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加入WTO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焦玉平,崔守军,焦长权[1](2021)在《加入WTO二十年:玉米进出口贸易格局变迁及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文中提出加入WTO后,中国迅速由一个玉米净出口国转变成净进口国。2015年之前,中国玉米陷入了"高产量、高进口、高库存"的困境,2016年起,政府调结构、去库存措施显着见效,玉米进口和库存明显回落,但2019年以来进口又重新大规模增长。国家政策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是影响进出口变迁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临储收购政策、"调结构、去库存"系列措施等都极大影响了玉米生产和贸易;另一方面,加入WTO后,中国玉米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明显竞争劣势是进出口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国际政治环境变化也对玉米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玉米及其替代品的大规模进口使中国主粮对外依存度明显上升,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徐乾宇[2](2021)在《WTO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改革 ——基于中国受益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发展,为了适应WTO不同经济体成员国的发展诉求,WTO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在特殊与差别待遇等议题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争议不断。主要的争议点集中在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适用性、适用对象,以及如何界定特殊与差别待遇适用的发展中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认为,WTO框架内,把自我认定(self-declaration)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方式是存在质疑的,也就是说,他们认为,部分国家借由自我认定的方式来获得发展中国家地位,并利用这一地位来享有特殊与差别待遇。这种自我认定方式可能造成滥用,使得发达国家面临不公平竞争,也使得在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难以顺利进行。其中备受指责的是中国。美国认为,中国不应继续被认定为发展中国家。WTO应该明确界定特殊与差别待遇所能享受的对象,不能允许部分国家借由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享受特殊与差别待遇。毋庸置疑的是,过去几十年中国在贸易、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自入世以来,确实取得了卓越的经济成就,但是,在其它一些指标上,仍与发达成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人均GDP、人均收入、科技发展、经济结构等方面与发达成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与发达成员的经济发展鸿沟,仍然悬殊。因此,美国选择性的使用个别总体指标夸大发展水平,并借此反对中国运用SDT的权利。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看法是存在偏颇的。因此,对中国而言,如何回应欧美发达国家的质疑,是本文期望解答的问题之一。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在面对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改革问题时,是否有更为恰当的解决方案?是否能够避开争论不休又无法短期内有结论的发展中国家身份?是否能够在WTO谈判中提出更切实的、更具体的且行之有效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改革方案,为中国乃至更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出可行的解决设想?这将是本文分析的重点。现有的文献对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享有的特殊与差别待遇都有所论述及研究,但是在解答特殊与差别待遇是否合理性上的观点较为模糊,且带有明显的负面倾向(Ornelas,2016)。那么,发展中国家享有特殊与差别待遇的适用基础仍需进一步的梳理。此外,作为中美关于WTO改革中较为聚焦的发展中国家身份问题以及特殊与差别待遇的适用范围等,有关文献都有所提及,但没有清晰阐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理论依据。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这一身份存在质疑。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再的重申中方立场:“特殊与差别待遇”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基石,是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那么,阐释清楚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本质及适用性等内容,则显得十分必要性也具有现实的迫切性。自中国加入WTO后,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不断质疑中国享受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权利,那究其根本,中国是否确因此权利而受益,就成为亟待回答的重要议题。已有文献从协议利用率角度指出,中国主要在农业协定下使用了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但诸如此类的宽泛表达,并未涉及具体的产品层面。也就是,中国究竟在哪些产品上使用了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尚不明确。在现有的国内外文献中,相关研究也非常缺乏。为此,本文拟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中国农产品部门和非农产品部门下不同产品的出口水平,从而探讨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对中国的实际受益情况。本文主要包含了七章节内容。在第一章绪论部分,本文提出待研究的议题,分析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简述了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并指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梳理了已有的针对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问题的研究文献。从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积极作用、有限性和反面作用以及其更新与完善三方面对文献进行评述,并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本文的待研究议题。第三章通过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介绍WTO框架内的发展中国家、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含义,并阐释发展中国家自我认定方式的沿革、适用基础及其存在的争议。第四章从理论上阐述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本质,并分析其理论逻辑脉络,再借由Saggi和Sengul(2009)构建的博弈模型,阐述特殊与差别待遇对发展中国家及世界的意义。第五章分析了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具体使用情况,介绍了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分类、总体使用情况以及WTO部分协定中的SDT条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运用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中国在WTO中的角色定位。第六章介绍了中国部分产品的税率分布情况以及总体增长趋势,针对中国在特殊与差别待遇中的受益情况予以实证分析,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中国在哪些产品、部门享有了 SDT。根据实证结果做了更进一步的分析,得出中国SDT受益情况的总体分析。第七章依据SDT的改革困境和各国主张,提出保留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意义,并提出中国关于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改革的对策建议,进而合理回应了发达国家的诉求。本文基于现实背景和以往文献研究成果,提出:在WTO框架内发展中国家自我认定方式是有其适用基础,继续保留WTO框架内的自我认定方式;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本质是发展权,发展中成员适用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基础仍未改变,发展中国家应该享有特殊与差别待遇;中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具体适用上,应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同时积极推动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毕业”条款的制定,并且积极推动WTO与其它国际组织就发展问题加强合作。此外,本文还指出:中国在WTO中的身份应该是超大型新兴经济体,但由于存在地区和部门的差异性,这一特性进而决定了中国在WTO中的地位与角色。因此为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可考虑放弃或减少一些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中国应该把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与维持WTO发展中国家地位视为两回事,也就是,由于中国发展差异性特性的存在,在具体的WTO谈判中,中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策略,具体化为在特殊与差别待遇适用范围上构建产品差异性,从而形成产品差异化特殊与差别待遇的谈判策略,这是更为现实的做法。进一步的,中国应从一般意义上的坚持发展中国家地位,转变为争取各个产品下特殊与差别待遇适用性的谈判差异化目标。显然,这一实证结论应该也可以拓展到区域、双边和多边协定谈判中;通过测量产品的关税敏感性等,构建从产品角度出发的差异化谈判目标。中国作为WTO核心大国,积极推动SDT改革,将有利于打破WTO改革僵局,从而令这一贸易组织焕发新的活力。
李诗馨[3](2020)在《印度尼西亚粮食安全中的国际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印度尼西亚作为东盟第一大国,其粮食安全状况不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国内问题,同时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相关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在全球化背景下,印度尼西亚的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与本国的国内因素有关,还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及不同组织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学术界对印度尼西亚粮食安全的国际因素的系统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研究印度尼西亚粮食安全中的国际因素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印度尼西亚的粮食安全为研究对象,运用公共产品理论、粮食安全层次理论、粮食结构安全理论、非传统安全威胁理论,分析了影响印尼粮食安全的国际因素,重点探究了国际贸易规则、主要粮食贸易伙伴国、国际粮食定价权三个国际因素对印尼粮食安全的影响。本文认为,在国际贸易规则方面,面对不平等的国际贸易规则和东盟不成熟的内部环境,印尼不仅不能享受足够的国际市场利好,还要防范因国际贸易规则带来的国际市场对本国粮食安全冲击;在主要粮食贸易伙伴国方面,由于印尼粮食进口依赖程度大,印尼面临贸易伙伴国减少出口和抬高价格的风险;在国际粮食定价权上,印尼本地农企力量薄弱,粮食作物国际竞争力弱,且粮食期货交易品种少,从而缺乏议价权,在国际交易当中更加被动,在粮食价格波动时更加容易蒙受损失。本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通过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的叙述,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呈现出本文的写作思路,勾勒出本文的逻辑框架。第二部分主要包含对“粮食安全”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述,粮食安全相关经济学理论和政治学理论、粮食安全相关具体评价指标的梳理。第三部分主要对印度尼西亚粮食安全的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和PAM研究。第四部分主要对印尼粮食安全中的国际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详细阐述各国际因素对印尼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第五部分是依据前四个部分的分析结果,给出与问题相照应的对策和建议,比如加强与国际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完善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等措施。
郑捷航[4](2020)在《新时代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对粮食安全也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膳食所需的农产品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新时代的新要求下,亟需探索如何协调居民膳食所需农产品的供需平衡。本研究选择全国最大的粮食调入省、全国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广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将原本在数量无法直接汇总加和的不同类型农产品,通过引入虚拟耕地概念,得到有效的汇总,分析其数量和结构变化。本文以进入21世纪以来的2000—2018年为研究期,从居民膳食所需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肉蛋奶产品、加工产品四类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消费、贸易视角出发,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上述三个环节中虚拟耕地消耗数量和结构变化进行系统分析;此外,计算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费量与生产量的差额,即虚拟耕地生产消费盈亏量;计算贸易净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重,得出省内消费对国外进口的依赖程度,对探索优化广东省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含量测算得出:虚拟耕地含量低的农产品在贸易中有更强的比较优势,应尽可能多生产和出口,如稻谷、水产品等。(2)通过农产品生产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利用分析得出:(1)从初始农产品和最终农产品角度测算的虚拟耕地消耗量结果有差异,前者小于后者;(2)省内产出的农产品隐含的虚拟耕地量远超省内实体耕地面积,说明广东省用有限的实体耕地生产出了超额的农产品,体现了耕地较高的产出效率。(3)通过农产品消费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需求分析得出:(1)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差异明显,城镇居民肉蛋奶类虚拟耕地消费比重较大,农村居民粮食虚拟耕地消费比重较大,全省居民农产品实际消费的虚拟耕地需求总量逐年上升;(2)关于虚拟耕地生产消费盈亏量的测算,与广东省生产初始农产品的虚拟耕地消耗量比较,虚拟耕地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而与广东省产出最终农产品的虚拟耕地消耗量相比,生产量基本可满足消费需求。(4)通过农产品贸易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流动分析得出:(1)广东省虚拟耕地进口量远超出口量,虚拟耕地贸易呈净进口的状态,其中虚拟耕地进口量最大的是大豆,出口量最大的是水产品;(2)广东省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对外依存度高且相对集中于美洲国家,需引起重视,严格控制进口品种规模,适度开拓进口来源渠道以分散贸易风险。
王赟[5](2020)在《我国粮食关税配额政策调整的影响研究 ——以玉米为例》文中提出粮食是我国开展一切生产生活的根本。粮食安全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还关系着经济稳定和社会平稳。因此,保障粮食安全是保障国泰民安的重中之重。关税配额政策是国际上流行的贸易保护工具,我国粮食关税配额政策的实行和调整影响着粮食贸易,也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国内粮食的生产和消费。研究我国粮食关税配额政策的影响机制,不仅有利于为我国稳定粮食市场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我国粮食市场的良好发展,也有利于我国未来面临国际压力时能够更加从容有效地进行应对。本文首先从国外形势环境、国内市场现状和WTO的相关政策及谈判进展分析了我国现行粮食关税配额政策面临的形势环境;接着,梳理了我国粮食关税配额的执行现状,并与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从关税配额政策的理论影响机制出发,以玉米为例,将GTAP模型重新进行国家和部门归类,并设置模拟方案模拟了玉米降低关税后,玉米及相关产业在价格、产出、需求等方面受到的影响。在GTAP模拟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将玉米主产省归类为四大产区,并建立了供给反应模型及消费函数,对各地区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我国粮食配额规模目前仍有不小的可利用空间。二、现阶段中美矛盾一再升级,美国已经将焦点对准到了我国的关税配额政策上,且国内粮食价格倒挂、粮食生产稳定但增长乏力、国内消费增长将使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排除进一步放开关税配额政策的可能。三、当我国玉米进口关税降低时,相对于其他农产品及国外玉米市场,国内玉米市场受冲击最大。在进口低价玉米的冲击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下跌,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导致玉米产出下降。玉米价格的降低导致了玉米需求、玉米相关行业的产出和需求增加,玉米出口国的玉米价格和产量也相应增加。四、从玉米主要产区来看,当玉米价格下降时,玉米产区的种植面积将会减少,工业消费和饲料消费增加,并且对玉米价格越敏感的地区,在玉米关税税率降低时,生产和消费受到的影响最大,其中西北产区在玉米种植面积上受影响最大,北部产区在玉米消费上受影响最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从优化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稳定粮食生产,谨慎开放玉米市场、增强玉米进口有序性,理清市场准入底线、坚守农业谈判立场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
刘锐金[6](2020)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支持制度改革研究 ——政策效应评估及制度改革方向选择》文中提出自2004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市场价格支持、农业补贴和专项支持为主体的农业支持体系,对保障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农业支持政策进行一系列改革,先后取消了棉花、油菜籽、玉米等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逐步降低了水稻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进一步优化和创新了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但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依旧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在WTO的适宜性,国内粮食产需缺口对进口的依赖。继续完善改革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已经成为共识,但具体怎么改还存在一定的争论。为了更好理清改革思路,本研究评估了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农户的产品产值、物质投入的影响,探索了棉花、玉米和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不同退出方式对生产的冲击及其收储价格设定的合理性,探讨了农业直接补贴对农户种子化肥农药投入、家庭收入及其收入流动的作用,分析了水稻、小麦和玉米市场支持政策在WTO规则下的争议焦点,识别了农民对农业支持政策选项的偏好,最后提出未来政策改革方向和一些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urvey,CFPS)4期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分析稻麦最低收购价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发现:当收购价格下跌并触发最低收购价政策时,较好地稳定了政策执行区水稻和小麦种植户的产品产值,但对种子化肥农药投入的影响弱,即政策的要素投入扭曲小;随政策收购量增加,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曾对稳定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户的产品产值、增加种子化肥农药投入具有显着的作用,当2015/2016年度价格大幅度下跌时,虽然政策性收储量大幅度增加,但政策效应是负面的,无法实现政策目标。(2)运用省级统计和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断点回归分析棉花、玉米和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发现:临时收储政策对棉花、玉米和油菜籽产量和化肥投入的影响差异大,由强到弱依次是棉花、玉米和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对油菜籽的负面影响最大,主要源于政策改革沟通不畅、配套政策不到位;油菜籽临时收储价格设置不如玉米和棉花有效,棉花和玉米的临时收储价格附近,种植户化肥投入明显提高。(3)运用CFPS的3期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和有序logit模型分析农业直接补贴发现:政府对农户家庭的直接补贴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尤其是规模较大的种植户,但品种之间有差异,水稻种植户特别是规模较大的种植户种子化肥农药投入对政府补贴的弹性较小;大多数农村家庭获得了农业补贴,政府直接补贴金额增加、对补贴的依赖程度提高不利于低收入农户家庭向上流动,也不利于较高收入组稳定在原收入组,而户主的健康水平则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稳健性检验表明,直接补贴对中西部农村家庭的负影响较弱,非农就业能有效促进家庭收入向上流动,但无法改善政府补贴的负影响。(4)运用WTO和OECD的报告数据,比较分析水稻、小麦和玉米市场支持量及其关键参数发现:同一作物不同国家用于计算市场支持量的固定外部参考价格不同,选择有资格接受管理价格的收购量也有不同的考量;若按照美国提交WTO的计算方法,无论如何调整稻麦最低收购价政策,都会超出限额,除非取消。(5)运用Best-Worst Scaling问卷设计获得的农户调查数据,使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农户政策偏好发现:农户对无需付费的市场支持政策或目标价格补贴最为期待,对各类保险保费补贴的政策选项偏好程度低;拥有非农兼业就业机会、生活态度乐观、种植规模大的农户更加关注农业生产性投入支持,对农业收入依赖程度更高的农户则更希望直接获得货币补贴。(6)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在生产促进、农户政策偏好和WTO规则之间有难以协调的矛盾,建议继续保留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现有农业支持总量稳定,研究提高农业支持政策的地方适应性和透明度,更好落实“米袋子”省长制;大幅度提高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农村婴幼儿、儿童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营养保障水平,增强生产经营主体的知识运用能力,更加突出农户的企业属性。
周静[7](2019)在《农业补贴对稻作大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补贴是世界各国支持农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政策。2004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并产生了积极效果。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一、二、三产业的转型升级,持续多年的普惠式农业补贴政策开始出现了边际递减效应。新形势下,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16年开始,我国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其政策目标瞄准为耕地地力保护和支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大户补贴”,以此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同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取向下,下调粮食最低收购价也成为了粮食价格体系改革的主要着力点。以上政策及其组合实施的效果如何,特别是稻作大户的生产行为是否同步同向于政策预期目标,是一个值得从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的课题。本文基于农户行为理论,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补贴政策-农户行为-农业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讨论了不同类型农业补贴下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条件,并运用湖南省6个产粮大县419户稻作大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补贴对于稻作大户生产行为的影响。首先,本文以稻作大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认知为切入点,构建了政策认知—期望与现实偏差—政策满意度的分析框架,并利用排序模型,实证分析了政策认知程度对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其次是以稻作大户生产投入行为为视角,分析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稻作大户生产投入行为的作用路径,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使用工具变量法下的分位数回归模型,来分析不同分位点下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对稻作大户的影响;最后,研究当前价格补贴政策改革的实施效果,构建了离散型选择模型,考察当前最低收购价政策下调时,稻作大户生产结构调整行为的变化程度。综上所述,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并综合运用了宏观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从农户层面揭示新的农业补贴政策的改革效果,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当前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提供思路和依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政府实施何种类型的粮食补贴均对稻作大户的生产行为产生影响,从产量效应来分析,价格补贴大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影响。从补贴的认知和满意度来分析,稻作大户对于当前实施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认知程度较高,但补贴过程中的公平性和补贴政策目标的认知程度较低。从直接补贴政策效果来看: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于稻作大户增加物质资本投入具有显着的激励作用,且不同资源禀赋的稻作大户对于投入的偏好不同。对价格补贴的政策效果分析表明:粮食种植比例越高,土地规模经营越大的稻作大户对粮食补贴的反映更敏感,特别是价格补贴的影响大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影响。虽然粮食最低收购价下调对稻作大户的收益产生负向影响,但稻作大户仍然选择不改变其种植结构的原因是因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托底”。因此,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调控空间,探索“组合型”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体系,适度提高粮食补贴标准,构建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有助于进一步稳固和调动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运用分工理论,构建了不同类型的农业补贴标准下稻作大户生产行为的理论模型,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综合进行考量,弥补了学术界对于农业补贴政策的割裂研究。(2)基于农户生产决策视角,从农户对于补贴政策的响应程度反观不同类型政策的实施绩效,丰富了仅从农民收入或粮食产出数量视角来评价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绩效。(3)本文结合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的变化方向,重点研究的是30亩以上的稻作大户,以展示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对当前粮食补贴政策的认知及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刘利[8](2019)在《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既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弱质性产业,因此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均对农业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和保护。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部署对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部署内容则通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公布,文件重点强调了要加速建立我国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体系。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维持养殖户收入持续增长、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畜牧业的支持与保护符合我国当前新形势的要求,符合我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重中之重”战略的要求,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意义重大,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养殖户收入、改善养殖户生活、维护农村稳定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支持水平及效应评价。主要内容为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畜牧业历史演变的视角,梳理并整合畜牧业及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整体发展过程,在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内涵与衡量方法进行比较选择的基础上,采用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2001年-2016年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并从养殖户增收、产量增长、环境影响、结构调整方面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效应评价。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于养殖户微观视角,通过调研的方式对畜牧业支持政策中的典型政策展开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对策建议,以便为后续相关政策的优化和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上述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畜牧业发展,并将其分为:畜牧业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发展时期;中国畜牧业发展的迅速增长时期;畜牧业提质增效、结构调整时期;以及以环保为重点的全面转型时期四个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畜牧业结构的变动与畜牧业总量的变动展开分析,得出了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的论断,主要畜产品供给结构趋于合理,生产模式由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通过对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分析得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猪生产带,其地域特征为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区,逐步向南北两侧扩散;形成了两条完整的肉牛生产带,主要包括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形成了三条完整的羊肉生产带,主要包括西北牧区、中原牧区和西南牧区;肉禽生产带以东部省份为主,蛋禽生产带则以中原省份为主;奶业优势生产带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通过对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的分析,从历史发展和时间序列的角度看,我国畜牧业经营主体由上世纪初的农户家庭的副业形态,分离出畜牧专业户,再到现在的专业化畜牧业公司。2.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2007年起,我国加大了通过实施市场价格支持和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最后,总结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一是畜牧业政策阶段性目标差异性强,政策目标趋向于多元化;二是在对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演变梳理中发现,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是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利益博弈过程中不断调整利益分配的过程。3.通过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衡量方法比较选择得知,WTO方法仅能够作为一种用于谈判的工具,而OECD农业支持水平的测量方法,可以测量包含国内和边境的农业支持政策,其测算农业支持水平目的则在于进行政策评价、政策分析和政策解读。因此,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更好地测算、评估国家全部的农业政策,它的作用既能够进行国际间对比,又能够帮助国家农业政策展开评价与分析,对于提升政策效率意义重大。基于这一客观事实,本文采用了OECD评估方法来对我国畜牧业的支持水平进行评估。基于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我国2001年-2016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分类和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总体来看,2001年-2016年我国畜牧业支持总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01年至2006年之间,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较低,对畜牧业支持力度非常小;自2007年起,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及畜牧业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快速提高。二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结构来看,生产者支持占比始终较大,进一步细分得知,在生产者支持内部构成中,生产预算支持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较于生产预算支持,市场价格支持的贡献更大。三是从不同种类畜产品支持水平来看,各项畜产品在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猪肉、牛肉、羊肉、羊绒的支持水平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但是禽肉和牛奶的支持水平却存在相对较大的波动。禽蛋和羊毛的支持水平多数年份基本为负值,且禽蛋的支持水平负值较多,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上述三种特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边境保护政策作用,二是国内饲料粮价值转移,三是受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导致的畜产品价格波动。4.本研究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展开了探索。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农牧民的牧业收入与我国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这就意味着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则会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但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农牧民收入增长效果较弱。我国畜牧业总产值与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也存在同方向的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能够推动生产的增加。然而,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牧业总产值相对增长效果同样较弱。另外,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污染治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合理性,加强畜牧业支持力度能够起到对排污增量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畜牧业支持政策是畜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时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结构和畜产结构组成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畜牧养殖”示范工程的推广在肉牛产业以及拥有秸秆饲料优势的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比较好,但是畜种结构选取的是全国的数据,畜种结构的改变在各个区域并不均衡。同时本研究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的时间范围在2001年-2016年,在此阶段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放缓,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种结构变化作用较弱。5.从养殖户微观维度出发,在吉林省生猪养殖户调研访问的基础上,从养殖户对政策认识程度、满意程度,并深入了解总结养殖户不满意的原因,对生猪养殖支持政策进行评价。结合养殖户调研访问结果,对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实施中影响养殖户满意的因素,即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资金补助为主要方式的生猪养殖支持政策,多数没有侧重点,基本上对大多数养殖户具有普惠性,尤其是生猪疫病防控类政策,一旦发生疫病,相较于散养户,大规模养殖户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政策并没有因为养殖户风险的大小而有所差别。二是规模化养殖支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两个问题:一方面,补贴方式以资金为主,缺乏技术扶持、疫病防控的指导,方式单一;另一方面,补助领域为养殖生产环节,不能满足养殖户对销售、管理经营等方面需求。三是宏观调控中的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预警监测机制存在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养殖户认知程度不高;以及该机制对市场信息的预测不全面,对养殖户的生产安排没有起到实际应有的作用的问题。四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门槛高、审核程序复杂、申请周期长、资金发放过程存在程序繁琐的通病。6.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以及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势,提出政策建议:改善对畜牧业支持资金的使用方式、建立健全畜产品价格监测和市场信息预警机制、构建全国性畜牧业政策保险大灾准备金制度的运行机制框架、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生态保护政策,推动畜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并提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健康养殖、提高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养殖场疫病防控能力、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支持牧区畜牧良种推广为我国畜牧业未来支持政策的重点。
李桂[9](2019)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粮食储备规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稳定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及民族独立自主的战略问题。2004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较好地解决了我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在我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背景下,粮食生产量、进口量、粮食储备量“三量齐增”现象显着。经中央经济会议定调,从2016年开始在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库存首当其冲。目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着,如粮食库存量开始下降、粮食产量由上升趋势变为稳定甚至于小幅下降。但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受中美农业国内支持争端、中美农产品关税配额争端案等国际因素推动而加快。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去掉巨额库存,但是也要保障合理的库存,以应对市场风险。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合理确定粮食储备规模,加强储备粮的质量安全和数量安全,是我国政府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极具挑战的课题。本文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等文件精神为指导,首先界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口粮)、粮食储备等概念,总结了市场失灵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粮食安全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接着,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及国际因素对其推动作用,论证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要求政府在粮食储备的目标调整、数量优化、管理安全等方面加强粮食储备管理;然后,在分析粮食储备规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粮食储备模型,并重点测算口粮储备规模;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提出了加强我国粮食储备管理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粮食储备规模预警的等级进行了系统的划分,根据不同预警等级建立了相应粮食储备规模模型,并结合粮食储备规模模型计算出该预警等级粮食储备量的区间值。出于粮食生产的年度波动性和粮食消费的相对稳定性,构建一套完备的粮食储备规模预警等级机制,有助于决策部门对粮食储备的吞吐做更科学的决策动作,达到粮食供求总量的平衡,从而实现粮食储备安全目标的重要手段。
苏珊珊[10](2019)在《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动因、格局及规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谷物进口贸易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谷物进口市场。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大肆盛行,贸易战等贸易摩擦升级导致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国际市场交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已与粮食安全密不可分,成为成功实现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特征和演变趋势、探究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阐释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作用、揭示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格局趋向、评价现行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关税配额及国营贸易管理制度,对深化认识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发展规律、有效利用国际谷物市场资源、切实推动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中国粮食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管理贸易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归纳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经济计量分析等方法为研究工具,以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贸易发展特征、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贸易影响因素作用及阶段性变迁、贸易格局趋向以及贸易管理措施的福利效应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言,包括第一章。围绕中国谷物市场对外开放过程中谷物进口贸易变化特征、趋势,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系统梳理和评价国内外谷物进口贸易文献的基础上,说明深入研究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影响因素、格局趋向和核心管理政策,是具有科学价值的重要领域。根据本文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设计本文技术线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并归纳和提炼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理论分析,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运用规范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界定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内涵、分类方法及典型特征;以中国谷物进口贸易为研究对象,将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发展过程中的变迁规律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以及管理贸易理论相结合,在运用理论解析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贸易发展特征→贸易动因(比较优势测算、影响因素识别)→贸易格局趋向(时序格局趋向、商品结构格局趋向、地理结构格局趋向)→贸易政策(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的研究逻辑关系。第三部分为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实证分析,涉及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四章,运用Dynamic NRCA Index模型和1992-2015年度中国主要进口谷物贸易总额数据,从商品、国别和稳定性视角对主要谷物进口品种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第五章,构建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框架,运用Three-way引力模型和1992-2015年宏观经济数据,就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发展过程中的贸易引力因素、贸易阻力因素的影响效应及其阶段性变迁进行分析。第六章,构建改进的Static LA-AIDs、Dynamic LA-AIDs模型并运用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月度高频数据,探究“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自主要进口来源国各谷物品种的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效应以及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格局趋向。第七章,构建古诺市场均衡下的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关税等值模型,测算小麦、大米和玉米部门进口贸易管理政策的福利效应。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小麦进口贸易和大米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远高于玉米、高粱进口贸易和大麦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大米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远高于其它谷物产品;小麦进口贸易和大米的进口贸易可能呈现逐渐收缩趋势、而玉米、高粱和大麦的进口贸易可能呈现逐渐扩张趋势。中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间小麦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与美国间玉米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差距正在逐步扩大;与东盟间大米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差距正在逐步扩大。中国谷物及主要谷物品种的稳定性较弱。(2)主要进口来源国和中国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阶段以及汇率是影响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重要贸易引力变量。主要进口来源国和中国的经济规模对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影响强度在1992-2000年间达到峰值;对中国小麦和大米进口贸易的影响作用随时间变化逐渐衰退;对玉米、大麦和高粱进口贸易的影响作用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强。地理距离、是否存在共同边界、进口来源国物流效率、APEC、WTO、“一带一路”开放战略以及FTA是影响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重要贸易阻力变量。通过对1992-2001年、2002-2008年、2009-2016年间Three-way引力模型回归结果的阶段性比较分析,发现随着新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的涌现,APEC和WTO等传统多边自由贸易安排对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影响强度逐渐衰减,2009年后进口来源国的物流效率、“一带一路”开放战略(B&R)以及自由贸易区(FTA)等贸易便利化措施和新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成为影响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发展的关键性制度变量。(3)短期内小麦和大米等口粮进口贸易规模将保持平稳,但长期进口贸易规模可能收缩,且占谷物总体市场份额比重可能进一步下降;玉米、大麦以及高粱等饲料用粮进口贸易规模短期内将进一步快速攀升,但长期将呈现趋稳的发展态势。“一带一路”开放战略推动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地理结构转型,小麦进口市场地理分布重心可能将由加拿大和美国转向澳大利亚,大米进口市场地理分布维持不变,玉米进口市场地理分布重心可能出现美国、东盟、俄罗斯地区三大中心;大麦进口市场地理分布重心可能将从加拿大转移至欧盟地区。(4)中国主要谷物部门存在的关税配额(TRQs)和国营贸易(STEs)管理政策的确产生贸易扭曲,且由于与行政式配额分配模式相结合,造成了国内市场的局部分割和进口贸易的部分垄断,加剧贸易扭曲程度。当STEs追求不同经营目标且不同的TRQs分配额度导致三个谷物部门的关税等值存在较大差异,产生的福利扭曲不同:当STEs追求生产者剩余时,小麦部门最高、玉米部门居中、大米部门最低。当STEs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时,三个谷物部门的关税等值最小,且生产者剩余损失、消费者剩余增加。当STEs消费者剩余最大化时,三个谷物部门的关税等值均为负值,且生产者剩余损失、消费者剩余增加。以上述分析结论为基础,本文基于粮食安全视角提出与周边主要出口国签署谷物进口长期协议、构建全方位立体式谷物进口贸易运输体系;提升主要谷物品种的生产效率、合理保护劣势谷物产业;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间谷物贸易便利化和粮食安全合作;深化谷物进口国营贸易企业市场化改革、降低贸易管制产生福利扭曲的政策建议。
二、对加入WTO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加入WTO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加入WTO二十年:玉米进出口贸易格局变迁及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论 |
二、从净出口到大规模净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出口贸易格局变迁 |
(一)玉米:从净出口到大规模净进口 |
(二)玉米替代品大规模进口:产量增长缓慢与关税配额 |
三、增长的困局:高进口、高产量与高库存 |
四、艰难的突围:调结构、去库存与新挑战 |
(一)调结构、去库存 |
(二)新挑战 |
五、结论与讨论 |
(2)WTO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改革 ——基于中国受益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框架 |
1.3.2 本文主要内容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积极作用 |
2.2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有限性和反面作用 |
2.3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更新与完善 |
2.4 现有文献的不足和本文待研究议题 |
3 WTO框架内的发展中国家与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含义 |
3.1 WTO框架内的发展中国家含义 |
3.1.1 对发展中国家无专门明确规定:1947-1954年 |
3.1.2 对发展中国家概念有了初步界定:1954-1985年 |
3.1.3 发展中国家区别的引入:1986-1994年 |
3.1.4 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1995-2008年 |
3.1.5 发展中国家的再界定:2009年 |
3.2 WTO框架内发展中国家的自我认定模式 |
3.2.1 自我认定方式的沿革 |
3.2.2 自我认定的适用基础 |
3.2.3 自我认定方式的争议 |
3.3 WTO框架内的特殊与差别待遇含义及渊源 |
3.3.1 WTO框架内的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含义 |
3.3.2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沿革 |
3.3.3 特殊与差别待遇内容 |
4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理论依据 |
4.1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本质 |
4.1.1 SDT的适用对象:发展中国家 |
4.1.2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本质 |
4.2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理论逻辑脉络 |
4.2.1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理论意义 |
4.2.2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理论内涵 |
4.3 理论模型构建 |
4.3.1 开放会员的MFN俱乐部(Open membership,OM博弈) |
4.3.2 排他性MFN俱乐部(Exclusive membership, EM博弈) |
4.3.3 将关税优惠纳入模型中 |
4.3.4 模型结论 |
5 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具体使用情况分析 |
5.1 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分类 |
5.1.1 特殊与差别条款具体分类 |
5.1.2 类别简介 |
5.1.3 简单评价 |
5.1.4 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使用总体分析 |
5.2 WTO协定具体使用分析 |
5.2.1 1994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SDT条款分析 |
5.2.2 《服务贸易总协定》SDT条款分析 |
5.2.3 《贸易便利化协定》SDT条款分析 |
5.2.4 农业协定SDT条款分析 |
5.3 中国运用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具体情况分析 |
5.3.1 中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5.3.2 中国入世的承诺水平远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 |
5.3.3 中国运用特殊与差别待遇情况 |
6 中国因特殊与差别待遇受益的实证分析 |
6.1 背景 |
6.2 贸易特征性事实 |
6.2.1 中国部分产品的税率分布情况 |
6.2.2 中国部分产品的总体增长分析 |
6.3 理论机制和研究假说 |
6.4 实证方法和数据说明 |
6.4.1 计量模型设定 |
6.4.2 数据处理 |
6.5 实证结果分析 |
6.5.1 单变量分析 |
6.5.2 DID估计结果:基准回归 |
6.5.3 内生性问题:工具变量法 |
6.6 稳健性检验 |
6.6.1 平行趋势检验 |
6.6.2 安慰剂检验 |
6.7 扩展性分析 |
6.7.1 考虑出口国所在洲 |
6.7.2 考虑产品组影响程度差异 |
6.8 中国运用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受益情况分析 |
6.8.1 SDT受益规模较小 |
6.8.2 SDT受益结构不均衡 |
6.8.3 可考虑“毕业”条款 |
6.9 中国受益产品的个别分析 |
6.10 实证分析意义 |
7 中国关于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改革的对策研究 |
7.1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改革困境 |
7.1.1 如何界定“特殊性” |
7.1.2 如何界定“差异性” |
7.1.3 特殊与差别待遇具体问题 |
7.2 特殊与差别待遇改革的影响因素和各国主张 |
7.2.1 特殊与差别待遇改革的影响因素 |
7.2.2 发达国家对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看法 |
7.2.3 发展中国家对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立场 |
7.3 保留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理由 |
7.3.1 SDT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 |
7.3.2 SDT对发达国家的重要性 |
7.3.3 SDT对世界贸易水平的重要性 |
7.4 科学合理应对发达国家诉求 |
7.4.1 部分发达国家认为不应采取自我认定的方式 |
7.4.2 部分发达国家认为应该取消特殊与差别待遇 |
7.4.3 部分发达国家认为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被滥用 |
7.5 中国关于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改革的对策建议 |
7.5.1 保留WTO框架内的自我认定方式 |
7.5.2 发展中国家应该享有特殊与差别待遇 |
7.5.3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7.5.4 鼓励非线性的评估,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 |
7.5.5 “毕业”的主动承诺 |
7.5.6 推动WTO与其它国际组织就发展问题加强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实际享受的SDT条款细则 |
附录2 WTO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名单 |
附录3 贸易便利化协定承诺情况 |
附录4 农业协定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 |
附录5 水果组产品代号说明 |
附录6 寡头垄断贸易模式的关税建立 |
附录7 特殊与差别待遇效应的实证分析 |
1. 背景 |
2. 对发展中国家的效应模型 |
2.1 模型说明 |
2.2 计量模型设定 |
2.3 数据说明 |
3. 实证分析及检验 |
3.1 回归结果分析 |
3.2 识别假设检验 |
3.3 稳定性检验 |
3.4 结论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印度尼西亚粮食安全中的国际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粮食安全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粮食安全的相关概念与界定 |
第二节 粮食安全的相关理论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粮食安全层次理论 |
三、粮食结构安全理论 |
四、非传统安全威胁理论 |
五、沟通行动理论 |
第三节 粮食安全水平的具体评价指标 |
第二章 印尼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印尼粮食安全基本状况 |
一、印尼粮食供给现状 |
二、印尼粮食需求现状 |
三、印尼粮食供需平衡现状 |
第二节 印尼粮食安全稳定性分析 |
一、印尼粮食储备现状 |
二、印尼粮食价格波动现状 |
第三节 印尼粮食安全的PAM研究 |
一、PAM方法介绍 |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印尼粮食安全的主要国际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印尼粮食安全的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 |
第二节 国际贸易规则对印尼粮食安全的影响 |
一、世界贸易组织(WTO)相关规则的影响 |
二、东盟相关规则的影响 |
第三节 主要粮食贸易伙伴国对印尼粮食安全的影响 |
一、主要粮食作物进出口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 |
二、主要粮食贸易伙伴国对印尼粮食安全的影响 |
第四节 国际粮食定价权对印尼粮食安全的影响 |
一、印尼粮食市场的议价能力 |
二、印尼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善印尼粮食安全现状的启示 |
第一节 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维护粮食安全 |
一、发挥WTO相关贸易规则的力量,保障粮食安全利益 |
二、倡导东盟相关贸易规则的升级,提升粮食安全等级 |
第二节 加强与主要粮食贸易伙伴国的合作与交流 |
一、开放农业合作空间,加深互惠共赢关系 |
二、扩大合作交流领域,维系稳定贸易往来 |
第三节 健全粮食市场,提高粮食生产率 |
一、完善粮食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二、提高增强国内粮食生产总体效率 |
第四节 提升印尼农企国际市场议价权 |
一、健全国内外粮食供给信息渠道,增强信息敏感度 |
二、扶持建设中大型本土农企,增强农业市场议价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时代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简要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1.6 研究区域与对象的选取及资料来源 |
1.6.1 研究区域的选取 |
1.6.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6.3 数据资料的来源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耕地 |
2.1.2 粮食安全 |
2.1.3 农产品 |
2.1.4 虚拟耕地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流动理论 |
2.2.2 资源替代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2.2.4 要素禀赋理论 |
2.2.5 生态足迹理论 |
第三章 广东省耕地情况与粮食安全分析 |
3.1 广东省的自然地理环境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貌及气候 |
3.2 广东省的社会经济概况 |
3.2.1 经济发展 |
3.2.2 人口 |
3.3 广东省的耕地资源概况 |
3.3.1 耕地资源数量概况 |
3.3.2 耕地资源质量概况 |
3.3.3 耕地利用结构布局情况 |
3.3.4 耕地保护情况 |
3.4 广东省粮食供需概况 |
3.4.1 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3.4.2 粮食生产形势严峻 |
3.4.3 粮食需求持续增长 |
3.4.4 粮食贸易结构改变 |
3.5 虚拟耕地视角下的广东省粮食安全思考 |
第四章 农产品生产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消耗分析 |
4.1 广东省生产中农产品虚拟耕地测算方法 |
4.2 广东省单位农产品虚拟耕地含量的测算 |
4.2.1 植物产品虚拟耕地含量测算 |
4.2.2 动物产品虚拟耕地含量测算 |
4.2.3 加工产品虚拟耕地含量测算 |
4.3 广东省农产品生产中虚拟耕地消耗总量及结构变化 |
4.3.1 粮食作物的虚拟耕地消耗量及结构变化 |
4.3.2 经济作物类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耗量及结构变化 |
4.3.3 肉蛋奶类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耗量及结构变化 |
4.3.4 加工产品类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耗量及结构变化 |
4.3.5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耗量及结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产品消费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实际需求分析 |
5.1 广东省农产品消费中虚拟耕地测算方法 |
5.2 广东省城乡居民虚拟耕地消费情况 |
5.2.1 广东省城镇居民虚拟耕地消费情况 |
5.2.2 广东省农村居民虚拟耕地消费情况 |
5.2.3 城乡居民虚拟耕地消费情况比较 |
5.3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费总量及结构变化 |
5.3.1 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费量及结构变化 |
5.3.2 粮食作物虚拟耕地消费量及结构变化 |
5.3.3 经济作物虚拟耕地消费量及结构变化 |
5.3.4 肉蛋奶类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费量及结构变化 |
5.3.5 加工产品虚拟耕地消费量及结构变化 |
5.4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生产消费盈亏量 |
5.4.1 初始农产品角度的虚拟耕地生产消费盈亏量 |
5.4.2 最终农产品角度的虚拟耕地生产消费盈亏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产品贸易视角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依赖程度分析 |
6.1 广东省农产品贸易中虚拟耕地测算方法 |
6.2 广东省农产品贸易中虚拟耕地进出口量的测算 |
6.2.1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进口测算 |
6.2.2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出口测算 |
6.2.3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贸易分析 |
6.3 广东省农产品虚拟耕地消费对净进口的依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我国粮食关税配额政策调整的影响研究 ——以玉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的方法 |
1.3.4 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我国粮食关税配额政策面临的形势环境 |
2.1 国内外形势环境 |
2.1.1 国际经贸形势变化与压力 |
2.1.2 粮食竞争优势总体不强 |
2.1.3 粮食安全的战略要求 |
2.2 国内玉米市场现状 |
2.2.1 供给形势相对稳定 |
2.2.2 消费增长趋势明显 |
2.2.3 进口市场转移 |
2.3 WTO相关政策 |
2.3.1 WTO农业协定对市场准入政策的相关规定 |
2.3.2 新一轮农业谈判的进度及成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粮食关税配额的执行现状及国际对比 |
3.1 我国粮食关税配额的执行现状 |
3.1.1 我国的粮食关税配额政策 |
3.1.2 粮食关税配额的分配及完成情况 |
3.2 其他主要国家(地区)关税配额的使用情况 |
3.2.1 关税配额的完成情况 |
3.2.2 配额的发放及剩余配额的处理 |
3.3 配额执行情况的国际比较 |
3.3.1 配额政策及执行情况比较 |
3.3.2 配额未完成的原因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税配额政策调整的影响分析 |
4.1 关税配额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 |
4.1.1 关税配额政策的效应分析 |
4.1.2 降低配额外关税的影响分析 |
4.1.3 扩大进口配额的影响分析 |
4.2 关税配额政策影响的模拟分析 |
4.2.1 GTAP模型及方案调整 |
4.2.2 总体影响分析 |
4.2.3 国内各地区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启示 |
5.2.1 优化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稳定粮食生产 |
5.2.2 谨慎开放玉米市场、增强玉米进口有序性 |
5.2.3 理清市场准入底线、坚守农业谈判立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支持制度改革研究 ——政策效应评估及制度改革方向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现行的农业支持政策框架 |
二、市场价格支持政策 |
(一)最低收购价 |
(二)临时收储政策 |
(三)临时收储政策退出的替代政策 |
三、农业直接补贴 |
(一)补贴政策的生产效应 |
(二)农业补贴与家庭收入及其流动 |
四、WTO规则与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 |
(一)主要争端点 |
(二)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五、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制定 |
六、总结性评价 |
第四节 思路与框架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文献计量分析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文献计量学分析 |
一、期刊 |
二、作者 |
三、重点方向 |
第三节 被引次数前500位的文献分析 |
一、高引用论文 |
二、期刊 |
三、作者 |
四、关键词 |
第二章 水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与农业补贴政策评价 |
第一节 理论模型分析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家庭特征 |
三、耕地与种植结构 |
四、农业投入 |
五、农业收入 |
六、政府补贴 |
第三节 政策实施情况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实证策略与预处理 |
二、最低收购价政策 |
(一)水稻 |
(二)小麦 |
三、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
(一)种子化肥农药投入 |
(二)农户家庭收入 |
(三)农户家庭收入流动 |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棉花、玉米和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评价与比较 |
第一节 价格、生产和政策变动情况 |
一、国际大宗商品市场 |
二、棉花 |
(一)价格 |
(二)生产 |
(三)化肥投入 |
三、玉米 |
(一)价格 |
(二)生产 |
(三)化肥投入 |
四、油菜籽 |
(一)价格 |
(二)生产 |
(三)化肥投入 |
五、政策实施的比较 |
第二节 理论分析 |
第三节 数据来源说明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计量分析策略 |
二、棉花临时收储政策评价 |
(一)产量 |
(二)化肥投入 |
(三)断点回归结果 |
三、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评价 |
(一)产量 |
(二)化肥投入 |
(三)断点回归 |
四、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评价 |
(一)产量 |
(二)化肥投入 |
(三)断点回归结果 |
五、品种间比较分析 |
六、基于CFPS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效应 |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WTO规则适宜性分析 |
第一节 WTO农业规则体系 |
第二节 中美对重要农产品价格支持量的测算结果 |
第三节 WTO农业协定的固定外部参考价格 |
第四节 WTO成员国计算MPS的参考价格选择 |
第五节 OECD计算MPS的参考价格 |
第六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农民对支持政策的偏好:以橡胶种植户为例 |
第一节 天然橡胶支持政策实施情况 |
一、良种补贴 |
二、橡胶树保险保费补贴 |
三、天然橡胶造林补贴试点 |
四、非生产期抚育管理补助试点 |
五、价格(收入)保险试点 |
六、国家天然橡胶基地建设 |
第二节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
一、备选政策设计 |
二、Best-Worst Scaling方法 |
三、数据获取 |
第三节 关于多人多项选择的理论分析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政策的偏好情况 |
二、回归策略与描述统计 |
(一)因变量选择 |
(二)描述性分析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未来的改革方向 |
第一节 满足地区农业差异化发展 |
第二节 关注农村家庭营养改善 |
第三节 提高生产经营主体的知识运用能力 |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建议 |
一、谨慎推进水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 |
二、提高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 |
三、优化增量和存量涉农财政资金的支持结构 |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风险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农业补贴对稻作大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
1.3.1 农业补贴的定义 |
1.3.2 农业补贴政策的分类 |
1.3.3 稻作大户生产行为的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4.3 文献述评 |
1.5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数据来源 |
1.7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业分工理论 |
2.1.2 农户行为理论 |
2.1.3 农业补贴理论 |
2.2 农业补贴类型与农户生产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2.3 理论分析框架:补贴政策—农户决策行为—农业生产 |
2.3.1 无补贴情况下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理论模型 |
2.3.2 不同类型农业补贴情况下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理论框架 |
2.4 农业补贴政策的产量效应分析 |
2.5 农业补贴效应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粮食补贴政策的演进及实施现状 |
3.1 粮食补贴的特征 |
3.2 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进 |
3.2.1 无粮食补贴阶段:攫取农业剩余支持工业发展(1949-1978年) |
3.2.2 弱粮食补贴阶段:补贴粮食流通环节阶段(1978-2003年) |
3.2.3 政策体系初步形成阶段:扶持小农发展(2004-2016年) |
3.2.4 政策体系改革深化阶段:支持适度规模经营(2013年-至今) |
3.3 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
3.3.1 补贴对象缺乏差异化激励 |
3.3.2 补贴金额缺乏区域协调 |
3.3.3 补贴政策执行成本高 |
3.4 现行粮食补贴政策体系构成 |
3.5 粮食补贴政策实施现状——以湖南省为例 |
3.5.1 湖南省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 |
3.5.2 湖南省稻作大户的空间分布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稻作大户对粮食补贴的认知和满意度分析 |
4.1 研究基础 |
4.2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
4.3 数据来源 |
4.4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直接补贴对稻作大户生产行为的影响 |
5.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实施 |
5.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稻作大户生产投入行为的机理分析 |
5.3 数据来源及模型构建 |
5.4 实证分析 |
5.5 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价格补贴对稻作大户生产行为的影响 |
6.1 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 |
6.2 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对种植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
6.3 数据来源及模型构建 |
6.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业补贴政策优化 |
7.1 国外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经验 |
7.2 美国、日本和中国农业支持水平比较 |
7.3 未来改革思路及政策取向 |
7.4 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优化的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湖南省种粮大户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调研县相关部门访谈提纲 |
致谢 |
博士期间成果简介 |
(8)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畜牧业支持的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6 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分析 |
2.1 畜牧业发展历程分析 |
2.2 畜牧业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分析 |
2.3 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
2.4 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分析 |
3.1 畜牧业支持政策概念界定 |
3.2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
3.3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 |
3.4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测算与特征分析 |
4.1 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4.2 基于OECD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分类及其政策含义 |
4.3 代表性畜产品选择及数据来源 |
4.4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水平及结构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分析 |
5.1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养殖户增收效应分析 |
5.2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产值增长效应评价 |
5.3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环境效应评价 |
5.4 畜牧业支持政策对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效应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微观视角的畜牧业典型支持政策评价 |
6.1 生猪养殖支持政策的发展与实施现状 |
6.2 养殖户对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 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养殖户调研问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粮食储备规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理论研究方面 |
1.2.2 实证研究方面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1.2 粮食(口粮) |
2.1.3 粮食安全 |
2.1.4 粮食储备 |
2.1.5 粮食储备主体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际贸易理论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2.2.3 粮食安全理论 |
第3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粮食储备的影响 |
3.1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 |
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受国际压力推动 |
3.2.1 中美农业国内支持争端案 |
3.2.2 中美农产品关税配额争端案 |
3.2.3 中美农业贸易争端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 |
3.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粮食储备影响情况分析 |
3.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粮食供需情况分析 |
3.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粮食储备关系 |
3.3.3 粮食储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要求加强粮食储备 |
第4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粮食储备模型构建 |
4.1 粮食储备影响因素 |
4.1.1 政府对农业补贴的政策目标 |
4.1.2 国内粮食生产情况 |
4.1.3 我国粮食产需及贸易情况 |
4.1.4 国际市场波动与国际贸易政策及战争因素 |
4.2 粮食储备规模模型构建 |
4.2.1 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规模的确定 |
4.2.2 粮食储备的成本收益模型 |
4.2.3 粮食储备的波动指数模型 |
4.3 我国粮食储备规模预警等级模型的确定及储备规模测算 |
4.3.1 我国粮食储备规模预警等级模型的确定 |
4.3.2 粮食储备预警等级模型下基本口粮的储备规模测算 |
4.3.3 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完善粮食储备管理对策建议 |
5.2.1 完善粮食储备储备制度,促进粮食产业发展 |
5.2.2 健全粮食储备收储制度,强化粮食储备管理 |
5.2.3 深化粮食储备保障机制,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
5.2.4 建立粮食储备预警等级,细化预警处置机制 |
5.2.5 健全适应国际规则的粮食补贴制度,有效利用补贴空间 |
5.2.6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促进国际资源利用合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10)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动因、格局及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谷物贸易比较优势 |
1.3.2 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 |
1.3.3 谷物进口需求 |
1.3.4 谷物进口贸易管理制度 |
1.3.5 谷物进口贸易与粮食安全关系 |
1.3.6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研究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谷物 |
2.1.2 谷物进口贸易 |
2.1.3 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
2.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4 管理贸易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特征分析 |
3.1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规模特征 |
3.1.1 中国谷物进口总额 |
3.1.2 中国谷物进口总量 |
3.1.3 中国谷物进口品种结构 |
3.2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来源地特征 |
3.2.1 中国谷物进口来源地分布 |
3.2.2 中国谷物进口来源地集中度测算 |
3.2.3 中国谷物进口价格与主要来源地价格相关性分析 |
3.3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管理特征 |
3.3.1 进口关税管理特征 |
3.3.2 核心非关税壁垒管理特征 |
3.3.3 国内支持管理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分析 |
4.1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测算方法 |
4.1.1 NRCA INDEX说明 |
4.1.2 中国谷物比较优势的动态NRCA INDEX构建 |
4.1.3 数据样本选择说明 |
4.2 比较优势NRCA INDEX的跨商品比较分析 |
4.2.1 小麦与玉米、大麦和高粱的比较分析 |
4.2.2 小麦与大米的比较分析 |
4.2.3 大麦与玉米、高粱的比较分析 |
4.2.4 玉米与高粱的比较分析 |
4.3 比较优势NRCA INDEX的跨国别比较分析 |
4.3.1 中国与加拿大 |
4.3.2 中国与美国 |
4.3.3 中国与澳大利亚 |
4.3.4 中国与东盟 |
4.3.5 中国与欧盟 |
4.4 比较优势NRCA INDEX的稳定性分析 |
4.4.1 NRCA index稳定性讨论 |
4.4.2 单位根检验的平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识别 |
5.1.1 贸易引力因素 |
5.1.2 贸易阻力因素 |
5.2 THREE-WAY引力模型(THREE-WAY GRAVITY MODEL) |
5.2.1 引力模型发展历程及其缺陷 |
5.2.2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Three-way引力模型构建 |
5.3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说明 |
5.3.1 数据来源说明 |
5.3.2 零值贸易量(Zero trade)的处理 |
5.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THREE-WAY引力模型结果分析 |
5.4.1 单位根检验 |
5.4.2 贸易引力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5.4.3 贸易阻力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格局趋向分析 |
6.1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格局趋向的理论分析 |
6.2 改进的LA-AIDS模型 |
6.2.1 LA-AIDS模型的基本形式 |
6.2.2 对模型的静态改进 |
6.2.3 对模型的动态改进 |
6.3 数据来源、处理及检验 |
6.3.1 数据来源和处理 |
6.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3 平稳性检验 |
6.3.4 协整检验 |
6.4 改进的LA-AIDS模型结果分析 |
6.4.1 参数回归结果 |
6.4.2 时序格局趋向分析 |
6.4.3 商品结构格局趋向分析 |
6.4.4 地理结构格局趋向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福利效应评估 |
7.1 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发展历程简述 |
7.2 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福利效应评价理论模型 |
7.2.1 模型的理论基础 |
7.2.2 无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存在情形下的理论模型 |
7.2.3 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存在情形下的理论模型 |
7.3 模型参数估计 |
7.3.1 需求函数和反成本函数的参数估计 |
7.3.2 数据来源 |
7.3.3 参数估计结果 |
7.4 关税等值和福利效应计算 |
7.4.1 关税等值计算 |
7.4.2 福利效应评价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特征 |
8.1.2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比较优势 |
8.1.3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 |
8.1.4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格局趋向 |
8.1.5 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制度福利效应评估 |
8.2 政策建议 |
8.2.1 稳定谷物进口贸易渠道 |
8.2.2 提升国内谷物产业比较优势 |
8.2.3 深化“一带一路”及自贸区战略的开放作用 |
8.2.4 推动谷物部门国营贸易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对加入WTO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入WTO二十年:玉米进出口贸易格局变迁及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J]. 焦玉平,崔守军,焦长权. 学术论坛, 2021(06)
- [2]WTO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改革 ——基于中国受益的实证分析[D]. 徐乾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02)
- [3]印度尼西亚粮食安全中的国际因素研究[D]. 李诗馨. 暨南大学, 2020(04)
- [4]新时代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广东省虚拟耕地研究[D]. 郑捷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我国粮食关税配额政策调整的影响研究 ——以玉米为例[D]. 王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支持制度改革研究 ——政策效应评估及制度改革方向选择[D]. 刘锐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农业补贴对稻作大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 周静.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8]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D]. 刘利.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粮食储备规模研究[D]. 李桂.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10]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动因、格局及规制研究[D]. 苏珊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