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电导率方法寻找油气藏的应用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程萌[1](2021)在《地质封存CO2泄漏对稻田土壤的影响及监测指标筛选研究》文中提出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CCS)作为一种被全球认可的高效的碳减排措施,可将CO2长期储存在远离大气的构造中。但作为一种新兴技术,CCS仍存在一系列的隐患限制其更大规模发展。封存的CO2可能会因为周围环境等因素发生泄漏问题,从而对封存地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为了探讨地质封存过程中植物及土壤生态环境随着CO2泄漏的变化规律,本论文以水稻及其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CO2对其的风险影响,利用CO2模拟泄漏平台,研究了不同CO2泄漏速率下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细菌组成及多样性、水稻生长的变化特征。本论文得到的主要结果有:(1)CO2泄漏速率的增加,导致稻田土壤电导率显着增加,pH变化趋势相反,呈显着降低的趋势;土壤中的硝态氮占全氮的比值显着降低,铵态氮有所升高;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均随CO2泄漏呈降低趋势,二价铁浓度逐渐升高。其中pH、电导率、微生物量碳氮较CK的变化幅度较大且变化稳定,因此将pH及微生物量碳氮的降低,电导率的升高作为稻田土壤CO2泄漏监测的推荐指标。(2)在CO2的泄漏条件下,稻田土壤土壤酶活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随着CO2泄漏速率的增加,脱氢酶逐渐降低,过氧化物酶及淀粉酶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脲酶活性先降低后增加。将土壤酶活性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论表明,土壤脱氢酶与pH、微生物量氮显着正相关,和电导率、二价铁显着负相关;过氧化物酶与有机碳显着正相关;而脲酶与铵态氮显着正相关,与硝态氮显着负相关;淀粉酶活性与理化性质没有明显的相关性。(3)稻田土壤细菌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有增加,均匀度指数有所降低。CO2泄漏显着改变了稻田土壤细菌组成,稻田土壤的优势菌门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与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总体降低,而酸杆菌门与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总体升高;稻田土壤优势菌属中RB41、MND1、厌氧粘菌属及鞘脂单胞菌属的丰度总体升高,而硝化螺旋菌属总体降低;稀有细菌中CO2泄漏下全部出现的有粘胶球形菌门、柔膜菌门及双头菌属、硫杆菌属,CO2泄漏后全部消亡的为假单胞菌属。建议将变形菌门的减少和酸杆菌门的增加,RB41、MND1及厌氧粘菌属的增加作为稻田土壤CO2泄漏监测的推荐指标。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分别与优势细菌丰度进行RDA分析表明,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对优势菌门、属的影响较大。其中pH、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及淀粉酶、过氧化物酶是影响优势菌门丰度的关键理化因子;对优势菌属影响最大的参数包括pH、微生物量碳、有机碳及过氧化物酶。(4)CO2泄漏使水稻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水稻的株高、叶片面积、分蘖数及抽穗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其中株高以及分蘖数均随着CO2泄漏速率的增加有显着的降低趋势,相较于CK分别最大降低了8.7%、22.58%;水稻的叶片面积与抽穗数先增加后降低,叶片面积在CO2泄漏速率达到0.12 L·m-2·min-1后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当CO2泄漏速率升高至0.48 L·m-2·min-1后,抽穗数较CK减少了6.45%。
王艳发[2](2020)在《祁连山水合物钻探区冻土甲烷代谢特征及功能微生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甲烷(CH4)作为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祁连山冻土区是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分布区。该地区甲烷来源广泛,包括热解成因气,生物成因气,混合成因气以及水合物分解气。其中,由产甲烷菌进行的产甲烷活动是大气甲烷的重要生物来源。同时,甲烷氧化菌对冻土甲烷的最终排放量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通过实验室培养法对该地区土壤微生物甲烷产生与氧化特征进行了探究,并对产甲烷菌与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与丰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了为期84天的土壤产甲烷实验,利用实验室模拟增温以及设定不同pH条件探究了温度和pH对土壤甲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甲烷产量与培养温度(525°C)呈正相关性。表层样的甲烷产量高于底层,沼泽草甸区产甲烷速率高于草原区和草甸区;pH条件(6.57.5)的变化对表层样甲烷产量的影响较小。2.为了对土壤甲烷生成途径进行探究,向培养样中加入七种单一碳源,在25°C条件下进行为期56天的产甲烷实验。结果表明:表层样主要以乙酸发酵和甲基营养途径产生甲烷,主要的可利用底物为乙酸,甲醇和三甲胺。底层样主要的产甲烷途径为CO2还原型,主要的可利用底物为甲酸。3.在好氧条件下进行了为期30天的土壤甲烷氧化实验。利用实验室模拟增温探究了温度对土壤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甲烷氧化速率与条件(525°C)呈正相关性。表层样的甲烷氧化速率高于底层,高寒沼泽草甸和草甸区土壤甲烷氧化速率差异性较小,且高于草原区。4.经25°C培养后,草原区表层与底层样,高寒草甸与沼泽草甸区底层样中优势产甲烷菌类群以Methanobacteriales为主;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区表层样中优势产甲烷菌类群以Methanosarcinales为主;培养后mcrA基因拷贝数约增长了230倍。经25°C培养后,甲烷氧化菌优势类群由Methylobacter转变为Methylocystis,pmoA基因拷贝数约增长了13倍。5.水合物钻井区土壤甲烷吸收值(-6.196μmol d-1 g-1 soil)低于非水合物区(-2.094μmol d-1 g-1 soil),表明前者土壤甲烷氧化活性较高;水合物区土壤甲烷释放值(0.022μmol d-1 g-1 soil)高于非水合物区(0.004μmol d-1 g-1 soil),指示前者土壤产甲烷活性较高。6.本文的预测结果表明,木里地区表现为甲烷弱汇,年均甲烷排放通量约-1.21×10-3 Tg。
王锋,杨帅,王亚辉[3](2019)在《非地震物化探方法在黄土高原地区找油中的应用——以旬邑县城关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旬邑县城关区的非地震综合物化探勘探工作,对含油性进行初步评价,筛选并圈定含油相对有利区块,缩小勘探靶区,客观具体地反映出该地区油气分布的基本特点,为油气开发部署提供了依据。
王萌,卫续[4](2017)在《深井套管阴极保护干扰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为了研究深井套管阴极保护干扰问题,首先利用边界元方法建立了管线阴极保护干扰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BEASY软件分别模拟研究了土壤电导率、涂层破损率、阳极输出电流、阳极位置以及套管间距对干扰腐蚀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电导率的增大,整条管线的电位降低且分布均匀,管线受干扰的程度降低;较小的防腐层缺陷往往使干扰更加集中;阳极输出电流的增大使管线干扰腐蚀加剧;随着阳极距离以及两套管间距离的增大,套管的干扰腐蚀程度降低,但阳极距离增大时,受干扰管线由阳极干扰转变为阴极干扰。最后,针对深井套管间存在的干扰问题,将两套管进行电连接,可有效地避免套管间的干扰腐蚀。
王珺璐,贺永红,王萌,冯兵,林品荣,曹金舟,闫新智[5](2015)在《层次分析和特征值分析相结合的物化探综合油气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非震物化探油气勘探方法已成为特殊景观下油气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震物化探油气勘探的方法较多,单一物化探指标往往不能满足高精度的勘探要求,多种方法综合分析确定油气有利区,可降低油气勘探成本与勘探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本文研究了层次分析法与特征值分析法相结合的物化探综合油气评价方法。该方法在参考处理人员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指标异常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得到物化探指标信息与油气藏的综合关联度,进而圈定油气异常区。对鄂尔多斯盆地内某油气区的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圈定的综合油气异常区与已知钻孔控制的油气有利区对应关系良好。该研究对非震物化探油气勘探方法的资料综合分析与解释具有借鉴意义。
郝绍金[6](2015)在《CCUS-EOR系统CO2逸散及其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是一项碳减排较为行之有效的技术,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有效举措。由于CO2易于达到超临界状态,能提高油气田的采收率,CO2驱油被广泛用于油气开采过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为目前CCUS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CCUS-EOR项目逐渐增多。近年来,学者对CCUS的环境影响做了较深入研究,着重研究了天然泄漏源和模拟泄漏等方面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于真实CCUS项目生态环境监测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某实例CCUS-EOR项目为基础,运用野外生态监测和实验模拟两种方法,分析了CCUS-EOR区域CO2逸散、植被覆盖与生产力特征,模拟测试了不同CO2逸散浓度下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根际CO2、大豆和玉米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CUS-EOR系统中地下CO2运输管线、油气采出口和CO2注入井周围存在着CO2逸散现象,CO2逸散强度受注入速率、原油采出速度的影响,逸散到空气中的CO2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呈现出随着距离增加而浓度变小的规律,实测表明油气采出口和CO2注入井周边CO2在水平方向上距离逸散源约100m处衰减至大气正常水平(均值为380ppm),垂直方向上的影响范围为5m;地下管线点源CO2水平影响距离约为1.5m,垂直影响范围为10cm。现场实测和模拟实验表明,地下管线点源CO2逸散情景下,根际土壤CO2浓度呈层状分布,由于土壤在-50cm到0cm之间形成土壤-大气交互界面,当CO2从地下点源逸散后通过土体,地下土壤CO2浓度在-50cm处均出现拐点,此后迅速下降,一旦高浓度CO2穿过土体与空气接触后,CO2迅速扩散,约在土体上方10cm处降低至大气平均水平。当CO2通量超过G2000时,-10cm到-20cm土壤CO2大于20%,成为影响植物生长的有害物质。当通量小于G1000时,土壤CO2小于20%,同时土壤O2浓度大于10%,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但土壤-10cm到-30cm土壤长期高浓度CO2会对植物生长造成间接影响。地下管线点源逸散的CO2与土壤中的水和矿物质发生水岩反应,从而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纵向上看,土壤pH值、电导率、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CO2逸散胁迫时间的增加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CO2逸散18天后稳定;而土壤有机质因其矿化速率的影响,出现了先增后减的现象。横向上看,CO2逸散强度越大,对土壤理化性质各个指标的影响程度也越大。此外,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受CO2逸散影响较为明显,实验得出当CO2通量达到G800时,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了1/4,继续增加通量微生物总数变化不明显,表明在G800附近,存在着微生物对CO2逸散的阈值响应。遥感生态监测和模拟实验表明,地下点源CO2逸散对植被生理生态没有明显影响,植物株高、叶绿素、光合参数整体上出现随CO2逸散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规律性不强。CO2地上点源逸散(油气采出口、CO2注入井)情景下,CO2扩散较快,且不能在周边植被生长区形成长期高浓度CO2聚集,因而未明显监测到地上CO2逸散的施肥或抑制效应,现场植被生理生态指标、区域植被生产力和覆盖情况主要受到大田水土条件、种植制度、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总之,CCUS-EOR存在CO2地上和地下点源逸散现象,地下点源CO2逸散对于土壤环境和植被生长有显着影响,但影响范围较小,且可以通过维护CO2运输管线达到控制目的。尽管CO2地上点源逸散强度较大,但由于CO2在空气中扩散较快、区域植被生长受水土条件等多因素影响,大田植被生长未现对CO2逸散的明显响应。该论文有图47幅,表8个,参考文献95篇。
蔡婷婷[7](2012)在《土壤电导率、H+异常的形成机理及异常模式》文中研究表明土壤电导率(Ks)和pH找矿方法,是通过测定土壤水溶液的导电性和酸碱度来发现矿体的一种找矿方法。该方法是澳大利亚学者G.J.S.Govett等提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一种寻找金属矿产资源的新技术引入,并研究这种方法在我国不同地球化学景观条件和不同成因类型以及寻找不同矿种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在铅、锌矿,铁、铜矿,铜、钼矿等主要矿床上有良好的指示作用,并显示出它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的优点。但该项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
李良福[8](2010)在《气象因素与土壤性质耦合效应对土壤电导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土壤电导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它与土壤性质(电解质构成、浓度、土壤胶体类型、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以及气象因素(降水、温度、湿度、蒸发、风速、气压、日照)等密切相关。土壤电导特性指标常常用土壤电导率或者土壤电导率的倒数——土壤电阻率来表示,而土壤电阻率是防雷接地工程技术的基础,是判断土壤腐蚀性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也是反映土壤肥力特性的基础指标。所以土壤电导特性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雷电防护工程、地下金属设施的防腐工程、精细农业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因此研究气象因素与土壤性质耦合效应对防雷接地工程、地下金属设施防腐工程、精细农业等方面所涉及固定区域固定地点稳定土壤电导的影响,其实质就是研究气象因素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耦合效应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但是,目前土壤电导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自身的物理化学特性对土壤电导影响的研究,研究的手段主要是实验或野外人工测量土壤电导与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来分析土壤电导与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关系;还未见有关土壤电导特性、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气象因素等连续自动监测的野外观测试验和应用长时间野外观测试验的海量资料分析研究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气象因素对土壤电导影响方面的报道。所以本研究主要是开展土壤电阻率自动测量装置研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电导性、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气象因素等进行连续监测,最终阐明气象因素与土壤性质的耦合效应对土壤电导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了重庆市合川区气象局观测场作为气象因素与土壤含水量特性、土壤温度特性耦合效应对土壤电导影响研究的野外试验场地,应用观测场已有的观测仪器设备和自主研制并通过了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组织专家鉴定验收的土壤电阻率自动测量装置,开展了降水、温度、湿度、风、气压、蒸发、水汽压、日照和土壤电阻率、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以及降水酸碱度(pH值)、降水电导率(K值)的野外观测试验,并通过一年观测试验资料的分析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研制了多通道土壤电阻率自动测量装置,开发了土壤电阻率自动测量系统远程控制软件,实现了对土壤电阻率自动测量系统的远程控制操作,建立了土壤电阻率每间隔1小时的连续性接地特征参数的数据库;提供了土壤电阻率、土壤电导率、接地电阻远程自动测试装置及方法;解决了传统的野外土壤电阻率、土壤电导率、接地电阻测量仪器设备需要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测试还未实现无人状态下的远程自动监测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土壤电阻率、土壤电导率、接地电阻的多通道、长期、连续、稳定、自动测量;同时土壤电阻率自动测量装置提供了对降阻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具有降阻效能、是否有腐蚀性等的连续自动监测手段,为气象主管机构依法按照《接地降阻剂》(QX/T 104-2009)行使防雷安全社会管理职能之降阻剂产品管理奠定了基础。(2)研究发现,气象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途径来影响土壤电阻率,是间接影响因素;而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电阻率的直接因素,其中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是影响不同深度土壤层电阻率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最敏感因素。各气象因素中降水、气温、日照是影响不同深度土壤层电阻率的主要因素,而其他气象因素是影响土壤电阻率的协变因素。降水是影响土壤电阻率的最敏感因素,尤其当前小时的降水量对土壤电阻率变化的影响最显着,随着日、小时时间尺度的降水量的增加,不同深度土壤层日、小时时间尺度的电阻率随着降低,但其土壤电阻率降低的趋势减弱,甚至出现升高的趋势,只有适当降水量,才可能使土壤电阻率降至最低。在雨季(5-9月),对不同深度土壤层电阻率的影响以月降水量为主,在非雨季(1-4月、10-12月),对不同深度土壤层电阻率的影响以月平均气温为主;月降水量对不同深度的土壤层电阻率月平均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间滞后性,滞后时间在土壤浅层为1个月、在土壤深层为2个月;不同深度的土壤层的月平均电阻率变化趋势比土壤温度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时间滞后性,0-15cm、0-30cm、0-80cm土壤层月平均电阻率变化趋势比气温变化趋势滞后1个月,0-160cm、0-320cm土壤层月平均电阻率变化趋势比气温变化趋势滞后4个。(3)通过降水过程时间和降水量耦合效应对土壤电阻率恢复到降水前值的恢复时间影响的研究,得到了“降水量小于0.1mm的降水,其恢复时间为0小时;降水过程时间小于1小时或降水量小于2.0 mm的降水,其恢复时间不大于24小时;降水过程时间在2-10小时之间或降水量在2.1~5.0 mm之间的降水,其恢复时间不大于72小时;降水过程时间大于11小时或者降水量大于5.1mm的降水,其恢复时间大于72小时,小于232小时”研究成果,解决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雷电防护工程、地下金属设施防腐工程的土壤电阻率测量时,降水后,时隔多少时间进行土壤电阻率、土壤电导率、接地电阻测量才能消除降水影响,从而获得可靠而有效的土壤电阻率、土壤电导率、接地电阻测量值的技术难题,为气象主管机构依法科学、客观评估建筑(构)物防雷接地装置安全性能、各种设施与仪器设备接地装置安全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4)通过日降水pH值及其电导率(K值)观测资料和不同深度土壤层电阻率自动监测资料研究分析降水粒子电荷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得到“在同一区域固定地点不同深度土壤层的日平均电阻率与日降水K值的相关呈现显着的正相关性,是由于日降水量与不同深度土壤层的日平均电阻率的显着负相关性和日降水量与降水K值的显着负相关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日降水中带电离子浓度改善土壤的导电能力远远弱于日降水量改善土壤的导电能力,日降水酸碱度及其电导率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与日降水量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重要研究成果,从而发现了“目前降阻剂产品研发中仅仅依靠降阻剂产品为土壤提供有限的带电离子改善土壤电阻率来降低接地电阻的技术路线”的问题,提出了降阻剂产品研发的“低电阻效率、吸收水分、保持水分”三大降阻原则,为降阻剂产品研发制定正确的研发技术路线提供了科学依据。(5)通过气象因素与土壤温度特性、土壤含水量特性的耦合效应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分析,发现了气象因素、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共同的耦合效应对不同深度土壤层电阻率影响的回归模型的贡献远比气象因素、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单独对不同深度土壤层电阻率影响的回归模型的贡献显着,比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二者的耦合效应对不同深度土壤层电阻率影响的回归模型的贡献显着,比气象因素、土壤温度二者的耦合效应对不同深度土壤层电阻率影响的回归模型的贡献显着,比降水单独对不同深度土壤层电阻率影响的回归模型的贡献显着。得到了“依据不同资料评估土壤电阻率时,应采用不同的最佳回归模型。因此0-15cm土壤层的日平均电阻率尽可能依据日平均(日值)气象因素和不同深度土壤日平均温度的耦合效应对不同深度土壤层日平均电阻率影响的回归模型估算土壤层的日平均电阻率,0-30cm、0-80cm、0-160cm和0-320cm土壤层的日、时时间尺度电阻率尽可能依据日、时时间尺度气象因素、不同深度土壤日、时时间尺度温度及日、时时间尺度土壤含水量共同的耦合效应影响不同深度土壤层日、时时间尺度电阻率的回归模型估算土壤层的日、时时间尺度电阻率,0-80cm土壤层的日平均电阻率变化可依据日平均含水量变化或者日平均含水量变化及土壤温度变化的耦合效应影响不同深度土壤层日平均电阻率变化的回归模型估算,0-30cm土壤层的日平均电阻率变化尽可能依据日平均(日值)气象因素变化、不同深度处的日平均土壤温度变化及日平均土壤含水量变化共同的耦合效应对不同深度土壤层日平均电阻率变化影响的回归模型估算土壤层的日平均电阻率变化。”研究成果。建立了利用目前气象观测站现有气象因素观测资料、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及其含水量观测资料估算不同深度土壤层电阻率的回归数学模型,为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工程设计、大型地下金属设施的防腐工程设计,以及土壤肥力研究等方面估算不同深度土壤层电阻率提供了一种可靠数学计算方法,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缺少土壤电阻率、土壤电导率历史观测资料的难题。
江春明,李连生,崔学慧,门伟华[9](2006)在《土壤物性找油技术在泌阳凹陷的应用》文中指出综合运用土壤磁性、电导率异常结合高精度重力异常,对泌阳凹陷有利含油气区域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成本低廉、野外施工简单且快捷,属无源和非破坏性的勘探技术,为直接寻找油气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
汪双清,孙玮琳[10](2005)在《油气地球化学勘查中的分析测试技术和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回顾了油气地球化学勘查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贡献,分析了其现状和发展前景;总结和介绍了油气地球化学勘查中的常见分析测试技术和方法,在油气资源调查工作中的优势、应用范围及其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油气地球化学勘查研究工作的四点建议:立足理论研究,开拓应用技术;大力开展海洋油气资源勘查的室内外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研究;积极构建管理和技术平台,整合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和数据资源;协调开展综合油气勘查工作。
二、土壤电导率方法寻找油气藏的应用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电导率方法寻找油气藏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封存CO2泄漏对稻田土壤的影响及监测指标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O_2泄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2 CO_2泄漏对土壤酶的影响 |
1.2.3 CO_2泄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 |
1.2.4 CO_2泄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场地和供试材料 |
2.1.1 实验场地 |
2.1.2 供试土壤及灌溉水 |
2.1.3 供试植物 |
2.2 实验平台 |
2.2.1 实验设计 |
2.2.2 CO_2泄漏模拟装置 |
2.2.3 样品采集 |
2.3 指标测定及方法 |
2.3.1 稻田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3.2 稻田土壤土壤酶活性测定 |
2.3.3 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组成测定 |
2.3.4 水稻生长指标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CO_2泄漏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CO_2泄漏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1 CO_2泄漏对稻田土壤pH、电导率的影响 |
3.1.2 CO_2泄漏对稻田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的影响 |
3.1.3 CO_2泄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3.1.4 CO_2泄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3.1.5 CO_2泄漏对稻田土壤二价铁的影响 |
3.2 相关性分析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CO_2泄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 |
3.3.2 土壤理化性质监测指标筛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_2泄漏对稻田土壤土壤酶及细菌的影响 |
4.1 CO_2泄漏对稻田土壤酶酶活性的影响 |
4.1.1 CO_2泄漏对稻田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4.1.2 CO_2泄漏对稻田土壤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
4.1.3 CO_2泄漏条件下稻田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 CO_2泄漏对稻田土壤细菌的影响 |
4.2.1 CO_2泄漏对稻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4.2.2 CO_2泄漏对稻田土壤优势细菌的影响 |
4.2.3 CO_2泄漏对稻田土壤稀有细菌的影响 |
4.3 RDA分析 |
4.3.1 稻田土壤优势菌门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的RDA分析 |
4.3.2 稻田土壤优势菌属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的RDA分析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CO_2泄漏对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分析 |
4.4.2 CO_2泄漏条件下稻田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组成的变化 |
4.4.3 稻田土壤酶与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4.4.4 稻田土壤细菌与理化性质、土壤酶的RDA分析 |
4.4.5 土壤微生物监测指标筛选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O_2泄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5.1 CO_2泄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5.1.1 CO_2泄漏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5.1.2 CO_2泄漏对水稻叶片面积的影响 |
5.1.3 CO_2泄漏对水稻分蘖数的影响 |
5.1.4 CO_2泄漏对水稻抽穗数的影响 |
5.2 讨论与分析 |
5.2.1 CO_2泄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分析 |
5.2.2 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5.3 水稻生长指标筛选 |
5.3.1 水稻生长监测指标筛选 |
5.3.2 水稻生长与土壤理化性质监测指标筛选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祁连山水合物钻探区冻土甲烷代谢特征及功能微生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冻土中甲烷与全球变化和水合物 |
1.2.1 甲烷排放与全球变化 |
1.2.2 全球冻土分布 |
1.2.3 冻土与水合物 |
1.2.4 冻土融化与甲烷排放和水合物分解 |
1.2.5 甲烷通量预测及意义 |
1.3 甲烷代谢功能微生物 |
1.3.1 产甲烷代谢功能及控制因素 |
1.3.2 甲烷氧化代谢功能及控制因素 |
1.3.3 甲烷代谢功能微生物培养研究概况和意义 |
1.4 全球冻土中甲烷代谢功能微生物研究 |
1.4.1 冻土中甲烷代谢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1.4.2 甲烷代谢功能微生物培养研究 |
1.5 青藏高原冻土区甲烷及甲烷代谢功能微生物研究概况 |
1.5.1 青藏高原冻土环境和资源概述 |
1.5.2 祁连山冻土区甲烷源和汇研究 |
1.5.3 青藏高原及研究区甲烷代谢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概况 |
1.5.4 青藏高原甲烷代谢功能微生物培养研究概况 |
1.6 存在的问题 |
1.7 科学问题与研究目的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9 研究新记录和创新点 |
2 地理概况和样品 |
2.1 木里水合物钻探区及周边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高寒生态环境及分区 |
2.3 冻土土壤样品采集 |
3 方法 |
3.1 微生物培养方法 |
3.2 土壤理化参数测试方法 |
3.2.1 土壤pH,湿度和电导率 |
3.2.2 土壤SOC和 DOC |
3.2.3 土壤离子和乙酸浓度 |
3.2.4 土壤粒度和全盐 |
3.2.5 甲烷与氢气浓度 |
3.3 微生物分子学分类方法 |
3.3.1 微生物细胞丰度 |
3.3.2 土壤DNA提取,扩增及纯化 |
3.3.3 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丰度分析 |
3.3.4 高通量数据统计分析 |
4 冻土土壤理化参数特征 |
4.1 土壤pH,湿度和电导率特征 |
4.2 土壤SOC和 DOC特征 |
4.3 土壤离子浓度特征 |
4.4 土壤粒度和全盐特征 |
4.5 顶空气甲烷和氢气浓度特征 |
4.6 土壤乙酸浓度特征 |
4.7 土壤微生物细胞丰度特征 |
4.8 小结 |
5 微生物产甲烷培养实验及结果 |
5.1 不同温度培养及结果 |
5.1.1不同温度培养实验 |
5.1.2 实验结果 |
5.2 不同pH条件培养及结果 |
5.2.1不同pH条件培养实验 |
5.2.2 实验结果 |
5.3 不同碳源培养及结果 |
5.3.1不同碳源培养实验 |
5.3.2 实验结果 |
5.4 实验中产甲烷菌群落的变化 |
5.4.1 实验目的和对比方面 |
5.4.2 群落α多样性特征 |
5.4.3 群落多样性特征 |
5.4.4 产甲烷菌群落组成及变化 |
5.4.5 产甲烷菌丰度变化 |
5.5 小结 |
6 甲烷氧化菌甲烷氧化作用研究 |
6.1 实验目的和意义 |
6.2氧化作用实验 |
6.3 实验结果 |
6.3.1 DZ2 测线土壤样甲烷氧化特征 |
6.3.2 DT测线土壤样甲烷氧化特征 |
6.3.3 GHM剖面土壤样甲烷氧化特征 |
6.3.4 培养温度对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 |
6.4 实验前后甲烷氧化菌群落变化 |
6.4.1 群落α多样性特征 |
6.4.2 甲烷氧化菌群落组成及变化 |
6.4.3 甲烷氧化菌丰度变化 |
6.5 小结 |
7 对比与讨论 |
7.1 甲烷代谢功能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7.1.1 产甲烷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 |
7.1.2 甲烷氧化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 |
7.2 培养温度对产甲烷速率的影响 |
7.3 培养pH条件对产甲烷速率的影响 |
7.4 培养碳源条件对产甲烷速率的影响 |
7.5 培养温度对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 |
7.6 不同温度对甲烷代谢功能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7.6.1 对产甲烷菌群落的影响 |
7.6.2 对甲烷氧化菌群落的影响 |
7.7 甲烷排放通量的预测 |
7.7.1 研究区各采样点甲烷排放通量预测 |
7.7.2 研究区甲烷排放通量预测 |
7.7.3 研究结果与水合物调查 |
7.8 小结 |
8 结论与局限性 |
8.1 结论 |
8.2 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非地震物化探方法在黄土高原地区找油中的应用——以旬邑县城关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1.1 区域地质特征 |
1.2 地层 |
1.3 含油气特征 |
2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 |
2.1 地球物理特征 |
2.2 地球化学特征 |
3 物化探方法选择依据 |
4 物化探工作方式及资料处理 |
5 油气物探异常特征 |
5.1 物探各参数异常特征分析 |
5.2 物探综合异常特征分析 |
6 油气化探异常特征 |
6.1 化探单指标异常特征分析 |
6.2 化探综合异常特征分析 |
7 物化探综合异常的特征及分类评价 |
8 结语 |
(4)深井套管阴极保护干扰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学模型 |
1.1 控制方程 |
1.2 边界条件 |
1.3 边界元法 |
2 模型建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土壤电导率对干扰腐蚀的影响 |
3.2 涂层破损率对干扰腐蚀的影响 |
3.3 阳极输出电流对干扰腐蚀的影响 |
3.4 阳极位置对干扰腐蚀的影响 |
3.5 两套管间距对干扰腐蚀的影响 |
4 干扰问题的解决 |
5 结论 |
(5)层次分析和特征值分析相结合的物化探综合油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物化探油气指标 |
2综合评价理论 |
3模型建立 |
3.1层次分析法 |
3.2特征值分析法 |
3.3综合评价模型 |
4实例分析 |
5结论 |
(6)CCUS-EOR系统CO2逸散及其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CO_2逸散观测 |
2.2 土壤与植被观测 |
2.3 CO_2逸散模拟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3 CCUS-EOR系统CO_2逸散特征 |
3.1 注气井CO_2逸散特征 |
3.2 油气采出口CO_2扩散特征 |
3.3 地下管线CO_2逸散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CO_2逸散对土壤的影响分析 |
4.1 土壤理化性质 |
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CO_2逸散对植被的影响分析 |
5.1 植被生理生态 |
5.2 区域植被覆盖与生产力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土壤电导率、H+异常的形成机理及异常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固体矿产 (金属矿床) |
1.1 Ks、H+异常的形成机理 |
1.2 土壤电导率、异常模式 |
2 液、气体矿产 (石油、天然气) |
2.1 油气藏上方土壤电导率异常的形成机理 |
2.2 油气藏周边电导率异常模式 |
(8)气象因素与土壤性质耦合效应对土壤电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电导应用现状分析 |
1.1.1 土壤电阻率在接地工程中的应用 |
1.1.2 土壤电阻率在地下金属设施防腐工程的应用 |
1.1.3 土壤电导率在土壤肥力研究中的应用 |
1.1.4 土壤电导率在野外寻矿方面的应用 |
1.2 土壤电导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土壤电导理论研究 |
1.2.2 土壤电导测量方法的进展分析 |
1.2.3 土壤电导在土壤肥力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 |
1.2.4 土壤电导在地下金属设施防腐工程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 |
1.2.5 土壤电导在接地工程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 |
1.3 影响土壤电导的因素分析 |
1.3.1 土壤特性对土壤电导的影响 |
1.3.2 气象因素对土壤电导的影响 |
第2章 立题依据及研究方案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2.1 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案 |
2.3.2 研究方法 |
2.3.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的关键问题 |
第3章 土壤电阻率自动测量装置研制 |
3.1 引言 |
3.2 土壤电阻率远程自动测量装置工作原理及其研发 |
3.2.1 土壤电阻率远程自动测量装置工作原理 |
3.2.2 土壤电阻率远程自动测量装置硬件研发 |
3.2.3 土壤电阻率远程自动测量装置软件研发 |
3.3 土壤电阻率远程自动测量装置野外对比试验 |
3.4 土壤电阻率远程自动测量装置运行监控与试验数据质量分析 |
3.5 土壤电阻率远程自动测量装置主要技术指标及特点 |
3.5.1 土壤电阻率远程自动测量装置技术指标 |
3.5.2 土壤电阻率远程自动测量系统特点 |
3.6 土壤电阻率远程自动测量装置使用方法 |
3.6.1 测量装置安装调试工作流程 |
3.6.2 数据处理 |
3.6.3 注意事项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土壤电导的气象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场土壤电阻率特征分析 |
4.2.1 土壤电阻率的分布特征 |
4.2.2 土壤电阻率的月变化特征 |
4.2.3 土壤电阻率的日变化特征 |
4.2.4 土壤电阻率的时变化特征 |
4.2.5 土壤电阻率随深度变化特征 |
4.2.6 土壤电阻率的时间连续性特征 |
4.3 试验场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1 气象因素月变化特征分析 |
4.3.2 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
4.4 土壤电阻率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4.1 土壤电阻率与气温的关系 |
4.4.2 土壤电阻率与水汽压的关系 |
4.4.3 土壤电阻率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
4.4.4 土壤电阻率与气压的关系 |
4.4.5 土壤电阻率与蒸发的关系 |
4.4.6 土壤电阻率与平均风速的关系 |
4.4.7 土壤电阻率与日照的关系 |
4.4.8 土壤电阻率与降水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土壤电导的土壤性质分析 |
5.1 引言 |
5.2 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5.2.1 土壤温度与含水量日平均值的相关性分析 |
5.2.2 土壤温度与含水量小时值的相关性分析 |
5.3 土壤温度与土壤电阻率的相关性分析 |
5.3.1 土壤电阻率与土壤温度的分布特征 |
5.3.2 土壤电阻率与土壤温度日平均值的相关性分析 |
5.3.3 土壤电阻率与土壤温度小时值的相关性分析 |
5.4 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电阻率的相关性分析 |
5.4.1 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电阻率的分布特征 |
5.4.2 土壤电阻率与土壤含水量日平均值的相关性分析 |
5.4.3 土壤电阻率与土壤含水量小时值的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气象因素与土壤性质耦合效应对土壤电导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气象因素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
6.2.1 日气象因素与土壤日平均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
6.2.2 小时气象因素与土壤小时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
6.3 气象因素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6.3.1 日气象因素与土壤日平均含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6.3.2 小时气象因素与土壤小时含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6.4 气象因素的耦合效应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 |
6.4.1 引言 |
6.4.2 降水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分析 |
6.4.3 气象因素的耦合效应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分析 |
6.5 气象因素与土壤温度及含水量的耦合效应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 |
6.5.1 引言 |
6.5.2 土壤温度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分析 |
6.5.3 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分析 |
6.5.4 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的耦合效应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分析 |
6.5.5 气象因素与土壤温度的耦合效应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分析 |
6.5.6 气象因素与土壤温度及含水量的耦合效应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分析 |
6.6 本章小节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10)油气地球化学勘查中的分析测试技术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历史和作用 |
2 油气地球化学勘查的现状 |
2.1 主要化探方法及其特点 |
2.1.1 气体测量法 |
2.1.2 沥青测量法[13, 23, 24] |
2.1.3 水文地球化学测量法[6, 13] |
2.1.4 生物地球化学测量法[13] |
2.1.5 同位素地球化学法[10, 13, 15, 26~28] |
2.1.6 蚀变碳酸盐法 (■C法) [6, 9, 15, 29] |
2.1.7 其他方法[11, 13, 30~35] |
2.2 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及其技术方法 |
2.2.1 区域定洼选带或靶区的优选 |
2.2.2 圈闭含油气性评价 |
2.2.3 深部油气预测 |
2.2.4 油气异常成因分析 |
2.2.5 油气藏埋藏深度预测 |
3 存在问题和建议 |
3.1 立足理论研究, 开拓应用技术 |
3.2 开展海洋油气资源勘查的分析测试技术研究 |
3.3 积极构建管理和技术平台 |
3.4 协调开展综合油气勘查工作 |
四、土壤电导率方法寻找油气藏的应用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质封存CO2泄漏对稻田土壤的影响及监测指标筛选研究[D]. 程萌. 西北大学, 2021(12)
- [2]祁连山水合物钻探区冻土甲烷代谢特征及功能微生物研究[D]. 王艳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非地震物化探方法在黄土高原地区找油中的应用——以旬邑县城关区为例[J]. 王锋,杨帅,王亚辉.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05)
- [4]深井套管阴极保护干扰的数值模拟研究[J]. 王萌,卫续.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7(05)
- [5]层次分析和特征值分析相结合的物化探综合油气评价[J]. 王珺璐,贺永红,王萌,冯兵,林品荣,曹金舟,闫新智. 物探与化探, 2015(04)
- [6]CCUS-EOR系统CO2逸散及其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研究[D]. 郝绍金.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1)
- [7]土壤电导率、H+异常的形成机理及异常模式[J]. 蔡婷婷.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9)
- [8]气象因素与土壤性质耦合效应对土壤电导的影响[D]. 李良福. 西南大学, 2010(06)
- [9]土壤物性找油技术在泌阳凹陷的应用[J]. 江春明,李连生,崔学慧,门伟华. 新疆石油地质, 2006(03)
- [10]油气地球化学勘查中的分析测试技术和方法[J]. 汪双清,孙玮琳. 岩矿测试,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