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侯语的语义结构与解释

谢侯语的语义结构与解释

一、歇后语的语义结构及释义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杜洪英[1](2020)在《《聊斋俚曲集》歇后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聊斋俚曲集》(以下简称《聊》)是以山东淄川方言创作而成的说唱文学作品集,口语色彩浓厚,对后期近代汉语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聊》歇后语为研究对象,利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从语法结构、句法实现、语义分析、标点符号运用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详尽的描写,进而揭示《聊》歇后语的语言面貌。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和不足、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歇后语的概念界定,最后对《聊》的版本进行说明。第二部分包括本文的第二、三、四、五章,对《聊》歇后语进行详尽的分析和描写。第二章从引子的结构、注释的结构、引注组合的语法结构关系三个方面对《聊》歇后语进行细致的分类描写,揭示《聊》歇后语的内部语法结构。第三章将《聊》歇后语放在其动态语言环境中,探讨其句法实现问题。第四章探讨《聊》歇后语的语义内容、语义双层性的实现机制,并揭示《聊》歇后语的色彩意义。第五章通过不同版本的《聊》歇后语的标点符号对比,分析《聊》歇后语的标点符号使用规范问题。第三部分梳理《聊》歇后语的总体语言特点,对《聊》歇后语的语言面貌进行全面的总结。语法结构上,《聊》歇后语引子只能由短语充当,注释可以由词、短语、复句充当,引子和注释可以组合成为单句或复句;句法实现上,表现出很强的灵活性,包含独立成句、充当复句分句、充当句法成分、引注分置四种方式;语义方面,《聊》歇后语通过谐音等修辞方式使其语义具有双层性,且色彩意义十分丰富;标点符号使用上,《聊》不同版本歇后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不同,综合歇后语在动态语境中受语音停顿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更赞同路大荒版本歇后语标点符号的使用;从语体角度观察,《聊》歇后语的使用受不同语体的制约和影响。第四部分为结语,对论文前几部分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徐伊丹[2](2020)在《歇后语的认知构建与解读阐释 ——以人物歇后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歇后语产生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以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特点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学界对歇后语的研究从修辞学角度转向了认知语言学角度,不同的学者用不同的认知理论对歇后语进行了研究,主要都集中于歇后语的认知解读方面。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视角从静态的歇后语本体转至由歇后语构成的动态隐喻语句。以关联理论为基础,将歇后语隐喻语句的认知构建与解读视为言语交际中一个从构喻者到解喻者的“明示—推理”动态交际过程,阐释了作为讯递者的构喻者选择与使用歇后语进行交际的认知动因,并用关联理论中受讯者的推理型理解过程对解喻者的歇后语隐喻语句的认知解读过程进行分析,且从中分析出歇后语的语用效果。在此基础上,将关联理论与隐喻认知的“连接-冲洗-合流”运作机制相结合,进一步建立了歇后语隐喻语句构建与解读的认知流程模型,对歇后语隐喻语句的认知构建与解读流程进行了阐释。为了观察汉语学习者的歇后语隐喻语句认知解读过程,笔者还使用了口语报告法对四位中高级水平、年龄在25至30周岁的男性汉语学习者进行了认知解读测试,测试结果是日常生活人物组歇后语能够被正确解读,文学作品人物组歇后语不能被正确解读,解读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是否具有解读句中歇后语人物的背景知识,进而对歇后语进行整体解读。最后,笔者提出为帮助学习者理解与使用人物歇后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歇后语中人物的相关文化知识,增加学习者的知识储备,鼓励学习者使用歇后语,进而锻炼学习者的汉语隐喻思维能力。

丁艳[3](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李璐溪[4](2020)在《关联视域下歇后语语义结构及语境互动》文中研究说明歇后语的语义结构是由显性的引子、注释和隐含的目标对象建构而成。歇后语的注释义有语表、语里之分,其目标对象的存在位置和方式依据歇后语所处的语境类型和注释表意性质的不同而发生转移。研究发现,一是,在歇后语自构的封闭语境中,若注释体现为语表义,则目标对象指向引子现实;若注释体现为语里义,则目标对象指向注释中的可能存在。表现为歇后语下辖的两类子结构:"引子—注释[语表]—目标对象[引子—现实]"和"引子—注释[语里]—目标对象[注释—潜存]"。二是,在开放语境中,目标对象指向歇后语外部的话语所指。揭示了歇后语的语义结构同实际语用境况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打通了语义和语用的关联。

芦晓莉[5](2020)在《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反义共现构式是汉语和英语的一种共有语言现象,如“成败”、“东西南北”、“victory and defeat”、“here and there”等。虽然学界对该构式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但仍有未尽完善之处,如未曾涉及对其语义结构形成机制的研究,且对其语义结构的研究缺乏一定程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同时,基于历时层面展开的语义动态变化研究也相对较少;另外,未曾涉及汉英之间的跨语言研究。鉴于此,本文借助自建分析模型在反义共现构式的分类层级系统中对其语义结构进行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汉英跨语言研究。本研究主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关系;二是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类型及其特征;三是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在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各种认知和语用因素并非独立运作,而是相互作用的。其中,人脑百科知识集作为前提,在特定场合中会激活关于某一概念的认知域矩阵。在陈述、疑问、感叹和祈使四种构式语境以及提供信息、索取信息和以言行事三种言者意图的双重驱动力作用下,该矩阵中的某个或某些认知域处于较为突显的状态,容易得到人脑激活,其中所包含的具有规约性或非规约性反义关系的词素或词项X和Y同时得到激活并被提取,且该反义词对所处的认知域自身拥有一定的概念内容。最终,该概念内容与某一特定识解方式共同作用,促成了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汉英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均是沿着这一路径形成的。鉴于识解方式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本研究继而以其为切入点,对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一个跨语言考察。结果发现,基于相同的和不同的识解方式,汉英语使用者往往能够产出形义对称和义对称而形不对称的反义共现构式。根据本研究所掌握的语料,反义共现构式拥有多样化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主要表现为并列、逻辑和自主——依存这三种关系。通过对汉英反义共现构式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进行跨语言考察发现,二者呈现出了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特征。从数量和类型上看,对称性情况比非对称性情况要多,这反映出汉英反义共现构式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第二,反义共现构式具有语义结构多元性,主要有加合义、中和义、偏指义、比喻义和规约义这五种语义结构类型,它们位于同一语义透明度连续统上,各自的语义透明度从左向右依次减弱。汉英反义共现构式在前三种语义结构类型中的共性大于个性,而在比喻义这种语义结构类型中的个性特征更为显着,主要表现为比喻手段类型的不同。规约义则与反义共现构式在汉英语言社区中的使用频率密切相关,往往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后才最终形成和确立的。反义共现构式在共时层面上还呈现出了五种语义结构特征,分别是:互文性,组构性,主观性,交互主观性和动态性特征。汉英反义共现构式均具有这五种特征,且二者的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互文性特征需综合考虑形式对称和意义互补这两个因素,其中,意义互补又表现为前后呼应组构成分的加合互补、融合互补、关系互补和省略互补这四种情况。组构性特征与比喻义这一语义结构类型密切相关,根据组构成分的字面义与其比喻义之间的关联和通达程度可进一步细化为高、中、低三个次范畴。主观性特征主要是通过构式整体对隶属各句法范畴的反义词素或词项进行压制后得以彰显的,同时又是交互主观性特征显现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准备,只有在交际双方的主观性增至较高程度时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主观交互过程。由此可见,反义共现构式的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这两个语义结构特征是位于同一连续统上的。主观性特征向交互主观性特征的转化从另一侧面能够反映出反义共现构式还具有动态性特征,其动态性特征主要体现为意义的动态性、功能的动态性和形式的动态性这三种情况。第三,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一个主要演化表现是话语标记化现象,这其实是其动态性特征的一种历时再现。本研究基于CCL语料库和COHA语料库对其话语标记化问题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个案分析,分别选取的是汉语实例反义共现构式“你信不信”和英语实例反义共现构式“ladies and gentlemen”。结果发现,二者其实是殊途同归的,分别通过主观化和语用化这两个动因最终均演化成为一个话语标记语,前者的语用地位是情态标记语,后者则是呼唤标记语。然而,它们的演化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又艰难的过程。不管是哪种演化路径,其话语标记化均经历了实词语义结构虚化的过程。与此同时,二者又呈现出了语用多功能性特征,其中,汉语情态标记语还存在诸多变体形式。“你信不信”和“ladies and gentlemen”作为反义共现构式分类层级系统中的两个不同节点,能够对该类构式话语标记化研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本文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汉英跨语言研究验证了汉语“重意合”和英语“重形合”的语言特点。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汉英语使用者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进行概念化时具有相似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这也是两个民族之间能够进行跨语言交际的前提和基础。反义共现构式集两个彼此对立的概念于一体,其实体现的正是一种“对立统一”的思想。该构式在日常交际中比比皆是这一事实反映出汉英两种语言均渗透着这一思想,且该思想在中西文明的发展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跨语言对比考察发现,语言差异的背后还隐藏着汉英民族思维和民族心理上的差异:在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进行概念化过程中,汉语使用者多注重“宇宙观”和“天人合一观”,在传统儒家和道家等思想的影响下,具有较强的形象和直觉思维能力以及含蓄、保守和谨慎等民族心理特点;英语使用者则更多注重“心物二元论”,主要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直接、开放等民族心理特点。本研究在反义共现构式分类层级系统中对其语义结构形成机制的考察是对现有研究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在形成机制基础之上展开的相关认知语用研究也极具系统性和全面性。本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知和把握该语言现象的本质,同时,对其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共性和个性分析不仅可以避免汉英互译中的生搬硬套、不合规范的情况,而且还有利于国内二语教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从文化发展角度看,汉英民族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上的诸多相似点使我们能够在中西文化之间找到更多的契合点,从而在两大文明之间建立起理解的桥梁,以便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袁耀辉[6](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刘晓波[7](2019)在《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事物和概念缘何得名?概念是怎样变了名称的?语言是如何约定俗成的?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追问的脚步,称名研究是哲学研究和语言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称名是指赋予某一“所指”或“事物”以某种语言符号形式。词语称名生成过程是指为场景中的客观事物创造词语符号的过程,既包括认知过程也包括社会过程。研究词语称名生成过程实际上就是研究“一片如何凝结成一点”的过程,对于了解大脑运作机制和语言的本质、语言管理与规范、词典编撰、对外汉语教学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聚焦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过程,通过理论模式的构建和实证分析的双重模式探索汉语词语称名的规律。本研究工作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过程的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造词研究、译名研究、新词研究、称名研究几个方面梳理了相关研究,从而明确本研究的切入点和定位。论文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集中于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基于认知语言学、语义学和心理学理论建构了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认知过程模式—“两化六段论”。研究认为词语称名从无到有经历了“概念化”和“词化”两个阶段的认知加工过程。“概念化”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加工过程,“词化”是对概念化的符号表征过程。“概念化”阶段细分为三个具体阶段:属性感知、认知识解、认知联想;词化”阶段也细分为三个具体阶段:语义结构、称名结构、语素赋予。本研究借鉴述谓结构理论,提出语义结构的构建就是论元结构化过程。17种“论元”以谓词为中心,组合成不同的论元结构,完成了词语称名语义结构的构建,把概念化的结果“一片”变成了“一些点”的组合。词语称名的空间局限性要求称名结构对语义结构进一步概括与抽象,从论元结构中包含的谓词、施事、受事、与事、对象、工具、方式、时间、场所、材料中择取1-3个组成称名结构,最终实现对客观事物的“一片”到称名的“一点”的抽象与概括。最后为称名结构中的“点”来赋予语素,实现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完成整个称名过程并最终获得一个词语称名。在词语称名生成的认知加工过程中,称名者为保障言语交际顺利进行遵守一定的称名原则。本研究提出三条称名原则:明晰性、经济性、表达力。做为称名行为的主体,其称名行为亦受到认知方式、语言系统、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两化六段论”词语生成认知过程模式把已有的研究整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符合逻辑的新的理论模式,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研究分析的框架。基于宏观社会语言学理论,本研究建立了词语称名生成社会过程中的约定俗成模式—“社会协商模式”。通过对词语称名在社会上获得接纳、约定俗成的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三种社会协商模式:威权模式、精英模式、草根模式,并以古今具体的文献史料来证实。这三种社会协商模式完整地涵盖了词语称名从个体言语行为成为社会语言行为的过程,为语言规划和语言管理提供了路径参考。应用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认知过程模式—“两化六段论”,对现代汉语中的职业称名进行了定量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调查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职业分类大典》中的职业称名,并对每一个词语进行了词语类型、称名结构、联想类型、释义的标注,建立了一个含有423个词语的小型语料库。通过对语料库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职业称名中出现的13种语义要素中,按照其数量多少的排序是“施事”、“动作谓词”、“受事”,这表明最重要的语义要素是谓词和域内论元,因为缺省原则,“动作谓词”排在“施事”之后。此外,在职业称名中,共出现45种称名结构,每一种称名结构的数量多少与对明晰性、经济性原则的遵守成正比:占比最大的称名结构其经济性和明晰性程度最高;占比较小的称名结构其经济性和明晰性程度要么单项很低要么双项均很低;经济性和明晰性程度中等的称名结构的占比也居于中间位置。研究还表明大部分词语都是形态语义新词,说明这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词语类型,产生途径一般是对事物本身属性的认知加工,少数源于认知联想。形态新词数量很少,且均为通过对已有词语的缩略产生,没有一例新造字。语义新词数量也很少,产生途径多源于各种认知联想,本研究中的语义新词之所以能够再次承担新义,是因为它们原来承担的语义项目较少,语义新词不是职业称名的主流词语类型。此处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字典编撰、语言规范提供学理参考。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概括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获得的研究结果,阐述了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最后是对将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理论上有助于加深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在语言研究上有助于拓宽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汉语词汇学的研究范围,加强语言学不同分支的综合,在实践上可以为语言规范、词典编撰、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学理参考。本研究还可以揭示大脑的运作机制,为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贡献语言学科的力量。

张友丽[8](2019)在《湖北宜昌方言熟语研究 ——基于《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文中认为熟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经过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短语或简句,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形式,很有研究的价值。另外,对某一区域的方言进行研究在现今学术界实属一研究热点,虽然学术界关于宜昌方言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对宜昌方言熟语的研究很少。基于上述的思考,本文以《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共13卷)为语料来源,从宜昌方言熟语的类型及特点、宜昌方言熟语的语法及语义分析、宜昌方言熟语的文化观照这三个方面对宜昌方言熟语进行描写解释和分析归纳。第一章是宜昌方言熟语的类型及特点。宜昌方言熟语是宜昌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包括惯用语、俗语、谚语和歇后语这四种类型。宜昌方言熟语除了具有语形的定型性、语义的整体性、语用的现成性与习用性这些汉语熟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点之外,还体现出群众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鲜明特点。第二章是宜昌方言熟语的语法及语义分析。综合考察,因谚语和歇后语的语法结构及语义表达相对比较简单,而惯用语和俗语的语法结构较为复杂,语义颇为丰富,具有认识和研究的价值。因此,本章就宜昌方言熟语中的惯用语和俗语而展开。宜昌方言惯用语和俗语的语法结构比较复杂,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单体结构和双体结构。每一大类下面,又可根据结构特点、语法关系的不同分成若干小类。另外,俗语还有三体结构的存在。最后,从语义特征和语义的构成方式两个方面来谈宜昌方言熟语的语义表达。绝大多数的宜昌方言惯用语和俗语的语义都耐人寻味,言在此而意在彼,既生动形象,又幽默诙谐,细细品味后便不禁为人类的智慧而赞叹。第三章是宜昌方言熟语的文化观照。本章首先对“文化”这个概念进行了相关介绍并界定本文采用的是广义的文化概念,然后论述了熟语与文化的关系,即:熟语与文化密不可分,熟语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第二节从语音、语形和语义三方面探讨宜昌方言熟语的文化内涵,涉及汉民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委婉含蓄的语用心理和重意象的审美心理。最后,总结出宜昌方言熟语的形成有八大方面的文化理据,即传统文化的道德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小农经济文化、军事文化、官场文化、中医中药养生文化和世俗文化,其中世俗文化又包括年时节令文化、习俗文化、衣食住行文化、消闲文化等。

宋艳丽[9](2019)在《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语言表达形式,因结构独特、语义丰富、诙谐幽默而备受青睐。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是歇后语中较为特殊的一类,目前相关研究还比较少见。除了绪论和结语,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第二章至第五章)对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进行考察。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选题缘起、歇后语的研究概况、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意义、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及语料的来源说明。第二章:对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及来源进行考察。首先梳理歇后语的由来、厘清与成语的渊源关系、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有效语料进行定量考察,认为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的来源主要有宗教、典籍、谜语和日常生活。第三章:对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的类型进行考察。以往研究侧重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关系,分类有交叉的地方。本文以歇底成语的意义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言谈举止类、学识修养类、为人处世类和社会风貌类等四类。第四章:对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的语用价值进行考察。主要表现在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表达特色三个方面。语体色彩综合了通俗易懂和端庄典雅的双重特点,产生了珠联璧合的语体效果;感情色彩有褒扬功能、贬义功能和中性陈说,因这种表达方式多用于日常生活交际中,借贬低打趣对方凸显说话者的情感态度,所以其中贬义功能色彩不容忽视;表达特色突出体现在生动形象、精简含蓄和幽默风趣等特点上。第五章:对成语用作歇底的原因进行考察。主要有三点:一是成语自身的特点,歇底原本的形式因语音和语义与四字成语相近而借用成语语音和语义;二是成语所蕴涵价值观符合歇后语的意义引申;三是雅俗共赏的表达需求。第六章:结语。总结全文并指出文章不足之处。

潘丽竹[10](2019)在《宜都梆鼓中的方言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宜都梆鼓是指梆与鼓呈阶梯状叠放,演员自己击打梆和鼓,说唱结合的一种表演形式。宜都梆鼓的表演形式分为表、白、数、唱,其表演形式与宜都梆鼓中的方言现象息息相关。但目前,关于宜都梆鼓的研究较少,还停留在收集整理工作和对曲牌名的研究上,对宜都梆鼓中的方言现象使用缺乏系统阐述,理论基础薄弱。本文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宜都梆鼓中的方言语音、词汇、语法进行系统考察。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宜都梆鼓与宜都方言语音之间的关系。整理出宜都梆鼓发音人的音系,共18个声母,35个韵母,四个声调分别为阴平45调,阳平13调,上声33调,去声35调。结合具体曲目脚本归纳常用韵脚字和押韵方式。为探究宜都梆鼓中乐调与字调的关系,以《谜中情》为例开展了三个语音实验:实验一与实验二录制了女旦在《谜中情》中的唱词乐调和方言字调,并导入Praat语音分析软件绘制乐调与字调的音高曲线图。乐调指唱词的唱腔,字调指用宜都方言将唱词口头表述。实验证明宜都梆鼓中乐调和字调的音高趋势存在相顺与相背两种倾向。相顺指音高趋势一致,相背指在一句话中某些字的音高趋势不一致。造成相背的原因可能是受旋律影响改变乐调音高、或在字调中受到连读变调影响、或乐调与字调被双重影响。实验一与实验二共同证明了,从整体上看乐调与字调的音高曲线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乐调与字调的音高相背主要是由于旋律变化造成的。实验三基于统计的方式,用国际音标标记乐调、字调的声韵母。通过女旦在《谜中情》唱词的字频分布表,归纳乐调和字调的声韵母特点和演唱特点:唱词中的边音鼻音一律为鼻音;字调中的平翘舌一律读成平舌,乐调中的平翘舌不分。演员在演唱中使用的爆破音较少,擦音、塞擦音较多;韵母以齐齿呼、开口呼居多,与人物塑造和情感基调有关。第二部分研究宜都梆鼓与宜都方言词汇之间的关系。宜都梆鼓方言词的使用与宜都梆鼓表演形式息息相关。文章选取十个具有代表性的梆鼓脚本,将脚本中的词汇分为8大类,31小类,其中最具方言特色的词汇是亲属称谓以及俗语、歇后语、谜语。亲属称谓主要出现在宜都梆鼓说词中,说词中亲属称谓词的背称与面称的选用与宜都梆鼓演唱形式有关。在表和插白中一般使用背称;数可以根据人物内容需要选择背称与面称中的任意一种;在对白中一般使用面称;当剧情需要借角色之口向观众传递人物身份信息时,对白中也可以使用背称。除演唱形式外,宜都梆鼓说词中的亲属称谓还会受到剧本设定语境的影响,语境主要包括语言习惯、背景时代、场合、角色年龄、地位、学识、对话目的等。宜都梆鼓中的俗语、歇后语主要出现在说词对白中。俗语分为中性义与贬义,常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贬义;歇后语分为“引”和“注”,“注”主要通过伴舞之口表达讽刺义。谜语通常以结构对称的方式在唱词中出现;以结构非对称的方式出现在说词中,此时谜面与谜底之间需加上衔接词“哦”。第三部分研究宜都梆鼓与宜都方言语法之间的关系。宜都梆鼓中的方言语法包括衬词、语气词“哒”、后缀“子、头”,重叠与小称名词。其中衬词独具特色,根据篇幅、位置可分为不同类别,宜都梆鼓中的间衬作用特殊,可以切分韵律词,突破语法结构,强调句子中的核心成分,补充旋律弱拍。除此之外,宜都梆鼓中有四种基本句类,即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文章结合具体脚本对四种句类分类,并着重分析其语用功能。否定陈述句在唱词中常用否定词“无、没、不”,在说词中常用“不、没得、不得”。感叹句在唱词中主要靠旋律音高实现感叹语气,在说词中主要通过语气词、语调等方式表示感叹语气;除表达人物情感外,还可以作为曲目中某一段故事情节开始或结束的标志。宜都梆鼓中的祈使句主要起到提醒观众注意、间接更换话题、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宜都梆鼓中的疑问句构成了人物之间的对白,推动情节的发展与话题更新。第四部分探讨宜都梆鼓的发展传承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宜都梆鼓中的方言语音、词汇逐渐规范化,缺乏对宜都梆鼓中方言现象研究,缺失方言教育等。地方曲艺是民族文化的重大财富,我们应该重视方言教育,重视宜都方言的整理工作,留住乡土特色,保护当地方言和文化资源。地方曲艺包含丰富的文化习俗和语言资源,我们要做地方曲艺文化的传承者、宣扬者,做方言资源的保护者、继承者,让我们的地方曲艺与方言继续传承,生生不息。

二、歇后语的语义结构及释义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歇后语的语义结构及释义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聊斋俚曲集》歇后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歇后语的界定
    第五节 《聊》版本说明
第二章 《聊斋俚曲集》歇后语的语法结构分析
    第一节 引子的语法结构
    第二节 注释的语法结构
    第三节 引子与注释的组合结构
第三章 《聊斋俚曲集》歇后语的句法实现
    第一节 独立成句
    第二节 充当复句分句
    第三节 充当句法成分
    第四节 引注分置
第四章 《聊斋俚曲集》歇后语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语义内容的分类
    第二节 语义双层性的实现机制
    第三节 《聊》歇后语的色彩意义
第五章 《聊斋俚曲集》歇后语的标点符号运用
    第一节 不同版本《聊》歇后语标点符号的运用
    第二节 《聊》歇后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思考
第六章 《聊斋俚曲集》歇后语的总体语言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 《聊斋俚曲集》歇后语引子、注释语法结构总表
附录二 《聊斋俚曲集》歇后语引注组合的结构关系总表
附录三 《聊斋俚曲集》歇后语语义双层性的实现机制总表
附录四 不同版本《聊斋俚曲集》歇后语引注之间标点符号使用情况总表
致谢

(2)歇后语的认知构建与解读阐释 ——以人物歇后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人物歇后语的分类
    第一节 以歇后语前半部分的人物类别为视角
    第二节 以歇后语前后之间的语义关联为视角
    第三节 以歇后语后半部分的语义层次为视角
第二章 歇后语隐喻语句的认知语用分析
    第一节 构喻者角度的歇后语隐喻语句认知语用分析
    第二节 解喻者角度的歇后语隐喻语句认知语用分析
第三章 歇后语隐喻语句构建与解读的认知流程
    第一节 构喻者角度的歇后语隐喻语句认知构建流程
    第二节 解喻者角度的歇后语隐喻语句认知解读流程
    第三节 歇后语隐喻语句构建与解读的认知流程
    第四节 歇后语构建与解读过程中体现的主体性
第四章 汉语学习者的歇后语隐喻语句解读测试
    第一节 测试准备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解读测试的语料分析
第五章 结论
附录1 歇后语隐喻语句解读测试语料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一、选题缘由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4)关联视域下歇后语语义结构及语境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歇后语封闭语境下的语义结构问题
    (一)引子—注释[语表]—目标对象[引子—现实]
        1. 指别类
        2. 陈述类
    (二)引子—注释[语里]—目标对象[注释—潜存]
        1. 替换
        2. 转移
二歇后语语义结构与动态语境的互动关联
    (一)基于相似性关联
        1. 转指
        2. 比喻
        3. 词义析出
        4. 褒贬转换
    (二)约定创立性关联
三结论及展望
    1.继续关注歇后语的语义问题,同时与形式研究相结合
    2.关注歇后语的历史层次分析
    3.关注歇后语研究的实践领域
    4.注重歇后语的交叉学科研究

(5)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反义共现构式的界定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
        2.1.1 反义词共现的频率研究
        2.1.2 反义词共现的句法结构和语篇功能研究
        2.1.3 反义词共现的规约性和非规约性研究
        2.1.4 反义词共现的排序规律研究
        2.1.5 反义词共现的神经认知研究
        2.1.6 反义词共现的跨语言研究
        2.1.7 小结
    2.2 国内相关研究
        2.2.1 反义复合词研究
        2.2.2 反义词共现成语研究
        2.2.3 反义词共现构式研究
        2.2.4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认知语言学
        3.1.1 构式语法
        3.1.2 构式化
        3.1.3 认知语法
    3.2 语用学
        3.2.1 合作原则
        3.2.2 言语行为理论
    3.3 本研究的工作框架: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分析模型
        3.3.1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分析模型的构建理据
        3.3.2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分析模型
    3.4 小结
第四章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关系
    4.1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
        4.1.1 人脑百科知识集为前提
        4.1.2 构式语境和言者意图为双重驱动力
        4.1.2.1 陈述句与提供信息的互动
        4.1.2.2 疑问句与索取信息的互动
        4.1.2.3 陈述、疑问、感叹和祈使句与以言行事的互动
        4.1.3 识解方式的直接决定作用
        4.1.3.1 聚焦
        4.1.3.2 突显
        4.1.3.3 视角
        4.1.3.4 详略度
    4.2 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形成机制的对比
        4.2.1 形义对称类的形成机制对比
        4.2.1.1 基于相同的聚焦
        4.2.1.2 基于相同的突显
        4.2.1.3 基于相同的视角
        4.2.1.4 基于相同的详略度
        4.2.2 义对称而形不对称类的形成机制对比
        4.2.2.1 基于不同的聚焦
        4.2.2.2 基于不同的突显
        4.2.2.3 基于不同的视角
        4.2.2.4 基于不同的详略度
    4.3 反义共现构式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
        4.3.1 并列关系
        4.3.1.1 反义并列
        4.3.1.2 等义并列
        4.3.2 逻辑关系
        4.3.3 自主—依存关系
    4.4 汉英反义共现构式内部语义结构关系对比
        4.4.1 对称性
        4.4.2 非对称性
        4.4.2.1 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的交叉对称
        4.4.2.2 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的无对应体情况
    4.5 小结
第五章 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类型及其特征
    5.1 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类型
        5.1.1 加合义
        5.1.2 中和义
        5.1.3 偏指义
        5.1.4 比喻义
        5.1.4.1 以“明喻”产生的比喻义
        5.1.4.2 以“隐喻”产生的比喻义
        5.1.4.3 以“转喻”产生的比喻义
        5.1.4.4 以“隐转喻”产生的比喻义
        5.1.4.5 以“博喻”产生的比喻义
        5.1.4.6 以“虚喻”产生的比喻义
        5.1.4.7 以“扩喻”产生的比喻义
        5.1.4.8 以“较喻”产生的比喻义
        5.1.4.9 以“曲喻”产生的比喻义
        5.1.5 规约义
    5.2 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特征
        5.2.1 互文性
        5.2.1.1 形式对称
        5.2.1.2 意义互补
        5.2.2 组构性
        5.2.2.1 高组构性
        5.2.2.2 中组构性
        5.2.2.3 低组构性
        5.2.3 主观性
        5.2.3.1 构式对反义名词的压制
        5.2.3.2 构式对反义动词的压制
        5.2.3.3 构式对反义形容词的压制
        5.2.3.4 构式对反义副词的压制
        5.2.3.5 构式对反义数词的压制
        5.2.4 交互主观性
        5.2.4.1 主观性作为前提
        5.2.4.2 构式语境参与主观交互过程
        5.2.4.3 主观交互的实现过程
        5.2.4.4 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连续统
        5.2.5 动态性
        5.2.5.1 意义的动态性
        5.2.5.2 功能的动态性
        5.2.5.3 形式的动态性
    5.3 小结
第六章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
    6.1 关于话语标记语
    6.2 个案选取依据及语料库介绍
    6.3 汉语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以“你信不信”为例
        6.3.1 “你信不信”的语用地位
        6.3.2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演化过程
        6.3.3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演化动因:主观化
        6.3.4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语用功能
        6.3.4.1 强化断言
        6.3.4.2 肯定推测
        6.3.4.3 警告威胁
        6.3.4.4 自信自负
        6.3.4.5 重申强调
        6.3.5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变体形式
    6.4 英语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以“ladies and gentlemen”为例
        6.4.1 “ladies and gentlemen”的语用地位
        6.4.2 呼唤标记语“ladies and gentlemen”的演化过程
        6.4.3 呼唤标记语“ladies and gentlemen”的演化动因:语用化
        6.4.4 呼唤标记语“ladies and gentlemen”的语用功能
        6.4.4.1 称呼招呼、问候寒暄
        6.4.4.2 开启会话、引发关注
        6.4.4.3 保持话轮、填补空白
        6.4.4.4 放弃发言权、终止话轮
        6.4.4.5 信息修正信号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

(6)《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术语解析
    §1.7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称名研究
        §2.1.1 国外古代与现代哲学蕴含的称名学思想
        §2.1.2 国外现代称名研究
    §2.2 中国的称名研究
        §2.2.1 中国古代哲学的称名学思想
        §2.2.2 中国古代语言称名实践
        §2.2.3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称名研究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词语称名认知过程模式——两化六段式
    §3.1 属性感知阶段
    §3.2 认知识解阶段
    §3.3 认知联想阶段
    §3.4 语义结构阶段
    §3.5 称名结构阶段
    §3.6 语素赋予阶段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词语称名原则及影响因素
    §4.1 称名潜势
    §4.2 称名降维
    §4.3 称名原则
        §4.3.1 明晰性原则
        §4.3.2 经济性原则
        §4.3.3 表达力原则
    §4.4 影响因素
        §4.4.1 认知方式的影响
        §4.4.2 语言系统的影响
        §4.4.3 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五章 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的社会协商模式
    §5.1 威权模式
    §5.2 精英模式
    §5.3 草根模式
第六章 实证研究:现代汉语职业称名研究
    §6.1 研究内容
    §6.2 研究对象
    §6.3 研究方法
    §6.4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6.4.1 现代汉语职业称名词语中论元角色及谓词类型研究
        §6.4.2 现代汉语职业称名词语称名结构类型研究
        §6.4.3 现代汉语职业称名词语类型研究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内容总结
    §7.2 研究的创新性
    §7.3 研究不足之处
    §7.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现代汉语职业称名语料库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湖北宜昌方言熟语研究 ——基于《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现状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宜昌方言熟语的类型及特点
    第一节 熟语概念界定
    第二节 宜昌方言熟语的类型
    第三节 宜昌方言熟语的特点
    小结
第二章 宜昌方言熟语的语法及语义分析
    第一节 宜昌方言熟语的语法结构
    第二节 宜昌方言熟语的语义表达
    小结
第三章 宜昌方言熟语的文化观照
    第一节 熟语与文化
    第二节 宜昌方言熟语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宜昌方言熟语的文化理据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9)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题缘起
    1.2 研究概况
        1.2.1 歇后语共时研究概况
        1.2.2 歇后语历时研究概况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语料说明
第二章 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及来源
    2.1 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
        2.1.1 歇后语的由来
        2.1.2 成语与歇后语的关系
        2.1.3 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的界定
    2.2 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的来源
        2.2.1 来源于宗教
        2.2.2 来源于典籍
        2.2.3 来源于谜语
        2.2.4 来源于日常生活
第三章 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的类型
    3.1 歇后语的已有分类模式
        3.1.1 两分法
        3.1.2 五分法
        3.1.3 其他分类
    3.2 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的分类
        3.2.1 言谈举止类
        3.2.2 学识修养类
        3.2.3 为人处世类
        3.2.4 社会风貌类
第四章 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的语用价值
    4.1 语体色彩
    4.2 感情色彩
        4.2.1 褒扬功能
        4.2.2 贬义功能
        4.2.3 中性陈说
    4.3 表达特色
        4.3.1 生动形象
        4.3.2 精简含蓄
        4.3.3 幽默风趣
第五章 成语用作歇底的原因探析
    5.1 成语自身的特点
        5.1.1 成语的语音
        5.1.2 成语的语义
    5.2 成语蕴涵的价值观
    5.3 雅俗共赏的表达需求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宜都梆鼓中的方言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宜都地理人文与宜都梆鼓概况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对象、方法、意义与语料来源
第一章 宜都梆鼓与宜都方言语音
    第一节 宜都方言音系
    第二节 传统语音学视角下宜都梆鼓的音韵分析
    第三节 实验语音学视角下宜都梆鼓乐调与字调的对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宜都梆鼓与宜都方言词汇
    第一节 宜都梆鼓中方言词汇的分类
    第二节 宜都梆鼓中亲属称谓词的使用特点
    第三节 宜都梆鼓中的俗语、歇后语与谜语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宜都梆鼓与宜都方言语法
    第一节 宜都梆鼓中的衬字、衬词与衬句
    第二节 宜都梆鼓中的助词“哒”
    第三节 宜都梆鼓中的语缀
    第四节 宜都梆鼓中的重叠
    第五节 宜都梆鼓中的小称名词
    第六节 宜都梆鼓中的基本句类及语用功能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宜都梆鼓的发展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宜都梆鼓的发展问题
    第二节 宜都梆鼓的发展建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谜中情》曲谱
附录二:声母与韵母在乐调和字调中的特点
附录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四、歇后语的语义结构及释义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聊斋俚曲集》歇后语研究[D]. 杜洪英. 青岛大学, 2020(02)
  • [2]歇后语的认知构建与解读阐释 ——以人物歇后语为例[D]. 徐伊丹.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4]关联视域下歇后语语义结构及语境互动[J]. 李璐溪.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2)
  • [5]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 芦晓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6]《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7]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过程研究[D]. 刘晓波. 吉林大学, 2019(02)
  • [8]湖北宜昌方言熟语研究 ——基于《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D]. 张友丽. 三峡大学, 2019(06)
  • [9]歇底为成语的歇后语考察[D]. 宋艳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宜都梆鼓中的方言现象研究[D]. 潘丽竹. 三峡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谢侯语的语义结构与解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