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科学引导千家万户走循环经济之路

创新思路,科学引导千家万户走循环经济之路

一、推陈出新、科学引导 千家万户养殖业走循环经济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何小林[1](2018)在《福建省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林下经济能够扩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可以让农民实现致富的目标,使林业产业从仅仅利用林木资源转向综合利用林木、林地以及景观,让农民即使不砍树,在保护环境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经济效益,使“鱼”和“熊掌”能够兼得。目前,我国在林下经济的方面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存在着一些无法持续的问题,尤其是在林下开发和生态保护方面,短期和长期利益方面出现了很多矛盾。我国林下经济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相关理论也不够丰富,并且很多研究的关注重点在于经济方面,对于生态和社会的影响缺乏关注,对于可持续发展这个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有:(1)福建省在林下经济发展方面的现实状况以及趋向研究;(2)以种养等各种模式入手,开创性地对福建省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通过剖析林业发展的影响方面、作用,研究影响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找到适合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的规律;(3)对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进行SWOT分析,找到福建省在林下经济方面应当采取的发展方式,并提出合理化建议;(4)得出结论。利用上述分析工作,我们可以知道:(1)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应当依据产业发展的规律,不仅要营利,还要在社会公益方面有所作为。通过对我省林下经济发展的实际研究得知,在林下经济发展的起步时期,政府在政策、科技、资金、宣传等众多方面对林下经济的发展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发展林下经济需要政府给予极大支持,只有“建立起政府主导+生产合作组织带头+农户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等形式,才能有效兼顾林下经济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林地、劳动力、科技、政策等相关因素的深刻影响,牵涉的业务多、部门杂,需要专门的研究调研,单靠林农难以形成持续的推动力,需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才能有效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利用SWOT分析得知,福建省发展林下经济拥有地区、资源以及生态方面的优势,虽然在政策和经济发展方面遇到了一些机会,却存在法律不完备、技术水平落后、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劳动力不足等相关问题,总体上呈现没有太多特色、经营不够细致、资金不够、生产情况不佳等特点;(4)通过实证分析,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有成功且合适的模式,比如林菌、林药、林蜂、林禽和森林旅游模式,这些模式符合福建的地域特点,能够维持生态的稳定性,在点上探索获得了成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进一步推广。

邓凡[2](2017)在《湖南省林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五个样本县》文中指出林下经济主要是指在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林业经济学的指导下,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林下经济是我国林业发展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背景下出现的新生事物,发展林下经济,对于农民增收及森林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在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湖南省林下经济发展为视角,先对湖南省林下经济发展历程、规模、发展类型及成功典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进行总结介绍,再选取国家林业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项目湖南组,2013-2015年5个县共250户农户林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数据,对样本农户的林下经济产值趋势、参与情况、森林环境保护认识等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并利用卡方检验对林下经济为农户收入做出的贡献进行了界定。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林下经济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林下经济产品主要以单户经营和自产自销为主,市场化水平较低。经数据分析可知,发展林下经济将对农户增收产生显着性影响。最后,以样本县林下经济发展情况为参照,提炼出了湖南省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湖南省林下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由于有限的研究时间、资源和能力,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笔者手头上一手样本县的调研数据范围有限,评价结果的代表性还不够强,以此为基础所得出问题和对策是否符合全省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还有待商榷;另外,由于调研数据不够充分和自身数据处理能力有限,也导致了文中林下经济对农户影响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收入层面。因此,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通过努力学习,丰富研究方法和进一步扩大调研范围和调研农户的数量,来使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

张媛[3](2014)在《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出了各项优惠、支持、鼓励政策。通过抓试点、搞示范,探索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呈现出数量快速增加、建设形式丰富多样、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经营机制不断创新、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特点,推动了河北省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但与先进省份相比,在长远发展上存在定位不明确,在产业重点、建设布局上缺乏系统化,影响了园区经济、社会效益的更好发挥。本文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现状、取得的成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入手剖析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核心问题就是整体建设理念相对落后,总体规划不到位。采用比较分析法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定位、规划理念、建设目标、建设布局等六方面,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安新、青县、昌黎、承德、乐亭五个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发现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编制中,首先以国家、地方政策和规划为依据,再结合县域的整体发展规划来定位自身的指导原则、发展思路、战略目标、空间布局及保障体系,做到与政策规划良好的承接与融合,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规划体系;各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园区布局开放,特色鲜明,形式多样,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代表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规划理念、规划总目标、具体目标,规划布局是紧密相连的。在此基础上,从功能定位与分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科技开发与示范、组织管理与评价、综合效益五方面对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周维现[4](2013)在《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微观经济之首,既有城市经济特征,又有农村经济特色,是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节点,发挥着联系宏观和微观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欠发达县域是与发达县域相比较而言的,是指那些经济总量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吃饭”型财政特征显着,收入水平仍处于温饱状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的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属于追赶者,是国家应该重点关注的区域,是化解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发展,城镇化进程取得可喜进步,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农村改革困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仅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短期解渴,长期不可行。实际上,欠发达地区不仅缺乏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相比,差距也很大。因此,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着力引导欠发达县域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挖掘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县发展的正确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有680个欠发达县,占全国县总数的35%。只有这些县逐步跟上甚至超过全国的发展步伐,县域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镇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近年来,经济学界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研究有所增多,但总量依然较少,重视程度仍显不够,还需要围绕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进行更加深入、务实的研究。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包治百病的良方,也不能照抄照搬某种模式,应该在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应该用统筹的方法,统揽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统揽城镇和乡村,统揽国有和民营经济,统揽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等诸方面因素,研究和参照较为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本县域实际的发展战略和道路。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典型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系统地研究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系统地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地阐述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原因,系统地比较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揭示了这些典型县域的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经验启示。此外,本文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出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特点及经验教训。最后,结合国内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取得的经验,探究我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形成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参考性,具体而言包括七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确立合理的经济布局,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化行政、财政、金融体制以及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强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的增长点。三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坚持工业化导向,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做大龙头企业,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调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重视品牌建设,用产业化思路经营特色农业。五是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要注重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农民自觉融入城镇,实现人的城镇化。指出要建设低碳绿色环保城镇,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支持和引导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城镇内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土地和户籍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六是强调欠发达地区要用好后发优势,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引进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七是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和投融资机制,征收环境保护税,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青山、绿水和蓝天,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陈浩然[5](2012)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 ——以湖北省鄂州市峒山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乡关系一直是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城乡关系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现代国家的安定和进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科学地阐述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及未来历史变迁中的城乡关系,强调“城乡融合”、“促进城乡之间的对立逐步消灭”是代替资本主义的重要历史任务。世界各国的发展都经历城乡分割的痛苦过程,人们也一直试图解决城乡对立、城乡分割的沟壑,建立城乡共同发展的愿望。中国的城乡问题由来已久,既有历史因素的累积,又是现实因素使然。新中国成立之前,城乡二元结构的雏形已经形成。50年代开始计划经济政策,迫使城乡二元结构加重。1978年的改革开放,不同程度上缓解、弱化了城乡二元结构。21世纪开始,我国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新目标。第一次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写入党的重要文献。十七届三中着重阐述了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作为推进我国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重点,随后,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中,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结合。所有这些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实质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阶段。因此,认真总结各地在城乡一体化改革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健康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理论课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中的思路和经验,选择的调查对象必须是农村发展中的先进典型,而且这些农村的发展不是依靠独特的资源优势或特殊的发展机遇,因为这不是所有农村普遍拥有的,不具备普遍性,更没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和价值。本论文以湖北省鄂州市峒山村作为研究对象。峒山村是湖北省鄂州市一个典型以农业为主的村庄,当地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主要收入仍然是渔、耕、农、牧,呈低收益农业状态,此外,峒山村规模适中、地理位置适中,是华中地区乡村的典型代表。在鄂州市被定为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之后,峒山村又被鄂州市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至今三年来的建设中,峒山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优势,由政府主导,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因地制宜,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同步发展为目标,以迁村腾地和建设新社区为切入点,以经济发展、村民富裕为主要内容,以民主制度、科学管理为保证,政府和村民二者利益的有机结合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实践活动在峒山村逐步展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从自身特点出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峒山模式”。论文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为背景,以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为主题,设计了六章来研究“峒山模式”的实验效果。第一章,导论。从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意义入手,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对城乡一体化改革作为一个关系当代中国未来发展全局的意义的研究不足;对城乡一体化改革中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缺乏全面整理和深入的符合实际的研究;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上未纳入研究视野。第二章,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从城乡一体化基本理论出发,对“城乡一体化”现有的解释进一步的、科学的再认识。城乡一体化从本质上讲,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城乡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和谐发展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状态的理论概括,是关于当代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体系。(一)城乡一体化既是总体目标又是发展过程,打破传统的二元思维,从总体上探讨城乡发展;(二)将城乡发展放入阶段性的发展战略中来;(三)平等和均衡发展将贯穿整个地域。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而且还是现代城市学家倡导的发展观。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从形成、强化、到弱化,最终走向一体化的里程碑。第三章,峒山村发展的契机及发展目标。通过分析峒山村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历史人文情况,以及国内乡村建设的经验借鉴,包括苏南模式、湖北五山模式等等,将峒山村发展的目标定为:将自然之美、乡土气息、地域文化与生态科技、娱乐休闲元素和谐结合,突出健康、环保、教育、创新四大内涵,强调纯朴的自然田园岁月及农耕文化本质,将峒山村打造成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文化观光、科普教育、环保科技展示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绿色生态旅游区。第四章,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峒山村实践。具体是:土地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这五个方面,并将此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第五章,峒山个案的普遍价值与经验启示。分别是:缓解城乡二元结构,打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乡村主体与政府作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的动力机制;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的相互衔接;城乡一体化中的力量制衡与管理过渡机制;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同步推进的效益。第六章,峒山个案的完善与发展。客观性的指出了峒山村在政府主导与农民参与的内外整合、生活环境与经济增长的二者兼顾、农民工就业与留守人口问题的解决三方面有其突出特点,但在人文素质、村民自治、产业开发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前瞻性的探索了峒山村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培育农民主体作用,弱化政府扶持的力度;着重发展第二、三产业,打造绿色经济和现代农业公司与农户的有机结合与管理。峒山村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大幅度提高,村容村貌及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初具规模,农民收入有了一定的增长,干群关系逐步密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初见成效等等。与国内外其他农村社会发展模式相比较,“生态观念、绿色理念”、“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同步推进”,自然就成为峒山模式的特色。峒山村建设的成功实践过程表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还是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村民增加收入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峒山村的成功经验同时还说明了:创新理念、打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是核心。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乡村主体与政府的有机结合是关键;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的相互衔接增加农民收入是根本;城乡一体化中的力量制衡与管理机制是保证。然而,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从产生到成熟的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也不能例外,尤其是要使峒山村进一步完善、发展,还有更多的难题和矛盾需要解决。当前,摆在峒山村面前的现实课题是“如何推动峒山村建设实践活动向着更高阶段发展”的问题。峒山村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挖掘农民主体作用,避免扶持依赖;着重发展第二、三产业,打造绿色经济和完善管理现代农业公司。本论文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主要运用了如下研究方法:第一是比较法,主要针对国内外其他城乡发展经验、城乡一体化试点进行比较研究,汲取、提炼精华,整合创新。第二是访谈法。访谈对象是当地村民,目的是为了使得收集的材料具备真实性、可比性。第三是文献法。本论文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着作为基础,从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于农村发展的文件与经验总结中,研究城乡一体化的整体结构及思想发展轨迹,为本文提供理论指导。第四是观察法。通过几年的跟踪调研观察峒山村的直观变化,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

梁严冰[6](2011)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陕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领导下建设陕北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也是新中国6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历史缩影与聚焦。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陕北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突出的矛盾及存在的不足,认真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好地服务于陕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以及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的发展,既是新中国建立后陕北经济发展的基础,又为日后陕北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前景。20世纪50—7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陕北地区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及交通运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陕北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种植为主,且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改革开放,陕北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陕北经济突飞猛进、蓬勃发展。经过60年的发展,陕北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能源工业强势崛起,快速发展;商业贸易繁荣昌盛,交通运输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征。陕北地区为典型的“两源并富”地区。新中国建立,陕北能源、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不断显现;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陕北工业经济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点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工业结构;并且资源的开发是以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工业开发方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现代特色农业成效显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与此同时,陕北地区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理方式。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于其它地区之处。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看出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关系密不可分。新中国60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证明陕北农业结构变化特点鲜明,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50—70年代,陕北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工业部门主要是毛纺、服装、日用工业、陶瓷等部门;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重化工基地的建设,能源工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陕北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化工、电力等部门发展迅速;除此以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陕北经济结构演变的原因既与国家的政策及陕北经济的客观发展有关,同时也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要求密不可分。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发现,经济的发展对陕北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建立60年来,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保障不断发展与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不断丰富。60年来,陕北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规划逐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陕北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反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存在问题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也不容忽视;认真总结陕北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与成功经验,希望对陕北未来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正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与突出问题,这将是陕北经济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以避免出现“富饶的贫困”及“资源枯竭型”地区及城市发展经济的老路在陕北地区重演。

曹斌[7](2011)在《两型农业发展状况及其生产效率的评价》文中指出本研究以两型农业的评价研究为主线,初步回答了如何对两型农业发展状况和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建立了评价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指导性指标体系,以之作为普遍适用的评价指标,可以对我国两型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二是对省市县村四级行政区域的两型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评价,其评价经验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是对我国两型农业发展的方向性思路进行了研究。在对国外的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精确农业、有机农业等两型农业的近似形态进行分析、对比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辨析了我国农业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功能、发展原则等问题,廓清了两型农业范畴的分歧所在,梳理了两型农业理论的研究进展,使国内两型农业的理论源流呈现出清晰的状况。初步勾勒了我国两型农业的理论框架,得出了我国两型农业发展的方向性思路,即:要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欧美国家近似的两型农业建设经验,要立足于具有我国特色、结合区域特点和各地农业传统,在此前提和背景下发展我国两型农业。二是建立了评价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指导性指标体系。分析了两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考虑两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复杂性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对指导性评价指标的三大来源,即生态农业综合效益子系统评价指标、循环农业发展水平子系统评价指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两型农业评价指标系统由3大目标层、10个准则层和80个评价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导性的评价指标框架和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全国各地不同资源不同条件的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发挥框架性的指导作用。三是评价了我国31个省市两型农业发展水平。在两型农业的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31个省市两型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收集了全国31个省市2007年度的相关80个指标值数据后,选择了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两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两型农业综合发展指数呈现出明显的3个阶梯分布,第一阶梯由上海、北京、江苏等前11名的省市组成,第二阶梯由河南、内蒙古等16个省市组成,贵州、青海等4个省市为第三阶梯。两型农业综合发展指数依据地理位置,由东向西逐级递减;处于第三阶梯的省市与东南沿海省份发展差异较大,同一阶梯内各省市发展程度也存在显着差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各省市先天的资源环境因素,也有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后天影响。四是评定了我国省市县村四级区域的两型农业生产效率。运用DEA评价模型,结合实际事例,对省市县村四级区域的两型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评价。在对我国31个省市的评价中,为了单独测算内部管理效率这一内生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具体作用,通过构建DEA三阶段模型,消除了外部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这两个外生因素对技术效率值的影响,从而有效测算了两型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在对湖南省各市州两型农业生产效率进行评价后,得出长沙等4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相对有效,农业产出已达到最优水平,衡阳等10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状态等评价结果。,提出湖南省发展两型社会的地区区域对策。在对衡阳县的县域两型农业生产效率评价时,更多地考虑到衡阳县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等要素,在指导性评价指标的整体框架内,为了贴近评价对象而取舍了一些指标,评价结果符合现实。在两型农业建设的村级基层单位中,因为村与村之间情况变化较大,评价指标的选取就相差甚大,本文选取的我国农村较为普遍的粮猪型村为评价实例。按照粮猪型村的特点,根据粮猪型村发展两型农业的生产条件,从发展两型农业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适合于粮猪型村两型农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以此对衡阳县高炉村进行两型农业的评价,得出该村两型农业发展处于初级两型农业发展阶段的结论。五是对现行的传统农业与两型农业的桥接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两型农业发展的抗阻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落后生产方式的内源缺匮,传统经营观念的生态缺乏,科技体系的匹配缺失,政策制度政府失灵的先天不足等。然后提出通过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民经营素质、构建两型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等措施,来实现现行的传统农业向两型农业的跃迁。紧接着阐释了跃迁机理与路径,得出湖南省域内存在率先促就两型农业生产跃迁情势的结论,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实验区背景下擘划了桥接进路。最后提出了建设两型农业生产的关键是推动情势触发的政策建议。

霍生平[8](2011)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发展要求农民从依赖石化农资农技的“石化农民”向运用两型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农民”嬗变。农民素质形态的演进可归纳三个阶段,即传统自然农业中的“自然农民”、石化农业中的“石化农民”、两型农业中的“生态农民”。生态农民素质因子可解析为两型农业的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及生态行为,由此可建立生态农民素质结构模型。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可研究影响生态农民素质因子水平的各种因素,从中发现生态农民因子生成规律及其育化特点。生态农民素质育化的方式有:第一,生态知识的学习。即环境自适应和“干中学”,教育宣传和信息传播,农技培训,农技推广服务;第二,生态意识的引导。通过激活环境福利需求提高生态敏感性,通过生态伦理教育唤起生态责任感,通过生态市场需求、生态补偿机制诱导生态价值观;第三,生态行为的塑就。政府生态监管塑造浅层生态行为,生态政策和生态服务支持深层生态行为。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现存以下问题:违背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现象较普遍;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运用欠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构建面临困难。为此,促进农民实践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措施涵盖三个层面:第一,通过编码性知识教育培训传递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知识,通过政府生态监督塑造浅层行为;第二,提供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生态补偿政策等促使应用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第三,通过提供情境嵌入性知识的教育培训、技术服务、生态补偿政策等支持构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政府、农户、农民自治组织、涉农社会机构、涉农企业等共同形成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多元合作体系,应明确各主体的角色定位,选择恰当组织结构形式和运行模式,基于生态链、价值链、供应链、知识流的思路,并借助合作契约、重复博弈、学习和实践共同体等机制对合作体系进行优化和维系。可建立有关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评价生态农民素质的因子及其综合水平;绘制二维曲线图、三维动态图描述生态农民素质群体分布特点;设置一系列指标评价生态农民培育绩效。未来生态农民队伍将分化为生态农业工、生态农业主。生态农业工应按两栖农业工与全职农业工、短期农业工与长期农业工、本地农业工与外地农业工采取分类雇佣策略;生态农业主的“生态经济人”经营品质开发,需要政府培养和扶持机制、生态农业主自我生成和自我甄别机制、生态经营激励和约束机制。生态农民队伍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分三个阶段逐步形成。

李占魁[9](2010)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文中认为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这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来说尤为重要,临夏是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和四大门宦发源地,在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2千多万穆斯林当中,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临夏地区的经济发展超越了本身,具有跨区域影响和全国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综合采用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临夏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归纳出解决临夏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及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及操作性。全文共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研究概况。正文共有八章。第二章总结了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理论及西部民族省份近年来某一特色经济领域内超前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以后的七章着重分析了临夏特色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及临夏特色经济发展,原则与战略,并对临夏农业特色经济、旅游特色经济、商贸特色经济、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则、思路、方向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战略发展模式。对特色经济与国家扶持、特色经济与基础教育做了探讨。

顾正兴[10](2010)在《低碳经济下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随之不断恶化,而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首要原因,气候变暖的主要根源是源于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排放源。与此同时,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已成为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因此迫切需要用低碳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发展,并通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来发展低碳农业,促进农业节能减排,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的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是以“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赖于资源的大量消耗,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还伴随着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大地制约着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云南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一)从农业内部结构来看,结构性矛盾突出。(二)从农业产业结构体系的完整性上看,农业环保产业发展不足。(三)从农业产业的技术进步情况看,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低下。(四)从产业布局上看,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五)从节能环保来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滞后,低碳农业发展不足。总之,云南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已严重制约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在低碳经济下对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为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开辟新领域。低碳经济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须要遵循三大基本原则,即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生态化原则。按照这三大原则,对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现状及结构调整优化进行分析,结合云南农业发展实际,提出低碳经济下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如下方向:(一)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并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二)积极调整林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用材林、生态林和薪炭林,提高碳汇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三)加速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饲草型畜禽的生态养殖,节约粮食,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四)稳步调整渔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渔业特色养殖,推广稻田水产养殖,大幅提高水面利用率。

二、推陈出新、科学引导 千家万户养殖业走循环经济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陈出新、科学引导 千家万户养殖业走循环经济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2.4 技术路线
2 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林业
        2.1.2 林下经济
        2.1.3 种植业
        2.1.4 养殖业
        2.1.5 生态
        2.1.6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2.1.7 SWOT
        2.1.8 可持续发展
    2.2 相关理论
        2.2.1 林业经济相关理论
        2.2.2 林下经济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
    2.3 国内外林下经济发展与研究
    2.4 研究启示
3 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3.1 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3.1.1 发展历程
        3.1.2 主要模式
    3.2 发展趋势特征
        3.2.1 多元化趋势
        3.2.2 多功能发展的趋势
        3.2.3 生态化趋势
        3.2.4 规模化趋势
        3.2.5 智能化趋势
        3.2.6 创意营销趋势
    3.3 小结
4 福建林下经济案例分析
    4.1 林下经济——种植模式
        4.1.1 福建省林下金线莲种植
        4.1.2 三明市林下草珊瑚种植
        4.1.3 大田县林下红菇种植
    4.2 林下经济——养殖模式
        4.2.1 泰宁县林下金湖乌凤鸡养殖
        4.2.2 仙游市林下蜜蜂养殖
    4.3 林下经济——旅游模式
    4.4 小结
5 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瓶颈及存在问题
    5.1 发展瓶颈
        5.1.1 理念制约
        5.1.2 技术制约
        5.1.3 市场制约
        5.1.4 资金制约
    5.2 存在问题
        5.2.1 林下经济产业不成熟
        5.2.2 林下经济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5.2.3 龙头企业对林下的带动不明显
        5.2.4 缺乏保护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意识
6 林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SWOT分析
    6.1 林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6.1.1 林地条件
        6.1.2 劳动力
        6.1.3 政策
        6.1.4 市场
        6.1.5 技术
    6.2 福建林下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6.2.1 优势
        6.2.2 劣势
        6.2.3 机遇
        6.2.4 威胁
    6.3 小结
7 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对策建议
    7.1 基本原则
        7.1.1 因地制宜原则
        7.1.2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原则
        7.1.3 突出重点原则
    7.2 总体思路
    7.3 模式选择
    7.4 对策建议
    7.5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湖南省林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五个样本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关于林下经济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林下经济国外研究综述
        1.3.2 林下经济国内研究综述
        1.3.3 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李克特五点量表法
        1.5.3 卡方检验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林下经济的概念
        2.1.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生态学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林业经济理论
3 湖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3.1 湖南省林业发展概述
    3.2 湖南省林下经济发展历程
        3.2.1 初始萌芽阶段
        3.2.2 自主发展阶段
        3.2.3 初级发展阶段
    3.3 湖南省林下经济发展规模
    3.4 湖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类型
        3.4.1 林下种植业
        3.4.2 林下养殖业
        3.4.3 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业
        3.4.4 森林景观利用
    3.5 湖南省林下经济成功典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3.5.1 林下种植成果斐然
        3.5.2 林下养殖不断壮大
        3.5.3 林下加工业稳步增长
        3.5.4 森林旅游凸显生机
4 基于样本县的林下经济统计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4.2 基于样本县的林下经济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样本农户家庭基本信息
        4.2.2 样本农户林下经济产值分析
        4.2.3 样本农户林下经济参与情况分析
        4.2.4 样本农户对林下经济的主观认识分析
    4.3 基于样本县的林下经济发展对农户收入影响相关性分析
        4.3.1 样本农户收入对比分析
        4.3.2 基于卡方检验的农户人均收入对比分析
5 基于样本县的湖南省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思想认识不够,农户林下经济参与度低
    5.2 农户缺乏启动资金,基础设施不健全
    5.3 农户急需技术指导,青壮劳动力不足
    5.4 产品以自产自销为主,缺乏专业组织引导
    5.5 经营林下经济的森林保护意识尚待提高
6 促进湖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6.1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科学布局
    6.2 加大资金扶持,拓宽投资渠道
    6.3 强化科技支撑,落实技术培训
    6.4 提高产业化水平,推进示范基地建设
    6.5 深化森林保护,加强日常监管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现代农业园区
        1.5.2 规划
        1.5.3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
2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2.1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
        2.1.1 园区数量快速增加,建设形式丰富多样
        2.1.2 优化资源合理布局,发展县域优势产业
        2.1.3 政府层面积极引导,加强组织服务力度
        2.1.4 加强机制体制创新,提高园区综合效益
        2.1.5 改革农业经营理念,完善园区管理模式
    2.2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取得的成效
        2.2.1 产业带动效应初现
        2.2.2 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2.2.3 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强劲
        2.2.4 融资能力不断增强
    2.3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的问题
        2.3.1 土地流转机制
        2.3.2 投资融资机制
        2.3.3 标准化建设
        2.3.4 农业人才培育
        2.3.5 科技支撑能力
3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比较研究——案例分析
    3.1 河北省典型现代农业园区介绍
        3.1.1 安新县白洋淀农业科技园区
        3.1.2 青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3.1.3 昌黎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3.1.4 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1.5 乐亭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3.2 河北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比较分析
        3.2.1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思想分析
        3.2.2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原则分析
        3.2.3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定位分析
        3.2.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理念分析
        3.2.5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目标分析
        3.2.6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布局分析
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建议
    4.1 功能定位与分区
        4.1.1 功能定位
        4.1.2 功能分区
    4.2 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4.2.1 基础设施建设
        4.2.2 服务设施建设
    4.3 科技开发与示范
    4.4 组织管理与评价
        4.4.1 组织管理
        4.4.2 组织评价
    4.5 综合效益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4)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经济增长理论
        四、产业发展理论
        五、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
    第三节 国内研究综述
        一、科学发展观
        二、区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三、县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四、欠发达县域经济的研究和发展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二、研究的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县域经济概述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重要地位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二、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性质和特征
        一、县域经济的性质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高端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高品质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高质量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经济因素
        一、经济体制因素
        二、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因素
        三、投资与经济发展因素
        四、市场因素
    第二节 政治因素
        一、执政能力
        二、管理适度
        三、政治清明
        四、加强监督
    第三节 文化因素
        一、县域文化的内容
        二、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节 社会因素
        一、人口因素
        二、教育和人才因素
        三、社会保障因素
        四、社会稳定因素
    第五节 科技因素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第四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
        一、基础条件较差
        二、公共设施落后
        三、主导产业缺乏
        四、农业经济明显
        五、劳动力素质低
    第二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建设滞后,竞争能力不强
        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经济发展水平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
        四、民营经济弱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第三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观念落后
        二、经济基础薄弱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五、区域内融资较难
        六、教育科技水平落后
第五章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比较
        一、县域基本竞争力差距
        二、东部、中部和西部县域发展竞争力差距
        三、县域经济市场化差距
        四、县域经济工业化差距
        五、县域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六、县域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
        七、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第二节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二、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的因素
        三、历史文化因素
第六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第一节 工业主导的陕西兴平模式
        一、兴平工业发展优势
        二、兴平工业发展思路
        三、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实现兴平工业跨越发展
        四、兴平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五、对兴平工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第二节 农业主导的福建安溪和山东寿光模式
        一、安溪、寿光以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
        二、发展特色农业对于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三、选择和发展特色农业的具体做法
        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启示
    第三节 贸易主导的黑龙江绥芬河模式
        一、绥芬河市基本情况
        二、对外贸易对绥芬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绥芬河市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绥芬河市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第四节 旅游主导的河南栾川模式
        一、栾川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栾川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三、建设中国旅游强县和“栾川模式”分析
        四、以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五、“栾川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五节 服务业主导的湖南津市模式
        一、津市基本情况
        二、发展服务业势在必行
        三、选准切入点,发展服务业
        四、强化保障,加快服务业发展
        五、津市服务业发展的成效
第七章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一、日本“造村运动”模式
        二、韩国“新村运动”模式
        三、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四、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五、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
        一、日本城市化发展模式
        二、韩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三、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四、法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五、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第八章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二、深化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三、加强基础工作,服务县域经济
        四、深化科研体系改革,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
        五、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优化人才资源结构
    第二节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一、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
        二、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
        三、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增长点
    第三节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
        一、坚持工业化导向
        二、推进工业化的主要措施
        三、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
    第四节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
        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四、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加强品牌建设,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
        六、做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繁荣发展县域经济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建设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
    第六节 把握后发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一、用好土地资源丰富优势,为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空问
        二、发挥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
        四、引入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
    第七节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一、发展生态经济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三、建立生态投融资机制
        四、征收环境保护税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 ——以湖北省鄂州市峒山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一) 国外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
        (二) 国内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
    三、主要内容、可能创新之处与主要限度
        (一) 主要内容
        (二) 可能创新之处
        (三) 主要限度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一、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来源及科学定义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城乡关系的理论
        (二) 城乡一体化在中国的现实背景
        (三) 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定义
    二、城乡一体化的意义
        (一)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改革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二)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新动力
        (四)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交流和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三、城乡一体化的开展与实践
        (一) 国外城乡建设的实践与借鉴
        (二)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一体化的开展
        (三) 湖北省鄂州市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与规划
第三章 峒山村的发展契机及发展目标
    一、峒山村概况
        (一) 地理环境
        (二) 资源禀赋
        (三) 经济结构
        (四) 历史人文
        (五) 基本印象
    二、峒山村发展的契机
        (一) 中央、各级政府对峒山村的统筹规划与指导
        (二) 对国内乡村建设的经验借鉴
    三、峒山村发展的目标
第四章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峒山村实践
    一、土地规划一体化
        (一) “迁村腾地”建立新社区——合理的村落分布
        (二) 农田保护与“用地增减挂钩”——配套的保障机制
    二、产业发展一体化
        (一) 峒山村农业发展公司——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中的产业培育
        (二) “11+1”的项目建设——城市资本引入与地方产业的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一) 房屋的新建与改造——打造旅游新社区的前提
        (二) 交通道路的建设与改造——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载体
        (三) 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达成城乡实质一体化的硬件保障
    四、公共服务一体化
        (一) “8+1”新型社区服务站的建立——与城市公共服务的对接
        (二) 实施惠民利民政策——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
        (三) 就业服务均衡发展——公共服务资源与潜力的挖掘
    五、社会管理一体化
        (一) 身份转变的尝试——建立城乡无差别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
        (二) 风险管理的突破——新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系统化
        (三) 社区治理的改革——行政管理的向下延伸与权力集中
第五章 峒山个案的普遍价值与经验启示
    一、思路:缓解城乡二元结构,打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一) 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道路上面临的结构制约
        (二) “城市化陷阱”:国外部分国家城市化中的教训
        (三) 城市圈的建设:峒山在结构制约与陷阱风险中的选择
    二、动力:乡村主体与政府作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
        (一) 民众意愿与政府意愿间的错位:城乡一体化动力不足的掣肘因素
        (二) 经济基础的坚实后盾: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进程
        (三) 乡村主体意识的挖掘:村民主动性的城市化进程
    三、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的相互衔接
        (一) 城市发展方式与城市化发展方式之间互补性的欠缺:产业发展的矛盾
        (二) 城郊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兼具小城镇与大城市的各自优势
        (三) 规避低效能产业与低就业产业的两极风险:峒山产业链接的模式
    四、管理:城乡一体化中的力量制衡与管理过渡机制
        (一) 向下倾斜的政府力量与社区中市场、自组织力量之间的协调
        (二) 社区管理的个人集中与社区发展的未来取向之间矛盾的化解
        (三) 社会管理中的制度建设与制度的及时变革机制
    五、效益: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同步推进
        (一) 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共进: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经济增长的现实要求
        (二) 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与社会和谐共进:城乡一体化效益提升的关键
        (三) 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式:峒山城市化进程的普遍价值
第六章 峒山个案的完善与发展
    一、峒山村发展的三个特点
        (一) 内力驱动与外力拉力——城市化进程的内外整合
        (二) 工业发展与生态旅游——生活环境与经济增长的二者兼顾
        (三) 农民工就业与留守人口问题的解决——人力资本提升与本土发展
    二、峒山村的实践与完善
        (一) 人文素质与科技一体化——解决“人文贫困”的路径选择
        (二) 村民自治与主体性建构——对现有行政管理权力集中的突破
        (三) 产业开发与核心竞争力——对未来城乡一体化产业竞争挑战的应对
    三、峒山村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 挖掘农民主体作用,避免扶持依赖——对农村发展动力的固本培元
        (二) 发展第二、三产业,打造绿色经济——对农村产业模式的结构调整
        (三) 完善现代农业公司,彰显集体优势——对农村集体所有制的产业提升
参考文献
附件
    一、峒山村城乡一体化发展大事记
    二、《鄂州市峒山旅游新社区总体规划》
    三、《关于均衡公共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
    四、《长港镇峒山新社区建设方案》
    五、《关于落实峒山村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方案》
    六、《峒山村农村新社区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补贴办法》
    七、《峒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管理方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回顾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四、理论及史料依据
第一章 新中国陕北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与历史回顾
    一、陕北行政区划与地理环境
        (一) 陕北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二) 复杂的陕北地理环境
    二、陕北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 农林牧副业资源
        (二) 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三)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北经济
        (一) 陕北的农业与农村经济
        (二) 陕北的工业
        (三) 陕北的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
        (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发展的历史认识
    小结
第二章 计划经济下的陕北经济(1949—1978)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一) 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二) 建国初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
        (三) 1958—1965年陕北的农业及农村经济
        (四) 农业学大寨与陕北农业
    二、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一) 工业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二) 手工业的新发展
        (三) "学大庆"与陕北石油工业
        (四) 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交通运输业与商业贸易的发展
        (一) 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二) 初具规模的陕北交通运输网络及其发展
        (三) 新的多种商品流通体制的初步形成及国营商业的壮大
        (四) 地方特色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陕北经济的发展、腾飞(1979—2010)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二) 农业生产责任制与陕北农业
        (三) 适用、高效、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农业和农村经济
        (四) 农业产业的进一步调整、优化与陕北特色农业
        (五) 农产品的产业化
        (六)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二、能源矿产资源的规模开发与工业快速崛起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工业经济的政策法规
        (二) 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壮大
        (三) 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
        (四) 天然气的开发与广泛利用
    三、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网络化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政策法规
        (二) 公路交通网的建立与发展
        (三) 铁路的开通与延伸
        (四)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五) 商业贸易的新篇章
    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发展的成就
    一、60年来陕北农业发展的成就
        (一) 农业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三)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四) 农业生产条件显着改善
        (五) 农业优势产业开发成效显着
        (六) 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60年来陕北工业发展的成就
        (一)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二) 能源工业强势崛起
        (三)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四) 工业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投资效果显着提高
    三、60年来陕北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发展的成就
        (一) 交通运输规模的增长与扩大
        (二)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拉动社会经济发展日见成效
        (三) 商业贸易繁荣昌盛
    小结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特征
    一、"两源并富"的陕北地区
        (一)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大、分布集中、多矿共生
        (二)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演变
        (三)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的产业优势不断显现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优势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五) 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二、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的陕北工业布局
        (一) 工业布局以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导向为主
        (二) 以重工业为主
        (三) 资源型的工业结构
        (四) 能源工业产业聚集度高
    三、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陕北工业
        (一) 国家组织力量对陕北地区进行资源勘探
        (二) 援助建设陕北工业
        (三) 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支援陕北经济建设
        (四) 机器设备、资金由国家进口调拨和援助
        (五) 跳跃式的陕北工业开发
    四、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到高效、集约化的特色陕北农业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发展的历程
        (二) 陕北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优势
        (三) 陕北的高效、特色农业
    五、掠夺式开荒到退耕还林、还草的陕北生态环境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的演变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
    小结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
    一、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布局的演变
        (二) 影响陕北产业布局变化的因素
        (三)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陕北农业结构渐趋合理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特征
        (三) 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四) 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
    三、陕北工业结构的重构
        (一) 陕北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
        (二) 陕北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
        (三) 陕北工业结构演变的原因
    四、陕北第三产业结构日益加强
        (一) 陕北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二)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原因
    小结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对陕北社会的影响
    一、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一) 城乡人均收入大幅增长
        (二) 城乡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
        (三)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四) 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不断完善
    二、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扩大
        (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二) 卫生事业不断前进
        (三)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三、陕北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一) 陕北的人口发展
        (二)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三)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四、城镇化程度快速提升
        (一) 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
        (二) 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
        (三) 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 城市规划逐渐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小结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思考
    一、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整体上讲陕北地区仍然比较落后
        (二)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三) 农民离乡问题突出
        (四)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五)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低
        (六) 领导和群众的思想观念保守
    二、陕北经济发展中的借鉴与启示
        (一) 陕北经济变迁的几点规律性认识
        (二) 坚持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基本方向
        (三) 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
        (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五) 全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六) 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
结束语
    一、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进程
    二、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两型农业发展状况及其生产效率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本章小结
第2章 两型农业和近似的两型农业形态
    2.1 两型农业的有关理论
        2.1.1 两型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2.1.2 两型农业的基本特征
    2.2 近似两型农业的表现形态
        2.2.1 循环农业
        2.2.2 生态农业
        2.2.3 集约农业和精准农业
        2.2.4 有机农业
        2.2.5 我国的两型农业
    本章小结
第3章 两型农业发展状况评价的指导性指标体系
    3.1 两型农业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复杂性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背景
    3.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目的与原则
        3.3.1 意义
        3.3.2 目的
        3.3.3 基本原则
    3.4 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3.4.1 指导性评价指标的三个来源
        3.4.2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子系统评价指标
        3.4.3 循环农业发展水平子系统评价指标
        3.4.4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评价指标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指导性评价指标的我国两型农业发展状况评价
    4.1 对两型农业指导性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4.2 对我国31个省市的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
        4.2.1 熵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
        4.2.2 基于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评价
        4.2.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评价
    4.3 结论分析
        4.3.1 两型农业评价综合发展指数结论分析
        4.3.2 两型农业评价体系各子系统发展指数结论分析
        4.3.3 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型农业的生产效率评价:省市县村四级区域的实例
    5.1 DEA评价模型
        5.1.1 DEA在农业生产效率评价中的应用情况
        5.1.2 DEA一般模型的构建
        5.1.3 按照农业生产效率评价而设计的DEA三阶段模型
    5.2 省域两型农业生产效率的评价——以我国31个省市为例
        5.2.1 指标选取
        5.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2.3 政策建议
    5.3 市域两型农业生产效率的评价——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例
        5.3.1 问题的提出
        5.3.2 指标选取
        5.3.3 评价过程
        5.3.4 建议与措施
    5.4 县域两型农业生产效率的评价——以衡阳县为例
        5.4.1 县域县情与农情
        5.4.2 评价指标遴选
        5.4.3 评价过程
        5.4.4 结论分析与对策建议
    5.5 村域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以高炉村为例
        5.5.1 基于粮猪型村特点的两型农业发展状况评价体系的构建
        5.5.2 高炉村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
        5.5.3 结论
    本章小结
第6章 从传统农业转向两型农业——以湖南省为例
    6.1 从现行的传统农业桥接到两型农业
    6.2 两型农业跃迁机理
    6.3 两型农业跃迁情势
    6.4 湖南两型农业生产的桥接擘划
    6.5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及有关建议
    7.2 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主要研究成果

(8)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背景
        1.1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体系存在的生态危害性
        1.2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2 研究意义
        2.1 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提供适用人力资源支持
        2.2 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绿色的能动力量
        2.3 为新型农民培养提供核心内容导向
    3 研究内容和框架
        3.1 主要内容
        3.2 研究框架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检索法与实地调研法相结合
        4.2 分析研究法与综合研究法相结合
        4.3 比较法与归纳法相结合
        4.4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4.5 理论阐述与模型描述相结合
    5 可能的创新之处
        5.1 生态农民概念的创新
        5.2 生态农民培育方法的创新
        5.3 生态农民素质评价的创新
        5.4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关系的创新
        5.5 生态农民队伍开发的创新
    6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介
        6.1 国外研究
        6.2 国内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内涵及素质结构模型
    1 生态农民概念的提出
        1.1 自然农业中的"自然农民"
        1.2 石化农业中的"石化农民"
        1.3 两型农业中的"生态农民"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内涵及其素质内容构成
        2.1 生态农民的内涵
        2.2 生态农民素质的内容构成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结构模型构建
        3.1 相关模型介评
        3.2 生态农民素质结构模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的生成机理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影响因素相关文献整理
        1.1 教育学习因素
        1.2 农业(兼业)比重因素
        1.3 家庭生产规模因素
        1.4 农资技术经济因素
        1.5 生态临管因素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及策略启示
        2.1 研究方案
        2.2 研究结论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的主要特点
        3.1 人与环境互动中的自适应性
        3.2 生态知识转移模式选择的权变性
        3.3 生态学习迁移的情境性
        3.4 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生态行为三位一体的认知协调性
        3.5 生态素质因子育化的分层渐进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的育化方式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民生态知识的学习方式
        1.1 人与环境互动中习得经验性生态知识
        1.2 生态农业教育和信息传播向农民传递编码知识
        1.3 生态农技培训使农民将技术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
        1.4 生态农技推广帮助农民导入两型农业的生产技术范式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民生态意识的引导方式
        2.1 生态敏感性的激活
        2.2 生态责任感的唤起
        2.3 生态价值观的诱导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民生态行为的塑就方式
        3.1 浅层生态行为的塑造
        3.2 深层生态行为的支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现存生态问题及成因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违背现象比较普遍
        1.1 土地资源非充分利用
        1.2 农业废弃物处置失当
        1.3 使用过量、高毒农药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应用欠缺
        2.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尚未大面积推广
        2.2 化肥农资替代技术难以普及推广
        2.3 农产品绿色有机生产技术应用缺乏积极性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构建面临较多困难
        3.1 生态农业现存问题及原因
        3.2 多功能农业现存问题及原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助力农民实践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措施
    1 促进农民遵循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
        1.1 遵循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保护常规
        1.2 遵循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常规
        1.3 遵循农资绿色安全使用常规
        1.4 遵循农产品安全生产常规
    2 引导农民应用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
        2.1 应用农资集约生态化使用技术
        2.2 应用农产品绿色有机生产技术
        2.3 应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3 扶持农民构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
        3.1 构建生态农业生产体系系统
        3.2 构建多功能农业生产体系系统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多元合作体系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角色分工
        1.1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分工边界
        1.2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职能定位
        1.3 两型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任务划分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建立
        2.1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组织结构
        2.2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运行模式
        2.3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优化思路
        2.4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维持机制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及培育绩效的评价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的评价
        1.1 生态农民素质因子结构和综合水平的评价
        1.2 生态农民素质群体分布特点的评价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2.1 生态农民培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2.2 生态农民培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案例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队伍的建设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队伍的构成
        1.1 生态农业工的素质分析
        1.2 生态农业主的素质分析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业工的分类雇佣
        2.1 两栖农业工与全职农业工
        2.2 短期农业工与长期农业工
        2.3 本地农业工与外地农业工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业主的生态经营品质开发
        3.1 生态农业主的生态经营品质
        3.2 生态农业主经营品质的开发机制
    4 二元经济结构中生态农民队伍的形成来源
        4.1 留守农民
        4.2 返乡农民工
        4.3 农业后继者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生态农民队伍形成进程的预测
        5.1 农村劳动力临时转移中自然农民与石化农民并存阶段
        5.2 农村劳动力半永久转移中的石化农民阶段
        5.3 农村劳动力永久转移中的生态农民阶段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语
    1 基本结论
        1.1 农业生态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生态农民的生成是必然趋势
        1.2 根据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技术要求解析生态农民素质的内容构成
        1.3 基于生态农民素质的生成机理探索其育化方式
        1.4 生态农民素质育化方式与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转成措施相互融合
        1.5 针对农业生产实践中生态问题及成因选择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转成措施
        1.6 厘清生态农民培育主体角色分工并构建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
        1.7 联系生态农民素质育化及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转成建立培育评价体系
    2 研究展望
        2.1 生态农民调查统计需要改进拓宽
        2.2 生态农民素质生成机理的规范研究期待不断深化
        2.3 生态农民素质育化方式和两型农业转成措施应当持续创新
        2.4 新情况衍生新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的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的利研学术成果

(9)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2.3 主要创新
    1.3 研究概况
第二章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式
    2.1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竞争优势理论
        2.1.3 非均衡发展理论与均衡发展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后发优势理论
    2.2 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
        2.2.1 云南的歌舞模式
        2.2.2 新疆的石油模式
        2.2.3 青海的创意经济模式
        2.2.4 宁夏的影视文化和伊斯兰模式
        2.2.5 广西山水+民俗文化旅游模式
        2.2.6 内蒙古的牛羊模式
第三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3.1 临夏回族自治1990—2008年的农业(个案)及工业发展(个案)
    3.2 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
        3.2.1 经济发展速度
        3.2.2 经济发展水平
    3.3 临夏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发展速度慢
        3.3.2 临夏州农民人纯收入增长缓慢
第四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条件与思路
    4.1 基础条件的SWOT分析
        4.1.1 优势(S)分析
        4.1.2 劣势(W)分析
        4.1.3 机遇(O)分析
        4.1.4 威胁(T)分析
    4.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
        4.2.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思路
第五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5.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5.1.1 特色农业发展
        5.1.2 渔业的发展
        5.1.3 养殖业的发展
        5.1.4 林业的发展
    5.2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5.2.1 信息方面的问题
        5.2.2 科技方面的问题
        5.2.3 空间布局方面的问题
    5.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思考研究
        5.3.1 对把临夏建成我国同中东食品贸易的加工业基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5.3.2 以创意农业促推临夏回族地区经济发展
        5.3.3 临夏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5.3.4 临夏州东乡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5.3.5 临夏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思考
        5.3.6 临夏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5.3.7 临夏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5.3.8 临夏州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第六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6.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6.1.1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资源
        6.1.2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6.2 临夏旅游经济发展的RMP分析
        6.2.1 旅游资源(R)分析
        6.2.2 旅游市场(M)分析
        6.2.3 旅游产品(P)分析
    6.3 特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6.3.1 临夏回族自治州刘家峡区域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6.3.2 临夏回族自治州伊斯兰风情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6.3.3 临夏回族自治州古动物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第七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7.1 特色工业的现状
    7.2 临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中制约因素
    7.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7.3.1 从广河县回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看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工业经济的策略
        7.3.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水产养殖现状及思考
        7.3.3 扶持壮大支柱产业 加快临夏地区发展
        7.3.4 抓好畜产品精深加工 获取畜产品最大利润
        7.3.5 临夏发展清真食品HALAI现状及思考
        7.3.6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砖雕产业的现状和思考
第八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8.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的形成与特点
        8.1.1 民间商贸经济的历史追述
        8.1.2 民间商贸经营的特点
        8.1.3 特色民间商贸与"河州模式"形成的机理
    8.2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现状
        8.2.1 发展取得的成就
        8.2.2 发展面临的制约和存在问题
    8.3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发展对策
第九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与国家特殊扶持政策
    9.1 加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落实力度 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9.2 实施特殊扶持政策加快特困县—东乡族县特色经济发展
    9.3 加大对临夏州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低碳经济下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1.4.1 低碳经济理论
        1.4.2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1.4.3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1.4.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1.4.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6 循环经济理论
        1.4.7 资源禀赋理论
        1.4.8 比较效益理论
        1.4.9 区域优势理论
        1.4.10 产业布局理论
        1.4.11 低碳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1.5 世界主要国家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1.5.1 英国
        1.5.2 美国
        1.5.3 日本
        1.5.4 中国
    1.6 发达国家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
        1.6.1 美国
        1.6.2 日本
        1.6.3 英国
        1.6.4 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
    1.7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1.7.1 研究对象
        1.7.2 研究思路
        1.7.3 研究方法
    1.8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2.1 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历史
        2.1.1 云南三次产业结构演进情况
        2.1.2 云南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演进情况
        2.1.3 云南农业种植业内部结构演进情况
        2.1.4 云南主要农产品产量结构演进情况
    2.2 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2.2.1 云南农业内部结构现状分析
        2.2.2 云南种植业内部结构现状分析
        2.2.3 云南农业区域布局结构现状分析
        2.2.4 区位及资源概况
    2.3 云南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分析
        2.3.1 云南能源结构现状
        2.3.2 云南农业能源结构现状
        2.3.3 云南碳排放现状
        2.3.4 云南农用化肥施用现状
        2.3.5 云南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估算
    2.4 低碳经济下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2.5.1 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2.5.2 林业结构调整方向
        2.5.3 牧业结构调整方向
        2.5.4 渔业结构调整方向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分析
    3.1 全省优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3.1.1 玉米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3.1.2 水稻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3.1.3 薯类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3.1.4 烤烟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3.1.5 甘蔗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3.1.6 蔬菜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3.1.7 生猪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3.1.8 肉牛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3.1.9 肉羊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3.1.10 橡胶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3.2 全省农业低碳优势优化分析
        3.2.1 农业低碳优势指数分析
        3.2.2 碳排放控制区域确定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低碳经济的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对策及措施
    4.1 指导思想
    4.2 基本原则
        4.2.1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
        4.2.2 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
        4.2.3 农业产业结构生态化
        4.2.4 农业产业结构低碳化
    4.3 调整目标和重点
        4.3.1 调整目标
        4.3.2 调整重点
    4.4 调整对策
        4.4.1 优化内部结构
        4.4.2 优化区域布局
        4.4.3 优化品种结构
        4.4.4 推进产业化经营
    4.5 调整措施
        4.5.1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低碳意识
        4.5.2 优化作物布局,改革种植制度
        4.5.3 优化区域布局,促进结构升级
        4.5.4 深化体制改革,服务低碳发展
        4.5.5 推广低碳技术,提高固碳水平
        4.5.6 推广节能技术,促进节能减排
        4.5.7 加强基础建设,扶持龙头发展
        4.5.8 抓好技术服务,办好示范样板
        4.5.9 创新工作思路,发展绿色经济
        4.5.10 加快土地流转,提高规模效益
        4.5.11 引导农民转移,减少农民数量
        4.5.12 建立保障机制,促进结构调整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
        5.1.2 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分析
        5.1.3 低碳经济下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结果
    5.2 主要创新点
        5.2.1 研究视角创新
        5.2.2 研究框架创新
        5.2.3 研究内容创新
        5.2.4 研究方法创新
    5.3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推陈出新、科学引导 千家万户养殖业走循环经济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何小林.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3)
  • [2]湖南省林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五个样本县[D]. 邓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6)
  • [3]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D]. 张媛.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4)
  • [4]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周维现. 武汉大学, 2013(10)
  • [5]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 ——以湖北省鄂州市峒山村为例[D]. 陈浩然.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5)
  • [6]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D]. 梁严冰. 西北大学, 2011(05)
  • [7]两型农业发展状况及其生产效率的评价[D]. 曹斌. 中南大学, 2011(12)
  • [8]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D]. 霍生平. 湖南农业大学, 2011(12)
  • [9]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 李占魁. 兰州大学, 2010(07)
  • [10]低碳经济下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 顾正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创新思路,科学引导千家万户走循环经济之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