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子软氮化与离子氧化复合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琳姗,史文,顾晓文[1](2016)在《40CrH钢气体软氮化-后氧化复合处理的组织性能》文中指出气体软氮化与后氧化复合工艺是一种新型表面处理工艺。材料表面经过渗氮与后氧化复合工艺处理后,表面硬度、耐磨性、抗擦伤、疲劳强度以及耐腐蚀性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分析了某热处理厂对40Cr H钢使用气体软氮化与后氧化复合工艺处理后,产品性能的提高及其机理。测试结果表明,经气体软氮化与后氧化复合处理后,材料表面得到的渗层是由黑色致密的Fe3O4膜、ε化合物白亮层和扩散层等三部分组成,经复合处理后40Cr H钢的表面硬度和耐蚀性能都有显着提高。
赵程,王建青,郑少梅[2](2010)在《保温式多功能离子化学热处理的装置、工艺和应用》文中提出本文简要介绍了青岛科技大学等离子体表面技术研究所最新研制的保温式多功能离子化学热处理装置,以及用这套装置研发出的离子化学热处理新工艺,其中包括离子软氮化+后氧化复合处理和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表面硬化处理等。
赵程[3](2010)在《离子化学热处理技术的最新研究概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简要介绍了青岛科技大学等离子体表面技术研究所近几年在离子化学热处理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保温式多功能离子化学热处理装置、活性屏离子渗氮技术、离子软氮化+后氧化复合处理技术、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表面硬化处理技术和快速离子渗氮技术等。
王建青[4](2010)在《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表面硬化处理工艺与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温离子表面硬化处理技术可以在不降低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表面硬化处理,提高不锈钢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能。本文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技术,并对其工艺、机理作了系统的研究。运用先进的实验仪器和分析方法,如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谱仪、电化学腐蚀仪、金相显微镜(OM)、显微硬度计等,对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硬化层的相结构、显微组织、渗层硬度、渗层厚度、渗层成分以及等方面进行了测试与分析讨论。首先通过正交试验检验了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温度、渗碳时间、丙烷气体流量等因素对渗碳层的影响,优化了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工艺参数,并对预测的优化工艺参数进行了验证。利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对采用优化工艺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碳的扩散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与实测的渗碳不锈钢表面碳浓度分布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优化工艺的可行性。在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将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硬化处理技术应用于奥氏体不锈钢无螺纹卡套的表面硬化处理,使卡套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无碳化铬析出的硬化层,在不降低其耐蚀性能和保证卡套塑韧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卡套表面的硬度,并采用爆破试验台、脉冲振动试验台等设备对卡套式管接头的整体性能进行检测,经检测不锈钢卡套管接头的综合性能完全符合国家标准(GB/T 3765-2008),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现已批量工业化生产。本文还根据活性屏离子渗氮技术的原理,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活性屏低温离子渗碳处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550℃下可以利用活性屏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低温渗碳处理,无论是渗碳层的硬度、硬度梯度、厚度和耐蚀性均与直流离子渗碳效果相同,解决了低温直流离子渗碳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
贺芳[5](2009)在《低温离子渗碳奥氏体不锈钢表面亮化处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温离子渗碳处理是一种能改善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奥氏体不锈钢经过低温离子渗碳处理后,可显着提高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损性能。但不锈钢经低温离子渗碳处理后,其表面覆盖了一层结构致密、结合牢固、极薄的黑色薄膜,不但影响了不锈钢表面的美观性,而且还影响渗碳不锈钢的耐蚀性。本文首先对AISI 316L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后表面形成的黑膜进行了分析研究,借助于一些先进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如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金相显微镜(OM)、显微硬度计,表面粗糙度仪和电化学分析仪等,对渗碳不锈钢表面黑膜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化学成分以及黑膜对离子渗碳后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探讨了在低温离子渗碳过程中奥氏体不锈钢表面黑膜的形成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这层黑膜的成分、结构比较复杂,主要由单质的C和Fe、Cr的化合物组成。由于这层黑膜的存在,对渗碳不锈钢表面的耐蚀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低温离子渗碳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进行一次除黑膜的亮化处理。由于不锈钢离子渗碳后的硬化层厚度仅为50μm左右,所以在亮化处理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硬化层的减薄量。在借鉴并比较了几种不锈钢表面抛光处理方法后发现,电化学法是渗碳不锈钢表面亮化处理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处理方法。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电化学亮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中,通过探讨电解液组分、电解电压、电解液温度、亮化处理时间和阴阳极板间距等各种因素对渗碳层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金相组织,刻蚀厚度、显微硬度和耐蚀性能等的影响,并对电解液和电化学亮化工艺参数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离子渗碳后的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经电化学亮化处理后,不但可以使不锈钢恢复到原有的颜色,保留了渗碳不锈钢硬化层的高硬度和大厚度的特征,而且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渗碳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耐蚀性,特别是抗点蚀效果比较明显。这对于要求应用在恶劣腐蚀环境中的奥氏体不锈钢机械零件具有重要意义。
赵程,宫明,刘基凯[6](2008)在《40Cr钢等离子软氮化的后氧化处理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进一步提高等离子软氮化后40Cr钢的耐蚀性能,对等离子软氮化的试样进行了后氧化处理。氧化处理是在保温式等离子热处理炉内不同比例的H2和O2气氛中进行,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恒电位仪对复合渗层的组织结构及其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H2∶O2=1∶1的混合气体中进行氧化处理的试样可以获得单一相的Fe3O4氧化膜,试样的耐蚀性能最好。
赵程,孙定国,赵慧丽,侯俊英[7](2004)在《离子软氮化与离子氧化复合处理》文中研究说明用自行研制的保温式多功能离子热处理炉对 45中碳结构钢进行了离子软氮化与离子氧化复合处理 (Ion(NC +O)复合处理 )。Ion(NC +O)复合渗层是由黑色致密的Fe3O4膜、ε白亮化合物层和γ′扩散层等三部分组成。实验结果显示 ,经Ion(NC +O)双重复合处理后 ,45钢的表面硬度和耐蚀性能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与化学法的QPQ技术相比 ,Ion(NC +O)复合处理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处理技术。
龙发进[8](2004)在《空气离子氮氧共渗和时效氧化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程上绝大多数零件的失效都是从表面开始的,开发新的表面强化技术对于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离子渗氮是一种利用气体的辉光放电现象,将离解的活性氮原子渗入材料表面内部,形成氮化合物层和扩散层,从而有效提高钢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疲劳强度等性能的一种化学热处理工艺。研究和开发以离子渗氮为基础的复合工艺,是当前该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MM-200型磨损试验机、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等实验手段,分析测试了45钢、40Cr钢分别经空气离子氮氧共渗和离子渗氮-时效氧化复合工艺处理后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并与常规离子渗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氨气中添加10~20%的空气,进行离子氮氧共渗,能提高工件表面的氮浓度,加快渗氮的速度,增加有效硬化层深,改善表层的硬度梯度;同时,空气离子氮氧共渗后表面生成微量氧化物Fe3O4,改善了工件表面的摩擦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使工件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40Cr钢在离子渗氮后进行时效氧化处理,化合物层发生调幅分解,合金氮化物弥散析出,渗氮层硬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还在渗氮层表面形成成分比较单一氧化物层Fe3O4,改善了渗氮工件的抗腐蚀性能,达到时效和氧化的双重目的。采用低温(300℃)低空气流量(2~4l/min)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时效氧化效果。在空气离子氮氧共渗和离子渗氮—时效氧化工艺中,均直接采用空气作渗氧气氛,基本上不增加热处理的成本,而且每个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经这两种新工艺处理后,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均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赵程,孙定国,赵慧丽,侯俊英[9](2004)在《离子热处理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文中指出本文简要介绍了青岛科技大学等离子体表面技术研究所近几年离子热处理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包括保温式多功能离子热处理炉、离子软氮化+氧化处理、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硬化处理和活性屏离子氮化技术等。
薛冰[10](2003)在《等离子体氮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课题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离子氮化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涉及到了放电物理、真空、化学、电子学、材料科学等多门边缘学科。等离子体氮化技术目前发展很快,已经广泛应用到了机械、冶金、交通、轻工、电子、航天等各个部门,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该课题着力于生产实践,围绕离子氮化技术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介绍了等离子渗氮原理、渗氮工艺和操作、离子渗氮层组织性能的检测。 等离子渗氮是利用辉光放电形成等离子体在金属表面,热处理方面的应用,渗氮是强化金属表面的一种热处理方法,是将金属零件置于活性氮的介质中,在一定温度和保温时间下,低光压气体在电场作用下使之电离产生能电子、高能离子和高能中性原子。这些高能粒子可以改变渗层组织,结构和促进化学反应过程,加速渗层形成,使氮元素渗入金属表面,从而改变金属表面的化学成分,使之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疲劳强度、高腐蚀能力及抗烧伤性。离子渗氮的强化机理不同于表面淬火,渗碳等表面热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必须进行淬火得到马氏体使表面强化,而离子渗氮是在金属表面形成稳定化合物而使材料强化,处理后不须淬火。 本人根据近年来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模具的表面工程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利用等离子渗氮技术可以改变模具表面的组织结构使表面硬度得到强化,提高了材料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抗腐蚀能力及抗烧伤性,使模具的寿命提高5--10倍。本人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工作对模具表面离子渗氮工艺参数进行了精心探索,对渗氮组织、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二、离子软氮化与离子氧化复合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子软氮化与离子氧化复合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40CrH钢气体软氮化-后氧化复合处理的组织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1. 1 装置及材料 |
1. 2 实验方案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气体软氮化与后氧化复合层的组织与结构 |
2. 2 气体软氮化与后氧化复合层的硬度分析 |
2. 3气体软氮化与后氧化复合层的阳极极化试验 |
3 结论 |
(2)保温式多功能离子化学热处理的装置、工艺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保温式多功能离子化学热处理装置的研究 |
2 离子软氮化+后氧化复合处理 |
3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 |
(4)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表面硬化处理工艺与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材料表面技术与工程概论 |
1.1.1 材料表面技术的定义 |
1.1.2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的特点与意义 |
1.1.3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的分类 |
1.2 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
1.3 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改性处理技术 |
1.3.1 低压等离子体的物理概念及其产生方法 |
1.3.2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技术简介 |
1.4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离子硬化处理技术 |
1.4.1 奥氏体不锈钢的含义 |
1.4.2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氮技术 |
1.4.3 奥氏体不锈钢的低温离子氮碳共渗技术 |
1.4.4 Kolsterising 技术 |
1.4.5 低温超饱和(LTCSS) 工艺 |
1.4.6 直流低温离子渗碳技术 |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2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工艺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装置 |
2.2.2 实验方案设计 |
2.2.3 试验操作过程 |
2.2.4 分析测试方法 |
2.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3.1 以渗碳层硬度为评判指标的实验结果 |
2.3.1.1 极差分析 |
2.3.1.2 方差分析 |
2.3.2 以渗碳层的厚度为评判指标的实验结果 |
2.3.2.1 极差分析 |
2.3.2.2 方差分析 |
2.4 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的优化及其验证 |
2.4.1 正交试验预测的优化工艺参数 |
2.4.2 对优化工艺参数的验证 |
2.4.2.1 优化工艺参数处理的试样金相组织与结构 |
2.4.2.2 优化工艺参数处理的试样表面碳元素分布 |
2.4.2.3 优化工艺参数处理的试样硬度梯度 |
2.5 分析讨论 |
2.5.1 渗碳处理中的表面扩散过程 |
2.5.2 活性碳原子的内扩散过程 |
2.6 小结 |
3 奥氏体不锈钢活性屏离子渗碳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3.3.1 渗碳层的表面形貌与组织结构分析 |
3.3.2 渗碳层的硬度分析 |
3.3.3 渗碳层的耐蚀性能 |
3.3.4 活性粒子形貌与成分分析 |
3.4 分析讨论 |
3.4.1 活性屏低温离子渗碳过程 |
3.4.2 奥氏体不锈钢活性屏离子渗碳的去钝过程 |
3.5 小结 |
4 奥氏体不锈钢卡套表面硬化处理的应用基础研究 |
4.1 引言 |
4.2 表面硬化处理在奥氏体不锈钢卡套上的应用 |
4.3 低温离子渗碳在不锈钢卡套表面硬化上的应用 |
4.3.1 试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4.3.2 分析测试方法 |
4.3.2.1 卡套表面硬化层性能测试 |
4.3.2.2 卡套与管接头整体性能测试 |
4.3.3 试验结果 |
4.3.3.1 组织结构 |
4.3.3.2 表面碳含量分析 |
4.3.3.3 渗碳层的硬度 |
4.3.3.4 渗碳层的耐蚀性能 |
4.3.4 奥氏体不锈钢卡套管接头综合性能分析 |
4.3.4.1 密封性测试 |
4.3.4.2 耐压测试 |
4.3.4.3 循环脉冲测试 |
4.3.4.4 过拧紧性能测试 |
4.3.4.5 振动性能测试 |
4.3.4.6 振动加循环脉冲测试 |
4.3.5 测试结果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及所获荣誉 |
(5)低温离子渗碳奥氏体不锈钢表面亮化处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表面工程技术 |
1.1.1 表面工程的内涵 |
1.1.2 表面工程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
1.1.3 表面工程技术的意义 |
1.1.4 表面工程技术的分类 |
1.2 等离子化学热处理技术 |
1.2.1 等离子化学热处理的机理研究 |
1.2.2 等离子化学热处理工艺 |
1.2.3 等离子化学热处理设备 |
1.3 奥氏体不锈钢离子化学热处理技术 |
1.3.1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氮技术 |
1.3.2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技术 |
1.3.3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氮碳共渗技术 |
1.4 不锈钢表面抛光技术 |
1.4.1 不锈钢的机械抛光 |
1.4.2 不锈钢的化学抛光 |
1.4.3 不锈钢的电化学抛光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后表面黑膜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装置及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过程 |
2.2.3 试验工艺参数 |
2.2.4 分析方法 |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2.3.1 渗碳后表面黑膜的SEM 观察 |
2.3.2 渗碳后表面黑膜的XPS 能谱分析 |
2.3.3 渗碳后表面黑膜的X 射线衍射分析 |
2.3.4 表面黑膜对渗碳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 |
2.4 分析讨论 |
2.5 结论 |
3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后表面亮化方法的探索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装置及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过程 |
3.2.3 试验分析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3.3.1 表面形貌 |
3.3.2 金相组织及渗层厚度 |
3.3.3 显微硬度分析 |
3.3.4 表面耐蚀性分析 |
3.4 分析讨论 |
3.5 结论 |
4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后表面电化学亮化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过程 |
4.2.2 试验分析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4.3.1 电解液的筛选 |
4.3.2 电解液组分含量的正交试验 |
4.3.3 电化学亮化工艺参数的正交试验 |
4.3.4 表面亮化质量分析 |
4.3.5 渗层厚度分析 |
4.3.6 渗层硬度分析 |
4.3.7 渗层硬度分析 |
4.4 分析讨论 |
4.4.1 电化学亮化的机理 |
4.4.2 电解液组分对电化学亮化处理质量的影响 |
4.4.3 亮化工艺参数对电化学亮化处理质量的影响 |
4.4.4 电化学亮化过程中常见的缺陷 |
4.5 结论 |
5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后表面电化学亮化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法 |
5.2.1 试验装置及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过程 |
5.2.3 试验工艺参数 |
5.2.4 试验结果及分析方法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5.3.1 表面形貌观察 |
5.3.2 金相组织及渗层厚度分析 |
5.3.3 显微硬度分析 |
5.3.4 渗层表面的耐蚀性分析 |
5.4 结论 |
6 结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录用)论文 |
(7)离子软氮化与离子氧化复合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装置及材料 |
1.2 试验过程 |
1.3 复合渗层的组织结构及性能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Ion (NC+O) 复合渗层的组织与结构 |
2.2 Ion (NC+O) 复合渗层的硬度分析 |
2.3 Ion (NC+O) 复合渗层的阳极极化试验 |
3 结 论 |
(8)空气离子氮氧共渗和时效氧化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 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渗氮工艺的种类 |
1.1.2 离子渗氮工艺的发展 |
1.1.3 离子渗氮机理 |
1.1.4 渗氮层的相组成和组织 |
1.1.5 渗氮复合工艺的发展 |
1.2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2 空气离子氮氧共渗工艺的研究 |
2.1 空气离子氮氧共渗工艺的提出 |
2.2 实验用钢 |
2.3 预备热处理 |
2.4 空气离子氮氧共渗 |
2.5 金相组织观察 |
2.6 扫描电镜观察 |
2.7 X射线衍射分析 |
2.7.1 45钢空气离子氮氧共渗的X射线衍射分析 |
2.7.2 40Cr钢空气离子氮氧共渗的X射线衍射分析 |
2.8 显微硬度测试 |
2.9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10 耐磨性测试 |
2.11 分析和讨论 |
2.11.1 空气离子氮氧共渗层的显微组织 |
2.11.2 空气离子氮氧共渗层的相组成 |
2.11.3 空气离子氮氧共渗层的显微硬度 |
2.11.4 空气离子氮氧共渗层的耐磨性 |
2.11.5 空气离子氮氧共渗层的耐蚀性 |
2.11.6 加氧(空气)催渗机理 |
2.11.7 空气添加量对离子氮氧共渗工艺参数的影响 |
3 离子渗氮-时效氧化工艺的研究 |
3.1 离子渗氮-时效氧化工艺的提出 |
3.2 实验用钢、预备热处理、离子渗氮处理 |
3.3 时效氧化处理 |
3.4 金相组织观察 |
3.5 扫描电镜观察 |
3.6 X射线衍射分析 |
3.6.1 40Cr钢不同温度离子渗氮-时效氧化的X射线衍射分析 |
3.6.2 40Cr钢不同空气流量离子渗氮-时效氧化的X射线衍射分析 |
3.7 显微硬度测试 |
3.8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9 分析和讨论 |
3.9.1 时效氧化的显微组织 |
3.9.2 时效氧化的相组成 |
3.9.3 时效氧化温度与硬度的关系 |
3.9.4 温度、空气流量对氧化物组成的影响 |
3.9.5 空气流量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 结 论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 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等离子体氮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离子渗氮原理 |
2.1 渗氮处理基础 |
2.2 离子渗氮理论 |
2.3 离子渗氮的主要特点 |
第三章 模具离子渗氮 |
3.1 离子渗氮工艺参数的选择 |
3.2 离子渗氮工艺过程及操作 |
3.3 离子渗氮材料的选择 |
第四章 渗氮层的组织、性能及检验 |
4.1 渗氮的组织 |
4.2 渗氮层的氮浓度 |
4.3 渗氮层的厚度 |
4.4 渗氮层的性能 |
4.5 离子渗氮件的质量检验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四、离子软氮化与离子氧化复合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40CrH钢气体软氮化-后氧化复合处理的组织性能[J]. 王琳姗,史文,顾晓文. 上海金属, 2016(02)
- [2]保温式多功能离子化学热处理的装置、工艺和应用[J]. 赵程,王建青,郑少梅.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0(02)
- [3]离子化学热处理技术的最新研究概况[A]. 赵程. 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六), 2010
- [4]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表面硬化处理工艺与应用基础研究[D]. 王建青. 青岛科技大学, 2010(04)
- [5]低温离子渗碳奥氏体不锈钢表面亮化处理的研究[D]. 贺芳. 青岛科技大学, 2009(10)
- [6]40Cr钢等离子软氮化的后氧化处理研究[J]. 赵程,宫明,刘基凯. 真空, 2008(06)
- [7]离子软氮化与离子氧化复合处理[J]. 赵程,孙定国,赵慧丽,侯俊英.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6)
- [8]空气离子氮氧共渗和时效氧化工艺的研究[D]. 龙发进. 重庆大学, 2004(01)
- [9]离子热处理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A]. 赵程,孙定国,赵慧丽,侯俊英. 第五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4
- [10]等离子体氮化技术研究[D]. 薛冰. 大连理工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