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代越窑编年的考古学考察——兼论寺龙口窑址的分期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沈晔[1](2021)在《安徽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唐宋瓷器研究》文中认为安徽柳孜运河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柳孜行政村,2012年分别进行第两次发掘并出版了发掘报告书。报告中详细编写了遗址出土遗物的基本情况。本文是在发掘报告的基础上,研究柳孜遗址第二次发掘中出土的唐宋瓷器,将遗址出土瓷器与窑址、墓葬材料作对比,推断窑口。之后再与纪年材料对比分析,进行断代。最后大致统计相关窑口及各窑口器型的数量,推测分析出唐宋时期的瓷器贸易情况、运输路线以及所反映的消费情况。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柳孜遗址的发掘情况以及相关研究进行简述;第二部分是通过与窑址、墓葬材料的对比,按照釉色、器型对柳孜遗址出土的唐宋瓷器做分析,以论证所属窑口,补充一些窑口材料;第三部分是对遗址中出土的唐宋瓷器进行分期。笔者根据上一章的窑口分析,结合纪年材料,对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的唐宋瓷器进行分期;第四部分是对该遗址出土的唐宋瓷器所承载的信息进行论述、分析,主要是从窑口构成、瓷器器型以及器表的墨书题记三个方面做统计,挖掘其背后的陶瓷贸易并做原因分析,了解当时百姓对瓷器的偏好、消费需求。安徽柳孜运河遗址唐宋地层出土了大量的瓷器,涉及的窑口众多且瓷器种类繁多。对它们的研究,能够为瓷器的断代提供一定的价值。并且还能通过对瓷器的研究了解唐宋时期这一地区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及与商品消费。
汪阳[2](2021)在《繁昌窑考古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白瓷,作为宋元以来我国古代瓷器最主要的产品之一,自产生之初,便因其静谧淡雅的特性,深受社会各阶层青睐。繁昌窑作为主要生产青白瓷的窑址,由于毗邻江西景德镇青白瓷主产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其历史地位、生产面貌缺乏客观的认识。作为一个文献记载极少、发现时间晚且知名度较低的窑场,随着系统考古发掘的陆续展开,繁昌窑具体情况的再认识和相关问题的初步分析值得被探讨。本文通过五个章节对繁昌窑的总体特征、窑业技术交流和青白瓷文化圈构建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写作意义和背景,并对本文的中心概念也就是青白瓷做了概念阐述。然后对繁昌窑的考古发掘和前人的相关研究方面进行罗列,阐述目前学术探讨的重难点。第二章是对繁昌窑遗址总体特征的再认识。首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繁昌窑进行分析,其次结合出土材料给遗物分类型。结合出土材料推断窑址年代,介绍制瓷工艺等。第三章主要内容是探索繁昌窑与周围窑场的关系。包括繁昌窑与南北方窑址的互动关系,以及受到其影响可能形成的繁昌窑窑系。最后探讨了繁昌窑的性质和兴衰原因。第四章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构建青白瓷文化圈。本章首先介绍了青白瓷文化圈的概念,其次论述了构建的背景和意义,再次对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确定了青白瓷文化圈的成员。
朱乃诚[3](2021)在《中国考古学百年成就》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考古学从1921年兴起以来,至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程。100年来,中国考古学在早期人类至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研究中,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在揭示中华古代文化与文明以连续发展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与中华文明瑰宝"、丰富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方面,功绩卓着。尤其是在中国史前史和夏商历史的研究领域中起着主导作用,初步建立起夏王朝以前约200万年的中国史前史,探索的夏文化成为广为接受的认识,填补了商代历史研究的空白,为重建中国上古史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王睿[4](2020)在《宋至明代瓷器考古发现与研究》文中认为从考古学诞生以来,宋至明代瓷器考古就是瓷器考古中发现和研究最为丰富、最具代表性的阶段。20世纪20年代,瓷器研究开始迈出收藏家的书斋,而转向调查瓷窑遗址。自此以后,则逐渐走上对瓷窑遗址进行调查、发掘和研究,进而又对各类遗址、墓葬、沉船等所出瓷器进行研究的瓷器考古之路。这个历程迄今已达90余年,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创始、全面起步、深入发展、突出重点四个阶段。
吴春明[5](2020)在《从沉船考古看海洋全球化在环中国海的兴起》文中研究指明东亚和东南亚之间的"环中国海",是一个以中国古代船家为主体的、由"四洋"航路连接起来的相对独立的海洋贸易圈。16世纪欧洲洋船东渐,环中国海船家接驳环球航路,建立起东、西方经济与文化融合的海洋全球化体系。迄今为止环中国海内外先后调查、发掘的三百多处古代沉船,分属于9-15世纪的中国及相邻各国的商船沉址,及16-19世纪的环球航路体系中的东、西方各国沉船。古代沉船的时空分布与内涵变化,再现了环中国海"四洋"本土海洋贸易体系的繁盛与变迁,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环球航路的发展轨迹、东西方海洋经济与文化的融合进程。
苏金花[6](2019)在《唐宋明州制瓷业发展述论——以考古资料为主的考察》文中认为本文以考古资料为主,考察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的发展特点,探讨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的发展水平,分析影响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重新认识明州制瓷业在越窑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经历了从初期、发展、繁荣到衰落的演变过程,形成了上林湖和东钱湖两个制瓷中心。晚唐、五代、北宋中期的明州秘色瓷代表了唐宋时期越窑青瓷生产的最高水平。明州经济的发展、优良的制瓷环境、便利的运输条件、高超的工艺以及强烈的社会偏好,促进了明州制瓷业发展。北方青瓷发展和南方新瓷的崛起以及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使得明州制瓷业逐渐丧失竞争力,开始走向衰落。
刘辉[7](2019)在《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陶瓷枕的发明,与我国陶瓷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息息相关。陶瓷枕的出现,是我国悠久枕物习俗与深厚陶瓷文化之结晶。陶瓷枕历经唐五代的发展,至宋元达到繁盛,明清则几近衰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宋元时期是陶瓷枕由弱到兴、再由盛至衰的重要发展阶段。本文以出土材料为基础,对宋元陶瓷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学研究。第一章为绪论。本章首先简述了我国枕物习俗和枕具出现的大概历程,并将我国枕具大致分为硬质和软质两大类,其中陶瓷枕属于考古发现数量最多、时间跨度最长的枕具,兼具硬质枕易于保存和软质枕可塑性强的优点。继而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相关概念,并对宋元陶瓷枕的研究简史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学术目的和文章框架。第二章为类型与编年研究。本章首先将宋元陶瓷枕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两大类,继而在各种釉色品种下进行分型。其中,高温釉包括白、青、青白和黑等釉色,低温釉则分为单色釉和多色釉等。每个釉色品种之下,又根据枕面正投影形状和枕体的异同分为诸型,再依据枕面和枕体的组合关系、装饰的差异,另进行亚型和式别的划分。在类型学框架之下,以考古出土材料为基础,通过对陶瓷枕本体及其伴出遗存广泛、细致地对比,分析不同类型陶瓷枕的年代,进而建立了宋元陶瓷枕的编年序列。第三章为窑场分布与产品特点研究。本章以宋元陶瓷枕的类型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地缘关系等,将宋元时期烧造陶瓷枕的窑场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地区。北方地区又分为七个区域,南方地区则包括四个区域。在此体系之下,对每个窑场的陶瓷枕类型、产品特点进行了考证、分析和总结。第四章为发展与演变研究。本章在第二、三章的基础上,将北方地区陶瓷枕分为五期八段,南方地区则包括四期六段,并对北方、南方地区各期陶瓷枕的类型、装饰和产地等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每期的变化。继而将宋元陶瓷枕的总体发展与演变分为早中晚三期,即发展阶段(10世纪60年代至11世纪上半叶)、繁盛阶段(11世纪下半叶至13世纪上半叶)和式微阶段(13世纪下半叶至14世纪60年代)。第五章为相关问题研究。第一节对宋元陶瓷枕的成型和装烧工艺进行了研究,将成型工艺分为雕镶、模范和复合成型三大类,装烧工艺则以匣钵正烧和匣钵叠烧为主。第二节对宋元陶瓷枕的功能和用途进行了探讨,将其分为生活用枕和丧葬用枕两大类。生活用枕包括睡枕、脉枕和腕枕等功用,并重点探讨和明晰了脉枕和腕枕这两个一直以来颇具争议的功能;还分析了宋元陶瓷枕的使用时间、人群等。第三节对宋元陶瓷枕所见题字进行了分类总结,将其分为纪年类、姓氏名号类、诗词曲赋类、名言警句类和良言吉语类,主要考证了生产经营者姓氏名号类题字中窑戳出现的大致时间,并就其所体现的民窑生产模式进行了一些讨论。第四节对宋元陶瓷枕的源流问题进行了追溯和探析,以往学界多认为我国陶瓷枕出现于隋代,然就本文收集考古材料来看,陶枕至迟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已存在;该节还初步分析了宋元陶瓷枕由盛转衰,甚至在明代趋于销声匿迹的原因。第六章为结语。本章重点总结了本文的内容及主要收获,并指出本文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高义夫[8](2019)在《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考古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尤其是建国以来,北方地区唐墓中出土了大量瓷器,这些瓷器是研究唐代陶瓷考古的重要资料,本文即是以这批资料为基础,对瓷器的类型、分期、分区、窑口等方面进行的考古学研究。全共分以下几章。第一章,绪论,对本文选题的时空范围、研究对象等关键概念进行了探讨与界定,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目标。同时系统梳理研究史,总结以往的成果与不足。第二章是对北方地区唐墓出土瓷器进行的类型学研究,本文尝试分析不同类型瓷器背后所反映出的年代、窑口、功能等信息。确立主要器物编年,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文献、壁画等相关材料对少数器物的渊源、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三章是对北方地区唐墓出土瓷器进行的分期研究。以第二章类型及编年成果为基础,观察唐代北方地区瓷器发展的阶段性,划分为7世纪上半叶、7世纪下半叶至8世纪上半叶(以700年左右为界分两段)、8世纪中后叶、8世纪末至9世纪末10世纪初四期五段。在总结各期变化的同时结合历史文献,从政治、经济、人口、手工业发展等角度尝试探讨各期变化背后所反映的历史问题。第四章是对北方地区瓷器进行的区域性研究及窑口的判断,这部分研究以墓葬资料为主,辅以遗址、馆藏资料。本文将北方地区分为五区,A区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南省,唐代大部属河南道西部及河北道南部。B区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及山西省,唐代大部属河北道及河东道。C区主要包括今天的陕西、宁夏及甘肃南部,唐代大部属关内道。D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山东省,唐代大部属河南道东部。E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内蒙古西部地区。各区之内又包含若干亚区,各区瓷器面貌、窑口、消费、流通、年代均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在对这些瓷器的区域性进行总结后,结合历史文献,尝试对促成这些区域性形成的政治、战争、制瓷业发展、交通等因素进行探讨。第五章通过对北方地区墓葬出土的越窑、长沙窑等南方窑口瓷器进行梳理,观察南北方瓷器交流与消费的特点与阶段性。第六章,结语。
李怡然[9](2018)在《繁昌窑青白瓷窑业技术初探》文中认为五代至宋是中国南方龙窑的大流行和南北窑业技术交流最为频繁的时期,繁昌窑正是在此时期兴起、成长、繁荣又迅速衰落的一个专烧青白瓷的窑场。作为一个鲜见文献记载又较晚发现的青白瓷窑场,一直以来都没有关于繁昌窑窑业技术的系统性研究和分析。第一章通过对繁昌窑窑炉和作坊遗址等的实地调查和发掘,基于考古类型学和地层学方法对繁昌窑窑址遗物进行分类分期,在分期的基础上,通过考古发现,结合古代尤其是唐宋时期文献资料以及科技考古的物化分析等手段分析其窑业技术面貌,揭示各时期窑业技术与器物在特征上的对应性。第二章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对繁昌窑与相关窑场的窑业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按照窑炉、窑具、胎釉到器物造型由核心至表层的顺序进行研究,为探究繁昌窑窑业技术交流情况提供依据。第三章纵向上梳理五代至北宋繁昌窑自身窑业技术发展演变的脉络、原因,横向上进一步探析繁昌窑窑业技术源流、与其它地区的窑业技术交流情况及不同地区对繁昌窑窑业技术不同程度的影响,揭示窑业技术交流的多元性、流动性和层次性特征。总结来看,繁昌窑窑业技术是在自身自然资源的孕育中,在南北方文化的渗透与冲击下生成并发展起来的,它从皖南青瓷窑场间接学习到越窑的技术以及接受南下的北方窑工的直接指导,并在其中后期沿长江至湘江水路过漓江、西江至广州,沿途辐射至青山窑、景德镇窑、桂平窑、潮州窑等其它窑场。
谢西营[10](2018)在《北宋中期越窑瓷业技术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兼论核心区越窑瓷业衰落原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宋中期,以浙江慈溪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瓷业核心区窑址数量急剧减少,窑场规模缩小。与之相对,浙江其他地区却发现了大量这一时期的窑业遗存。研究显示,限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北宋中期以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核心产区不再适宜大规模的瓷业生产,而这直接迫使制瓷工匠作出选择,或许其中一部分工匠开始另辟他地继续从事窑业生产,从而在浙江范围内出现了众多这一时期的窑址。此外,在瓷业技术的传入过程中,制瓷工匠也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自我创新。
二、宋代越窑编年的考古学考察——兼论寺龙口窑址的分期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宋代越窑编年的考古学考察——兼论寺龙口窑址的分期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唐宋瓷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安徽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瓷器概况 |
1.2.2 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遗址出土瓷器的窑口分析 |
2.1 长沙窑 |
2.1.1 青釉碗 |
2.1.2 青釉盏 |
2.1.3 青釉壶 |
2.1.4 青釉钵 |
2.1.5 青釉盒盖 |
2.2 寿州窑 |
2.2.1 黄釉碗 |
2.2.2 黄釉罐 |
2.3 越窑 |
2.3.1 青釉碗 |
2.3.2 青釉盒 |
2.4 巩义窑 |
2.5 萧窑 |
2.6 烈山窑 |
2.6.1 白釉碗 |
2.6.2 白釉彩绘碗 |
2.6.3 白釉彩绘盘 |
2.7 湖田窑 |
2.7.1 青白釉碗 |
2.7.2 青白釉印花碗底 |
2.7.3 青白釉盘 |
2.7.4 青白釉盏 |
2.7.5 青白釉瓷钵 |
2.7.6 青白釉盒 |
2.7.7 青白釉器盖 |
2.8 临汝窑 |
2.8.1 青釉盏 |
2.8.2 青釉印花碗 |
2.9 定窑 |
2.10 磁州窑 |
2.10.1 白釉划花碗 |
2.10.2 白地黑花器 |
2.11 吉州窑 |
2.11.1 绿釉盏 |
2.11.2 绿釉划花罐 |
2.12 登封窑 |
2.12.1 白釉珍珠地划花 |
2.12.2 白釉划花碗 |
2.13 当阳峪窑 |
2.13.1 白釉剔花器盖 |
2.13.2 白釉黑花盏 |
2.13.3 白釉褐彩盒 |
2.14 八义窑 |
2.14.1 白釉红绿彩碗 |
2.14.2 白釉红绿彩盏 |
第三章 遗址中出土唐宋瓷器分期 |
第四章 柳孜运河遗址出土唐宋瓷器所承载的信息 |
4.1 出土瓷器窑口构成 |
4.1.1 唐五代时期 |
4.1.2 北宋时期 |
4.1.3 南宋(金)时期 |
4.2 各窑口器型的特点 |
4.2.1 唐五代时期 |
4.2.2 北宋时期 |
4.2.3 南宋(金)时期 |
4.3 器表的墨书题记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繁昌窑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1. 社会文化意义 |
2. 学术研究意义 |
3. 现实生活意义 |
二、青白瓷概念界定 |
三、繁昌窑研究现状 |
(一) 繁昌窑遗址考古工作情况介绍 |
(二) 繁昌窑研究内容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地理研究 |
(二) 考古类型学、地层学 |
(三) 文化因素分析法 |
(四) 实地调查与访谈法 |
第二章 繁昌窑总体内容再认识 |
一、繁昌窑概况 |
二、繁昌窑分期与时代特征 |
(一) 窑址遗存时代对照表 |
(二) 遗物分期 |
1. 碗 |
2. 盏 |
3. 碟 |
4. 盘 |
5. 执壶 |
6. 温碗 |
7. 粉盒 |
8. 匣钵 |
(三) 各阶段时代特征 |
(四) 制瓷工艺 |
(五) 主要产品演变趋势 |
(六) 时空框架 |
第三章 繁昌窑窑业技术交流与传播 |
一、瓷胎“二元配方”工艺的使用及其影响 |
二、与南方相关窑址互动关系 |
(一) 繁昌窑中的越窑文化因素 |
1. 窑炉构造 |
2. 胎釉与器物特征 |
3. 装烧窑具 |
(二) 繁昌窑中的皖南窑场文化因素 |
三、与北方相关窑址互动关系 |
(一) 繁昌窑中的定窑文化因素 |
(二) 繁昌窑中的邢窑文化因素 |
四、关于“繁昌窑窑系”的初步构想 |
(一) 湖北青山窑 |
(二) 广西桂平窑 |
五、繁昌窑窑址性质与兴衰的原因 |
(一) 繁昌窑窑址性质的推断 |
(二) 繁昌窑窑址兴衰原因探讨 |
第四章 构建“青白瓷”文化圈的设想 |
一、“青白瓷”文化圈的定义 |
二、构建“青白瓷”文化圈的背景及意义 |
三、构建“青白瓷”文化圈的可行性分析 |
四、构建“青白瓷”文化圈的必要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中国考古学百年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一、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 |
1. 距今百万年前后的人类文化遗存和人类起源的探索 |
2. 距今约70万年以来的直立人及其文化研究 |
3. 早期智人和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研究 |
4. 距今4万年以来至公元前1万年的人类文化遗存 |
二、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 |
1. 新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10000—前7000年)文化的探索 |
2. 新石器时代中期(公元前7000—前5000年)文化的研究 |
3. 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5000—前3000年)文化及社会形态的研究 |
4. 新石器时代末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的文化发展格局和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探索 |
三、夏商周时期考古研究 |
1. 夏文化探索和商代前期文化研究 |
2. 商代后期文化研究 |
3. 西周时期考古研究 |
4. 东周时期考古研究 |
四、秦汉至元明清时期考古研究 |
1. 秦代考古研究 |
2. 汉代考古研究 |
3.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研究 |
4. 隋唐至元明清时期考古研究 |
5. 专题考古研究 |
五、结语 |
(6)唐宋明州制瓷业发展述论——以考古资料为主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的发展特点 |
(一)唐代以慈溪县上林湖为中心的制瓷业 |
1.唐宋上林湖制瓷业。 |
2.唐宋古银锭湖区制瓷业。 |
3.唐宋白洋湖制瓷业。 |
4.唐宋里杜湖制瓷业。 |
(二)五代北宋以鄞县东钱湖为中心的制瓷业 |
1.五代北宋东钱湖窑区制瓷业。 |
2.唐宋象山县制瓷业。 |
二、唐宋明州制瓷业发展水平:秘色瓷 |
三、唐宋明州制瓷业兴盛和衰落的原因 |
(一)明州制瓷业兴盛的主要原因 |
(二)明州制瓷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
(7)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简史 |
四、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类型与编年 |
第一节 高温釉枕 |
一、白釉 |
二、青釉 |
三、青白釉 |
四、黑釉 |
五、绞釉 |
第二节 低温釉枕 |
一、单色釉 |
二、多色釉 |
第三章 窑场分布与产品特点 |
第一节 北方地区 |
一、Ⅰ区 |
二、Ⅱ区 |
三、Ⅲ区 |
四、Ⅳ区 |
五、Ⅴ区 |
六、Ⅵ区 |
七、Ⅶ区 |
第二节 南方地区 |
一、Ⅰ区 |
二、Ⅱ区 |
三、Ⅲ区 |
四、Ⅳ区 |
第四章 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北方地区 |
一、第一期(960~1022 年) |
二、第二期(1022~1063 年) |
三、第三期(1063~1149 年) |
四、第四期(1149~1259 年) |
五、第五期(1260~1368 年) |
第二节 南方地区 |
二、第二期(1063~1162 年) |
三、第三期(1162~1279 年) |
四、第四期(1279~1368 年) |
第三节 总体分期 |
一、早期(发展阶段) |
二、中期(繁盛阶段) |
三、晚期(式微阶段) |
第五章 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成型与装烧工艺 |
一、成型工艺 |
二、装烧工艺 |
第二节 功能和使用 |
一、功能和用途 |
二、使用时间与使用人群 |
第三节 题字及其内涵 |
一、题字分类 |
二、关于“民窑”生产模式的思考 |
第四节 源头与流向 |
一、隋代以前 |
二、唐五代时期 |
三、宋元时期 |
四、明清时期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时空与对象 |
(一)时间范围 |
(二)空间范围 |
(三)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发现与研究综述 |
(一)第一阶段:20 世纪初至20 世纪40 年代的肇端 |
(二)第二阶段:20 世纪50至70 年代的发展 |
(三)第三阶段:20 世纪80 年代至今的深化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二章 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类型与编年 |
第一节 壶 |
(一)注壶 |
(二)唾壶 |
(三)双龙柄壶 |
(四)皮囊式壶 |
(五)盘口壶 |
(六)鸡首壶 |
(七)穿带壶 |
(八)扁壶 |
第二节 罐 |
(一)无系罐 |
(二)带系罐 |
(三)塔式罐 |
(四)重唇罐 |
第三节 瓶 |
(一)长颈瓶 |
(二)蒜头瓶 |
(三)盘口瓶 |
(四)梅瓶 |
(五)净瓶 |
(六)葫芦瓶 |
(七)胡瓶 |
(八)贯耳瓶 |
(九)带系瓶 |
第四节 钵 |
第五节 水盂 |
第六节 多足砚 |
第七节 碗 |
第八节 盘 |
第九节 杯 |
第十节 盏托 |
第十一节 盒 |
第十二节 灯 |
(一)烛台 |
(二)灯盏 |
第十三节 铛 |
第十四节 鐎斗 |
第十五节 碾 |
第十六节 樽 |
第十七节 炉 |
(一)笼形香炉 |
(二)行炉 |
(三)盆式炉 |
(四)三足炉 |
第十八节 枕 |
第十九节 小结 |
第三章 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分期 |
第一节 各期特点 |
(一)第一期 |
(二)第二期 |
(三)第三期 |
(四)第四期 |
(五)小结 |
第二节 各期变化所反映的历史问题 |
(一)第一期 |
(二)第二期 |
(三)第三期 |
(四)第四期 |
第四章 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区域性与窑口 |
第一节 A区河南地区 |
(一)Aa区河南中西部地区 |
(二)Ab区河南北部地区 |
第二节 B区晋冀辽地区 |
(一)Ba区河北地区 |
(二)Bb区朝阳地区 |
(三)Bc区山西地区 |
第三节 C区陕甘宁地区 |
(一)Ca区西安地区 |
(二)Cb区固原地区 |
(三)Cc区吴忠地区 |
第四节 D区山东地区 |
第五节 E区蒙西地区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北方唐墓出土的南方窑口瓷器 |
第一节 越窑 |
第二节 长沙窑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统计表 |
附表1.1 Aa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2 Aa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3 Aa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4 Ab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5 Ab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6 Ba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7 Ba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8 Ba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9 Bb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0 Bb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1 Bb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12 Bc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3 Bc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4 Bc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15 Ca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6 Ca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7 Ca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18 Cb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9 Cb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20 Cb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21 Cc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22 D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23 D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24 D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25 E区墓葬统计表 |
附表2 洛阳城出土瓷器统计表 |
附表3 晋阳古城一号建筑址出土瓷器统计表 |
附表4 长安城出土瓷器统计表 |
读博期间完成成果 |
(9)繁昌窑青白瓷窑业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窑业技术概念界定 |
二、青白瓷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概述 |
一、繁昌窑的发掘与研究 |
二、繁昌窑窑业技术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繁昌窑器物及窑业技术分期 |
第一节 繁昌窑概况 |
一、繁昌窑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
二、窑址发掘情况 |
第二节 繁昌窑器物分期与年代划定 |
一、器物的类型学分析 |
二、分组与分期 |
三、各期特征及年代推断 |
第三节 各时期窑业技术表现及特点 |
一、窑炉 |
二、窑具 |
三、胎釉及制瓷工艺 |
第四节 窑业技术与器物特征的分期对应性 |
一、创烧期 |
二、盛烧期 |
三、衰落期 |
第二章 繁昌窑与相关窑场窑业技术文化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繁昌窑包含的文化因素分析 |
一、越窑文化因素 |
二、北方窑场文化因素 |
三、皖南窑场文化因素 |
第二节 相关窑场的繁昌窑文化因素分析 |
一、湖北青山窑中的繁昌窑文化因素 |
二、景德镇窑中的繁昌窑文化因素 |
三、广西桂平窑中的繁昌窑文化因素 |
四、广东潮州窑中的繁昌窑文化因素 |
第三章 繁昌窑窑业技术发展与交流探析 |
第一节 繁昌窑窑业技术历时性变化分析 |
一、繁昌窑兴起原因探究 |
二、繁昌窑盛烧原因探究 |
三、繁昌窑衰落原因探究 |
第二节 繁昌窑窑业技术交流探究 |
一、技术来源 |
二、技术输出 |
三、交流路线 |
结语 |
附录 |
图版一 |
图版二 |
图版三 |
图版四 |
图版五 |
图版六 |
图版七 |
图版八 |
图版九 |
图版十 |
图版十一 |
图版十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北宋中期越窑瓷业技术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兼论核心区越窑瓷业衰落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宋中期越窑瓷业生产年代及面貌界定 |
二、北宋中期浙江地区越窑 (系) 窑址的分布 |
(一) 浙东地区 |
1. 核心区域 |
2. 外围区域 |
(二) 浙西地区 |
(三) 浙南地区 |
三、北宋中期越窑瓷业技术对外传播的动因、模式与面貌 |
(一) 越窑瓷业技术对外传播的动因——兼论核心区越窑衰落原因 |
1. 内部原因 |
2. 外部原因 |
(二) 越窑瓷业技术对外传播的模式 |
(三) 越窑瓷业技术对外传播的面貌 |
四、结语 |
四、宋代越窑编年的考古学考察——兼论寺龙口窑址的分期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唐宋瓷器研究[D]. 沈晔. 山西大学, 2021
- [2]繁昌窑考古学研究[D]. 汪阳. 山东大学, 2021
- [3]中国考古学百年成就[J]. 朱乃诚. 文物春秋, 2021(01)
- [4]宋至明代瓷器考古发现与研究[J]. 王睿. 南方文物, 2020(03)
- [5]从沉船考古看海洋全球化在环中国海的兴起[J]. 吴春明.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0(05)
- [6]唐宋明州制瓷业发展述论——以考古资料为主的考察[J]. 苏金花.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9(05)
- [7]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D]. 刘辉. 吉林大学, 2019(10)
- [8]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考古学研究[D]. 高义夫. 吉林大学, 2019(10)
- [9]繁昌窑青白瓷窑业技术初探[D]. 李怡然. 厦门大学, 2018(07)
- [10]北宋中期越窑瓷业技术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兼论核心区越窑瓷业衰落原因[J]. 谢西营. 东南文化,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