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量出售名优新特果苗(论文文献综述)
潘振邦[1](2019)在《甘肃省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甘肃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我国苹果优势产区,平凉市的苹果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举足轻重,产品闻名于世。本文以甘肃省平凉市苹果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平凉市典型苹果种植区的地理气候、苹果种植、果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利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平凉市在苹果生产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同时该市苹果产业在成本价格、品牌经营等方面优势也比较突出;近年来苹果产业发展趋势稳步上扬,其中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趋势比较显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辐射带动效应初步显现。第二,平凉市苹果产业在苹果生产、产业化体系、专业合作组织、市场营销、产业推广体系等方面存在一定劣势。第三,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有着诸如政策扶持、社会支持配合、市场潜力发掘、科技成果转化利用、配套产业不断完善、专业合作社作用发挥等方面的机会。第四,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面临竞争对手品牌仿冒、同质化产品替代、恶劣自然灾害降临、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完善、果品质量升级压力、劳动力短缺、汇率波动风险等方面的威胁。第五,基于以上对平凉市苹果产业SWOT分析,提出了六点对策建议:一是明确苹果产业发展目标,精心谋划布局;二是培育新型苹果产业经营主体,推动产业化集群化发展;三是持续提质增效,实现标准化与规范化;四是重视优良品种引进试验与推广,扎实推进现代栽培模式建设;五是提高苹果采摘后续处理与储藏能力;六是狠抓产业升级,拓展品牌营销立体化;七是推行果品品质检测和全流程监督,加强投入品管理。
本刊编辑部[2](2012)在《未来农业新特点:工业化、科技化、规模化》文中认为以近20个版面报道一次展会,是因为展会中商机无数,更是因为这些商机给予投资者全新的投资机遇和视角。展会所见,让我们这些自认为见多识广的记者也大开眼界——农业项目已经一改"面朝黄土背朝天、赚钱多少天成全"的旧貌,而是呈现出工业化、科技化、规模化的特点,在产、供、销、深加工各个环节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流程化管理、科技手段保障风险可控,这使得农业项目突破区域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复制性,给投资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我们采访的经营者,不乏身价亿万的老板、跻身人大的红顶商人。最可贵的是,他们身上丝毫没有精英阶层的桀骜,而是让人温暖的质朴和低姿态。我们亦因此庆幸,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仍有"大海不拒涓涓细流"精神的企业,对中小投资者敞开了诚信合作的大门。考虑到尽可能让读者领略产业全貌,本期报道注重信息量,而关于创富经历等稿件,我们会在本刊和《园艺天地》杂志中做后续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李占魁[3](2010)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文中提出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这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来说尤为重要,临夏是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和四大门宦发源地,在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2千多万穆斯林当中,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临夏地区的经济发展超越了本身,具有跨区域影响和全国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综合采用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临夏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归纳出解决临夏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及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及操作性。全文共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研究概况。正文共有八章。第二章总结了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理论及西部民族省份近年来某一特色经济领域内超前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以后的七章着重分析了临夏特色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及临夏特色经济发展,原则与战略,并对临夏农业特色经济、旅游特色经济、商贸特色经济、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则、思路、方向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战略发展模式。对特色经济与国家扶持、特色经济与基础教育做了探讨。
王绯[4](2008)在《杨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如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随之而来的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矛盾;市场经济带来的激烈竞争与单个农户承担风险能力极弱的矛盾;市场经济发展与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影响了农村生产力和农村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市场为龙头,市场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形式,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生产力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矛盾。基于此,本文以杨凌示范区为例,专门对其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如下:第一章:导言。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可能创新之处等。第二章;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界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及特点、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具备的条件、农业产业一体化理论、供应链理论和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等。第三章:杨凌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包括杨凌示范区发展概况、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做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突出问题等。归纳出了杨凌示范区现存的龙头带动型、公司+科教单位+农户、中介组织联动型、专家带动型模式、土地使用权经营带动模式、项目带动模式、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等。并指出,杨凌示范区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其他地区最大的不同在于有农业高等院校的广泛参与,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第四章:杨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类型比较与筛选。主要包括现存杨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制度分析、各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演化路径分析。通过各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他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结合其内在的制度安排,本文指出,合作社一体化模式和农工商综合体模式的制度安排是今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的发展取向。第五章:促进杨凌示范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及举措。主要包括提升杨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和关键环节。本文认为,今后提升杨凌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着重抓好政府的定位;确立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特色农业;壮大龙头企业和积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第六章:结论和建议。在前面叙述的基础上,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从积极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方位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农业投入;设立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基金;建立与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推进科技兴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于姝[5](2007)在《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科技园区是1994年批复建立的,是基于本地的农业自然资源,内部企业间在供应链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的组织形式,属于集群式的生产模式。它符合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目标,是现阶段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先进的组织形式,为提升园区和区域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经济学角度对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形成的过程进行分析。并应用交易费用理论对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和农业企业定价进行分析,结合Hotelling空间模型将其与农业企业定价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在理论上得出农业科技园区集群的优势所在。然后对农业科技园区集群的优势效应进行了分析。为了检验农业科技园区的成长过程,本文还应用种群生态学相关理论,将农业科技园区集群与生物群落进行比较,分析其成长过程,对农业科技园区集群这种生产模式进行成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园区集群是一种积极的生产模式,它的成长过程同大部分企业一样,是一种正向的上升过程。本文采用理论和实际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和个案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科技园区集群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而为农业科研园区集群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王云江[6](2005)在《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为指导,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全面研究了西部地区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状况;在借鉴国内、外有关开发农村剩余人力资源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开发西部地区农村剩余人力资源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指出了西部地区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和途径;提出了开发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主要模式。该研究对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加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对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城乡和谐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部分,简要说明了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能创新之处,并对国内、国外研究动态做了综合性说明。 第二部分,通过对资源、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的分析,提出了农村剩余人力资源概念,对产生农村剩余人力资源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剖析,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进程和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进行了简要总结。 第三部分,通过分析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指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西部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开发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的有利条件,而西部农村人口素质低、贫困人口数量多、劳动力供需矛盾尖锐及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又是开发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的不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制约西部地区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层次原因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第四部分,重点阐述了西部地区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难点和具体任务。提出了从源头上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供应,从现状上转移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开发思路。按照这一开发思路,对开发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的途径和措施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一是通过实行全国统一的计划生育政策、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加强扶贫开发和发展小城镇等措施来控制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增长。二是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提高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素质。三是通过实施农科教结合和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提升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四是通过改革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寻找乡镇企业发展新契机、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等措施,促进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五是通过建立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体系、培训体系和城乡劳动就业保障体系,实现西部地区农村剩余人力资源跨地区流动。 第五部分,通过总结彬县小章镇实施农科教发模式和杨凌示范区实施城乡一体化开
王云峰[7](2004)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与模式探讨》文中认为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不高集中反映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每年得奖的很多,但这些成果未能有效地传授给广大农民,使之转化为生产力。针对这一现实问题运用所学的农业推广学、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学、农民行为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村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农业推广知识体系,采用实地调查、资料搜集、整理,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木桶原理、博弈理论,围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目标、因素、功能、环境及其变化的规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系统地分析总结。明确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是为提高生产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等一系列活动。提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指标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度、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指数、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探讨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应以研究为先导、农户利益为中心、以提高效益为目标、以市场为先导的转化机制。认为强化村级管理的经济功能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初步探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先序:科技意识>>成果的科技含量>>人财物的投入>>人员素质>>激励机制>>配套政策。基础型成果的转化途径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开发收入或合作分红为补充。总结归纳出应用开发型成果转化途径和模式为: <WP=7> 第一、农业企业化是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该途径以农业企业为载体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组织农村资源参与市场竞争。通过不通的形式将农业科技成果同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效地带动农村的加工、运输、营销、服务等行业发展。转化模式有“企业+农户” 、“公司+基地+农户”、“公司+村委会+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专业市场+农户”、“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等。第二、发展经济合作组织。利用经济纽带、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各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犹如“木桶原理”中各个要素功能要集中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保证整个经济合作系统利益最大化。转化模式有“合作组织+农户”、“企业+合作组织/大户+农户”、农民参与模式、股份制合作模式。第三、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这条途径是通过示范区、博览会、基地、示范园、科技园区等模式。第四、项目带动途径。以跨越计划、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等项目的形式在不同地区转化各自适宜的农业科技成果。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模式应为,以政策支持为保障,以龙头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市场机制为调节杠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要目的,建立激励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分工组织、优势互补,政府集中于公益性技术的领域,企业侧重于盈利性技术开发,民间技术经济组织关注于转化中介,形成上下贯通、反馈及时、运转灵活、持续高效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总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要求我们围绕一个目标;运用三个理论;面对三个问题;纳入一个系统;协调六个关系;开辟五条途径;拟用十种模式;化解两个矛盾;达到一个目的。
张信源,张锦生[8](1998)在《对56个农业龙头企业的考察报告(上)》文中提出 最近我们到珠海、东莞、梅州、汕头和潮州等市考察了26个农业龙头企业,同时,还收集了各市上报的材料23份,涉及30个农业龙头企业。虽然这56个农业龙头企业在全省的411个(另有5个中介组织未计在内)较大型的农业产业化组织中只占13.66%,但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是在所有制方面,在这56个企业中,国有企业有16个,占26.79%;集体所有制企业有9个,占
二、大量出售名优新特果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量出售名优新特果苗(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内容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相关评述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4 交易费用理论 |
第三章 我国苹果产业发展概况 |
3.1 我国苹果生产概况 |
3.2 我国苹果产区分布及产量分布情况 |
3.3 我国苹果品种格局 |
3.4 我国苹果加工概况 |
3.5 全国苹果贸易概况 |
3.5.1 鲜果贸易 |
3.5.2 果汁贸易 |
第四章 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状况 |
4.1 总体概况 |
4.2 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历程 |
4.2.1 苹果产业起步探索阶段 |
4.2.2 苹果产业规模扩张阶段 |
4.2.3 苹果产业产业化经营阶段 |
4.2.4 苹果产业树品牌提质量阶段 |
4.3 平凉市苹果产业区域发展状况 |
4.3.1 东部泾河流域苹果产业集中区 |
4.3.2 西部葫芦河流域苹果产业集中区 |
4.4 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特征 |
4.4.1 苹果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但体量仍很有限 |
4.4.2 苹果产业标准化建设加快,但所占比重不高 |
4.4.3 苹果产业化开发提速换挡,但巨大潜力尚待挖掘 |
4.4.4 品牌效应初见成效 |
4.4.5 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功能需持续强化 |
4.4.6 综合效益持续提升 |
第五章 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SWOT分析 |
5.1 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
5.1.1 地域优势 |
5.1.2 后发优势 |
5.1.3 品牌优势 |
5.1.4 服务体系优势 |
5.1.5 成本价格优势 |
5.1.6 绿色健康优势 |
5.1.7 政策扶持优势 |
5.2 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分析 |
5.2.1 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5.2.2 苹果产业化体系存在的问题 |
5.2.3 苹果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 |
5.2.4 平凉市苹果产业化市场销售方面问题 |
5.2.5 苹果产业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5.3 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
5.3.1 政策机遇 |
5.3.2 全社会支持配合 |
5.3.3 市场潜力巨大 |
5.3.4 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利用 |
5.3.5 配套产业日臻完善 |
5.3.6 苹果专业合作社作用强化 |
5.4 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的威胁(Threats)分析 |
5.4.1 竞争对手假借平凉苹果品牌仿冒的威胁 |
5.4.2 多元化竞争加剧和同质化产品的替代威胁 |
5.4.3 自然灾害威胁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 |
5.4.4 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完善制约未来发展 |
5.4.5 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升级 |
5.4.6 苹果产业持续发展面临劳动力匮乏窘境 |
5.4.7 汇率因素威胁平凉市苹果出口 |
第六章 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6.1 明确苹果产业发展目标,精心谋划布局 |
6.2 培育新型苹果产业经营主体,推动产业化集群化发展 |
6.3 持续提质增效,实现标准化与规范化 |
6.4 重视优良品种引进试验与推广,扎实推进现代栽培模式建设 |
6.5 提高苹果采摘后续处理与储藏能力 |
6.6 狠抓产业升级,拓展品牌营销立体化 |
6.7 推行果品品质检测和全流程监督,加强投入品管理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7.2.1 创新点 |
7.2.2 不足之处 |
7.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未来农业新特点:工业化、科技化、规模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果树类 |
1.特色桃树成主流 |
2.葡萄, 无核、高产、甜度、成熟期是关注热点 |
3.核桃 |
4.苹果 |
5.樱桃 |
6.枣 |
7.李 |
9.梨 |
10.杏 |
11.枸杞 |
12.猕猴桃 |
13.其他 |
二、绿化苗木 |
1.绿化造林苗 |
2.乔木苗 |
3.花灌木 |
4.彩叶树 |
5.花卉 |
6.种子 |
7.新品种 |
8.其他 |
三、农作物及深加工产品 |
1.蔬果作物 |
2.农副深加工产品 |
四、农资农药 |
1.农药化肥 |
2.农用材料 |
五、工艺品中, 陕西妇女手工艺品集中亮相。陕西省已初步形成了关中、陕北、陕南有地域特色的手织布、剪纸、刺绣编织、布艺等十多类妇女手工艺品生产销售基地, 有各级各类妇女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组织600多个, 产品远销日本、加拿大、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
1.手工艺品专业化生产, 小手艺大规模。 |
2.陶艺工艺品讲究形、色、声。 |
3.传承民间艺术, 打造标志性工艺品。 |
(3)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2.3 主要创新 |
1.3 研究概况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式 |
2.1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竞争优势理论 |
2.1.3 非均衡发展理论与均衡发展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后发优势理论 |
2.2 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 |
2.2.1 云南的歌舞模式 |
2.2.2 新疆的石油模式 |
2.2.3 青海的创意经济模式 |
2.2.4 宁夏的影视文化和伊斯兰模式 |
2.2.5 广西山水+民俗文化旅游模式 |
2.2.6 内蒙古的牛羊模式 |
第三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
3.1 临夏回族自治1990—2008年的农业(个案)及工业发展(个案) |
3.2 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 |
3.2.1 经济发展速度 |
3.2.2 经济发展水平 |
3.3 临夏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发展速度慢 |
3.3.2 临夏州农民人纯收入增长缓慢 |
第四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条件与思路 |
4.1 基础条件的SWOT分析 |
4.1.1 优势(S)分析 |
4.1.2 劣势(W)分析 |
4.1.3 机遇(O)分析 |
4.1.4 威胁(T)分析 |
4.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 |
4.2.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思路 |
第五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5.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
5.1.1 特色农业发展 |
5.1.2 渔业的发展 |
5.1.3 养殖业的发展 |
5.1.4 林业的发展 |
5.2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
5.2.1 信息方面的问题 |
5.2.2 科技方面的问题 |
5.2.3 空间布局方面的问题 |
5.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思考研究 |
5.3.1 对把临夏建成我国同中东食品贸易的加工业基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
5.3.2 以创意农业促推临夏回族地区经济发展 |
5.3.3 临夏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
5.3.4 临夏州东乡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
5.3.5 临夏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思考 |
5.3.6 临夏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
5.3.7 临夏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
5.3.8 临夏州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
第六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6.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6.1.1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资源 |
6.1.2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
6.2 临夏旅游经济发展的RMP分析 |
6.2.1 旅游资源(R)分析 |
6.2.2 旅游市场(M)分析 |
6.2.3 旅游产品(P)分析 |
6.3 特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
6.3.1 临夏回族自治州刘家峡区域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6.3.2 临夏回族自治州伊斯兰风情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6.3.3 临夏回族自治州古动物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第七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7.1 特色工业的现状 |
7.2 临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中制约因素 |
7.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
7.3.1 从广河县回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看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工业经济的策略 |
7.3.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水产养殖现状及思考 |
7.3.3 扶持壮大支柱产业 加快临夏地区发展 |
7.3.4 抓好畜产品精深加工 获取畜产品最大利润 |
7.3.5 临夏发展清真食品HALAI现状及思考 |
7.3.6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砖雕产业的现状和思考 |
第八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8.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的形成与特点 |
8.1.1 民间商贸经济的历史追述 |
8.1.2 民间商贸经营的特点 |
8.1.3 特色民间商贸与"河州模式"形成的机理 |
8.2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现状 |
8.2.1 发展取得的成就 |
8.2.2 发展面临的制约和存在问题 |
8.3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发展对策 |
第九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与国家特殊扶持政策 |
9.1 加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落实力度 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
9.2 实施特殊扶持政策加快特困县—东乡族县特色经济发展 |
9.3 加大对临夏州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杨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理论 |
2.1 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界定 |
2.1.1 产业化 |
2.1.2 农业产业化 |
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及特点 |
2.2.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提出 |
2.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界定 |
2.2.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
2.3 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具备的条件 |
2.4 农业产业一体化理论 |
2.4.1 完全纵向一体化 |
2.4.2 完全横向一体化 |
2.4.3 完全纵向—横向混合一体化 |
2.4.4 不完全纵向一体化 |
2.4.5 不完全横向一体化 |
2.4.6 不完全纵向—横向混合一体化 |
2.5 供应链理论 |
2.6 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 |
第三章 杨凌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杨凌示范区发展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投资建设 |
3.1.3 经济规模 |
3.1.4 主导产业 |
3.2 杨凌示范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做法 |
3.2.1 政府组织 |
3.2.2 科技支撑 |
3.2.3 企业带动 |
3.2.4 农户实施 |
3.3 杨凌示范区农业产业化实施路径 |
3.3.1 龙头企业带动型 |
3.3.2 "公司+科教单位"带动型 |
3.3.3 中介组织联动型 |
3.3.4 专家带动型 |
3.3.5 项目带动型 |
3.3.6 科研院所带动型 |
3.4 杨凌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突出问题 |
3.4.1 产业化程度低,布局分散 |
3.4.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小 |
3.4.3 产业链短,科技含量低,农产品深加工业薄弱 |
3.4.4 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 |
3.4.5 农户市场信息不灵 |
3.4.6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 |
第四章 杨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类型比较与筛选 |
4.1 杨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类型及其特征 |
4.1.1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
4.1.2 优势产业带动模式 |
4.1.3 专业市场带动模式 |
4.1.4 中介组织带动模式 |
4.1.5 合作社一体化模式 |
4.1.6 农工商综合体模式 |
4.2 各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
4.3 杨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 |
4.3.1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演化路径分析 |
4.3.2 杨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 |
第五章 促进杨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及举措 |
5.1 提升杨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总体思路 |
5.2 提升杨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原则 |
5.2.1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
5.2.2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3 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 |
5.2.4 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 |
5.2.5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 |
5.2.6 坚持产业化开发原则 |
5.2.7 坚持项目支撑原则 |
5.3 提升杨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关键环节 |
5.3.1 政府的定位 |
5.3.2 确立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特色农业 |
5.3.3 壮大龙头企业 |
5.3.4 积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积极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6.2.2 全方位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农业投入 |
6.2.3 设立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基金 |
6.2.4 建立与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服务体系 |
6.2.5 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推进科技兴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理论概述 |
2.1 农业科技园区介绍 |
2.1.1 农业科技园区的定义 |
2.1.2 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 |
2.1.3 农业科技园区的特征 |
2.1.4 农业科技园区的建园模式 |
2.2 集群理论概述 |
2.2.1 集群概念 |
2.2.2 集群基本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
3.1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形成的空间经济学分析 |
3.1.1 空间经济学模型假设 |
3.1.2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形成的空间经济学分析 |
3.2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
3.2.1 交易费用简介 |
3.2.2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与农业企业的产品定价比较 |
3.3 农业科技园区产业集群与农业企业的空间竞争 |
3.3.1 线性空间模型 |
3.3.2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和农业企业的价格竞争 |
3.3.3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的市场份额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效应分析 |
4.1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效应分析 |
4.1.1 群体效应 |
4.1.2 协同效应 |
4.1.3 学习效应 |
4.1.4 创新效应 |
4.1.5 合作竞争效应 |
4.2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综合效应对于竞争力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成长曲线分析 |
5.1 种群生态学简介 |
5.2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种群生态学分析 |
5.2.1 成长曲线模型 |
5.3 实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长模型预测 |
5.3.1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介 |
5.3.2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长模型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6)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渐扩大 |
1.1.2 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差距悬殊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特点 |
2.1 农村剩余人力资源的界定 |
2.1.1 农村人力资源 |
2.1.2 农村剩余人力资源 |
2.1.3 农村剩余人力资源的开发 |
2.2 农村剩余人力资源产生的原因 |
2.2.1 农村人口增长过快 |
2.2.2 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
2.2.3 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
2.2.4 农民素质普遍较低 |
2.3 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进程 |
2.3.1 盲目流动时期 |
2.3.2 就地转移时期 |
2.3.3 异地转移时期 |
2.3.4 城市化转移时期 |
2.4 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 |
2.4.1 跨地域转移,大规模流动 |
2.4.2 具有行业特色,形成集约优势 |
2.4.3 盲目性比较大,形成边缘群体 |
2.4.4 以兼业为主,具有双重身份 |
第三章 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条件 |
3.1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
3.1.1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
3.1.2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
3.1.3 保持西部社会稳定的需要 |
3.1.4 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3.2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
3.2.1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3.2.2 西部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
3.2.3 西部农民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
3.2.4 国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
3.2.5 西部农业推广工作得到重视 |
3.3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 |
3.3.1 西部人口文化素质明显偏低 |
3.3.2 西部人口卫生状况亟待改善 |
3.3.3 西部劳动力供大于求矛盾日益突出 |
3.3.4 西部农村贫穷人口众多 |
3.3.5 西部城乡隔离的户籍屏障 |
3.4 进一步开发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制约因素分析 |
3.4.1 主观因素 |
3.4.2 客观因素 |
第四章 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思路与途径 |
4.1 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 |
4.1.1 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 |
4.1.2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难点 |
4.1.3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 |
4.2 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与措施 |
4.2.1 控制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增长 |
4.2.2 提高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素质 |
4.2.3 提升西部农村二、三产业比重 |
4.2.4 促进西部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迁移 |
4.2.5 构建西部地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
第五章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探讨 |
5.1 陕西省彬县小章镇实施农科教开发模式探讨 |
5.1.1 彬县小章镇实施农科教结合的成绩和做法 |
5.1.2 彬县小章镇实施农科教结合的经验和体会 |
5.2 杨凌示范区实施城乡一体化开发模式初探 |
5.2.1 杨凌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概况 |
5.2.2 杨凌示范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做法 |
5.2.3 杨凌示范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特点 |
5.2.4 杨凌示范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体会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与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3.1 现行体系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不协调 |
1.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严重不足 |
1.3.3 多元转化组织间利益竞争严重失控 |
1.3.4 农业单一技术转化与农业产业化矛盾 |
1.3.5 “用户导向性”与“用户”需求疲软矛盾 |
1.3.6 投入方向与实际的偏差 |
1.3.7 技术供给与需求断层的双重压力的挑战 |
1.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
1.5 农业科技成果类别划分含义 |
1.5.1 农业科技成果的分类 |
1.5.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 |
1.6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特征分析 |
1.6.1 成果的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是转化的关键 |
1.6.2 农业科技成果需求特征 |
1.7 农业新特点与科技成果转化 |
1.7.1 传统的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
1.7.2 农业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的关系 |
1.7.3 农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
1.7.4 农民正式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 |
1.7.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正式组织与民间组织的关系 |
1.7.6 农业科技成果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关系 |
1.8 现行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和模式 |
1.8.1 自行投产模式 |
1.8.2 技术转让模式 |
1.8.3 产学研结合模式 |
第二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创新探讨 |
2.1 农业企业化 |
2.1.1 农业企业化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
2.1.2 农业企业化途径下的成果转化模式 |
2.2 发展经济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
2.2.1 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
2.2.2 兴办合作社事业 转化农业科技成果 |
2.2.3 经济合作组织途径下的转化模式 |
2.3 通过示范、辐射、带动途径转化农业科技成果 |
2.3.1 示范带动作用 |
2.3.2 示范带动途径下的转化模式 |
2.4 实施项目带动 转化科技成果 |
第三章 指标体系与村级管理功能 |
3.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指标体系 |
3.1.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
3.1.2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度 |
3.1.3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 |
3.1.4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指数 |
3.1.5 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 |
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先序 |
3.2.1 优先序确立原则 |
3.2.2 优先序的确立 |
3.3 成果转化中强化村级管理功能 |
3.3.1 强化村级管理的经济功能是成果转化的基础 |
3.3.2 发挥村级管理功能的成功典例 |
第四章 结 论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个人简介 |
四、大量出售名优新特果苗(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潘振邦. 兰州大学, 2019(08)
- [2]未来农业新特点:工业化、科技化、规模化[J]. 本刊编辑部.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2(01)
- [3]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 李占魁. 兰州大学, 2010(07)
- [4]杨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分析[D]. 王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5]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形成机理研究[D]. 于姝. 吉林大学, 2007(05)
- [6]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王云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3)
- [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与模式探讨[D]. 王云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8]对56个农业龙头企业的考察报告(上)[J]. 张信源,张锦生. 农村研究, 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