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化:中国电视艺术的现实与未来(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彤[1](2021)在《城与人的形塑 ——刘家成导演的京味剧研究》文中认为
郑文杰[2](2021)在《川剧题材纪录片的影像书写与实践 ——以《蜀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毋嘉敏[3](2021)在《新时代背景下科技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话语研究》文中指出
赵力坤[4](2021)在《中国当代“轻氧”纪录片研究》文中指出
白宇恒[5](2021)在《《大耳朵图图》系列动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祝姗姗[6](2021)在《1983-2020年央视春晚的舞美技术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央视春晚”)作为一种文化媒介和文化载体,在中国电视文艺晚会的品牌化发展过程中,为中国例行了几千年的“年文化”补充了鲜活且典型的案例,也让电视文艺晚会承载了许多内涵和意义。而央视春晚舞美设计由于数字技术的介入,审美环境和艺术生态发生变化,每个时代转型背后都蕴涵着技术逻辑规律,使人们呈现出迥异的文化审美体验。“真实”与“虚拟”边界的模糊,满足受众“沉浸式”体验着技术营造的“不真实的真实”虚拟环境的审美期待。本文拟从技术美学的实践转向为视角,结合符号学、现象学等理论与方法,对1983-2020年央视春晚的舞美物质生产与视觉文化的审美关系进行了探索和分析。首先,分阶段分析了1983-2020年央视春晚舞美的技术革新及引发的美学突破与创新。其次,从央视春晚舞美的技术嬗变下所呈现的非物质性、多维性、交互性等外在审美新特征探索当代央视春晚舞美内在的逻辑体系。再次,从央视春晚舞美影像的视觉语言、视觉叙事和审美反思方面阐述了影像的“超真实”性,同时在视觉体验转变下探究了关于央视春晚舞美视觉奇观及舞美灯光、服装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内化的技术美学建构。最后,探索舞美技术转变下央视春晚受众已有审美记忆的转变以及审美体验重构带来的意识形态的实践转向,并探讨由此产生的技术美学价值及审美思辨带来的社会文化意义。在当下,得益于技术对现实生活的大规模介入,艺术与生活呈现出视域融合新态势。本文,透过视觉文化时代审美特点,审视电视艺术整体的探索轨迹,从技术与艺术的思辨角度探索大众视觉审美文化。聚焦央视春晚舞美前沿和虚拟舞美幻境技术,解读上述技术对促进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意义,并针对央视春晚舞美这一具体实践,探究其电视技术理念的积淀和大众审美经验的重构,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构建理论基础。
屈菁[7](2020)在《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学派”动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它包含源自于中华民族深沉文化内涵的故事内容,体现探索民族艺术之路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艺术表现语言,是由中国艺术家在特定阶段创作并在世界上获得较高认同的动画艺术创作。它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具有明显的未来指向性。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观照“中国学派”动画,研究的重点主要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期,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主体,其他时期具有相同风格的动画创作为延伸,以特伟、“万氏兄弟”、靳夕等人为核心而创作的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特点的中国动画。本研究引入创作论、作品构成论、艺术接受论,结合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补充口述史及访谈资料,以图像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要素分析法与归纳法对“中国学派”动画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通过对“中国学派”动画创作思想、创作团队、动画作品、接受群体的分析,检视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兴起的“中国学派”动画三十余年来生产运作的基本模式,旨在研究在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中国学派”动画迅速崛起并取得较大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和外部助推力,以期对新时代中国动画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学派”动画进行宏观的脉络梳理。回溯了“中国学派”动画兴起、形成、高潮与衰落的发展过程,并对“中国学派”动画两次高潮产生的原因、特征、表现进行了划分,以世界的角度分析了作者与作品的创作活动。第二部分对创作主体进行研究。将“中国学派”动画的主要创作者分为编剧、导演、绘制者三个部分,从三者各自在创作群体中所承担角色、创作的构思、心理特征方面研究分析,并从其呈现的艺术性、重要性,得出创作主体在“中国学派”动画中拥有的特性与共性。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学派”动画创作过程的研究。从创作主体的心理研究、创作过程研究、创作手法研究等方面,剖析了创作主体形成的心理特征、心理机制,以及创作过程中动因、构思与艺术表现三个阶段对动画实体性的表达与精神上的表达,分析了动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写实与虚构的表现手法。第四部分主要为“中国学派”动画作品研究。对“中国学派”动画的作品构成、故事原型、艺术形象、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此探讨“中国学派”动画的艺术特色,以及其与同时代世界主要动画流派的相互影响。第五部分对“中国学派”动画的受众进行研究。从“中国学派”动画预期受众、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受众的接受心理、受众解读方式等,对“中国学派”动画的受众在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探讨。第六部分对“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从“中国学派”动画生产的上层规划、创作主体的努力、优质作品的产出等角度进行探讨。对中国动画发展的自我建构与认同,中国动画的艰难探索与多维突破给予反思。在对“中国学派”动画的产生背景、创作主体、创作过程、动画作品、受众群体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指出,“中国学派”动画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后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其特殊的生产运作模式。具体而言,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国学派”动画,从作品构思、制作到发行放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衔接,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稳定的机制,构建了一个以国家文艺思想为顶层设计,国家财政拨款为后盾支持,专业合作团队为中坚力量,高质量作品为展示方式,少年儿童为受众主体,有上层规划、有制度保障、有专业组织、有明确目标、有巨大成效、有大众基础的自上而下、相互作用的“金字塔模式”。综合考察“中国学派”动画的成功经验,探索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反思其不足,对当代多元文化背景和全新技术环境下,中国动画在全球如火如荼的文化与商业竞争中树立民族自信,既能保持民族风格而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视野,更好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文豪[8](2020)在《雏凤清于老凤声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心雕龙》有云:“评者,平理,”即评价、裁判;“论者,伦也”,即阐发道理。”同样是《文心雕龙》,其《神思》篇提到:“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刘勰不会想到,《文心雕龙》中提到的“评论”与一千多年后出现的将时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梦想变为现实的“电视”结合,诞生了一种名为“电视批评”的新鲜事物。中国电视事业只有短短60年发展历史。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电视作品文化取向的多元共生,艺术质量的日渐成熟,历经产业化转向的中国电视行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电视传播内容的不断完善和丰富,为本国电视批评展示了广阔空间,推动着本国电视批评全面快速发展。与电视批评创作实践一片繁荣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下本国电视批评理论研究成果的缺失与匮乏。当前,本国电视批评理论研究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对基础理论的挖掘与完善,二是缺乏对现实的有力回应。前者导致整个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看似繁茂却主干单薄,看似高耸云天却根基不稳;后者导致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日渐脱离,无论是理论的创生还是增殖,都因其既无法改善电视批评的生态环境也无法纠正电视批评的错误创作导向而根本不为电视从业人员所重视。电视文艺批评虽是电视批评的细小分支,但前者却是当下中国电视批评理论研究最受学界关注的部分。放眼全球,唯有中国电视名正言顺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承担着传播信息之外的宣传舆论作用和教育引导功能。因此,以电视文艺为研究对象的中国电视文艺批评最能体现电视批评者的学术品德和价值追求,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的美学情趣和文化立场,具有最鲜明的民族特色。长期以来,国内电视学者并未意识到中国电视文艺批评实际上分别从古典文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及西方电视研究学术成果处汲取理论滋养。部分学者只重视西方学术成果,却忽视了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古典文论中的某些思维成果同样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批评主体的创作。不仅如此,部分研究者更轻忽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对电视文艺批评创作主体道德修养的严格约束。正是由于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疏远和漠视,导致当前电视文艺批评创作实践中屡屡出现与核心价值相背离的错误倾向。因此,厘清并重申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的三大理论来源,既是建构全新的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的必要举措,又是解决电视文艺批评创作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正本清源后,本国电视文艺批评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或将从此跨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窦金启[9](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提出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游宇[10](2018)在《中国动画40年:理想的声音与艰难的历程》文中认为本文从历史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阐释当代中国动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改革开放40年中国动画发展做一次算不上绝对全面但却认真而真诚的关照,烛照中国动画人在通向艺术与商业平衡的理想声音的召唤下,用自己辛勤的创作实践兑现着艰难的艺术之旅。
二、民族化:中国电视艺术的现实与未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化:中国电视艺术的现实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6)1983-2020年央视春晚的舞美技术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技术美学与电视技术美学研究 |
1.3.2 关于央视春晚的舞美研究 |
1.4 研究依据 |
1.4.1 理论依据 |
1.4.2 技术依据 |
1.5 研究方法 |
2 央视春晚的舞美技术美学生成语境 |
2.1 技术演进与媒介创新 |
2.1.1 平面载体阶段(1983-2004) |
2.1.2 空间建构阶段(2005-2011) |
2.1.3 立体空间阶段(2012-2018) |
2.1.4 多维虚拟阶段(2019-2020) |
2.2 技术变革引发美学突破与创新 |
2.2.1 舞美技术美学突破 |
2.2.2 舞美技术增强“美学意境” |
3 央视春晚的舞美技术美学新特征 |
3.1 非物质性:虚拟存在与拟真现实 |
3.1.1 还原现实 |
3.1.2 模拟幻想 |
3.2 多维性:非线性与全感官 |
3.3 交互性:数字实践与身体在场 |
4 央视春晚的舞美技术美学建构 |
4.1 舞美影像呈现的“超真实”感 |
4.1.1 “超真实”视觉语言建构 |
4.1.2 图像时代“超真实”视觉审美 |
4.1.3 视觉审美“超真实”反思 |
4.2 舞美技术美学“奇观” |
4.2.1 科技视觉的奇观 |
4.2.2 传统元素的奇观 |
4.3 舞美技术视觉语汇 |
4.3.1 舞美灯光的时空叙事 |
4.3.2 舞台灯光的多元“混搭” |
4.4 舞美服装技术韵致之美 |
4.4.1 央视春晚女主持人服装塑造“年代”视觉盛宴 |
4.4.2 央视春晚女主持人服装结构设计传统美学元素分析 |
5 央视春晚的舞美审美体验重构 |
5.1 审美主体的传统文化记忆 |
5.2 审美体验与舞美技术超越 |
5.2.1 审美错觉:技术距离与数字沉浸 |
5.2.2 抽象满足:感性直觉与理性升华 |
5.3 审美体验的传统文化升华 |
5.3.1 符号内化:传统文化的技术渗透 |
5.3.2 陌生处理:传统符号的当代应用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7)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 |
2.研究综述 |
3.研究范畴及概念界定 |
4.研究内容及方法 |
5.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的兴起与发展 |
1.1 序曲(1924-1948) |
1.1.1 孕育与铺垫 |
1.1.2 战乱中的动画 |
1.2 摸索与萌芽(1949-1954) |
1.2.1 技术的摸索 |
1.2.2 “中国学派”动画的萌芽 |
1.3 第一次创作高潮——民族之路的开创(1958-1965) |
1.3.1 迅速的成长 |
1.3.2 表现与成因 |
1.3.3 深远的影响 |
1.4 中国动画的跌宕与复兴(1966-1987) |
1.4.1 跌宕与复苏 |
1.4.3 再次辉煌 |
1.4.4 改革浪潮的冲击 |
1.5 衰落与机遇(1988-1999) |
1.5.1 挣扎后的凋零 |
1.5.2 多重的困境 |
1.5.3 探寻与机遇 |
1.6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学派”动画的创作主体研究 |
2.1 具有特色的动画导演 |
2.1.1 导演在创作主体中的角色 |
2.1.2 导演的审美理想 |
2.1.3 导演的艺术观 |
2.2 富有想象力的编剧 |
2.2.1 编剧承担的角色 |
2.2.2 编剧的取材意图 |
2.2.3 编剧的艺术追求 |
2.3 民族风格的绘制者 |
2.3.1 绘制的角色 |
2.3.2 绘制者的风格特点 |
2.3.3 绘制者的重要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学派”动画创作研究 |
3.1 创作心理 |
3.1.1 创作主体的心理特征 |
3.1.2 创作心理机制 |
3.2 创作过程 |
3.2.1 创作动因 |
3.2.2 创作构思 |
3.2.3 艺术表达 |
3.3 创作手法 |
3.3.1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
3.3.2 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作品研究 |
4.1 作品的构成 |
4.1.1 丰富充实的内容 |
4.1.2 相得益彰的形式 |
4.2 故事原型 |
4.2.1 神话原型 |
4.2.2 民间原型 |
4.2.3 寓言故事原型 |
4.3 艺术形象 |
4.3.1 差异化的定位 |
4.3.2 综合性的塑造 |
4.3.3 多方位的特点 |
4.4 风格特点 |
4.4.1 多样的构图方式 |
4.4.2 丰富的色彩表现 |
4.4.3 艺术风格 |
4.5 同时代的世界动画 |
4.5.1 欧洲的动画 |
4.5.2 美国的动画 |
4.5.3 日本的动画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学派”动画的受众分析 |
5.1 受众类型与特点 |
5.1.1 预期受众 |
5.1.2 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 |
5.2 接受心理分析 |
5.2.1 受众心理动机 |
5.2.2 受众解读方式 |
5.3 受众在“中国学派”动画传播中的作用 |
5.3.1 传播目的 |
5.3.2 传播效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及其影响 |
6.1 “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构建 |
6.1.1 国家政治推力与经济支持 |
6.1.2 创作主体的动画理想与集体努力 |
6.1.3 作品的民族风格与多样表达 |
6.1.4 受众的明确定位与审美取向 |
6.2 “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的影响 |
6.2.1 中国动画发展的自我建构与自我认同 |
6.2.2 中国动画的艰难探索与多维突破 |
6.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949年——1999 年中国动画作品获奖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雏凤清于老凤声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批评”一词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从“诗文评”到文学批评 |
一、蔚为大观的“诗文评” |
二、近代中国的文学批评 |
第二节 西方学术体系中的文学批评 |
第二章 电视文艺批评的概念及特征 |
第一节 电视文艺批评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
一、电视文艺批评概念界定 |
二、电视文艺批评与电视文艺评论 |
第二节 电视文艺批评的学术品格 |
一、价值导向与批判内核 |
二、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 |
三、理性思辨与理论指引 |
第三章 古典文论与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
第一节 “文以载道”观与电视文艺批评 |
一、“文以载道”观的发生及流变 |
二、“文以载道”观与当代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
第二节 古典文论范畴与电视文艺批评的会通与差异 |
一、“比兴”说与电视文艺批评 |
二、“文气”论与当代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
三、“妙悟”说与感悟式批评对当代电视文艺批评的启示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国化 |
一、作为理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国化进程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的电视文艺批评 |
一、人民本位与时代意识 |
二、中国精神与文化自信 |
第五章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
第一节 研究样本简介 |
一、样本构成 |
二、文本介绍 |
第二节 中西电视批评比较研究 |
一、经验批评与理论深化 |
二、遗失的文本与镜像 |
三、通向何方:社会、时代与人心 |
结论 |
附录一 引用文献汇总 |
附录二 欲女、恶魔与天使: 苏琪·斯塔克豪斯故事中的性别代理意识及欲望阐释 Agnieszka Stasiewicz-Bieńkowska |
附录三 美食大逃亡中的性别政治:韩国美食类综艺中的男性气质 李照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9)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
一、美国 |
二、法国 |
三、俄罗斯 |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
一、越南 |
二、蒙古 |
三、印度 |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
一、匈牙利 |
二、泰国 |
三、埃及 |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动画40年:理想的声音与艰难的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40年中国动画发展之路 |
(一) 新时期美术片的“第二春” (1978-1988) |
(二) 中国电视动画的大发展 (1989-2010) |
(三) 中国影院商业动画的回归与沉浮 (1999年至今) |
二、当代中国动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一) 民族化创作的虚弱表达 |
(二) 重美术而轻视听的“美术思维” |
(三) “训规儿童”的动画叙事模式 |
结语 |
四、民族化:中国电视艺术的现实与未来(论文参考文献)
- [1]城与人的形塑 ——刘家成导演的京味剧研究[D]. 刘思彤.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川剧题材纪录片的影像书写与实践 ——以《蜀韵》为例[D]. 郑文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3]新时代背景下科技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话语研究[D]. 毋嘉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4]中国当代“轻氧”纪录片研究[D]. 赵力坤.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大耳朵图图》系列动画研究[D]. 白宇恒. 西华大学, 2021
- [6]1983-2020年央视春晚的舞美技术美学研究[D]. 祝姗姗.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7]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研究[D]. 屈菁. 西北大学, 2020(07)
- [8]雏凤清于老凤声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D]. 文豪.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9]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中国动画40年:理想的声音与艰难的历程[J]. 游宇. 电影艺术,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