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站辅机》杂志2003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陈宇凡[1](2021)在《海水脱硫渔船尾气的数值模拟》文中指出
Caroline Cao[2](2020)在《中国约定竞业限制法律制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商业秘密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保护商业秘密,企业通常会要求员工与其订立约定竞业限制协议。当前,国内的竞业限制补偿金额度较低、竞业限制期限较长、覆盖的地域和行业范围较宽,部分离职人员在签署竞业限制协议后,无法享受择业自由的同时,甚至无法保障基本生活,因而拒绝履行约定竞业限制义务致使相关法律纠纷频发。竞业限制协议虽然保护了公司的商业秘密,同时也约束了离职员工的择业自由。如何兼顾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和员工择业权之间的利益平衡?值得思考。中国的约定竞业限制制度应着重保护企业、离职员工之间的利益平衡,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劳动者应限定于高级岗位的管理人员或者掌握关键技术的高级技术人员,而不包括所有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此外,在摒弃“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兜底条款的同时,还可借鉴美国的“不可避免披露原则”为临时禁令的使用设立适用标准,通过扩大“惩罚性赔偿责任”等立法手段完善商业秘密的保护。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雇佣关系下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的立法完善有所裨益。
于溪[3](2019)在《HG公司设计管理改进研究》文中提出HG公司是隶属于HE集团旗下专业从事电站工程成套设备供货的制造企业,公司经过60多年拼搏奋斗,逐步发展为中国最大的电站锅炉制造基地,同时其产业覆盖石油化工、核电、电站辅机及军事国防等多个领域,产品远销20余个国家。作为典型的设备制造类老牌央企,HG公司同样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市场大潮考验。随着近几年国内经济增速趋于平稳,社会用电量增速趋缓,而之前电力行业盲目的井喷式发展导致了国内电力行业整体呈现产能过剩态势。加之火电排放物污染环境,导致雾霾加剧,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民众对火电的关注度也空前提高。一系列的原因导致火电市场不受欢迎进而呈现断崖式萎缩,各装备制造商面临着巨大生存压力。作为国内一流的电站设备制造商,HG公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作为一种高效的管理手段,设计管理越来越受到各设备制造商重视。内部挖潜、外部争效,设计管理永远是企业的生命线。它关系到产品质量、产品成本、运营效率、创新能力等企业管理的诸多关键因素。摆在HG公司面前最为重要的课题正是如何提高自身的设计管理水平。本文以设计管理者角度,深入剖析HG公司现有设计管理方法,通过对产品设计整个流程的梳理,结合内、外部相关职能部门在设计流程中所起作用。寻找出HG公司现有设计管理方面的缺陷及其影响因素。进而通过先进的设计管理方法使设计流程精细化、系统化。运用有效的设计管理使产品质量得以提升,产品成本得以控制,设计流程更加顺畅,增强创新研发能力。从而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张犁[4](2017)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文化再生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学界的重视,理论研究成果丰富,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笔者基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文化再生的相关理论,运用设计学、文化遗产学、建筑学和历史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文化再生中的理论研究、现实状况、西方经验、视觉艺术分析和工作策略等相关问题。本文主体可分为五部分。第一章研究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相关理论,介绍了“工业建筑遗产”理论、“文化再生”基本概念,阐述了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分析了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再生利用模式及其基本特征,探讨了该研究的目的、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文化再生的意义。第二章则主要分析了在当前情况下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的基本情况。首先从史学角度罗列了近现代,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以及工业建筑遗产分布的地区格局;接着分析了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现状和突出问题。第三章对国内以及国外的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展开分析。国内分别选取北京、上海、青岛、西安和台湾地区,对这些城市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生利用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分析了这些案例规划设计、功能转型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国外选取德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作为代表,分析了其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和工业建筑改造模式,揭示了其对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第四章从视觉艺术角度探讨了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文化再生问题。先分析了工业建筑的技术和审美构成,以及工业建筑遗产的视觉要素;接着论述了工业建筑遗产的构成和视觉美学审美意识的形成;其次分析了工业建筑视觉色彩和传达体系的构建;最后列举了将视觉设计应用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促进文化再生的重要意义。第五章讨论了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策略的构建,从政府职能、调研决策和规划设计三个角度,提供了一些策略性建议。本文针对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文化再生问题,从历史文化、艺术设计、行为策划及文创规划等现实案例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策略,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文化再生发展提出了更高领域的定位。笔者对工业建筑遗产的再认识及城市文化肌理的保护提出了保护性再生创意新概念,从而引导更多的人群正确认识和理解城市工业遗产存在的真正意义与价值,让我国越来越少的工业建筑遗产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更好的保护,从而留住城市发展中的“工业记忆”。
仲丹丹[5](2016)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使世界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到20世纪60年代即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一时期内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与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的互动中实现的。在中国,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融合是在进入21世纪后才在很短时间内成为部分先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显着特征之一的。文化产业园区作为这种融合的产物之一,成为非常具有活力与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而其中通过对工业遗存进行改造再利用的项目占据了相当的比例。那么,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在我国典型城市的发展概况是怎样的?文化产业的原初特性使其在空间集聚过程中对宏观地理和微观载体有何特殊要求?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变迁、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进程、市场规律作为中国工业用地更新的基本构成对这种结合发展的模式有怎样的作用力?认真回答这三个问题是研究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的基本前提。基于以上动机,本研究以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特性以及中国工业用地的更新特征为切入点,以我国8个代表性城市的具体项目为基本研究范围,结合对既有现状的理解建立全观的研究架构,从经济学的视角针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进行析论,讨论这两种事物结合之基础、发展之根本推力,并试图创造一种解释上不致发生矛盾的、按不同保护再利用主体推动这种结合的不同过程对既有相关项目的分类,阐明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城市产业升级相结合的真正的、应然的内在动力及外在表现,进而为如何实现城市中心区存量土地盘活、产业结构调整与历史文化延续的整合,如何更好地从政策及发展策略上推进这一过程提供有限的理论参考。
赵敬恩[6](2013)在《基于风能利用的海水淡化技术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增长越来越快,淡水资源缺乏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就像“能源危机”一样,淡水资源的匮乏,越来越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因此,寻求节能高效的造水方法势在必行。海水淡化属于能量密集型产业,从长远角度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用于海水淡化将是解决海水淡化高耗能的重要途径。研究并开发利用风能进行海水淡化已成为海水淡化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在多级闪蒸方法海水淡化,多效蒸馏方法海水淡化,反渗透方法海水淡化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三套直接利用风能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由于风能波动性、间歇性和不稳定的自然特点,系统设计的原则建立在储能技术上,分别将真空储能,压缩空气储能,蓄水储能三种储能技术应用于风能开发,同时耦合三种不同的海水淡化方法,最后形成了基于多级闪蒸方法的风能海水淡化系统、基于多效蒸馏方法的风能海水淡化系统和基于反渗透方法的风能海水淡化系统。针对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所需能源消耗为热能和真空能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将真空储能技术应用于风能开发上;同样,针对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所需能源消耗为热能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将比较先进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应用于风能上。以上两种储能技术能够满足风能资源的大规模利用,与此同时,为海水淡化系统提供所需能源。储能技术和海水淡化互相耦合并优化。针对反渗透海水淡化所需能源消耗为压力能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压力平衡装置,该装置具有储能储水的作用,同时为海水淡化装置提供平稳、不间断的流量和合适的压力的海水,满足反渗透膜的工作要求。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基于多级闪蒸方法的风能海水淡化系统和基于多效蒸馏方法的风能海水淡化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得到了针对该两套系统的(?)损失解析表达式,并且进一步分析基于多效蒸馏方法的风能海水淡化系统中多效蒸馏部分的(?)损失,得到了多效蒸馏部分和压缩空气储能部分的(?)损失解析表达式;针对基于反渗透方法的风能海水淡化系统,本文以理论分析,模拟计算为基础,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模拟计算了风能利用海水淡化系统运行特性,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作为直接风能进行海水淡化的初步研究工作,本文从可靠性工程基础入手,探讨了系统可靠性分析基本模型及分析方法,分别对三套风能海水淡化系统可靠性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得出了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最后,得到了三种系统可靠度的解析表达式。
解琦[7](2014)在《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意产业通常泛指以创意为主要增值方法的经济活动。创意经济就是把观察新经济的角度从“科学与艺术分离”转换为“科学与艺术统一”。世界创意地理格局是由各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域及其人才流动构成的动态系统。创意产业集群促进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功效,使其持续受到各国青睐,区域经济政策和创新政策均得以提倡,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也确实在某一阶段突出表现出对创新的促进效应。这些世界级楷模的光辉极大的刺激了中国政府的热情,使得近一些年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被我国某些地方政府作为一项政策目标来狠抓、硬抓,在某种程度上误入口号式、简单化的“中国式造园运动”。全国集聚区发展过程中,开发失控与活力缺失已经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本文在对创意产业集聚区相关概念认知与批判的基础上,尽可能全面、中立、直观的呈现近20年来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状况,通过剖析伦敦、巴黎、纽约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意集群发展的内生性,探讨有助于保持创意产业集聚区活力的措施,提出“适应进化”的观点,从规划、设计、公共政策三方面提出超越我国现行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思维定式的若干策略。
刘国亮[8](2011)在《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发电设备制造业是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大基础装备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近几年,在我国GDP逐年增长的强力拉动下,电力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进入了高速增长期。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发电设备制造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受我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能源结构不断调整,以及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发电设备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发电设备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哈电集团作为我国主要的发电设备制造基地之一,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发电设备产业该如何定位和发展,成为关系哈电集团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发电设备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了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的发展现状,总体提出了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存在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速度相对缓慢,新能源、新产业方面技术储备不足等问题。通过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明确了哈电集团发展的外部机遇和挑战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三个层面提出了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定位和发展策略,具体包括总体发展策略、专项业务发展策略及具体支撑策略。通过本文研究,结合哈电集团自身的战略发展需求,提出了“重回国内第一,跻身世界一流”的总体发展策略;针就核电、水电、煤电等六项业务的发展,提出了专项业务发展策略;同时,为了保障总体策略和专项业务发展策略的实施,提出了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国际化、产业链延伸等具体支撑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对哈电集团今后发电设备产业的发展贡献一点力量。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对我国发电设备企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张坤[9](2010)在《基于海外电站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合同管理研究与实施》文中研究表明空格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平坦化”的发展趋势,经济模式和管理视野不断被拓展,国际项目管理的特点和合同模式也随之不断演化。中国工程承包企业以EPC总承包方式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面临机遇,但更多的是风险和挑战。论文先通过对海外EPC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理论研究,以海外EPC电站总承包的特点及难点为背景,分析海外EPC总承包模式下合同管理体系;其次以项目生命周期为时间轴,以项目的知识体系为功能轴,建立EPC总承包项目策划和执行阶段的合同管理方法论,着重针对合同的范围、进度、成本、沟通、风险等领域进行流程分析;作者以亲自参与并管理的EPC电站总承项目为例对EPC电站总承包项目的范围管理流程举例证明了合同流程管理的标准化和有效性。最后,论文分析了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在完成单一承包模式向EPC总承包模式过渡过程中的能力建设。转变的过程表面看是从国内市场向充满挑战竞争的国际承包市场迈进,但实质是在成熟盈利模式基础上创新价值体系和实现新价值增值,更是工程企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有益探索。论文为企业成功实施海外EPC项目提供了借鉴意义。
周大鹏[10](2010)在《制造业服务化研究——成因、机理与效应》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发生着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具体表现在制造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上服务要素的投入日益增加,最终产品中服务的比重大大增加,这就是制造业的服务化现象。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制造业已经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当中,因此这一产业现象造成的影响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国内经济领域,而且是扩散到国际分工、就业、产业结构和环境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领域。学者们在这一现象发生之初就已经敏锐的注意到了,并对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研究的领域比较松散,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二是对这一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得不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三是对这一现象对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所产生的影响还总结得不够全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服务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发展演化的规律加以探讨,并梳理总结了制造业服务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益、就业效益、贸易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正文共分十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研究思路、创新点,并对前人对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的文献做了简要回顾。第一章概要的介绍了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特征、现状与发展趋势。还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最后点明了本文的主要是围绕全球价值链理论为中心,吸收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起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框架的。第二章介绍了制造业服务化的成因。前人的研究大都从企业的微观运行角度解释服务化的成因,主要包括满足消费者需求,排除竞争,实现产品差异化。本文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对制造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成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内在因素。其次,知识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融合,促进了制造业服务化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务带来了收益增加,是制造业服务化的又一动力。最后,环境因素也进一步促成了服务化的发展。第三章介绍了制造业服务化的演化机理。首先阐明了制造业服务化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其次解释了这种产业发展趋势的可持续性。然后构造了一个产业发展模型并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第四章介绍了制造业服务化的产业转型效应,通过分析论证了服务化是如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并借助投入产出表对中间服务要素的统计构造了计量模型,对服务化促进产业发展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五章介绍了服务化的就业效应。首先介绍了服务化对发达国家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就业促进效应后,接着区分了发展中国家的两类不同的劳动力群体的失业情况,说明非熟练劳动者和知识劳动者的就业方式是不同的,但服务化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帮助这两类劳动者实现就业。第六章讨论了服务化的国际贸易效应。因为服务化在贸易中表现为服务中间要素贸易的发展,因此通过构建以服务为要素的中间产品贸易模型对服务化带来的福利增长效应进行了分析。第七章探讨了服务化的环境效应。因为环境问题比较广泛,这里主要是通过化学品制造行业来分析相关效应的。服务化的环境效应主要集中在节约自然资源的使用,和降低环境污染两个方面。第八章是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路径。主要介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并对制造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结论与展望部分,对前述章节的论述进行了总结,并对本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说明。
二、《电站辅机》杂志2003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站辅机》杂志2003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约定竞业限制法律制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约定竞业限制法律制度概述 |
第一节 竞业限制的概念与分类 |
一、竞业限制的概念 |
二、竞业限制的分类 |
第二节 竞业限制的适用对象 |
一、高级管理人员 |
二、高级技术人员 |
三、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
第二章 约定竞业限制法律制度面临的困境 |
第一节 企业在竞业限制中面临的困境 |
一、竞业限制的违约金 |
二、竞业限制的继续履行 |
三、竞业限制的连带责任 |
第二节 员工在竞业限制中面临的困境 |
一、竞业限制的公平性 |
二、约定义务的不确定性 |
三、竞业限制与择业自由权的平衡 |
第三章 约定竞业限制法律制度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竞业限制法律制度的适用基础 |
一、不为公众所知悉 |
二、具有商业价值性 |
三、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 |
第二节 竞业限制法律制度的合法性分析 |
一、竞业限制的期限 |
二、竞业限制的补偿金 |
第三节 竞业限制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
一、竞业限制的地域范围 |
二、竞业限制的从业范围 |
第四章 约定竞业限制法律制度之完善建议 |
第一节 遵循利益平衡原则 |
一、删除“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兜底性规定 |
二、保密义务脱密期 |
第二节 明确临时禁令制度 |
一、临时禁令的借鉴 |
二、不可避免披露原则 |
第三节 扩大惩罚性赔偿责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HG公司设计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设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结构 |
第2章 HG公司设计管理现状及问题 |
2.1 HG公司基本情况 |
2.2 HG公司设计管理现状 |
2.2.1 设计管理模式 |
2.2.2 设计管理目的 |
2.2.3 设计管理流程 |
2.2.4 设计管理特点 |
2.3 HG公司设计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
2.3.1 产品设计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
2.3.2 产品设计质量问题频发 |
2.3.3 新产品技术研发缓慢 |
2.3.4 设计手段及管理平台落后导致效率低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HG公司设计管理改进方案 |
3.1 成功企业设计管理经验借鉴 |
3.1.1 设计成本控制 |
3.1.2 设计质量控制 |
3.1.3 新技术新产品研发 |
3.1.4 设计手段及管理平台改进 |
3.2 设计管理改进的总体思路 |
3.2.1 设计管理改进的目的 |
3.2.2 设计管理改进的原则 |
3.2.3 设计管理改进影响因素 |
3.2.4 设计管理方法 |
3.3 HG公司设计管理改进方案 |
3.3.1 管理组织改进 |
3.3.2 设计策划管理 |
3.3.3 设计流程管理 |
3.3.4 设计反馈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HG公司设计管理改进的实施保障 |
4.1 成立设计管理改进推进小组 |
4.2 设计管理改进责任制度 |
4.2.1 内部设计管理改进责任制 |
4.2.2 外部设计管理改进责任制 |
4.3 完善经济考核制度 |
4.3.1 设计管理改进考核原则 |
4.3.2 考核内容及方式 |
4.4 奖励与培训制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HG公司设计管理优化实例方案 |
5.1 前期设计管理 |
5.1.1 编制产品设计开发计划 |
5.1.2 公司外部组织和技术接口 |
5.1.3 公司内部组织和技术接口 |
5.1.4 工程项目责任人任命 |
5.2 中期设计管理 |
5.2.1 设计开发评审 |
5.2.2 设计和开发输入评审 |
5.2.3 设计开发评审结论 |
5.2.4 产品目标成本设计评审 |
5.2.5 产品节能项目辨识 |
5.2.6 设计开发评审结论执行反馈 |
5.2.7 设计质量提示 |
5.3 后期设计管理 |
5.3.1 设计和开发验证 |
5.3.2 设计更改 |
5.3.3 设计质量评定 |
5.4 设计管理改进方案有效性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4)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和意义 |
四、研究路径和方法 |
第一章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的概念与理论 |
一、“工业建筑遗产”的概念 |
二、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 |
三、“文化再生”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的类型与特征 |
一、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再生利用模式 |
二、工业建筑遗产文化再生模式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的目的及意义 |
一、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研究的目的 |
二、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近代工业发展与建筑遗址状况 |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范围 |
二、近代工业发展阶段主要的工业遗产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工业布局 |
一、建国后工业的发展阶段 |
二、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基本格局 |
第三节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现状 |
一、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情况 |
二、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保护形式 |
第四节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
二、中西方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的比较 |
第三章 国内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国内案例分析及面临的问题 |
一、北京、上海工业建筑遗产再生案例及面临的问题 |
二、青岛、西安工业建筑遗产文化再生案例及面临的问题 |
三、台湾工业建筑遗产文化再生案例及借鉴意义 |
第二节 国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分析 |
一、国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兴起与发展 |
二、国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模式 |
三、国外工业建筑遗产再生利用的经验和启示 |
第四章 工业建筑遗产文化再生与视觉艺术 |
第一节 工业建筑遗产景观与建筑 |
一、技术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
二、工业建筑遗产景观的视觉要素 |
第二节 工业建筑遗产与景观 |
一、工业建筑生态空间体系的完整性 |
二、视觉美学与人的交互行为 |
三、栖居与场地 |
第三节 工业建筑遗产景观与视觉传达 |
一、工业建筑遗产色彩体系的建立 |
二、视觉空间传达体系 |
第四节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视觉设计应用和意义 |
一、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视觉设计应用 |
二、视觉设计对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意义及作用 |
第五章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策略的构建 |
第一节 政府职能体系的构建 |
一、制定工业遗产的评价标准 |
二、制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法律 |
三、统筹规划,科学指导 |
四、适度开发,注重创意 |
五、构建多方位保护规划体系,提供支撑 |
第二节 调研论证策略 |
一、风貌保护,科学分区 |
二、兼容并蓄,多元发展 |
三、谋求共识,各求所需 |
四、修旧如旧,功能现代 |
五、新旧兼容,推陈出新 |
第三节 规划设计策略 |
一、工业建筑遗产的“新生命”——改造 |
二、工业建筑遗产再生中的低能耗设计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1.1 研究动机 |
1.1.1.1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加速与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滞后 |
1.1.1.2 产业经济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关联性的研究不足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工业遗产与文化产业的交叉研究 |
1.2.2 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相关研究 |
1.2.3 中国工业用地更新相关研究 |
1.3 研究架构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架构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成果与论文创新点 |
1.4.1 研究成果 |
1.4.2 论文创新点 |
1.4.2.1 系统的调查研究 |
1.4.2.2 理论方法创新 |
1.4.2.3 对工业遗产与文化产业结合动因的研究 |
第二章 文化产业介入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发展概况 |
2.1 引言 |
2.2 研究对象范畴界定 |
2.2.1 工业遗产 |
2.2.1.1 类型范围 |
2.2.1.2 时期范围 |
2.2.2 文化产业 |
2.2.2.1 国外的界定 |
2.2.2.2 国内的界定 |
2.3 调研地点的选择 |
2.3.1 参考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程度 |
2.3.2 考虑调研地点地域分布广度 |
2.4 各地概况 |
2.4.1 北京——现代工业遗存在世界城市 |
2.4.1.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1.2 项目特点 |
2.4.2 上海——近代工业遗存与海派文化的融合 |
2.4.2.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2.2 项目特点 |
2.4.3 广州——行业集聚鲜明的产业园模式 |
2.4.3.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3.2 项目特点 |
2.4.4 天津——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对有限文化经济资源的竞争 |
2.4.4.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4.2 项目特点 |
2.4.5 重庆——工业形象与文化产业发展空间载体要求的背离 |
2.4.5.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5.2 项目特点 |
2.4.6 青岛——价值较高的工业遗产集中在城市更新重点区域 |
2.4.6.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6.2 项目特点 |
2.4.7 西安——工业遗产在世界文明古都 |
2.4.7.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7.2 项目特点 |
2.4.8 福州——工业遗产在“侨乡” |
2.4.8.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
2.4.8.2 项目特点 |
第三章 文化产业选择工业遗产作为空间载体的动因分析 |
3.1 引言 |
3.2 文化生产的城市选择 |
3.2.1 文化生产选择工业基础雄厚的城市 |
3.2.2 文化生产的地理集中是自我强化的——以天津、北京为例 |
3.2.3 推动文化产业落脚工业遗产的城市政策——以北京、上海、福州为例 |
3.3 文化生产的区位选择 |
3.3.1 工业历史地段的地理区位优势 |
3.3.2 工业历史地段的建筑密度优势 |
3.3.3 工业历史地段的产业氛围优势 |
3.4 文化生产的建筑空间要求 |
3.4.1 工业遗产较低的使用成本符合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 |
3.4.2 工业遗产的空间形态特征符合文化产业的使用要求 |
3.4.3 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满足文化产业的精神层面的需求 |
3.5 策略探讨: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应纳入存量规划体系 |
3.5.1 存量规划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产生的影响 |
3.5.1.1 深圳 |
3.5.1.2 上海 |
3.5.1.3 北京 |
3.5.2 存量规划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提出的新要求 |
3.5.2.1 符合城市存量规划的发展目标 |
3.5.2.2 从制度设计角度思考保护再利用模式 |
第四章 工业遗产选择文化产业作为再利用模式的动因分析 |
4.1 引言 |
4.2 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影响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以北京、上海为例 |
4.2.1 理论构建 |
4.2.1.1 划拨工业用地取得期(1954~1988) |
4.2.1.2 划拨工业用地价值凸显期(1988~1998) |
4.2.1.3 划拨工业用地解冻探索期 (1998~2008) |
4.2.1.4 划拨工业用地再利用主动结合产业调整的新时期(2008~) |
4.2.2 策略探讨 |
4.3 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以中国纺织工业格局中的“上、青、天”为例 |
4.3.1 概念界定 |
4.3.1.1 传统工业 |
4.3.1.2 “上、青、天” |
4.3.2 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作用机制 |
4.3.2.1 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作用——释放有形资源 |
4.3.2.2 地方行业转型升级作用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路径 |
4.3.3 行业企业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认知路径及策略探讨 |
4.3.3.1 行业企业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认知路径 |
4.3.3.2 对有形资源的价值认知阶段 |
4.3.3.3 策略探讨 |
4.4 市场规律作用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以青岛为例 |
4.4.1 理论构建 |
4.4.1.1 青岛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模式选择机制 |
4.4.1.2 市场规律作用下的投入差异 |
4.4.2 策略探讨 |
第五章 按保护再利用主体作用过程分类的实证研究 |
5.1 引言 |
5.2 原址工业企业产业升级背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
5.2.1 形成动因 |
5.2.1.1 城市产业升级宏观作用分析 |
5.2.1.2 企业产业升级微观作用过程 |
5.2.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2.2.1 保护特点 |
5.2.2.2 再利用特点 |
5.2.3 认知意义 |
5.3 高校带动下的文化产业与工业遗产再利用协同发展 |
5.3.1 形成动因 |
5.3.1.1 工业遗产位置靠近高校 |
5.3.1.2 高校改、扩建用地需求 |
5.3.1.3 高校文化产业发展需求 |
5.3.1.4 高校建筑空间特征新需求 |
5.3.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3.2.1 多出现在“新一线城市” |
5.3.2.2 再利用主体多为艺术、设计类院校师生 |
5.3.2.3 保护再利用顺序倒置 |
5.3.3 策略建议 |
5.3.3.1 关注工业遗产周边的高校文化资源 |
5.3.3.2 高校改、扩建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相结合 |
5.3.3.3 高校文化产业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相结合 |
5.3.3.4 探求符合高校建筑空间特征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策略 |
5.3.4 认知意义 |
5.4 城市经营理念主导的保护再利用模式 |
5.4.1 多重作用分析 |
5.4.1.1 大遗址区保护 |
5.4.1.2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经营手段 |
5.4.1.3 大旅游理念 |
5.4.2 认知意义 |
5.5 以房地产开发为目的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
5.5.1 商务办公产业园开发 |
5.5.1.1 形成动因 |
5.5.1.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5.2 综合性地产开发 |
5.5.2.1 形成动因 |
5.5.2.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5.3 认知意义 |
5.6 文化发展类公司主导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
5.6.1 形成动因 |
5.6.1.1 建筑改造加建限制少 |
5.6.1.2 地方性的产业园扶植政策 |
5.6.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6.3 认知意义 |
5.7 政府全面掌控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
5.7.1 形成动因 |
5.7.2 保护再利用特点 |
5.7.3 认知意义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观点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一 调研项目溯源 |
附录二 《北京市保护利用工业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 |
附录三 《中共福州市委办公厅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利用工业厂房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管理办法》 |
附录四 天津市政府《天拖地块(公建)产业规划布局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期刊文章 |
专(译)着 |
论文集 |
学位论文 |
报纸文章 |
报告 |
网络资源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风能利用的海水淡化技术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海水淡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海水淡化技术现状 |
1.2.1.1 多级闪蒸方法 |
1.2.1.2 多效蒸馏方法 |
1.2.1.3 反渗透方法 |
1.2.2 主要海水淡化技术的比较 |
1.2.3 海水淡化过程的能耗 |
1.2.4 国内外海水淡化现状与发展 |
1.2.4.1 国外海水淡化现状与趋势 |
1.2.4.2 我国海水淡化现状与趋势 |
1.3 风能海水淡化的现状与发展 |
1.3.1 耦合式风能直接利用海水淡化研究现状 |
1.3.2 分离式风能发电海水淡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多级闪蒸方法的风能海水淡化系统 |
2.1 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技术原理 |
2.1.1 多级闪蒸原理 |
2.1.2 多级闪蒸海水淡化的特点 |
2.2 真空储能技术 |
2.3 多级闪蒸海水淡化系统设计 |
2.3.1 系统结构 |
2.3.2 系统工作过程 |
2.3.3 系统特点 |
2.4 系统热力学分析 |
2.4.1 (?)分析基础 |
2.4.2 系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效蒸馏方法的风能海水淡化系统 |
3.1 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原理 |
3.1.1 多效蒸馏原理 |
3.1.2 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的特点 |
3.2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
3.3 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设计 |
3.3.1 系统结构 |
3.3.2 系统工作过程 |
3.3.3 系统特点 |
3.4 系统热力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反渗透方法的风能海水淡化系统 |
4.1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原理 |
4.1.1 反渗透基本原理 |
4.1.2 反渗透膜与其他膜过滤 |
4.1.3 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流程 |
4.2 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设计 |
4.2.1 系统概述 |
4.2.2 系统关键技术 |
4.2.3 系统结构组成 |
4.3 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4.3.1 非设计工况特性分析 |
4.3.2 变工况特性分析 |
4.3.3 压力平衡装置容积对系统工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能海水淡化系统可靠性分析 |
5.1 可靠性分析基础 |
5.2 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 |
5.3 风能海水淡化可靠性分析 |
5.3.1 基于多级闪蒸方法的风能海水淡化可靠性分析 |
5.3.2 基于多效蒸馏方法的风能海水淡化可靠性分析 |
5.3.3 基于反渗透方法的风能海水淡化可靠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7)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缘起 |
2、既往研究 |
3、内容结构 |
4、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创意产业集聚区相关范畴界定及理论支撑 |
1.1.1 创意产业 |
1.1.2 创意产业集聚区 |
1.2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一般分类 |
1.2.1 根据产生集聚区的形成模式划分 |
1.2.2 根据集聚区内企业组织结构和关联方式划分 |
1.2.3 根据空间聚合方式划分 |
1.2.4 根据集聚形成的核心要素划分 |
1.2.5 根据开发模式划分 |
1.3 认识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若干误区 |
1.3.1 创意产业集聚区混淆于工业园、高新区 |
1.3.2 创意产业集聚区混淆于创意地产 |
1.3.3 用挂牌辨识创意产业集聚区 |
第二章 国际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路径 |
2.1 创意伦敦(Creative London):城市积淀与产业政策的内生性 |
2.1.1 工业之都的华丽蜕变 |
2.1.2 国家与地方的政策推动 |
2.1.3 看伦敦人怎么办“798” |
2.1.4 难以复制的“伦敦模式” |
2.2 遍地苏荷(SOHO Somewhere):Loft 生活与艺术区变迁的启示 |
2.2.1 东村西村 |
2.2.2 苏荷 |
2.2.3 切尔西 |
2.2.4 “苏荷模式”的意义与贡献 |
2.3 同志马莱(The gay Marais):包容社区与创意阶层的崛起 |
2.3.1 发展轨迹 |
2.3.2 “少数派”群体 |
2.3.3 创意阶层在哪里崛起 |
2.4 世界创意大都市——切莫盲从的典范 |
2.4.1 城市禀赋是创意产业集聚的基础 |
2.4.2 生活方式影响创意产业地理分布 |
2.4.3 多机构多渠道推动创意产业集聚 |
第三章 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图景 |
3.1 楔子(二十世纪最后的浪漫) |
3.2 先导肇始期(1998-2004 年) |
3.2.1 苏州河畔燃起的一把火 |
3.2.2 “798”现象 |
3.2.3 各地发展概况 |
3.3 加速发展期(2005-2009 年) |
3.4 嬗变调整期(2010 年以来) |
3.5 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都在因何而存在? |
第四章 关注:缺乏秩序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发 |
4.1 自发的是丑陋的,规划的是美好的? |
4.1.1 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的形式 |
4.1.2 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的成败 |
4.1.3 市场机制下的政府干预 |
4.2 开发泛滥与权力寻租 |
4.2.1 杂乱无章:开发的泛滥 |
4.2.2 创意圈地:权力的寻租 |
4.3 城市利益与个体权利 |
4.3.1 艺术区拆迁与反拆迁 |
4.3.2 逐草而居与逐利开发 |
4.4 开发控制确保创意产业集聚区有序开发 |
第五章 再关注:保持活力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 |
5.1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区位指向 |
5.1.1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成因分析 |
5.1.2 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城市的二次选择 |
5.1.3 创意产业与旧城改造的契合之处 |
5.2 创意阶层的行为心理需求 |
5.2.1 创意阶层的基本构成 |
5.2.2 创意阶层的空间需求 |
5.3 多元化、日常化的创意活动 |
5.3.1 创意是越界 |
5.3.2 创意是生活 |
5.4 追求长期利益的经营方式 |
5.4.1 长效合同制造双赢 |
5.4.2 非营利组织守护公益 |
结语:中国式集聚区往何处去 |
1、遍地开花,是否必要? |
2、画地为牢,是否恰当? |
3、公共政策,是否匹配?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发电设备产业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2.1 发电设备概念 |
1.2.2 国内发电设备产业研究综述 |
1.2.3 国外发电设备产业研究综述 |
1.3 我国发电设备产业发展历程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哈电集团概述 |
2.2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发展现状 |
2.2.1 哈电集团在我国发电设备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
2.2.2 发电设备产业在哈电集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2.2.3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布局情况 |
2.2.4 哈电集团主要发电设备产量情况 |
2.2.5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技术发展情况 |
2.2.6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专项业务发展情况 |
2.2.7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主要业务财务指标情况 |
2.3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发电设备产业资源未能有效整合 |
2.3.2 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相对缓慢 |
2.3.3 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 |
2.3.4 市场开发能力有待增强 |
2.3.5 发电设备产业人才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发展环境的综合分析 |
3.1 发电设备产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发电设备行业环境分析 |
3.2.1 国内发电设备行业发展环境 |
3.2.2 国外发电设备行业发展环境 |
3.2.3 哈电集团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3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
3.3.1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资源分析 |
3.3.2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能力分析 |
3.4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发展环境的 SWOT 分析 |
3.4.1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3.4.2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3.4.3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
3.4.4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发展的竞争劣势 |
3.4.5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发展环境的 SWOT 矩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发展策略的总体设计 |
4.1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总体发展策略 |
4.1.1 哈电集团战略定位现状分析及研究 |
4.1.2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定位和总体发展策略 |
4.2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专项业务发展策略 |
4.2.1 大力发展核电业务 |
4.2.2 扩大水电业务领先优势 |
4.2.3 大力发展清洁高效煤电产品 |
4.2.4 加大燃机产品自主研发力度 |
4.2.5 快速健全风电产业体系 |
4.2.6 积极培育光热发电业务 |
4.2.7 积极介入海洋能发电领域 |
4.3 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发展支撑策略 |
4.3.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4.3.2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
4.3.3 加大国际经营合作 |
4.3.4 打造产业链发展优势 |
4.3.5 实施人才支撑策略 |
4.3.6 强化资本运作功能 |
4.3.7 积极寻求政策支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9)基于海外电站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合同管理研究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外 EPC 工程总承包合同管理研究背景 |
1.1.1 国际工程承包模式的发展需求 |
1.1.2 中国工程企业“走出去”的背景和环境 |
1.2 总承包合同管理研究内容 |
1.2.1 合同在 EPC 总承包项目中的作用 |
1.2.2 论文的结构及内容 |
1.3 EPC 总承包合同管理研究和实施的意义 |
第二章 EPC 总承包项目合同体系的分析和建立 |
2.1 我国传统工程模式下的合同管理 |
2.1.1 我国传统工程执行环境 |
2.1.2 企业自身原因 |
2.2 海外 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难点和特点 |
2.3 海外总承包工程合同体系 |
2.3.1 EPC 总承包合同分包体系 |
2.3.2 EPC 总承包项目业主合同关系 |
2.3.3 EPC 总承包商合同关系 |
2.4 海外工程总承包合同条款框架 |
2.5 海外总承包合同管理要求 |
第三章 EPC 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体系实施流程 |
3.1 合同策划 |
3.1.1 合同范围管理 |
3.1.2 合同进度计划管理 |
3.1.3 合同的成本管理 |
3.1.4 合同的信息和管理 |
3.1.5 合同的风险管理 |
3.1.6 合同分包 |
3.2 合同管理体系的执行 |
3.2.1 合同的目标控制 |
3.2.2 建立合同实施体系 |
3.2.3 挣值管理在合同管理中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PC 总承包项目合同范围管理流程实施案例 |
4.1 越南广宁 EPC 总承包项目合同范围策划 |
4.1.1 项目的背景介绍 |
4.1.2 项目范围流程输入 |
4.1.3 项目范围流程工具和方法 |
4.1.4 项目范围流程输出 |
4.2 范围流程输出和实施 |
第五章 海外 EPC 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能力思考 |
5.1 EPC 总承包合同模式发展驱力 |
5.1.1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理念和价值观的更新 |
5.1.2 客户需求的导向 |
5.1.3 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 |
5.1.4 国际竞争和国家发展的需求 |
5.2 EPC 总承包合同执行能力分析 |
5.2.1 EPC 总承包企业面临的挑战 |
5.2.2 企业价值链看 EPC 总承包模式 |
第六章 海外 EPC 总承包商能力建设 |
6.1 海外 EPC 总承包核心能力分析 |
6.1.1 工程管理能力 |
6.1.2 组织学习能力 |
6.1.3 伙伴管理能力 |
6.1.4 融资能力 |
6.2 海外 EPC 总承包能力建设建议 |
结语 |
参考资料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制造业服务化研究——成因、机理与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意义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制造业服务化概述 |
第一节 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与特征 |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 |
二、制造业服务化的特征 |
三、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相关概念 |
一、制造的概念 |
二、制造业的概念 |
三、生产者服务业与服务贸易 |
第三节 制造业服务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发展历程 |
二、制造业服务化成因的有关理论 |
三、制造业服务化演化机理的有关理论 |
四、制造业服务化效应的有关理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制造业服务化的成因 |
第一节 制造业服务化的成因之一——知识经济 |
一、知识经济对产业的影响 |
二、隐性知识在知识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三、隐性知识是制造业服务化形成的内因 |
第二节 制造业服务化的成因之二——价值链延伸 |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 |
二、知识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综合 |
三、制造业的价值链延伸战略 |
第三节 制造业服务化的成因之三——收益驱动 |
一、价值链的片断化与服务活动的关系 |
二、服务活动对制造业收益的促进作用 |
三、收益驱动促进制造业服务化的表现 |
第四节 制造业服务化的成因之四——环境保护 |
一、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对环境的影响 |
二、传统销售模式向制造服务化转型的条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造业服务化的演化机理 |
第一节 行业发展演化现象的理论分析 |
一、分析方法 |
二、制造业服务化的产生 |
三、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 |
第二节 演化模型的构建 |
一、假设与建模 |
二、模型的数学运算 |
三、模型的分析与运算结果小结 |
第三节 制造行业互动和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 |
一、数值模拟简介 |
二、数据说明 |
三、Matlab 源程序及求解 |
四、数值模拟小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造业服务化的产业转型效应 |
第一节 制造业服务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
一、现有产业转型和升级理论述评 |
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特殊问题 |
三、制造业服务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第二节 制造业服务化的产业升级效应实证分析 |
一、以服务作为中间投入的研究方法介绍 |
二、模型构造与数据来源 |
三、对模型回归结果的总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造业服务化的就业效应 |
第一节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
一、相关理论概述 |
二、知识经济下发达国家就业结构的变化 |
三、发展中国家就业结构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制造业服务化的就业效应实证分析 |
一、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的就业效应 |
二、发展中国家实施服务化促进就业的可行性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造业服务化的国际贸易效应 |
第一节 服务中间产品贸易的理论框架 |
一、中间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
二、服务中间产品的贸易模型 |
三、服务中间产品贸易的利得分析 |
四、模型分析小结 |
第二节 制造业服务化的贸易效应——以电力设备业为例 |
一、电力设备的工程总承包贸易方式简介 |
二、电力设备贸易的市场前景 |
三、发展中国家电力设备贸易的出路 |
第三节 制造业服务化的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
一、显性竞争力指数与出口竞争力 |
二、显性竞争力指数的计算及存在的问题 |
三、显性竞争力指数的改进——产品复杂度 |
四、服务投入增进出口竞争力的案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制造业服务化的环境效应 |
第一节 制造业服务化的环境效益理论框架 |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环境效应评估方法 |
二、不同服务类型对环境的影响 |
第二节 制造业服务化的环境效应——以化学行业为例 |
一、化学品管理服务在化学行业的广泛应用 |
二、化学品管理的成本节约和减排效应 |
第三节 制造业服务化的环境效应案例分析 |
一、化学品生产商的服务化案例 |
二、实施服务化的障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路径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
一、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阶段 |
二、部分行业开始转型 |
三、制造业服务化程度仍然较低 |
第二节 制造业实施服务化战略的路径选择 |
一、应善于发挥自身优势 |
二、转变企业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 |
三、探索产融结合路径 |
四、善于利用服务化策略降低环保成本 |
第三节 促进服务化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 |
一、产业转型升级策略和应避免的误区 |
二、其他相关策略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电站辅机》杂志2003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水脱硫渔船尾气的数值模拟[D]. 陈宇凡.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2]中国约定竞业限制法律制度问题研究[D]. Caroline Cao.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2)
- [3]HG公司设计管理改进研究[D]. 于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4]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研究[D]. 张犁. 西安美术学院, 2017(11)
- [5]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研究[D]. 仲丹丹. 天津大学, 2016(12)
- [6]基于风能利用的海水淡化技术途径研究[D]. 赵敬恩.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3(01)
- [7]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D]. 解琦. 天津大学, 2014(05)
- [8]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 刘国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6)
- [9]基于海外电站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合同管理研究与实施[D]. 张坤. 上海交通大学, 2010(04)
- [10]制造业服务化研究——成因、机理与效应[D]. 周大鹏.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