 |
第10章 汉英更正型转折表达与功能比较研究 |
10.1 英汉更正型表达形式对比 |
10.2 英汉典型更正表达在翻译平行语料库中的对应情况 |
10.3 语义更正与元语更正 |
10.3.1 语义更正 |
10.3.2 元语更正 |
10.4 更正标记的语用功能 |
10.4.1 反预期的特点 |
10.4.2 话语标记功能 |
10.4.2.1 面子缓和标记(face mitigator) |
10.4.2.2 会话修正标记 |
10.4.2.3 话语组织功能 |
10.5 小结 |
第11章 汉英寄生性意外转折范畴比较研究 |
11.1 寄生于意义的意外表达 |
11.1.1 寄生于命题意义的意外表达 |
11.1.1.1 寄生于示证范畴的意外标记 |
11.1.1.1.1 寄生于间接示证范畴的意外标记 |
11.1.1.1.2 寄生于完成体过去时态标记的意外标记 |
11.1.1.2 寄生于控制范畴的意外标记 |
11.1.2 寄生于非命题意义的意外表达 |
11.1.2.1 寄生于间接言语行为 |
11.1.2.2 寄生于传情表达 |
11.2 寄生于结构的意外表达 |
11.2.1 寄生于疑问词感叹句式 |
11.2.2 汉语无生命主语被动式表意外 |
11.2.3 汉语的“把个”句表意外 |
11.3 几点补充 |
11.3.1 寄生于限制范围范畴的意外表达 |
11.3.2 寄生于“结果”的意外表达 |
11.4 小结 |
第12章 汉英非寄生性意外转折比较研究 |
12.1 言内语义层面 |
12.2 言外行为层面 |
12.2.1 表主观评注意外义的叹词、形容词、评注性副词(性短语) |
12.2.2 “谁知(道)”与who knows比较研究 |
12.3 几点补充 |
12.3.1 英语的“S,only to+V”结构表意外 |
12.3.2 汉语的“怎么”感叹句式与英语的how come感叹句表意外 |
12.3.3 英汉极性触发结构表意外 |
12.3.3.1 英汉极性触发结构 |
12.3.3.2 “还”与still比较研究 |
12.4 小结 |
第13章 结语与展望 |
13.1 结论 |
13.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陈丹青与《西藏组画》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第二章 《西藏组画》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
第二节 新时期初期社会与美术 |
第三节 陈丹青艺术经历与追求 |
第三章 去“文革”程式代表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转变 |
第二节 艺术形式的转变 |
第三节 美术刊物的传播 |
第四章 美术史意义构建 |
第一节 教育领域传播 |
第二节 藏族主题兴起 |
第三节 美术史的书写 |
第五章 陈丹青归国后的成名 |
第一节 清华辞职事件 |
第二节 公知身份确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青年教师,请亮出你自己(论文参考文献)
- [1]“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D]. 吴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高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D]. 王霞.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3]记者角色认知及职业认同研究 ——以云南主流媒体新闻记者为例[D]. 陈静. 云南大学, 2019(03)
- [4]王君“青春语文”作文教学研究[D]. 夏珍华. 苏州大学, 2018(04)
- [5]大反贪官矛矛党[J]. 汤姆·沃尔夫,潘泓. 世界文学, 2018(05)
- [6]当下喜剧电影之喜剧精神研究[D]. 韩云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7]“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8]汉英转折范畴比较研究[D]. 谭方方.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9]陈丹青与《西藏组画》接受史研究[D]. 王偲.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10]班主任成功的标志——让后进生享受成功[J]. 张春红. 新课程(上),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