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底栖动物评价图们江污染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琪[1](2021)在《长江下游莲花洲港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不同涵养水域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长江因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习总书记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实现多方协调。长江干线航运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为全面有效缓解通航的瓶颈,航道部门重点建设武汉到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在航道整治工程进行的同时,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出发点,以长江下游莲花洲港试点建立生态涵养试验区,区内设置了两处局部生境改良区。在改良区1(G1)和改良区2(G2)分别投放鱼巢排和透水框架等生态友好型构筑物。目前有关生态理念设计构筑物的生态效果鲜有报道。本文在长江下游莲花洲港大型底栖动物(简称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的12次采样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摄食功能群时空分布特征等,并对其中的生境改良区与其他区域进行了对比。结果如下:1.莲花洲港共采集到底栖动物45种,隶属于6纲15目25科39属,其中节肢动物种数最多(25种),占总种数的55.56%。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49.08 ind./m2,平均生物量为0.640 g/m2。不同月份优势种组成差异较为明显,节肢动物优势种类较多,软体动物较少。各站位均匀性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值在大部分断面的中间站位相对较低,丰富度指数(D)整体波动较小。CCA分析结果表明溶氧、氨氮、硝态氮、流速和水深是影响莲花洲港底栖动物主要理化因子。2.莲花洲港底栖动物由5个摄食功能群构成,其中收集者种数最多(22种,48.89%),滤食者与捕食者次之,均为7种,刮食者(6种)和撕食者(3种)较少。平均密度表现为收集者(20.65 ind./m2)>捕食者(15.42 ind./m2)>撕食者(7.82ind./m2)>滤食者(3.96 ind./m2)>刮食者(1.10 ind./m2)。滤食者平均生物量占有绝对优势(0.518 g/m2),占总平均生物量的80.93%。3.区域对比发现,G1和G2底栖动物种数较少,种类变化较为相似,初期甲壳类为优势种类,随着时间的变化主要以多毛类后又以活动能力较强的甲壳类占优势;而其他区域种类变化无明显规律,后期以甲壳类为主要优势种类。SIMPER分析显示,改良区组内平均相似度为66.69%,改良区和其他区域的组间相异度为41.76%。改良区与其他区域的主要分歧种为围沙蚕(Perinereis sp.)、齿吻沙蚕(Nephtys sp.)、多鳃齿吻沙蚕(Nephtys polybranchia)和尖叶大狐钩虾(Grandifoxus culpis)。各区域平均密度表现为G2(93.44 ind./m2)>G1(82.89 ind./m2)>其他区域(34.87ind./m2),平均生物量表现为其他区域(0.760 g/m2)>G2(0.431 g/m2)>G1(0.224g/m2)。4.区域对比发现,G1和G2各摄食功能群密度表现为捕食者>收集者>撕食者>滤食者>刮食者。其他区域表现有所不同,收集者平均密度最大(18.81 ind./m2),撕食者次之(6.72 ind./m2),刮食者最小(1.27 ind./m2)。G1和G2平均生物量表现为滤食者>捕食者>收集者>撕食者>刮食者。其他区域各摄食功能群生物量占比表现为滤食者>刮食者>收集者>捕食者>撕食者。5.相较于其他区域,G1和G2在水情较为平稳时有利于底栖动物尤其是多毛类和甲壳类的生存。G2在底栖动物种类数、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高于G1,说明透水框架比鱼巢排更有利于底栖动物的生存与恢复。
王燕妮[2](2021)在《新疆巩乃斯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提出大型底栖动物是生活在富含有机质水体底部的水生无脊椎动物类群,其数量庞大,分布广泛有着丰富的分类单元,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同时也在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运输、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起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本论文针对研究和保护天然河流生态系统的现实需要,探究新疆巩乃斯河上游河段的生态状况,先后在2018年10月(枯水期)和2019年6月(丰水期)开展野外实验,定点测量环境因子数据和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本。通过对比分析两个时期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功能摄食类群和生活型分类的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且根据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指数判断巩乃斯河的健康状况。本研究成果不但可以为巩乃斯河生态保护和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后续,而且可以补充伊犁河水系生态研究成果,对伊犁河相关研究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河段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0种,隶属3门4纲8目27科,主要以水生昆虫(Insecta)为主,枯水期每个样点平均有19种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1281±548 ind·m-2;丰水期每个样点平均有24种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2300±585 ind·m-2,整体来看枯水期时各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密度都低于丰水期。直突摇蚊亚科(Orthocladiinae spp.)、长跗摇蚊族(Tanytansini sp.)、四节蜉属(Baeits sp.)、亚美蜉属(Ameletus sp.)和Cheilotrichia sp.是研究河段的优势类群。经过对巩乃斯河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丰物种富度和多样性等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物种丰富度都显着高于枯水期(P<0.05),但是两个时期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2)经过对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功能摄食类群分类,发现巩乃斯河研究河段的功能摄食类群结构完整,包含收集者、捕食者、撕食者、刮食者和滤食者5种类型。收集者在两个时期占比都是最大的,枯水期的相对丰度为40.21%,丰水期的相对丰度分别为73.01%;按照生活型类型对两个时期的大型底栖动物分类的结果显示,巩乃斯河大型底栖动物有固着型、穴居型、攀爬型、游泳型和蔓生型5种类型。枯水期时固着型动物相对丰度最大为43.20%,丰水期时蔓生型动物相对丰度最大为57.53%。(3)巩乃斯河枯水期和丰水期的环境因子存在显着的差异,流速和水温枯水期显着低于丰水期(P<0.01),溶解氧、电导率、总固体溶解度和p H表现为枯水期显着高于丰水期(P<0.01)。河流中环境因子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大型底栖动物的组成和分布,因此对两个时期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和环境因子之间进行典范对应分析,发现在枯水期对大型底栖动物分布起主导作用环境因子是p H、水温和溶解氧,而水温、电导率和总固体溶解度是丰水期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可见水温是影响巩乃斯河不同时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4)巩乃斯河上游河段整体健康水平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对评价指数综合分析发现,在所有样点中水质状况为“亚健康”的样点占42.59%;其次为“健康”状态,占比37.96%。Margalef指数和ASPT指数评价结果的灵敏度上较差,不适合巩乃斯河上游河段的生物学评价,因此本研究认为,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指数、BI指数、和BMWP指数比较适合该地区水质生物学评价。
秦成栋[3](2021)在《甘肃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演变及其修复效应评估》文中指出白龙江是甘肃南部地区重要河流。为诊断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状况,本文基于白龙江干流水文特性及水质变化状况,构建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正态云模型评价了白龙江干流甘南段、陇南段2011、2015、2019年河流健康状况,进而分析了白龙江干流2011年以来河流健康演变过程;同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修复对策并评估了修复效应,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白龙江干流各水文站径流量年内分配基本一致,白云、舟曲、武都站6~10月多年平均月径流量分别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59.75%、64.97%、63.40%,其中7~9月多年平均月径流量分别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39.05%、41.19%、39.84%。Kendall、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法结果表明,白云、舟曲、武都站1956~2019年年径流量呈显着递减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表明,白云、舟曲水文站年径流量在1990年发生突变,武都水文站年径流量在1987年发生突变。(2)2011~2019年期间,迭部、东江、碧口水质监测断面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变化幅度分别为-1.45%~14.07%,-45.26%~-35.23%,-38.90%~-27.52%,263.64%~364.15%,-68.52%~-24.31%、178.91%~291.55%。碧口与迭部断面相比较,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多年平均值变化幅度分别为-1.22%、-21.84%、-2.45%、-7.69%、-23.92%、-9.64%。(3)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水文水资源准则层对河流健康影响最大,权重为0.3105。生态流量满足程度、鱼类保有指数、流量过程变异程度权重分别为0.0975、0.0917、0.0868,是影响河流健康的主要指标。(4)利用综合指数法、正态云模型法评价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结果比较得出综合指数法适宜于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评价。2011年甘南段、陇南段、白龙江干流健康评价分值分别为66.77分、63.35分、64.88分,2015年甘南段、陇南段、白龙江干流健康评价分值分别为74.03分、65.70分、69.44分,2019年甘南段、陇南段、白龙江干流健康评价分值分别为74.27分、72.03分、73.03分,河流健康等级均为“健康”。(5)河流健康演变过程分析表明,2011~2019年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状况呈现逐步好转。河流健康状况总分值由64.88分提高至73.03分,变化幅度为12.57%。水文水资源准则层分值由59.40分提高至76.77分,变化幅度为29.25%;物理结构准则层分值由43.07分(2011年)下降至38.67分(2015年),随后提高至39.90分(2019年),变化幅度为-7.36%;水质准则层分值由65.87分提高至72.77分,变化幅度为10.47%;社会服务功能准则层整体分值由83.25分提高至96.21分,变化幅度为15.57%。(6)依据评估结果提出保障水电站下泄流量、鱼类人工增殖放流修复对策。采用R2-Cross法、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指标评估白龙江干流水电站枢纽2020年下泄流量表明:采取保障水电站下泄流量措施后,引水式水电站枢纽下泄流量满足减水河段生态流量要求,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指标数值为25.39%~201.65%。
王凯[4](2020)在《潦河中源段萤火虫资源调查及生境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因为其独特的发光行为,而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学和艺术创作灵感的来源,拥有丰富、悠远的历史人文价值、环境教育价值、旅游观赏价值及资源经济价值。同时,水生萤火虫的生存与自然生境、非生境环境息息相关,受生态系统的传输介质、水体物质与岸坡基质以及生境结构影响,对水污染、光污染、基质污染都非常的敏感,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指示作用。江西省的地形特征以江南丘陵为主,河谷平原分布广泛,是萤火虫潜在适宜栖息场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城镇建设、农业扩张等人为干扰,导致萤火虫适宜生境质量急剧下降、栖息地萎缩、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此,加强萤火虫种群资源现状调查、生境适宜性研究,对萤火虫种群的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19年4-8月对修水河一级支流潦河中源段萤火虫资源现状进行野外观测调查,分析了该区域萤火虫属种组成、分布和生物量,并建立MaxEnt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对潦河中源段水生条背萤精细尺度生境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揭示萤火虫栖息地选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潦河中源段河岸带分布萤火虫5属6种,分别为:水萤属的黄缘萤(Aquaticaficta)、雷氏萤(Aquaticalei),突尾熠萤属的穹宇萤(Pygoluciola qingyu),熠萤属的条背萤(Luciolasbustriata),棘手萤属的端黑萤(Abscondita chinensis),扁萤属的未知扁萤(Lamprigera)。其中,本次野外调查发现的黄缘萤、雷氏萤、条背萤、端黑萤及扁萤应是江西省鞘翅目萤科昆虫中的新记录种。(2)潦河中源段六种萤火虫主要分布生境为沿河滩地及附近水田区域,其中穹宇萤多出现在山脚溪流附近潮湿环境中。7月份,不同断面萤火虫密度由大到小分别是Ⅴ(0.855 ind/m2)、Ⅳ(0.735 ind/m2)、Ⅵ(0.6975 ind/m2)、Ⅰ(0.58 ind/m2)、Ⅱ(0.49 ind/m2)、Ⅲ(0.26 ind/m2)、Ⅶ(0.055 ind/m2)。进一步对各断面的萤火虫组成进行统计分析发现,Ⅰ、Ⅱ断面中以穹宇萤为优势物种,Ⅲ、Ⅳ、Ⅴ、Ⅵ断面中以条背萤为优势物种;Ⅶ断面以端黑萤为优势物种。(3)潦河中源段6种萤火虫种群大小分别为:黄缘萤:6.05×104ind、雷氏萤:9.64×104 ind、穹宇萤:1.32×105 ind、条背萤:3.51×105 ind、端黑萤:1.51×105 ind、扁萤:2.68×103 ind。(4)潦河中源段河岸带萤火虫种群多样性表现为:物种丰富度指数(R)和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sw)、种间相遇率指数(PIE)由大到小的断面顺序为:自然开阔河岸带Ⅳ、Ⅴ、Ⅵ>河谷低影响河岸带Ⅰ、Ⅱ>居民区高影响河岸带Ⅲ、Ⅶ。(5)不同生境类型下萤火虫分布及多样性差异显着。自然生境河岸带萤火虫数量及多样性显着优于人工生境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水源距离、居民区距离是条背萤适宜生境分布的主要限制因素。(6)根据条背萤发生概率对环境变量的响应曲线,适宜条背萤栖息的环境条件如下: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溪流、河滩湿地、水田;地形以坡度小于20°的平缓地形为适宜;与水源距离应保持在0~110 m为适宜,与居民区距离应大于140 m;与道路距离应大于50 m。
宋聃,霍堂斌,王秋实,黄晓丽,都雪,王慧博[5](2020)在《红旗河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系统了解红旗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现状,2017年和2018年夏季采用常规方法对红旗河流域进行2次调查。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66种,隶属于10目30科,其中水生昆虫6目26科62种,占总数的93.94%。按照功能摄食类群划分,红旗河大型底栖动物包括收集者30种(最多,占总数的45.45%),撕食者19种,刮食者12种,捕食者5种。调查期间,红旗河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73.1 ind/m2,平均生物量为4.93g/m2,2017年夏季红旗河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高于2018年,但差异不显着(P>0.05)。相对重要性指数、K-优势曲线与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析表明:红旗河底栖动物群落的相对重要性指数较高的种类均为水生昆虫,弯握蜉Drunella sp.1和瘤石蚕Goera sp.为2个调查年度共有的优势种;2018年K-优势曲线、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略高于2017年(P>0.05);BI生物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结果表明:红旗河水质基本处于清洁状态,水质条件较好。
粟一帆[6](2020)在《中小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 ——以长江支流桥边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小河流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物质交换、能量传递的源,是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命脉,如何诊断中小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受到了广泛关注。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构建出适用中小河流的健康评价体系,来完善我国河流健康评价体系,促进长江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本研究以长江一级支流桥边河为研究对象,调查收集桥边河河流地形地貌、大型底栖动物分布及水质情况;1)以大型底栖动物为研究对象,利用优势度指数、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和独立性分析,筛选确定指示物种和影响指示物种生境健康的水生态环境因子,利用多项式拟合法和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构建大型底栖动物生境适宜性曲线,结合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Ecological Health Composite Index,EHCI),首次提出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生境适宜性曲线的河流健康评价法(Macroinvertebrates Habitat Suitable Curves,MHSC),进行桥边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2)考虑到人类扰动是对中小河流健康影响较大,引进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ressure-State-Response,PSR),通过频次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构建包含人口密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指标的中小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建立了将最小二乘法主观权重模型和熵系数客观权重模型集成的综合权重求解模型,进行桥边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3)通过对比M-HSC评价结果、PSR模型评价结果与基于水质指标的实测评价结果,探索指示物种法与指标体系法在中小河流健康评价中的优缺点。对比M-HCS结果与PSR模型各准则层(压力层、状态层、响应层)评价结果,揭示不同的评价方法在中小河流健康评价中的适用条件。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一、桥边河生态环境时空变化水体理化特性调查结果显示,桥边河流域丰水期生境状况较好,TN、TP平均值分别为0.470 mg/L、0.078 mg/L,均未超过GB 3838—2002Ⅱ类标准限值。但局部地区的生境状况较差,TN的最大值(1.064 mg/L)超过GB 3838—2002Ⅱ类标准限值2倍以上。桥边河枯水期生境状况较丰水期差,各个水质指标较枯水期均有所升高。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显示,桥边河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结构中,节肢动物种类最为丰富,其次为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最少。桥边河上、中、下游三个区域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在各区域的变化显着,但枯水期、丰水期中的变化较小。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桥边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处于一般水平。二、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生境适宜性曲线(M-HSC)的桥边河健康评价M-HSC模型结果显示,CODMn、TN、浊度(Tur)、水深(Dep)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布成负相关,DO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布成正相关;桥边河流域河蚬的最适宜CODMn含量为1.228 mg/L,最适宜TN含量为0.269 mg/L,最适宜DO含量为11.170 mg/L,最适宜Dep为0.3 m,最适宜Tur为1.130 NTU。健康评价结果显示,桥边河健康状况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上游健康状况较好,越往下游,健康状况越差,枯水期和丰水期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桥边河健康状况时间异质性亦较明显,丰水期健康状况明显好于枯水期。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的桥边河健康评价:利用PSR模型构建了桥边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压力层、状态层和响应层,涵盖降水变化率、人口密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河流连通性、水温变异程度、富营养化程度、生态基流达标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相关法规完善程度等共6个指标。评标指标权重表现为压力层>状态层>响应层。健康评价结果显示桥边河健康状况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上游健康状况较好,越往下游,健康状况越差,枯水期和丰水期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桥边河健康状况时间异质性亦较明显,丰水期健康状况明显好于枯水期。四、健康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在时间尺度上枯水期指标体系法适用性优于指示物种法,丰水期指示物种法优于指标体系法。在空间尺度上人口聚集区、城镇区域指标体系法适用性优于指示物种法,人烟稀少区域、山区区域指示物种法优于指标体系法。
李楠[7](2020)在《杭州湾滨海湿地长时间尺度遥感动态监测及生态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在城市化、围垦造田等强烈人为活动干扰下,作为海陆纽带的滨海湿地正面临着面积萎缩、资源消耗、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沿海生态系统平衡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滨海湿地类型复杂且变化频繁,由于缺乏长时间序列的湿地监测资料,限制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及机制研究,难以提出针对性的滨海湿地科学管理及生态修复的政策。因此,亟需采用新方法快速有效的开展滨海湿地信息的准确提取,查明海陆交错地带复杂地类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建立滨海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安全评估体系,探索滨海湿地生态价值及生态安全变化,明确滨海湿地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滨海湿地资源的合理保护与生态恢复政策的科学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论文选择杭州湾为研究区,在滨海湿地生态环境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遥感数据的连续性、真实性、系统性等特点,基于GF-1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1973年至2015年的长时间的Landsat MSS/TM/OLI系列遥感影像,开展滨海湿地信息提取和动态变化监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湿地生态价值评估与生态安全评价,对研究区滨海湿地时空演变进行系统研究,探讨杭州湾滨海湿地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提出一种结合面向对象、物候特征和专家知识的规则树分类方法,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精准提取滨海湿地信息。该方法充分利用不同湿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和物候差异,可以准确地识别和提取研究区内土地覆盖类别,遥感分类结果总体精度达90.28%,kappa系数为0.89。结果表明,结合物候特征的专家知识规则树分类方法,能够有效增大不同类型湿地间的遥感可分离性,比最大似然和随机森林分类方法更具有优势,适用于复杂滨海湿地信息提取。(2)基于时间序列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滨海湿地信息,开展杭州湾湿地类型动态变化监测,分析滨海湿地的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973年至2015年间,杭州湾滨海湿地空间格局变化显着,湾滨海湿地(海三棱藨草盐沼,互花米草盐沼,淡水草本沼泽)靠海一侧逐年向外扩张,靠内陆一侧不断转化为水产养殖塘及不透水地表等类型。不透水地表的面积增加935.72 km2,扩大了16.3倍,向北扩展明显,滨海湿地受到严重影响。自然及人为因素驱动下,滨海湿地的演变过程及规律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3)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方法,结合遥感土地覆盖结果,分别对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成递减趋势,分别为413.01亿元,261.25亿元,259.52亿元和224.3亿元。其中调节服务的总价值最高,水质净化、气候调节、保持土壤和促淤造陆是湿地核心功能。围垦和城镇建设与生态服务价值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是造成生态价值降低的最主要驱动因素。(4)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等5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评估杭州湾滨海湿地2000年至2015年间的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杭州湾滨海湿地在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生态安全指数分别为0.413、0.382、0.287和0.582,安全等级由预警等级恶化到脆弱等级,又恢复到预警等级,呈下降后上升趋势。基于灰色模型预测2020年杭州湾滨海湿地将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5)定性的分析了杭州湾滨海湿地在自然演替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下长时间演变的驱动机制,发现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和物种入侵是主要的自然驱动因素,人口、经济、政策、围垦、城镇建设和水产养殖是主要的人为驱动因素。论文从滨海湿地生态视角出发,充分发挥遥感技术优势,形成了一套运用遥感技术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复杂地类信息提取-时间序列湿地动态变化监测-生态服务价值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的技术方法。该成果为类似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科学合理选择生态修复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杭州湾滨海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杨慧[8](2020)在《基于景观演变的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滨海湿地作为海洋和陆地之间的过渡交错地带,生态服务功能丰富,但对外部环境变化响应敏感,频繁的人类活动使其成为生态脆弱区。浙江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区域,对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浙江滨海湿地作为浙江沿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维护沿岸生态安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浙江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快速的经济增长和频繁的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造成了巨大压力,滨海湿地面临着资源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在浙江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基础上系统评价其生态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可以为滨海湿地管理、修复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浙江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借助GIS和RS技术对1990年、2000年、2008年和2017年Landsat系列影像进行遥感信息提取,利用决策树分类法得到浙江滨海湿地空间分布图;结合相应的统计资料,基于马尔科夫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法,进行了浙江滨海地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力分析;在此基础上,选用压力—状态—响应(PSR)生态健康评价模型,以各海湾为基本评价单元,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状况进行时空动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990-2017年浙江滨海地区湿地面积逐渐减少,湿地总面积减少607.17km2,较1990年减少21.76%。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减少1059.26km2,但自然湿地中的草本沼泽面积增加221.26km2,人工湿地面积增加452.09km2;1990-2017年类型和景观水平上湿地破碎化加剧,类型水平上主要体现在人工水面和草本沼泽破碎化加剧,香农多样性指数在1.6上下波动,表明研究区内景观多样性较高;人口密度、人均GDP及海水产品产量与浙江滨海湿地变化有密切关系。2000-2008年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状况呈退化趋势,2008-2017年退化趋势得到一定遏制,局部地区生态健康状况开始出现改善现象。浙江各海湾地区湿地生态健康状况差异显着,2000-2017年,杭州湾、象山港和乐清湾地区生态健康状况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三门湾和台州湾地区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温州湾地区持续下降。总体来看,台州湾和温州湾地区湿地生态健康状况恶化严重,杭州湾、象山港和乐清湾在一系列的保护及管理措施下湿地生态健康状况有所恢复。人口密度、人类干扰度、沿海养殖及捕捞、围垦强度均是滨海湿地生态健康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人口密度、人类干扰程度是滨海湿地生态健康状况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人地矛盾及经济发展引起的围垦养殖等人类活动加剧是滨海湿地生态健康状况恶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持及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李光锦[9](2019)在《赣江干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赣江干流共选择了12个典型断面,于2019年1月、4月和7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赣江干流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采样。采用多元统计法分析了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分布特征,建立B-IBI指数评价体系对赣江干流水生态系统进行了健康评价,并通过典范对应法识别影响底栖动物的主要环境因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赣江干流的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积累了数据基础,提供了参考性依据。调查期间共检出底栖动物24种,其中以软体动物为主要类群,11种,占比45.8%;水生昆虫次之,6种,占比25%;寡毛类4种,占比16.7%;其他类群仅3种,占比12.5%。年平均生物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49ind./m2和46.82g/m2。赣江干流底栖动物群落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特征。种类数在不同水情期的变化为1月枯水期>4月丰水期>7月洪水期,在不同河段上的变化为上游>中游>下游。调查期间在赣江干流多样性指数中香浓威纳指数的范围全年在0~1.741之间,丰富度指数在全年的范围为0~1.884;均匀度指数在全年的范围为0.323~0.975,。对于多样性指数不同水情期的平均值变化为枯水期>丰水期>洪水期;聚类分析显示,赣江干流12个典型断面可以分为4组,组内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组间差异较大。断面之间的差异与赣江干流水文条件及水生生物等条件相关。B-IBI指数体系的评价结果显示赣江干流的健康状况整体上处于一般状态,在空间上的差异较大,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断面有GJ2#(章水)、GJ3#(储潭)、GJ4#(万安水库)、GJ6#(吉安滨水公园)和GJ11#(赣江南支),占比41.7%;一般状态的断面有GJ5#(罗塘),占比8.3%;剩下的6个断面GJ1#(贡水)、GJ7#(峡江水库)、GJ8#(拖船镇)、GJ9#(小港)、GJ10#(外洲)和GJ12#(赣江北支)的健康状况均处于差或者极差状态,占比50%。应用CCA(典范对应分析)方法研究表明,不同时期影响赣江干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水环境因子呈显着差异,枯水期影响赣江干流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总氮TN、可溶性氮DTN、电导率、溶解氧;丰水期影响赣江干流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透明度、电导率、溶解氧和水温。整体来看,营养盐、电导率和溶解氧是影响赣江干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
申祺,魏杰,武玮,申晨晨,王天艺,王丽[10](2020)在《大汶河水生态环境健康状况与土地利用的相关性》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大汶河水生态环境现状及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对其影响,基于2017年4月大汶河流域水生态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对流域地形、水文、水环境因子、主要水生生物因子和栖息地质量5个方面共19个候选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构建了大汶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多指标体系并用于大汶河水生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水环境因子和水生生物类型指标在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较大;大汶河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结果主要以一般和较差为主,分别占总采样点的58.33%和20.83%,仅瀛汶河上段、大汶河南支上段和大汶河干流下段部分断面处于健康或亚健康水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耕地和交通用地与大汶河生态健康综合指数呈负相关,是该流域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主要因素。
二、利用底栖动物评价图们江污染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底栖动物评价图们江污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下游莲花洲港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不同涵养水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底栖动物研究概况 |
1.2.1 底栖动物定义与分类 |
1.2.2 底栖动物研究进展 |
1.2.3 长江底栖动物研究概况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时间与采样点的布设 |
2.2 底栖动物的采集和处理 |
2.3 水样采集与水体理化因子的监测方法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2.4.1 多样性指数计算 |
2.4.2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莲花洲港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1 结果 |
3.1.1 种类组成及分布 |
3.1.2 优势种 |
3.1.3 生物多样性 |
3.1.4 现存量及时空变化 |
3.1.5 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 |
3.1.6 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2 讨论 |
3.2.1 现存量及时空变化 |
3.2.2 摄食功能群 |
3.2.3 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3 小结 |
第四章 莲花洲港改良区与其他区域的比较 |
4.1 结果 |
4.1.1 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对比 |
4.1.2 生物多样性对比 |
4.1.3 密度和生物量对比 |
4.1.4 摄食功能群对比 |
4.2 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新疆巩乃斯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概况 |
1.2.1 大型底栖动物的概念及分类 |
1.2.2 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1.2.3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水质评价 |
1.2.4 巩乃斯河大型底栖动物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河流景观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采样点设置 |
2.2.2 采样时间 |
2.2.3 样品采集与数据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2.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2 巩乃斯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
3.2.1 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 |
3.2.2 物种丰富度和密度 |
3.2.3 优势种分析 |
3.2.4 生物多样性指数 |
3.2.5 群落聚类分析和MDS分析 |
3.2.6 功能摄食类群分析 |
3.2.7 生活型分析 |
3.3 大型底栖动物与枯、丰水期环境因子的关系 |
3.4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巩乃斯河水质生物学评价 |
3.4.1 评价指数及标准 |
3.4.2 评价结果 |
3.4.3 不同评价指数间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巩乃斯河枯、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
4.2 枯、丰水期功能摄食类群与生活型的比较 |
4.3 环境因子对枯、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分析 |
4.4 不同生物评价指数在巩乃斯河上游的适应性 |
5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甘肃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演变及其修复效应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河流健康概念 |
1.3.2 河流健康评价方法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河流水系 |
2.1.4 气候条件 |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2.3 水能资源开发状况 |
2.4 水环境现状 |
2.4.1 水功能区区划 |
2.4.2 水环境状况 |
2.5 经济社会状况 |
第三章 白龙江干流水文特性及水质变化分析 |
3.1 水文特性 |
3.1.1 流域几何特征 |
3.1.2 径流量变化分析 |
3.2 径流变化趋势与突变分析 |
3.2.1 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
3.2.2 径流变化突变分析 |
3.3 水质动态变化分析 |
3.3.1 水质时间变化 |
3.3.2 水质空间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演变过程 |
4.1 河流健康评价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2 评价模型 |
4.1.3 评价基准 |
4.1.4 评价河段划分 |
4.1.5 单指标评价 |
4.1.6 指标权重确定 |
4.1.7 河流健康评价结果 |
4.2 河流健康演变分析 |
4.2.1 水文水资源准则层 |
4.2.2 物理结构准则层 |
4.2.3 水质状况准则层 |
4.2.4 社会服务功能准则层 |
4.2.5 河流健康目标层对比分析 |
4.3 河流健康存在问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流健康修复对策与效应评估 |
5.1 修复对策 |
5.2 修复效应评估 |
5.2.1 减水河段生态流量评估 |
5.2.2 非减水河段生态流量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潦河中源段萤火虫资源调查及生境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生生物生境适宜性研究进展 |
1.2.2 萤火虫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
1.3 水生萤火虫的环境指示作用综述 |
1.3.1 水生萤火虫生态学特征 |
1.3.2 水生萤火虫环境指示作用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之处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和范围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 |
2.1.4 生物多样性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采样观测区设置 |
2.2.2 野外观测及数据采集 |
2.2.3 萤火虫属种鉴定 |
2.2.4 萤火虫形态参数测定 |
2.2.5 物种多样性测定 |
2.2.6 水体理化指标测定及分析 |
2.2.7 数据处理 |
第3章 潦河中源段萤火虫资源调查及种群特征 |
3.1 萤火虫资源调查 |
3.1.1 萤火虫群落结构组成 |
3.1.2 萤火虫形态及习性描述 |
3.1.3 萤火虫分布特征 |
3.2 萤火虫种群特征 |
3.2.1 萤火虫密度分析 |
3.2.2 萤火虫种群大小估算 |
3.2.3 萤火虫生物多样性指数 |
3.3 潦河中源段水环境分析 |
3.4 讨论 |
3.4.1 潦河中源段萤火虫组成 |
3.4.2 不同生境类别对萤火虫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潦河中源段水生条背萤生境适宜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MaxEnt模型介绍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模型构建 |
4.3 研究结果 |
4.3.1 模型适用性评价 |
4.3.2 环境因子重要性分析 |
4.3.3 环境因子适宜度的影响 |
4.3.4 条背萤适宜生境分布特征 |
4.4 条背萤生境适宜性综合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红旗河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3 数据分析 |
1.3.1 优势种 |
1.3.2 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 |
1.4 水质的生物学评价指标及标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红旗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 |
2.1.1 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
2.1.2 密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 |
2.1.3 物种多样性变化 |
2.2 大型底栖动物水质生物学评价 |
3 讨论 |
(6)中小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 ——以长江支流桥边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2.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基于M-HSC模型的桥边河健康评价 |
3.1 .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 |
3.2 .水体理化特性调查结果 |
3.3 .桥边河生境适宜性曲线构建 |
3.4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生境适宜性的桥边河健康评价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基于PSR模型的指标体系法桥边河健康评价 |
4.1 .桥边河环境调查结果 |
4.2 .桥边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基于综合评价体系的桥边河健康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两种健康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5.1 .与当地水质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2 .指示物种法与指标体系法对比分析 |
5.3 .评价方法适用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杭州湾滨海湿地长时间尺度遥感动态监测及生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滨海湿地及其类型的划分 |
1.2.2 基于遥感的湿地监测 |
1.2.3 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
1.2.4 湿地生态安全评价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生物资源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研究区湿地资源与遥感分类系统 |
3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杭州湾湿地精细分类 |
3.1 数据及预处理 |
3.1.1 数据获取 |
3.1.2 影像预处理 |
3.1.3 影像分割 |
3.2 典型湿地植被特征分析 |
3.2.1 典型湿地植被概述 |
3.2.2 分布特征 |
3.2.3 物候特征 |
3.2.4 光谱特征 |
3.3 湿地信息提取方法 |
3.3.1 训练样本的选择 |
3.3.2 最大似然分类 |
3.3.3 专家知识决策树分类 |
3.3.4 随机森林分类 |
3.3.5 精度评价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分类结果 |
3.4.2 分类精度 |
3.4.3 不确定性分析 |
3.5 讨论 |
3.5.1 选择合适的变量和方法提取土地覆盖类型 |
3.5.2 物候特征在遥感信息提取中的潜力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长时间序列影像监测杭州湾湿地动态变化 |
4.1 数据及预处理 |
4.1.1 遥感影像获取 |
4.1.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4.1.3 遥感变量提取 |
4.1.4 野外调查数据 |
4.2 湿地动态监测方法 |
4.2.1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湿地动态监测框架 |
4.2.2 专家知识决策树分类 |
4.2.3 湿地动态监测 |
4.2.4 精度评价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分类结果及精度 |
4.3.2 湿地动态变化 |
4.3.3 空间异质性分析 |
4.3.4 缓冲区分析 |
4.4 讨论 |
4.4.1 杭州湾湿地动态变化的空间异质性 |
4.4.2 不透水地表扩张对滨海湿地的影响 |
4.4.3 杭州湾滨海湿地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 |
5.1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5.1.1 物质生产价值 |
5.1.2 供水价值 |
5.1.3 水质净化价值 |
5.1.4 水源涵养价值 |
5.1.5 气候调节价值 |
5.1.6 固碳价值 |
5.1.7 大气调节价值 |
5.1.8 促淤造陆价值 |
5.1.9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
5.1.10 保持土壤价值 |
5.1.11 旅游休闲价值 |
5.1.12 科研教育价值 |
5.2 人为驱动因素对生态价值的影响分析 |
5.2.1 驱动因素及指标数据 |
5.2.2 相关性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时间变化特征 |
5.3.2 人为驱动因素对生态价值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滨海湿地生态价值研究对比 |
5.4.2 滨海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不确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安全评价及预警 |
6.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1 概念模型 |
6.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6.1.3 评价等级的划分 |
6.2 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 |
6.2.1 生态安全指标数据的获取 |
6.2.2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
6.2.3 熵权法确定权重 |
6.2.4 基于TOPSIS模型评价生态安全 |
6.2.5 生态安全趋势预测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生态安全评估结果与分析 |
6.3.2 各准则层生态安全状况 |
6.3.3 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趋势预测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8)基于景观演变的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浙江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1.3 滨海湿地景观分类 |
2.1.4 湿地类型转化 |
2.1.5 湿地景观格局特征 |
2.1.6 驱动力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时空变化分析 |
2.2.2 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
2.2.3 驱动力分析 |
2.3 讨论 |
2.3.1 浙江滨海湿地类型动态变化 |
2.3.2 浙江滨海湿地演变影响因素 |
2.4 小结 |
3 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研究方法 |
3.1.1 评价指标模型确定 |
3.1.2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3.1.3 评价指标筛选 |
3.1.4 评价指标计算 |
3.1.5 评价指标标准化及权重赋予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4 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滨海湿地生态健康综合评价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压力分析 |
4.2.2 状态分析 |
4.2.3 响应分析 |
4.2.4 生态健康状况时空变化 |
4.3 讨论 |
4.3.1 社会经济因素对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的影响 |
4.3.2 自然保护地建设对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管理建议 |
5.2.1 实施合理的生态规划 |
5.2.2 加强生态保护 |
5.2.3 提高生态修复能力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赣江干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底栖动物研究现状 |
1.2.1 底栖动物的分类 |
1.2.2 底栖动物在水生态系统评价方面的研究 |
1.2.3 环境因子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概括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括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采样时间及采样断面的设置 |
2.2.2 底栖动物的采样方法 |
2.2.3 水样的采集及水质理化参数的测定 |
2.2.4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2.2.4.1 生物指数计算 |
2.2.4.2 聚类分析与多维标度分析 |
2.2.4.3 典范对应分析(CCA) |
3 赣江干流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 |
3.1 前言 |
3.2 赣江干流不同水情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
3.2.1 群落组成及优势物种 |
3.2.2 现存量 |
3.2.3 多样性分析 |
3.3 赣江干流底栖动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 |
3.3.1 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空间分布差异 |
3.3.2 多样性空间分布差异 |
3.3.3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异特征 |
3.4 小结与讨论 |
4 基于B-IBI指数的赣江干流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4.1 前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采样时间及采样断面设置 |
4.2.2 采样方法及处理 |
4.2.3 B-IBI构建方法 |
4.2.3.1 参照点位的选取 |
4.2.3.2 构建步骤 |
4.2.3.3 选取候选参数 |
4.3.2.4 候选参数的筛选 |
4.3 结果 |
4.3.1 分布范围分析 |
4.3.2 判别能力分析 |
4.3.3 相关性分析 |
4.3.4 指标赋分 |
4.3.5 健康评价 |
4.4 小结与讨论 |
5 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
5.1 前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采样时间及采样断面的设置 |
5.2.2 采样方法 |
5.2.3 数据分析方法 |
5.3 结果 |
5.4 小结与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大汶河水生态环境健康状况与土地利用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采样与分析方法 |
1.3 水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
1.4 河流生态健康综合指数与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汶河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筛选 |
2.2 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
2.3 大汶河生态健康综合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大汶河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的筛选 |
3.2 大汶河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空间分布特征 |
3.3 大汶河生态健康综合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
四、利用底栖动物评价图们江污染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下游莲花洲港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不同涵养水域比较研究[D]. 于琪.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新疆巩乃斯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 王燕妮.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甘肃白龙江干流河流健康演变及其修复效应评估[D]. 秦成栋. 兰州大学, 2021(09)
- [4]潦河中源段萤火虫资源调查及生境适宜性评价[D]. 王凯.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5]红旗河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J]. 宋聃,霍堂斌,王秋实,黄晓丽,都雪,王慧博. 水产学杂志, 2020(03)
- [6]中小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 ——以长江支流桥边河为例[D]. 粟一帆. 三峡大学, 2020(02)
- [7]杭州湾滨海湿地长时间尺度遥感动态监测及生态评估[D]. 李楠.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8]基于景观演变的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评价[D]. 杨慧.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9]赣江干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 李光锦. 南昌工程学院, 2019(07)
- [10]大汶河水生态环境健康状况与土地利用的相关性[J]. 申祺,魏杰,武玮,申晨晨,王天艺,王丽. 生态学杂志,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