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线电视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应对(论文文献综述)
胡尊栊[1](2020)在《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工智能强势进入新闻业,带来了新闻生产、分发、体验各个系统的颠覆和重构,国内外媒体对智能技术均表现出积极拥抱的态度。国际上,大型科技公司占据了人工智能的底层技术,如微软、苹果、谷歌等,国际传统媒体积极拥抱智能技术,美联社于2014年发布WordSmith,使用机器人写稿。国内,商业媒体中,今日头条于2012年发布第一个版本,成为算法分发的开端,主流媒体也积极拥抱技术,新华社发布媒体大脑,在近几年的两会报道中,也频频看到智能技术的身影。本文将人工智能新闻置于媒介环境学派和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框架下进行探讨。将“身体”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是人的延伸,而延伸意味着截除。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实现了人在某方面的延伸,同时一些方面被截除了,这些被截除的部分则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新闻的生产系统中,人工智能延伸了人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在新闻的分发系统中,延伸了媒介对用户的理解力、与用户的关联度以及和用户间的互动性;在新闻体验系统中,则延伸了用户的感知能力,带来了用户体验感的升维,可以用保罗·莱文森所言的“前技术时代”的方式去感知信息,获得更加具身性的媒介体验。新闻的生产系统、分发系统和体验系统是构成媒介系统的子系统。在帕森斯AGIL分析框架下,分别负责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和整合功能,维模功能则由散见于各子系统的职业规范、行业规范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所负责。适应功能意味着媒体向环境中采集信息并生产出完整的新闻作品,目标达成功能意味着媒体向用户交付新闻作品,完成了监控环境、社会协调和传衍文化遗产的目标,整合功能意味着围绕着用户喜好和行为信息所构成的用户沉淀平台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维持用户粘性的同时,在客观上,用户的喜好、行为等信息是新闻体验系统协调新闻生产系统和新闻分发系统的手段,将三个系统紧密整合在一起,更好的实现其功能。用户的喜好、行为等信息协调新闻生产,引导新闻生产的选题、采编方向等,同时也可以协调新闻分发,引导新闻内容在人群中的流向。在纵向看,新闻界所出现的如假新闻、信息茧房等问题是人的“截除”的不适应,也是媒介系统在升级过程中的摩擦和阵痛。这些所谓的“问题”在客观上往往暗示了媒介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旦有可利用的技术形式出现,很快就会投入使用。
张娣[2](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程瓯[3](2016)在《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信产业是中国近十几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电信产业视为自然垄断产业,电信服务的基础性、网络的完整性以及电信运营的规模经济性决定了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1994年,中国联通的进入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之后中国电信业经历了几次大的拆分,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2008年电信产业融合重组,形成电信、移动和联通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产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变革,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失衡、业务增长乏力的问题己经显现出来,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规制与竞争方面的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以后,如何形成均衡的市场竞争格局,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如何进一步完善电信监管机制,为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有效竞争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垄断性较强但又具有一定竞争性的电信产业来说,单纯用规制理论或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分析,都是有失偏颇的。因此,本文在“SCP”范式的基础上,结合电信产业的经济特性,将产业组织理论和规制理论相融合,构建了“政府规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这个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电信产业规制进行研究,结合“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新态势,对电信产业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为我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发展、电信产业政策和规制改革等提出新的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理论基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了介绍。对相关理论进行考察,在回顾自然垄断理论、规制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分析“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以及局限性。第二部分构建电信产业"R-SCP"理论分析框架,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介绍了我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结合电信产业所具有的自然垄断与竞争特性,构建"R-SCP"理论分析框架,在该理论框架内,规制、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都是电信产业的内生变量,规制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同时也受到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绩效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内容。运用"R-SCP"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不对称规制、“三网融合”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移动通信转售”、手机实名制等产业政策变化以及放松规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结合电信产业几次大的拆分和重组,对各个阶段的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组织及规制的影响,主要是第八章的内容。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影响,并以“微信”为例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语音、短信业务的替代作用,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和转型方向,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并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第五部分是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内容。介绍了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以及产业融合对电信规制的影响,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电信规制与改革经验,对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对全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研究表明,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受到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共同影响,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进一步放松规制,市场机制对电信产业组织的影响将越来越强。但由于电信产业所具有的网络特性,政府规制仍然有必要保持。政府需要改变直接用行政手段参与电信业产业组织调整的状况,更多地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调整,重点关注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塑造和保护。
苏超[4](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张爽[5](2013)在《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网融合在推动科技进步、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国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先后开展三网融合,推动了本国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为国民提供了质优廉价的多样化信息服务。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融和发展,在政策层面积极引导推动,出台了多项关于三网融合的政策规划,取得了一些进展:三网融合时间表已经制定,正在实施过程中;融合试点工作分两批在全国54个城市全面展开;新行业的产业链逐步形成。其中,试点工作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整合了基础网络资源;探索了多样化的融合模式;确立了非对称进入的原则;培育多元竞争主体,促进竞争有序开展。虽然试点城市的三网融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融合进程一直停滞不前,陷入“知易行难”的发展困局。究其原因,虽然存在市场机制发挥不畅、商业模式尚未成熟、技术标准有待统一等诸多外部困难,但以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监管体制存在巨大障碍、相关部门利益纠葛等为代表的内在矛盾,才是阻碍融合进程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界定政府在三网融合进程中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确保这些责任能够履行到位,将对三网融合在我国能否取得成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正是以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三网融合历程的全面回顾和政府责任内涵的系统辨析,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进行细致梳理,提出构建以法律责任、社会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技术责任为核心的我国三网融合政府责任体系。通过对五项责任逐一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完善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体系的建议,并以中国电信业为实例,对责任体系的可行性进行充分验证。当前,我国三网融合进程中主要存在:融合法律缺失、普遍服务体系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合理、行政手段干预过多、融合技术基础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政府在该领域的责任缺失,政府有必要在法律责任、社会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技术责任五个方面进行反思并履行其责任。在法律责任方面:要制定统一的三网融合法律,修订反垄断法律,创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加强政府法律执行能力建设,改革争议解决程序,做到执法必严。在社会责任方面:要通过立法规范普遍服务内容,引导主体自觉执行;健全利益协调与用户参与机制;推动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促进政府责任履行。行政责任方面:重组监管机构,成立高级别的监管委员会;调整监管体制,成立独立的监管机构;优化监管机构权责,实现业务和网络的分离监管。经济责任方面:推动基础网络建设,培育产业链快速形成;设立三网融合规制主体,明确机构的独立性和职能的合法性;规范市场秩序,减少行政干预;打破产权垄断,形成多元竞争主体;提供财政扶持,确保监管的公正性。技术责任方面:确定演进路线及国家技术标准,明确发展方向;建立技术监管体系,保障信息安全;建立行政监管体系,发挥协同管理效果。电信业作为我国三网融合中最具代表性的行业,上述五个方面的政府责任在其行业发展进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验证了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我国三网融合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本文的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不失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层面,本文拓展了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的主题和内容,填补了本领域内的某些缺陷和不足。尤其是从整个政府“大”责任的视角出发、结合国情进行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本土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为融合发展的突破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价值层面,论文的研究直接回应三网融合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和观点,为我国三网融合进程提供了一些极具实践意义的建议。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力图在研究主题、框架、内容、模型和方法上所有创新。从研究主题上看,行政学界对于三网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网融合的内容、模式、监管机构设置和准入机制设立等方面;经济学界则将内需拉动、产业链建设等作为研究重点;社会学界关注的是三网融合的普遍服务如何落实;至今还没有学者明确以“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为题进行系统地诠释与研究。从研究框架上看,本文将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界定为一个体系,包括:法律责任、社会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技术责任五个要素,并依照这五个要素的内在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分别进行论述分析,这样的研究架构在当前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中尚属首创。从研究模型上看,本文从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和我国融合的现实环境出发,创新地将政府责任作为三网融合中的一个内生变量,尝试建立包括电信企业、广电企业、终端设备制造企业、用户、中介组织和政府在内的三网融合模型,探讨这些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得出政府在三网融合中的角色定位和责任要求,为三网融合的发展提供保障。从研究方法上看,本文除应用公共行政学理论、法学理论等传统的政府责任理论外,还尝试运用管理学理论、生态学理论、系统论等研究政府责任,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探究三网融合各主体间的博弈关系和共生机制,分析在三网融合不同阶段政府责任的实现路径。三网融合作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将对我国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提高国民产业和社会的信息化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生产、生活需求。这其中,政府责任也将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发展而做出动态调整,以服务国民、服务经济、服务社会为宗旨,探索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政府责任体系,走有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之路。
饶德江,莫梅锋[6](2004)在《上下求索中创新开拓——2003~2004中国媒体发展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 媒体发展理论研究述评媒体发展宏观研究述评广播电视发展研究述评报刊业发展研究述评出版业发展研究述评网络发展研究述评广告经营与媒体发展研究述评2003~2004年中国的媒体发展态势凶猛。改版、合作、合并、交流、推广等媒体活动层出不穷。同样,在媒体发展研究上,各种媒介思想相互激荡,并产生火花,呈现出媒体发展研究更加深入、专门化和务实的特征。两年来,在研究过程中,媒体研究专家学者纷纷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媒体发展理论、宏观、中观和微观研究的视角,多元化的研究方法,结合我
戴红宇[7](2004)在《IBM中国有限公司整合技术服务部的发展过程及前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994年中国整合技术服务部开始战略转型,大力发展服务业务。经过十年的时间,员工从四十人发展到600人,年营业收入从零发展到近2亿美金,顺利实现了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的战略转型,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本文作者于1994年加入IBM中国有限公司,一直就职于服务部门,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了IBM整合技术服务部成长的历史。希望通过本文总结IBM整合技术服务部的成功经验和成长历程,从实践的角度为从事IT服务和处于高速成长的企业提供一些借鉴。根据管理重点的发展变化,笔者将IBM整合技术服务部的发展划分成四个阶段:起步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快速扩张阶段和整合发展阶段,并针对各个阶段展开分析。在每个阶段结合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其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重点列举整合技术服务部的主要举措和重大事件,内容涉及了变革的沟通,市场定位,销售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成本控制,服务质量管理等诸多方面。对四个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之后,根据当前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前景分析,提出整合技术服务部在前进道路上需要密切关注的领域,并提出管理对策,内容包括加强市场分析,实现客户满意,优化销售管理,实施生产率管理,以及如何理性对待成长。最后对IBM中国整合技术服务部的成长进行总结,分析其成功的秘诀,指出全球资源的依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和实施战略,优秀的领导者,成本控制,营销管理,客户满意等成功的关键因素。
赖云祥,沈曙,候立俊[8](2000)在《有线电视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应对》文中研究指明 计算机2000年问题形成于早期的电脑设计,当时为了节约昂贵的硬件系统开销,电脑的时钟系统仅用2位数来表示年份。然而,正是这个二位数的年份表示,使得全世界的商业电脑用户和个人电脑用户在这世纪交换之际,无法指望他们的电脑正常工作,此现象人们将它称之为“千年虫”问题或称Y2K”。 在有线电视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深入于有线电视系统的各个方面。有线电视的拍摄、制作、播出、传送、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在使用电脑。除了电脑以外,与电脑有着诸多共性的微处理器就与我
陈秋[9](1998)在《顺应知识经济浪潮 发展信息产业实现特区二次创业》文中认为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浪潮汹涌澎湃。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主体,也是高新技术的先导和核心。特区发展经济,最主要的是必须抓住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个根本。本文试图以深圳为例,论述我国经济特区应该如何顺应知识经济浪潮,全面推动信息产业的进程,加快高新技术...
许剑峰[10](2016)在《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文中提出本文选取太阳花运动为个案,探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所扮演角色,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藉此梳理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机理,思考信息时代媒体和社会历史宏观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本文采取“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以此为切入点,对研究问题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路径作出分析,并最终回到研究问题进一步讨论。本文使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层面综合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在分析时主要使用框架分析的方法进行“全样本”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论述。具体而言,本文选取中天新闻、TVBS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新闻e论坛和运动主办组织黑岛青脸书专页为新媒体的代表,分析它们对太阳花运动的内容呈现和报道框架,提炼“媒介镜像”层面的新旧媒体特点;之后从内容层面、行动层面对新旧媒体之间的互动做出分析,讨论这种互动与内容生产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新旧媒体内容呈现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提出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新旧媒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内在机理;最后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分析视角切入,分析太阳花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与文献的不断对话,梳理出导致运动发生和发展过程特殊呈现的宏观影响因素。本文最终得出了五点结论:第一,新旧媒体在对太阳花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报道框架和立场,社会运动“媒介镜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具有混合性与复杂性;第二,新旧媒体对社会运动的报道中,有着不同的内容生产逻辑;同时呈现出不对等的互动影响模式,新媒体处在弱势地位;第三,传统媒体深度作用于运动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建立“聚焦”、“造神”、“监督”、“促进权力集中”等方式影响运动结果;在此过程中,新媒体更多是作为运动现场的“组织”和“构建小众认同”的角色而存在;第四,社会运动重视传统媒体远超新媒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在各方面有意利用和迎合传统媒体的需求和逻辑;第五,宏观社会政治文化及其产生的历史因素,对社会运动有着巨大的催生作用,并影响和形塑了运动过程中的诸多呈现。在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社会运动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根本性的无解矛盾,导致二者间难以改变的相互依赖和不对等图景;同时,新媒体作为“参与式实践”在构建认同、凝聚小众文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角色;最后本文以社会运动为切口提出和讨论了信息时代下存在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以及新媒体本身的悖论;呼唤一种对新媒体技术更加中立的“辩证技术观”的回归。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研究意义,并结合文献提出了“社会运动”的定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仔细梳理了现有社会运动理论流派和发展,以及我国新媒体和社会运动研究概况,确立本研究的位置和理论储备;第三章是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对相关概念的廓清;第四章开始进入主体部分,对中天新闻、TVBS新闻、新闻e论坛和黑岛青脸书内容做了全样本分析,呈现出它们各自不同的报道框架和“运动镜像”;第五章是从中观层面对新旧媒体和运动之间互动的讨论,并结合运动发展过程特点分析出新旧媒体不同内容生产逻辑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与角色;第六章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角度分析了运动发展的宏观背景因素,讨论其在运动产生和呈现面上的巨大影响;第七章是结语,一方面对上述经验分析做简单回顾,另一方面对社会运动与媒体,以及新旧媒体在当今时代下的特点做出讨论,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几点不足和未来研究可能。
二、有线电视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应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线电视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人工智能 |
二、新闻传播 |
第四节 主要内容、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工智能和新闻传播的联姻 |
第一节 媒介技术的历时分析:技术与媒介的“联姻史” |
第二节 应用理论:媒介与技术联姻的“纽带” |
一、媒介环境学视域下的人工智能新闻 |
二、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下的人工智能新闻 |
第三节 人工智能赋能新闻传播: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介的正式联姻 |
第二章 人工智能新闻生产·分发·体验模式重构 |
第一节 生产力的延伸:人工智能赋能新闻生产 |
一、脚力的增强:从人到物扩充信息来源边界 |
二、眼力的延伸:算法辅助判断新闻价值 |
三、脑力的延伸:综合提升信息挖掘力、整合力与核查力 |
四、笔力的延伸:“机器”成为新的写作主体 |
五、小结 |
第二节 分发力的延伸:人工智能赋能新闻分发 |
一、理解力的延伸:人、算法、内容的三元互动 |
二、关联度增强:媒体、用户之间的关系“升温” |
三、互动性增强:以社群为核心的多维互动 |
四、小结 |
第三节 体验感的升维:感官的增强和再平衡 |
一、人性化的媒介接触:具身性的融媒趋势 |
二、内生化的媒介趋势:人与媒介的融合 |
三、小结 |
第三章 人工智能新闻出现问题 |
第一节 新闻生产系统:新旧生产力的冲突 |
一、传统采集力的截除:多利益主体与新采集力的冲突 |
二、传统加工力的截除:机器与人的关系问题 |
三、传统核查力的截除:假新闻与把关人理论的范式转移 |
四、小结 |
第二节 新闻分发系统:算法分发及其后果 |
一、算法黑箱:分发内容未知及其风险 |
二、算法偏见:平衡报道的破坏 |
三、算法囚徒:分发对象固化 |
四、小结 |
第三节 新闻体验系统:新体验与新问题 |
一、内容过载:劣币驱逐良币 |
二、拟态环境畸变与新知沟 |
三、小结 |
第四章 人工智能新闻问题应对及未来展望 |
第一节 新闻生产系统:多利益主体间冲突之应对与未来展望 |
一、新闻生产系统:要素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
二、新闻生产系统:结构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二节 新闻分发系统:算法分发问题及其化解 |
一、人机合作:短期解决方案 |
二、人机共生:长期解决方案 |
第三节 新闻体验系统:主动断连与自我克制 |
一、人与机器互相克制:短期解决方案 |
二、人与机器共同进化:长期解决方案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自然垄断理论 |
2.1.1 早期自然垄断理论 |
2.1.2 传统自然垄断理论 |
2.1.3 现代自然垄断理论 |
2.2 规制理论 |
2.2.1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 |
2.2.2 规制俘获理论 |
2.2.3 规制经济理论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3.1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2.3.2 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 |
2.3.3 传统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分析 |
2.4 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特性 |
2.4.1 中国电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2.4.2 电信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变化 |
2.4.3 电信企业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第3章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新问题 |
3.1 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1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初期 |
3.1.2 中国电信业市场拆分重组历程 |
3.2 中国电信产业监管政策演进 |
3.2.1 从垄断到调整市场结构引入竞争 |
3.2.2 从调整市场结构转向规范市场行为 |
3.2.3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市场绩效——成立中国铁塔公司 |
3.3 中国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
3.3.1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业传统商业模式形成挑战 |
3.3.2 “三网融合”政策推进加剧了电信市场竞争 |
3.3.3 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 |
3.3.4 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第4章 构建“R-SCP”电信产业分析框架 |
4.1 电信业规制的目标 |
4.2 电信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
4.3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的现状 |
4.4 现有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分析 |
4.4.1 “SCP”范式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4.2 规制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5 电信产业组织的研究思路 |
4.5.1 决定电信产业组织变迁的重要因素 |
4.5.2 电信产业组织研究的主要思路 |
4.6 构建基于规制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 |
4.6.1 “R-SCP”框架的逻辑关系 |
4.6.2 “R-SCP”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适用性 |
第5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1 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
5.2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3 政府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直接塑造 |
5.3.1 放松进入规制与引入竞争 |
5.3.2 电信纵向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3.3 电信南北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1 进入者策略与在位者优势 |
5.4.2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份额和价格的影响 |
5.4.3 不对称规制与联通CDMA手机补贴 |
5.4.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3G/4G牌照发放 |
5.4.5 “单向携号转网”规制政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 企业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1 中国电信的限制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2 中国移动的差异化策略对市场份额的影响 |
5.5.3 中国联通的技术创新行为 |
5.6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1 三网融合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2 中国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5.6.3 中国广电成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影响市场格局 |
第6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6.1 市场行为的影响因素 |
6.1.1 影响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主要因素 |
6.1.2 规制条件下企业行为特征分析 |
6.1.3 中国电信企业各阶段行为分析 |
6.2 规制与放松规制对电信市场行为的影响 |
6.2.1 规制失效下电信企业的排他性行为 |
6.2.2 不对称规制下的电信市场竞争行为 |
6.2.3 电信企业对规制的突破与放松规制 |
6.3 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以中国联通为例 |
6.3.1 中国联通3G市场定位 |
6.3.2 中国联通3G六统一运营策略 |
6.3.3 中国联通价格行为分析 |
6.3.4 中国联通非价格行为分析 |
6.3.5 中国联通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6.4 产业政策对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影响 |
6.4.1 “移动通信转售”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6.4.2 手机实名制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第7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7.1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方法 |
7.1.1 产业组织理论对经济绩效的评价内容 |
7.1.2 竞争和规制对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影响 |
7.1.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
7.2 中国电信产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7.2.1 完全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年之前) |
7.2.2 双寡头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1998年) |
7.2.3 引入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1999-2001年) |
7.2.4 扩大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2002-2008年) |
7.2.5 电信业重组后的绩效分析(2009年至今) |
7.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总体评价 |
第8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新特征及其规制 |
8.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
8.2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
8.2.1 电信运营商产业主导权丧失 |
8.2.2 电信运营商进一步被管道化 |
8.2.3 移动互联网业务替代传统电信业务——以“微信”为例 |
8.2.4 免费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主导 |
8.3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与转型 |
8.3.1 从全业务运营商转向综合信息服务商 |
8.3.2 运营重心从传统语音转向数据应用 |
8.3.3 由纯管道经营向智能管道转型 |
8.4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市场竞争行为 |
8.4.1 开展4G流量价值经营提升市场绩效 |
8.4.2 搭建应用平台与OTT企业合作运营 |
8.4.3 重视应用服务——以移动支付为例 |
8.4.4 以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电信产业竞争力 |
8.5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 |
第9章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 |
9.1 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 |
9.2 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 |
9.3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规制的影响 |
9.3.1 电信产业和广电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分析 |
9.3.2 相关市场主体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 |
9.3.3 行业监管者维护部门利益以及职责有所差异 |
9.4 外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经验 |
9.4.1 英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2 美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3 国外电信产业规制与改制的启示 |
9.5 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改革建议 |
9.5.1 产业融合背景下规制重构的保障机制 |
9.5.2 电信产业市场竞争政策的趋势 |
9.5.3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建议 |
9.5.4 中国电信业规制合理化建议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 与研究相关的几个问题及说明 |
(一) 三网的界定 |
(二) 本文三网融合主体的界定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 三网融合的相关研究 |
(二) 政府责任的相关研究 |
(三) 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的相关研究 |
四、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体系 |
一、 三网融合发展对政府责任的需求 |
(一) 法律方面的需求 |
(二) 社会秩序方面的需求 |
(三) 行政管理方面的需求 |
(四) 经济方面的需求 |
(五) 技术方面的需求 |
二、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构成 |
(一) 法律责任 |
(二) 社会责任 |
(三) 行政责任 |
(四) 经济责任 |
(五) 技术责任 |
三、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分析框架 |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的主体分析框架 |
(二) 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体系特征分析 |
第三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现状分析 |
一、 我国三网的发展历程 |
(一) 电信业的发展 |
(二) 广电业的发展 |
(三)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
二、 我国三网融合的 PEST 分析 |
(一) 政治环境分析(P) |
(二) 经济环境分析(E) |
(三) 社会环境分析(S) |
(四) 技术环境分析(T) |
三、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 |
(一) 三网融合的发展阶段 |
(二)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
(三) 我国三网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四、 我国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 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现状 |
(二) 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法律责任分析 |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法律责任的内涵 |
(一) 政府法律责任的基本内容 |
(二) 政府法律责任的作用机制 |
二、 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法律责任现状及问题 |
(一) 法律环境缺失 |
(二) 权力分散、多头管理 |
(三) 现行法律缺乏预见性 |
三、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法律责任的特点 |
(一) 政府法律责任先行 |
(二) 监管机构融合 |
(三) 产业立法呈现“竞争法化”趋势 |
(四) 法律体系保持开放性和灵活性 |
四、 完善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法律责任的对策 |
(一) 制定统一的三网融合法律 |
(二) 动态修订反垄断法 |
(三) 加强法律执行能力建设 |
(四) 改革争议解决程序 |
第五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政府社会责任分析 |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社会责任的内涵 |
(一) 政府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 |
(二) 政府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 |
二、 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社会责任现状及问题 |
(一) 普遍服务的统一性缺失 |
(二) 普遍服务的履行缺位 |
三、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社会责任的特点 |
(一) 突出普遍服务,重视社会责任 |
(二) 改革管制模式,释放政策动力 |
(三) 培育多元主体,提升竞争活力 |
四、 完善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社会责任的对策 |
(一) 确定普遍服务的法律内容 |
(二) 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
(三) 建立用户参与机制 |
(四) 推动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 |
第六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行政责任分析 |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行政责任的内涵 |
(一) 政府行政责任的基本内容 |
(二) 政府行政责任的作用机制 |
二、 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行政责任现状及问题 |
(一) 监管机构分散 |
(二) 监管体制不完善 |
(三) 监管过度与缺位并存 |
(四) 政府行政能力不足 |
三、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行政责任的特点 |
(一) 监管机制适应融合发展环境 |
(二) 管制政策适应融合发展环境 |
(三) 承载与内容管制分离 |
四、 完善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行政责任的对策 |
(一) 重组监管机构 |
(二) 调整监管体制 |
(三) 优化监管机构权责 |
第七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政府经济责任分析 |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经济责任的内涵 |
(一) 政府经济责任的基本内容 |
(二) 政府经济责任的作用机制 |
二、 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经济责任现状及问题 |
(一) 产权结构不合理 |
(二) 产业基础十分薄弱 |
(三) 进入规制不健全 |
三、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经济责任的特点 |
(一) 产业政策目标明确 |
(二) 融合规制主体专门化 |
(三) 规制发展呈现阶段性 |
四、 完善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经济责任的对策 |
(一) 设立三网融合规制主体 |
(二) 推动基础建设 |
(三) 规范市场秩序 |
(四) 促进形成多元竞争主体 |
(五) 提供财政扶持 |
第八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政府技术责任分析 |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技术责任的内涵 |
(一) 政府技术责任的基本内容 |
(二) 政府技术责任的作用机制 |
二、 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技术责任履行现状及问题 |
(一) 物理联网尚未完成 |
(二) 网络与技术中立原则尚未建立 |
(三) 相关技术基础薄弱 |
三、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技术责任的特点 |
(一) 网络中立和技术中立 |
(二) 互联互通规制 |
四、 完善我国三网融合发展中政府技术责任的对策 |
(一) 确定演进路线及国家技术标准 |
(二) 建立技术监管体系 |
(三) 建立行政监管体系 |
第九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政府责任的案例分析——以中国电信业为例 |
一、 中国电信业监管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组织架构 |
(二) 监管目标 |
(三) 电信监管职能配置 |
二、 三网融合中电信业的政府责任现状 |
(一) 我国电信监管能力存在的问题 |
(二) 电信监管的创制能力不足 |
(三) 电信监管的实施能力不足 |
(四) 电信监管的保障能力不足 |
三、 三网融合中的电信业政府责任体系构建 |
(一) 法律责任 |
(二) 社会责任 |
(三) 行政责任 |
(四) 经济责任 |
(五) 技术责任 |
四、 关于完善我国电信业政府责任体系的建议 |
(一) 法律责任: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
(二) 行政责任:成立独立的监管机构 |
(三) 社会责任:确定普遍服务内容和机制 |
(四) 经济责任:引导面向三网融合的发展 |
(五) 技术责任:注重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
结论 |
一、 研究得出的结论 |
二、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三、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IBM中国有限公司整合技术服务部的发展过程及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IBM中国整合技术服务部的发展过程及前景分析 |
1.1 引言 |
1.2 IBM 整合技术服务部背景介绍 |
1.3 起步阶段 |
1.3.1 远景激励 |
1.3.2 服务定位 |
1.3.3 启动销售 |
1.3.4 营造发展环境 |
1.3.5 小结 |
1.4 稳定发展阶段 |
1.4.1 工资风波的处理 |
1.4.2 技术能力的培养 |
1.4.3 服务流程的完善 |
1.4.4 备件体系的建立 |
1.4.5 支持网络的建立 |
1.4.6 经营许可的拓展 |
1.4.7 小结 |
1.5 快速扩张阶段 |
1.5.1 办公地点的回归 |
1.5.2 “2000年战役”的成功实施 |
1.5.3 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1.5.4 员工培训 |
1.5.5 服务质量的管理 |
1.5.6 服务成本控制 |
1.5.7 业务拓展 |
1.5.8 小结 |
1.6 整合发展阶段 |
1.6.1 强化项目管理 |
1.6.2 明确服务范围 |
1.6.3 加强渠道整合 |
1.6.4 服务队伍的建设 |
1.6.5 小结 |
1.7 前景分析及建议 |
1.7.1 加强市场分析 |
1.7.2 实现客户满意 |
1.7.3 优化销售管理 |
1.7.4 实施生产率管理 |
1.7.5 理性对待成长 |
1.8 成长的启示 |
第二篇 电子书阅读器定价分析 |
2.1 前言 |
2.2 电子书产业 |
2.2.1 产业背景 |
2.2.2 电子书的特点 |
2.2.3 电子书阅读器的功能一览 |
2.2.3.1 国内的电子书阅读器市场 |
2.2.3.2 礼品市场 |
2.2.3.3 大众消费市场 |
2.2.3.4 行业市场 |
2.2.3.5 教育市场 |
2.2.4 国内电子书阅读器的生产厂家 |
2.3 定价策略分析 |
2.3.1 定价的基本目标 |
2.3.2 测定需求的价格弹性 |
2.3.2.1 电子书的市场需求 |
2.3.2.2 电子书阅读器的市场预测 |
2.3.2.3 电子书阅读器的价格调研 |
2.3.2.4 替代产品的市场价格 |
2.3.2.5 电子书阅读器的价格弹性 |
2.3.3 运用价格弹性概念制定企业定价策略 |
2.3.4 估算成本 |
2.3.5 分析竞争者的价格及产品 |
2.3.6 选择定价方法 |
2.3.6.1 撇脂定价法 |
2.3.6.2 渗透定价法 |
2.3.6.3 电子书阅读器的定价方法 |
2.3.7 选定最终价格 |
2.4 附录 电子书阅读器市场调查问卷 |
第三篇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市场运营分析报告 |
3.1 前言 |
3.2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定位分析 |
3.2.1 宽带接入技术概述 |
3.2.1.1 ADSL |
3.2.1.2 Cable Modem |
3.2.1.3 光纤+以太网 |
3.2.1.4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 |
3.2.2 LMDS和MMDS技术 |
3.2.2.1 LMDS |
3.2.2.2 MMDS |
3.2.2.3 网络结构 |
3.2.3 LMDS和MMDS的定位 |
3.3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环境分析 |
3.3.1 国家政策 |
3.3.2 运营商现状 |
3.3.2.1 中国电信 |
3.3.2.2 中国网通 |
3.3.2.3 中国联通 |
3.3.2.4 中国移动 |
3.3.2.5 中国铁通 |
3.3.2.6 中国卫通 |
3.3.2.7 广电运营商 |
3.3.3 用户需求 |
3.3.4 国外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情况 |
3.3.4.1 频率分配情况 |
3.3.4.2 网络运营情况 |
3.3.4.3 市场预测 |
3.4 宽带无线接入用户需求分析 |
3.4.1 大型企业 |
3.4.1.1 大型企业用户 |
3.4.1.2 大型企业用户的业务特点 |
3.4.1.3 大型企业用户对宽带接入的业务需求 |
3.4.2 中小企业 |
3.4.2.1 中小型企业用户 |
3.4.2.2 中小型企业用户的业务特点 |
3.4.2.3 中小型企业用户对宽带接入的业务需求 |
3.4.3 家庭用户 |
3.4.3.1 家庭用户 |
3.4.3.2 家庭用户的业务特点 |
3.4.3.3 家庭用户对宽带接入的业务需求 |
3.4.4 临时租用用户 |
3.4.4.1 临时租用用户 |
3.4.4.2 临时租用用户的业务特点 |
3.4.4.3 临时租用用户对宽带接入的业务需求 |
3.4.5 电信运营商用户 |
3.4.5.1 电信运营商的业务特点 |
3.4.5.2 电信运营商对宽带接入的业务需求 |
3.4.6 广电运营商用户 |
3.5 宽带市场产业链分析 |
3.5.1 波特竞争模型的结构分析 |
3.5.2 价值链分析 |
3.6 宽带市场运作模式分析 |
3.6.1 新型宽带网络运营商----长城宽带 |
3.6.2 国外宽带产业链整合的先例---韩国 |
第四篇 家电行业财务分析报告 |
4.1 摘要 |
4.2 股票价值判断 |
4.2.1 基本假设 |
4.2.2 理论基础 |
4.2.3 各项指标预测 |
4.2.3.1 DIV1预测 |
4.2.3.2 红利增长率g预测 |
4.2.3.3 R预测 |
4.2.3.4 RF取值 |
4.2.3.5 估计(RM-RF) |
4.2.3.6 β计算 |
4.2.3.7 计算R |
4.2.4 股票价值预测 |
4.2.5 误差分析 |
4.2.5.1 模型误差 |
4.2.5.2 统计误差 |
4.2.6 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比较 |
4.2.7 证券组合的收益和风险 |
4.2.7.1 单支股票的收益和风险 |
4.2.7.2 股票组合的收益和风险 |
4.3 投资决策分析 |
4.3.1 长虹 |
4.3.2 康佳 |
4.3.3 春兰 |
4.3.4 海信 |
4.3.5 厦新 |
4.4 融资分析 |
4.4.1 长虹的融资情况 |
4.4.2 海信的融资情况 |
4.4.3 厦新的融资情况 |
4.4.4 康佳的融资情况 |
4.4.5 春兰的融资情况 |
4.4.6 家电行业的融资方式总结 |
4.5 资本结构和红利政策 |
4.5.1 家电行业资本结构结构分析 |
4.5.2 行业资本结构分析 |
4.6 公司财务业绩和成长性的评价 |
4.6.1 流动性指标 |
4.6.1.1 资产负债率 |
4.6.1.2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
4.6.1.3 流动负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比 |
4.6.2 赢利性指标 |
4.6.2.1 主营业务毛利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 |
4.6.2.2 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
4.6.3 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指标 |
4.6.3.1 应收账款周转率 |
4.6.3.2 存货周转率 |
4.6.3.3 应付账款周转率 |
4.6.3.4 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
4.6.4 成长性指标 |
4.6.4.1 主营业务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 |
4.6.4.2 每股收益增长率 |
4.6.4.3 总资产扩张率和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率 |
4.7 公司流动资本管理水平和政策 |
4.7.1 对五家公司流动资本管理水平和政策的整体分析 |
4.7.1.1 流动资产管理水平 |
4.7.1.2 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
4.7.1.3 流动资产融资策略 |
4.7.2 各个公司的流动资本管理分析 |
4.7.2.1 四川长虹 |
4.7.2.2 深康佳 |
4.7.2.3 春兰 |
4.7.2.4 海信 |
4.7.2.5 厦新 |
4.8 公司成长及前景分析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为什么选社会运动? |
二、为什么从媒介切入? |
三、什么是社会运动? |
四、为什么是太阳花?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
一、社会运动研究 |
(一) 集体行为论 |
(二) 资源动员论 |
(三) 政治过程论 |
(四) 政治机会论 |
(五) 框架建构论 |
(六) 新社会运动论 |
(七) 国家与社会运动 |
(八) 抗争政治 |
二、社会运动与媒体 |
(一) 大众媒体与社会运动 |
(二) 新媒体与社会运动 |
(三) 新旧媒体关系 |
三、国内相关研究 |
(一) 新媒体研究 |
(二) 国内社会运动和群体性事件研究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问题 |
(三) 分析框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过程 |
(六)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章 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 |
一、中天新闻的“检视”建构 |
(一) 违法乱纪:霸占“立法院” |
(二) 政院事件:破坏者形象构建 |
(三) 政院延续:警察VS学生的双面建构 |
(四) 凯道游行:负面底色下的褒贬中立 |
(五) 检视增加:漏洞百出的运动 |
(六) 暴力因素:对“破坏”的关注与放大 |
(七) 造神运动:学运领袖的神化与批判 |
(八) 运动退场:对追责的强调 |
(九) 服贸协议:多层次说理相挺 |
(十) 对“中天”的小结 |
二、TVBS:流动的框架 |
(一) 318之夜:狼藉与混乱建构 |
(二) 框架首转:从质疑到中立 |
(三) 二次转变:对“占领政院”事件的报道 |
(四) 逐渐三转:过渡时期的TVBS报道框架 |
(五) 凯道游行:支持与切割的微妙操作 |
(六) 框架四转:对立、退场与质疑 |
(七) 运动退场:话题刺激性炒作 |
(八) 五转与切割:退场之日与包围中正一 |
(九) 对警察、服贸议题及花边新闻的特殊报道 |
(十) 对TVBS的小结 |
三、新闻e论坛:对运动空间的实时民粹化展演 |
(一) 草根视角:媒体不报,我们来报 |
(二) 政院之夜:突出警察暴力的实时播报 |
(三) 凯道之前:支持立场的延续 |
(四) 330凯道:跟随式直播 |
(五) 退场前夕:双重标准下的正负建构 |
(六) 退场之日:确认与升华运动价值 |
(七) 抗争再起:连接运动框架的正面建构 |
(八) 运动领袖:平凡化操作框架 |
(九) 对“新闻e论坛”的小结 |
四、黑岛青脸书:运动核心的跟随式“喉舌”框架 |
(一) 运动初期:实时播报的动员框架 |
(二) 政院事件:及时切割与声援利用 |
(三) 凯道前夕:转守为攻 |
(四) 激情消退:改变策略维持动能 |
(五) 退场之时:对运动的极尽讴歌 |
(六) 路过中正一:切割与声援 |
(七) 运动领袖的“集权”建构和警察“暴力”建构 |
(八) 对“黑岛青”的小结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动的“战场”:新旧媒体与运动的多面互动 |
一、内容层面 |
(一) 旧媒体上的新媒体 |
(二) 新媒体上的旧媒体 |
二、行动层面 |
(一) 新旧媒体之间 |
(二) 新旧媒体与运动之间 |
三、“互动”对内容生产的影响 |
(一) E论坛:徘徊于“游击”与“正轨”之间 |
(二) 中天:内部高度一致下的组织保证 |
(三) TVBS:收视率挂帅下的无奈 |
(四) 黑岛青:随运动阶段变化的内容生产 |
(五) 作为在场的“新媒体” |
四、对媒体与运动的最终讨论 |
(一) 318夜晚:“没有组织,怎么冲?” |
(二) 政院事件:内外困境和控制不足下的悲喜剧 |
(三) 退场转折:330凯道后的衰落 |
(四) 传统媒体:聚焦、造神、监督和权力集中 |
(五) 新媒体:根植于运动内部的建设性角色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变迁、结构、话语下的太阳花 |
一、财团化、贫穷化、少子化与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
二、国家性质与社会性质 |
(一) 历史因素及其发展背景 |
(二) 国家性质与社会运动 |
(三) 社会性质与社会运动 |
(四) “结构”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
三、话语、意识形态与太阳花 |
(一) 国族认同焦虑和“反中国因素” |
(二) 反黑箱服贸的民主诉求 |
(三) 反自由贸易论述与“泛左”思想 |
(四) 世代正义与青年参与 |
(五) 对“话语”与框架建构论的讨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得出的几点结论 |
二、结论基础上的几点讨论 |
(一) 社会运动发展与媒体的矛盾与困境 |
(二) 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新媒体的“参与式实践” |
(三) 关于“媒体悖论”的讨论 |
(四) 对辩证技术观的呼唤 |
三、关于研究本身的几点讨论 |
(一) 不同视角下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观感 |
(二) 研究进场和资料获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有线电视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应对(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 胡尊栊.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7)
- [2]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3]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D]. 程瓯. 武汉大学, 2016(01)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5]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 张爽. 吉林大学, 2013(08)
- [6]上下求索中创新开拓——2003~2004中国媒体发展研究述评[J]. 饶德江,莫梅锋.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04(Z1)
- [7]IBM中国有限公司整合技术服务部的发展过程及前景分析[D]. 戴红宇. 清华大学, 2004(03)
- [8]有线电视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应对[J]. 赖云祥,沈曙,候立俊. 有线电视技术, 2000(01)
- [9]顺应知识经济浪潮 发展信息产业实现特区二次创业[J]. 陈秋. 中国信息导报, 1998(08)
- [10]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D]. 许剑峰. 南京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