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审美心理学的流动过程

钢琴教学:审美心理学的流动过程

一、钢琴教学:审美心理的流动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童瑶[1](2020)在《格式塔视角下的钢琴音乐表现探析 ——以肖邦《第一叙事曲》为例》文中指出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格式塔心理学为不少学者所熟悉,其主要观点可概述为“完形”,即整体。格式塔心理学中包含的一系列组织性原则在音乐作品中是相对应的。本文以肖邦《第一叙事曲》为例,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围绕作品的结构及其情感表达探索钢琴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格式塔特征,分析肖邦《第一叙事曲》的演奏技巧。

刘洁[2](2020)在《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以张家口市区三所小学为例》文中认为钢琴作为唱歌活动的伴奏乐器,有强大而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在各类各级别的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中,钢琴即兴伴奏作为必考环节,是音乐教师综合教学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意在通过结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使用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依据、真实课堂反映出的问题及提升即兴伴奏能力的相关措施,展开实际研究。全文从研究背景、概念界定等角度出发对选题进行全面介绍;并从国家相关文件、美育、审美心理学与音乐教学四个方面阐述课堂中运用钢琴即兴伴奏的依据;结合本地区小学钢琴伴奏调研分析现状成因,并进行课例分析;最后为提升本地区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提出较为系统的措施,是全文的核心内容,内容涵盖增强教师专业能力自我提升意识、加强即兴伴奏相关技能、强化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即兴伴奏的运用、提高个人素质等内容,尤其为冀教版小学音乐教材歌曲即兴伴奏涉及到的伴奏织体、西洋大小调式伴奏及民族调式伴奏附以难度各异的谱例、具体用法与编配讲解,并且将教材中歌唱曲目的调式予以分类,供教师参考借鉴,系统阐述提升即兴伴奏能力的若干措施。

张新昕[3](2020)在《“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时代人们生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长开始逐步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子女教育中,这在艺术特长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大量儿童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学习除了学校以外的艺术特长课。钢琴作为音乐器乐中的基础,在走入中国的一百年时间里也逐渐成为了家庭教育选择的热点项目。很多母亲疯狂地对子女展开钢琴艺术教育,使这项原本应该是陶冶性情的、带给儿童轻松愉悦之感的艺术,非但未给儿童带来快乐,却由于选择权的缺失以及枯燥的训练方式反而使大部分的儿童丧失了学习艺术的兴趣,甚至从最初的喜爱发展到到厌恶,排斥弹钢琴,最终和艺术学习渐行渐远。本研究以“质”的研究方法,选取八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展现关于家长特别是母亲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的行为决策过程。母亲的思想来自于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家庭自然状况、夫妻关系以及社会对于儿童各项特长的考量等等。母亲对于儿童学习过程的态度、参与儿童学习过程的行动对于儿童学习效果的关联与影响,母亲的教育行动对儿童成长所产生的反应、效果等,这些都是本研究要着重关注的问题。虽为众多个体的决策行为却往往能显现出共同趋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凸显不仅受到母亲行动复杂心理的影响,也受到社会人才需求、母亲文化、家庭经济、等众多的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影响着母亲的教育决策、教育行动以及儿童学习效果,深入探究之正是本研究的着力之处,而这些也恰恰是通过量化研究方式不易获取的信息。由于质化研究方法所限,本研究不奢求推广性,仅尽量还原几位母亲和儿童在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与矛盾冲突。本研究结果倘若使琴童的家长们能稍稍停下脚步,整理对照反思一下镜像内的自己,能够认识自己教育决策行为对于儿童钢琴学习效果的种种影响;能够引起对母亲文化之于儿童学习过程的影响的关注,本研究就求之不得矣。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一章——五章、反思和结语组成。引言包括选题缘由、本研究关注研究的问题、对相应文献的梳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包括本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过程以及对研究者的反思。第二章主要是对八名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家庭成员进行背景性介绍以及该研究问题的背景介绍。第三章主要是对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母亲的行动生成“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的两种样态形式进行探究,其中包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定义的探究以及形成决策形成中两种样态放任背景因素梳理;从母亲教育行动的背景以及决策的意识根源入手,对其社会身份和自我身份进行定位分析解读。第四章侧重通过对于行动者们进行观察,描述关于生成“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挖掘出行动者的真实想法;以儿童的角度,呈现其被动行动之后的行动语言反应,折射儿童对于钢琴学习过程的心理活动及其成长。第五章侧重通过描述关于生成“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透视其最本原的观念和心理样态;通过对短期型家庭教育的阻力进行分析,呈现此样态下儿童的心路历程。反思部分则是通过反思八组家庭的母亲在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如何决策和心理变化,分析并挖掘两种样态下教育行动结果的深层根因。无论是对于想要子女学习学习钢琴的家长还是家中子女正在学习的家长起到照镜子的作用,警醒教育者深入思考家庭教育中成年思想和行动导向下产生的教育决策及其影响。结语部分通过正文的深描和分析,归纳出本研究的几点发现,一是母亲在家庭教育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影响;二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三是母亲文化作用被质疑。同时再次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对照系统相对缺失、研究对象的异源忽视、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反思,以便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改善。

耿灿[4](2020)在《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蒙古文书法作为民族艺术样态,体现着蒙古民族对于文字的特殊美学实践。在对汉字书法充分借鉴、吸收、融合的历史脉络中,更彰显着蒙、汉民族在艺术交融中生发的特有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国蒙古文书法不仅反映了蒙古民族在文化生态中历时线条上的形态凝结,更生动体现着本民族在共时空间中书法本体构成、美学追求上的理念价值与地域思考。目前,对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追溯、书家品评、课程教育等方面,研究呈现碎片化及局限性特征。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展开,不仅具有前人未曾涉及的整体性和学理性,更是承上启下地提升、丰富蒙古文书法的历史与现代内涵。本文将中国蒙古文书法置于文化生态视域中。首先,关注于影响中国蒙古文书法原初生成的生态要素。文中通过对自然生态域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等)、人文生态域境(民族交融、文化交融等)的具体分析,确认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别的地方性特征认识。继而,以生成为基础,以时间脉络为线索,呈现其从元朝、明清、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演变历史。其次,关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存在。通过分析文字造型特征,结合书写工具、书写内容、书体构成等,探寻其书法性存在,探讨其独特美学品格。书法作为文字书写的艺术,更是文化之名片,深层次的追问是,从文化生态立场深度解读中国蒙古文书法为何如此生成、发展,为何会有如此美学品格呈现,以发掘其社会文化底蕴。最后,关注于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结合一手田野调查及人物访谈资料,从学院、民间、城市符号资源集中展示蒙古文书法现状,面对文化生态要素的变化,梳理现实困境与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困境与挑战之间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基于文化生态视域,本文分别从以下六部分对中国蒙古文书法进行观照:一、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外层要素的关联性考察,由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与之相适的游牧方式,同时孕育着蒙古族之民系性格及审美方式。而国家的建立、文字的出现、汉字书法的成熟,合力作用下完成蒙古文书法最初的本土化确认。但原生之初,文化生态中物态、制度、行为、精神等诸多要素已孕育其中,在日后历史进程中,影响其从萌芽走向成熟、从简单走向丰富。二、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本章从时间线条出发,梳理蒙古文书法不同历史分期的演变特征,并将其总结为原生态时期,即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继生态时期,即明、清与民国的规范与发展;新生态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三、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中间层要素(语言、文字、图形等)的关联。在现代书法创作中,蒙古文书法对于文字的使用具有选择性;在文房四宝的使用上,既有汉族元素的融入,又有本民族元素的改良;在书体、笔法、章法的表现上,一方面继承汉字书法传统技法,另一方面则是结合蒙古文文字造型特点,体现出相对独立的艺术精神探求。四、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在中国蒙古文书法历史成长中,诸文化要素相互影响作用,而对于一种艺术形式而言,中国蒙古文书法是文字、审美、工具、情感等诸多要素的自身凝结与生成。具体而言,将其归纳为自然、多元、复古、宏阔及尚圆的美学特质。五、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本章在于对以上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形成、本体构成、美学表现上的深层追问。诸种凝结,归根到底在于创造、发展他的“人”,也是文化生态中内层、核心层,即“人心”之凝结。具体表现为蒙古文书法、汉字书法在文化涵化上的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及求同存异。同时,在蒙古族自身的艺术生态脉络中,蒙古文书法一方面丰富了极具个性的地域草原文化,另一方面又从此生态的其他艺术类型中汲取成长之养分。六、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就文化生态而言,文化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现实之承载。现实亦是一种动态存在,前文作为中国蒙古文书法在时间上的变量,本章则是其空间之凝固,在特定时间节点的静止与思考。基于丰富田野考察,集中展现蒙古文书法在中国的典型资源分布,通过分析其生存现状,提出历史与现代结合,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的发展之途。

张宇[5](2020)在《《肖邦练习曲》的艺术特征》文中指出肖邦是19世纪欧洲着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既具有严谨的古典艺术之风范,又富有强烈的主体精神,感情色彩浓重。故有“钢琴诗人”之美称。《肖邦练习曲》是肖邦一生创作的27首练习曲之总称。这些练习曲既有“技术性”,又有“艺术性”,有的还蕴含着较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对“练习曲”这一以“训练演奏技巧”为宗旨的音乐体裁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被称为钢琴音乐史上的一次“革命”。本文以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艺术思潮为背景,结合肖邦的艺术人生,从“钢琴诗人”的角度,阐述了《肖邦练习曲》与浪漫主义音乐及诗歌之关系,分析论证了形成该作品艺术特征的内因与外因。并从音乐本体入手即“音乐语言”层面,解析了《肖邦练习曲》的艺术特征。又从“二度创作”的角度即演奏层面,诠释了操作方法及演奏技法之特点。最后,对该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评析。

蔡晓航[6](2020)在《具身认知特征在音乐感知和体验中的体现》文中提出具身认知理论是“第二代认知科学革命”的产物。认知科学是在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支撑下衍生出一门新的学科。认知科学的第一代传统认知的核心观点为“离身认知论”,忽视身体参与认知过程并发挥作用。第二代认知科学提出的“具身认知理论”是对传统认知理论的反思,它的主要观点认为身体参与认知过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将身体拓展到具体的环境之中,于是就形成了身体、心智(大脑功能)、环境三者的动态统一。在音乐的感知和体验中,也是由身体感知音乐从而产生大脑反映,再由大脑支配身体运动的过程,这体现出认知的具身性特征。本文针对音乐感知和体验中,身体接收音乐、表现音乐的方式,以及环境对身体运动与认知结果的影响,身体、心智(大脑功能)、环境三者相互依赖、环环相扣的关系,论述具身性的特征在音乐感知与体验中的具体体现。本文主要由四章构成。第一章“具身认知理论概述”主要对具身认知理论进行概述,梳理了具身认知理论的哲学渊源,阐述了其神经生物学基础——镜像神经元,并分析了具身认知理论提出的核心观点,一是身体影响认知,二是身体、认知与环境动态统一。第二章“音乐感知的具身性”论述了在音乐感知中,身体器官接受信息的感觉过程,和大脑功能整合的知觉过程,阐释了在音乐感知过程中产生的联觉和联动两种主要表现,体现出心智储存于身体、感知依托于身体、心智反映于身体的特点。第三章“音乐体验的具身性”论述了在音乐体验中产生的音乐姿态,本文将音乐姿态分为舞蹈姿态和音响姿态,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具体分析了音乐姿态在音乐体验中的表现,分别论述舞蹈姿态、音响姿态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体现出环境对于身体的容纳与滋养,身体通过对环境的亲身体验,大脑对事物的反映就自然带有环境的抽象特点,表现出音乐姿态是身体与环境交互的结果。第四章“音乐感知、体验与身份认同”中运用对比法,以部分少数民族与汉族在音乐感知中的反应为例,并进行对比,阐述了少数民族在本民族音乐感知与体验过程中,重温民族音乐与情感,唤起大脑对曾经记忆的浮现、过去音乐场景的重现,大脑以隐喻的模式,投射民族文化,从而产生归属感,进而产生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说明在具体环境中的身体,在音乐感知与体验中,会产生与环境一体化的认知结果,体现出心智(大脑功能)、身体与环境三者动态统一的特征。通过以上论述,反映出音乐的感知和体验是具身性的,身体的参与贯穿始终。不同环境中培养出的身体,由大脑支配产生不同的运动,同时,在对音乐姿态的体验中,大脑以隐喻的模式,投射对应的文化,进而由音乐感知和体验引发对自我身份的肯定和认同。以此来反映具身认知特征在音乐感知与体验中的体现。

邵宇锋[7](2020)在《音乐听觉期待与视唱练耳教学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乐听觉期待作为一种聆听音乐时的心理现象,是指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听者通过已有的音乐经验,对音乐音响的发展产生一种预期。音乐听觉期待主要通过后天的音乐学习得以系统发展,它是个人音乐理解力的重要体现,是关乎于音乐审美的重要问题。视唱练耳是音乐中的基础学科,其特点是注重读谱的训练、音乐语汇的积累,强调音乐基本要素的认知记忆、音乐听觉思维的培养发展,是认知音乐的敲门砖。本文是研究音乐听觉期待与视唱练耳教学两者间的关系,并以两者间的关系对视唱练耳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论文的写作思维是一个递进的状态:通过将论题中的两个概念分别进行内涵的阐释和外延的分析,再以归纳、比较、总结的方法,理清二者外延之间相互存在的关系,以便能够明确指导视唱练耳的教学实践。基于此,全文的论述分为三大部分展开。第一章将音乐听觉期待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对其进行分析阐释,在心里学层面指出音乐期待产生的关键因素是人类的记忆功能,具体的方式是通过统计学习,并以此为引导明确了音乐听觉期待概念的四大外延:有意识期待、动力性期待、真实性期待、图式性期待。它们与记忆之间的关系为:图式性期待与真实性期待是长时记忆的一种反应,动力性期待由短时记忆所驱动,有意识期待与工作记忆相关。而后,针对四种期待心理模型,辅之以具体的音乐音响片段,阐释其表现特点。并指出,在聆听音响时,四种期待心理经常是同时并存,只是面对不同的音响逻辑形态时有主次之分。第二章将视唱练耳教学这一概念的外延明确为:视唱、听写、听觉分析,分别对其教学形式以及其对于学习者具体音乐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阐释,并与四种不同的期待心理特点进行考察比较,得出:视唱学习通过大量读谱形积累音乐语汇,培养调性感,有助于图式性期待的发展;听写练习通过运用理论知识以及分析、梳理、归纳等方法对音乐音响进行记录整理,有助于有意识期待的发展;听觉分析通过对音乐要素识别与音乐发展逻辑的认知有利于真实性期待与有意识期待的发展。第三章则通过音乐听觉期待这一概念所关联的美学理论,从音乐风格学习层面对视唱练耳的教学进行反思。文章认为音乐经验是在认知的稳定与偏离中动态发展,在稳定性方面,以建立敏锐的听觉期待为目的,对于视唱中积累音乐语汇的学习要求,提出了刻意认知+统计学习的教学方式;在偏离方面,通过对音乐期待理论中关于音乐风格概率性特质的阐释,反思练耳教学中关于和声逻辑思维的培养方式。

何婧楠[8](2020)在《林华合唱作品中的艺术教育理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合唱作为音乐表演的众多形式之一,在西方有着深远悠久的历史,伴随宗教而产生的合唱艺术,因其独特的渲染力使它得到了良好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合唱艺术从西方传入后逐渐生根萌芽,更因为它带有歌词使得民众更易接受,而在我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当前我国艺术教育蓬勃发展,不同层次及不同规模的合唱展演或比赛也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同时在提高民族审美教育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林华作为具有影响力的作曲家,对合唱音乐也颇为关注。在合唱方面仅已结集出版的作品就有106首,且不少作品都已在合唱界流传,这些作品兼具独特的艺术性与极高的审美价值而常被作为音乐会或参赛曲目。林华作为理论家,长期专注于音乐审美心理的研究,各类学术着作也有三十多种;其中也有不少获省市级的奖项。林华教授作为教育家,他的艺术教育理念也体现在教材论着和实践活动中,多年来不仅热心地投身合唱活动的辅导,也帮带了许多从事合唱工作的新人。本文主要从林华这三重身份入手,分别从他的合唱作品、音乐理论论着中进行分析研究,也通过访谈、调研的方式概括他的合唱实践活动,企图从这三方面提取他的审美观念与艺术教育理念。文章共四章:第一章:林华的合唱作品分别从其创作背景、作品概貌、风格特征三方面对林华的合唱创作历程与作品基本情况进行阐述。第二章:简介林华相关音乐审美着作及主要观点。第三章:通过林华的艺术实践,包括创作、社会辅导等活动的介绍,以及对作品片段分析。总结他的艺术教育理念。第四章:对林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全面解读,更深入感受理解其作品中蕴含的审美观念。

李雨蒙[9](2019)在《交互类声音视觉化的设计表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声音与视觉图像之间关系的探索由来已久,视觉与听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最重要的两种感官通道,二者彼此独立又互相影响。随着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视觉化传播形态不断加强,人们习惯运用视觉的方式去获取和感知信息,当下已经成为一个以视觉文化传播为导向的社会。视觉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视觉化形式去表现非视觉性的事物,在这样的文化导向下,人们开始了对声音视觉化表现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交互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内,用户和机器、系统间的交流互动显得尤为重要。由此交互形式下的声音视觉化也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并呈现出更多实际应用的价值倾向,如在信息处理、教育、辅助医疗、游戏娱乐等领域的应用。交互类声音视觉化强调了受众的参与性,其中不仅包含实现技术的问题,还涉及到使用者的心理体验问题的研究。如何使声音的视觉化表现符合使用者心理及应用需求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研究主要是针对如何将声音与视觉化表现之间以符合受众的认知和情感为基础进行协调性转换的问题,本文以前人学者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从视觉表现设计的角度针对参与用户的心理,借助心理学、声学、美学、神经生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类学科知识,探究交互形式下声音视觉化的设计表现方法。本文根据人们普遍产生的视听联觉现象,基于人们对声音的知觉和审美提出声音向视觉表现转换的具体映射模式,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视听间的映射转换模式,本文从交互类声音视觉化的实现路径、视觉表现形态及其形式构成、美学风格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形成交互类声音视觉化的设计表现方法,以期对交互类声音视觉化的实践有所裨益。

王芳[10](2019)在《中国原创音乐剧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以来崛起于欧美的音乐剧,是将音乐、戏剧、舞蹈及美术等各种艺术元素高度融合于一身的综合性舞台艺术。从1980年沈承宙在全国歌剧座谈会上向国内同行介绍美国“音乐剧”这一兴起于西方世界的舞台艺术起,中国音乐剧发展至今已经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纵观我国音乐剧的发展历程,国内的专家学者、音乐剧从业人员对音乐剧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层面,包括音乐剧艺术本体研究、音乐剧商业运营探索、音乐剧创作研究、音乐剧教学实践等各个方面。这些研究大部分以单篇论文形式呈现,多数是针对音乐剧本体艺术或市场操作过程中的某单一环节进行讨论,就中国原创音乐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依然无法提出较为系统性的解答。作为一名音乐剧从业者及教育者,笔者怀着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从音乐剧导演、教师、研究学者的综合视角出发,紧紧围绕音乐剧的艺术本体,结合自身在音乐剧领域的实践经验与理性思考,力求寻找到中国原创音乐剧发展的深层核心问题,试图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音乐剧作为一项特殊的文化商品,其自身既含有艺术属性又含有商业属性;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形式,其发展既受前期创作制约又受后期呈现与运营的影响。因此音乐剧的发展问题是一个从艺术到商业,从前期到后期都需要把握和考量的完整性问题。单从某一环节出发,都无法更好的解决当下中国音乐剧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将音乐剧前期创作问题归类为影响音乐剧发展的内部原因,将音乐剧后期呈现和运营问题归类为影响音乐剧发展的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包含音乐剧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四大深层因素,如文化环境问题、文本创作问题、音乐创作问题和中国特殊的唱词问题;外部原因则包含音乐剧后期呈现和运营过程中的两大要素,呈现主体问题和市场运营问题。本篇论文将着手从内、外两大方面的原因来研究分析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问题,而其中更为侧重内部原因的探寻。

二、钢琴教学:审美心理的流动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琴教学:审美心理的流动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格式塔视角下的钢琴音乐表现探析 ——以肖邦《第一叙事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格式塔视角下的钢琴音乐表现概述
    (一)格式塔的含义
        1、含义
        2、听觉格式塔
    (二)研究现状
        1、关于格式塔心理学
        2、肖邦《第一叙事曲》的相关研究
    (三)音乐表现的“格式塔”特征
        1、形式与特征
        2、组织性原则
二、肖邦《第一叙事曲》完形特征的体现
    (一)肖邦《第一叙事曲》的创作与内涵
        1、创作背景
        2、作品内涵
    (二)作品结构完形
        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整体规定各部分的功能
    (三)情感完形
        1、音乐情感的连续性
        2、完整性
三、基于格式塔视角下肖邦《第一叙事曲》的演奏分析
    (一)对比演奏
    (二)乐句线条
        1、休止符的作用
        2、长乐句的跑动
    (三)八度的处理
        1、旋律中的八度
        2、左手背景织体中的八度
    (四)重音把握
    (五)和弦处理
四、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以张家口市区三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国家政策
        (二)音乐课程标准
        (三)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二、概念界定
        (一)即兴
        (二)钢琴即兴伴奏
    三、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成果
        (三)存在问题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目标
    六、研究内容及创新体现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体现
    七、研究设计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课堂观察法
第一章 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依据
    一、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一)依据课程性质
        (二)依据课程目标
        (三)依据学科特点
        (四)依据对学生不同学段识读乐谱的要求
        (五)依据对教学设施(尤其是课堂乐器)的要求
        (六)依据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
    二、钢琴即兴伴奏对“美育”教育的完善
        (一)通过聆听,为音乐感受能力奠定基础
        (二)通过感受,发展审美判断力
        (三)学会欣赏美
    三、钢琴即兴伴奏对小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作用
        (一)小学生的审美范围狭窄
        (二)小学生的审美标准模糊
        (三)小学生的审美倾向明显
    四、钢琴即兴伴奏对于音乐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音乐教材内容的要求
        (二)音乐课堂的要求
第二章 小学音乐课钢琴即兴伴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
    二、调查情况分析
        (一)教师问卷
        (二)学生问卷分析
    三、课例分析
        (一)听课记录一
        (二)听课记录二
        (三)听课记录三
        (四)听课记录四
    四、小学音乐课钢琴即兴伴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水平参差不齐
        (二)教学硬件设备不足且尚未充分利用
第三章 关于如何提升教师课堂即兴伴奏能力的措施
    一、增强专业能力自我提升意识
    二、加强即兴伴奏相关技能
        (一)钢琴演奏能力
        (二)即兴伴奏能力
    三、强化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一)和声、曲式结构基础知识
        (二)准确把握调式调性
    四、即兴伴奏的运用
        (一)伴奏织体
        (二)西洋大小调式伴奏
        (三)民族调式伴奏
        (四)借鉴优秀正谱伴奏
        (五)合理、多样化伴奏
    五、加强学校对音乐课的重视
        (一)增添并优化教学设备的运用
        (二)增强对音乐学科的重视程度
        (三)加强教师技能培训
    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课堂
        (二)教师须不断加强自修
        (三)针对教学条件进行灵活调整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儿童艺术教育在国家教育导向中地位的提升
        (二)我国儿童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原生困境
        (三)对家庭教育行动主导者(母亲)的关注与反思
        (四)个人兴趣和从教经历
    二、研究问题域
        (一) 家庭教育中的行动者及其效能
        (二) 家长教育决策及行动与儿童学习动力关联影响
        (三)“母亲文化”的失语及其教育意蕴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母亲文化
        (二)家庭教育
        (三)家庭教育行动
        (四)儿童钢琴艺术教育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一)行为决策理论
        (二)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
        (三)人格发展心理学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伦理
        (五)研究者的反思
第二章 叙述的背后
    一、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缩写
        (一)八组家庭生活的地方:历史文化城
        (二)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素描
    二、“他们”所在的境遇
        (一)琴童的日常上学生活:以时间之维
        (二)琴童的课余生活:以空间之维
        (三)琴童的家庭生活:以家庭关系之维度
第三章 作为行动者母亲的两难局面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现实存在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定义
        (二)“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关照
        (三)“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关照
    二、自我关照:母亲的自我定位
        (一)子女教育规划:母亲的家长权威意识
        (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母亲的忧患意识
        (三)为母则刚:母亲的母性意识复苏
    三、左右为难:母亲行动的意识根源
        (一)“一切为了孩子”:社会赋予母亲角色的定位
        (二)“我是为了你好”:母亲在家庭中的管理功能的凸显
        (三)“将来不要埋怨我”:母亲的责任感来源
        (四)“陪吃陪睡还要陪学习”:母亲的多重身份角色
        (五)“你这个妈是怎么当的”:母亲的职责远远超过个体情感诉求
第四章“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坚守与变革
    一、希冀:“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一)“他得比我有出息”:母亲教育的心理导向
        (二)“以后兴许会用得上”: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三)“有开始也要有结束”: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四)“怕吃亏”:多样文化背景下的共同心声
    二、迷茫:“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惑
        (一)“我为什么一定要学钢琴”:儿童心底的大问号
        (二)“我都没有玩的时间了”:儿童心里的委屈
        (三)美滋滋的笑容背后:儿童学琴之路暂短的幸福呈现
    三、省思:“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教育行动
        (一)钢琴艺术教育中家庭的坚持到底
        (二)童年影像的人生意义与钢琴艺术教育
        (三)指向儿童潜能充分挖掘的钢琴艺术教育
第五章“半途而废”样态家庭的无奈与失望
    一、恨铁不成钢:“半途而废”样态下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一)“我也不能替他弹”:母亲教育的内在心理导向
        (二)“一切都可能成为绊脚石”: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三)“咱们也成不了音乐家”: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四)“特别有天赋”或“不是这块料”源于行动者个体认知的不同阶段
    二、喜忧参半:“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感
        (一)“不用练琴真实太好啦”:儿童眼中的轻松
        (二)“你为啥不能坚持到最后”:儿童嘴里的抱怨
    三 “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行动者的阻力分析
        (一)成年人的行为阻碍着儿童的自然发展
        (二)子女成为家长的终极目标
        (三)家长的非专业性制约钢琴学习效果
        (四)男权与女权的博弈
        (五)家庭经济因素
反思
    一、母亲在家庭钢琴艺术教育中的主导效用
    二 钢琴艺术教育中社会资源专业性稍显乏力
    三 家庭教育行动与社会专业性衡量结合簇生良性钢琴艺术教育
        (一)我国钢琴艺术教育如何在异域文化样态下成长
        (二)儿童钢琴演奏艺术作为非系统性学科教育的困境
        (三)非系统性儿童学科教育中家庭如何参与有效引导
结语
    一、研究发现
        (一)母亲在家庭教育行动中的主导地位
        (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
        (三)母亲文化效用被质疑
    二、研究的局限性
        (一)家庭成员对照的相对缺失
        (二)研究对象的地域忽视
        (三)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三、后续研究的构想
        (一)引进有音乐艺术学习背景家长的决策行为对照维度
        (二)增加其他地域的研究对象
        (三)研究对象的追踪时间扩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4)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1.1 研究对象界定
        1.2 选题缘起整合
    2.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现状评述
        2.2 研究定位创新
        2.3 研究方法探索
    3.研究思路及价值
        3.1 “文化生态”视域解读
        3.2 研究视角与问题聚焦
        3.3 研究意义与多元价值
第一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
    1.1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自然生态域境
        1.1.1 地域滋养与自然环境
        1.1.2 自由开放的游牧空间
        1.1.3 人与天谐的生存方式
    1.2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人文生态域境
        1.2.1 民族性格与书法品格构建
        1.2.2 万物有灵的自然审美精神
        1.2.3 民族交融与蒙汉文化交流
    1.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生
        1.3.1 蒙古国家建立与蒙古文字出现
        1.3.2 书写工具、材料的发展与完备
        1.3.3 本土化确认
    1.4 中国蒙古文书法萌生的文化生态要素
        1.4.1 物态要素作为书写基础
        1.4.2 制度要素作为时代激发
        1.4.3 行为要素作为形式表现
        1.4.4 精神要素作为审美蕴藉
        1.4.5 文化生态链产生与孕育
第二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
    2.1 原生态时期: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
        2.1.1 作为历史的起点:《成吉思汗石碑》
        2.1.2 作为交融的起始:康里巎巎与《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2.1.3 消失的文字、活态的艺术:八思巴文
        2.1.4 书写特点与风格
    2.2 继生态时期:明、清与民国时期的规范与发展
        2.2.1 规范化的书写与历史留存
        2.2.2 笔法的自由与艺术的自觉
        2.2.3 晚清蒙古文书家创作代表
    2.3 新生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
        2.3.1 书体的丰富与创作的多元
        2.3.2 书学及美学研究的理论深入
        2.3.3 蒙古文书法教育的逐步开展
        2.3.4 “楷书大师”哈旺加卜为代表的书家群体形
第三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
    3.1 经典与庄重中的文字造型
        3.1.1 蒙古族曾用文字与书体
        3.1.2 回鹘式蒙古文造型特征
        3.1.3 八思巴蒙古文造型特征
    3.2 传统与现代中的书写工具、书写材料
        3.2.1 文房四宝中的继承与转换
        3.2.2 爿笔书法的特殊存在形态
        3.2.3 民族特色书写材料的开拓
    3.3 传承与变化中的法度表现
        3.3.1 楷书、行草、篆书中的精神传达
        3.3.2 落、行、收中的笔法凝练
        3.3.3 章法布白、书写内容、场域环境的调适
第四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
    4.1 书法艺术的多质性探讨
        4.1.1 形式美学上,蒙古文作为符号的艺术升华与陌生化效果
        4.1.2 创作美学上,线条造型中凝结而成的“有意味的形式”
        4.1.3 主体论美学上,作为蒙古族生命主体、气韵的笔墨呈现
        4.1.4 艺术社会学上,作为蒙古族文化生态的意象凝结及脉络衍射
    4.2 “和而不同”的美学特质
        4.2.1 自然:道法自然,宛若天成
        4.2.2 多元:蒙汉合璧,开放融汇
        4.2.3 复古:旧体新作,大巧若拙
        4.2.4 宏阔:英雄尊崇,阳刚气健
        4.2.5 尚圆:行云流水,和润婉转
第五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
    5.1 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汉字书法的文化涵化
        5.1.1 “美美与共”:历史脉络中主流与支流的血缘关系
        5.1.2 “各美其美”:艺术脉络中自主与自觉的独立精神
        5.1.3 “求同存异”:多质整合与边缘确认
        5.1.4 “书林异彩,蒙汉同春”:中华民族情性观的融合与共建
    5.2 基于地域性文化生态的提炼与观照
        5.2.1 物质层面:游牧生产生活形态反映
        5.2.2 精神层面:草原情怀中审美心理凝聚
        5.2.3 政治层面: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影响
    5.3 中国蒙古文书法在蒙古族艺术群族的关系网络
        5.3.1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文学
        5.3.2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音乐
        5.3.3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舞蹈
第六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
    6.1 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分布与整合
        6.1.1 书法专业建设、书法教育为代表的学院资源
        6.1.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代表的民间资源
        6.1.3 蒙古文书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融入
    6.2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生存现状与困境
        6.2.1 自然、人文生态变迁中的艺术本体冲击
        6.2.2 传承主体变化下的生存空间变化
        6.2.3 传统文化语境消退下的传承困境与困惑
    6.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保护、转化及发展策略
        6.3.1 理清发展文脉,保存历史记忆,尊重文化传统
        6.3.2 新媒体扩大影响力、提高吸引力、增强传播力
        6.3.3 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肖邦练习曲》的艺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写作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其特色
第二章 浪漫主义时代与“钢琴诗人”
    一、浪漫主义音乐与诗性
        (一)浪漫主义思潮与浪漫主义音乐
        (二)“诗性真实”的诗歌评判标准
        (三)诗性真实的“钢琴诗人”
    二、“钢琴诗人”的前半生
        (一)快乐的童年
        (二)灿烂的青春
    三、漂泊异邦的岁月
        (一)无奈的离去
        (二)难解的乡愁
        (三)孤寂的别离
第三章 “诗性”洋溢的音乐语言
    一、“情融于曲”的“诗性”品格
        (一)“悲情诗人”的诗意幻想
        (二)“故土难离”的情感升华
        (三)“寻幽入微”的形象刻画
    二、与灵魂相契合的节奏
        (一)细密紧致的十六分音符组合
        (二)富有张力的切分节奏运用
    三、直抒胸臆的旋律
        (一)精巧别致的旋律化音型
        (二)情感充沛的复调
        (三)丰富动情的和声
第四章 演奏诠释
    一、悲情气质的掌控
        (一)柔和、深情的指尖触键
        (二)富有情感的分句与呼吸
        (三)关注具有提示意义的表情术语
    二、英雄主义情怀的展现
        (一)富有激情的指尖触键
        (二)干净、清晰的呼吸处理
        (三)踏板的灵活运用
第五章 艺术价值
    一、历史价值
    二、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6)具身认知特征在音乐感知和体验中的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对象及范围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论题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具身认知理论的相关研究
        二、音乐感知与体验相关研究
        三、民族审美心理与民族音乐审美心理相关研究
        四、文化隐喻和身份认同
第一章 具身认知理论概述
    第一节 具身认知理论的发展
        一、具身认知理论的哲学渊源
        (一)笛卡尔“二元论”的观点
        (二)詹姆斯—朗格的情绪理论
        (三)海德格尔“存在”的观点
        (四)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
        (五)约翰·杜威的“机能主义”
        二、从传统认知理论到具身认知理论
        (一)传统认知理论
        (二)具身认知理论
    第二节 具身认知的神经生物学证据
        一、“恒河猴”研究实验
        (一)实验过程
        (二)实验结论
        二、人类的镜像神经元系统
        (一)人类镜像神经元的发现
        (二)人类镜像神经元系统和具身认知
    第三节 具身认知的特点
        一、身体影响认知
        (一)身体结构对认知的影响
        (二)身体运动对认知的影响
        二、心智、身体、环境动态统一
        (一)心智嵌于身体
        (二)身体嵌入环境
        (三)心智、身体、环境三者动态统一
第二章 音乐感知的具身性
    第一节 音乐感知中的感觉
        一、音乐感觉的具身性
        (一)主要感觉
        (二)附加感觉
        二、音乐感觉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音乐感知中的知觉
        一、音乐知觉具身性
        (一)知觉加工的的身体基础
        二、知觉在音乐感知中的具体体现
        (一)联觉现象
        (二)联动现象
第三章 音乐体验的具身性
    第一节 音乐姿态
        一、音乐姿态的具身性
        二、音乐姿态在音乐感知中的体现
    第二节 舞蹈姿态的具身性
        一、舞蹈姿态与人文环境
        (一)人文环境体味
        (二)人文环境中舞蹈姿态的分类
        二、舞蹈姿态与自然环境
        (一)自然环境体验
        (二)自然环境中舞蹈姿态的分类
    第三节 音响姿态的具身性
        一、音响姿态与身体
        二、体验中的音响姿态分类
        (一)模仿型音响及其唤起的体验
        (二)辅助型音响姿态及唤起的体验
        (三)提示型的音响姿态及唤起的体验
第四章 音乐感知、体验与身份认同
    第一节 音乐感知的唤起作用
        一、音乐感知与场景唤起
        二、音乐感知与经历唤起
        三、音乐姿态的唤起
    第二节 音乐体验的重温功能
        一、音乐体验与文化重温
        二、音乐体验与情感重温
    第三节 文化隐喻与身份认同
        一、隐喻
        (一)关于“隐喻”
        (二)隐喻与民族文化
        二、音乐感知、体验与隐喻
        (一)隐喻在音乐感知、体验中的体现
        (二)音乐感知、体验与身份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7)音乐听觉期待与视唱练耳教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本论题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音乐听觉期待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课题研究意义
第一章 关于期待的讨论及音乐听觉期待概述
    第一节 关于“期待”一词的解释
    第二节 对期待心理相关方面的讨论
        一、生物适应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与恒常性
        三、记忆及其相关的期待类型
    第三节 音乐听觉期待
        一、音乐听觉期待的特殊性及其研究意义
        二、四种音乐听觉期待现象的解释
    第四节 音乐听觉期待的养成
第二章 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乐听觉期待
    第一节 为什么选择视唱练耳
        一、视唱练耳学科的教学任务
        二、记忆是两者联系的根本
        三、经验图式发展的相似性
    第二节 视唱练耳教学环节分析
        一、视唱
        二、听写
        三、听觉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音乐期待理论视角下的教学反思
    第一节 写在反思之前,对音乐期待理论作用于教学的思考
        一、理论如何指导实际
        二、一切从学生具体能力水平出发
        三、以为学生服务为中心
    第二节 如何在视唱学习中扎实积累音乐语汇
        一、敏锐期待心理的养成——刻意认知+统计学习
        二、刻意认知+统计学习——以视唱中东北民歌的音乐语汇积累为例
    第三节 如何在听觉训练中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有意识期待
        一、暗示——实现,音乐风格的概率性特质
        二、音乐风格概率特性下的听觉训练——以发展和声听觉思维为例
        三、小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稳定与偏离——音乐经验图式的动态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书籍
    二、期刊论文
    三、学位论文
    四、英文书籍
后记

(8)林华合唱作品中的艺术教育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基础与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林华的合唱作品
    第一节 创作背景
    第二节 作品概貌
        一、“新学堂乐歌”
        二、传统音乐
        三、民歌编创
        四、现代生活
    第三节 创作特征
        一、立意深远
        二、写作细致
        三、立足于音乐教育
第二章 林华的审美理论
    第一节 着作概况
    第二节 审美理论
        一、结构思维
        二、和谐观念
        三、完形压强简化理论
        四、纵横能量动力理论
        五、异质同构
        六、外延语法
第三章 林华的艺术教育理念
    第一节 艺术教育思想概貌
    第二节 主要理论与实践
        一、通过形式美显示内容美
        二、艺术上的高标准、严要求——信任孩子的音乐能力,不因陋就简
        三、通过艺术教育,完美人生
第四章 代表作品分析
    一、兼具整体感与形式感——《调笑令·胡马》
    二、着重表现情感起伏——《阳关三叠》
    三、富有和谐感与动力感——《花非花》
    四、充满趣味造型——《渔歌子》
结语
附录1 《调笑令·胡马》谱例
附录2 《阳关三叠》谱例
附录3 《花非花》谱例
附录4 《渔歌子》谱例
参考文献
后记

(9)交互类声音视觉化的设计表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交互类声音视觉化的相关概念
        1.2.1 交互的概念
        1.2.2 声音视觉化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框架
    1.5 创新点
2 声音与视觉表现映射转换的基础与动因
    2.1 视听联觉
        2.1.1 产生视听联觉的神经学机制
        2.1.2 听觉和视觉的心理层面联系
    2.2 基于听知觉的映射转换
        2.2.1 物理声音映射
        2.2.2 言语映射
        2.2.3 声音主观特征映射
    2.3 基于审美心理的映射转换
        2.3.1 表象映射
        2.3.2 内容映射
        2.3.3 情感映射
    2.4 小结
3 交互类声音视觉化的实现路径
    3.1 交互类声音视觉化的物理实现
        3.1.1 共振原理
        3.1.2 利用共振原理的物理实现方法
    3.2 交互类声音视觉化的数字化实现
        3.2.1 数字化的实现方法
        3.2.2 数字化实现的技术支持
    3.3 小结
4 交互类声音视觉化的视觉表现形态
    4.1 多维度视觉表现
        4.1.1 二维平面呈像
        4.1.2 三维立体展现
    4.2 沉浸式视觉表现
        4.2.1 参与式场景
        4.2.2 虚拟现实环境
        4.2.3 融合多感官的高沉浸度体验
    4.3 小结
5 交互类声音视觉化的形式构成与美学风格
    5.1 视觉表现的形式构成
        5.1.1 视觉表现构成的时空要素
        5.1.2 构成的“意象”构建
        5.1.3 构成的规律
    5.2 视觉表现形式的美学风格
        5.2.1 自然灵韵的艺术风格
        5.2.2 拟物化的具象写实风格
        5.2.3 几何抽象式风格
        5.2.4 超现实表现的艺术风格
    5.3 视觉表现的特征
        5.3.1 视觉表现的审美性
        5.3.2 视觉表现的风格统一性
        5.3.3 视觉表现的主题性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限制与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片索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中国原创音乐剧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及其阶段特征
    第一节 中国音乐剧的初步摸索阶段
        一、侧重艺术规律研究的“描红”
        二、各有所长的“原创”
    第二节 中国音乐剧的进一步探索阶段
        一、徘徊沉寂的中国原创音乐剧
        二、初步形成的市场化意识
    第三节 中国音乐剧的深化发展阶段
        一、原版音乐剧的引进
        二、音乐剧本土化的推动
        三、原创音乐剧的深化
第二章 影响中国原创音乐剧前期创作的四大关键内因
    第一节 尚显薄弱的音乐剧创作“土壤”
        一、东西方不同美学观对音乐剧创作的影响
        二、中国式审美对音乐剧观众的制约
    第二节 建立符合音乐剧创作规律的文本
        一、选择适合音乐剧的故事题材
        二、重视文本的音乐戏剧结构
    第三节 音乐剧音乐的创作规律
        一、音乐剧音乐的“信息性”
        二、音乐剧音乐的“整体性”
        三、中国音乐剧音乐的类型
    第四节 中国音乐剧特有的唱词问题
        一、中国音乐剧唱词的艺术特性
        二、音词音调关系中的四声问题
        三、音词节奏关系中的句读问题
第三章 制约中国原创音乐剧后期呈现与运营的两大主导外因
    第一节 中国原创音乐剧导表演人才的欠缺
        一、缺乏音乐剧思维的中国音乐剧导演
        二、不容乐观的中国音乐剧演员现状
    第二节 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市场运营问题
        一、比较视野下的音乐剧市场
        二、中国原创音乐剧市场的问题和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四、钢琴教学:审美心理的流动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格式塔视角下的钢琴音乐表现探析 ——以肖邦《第一叙事曲》为例[D]. 童瑶.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2]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以张家口市区三所小学为例[D]. 刘洁.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3]“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D]. 张新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D]. 耿灿.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肖邦练习曲》的艺术特征[D]. 张宇.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具身认知特征在音乐感知和体验中的体现[D]. 蔡晓航. 上海音乐学院, 2020(01)
  • [7]音乐听觉期待与视唱练耳教学关系研究[D]. 邵宇锋.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林华合唱作品中的艺术教育理念[D]. 何婧楠. 上海音乐学院, 2020(01)
  • [9]交互类声音视觉化的设计表现方法研究[D]. 李雨蒙.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10]中国原创音乐剧发展问题研究[D]. 王芳. 上海戏剧学院, 2019(02)

标签:;  ;  ;  ;  ;  

钢琴教学:审美心理学的流动过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