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西拉多斯地区豆科牧草种质资源初步评价

巴西西拉多斯地区豆科牧草种质资源初步评价

一、巴西西拉多斯地区豆科牧草种质资源的初步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王君芳[1](2020)在《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草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以及砂石场对草地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植被破坏严重,土壤风蚀及水蚀现象比较普遍。为解决草原矿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本研究在2018年,调查了 5个露天煤矿排土场(扎赉诺尔灵露煤矿、霍林河矿区、锡林浩特胜利西三号露天矿、鄂尔多斯市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矿、乌海骆驼山矿区)人工恢复、自然恢复和原生草原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状况,对比分析不同恢复措施对草原矿区的生态恢复效果。在2012年至2018年,每年8月份对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监测;并在2018年调查人工恢复、自然恢复和原生草原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现状,对比分析不同恢复年限(人工恢复)和不同恢复措施下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变化规律。经全面分析2类不同矿区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特点和变化规律,得到如下结论:(1)在自然基底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自然恢复20年以上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更接近原生草原;人工恢复5年以下的排土场,其植物群落优势物种大多为人工种植牧草。无论是自然恢复还是人工恢复,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高于或接近于原生草原。(2)人工恢复土壤容重总体上大于原生草原和自然恢复土壤容重,原生草原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高于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在扎赉诺尔灵露矿区和霍林河矿区,人工恢复2~3年、自然恢复20年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原生草地。(3)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与恢复年限和物种多样性密切相关;其中生态系统恢复力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正相关,恢复力与恢复时间正相关。恢复时间越长、稳定性越强,越接近于原始自然群落,且土壤-植被指标间的相关性越强。(4)砂石场生态恢复区植物群落的物种数、密度、多样性、恢复力随恢复时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规律;群落稳定性与恢复时间呈正相关,恢复时间越长群落越稳定,原生物种定植数量增加。(5)砂石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砂石场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在2012年至2018年期间占总有机碳储量达92.92%以上,土壤有机碳储量在恢复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是生态恢复过程中最大的碳库。(6)2012年至2018年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生态恢复效果按照年份排序为2014>2013>2012>2015>2018>2017>2016年。随恢复年限的增加,整体表现出由人工恢复到自然演替的恢复过程。总之,人工恢复可促进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快速改善,从而达到草原矿区生态恢复要求。但是,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向原生草原演变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历程不会明显缩短。人工恢复过程主要为:人工植物群落—原生物种入侵—原生植物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主要为:一、二年生植物群落—多年生物种入侵—原生植物群落;而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过程较为复杂。

陈业渊,党志国,林电,胡美姣,黄建峰,朱敏,张贺,韩冬银,高爱平,高兆银,黄媛媛[2](2020)在《中国杧果科学研究70年》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杧果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硬件平台、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力支撑了我国杧果产业的创建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概述世界和我国杧果地位、分布、规模的基础上,从科学研究发展历程、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土壤与肥水管理、耕作模式与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采后贮运保鲜、产业经济等方面全面梳理了我国杧果研究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马彦麟[3](2018)在《水分调控对荒漠灌区地下滴灌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荒漠灌区资源性缺水和水分利用效率不高,区域主要饲草经济作物紫花苜蓿单产、品质较低及荒漠化程度日趋加重等问题,在具有典型荒漠气候特征的甘肃河西荒漠灌区对紫花苜蓿分枝期、现蕾期和全生育期进行水分调控(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百分比)35%45%(W0:重度水分调控)、45%55%(W1:中度水分调控)、55%65%(W2:轻度水分调控)、65%75%(W3:充分灌溉)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调控处理下苜蓿株高、茎粗及土壤水分、养分的变化规律,阐释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复水补偿效应,明确干草产量和品质对水分调控的响应关系,基于水分-品质-产量-效益多目标影响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明水分调控对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获得适宜荒漠灌区苜蓿生长的最佳水分调控模式,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紫花苜蓿耗水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苜蓿地土壤水分随水分调控程度的加重呈降低趋势,随土壤深度的加深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全生育期轻度水分调控处理下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较小,且能保持土壤水分在苜蓿正常生长的范围内,有利于苜蓿生长和减少水分无效损失。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降低趋势,pH无明显差异。水分对040cm土层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影响显着,且随水分调控程度的减轻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呈增加趋势,pH值、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递减趋势;(2)生育期内平均株高、茎粗和干草产量随刈割茬次的增加而降低,表现为第2茬>第3茬,且随水分调控程度的减轻呈增加趋势。分枝期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在现蕾期复水后,株高和茎粗生长表现出一定的补偿效应,进而未引起显着减产,在分枝期轻度水分调控处理下两茬苜蓿干草产量分别为4589.59 kg·hm-2和3781.96 kg·hm-2,与CK处理差异不显着(P>0.05)。分枝期水分调控较现蕾期有利于苜蓿株高、茎粗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在分枝期、现蕾期和全生育期轻度水分胁迫不会引起苜蓿株高显着降低。随水分调控程度的减轻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两茬苜蓿在全生育期重度水分调控A9处理下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3.47 kg·hm-2和2.96 kg·hm-2;(3)随刈割茬次的增加,茎叶比呈第2茬>第3茬,粗蛋白含量呈第2茬<第3茬,茎叶比和粗蛋白含量随水分调控程度的减轻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分枝期适度水分调控处理较现蕾期有利于苜蓿茎叶比的降低和粗蛋白含量的积累,两茬苜蓿在全生育期轻度水分调控处理下茎叶比最小分别为1.29和0.88,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21.08%和23.26%。与干草产量变化趋势相同,随刈割茬次的增加粗蛋白产量呈第2茬>第3茬,且随水分调控程度的减轻粗蛋白产量呈递增趋势。两茬苜蓿在分枝期轻度水分调控A3处理下粗蛋白产量最高分别为902.90kg·hm-2和825.26 kg·hm-2,但与全生育期轻度水分调控A7处理无显着差异,分枝期和全生育期轻度水分胁迫较现蕾期有利于粗蛋白产量的提高。随水分调控程度的减轻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基本也呈减小趋势,且分枝期较现蕾期有利于提高苜蓿品质-水分利用效率,与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全生育期合理的水分调控有利于提高苜蓿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第2、3茬苜蓿分别在全生育期重度水分调控和轻度水分调控处理下品质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0.64 kg·m-3和0.55 kg·m-3;(4)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增加、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降低。随水分调控程度的减轻,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呈递增趋势,ADF和NDF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相对饲喂价值(RFV)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现蕾期水分调控更有利于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的提高,分枝期水分调控更有利于降低苜蓿ADF和NDF含量,提高RFV值。两茬次苜蓿在全生育期轻度水分调控处理下ADF和NDF含量最低,RFV值最大分别为169.32和223.48;(5)基于干草产量、干草和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粗蛋白产量及RFV等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得出,各指标对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蛋白质产量>干草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RFV>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且在A7处理下的加权关联度最大为0.8052,再依次为A2、A3、CK、A9、A8、A6、A1、A4、A5,分枝期较现蕾期进行水分调控有利于苜蓿生产性能的提高,在全生育期轻度水分调控处理下综合性状最好,是适宜当地苜蓿生长的最佳水分调控模式,有利于灌区苜蓿种植生产,实现高产优质和节水的目的。

陈甜[4](2015)在《中国绒毛用羊生产比较优势与区域布局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在世界绒毛用羊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受绒毛用羊生活习性及世界地貌特征分布影响,绒毛用羊养殖区域相对集中。我国是主要的绵羊、山羊养殖国家,据FAO统计数据,2013年世界绵羊存栏量为11.73亿只,其中,中国绵羊存栏量居世界第一,为1.50亿只,占世界存栏量的12.78%,同年世界山羊存栏量为10.06亿只,其中,中国山羊存栏量居世界第二为1.40亿只,占世界存栏量的13.92%。同时,我国还是羊毛羊绒主产国之一,2012年世界羊毛产量为206.67万吨,我国羊毛产量居世界第一,为40.04万吨,占世界羊毛产量的19.37%,同年世界羊绒产量为2.63万吨,我国是羊绒产量最高的国家,约为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受到非农产业及其他农业部门发展的挤压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华东地区,绒毛用羊生产萎缩趋势明显。中国绒毛用羊生产布局呈现出向“老少边穷”地区转移、由南方地区向北方地区进一步集中的变化趋势。这种生产布局的变动趋势使得我国绒毛用羊生产所需的资金越来越难以同其他相关资源整合在一起,整体上削弱了绒毛用羊生产的综合优势,不利于绒毛用羊生产比较优势的发挥。近年来,受畜牧业无序养殖、超载放牧以及气候变化等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草原及山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草原沙化、退化、盐碱化及山区植被破坏等问题比较严重。较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使这些地区绒毛用羊养殖面临饲草料不足的制约,同时,为有效治理草原及山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各省区均出台并实施了严格的草原禁牧政策或封山禁牧政策,并且还推广实施细毛羊、绒山羊等畜牧品种的舍饲和半舍饲养殖,这无疑又增加了绒毛用羊的养殖成本。因此,在养殖成本不断攀升的趋势下,广大农牧区如何调整养殖规模、形成环境友好同时经济效益良好的生产布局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对我国绒毛用羊生产比较优势和区域布局的研究对促进我国乃至世界绒毛用羊生产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区位布局理论、空间经济学理论和区域规划理论,采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比较与规划分析的方法,深入探究绒毛用羊(细毛羊、半细毛羊、绒山羊)生产的比较优势与区域布局;在此基础上对绒毛用羊生产合理布局提出优化方向,有助于提高我国绒毛用羊生产能力,促进绒毛用羊产业发展。本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分析我国绒毛用羊生产的基本状况及不同地区成本收益情况;分析我国绒毛用羊生产的比较优势和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区域布局的历史变迁;探究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优化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布局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包括:(1)由于地区之间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我国各省区绒毛用羊生产的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且各省区各品种绒毛用羊生产的比较优势具有动态变化性。总体来讲,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省区集中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自80年代中期以来,华东地区的绒毛用羊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弱,东北地区绒毛用羊生产的比较优势提高。(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绒毛用羊各品种生产的区域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绒毛用羊生产布局逐渐从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具体来讲,绒毛用羊生产布局呈现出由南方地区向北方地区集中、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集中的的变化趋势。华北、东北地区绒毛用羊生产的比重提升较快,华东地区、西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绒毛用羊生产的比重降低。我国细毛羊、半细毛羊、绒山羊生产集中程度是不同的,其中,绒山羊生产的集中程度最高,其次是细毛羊,半细毛羊生产的集中程度最低。从历年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来看,各品种生产集中度的变化不大,总体上,细毛羊的生产集中度有所提高,半细毛羊、绒山羊的生产集中度有所降低。(3)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布局的变迁基本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即绒毛用羊生产的布局趋向于朝着有自然资源优势、优良种质资源优势、生产成本效益优势、规模优势及综合优势的地区转移。(4)影响我国绒毛用羊空间布局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绒毛和羊肉的比价、绒毛生产综合比较优势、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非农就业机会、政府政策扶持力度、运输条件、自然灾害、草原面积等都是影响中国绒毛用羊生产布局变迁的因素。(5)在优化绒毛用羊生产布局时应坚持的原则有:因地制宜资源可持续原则、比较优势原则、产业安全的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市场调节作用与宏观管理相结合原则、促进产业发展和加工链条拉长原则、生产布局调整与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相结合原则、结构优化原则。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布局的优化方向,细毛羊: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祁连山区、河北西北部、吉林、黑龙江西部和南部;半细毛羊:内蒙古中部、黑龙江东北、新疆北部、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河北;绒山羊:西藏西部、内蒙古、陕北、冀北、辽东半岛、黑龙江中北部、新疆西北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

盖志毅[5](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

李丽[6](2011)在《中国西北地区甘草根瘤内生细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述了根瘤菌和内生细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所采用的先进研究方法,并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特点和甘草的特性进行了描述。通过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FLP)揭示了甘草根瘤内生细菌的多样性,采用结瘤试验和促生属性测定菌株对甘草生长的影响,应用辨别式分析(D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对菌株的基因型与地理来源,寄主种类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及通过16S rRNA基因,持家基因(recA和rpoB)和共生基因(nodA,nodC和nifH)的全序列测定分析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本研究从我国西北地区四个省五种甘草中共分离到159株根瘤内生细菌,其中,115株来自于新疆,26株来自于陕西,13株来自于甘肃,5株来自于宁夏。大约60%的菌株(95株)分离自乌拉尔甘草,28株分离自光果甘草,8株分离自圆果甘草,6株分离自黄甘草,2株分离自胀果甘草,20株分离自未知种类的甘草。AFLP和16S rDNA部分序列分析揭示我国西北地区甘草根瘤内生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在50%的相似性水平上,全部菌株被划分为7个AFLP群和4株单个菌株,在60%的相似性水平上可进一步划分为29个亚群。每个亚群代表不同的根瘤菌和非根瘤菌的种。其中,73%的菌株位于α-proteobacteria门,包括57株Mesorhizobium,25株Rhizobium,11株Sinorhizobium,6株Phyllobacterium,16株Agrobacterium和1株Rhodobacter;20%的菌株位于Firmicutes门,包括31株Paenibacillus和1株Microbacterium;还有6株菌位于γ-proteobacteria门,包括3株Erwinia,2株Pantoea和1株Enterobacter。分离于甘草根瘤的内生细菌中,几乎所有Mesorhizobium属的菌株都能与供试的乌拉尔甘草和光果甘草形成根瘤并有效固氮,为优势共生菌;而Rhizobium和Sinorhizobium属的菌株与这两种甘草的结瘤固氮能力是随机的且不稳定,为偶然共生菌;其他内生细菌并不能使这两种甘草形成根瘤,为非共生菌。非共生的内生细菌中,75%的菌株具有产IAA的能力,且Agrobacterium属的菌株最强;具有产铁载体和纤维素酶能力的菌株与IAA类似,分别为71%和77%;49%的菌株可以产生有机酸,但仅有6株菌具有溶磷能力;31%的菌株具有产蛋白酶的能力,且大部分为Paenibacillus属的菌株;供试菌株产脂肪酶能力最差,仅有4株,为Paenibacillus和Rhodobacter属的菌株。因此,甘草根瘤内生细菌中,一些菌株具有多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属性,为潜在的植物生长促生菌。DA分析表明甘草根瘤内生细菌的AFLP基因型分布与其地理来源和寄主植物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按照它们的地理来源,74%的AFLP基因型被归为3个类型,即新疆北部(NX),新疆南部(SX)和我国中部(CC)。根据寄主植物的种类,82%的AFLP基因型被划分为4个类型,即乌拉尔甘草(G. uralensis),光果甘草(G. glabra),黄甘草+胀果甘草+圆果甘草(G. eurycarpa + G. inflata + G. squamulosa)和未知种类甘草(Glycyrrhiza spp.)。其中,根瘤菌AFLP基因型的划分尤其依赖于它们的寄主植物甘草的种类。CCA分析表明所用环境因子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细菌基因型的分布规律,其总贡献率仅为8.4%,但仍提供了一些两者相关的线索。细菌基因型被划分为3个类型:AFLP 4d(Paenibacillus(P))的分布与纬度呈正相关而与年平均降雨量呈负相关;AFLP 4a和1a(Mesorhizobium - Rhizobium(MRGU))的分布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而AFLP 3b和5e(Mesorhizobium(M))的分布与所分析的环境因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其分布可能受本研究未分析的环境因子的影响。另外,较低的年平均降雨量可能是导致新疆乌拉尔甘草根瘤中较多的Paenibacillus spp.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结合16S rRNA、recA和rpoB基因全序列分析,除个别菌株外,其系统发育树表现出大致相同的结果。分支Ⅰa在三个基因的系统发育树中均与M. tianshanense聚在一起,说明它为该种类。但分支Ⅰb,Ⅱ,Ⅲ和Ⅳ在三个基因的系统发育树中处于不同的分类地位,并与不同的已知种聚在一起,因此很难确定它们的准确分类地位,需要更多的持家基因参与。共生基因的系统发育树表明甘草Mesorhizobium根瘤菌的nifH基因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并有可能蕴藏着新的共生基因。综合nifH,nodA和nodC基因全序列分析,其菌株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较类似,表明不同的共生基因之间相关性很高。所有菌株根据地理来源和寄主种类形成不同的分支,表明来自于不同地区及不同甘草的菌株,其共生基因存在着差异,并表现出一定的生态型或生物地域型。

安加俊[7](2008)在《宁南山区高中档牛肉杂交生产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对宁南当地农户肉牛生产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现有饲草料种类设计育肥日粮,对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级进杂交二代公牛进行育肥试验、屠宰试验、肉品分割试验、肉品质分析和育肥经济效益分析,对宁南山区高中档肉牛杂交生产模式进行研究。1、根据肉牛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农户重点,对宁南山区肉牛生产现状进行调查。调查表明:宁南地区,饲草料资源以总量不足、区域性缺乏和季节性不平衡为特点。人均能量、蛋白质饲料占有量最多和最少的原州区和隆德县分别为357.21㎏和1779.29RND、152.74㎏和648.76 RND。苜蓿在宁南山区占有重要地位,对当地饲草料蛋白质、能量的最小和最大贡献率分别为39.16%和83.25%、36.39%和75.70%,调查区饲草料资源表现为蛋白质相对过剩而能量不足。牛群结构复杂,以利木赞牛与当地各类型牛的杂交后代为主,调查区80%~90%的母牛用利木赞牛进行改良。基础母牛群,固原黄牛及其杂交后代分别占8.77%、30.31%,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分别占18.71%、42.11%,秦川牛和固原黄牛与利木赞牛的杂交母牛分别占32.75%和17.54%。6月龄利木赞杂交牛售价高出当地牛500元~800元(相当于周岁当地牛);周岁杂交牛较当地牛高出1000元~1500元;每头杂交架子牛经3~5个月育肥可获纯利润900元~1000元。2、分别选择4头8-10月龄和8头18-20月龄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的级进杂交二代公牛,按年龄分为两组,根据宁南当地饲草料种类设计育肥日粮,通过育肥试验、屠宰试验、肉品分割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对高中档肉牛的杂交生产进行研究。试验表明:(1)生长发育:育肥牛肉用指数均高于我国47个地方品种的平均值(3.145),且18-20月组高于我国良种黄牛,体型明显趋于肉用型。(2)产肉性能:8-10月龄组和18-20月龄组,A、屠宰率达55.33%和58.59%,眼肌面积74.42㎝ 2和92.37㎝ 2;B、高中档肉的产量和产率分别为91.95㎏和155.01㎏、48.10%和47.54%,优质切块肉产量和产率,分别为62.59㎏和101.35㎏、32.74%和31.09%;高档切块肉产量和产率分别为29.36㎏和53.65㎏、15.36%和16.45%;牛柳产量和产率分别为4.64㎏和7.74㎏、2.43%和2.37%,单块牛柳重2.32㎏和3.87㎏,达到甲级和特级标准;试验牛生理成熟度均为A级,18-20月龄组符合美国肉牛胴体重标准“满意级”的要求。(3)牛肉品质:8-10月龄组和18-20月龄组,肌肉色泽评分分别为3.50和4.25,脂肪色泽评分别为1.25和1.88,均达到标准最优级的要求;水分含量为71.11%、70.11%;肌肉剪切力(嫩度),3.56㎏和4.13㎏;系水力,68.80%和69.75%;粗灰分含量,1.08%和1.1875%;粗蛋白含量,24.34%和22.48%,总氨基酸含量,22.36 g/100g和20.12 g/100g,必需氨基酸比例达54.9%、55.6%;粗脂肪含量,5.56%和4.6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5.43%和65.02%,必需脂肪酸量比例达62.15%、62.81%。(4)经济效益分析:A、育肥效果,8-10月龄组和18-20月龄组,育肥期总增重140.0㎏、169.7㎏,平均日增重0.97㎏/d、1.17㎏/d,最高日增重1.50㎏/d、1.63㎏/d;B、育肥效益,试验牛育肥期平均日花费、平均日收益、育肥期净收入和收益率分别为7.42元和10.84元、6.03元和5.57元、874.52元和807.80元、30.47%和14.91%。○3常规屠宰与肉品质分割:按常规方法屠宰增殖、净收益率分别提高775.96元和809.96元、16.09%和10.39%;按标准按牛肉切块分割,牛肉增殖与净收益分别提高663.24元和2150.74元、13.76%、27.59%,收益率分别达29.85%、37.98%,且18-20月龄组的分割收益远优于8-10月龄组。综上所述,在宁南山区在现有饲草料条件下,按照本试验的饲养标准和育肥方法,可以利用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级进杂交二代公牛进行高中档牛肉的生产。

高京平[8](2008)在《巴西“三农”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引发的思考 ——兼谈对中国“三农”现代化发展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主要探讨巴西“三农”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巴西“三农”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破解中国“三农”现代化发展的难题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一章总论部分是本文提纲挈领部分,主要阐述了“三农”现代化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明确“没有‘三农’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指出巴西现代化之所以付出惨重代价,与其现代化发展中农业部门的滞后有着密切关系。最后,就国内对巴西“三农”现代化研究进行简要的综述。第二章评价了巴西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巴西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三章,从经济地理角度分析影响巴西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环境因素,自然和环境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第四章从历史上回顾了巴西农业发展的过程,包括美洲发现前的印第安人农业;殖民地时期农业的发展和独立后到20世纪初的农业发展。巴西在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大地产制对其后来的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巴西农业现代化的酝酿时期。第五章主要描述了巴西农业现代化从20世纪30年代起步开始,经历了从20世纪30—50年代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期和20世纪60—70年代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高潮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后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放缓的过程。详细描述了这段时期巴西农业的发展变化,以及农村社会的面貌改变,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过程。其中,在每一章都特别探讨了巴西的土地问题,把巴西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土改运动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和评价。第六章介绍巴西20世纪80年代后,农业进入调整阶段的发展过程,包括农业发展的新态势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新景象,以及农民城市化流动过程。第七章主要探讨巴西“三农”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土地问题、工农业发展失衡问题、城乡差距问题、城市化问题,以及由于巴西没有解决好“三农”这个经济发展的根源问题而产生的社会问题。中国在“三农”现代化发展中同样存在上述问题,总结巴西“三农”发展的教训和失败原因,可以为中国的“三农”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怎样借鉴巴西,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一定的参考意见。第八章主要探讨巴西“三农”现代化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包括:政府对促进“三农”发展的资金政策,巴西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经验,“绿色革命”与科技兴农给巴西带来的农业进步及其经验,以及巴西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出口国在农业走国际化道路上的经验。巴西农业发展取得的这些成绩,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道路上的宝贵经验,如何学习他们,如何提高中国“三农”现代化发展水平,本文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统一的,无论巴西还是中国,都必将有实现现代化的一天。在现代化路径的选择上,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本文试图冒昧自称的创新点在于,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下,首次把巴西农业发展作了全景式的描述;系统的总结了巴西“三农”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比较全面的将中国“三农”与巴西“三农”进行了比较。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凌侠[9](2007)在《宁夏河东沙地荒漠化态势评价研究 ——以盐池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河东沙地地处干旱和半干旱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农牧交错区,该区以土地沙化为特征的荒漠化问题严重威胁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态安全。为更好地了解该区的荒漠化态势,服务于区域荒漠化的综合、科学防治,本文运用3S监测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河东沙地荒漠化过程与驱动力、荒漠化监测技术体系、群落与区域尺度荒漠化现状与动态评价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沙地荒漠化监测技术体系。基于不同荒漠化监测技术与手段的特性,提出并构建了以RS、GIS技术为主体,以GPS定位与地面调查为补充的河东沙地荒漠化综合监测技术体系,该体系可用于不同空间尺度的荒漠化监测与评价。(2)荒漠化过程与驱动力分析。依据时间尺度将河东沙地荒漠化过程分为地质历史时期的荒漠化、人类历史时期荒漠化和现代荒漠化三种过程。现代荒漠化过程表征的主体为农田风蚀沙化过程、草场退化过程、固定沙丘活化与流动沙丘移动过程。现代荒漠化过程是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相互作用驱动的土地退化过程,第四纪沉积物为物质基础,气候因素为动力条件,人为过垦、过牧、过樵采、滥用水资源和开发建设活动是荒漠化的主要诱因。造成荒漠化的最直接、最主要的驱动力为人口因素,其次为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和文化因素等。(3)基于地面调查的荒漠化评价。在群落尺度上,构建了以植被覆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生物量3个因子为主的群落尺度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经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荒漠化程度与野外调查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利用群落调查方法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研究区总体属中度一强度荒漠化。在县域尺度上,采用专家咨询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分层构建了由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4)基于3S技术的荒漠化态势评价。遥感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与1986年相比,2003年河东沙地的荒漠化面积明显减少、程度下降,荒漠化发生逆转,进入治理大于破坏阶段。1986~1995年间不同程度的荒漠化转入面积大于转出面积,荒漠化发展速率为16.25km2/a,表现为荒漠化面积的扩张与程度的加剧;1995~2003年间不同程度荒漠化转入面积小于转出面积,荒漠化发展速率为-51.85km2/a,年缩减率为1.05%,表现为荒漠化面积的缩减和程度的减缓。采用马尔科夫过程模型对河东沙地荒漠化发展趋势评价结果表明,2003年至2050年,河东沙地将表现为荒漠化面积整体减少,程度降低,更有利于荒漠化的防治。

王建文[10](2006)在《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北方地区在过去的历史时期曾经有广泛分布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良好。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开始,为了获取猎物、建造居住场所、种植农作物,原始人群已经开始使用火、石刀、石斧、石犁进行劳动,一些原始部落居住地周围的森林、草原开始受到最初的破坏。进入奴隶社会,各个原始部落之间战争频繁发生,烧毁消耗一些林木,冶炼、制陶、建筑等手工业不断发展,开始砍伐大片森林,农业的兴起又使大片次生林、灌丛、草地受到开垦,成为农田。今河北省、山西省南部、山西省中部所属地区的森林、草原受到了较大规模的破坏。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农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陶瓷、冶炼、制盐、建筑等手工业快速发展,同时,各个诸侯国兴修水利工程,修筑高大坚固的防御设施,建造规模庞大的宫殿、庙宇以及不断发生的征战,都使平原地区大面积森林受到破坏。战国后期华北平原的森林已经基本消失。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出现了创新局面。今河北省、北京市、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所属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森林全部消失,绝大部分已经开垦成为农田。由于修建万里长城,鄂尔多斯高原和阴山山脉的森林受到大量砍伐。由于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黄河水灾日益严重。同时,开始了在西北森林草原、草原以及荒漠草原地区大规模的屯垦。上述地区大面积森林、草原受到破坏,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农耕区域不断扩大。唐、宋时期,黄土高原上已经开辟出广阔的农业区,西北地区积极推行屯垦,河西走廊、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地区的森林、草原再一次遭受严重破坏。陕西秦岭、子午岭、宁夏罗山、贺兰山、六盘山、甘肃洮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受破坏,太行山、吕梁山的森林开始受到大规模砍伐。元代至民国,华北地区的山区森林遭受了严重破坏,大青山、贺兰山、鄂尔多斯高原、燕山、太行山、吕梁山等等山区的森林都已经受到彻底破坏。黄土高原的祁连山、六盘山、陇东森林草原地区已经变成了荒山秃岭。秦岭森林破坏严重,黄土高原的关山、黄龙山、桥山原始森林已经消失。清朝政府实行“移民实边”、“借地养民”的政策,大量放垦内蒙古草原,造成长城沿线以及河西走廊地区大面积草原被开垦。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沙皇俄国和日本侵略者掠夺了中国东北以及西北地区

二、巴西西拉多斯地区豆科牧草种质资源的初步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西西拉多斯地区豆科牧草种质资源的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际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1.3.2 国内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1.3.3 矿区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3.4 矿区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植物群落类型和土壤类型
    2.4 矿区基本情况
        2.4.1 露天煤矿排土场基本情况
        2.4.2 砂石场基本情况
    2.5 矿区植被恢复技术说明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
        3.1.1 不同恢复措施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3.1.2 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3 矿区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3.2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生态恢复
        3.2.1 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3.2.2 不同恢复措施对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3 最优恢复效果的关联度分析
    3.3 取样方法
        3.3.1 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群落调查取样
        3.3.2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调查取样
        3.3.3 植物群落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3.3.4 土壤取样及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3.3.5 植物群落和土壤碳密度计算
    3.4 数据分析
        3.4.1 方差分析
        3.4.2 相关分析
        3.4.3 母序列关联分析
4 不同矿区排土场生态恢复
    4.1 不同矿区排土场植物群落特征变化
        4.1.1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4.1.2 功能群物种数差异
        4.1.3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4.1.4 植物群落多样性
        4.1.5 植物群落稳定性与恢复力
        4.1.6 植物群落指标的相关性
    4.2 不同矿区排土场土壤特征变化
        4.2.1 土壤含水量
        4.2.2 土壤pH
        4.2.3 土壤电导率
        4.2.4 土壤容重
        4.2.5 土壤速效氮
        4.2.6 土壤速效磷
        4.2.7 土壤速效钾
        4.2.8 土壤有机质
        4.2.9 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性
    4.3 植物群落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3.1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3.2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4 小结
5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生态恢复
    5.1 植物群落特征在时间上的变化
        5.1.1 植物群落物种重要值
        5.1.2 植物群落密度
        5.1.3 植物群落物种数
        5.1.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5.1.5 植物群落系统稳定性
        5.1.6 植物群落恢复力
    5.2 土壤养分在时间上的变化
        5.2.1 土壤速效氮
        5.2.2 土壤速效磷
        5.2.3 土壤速效钾
        5.2.4 土壤有机质
        5.2.5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养分变化
    5.3 碳储量在时间上的变化——植被与土壤碳储量
        5.3.1 植物群落地上有机碳储量
        5.3.2 植物群落地下根系碳储量
        5.3.3 土壤碳储量年际动态
        5.3.4 植物群落与土壤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比例
    5.4 不同恢复措施植物群落特征对比
        5.4.1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5.4.2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5.4.3 植物群落功能群物种数
        5.4.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5.4.5 植物群落稳定性与恢复力
        5.4.6 植物群落各指标的相关性
    5.5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特征对比
        5.5.1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物理性质对比
        5.5.2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化学性质对比
        5.5.3 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5.6 最优关联度分析——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最优关联度分析
        5.6.1 时间上最优母序列关联度分析
        5.6.2 不同恢复措施的最优母序列关联度分析
    5.7 小结
6 讨论
    6.1 草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特征
        6.1.1 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群落特征及群落恢复力与稳定性
        6.1.2 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土壤指标的变化特点
    6.2 典型草原区砂石场生态恢复的特征
        6.2.1 砂石场生态恢复植物群落特征变化
        6.2.2 砂石场生态恢复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
        6.2.3 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分析
7 结论
致谢
项目来源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2)中国杧果科学研究7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杧果科学研究发展历程
    1.1 引种起步阶段(1949—1979年)
    1.2 自主研发阶段(1980—1989年)
    1.3 系统提升阶段(1990—1999年)
    1.4 创新引领阶段(2000年至今)
2 杧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2.1 考察与溯源
    2.2 收集与保存
    2.3 评价与挖掘
    2.4 遗传育种
3 杧果土壤与肥水管理研究进展
    3.1 土壤管理
    3.2 肥水管理
4 杧果耕作模式与花果管理研究进展
5 杧果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
    5.1 病害防治研究
    5.2 虫害防治研究
6 杧果采后生物学、病害防治及贮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6.1 采后生物学研究
    6.2 采后病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6.3 采后保鲜处理技术研究
7 市场与经济研究进展
    7.1 产业化发展
    7.2 市场前景
8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3)水分调控对荒漠灌区地下滴灌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作物水分调控研究进展
        1.2.2 水分调控对紫花苜蓿生长、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1.2.3 水分调控对苜蓿草地土壤环境效应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方案和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紫花苜蓿生育期划分
        2.2.2 供试材料和滴灌带布设
    2.3 试验设计方案
    2.4 试验仪器及设备
    2.5 试验测定指标与方法
        2.5.1 气象资料
        2.5.2 试验前测定试验田土壤容重
        2.5.3 试验前测定试验田土壤田间持水量(FC)
        2.5.4 土壤含水量
        2.5.5 作物耗水量
        2.5.6 作物生长指标测定
        2.5.7 干草产量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
        2.5.8 作物品质指标测定
        2.5.9 土壤环境指标测定
    2.6 数据分析
第三章 水分调控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1 试验期间气象条件和降雨分布情况
    3.2 试验期间水分调控处理间灌水量和耗水量
    3.3 水分调控对紫花苜蓿株高的影响
    3.4 水分调控对紫花苜蓿茎粗的影响
    3.5 水分调控对紫花苜蓿茎叶比的影响
    3.6 水分调控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7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水分调控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4.1 水分调控对苜蓿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4.2 水分调控对苜蓿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4.3 水分调控对苜蓿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
    4.4 水分调控对苜蓿相对饲喂价值的影响
    4.5 水分调控对苜蓿粗灰分的影响
    4.6 水分调控对苜蓿粗蛋白产量和品质-水分效率的影响
    4.7 水分调控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综合影响分析
    4.8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水分调控下紫花苜蓿草地土壤环境效应
    5.1 水分调控紫花苜蓿草地土壤水分变化
    5.2 水分调控紫花苜蓿草地土壤pH变化规律
    5.3 水分调控紫花苜蓿草地土壤有机质变化规律
    5.4 水分调控紫花苜蓿草地土壤碱解氮变化规律
    5.5 水分调控紫花苜蓿草地土壤速效磷变化规律
    5.6 水分调控紫花苜蓿草地土壤速效钾变化规律
    5.7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水分调控紫花苜蓿草地土壤环境效应
        6.1.2 水分调控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1.3 水分调控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6.1.4 水分调控对苜蓿生长性能综合分析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项目资助

(4)中国绒毛用羊生产比较优势与区域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测算方法
    2.1 理论基础
    2.2 绒毛用羊生产比较优势的测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基本情况及成本收益状况
    3.1 我国绒毛用羊生产概况
    3.2 绒毛用羊各品种生产的成本收益情况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绒毛用羊生产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4.1 方法选择与数据说明
    4.2 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地区比较优势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布局的历史变迁
    5.1 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布局的历史变迁
    5.2 我国绒毛用羊生产集中度测算
    5.3 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布局历史变迁的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6.1 影响绒毛用羊生产布局的各种因素的现状分析
    6.2 绒毛用羊生产布局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绒毛用羊生产布局优化分析
    7.1 生产布局优化的原则
    7.2 生产布局优化的方案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2014年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专家专项访谈
致谢
作者简介

(6)中国西北地区甘草根瘤内生细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根瘤菌研究
        1.2.1 共生固氮简介
        1.2.2 根瘤菌研究的历史
        1.2.3 根瘤菌分类的研究进展
        1.2.4 根瘤菌分类研究的技术方法
        1.2.5 根瘤菌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展望
    1.3 植物内生细菌研究
        1.3.1 植物内生细菌的起源
        1.3.2 植物内生细菌的多样性
        1.3.3 植物内生细菌的生物学作用
        1.3.4 植物内生细菌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4.1 西北地区环境特点
        1.4.2 我国甘草的研究现状
        1.4.3 甘草根瘤内生细菌研究概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甘草根瘤的采集
        2.2.2 根瘤内生细菌的分离
        2.2.3 菌株总DNA 的提取
        2.2.4 AFLP 指纹图谱分析
        2.2.5 菌株鉴定
        2.2.6 结瘤试验
        2.2.7 促生属性测定
        2.2.8 多元统计分析
        2.2.9 多基因序列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甘草根瘤内生细菌的分布
    3.2 菌株鉴定和多样性分析
    3.3 菌株共生属性分析结果
    3.4 菌株促生属性分析结果
    3.5 菌株生物地理学分析结果
        3.5.1 AFLP 基因型与地理来源和寄主的关系
        3.5.2 AFLP 基因型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6 中慢生根瘤菌多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3.6.1 16S rDNA 和持家基因(recA 和rpoB)全序列分析
        3.6.2 共生基因(nodA、nodC 和nifH)全序列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7)宁南山区高中档牛肉杂交生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世界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
        1.1.1 世界牛肉生产概况
        1.1.2 世界牛肉贸易概况
        1.1.3 世界肉牛产业的发展趋势
        1.1.4 世界肉牛品种
        1.1.5 牛肉消费的特点与趋势
    1.2 我国肉牛产业的现状
        1.2.1 肉牛生产呈高速增长态势
        1.2.2 肉牛生产方式发生转变
        1.2.3 我国黄牛的肉用杂交改良及肉牛品种的培育
        1.2.4 肉牛营养需要及营养调控技术的巨大进步
        1.2.5 对产肉性能、牛肉品质及其加工的研究不断深入
        1.2.6 我国肉牛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
    1.3 我国肉牛业存在问题
        1.3.1 肉牛良种化程度低
        1.3.2 生产方式的差距
        1.3.3 生产周期长、商品率低、出栏率低、人均占有量少
        1.3.4 对肉牛产业发展的认识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1.3.5 高档牛肉生产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肉牛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1.4 牛肉品质与高中档牛肉
        1.4.1 牛肉品质
        1.4.2 中高档牛肉的内涵
        1.4.3 中高档牛肉的消费
    1.5 宁南山区高中档牛肉生产的基础条件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宁南山区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导言
    2.2 宁南肉牛生产现状调查
        2.2.1 调查时间与地点
        2.2.2 调查研究对象
        2.2.3 调查内容
        2.2.4 调查方法与原则
    2.3 调查区肉牛生产业的基本概况
        2.3.1 调查区域的概况与调查点的选择
        2.3.2 调查区农户的基本情况
        2.3.3 宁南山区的肉牛生产规模
        2.3.4 肉牛养殖在调查区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2.4 宁南山区的牛群结构分析
        2.4.1 基础母牛群的品种结构
        2.4.2 杂交牛生产的经济效益
    2.5 饲草料生产与利用状况
        2.5.1 宁南山区的种植业结构
        2.5.2 饲草料生产与利用状况
    2.6 宁南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6.1 缺乏对肉牛产业的正确认识
        2.6.2 缺乏对肉牛良种的正确认识
        2.6.3 应加强固原黄牛的合理利用
    2.7 宁南肉牛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
        2.7.1 苜蓿生产与加工利用的问题
        2.7.2 宁南山区矿物质营养地区性缺乏的问题
    2.8 宁南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8.1 以产业化理论指导宁南肉牛产业发展
        2.8.2 各级政府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2.8.3 肉牛产品的市场定位问题
        2.8.4 宁南肉牛产业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2.8.5 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推动以农户为生产单元的宁南山区肉牛产业的持续发展
        2.8.6 宁南山区农民肉牛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2.9 小结
第三章 宁南山区高中档牛肉杂交生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的级进杂交二代公牛的育肥试验
        3.1.2 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级进杂交二代育肥公牛的屠宰试验
        3.1.3 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的级进杂交二代公牛的肉品分割试验
        3.1.4 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的级进杂交二代公牛的肉品质分析
        3.1.5 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的级进杂交二代公牛的育肥经济效益分析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级进杂交二代公牛的育肥效果分析
        3.2.2 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级进杂交二代公牛的屠宰指标分析
        3.2.3 育肥牛胴体分割结果与分析
        3.2.4 育肥牛肉品质分析
    3.3 经济效益分析
        3.3.1 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级进杂交二牛的育肥经济效益分析
        3.3.2 育肥牛屠宰的经济效益分析
    3.4 讨论
        3.4.1 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级进杂交二代公牛的育肥效果
        3.4.2 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级进杂交二代公牛的产肉性能
        3.4.3 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级进杂交二代育肥公牛的牛肉品质
        3.4.4 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级进杂交二代公牛的育肥经济效益
    3.5 小结
第四章 总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巴西“三农”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引发的思考 ——兼谈对中国“三农”现代化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总论
    1.1 没有“三农”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1.1.1 现代化与“三农”现代化
        1.1.2 巴西的现代化之痛
        1.1.3 借鉴巴西的经验教训,走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
    1.2 国内关于巴西“三农”现代化研究的情况
        1.2.1 关于巴西现代化进程的研究
        1.2.2 关于巴西“三农”现代化的研究
        1.2.3 关于“拉美化”、“巴西病”问题研究
第二章 巴西农业的地位和基本特征
    2.1 巴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1.1 巴西农业的地位
        2.1.2 巴西农业的作用
    2.2 巴西农业的基本特征
        2.2.1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2.2 农业中的大地产制
        2.2.3 生产经营方式复杂
        2.2.4 严重依赖出口的外贸型农业
        2.2.5 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
第三章 巴西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
    3.1 巴西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
        3.1.1 土地条件
        3.1.2 水利条件
        3.1.3 气候条件
        3.1.4 生物条件
    3.2 巴西农业发展的农作物生产条件
        3.2.1 种植业
        3.2.2 畜枚业
        3.2.3 林业和森林采集业
        3.2.4 渔业
第四章 巴西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4.1 美洲发现前的印地安人农业
    4.2 殖民地时期的巴西农业(1500年—1822年)
        4.2.1 殖民地时期的农业
        4.2.2 殖民地时期的农村社会
        4.2.3 殖民地时期劳动力的主体
    4.3 独立后至20世纪初的巴西农业
        4.3.1 农业的发展状况
        4.3.2 向农业现代化的过渡
第五章 巴西农业现代化的起步与高潮
    5.1 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的转变(30—50年代)
        5.1.1 “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及对农业的影响
        5.1.2 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土地问题的保留
        5.1.3 农业向现代化的转变
    5.2 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60—70年代)
        5.2.1 农业发展的成就
        5.2.2 20世纪70年代后国家对农业现代化干预的加强
        5.2.3 工业和城市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5.2.4 经营结构的变革
        5.2.5 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农业人口的流动
    5.3 巴西的土地改革
        5.3.1 土地改革的背景
        5.3.2 巴西土地改革的艰难路程
        5.3.3 不彻底的土地改革
    5.4 农业现代化的渐进发展(20世纪80—90年代)
        5.4.1 农业组织进一步完善
        5.4.2 资本主义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5.4.3 农工一体化不断扩大
        5.4.4 第三产业悄然兴起
        5.4.5 农村人口回流现象与劳务出口
第六章 巴西农业现代化在曲折中前进
    6.1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态势
        6.1.1 农业部门的新变化
        6.1.2 农业现代化的调整
        6.1.3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成就
    6.2 农村社会变化
        6.2.1 农村社会高度封闭、孤立的状况有了极大的改观
        6.2.2 社会生产关系的演变
        6.2.3 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6.2.4 农村人口的流动
第七章 巴西三农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中国三农现代化发展的启示
    7.1 土地问题
        7.1.1 高度集中的大土地占有制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桎梏
        7.1.2 巴西土地问题对中国的启示——慎重对待中国农业发展中的土地问题
    7.2 工农业发展失衡问题
        7.2.1 巴西经济发展长期存在工农业比例失调问题
        7.2.2 巴西工农业发展问题对中国的启示——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7.3 城乡差距问题
        7.3.1 巴西城乡差距大,地区发展不平衡
        7.3.2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发展现状
        7.3.3 巴西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对中国的启示——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和谐
    7.4 城市化问题
        7.4.1 巴西城市化发展进程
        7.4.2 巴西城市化的问题——过度城市化及“城市病”
        7.4.3 造成巴西过度城市化的原因
        7.4.4 巴西过度城市化给中国的启示——谨防“伪城市化”
    7.5 社会问题
        7.5.1 巴西严重的社会问题
        7.5.2 中国的贫困与收入分配状况
        7.5.3 “巴西病”对中国的启示——经济与社会要和谐发展
第八章 巴西三农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及对中国三农现代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8.1 农业的资金投入
        8.1.1 巴西的农业投资
        8.1.2 巴西的农业投资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8.2 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
        8.2.1 巴西农业发展的专业化、规模化水平
        8.2.2 巴西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对中国借鉴意义
    8.3 “绿色革命”与科技兴农
        8.3.1 巴西的“绿色革命”
        8.3.2 巴西的农业机械化
        8.3.3 巴西的农业科研体系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8.3.4 巴西“绿色革命”与科技兴农给中国的启示
    8.4 农业国际化
        8.4.1 巴西农业对外贸易
        8.4.2 巴西加入WTO后对农业国际化的成功经验
        8.4.3 借鉴巴西农业国际化经验,推动中国农业国际化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宁夏河东沙地荒漠化态势评价研究 ——以盐池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荒漠化概念与内涵
        1.2.2 荒漠化态势研究
        1.2.3 荒漠化机制研究
        1.2.4 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体系
        1.2.5 荒漠化监测
        1.2.6 荒漠化评价
        1.2.7 景观生态学在荒漠化评价中的应用
        1.2.8 “3S”技术在荒漠化评价中的应用
        1.2.9 关于盐池河东沙地的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地形地貌
        2.1.4 水文地质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人口经济状况
        2.2.2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2.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目标
        2.3.3 技术路线
3 河东沙地荒漠化监测技术体系研究
    3.1 荒漠化监测方法概述
        3.1.1 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
        3.1.2 遥感监测方法
        3.1.3 基于“3S”的综合监测方法
    3.2 河东沙地荒漠化监测技术体系
        3.2.1 遥感影像的选择
        3.2.2 遥感影像的几何精校正
        3.2.3 遥感影像的增强处理与波段组合
        3.2.4 遥感影像解译与荒漠化成图
        3.2.5 地面调查及其指标构成
    3.3 小结
4 河东沙地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力研究
    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4.2 河东沙地荒漠化过程分析
        4.2.1 地质历史荒漠化过程
        4.2.2 人类历史荒漠化过程
        4.2.3 现代荒漠化过程
    4.3 河东沙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4.3.1 荒漠化自然因素
        4.3.2 人类活动对土地荒漠化形成的作用
    4.4 河东沙地土地荒漠化的驱动力
        4.4.1 人口变化
        4.4.2 经济因素
        4.4.3 技术因素
        4.4.4 政策因素
        4.4.5 文化因素
    4.5 小结
5 基于地面监测的河东沙地荒漠化评价
    5.1 研究内容与方法
        5.1.1 野外地面调查
        5.1.2 室内分析测试
    5.2 河东沙地荒漠化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5.2.1 荒漠化评价的内容
        5.2.2 荒漠化评价的意义
    5.3 河东沙地荒漠化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5.3.1 系统性与综合性原则
        5.3.2 科学性原则
        5.3.3 主导性原则
        5.3.4 动态性原则
        5.3.5 可操作性原则
        5.3.6 定性和定量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原则
    5.4 河东沙地群落尺度的荒漠化现状评价
        5.4.1 群落尺度的荒漠化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筛选的原理
        5.4.2 群落尺度的荒漠化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4.3 河东沙地荒漠化类型的定量评价
        5.4.3 群落尺度的盐池县荒漠化程度评价
    5.5 基于县域尺度的河东沙地荒漠化现状评价
        5.5.1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构成
        5.5.2 荒漠化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5.5.3 荒漠化评价方法
        5.5.4 河东沙地盐池县域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5.5 河东沙地盐池县域荒漠化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5.6 河东沙地荒漠化模糊综合评价
    5.6 小结
6 基于“3S”监测技术的河东沙地荒漠化态势评价
    6.1 研究内容与方法
    6.2 河东沙地荒漠化现状评价
        6.2.1 荒漠化现状
        6.2.2 荒漠化现状评价
    6.3 荒漠化的动态变化与分析
        6.3.1 荒漠化面积与等级的动态变化
        6.3.2 荒漠化面积与等级的转变特征分析
    6.4 荒漠化发展速率评价
    6.5 荒漠化发展趋势评价
        6.5.1 马尔科夫过程转移概率矩阵的确定
        6.5.2 对马氏过程预测的检验
        6.5.3 荒漠化发展趋势评价
    6.6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问题讨论
附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北方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1.1 当代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的分布
    1.2 中国北方各行政区气候、地形地貌概况
第二章 自然因素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
    2.1 10 000 年来中国北方气候的变迁
    2.2 中国北方最近100 年的气候变化
    2.3 对于21 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预测
    2.4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于对森林、草原的分布影响
    2.5 最近100 年的气候变迁对于森林草原变迁的影响
第三章 周代以前森林、草原的变迁
    3.1 仰韶温暖期
        3.1.1 华北地区
        3.1.2 东北地区
        3.1.3 西北地区
    3.2 夏商周时期
        3.2.1 华北地区
        3.2.2 东北地区
        3.2.3 西北地区
        3.2.4 人工植树
第四章 秦汉-宋元时期森林、草原的变迁
    4.1 秦汉时期
        4.1.1 华北地区
        4.1.2 东北地区
        4.1.3 西北地区
        4.1.4 人工植树
    4.2 魏晋南北朝时期
        4.2.1 华北地区
        4.2.2 东北地区
        4.2.3 西北地区
        4.2.4 人工植树
    4.3 隋唐五代时期
        4.3.1 华北地区
        4.3.2 东北地区
        4.3.3 西北地区
        4.3.4 人工植树
    4.4 宋元时期
        4.4.1 华北地区
        4.4.2 东北地区
        4.4.3 西北地区
        4.4.4 人工植树
第五章 明清民国时期森林、草原的变迁
    5.1 华北地区
    5.2 东北地区
    5.3 西北地区
    5.4 人工植树
第六章 1949 年-2000 年森林、草原的变迁
    6.1 华北地区
    6.2 东北地区
    6.3 西北地区
第七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灾害(1)
    7.1 水灾
        7.1.1 华北地区
        7.1.2 东北地区
        7.1.3 西北地区
    7.2 旱灾
        7.2.1 华北地区
        7.2.2 东北地区
        7.2.3 西北地区
    7.3 河流的变化
        7.3.1 华北地区
        7.3.2 东北地区
        7.3.3 西北地区
    7.4 湖泊、瀑布、泉水的变化
        7.4.1 湖泊
        7.4.2 瀑布、泉水
    7.5 水土流失、土壤退化
        7.5.1 华北地区
        7.5.2 东北地区
        7.5.3 西北地区
    7.6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减少
        7.6.1 华北地区
        7.6.2 东北地区
        7.6.3 西北地区
第八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灾害(2)
    8.1 荒漠化
        8.1.1 荒漠化现状
        8.1.2 荒漠化历史
        8.1.3 荒漠化成因
        8.1.4 华北地区
        8.1.5 东北地区
        8.1.6 西北地区
    8.2 沙尘暴
        8.2.1 沙尘暴现状
        8.2.2 沙尘暴历史
        8.2.3 森林、草原变迁与沙尘暴
        8.2.4 森林草原变迁与北京地区沙尘暴
第九章 对中国北方地区生态建设的一些建议
    9.1 坚定中国北方地区重建良好生态环境的信心
    9.2 正确认识中国北方地区恢复森林、草原的适宜区域
    9.3 恢复和重建黄土高原植被中的植物选择
    9.4 关键在于加快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9.5 正确处理中国北方地区农、林、牧的关系
    9.6 正确处理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关系
    9.7 恢复良好生态环境需要资金支持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结语
    1.1 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森林、草原
    1.2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的变迁历程
    1.3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减少的主要原因
        1.3.1 自然因素
        1.3.2 人类的经济活动
        1.3.3 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
    1.4 森林、草原受到破坏导致生态灾害频繁
    1.5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是的森林、草原变迁的原动力
        1.5.1 人口增加与森林、草原变迁的思考
        1.5.2 社会发展与森林、草原变迁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四、巴西西拉多斯地区豆科牧草种质资源的初步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D]. 王君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2]中国杧果科学研究70年[J]. 陈业渊,党志国,林电,胡美姣,黄建峰,朱敏,张贺,韩冬银,高爱平,高兆银,黄媛媛. 热带作物学报, 2020(10)
  • [3]水分调控对荒漠灌区地下滴灌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D]. 马彦麟.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0)
  • [4]中国绒毛用羊生产比较优势与区域布局研究[D]. 陈甜.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5]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6]中国西北地区甘草根瘤内生细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D]. 李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6)
  • [7]宁南山区高中档牛肉杂交生产模式研究[D]. 安加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8]巴西“三农”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引发的思考 ——兼谈对中国“三农”现代化发展的启示[D]. 高京平. 天津师范大学, 2008(08)
  • [9]宁夏河东沙地荒漠化态势评价研究 ——以盐池县为例[D]. 凌侠.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10]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D]. 王建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标签:;  ;  ;  ;  ;  

巴西西拉多斯地区豆科牧草种质资源初步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