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压裂液在洛带气田的应用

新型压裂液在洛带气田的应用

一、新型压裂液在洛带气田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伟[1](2021)在《致密气开发排采水水质对回注储层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致密气大规模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高盐废水,主要包括初期的压裂返排液和采气过程中产生的采出水,统称为排采水。排采水具有水质复杂、产水量受开采阶段影响波动大、处理难度大、成本高等特点。为了有效地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必须对排采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处置,才能保证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排采水采用废液池储存环境风险较高,不能满足区块未来大规模滚动开发的需求;处理后回用,回用水量有限,且回用对水质要求高;通过蒸发结晶处理高盐排采水,处理费用高昂。将高矿化度排采水处理后回注地层,近年来逐渐得到业界认可。且当前国内将高矿化度水处理后回注地层已在多地有实践工程,但当前我们的基础研究却滞后于实践。致密气排采水进行同层回注能否可行、是否会造成环境风险是行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致密气区块排采水水质及回注层特性分析、处理后不同阶段水质配伍性研究、不同水质对黏土膨胀性的研究、回注层敏感性研究、悬浮物及油含量对回注储层伤害性研究等,对处理后排采水进行了回注可行性分析评价,并结合现行相关标准,提出了回注推荐水质指标。采用《油气田水分析方法》(SY/T 5523—2000)及《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329—2012)对研究区排采水进行了水质分析,通过垢样的测定、垢型分析,可知水质配伍性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初期压裂返排液CDJ-07与CDJ-10之间的配伍性良好,其失钙率稳定在10%以下;压裂返排液与采出水之间配伍出现结垢量较大情况,回注前先将其在地面进行除垢,之后再以最佳混配比例进行回注。采用《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SY/T 5358—2010)及《岩心分析方法》(GB/T 29172—2012)进行了回注层岩石组分敏感性探究,并得出回注层敏感类型及敏感程度。实验结果表明,盒8回注层速敏、酸敏及碱敏损害指数分别为46.59%、21.11%、82.12%,属于中等偏弱速敏、弱酸敏、强碱敏性岩石。由碱敏实验,当p H小于8可使储层伤害率低于20%。通过岩心驱替实验,可研究排采水悬浮物含量及油含量对回注层的伤害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中悬浮物含量在10 mg/L以下,油含量控制在6mg/L以内,回注层伤害率低于20%。应用黏土膨胀实验,以3%氯化钾作参比,评价了处理后排采水的黏土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与3%KCl作比较,各水样的黏土膨胀率最大为32.44%,说明此类型水注入地层后不会引起地层中黏土的膨胀。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并参照油气田行业相关回注标准,提出了适合研究区致密气高矿化排采水回注的具体推荐水质指标。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并参照油气田行业相关回注标准,提出了适合研究区致密气高矿化排采水回注的具体推荐水质指标。

吴晓光,袁莉,李萌,王志文,林绍文[2](2021)在《川西坳陷洛带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压力恢复试井特征分析》文中指出川西坳陷洛带气田遂宁组致密砂岩储层多具备独立的压力系统,压裂后压力恢复缓慢,多未出现径向流特征。针对致密砂岩气井压裂后的不同渗流特征,选择相应的试井井例,对洛带气田遂宁组气藏压力和产能进行监测;对储层水力压裂改造效果、井底污染情况进行评价;对砂体形状、连通情况,以及边界特征进行识别,辅助气藏地质认识;对地层压力恢复试井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力恢复作业前,应排出井底积液、排除井内异常工况,降低压力恢复的异常波动;评价解释需结合气藏地质特征和测试、测井、地震资料等多种动静态资料,以提高解释精度。该分析为遂宁组气藏特征描述、压裂效果评价、合理开发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类似地质条件和生产工况下的致密砂岩气井压力恢复试井解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薛海东[3](2019)在《川西中浅层井底净化排水采气联作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气田属于致密碎屑岩多层系气藏,储层以低孔、低渗为其显着特点,绝大部分气井必须经过加砂压裂才能获得工业产能。在开采过程中,气井地层能量损耗较快、产量递减快、气井易发生堵塞、井底易受污染、井底积液普遍,这对气井的稳定生产造成极大的阻碍。此外,由于井底净化工艺评井选层方法不完善、药剂体系不健全等工艺上的缺陷,不能有效解决气井在生产中发生的问题和有效提高气井的产能。本文围绕上述问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开展了气井污染诊断分析研究,对取样污染物进行组分分析,结合气井生产历史,判断污染类型。在实验分析基础上,总结川西气井污染类型,形成评价指标,以指导后续井底污染诊断分析工作;(2)开展了目前存在的井底净化药剂、泡排药剂复配实验并分析其配伍性,判断各药剂的解堵、排水性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新的复合药剂实验研究以满足井底净化、排水要求;(3)以泡排、气举、井底净化工艺为基础,结合井筒流态分析,进行联作工艺优化研究,确定较佳的组合工艺。并对联作工艺施工中加注用量及制度、加注及返排工艺设计、作业工序等参数进行优化。(4)将优化的井底净化、排水复合药剂配方及联作工艺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复合药剂在不同井施工后对气井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优化后的联作工艺对现场井的净化排水效果较为明显。本文研究结果在现场得到了有效验证,对川西气田排水采气、持续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向鹏[4](2018)在《川西气田脱水及整体增压系统跟踪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川西气田自2014年全面实施整体增压脱水,工程投运后整体增压认识有待深化,脱水撬运行工况、性能参数、脱水效果有待跟踪评价。论文围绕上述问题,开展了整体增压脱水投运后脱水站、增压站规划设计、运行工况等跟踪,对整体脱水站实际运行与规划设计存在的偏差进行分析,对脱水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得到了如下结论:(1)通过各脱水站实际运行情况与规划设计对比分析,得出脱水站在选址、总体布置、运行工况、区域脱水覆盖气量等4个方面与规划存在较大偏差。(2)通过建立三甘醇脱水HYSYS模拟模型,进行了单因素影响分析及因素权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脱水过程中天然气温度影响最为重要,天然气处理量和甘醇温度的影响程度较弱,在现场实际操作中,最终可调参数为甘醇循环量。(3)对脱水站气源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管网基础上通过气源调度可以提高装置处理能力,但会导致管网压力增高,部分增压设备超出设计工况,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在首站新建脱水设备。(4)对脱水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脱水站在全部投运后,气田脱水有一定效果。(5)对未脱水区域开展的气质改善工程进行了跟踪评价。(6)对整体增压运行情况、效果进行了跟踪评价。

张建忠[5](2018)在《克80井区风城组适用性压裂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克80井区风城组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油田五区南部,油藏总含油面积22.53km2,地质储量689.48×104t,具有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地层压力系数高、储层连通性差、裂缝发育、埋藏深等特点。压裂过程中出现井口压力过高、排量低、压裂液滤失大、砂比敏感、加砂困难等难点。因此亟待建立一套适用于克80井区风城组高效储层改造开发的技术体系。本文首先分析总结目前克80井区风城组改造状况,综合克80井区风城组储层地质特征,明确了克80井区风城组储层改造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技术难点。针对克80井区风城组储层改造存在的问题,从压裂材料优选和压裂施工参数优化两方面开展研究。压裂材料的优选方面,本文开展压裂液缓交联性能、降滤失性能、破胶性能、残渣含量、岩心渗透率损害等评价实验,优选出酸性疏水缔合物压裂液体系为克80井区风城组储层改造的压裂液;通过对支撑剂圆度、球度、抗破碎率等性能的测试,优选出郑州润宝支撑剂为该区块储层改造的支撑剂;压裂施工参数优化方面,通过三维压裂模拟软件Stimplan和FracproPT开展裂缝参数、前置液百分数、施工规模、排量、加砂比等方面对产能敏感性分析的研究,优化了施工参数。通过在克204井进行现场应用评估,证明了此技术体系的适用性。最终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克80井区风城组储层改造的压裂技术体系,为该区块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王有成[6](2016)在《川西蓬莱镇组气藏老井挖潜压裂缝内暂堵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川西致密砂岩油气藏中浅层开发大多数已处于中后期,油气产量进入了递减阶段。为了保证产量,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加大老井挖潜的开发力度。在致密砂岩挖潜转层的压井过程中,压井液会通过高渗流能力的压裂支撑裂缝漏失到地层,压井液的漏失不但会影响压井稳定性,还会进入油气层对储层造成严重的伤害,影响产量。因此研究压井液在挖潜过程中的储层损害,裂缝内暂堵技术和研发保护储层暂堵型压井液是老井挖潜成功的基础。川西蓬莱镇组为致密砂岩储层,储层物性差、孔喉细小,喉道类型以管束状为主,属低孔致密—超致密储层。粘土矿物类型丰富,其产状分布结构存在不稳定性,存在潜在的颗粒分散运移、水相圈闭、处理剂吸附与滞留等损害。现行压井液在支撑裂缝带不能形成完好的封堵层,引起压井液的大量漏失而损害储层。以压裂支撑裂缝为暂堵对象,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开展室内储层敏感性实验、毛管自吸损害实验、固相损害实验等研究川西蓬莱镇组储层在压井过程中的损害机理。通过对支撑陶粒孔隙尺寸分布精细描述,暂堵剂优选和级配优化实验,暂堵型压井液的性能评价实验,压井液处理剂的优选实验等来研究暂堵型保护储层转层压井液体系,最后结合压井工艺,设计了一套老井挖潜转层的压井液应用方案。根据支撑剂孔隙分布优选了可高酸溶的暂堵剂材料,形成了以原压井液为基液的两套暂堵压井液配方:(1)压井液+15.7%180目+4.3%320目碳酸钙;(2)压井液+18%120目+2%200目碳酸钙。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该压井液封堵效果良好,增压返排压力为1.5MPa,酸化解堵率能达到97%,暂堵剂与原压井液配伍性良好。研究了以地层水为基液的暂堵型保护储层压井液体系,实验对增粘剂,降滤失剂,粘土稳定剂,助排挤,缓蚀剂,pH值调节剂等进行了优选和加量优选,形成一套保护储层暂堵型压井液体系,该配方性能评价表现性能良好。结合目前压井液应用技术,对各区块各层位的压井方式进行分析,对压井液在新老井转层中的方案应用分析并制订了暂堵型压井液现场应用方案,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该井选用的暂堵型压井液对保护原产层具有明显效果。

杨索[7](2015)在《洛带低压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增能返排工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已成为实现致密砂岩气藏提高采收率、开发难动用储量的重要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压裂施工存在施工时间长,入地液量多,入地砂量大的特点,气井压后返排效果是否理想则直接关系到储层改造增产效果的好坏。随着气藏开发进入中后期,地层压力逐渐降低,水平井分段压裂返排表现出工作液滤失量大、返排速度慢、返排率低、支撑剂回流等现象,直接影响了压后改造效果。因此,对于低压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不仅要通过液体体系降低储层伤害,更要通过工艺技术的优化应用及压后返排制度的严格控制,提高返排能量,进一步降低储层伤害。本文通过室内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针对川西地区典型低压致密砂岩气藏—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及遂宁组气藏,以低伤害压裂为核心,高效返排为关键,首先对压裂液伤害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制了超低稠化剂浓度的低伤害防水锁压裂液体系。其次,通过水平井分段压裂滤失过程及增能压力剖面模拟分析,结合支撑剂回流临界流速的计算和室内实验修正,提出并优化了低压气藏液氮增能压裂工艺技术及分段破胶工艺技术。在增加储层返排能量、提高返排速度和返排率的前提下,通过严格的分段破胶工艺控制支撑剂回流,确保支撑裂缝最优导流能力。最终形成了低压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增能压裂工艺技术,在洛蓬2-1H井现场应用,取得较好改造效果。本文建立的低压致密砂岩气藏增能压裂工艺技术丰富和完善了低压气藏水平井低伤害及高效返排压裂理论及技术,对同类气藏提高单井产能和气藏整体采收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刘荣恒[8](2015)在《TW气田P组低渗气藏压裂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W气田P组气藏为典型的低渗透砂岩气藏。近年来随着低渗油气资源在海上新增油气资源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水力压裂等增产改造措施已经成为海上油气开发必须面临的技术问题。TW气田水力压裂面临压裂材料性能要求高、施工环境特殊和可借鉴的经验少等问题,加上海上压裂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导致现TW气田压裂工艺技术的应用还未达预期。本文针对TW气田P组气藏压裂存在的难点,采取资料调研、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等手段,对压裂工程地质、压裂液、支撑剂和压裂工艺等进行了研究,取得如下成果。①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及室内实验可知,TW气田P组气藏属于高丰度中孔低渗气藏,目的层存在极强水敏、中等碱敏和中等水锁,同时产凝析油,地层温度可达135℃;②针对TW气田P组储层地质特征,经过主剂和添加剂优选,最终确定配方为0.55%HPG+1%G513-WDJ+0.5%G517-XZ+0.5%YL-11-1%KCl+0.2%YW-1+0.1%Na2CO3 +0.5%CQL-2+0.1%CJSJ-2+1%G514-SCJ+清水的压裂液体系,压裂液体系具有良好的配伍性、抗温抗剪切性,低滤失、低残渣、高防膨,且破胶滤液低张力,对P组储层伤害率为17.7%;③通过技术调研分析并结合TW气田P组储层地质特征,选择烧结陶粒作为该地区储层改造的支撑剂类型,圣戈班陶粒性价比较高,30/50目和20/40目两种规格的圣戈班陶粒均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在高闭合压力下能够保持较好的导流能力,能够满足不同工艺要求对支撑剂的需要;④从储层改造角度,将TW气田P组储层分成三类,对三类储层进行了压裂缝长、导流能力、施工参数的优化,获得了不同储层对应的最优缝长、导流能力和施工参数,为单井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⑤对比压裂船压裂和平台压裂两种压裂方式,认为两种压裂方式各有优缺点;通过对国内外常用排液技术分析,在满足海上低渗储层的施工条件下,伴注液氮、气举阀气举、连续油管气举等方法进行压后助排,可以达到较好的返排效果。从现场应用来看,A6井现场压裂施工压力平稳,加砂顺利,按照设计完成了加砂量,达到了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压裂液交联情况良好,耐温性高,携砂性能良好,满足了现场施工的需求,累计排出地层液体175.6m3,返排率82.5%,返排效果较好,压后测试产气量1.5×104m3/d~2×104m3/d之间波动。同时,A6井首次采用完井阶段直接压裂然后投产的思路,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为今后类似井的完井增产一体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林立世,郑丽平,康洁[9](2010)在《川西气田低伤害水基压裂液技术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川西气田属于低渗致密碎屑岩气藏,圈闭类型复杂,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气井自然产能低,开采效益极为低下,压裂改造往往是气井获得工业性开采价值的必经之路。保护储层的压裂液技术作为储层改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正确评价储层、提高压裂增产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大量研究和现场实践,目前川西气田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配套的低伤害水基压裂液体系,为川西气田的高效压裂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吴晓利[10](2010)在《苏里格东区压裂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苏里格东区压裂工艺优化研究”要求,通过综合分析苏里格东区储层地质和前期压裂施工资料,分析影响苏里格东区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优化该区块的压裂工艺技术,以期提高压裂改造的效果,提高单井产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苏里格东区气藏特征,调研国内外类似多、薄层,低孔低渗砂岩气藏压裂工艺技术,特别是多薄层压裂和控缝高压裂工艺技术,提出苏里格东区气藏压裂改造的攻关方向。2)苏里格东区气藏压裂工艺技术研究①针对苏里格东区气藏强调压裂过程中对储层的低伤害,研究低孔低渗储层压裂液伤害机理,重点分析压裂液滤液引起粘土膨胀的机理,研究减少压裂过程中二次伤害的技术措施。②研究分析生物酶破胶、酸性压裂液压裂、大规模压裂工艺技术原理与适用条件,结合现场应用情况,评价其在苏里格东区气藏的适应性。③研究多薄层压裂工艺技术,重点分析控缝高压裂工艺技术,研究提出适宜该区块压裂的压裂工艺技术。3)苏里格东区气藏前期压裂效果评价研究重点对07年采用的生物酶破胶、酸性压裂液压裂、大规模压裂的压裂效果进行分析。①基于苏里格东区气藏地质特征和储层物性条件,统计分析该区块各储层07年典型井的压裂效果与储层参数的相关性。②应用压裂设计软件,对各储层07年典型井压裂施工资料进行模拟,求取压裂裂缝形态,分析压裂效果与施工参数的相关性。③结合各储层物性和压裂改造工艺技术资料,分析影响苏里格东区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4)苏里格东区气藏压裂施工参数优化研究①不同渗透性储层的压裂优化设计技术思路研究。②基于压裂气井产量数值模拟,研究主力产层压裂规模优化设计方法,优化设计主力产层的压裂规模。③针对苏里格东区的储层地质特点,对压裂加砂强度、加砂泵注程序、施工排量等进行优化设计。④考虑不同的储盖层特点,推荐典型的施工泵注程序。5)总结压裂评估研究成果,提出本区今后压裂改造的认识与建议。

二、新型压裂液在洛带气田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压裂液在洛带气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致密气开发排采水水质对回注储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致密气排采水概述
        1.2.1 排采水来源
        1.2.2 排采水质、水量特点
        1.2.3 排采水回注处理技术与工艺
    1.3 研究区储层地质概况
        1.3.1 研究区回注层地质概况
        1.3.2 研究区选层原则
    1.4 国内外油气田污水回注处理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回注现状
        1.4.2 回注实际案例
        1.4.3 污水回注常见问题
        1.4.4 解决策略
    1.5 处理后排采水水质对回注储层的影响研究
    1.6 处理后致密气排采水回注水质指标研究方法
        1.6.1 处理后排采水水质控制指标组成
        1.6.2 水质指标的研究方法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2章 排采水预处理及水质评价
    2.1 取样方案及代表性分析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及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预处理工艺药剂加量优选结果
        2.3.2 处理前排采水水质分析结果
        2.3.3 处理后排采水水质分析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处理后排采水配伍性评价
    3.1 实验部分
        3.1.1 试剂及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配伍性实验结果
        3.2.2 结垢机理及垢型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处理后排采水对储层伤害性评价
    4.1 实验部分
        4.1.1 试剂及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实验岩心敏感性因素分析
        4.2.2 储层速敏性实验
        4.2.3 储层酸敏性实验
        4.2.4 储层碱敏性实验
        4.2.5 悬浮物及含油对储层伤害性实验
        4.2.6 黏土稳定性评价实验
        4.2.7 推荐回注水质指标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川西坳陷洛带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压力恢复试井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气藏地质背景及储层特征
2 压力恢复试井特征
    2.1 有限(无限)导流垂直裂缝井+均质气藏
    2.2 有限(无限)导流垂直裂缝井+径向复合气藏
    2.3 垂直裂缝井+有边界气藏
    2.4 异常压力恢复特征气藏
3 结论

(3)川西中浅层井底净化排水采气联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及川西气田技术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川西气田井底净化工艺技术现状
    1.3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井底净化工艺选井方法研究
    2.1 区块概况
        2.1.1 JP气藏地质特征
        2.1.2 气井污染情况
    2.2 气井污染类型及污染机理
    2.3 气井污染诊断
        2.3.1 气井生产动态分析结合井史判断的方法
        2.3.2 气井产出物组分分析方法
        2.3.3 多层合采井的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井底净化药剂研制及配伍性实验研究
    3.1 井底净化药剂研制
        3.1.1 除垢剂调研
        3.1.2 破乳剂调研
        3.1.3 自生酸净化剂
        3.1.4 微乳酸凝析油堵塞处理剂
    3.2 药剂复配实验研究
        3.2.1 实验方案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联作工艺优化研究
    4.1 联作工艺优选
    4.2 井底净化+气举联作工艺研究及优化
        4.2.1 气举方式选择
        4.2.2 气举生产参数设计
        4.2.3 气举工艺优化
        4.2.4 井底净化与气举联作工艺优化
    4.3 井底净化+泡排联作工艺研究及优化
        4.3.1 基于气液两相流实验的认识及工艺优化
        4.3.2 井底净化与泡排联作工艺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场试验及效果分析
    5.1 井底净化+气举联作工艺现场试验及效果分析
        5.1.1 基本情况
        5.1.2 施工方案
        5.1.3 效果分析
    5.2 井底净化+泡排联作试验及效果分析
        5.2.1 基本情况
        5.2.2 施工方案
        5.2.3 效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4)川西气田脱水及整体增压系统跟踪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气田增压系统研究现状
        1.2.2 天然气脱水工艺研究现状
    1.3 川西气田产水现状
    1.4 川西气田分离工艺现状
        1.4.1 分离工艺流程
        1.4.2 分离工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4.3 分离设备及应用现状
    1.5 川西气田集输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主要工作量
    1.7 论文主要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脱水站运行评价及优化研究
    2.1 脱水站运行跟踪分析
        2.1.1 整体脱水规划
        2.1.2 整体脱水规划偏差分析
        2.1.3 各脱水站运行情况
        2.1.4 各脱水站运行问题总结
    2.2 脱水站整体效果评价
        2.2.1 吸收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2.2.2 再生循环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2.2.3 脱水效果评价
    2.3 脱水站运行优化研究
        2.3.1 三甘醇发泡处理方案
        2.3.2 尾气异味处理方案
        2.3.3 甘醇损耗大处理方案
        2.3.4 调试问题处理方案
        2.3.5 三甘醇泄漏解决方案
    2.4 脱水站运行调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未脱水天然气气质改善运行跟踪及优化研究
    3.1 未脱水区域分布
    3.2 气质改善方案
        3.2.1 增加分离设施
        3.2.2 普及自动排液装置
        3.2.3 引进消泡装置
    3.3 气质改善工程运行跟踪及优化研究
        3.3.1 自动排液装置运行跟踪及优化研究
        3.3.2 消泡工艺运行跟踪及优化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增压系统运行跟踪及优化研究
    4.1 整体增压建设与运行现状
        4.1.1 新场-孝泉气田
        4.1.2 马井气田
        4.1.3 新都气田
    4.2 整体增压系统效果跟踪评价
        4.2.1 新场区块
        4.2.2 马井区块
        4.2.3 洛带区块
    4.3 增压机组经济效益评价
        4.3.1 增压运行工况及能耗分析
        4.3.2 机组经济效益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田脱水系统一体化模式研究
    5.1 气田开发模式与集输特点研究
        5.1.1 气田整装开发与滚动开发模式特点及差异
        5.1.2 川西气田滚动开发概况
        5.1.3 川西气田集输模式
        5.1.4 川西气田用户特点及气质需求分析
    5.2 气田脱水模式与分离模式研究
    5.3 新区脱水规划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5)克80井区风城组适用性压裂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克80井区开发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压裂工艺研究现状
        1.3.2 压裂材料研究现状
        1.3.3 压裂优化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克80井区风城组储层地质和油藏特征分析
    2.1 克80井区风城组地质特征分析
    2.2 储集空间及储层物性分析
    2.3 储层裂缝特征分析
    2.4 储层地应力分析
    2.5 开发难点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压裂材料的评价与优选
    3.1 压裂液的优选
        3.1.1 压裂液性能要求
        3.1.2 酸性疏水缔合物压裂液介绍
        3.1.3 压裂液体系性能评价
    3.2 支撑剂筛选及评价
        3.2.1 支撑剂类型选择
        3.2.2 支撑剂筛选与常规性能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压裂施工参数的优化
    4.1 裂缝参数优化
    4.2 前置液百分数优化
    4.3 施工排量优化
    4.4 施工规模优化
    4.5 加砂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场应用评估
    5.1 测试压裂分析
    5.2 施工情况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川西蓬莱镇组气藏老井挖潜压裂缝内暂堵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压井液对储层损害的研究现状
        1.2.2 保护储层压井液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实施方案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与成果
第2章 川西气藏挖潜井区块工程地质特征
    2.1 川西致密砂岩气藏地质概况
    2.2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
        2.2.1 储层物性特征
        2.2.2 孔隙结构特征
    2.3 粘土矿物与潜在损害
        2.3.1 粘土矿物类型和产状
        2.3.2 粘土矿物微结构与潜在损害
    2.4 老井挖潜开发的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压井液潜在损害实验研究
    3.1 敏感性损害实验研究
        3.1.1 水敏及盐敏损害实验评价
        3.1.2 碱敏及酸敏损害实验评价
    3.2 致密砂岩气层毛管自吸损害实验研究
        3.2.1 毛细管自吸实验评价程序
        3.2.2 毛管自吸实验结果分析
    3.3 压井液滤液-固相对压裂裂缝支撑剂的侵入损害实验研究
        3.3.1 压井液滤液-固相实验评价
        3.3.2 支撑剂带的滤失或漏失实验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暂堵型压井液体系研究
    4.1 压裂缝内孔隙尺寸分布研究
        4.1.1 压裂缝内孔隙尺寸分布研究
        4.1.2 压裂缝内孔隙理论计算
        4.1.3 压裂缝孔隙尺寸微观分析
    4.2 暂堵剂优选和级配优化
        4.2.1 暂堵剂优选
        4.2.2 暂堵剂材料级配优化
    4.3 暂堵型压井液体系研究
        4.3.1 实验设备与实验条件选定
        4.3.2 现用压井液封堵支撑带效果评价
        4.3.3 暂堵型压井液封堵支撑带效果评价
        4.3.4 伤害时间和压力对渗透率恢复率的影响
        4.3.5 暂堵剂与压井液配伍性评价
    4.4 新型压井液保护储层实验效果评价
        4.4.1 压井液处理剂配方优选
        4.4.2 保护储层暂堵型压井液性能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压井液方案设计及应用效果分析
    5.1 暂堵型压井液技术方案设计
        5.1.1 压井方式的选择
        5.1.2 压井液技术方案设计
    5.2 现场应用效果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洛带低压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增能返排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压裂液滤失研究现状
        1.2.2 快速返排导致支撑剂回流阻止支撑剂回流
        1.2.3 增加地层能量,提高返排工艺技术研究现状
        1.2.4 储层水锁伤害研究现状
        1.2.5 储层防水锁伤害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低伤害防水锁压裂液体系研制
    2.1 洛带低压气藏储层特征
        2.1.1 蓬莱镇组气藏储层特征
        2.1.2 遂宁组气藏储层特征
    2.2 低伤害防水锁压裂液体系研制
        2.2.1 压裂液性能需求
        2.2.2 低伤害防水锁压裂液体系研制
第3章 液氮增能压裂技术研究
    3.1 液氮增能压裂技术特点
        3.1.1 液氮主要特性
        3.1.2 液氮增能压裂液的主要作用
    3.2 液氮增能计算
        3.2.1 降低液柱压力
        3.2.2 储层增能
        3.2.3 液氮增能整体效果
    3.3 水平井分段压裂设计研究
        3.3.1 液氮增能设计方法及注入时机选择
        3.3.2 泡沫质量计算
        3.3.3 液氮用量优化
        3.3.4 施工排量计算
        3.3.5 水平井增能压裂设计
第4章 分段压裂破胶研究
    4.1 水平井分段破胶方案制定
        4.1.1 水平井分段压裂对破胶工艺的要求
        4.1.2 分段破胶方案的制订
    4.2 过硫酸铵分段破胶
        4.2.1 10-20小时静态水浴破胶
        4.2.2 现场应用推荐破胶程序
第5章 水平井分段压裂增能及支撑剂回流理论研究
    5.1 论计算临界支撑剂回流流速模型
    5.2 实验方法建立支撑剂临界支撑剂回流流速模型
    5.3 小结
第6章 现场试验
    6.1 储层基本情况
    6.2 压裂优化设计
    6.3 现场实施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8)TW气田P组低渗气藏压裂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力压裂技术研究现状
        1.2.2 海上水力压裂发展现状
        1.2.3 压裂材料研究现状
        1.2.4 排液工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TW气田P组气藏压裂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2.1 储层地质构造
    2.2 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
        2.2.1 孔隙类型
        2.2.2 孔隙形态及大小
        2.2.3 喉道形态类型、大小及孔喉组合关系
    2.3 孔渗总体特征
    2.4 岩矿特征
    2.5 储层温度、压力及流体特征分析
    2.6 敏感性评价
        2.6.1 水敏性评价
        2.6.2 碱敏性评价
    2.7 水锁评价
    2.8 压裂适应性分析
    2.9 压裂难点及技术对策
        2.9.1 压裂难点
        2.9.2 技术对策
第3章 压裂材料的优选与评价
    3.1 压裂液体系研究
        3.1.1 压裂液主剂及添加剂优选评价
        3.1.2 压裂液配方
        3.1.3 压裂液体系性能评价
        3.1.4 压裂液体系环保性能及处理措施分析
    3.2 支撑剂筛选与评价
        3.2.1 支撑剂类型选择
        3.2.2 陶粒筛选与常规性能评价
        3.2.3 支撑剂短期导流能力评价与筛选
        3.2.4 不同规格支撑剂产品评价
第4章 压裂优化技术及工艺技术研究
    4.1 裂缝系统及工艺参数优化
    4.2 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4.2.1 工艺方式分析
        4.2.2 压裂管柱系统研究
    4.3 排液技术研究
        4.3.1 排液技术优选
        4.3.2 放喷、排液时机确定
        4.3.3 压后排液管理
第5章 现场应用及评价
    5.1 基础数据
    5.2 增产改造方案
    5.3 施工设计
    5.4 现场施工过程
    5.5 现场施工分析
        5.5.1 测试压裂分析
        5.5.2 主压裂分析
    5.6 压后效果分析
        5.6.1 排液分析
        5.6.2 效果分析
    5.7 压裂总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川西气田低伤害水基压裂液技术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低稠化剂压裂液
2 新型类泡沫压裂液
3 超级胍胶压裂液
4 结论

(10)苏里格东区压裂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论文研究概况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研究的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国内外水力压裂技术发展现状
        1.2.2 国内水力压裂技术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主要创新点或特色
第二章 苏里格东区压裂有关的储层地质特征分析
    2.1 概况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特征
    2.4 沉积特征
    2.5 储层特征
    2.6 地层温度与压力
第三章 前期压裂施工统计与技术分析
    3.1 压裂施工资料统计分析
        3.1.1 压裂规模与地层物性的关系
        3.1.2 施工参数与地层物性的关系
        3.1.3 压裂规模与裂缝形态的关系
    3.2 压裂效果与地层物性的统计分析
    3.3 前期压裂工艺适应性分析
        3.3.1 大规模压裂技术分析
        3.3.2 生物酶破胶工艺技术分析
        3.3.3 酸性压裂液压裂技术分析
第四章 苏里格气藏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4.1 苏里格气藏多薄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4.1.1 多薄层压裂形成多裂缝的机理分析
        4.1.2 多薄层压裂典型工艺技术
        4.1.3 支撑剂段塞降滤与防治多裂缝技术
    4.2 苏里格气藏控缝高技术研究
        4.2.1 裂缝高度过快延伸的典型曲线
        4.2.2 裂缝缝高影响因素模拟分析
        4.2.3 控缝高技术措施
        4.2.4 控缝高技术应用情况
        4.2.5 控缝高技术研究结论
第五章 苏东地区压裂规模优化设计研究
    5.1 压裂优化设计的原则
    5.2 压裂裂缝参数的优化
    5.3 压裂规模的推荐
第六章 提高压裂效果的技术对策研究
    6.1 苏里格气藏压裂伤害机理分析
        6.1.1 压裂液引起粘土膨胀、分散及运移对地层的伤害
        6.1.2 压裂液进入地层形成水锁(水相圈闭)对地层的伤害
        6.1.3 润湿性改变对地层的伤害
        6.1.4 压裂液与地层流体不配伍对地层的伤害
        6.1.5 细菌对地层的伤害
        6.1.6 压裂液残渣对地层的伤害
        6.1.7 压裂液滤饼和浓缩对地层的伤害
        6.1.8 支撑剂对储层的伤害
    6.2 降低伤害的技术措施研究
        6.2.1 降低稠化剂的浓度
        6.2.2 加入粘土稳定剂
        6.2.3 降低水锁伤害
        6.2.4 加入杀菌剂
        6.2.5 优选压裂液体系
        6.2.6 优选破胶体系
        6.2.7 优选支撑剂
    6.3 提高压裂效果的技术对策研究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四、新型压裂液在洛带气田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致密气开发排采水水质对回注储层的影响研究[D]. 黄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川西坳陷洛带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压力恢复试井特征分析[J]. 吴晓光,袁莉,李萌,王志文,林绍文. 油气井测试, 2021(01)
  • [3]川西中浅层井底净化排水采气联作技术研究[D]. 薛海东.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川西气田脱水及整体增压系统跟踪优化研究[D]. 向鹏.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5]克80井区风城组适用性压裂技术研究[D]. 张建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川西蓬莱镇组气藏老井挖潜压裂缝内暂堵技术研究[D]. 王有成.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5)
  • [7]洛带低压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增能返排工艺技术研究[D]. 杨索.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3)
  • [8]TW气田P组低渗气藏压裂技术研究[D]. 刘荣恒.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4)
  • [9]川西气田低伤害水基压裂液技术现状分析[J]. 林立世,郑丽平,康洁.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24)
  • [10]苏里格东区压裂工艺优化研究[D]. 吴晓利. 西安石油大学, 2010(07)

标签:;  ;  ;  

新型压裂液在洛带气田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