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要养羊才能致富——哈萨克谚语为牧民告别贫困

穷人要养羊才能致富——哈萨克谚语为牧民告别贫困

一、贫困人要养山羊才能致富——哈萨克族谚语 为了牧民告别贫困(论文文献综述)

邴波[1](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石彩霞[2](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新中国发展面对面》(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与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力创精品、鼓励人民》;《着名剧作家老舍与他名作<茶馆>》;《陈毅特型演员谷伟》;《论电影<我不是药神>》;《<远去的牧歌>唱响的幸福之歌》;》文中研究指明

冯华[3](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哈):《这就是中国》;翻译作品题目(哈译汉):《洒满阳光的山峦》《沐浴在阳光下的雪莲山》《浅谈哈萨克“铁尔麦”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

杨化冰[4](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指出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黄若然[5](2020)在《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文中研究指明文学和音乐自古互渗,民间音乐故事是一条贯连两者的重要通道。作为以音乐事象为主题的散文体叙事作品,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众当中广泛流传。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学研究尚需拓展,民间叙事中的音乐内容尤待垦拾。本文通过整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省卷本所收录的民间音乐故事,辅以部分县卷本、各类民间文学选集和古籍文献,结合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田野调查,力图以故事类型及其结构的研究作为文化透视的基础,对中国民间音乐故事进行内部文本和外部语境的综合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两千余篇音乐故事中按重复情节序列抽取出212个类型,主类含“音乐创制类”“音乐传承类”“音乐表演类”“音乐风俗类”共四种,下设20个系列,分为199个主型和13个亚型。在212个类型中有60个复合类型以因果、并列、条件、转折、递进的逻辑关系而产生顺序连缀、乱序连缀、叠缀或混合连缀的样态。音乐故事和宝物、禁忌、机智人物等其他主题故事的交集形成了叙事母题的异类互融,显出音乐故事的兼容性和独特性。各个故事类型可按故事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析出三重结构,展现出民间音乐故事的本质内涵——音乐是通向新生活的舟楫。由此可导出后四章的研究方向,包括故事的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应用。第二章,探讨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包含音乐认知、音乐审美、音乐伦理和音乐信仰。首先,民众的乐感基于时空形式和想象力,以有限的数字探求音乐的无限,并借助五感的联觉达到听觉与视、味、嗅、触觉的融通。其次,音乐生成了合于人“心”的自然之“象”,依靠“感官宣泄”“超越功利”和“悬置雅俗”的审美体验得以与音声相区别,并通过“疯癫”“知音”和“热闹”回旋出主体间的情感共鸣。再次,音乐沟通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发出乐音且避免噪音,这一义务惠及了目的性的欲望和功利,从自发和自觉进往无限的自由追求。最后,音乐作为巫术的媒介,以“乐风孕世”“音乐通天”和“乐人升仙”的途径从信仰载体上升至信仰对象。该章在分析民众音乐观点之余,也隐证着第一章的结论,即音乐是助人从物质到情感、从个体到社会、从功利到义务、从生存到道德过渡的一条舟楫。第三章,阐释民间音乐故事中的主题文化,基于音乐创制、音乐传承、音乐表演和音乐风俗这四大类故事探讨相关活动的运作秩序及意义。从农耕到游牧的创制环境、从帝王到平民的创制人物、从物质到精神的动机,各种多维的创制条件归于民众对音乐的融通性共赏。传承作为一种再创造需遵循社会秩序,这既影响了行业秩序中相互转化的师徒之“义”和同行之“利”,也对表演方式的革新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音乐的传统生成于现场表演的过程中,乐人和听众凭借情感互动而体会音乐之“美”,由彼此会意而敞开关系之“真”,且以情补技地收获现实之“善”。音乐表演既助益也遵循着各地的风俗活动,音乐的异能感为音乐仪式、音乐行规和音乐禁忌平添了权威的力量并强化认同。该章从民间文本剖析我国音乐文化,体现出民众渴望搭乘音乐之舟以通往理想的生活。第四章,分析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在时间和空间、群体和个体、本土和他者的关系中,历史、地域、族群和口承主体是四项主导性的文本生成要素。首先,个人讲述的故事需要与时代或人物的特征相符合,而不同时期的民众对乐人存有主观认知,所以口头叙事、文人书写和史家记录共同构建出层累性的互文记忆。其次,民间音乐故事类型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共七大圈层,每一类型在不同地区弥散出异文,而文本内部衍生出有别于真实地域情貌的本土想象,展现了空间区隔和地方认同对故事文本的影响。再次,民间音乐故事的地域性伴随着族群性,演化出以英雄制乐为代表的叙事情节,体现着主观塑形的族群记忆。最后,以“唱歌的心”型故事的25篇异文为例,讲述者的性别、阅历和所处环境使口承主体对同类故事进行各异的陈述。音乐故事作为目的由客观素材和主体意识合力铺陈,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从何而来”。第五章,考察民间音乐故事在城市建设、乐曲创作、义务教育、行业信仰四个层面的实践应用。首先,湖北汉阳区和蔡甸区将“知音”故事打造为城市名片,依托于当地景观记忆而分据市场,促进了民众对知音文化的认知,但制衡关系束缚了双方的发展前景,而突破掣肘且维护稳定的合理方式是共建记忆。其次,童年记忆和故里情怀被谱写出乡愁音乐,齐·宝力高的马头琴曲《苏和的白马》表达了对草原家国的乡愁,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传说的扩展和再造。再次,《伯牙鼓琴》和《月光曲》进入部编版小学课文,通过文本探源以及对安徽宿州瓦坊乡中心学校的问卷调查,可知两篇课文具有通识和伦理两方面的教育意义。最后,音乐产业离不开行业信仰,田公元帅是戏曲界的通行神只,它在闽西一带粘附于口头传说、田公堂庙宇和田公戏偶的互动关系中,衍生出整顿行业秩序和保障艺人权益的戏班组织田公会,至今仍对当地不同唱腔的傀儡戏艺人具有精神规束和交流维系的双重效力。音乐故事作为手段以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发展,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通往何方”。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故事在文本的内外都表现为一条通向彼岸的舟楫,显示出故事主人公以及现实中的讲述者和听众对于和谐生活的追求。关于音乐故事的各个类型、异文和主题文化均可供深入剖析,而民间故事的涉乐母题也待于搜集补阙。本文仅从故事的类型结构、音乐观念、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实践这五个方面大致探讨民间音乐故事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为民间故事学和民族音乐学拓宽研究视野并提供相关例证,以此助力于凿通文学研究和音乐学之间的学科壁垒,推进两门学科的交汇繁荣。

马婷[6](2019)在《新疆阿勒泰哈萨克族五畜文化研究》文中指出关于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研究,以往在其民族渊源、宗教信仰、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缺少以哈萨克族的五畜为主线,探究其与生态文化区域、社会关系网络、语言和认知特点、民族心理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从哈萨克族的五畜入手,以文献研究为主,结合在新疆阿勒泰市哈勒塔斯村和红墩夏牧场的田野经历,通过五畜文化的表征探讨哈萨克民族文化内涵及其发展与演变的规律。本文中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缘由与意义,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国内外研究,以及针对这些研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第二章马背上的民族:哈萨克。对亚欧草原上的游牧人群而言,马的驯化不仅是他们登上历史舞台的关键所在,而且马也是游牧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马背上的哈萨克族先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看似外部松散、实则内部牢固的一套政治和社会组织,以及与之相应的游牧文化。动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仅是游牧文化的重要内容,也直接促成了游牧文化的形成。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发展与变化与其所处的生态、社会环境以及游牧生活方式的演变密切相关。本章重点聚焦田野点生态与人文状况的调查与体验,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从人和五畜之间关系的视角出发,探讨哈萨克人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所产生的冲击与影响,包括人畜关系的疏离、代牧现象的涌现、长者权威的丧失和女性地位的提高等。第三章哈萨克族文化生活中的五畜,广阔的阿勒泰山脉孕育了哈萨克人勇敢韧性、烂漫天真的民族性格,闭塞的地理空间却赋予了他们充盈的想象力,和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哈萨克族的草原民间文学中关于五畜的创作十分丰富,在他们的文学作品和民间文化中处处体现了顽强拼搏和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在哈萨克词汇中畜牧词汇占很大比例,这不仅是其经济生活方式的直接体现,还是民族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哈萨克族传统的文化作品和民族风俗积淀着长久以来与五畜有关的审美心理,浸透着深远的民族情感。第四章哈萨克族日常生活中的五畜,主要论述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五畜的本土知识,五畜文化与知识伴随着哈萨克人的成长,构成了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外部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通过口儿相传的游牧知识失去了传承的生机与活力,五畜文化应当求同存异,去粗取精才能不断继承和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对哈萨克族五畜文化展开研究。本文重点对哈萨克族五畜与生态环境、民族语言、民族心理、认知观念、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关系进行分析。

潘海莉[7](2019)在《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的沙毕纳尔为主要考察对象,以该乡的呼吉尔特村、库热村、巴合勒克村(多勒肯村)为田野调查点。从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文化变迁、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将他们的历史迁徙轨迹进行详细的梳理,力图清晰的还原其历史过程。重点考察这一群体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变迁过程,尝试分析其发生变迁的轨迹、原因等,最终完成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民族志的写作。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与之类似的群体,在研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参考。地处伊犁腹地的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境内,保存了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活、艺术、生计方式、藏传佛教、民间信仰等内容的文化形态。本研究首先厘清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历史源流及发展过程,力图呈现其详细的发展轨迹。在其历史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文献资料最大程度的还原其各历史节点的文化镜像。最终,本研究通过对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文化变迁作为一种绝对存在的文化状态,是文化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动态过程。独特的文化无疑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与周围的民族或其他外来文化接触,出现文化涵化现象。在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四苏木沙毕纳尔的传统文化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人们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对文化进行传承或改变。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一、在笔者之前学术界尚无人对此群体进行综合性研究,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学者了解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这一群体;二、纵观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面临着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生存,并与其他民族在文化互动过程中保存自我,达到共同繁荣的问题。本研究中展现出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现代化转换中面临的挑战,传统民族文化如何应对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可以启发我们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一条生存之路。

马振华[8](2018)在《历史记忆、社会组织和日常生活 ——东乡族社会文化民族志》文中指出本文以东乡族的社会文化生活为研究对象,将主要着眼点放在其历史记忆、社会组织和日常生活等几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的方式完成资料搜集。东乡族社会文化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形成一套独特、合理的单元,从当地人的历史记忆、地域性的社会组织,再到其日常生活,共同构成了东乡族社会文化的特点。弄清东乡族社会文化的发展脉络,既为甘肃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也为“一带一路”建设和西北地区扶贫工作提供借鉴。本文力图以研究者的视角,全方位地阐释东乡族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为学术界对这一甘肃特有少数民族进行全面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一研究,为当地政府制定相关扶贫政策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即绪论、正文六章、结语。第一部分为绪论,就选作本研究的缘由、相关学术史、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思路、方法、目的等作一概要叙述。正文第一章,系统考察了有“水落城”之称的东乡族自治县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生态。对东乡县四面环水而以干旱着称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在丝绸之路东端的历史地位,以及文化环境、族群分布、东乡语与小儿经,生活在特殊环境中的东乡族的生计方式的特点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对田野工作点妥家沟小流域作了细化描述。第二章,专论东乡族社会文化中的历史记忆。对学术界关于东乡族族源的各种观点及其支撑材料进行了批判性的讨论与质疑,将口述历史、小儿经记载、手抄本古兰经等非官方记载引入研究依据中,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东乡族历史记忆多元化和进一步推进东乡族族源研究的看法。第三章,根据东乡族社会基层组织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基层社会行政组织、宗教单元-者玛提、家族单元-家伍三类,并就其各自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考察,提出了自己的认识。第四章,考察东乡族社会文化生活。在社会调查等田野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东乡族群众的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与拱北、东乡族的传统节日、东乡族人生礼仪、葬礼等几个方面,提出东乡族的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共存共生与涵化的结果,是东乡族人对本民族文化自我调适的实践,是东乡族文化本土化、中国化的结果。第五章,讨论东乡族社会文化中独特的医者与医疗行为。对杜瓦池从业者妥十二布、妥麦藏、马万良三位医者及其医疗行为进行了个案考察,指出杜瓦池吹杜瓦行为的出现和盛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中国本土文化与伊斯兰教外来文化二者之间相互调适的结果。这种民间治疗行为对人的精神、心灵进行舒缓、引导和释放,在缺少医疗条件时为群众解决切实的痛苦,为地方公共服务建设起着某种补充作用。结语部分,提出了对全面认识东乡族社会文化的几点思考,以回应东乡族社会文化的相关问题,也对未来东乡族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展望。

努尔古丽·达嘠尔别克[9](2016)在《牧村生计变迁:新疆青河县唐巴勒村的个案》文中指出论文研究的是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阿尕什敖包乡一个牧村过去几十年的生计变迁。该村生计变迁是该地区哈萨克社会变迁和草原地区现代化过程的一部分。本文所指的生计变迁包括牧业的变化、农业的发展、一些传统生计形式的消失和一些新的生计方式之出现。本文对这些变迁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变迁的过程和原因进行解释。论文大体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田野点介绍。这些信息是认识该村生计变迁必不可少的背景性资料,非常重要。第二部分为文章第二章到第五章的内容,按照牧业、农业、消失的生计和新出现的生计的顺序,分章对这些生计的形式、变迁过程和变迁原因进行描述和分析,提供关于该村生计变迁的全貌。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对牧区生计变迁的动力做了梳理和总结,并分析了该村生计变迁的趋势。文章认为,生计变迁是当代游牧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反映了现代化进程对游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在牧村生计变迁的过程中,国家的力量、政府的推动、政策和制度的调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牧民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这也成为牧村生计变迁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生计变迁的一个总的趋势是牧业重要性的降低,以及农业重要性上升。最近20多年来,市场因素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市场方便了牧民获得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导致原本提供这些生产生活用品的生计形式消失;另一方面,市场又提供了很多新的谋生机会,这导致了新生计形式的出现。在这个过程中,牧民也积极努力去适应这个变化的过程,他们并不是完全被动的。生计变迁不是单一力量推动的而是多种力量推动的,牧民社会和牧民本身同样非常重要。生计变迁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且仍处于变迁的过程之中。

杨瑞芬[10](2015)在《基于谚语的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空间上的文化传播及代际间文化承接的过程,是个体在生活中基于文化工具审美与立美的过程。民间教育源于教育习俗,是一种非体制内、非正式的教育,即传统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思想既源于个体严密、系统的思考,也内涵着民众在口头文本中代代相传的心理结构或集体意识的集合;后者具有地域性,对所属族群的日常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这种思想区别于学科视野中的教育思想,谓之民间教育思想意指族群精神文化与个体实践互动而形成的观念之总体,是一整套教人做人、做事的思想。我国哈萨克族基于草原文化与游牧生活历史形成了特有的价值观、生活观、教育观。教育旨趣在于借特定文化素材展示或挖掘个人的内在力量。从我国哈萨克族人创造的精神文化出发,透过对谚语等口传文本的分析和日常生活经验的解析,民间教育内容、过程、价值逐步呈现出来,构成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基于文化、社会与个体间的互动进而追寻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的历史成因及价值,既为当前哈萨克族双语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参照,也为民族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整合提供思想支撑。语言作为人类存在之家,从本体论层面关照人的生活。谚语作为语言之精华不仅承载了祖先智慧,更为人当下生活情境提供了具体参照;以生活认识论体察人之存在并关照族群之本土知识与情感,构成理解教育与创造生活的基础。哈萨克族谚语是哈萨克族文化的载体,是哈萨克族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只有借助自身的真情实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他人的生活世界及其教育观念,因而在对哈萨克族谚语的整体研究中不时反观自我:一方面基于个人日记理解日常生活中谚语之价值,以此为基础进入田野体验哈萨克人的动态教育过程,进而通过对个案生活史的研究理解社会变迁中民间教育之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对已文化背景下谚语运用过程的分析深入理解个体观念与口头文本所表征的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此追问民间教育思想形成之因。这既实现了研究问题与方法论的内在统一,也促进了教育思想研究之本体论、认识论层面的统一,进而实现了各章节间的整合。总体而言,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的研究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探讨了民间教育内容、方法与价值。首先对谚语文本基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故乡、人与自我共生关系进行文化解读;关系建构中生成哈萨克族人的道德品质及学、思、言、行的成长模式;具体有健康教育、团结教育、道德教育、艺术教育及言语教育观念等。其次,深入日常生活对谚语进行动态解读,在田野行动中体验家庭团聚、人生仪式、日常工作及阿肯弹唱中的个体成长;基于诚信、平等的交谈是民间教育的主要方法,其间渗透着集体意识和个体意识间的互动,谚语、故事、民歌与习俗密切交织在一起。再次,不同时代个案的生活经验塑造着主体性,民间教育对“主体”乐学、善思、创造性品质的形成及一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时代变迁中,持民间立场的阿拜首次对哈萨克族谚语进行批判性分析,借此民间教育思想得以吸收反思与批判的力量,进而引导民众在新时期建立新型生活方式。第二个层次探讨了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基于文化、社会与个体生活间的辩证关系,哈萨克族人的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以口头语言和身体力行为媒介而相互建构,孕育出哈萨克族的人生教育观念。一方面,承载族群历史记忆的口头文本传承了他们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社会形态更替与文化变迁中,个体或群体间在相互交谈与共同行动中丰富着对历史文本的理解,探寻着真、善、美的永恒意义。族群价值观的传承与人生意义的寻求构成民间教育思想形成的两条根本途径。第三个层次是对民间教育思想的特征、根本依存及时代价值的总结与提升。首先从谚语运用主体、过程的分析出发探讨民间教育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及特征。其次,借助已有的文本分析和田野研究结论归纳出哈萨克族民间教育的三个根本依存:言语、情境、自觉修养,这正阐明了具体时空中学习能力对人类生存之重要意义——时间角度指多代人间的文化传承,空间角度指不同田野中文化的播化。再次,揭示了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对个体一生、社会和谐发展等价值。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对东西方世界的平等沟通、对人类摆脱工具理性单方面的的规约、重建日常生活之文化价值具有深远意义。总之,从共存关系视角理解人类世界是时代之要求,也是当代社会教育与生活融通之必然趋势。健康教育思想、审美教育思想、言语教育思想、团结教育思想等是我国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对时代与人类的贡献。基于口头文本和日常生活叙事探讨言语与意识的交互作用、群体活动与个体生活的相互建构、哈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互动,为后续民间文本之审美教育价值、族群性格比较及全球化背景下开展公民教育等跨学科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贫困人要养山羊才能致富——哈萨克族谚语 为了牧民告别贫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贫困人要养山羊才能致富——哈萨克族谚语 为了牧民告别贫困(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一、国家整体形象
        二、新疆局部形象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第一节 “空间”概述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一、领土认同
        二、地理形象
        三、国防意识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一、地理景观
        二、城市与乡村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二、绿洲生态空间
        三、草原生态空间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寻找女人
        二、寻找男子汉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三、文化互动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一、家国情怀
        二、家国同构叙事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一、民俗
        二、影视民俗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一、物质民俗文化
        二、社会民俗文化
        三、精神民俗文化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一、内容创新不足
        二、传播渠道障碍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结语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新中国发展面对面》(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与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力创精品、鼓励人民》;《着名剧作家老舍与他名作<茶馆>》;《陈毅特型演员谷伟》;《论电影<我不是药神>》;《<远去的牧歌>唱响的幸福之歌》;(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语料介绍
    (一)汉译维
        1.《新中国发展面对面》介绍
    (二)维译汉
        1.《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与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力创精品、鼓励人民》介绍
        3.《陈毅特型演员谷伟》介绍
        6.《主持人与主持艺术》介绍
二、译文
    (一)汉译维
        1.《新中国发展面对面》译文
    (二)维译汉
        1.《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与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力创精品、鼓励人民》译文
        3.《陈毅特型演员谷伟》译文
        6.《主持人与主持艺术》译文
三、原文
    (一)汉译维
        1.《新中国发展面对面》原文
    (二)维译汉
        1.《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力创精品、鼓励人民》原文
        3.《陈毅特型演员谷伟》原文
        6.《主持人与主持艺术》原文
结语

(3)翻译作品题目(汉译哈):《这就是中国》;翻译作品题目(哈译汉):《洒满阳光的山峦》《沐浴在阳光下的雪莲山》《浅谈哈萨克“铁尔麦”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语料介绍
    (一)汉译哈
        《这就是中国》
    (二)哈译汉
        1.《洒满阳光的山峦》
        2.《沐浴在阳光下的雪莲山》
        3.《浅谈哈萨克“铁尔麦”研究现状》
二、译文
    (一)汉译哈
        《这就是中国》
    (二)哈译汉
        1.《洒满阳光的山峦》译文
        2.《沐浴在阳光下的雪莲山》译文
        3.《浅谈哈萨克“铁尔麦”研究现状》译文
三、原文
    (一)汉译哈
        《这就是中国》原文
    (二)哈译汉
        1.《洒满阳光的山峦》原文
        2.《沐浴在阳光下的雪莲山》原文
        3.《浅谈哈萨克“铁尔麦”研究现状》原文
结语

(4)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第三节 中间商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附录三 :茶亭
    附录四 :民间传说

(5)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第一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概况
    第一节 音乐故事的类型简目
        一、音乐创制类
        二、音乐传承类
        三、音乐表演类
        四、音乐风俗类
    第二节 复合类型的连缀规则
        一、连缀结构的四种形态
        二、连缀形态的逻辑关系
        三、连缀组频和类型属性
    第三节 叙事母题的异类融合
        一、宝物与妙音
        二、禁忌与沉默
        三、乐人与智者
    第四节 故事类型的三维结构
        一、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
        二、212个型式结构
        三、结构的意义
第二章 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
    第一节 音乐认知:乐感的要素
        一、时空:感官的形式
        二、数字:有限代无限
        三、联觉:五感的相通
    第二节 音乐审美:情感的复调
        一、心象:人化的自然
        二、悲欢:合情的奏听
        三、共鸣:主体间对话
    第三节 音乐伦理:理欲的扬弃
        一、自发:为人欲而音乐
        二、自觉:为社会而音乐
        三、自由:为音乐而音乐
    第四节 音乐信仰:神圣的话语
        一、孕世:乐风贯生息
        二、通天:天道和天意
        三、升仙:乘乐往永生
第三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音乐创制:多维的融通
        一、创制环境:农耕与游牧
        二、创制人物:乐者无贵贱
        三、创制动机:生存与生活
        四、创制结果:乐归于民众
    第二节 音乐传承:变动的秩序
        一、行业秩序:师徒义与同行利
        二、表演秩序:守正统和翻花样
        三、社会秩序:天下平与美名扬
    第三节 音乐表演:真与善归美
        一、真:以情达意
        二、善:由情生益
        三、美:唯情而已
    第四节 音乐风俗:权力的声麦
        一、认同:权力的话语
        二、权力:歌颂的对象
        三、音乐:至高的权柄
第四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
    第一节 乐人形象的互文层累
        一、乐人形象的四重阶段
        二、乐人形象的互文叙事
        三、乐人形象的历时层累
    第二节 空间区隔与地方认同
        一、故事类型的分布圈层
        二、故事异文的空间弥散
        三、故事情节的地方想象
    第三节 英雄制乐与族群塑形
        一、族群英雄的分工制乐
        二、族群分界与英雄选择
        三、族群形象的音乐基调
    第四节 口承主体的表演视域
        一、讲述者的性别分界
        二、讲述者的个人阅历
        三、讲述者的地域视角
第五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转化应用
    第一节 知音名片:故里之争与记忆重构
        一、知音景观的记忆再造
        二、品牌博弈的记忆分据
        三、制衡发展与记忆共建
    第二节 乡愁作曲:齐·宝力高与《苏和的白马》
        一、草原家国:乡愁的过去式
        二、曲式结构:乡愁的现在式
        三、现场互动:乡愁的进行式
        四、传统再造:乡愁的未来式
    第三节 寓教于乐:《伯牙鼓琴》和《月光曲》的教学实践
        一、民与士:课文的来源
        二、古和今:教学的策略
        三、学与乐:问卷的分析
        四、伪与诚:社会的反响
    第四节 行会凝聚:闽西傀儡戏的田公信俗
        一、两派唱腔的田公传说
        二、庙宇戏偶的互文叙事
        三、田公会及行业规约
        四、诞辰仪式与行会共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民间音乐故事类型(212个)
        一、音乐创制类(1-4系列)
        二、音乐传承类(5-8系列)
        三、音乐表演类(9-17系列)
        四、音乐风俗类(18-20系列)
    附录二 《伯牙鼓琴》和《月光曲》教学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6)新疆阿勒泰哈萨克族五畜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概念界定
    1.3 选题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1 人类学关于人和动物之间关系的研究
        1.4.2 关于哈萨克游牧社会的研究
        1.4.3 关于哈萨克族五畜文化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马背上的民族:哈萨克
    2.1 马与游牧民族的兴起
    2.2 田野点介绍
    2.3 哈萨克族的社会关系与经济生活
        2.3.1 定居与代牧
        2.3.2 长者的权威
        2.3.3 哈萨克族女性地位的变迁
第三章 五畜与哈萨克族的文化生活
    3.1 五畜与哈萨克族的英雄主义
        3.1.1 哈萨克族的五畜
        3.1.2 哈萨克族关于马的神话与传说
        3.1.3 哈萨克族的英雄主义
    3.2 语言与认知
        3.2.1 萨丕尔——沃尔夫理论
        3.2.2 五畜与哈萨克族的时空观
        3.2.3 五畜与哈萨克族的生活观念
        3.2.4 五畜与哈萨克族的生态观念
    3.3 哈萨克人关于“五畜”的审美心理
第四章 哈萨克族五畜的本土知识与文化
    4.1 关于五畜的本土知识
    4.2 人生礼仪中蕴含的五畜文化
    4.3 哈萨克族五畜文化的变化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沙毕纳尔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三)关于文中“西蒙古”、“卫拉特”、“厄鲁特”的使用说明
    三、研究现状概述
        (一)文献
        (二)国内沙毕纳尔研究状况
        (三)文化变迁专题研究综述
    四、田野点的选择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走进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
    第一节 地缘空间与生态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行政区划
        三、自然生态环境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人口情况
        二、主要族群及分布概况
        三、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历史沿革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起源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
        二、藏传佛教传入后沙毕纳尔的出现
    第二节 “卫拉特大库伦”时期的沙毕纳尔
        一、卫拉特大库伦繁荣期的沙毕纳尔
        二、卫拉特大库伦衰落期的沙毕纳尔
    第三节 东归祖国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一、飘落异域的沙毕纳尔
        二、同土尔扈特一道东返故土
        三、短暂的休养生息
        四、陷入动乱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一、1911-1944 年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二、三区革命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一、新中国初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二、国家困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第三章 历史情境下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社会组织
    第一节 蒙古社会的封建领主制与社会集团
        一、早期蒙古社会封建领主制时期
        二、蒙古帝国建立后的社会组织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组织
    第二节 卫拉特蒙古的社会组织
        一、主要的社会组织
        二、特有的社会组织
    第三节 管理沙毕纳尔的组织
        一、寺院的鄂托克组织
        二、寺院的学部组织——扎仓
        三、寺领集团——集赛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演变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早期的社会组织
        二、盟旗制度实施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
    第五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中的氏族
        一、镶白、正红、镶红、正蓝苏木中的氏族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氏族特点
        三、社会组织的变迁反映出游牧民族社会组织的特点
第四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第一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存环境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的生存环境
        二、留居伏尔加河畔时的生存环境
    第二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计方式
        一、传统的生计方式
        二、现代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
        一、从游牧走向定居
        二、草场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三、轻商思想的转变
        四、生计方式反映出身份的变迁
第五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活文化的演变
    第一节 衣食住行娱乐方式的演变
        一、穿在身上的艺术
        二、民居变化的表现
        三、丰富的饮食文化
        四、出行和娱乐方式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家庭文化变迁
        一、家庭结构与婚姻形式的变化
        二、生命的最后一程
        三、独特的禁忌文化
        四、多彩的节日文化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艺术文化
        一、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及流传
        二、民间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三、民歌悠扬传唱不息
        四、传统手工艺术——沙毕纳尔马鞍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宗教文化
        一、宗教信仰历程
        二、当地群众的信仰现状
        三、宗教和神职人员的功能
        四、当地藏传佛教现状呈现的特点和原因
第六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教育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语言文字
        一、交际的工具——语言
        二、文明的标志——文字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教育历程
        一、早期的传统教育
        二、新疆蒙古官学的出现
        三、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学校教育历程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现代学校教育
        一、当地学校教育中的双语教育
        二、当地学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结论
    一、关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的几点思考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变迁轨迹
        (二)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三)国家力量的介入
        (四)影响文化变迁的其他因素
    二、传统文化的滞后现象与保护措施
        (一)传统文化中的滞后现象
        (二)传统文化的衰落和保护
    三、族群认同之源——历史记忆
    四、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8)历史记忆、社会组织和日常生活 ——东乡族社会文化民族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内容
        (一)理论基础
        (二)核心概念与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东乡族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生态
    第一节 水落城:东乡县的自然地理
        一、东乡县与“水落城”
        二、沟、山、旱:东乡地貌地形
    第二节 丝路辐辏:历史上的东乡
        一、丝路辐辏:东乡县的地理位置
        二、积石、枹罕与东乡:东乡县地理沿革
    第三节 河州之东:民族及分布
        一、河州之东:东乡与东乡族
        二、东乡语与东乡族小经
    第四节 东乡族生计方式
        一、东乡物产资源
        二、东乡族生计方式
    第五节 妥家沟流域:田野点的细化
第二章 东乡族社会文化中的历史记忆
    第一节 追溯东乡族族源:方法的批评
        一、对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讨论
        二、对上述研究的几点质疑
    第二节 东乡族社会中的历史记忆
        一、历史记忆:拱北中的赛义德们
        二、随下的:多元的历史记忆
    小结:东乡族社会历史记忆的分析
第三章 东乡族社会的社会组织
    第一节 基层正式社会组织:村委会
    第二节 非正式社会组织:者玛提
    第三节 非正式社会组织:家伍
    小结:国家与社会间的和谐有序相处
第四章 东乡族社会的传统节日与人生礼仪
    第一节 东乡族社会的传统节日
        一、圣纪
        二、拱北祭日
        三、火者会
        四、阿舒拉节——东乡族人的“妇女节”
        五、法图麦太太节——东乡族的“母亲节”
        六、史尼皇节——东乡族春节
    第二节 东乡族社会的人生礼仪
        一、命名礼
        二、割礼
        三、婚礼
        四、葬礼
    小结:礼俗化的东乡族传统节日和人生礼仪
第五章 东乡族社会文化中的医者和医疗行为
    第一节 杜瓦池相关研究与界说
    第二节 三个杜瓦池与他们的法历本本
        一、妥十二布和他的法历本本
        二、妥麦藏
        三、马万良和他的法历本本
    小结:本土化的民间医学文化体系
结论 对全面认识东乡族社会文化的思考
    一、“中国化与地方化”的东乡族社会文化
    二、“地理”中的东乡族社会文化
    三、理解文化、发展社会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论文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牧村生计变迁:新疆青河县唐巴勒村的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计变迁与社会变迁的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国内研究
        1.2.4 关于哈萨克社会的研究
        1.2.5 国外研究
        1.2.6 国内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田野点情况
        1.4.1 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
        1.4.2 历史沿革
        1.4.3 部落世系与人口情况
        1.4.4 社会与经济情况
2 牧业及其变迁
    2.1 传统牧业
        2.1.1 畜群及畜群结构
        2.1.2 转场
        2.1.3 放牧形式
        2.1.4 牧业生产的组织形式
        2.1.5 与游牧相关的制度与习惯法
    2.2 牧业生产方式的变迁
        2.2.1 畜群与畜群结构的变化
        2.2.2 转场的变化
        2.2.3 生产形式的变化
        2.2.4 制度安排的变化
    2.3 游牧业在人们生活中功能的变迁
        2.3.1 生产中的变化
        2.3.2 生活中的变化
3 农业的发展
    3.1 传统农业
        3.1.1 耕地与农作物
        3.1.2 生产工具与农作制度
    3.2 农业生产的变迁
        3.2.1 耕地与农作物的变化
        3.2.2 农作技术和制度的变化
        3.2.3 农户一年的农事安排
    3.3 农业功能的变化
        3.3.1 生产中的功能
        3.3.2 生活中的功能
        3.3.3 其它功能
        3.3.4 新时期的变化
4 消失的生计
    4.1 传统社会中的辅助性的生计
    4.2 作为谋生方式的生计
    4.3 跟生活相关的生计
    4.4 其他生计方式
5 新出现的生计
    5.1 务工
    5.2 经商
    5.3 服务业
        5.3.1 乡村流动餐厅与乐队
        5.3.2 农业生产相关的服务
        5.3.3 其他
6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基于谚语的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的确立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教育
        (二) 民间及民间教育
        (三) 教育思想及民间教育思想
    四、文献综述
        (一) 核心研究战果:我国哈萨克族谚语的研究
        (二) 谚语的国内外研究
        (三) 民间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四) 我国哈萨克族教育思想及相关研究
    五、已有研究的评价及该研究的特点
    六、研究思路及方法论
第一章 谚语的教育属性和生活属性
    第一节 谚语与教育、生活的关系
        一、谚语与教育的关系
        二、谚语——个体对“存在”之体验
    第二节 基于传统日常生活理解教育思想
        一、民间教育思想的提出
        二、民间教育思想的来源与发展
        三、基于日常生活观念认识民间教育思想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探究教育思想之路径
        一、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姐妹”:民间故事、民歌等
        二、生活体验中理解民间教育思想
        三、从“我”的日常生活到“你”的日常生活
        四、谚语研究者“我”的日常生活场景及其启示
    小结: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图
第二章 谚语归类——哈萨克族民间教育内容
    第一节 游牧生活中的三重关系
        一、人与自然共生
        二、人与人的“相处”之道:社会关系的基础
        三、人与故乡:哈萨克人对草原的热爱
    第二节 基于生活情境形成的道德品质
        一、逆境与顺境
        二、道德品质的生成
        三、道德品质对生活的长期影响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修养
        一、日常经验的学习与思考
        二、情感和态度的细致体察
        三、方法的探寻
        四、符合礼仪的言语交流
        五、基于学习和想像力的创造
    小结:哈萨克族民间教育内容与生活内容的密切关系
第三章 田野行动——哈萨克族民间教育过程与方法
    第一节 历史经验所塑造的个性
        一、日常生活经验:族群历史发展的产物
        二、日常生活经验:缄默知识的源头
        三、日常对话与交往:个性形成之本
    第二节 哈萨克族民间教育过程:主、客位的理解
        一、田野生活经验的采撷:持家和工作
        二、四个生活空间的历史记忆
        三、哈萨克族日常交往中教育的途径
    小结:动态视角下哈萨克族民间教育观念和方法之审视
第四章 生活叙事——社会变迁中民间教育价值的主位理解
    第一节 哈萨克族不同人生的共同追求
        一、三个个案的素描
        二、个体生活经验的生成
        三、主体性的彰显——“做一个真实的人”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中哈萨克族人对民间教育价值的认识
        一、与新中国同龄的马黑娜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二、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别克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与改革开放同步的别肯对游牧文化的理解
        四、哈萨克族民间教育价值:社会发展之根本
    第三节 社会变迁中民间教育观念的更新:从你到我的切己体察
        一、父母基于生活经验对谚语的理解及观念的形成
        二、口头文本中渗透的历史和文化
        三、我对家庭及村落教育的再体察
    小结:从你到我:社会变革中民间教育价值的理解
第五章 批判性分析——民间思想家阿拜对谚语的理解
    第一节 阿拜的民间教育活动及其思想成果
    第二节 阿拜教育思想之核心:“做真正的人、做正当的事”
        一、阿拜关于人性及“哈萨克族人”的认识
        二、学习做一个真正的人
        三、探求“正当”的生活之道
    第三节 阿拜对哈萨克族谚语的批判性分析
    第四节 民间教育观念的批判性理解
    小结:民间教育的批判性分析对时代发展的深远意义
第六章 整体分析——哈萨克族民间教育观念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哈萨克族历史记忆中价值认同的传承
        一、历史记忆与口头文本:哈萨克族历史之“表征”
        二、历史记忆之核心:代际间传承的价值观
        三、哈萨克族主流价值观:公正
    第二节 语言及意识在实践中形塑社会关系
        一、哈萨克谚语中的“所指”与“能指”
        二、哈萨克族的集体意识及其心理结构
        三、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互动中建构社会关系
    第三节 文化、社会与哈萨克人日常生活之辩证关系
        一、哈萨克族社会变迁与文化之关系
        二、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方式之变革
        三、日常生活世界推动着社会与文化之间的整合
    第四节 民间教育之本:生活意义之建构
        一、生活世界:人生意义的源头
        二、口语交流:追寻生活意义之重要途径
        三、情感传递:生活意义的丰富
        四、真、善、美:生活的永恒价值
    小结:微观视野中社会、文化与生活互动中形成的教育观
第七章 哈萨克族民间教育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根本依存及价值
    第一节 谚语使用者的局限性与创造性
        一、谚语的运用主体:民众
        二、谚语运用的过程:缄默知识成为个人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谚语运用中教育观念形成之影响因素
        四、民间教育家在谚语运用中的创造性
    第二节 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依存之本:言语、情境、个人修养
        一、言语教育
        二、情境性
        三、个人修养
    第三节 哈萨克族口头文本中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个体价值:对人一生的关照
        二、社会价值:多元一体格局中和谐关系的构建
        三、人类价值:教育思想的丰富及批判性视角下人类整体的发展
反思与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贫困人要养山羊才能致富——哈萨克族谚语 为了牧民告别贫困(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2]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新中国发展面对面》(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与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力创精品、鼓励人民》;《着名剧作家老舍与他名作<茶馆>》;《陈毅特型演员谷伟》;《论电影<我不是药神>》;《<远去的牧歌>唱响的幸福之歌》;[D]. 石彩霞. 新疆大学, 2020(07)
  • [3]翻译作品题目(汉译哈):《这就是中国》;翻译作品题目(哈译汉):《洒满阳光的山峦》《沐浴在阳光下的雪莲山》《浅谈哈萨克“铁尔麦”研究现状》[D]. 冯华. 新疆大学, 2020(07)
  • [4]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5]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D]. 黄若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新疆阿勒泰哈萨克族五畜文化研究[D]. 马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D]. 潘海莉. 兰州大学, 2019(08)
  • [8]历史记忆、社会组织和日常生活 ——东乡族社会文化民族志[D]. 马振华. 兰州大学, 2018(06)
  • [9]牧村生计变迁:新疆青河县唐巴勒村的个案[D]. 努尔古丽·达嘠尔别克. 新疆师范大学, 2016(11)
  • [10]基于谚语的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研究[D]. 杨瑞芬.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穷人要养羊才能致富——哈萨克谚语为牧民告别贫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