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删除即时通讯软件

不要删除即时通讯软件

一、不要去掉即时通信软件(论文文献综述)

刘睿[1](2021)在《基于多流联合特征的加密流量检测》文中指出

张佳奇[2](2021)在《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全面考察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中的群体话语交互状况,论证群域话语概念,尝试建构群域话语分析框架,揭示互联网时代人际交流的一些新特征,探索分析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点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探究立场建构与话语协商的句法及语用特征。全文共分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概括选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梳理了网络语言研究、当代话语分析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就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进行了交代;论述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功能语篇分析的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梳理主要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阐释本文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的语料来源及标注符号进行说明。第二章“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本章基于网络群体交流的研究对象及社会网络关系的分布情况,建立“群域”概念,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群域话语的生成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媒介不只是信息传递的渠道和载体,其本身的技术导航及功能设置对信息交互模式的引导和人际互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群域中的话语交互由情景语境的触发产生,群域情景语境和话语意义之间存在一个属于话语参与者的“认知中介”,情景语境的虚拟和现实融合程度与“话语基调”中成员间的“相熟度”共变,并决定“个体化”的允准程度,决定“供用特征”的潜在语义是否被触发。虚拟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高,倾向于显示易于辨识的个人风格。现实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低,话语组织受现实身份的制约,更倾向遵守现实语境的交际语用规则。本章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代话语分析理论尝试提出群域系统功能分析框架,揭示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群体话语交互情况,并提出其在语法、语用维度可探索的空间。第三章“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本章主要讨论了群域话语的基本单位“话轮”以及话语组织单位“序列”的概念界定及类型特点,并将群域话轮、序列与传统口语交际进行差异对比。本章将“群域话轮”定义为:包括多模态符号和媒介功能形式的上传一次所显示的内容。将“群域话轮”分为文本话轮、多模态话轮和界面功能话轮。结合群域交际中存在的一些独立的、可描述的普遍话语行为惯例作重点观察,将依照惯例进行组构的话语行为过程视为“序列”,并对“问答”“追补”“修补”“重复”四种主要话语行为序列进行语料观察和论述,从而探究群域话轮和序列特点。群域话轮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模态种类及模态组合的复杂表义情况;话轮呈现出不完整的会话结构;话轮很多情景中为非自然序列;在句法选择上,有明显的场景适应性。口语交际与群域交际中的话轮在性质、范畴和句法特征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传统交际和群域交际中序列的差异主要则体现在序列的“邻接性”关系方面。第四章“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本章吸收功能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究群域话语分析系统“表达层”的语篇型式,对三种主要群域话语类型的篇章进行考察和描写,并进一步概括其篇章结构的影响因素。我们立足于描写和解释篇章的生成过程,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将话语文本的考察与主体的社会行为结合起来,探索群域交际中的网络结构特征,观察话语如何参与和改变社会行为、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群域话语模式的语篇规律。基于议程设置蕴含媒介预设的元功能的认识,本章吸收“Ge M模型”对三种群域的议程设置进行建模。这种“元认知”提供了一种语义上的衔接结构,这一“衔接结构”在群体交际中是公众在篇章层面理解、认同的基础,是语篇内部元素之间建立语义关系的参考和连贯的规则。研究表明:即时通信类群是“关系衔接”篇章,以人际为基础展开语篇的互动。信息交互类群为“话题衔接”篇章,呈现子话题分层现象。视频直播类群为“内容衔接”篇章,随着内容的推进,相应的评价话语产生,在语义层面发生篇章衔接。第五章“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着眼于不同类型群域话语系统内部,考察具体语篇中立场构建和交际互动的若干语义、语用现象。重点对新闻事件涉及的群域评价中各方立场建构、意见协商所采用的语言手段进行探讨。重点吸收互动语言学范式的相关理论对群域立场建构和人际互动问题进行探究。我们结合典型个案从动态视角对群域中互动语篇中的立场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研讨,主要着眼于典型的微博新闻“评论区域”、微信朋友圈、群体互动的留言区三个重点交互场景开展研究。本章概括了群域信息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主要句法、语用策略,总结了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发布的语用规则及人际语用功能。具体来看,朋友圈中的“认同”是在复杂的线上交互中通过建构增加或强化“自我属性”的动态过程,网络平台为个人自我构建社会认同提供重要语境条件。本章由观察“否定”和“肯定”的情感立场表达策略,进一步探究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第六章“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本章基于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联,探讨修辞伦理和语用原则的关系如何。本章就群域话语交际中的修辞伦理问题进行类型概括,并探讨相应类型的生成动因与监管的伦理对策,进一步提出与群域交际相适应的“伦理规范”,为下一步网络群域话语语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第七章“群域话语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应用”,本章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具体探讨群域话语研究的价值。理论意义方面,主要从新媒体话语的系统构建、多模态修辞学及网络语用学理论的系统构建、“网络民族志”的理论探索三大方面讨论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预测和监督方法;有利于推进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有利于推进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建设。第八章“结论”,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陈述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主要结论包括:群域话语功能分析框架的提出;“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群域话轮的界定及与传统话轮的差异问题;群域语篇型式的概括;群域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问题;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深化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扩展语料观察的规模。进一步关注新兴话语形式和范畴的对应规律、主要语篇型式在群域中的句法功能表现,深入探究“个体化”如何在群体中“汇流”“演化”等问题。

彭斯雷[3](2019)在《软件产品更新对消费者创新抗拒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Windows操作系统软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软件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技术和生活环境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软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提高。此外随着软件规模的逐渐扩大,软件企业对产品的维护成本也不断提升。软件产品中出现缺陷开始变得不可避免。从20世纪70年代起,“软件危机”一词逐渐开始流行起来。每年软件企业都必须花费大量的资金对产品进行升级维护,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或消除过去版本中存在的错误。然而就现状来说,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升级更新行为并不十分认可。通过互联网搜索关键字“自动更新”,得到的大部分结果都是如何阻止软件的更新。这对于产品维护成本颇高的软件企业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和失败。1981年美国学者Jagdish N.Sheth提出了创新抗拒理论。他认为:消费者对创新产品抗拒的原因,一是因为要使用新产品消费者必须要改变固有的习惯,二是因为新产品的新特性会引起消费者的感知风险。习惯的改变程度越大,创新抗拒行为越强烈。消费者的感知风险越大,创新抗拒行为越强烈。本文以Windows 10操作系统为例,借助创新抗拒理论,对382名计算机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从中筛选出301名在工作或生活中仍然在使用Windows 10以前版本Windows操作系统的消费者的答卷。通过SPSSAU数据分析平台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证明了软件产品更新中的功能更新和性能更新均可以产生消费者固有习惯的改变和感知风险,进而导致消费者的创新抗拒行为。并计算得出了两种类型更新分别会对消费者的创新抗拒行为有多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供软件企业参考,使其能在产品更新过程中合理计划,从而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刘瀚骏[4](2019)在《新《广告法》背景下微信广告监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2018年,互联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居民入网门槛进一步降低,信息交流效率得到提升。(CNNIC,2019)在4G、5G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及大数据云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引领下,形成了迥然不同的传播格局,衍生出了形态各异的传播方式。媒介生态的变化引起了广告生态的变化,互联网广告已经成为广告类型中不容小觑的一大分支。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组织编撰、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中显示: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在中国广告市场中占比超过50%。随着互联网广告规模的不断扩大,预计201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元。(中国互联网协会,2018)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称为旧《广告法》)《广告法》订于互联网广告普及前,作为广告监管法律体系中的根本法,并未覆盖所有广告类型,造成了结构体系不合理,法律条款不够细化,缺乏可操作性,透明度有待提升等问题。随着技术发展,互联网广告从市场表现和普及程度上都无法再被忽视,旧《广告法》已经逐渐无法适应新的广告生态环境,2015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称为新《广告法》)新《广告法》,同年9月1日开始施行。原国家工商总局目前已整合并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是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过程中新组建的国务院直属机构,整合了原国家工商总局、原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职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设广告监督管理司,发挥广告监管职能。原国家工商总局从2011年就开始研究针对互联网广告的管理办法,2015年新《广告法》颁布实施进一步为互联网广告的立法立规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支撑,原工商总局通过网站征集、座谈调研等多种形式征求了互联网企业、业内专家、地方工商、市场监管机构、消费者代表的意见,数易其稿,最终在2016年7月4日出台了《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提升广告监管执法力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两项重大举措。《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以新《广告法》第四十四条为根基进行延展,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所属机构均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本文将《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纳入新《广告法》背景下进行统一讨论。微信广告凭借海量用户流量,高比例的市场份额,实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互联网广告的典型代表之一,也因其半封闭半公开的传播机制,多元化的广告表现形式,滋生出了复杂的广告现象。难以取证,筛查困难,监管经验不足,使得微信广告面临的监管形式颇为严峻。新《广告法》背景正是实现并优化微信广告监管必不可少的基础支撑。新《广告法》背景不仅仅包含相关法律法规,新《广告法》颁布至今的社会背景也应纳入考量,微信广告监管需要多方合力,作为监管系统中必不可缺的要素,社会、政府、行业、个体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本文以新《广告法》背景为研究视角,将微信广告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及调查研究法三者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第1章绪论,梳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价值,分析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找到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进而分析论文研究视角和研究主要内容,再提出论文研究方法,指出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第2章,新《广告法》背景及微信广告概述,从法律法规及文献研究入手,整合新《广告法》背景概念以及微信广告概念。并分析新《广告法》背景下的微信广告的定义及特征。依托社交机制建立的微信平台,具有半公开半封闭、隐私性强,圈层交叉传播等特征,本文将微信平台上诞生的广告形式按照可识别度、监管的难易程度分为显性微信广告和隐性微信广告。同时系统梳理了新《广告法》背景下的微信广告监管,包括新《广告法》及《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对互联网广告的影响。对微信广告监管体系、定义及特点进行了概述。第3章,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本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微信广告监管现状。社会集中关注的微信广告监管现状、问题将通过新闻报道反映出来,因此本论文研究中,选取新《广告法》颁布后对于微信广告监管的相关媒体新闻报道进作为研究样本,找出新《广告法》背景下,微信广告的失范表征和监管现状,主要采取的监管手段、方式。第4章,市场调查研究,本章开展受众关于微信广告监管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的问卷调查,从中挖掘受众认知、了解微信广告监管的影响因素;并且对微信广告监管的主体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微信广告监管工作的依据、现行方式、重难点及建议。第5章,微信广告监管难点及其成因,本章根据第四章、第五章调查的数据及分析结果,找出微信广告监管难点的症结及成因所在。微信广告监管的难度成因具体表现在:微信广告形式隐蔽,去中心化传播难以溯源;监管技术手段欠缺,监测取证能力亟待提升;行业规制缺乏约束力,从业者素质有待提高;长期依靠行政监管,对业界缺乏深入认知。第6章,新《广告法》背景下微信广告监管的原则及策略。本章探索新《广告法》背景下微信广告监管的原则和监管策略。基于包容审慎与协同监管并重的监管原则,针对微信广告监管体现出的问题:广告识别、信息筛查、自主规范、执法监管一一提出优化监管策略:提升广告可识别性,加强公众参与监督;内外联动筛查,灵活监管严格执法;平台加大自身净化力度,设置较为独立的广告行业组织;以依法治理为前提,提供共治监管。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政府、行业、平台、公众协同参与的多元共治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内外联动,严格落实执法,同时鼓励设置相对独立的广告行业自律组织,微信平台自身加强自律与自我净化,引导公众参与监督。同时。展望了微信广告监管的未来趋势:党管媒体成为根本,协同构建监管体系;管理规则持续细分,检测机构更加专业独立;流量去泡沫化,广告生产传播回归本质。结论。通过以上论述,得出新《广告法》背景下微信广告监管机制具有规律性的结论。

Zanna Musina(梦竹)[5](2018)在《旅游推介网站评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旅游推介开展网站评价研究,为收集需要的数据在北京从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进行调查,一共收到中国国民填的509问卷,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技术和多元数据分析的因子分析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提出了一个网站评价的概念模型,该模型包含4个维度:外部因素维度、信息维度、系统维度和服务维度,涉及旅游网站的成功的有两个方面:网站粘度和网站说服力。(2)针对网站系统维度,运用因子分析得到了旅游网站说服力方面评价的2个公共因子,即“基本功能“和“提升愉悦功能”,及粘度方面5个公因子,即“提升容易使用的次要要素”、“提升容易使用的重要要素”、“游戏性的要素”、“技术基本的要素”和“补充服务的要素”。(3)针对网站服务维度,运用因子分析得到了旅游网站评价的说服力和粘度的3个公共因子,即“预定”、和“沟通方式”,“信息获取功能”。(4)针对网站信息维度,运用因子分析得到了旅游网站粘度评价的6个因子,即“主要旅游产品信息”、“附加旅游地信息”、“旅游项目信息”、“年龄喜好信息”、“创造性的内容”和“准确性的内容”,得到了旅游网站说服力评价的7个因子,即“主要旅游产品信息”、“多媒体的内容”、“旅游形式有关的信息”、“年龄喜好信息”、“活动旅游信息”、“创造性的内容”和“可用性的内容”。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网站评价、尤其是旅游网站评价领域的研究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旅游目的地管理组织的旅游网站和其它旅游推介网站的管理者可以利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开发出更成功的网站。

徐华伟[6](2019)在《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人类演进的历史长河,可以发现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能力发挥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单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这既表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前提,也说明人获得解放的过程同时是人能力得到发展,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作为“天生的政治动物”,人类所构造的政治生活是保障其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条件,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就是人参与政治生活发展出来的能力,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命题的体现,是确立人在世界中主体地位的主要表征。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内,互联网席卷全球,新技术的开放性与互动性为公民在政治生活方面增添了崭新的元素,信息的共享与快速流转无疑极大的降低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门槛,虚拟社区、网络社团、网络政治动员、网络民意征集、人肉搜索等展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面貌,再一次充分验证了“科学技术从来都是历史的有力杠杆”这一论断。基于网络,公民对于政治参与的态度、政治表达的热情以及采取集体行动的质量有了崭新的提升。在我国引入全功能互联网的20余年时间里,经过国家自上而下的全力推动和公民自下而上的积极应用的相互助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迅速,从纵向上看,公民关注政治生活的范围、理解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处理政治生活问题的方式都有着巨大的突破,从横向上看,公民对于自身权利的维护和整体协作推动事件发展的能力显着增强。然而,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如数字鸿沟、信息泛滥以及网络政治参与失序化与无效化的问题,究其原因,我国当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所要显现的问题,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应然”与现阶段的“实然”状态的对立统一关系;两千年传统政治文化的积淀,塑造了我国公民特有的心理习惯和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与代表开放透明互动共享精神的互联网文化有着矛盾冲突,这是深层次原因;当前政治参与制度对于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障的不足则构成了直接原因。有鉴于此,通过加强经济建设、推进民主建设、开展文化建设、完善制度建设以及推动技术建设的路径,奠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物质基础,搭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平台,开拓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空间,构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保障体系和增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动力,从而提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有效维护公民政治权利,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黄朝钦[7](2017)在《公共性视域下社会化媒体的公共表达研究》文中提出传媒的公共性是一个在中外学术界都能激起焦虑和争论的话题,但在中外迥异的传媒环境中却蕴含着不同的现实意义。公共表达是古老而常新的社会现象,与公共性有着天然联系。在人类历史进入近代化以来,公共表达更是与各种传播媒介结下不解之缘,并因此成为传媒公共性的题中之义。社会化媒体是传媒变迁史上的新生代,作为第二代互联网(web2.0)的典型代表,它具有独特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机制,实现了私人化的社交行为与公共性的信息传播行为二者的巧妙结合,这种结合产生的传播革命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有力冲击和深远影响,对于传媒管制相对严厉和传播自由不够充分的中国社会,冲击和影响尤为剧烈。公共表达是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能需求,也是社会健康运行的条件之一。赋予人们信息生产和传播自由并提供互动交流便利的社会化媒体,对于个体参与公共表达可谓如虎添翼,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和乐观,传媒总是特定环境中的存在,就像人总是生存于具体环境中一样。这就为我们探讨当下中国语境下社会化媒体与公共表达的关系提供了空间和机遇:站在传媒公共性的角度和传播技术赋权的角度,社会化媒体究竟能为中国大众参与公共表达提供什么?当前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公共表达的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制约公共表达与社会公共事务良性互动的因素有哪些?在现有条件下又当如何评价和克服?这些都是我们研究社会化媒体条件下的公共表达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构成了本文的研究依据和框架。本文第一章结合我国当下的传媒格局和管理体制,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公共表达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意义,及其对于传媒公共性拓展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第二章梳理了西方公共性理论及传媒公共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并结合历史与现实条件描述和分析了我国传媒公共性问题的内涵与外延,然后顺利过渡到中国环境下公共表达与传媒的历史及现实关系。第三章系统介绍了我国社会化媒体的构成情况及相应特点,并从公开性、公益性和批判性三个维度论证了社会化媒体参与信息传播对于传媒公共性的拓展与深化。第四章以2015年转基因话题争论为切入点,从公共表达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社会化媒体平台的表现和特点,也描述和分析了运用不同平台进行公共表达的用户构成情况,还结合热点议题分布探讨了不同社会化媒体平台公共性的差异。第五章从微观角度入手,结合我国网民的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群体心理、媒介素养等因素,分析了当下呈现于社会化媒体上公众的表达方式与价值倾向。第六章从中观角度入手,结合传播自主权配置、公共领域建构、社会动员与社会整合等理论,分析了当下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功效,并指出其健康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第七章试图从协商民主、网络规制、对话精神、自由与责任、民主政治等角度探讨并寻求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完善公共表达的空间与路径。

王君兰[8](2017)在《即时通信对话的语用语言学分析 ——以俄汉即时通信语料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通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所实现的即时通信交流方式在此种多元化交流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即时通信体裁属于电子话语范畴。本文以即时通信对话体裁为研究对象,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结合电子话语理论、网络空间理论、语言游戏理论、对话结构分析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以俄汉即时通信对话语料为例,对即时通信对话的语用语言学特点进行分析。全文由绪论、六章主要内容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选题依据、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研究意义及价值进行阐述。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电子话语及即时通信体裁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对电子话语理论、网络空间理论、语言游戏理论、对话结构分析理论及言语行为理论进行具体阐释;第三章结合网络空间理论对即时通信对话的语境特点进行分析,包括其时间、空间、话题、语体、交际者身份、语境动态性及预设特点,即时通信对话在语境上的区别性特点,是其在语言、对话结构及言语行为层面所呈现出特点的基础;第四章以语言游戏理论为基础,剖析即时通信对话的语言特点,包括其词汇、副语言手段、句法三个层面;第五章对即时通信对话的对话结构特点进行阐述,包括其对话基本单位——话轮和对话统一体,以及对话局部及整体结构;第六章从言语行为层面对即时通信对话进行解析,分析了即时通信对话中的言语行为类型,以及对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幽默原则等语用原则的遵守和利用。结论部分对本文作出总结,并指出本文不足之处及研究前景。本文尝试对我国即时通信体裁,尤其是俄语即时通信体裁的语用研究不足这一现状进行弥补,通过深入剖析即时通信体裁在语境、语言、对话结构及言语行为等方面的语用特点,力图对这一电子话语体裁从语用层面作出较为合理、全面的阐释。而从实践层面上来看,本文的局部及整体结论也将为我国及俄罗斯的电子交际发挥指导、借鉴作用。

邵猛[9](2016)在《基于Android的自助游移动平台应用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随着4G时代的到来和移动通信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更多内容丰富的应用程序装入手机成为可能,现在手机满足了人们对通信和娱乐的几乎所有需求,它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从2007年Google推出了开放的Android平台以来,凭借它的开放性和和良好的可移植性使,如今Android平台已经在智能手机平台占据了半壁江山,各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开发的软件爆发式的出现,利用该系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也成为了它的一个发展方向。而旅游作为一种精神享受和休闲娱乐的新型产业,它的高速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和随时随地获取旅游相关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自助游者的迫切需求,所以基于Android平台的旅游系统的开发有了日益广泛的使用环境。本文通过分析Android的体系架构及应用程序的组成,研究在Android手机平台上开发自助旅游服务系统,它能帮助旅游者减少和解决户外旅游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获取更多旅游乐趣的手机终端应用软件。它可以安装至Android手机终端,以图形、文字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地图和通信服务。本文所研究的自助旅游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的自助游软件必须的功能,如:景点查询、天气查询、拍照上传、实时通讯等;第二部分是结合现有的通信软件和人们对于旅游的新的要求,在自助游软件基础上的创新,本文具体创新点有紧急救援和查看公共自行车点的服务。此外,系统采用数据库和文件存储方式来实现部分数据缓存,并在处理数据时进行加密和压缩处理,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提高访问速度。通过用户的使用和反馈结果来看,本文所设计的自助旅游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满足大多数旅游者的基本需求。虽然系统的公共自行车点的服务还不完善,但是已经受到用户的认可。相信本系统通过今后不断的改进,一定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更便捷服务。

李丽[10](2016)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外学者预测手机成瘾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非物质成瘾类型之一。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人们的交流沟通更加便捷,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智能手机成瘾也成为当今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智能手机成瘾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脱离现实环境导致人际关系冷漠、表现孤独、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削弱学习动机、耗费学习时间,迷失自我奋斗目标;过度消费会助长攀比心理。它也容易引发躯体不适,如失眠、眼疲劳、拇指病、颈椎病等,危险使用甚至可引发交通事故或犯罪行为。从行为与心理健康视角研究智能手机成瘾对大学生的心身影响,积极探寻其有效的干预对策是非物质成瘾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现状,并通过修订中文智能手机成瘾量表调查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现状,探究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特征及成瘾相关因素,实施短期综合干预、正念认知行为团体治疗以及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等方案,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进行积极干预。从而为制定合理的智能手机成瘾干预对策,提高健康管理水平,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改善自我控制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919名大学生对智能手机使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随后整群随机抽取1082名大学生对智能手机成瘾量表进行修订,随机抽取739名大学生确定智能手机成瘾的临界值并进行成瘾现状调查研究。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研究中,筛选86人完成冲动性问卷调查和行为实验。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相关因素研究中,整群随机抽取634名大学生对智能手机成瘾与手机使用、强化敏感性的关系进行调查;整群随机抽取3623名大学生调查1智能手机成瘾与冲动性、孤独感、自尊的关系,2智能手机成瘾与冲动性、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的关系,以及3智能手机成瘾与冲动性、心理健康的关系;从3623名大学生中整群随机抽取770人分析智能手机成瘾在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从3623名大学生中整群随机抽取1053人分析智能手机成瘾在孤独感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干预对策研究中,采用短期综合干预(实验组84人和对照组85人)、正念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人)和焦点解决短期个案治疗(1人)的方法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进行干预及效果评价。结果:1.大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为100%,每天使用时长为6.06±3.71小时。智能手机应用在大学生中排名前五位是:即时通信占95.6%、网络音乐占65.1%、网络新闻占52.7%、博客/个人空间占52.5%、网络购物和网上支付占47.9%。不同性别大学生智能手机应用存在差异。74.2%的学生上课玩手机,11.0%的学生收到信息不看,34.4%的学生认为上课玩手机影响学业,82.7%的学生认为手机在交往中重要,77.2%的学生上床睡觉前使用手机,53.0%的学生认为长时间使用手机影响健康。2.中文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共12个条目,包含日常生活干扰、积极期待、戒断症状、网络关系、过度使用和耐受性6个因子,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均为0.83,同时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得分越高表明成瘾程度越严重。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在大学生中的筛查以40分为最佳临界值,智能手机成瘾筛查率为38.6%。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干扰、积极期待维度及成瘾总分显着高于本科生;男生网络关系维度显着高于女生。3.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者的注意冲动、无计划冲动和冲动总分以及行为抑制得分高于非成瘾者(P<0.05);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Go/Nogo任务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折扣任务中成瘾者与非成瘾者仅在延迟1天200M和延迟90天200M的情况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流量200M和2000M水平曲线下面积AUC组间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手机成瘾与冲动反应行为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以及冲动选择行为的延迟折扣率均未见相关,而与冲动特质中的注意冲动、无计划冲动、Barratt冲动总分以及BIS抑制显着正相关。4.上课时玩智能手机影响学业、智能手机在生活交往中重要、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影响健康、睡前玩智能手机、BIS抑制、BAS奖赏、BAS愉悦追求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有显着预测力,回归系数R=0.517,F=32.687,P<0.001。自尊和孤独感在冲动性人格特质与智能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拟合指数为:χ2/df=3.649,CFI、TLI分别为0.998、0.987,SRMR=0.010,RMSEA=0.027,模型拟合理想。多群组分析女生和城镇学生冲动性-孤独感-自尊-智能手机成瘾的路径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在冲动性与智能手机成瘾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冲动性-负性情绪-智能手机成瘾模型中,拟合指数为:χ2/df=2.804,CFI、TLI分别为0.994、0.982,SRMR=0.011,RMSEA=0.022,模型拟合理想;冲动性-正性情绪-智能手机成瘾模型中,拟合指数为:χ2/df=4.527,CFI、TLI分别为0.972、0.916,SRMR=0.011,RMSEA=0.031,模型拟合理想。智能手机成瘾在冲动性与心理健康间起中介作用,年龄在冲动性与心理健康间起调节作用,拟合指数为:χ2/df=1.420,CFI、TLI分别为0.999、0.997,SRMR=0.006,RMSEA=0.011,模型拟合理想。5.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在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拟合指数为:χ2/df=4.127,CFI、TLI分别为0.950、0.927,SRMR=0.011,RMSEA=0.064,模型拟合理想。智能手机成瘾在孤独感和睡眠质量间也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拟合指数中,χ2/df=3.371,CFI、GFI分别为0.952、0.933,RMSEA=0.063,模型拟合理想。多群组分析女生孤独感-智能手机成瘾-睡眠质量的路径有统计学意义(P<0.001)。6.短期综合干预后实验组每天智能手机使用时长(小时)显着缩短,智能手机成瘾各因子及总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正念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后,实验组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者的智能手机成瘾、冲动性和焦虑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而心智觉知总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焦点解决短期个案治疗后,来访者自述、心理测评量表、咨询师、同学以及辅导员老师等评价干预效果良好。结论:1.大学生智能手机应用频繁多样,上课和上床睡觉前频繁玩手机,承认上课玩手机影响学业,认可手机在交往中的重要性,也担心长时间使用手机影响健康。2.修订后的中文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为0.83。确定智能手机成瘾的临界值对预测成瘾非常重要,高职生智能手机成瘾程度较本科生严重。3.冲动特质与智能手机成瘾显着正相关,而冲动反应和冲动选择行为与智能手机成瘾均未见显着相关,这与行为实验不依赖自我觉知密切相关。4.减少智能手机使用、改善自我控制可有效降低智能手机成瘾;调控自我,提升自尊,加强人际沟通,降低孤独感,调节负性情绪也可有效降低智能手机成瘾;学会自我控制可以降低智能手机成瘾进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5.智能手机成瘾和负性情绪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预防智能手机成瘾和调控负性情绪是改善其睡眠质量的有效途径。调控负性情绪,减少孤独感,降低智能手机成瘾,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6.短期综合干预、正念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和焦点解决短期个案治疗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均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二、不要去掉即时通信软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要去掉即时通信软件(论文提纲范文)

(2)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缘起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本文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应用价值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网络语言研究
        (二)当代话语分析研究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
    四、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主要观点
        (二)功能语篇分析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
    五、本文的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取向
        (二)研究方法
    六、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第二章 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
    一、“新媒体群域”的概念及类型特征
        (一)“新媒体群域”释义
        (二)以媒介划分的群域交际类型
    二、新媒体群域话语系统功能分析
        (一)群域话语系统的语境层
        (二)群域话语系统的内容层
        (三)群域话语系统的表达层
        (四)群域话语分析的系统功能框架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
    一、“群域话轮”的界定及类型
        (一)学界相关分析
        (二)“群域话轮”的含义
        (三)“群域话轮”的类型及特点
    二、群域交际中的序列
        (一)序列的类型
        (二)序列的特征
    三、与传统话轮、序列的异同
        (一)话轮上的异同
        (二)序列上的异同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
    一、什么是群域语篇型式
    二、群域语篇的“议程设置”模型
        (一)群域版式结构建模
        (二)群域媒介“议程设置”与文本意义的关联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群域语篇型式探究
        (一)在线社会网络研究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二)群域语篇型式的研究设计
    四、群域语篇型式的主要特征
        (一)“度值”与语篇结构序列
        (二)个体选择与语篇集群行为的趋同和趋异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
    一、“立场表达”的相关研究
    二、群域立场表达的常用手段及功能
        (一)人际隐喻
        (二)即时转喻
        (三)指称与互文
        (四)元话语与话语标记
        (五)语气与情态表达
    三、群域立场表达的主要媒介场景及策略、语用取效
        (一)群域新闻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
        (二)微信朋友圈的发布者身份与立场建构策略
        (三)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及语用规约
    一、修辞伦理研究的理论发展
    二、群域话语违背修辞伦理的常见问题
    三、修辞伦理问题的成因与伦理对策
        (一)修辞问题的成因
        (二)伦理对策
    四、群域交际修辞的语用规约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群域话语研究理论的多领域发展及应用
    一、理论的多领域发展
    二、现实应用
        (一)有利于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研究的深入
        (二)有利于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系统构建,推进国家话语生态建设
        (三)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理论支持和观察视角
    三、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一)提出新媒体群域话语的系统功能框架
        (二)探究了“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
        (三)界定了“群域话轮”的概念
        (四)概括了媒介议程设置的模式及功能
        (五)归纳了群域立场表达常用的句法、语用策略
        (六)探索了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
        (七)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
    二、不足与期待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软件产品更新对消费者创新抗拒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Windows操作系统软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标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关于软件产品更新及软件评价
        2.1.1 软件产品更新的原因和必要性
        2.1.2 软件评价的依据
    2.2 关于创新抗拒理论
        2.2.1 创新抗拒的分类
        2.2.2 影响创新抗拒的因素
        2.2.3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其他原因
    2.3 文献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模型的构建
    3.2 变量的定义及假设的提出
        3.2.1 变量的定义
        3.2.2 假设的提出
    3.3 调查对象和样本的选取
        3.3.1 调查对象的选取
        3.3.2 样本的选取
    3.4 问卷设计
        3.4.1 有效性筛选部分
        3.4.2 产品量表
        3.4.3 消费者感受量表
        3.4.4 消费者行为量表
        3.4.5 描述性信息
    3.5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 数据分析
    4.1 分析工具
    4.2 描述性分析
        4.2.1 人口特征分析
        4.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信度效度分析
    4.4 相关分析
    4.5 回归分析
结论及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新《广告法》背景下微信广告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价值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价值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1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总结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1 论文研究思路
        1.4.2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1.5 论文研究的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内容分析法
        1.5.3 文本分析法
        1.5.4 调查研究法
    1.6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1.6.1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6.2 论文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第2章 新《广告法》背景下微信广告概述
    2.1 新《广告法》背景
        2.1.1 新《广告法》颁布背景
        2.1.2 新《广告法》规制效果
        2.1.3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颁布背景
        2.1.4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制效果
        2.1.5 互联网广告其它法律规章文件
    2.2 微信广告概述
        2.2.1 微信广告的定义
        2.2.2 微信广告的类型
        2.2.3 微信广告的特点
        2.2.4 新《广告法》背景下的微信广告
        2.2.5 新《广告法》背景下微信广告的特征
    2.3 微信广告监管概述
        2.3.1 微信广告监管体系
        2.3.2 微信广告监管定义
        2.3.3 微信广告监管特点
        2.3.4 微信广告监管依据
第3章 内容分析及文本分析
    3.1 微信广告监管现状问题内容分析
        3.1.1 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
        3.1.2 样本选取及类目建构
        3.1.3 微信广告问题集中领域
    3.2 微信广告违规类型及监管手段研究分析
        3.2.1 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
        3.2.2 数据分析过程
        3.2.3 微信广告违规类型结果分析
        3.2.4 微信广告监管手段结果分析
第4章 市场调查研究
    4.1 问卷设计
        4.1.1 研究假设
        4.1.2 调查范围及样本数量
        4.1.3 抽样方案
        4.1.4 问卷设计
        4.1.5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4.1.6 对微信广告监管的认知态度
    4.2 深度访谈
        4.2.1 访谈对象的选择
        4.2.2 深度访谈的提纲设置
        4.2.3 采访的安排设置
        4.2.4 监管部门访谈结果分析
第5章 微信广告监管难点及其成因
    5.1 微信广告的监管难点
        5.1.1 广告识别难:虚假宣传频发、信息模糊化严重
        5.1.2 信息筛查难:信息量繁杂传播复杂,涉及隐私许可受限
        5.1.3 自主规范难:行业自律性不强,导致广告乱象纷生
        5.1.4 执法监管难:缺乏前置审批,执法力量不足
    5.2 微信广告监管困难的成因
        5.2.1 微信广告形式隐蔽,去中心化传播难以溯源
        5.2.2 监管技术手段欠缺,监测取证能力亟待提升
        5.2.3 行业规制缺乏约束力,从业者素质有待提高
        5.2.4 长期依靠行政监管,对业界缺乏深入认知
第6章 新《广告法》背景下微信广告监管原则及策略
    6.1 新《广告法》背景下微信广告监管原则
        6.1.1 包容审慎
        6.1.2 协同监管
    6.2 新《广告法》背景下微信广告监管策略
        6.2.1 广告识别:提升广告可识别性,加强公众参与监督
        6.2.2 信息筛查:内外联动筛查、灵活监管严格执法
        6.2.3 自主规范:平台加大自净力度,设置“独立”的广告行业自律组织
        6.2.4 执法监管:以依法治理为前提,推行共治监管
    6.3 微信广告监管的未来趋势
        6.3.1 党管媒体为根本,协同构建监管体系
        6.3.2 管理规则持续细分,监测机构更加专业独立
        6.3.3 流量去泡沫化,广告生产传播回归本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附录B

(5)旅游推介网站评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结构
    1.3 研究创新点和发现
2 文献综述
    2.1 旅游业及其营销
        2.1.1 旅游业和旅客
        2.1.2 顾客决定旅游过的程和旅游业的营销手段
        2.1.3 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
    2.2 网站评估及网站的质量属性
        2.2.1 网站评估的发展
        2.2.2 网站评估的框架、模型
        2.2.3 旅游网站评估的特征和元素
    2.3 网站成功的部分--“粘度”和“说服力”
        2.3.1 网站“粘度”
        2.3.2 网站“说服力”
    2.4 探索因子分析
    2.5 旅游网站成功评价模型
        2.5.1 研究内容
        2.5.2 调查和问卷描述
        2.5.3 分析手段
    2.6 本章小结
3 旅游推介网站外部维度因素研究
    3.1 外部维度要素频率分析
    3.2 网站粘度的外部维度元素因子分析
    3.3 网站说服力的外部维度元素因子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旅游推介网站系统维度要素研究
    4.1 系统维度要素频率分析
    4.2 网站说服力的系统维度要素因子分析
    4.3 网站粘度的系统维度要素因子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旅游推介网站服务维度要素研究
    5.1 服务维度要素频率分析
    5.2 网站粘度的服务要素因子分析
    5.3 网站说服力的服务要素因子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旅游推介网站信息维度要素研究
    6.1 信息维度要素频率分析
        6.1.1 信息内容要素频率分析
        6.1.2 信息特征要素频率分析
    6.2 网站粘度的信息维度要素因子分析
        6.2.1 信息内容要素因子分析
        6.2.2 信息特征要素因子分析
    6.3 网站说服力的信息维度要素因子分析
        6.3.1 信息内容要素因子分析
        6.3.2 信息特征要素因子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学者关于此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关于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研究
        1.2.2 关于网络民主的研究
        1.2.3 关于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公民政治参与能力
    2.1 公民政治参与的理论阐释
        2.1.1 国外主要政治参与理论概述
        2.1.2 对国外政治参与理论的小结
        2.1.3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思想及其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
        2.1.4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2.2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基本内涵
        2.2.1 能力的涵义
        2.2.2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概念界定
        2.2.3 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公民政治参与能力
        2.2.4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构成
    2.3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现实功能
        2.3.1 政治作用
        2.3.2 社会作用
第三章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
    3.1 网络时代的公民与政治参与
        3.1.1 网络时代的来临
        3.1.2 网络时代人的存在方式
        3.1.3 网络对公民的影响
        3.1.4 网络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3.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3.2.1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概念
        3.2.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内涵
    3.3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基本要素
        3.3.1 基础技术资源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先行保障
        3.3.2 信息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基石
        3.3.3 公共性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实施要求
    3.4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特征
        3.4.1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内生基础:基于网络的政治态度
        3.4.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外在表现:网络表达
        3.4.3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展现场域:网络公共空间
        3.4.4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展开逻辑:虚拟与现实的相互作用
        3.4.5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拓展力量:网络集体行动
第四章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现状分析
    4.1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与评价
        4.1.1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发展历程
        4.1.2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特征
    4.2 历时性视角下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考察
        4.2.1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
        4.2.2 能力准备期:1994年——2002年
        4.2.3 公民网络表达诉求能力发展期:2003年至今
        4.2.4 公民网络筛选整合信息能力发展期:2006年至今
        4.2.5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协商能力发展期:2007年至今
        4.2.6 公民移动互联集体行动能力发展期:2010年至今
        4.2.7 小结
    4.3 共时性视角下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考察
        4.3.1 利益相关者:“吸引关注”逻辑下的能力呈现
        4.3.2 网络意见领袖:“提出意见”逻辑下的能力呈现
        4.3.3 普通网民:“围观”逻辑下的能力呈现
        4.3.4 小结
第五章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5.1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中的问题
        5.1.1 数字鸿沟阻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5.1.2 信息泛滥动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基石
        5.1.3 泛娱乐化和群体极化破坏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公共性元素
        5.1.4 政府整合信息功能不足制约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深入发展
    5.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根本原因
        5.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
        5.2.2 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根本性影响
        5.2.3 运动式治理的惯性依旧影响重大
        5.2.4 处于发育期的公民社会制约能力的发展
        5.2.5 政府应用信息技术的程度有待提升
    5.3 公民文化的薄弱是深层次原因
        5.3.1 公民文化的涵义
        5.3.2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
        5.3.3 公民网络素养有待提升
    5.4 政治参与制度供给不足是直接原因
        5.4.1 对公民知情权保障的不足
        5.4.2 对公民参与权保障的不足
        5.4.3 对公民表达权保障的不足
        5.4.4 对公民监督权保障的不足
第六章 发展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对策
    6.1 经济建设,奠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基础
        6.1.1 大力发展经济,创造缩小数字鸿沟的物质条件
        6.1.2 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培育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环境
    6.2 民主成长,搭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平台
        6.2.1 以网络民主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6.2.2 强化网络民主互动平台建设
        6.2.3 深化基层网络民主发展
    6.3 文化塑造,开拓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空间
        6.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参与型网络政治文化的建设
        6.3.2 协同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参政文化
        6.3.3 开展网络公民教育
    6.4 制度完善,构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保障体系
        6.4.1 创新民主参与制度渠道
        6.4.2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6.4.3 加强软法建设
    6.5 技术推进,增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动力
        6.5.1 推进网络强国基础设施建设
        6.5.2 加强信息开放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公共性视域下社会化媒体的公共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理论取向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与难点
2 媒体的公共性与公共表达
    2.1 公共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2 西方传媒公共性理论及其变迁
    2.3 我国的传媒公共性问题及其现实图景
    2.4 以传播媒介为平台的公共表达
    本章小结
3 社会化媒体及其对公共性的拓展
    3.1 社会化媒体的构成
    3.2 社会化媒体的特点
    3.3 社会化媒体对公共性的拓展
    本章小结
4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构成要素
    4.1 呈现公共表达的社会化媒体主流平台
    4.2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参与主体
    4.3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议题
    本章小结
5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方式与价值倾向
    5.1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方式与特点
    5.2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中的价值倾向
    本章小结
6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功效与困境
    6.1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功效
    6.2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现实困境
    本章小结
7 改善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空间与可能
    7.1 在网络协商民主框架下寻求社会共识
    7.2 建立合法与开放平衡的网络规制
    7.3 培养对话精神提升公共表达质量
    7.4 倡导表达自由与社会责任统一的文化自觉
    7.5 社会治理由“民意政治”向“民主政治”转轨
    本章小结
8 结语: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前景何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即时通信对话的语用语言学分析 ——以俄汉即时通信语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Topeфepa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选题依据
    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四、研究意义及价值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电子话语研究概况
        1.1.1 欧美及俄罗斯电子话语研究概况
        1.1.2 国内电子话语研究概况
    1.2 国内外即时通信对话研究概况
        1.2.1 俄罗斯即时通信对话研究概况
        1.2.2 欧美即时通信对话研究概况
        1.2.3 国内即时通信对话研究概况
    1.3 总体评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电子话语理论
        2.1.1 电子话语
        2.1.2 电子话语体裁之一—即时通信对话
    2.2 网络空间理论
    2.3 语言游戏理论
    2.4 对话结构分析理论
        2.4.1 话轮
        2.4.2 话轮交替
        2.4.3 对话统一体
    2.5 言语行为理论
        2.5.1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2.5.2 塞尔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2.5.3 意向性
        2.5.4 言语行为与语用原则
第三章 即时通信对话的语境特点
    3.1 即时通信对话的空间及时间特点
        3.1.1 即时通信对话语境的空间特点
        3.1.2 即时通信对话语境的时间特点
    3.2 交际话题的多样性
    3.3 即时通信对话的语体特征
        3.3.1 语体的多样性
        3.3.2 语体的副语言性
    3.4 交际主体身份建构
    3.5 即时通信对话语境的动态性特点
        3.5.1 即时通信对话的动态语境
        3.5.2 即时通信动态语境中语用预设的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即时通信对话的语言特点
    4.1 即时通信对话的词汇特点
        4.1.1 词汇多样性
        4.1.2 书写特点
    4.2 即时通信对话的副语言手段特点
        4.2.1 表情符号
        4.2.2 图片信息
    4.3 即时通信对话的句法特点
        4.3.1 单句的大量使用
        4.3.2 句法中的省略现象
        4.3.3 语码转换
        4.3.4 语用标记语
    4.4 小结
第五章 即时通信对话的对话结构特点
    5.1 即时通信对话的最基本单位—话轮的特点
        5.1.1 语言符号类成分构成的话轮
        5.1.2 图符手段构成的话轮
    5.2 即时通信对话的话轮交替机制
        5.2.1 话轮的有序交替
        5.2.2 话轮的非有序交替
    5.3 即时通信对话的局部结构
        5.3.1 即时通信对话中的对话统一体
        5.3.2 对话统一体中的插入序列
    5.4 即时通信对话的整体结构
        5.4.1 即时通信对话开端及结尾的模式性
        5.4.2 即时通信对话开端及结尾的自由性
        5.4.3 故事的讲述
    5.5 小结
第六章 即时通信对话的言语行为特点
    6.1 即时通信对话言语行为
        6.1.1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与即时通信对话言语行为
        6.1.2 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即时通信对话言语行为
    6.2 即时通信对话言语行为的意向功能
        6.2.1 单一意向功能的寒暄类对话
        6.2.2 双重意向功能
    6.3 即时通信对话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原则
        6.3.1 合作原则
        6.3.2 礼貌原则
        6.3.3 幽默原则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9)基于Android的自助游移动平台应用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Android操作系统的现状
        1.2.2 移动终端旅游系统开发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
    2.1 Android简介
        2.1.1 Android基本组件
        2.1.2 Android的系统架构
    2.2 网络开发
    2.3 百度地图
    2.4 即时通信
    2.5 语音识别
    2.6 数据存储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助旅游系统的需求分析
    3.1 自助旅游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3.1.1 客户端需求
        3.1.2 服务器端需求
    3.2 系统其他需求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4.1 系统整体架构
    4.2 系统模块设计
    4.3 会员管理的设计和实现
        4.3.1 注册模块
        4.3.2 登录模块设计
        4.3.3 重置模块设计
    4.4 功能模块设计
        4.4.1 地图功能的设计和实现
        4.4.2 天气功能的设计
        4.4.3 通信功能的设计
    4.5 后台模块设计
        4.5.1 服务器设计
        4.5.2 数据库设计
        4.5.3 加密处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
    5.1 功能测试
    5.2 非功能测试
    5.3 软件签名发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智能手机使用现状
        1.1.2 智能手机使用的负面影响
    1.2 国内外智能手机成瘾现状研究
        1.2.1 国外智能手机成瘾现状研究
        1.2.2 国内智能手机成瘾现状研究
    1.3 国内外手机成瘾的冲动性研究现状
        1.3.1 国外手机成瘾的冲动性现状研究
        1.3.2 国内手机成瘾的冲动性现状研究
    1.4 国内外手机成瘾干预的研究现状
        1.4.1 国外手机成瘾干预的研究现状
        1.4.2 国内手机成瘾干预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和创新点
        1.7.1 研究框架
        1.7.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智能手机成瘾的理论基础
        2.1.1 智能手机成瘾的相关概念
        2.1.2 智能手机成瘾的相关理论
        2.1.3 智能手机成瘾的测量
    2.2 冲动的理论基础
        2.2.1 冲动的概念及研究领域
        2.2.2 冲动的理论
        2.2.3 冲动的研究范式
    2.3 成瘾干预的理论基础
        2.3.1 短期综合干预
        2.3.2 正念认知行为治疗
        2.3.3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第3章 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调查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测量工具
        3.2.3 施测过程
        3.2.4 统计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大学生智能手机应用功能统计描述
        3.3.2 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情况
    3.4 讨论
        3.4.1 社会关注
        3.4.2 学校管理
        3.4.3 教师育人
        3.4.4 学生自控
第4章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修订及应用
    4.1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修订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方法
        4.1.3 研究结果
        4.1.4 讨论
    4.2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现状调查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方法
        4.2.3 研究结果
        4.2.4 讨论
第5章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目的
    5.3 研究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实验材料
        5.3.3 实验设计
        5.3.4 实验程序
        5.3.5 数据分析
    5.4 研究结果
        5.4.1 智能手机成瘾者与非成瘾者统计描述
        5.4.2 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冲动特质差异分析
        5.4.3 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冲动反应行为差异分析
        5.4.4 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冲动选择行为差异分析
        5.4.5 冲动性与智能手机成瘾的相关分析
        5.4.6 智能手机成瘾与冲动特质的回归分析
    5.5 讨论
第6章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相关因素分析
    6.1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与手机使用、强化敏感性的关系
        6.1.1 研究目的
        6.1.2 研究方法
        6.1.3 研究结果
        6.1.4 讨论
    6.2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与冲动性、孤独感、自尊的关系
        6.2.1 研究目的
        6.2.2 研究方法
        6.2.3 研究结果
        6.2.4 讨论
    6.3 大学生正性负性情绪在冲动性和智能手机成瘾间的中介作用
        6.3.1 研究目的
        6.3.2 研究方法
        6.3.3 研究结果
        6.3.4 讨论
    6.4 大学生冲动性、智能手机成瘾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6.4.1 研究目的
        6.4.2 研究方法
        6.4.3 研究结果
        6.4.4 讨论
    6.5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在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
        6.5.1 研究目的
        6.5.2 研究方法
        6.5.3 研究结果
        6.5.4 讨论
    6.6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在孤独感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
        6.6.1 研究目的
        6.6.2 研究方法
        6.6.3 研究结果
        6.6.4 讨论
第7章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干预对策研究
    7.1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短期综合干预
        7.1.1 研究目的
        7.1.2 研究方法
        7.1.3 研究结果
        7.1.4 讨论
    7.2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正念认知行为团体治疗
        7.2.1 研究目的
        7.2.2 研究方法
        7.2.3 研究结果
        7.2.4 讨论
    7.3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焦点解决短期个案治疗
        7.3.1 研究目的
        7.3.2 研究方法
        7.3.3 咨询效果
        7.3.4 讨论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不要去掉即时通信软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流联合特征的加密流量检测[D]. 刘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D]. 张佳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软件产品更新对消费者创新抗拒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Windows操作系统软件为例[D]. 彭斯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4]新《广告法》背景下微信广告监管研究[D]. 刘瀚骏.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旅游推介网站评价问题研究[D]. Zanna Musina(梦竹).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2)
  • [6]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研究[D]. 徐华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1)
  • [7]公共性视域下社会化媒体的公共表达研究[D]. 黄朝钦.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8]即时通信对话的语用语言学分析 ——以俄汉即时通信语料为例[D]. 王君兰.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9]基于Android的自助游移动平台应用设计与开发[D]. 邵猛.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2)
  • [10]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D]. 李丽. 吉林大学, 2016(07)

标签:;  ;  ;  ;  ;  

不要删除即时通讯软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