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杂志信息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杂志信息

一、Information for 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论文文献综述)

王合文[1](2021)在《二维纳米时栅位移测量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端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纳米位移测量技术在保证高精度、高分辨力的同时,对大量程、多维度、多参数测量需求也日趋迫切。尤其是以纳米数控机床、高端光刻机等为代表的超精密加工设备,更是要求系统工作台在X和Y二维方向同时实现大量程纳米级的位移测量。目前,实现平面二维位移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采用两套单自由度传感器正交安装的形式,通过组合测量方法实现平面二维位移测量;其二,直接通过单一传感器实现平面二维位移测量。在第一种方法中,安装定位通常会引入阿贝误差,降低系统测量精度,并且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等不足。在第二种方法中,平面二维光栅一直处于该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但其难以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制造,导致其性能让难以进一步提升。此外,我国关于平面二维光栅的研究相对滞后发达国家,仍处于跟踪研究状态,缺乏原创核心技术。并且,国外长期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高精度二维位移传感器严重依赖进口。因此,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面二维位移测量技术显得至关重要。为此,作者所在课题组在原创一维纳米时栅测量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离散电容阵列结构的平面二维纳米时栅位移传感器。通过交变电场构建双匀速运动坐标系,将位移基准溯源至时间量,解决了分辨力受到栅距制约的问题,并且以平板电容作为传感器单元可有效降低了对制造精度的要求。本文以纳米时栅位移测量技术为基础,围绕如何在二维平面实现大量程、高精度位移测量这一目标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阐述了纳米时栅测量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式栅面阵列传感的平面二维纳米时栅测量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正交的离散式栅面空间排布的激励电极编码方法。将两个一维激励电极阵列先离散为等间距的正方形电极,再以国际象棋棋盘上的黑白色方格形式在同一平面进行错位排布,实现了激励电极的二维编码。其次,建立了平面二维纳米时栅测量模型,阐明了传感器输出信号耦合机理。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路信号组合运算的信号解耦方法。通过构建一种具有特殊空间排布规律的感应电极阵列,利用简单的组合运算滤除了非测量方向空间位移信息,实现了二维位移测量信号解耦。(2)建立了基于平面二维纳米时栅测量原理的误差理论,揭示了传感器电场分布引起的空间谐波特性及测量误差耦合机理。构建了二维电场模型,揭示了传感器电场分布引起的空间谐波特性。基于传感器输出信号耦合机理,建立了误差数学模型,分析了输出信号中不同频次空间谐波与测量误差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了平面二维纳米时栅传感器在不同安装间隙、激励信号幅值不等、驻波信号相位非正交、存在高频空间谐波四种情况下的误差耦合特性。分析了解耦前后非测量方向空间谐波对测量方向误差的耦合机理,并揭示了大量程误差规律特性。(3)开展了传感器测量方法及误差耦合特性的仿真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感应电极外形结构的空间谐波抑制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平面二维纳米时栅位移传感器三维仿真模型,对解耦过程中各环节输出信号、耦合误差规律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应电极外形结构的空间谐波分量抑制方法。根据感应电极变面积积分函数曲线的变化规律特性,以正弦函数曲线为参考,优化设计感应电极外形结构。通过仿真验证,实现了对空间谐波误差的抑制。(4)搭建了实验平台,研制出了160mm×160mm平面二维纳米时栅传感器样机。对传感器周期内误差、耦合误差、线性度、稳定性、重复性等多项性能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CB工艺制造的传感器样机在20mm的周期内测量精度为±5.88μm,线性度可达0.059%;周期内误差重复性为0.0026%,优于510nm;在二维平面160mm×160mm测量范围内,X、Y方向原始测量精度分别优于±18.78μm和±23.48μm。综上所述,本文根据提出方法、理论分析、电场仿真以及实验验证这样一种研究思想,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平面二维纳米时栅研究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此外,文中提出的编码及解耦方法、误差耦合特性、误差抑制方法对其他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刘欣[2](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指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李佳璇[3](2019)在《中药水提液理化特性对喷雾干燥过程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中药水提液理化特性对喷雾干燥的喷雾过程、干燥过程、粉体收集过程的影响,分析中药水提液影响喷雾干燥各个过程的关键物理特性和化学组分,阐明喷雾干燥过程中发生热熔型黏壁的物质基础,建立理化特性与喷雾过程参数的相关关系,为中药水提液喷雾干燥技术及实践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支撑。方法:选取66种常用中药,建立中药水提液化学组分,包括柠檬酸、葡萄糖、蛋白质等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中药水提液的平衡表面张力(Equilibrium Surface Tension,EST)、动态表面张力(Dynamic Surface Tension,DST)等物理特性;记录中药水提液喷雾干燥收粉率及黏壁情况,并对中药水提液的喷雾过程和干燥过程进行表征;采用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手段,对中药水提液自身理化特性、喷雾过程、干燥过程、粉体收集过程进行相关性分析,挖掘潜在的隐性关联性,并对显着相关的参数进行模型化研究。结果:(1)本研究所选中药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建立并优化了理化性质测定方法,直观分析显示果实类中药的水提液中有机酸、小分子糖含量较高,DST比EST更能精细地表征药液在运动状态时的表面张力的差异和变化;统计分析尚未发现中药水提液化学组分与物理性质之间存在相关关系;(2)中药水提液通过双流体雾化器雾化,雾滴粒径分布随距喷嘴垂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喷雾场分布由窄变宽;同一高度下,雾滴粒径自中心向双侧增大;雾滴粒径随雾化压力的升高而变小;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粒径分布D50与动力粘度(x)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并得到相关模型:D50=16.202-3.749x+1.359x2-0.078x3。(3)以单液滴干燥过程中表面粘度的变化,表征中药水提液的干燥过程,数据挖掘得到单液滴表面粘度最高点与其两侧所形成的夹角θ与动力粘度呈负相关,单液滴表面粘度的上升速率与动力粘度呈正相关;以上升速率、下降速率、角度值θ、收粉率为自变量作PCA分析,当取2个主成分时,作HCA聚类图,中药被区分为两类,与收粉率分类一致,收粉率>50%和收粉率<50%。(4)以小分子糖、有机酸、蛋白质、鞣质等7种化学组分为自变量作PCA和HC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可以被显着区分为热熔型黏壁(收粉率=0)和非热熔型黏壁中药(收粉率>0)两类,进而通过OPLS-DA分析得到L-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葡萄糖为中药水提液是否为热熔型黏壁的差异性因素;通过基于信息熵的互信息和关联算法分析得到:化学组分对收粉率的影响重要性依次为葡萄糖、果糖、L-苹果酸、柠檬酸、蔗糖、鞣质、多酚、蛋白质;物理指标对收粉率的影响重要性依次为DST10ms、动力粘度、DST94ms、DST1000ms、EST。结论:基于本文对66种中药水提液的检测分析,初步认为当中药水提液的固含量较低、粘度较低时,化学组分对双流体型雾化器的雾化过程和干燥过程无显着影响,但与热熔型黏壁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小分子成分L-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葡萄糖是导致中药水提液热熔型黏壁的关键因素。中药水提液被双流体雾化器雾化的过程中,药液的动力粘度对雾滴粒径的影响最大,并由动力粘度可推导雾滴粒径分布D50的大小;在干燥过程中,随着中药水提液动力粘度的增大,单液滴表面粘度的上升速率随之加快,而表征单液滴表面粘度升降趋势的角度值可能会随之减小,最终使得药液在一定动力粘度范围内的干燥速率加快;角度值可作为判断中药水提液是否适合喷雾干燥以及喷干后的黏壁程度的指标;中药水提液的动力粘度和DST10ms是影响喷雾干燥效果的重要因素。实验中发现部分中药水提液进行醇沉后,发生热熔型黏壁,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逸飞[4](2019)在《基于分子动力学单晶锗缺陷对纳米切削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单晶锗等硬脆材料在光学制造业、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行业对产品精度的要求已经达到了纳米级,这对制造业的超精密加工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加工中的材料普遍含有缺陷,例如空位及位错,企业往往依靠经验对材料完成制造加工,在含有缺陷的单晶锗材料纳米切削方面缺乏对应的理论和实验数据分析。论文的研究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晶体锗红外光学硬脆材料微纳米尺度塑性切削力学机理研究(项目号:51765027)”项目,本文从硬脆材料的脆塑转变为切入角度,针对含有空位和位错缺陷的单晶锗切削过程,首先应用分子动力学软件LAMMPS构建了含有空位和位错的单晶锗纳米切削分子动力学仿真模型,对系统进行了驰豫得到了稳定的切削状态;从原子角度考虑了切削过程中系统势能及切削力的变化,研究了材料的去除过程和切屑的形成机理,分析了空位缺陷和位错缺陷对切削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切削过程中单晶锗晶体所含空位数越多则基础系统势能越大,随着切削的进行,系统势能逐渐增大,表明空位缺陷的增加会使系统不稳定性增大;含有空位缺陷的单晶锗材料(111)晶面在切削过程中所需切削力最小,切屑最为连贯,是最适合切削加工的晶面。在含有刃型位错的单晶锗材料切削过程中发现位错结构的滑移及破坏将存储的应变能放出,会造成系统势能的波动,刃型位错的存在会对切削造成一定阻碍,切削力在位错部分有一个较大波动,呈升高趋势。切削深度越大,所需要的切削力平均值越大。对含有位错的单晶锗试样进行了纳米刻划,首先将单晶锗材料的微观缺陷通过腐蚀方法和金相显微镜观测,得到单晶锗材料的位错腐蚀坑形貌,分析了影响位错腐蚀坑形貌的影响因素并计算了位错密度。之后将经过位错腐蚀观测的材料进行了表面纳米划痕实验,结合纳米划痕仪显微镜下的观测分析了位错密度对切削特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载荷下的切削深度对表面切削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位错对切削过程会产生影响,发现当探针经过位错密度大的区域时,位错对切削造成阻碍,切削力波动较大呈升高趋势。探针经过位错密度较小的区域或不经过位错区域,切削力比较稳定。同时验证了仿真中位错密度越大,切削力波动越明显,且波动为上升趋势的结论。

刘浩[5](2019)在《单晶锗微纳米尺度塑性域切削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国防等高新领域。目前,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精度要求已达到微纳米尺度,而在微纳米尺度下的加工机理和切削特性与材料在宏观加工下存在显着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微纳米尺度下材料的切削特性、加工机理和力学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指导和改善超精密加工技术。单晶锗作为重要的红外光学材料,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微电子、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但单晶锗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各向异性的硬脆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形成裂纹和凹坑,很难得到高质量的光学表面。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光学表面,在加工单晶锗时必须使材料去除量控制在微纳米尺度,使其在塑性域内完成切削加工。本课题主要采用分子动力学仿真、纳米划痕实验、单点金刚石车削实验等方法,探索单晶锗在微纳米尺度塑性域切削时的切削特性,研究不同切削工艺参数对单晶锗切削特性的影响,为单晶锗等硬脆材料微纳米尺度塑性域切削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首先,利用分子动力学仿真方法对单晶锗进行了纳米切削仿真,研究单晶锗纳米切削机理,得到了单晶锗(100)晶面在切削速度为100m/s时的弹塑转变临界切削深度为0.75nm。然后从沟槽形貌、表面切屑堆积、切削力和势能等的变化分析不同的切削工艺参数对单晶锗纳米切削特性的影响。其次,利用纳米压痕仪对单晶锗进行了纳米划痕实验,研究不同划痕速度对单晶锗不同晶面发生脆塑转变时临界状态和切削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划痕速度增大,单晶锗三个晶面发生脆塑转变时的临界深度和临界载荷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而三个晶面发生脆塑转变临界切削力呈现的规律具有各向异性。并且修正了单晶锗(110)晶面在固定实验参数下发生脆塑转变临界深度计算公式。最后,利用单点金刚石车床对单晶锗零件进行塑性域车削加工,研究切削三要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零件的面型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随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随主轴转速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并且得到了切削加工单晶锗零件的最优加工方案为切削深度ap=5μm,主轴转速n=2200r/min,进给量f=3mm/min。

王静[6](2021)在《电纺法制备新型载蒙药嘎木朱尔纳米纤维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直径小、比表面积高和孔隙率高等优点,在医药领域做为载体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蒙药嘎木朱尔是一种传统外用散剂,治疗溃疡、糜烂等伤口疗效显着,临床上应用广泛。目前,嘎木朱尔由于是散剂,使用不够方便,影响药物持续发挥药效,有待改善。本研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负载蒙药嘎木朱尔的纳米纤维,探究工艺过程以及纤维性能,以期改善嘎木朱尔散剂的不足之处,为开发新型嘎木朱尔贴剂提供依据。首先,利用静电纺丝法将安全、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的聚乙烯醇(PVA)与蒙药嘎木朱尔(简称M)制备成载药纳米纤维,确定最佳比例为PVA:M=10:2,对扫描电镜图中的测得此时纤维直径为186nm。药粉与载药纤维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FT-IR)在689cm-1处出现相同吸收峰,初步确定载药成功。戊二醛交联载药纤维的最佳时间为120h,交联后纤维的吸水率可达379.67%,溶失率为47.24%,直径为270nm,有效改善了纤维性能,为深入开发奠定基础。其次,通过兔子体外实验评估了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对皮肤的刺激性。单次给药后皮肤平均反应值为0.125分(P<0.5),多次给药后皮肤平均反应值为0.033分(P<0.5),最后通过组织切片结果表明,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对皮肤无刺激性。通过体外抑菌实验分析了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的药效,结果显示0.5g新型载蒙药纳米(含药量为药粉的8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能达到100%和97%,与0.1g药粉抑菌效果相同,有助于促进糜烂及溃疡等伤口的愈合。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载药纳米纤维中冰片进行检测,并进行系统性验证,建立了GC-MS检测载药纳米纤维中冰片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测得冰片浓度在0.31~19.85μg/m 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该方法专属性、灵敏度、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耐用性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测定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中冰片平均含量为291.9132μg/g。该方法的建立可用于新型载蒙药纤维中冰片的测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最后,对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和嘎木朱尔散剂进行小分子成分分析,比较两者所含小分子成分,两者均检测到正离子模式下含1092个小分子,负离子模式下含498个小分子,其中包含与抑菌、抗炎、促进伤口愈合有关的苯丙烷和聚酮化合物、有机杂环化合物、黄酮类等有效成分,以期能够对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分析其药效作用机理提供数据。通过电纺法制备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方法简便,对皮肤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抑菌抗菌性能,并且在制备过程中并未失去蒙药原有成分。为嘎木朱尔散剂用药不便、不能持续给药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孙雪倩[7](2021)在《灵巧型偏振/强度共口径光学成像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传统光电成像技术的研究中,光电探测主要是采集目标的反射光强度与光谱信息,如传统的强度成像、多光谱成像、高光谱成像等方法。传统成像方法获取的目标信息单一,且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随着偏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弥补了传统成像方法的不足。偏振成像技术能够采集目标的偏振特性信息,包括目标光波的振幅、波长、相位等特有属性,含有丰富的细节与纹理信息,且不易受到温度、雾霾等因素限制。但偏振探测技术也存在着固有缺陷,由于偏振元件对光能量的衰减,当目标处于光照度较低的背景环境下,图像的对比度下降,甚至淹没目标,因此复杂背景下的目标探测已经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研究难题。本文提出一种灵巧型偏振、强度共口径光学成像系统,不仅解决了传统成像方式获取信息单一的问题,也解决了偏振成像技术损失目标光强度的问题。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可归纳如下:首先,针对分焦平面偏振成像系统的成像精度进行深入分析,定义串扰参量,建立串扰与噪声条件下的高精度偏振矢量传输矩阵,推导包含串扰量、消光比、传感器噪声、光电子数、目标光参数及系统偏振成像精度的多物理量耦合作用数学模型。结合带有约束的矩阵最小二乘法,为相机的非均匀性响应提供校正参数。分析成像系统的误差来源,调研相关的误差校正方法。搭建polarcam像素级偏振相机校正平台进行实验,对采集的图像分别进行非均匀性噪声、盲元噪声以及瞬时视场误差的校正。其次,采用矢量法对偏振成像系统的核心器件——金属纳米线栅阵列进行优化仿真,通过对线栅的线宽、线高、占空比、衍射距离、材质及面型的仿真结果探究线栅关键参数对光学串扰的影响,设计最优化光栅阵列。针对芯片式纳米线栅阵列与探测器焦面的固有间隙,提出一种基于中继成像式的偏振调制方法,利用双远心光路的共轭关系,将偏振线栅阵列置于共轭点上,将大尺寸的偏振元件与小尺寸的传感器相配合,在降低光学串扰的同时,保证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不变。搭建大尺寸中继成像式光路消光比测量平台,采用蒙特卡洛法分别仿真两种光路结构下光学串扰对成像精度的影响,验证了中继成像式偏振调制方案的可行性。最后,由于偏振成像方式的固有缺陷——损失目标光强度,致使偏振图像的背景信息模糊、昏暗,不利于对目标的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双模式共口径光学成像系统,通过灵活控制不同种类的滤光片切入光路,根据实际需求实现多种模式的成像。通过对异源图像的融合,实现异源信息的互补,提高图像的信息熵与目标信噪比。搭建强度、偏振异源图像采集平台,将得到的偏振度图像、无损强度图像基于改进后视觉显着图与非降采样轮廓变换的方法进行融合实验,并对最终的融合图像进行质量评价。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工程实践,设计了一种灵巧型偏振/强度共口径光学成像系统,在现有的分焦面式偏振成像系统结构基础上,通过对光学系统的误差校正,提升了系统的成像精度;通过对金属纳米线栅单元的参数优化,抑制了系统光学串扰的强度;通过对调制方案以及光路结构的设计,使新的光电系统能够适应多种探测环境;通过对异源图像融合算法的改进,提高了算法的精度以及算法稳定性。这一系列的研究对高精度、高稳定性、多模式机载光电成像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机载光电探测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及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于硕[8](2021)在《铝膜分层结构对机械刻划光栅成槽过程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阶梯光栅广泛应用于天文、医疗等领域的光谱分析仪器中,其利用特殊的周期性阶梯状槽形获取高衍射效率。对于用作大批量复制生产的母光栅模板而言,因其较大的槽深及严苛的槽形,通常利用机械刻划的方式进行制备。在机刻光栅制备过程中,影响刻划槽形质量的因素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与刻划机设备以及刀具有关,如刻划时的设备精度、刻划刀质量、工艺参数等。另一方面与光栅铝膜毛坯自身特性有关,如弹塑性变形特性等。目前我国已研制出了国际领先水平的光栅刻划机及刻划刀具,可生产出高精度的机刻光栅,但受薄膜自身的微观结构影响,制备光栅时仍需少量刻划试验,加入刀具摆放经验值来减小未知铝膜受力成槽机理而带来的加工偏差。所以准确获知刻划时铝膜的受力成槽规律对缩短制备周期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以最新分步镀制工艺获取的铝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分析由分步镀制工艺带来的铝膜微观结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设备与以往铝膜的微观结构进行对比观测,明确了两种铝膜微观结构的不同之处,即分步镀制产生了连续致密的分层结构,并对此内部分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纳米压痕及划痕实验对单层与多层铝薄膜的力学特性进行了探究,获取了硬度及弹性模量的差异,并分析了测试结果中包含的基底效应,同时获知了铝膜不同划痕深度下的回弹特性。接着结合混合率理论,基于获取到的薄膜微观结构及力学参数,建立了一种新的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中阶梯光栅刻划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对比了新模型与以往连续均匀介质模型在仿真分析中的差异。并分析了不同膜层数量铝膜的刻划槽形和刻划过程中速度场,应力场的传递分布规律,探究了相同位置处各单元在刻划时的应力变化情况以及铝膜分层界面对薄膜弹塑性形变的影响,得出了晶粒尺寸在霍尔佩奇效应范围内时,分层界面越多,位置越接近刻划深度,薄膜回弹量越小,越接近于理想槽形的规律。最终基于严格耦合波理论,对不同分层数铝膜光栅毛坯刻划槽形具有的衍射效率进行计算,进一步评价分层结构对光栅槽形质量的影响,并进行实际光栅刻划实验,验证了上述规律的准确性。本论文获取了刻划中阶梯光栅铝膜时,其内部分层结构对应力的传递与分布,以及薄膜成槽过程的影响。此研究可为进一步降低光栅制备过程中的试刻划次数提供理论依据,对改进机刻光栅制造工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舒航[9](2021)在《基于衍射光栅的精密位移图像测量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精密位移测量技术在航空航天军用领域、超精密机械等工业技术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基于衍射光栅的位移测量系统以光栅栅距作为测量基准,具有抗干扰性强、精度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经典光栅测量系统主要通过探测正弦波进行位移解调,但由于其存在裂项光路体积大、相位边缘解调误差大及细分分辨力有限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基于衍射光栅的图像式位移测量方法。研究设计了一种图像式位移测量光学系统,并设计了图像解调算法,可实现图像亚像素级定位和纳米级位移的检测。在参考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本文对比分析了典型光栅测量系统及解调方法的优缺点。研究了衍射光干涉原理、多普勒效应、光偏振原理及位移信号解调原理,提出了基于衍射光栅的精密位移图像解调方法。研究了非局部均值(NLM)图像去噪原理,根据条纹图像欧式距离曲线特点,设计了反比核NLM去噪算法。以信噪比作为评价标准,利用MATLAB软件,与典型核函数的NLM去噪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反比核NLM算法去噪后图像信噪比为30.1370d B,优于传统核函数的NLM去噪算法。设计了灰度极值亚像素级定位解调算法,并与典型的图像相关法、光流法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0,2π]范围内,灰度极值法测量精度σ=797.1pixel,结果优于对比算法。进一步地,仿真连续多帧位移条纹图像并应用本文方法进行解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位移测量精度σ=093.1pixel,去除粗大误差后的平均误差为0.0624pixel,对应像素物理尺寸误差大小为0.1374μm,为高精度的实际位移测量与解调奠定理论研究基础。设计并搭建了基于衍射光干涉叠加条纹的图像式位移测量光学系统,并采集2-3幅图像,进行了静态定位实验,对本文的算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利用本文算法可实现图像的亚像素级定位与位移的纳米级定位测量。最后,结合FRED软件对光学系统仿真,分析了实验误差来源及各部分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文提出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自相干莫尔条纹系统、光电轴角编码器等其他位移测量系统的图像式位移信号解调,为光栅式精密位移测量领域信号解调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斯钦胡斯乐[10](2021)在《电纺制备含蒙药纳米纤维及其性能和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纳米纤维制备方法,其设备简单,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高,适用于众多领域。“好得乐”粉剂是一种传统的抑菌蒙药,由黄柏、苦参、黄芩等14味药组成,治疗皮肤病抑菌效果显着,不易复发,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但由于使用时需先熬制,进行药浴,利用率低且使用不便。为此本研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好得乐”粉剂制备成含药纳米纤维,改善其功效及方便性,为进一步开发成贴剂奠定基础。首先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含药纳米纤维,用戊二醛交联提高其耐水性;用扫描电镜观察纤维表面形貌,并用红外光谱分析仪鉴别官能团。其次,通过兔子体内实验评估纤维皮肤刺激性,通过体外抑菌实验分析其药效,并与原药粉的药效进行对比。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有效成分小檗碱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最后,用液质联用仪检测原药粉和含药纳米纤维中的小分子成分,分析和对比抑菌成分,初步探讨了抑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含药纤维表面均匀光滑,随着含药量的增大,纤维直径从165.6nm到255.4nm,最佳加药比为PVA:M=4:1(质量比)。红外光谱图显示,在含药纤维中1632cm-1处出现甲基峰,证明药物成功负载于纳米纤维中,在1132cm-l处产生新的醚键证明交联成功,提高了耐水性。结果证明最佳交联时间为6h,这时纤维吸水率达到758%,溶失率为15%,有效提高了纤维吸水作用。皮肤刺激实验结果显示单次给药后皮肤有变红现象,多次给药后红色消失,没有水肿、瘙痒。进一步组织切片分析发现表皮层完整无损,表明含药纤维对皮肤没有刺激。抑菌实验显示含药纳米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含药纤维的含药量仅为药粉组的6%时,抑菌能力却能达到药粉组的73.1%,显着改善了药物利用率。所建立的检测含药纤维小檗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密度、准确度、耐用性、稳定性均符合药典规范,为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该方法测得含药纤维中小檗碱的平均含量为1.71mg/g,药粉到纤维时小檗碱转移率为63.9%。液质联用仪检测后正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到1132种小分子,HMDB、Lipid Maps和KEGG数据库预测到抑菌的小分子有60种,表明该药及含药纤维中有多种成分同时抑菌,保证其药效,可以改善细菌耐药的难题。含药纤维与药粉相比相对含量下调的有33种,无变化的有18种,上调的9种,下调原因可能是纺丝过程中的损失,上调原因是制备纤维时药粉在前驱体溶液里搅拌12h,提高了其提取率。

二、Information for 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formation for 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论文提纲范文)

(1)二维纳米时栅位移测量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平面二维位移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1.2.1 基于组合测量方法的平面二维位移测量技术
        1.2.2 基于单传感器的平面二维位移测量技术
    1.3 平面二维位移测量系统技术难题及解决思路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平面二维纳米时栅位移测量原理
    2.1 时栅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
        2.1.1 时栅位移测量方法概述
        2.1.2 匀速运动参考系构建方法
    2.2 一维纳米时栅测量原理
        2.2.1 双列式纳米时栅测量原理
        2.2.2 单列式纳米时栅测量原理
    2.3 平面二维纳米时栅测量原理
        2.3.1 平面二维纳米时栅激励电极编码
        2.3.2 平面二维纳米时栅信号产生机理
        2.3.3 平面二维纳米时栅测量信号解耦
    2.4 本章小结
3 平面二维纳米时栅误差分析
    3.1 传感器电场特性分析
    3.2 周期内空间谐波误差特性分析
        3.2.1 标准传感参数时误差特性
        3.2.2 激励信号幅值不等时误差特性
        3.2.3 驻波信号相位非正交时误差特性
    3.3 正交方向耦合空间谐波误差特性分析
        3.3.1 单感应电极耦合误差特性
        3.3.2 解耦时耦合误差特性
    3.4 大量程误差特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平面二维纳米时栅仿真分析与结构优化
    4.1 平面二维纳米时栅测量方法仿真分析
        4.1.1 平面二维纳米时栅仿真模型
        4.1.2 单感应电极行波信号仿真分析
        4.1.3 行波信号解耦方法仿真分析
    4.2 基于电场模型的周期内误差特性仿真分析
        4.2.1 激励信号幅值不等仿真分析
        4.2.2 高频谐波误差仿真分析
    4.3 平面二维纳米时栅结构优化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平面二维纳米时栅实验研究
    5.1 精密实验平台
    5.2 周期内误差特性实验研究
        5.2.1 解耦方法验证实验
        5.2.2 不同间隙条件下周期内测试实验
    5.3 传感器耦合误差特性实验研究
    5.4 传感器结构优化实验研究
    5.5 传感器性能测试
        5.5.1 稳定性测试实验
        5.5.2 周期内重复性测试实验
        5.5.3 大量程精度测试实验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中药水提液理化特性对喷雾干燥过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 喷雾干燥概述
        1.1 喷雾干燥在中药行业的应用优势
        1.2 中药喷雾干燥存在的问题
        1.3 喷雾干燥过程分析
    2 数据分析
        2.1 传统统计分析方法
        2.2 数据挖掘工具
    3 前期研究基础
        3.1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喷雾干燥过程
        3.2 初步发现化学组分差异对喷干收率的影响趋势
        3.3 中药水提液物理性质对黏壁的影响
    4 中药水提液理化特性测量指标筛选
        4.1 化学组分选择
        4.2 物理性质选择
第二章 中药水提液化学组分与物理特性表征
    1 材料与仪器
        1.1 中药饮片
        1.2 试剂与试药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化学组分测定
        2.2 物理特性表征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中药饮片的选择
        3.2 化学组分含量数据
        3.3 物理特性数据
        3.4 相关性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药水提液理化特性对雾化过程的影响
    1 材料与仪器
        1.1 中药饮片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制备
        2.2 雾化过程的表征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雾化过程表征
        3.2 中药水提液雾滴粒径分布
        3.3 化学组分与雾滴粒径关系分析
        3.4 物理特性与雾滴粒径关系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药水提液理化特性对干燥过程的影响
    1 材料与仪器
        1.1 中药饮片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制备
        2.2 单液滴表面粘度测定方法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单液滴表面粘度测量结果
        3.2 干燥过程与理化特性的关系分析
        3.3 干燥过程与雾化过程的关系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药水提液理化特性对粉体收集过程的影响
    1 材料与仪器
        1.1 中药饮片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制备
        2.2 喷雾干燥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中药水提液热熔型黏壁现象
        3.2 化学组分与热熔型黏壁相关关系
        3.3 物理特性对粉体收集过程的影响
        3.4 复杂系统熵网络方法
        3.5 喷雾过程与收粉率之间的关系
        3.6 干燥过程与收粉率之间的关系
    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表界面特性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二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基于分子动力学单晶锗缺陷对纳米切削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超精密切削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基于分子动力学微纳米切削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微纳米切削仿真发展概况
        1.3.2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硬脆材料仿真研究发展概况
        1.3.3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位错等缺陷研究的应用现状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6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分子动力学仿真模拟理论基础
    2.1 分子动力学基本思想原理
    2.2 分子动力学仿真基本内容
        2.2.1 分子动力学经典运动方程及模拟系综
        2.2.2 分子动力学势函数的选择
        2.2.3 分子动力学边界条件的确定
        2.2.4 步长及单位标准化
    2.3 仿真软件和分析软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有缺陷的单晶锗纳米切削过程建模仿真
    3.1 晶体结构缺陷的类型
        3.1.1 点缺陷
        3.1.2 线缺陷
        3.1.3 面缺陷
    3.2 含有空位缺陷的纳米切削过程分子动力学仿真
        3.2.1 仿真模型的建立
        3.2.2 弛豫过程分析
        3.2.3 切削过程势能分析
        3.2.4 切削过程切削力分析
        3.2.5 材料去除和表面形成过程分析
        3.2.6 空位对切削的影响
    3.3 含空位缺陷的不同晶面对切削性能的影响
        3.3.1 不同晶面对系统势能的影响
        3.3.2 不同晶面对切削力的影响
        3.3.3 不同晶面对材料去除的影响
    3.4 含有刃型位错的纳米切削过程分子动力学仿真
        3.4.1 仿真模型的建立
        3.4.2 弛豫过程分析
        3.4.3 切削过程势能分析
        3.4.4 切削过程切削力分析
        3.4.5 切削厚度对切削力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晶锗位错密度检测
    4.1位错密度检测实验
        4.1.1 位错产生及腐蚀原理
        4.1.2 金相显微镜
        4.1.3 位错密度检测实验方法
    4.2 影响位错腐蚀形貌因素研究
    4.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米划痕力学行为实验
    5.1 纳米划痕原理及设备
        5.1.1 纳米划痕实验原理
        5.1.2 纳米压痕仪
    5.2 纳米划痕实验过程
    5.3 纳米划痕实验结果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后续工作建议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

(5)单晶锗微纳米尺度塑性域切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分子动力学仿真方法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单晶锗切削加工研究现状
        1.4.1 单晶锗切削加工分子动力学仿真
        1.4.2单晶锗切削加工实验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
第二章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单晶锗纳米切削机理仿真分析
    2.1 引言
    2.2 分子动力学仿真方法
        2.2.1 分子动力学仿真方法发展简介
        2.2.2 分子动力学仿真原理和模拟流程
        2.2.3 分子动力学模拟条件
        2.2.4 分子动力学运动方程
        2.2.5 分子动力学数值算法
        2.2.6 分子动力学势能函数和系综
        2.2.7 分子动力学仿真软件及表征手段
    2.3 单晶锗纳米切削分子动力学建模
        2.3.1 模型的建立
        2.3.2 系综和边界条件的选择
        2.3.3 势函数和积分步长的选择
    2.4 单晶锗纳米切削机理仿真分析
        2.4.1 单晶锗变深度纳米切削机理仿真分析
        2.4.2 单晶锗定深度纳米切削机理仿真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艺参数对单晶锗纳米切削特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3.1 引言
    3.2 切削晶面对单晶锗纳米切削特性的影响分析
        3.2.1 切削晶面对变深度纳米切削特性的影响分析
        3.2.2 切削晶面对定深度纳米切削特性的影响分析
    3.3 刀具前角对单晶锗纳米切削特性的影响分析
        3.3.1 刀具前角对变深度纳米切削特性的影响分析
        3.3.2 刀具前角对定深度纳米切削特性的影响分析
    3.4 刀具圆弧半径对单晶锗纳米切削特性的影响分析
        3.4.1 刀具圆弧半径对变深度纳米切削特性的影响分析
        3.4.2 刀具圆弧半径对定深度纳米切削特性的影响分析
    3.5 切削速度对单晶锗纳米切削特性的影响分析
        3.5.1 切削速度对变深度纳米切削特性的影响分析
        3.5.2 切削速度对定深度纳米切削特性的影响分析
    3.6 切削深度对单晶锗纳米切削特性的影响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晶锗微纳米切削脆塑转变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纳米划痕实验
        4.2.1 实验模型
        4.2.2 试件准备
        4.2.3 实验仪器
        4.2.4 实验过程
    4.3 单晶锗不同晶面纳米划痕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单晶锗(100)晶面
        4.3.2 单晶锗(110)晶面
        4.3.3 单晶锗(111)晶面
        4.3.4 分析与讨论
    4.4 修正单晶锗脆塑转变临界深度计算公式
        4.4.1 理论计算
        4.4.2 变载荷纳米划痕实验结果与分析
        4.4.3 恒定载荷纳米划痕实验结果与分析
        4.4.4 修正单晶锗临界深度计算公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单晶锗单点金刚石塑性域车削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单点金刚石车削工艺
        5.2.1 基本原理
        5.2.2 影响超精密切削加工质量因素
    5.3 单晶锗单点金刚石车削实验
        5.3.1 单晶锗零件
        5.3.2 实验设备
        5.3.3 实验过程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切削深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5.4.2 进给量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5.4.3 主轴转速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5.5 最优加工方案及加工效果
    5.6 大直径加工效果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电纺法制备新型载蒙药嘎木朱尔纳米纤维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静电纺丝技术及其在医用纤维制备中的应用
        1.2.1 静电纺丝的原理及装置
        1.2.2 静电纺丝在医用方面的应用
    1.3 蒙药的发展历程及制剂的研究现状
    1.4 蒙药嘎木朱尔的研究现状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载蒙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纺丝溶液的制备
        2.3.2 载蒙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2.3.3 载蒙药纳米纤维的形貌表征
        2.3.4 载蒙药纳米纤维膜的交联
        2.3.5 交联后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膜的形貌表征
        2.3.6 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的厚度及透气率测试
    2.4 实验结果
        2.4.1 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
        2.4.2 蒙药的加入对纳米纤维膜的影响
        2.4.3 戊二醛交联后的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膜的性能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的生物学评价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单次完整皮肤刺激性实验
        3.3.2 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多次完整皮肤刺激性实验
        3.3.3 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抑菌性研究
    3.4 实验结果
        3.4.1 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
        3.4.2 抑菌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主要成分冰片测量方法的建立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色谱条件
        4.3.2 质谱条件
        4.3.3 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中冰片含量的测定
    4.4 实验结果
        4.4.1 提取率考察
        4.4.2 专属性结果
        4.4.3 标准曲线
        4.4.4 仪器精密度实验结果
        4.4.5 方法精密度实验结果
        4.4.6 准确度考察结果
        4.4.7 范围考察结果
        4.4.8 耐用性实验结果
        4.4.9 稳定性实验结果
        4.4.11 冰片含量测得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载蒙药纳米纤维与药粉中小分子成分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药品与仪器
        5.2.1 实验药品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代谢物提取
        5.3.2 LC-MS/MS检测方法
        5.3.3 数据分析
    5.4 实验结果
        5.4.1 定量结果
        5.4.2 数据质控
        5.4.3 代谢通路及分类注释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图
    附图F-1:KEGG通路注释图
    附图F-2:HMDB分类注释图
    附图F-3:LIPIDMAPS分类注释图
作者简介

(7)灵巧型偏振/强度共口径光学成像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偏振探测系统概述
        1.2.1 偏振系统的分类
        1.2.2 偏振成像探测系统的构成
    1.3 偏振探测技术发展概况
        1.3.1 偏振相机的发展进程
        1.3.2 偏振成像处理算法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待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偏振成像技术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光的偏振态
    2.3 偏振光的数学描述
        2.3.1 琼斯矢量描述法
        2.3.2 斯托克斯矢量描述法
    2.4 偏振光学系统的表征方法
        2.4.1 琼斯矩阵表示法
        2.4.2 穆勒矩阵表示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偏振成像系统精度分析
    3.1 引言
    3.2 系统结构及线栅调制原理
    3.3 系统误差来源
        3.3.1 金属纳米线栅的误差
        3.3.2 光电探测器的误差
        3.3.3 光学系统的误差
    3.4 系统的成像精度数学模型
        3.4.1 包含光学串扰的数学模型
        3.4.2 包含探测器噪声的数学模型
        3.4.3 成像精度的数学模型
    3.5 误差校正
        3.5.1 盲元噪声校正
        3.5.2 非均匀性校正
        3.5.3 瞬时视场误差校正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偏振成像系统光学串扰研究
    4.1 引言
    4.2 光学串扰的研究方法
        4.2.1 光学串扰的矢量研究方法
        4.2.2 金属光栅的建模过程
    4.3 金属光栅的偏振特性分析
        4.3.1 周期对金属光栅偏振特性的影响
        4.3.2 线高对金属光栅偏振特性的影响
        4.3.3 线间距对金属光栅偏振特性的影响
        4.3.4 材质对金属光栅偏振特性的影响
        4.3.5 结构对金属光栅偏振特性的影响
        4.3.6 单元尺寸对金属光栅偏振特性的影响
    4.4 改善系统光学串扰的方法
        4.4.1 金属光栅结构优化
        4.4.2 成像系统结构优化
    4.5 实验过程及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灵巧型共口径光学系统的研究
    5.1 引言
    5.2 灵巧型共口径系统
        5.2.1 共口径系统结构
        5.2.2 偏振光栅与探测器的失配
        5.2.3 针对失配问题的解决方法
    5.3 共口径系统的图像融合方法
        5.3.1 基于NSCT的融合方法
        5.3.2 FT(Frequency-tuned)显着性检测模型
        5.3.3 改进的显着性检测模型
        5.3.4 基于改进显着性检测的NSCT融合算法
    5.4 融合实验
        5.4.1 融合过程及结果
        5.4.2 融合图像的评价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铝膜分层结构对机械刻划光栅成槽过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目的与意义
    1.2 中阶梯光栅制造工艺研究现状
        1.2.1 中阶梯光栅铝膜镀制工艺
        1.2.2 中阶梯光栅刻划工艺
    1.3 铝膜微观特性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
        1.3.1 分子动力学
        1.3.2 位错动力学
        1.3.3 混合率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光栅铝膜分层结构观测及分析
    2.1 引言
    2.2 光栅毛坯SEM观测
        2.2.1 不同结构铝膜试样的制备
        2.2.2 单层及多层铝膜SEM观测
    2.3 薄膜分层界面分析
        2.3.1 微观尺度下界面的分类
        2.3.2 薄膜分层界面应力的三维求解
        2.3.3 光栅铝膜分层界面的分析
    2.4 混合率在光栅铝膜模型中的应用
    2.5 小结
第3章 光栅铝膜力学性能测试及屈服应力计算
    3.1 引言
    3.2 光栅铝膜纳米压痕实验
        3.2.1 纳米压痕实验介绍
        3.2.2 纳米压痕实验结果
        3.2.3 纳米压痕过程基底效应分析
    3.3 光栅铝膜纳米划痕实验
        3.3.1 纳米划痕实验介绍
        3.3.2 多层铝膜纳米划痕实验结果
        3.3.3 纳米划痕实验基底效应分析
    3.4 混合率晶粒铝膜模型屈服应力计算
        3.4.1 一般情况下的薄膜屈服应力计算
        3.4.2 基于混合率理论的铝膜晶粒及晶界屈服应力计算
    3.5 小结
第4章 分层铝膜光栅机械刻划成槽过程有限元仿真分析
    4.1 引言
    4.2 基于混合率模型的光栅机械刻划过程模拟分析
        4.2.1 ABAQUS相关参数设置
        4.2.2 刻划过程相关部件有限元模型建立
        4.2.3 两种模型的光栅机械刻划仿真对比分析
    4.3 不同膜层铝膜刻划成槽过程对比分析
        4.3.1 三种铝膜机械刻划速度场对比分析
        4.3.2 三种铝膜机械刻划位移场对比分析
        4.3.3 三种铝膜机械刻划槽形对比分析
        4.3.4 三种铝膜机械刻划过程槽深回弹现象分析
    4.4 不同模型晶界及晶粒单元在刻划过程中的应力分析
        4.4.1 各模型晶粒晶界单元选取位置
        4.4.2 刻划过程中各晶界单元处应力变化情况
        4.4.3 刻划过程中各晶粒单元处应力变化情况
    4.5 小结
第5章 不同分层数光栅衍射效率计算及刻划实验
    5.1 引言
    5.2 中阶梯机刻光栅槽形轮廓与衍射效率一般对应关系分析
    5.3 基于严格耦合波法的光栅衍射效率计算
        5.3.1 严格耦合波法介绍
        5.3.2 各分层结构铝膜刻划所得槽形的衍射效率计算
    5.4 光栅铝膜毛坯机械刻划实验
        5.4.1 微型光栅刻划台的搭建
        5.4.2 不同铝膜刻划槽形结果分析
        5.4.3 光栅刻槽面形缺陷对槽形质量的影响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9)基于衍射光栅的精密位移图像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1.3 光栅式位移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光栅式位移图像解调方法研究现状
    1.5 研究现状分析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7 本章小节
第2章 光栅式精密位移测量理论分析
    2.1 光栅式位移测量系统工作原理
    2.2 位移信号光学感知成像相关理论
        2.2.1 光栅衍射原理
        2.2.2 运动光栅的多普勒频移理论
        2.2.3 测量光的相关偏振理论
        2.2.4 干涉光的形成理论
    2.3 位移图像信号处理理论
        2.3.1 正弦波光电信号解调理论
        2.3.2 光学图像信号解调理论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基于衍射光栅的精密位移图像式测量光学系统设计
    3.1 光栅的选择
        3.1.1 光栅类型的选择
        3.1.2 光栅线对数的选择
    3.2 光学系统设计分析
        3.2.1 光学系统的原理
        3.2.2 光学系统的理论推导
    3.3 平行分束器的设计
    3.4 光学系统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衍射光栅的精密位移图像解调方法设计
    4.1 引言
    4.2 条纹图像去噪方法的设计
        4.2.1 频域低通滤波原理
        4.2.2 非局部均值(NLM)去噪方法
        4.2.3 NLM去噪算法的核函数
        4.2.4 反比核NLM去噪方法设计
    4.3 条纹图像去噪方法仿真实验
        4.3.1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4.3.2 图像去噪仿真对比实验
    4.4 条纹图像位移解调方法设计
    4.5 条纹图像位移解调仿真实验
        4.5.1 图像细分定位实验
        4.5.2 图像位移解调实验
    4.6 条纹图像位移解调方法对比实验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光栅式位移图像静态测量实验
    5.1 实验系统搭建
        5.1.1 关键器件选型
        5.1.2 光学系统的搭建
    5.2 位移图像静态去噪实验
    5.3 条纹图像静态定位实验
    5.4 主要误差源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10)电纺制备含蒙药纳米纤维及其性能和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静电纺丝技术
    1.2 静电纺丝技术及其在医用材料领域研究现状
        1.2.1 静电纺丝技术在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
        1.2.2 静电纺丝技术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
        1.2.3 静电纺丝技术在伤口敷料中的应用
    1.3 传统蒙药发展现状
    1.4 经皮给药系统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含蒙药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含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2.3.2 含药纳米纤维交联
        2.3.3 含药纳米纤维形貌表征
        2.3.4 含药纳米纤维皮肤刺激性实验
        2.3.5 含药纳米纤维的抑菌实验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含药纳米纤维形貌表征
        2.4.2 含药纳米纤维交联
        2.4.3 含药纳米纤维皮肤刺激性实验
        2.4.4 含药纳米纤维的抑菌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蒙药纳米纤维有效成分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药粉与含蒙药纳米纤维中小分子成分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样本代谢物的定性与定量
        4.3.2 代谢物通路及分类注释
        4.3.3 抑菌小分子成分筛选
        4.3.4 原药粉与含药纳米纤维中差异小分子分析
        4.3.5 KEGG富集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定量结果
        4.4.2 数据质控
        4.4.4 抑菌小分子成分筛选
        4.4.5 原药粉与含蒙药纳米纤维中差异小分子成分分析
        4.4.6 KEGG富集气泡图
        4.4.7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Information for 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论文参考文献)

  • [1]二维纳米时栅位移测量理论与实验研究[D]. 王合文.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3]中药水提液理化特性对喷雾干燥过程的影响研究[D]. 李佳璇.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基于分子动力学单晶锗缺陷对纳米切削影响机理研究[D]. 张逸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单晶锗微纳米尺度塑性域切削特性研究[D]. 刘浩.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电纺法制备新型载蒙药嘎木朱尔纳米纤维及其性能研究[D]. 王静.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7]灵巧型偏振/强度共口径光学成像系统的研究[D]. 孙雪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8]铝膜分层结构对机械刻划光栅成槽过程的影响研究[D]. 于硕.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9]基于衍射光栅的精密位移图像测量方法研究[D]. 李舒航.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2)
  • [10]电纺制备含蒙药纳米纤维及其性能和成分分析[D]. 斯钦胡斯乐.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杂志信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