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雏军 不一样的并购味道(论文文献综述)
吴捕快[1](2021)在《伟大的治理从控制开始》文中研究表明公司控制权的实现一般是从控制股权比例开始的,进而控制董事会席位,从而达到控制其他重大事项表决权的目的,这样才能用自己的意志去影响公司,使公司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晋悼公在绵山治兵时,"宁可虚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滥位"。捕快在《虚位与滥位》(原文刊在《董事会》杂志5月刊)一文中认为,晋悼公虚位以待人,是看到了滥竽充数、盲目扩军的危害……企业在作决策部署时,
李洁[2](2018)在《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汉语拷贝结构”是指:同一句法成分在同一结构中的不同的句法位置出现两次,并导致产生结构义的结构形式。拷贝结构在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句法结构形式。本论文在大规模语料统计基础上,采用多平面和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拷贝结构进行了探讨。首先,把“拷贝”与“重复”、“重叠”的进行了区别性分析,并对“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给予界定,列出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拷贝结构形式。其次,细致分析了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形式特点和构成手段。根据拷贝的结构形式,将拷贝结构分成双边框架式和单边框架式两种类型。拷贝结构主要有拷贝成分的话题化、小句紧缩、对举和语义隐含四种手段。第三,深入探讨了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特征、功能和形成动因。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主要特征有四个方面:具有口语语体色彩、结构的独立性差、多为对称型结构、可以无限排列等。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考察了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功能。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形成动因,主要有四个:主观强调的目的、对称的审美心理、语言的经济原则和较高的使用频率。第四,从拷贝结构的形式入手,分析了“同语结构”。汉语界比较认同的典型的同语结构主要是两类:一是判断式的“X+(adv)+是+X”结构;二是让步式的“X是X”结构。对同语结构“X就是X”和“VP也是VP”进行了个案研究。第五,从语篇衔接的角度观察了现代汉语回声拷贝结构。回声拷贝结构并非只有“X就X”结构,让步义的“X是X”在交际中也常常是一种回声拷贝结构。第六,从话题的角度,分析了拷贝式话题结构。对“V也/都V”和“V了也就V了”进行了个案分析。第七,从结构的内部语义入手,分析了现代汉语连锁结构。现代汉语连锁结构是内部含有倚变关系的句法结构。“V1一M+V2一M”和“V一M算(是)一M”都是数量短语连接的连锁结构。第八,从词汇化的角度对拷贝式类固定短语进行了分析。并对“说V就V”和“大V特V”进行了个案研究。第九,拷贝式结构固化程度最高的就是拷贝式习语形式。对拷贝式习语“个顶个”和“谁跟谁”进行了个案研究。第十,总结归纳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刘际陆[3](2012)在《制度环境、董事会行为与终极股东掏空行为》文中提出从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传统研究主要基于股权高度分散而导致的管理者与外部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但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大股东掌握集中的股权,就有足够的权力来控制上市公司,并使得上市公司的各种决策为其自身谋取私利,将上市公司的资源从小股东手中转移到自己控制的企业中。现代公司治理研究重点也从经理层损害股东的代理问题转移到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代理问题上来了。根据产权经济学的观点,产权安排和制度环境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行为。因此,公司所有权安排作为公司最重要的治理机制,必然会对控股股东行为产生影响。在我国转型经济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处于终极股东超强控制状态,终极股东作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深刻地影响着有关控制权收益的财务行为。同时,我国上市公司终极股东为了自身利益通过自我交易从企业转移资源,如直接占用资金、债务担保和侵占公司投资机会等,甚至还可以稀释他人的股权来增加自身在企业的份额,如发行股票稀释其他股东权益。因此,基于制度环境和董事会行为的治理机制,研究终极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行为影响的内在机理与特征,为有效抑制与降低终极股东的掏空行为,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供理论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以产权性质为视角,采用分组分析的方法研究终极控制权、董事会行为和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文章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方法,从“问题提出→背景分析→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四个层面逐步展开研究。第1章“导论”提出问题,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和贡献;第2章“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掏空行为相关理论和文献,梳理了制度环境和董事会行为对掏空的影响机制,为后续研究打下经验基础;第3章“我国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机理和特征分析’描述了我国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实际情况,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现实的制度与环境背景,使本文的研究能够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第4章“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分析了制度环境、董事会行为和所有权比例与掏空行为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基于终极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掏空行为理论模型,形成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5章“控制权、控制人变更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是基于2005-2010年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先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权对掏空行为的影响;第6章“董事会行为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在第5章基础上,在加入董事会行为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终极股东控制权对董事会行为的影响.进而导致通过董事会行为影响掏空行为;第7章“制度环境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在第5和6章的基础上,在加入制度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制度环境对终极控制权和董事会行为的影响,进而导致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又结合主成份分析法研究了制度环境、董事会行为和终极控制权三个因子对掏空行为的影响程度大小,以期明确主次,对症下药;文章最后是第8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主要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治理我国上市公司掏空行为的政策建议,同时对本文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通过上述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近年来上市公司资金占用现象仍然存在,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一方面,占用形式上从传统的关联购销业务向隐蔽的担保租赁业务转移;另一方面,生产经营性关联交易额逐年增长,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更容易形成资金占用现象,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更加严重。(2)理论模型研究表明,终极股东的持股比例与掏空行为成倒U型关系,意味着终极股东的行为具有“掏空”和“监督经营”两种导向。当股东持股比例低于某一极值时,随着其持股比例的增加,股东倾向于掏空上市公司;当持股比例高于某一极值时,则会产生“利益趋同效应”;不考虑其他情况时,规范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公司治理将有助于抑制控股股东掏空行为。(3)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中董事会行为的差异性,影响了终极股东的掏空行为。与非政府控制公司相比,政府控制公司中董事会的独立性更差,羊群行为更显着,勤勉程度更低;进一步的,市级及以下政府控制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勤勉度更低,羊群行为更严重,导致终极股东掏空行为最严重,省级政府控制公司次之,中央政府控制公司掏空比例最低;非政府控制公司中,资本家控制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勤勉度最低,羊群行为最严重,掏空行为也最严重:企业家控制公司掏空行为受到的影响最小;外资控制公司指标系数的显着性都不强。(4)终极股东的控制权特征直接影响了其掏空行为。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和超额控制更多的体现出“壕沟效应”,而现金流权的“协同效应”不显着;在政府控制公司中,政府控制级别越低,控制权特征的“壕沟效应”越强:与资本家控制的上市公司相比,企业家控制公司的控制权特征的“壕沟效应”较低;外资控制公司中控制权特征则表现为“协同效应”。(5)董事会独立性受产权性质和控制权的影响,进而影响终极股东的掏空行为。董事会的独立性随着终极股东控制权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政府控制属性对董事会独立性产生了显着性影响,即政府控制公司中董事会的独立性较低;同时,在政府控制公司中,控制权的效应随着政府控制级别增加而作用降低;控制权在企业家控制公司作用最显着,其次为政府控制公司。(6)董事会羊群行为也受产权性质和控制权的影响,进而也影响终极股东的掏空行为。终极股东的控制权与董事会羊群行为之间成正相关关系;政府控制属性对董事会羊群行为产生了显着性影响,即政府控制公司中董事会更容易产生羊群行为;但是,控制权对羊群行为的影响显着性不强,尤其是外资控制公司都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7)董事会勤勉也与产权性质和控制权相关,并影响着终极股东的掏空行为。董事会勤勉程度与终极股东控制权之间显着性负相关;政府控制属性对董事会成员的勤勉程度产生了显着性影响,政府控制公司中董事会成员勤勉程度明显低于非政府控制公司;在政府控制公司中,控制权的效应随着政府控制级别增加而效果更显着;而非政府控制公司中,企业家控制和外资控制公司的控制权作用都较低,这也说明企业家和外资控制公司中董事会成员勤勉程度更高。(8)制度环境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有显着性影响。市场化程度越高、政府干预程度越小、法治水平越高,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概率就越低;其中市场化指数的抑制作用最强,法治水平指数抑制作用最小;由于政府的政治权优势,政府控制公司受制度环境的影响小于非政府控制公司;政府控制公司中,省级政府控制公司的掏空行为受制度环境的影响最大;在非政府控制公司中,制度环境对资本家控制公司掏空行为有显着性抑制作用,市场化进程和政府干预程度对企业家控制公司有抑制作用。(9)不同制度环境下,终极股东的控制权也具有差异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造成较多资本进入上市公司,一定程度上稀释终极股东控制权,也致使终极控股股东的行为更多的暴露在“阳光”下,从而约束“掏空”行为;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政府进入上市公司股权的可能性增大,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相对较集中,进而加剧掏空行为;法治水平高的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和控制权也相对较高,但是上市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率较低,即掏空程度较小。(10)不同制度环境下,董事会行为具有显着性差异。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政府干预程度低,经理人市场相对发达,法治水平较高,董事会独立性相对较强,羊群行为较低,董事会更加努力工作,因此,终极股东掏空行为概率越低。(11)制度环境、董事会行为和终极控制权对掏空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别。制度环境、董事会独立性和董事会勤勉三个因子对掏空行为都具有制约作用,并且从抑制作用来看,制度环境是最有效的,其次为董事会勤勉程度,而董事会的独立性效果最差;终极控制权则加剧了掏空行为。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1)目前对我国上市公司掏空行为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而对后股权分置时期的经验研究却很少,本文的研究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2)本文将上市公司更加完美地分成中央政府控制、省级政府控制、市级及以下政府控制、企业家控制、资本家控制和外资控制等六类,比起以往研究,更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减少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具有一定进步:(3)采用间接法来计算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区别于以往学者的直接法计算资金占用,更加关注了隐蔽的关联交易行为;(4)区别于传统的董事会特征等结构性因素的经验研究,从董事会独立性、羊群行为和勤勉等角度来刻画董事会行为,具有一定新颖性和现实意义。由于能力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尚存在一定的局限:(1)没有深入研究控制权、董事会行为和市场化进程之间的交互作用,更好地揭示掏空行为的影响因素;(2)随着资本市场和控制权市场的发展,关联担保已经上升为最重大的关联交易,增加了关联企业之间的财务风险,没有对关联担保进行相关研究;(3)对董事会羊群行为的指标的选择,由于董事会决议公告的限制,没有能找到更加合适的衡量指标,对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4)研究对象有待进一步拓展,如加入譬如高管政治关系、董事会网络格局等;以上局限将在今后研究中继续深入探讨。
苗加清[4](2010)在《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私营企业主阶层是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伴随着私营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新的社会阶层,与当代中国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等传统阶级、阶层相比,私营企业主阶层有着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利益需求,相应地,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作为当代中国政治生活领域的新现象,也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私营企业主阶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重要的统战对象,尽管摆脱不了私营经济和私营资本“人格化”代表的本质属性,但他们从来都是中国的社会公民,目前在总体上仍然属于人民的范畴,他们的政治参与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经济前提、政策依据、主观需求和社会历史条件,因而,党和政府要在政治上容纳私营企业主阶层,有序扩大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而不能将其排除在政治体系之外。到目前为止,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实践经历了政治冷漠与政治体制之外徘徊、政治参与意识觉醒与无序有限参与、政治参与意识强化与有序扩大参与三个发展阶段,并且呈现出政治参与目的多重性、政治参与方式多样性、政治参与效果差别性等总体特征。同时,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也存在着立意不高、动力不足等问题,并且还存在着务虚性政治参与、非常态政治参与、非法性政治参与等现象,因而,党和政府又必须对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加以引导,把它控制在现有政治制度许可和容纳的范围之内。政治参与是把双刃剑,有效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抑弊兴利,促进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合法化、有序化、制度化,一方面,要求私营企业主阶层自身必须主动加强自我认知,自觉规范财富运行方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义务,努力创造出良好的政治参与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形成较为完整的政治参与自律规范,以合法、合理、合情的方式有序参与政治。另一方面,党和政府面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不断变化及其政治参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必须审时度势,在塑造良好的社会舆情条件和合理协调社会各个阶层政治参与格局的同时,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通过体制调整和制度创新,实现党和政府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为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私营企业主阶层合法、有序开展政治参与活动,及时将私营企业主阶层这股社会力量导入现有政治体系,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进步的积极力量。
屈丽丽[5](2009)在《黄光裕最后的审判》文中提出问题首富锒铛入狱,涉案官员纷纷落马,“黄金律师团”齐齐封口,定罪指控一变再变……诸疑点交织构成了黄光裕“最后的审判”。 如果不出意外,本月底,历时一年有余的黄案将开庭审理,无论结果如何,它都足以列入中国经济史要。 对于羁押一年有余的黄光裕来说?
王渊[6](2007)在《博西电器双独立品牌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家电大国,但并没有成为家电强国,制造规模和需求的快速扩张并没有带来整体竞争力的质变。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除了缺少核心技术以外,也暴露出我国家电企业在品牌方面的缺失。长期以来,在中国市场具有很强溢价能力的家电产品,也一直都是以国外品牌为主。树立高档、高价值的品牌形象,使品牌拥有较高的溢价能力并运用多品牌策略覆盖细分市场也就成为国内厂家所追求的目标。跨国巨头博世-西门子电器公司在中国市场成功运用了双独立品牌的营销策略,他们把博世与西门子两个品牌同样定位在高端市场,不同之处在于锁定不同的高端细分市场,赋予两个品牌不同的品牌特征和内涵,从而在公司内部和外部构成激烈的竞争,进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这种营销模式是我国目前白色家电行业少有的创新营销模式。本文基于对博世-西门子公司在中国发展历程及发展战略的陈述,结合波特五力模型与SWOT方法对其在中国市场的内外部环境作了精要分析,突出了我国白色家电产业竞争白热化的产业格局。文章同时运用营销工程所学方法理论和分析软件,并结合实际问卷调查数据,对外资与国产电冰箱品牌进行了细分市场和市场定位的定量分析,针对特定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来得到博西电器双品牌运作的实际依据,让具体的品牌营销借助软件来进行定量分析,用实际图形与数据说明问题。随后文章结合4Ps营销理论,从双独立品牌的定位、目标细分市场、产品、价格、服务、渠道、促销、及面临问题等各方面就营销策略进行全面分析和详细阐述。本文针对博西电器双品牌双渠道营销模式下的一些具体市场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与研究,希望不仅对白色家电多品牌营销有所裨益,对于中国的家电产业的营销探索工作也有所借鉴。
倪燕[7](2006)在《财经类报纸的品牌建立及运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经新闻分为三种,宏观经济新闻、中观经济新闻和微观经济新闻,财经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实用性。我国财经类报纸分为五大类,综合性经济报纸、证券金融类报纸、新兴综合性财经类报纸、区域性财经报纸和产业经济报纸。我国财经类报纸分为四个阶段,代表者分别为1、《市场报》;2《中华工商时报》;3、《中国经营报》;4、《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5、《第一财经日报》。现状是老牌财经日报正在谋求改制,专业证券类报纸正转型为综合性财经类报纸,新兴财经周报也在向日报进军,还不断有新兴的财经日报进入这个市场。 目前,我国财经类报纸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读者群太小,内容同质化严重,广告量太小等等。财经类报纸公信力方面的问题尤为读者所关注,表现在:真实性的问题,为利益集团代言,未行使好监督功能。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建立财经类报纸的品牌,品牌是历史、故事沉淀的结果,财经类报纸的品牌建立,首先需要建立公信力,并且需要在挖掘读者、创新内容版式、培养合格采编人才、提高专业化水平四个方面下功夫。 针对财经类报纸广告量小、发行量小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实施博弈的价格战略,不断拓展广告资源,运用精确发行的战略。最后,本文提出,财经类报纸的发展趋势,在新环境下,传统综合性财经类报纸和传统证券类报纸在转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杨胜华[8](2006)在《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香港中资企业是指资本来自内地并在香港注册和经营运作的企业群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香港中资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但是由于香港中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横跨香港和内地,受到两地不同制度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导致香港中资企业在快速成长的同时,暴露出了不少内部治理和国家监管方面的问题。因此,研究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可为完善中资企业及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和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借鉴。 本文主要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的三大机制,发现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主要存在着“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多重制肘的董事会和“行政官员式”的经理层等特点。本文还对香港中资企业与香港华资企业、内地国有企业之间的内部治理模式及国际经验做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内部治理功能趋同的观点。并对香港中资企业大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三方进行了博弈分析,进一步理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理论框架下,本文以2002~2004年72家香港中资上市公司,50家香港华资企业和200家内地深市和沪市国有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及经理层激励三个维度,对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及绩效展开经验研究,既发现了国有企业的一般特征,如股权集中度高、制衡度低,高管利益趋同与壕沟防守效应等;也发现了香港中资企业的特色激励——股票期权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此外,本文还分别对香港中资企业、香港华资企业和内地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状况及治理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香港中资企业的治理水平优于内地国有企业,劣于香港华资企业。 最后,本文指出:作为国有企业改革试点的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水平和市场认可程度仍有待提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严震宇[9](2006)在《权力不对称与路径依赖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制度失效”的经济社会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的制度失效现象,它主要包括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效度低迷以及职工地位下降。通过借鉴历史制度主义、市场转型理论及其争辩和嵌入性的概念,本文首先批判经济学以股份制改造和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制度设计均存在弊端,它们共同忽略了转型社会所具有的政治强制性、经济渐进性、文化异己性以及市场非均衡发展特征。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本文强调中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变迁是在再分配体制内的渐进式改革,因此国有企业的性质、单位制度以及依附文化为产权改革提供了一个结构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产权制度失效的根源在于权力不对称与路径依赖。前者说明政府权力对产权改革的过渡干预以及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阻碍产权改革公平、良性发展;后者指企业对政府的政策依赖以及经理人员和工人对旧体制的依附心态导致产权改革达不到既定目标。因此,产权改革需要克服“只改产权”的片面做法,而采取一种制度互补与共同演化的思路。即,只有产权制度与非产权制度相互补充,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共同演化,产权改革才能良性发展。
魏秀丽[10](2006)在《董事行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的绩效关系到公司治理的绩效。从国内外公司治理实践来看,改进和提高董事会绩效成为公司治理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大部分针对董事会绩效的研究集中在董事会结构和特征的研究上,这些针对董事会的“硬性”方面的研究是为了提高董事会的合规性。但是所有的董事会治理问题都离不开人的问题,因为有效的方向指引最终还是要靠人的判断,优秀董事会绩效最终要靠人的努力来实现。因此,本文选取了董事个体为基本研究单位,从董事会绩效出发、以董事的行为机制为中介、最终又回归到董事会绩效上来的研究思路来研究如何提高董事会的绩效。 从董事行为机制的角度来研究董事会绩效的提高,是基于个体行为规律的基础之上的。董事行为机制就是要解决董事行为时面临的四个问题: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如何改进行为?因此,董事的职能定位、董事的行为激励、董事的行为约束和董事的行为矫正就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董事的职能定位解决的就是目标行为的设定问题,即董事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在实践中,大量存在着董事不清楚自己的具体职责和无法很好地履行职责的现象,原因一方面是没有给董事一个清晰的行为指引造成董事的角色模糊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董事会职能之间的冲突导致了董事个体的角色冲突和角色过载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追根究底的研究董事会职能之间的冲突,然后结合不同类型董事的特点对董事进行合理的职能定位,以解决上述的角色问题。 董事的行为激励则集中在对董事的激励问题上。这首先涉及到董事的行为动力问题,把握董事行为动力的类型和各自的激励特点是解决董事激励问题的基础。在所有的激励方式中,经济报酬激励具有基础性作用,那么如何通过经济报酬来激励具有不同的职能定位的董事有效地完成各自的职能呢? 对董事行为约束的关注源于众多的董事违法违规事件的出现。谁能成为约束董事的真正约束主体?约束主体通过什么手段和方式来约束董事?有哪些实现的途径?这些问题的回答能够比较清晰的解释为什么我们现实中对于董事行为缺乏约束的原因,并对今后政策制定和制度完善提供方向。 董事行为矫正主要通过董事会及董事的评估得以解决。通过评估,董事知道自己的行为在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的改进,还欠缺哪些能力。董事会及董事
二、顾雏军 不一样的并购味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顾雏军 不一样的并购味道(论文提纲范文)
(2)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关于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界定 |
1.2.1 重叠、重复与拷贝 |
1.2.2 现代汉语拷贝结构 |
1.3 研究的内容、目标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对象和目标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理论基础、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语料的来源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形式特点和构成手段 |
2.1 拷贝结构的框架模式 |
2.1.1 双边框架式 |
2.1.2 单边框架式 |
2.2 拷贝结构的构成手段 |
2.2.1 拷贝成分话题化 |
2.2.2 小句紧缩 |
2.2.3 对举格式 |
2.2.4 语义隐含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特征、功能和形成动因 |
3.1 结构的主要特征 |
3.1.1 强烈的口语语体色彩 |
3.1.2 结构的独立性差 |
3.1.3 结构大都具有对称性 |
3.1.4 结构可以无限排列 |
3.1.5 结构的固化程度有差异 |
3.2 拷贝结构的功能 |
3.2.1 句法上的功能 |
3.2.2 语义上的功能 |
3.2.3 语用上的功能 |
3.3 结构的形成动因 |
3.3.1 主观强调的目的 |
3.3.2 对称的审美心理 |
3.3.3 语言的经济原则 |
3.3.4 较高的使用频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从结构形式看拷贝结构:同语结构 |
4.1 关于“同语结构” |
4.1.1 什么是“同语结构” |
4.1.2 同语结构的研究范围 |
4.1.3 判断式同语结构的研究 |
4.1.4 让步式同语结构的研究 |
4.1.5 其他语言的同语式及对比研究 |
4.2 同语结构“X就是X”的语义特性、情态功能及否定隐含 |
4.2.1 结构的语义特性 |
4.2.2 结构的情态功能 |
4.2.3 结构的否定隐含 |
4.3 同语结构“VP也是VP”的语义、功能及成因 |
4.3.1 变项VP与相关变式 |
4.3.2 构式义与表达功能 |
4.3.3 构式的历时演化 |
4.3.4 成因和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从语篇衔接看拷贝结构:回声拷贝结构 |
5.1 “回声拷贝结构”的相关研究 |
5.1.1 “回声拷贝结构”的界定 |
5.1.2 “回声拷贝结构”研究的对象 |
5.1.3 结构中的“回声”成分 |
5.1.4 回声拷贝结构“X就X”的格式义 |
5.1.5 回声拷贝结构的功能 |
5.1.6 研究中的不足 |
5.2 “X 就 X”格式研究述评 |
5.2.1 “X就X”格式的归属 |
5.2.2 “X就X”格式的变体形式 |
5.2.3 格式的界定范围 |
5.2.4 “X就X”格式的语义分析 |
5.2.5 “X就X”格式的句法特征 |
5.2.6 “X就X”格式的历时研究 |
5.2.7 小结 |
5.3 让步义回声拷贝结构“X是XP,就是”考察 |
5.3.1 结构中的回声成分 |
5.3.2 结构的变式 |
5.3.3 结构中的“是” |
5.3.4 结构的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从话题化看拷贝结构:拷贝式话题结构 |
6.1 关于“拷贝式话题结构” |
6.1.1 汉语中的“话题” |
6.1.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界定 |
6.1.3 方言中的拷贝式话题结构研究 |
6.1.4 普通话中的拷贝式话题结构 |
6.2 由条件小句到形态化:拷贝式话题结构“V也/都VP” |
6.2.1 “V也/都VP”结构的类型 |
6.2.2 “V也/都VP”结构的表达功能 |
6.2.3 “也”、“都”导致的结构差异 |
6.2.4 结构的形态化 |
6.3 含时体标记的拷贝式话题结构:V了也就V了 |
6.3.1 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 |
6.3.2 “V了也就V了”结构的语义分析 |
6.3.3 构式义与词汇义的相互制约 |
6.3.4 “V了也就V了”结构的语用特点和功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从语义关系看拷贝结构:连锁结构 |
7.1 关于“连锁结构”的研究 |
7.1.1 汉语中的“驴子句” |
7.1.2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
7.1.3 连锁句 |
7.1.4 连锁结构 |
7.2 现代汉语中的连锁结构“V_1一M+V_2一M” |
7.2.1 前人的研究 |
7.2.2 结构的句法功能 |
7.2.3 结构的内部构件 |
7.2.4 结构内部的逻辑关系 |
7.2.5 结构的语义和功能 |
7.2.6 结构的固化与习语化倾向 |
7.3 现代汉语中的连锁结构:“V一M算(是)一M” |
7.3.1 相关的研究 |
7.3.2 结构的语义功能及其分化 |
7.3.3 结构的演变 |
7.3.4 “V一M算一M”与“V一M是一M”的转换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从词汇化看拷贝结构:拷贝式类固定短语 |
8.1 关于拷贝式类固定短语 |
8.1.1 类固定短语的提出 |
8.1.2 框式结构与待嵌格式 |
8.1.3 拷贝式类固定短语 |
8.1.4 相关研究成果 |
8.2 谈拷贝式类固定短语“说 X 就 X” |
8.2.1 “说X就X”结构的语义特点 |
8.2.2 “说X就X”结构的连用 |
8.2.3 “说X就X”与“想X就X” |
8.3 谈拷贝式类固定短语“大V特V” |
8.3.1 “大V特V”结构的内嵌成分 |
8.3.2 “大V特V”结构的句法表现 |
8.3.3“大V特V”结构的表达功能 |
8.3.4 “大V特V”结构的发展演变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从习语化看拷贝结构:拷贝式习语 |
9.1 现代汉语中的习语及拷贝式习语 |
9.1.1 现代汉语中的习语 |
9.1.2 习语的相关研究 |
9.1.3 拷贝式习语 |
9.2 主观足量习语词“个顶个” |
9.2.1 “个顶个”的句法分布 |
9.2.2 “个顶个”的语义分析 |
9.2.3 “个顶个”的语用功能 |
9.2.4 “个顶个”的形成动因 |
9.2.5 “个顶个”与“每个”、“个个”的差异 |
9.3 拷贝式习语“谁跟谁”及形成机制 |
9.3.1 现代汉语中“谁跟谁” |
9.3.2 “谁跟谁”的相关说法 |
9.3.3 结构内“跟”的性质 |
9.3.4 语气词“呀(啊)”的功用 |
9.3.5 拷贝式习语“谁跟谁”的形成机制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 |
10.1 论文的主要观点 |
10.2 论文的创新点 |
10.3 论文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制度环境、董事会行为与终极股东掏空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制度环境 |
1.2.2 董事会行为 |
1.2.3 终极股东 |
1.2.4 掏空行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贡献 |
2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终极股东的掏空行为 |
2.1.1 掏空行为的提出 |
2.1.2 控制权对掏空行为的影响 |
2.1.3 产权性质对掏空行为的影响 |
2.1.4 控制人变更对掏空行为的影响 |
2.2 董事会行为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影响 |
2.2.1 董事会行为研究 |
2.2.2 终极股东对董事会行为影响 |
2.2.3 董事会行为对掏空行为影响 |
2.3 制度环境对掏空行为影响 |
2.3.1 制度环境研究 |
2.3.2 制度环境对掏空行为影响 |
2.4 文献述评 |
3 我国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特征和机理分析 |
3.1 我国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特征分析 |
3.1.1 关联交易分组统计 |
3.1.2 资金占用形成的数理分析 |
3.2 掏空行为的微观机理与经济实质 |
3.2.1 掏空行为发生的微观机理 |
3.2.2 掏空行为的经济实质 |
3.3 我国终极股东掏空行为制度背景分析 |
3.3.1 公司所有权结构不合理 |
3.3.2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失效 |
3.3.3 法制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
3.3.4 外部治理机制有待完善 |
3.4 掏空行为的抑制机制 |
3.4.1 运用股权制衡作用 |
3.4.2 发挥董事会监督机制 |
3.4.3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3.4.4 加强外部治理机制 |
4 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4.1 理论分析 |
4.2 模型假设 |
4.3 模型构建与分析 |
4.3.1 持股比例对掏空成本影响 |
4.3.2 内部治理对掏空行为影响 |
4.3.3 制度环境对掏空行为影响 |
4.3.4 持股比例对掏空行为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控制权、控制人变更对掏空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掏空行为影响 |
5.1.2 产权性质对掏空行为的影响 |
5.1.3 不同产权性质下终极控制权对掏空行为的影响 |
5.1.4 终极控制人变更对掏空行为的影响 |
5.2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获取 |
5.2.2 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
5.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5.3.2 产权性质对掏空行为的影响分析 |
5.3.3 不同产权性质下终极控制权对掏空行为的影响分析 |
5.3.4 控制人变更对掏空行为的影响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董事会行为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终极股东控制、董事会独立性与掏空行为 |
6.1.2 终极股东控制、董事会羊群行为与掏空行为 |
6.1.3 终极股东控制、董事会勤勉与掏空行为 |
6.2 实证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定义 |
6.2.3 实证模型 |
6.3 实证研究及分析 |
6.3.1 样本总体分析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终极股东控制对董事会独立性的影响 |
6.3.4 终极股东控制对董事会羊群行为的影响 |
6.3.5 终极股东控制对董事会勤勉的影响 |
6.3.6 终极股东控制、董事会行为与掏空行为 |
6.3.7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制度环境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1.1 市场化进程与掏空行为 |
7.1.2 政府干预与掏空行为 |
7.1.3 法律环境与掏空行为 |
7.2 实证研究设计 |
7.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7.2.2 变量定义 |
7.2.3 实证模型 |
7.3 实证研究及分析 |
7.3.1 样本公司的总体描述性分析 |
7.3.2 相关性分析 |
7.3.3 制度环境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 |
7.3.4 稳健性检验 |
7.4 进一步分析 |
7.4.1 加入制度环境对终极控制权影响的因素 |
7.4.2 加入制度环境对董事会行为影响的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相关对策建议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重要概念的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视域、方法与内容 |
1.5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私营经济的发展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形成 |
2.1 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
2.1.1 “私营企业”的基本内涵 |
2.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轨迹 |
2.1.3 当代中国私营企业的基本状况 |
2.1.4 增强对当代中国私营企业的理性认知 |
2.2 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总体特征 |
2.2.1 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及其发展运用 |
2.2.2 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形成的判断标准 |
2.2.3 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总体特征 |
2.3 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与地位 |
2.3.1 马克思主义评价阶级阶层的基本方法 |
2.3.2 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 |
2.3.3 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基本地位 |
第三章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依据 |
3.1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及其发展运用 |
3.1.1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的基本内容 |
3.1.2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
3.1.3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的现实启示 |
3.2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经济前提 |
3.2.1 经济基础与政治参与的辩证关系 |
3.2.2 私营企业主阶层的财富来源与性质 |
3.2.3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经济根源 |
3.3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客观依据 |
3.3.1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国家制度依据 |
3.3.2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法律政策依据 |
3.3.3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政党理论依据 |
3.3.4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环境设施条件 |
3.4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主观条件 |
3.4.1.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意识条件 |
3.4.2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动力源泉 |
3.4.3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能力条件 |
3.5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历史观照 |
3.5.1 西方资产阶级政府是“富人俱乐部” |
3.5.2 中国历史上存在“商而优则仕”现象 |
第四章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现状 |
4.1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实践进程 |
4.1.1 政治冷漠与政治体制之外徘徊阶段 |
4.1.2 政治参与意识觉醒与无序、有限参与阶段 |
4.1.3 政治参与意识强化与有序、扩大参与阶段 |
4.2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总体特征 |
4.2.1 政治参与目的的多重性 |
4.2.2 政治参与方式的多样性 |
4.2.3 政治参与效果的差别性 |
4.3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重要意义 |
4.3.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参与理论 |
4.3.2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
4.3.3 为私营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机与活力 |
4.4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问题和不足 |
4.4.1 政治参与的立意不高 |
4.4.2 政治参与的动力不足 |
4.4.3 存在非常态政治参与现象 |
4.4.4 存在非法性政治参与现象 |
4.5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 |
4.5.1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主体因素变化趋势 |
4.5.2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客观因素变化趋势 |
4.5.3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实践发展趋势 |
第五章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自律规范 |
5.1 私营企业主阶层的财富运行规范 |
5.1.1 合理控制资本的运行界限 |
5.1.2 理性对待资本“原罪”问题 |
5.1.3 树立正确的财富道德观 |
5.2 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行为规范 |
5.2.1 塑造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 |
5.2.2 与其他社会阶层和睦相处 |
5.2.3 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
5.3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实践规范 |
5.3.1 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和政治参与观 |
5.3.2 遵循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原则 |
5.3.3 处理好参政、从政与经商的关系 |
第六章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引导措施 |
6.1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引导理论及其发展 |
6.1.1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引导理论的基本点 |
6.1.2 当代中国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实践经验 |
6.2 引导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基本原则 |
6.2.1 坚持和服从党的统一领导原则 |
6.2.2 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原则 |
6.2.3 坚持循序渐进有序扩大的原则 |
6.3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舆情引导 |
6.3.1 理论界要站稳基本的政治立场 |
6.3.2 社会公众要回归政治认识理性 |
6.3.3 媒体宣传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
6.3.4 党和政府要加强舆论政策指导 |
6.4 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实践引导 |
6.4.1 优化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政治环境 |
6.4.2 协调私营企业主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关系 |
6.4.3 拓展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渠道 |
6.4.4 加强对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协调指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博西电器双独立品牌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0.2 本文的分析方法 |
第一章 品牌营销及多品牌营销概念 |
1.1 品牌定义 |
1.2 品牌的功能和作用 |
1.3 市场细分 |
1.4 品牌定位 |
1.5 多品牌营销 |
第二章 博西电器在中国的产业环境和竞争格局 |
2.1 国内白色家电市场发展状况及趋势 |
2.2 博世-西门子电器公司在中国的历史沿革 |
2.3 行业竞争分析 |
2.4 运用SWOT 模型分析博西电器中国的内外部环境 |
第三章 运用营销工程软件对消费者需求进行定量分析 |
3.1 基于问卷的设计和数据收集 |
3.2 基于营销工程细分市场和定位模型的分析方法 |
3.3 用市场细分模型来对冰箱消费者做市场细分 |
3.4 用定位模型针对冰箱消费者做市场定位分析 |
第四章 博西电器双品牌双渠道营销策略 |
4.1 博世品牌引入中国市场的由来 |
4.2 双独立品牌的定位及目标市场 |
4.3 双独立品牌的价格策略 |
4.4 双独立品牌的产品和服务策略 |
4.5 双独立品牌的渠道策略 |
4.6 博世品牌的推广和市场反应 |
4.7 双独立品牌运作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基于一类白领消费者电冰箱购买调查问卷 |
附录二:聚类分析树状图 |
附录三:市场细分模型 11 项购买期望参数所得平均值 |
附录四:基于问卷对 7 个冰箱品牌评价的平均得分 |
致 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财经类报纸的品牌建立及运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财经类报纸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财经新闻的定义和特点 |
第二节 我国重要财经类报纸的分类 |
第三节 我国财经类报纸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我国财经类报纸的市场竞争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财经类报纸的市场分析 |
第二节 财经类报纸的主要竞争态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财经类报纸的公信力方面的问题 |
第三章 建立财经类报纸的品牌 |
第一节 财经类报纸品牌建立分析 |
第二节 公信力是财经类报纸品牌的根基 |
第三节 建立财经类报纸品牌的四大要素 |
第四节 专业化提升财经类报纸品牌价值 |
第四章 财经类报纸的营销战略 |
第一节 博弈的价格战略 |
第二节 拓展广告资源 |
第三节 发行战略——精确发行 |
第五章 新环境下财经类报纸的转型 |
第一节 综合性财经类报纸制度转型 |
第二节 证券、金融报纸整体转型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谢辞 |
(8)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香港中资企业 |
1.2.2 内部治理机制 |
1.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逻辑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1.4.1 本文研究方法 |
1.4.2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关于香港中资企业 |
2.1.2 关于公司外部治理 |
2.1.3 关于公司内部治理 |
2.1.4 评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不完全契约理论 3. 公司内部治理的三大机制 |
3.1 股东治理 |
3.1.1 控股股东 |
3.1.2 机构股东 |
3.1.3 中小股东 |
3.2 董事会治理 |
3.2.1 有关董事的产生及类型 |
3.3.2 董事会的表决机制 |
3.2.3 董事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3.2.4 独立董事制度 |
3.3 经理层治理 |
3.3.1 经理的选聘机制 |
3.3.2 经理层激励 4. 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的演变分析 |
4.1 香港中资企业发展路径 |
4.2 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的双重制度约束 |
4.2.1 国有企业监管体制 |
4.2.2 香港公司法与证券市场监管体制 |
4.3 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现状 |
4.3.1 “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 |
4.3.2 多重制肘的董事会 |
4.3.3 “行政官员式”的经理层 5. 香港中资企业大股东、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关系的博弈分析 |
5.1 文献回顾 |
5.1.1 国外文献回顾 |
5.1.2 国内文献回顾 |
5.1.3 小结 |
5.2 大股东与董事会的博弈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模型的设立 |
5.2.3 相关讨论 |
5.3 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博弈 |
5.3.1 问题的提出 |
5.3.2 模型的设立 |
5.3.3 相关讨论 |
5.4 小结 6. 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模式:比较研究 |
6.1 香港中资与华资企业内部治理模式比较 |
6.1.1 香港华资企业内部治理模式 |
6.1.2 内部治理模式比较 |
6.2 香港中资与内地国企内部治理模式比较 |
6.2.1 内地国企内部治理模式:特殊的双元制模式 |
6.2.2 内部治理模式比较 |
6.3 内部治理的国际经验 |
6.3.1 英美模式:强管理者、弱所有者 |
6.3.2 德国模式:双重委员会制度 |
6.3.3 日本模式:主银行的相机治理 |
6.3.4 东欧模式:内部人控制 |
6.4 结论:公司内部治理的功能趋同 7. 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绩效的实证分析 |
7.1 相关研究回顾 |
7.1.1 关于股权治理 |
7.1.2 关于董事会治理 |
7.1.3 关于经理层激励 |
7.1.4 简要评述 |
7.2 变量定义与样本描述 |
7.2.1 变量选择 |
7.2.2 样本和数据说明 |
7.3 实证分析I:香港中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 |
7.3.1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 |
7.3.2 董事会与公司绩效 |
7.3.3 经理层 |
7.4 实证分析II:与香港华资上市公司的比较 |
7.4.1 描述性统计 |
7.4.2 相关性分析 |
7.5 实证分析III:与内地国有上市公司的比较 |
7.5.1 描述性统计 |
7.5.2 相关性分析 |
7.5.3 回归分析 |
7.6 小结 8. 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1.1 内部治理水平 |
8.1.2 市场认可程度 |
8.1.3 国有企业改革的试点 |
8.2 主要政策建议 |
8.2.1 采用多元化、混合型的股权结构 |
8.2.2 完善董事会制度,增强董事会的决策独立性 |
8.2.3 适当加大股权激励,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 |
8.2.4 完善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8.3 未来研究方向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
(9)权力不对称与路径依赖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制度失效”的经济社会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革的初衷 |
第三节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制度失效” |
一、国有资产流失 |
二、职工利益受损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五节 我的主张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背景及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制度变迁理论 |
一、制度 |
二、制度变迁 |
三、制度变迁的特点 |
第二节 市场转型理论 |
第三节 嵌入性与惯习 |
第四节 比较与思考 |
第三章 产权改革的社会学反思 |
第一节 西方产权理论与反思 |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
二、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局限性 |
第二节 中国产权制度的设计与反思 |
一、造就法人产权主体的股份制改革 |
二、国有企业内部结构治理改革 |
三、国有企业外部市场环境改造的改革思路 |
四、产权制度设计的社会学反思 |
第三节 中国转型阶段的制度环境 |
一、转型阶段的社会特征 |
二、市场化发展水平 |
第四章 产权改革“制度失效”的社会根源 |
第一节 国有企业非产权改革 |
一、国有企业改革动因分析 |
二、非产权改革主导的国有企业转轨(1978-1992 年) |
三、非产权改革的实践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产权改革中的权力不对称 |
一、政府的权力垄断 |
二、政府官员与利益集团的联盟 |
第三节 产权改革中的路径依赖 |
一、政策依赖 |
二、意识形态依赖 |
第五章 制度共存与共同演化:产权改革“制度失效”的治理 |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 |
一、正确认识政府在国企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完善经理人约束机制 |
一、完善国有企业经理人制度 |
二、加强内部约束 |
三、加强外部约束 |
第三节 促进意识观念的共同演化 |
一、政府官员的观念转变 |
二、企业经理人的观念转变 |
三、职工的观念转变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10)董事行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定位和逻辑思路 |
1.2.1 本文的研究定位 |
1.2.2 本文的逻辑思路 |
1.3 研究路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路径 |
1.3.2 结构和内容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1 行为“三分法”与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同作用机理 |
1.4.2 将荣誉从声誉的概念中分离出来 |
1.4.3 为董事会结构设置提供新思路 |
1.4.4 提出了基于董事职能的薪酬设计理念 |
第2章 有关董事会绩效的文献综述 |
2.1 董事会绩效的基础理论 |
2.1.1 董事会的性质 |
2.1.2 董事会的职能 |
2.2 董事会特征同董事会绩效的经验研究 |
2.2.1 董事会结构性特征同董事会绩效的关系 |
2.2.2 董事的职业和学历特征同公司绩效的关系 |
2.2.3 董事会会议同公司绩效的关系 |
2.2.4 综合评价 |
2.3 董事会的作用机理研究 |
2.3.1 董事会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框架 |
2.3.2 董事的激励与董事会绩效 |
2.3.3 董事会及董事的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董事行为机制分析框架的构建 |
3.1 相关基础理论 |
3.1.1 组织行为学理论 |
3.1.2 机制理论 |
3.1.3 激励理论 |
3.2 董事行为机制分析框架的构建 |
3.2.1 董事会治理与董事行为机制 |
3.2.2 董事行为机制内涵的界定 |
3.2.3 董事行为机制与董事会绩效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董事的目标行为及职能定位 |
4.1 董事履行职责的现状 |
4.1.1 董事清楚和履行自己的职责吗? |
4.1.2 原因分析 |
4.2 董事的目标行为 |
4.2.1 设置目标行为的作用 |
4.2.2 目标行为的两个纬度 |
4.3 董事会职能的矛盾及董事的角色冲突 |
4.3.1 董事会职能的矛盾分析 |
4.3.2 董事的角色冲突 |
4.4 不同类型董事的职能定位 |
4.4.1 董事会三大职能的关键性绩效行为及难点分析 |
4.4.2 董事的类型和特点 |
4.4.3 不同类型董事的有效性及职能定位 |
4.4.4 董事及董事会职能定位对于董事会结构设置的启示 |
4.4.5 简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改革和外部董事制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董事的行为动力与激励机制 |
5.1 我国董事激励的现状 |
5.1.1 源于现实的思考 |
5.1.2 董事激励研究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5.2 董事行为的动力:荣誉、职业发展、经济报酬 |
5.2.1 董事行为动力的一般性分析 |
5.2.2 公司设置董事的动机对董事行为动力的反作用 |
5.2.3 荣誉、职业发展、经济报酬的一般性激励原则 |
5.3 董事的薪酬激励 |
5.3.1 国内外董事的薪酬现状 |
5.3.2 董事薪酬的激励效应分析 |
5.3.3 董事薪酬激励与经理薪酬激励的联系和区别 |
5.4 董事薪酬激励机制的设计 |
5.4.1 基于董事职能的董事薪酬机制 |
5.4.2 董事薪酬的激励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董事行为的约束机制:作用机理与实现方式 |
6.1 董事行为约束的现状及研究中的不足 |
6.1.1 对董事行为缺乏约束力的现实表现 |
6.1.2 对董事约束行为机制的研究现状 |
6.2 行为约束机制的作用机理:一般分析 |
6.2.1 现有文献中对于约束问题的研究 |
6.2.2 一个整合的约束机制作用机理模型 |
6.3 董事行为约束机制的作用机理:具体分析 |
6.3.1 董事约束机制的作用对象:不期望行为 |
6.3.2 董事行为约束机制的约束主体 |
6.3.3 董事行为约束机制的作用路径 |
6.4 董事的个人责任与我国董事约束约束机制的有效性 |
6.4.1 董事的个人责任 |
6.4.2 我国法律法规与董事个人责任方面的约束有效性分析 |
6.5 董事劳动力市场的构建——董事协会 |
6.5.1 国外及香港地区的董事协会 |
6.5.2 国内大陆的董事协会 |
6.5.2 我国董事协会的构建和运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董事行为的矫正机制:董事会评价和评估 |
7.1 董事会的外部评价模式 |
7.1.1 现行国外主要的董事会治理评价模式 |
7.1.2 国内的董事会评级体系 |
7.1.3 简单的评价 |
7.2 董事会及董事评估与董事会绩效 |
7.2.1 董事会及董事评估的概念和发展 |
7.2.2 董事会评估的好处 |
7.2.3 董事会及董事评估的运作 |
7.2.4 董事会及董事评估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7.3 董事的素质、能力和培训 |
7.3.1 董事的素质要求 |
7.3.2 董事的开发和培训 |
7.4 董事业绩评估——董事在多大程度上为公司的财务业绩负责? |
7.4.1 财务指标的选择——股东价值的增加 |
7.4.2 衡量董事业绩的财务指标的选择——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 |
7.4.3 衡量董事业绩的财务指标应当更注重准确性 |
7.4.4 董事会共同为董事会的财务业绩目标负责 |
7.5 本章小结 |
附录:董事会及董事评估表示例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顾雏军 不一样的并购味道(论文参考文献)
- [1]伟大的治理从控制开始[J]. 吴捕快. 董事会, 2021(06)
- [2]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研究[D]. 李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3]制度环境、董事会行为与终极股东掏空行为[D]. 刘际陆.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7)
- [4]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研究[D]. 苗加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1)
- [5]黄光裕最后的审判[N]. 屈丽丽. 中国经营报, 2009
- [6]博西电器双独立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 王渊.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1)
- [7]财经类报纸的品牌建立及运营[D]. 倪燕. 南昌大学, 2006(11)
- [8]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研究[D]. 杨胜华. 暨南大学, 2006(06)
- [9]权力不对称与路径依赖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制度失效”的经济社会学分析[D]. 严震宇. 吉林大学, 2006(11)
- [10]董事行为机制研究[D]. 魏秀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