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祸起萧墙——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原因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江爱华[1](2020)在《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前身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于1953年建立,1987年3月剧团正式更名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院的建立是戏曲艺术体制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其剧目建设承接着黄梅戏剧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脉络,关乎黄梅戏剧种的盛衰。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个案,结合相关戏曲政策,对其成立66年以来创作排演的近460出剧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考察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主线来结构整篇博士论文的框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按其成就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建团伊始至千禧年为第一阶段,千禧年至2019年为第二阶段。按题材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移植剧目的创作,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现代戏创作。第一阶段的建团初期,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催生了经典的诞生,促使黄梅戏一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表演取得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一支艺术人才队伍,黄梅戏新皖剧的地位得以确立。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末,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催生了黄梅戏新经典剧目的诞生,黄梅戏出现了二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的表演继续发展。比之传统剧的改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排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剧化和雅化倾向。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相互成就。黄梅戏剧种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黄梅戏电影、黄梅戏电视剧风靡一时,戏曲艺术人才代际更迭,群星闪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同侪中处于领军位置,可谓辉煌。进入两千年以后,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剧目创作整体态势趋向滞后和单一,三度振兴的呼声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推出代表性剧目作品,黄梅戏的舞台表演艺术没有更上层楼,艺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因此失去领跑资格和行业老大的位置,同一时期安庆市和湖北省的黄梅戏院团佳作频出、人才济济,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三驾马车齐驾并驱、平分秋色。虽然失去领军地位,但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作排演了二十多部新编剧目,为新世纪剧目建设提供了多元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使得黄梅戏的高峰艺术作品成为可能、值得期待,三度振兴成为可能。考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剧目创作的顽疾,三度振兴的道路依旧道阻且跻。
王毓伟[2](2020)在《长沙府的崛起:清代湖南地方权势的转移与集中》文中研究表明清代长沙府由人烟稀少的重建之地,崛起为湖南乃至全国性的重镇,与湖南各府州政治、文化、经济等权势的转移与集中紧密相关。清初,在各类人祸、天灾侵袭下,湖南全境残破不堪。康熙二十年(1681),吴三桂之乱被彻底平定后,湖南迎来和平、稳定的环境,各项事业逐渐向前发展。清廷有意将长沙府打造为湖南中心,但当时湖广合闱,地方权势分散,与常德府、岳州府相比,长沙府实力与地位并无明显优势,在湖南的地位尚未被认可。雍正元年(1723)湖广分闱,分闱实则彻底分省。随着“湖南省”的建立和发展,区域中心亦得到确立。两湖分闱后长沙城的省会位置确立,连带整个长沙府地位得到凸显,在全省形成权势位置。随着清代一口通商政策的强化,长沙府处于南北商贸的重要位置。从广州放洋四海的货物多经长沙府各县转运,尤其以湘潭为商贸中心,这使得长沙府整体经济优势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湖南地方权势逐渐转移、集中至长沙府,形成了以长沙府为全省中心;以衡州府为湘中南中心;以常德府为湘北中心;以辰州府为湘西中心的层级中心体系。嘉道时期,湖南地方权势在各府州的分布继续发生着变化。各府州经济皆有所发展,经济权势的分布格局变化较小;尽管长沙府籍高官在全国政坛中愈发具有影响力,数量亦领先于全省,但还未联盟成政治派系,故政治权势只是进一步向着长沙府集中;而无论是科举人才数量,还是学界、教育界名流数量,长沙府都冠绝全省,文化权势呈现出高度集中于长沙府的面貌。这是嘉道时期湖南地方权势转移的最大特点。在嘉道时期湖南地方权势变化的过程中,一个以经世致用为旨归、又联系紧密的长沙府权势群体也诞生。咸同光宣时期,整个湖南迎来发展大机遇,凭借“出人意料”的军功,成为清朝版图中最为耀眼的省份之一。在“边省”到“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的转变过程中,长沙府扮演了重要角色,逐渐发展为晚清的政治、文化重镇。然长沙府的经济在甲午战争之前,在全省未“一府独大”。甲午战后,长沙府开始重视西方机器工业,不再盲目排洋,逐步建立起近代化工商业体系。长沙府本就是湖南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加之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湖南的经济优势迅速集中到长沙府。至此,长沙府实现了从政治、文化型区域向综合型区域的转变,在湖南乃至全国都极具影响力。
祝勇[3](2019)在《故宫六百年》文中认为第一章王者之城一故宫,意思是过去的宫殿。中国历史悠长,经历过无数次王朝鼎革,也就有了无数座过去的宫殿,因此"故宫"这个词,不是今天才有。《汉书》里写:"公卿白议封禅事,而郡国皆豫治道,修缮故宫。"1"故宫"这个概念,至少在汉代就有了。"故宫"的意象,也在唐诗宋词里出出入入,像唐代刘禹锡曾在《踏歌词》里写:"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
李海涛[4](2017)在《《天南新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819年莱佛士在新加坡岛登陆,随着英国殖民者招徕华工,开垦土地,兴建港口,建设街市,进行大规模的国际贸易,新加坡这块古老的土地踏上了近代化城市发展的轨道。经济的兴旺和移民的持续涌入,使新加坡国际移民社会逐渐形成。1840年以后,下南洋的华工逐渐增多,特别是1860年后,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大规模移民潮的产生,使新加坡很快成为近代以来南洋华侨主要聚居地之一。华侨是近代新加坡人口结构中的最主要部分,是新加坡华侨经济兴旺的基础,近代新加坡华侨经济的繁荣又推动了新加坡华侨社团、华侨学校和华侨报业的产生和发展。《天南新报》作为新加坡华侨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和集中体现,应运而生。本文第一章以《天南新报》诞生的历史背景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近代新加坡国际移民社会,华侨经济,华侨文化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之上第二章展开对于《天南新报》创办、发行、编辑、撰稿人团队,受众群体,办报宗旨,报纸特点,报纸性质的研究。第三章分别从《天南新报》加强新加坡华侨经济和文化与祖国的联系,发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吁,推动新加坡华侨报业文化的发展等方面,研究《天南新报》与新加坡华侨经济、华侨文化的关系。第四章从考察《天南新报》主要社评撰稿人的生平、文论、影响、价值、贡献等角度入手,研究《天南新报》对于晚清改良、革命思潮的呼应和作用。第五章对于《天南新报》的影响力从国际视野、与其它报刊关系、社会思潮互动、引领社会运动等方面做了深入的剖析和论证。通过以上研究,力图清晰地梳理出南洋华侨社会与祖国、祖籍国的血肉联系,呈现出华侨社会在支持与配合祖国、祖籍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方面所做贡献,论述《天南新报》在新加坡华侨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阐述《天南新报》的媒体品格和专业精神。并对各主笔人思想、主张进行剖析,考察他们在与社会思潮互动中留下的精神营养和推动社会思潮进步中所做贡献。本文利用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馆藏《天南新报》,《星报》,《日新报》,《叻报》等报纸史料进行研究,其中以《天南新报》为主,并和同时期的《星报》,《日新报》,《叻报》等做概括性比较。在整理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之上,以社会学和历史学的方法构建新闻史研究的多维度空间。通过完善新闻史研究范式和拓展新闻史研究领域,更好地论证新闻媒体在启蒙思想、振奋精神、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所体现的重要价值。本文还厘清了一些有关中国近代史学术上的疑点,做出诸如《天南新报》不是保皇会机关报,邱菽园不是保皇会员以及与康有为关系不深,邱菽园并没有资助唐才常自立军起义等论断。这些研究有助于推动新加坡华侨华人史及海外华人报刊史研究走向深入。
陈俊[5](201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社会主要由农民组成。毛泽东认为,在这样的国家里,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首要意义的是解决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说到底是改造农民,从深层来说就是解放农民,包括从经济上、政治上和精神上的改造与解放。本文梳理了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的来源,从经济文化、政治文化与思想文化角度阐释了他改造农民的具体思想,归纳了其历史价值,并根据现实的发展,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时代价值。在渊源部分,具体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尤其是农民改造理论、文化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的影响。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角度来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的阶级,但是人数少需要农民阶级的支持,同时也会给具有落后又革命的二重属性的农民以方向指导。对落后的农民阶级进行思想与经济基础的改造十分必要。恩格斯晚年认为小农合作化是解放小农落后生产方式的唯一途径,教育和引导是解放小农思想的必然路径。不同时期,列宁针对本国实际采取了不同的改造小农的策略。对于小农的改造,列宁总结说一定要有耐心,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利用经济手段改造小农,同时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以改造小农;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看,以墨学为主的底层民众文化,中国传统农民文化的双重属性是毛泽东重视农民问题、改造农民的重要渊源;从实践角度来看,近代国民性改造实践,使毛泽东认识到国民的劣根性以及思想启蒙和改造的重要性。在革命实践中对农民的认识与分析是毛泽东提出农民改造的直接动因。在经济文化视角部分,从土地革命角度来看,土地是解放农民的物质基础,土地革命是发动农民的具体手段。在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后,应该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并且用法律手段保护这种权益。同时,赋予并保障农村妇女的土地所有权,能否发动与解放妇女是决定革命成败的重要一环;从农村合作社角度来看,小农经济是一种小生产经济,无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还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它都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形式,是一种旧的生产方式的残余,为此,合作社是发动农民的有效形式。首先,通过合作社可以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在经济上组织农民。其次,通过合作社可以在思想上教育农民,培养农民的集体主义精神,改良农村社会风气;从物质利益角度来看,给予农民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是取得农民认同的基本条件。同时,关心农民生活,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是树立共产党人革命为人民的直接形式。在政治文化视角部分,从革命斗争角度来看,毛泽东认为革命斗争是解放农民的唯一出路,为此,无产阶级政党应到农村去发动农民。鉴于农民成分复杂的状况,应该给绝大多数农民标定带有“革命”色彩的阶级成分,它通过每一个人阶级成分的确定,有效地培养了广大农民的阵线意识和归属心理,极大地促进了他们对于革命的趋同,从而使中国共产党有了数量巨大的支持者和同盟军。在斗争中,应注重革命先进如党员、先进分子以及军队对农民的引导作用:从革命组织的角度来看,首先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发动农民,其次要建立农民协会发动农民;从革命政权的角度来看,共产党应注重从革命向政权的逻辑演变,建立乡村农民政权,发动农民参与政权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政治参与提高其革命意识。当革命向纵深发展,有了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时,乡村农民政权应向工农民主政权演进,对工农劳动群众实行非常宽泛的革命民主主义,这样才能持续保持农民的革命性。在思想文化视角部分,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来看,农民出身的党员不能和农民混同,建设农民成分为主的党对中国革命的作用极为关键,所以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首要的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农民党员的头脑。同时,毛泽东也很重视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农民成分为主的军队和广大农民,通过向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念、革命必胜理念和共产主义启发其革命意识;从文化教育来看,毛泽东结合农村斗争实际,以迎合农民心理为标准,从多种角度如正规的学校教育与非正规的社会大教育的形式对农民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和军事教育;从传统文化来看,作为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政治家,他注重以传统农民习惯如传统文化心理、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来迁就农民,促进农民革命。同时,他对传统文化如农民起义、传统剧目进行了现代化的转换,加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成分和现代的内容,大大启发了农民的政治思考。在价值意义方面,从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的历史价值来看,它在理论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农民改造思想的开拓与创新,如强化了农民改造的非强制性原则,提升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扩大了农民改造的主导力量,首创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者向农民学习的原则。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民改造奠定了思想基础,指明了农民改造的方向。
王金娟[6](2014)在《张笑天小说《太平天国》人物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张笑天先生的长篇小说《太平天国》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小说《太平天国》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根据作者对笔下人物虚构成分的多少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类,虚构成分非常少,人物的定位与历史基本一致的人物归于“忠于历史的人物”一类,例如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等人物;虚构成分较少的人物被归为“部分虚构的人物”一类,如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虚构成分特别多,甚至是完全虚构出来的人物被归到“纯粹虚构的人物”一类,例如文中以傅善祥为代表的大部分女性形象。第三部分结合史实从人物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心理等各方面分析小说中太平天国的主要人物形象特点,经过分析论述之后,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英雄”不是传统印象中纯粹的“好人”,太平天国里的“英雄”身上也有很多让人叹息否定的缺点。第四部分分析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清廷中的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特点,在这部分中笔者以典型人物曾国藩和左宗棠为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人物虽都为博学多才的儒生,但却性格迥异,作者将此二人各自的性格特点刻画得鲜明生动,给人印象极为深刻,他们作为血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的“反面人物”,虽然有其残忍一面,也让读者看到了“反面人物”无奈的一面。由论文第三和第四部分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张笑天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特别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并选取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的性格、思想、心理等特点,而且张笑天先生能够从各个角度来刻画人物形象,让读者看到的是人物的“全貌”,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形象被刻画得特别立体,特别复杂。第五部分是该论文中具有总结概括性的部分,这部分内容概括了张笑天小说《太平天国》人物形象塑造的总体特点,即他笔下的人物更加“立体化”、“复杂化”,他笔下的“英雄”不是没有缺点的,他笔下的“反面人物”也不是纯粹的“坏人”,总之他笔下的人物被还原成了更接近现实的“人”。在这一部分中,笔者从历史、文学等方面论述了作者如此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从文学对历史教育的意义上看,这部小说将历史人物塑造得如此细腻、复杂、生动,能够启发读者从“人”这一微观角度来认识历史反思太平天国这段历史带给人类的历史经验及教训;从文学价值方面来看,作者讲述人物故事、刻画人物形象,使文学在带给人们阅读的快感同时也起到了传播历史的功能;该小说将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想象建构成文学作品中“复杂”、“立体”的文学形象,将历史人物“写活”,并通过合理的想象虚构,让历史以生动的文学艺术形式走进读者的内心。
张东旭[7](2014)在《河南长篇小说(1949-1999)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作家籍贯论,河南的长篇小说实力的确无任何省份可比。”①的确,在作品的数量和作家们的创作热情上,从建国以来,河南长篇小说比之全国任何一个省都毫不逊色。从1949年到1999年的50年间,河南作家共创作了139部长篇小说,显示出了独特的风貌和品格。本文从文本和史料分析入手,重点梳理20世纪50至90年代河南长篇小说的基本状况,并对每个时段的代表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从中发现了河南长篇小说一些相对突出的创作现象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了与中原地域相关的某些“特色”和“规律”。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竭力避免概念的先行介入,避免为论证观点而选择材料的方式,尽量从作品“现场”出发,在大量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发现问题,以“问题”为突破口,寻求河南长篇小说的新面貌。论文发掘了建国初期师陀的长篇小说《历史无情》的转折意义以及李准《黄河东流去》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政治倾向性;由于详细考察了《李自成》的文本生产过程,饱受诟病的李自成形象“三突出”的思想来源便清晰可见;在对《羊的门》和《故乡天下黄花》内容“客观”陈列的基础上,本文归纳了作品所拥有的“中原地域”特色。最后,纵览系列作品个案和文学史发展脉络,河南长篇小说创作中两大叙事主题:“政治书写”与“乡土叙事”便呈现出来。论文具体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第一章。分为三节,分别概述三个时段(50—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河南长篇小说的总体状况。50至70年代的河南长篇小说,虽然出版数量不太多,但是,“成就”和“影响”还是很大的。河南作家不遗余力地用文学实践阐释着党领导下革命的合法性,政策的合理性,姚雪垠、魏巍、刘知侠、苏鹰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大炼钢铁等社会政治运动在河南长篇小说中均得到了快速的反映。80年代的河南长篇小说,在恢复和发展中充满喧哗与骚动。其中,“革命历史传奇”故事由繁华到没落,渐行渐远;历史小说蔚为大观;“乡土”主题代替“革命”主题成为河南作家的新追求。90年代商品经济大潮涌动,给河南的地方经济与文化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但“乡土小说”仍牢牢地占据着河南长篇小说创作的制高点,出现了深刻反思中原文化心理的《羊的门》,以新颖的艺术形式获得好评的《匪首》等优秀作品。第二大部分是第二章至第六章。为“个案分析”部分。从50年代至90年代,每个时段分别选取一部代表性的长篇小说进行分析。第一部是师陀的《历史无情》(1951年出版)。将短篇小说《三个小人物》改编成长篇小说《历史无情》,彰显出一位“现代作家”进入“当代书写”的努力过程。由之前的写“人物”写“风景”,到建国后的写“任务”写“运动”,《历史无情》在师陀的创作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小说中出色的小人物描写,日常化的叙事方式,浓厚的生活化气息,实在是京派叙事话语在20世纪50年代闪现的最后一抹霞光。第二部是姚雪垠的《李自成》(1963年出版)。从作者的立意、选材以及两次给毛泽东上书并得到毛泽东的支持来看,此书的写作与出版都有较浓的“政治意味”。这种特殊的写作经历对于小说的人物和结构有很大影响:李自成人物形象的面目模糊没有生气,起义军革命过程中明显的“预设”痕迹,无疑跟这种“意味”密切相关。第三部是李准的《黄河东流去》(上、下)(1979、1984年出版)。这部长篇小说是从剧本《大河奔流》演变而来的。同样的主人公李麦,由《大河奔流》中“劳动人民的代表,黄泛区的代表,阶级的代表,历史的代表”①变成了《黄河东流去》中有很强生活能力的大嫂,是作者在新形式下同“更高更长远的政治”②结合的结果。《黄河东流去》并没有摆脱政治话语而“新生”。第四部是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1991年出版)。在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中,充满了饥饿、灾荒等苦难意向,这跟刘震云的童年体验有关。河南自古以来绵延不断的灾荒,河南人特别激进的政治热情,给人们带来很大灾难。饥饿、贫困带来的人性扭曲,融进了刘震云的成长记忆,也由此造就了刘震云式的反思和嘲讽;从90年代的长篇小说开始,刘震云着手探讨权力的来源和“实质”,指出意识形态上的催眠和政治行为中的杀戮是政治家的两大法宝。刘震云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他的表达方式,他用一种戏谑的反讽语言,将一切政治家冠冕堂皇的言辞剥去,露出他们实现个人目的、追求自身利益的原始心理动机。第五部是李佩甫的《羊的门》(1999年出版)。李佩甫笔下的自然风景中,融进了作家对中原人格的深刻理解。平原上的“草”、“草精”、“羊”、“牧羊人”的形成与平原上的历史、文化、地域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乡村土皇帝呼天成形象的成功塑造,是李佩甫对当代文学的一个大贡献。第三大部分是第七章。通过上述考察,论文得出了贯穿50年来河南长篇小说叙事的两个线索性主题:其一是政治书写,其二是乡土叙事。河南长篇小说中的“政治书写”可以分为三个时段,每个时段的意义各不相同:50年代至70年代是对国家政策进行文学阐释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书写最为“功利”,政治主题往往就是小说主题;80年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大量出现,可以看做是河南作家政治意识的曲折表达,他们将浓厚的权力情结转移到了对一代代帝王将相,明君贤臣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中,并流露出对往昔作为政治中心的中原地区的留恋与怀想。90年代河南作家的“政治书写”表现为对“权力”意向的集中叙述,体现着新一代河南作家较为清醒的批判意识。与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乡土文学”相比,当代河南作家在表现“乡土”时出现了新质素。不仅描绘出代表中原农村老一辈农民形象的“老庄稼筋”,还刻画了陈柱子、凤英等新一代的农民形象。这些人身上的“韧性”精神既是中原人格的组成部分,又是他们成就事业、完善人生最突出的品质特征。第四大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简要叙述河南长篇小说叙事中的不足。河南作家们对“权力”的叙述情有独钟,但往往沉湎其内,多艳羡之姿,少批判意识。由于对“强者”、“能人”充满自我认同,他们不惜以种种虚假的情节和夸张的行为“打造”主人公形象。这两点既是河南作家“与生俱来”的潜在障碍,也是他们创作个性中颇具特色的部分。
顾伯冲[8](2013)在《帝国死结:中国式农民起义》文中认为"农者,天下之大本也。"我们的祖先用新石器敲开了文明之门,人类从非历史走向了历史。一部中国古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的发展史,封建帝国的大厦就坐落在这个文明成果之上。农民生活在封建帝国的年代里,是在安居乐业,还是啸聚倡乱,直接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影响着每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命质量,也影响着农业文明的发展。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一个敏感性语言,"起义"一词承载着中国人的复杂情感。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不断,从根子上讲,是由封建专制的特性所决定的,因而它始终是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
曹金娜[9](2013)在《清代漕运水手研究》文中提出清代人口增长,社会繁荣,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人均占有土地日益失调。清政府推出新政摊丁入地,把原来按人头摊派的丁银改为匀入田地缴纳,使贫苦无地人民不但在经济上免除了丁银之苦。户丁编审制度的停止,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人身自由,从而加速了人口流动。清代河患严重,以黄河最着,淮河次之。每当河患之时,河北、河南、江苏、山东等省份灾民沿运河下江南就食。漕运绵延几千里,河北、山东一带运河水浅、地形崎岖,需要大量短纤、驳船工人,大量游民加入到漕运工作中。康熙三十五年,为了维持漕运的正常运转,清政府改为每船佥运军一人,其余九名雇佣水手,以协助漕运,从此漕粮运输中雇佣水手制度化。清代基层漕运组织日益增强。每年佥选旗丁领运,再加上雇佣的头舵、水手,整个漕运基层组织人口不下十万,及临时雇佣的剥浅、头纤等人。漕运水手每年运送漕粮及回空,途中多险要之地,漕船的顺利航行需水手间相互合作。加之,运丁苛扣侵蚀及不法之徒欺侮侵扰,水手内部出现了互助互济性组织。明末清初之际,罗教在水手内流传。往来回空水手借居罗教庵堂吃素念经,日久相率皈依罗教。罗教与互助性的漕运水手组织相结合以一种民间宗教组织形式在水手中发展。雍乾年间,漕运水手组织内罗教组织出现分化。乾隆中叶,随着罗教庵堂转移到老堂船上,罗教组织内帮会权利系统的建立,漕运水手罗教组织已具备秘密会社的主要特征。罗教组织分化出的小宗派,相互排斥,争夺生计,在整个运河水系形成了对峙局面。为优恤运军,弥补薪资不足,清政府允许漕船在重运、回空之际,携带一定数额的免税货物,称之为土宜。漕船运输土宜对运河沿岸城市的繁荣起到一定作用,有利于南北物资的流通、平抑京师物价,促进了国内的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为了获得更大利益,漕船违背了政府对土宜数额、种类的限制。老官(漕运水手行帮水手之首领称为老官)视漕船为己业,为了通过漕船携带土宜获得更多利益,不同船帮间为了争驾漕船而发生械斗。漕船水手的私货运销活动成了水手行帮的内聚力。清中叶后漕运系统弊端丛生,漕务各级官吏,皆籍其参与之便,从中贪污索贿。为了应付各方勒索,运军不得不致力于私货贸易,致使私货贸易更加盛行。清中后期,漕运水手行帮力量扩张,促进了漕船走私活动。在各方合作下,漕船私货贸易逐渐形成了庞大的走私网络。太平天国运动与黄河铜瓦厢改道使得漕运中断,运丁、水手问题成为各方争论的话题之一。到太平天国时期,漕运水手问题真正浮现出来。水手除了因失业滋事之外,还纷纷加入到其他各种社会势力中。这些社会势力主要的经济来源以贩运私盐为主。从而,失业之水手又回到昔日私货贸易网络中去了。他们今日之贸易对象,仍是昔日之私货贸易对象。河运停止,失业水手脱离漕运系统,流转各地的成员又回到昔日人际网络中去。漕运制度为漕运水手行帮的出现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制度基础,漕运系统之弊端与水手之生活境地促进了水手行帮的发展,壮大行帮势力。政府为了稳定漕运秩序,对运军、水手进行补贴,允许携带土宜,因此私货贸易产生。漕船私货贸易数额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水手行帮的发展,水手行帮的发展又促进了私货贸易的进行。清末,漕粮河运停止,水手被遣散。漕运水手行帮组织得以维系并进一步衍生出许多帮会组织。为了维持帮会组织的正常运行,失业水手又从事昔日私货贸易,继续维持昔日的人际网络与行为模式。
刘宇[10](2007)在《论翼王石达开黔川折戟》文中指出1857年5月,太平天国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石达开率十万大军从长江中游远征西南,这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继洪杨韦事变后的又一次大分裂,它极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整体实力,成为太平天国从胜利走向衰败的转折点。但另一方面,石达开远征西南,又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清军对太平天国的注意力,打乱了清廷原有的战略部署,同时,它对西南几省的起义运动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各地抗清斗争蓬勃兴起。特别是推动了贵州咸同年间各民族起义的进一步高涨,给清廷造成了巨大威胁。石达开远征西南,驰骋六年,纵横十一省,最终在1863年覆没于川西大渡河畔。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流寇思想,缺乏稳固的后方;(二)“假道黔省”的战略失误;(三)革命趋于低潮,分裂主义难以成功;(四)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缺乏团结少数民族的思想武器;(五)以上帝教为核心的意识形态难以在广大下层民众中产生共鸣。总之,石达开远征军没有抓住有利时机,只重视单纯的军事斗争,而不注意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一味地死板教条地执行已确立的策略,结果使其一步步走向绝境。石达开远征西南已成为了历史,但它给后人留下了历史的借鉴:任何时代的个人与组织如果不能根据时代与社会的客观发展变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决策;没有以人为本,天下为公的服务思想;没有求同存异、以大局为重的整体观念,就不能在现实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二、祸起萧墙——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原因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祸起萧墙——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原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
二、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
1.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2.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章节设置与创新之处 |
1.本文的章节设置 |
2.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人、改戏和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建立 |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剧种的现状综述 |
一、人才济济的艺人群体 |
二、“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常演剧目 |
三、“唱念做舞”的舞台表演概况 |
第二节 改人和改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筹建 |
一、改人: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的成立 |
二、改戏:《打猪草》、《蓝桥汲水》赴沪演出 |
第三节 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
一、旧的戏曲班社制的解散和分流 |
二、新的现代化戏曲体制的确立 |
第二章 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 |
第一节 甄选与自觉:传统黄梅戏剧目的改编 |
一、瑕瑜并存:黄梅戏传统剧目综述 |
二、甄选: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改编和整理 |
三、自觉:《罗帕记》的改编 |
第二节 移植与黄梅戏化:移植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跨剧种的交流和融合 |
二、黄梅戏化:移植剧《春香传》的创作排演 |
第三节 填补、突围与创新: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排演 |
一、填补: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缘起 |
二、突围:新编历史剧《宝英传》的创排 |
三、跨越:改编莎剧《无事生非》的创排 |
第四节 危机、迷茫和自由:现代戏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危机:社会主义新人的《王金凤》的创排 |
二、迷茫:文革现代戏的创排 |
三、自由:《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的创排 |
第三章 传统剧的改编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传统经典剧的形成与剧目一度振兴 |
一、主流社会的悲喜:经典大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的改编和排演 |
二、市井细民的日常:经典小戏的《打猪草》、《打豆腐》、《夫妻观灯》的改编和排演 |
三、电影与舞台的互映:电影《天仙配》与舞台版《天仙配》之比较 |
第二节 黄梅戏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一、知识阶层与剧目创作的离合 |
二、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三、艺术人才队伍的专任、转型和多元化 |
第三节 黄梅戏旦行、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一、开山立派:严凤英与旦行表演的发展 |
二、舍京入黄:王少舫与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三、贡献与障碍:王少舫与黄梅戏生行唱腔的发展 |
第四节 黄梅戏新“皖剧”地位的确立 |
一、旧“皖剧”的式微 |
二、新“皖剧”的确立 |
第四章 历史剧、现代戏的创作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新经典剧目的形成与剧目的二度振兴 |
一、女性题材的丰富和拓展:《龙女》、《风尘女画家》、《红楼梦》的创作 |
二、戏曲舞台的延伸:黄梅戏电视剧的流行和勃兴 |
三、黄梅戏音乐剧的尝试:《秋千架》创作排演 |
第二节 黄梅戏生行、旦行表演的继续发展 |
一、守正循矩:马兰旦行表演特色 |
二、由京入黄:黄新德生行表演特色 |
三、固定的生旦搭档对黄梅戏行当表演的促进 |
第三节 黄梅戏剧目剧化、雅化倾向 |
一、文革结束后现代戏剧目创作现状 |
二、改革开放与剧目创作的二度振兴 |
三、打造精品意识与黄梅戏剧目的剧化、雅化倾向 |
第四节 《柯老二入党》的剧化与《红楼梦》雅化之比较 |
一、剧目创作横向与纵向的处理不同 |
二、文人趣味与文化话语权的上移 |
三、剧化与雅化的精致与疏离 |
第五章 新世纪剧目创作现状与探索 |
第一节 滞后与平庸:剧目创排的现状 |
一、新世纪戏曲小剧场化的热潮 |
二、滞后与平庸:剧目创作现状 |
三、单一和重复:《遍地月光》、《孔雀西北飞》、《我的离骚》创排 |
第二节 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
一、本土题材:小戏《六尺巷》的创作 |
二、生行担纲:《雷雨》的创排 |
三、歌舞演故事:《小乔初嫁》的创作 |
第三节 剧目三度振兴的期待 |
一、成就:剧目创作的高原 |
二、期待:剧目创作的高峰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教研科研成果、戏曲获奖 |
附件1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故事梗概 |
一、传统戏剧目 |
二、移植剧目 |
三、改编历史剧 |
四、新编历史剧剧目 |
五、现代戏剧目 |
六、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音乐剧 |
附件2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剧评、报道、谈艺录(1953—2006) |
附件3 传统黄梅戏剧目整理 |
附件4 2018年暑期田野调查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 |
致谢 |
(2)长沙府的崛起:清代湖南地方权势的转移与集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2.1 关于长沙府政区沿革与地理变迁的研究 |
1.2.2 以城市及其管理为对象的个案研究 |
1.2.3 涉及长沙府的专题史研究 |
1.3 研究方法、思路与内容 |
1.4 资料说明 |
第2章 由乱至治:顺康时期湖南的重建与府州均势 |
2.1 官职设置与政情演变 |
2.2 移民、重建与经济态势 |
2.3 湖广合闱与教育困境 |
2.4 小结 |
第3章 分化发展:雍乾时期湖南地方权势重组与层级中心的形成 |
3.1 湖广分闱与湖南府州科举的分化 |
3.2 两湖分省与层级政治中心的形成 |
3.3 农商业发展与经济中心的成型 |
3.4 小结 |
第4章 英杰崛起:嘉道时期湖南人才的聚集与权势群体的出现 |
4.1 嘉道“中衰”与湖湘力量的壮大 |
4.2 岳麓书院与人才聚集 |
4.3 关系网络与长沙府权势群体的形成 |
4.4 小结 |
第5章 “一府独大”:咸同光宣时期长沙府的“经营天下”与重镇转型 |
5.1 军功显要、维新志士与长沙府政治权势的强盛 |
5.2 多重动因与长沙府科举的辉煌 |
5.3 开埠通商与长沙府的经济近代化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清代湖南文武进士名册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持的项目、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学术论坛清单 |
致谢 |
(3)故宫六百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王者之城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二章天地之心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三章午门以深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四章太和千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第五章文华风流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六章内阁长夜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第七章乾清疑云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第八章后宫芳华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九章一座书城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第十章天府永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第十一章养心垂帘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十二章寻延书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第十三章宁寿孤影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十四章永别神武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4)《天南新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东南亚华侨华人研究综述 |
二、新加坡华侨华人和华文报刊研究综述 |
三、《天南新报》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天南新报》诞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近代新加坡国际移民社会的形成 |
第二节 近代新加坡华侨经济的繁荣 |
第三节 近代新加坡华侨文化的发展:华侨社团、学校和报业 |
第二章 《天南新报》的创办与特点 |
第一节《天南新报》的创办、经营与宗旨 |
第二节《天南新报》的版面和栏目 |
第三节《天南新报》的国际视野 |
第四节《天南新报》的产权性质 |
第三章 《天南新报》与新加坡华侨经济和文化 |
第一节 加强华侨经济和文化与祖国的联系 |
第二节 倡建孔庙学堂 |
第三节 推动新加坡华侨报业文化的发展 |
第四章 《天南新报》主笔与晚清改良和革命 |
第一节 邱菽园的贡献 |
第二节 徐季钧的保皇主张与保皇思潮的互动 |
第三节 林芷俦、沈心岫与革命思想 |
第四节 黄世仲、黄伯耀、吴映楼与革命舆论 |
第五节 陈仲尧的求实维新思想与立宪、革命思潮的互动 |
第五章 《天南新报》影响力研究 |
第一节 评论的影响力 |
第二节 促进新加坡主流舆论阵地的形成 |
第三节 对华侨爱国主义兴起的贡献 |
第四节 对社会运动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重要的概念界定 |
五、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的渊源 |
第一节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农民改造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思想 |
二、恩格斯晚年的农民改造思想 |
三、列宁的小农改造理论 |
第二节 文化渊源:中国传统的农民文化 |
一、以墨学为主的底层民众文化 |
二、中国传统农民文化的二重属性 |
第三节 思想史渊源:毛泽东的改造思想认识 |
一、对近代国民性改造的认识 |
二、对中国农民的现实剖析 |
第二章 基于经济文化视角对农民的改造 |
第一节 开展土地革命解放农民 |
一、土地是解放农民的物质基础 |
二、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 |
三、保障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 |
第二节 创办合作社解放农民 |
一、合作社是解放农民的有效形式 |
二、通过合作社在经济上组织农民 |
三、通过合作社在思想上教育农民 |
第三节 以物质利益调动农民 |
一、物质利益是调动农民的直接条件 |
二、关心农民物质生活 |
三、帮助农民发展生产 |
第三章 基于政治文化视角对农民的改造 |
第一节 通过革命斗争动员农民 |
一、革命斗争是彻底解放农民的唯一方式 |
二、划分阶级给农民以“革命”身份 |
三、通过革命斗争先进引导农民 |
第二节 通过革命组织发动农民 |
一、通过基层党组织动员农民 |
二、通过农民协会组织农民 |
第三节 通过革命政权锻炼农民 |
一、从农村革命到农村政权的逻辑演进 |
二、建立乡村民主政权,实行乡村自治 |
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践行工农参政 |
第四章 基于思想文化视角对农民的改造 |
第一节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农民 |
一、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农民成分为主的党 |
二、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农民成分为主的军队 |
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农民群众 |
第二节 用文化教育提升农民 |
一、农民教育的主要形式 |
二、农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农民教育的主要原则 |
第三节 以传统文化启发农民 |
一、以传统习惯推进农民革命 |
二、以农民起义的革命性启迪农民 |
三、以传统文艺的现代性引导农民 |
第五章 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的价值 |
第一节 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的历史价值 |
一、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农民改造思想 |
二、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农民改造思想 |
三、指导了中国的农民改造实践 |
第二节 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继续加强农民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教育 |
二、通过制度化设计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 |
三、通过集体化路径提升农民的经济发展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张笑天小说《太平天国》人物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说《太平天国》中的人物形象分类 |
2.1 小说中“忠于历史”的主要人物 |
2.2 小说中虚构的主要人物 |
第三章 太平军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
3.1 洪秀全人物形象塑造 |
3.1.1 结合史实谈洪秀全的人生经历 |
3.1.2 小说中洪秀全的思想演变 |
3.1.3 小说对洪秀全的性格刻画及意义 |
3.2 杨秀清人物形象塑造 |
3.2.1 杨秀清的“功”与“过” |
3.2.2 杨秀清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
3.3 韦昌辉人物形象塑造 |
3.3.1 韦昌辉思想认识的局限及其影响 |
3.3.2 透过韦昌辉人物形象塑造看作者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
3.4 石达开人物形象塑造 |
3.4.1 毁家纾难,舍己为人的石达开 |
3.4.2 天京事变,负气出走 |
3.4.3 作者借人物形象石达开所传达的个人历史看法 |
3.5 傅善祥人物形象塑造 |
3.5.1 历史中的傅善祥 |
3.5.2 小说中傅善祥的身份演变 |
3.5.3 透过傅善祥看当时女性地位之低微 |
第四章 清军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
4.1 曾国藩人物形象塑造 |
4.1.1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优秀人物”在小说中的表现 |
4.1.2 屠杀农民起义军的“刽子手” |
4.1.3 小说对“完人”缺点的揭露 |
4.2 左宗棠人物形象塑造 |
4.2.1 小说对左宗棠才干的展现及意义 |
4.2.2 小说对左宗棠性格特征的生动刻画 |
第五章 小说《太平天国》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及意义 |
5.1 人物形象塑造特点 |
5.1.1 将“英雄”人物“平民化” |
5.1.2 人物形象更加复杂化、立体化 |
5.2 人物形象塑造意义 |
5.2.1 从“人”的角度揭示天国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 |
5.2.2 具有“以史为鉴”的文学价值 |
5.2.3 小说对历史人物进行想象虚构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河南长篇小说(1949-1999)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河南长篇小说的总体创作状况及作家队伍 |
二、 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三、 研究现状和思路 |
第一章 河南长篇小说概况 |
第一节 50——70 年代河南长篇小说概况 |
一、 关于《历史无情》 |
二、 关于“革命历史”题材 |
三、 “英雄主义”的赞歌 |
四、 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书写 |
五、 大炼钢铁及合作化运动 |
第二节 80 年代河南长篇小说概况 |
一、 渐行渐远的“革命历史传奇”故事 |
二、 河南唯一一部红卫兵题材的长篇小说 |
三、 历史小说 |
四、 知识分子“成长小说” |
五、 “乡村小说” |
第三节 90 年代河南长篇小说概况 |
一、 乡土大地之歌 |
二、 “都市”题材 |
三、 历史小说 |
第二章 从《三个小人物》到《历史无情》——师陀对“革命历史”的“迎合”与“游离” |
第一节 迎合的姿态:从《三个小人物》到《历史无情》的改编 |
一、 人物命运的改变 |
二、 关于革命者郑恩和小张的形象 |
第二节 “游离”于“革命叙事”之外 |
一、 写作重心的转变 |
二、 日常生活中的“战争故事” |
三、 旧时代小人物性格的生动展示 |
第三节 一个转折点 |
第三章 意识形态的文化建构——《李自成》的写作与出版 |
第一节 《李自成》的写作与出版 |
第二节 从《长夜》中的李水沫到《李自成》中的李自成 |
第三节 慧梅的婚姻故事——《李自成》的转折点? |
第四节 有意味的形式——复线结构中的先验性观念 |
第四章 从《大河奔流》到《黄河东流去》 |
第一节 李麦人物形象的转变 |
第二节 新时期语境与《黄河东流去》的写作 |
第三节 《黄河东流去》的政治新主题 |
第五章 苦难与权力的书写——以《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为中心 |
第一节 “童年经验” |
第二节 权力“实质” |
第三节 政治“祛魅” |
一、 “政治和游戏,都是相通的” |
二、 “杀猪的懂政治,这职业离政治近” |
第四节 “个人化、碎片化”的历史 |
一、 抗日故事:私人化的叙述 |
二、 土改故事:两种不同的地主形象 |
三、 文革争斗:个人的恩怨情仇 |
第六章 《羊的门》:“绵羊地”和他的“主人” |
第一节 无骨的“绵羊地” |
第二节 “绵羊地”上的“绵羊” |
第三节 “绵羊地”上的“主人” |
第四节 中原地域文化与政治神话的打造 |
一、 宗族自治与中原人的“面子” |
二、 政治权谋与“人情” |
三、 “在中原,人是活小的” |
第七章 政治书写与乡土叙事:河南长篇小说创作的两大叙事主题 |
第一节 河南长篇小说中的政治书写 |
一、 “与时代共名”:50—70 年代河南长篇小说中的“政策”书写 |
二、 二月河的历史小说:权力幻想与权谋文化 |
三、 90 年代长篇小说中“权力文化”的反思 |
第二节 中原人格精神图像——河南乡土叙事中的人物形象与精神品格 |
一、 扎根中原大地的农民形象塑造 |
二、 精明的“乡村能人” |
三、 “韧性”——中原人的一种精神品格 |
第八章 “能人与权力”的失真叙述——河南作家创作的一种局限 |
结语 |
附录 |
一、 河南长篇小说总篇目(1949—1999) |
二、 河南长篇小说作者简况 |
(一)河南籍“本土作家” |
(二)河南籍“外出作家” |
(三)“外省来豫”作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清代漕运水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主要使用的史料 |
四、本文结构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清代漕运制度的特点 |
第一节 清代以前漕运制度总论 |
一、漕运的萌芽期 |
二、漕运的发展期 |
三、漕运的成熟期 |
四、漕运的臻于完备期 |
第二节 清代漕运制度的特点 |
一、清承明制与漕运制度的确立 |
二、漕粮运输机构 |
第三章 清代漕运水手组织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清代漕运水手组织的出现 |
第二节 清代漕运水手罗教信仰的阶段性变化 |
一、雍乾年间漕运水手罗教信仰情况 |
二、道光朝漕运水手罗教信仰情况 |
三、阶段性变化探析 |
第三节 清代漕运水手罗教信仰的地区性差异 |
一、罗教在江浙漕运水手中的传播 |
二、罗教在其他有漕省份的传播 |
三、罗教传播地区性差异探析 |
第四节 漕运水手行帮形态的确立 |
一、漕运水手行帮的确立 |
二、漕运水手械斗的组织形式和时代特征 |
三、漕运水手械斗问题探析 |
第五节 漕运水手行帮组织的性质 |
第六节 清政府相应政策的修订和执行 |
第四章 漕运水手的私货运销活动 |
第一节 漕运水手私货运销物品和方式 |
一、私货贸易运销的相关规定 |
二、清代私货贸易的物品及私货运销影响 |
第二节 私货运销的成员及之间的关系 |
一、漕船运军、水手 |
二、沿河地区官员、商人 |
第三节 漕运水手行帮的确立对私货运销活动的影响 |
第四节 清政府处理私货贸易之政策 |
第五章 漕粮海运后漕运水手的出路 |
第一节 清中后期漕运制度的变迁 |
一、清中后期漕运制度的变革 |
二、漕粮海运的影响 |
第二节 太平天国时期漕粮水手问题的表现 |
一、江南地区 |
二、江北地区 |
第三节 青帮的出现 |
一、青帮及其他行帮的出现 |
二、青帮及各行帮特点 |
三、青帮组织结构与帮规、礼仪 |
结论 |
附录表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论翼王石达开黔川折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天京内讧与石达开出走 |
1. 文武足备的翼王 |
2. 祸起萧墙的内讧 |
3. 石达开出走的影响 |
二、石达开进出贵州及其失败 |
(一) 贵州当时的革命形势 |
1. 咸同贵州大起义的社会背景 |
2. 咸同贵州各族人民大起义概述 |
3. 咸同贵州各族人民起义的影响 |
(二) 石达开远征军进出贵州 |
1. “假道黔境,以入蜀疆”之战略目标 |
2. 太平军转战湘、桂、黔川之概况 |
(1) 曾广依部远征史略 |
(2) 翼王石达开率部远征史略 |
(3) 赖裕新部远征史略 |
(4) 李福猷、李文彩部远征史略 |
3. 太平军进出贵州之影响 |
三、太平军黔川折戟之原因 |
1. 流寇思想,缺乏稳固后方 |
2. 假道黔省的战略失误 |
3. 革命趋于低潮,分裂主义难成功 |
4. 无先进阶级领导,民族政策不得力 |
5. 教义不合、难以站住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祸起萧墙——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原因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D]. 江爱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2]长沙府的崛起:清代湖南地方权势的转移与集中[D]. 王毓伟.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3]故宫六百年[J]. 祝勇. 当代, 2019(06)
- [4]《天南新报》研究[D]. 李海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研究[D]. 陈俊.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 [6]张笑天小说《太平天国》人物形象研究[D]. 王金娟. 延边大学, 2014(02)
- [7]河南长篇小说(1949-1999)研究[D]. 张东旭. 河南大学, 2014(02)
- [8]帝国死结:中国式农民起义[J]. 顾伯冲. 中国作家, 2013(22)
- [9]清代漕运水手研究[D]. 曹金娜. 南开大学, 2013(07)
- [10]论翼王石达开黔川折戟[D]. 刘宇. 贵州师范大学,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