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WORD“图片”自由移动(论文文献综述)
周圣皓[1](2020)在《基于手机移动端的道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多次发生桥梁塌陷及道路垮塌事故,人们开始重点关注道路桥梁建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样随着移动设备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移动端App的使用已经融入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给工程管理人员研发一款能在手机移动端使用的道路桥梁智能监测软件是十分必要的。本课题即是将完整生命周期的道路桥梁监测系统软件,应用在Android系统手机移动端上。依靠移动端设备的便携性与时效性,以实现对重大道路桥梁工程的数据分析与实时预警功能。本课题系统通过数据采集装置获取的数据并存入数据库,同时通过接口调用以及定时触发的方式进行实时预警,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推送给相关人员,并通过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合理的诊断、预防、实时处理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工程病害。系统将提供3D结构模型展示、实时预警监控、预警信息处理、人工现场巡检、数据分析展示、分析报告查看、预警消息推送等功能。系统可以辅助工程维护人员进行人工现场巡检操作、可为工程监控人员提供预警推送及处理。本课题系统采用敏捷开发,系统将搭建三台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消息服务器,并配以交换机进行网络互连,同时连接数据采集装置。系统后台采用Java技术开发、系统前端采用Android技术实现App的开发,研发实现过程中将整合Structs2框架、涉及的部分Web页面采用Easy UI前端框架、消息推送采用Xmpp推送技术、数据库采用Oracle技术。同时调用Baidu Map百度地图Api、3Dmax建模、腾讯X5浏览器等组件来搭建一套稳定高效可用的道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
周菊英[2](2019)在《奇妙的Word2007画图工具》文中认为【案例概述】本课学习内容是川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课《奇妙的word画图工具》,教材上提供的图形丰富,可以让学生掌握画图形的基本技能后选择性地画一些图,然后再自由创画各种图形,由易到难,既巩固了基本技能,也培了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课是涉及到图形的移动,复制,删除,组合,翻转综合运用,以及处理图形与图形,图形与文本框相互遮挡的问题。知识点虽然不复杂,但是多,对于
阿卜杜如苏力·杰力力[3](2019)在《中国民间游戏数字平台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分析中国民间游戏的数字化平台建设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民间游戏数字化平台建设所包括的文化内容,具体探讨了民间游戏数字化平台建设,在我们大力提倡进一步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所起到的发展经济,开发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同时用文化实力而建设并发展中国今后的旅游业、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的价值。不断积累、发展、提炼而形成的中国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民族道德体系、各种文化思想、民族心理特征和审美思想的总体。民间游戏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特点和文化思想内容。文化是使国家持续发展第三产业的软实力,是决定一切正确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传统文化是一种集中表现出中华民族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体现出的大型舞台,是我国政治和经济建设发展和完善的根本。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民间游戏,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一定会添补不可忽略的丰富内容。可以说,中国民间游戏的开发是更好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窗口之一。如今,民间游戏在集体创作、集体传播与传承方面受到了现代化发展的限制,许多像民间游戏一样的民俗事项面临发展空间的消失而被遗忘。因此,找到一个方法让民间游戏长存,让民间游戏得到合理的保护、传播和保存成了我们这代年轻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更具体说,利用计算机技术的手段,猜测其发展趋势,并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索其开发和传承的途径,保持其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民间游戏在我们生活中继续为大众所用,成了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因此,为了让中国民间游戏在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的保存,通过此研究做了一系列对民间游戏数字化数字平台建设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具体研究和分析了民间游戏数字化建设各个领域中的实用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民间游戏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以及文献综述。在目前各个专业对民间游戏研究状况和研究必要性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该题目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首先,对中国民间游戏现状进行梳理,概括了民间游戏数字化数字平台建设所需要的民间游戏内容特点和分类特点。其次,介绍了民间游戏数字化现状。最后通过梳理分析民间游戏数字化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一方面,对民间游戏数字平台数据库建设的建立方案作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数据的整理。另一方面,具体分析和设计民间游戏元数据规范及元数据结构框架。通过数字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分析并设计民间游戏数字平台数据库功能需求。第四部分,对民间游戏数字平台数据库建设,以及所利用到的技术做简单介绍和概括,并对民间游戏数字平台数据库系统建设的步骤进行分类。这一部分具体包括民间游戏数字平台数据库展示,数字平台数据库和wordpress介绍,民间游戏数据导入数字平台数据库,民间游戏数字平台数据库以及后台数据维护及数据备份工作等内容。第五部分,从社会学、民俗文化学、经济学、旅游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分析民间游戏数字化平台对民间游戏未来持续发展趋向。具体谈论作为计算机系统化了的民间游戏,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中占据地位。数字化了的民间游戏,在今后的文化发展,人文旅游中有了不可缺少的发展优势。在此内容上具体分析了民间游戏数字平台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价值、实践与实用意义。
王蕊[4](2019)在《基于IOS的摄影摄像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浪潮对教育领域也带来巨大的冲击。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学习理念的发展给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挑战。智能移动终端辅助教学系统正以无法预料的速度渗透到高校课堂之中,把移动设备当媒介的新教育项目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发展的主流趋势。急需一款教育类的APP软件来辅助高校课堂教学,来有效的联接虚拟教育与现实的课堂教育。本文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摄影摄像课程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设计实现一款基于IOS平台的摄影摄像辅助教学系统。对于本系统的开发做了以下几点工作:首先设计了 APP系统的总体结构,包含课程资源、试题测试、互动交流和个人中心四大模块,其中课程资源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模块;其次为摄影摄像辅助系统设计了手势识别签到模块,手势识别签到模块是基于屏幕埋点技术、手势识别技术、单点触屏技术设计实现的;最后设计了多媒体课程资源管理模块,以图片资源添加技术为例介绍了多媒体课程资源添加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MVC架构,C/S(客户端/服务器)结构,SQLite数据库为开发平台,Objective-C语言作为主要开发语言编写代码。本系统的开发设计主要用来辅助课堂教学。除了能在课堂上更好的开展师生互动反馈外,在非教学时间也可以实现即时沟通分享。充分利用移动终端优势,让学生的移动设备变为学习工具,使教课方式更自由,学习氛围更轻松有趣。
张宏远[5](2019)在《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知识传播的模式,网络问答社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的主要途径途径,开辟了含有社交化性质的知识交流平台。目前网络问答社区平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其中用户数量庞大并且信息数量爆炸式增长,使得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存在较多的垃圾信息导致信息搜寻的成本较高,甚至会使用户进行错误的决策,因此,对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根据现有信息质量评价指标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网络问答社区信息传播的特点,进行相关维度分析,提出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四个一级指标、十八个二级指标,并构建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各指标权重的确定,首先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各个指标的绝对重要性,通过指标间绝对重要性的比较得出量量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以此为基础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各个指标权重并完善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构建的评价体系对三个网络问答社区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改善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的建议。
王鑫[6](2015)在《基于空间数据分析的北郊森林公园选址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城市近郊郊野公园群选址为目标,以北京北郊森林公园选址作为研究的具体对象,北郊森林公园是以森林环境营造为手段的区域性郊野公园,选址范围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行政边界内。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整体到局部的分层逼近法”,即先通过对选址的重点范围进行划定,再对范围内局部的选址用地进行筛选,逐步确定具体的选址边界。技术手段是利用空间数据,通过ArcGIS10.2软件建立空间数据库,将与区域生态环境、植被覆盖度、人类活动聚集强度、景观视觉吸引度、网络评价等有关的数据,按照不同的尺度,数据粒度、可视化效果、计算负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数据的整合,挖掘了空间数据之间的相互关联。通过对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土地利用规划情况、城市空间结构、新城和村镇发展情况进行归纳。基于NDVI指数的植被覆盖度情况研究;以及基于网络大数据POI点的人类活动的空间聚集强度分布的研究,初步提出公园范围,并以军都山南麓至沙河水库北岸的中间地带作为郊野公园群的选址实施用地范围。通过现状实地调研,利用技术手段对选址实施用地范围的景观视觉空间和生态空间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选址提供了具有导向性的空间结构。文章结论部分总结出郊野公园选址用地边界应该尽量靠近城市人类活动聚集强度较大地区的边界,在空间上与人类聚集强度较大的区域形成穿插和挤压,吸引人流量。通过网络评价词频分析,提取公众对于郊野公园群建设的选址要求是交通“方便”,易于抵达。在依据国家相关土地使用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从相互交错各类用地中,以保护生态敏感地区空间结构为目标,从生态敏感度较高的区域中提取北郊森林公园选址实施用地,并排除了选址用地中的基本农田,最终提取出8块用地。随后又探讨了理论情况下由多目标引导的郊野公园群选址优化的模式。此外北郊森林公园需要在平原地区营造森林环境,因此进行了林地恢复虚拟场景构建和模型仿真方法的研究。模拟了多年植被恢复后的林地空间形态。
徐莉[7](2014)在《基于Moodle的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发展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化教学也在教育界日渐被广泛应用。课程管理系统是网络化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它对学习内容进行管理,是其他工具和创建内容的起点。建立一个良好的课程管理系统能有效的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Moodle是当前非常流行的开源的网上课程管理系统,拥有强大的功能。但是针对于普通高中的教学工作而言,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和配置,才能更好的满足普通高中的教学实践。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使用Moodle的普通高中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调查结果,总结出师生迫切需要的个性化需求,包括图片上传功能改进、基于模板的测试题的建立、在线编辑数学表达式等6个需求。为后续的针对Moodle的二次开发和配置,提供了需求的支持,也为类似的系统开发,提供了借鉴。2.针对个性化需求,对Moodle进行了二次开发和功能完善,包括了实现批量上传功能、支持多媒体的嵌入、基于模板的测试题的建立、使Moodle能在线编辑数学表达式、在线生成数学图形。3.在相关学校安装部署了修改后的Moodle系统。普通高中各科目能顺利在课程管理系统上开展,并在其基础之上逐渐形成答疑系统、实验辅助系统的雏形。至此,适合普通高中使用的课程管理系统初步建立。本文立足于普通高中的角度看待课程管理系统的建立过程,强调各环节活动的可操作性,可供中小学参考建立课程管理系统。
kikier[8](2013)在《让Word中的图文排版更自由》文中提出严格说来,Word算不上排版利器,因为它默认的图文形式都是比较呆板的,你无法将自己需要的文字或图片直接拖放到自己想要的地方。比较直接的方法是用Tab键或者空格键控制,但是如果要更灵活的排版就比较麻烦了。最近从网上看到这样一份简历模版(如图1),它就是用Word做出来的,但是排版却比我们平时在Word中看到的自由得多,而且在不同的页面用了不同的背景。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何崴[9](2013)在《照明公共艺术化趋势影响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以及公共艺术向城市照明领域的延伸,城市照明已不再只是功能性的服务职能,照明的自我表现欲望,艺术表现力都在快速的提高,城市照明已经进入一个照明公共艺术化的时期。这种变化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重新塑造了空间形态和人的行为,也间接的影响了空间的公共性和场所性。本文正是针对这一新现象的跨学科研究,将涉及城市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和城市照明三个领域。针对城市公共空间问题,本文对空间内的物质元素、行为进行了逐一解析,说明了它们对空间形态和空间场所性的作用。对于空间公共性,本文首先从社会学意义入手,说明了公共性的概念;随后又论述了空间的公共性,以及基于光电、网络信息时代,公共性在虚拟世界中的拓展。针对公共艺术,本文在对其基本概念、产生条件、类型、特征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它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本文认为公共艺术正在全面走向光电信息时代;同时,通过对空间的介入,公共艺术可以改变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和特征。对于城市照明,本文首先通过艺术、技术和社会三个层面证明了照明已经被“公共艺术化”,之后又分别针对新照明的类型、特征,以及它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诸多因素,如物质元素、行为,公共性和场所性的影响进行了阐释。最后,本文提出在公共艺术化的照明影响下,城市公共空间已经拥有了平行于日间模式的第二张“面孔”;具体到公共性、场所性、空间形态和行为四个方面,新的夜晚模式拥有自己的特性,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次在时空维度上的延伸。
kikier,陈桂鑫,张红[10](2009)在《随身携带你的电脑》文中研究指明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套用到电脑上也是这样。毕竟,最好用的还是自己那台。可很多时候难免碰到一些"陌生"的电脑,好比去网吧或者出差办公,总不可能把自己的电脑搬过去吧。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第一时间熟悉这些陌生的电脑呢?今天《电脑迷》来了四位客人,他们就是抱着这样的疑问来求助小编的。
二、让WORD“图片”自由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WORD“图片”自由移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手机移动端的道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道路桥梁健康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XMPP消息推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业务分析 |
2.2 系统部署方式 |
2.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3.1 系统整体用例 |
2.3.2 功能需求 |
2.3.3 非功能性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框架设计 |
3.2 系统结构设计 |
3.3 数据库设计 |
3.4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3.4.1 系统基本功能设计 |
3.4.2 主界面界面及功能设计 |
3.4.3 工程概况界面及功能设计 |
3.4.4 监测设备界面及功能设计 |
3.4.5 结构信息界面及功能设计 |
3.4.6 实时预警界面及功能设计 |
3.4.7 数据分析界面及功能设计 |
3.4.8 评定报告界面及功能设计 |
3.4.9 人工巡检界面及功能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环境配置及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配置 |
4.2 系统运行环境配置 |
4.3 系统类图设计 |
4.4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1 系统基本功能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2 主界面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3 工程概况界面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4 监测设备功能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5 结构信息功能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6 实时预警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7 数据分析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8 评定报告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9 人工巡检详细设计与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及部署环境 |
5.2 系统运行环境测试 |
5.2.1 Ejabberd服务器性能测试 |
5.2.2 Oracle数据库服务器测试 |
5.2.3 应用服务器性能测试 |
5.2.4 手机及虚拟机运行测试 |
5.3 单元测试 |
5.3.1 预警触发及消息推送测试 |
5.3.2 工程概况Pad端功能测试 |
5.3.3 结构信息界面及功能测试 |
5.3.4 实时预警功能测试 |
5.3.5 数据分析界面及功能测试 |
5.3.6 人工巡检功能测试 |
5.3.7 主界面及监测设备界面测试 |
5.4 集成测试 |
5.4.1 数据采集软件集成测试 |
5.4.2 数据分析集成测试 |
5.4.3 评定报告集成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奇妙的Word2007画图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案例概述】 |
【案例亮点】 |
1.利用云平台布置预习 |
2.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 |
3.教学环节设计简单清晰 |
【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
学情分析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
教学准备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
优点: |
缺点: |
【案例实录】 |
(3)中国民间游戏数字平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其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4、研究内容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1、关于民间游戏的概念界定 |
2、关于民间游戏的分类研究 |
3、关于民间游戏的价值研究 |
4、关于民间游戏数字化研究 |
一、中国民间游戏及数字化现状 |
(一)中国民间游戏现状 |
1、中国民间游戏定义 |
2、中国民间游戏的特性 |
3、中国民间游戏分类 |
(二)数字化记录现状 |
1、民间游戏的文字记录 |
2、民间游戏的视频记录 |
二、中国民间游戏数字平台建设前期准备 |
(一)建立方案及数据整理 |
1、建立方案 |
2、数据整理 |
(二)民间游戏元数据规范及元数据结构框架 |
1、民间游戏数字平台元数据规范 |
2、民间游戏数字平台元数据结构框架 |
(三)民间游戏数字平台数据库功能需求 |
1、对功能的需求 |
2、对外观布局的需求 |
三、建立民间游戏数字平台数据库实践 |
(一)数字平台数据库和wordpress |
1、数字平台数据库 |
2、WordPress |
(二)民间游戏数据导入数字平台数据库 |
1、按民间游戏名称导入 |
2、按民间游戏分类导入 |
3、按民间游戏地区导入 |
4、按民间游戏的季节导入 |
5、按新型民间游戏导入 |
(三)民间游戏数字平台数据库展示 |
1、民间游戏数字平台前台展示 |
2、民间游戏数字平台后台展示 |
3、民间游戏数字平台测试 |
(四)民间游戏数字平台数据库后台数据维护及数据备份 |
1、民间游戏数字平台数据库后台数据维护 |
2、民间游戏数字平台数据库后台数据备份 |
四、民间游戏数字平台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
(一)民间游戏数字平台建设的意义 |
1、为民间游戏提供保护措施 |
2、为民间游戏提供持续传承空间 |
3、为民间游戏提供更广阔的开发空间 |
(二)民间游戏数字平台建设的价值 |
1、民间游戏数字平台建设在进一步发展人文旅游文化中的价值 |
2、民间游戏和数字平台在提高中国影视文化影响力中的价值 |
3、民间游戏数字平台建设的开发民间电子游戏价值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基于IOS的摄影摄像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IOS平台技术 |
2.1.1 IOS平台概念 |
2.1.2 IOS平台特点和优势 |
2.1.3 编程语言简介 |
2.2 手势识别技术 |
2.3 UI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1 系统功能需求 |
3.1.2 总体工作流程 |
3.1.3 重要模块功能流程 |
3.2 非功能性需求 |
3.3 系统资源库划分 |
3.3.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3.3.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关键技术问题与详细设计 |
4.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1.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
4.1.2 系统整体信息框架 |
4.1.3 APP系统总体类图 |
4.2 手势识别和手势签到模块 |
4.2.1 屏幕埋点技术 |
4.2.2 手势识别技术 |
4.2.3 单点触屏技术 |
4.3 课程资源添加模块 |
4.3.1 图片添加设计 |
4.3.2 图片切换设计 |
4.3.3 下拉刷新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主要模块实现效果 |
5.1 软件实现效果 |
5.1.1 引导页界面 |
5.1.2 注册登录页界面 |
5.1.3 课程资源功能模块 |
5.1.4 试题测试模块 |
5.1.5 互动交流模块 |
5.1.6 个人中心模块 |
5.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与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述评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预期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问题 |
2.1 网络问答社区概述 |
2.1.1 网络问答社区的概念 |
2.1.2 网络问答社区的特征 |
2.2 信息质量相关理论 |
2.2.1 信息质量概念界定 |
2.2.2 信息质量评价方法 |
2.3 理论基础 |
2.3.1 通信系统模型 |
2.3.2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
2.4 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评价要素分析 |
2.4.1 评价主体 |
2.4.2 评价客体 |
2.4.3 评价目标 |
2.4.4 评价原则 |
2.4.5 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确定 |
3.1 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信息传播主体 |
3.1.2 信息内容 |
3.1.3 网络问答社区平台 |
3.1.4 信息接收者 |
3.1.5 网络问答社区指标体系 |
3.2 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指标重要性问卷调查 |
3.2.1 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评价问卷设计 |
3.2.2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
3.2.3 信度分析 |
3.3 基于AHP的指标权重计算 |
3.3.1 构造判断矩阵 |
3.3.2 确定指标权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
4.1 实证研究原则 |
4.2 实证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取 |
4.2.2 问卷设计 |
4.2.3 过程设计 |
4.3 实证研究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 |
4.3.1 样本数据采集 |
4.3.2 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
4.4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高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的建议 |
5.1 网络问答社区层面 |
5.1.1 加强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控制 |
5.1.2 加强社区专家团队建设 |
5.1.3 鼓励社区内用户创新 |
5.2 网络问答社区用户层面 |
5.2.1 增强信息素养教育 |
5.2.2 有效促进用户参与 |
5.3 宏观环境层面 |
5.3.1 营造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 |
5.3.2 完善网络信息方面法律法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6)基于空间数据分析的北郊森林公园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为什么要研究北郊森林公园的选址问题 |
1.1.2. 选址是对用地的科学决策 |
1.1.3. 北郊森林公园选址区域 |
1.1.4. 郊野公园群概念解析 |
1.2. 郊野公园群选址理论研究综述 |
1.2.1. 效野公园群选址研究还处在起始阶段 |
1.2.2. 郊野公园群选址思想综述 |
1.2.3. 郊野公园群选址方法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城市近郊郊野公园群规划和选址研究 |
2.1. 城市近郊郊野公园群规划和选址的历史来源 |
2.2. 国外城市近郊郊野公园群规划和选址发展模式辨析 |
2.2.1. 宏观整体区域规划和选址模式 |
2.2.2. 微观局部区域规划和选址模式 |
2.3. 北京城市近郊郊野公园群选址的基础 |
2.3.1. 北京市近郊绿地发展的历史沿革 |
2.3.2. 北京市近郊郊野公园群规划建设的现实问题 |
2.3.3. 北京城市近郊郊野公园群规划潜在用地研究 |
3. 空间数据分析模型研究 |
3.1. 模型概述 |
3.2. 相关空间模型综述 |
3.2.1. 量化评价模型 |
3.2.2. 系统模型 |
3.2.3. 形态模型 |
3.2.4. 景观视觉模型 |
3.2.5. 生态规划模型 |
3.3. 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分析模型建立 |
3.3.1. 建立空间数据分析模型的基本步骤 |
3.3.2. 建立空间数据分析模型的技术支撑 |
3.3.3. 大数据驱动下的大模型 |
3.4 北郊森林公园选址空间数据模型 |
3.4.1. 北郊森林公园选址空间数据的来源与逻辑组织 |
3.4.2. 基于GIS的北郊森林公园选址空间数据分析 |
3.4.3 北郊森林公园选址空间数据分析模型构建方法 |
4. 北郊森林公园选址用地空间数据分析 |
4.1 北郊森林公园选址分析 |
4.1.1. 昌平区自然地理概况 |
4.1.2 昌平区土地利用规划情况 |
4.1.3. 昌平区城市空间结构 |
4.1.4 昌平区新城与村镇发展现状 |
4.1.5. 昌平区植被覆盖度分析 |
4.1.6. 昌平区人类活动的空间聚集强度分析 |
4.1.7 北郊森林公园范围边界和选址实施用地的划定 |
4.2. 北郊森林公园选址实施用地现状实地调研 |
4.2.1. 调研路线选择 |
4.2.2. 文化遗存 |
4.2.3. 林地分布 |
4.2.4. 平原地区农业景观 |
4.2.5. 平原地区湿地 |
4.3. 北郊森林公园选址实施用地视觉空间分析 |
4.3.1. 视域格局分析 |
4.3.2. 利用Flicker POI数据做景观的吸引度评价 |
4.4. 区域生态空间分析 |
4.4.1. 区域生物栖息地空间分析模型构建 |
4.4.2. 区域生态敏感性分析模型构建 |
5. 北郊森林公园选址实施用地的提取 |
5.1 北京平原地区典型森林型郊野公园选址实施用地评价 |
5.1.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选址实施用地评价 |
5.1.2. 南海子公园选址实施用地评价 |
5.1.3. 选址实施用地评价结论 |
5.1.4. 北京平原地区森林型郊野公园网络评价的词频分析 |
5.2. 北郊森林公园选址实施用地提取目标 |
5.2.1. 合理确定北郊森林公园定位 |
5.2.2 调整昌平区生态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
5.2.3. 方便附近居民及游客使用 |
5.3 北郊森林公园选址实施用地实际边界的提取 |
5.3.1. 现行土地使用制度对选址实施用地的影响 |
5.3.2. 用地划定原则 |
5.3.3 用地划定流程——依据模型提取北郊森林公园选址实施用地 |
5.3.4. 从生态敏感度高地区中提取北郊森林公园选址实施用地 |
5.3.5. 北郊森林公园8块选址实施用地的评价 |
5.4. 不同目标引导下的北郊森林公园选址实施用地优化 |
6. 研究的延伸——基于GIS的选址用地林地恢复虚拟场景构建 |
6.1. 基于GIS的林地恢复虚拟场景构建和模型仿真方法 |
6.2. 场景的构建和模型仿真 |
6.2.1. 树种和环境影响因素 |
6.2.2. 植物模型选择——基于参考轴技术开发的植物结构模型 |
6.2.3. 林地恢复模式——混交林模式 |
6.2.4. 植物模型的生成与聚类分析 |
6.2.5. 林地恢复虚拟场景的建立和趋势仿真 |
7. 对于郊野公园群选址的思考和结论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念先期介入城市规划用地划定 |
7.1.2. 应对城市近郊郊野公园群选址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
7.1.3. 空间数据分析模型的数字化利用 |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3. 有待完善的研究工作 |
7.4. 研究的前景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Moodle的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Moodle 的优势 |
2.1 Moodle 的架构 |
2.2 Moodle 的安装简易性 |
2.3 Moodle 功能的丰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个性化需求 |
3.1 普通高中的 Moodle 个性化需求 |
3.2 教师的 Moodle 使用情况调查 |
3.3 学生的 Moodle 使用情况调查 |
3.4 个性化需求的分析与整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Moodle 的功能改善设计与实现 |
4.1 图片上传功能的改善 |
4.1.1 Moodle 原有的图片上传功能 |
4.1.2 图片上传功能的重新设计 |
4.1.3 图片批量上传功能的实现 |
4.1.4 图片批量上传在普通高中的应用案例 |
4.1.5 图片上传功能改进的后续思考 |
4.2 多媒体文件嵌入的改善 |
4.2.1 Moodle 原有的对多媒体文件的容纳方式 |
4.2.2 多媒体文件嵌入 Moodle 网页的设计与实现 |
4.2.3 多媒体文件嵌入 Moodle 网页的延伸思考 |
4.3 测验功能的改善 |
4.3.1 Moodle 测验的优势 |
4.3.2 Moodle 测验的劣势 |
4.3.3 Moodle 批量制题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
4.3.4 Moodle 制题过程简化的意义 |
4.4 数学表达式及图形生成功能的改善 |
4.4.1 Moodle 为数学课程做好的准备:过滤器 TeX 符号” |
4.4.2 更适合普通高中的 DragMath equation editor 插件 |
4.4.3 数学图形问题的解决 GeoGebra |
4.4.4 数学表达式及图形生成功能的改善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意义 |
4.5 修改上传文件大小限定 |
4.5.1 Moodle 对上传文件大小的限定 |
4.5.2 上传文件大小限定的根源 |
4.5.3 上传文件大小限定修改的实现 |
4.5.4 上传文件大小限定修改的意义 |
4.6 不支持中文名的改善 |
4.6.1 Moodle 不支持中文文件名的影响 |
4.6.2 寻找字符过滤修改途径 |
4.6.3 修改字符过滤规则 |
4.6.4 显示中文文件名的意义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系统应用 |
5.1 Moodle 功能改善后对普通高中课程的影响 |
5.2 普通高中教师对课程管理系统的探索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让Word中的图文排版更自由(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文档中的不同页面设置不同的背景 |
二、借助文本框自由地排版 |
1. 半透明页眉的设置 |
2. 内文的排版 |
小技巧 链接文本框 (可选) |
Tips |
(9)照明公共艺术化趋势影响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从城市到城市公共空间 |
1.1.2 城市照明的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现状 |
1.2.2 公共艺术研究现状 |
1.2.3 城市照明研究现状 |
1.2.4 三者间的交叉研究现状 |
1.3 选题目的、意义和方法 |
1.4 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 |
1.5 研究和写作框架 |
2 公共性与空间公共性 |
2.1 公共性概念的起源 |
2.1.1 住居学中的“公”与“私”的概念 |
2.1.2 汉语言文化中的“公”和“私” |
2.1.3 西方文化中的“公”与“私” |
2.2 现代意义的公共性 |
2.2.1 阿伦特关于“公共性”的阐述 |
2.2.2 哈贝马斯关于“公共性”的阐述 |
2.2.3 其他学者关于“公共性”的阐述 |
2.3 物质空间的公共性 |
2.3.1 物质空间的定义 |
2.3.2 物质空间公共性的获得 |
2.4 空间公共性的拓展 |
2.4.1 空间的赛博化 |
2.4.2 公共性的赛博化 |
2.5 小结 |
3 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研究内容 |
3.1 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 |
3.1.1 其他近似概念 |
3.1.2 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 |
3.1.3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 |
3.2 城市公共空间的场所性 |
3.2.1 诺伯特-舒尔茨关于场所性的观点 |
3.2.2 其他理论家对于场所性的观点 |
3.3 城市公共空间的物质元素 |
3.3.1 基面 |
3.3.2 围合界面 |
3.3.3 城市家俱 |
3.3.4 高耸物 |
3.4 城市公共空间内的行为 |
3.4.1 相关的概念 |
3.4.2 户外活动/行动的类型 |
3.4.3 具体行为及其特点 |
3.4.4 夜间活动和行为 |
3.5 小结 |
4 公共艺术及其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
4.1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 |
4.2 公共艺术的美学依据 |
4.2.1 西方现代美学的进程 |
4.2.2 现象学美学对公共艺术的影响 |
4.2.3 结构主义美学对公共艺术的影响 |
4.2.4 接受美学对公共艺术的影响 |
4.3 公共艺术产生的社会原因 |
4.3.1 启蒙运动对公共艺术产生的作用 |
4.3.2 现代主义审美对公共艺术产生的作用 |
4.3.3 后现代主义对公共艺术的影响 |
4.3.4 罗斯福“新政”和“艺术百分比政策”对公共艺术形成的影响 |
4.4 其他艺术流派的影响 |
4.4.1 达达主义艺术 |
4.4.2 波普艺术 |
4.5 公共艺术的特征 |
4.5.1 空间性 |
4.5.2 召集性 |
4.5.3 公众参与性 |
4.5.4 民主性 |
4.5.5 适当“审美距离” |
4.6 公共艺术的主要类型 |
4.6.1 造型类公共艺术 |
4.6.2 行为/表演类公共艺术 |
4.6.3 信息类公共艺术 |
4.7 当代语境下的新现象 |
4.8 公共艺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
4.8.1 公共艺术对物质元素的介入 |
4.8.2 公共艺术对人行为的影响 |
4.9 小结 |
5 照明的公共艺术化 |
5.1 照明公共艺术化的艺术条件 |
5.1.1 早期文明时期 |
5.1.2 古典时期到中世纪时期 |
5.1.3 从文艺复兴到电光出现之前 |
5.1.4 电光出现早期的光艺术 |
5.1.5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光艺术 |
5.1.6 当代光艺术 |
5.1.7 光文化、光艺术在中国 |
5.2 照明公共艺术化的技术条件 |
5.2.1 电灯发明之前 |
5.2.2 电灯的发明 |
5.2.3 霓虹灯在城市中的使用 |
5.2.4 LED的普及运用 |
5.3 照明公共艺术化的公共性条件 |
5.3.1 空间存在性 |
5.3.2 聚集性 |
5.3.3 平民性 |
5.3.4 通俗性 |
5.4 照明公共艺术化的类型和特征 |
5.4.1 大型(定期性)照明节庆活动 |
5.4.2 照明公共艺术行为 |
5.4.3 照明公共艺术装置 |
5.4.4 媒体立面/媒体建筑 |
5.5 小结 |
6 照明公共艺术化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
6.1 引发公共领域形成 |
6.1.1 作为“事件”引发公共领域 |
6.1.2 作为“信息媒介”引发的公共领域 |
6.1.3 作为“公众民主”引发公共领域 |
6.1.4 此类公共领域的特征 |
6.2 对空间感知的影响 |
6.2.1 视觉与“亮度空间” |
6.2.2 视知觉与视错觉 |
6.2.3 对空间尺度感、围合感的影响 |
6.3 对空间气氛的影响 |
6.3.1 非电光对空间气氛的影响 |
6.3.2 电光对空间气氛的影响 |
6.3.3 公共艺术化的照明对空间气氛的影响 |
6.4 对城市公共空间物质元素的影响 |
6.4.1 基面 |
6.4.2 围合界面 |
6.4.3 高耸物 |
6.4.4 城市家俱 |
6.5 对行为的影响 |
6.5.1 激发室外公共聚集行为 |
6.5.2 改变信息交换行为 |
6.5.3 加强人与物质元素的互动行为 |
6.5.4 增进民主参与行为 |
6.6 小结 |
7 结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夜晚模式” |
7.1 “公共性”的新结构 |
7.2 物质空间形态的新模式 |
7.3 人行为的延仲 |
7.4 空间场所性的“颠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让WORD“图片”自由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手机移动端的道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圣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2]奇妙的Word2007画图工具[J]. 周菊英.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19(10)
- [3]中国民间游戏数字平台建设研究[D]. 阿卜杜如苏力·杰力力. 新疆大学, 2019(12)
- [4]基于IOS的摄影摄像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蕊.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8)
- [5]网络问答社区信息质量评价研究[D]. 张宏远.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6]基于空间数据分析的北郊森林公园选址研究[D]. 王鑫.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7]基于Moodle的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徐莉. 苏州大学, 2014(05)
- [8]让Word中的图文排版更自由[J]. kikier. 电脑迷, 2013(11)
- [9]照明公共艺术化趋势影响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 何崴. 中央美术学院, 2013(10)
- [10]随身携带你的电脑[J]. kikier,陈桂鑫,张红. 电脑迷,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