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AI在三轴剪力试验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雷[1](2020)在《钢框架结构抗连续性倒塌机理及鲁棒性提升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结构连续性倒塌的发生是因为结构的某些构件在地震、火灾、爆炸以及交通工具的撞击等偶然荷载作用下破坏后失去承载力,进而导致了与初始破坏不成比例的大范围坍塌。结构连续倒塌的发生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但是通常引起连续倒塌的意外事件发生概率极低,过去常常被人们所忽视。随着一系列的连续倒塌事故发生,社会对防止连续倒塌发生越来越重视。钢结构建筑由于强度高、自重轻、低碳环保可重复利用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推广,很多重要的大型建筑都采用钢结构设计,钢框架结构就是钢结构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设计方案。随着钢框架结构的广泛使用,防止钢结构发生连续倒塌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揭示钢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机理,并研究钢结构体系在偶然荷载用下的动力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或加固方法以防止连续倒塌的发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钢框架结构的鲁棒性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进行了不带楼板三维单层钢框架结构的连续倒塌试验。获得了结构的破坏模式,测得了施加于中柱的竖向荷载与中柱竖向位移的关系以及主梁关键截面的应变的发展规律,研究了不带楼板钢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并揭示了其抗倒塌力学机理。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能量法,预测了结构在中柱突然失效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并且提出了动力放大系数的计算方法。(2)进行了带楼板三维单层钢框架结构的连续倒塌试验,讨论了结构体系在中柱失效工况下的鲁棒性,并采用与上述试验相同方法预测了结构的连续倒塌动力响应。利用边柱关键截面的应变数据,分析了钢梁与楼板的组合效应以及组合截面中的悬链线效应对于结构体系抗倒塌能力的贡献,从而揭示了带楼板钢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机理。通过对比不带楼板以及带楼板三维单层钢框架结构的连续倒塌试验结果,包括荷载-位移关系、抗倒塌机制对结构抗倒塌能力的贡献,阐明了楼板对于钢框架结构鲁棒性的影响。(3)采用考虑所有结构构件及其连接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上述两个试验试件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利用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系统化验证,以保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利用数值模型,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楼板中钢筋的内力分布以及边界约束对于采用刚性梁柱节点的钢框架结构在中柱失效工况下抗倒塌力学机制发展的影响。(4)利用经过严格验证的钢框架微观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高层钢框架结构在车辆撞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并评估结构发生连续倒塌的风险。通过与采用备用荷载路径法的计算结果的对比,确定了在车辆撞击结构柱时,备用荷载路径法在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中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系统化的参数分析,讨论了撞击车辆各参数对于结构体系鲁棒性的影响。提出了两种加固方法,防止结构体系在柱突然失效以及车辆撞击工况下发生连续倒塌。
李超[2](2020)在《竖井掘进机撑靴侧壁岩土体极限承载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深部地下空间的开发和资源的开采,竖井掘进机(Shaft Boring Machine,以下简称SBM)由于在深大竖井建设中具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及环保等优势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SBM在掘进过程中,撑靴支撑在竖井侧壁以固定掘进机并为掘进机提供前进的动力。在穿过复杂的土层和岩层时,如果在撑靴作用下竖井侧壁岩土体无法提供足够的承载力,将会产生掘进机推进力不足、姿态难以控制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导致竖井侧壁失稳。考虑到目前我国首台SBM刚完成调试还未投入应用,由于没有施工经验和缺乏相关竖井侧壁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因此有必要开展SBM撑靴作用下土质地层和岩质地层中竖井侧壁极限承载力的研究。本论文以国内自主研制的首台SBM(MSJ5.8/1.6D型)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SBM掘进中竖井撑靴侧壁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对竖井凿井方法、SBM钻井工艺和装备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调研。分析了SBM掘进时力学传递机制和撑靴的作用下竖井侧壁岩土体的受力状况,为后续撑靴侧壁极限承载力的研究奠定基础。2)采用耦合有限元与离散元方法的GDEM数值模拟软件,考虑掘进深度、竖井直径及围岩等级三种因素的影响,对掘进过程中撑靴对竖井侧壁岩土体的作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撑靴作用下侧壁岩土体内部位移、应力、应变和破坏单元的分布及特征。计算结果表明:(1)竖井撑靴侧壁的主要破坏模式为剪切滑移破坏,并得到了简化破坏面;(2)随着掘进深度增大,竖井侧壁破坏单元和撑靴作用处位移减小,而极限承载力稍有提高;(3)竖井直径增大时,侧壁破坏单元稍有增加,而塑性剪应变和撑靴作用处位移明显增大,且极限承载力明显降低;(4)围岩等级越高,侧壁破坏单元明显减少,而且承载力显着提高。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围岩等级的影响最大。3)以数值模拟得到的竖井侧壁土体破坏模式为基础,首先假定破坏面为对数螺旋线和直线旋转曲面的组合,分析了破坏面上的应力分布。然后,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采用土体塑性极限平衡法,推导了撑靴作用下竖井侧壁土体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对所推导理论公式中承载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基本因素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将典型土层中理论计算值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以说明该公式的合理性。4)基于Hoek-Brown准则对撑靴作用下竖井侧壁岩体的破坏开展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竖井侧壁岩体内部的破坏单元、剪应变以及位移的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撑靴作用下竖井围岩的破坏模式主要为剪切滑移破坏,据此确定了简化的滑移破坏面。此外,Hoek-Brown准则参数对岩体破坏有显着影响,岩体扰动、破碎度越高,对应的破坏单元越多,剪应变和位移也越大。5)根据数值模拟所得到的竖井侧壁岩体破坏模式及破坏面形状,首先假定滑移破坏面由5个平面组成,基于Hoek-Brown破坏准则,对每个破坏面进行了受力分析,采用岩体塑性极限平衡理论推导了撑靴作用下竖井侧壁岩体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同时对计算公式中的基本参数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相同性质的岩层,将按规范所得的地基极限承载力与推导公式计算得到的竖井侧壁岩体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在典型岩层中,将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说明了本文公式的合理性。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深大竖井建设中SBM撑靴侧壁岩土体极限承载力提供了一种预测和评估方法,而且对SBM的设计和施工风险控制也有指导意义。
伍贤友[3](2019)在《电子束辐照对高分子共混物力学性能与三重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三重形状记忆材料作为一类刺激响应性智能材料,相比传统的二重形状记忆材料,其能够实现更加复杂的刺激响应运动,也为二重形状记忆材料向多重形状记忆材料的深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研究策略、方法和视角,因而被选作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本论文拟以具有生物降解性的半结晶高分子树酯进行熔融共混与辐照改性,从而制得以冷却过程中两次分立的结晶/熔融转变为主要内在机制的三重形状记忆材料。希望所得材料具有足够分立的形状转变行为、较高的形状稳定性以及较大的编辑赋形能力。为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将按照如下内容进行展开:1.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PBS/PCL)共混体系为代表,研究了辐照对高结晶度热力学不相容共混体系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交联是一种由物理方式引发的、以链锻自由基碰撞为主要形式的化学交联法。因而辐照交联在冷却成型后的试样中表现出原位交联、冷交联、后交联特征,该类型共混物经过电子束辐照,只能有限增容,不能获得较大的编辑赋形能力。同时从材料力学的角度指出,欲通过共混辐照得到整体性能良好的三重形状记忆材料,可从降低共混组分力学失配度或者增加界面系带分子层厚度、密度、强度两方面进行改进。2.研究了聚己二酸-丁二酸丁二醇酯/聚氧化乙烯(PBSA/PEO)共混体系在辐照后的力学响应特性。在界面有效缠结的基础上,凸显了辐照响应特性对共混物组分的分子结构依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由于PEO本身的辐解,共混辐照试样在中间编辑赋形温度下依然不具较大变形能力。3.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PBAT/PCL)共混体系的辐照效应。结果表明,该热力学相容性体系在辐照条件下遵循Charlesby-Pinner无规交联规律,交联试样表现出良好的界面强度,断裂伸长率可达900%以上;PCL55辐照交联样表现出最佳的三重形状记忆效应,两次固定率与两次回复率皆达90%以上;4.以PBAT/PCL/膨润土(50/50/4)辐照样为出发点,首次研究了试样在自由回复过程中,中间临时形状的稳定性与分立性。结果表明不同剂量下的辐照交联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分子间可破坏的弱作用占据重要部分;辐照剂量对中间临时形状稳定性和阶段性回复率影响皆较大;而对于41.4kGy下的选择性交联试样,一次赋形形变量和二次赋形形变量分别主要影响的阶段性回复率与中间临时形状稳定性;组分间的力学耦合效应,分别提高了试样在高、低温处的形状稳定性和中间温度处的回复率。
王凯沙[4](2019)在《林永祥建筑创作历程研究》文中提出林永祥是由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岭南建筑师和建筑教育者培养的新一代建筑设计人才。这些新一代的建筑师,还有如蔡德道、吴威亮、陈伟廉、何镜堂、林兆璋等,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参与或主持设计了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建筑作品。林永祥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去往福建任教,扎根建筑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建筑工程人才,也有诸多建筑实践;20世纪80年代,他回到广州,参与广州改革开放初期的建设,并为现代岭南建筑教育做出了贡献,但鲜有人注意。他主持设计了如华南工学院2号楼扩建工程、广东星海音乐厅、广东华侨博物馆等重要作品。这些建筑作品是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林永祥的建筑创作历程,既是对岭南建筑师研究的补充,也有利于丰富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理念,也能给现代岭南建筑创作提供宝贵的借鉴意义。论文第一章主要阐述课题的原由、研究目标和内容,由于现有研究资料有限,制定以口述历史、实地调查、对比研究等方法为研究做准备。论文第二章主要梳理了林永祥的主要经历,通过口述历史、史料发掘等方式,分析每段经历对其性格、知识积累、治学态度、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其主要实践活动进行梳理。论文第三章是对其建筑创作历程中的典型作品进行分析。将其早期的作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对比分析,以较为客观的角度分析其作品的特点,并总结这段时期所形成的建筑创作理念,及其体现出来的岭南建筑创作特色;回广州后的建筑作品主要以建筑创作的时代意义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突出其每个作品最主要的特点和核心创作理念,以及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特点;在本章的最后,整理归纳出林永祥的主要建筑创作理念,及其与岭南建筑创作一脉相承的特性。论文在最后点出林永祥在现代岭南建筑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坐标,总结其建筑创作历程对福建省建筑教育、岭南建筑教育、岭南建筑及创作理念的贡献和意义。
苏芸华[5](2019)在《泥灰岩质边坡间隔式开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泥灰岩是一种带有膨胀性的软质岩,易风化,具有吸水膨胀、失水干缩的特性,跟黏土性能类似。在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建设期间,就发生多处边坡大面积的滑塌,产生严重的后果,对施工的安全和项目成本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目前边坡通用开挖方式有横向开挖、纵向开挖,选择的依据只考虑开挖区域的长度和深度,没有涉及到开挖顺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而不同的开挖顺序,会造成边坡坡脚处反压力变化规律的不同,开挖卸荷引起的坡体中应力及位移场不同。针对泥灰岩的遇水膨胀特性,为了避免泥灰岩边坡开挖后卸荷及降雨导致强度降低而边坡失稳的问题的发生,提出一种间隔式开挖方法。本文依托于“一带一路”中山东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项目号:2016B47)——“泥灰岩质边坡间隔开挖和防护综合技术研究”,通过ABAQUS有限元对泥灰岩边坡间隔开挖进行间隔开挖方式及开挖间隔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分析了泥灰岩的工程特性:通过勘察与试验得出泥灰岩是均粒的弱、中等膨胀性粘土,成岩效果极差,属极软岩;泥灰岩又是一种强烈的溶蚀性泥岩,其中碳酸盐成分占到百分之二十到五十的重量。根据泥灰岩的这种膨胀特性提出了一种间隔式开挖方法。(2)边坡模型采用两种强度下的泥灰岩,其中采用30m的降雨入渗深度下的强风化泥灰岩强度参数模拟边坡的最不利情况,分别模拟横向顺序开挖、纵向顺序开挖及间隔开挖三种开挖过程,分析其应力应变分布与特点,得出间隔式开挖方式对土体扰动最小的结论。(3)在间隔开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挖间隔的影响因素,并对路堑边坡的施工设计提出合理性建议。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降雨导致泥灰岩边坡强度大幅度降低导致边坡失稳破坏,应在开挖间隔设计时按最大降雨量下的最小强度进行设计开挖间隔;当坡脚从27°增加到36°的过程中开挖间隔应从32m减小到20m;当坡高从15m增加到30m的过程中开挖间隔应从40m减小到20m。
宫博娜[6](2018)在《高速五轴开放式实验加工装置的机械结构研发》文中提出随着全球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精度、高效率的先进机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高速五轴数控机床又是先进机床的典型代表之一。高速五轴数控机床在结构设计以及进给驱动方面需要解决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目前,机床驱动主要以旋转电机—滚珠丝杠为主,而这种驱动存在着联轴器和变速装置等中间环节,难以实现高速、高加速度运动。现阶段高速超精密机床多数由X、Y轴直线电机和Z轴旋转伺服电机构成,Z轴也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的却很少。直线电机驱动具备响应敏捷、轴加速度大、精度高等优点。Z轴采用直线电机可以提高Z向的运动速度,对实现高速切削至关重要,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本文对高速五轴开放式实验加工装置进行技术攻关,提出了总体的机床结构设计方案,对高速运动驱动装置提出了多直线电机驱动的总体运动方案,打破了单一加工模式,并利用开放式硬件和软件系统,实现了加工与测量的多功能一体化,解决了高速下振动引起的结构不稳定以及硬软件系统兼容性问题。本文通过对加工装置机械结构的研发为高精密加工机床制造提出一些构想。本文综合对比国际同类设备参数并结合市场需求,考虑本加工装置的整体刚性、性能、制造成本等因素,提出以大理石为基本构架的龙门式结构总体布局方案。通过滚动直线导轨副、反馈光栅以及氮气平衡缸配重来实现多直线电机驱动,其优点是动态响应性能敏捷、精度高。通过多端口传感器接口更换不同传感器以及开放式数控系统实现硬软件开放,以达到兼容性好的优势。横梁立柱床身均采用致密性好、稳定性好的大理石材料,其目的是有效避免共振,使机床整体结构稳定,刚性增强。本文通过对本加工装置进给系统的理论分析,计算校核三向直线电机初次级部件型号及数量。通过分析主轴形式并确定主传动系统主要参数,确定主传动功率对电主轴进行计算选型。对加工装置各部件原理分析并利用UG软件完成了主体结构、进给系统、电主轴、数控转台、外观造型的模型设计。最后,对横梁整体结构、滑板、床身、支承柱等关键部件进行ANSYS有限元分析,保证各部件的合理性,以及加工装置的稳定性。目前,本实验加工装置的整体构架已经初步完成,经过静、动态有限元分析其结构满足设计的各种性能的要求。
段茜[7](2018)在《复合应力状态下聚酰胺的粘弹—塑性本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酰胺(Polyamide,简称PA)作为一种半晶态热塑性聚合物,由于其良好的阻尼特性、高耗散性能、易于加工和质量轻等特点而成为最重要的工程塑料之一,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中;而PA66由于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作为结构零部件应用于汽车领域和电子电器领域,其相关力学性能也已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本文采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PA66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力学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并建立了材料的率相关粘弹-塑性本构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系统研究了PA66在单轴和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力学行为。单轴拉伸和压缩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增大,材料的屈服应力逐渐增大,弹性模量也发生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粘性。借助DIC测试系统对材料受拉直至断裂的全过程进行图像采集,屈服后试样中部出现颈缩,并逐步向两侧扩展,最终在试样根部发生断裂,其断裂行为与应力三轴度有关。利用压剪试样(SCS)和改进的拉剪试样(STS),对试样的正、剪应力分量进行分析,随着开槽角度的变化,应力分量随之改变;且屈服强度随着应变率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敏感性。借助有限元软件结合实验结果确定了SCS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的表达式,并与单轴压缩实验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CS的等效塑性应变-等效应力关系可以描述材料的力学性能。(2)借助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对PA66进行多种频率下的温度扫描测试。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储能模量逐渐降低,表现出显着的温度敏感性;而随着加载频率的增大,储能模量温度谱向高温方向移动,表现出明显的频率敏感性,因此本文引入一个储能模量模型来描述其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并结合DMA测试结果确定PA66相关的模型参数。同时利用加载频率与应变率之间的近似关系,进一步获得应变率和温度相关的弹性模量表达式,并利用不同应变率下高温实验的弹性模量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最后,基于改进的Maxwell粘弹性模型,推导得到了PA66应变率相关的粘弹性本构。(3)通过几种已有的屈服准则与不同应力状态下实验屈服轨迹的对比,确定了能够描述PA66拉压强度不对称和静水压相关的屈服准则;利用静动态压缩和拉伸屈服强度,预测了不同应变率下的材料屈服面,并利用压剪和拉剪的实验屈服强度对准静态屈服面进行验证。随后,引入二次函数描述材料拉伸和压缩的后继屈服行为,结合混合强化模型得到材料的后继屈服函数,并通过实验流动应力对后继屈服函数进行对比验证。此外,基于Eyring理论得到应变率相关的压缩和拉伸流动应力,从而获得材料率相关后继屈服函数的具体形式。最后,在经典塑性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屈服、硬化规律及其率相关性推导得到材料的塑性本构;结合前文的粘弹性本构,最终得到一个率相关粘弹-塑性本构模型,并通过单轴压缩应力状态下的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常亮[8](2017)在《液压加载控制器设计及在岩土岩石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岩土岩石专业越来越多地采取土工室内试验的方式来测试岩土、岩石的各项物理性能和力学指标,进而指导工程监测和施工。三轴试验是其中占比相对较大的一个模块。而常用的三轴仪所需要的三向压力的加载都是由三台液压加载控制器来提供,这样三轴仪的三向主应力都能够由不同的液压加载控制器独立施加。这样液压加载控制器的控制部分以及其在三轴仪中的应用就成为了本文的研究重点。针对液压加载控制器控制模式、电控软件、控制面板电路、控制电路等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了液压加载控制器测量精度的软件控制方法探究,并分析了液压加载控制器的控制模式,进行了闭环动态控制试验验证。在液压加载控制器的应用研究部分,本文从其机械特性在三轴仪中的应用出发,进行了详细的三轴试验验证,并进行了误差分析。通过液压加载控制器的单片机控制,验证三轴仪在岩土岩石实验中的无超调条件下保证恒压输出存在的可行性。研究液压加载控制器在岩土岩石的本构模型中所起的作用。经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在液压加载控制器的控制部分中确定采用液晶显示器、步进电动机、通过单片机控制。通过试验液压加载控制器在三轴仪中的应用与黄土自身的变形特性以及力学性能都是相符的,也就是说液压加载控制器的机械性能是基本能够满足岩土岩石工程实际中复杂的土体岩体应力状态的模拟和其力学性能试验测试的要求,整套试验仪器的稳定性是能够得到基本保证的。
冯德泰[9](2017)在《云南省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云南是我国西南地区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长江、珠江、元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等重要河流的发源地或流经地。剧烈的土壤侵蚀造成地区生态环境退化、土地资源短缺、人地矛盾突出和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云南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是计算土壤侵蚀模数的重要指标,而当前对云南省K值计算研究不足,严重制约着区域土壤侵蚀预报和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实施。本研究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对云南省主要土壤类型开展野外补充采样及室内测试分析,构建并更新土壤属性数据库,绘制云南省K值空间分异图,进而分析K值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判识关键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省 K 值变化在 0.0004~0.0169[t·hm2·h/(hm2·MJ·mm)]间,平均为0.0065[t·hm2·h/(hm2·MJ·mm)],其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表明计算结果可信度较高。其空间分异特征为滇中地区最高,滇西北最低,从西向东随着经度的增加,K值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全省19个土壤类型中紫色土可蚀性最高,其K值为0.0125[t·hm2·h/(hm2·MJ·mm)],高山寒漠土最低,为 0.0004[t·hm2·h/(hm2·MJ·mm)]。云南省分布面积最广的红壤,其K值为0.0069[t·hm2·h/(hm2·MJ·mm)]。不同土地利用K值呈现农地>草地>林地的趋势。海拔上,K值最高值出现在2000-3000m间,随坡度的增加K值总体呈现降低趋势。(2)K值与多年平均气温和经度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类型、多年平均降雨量、坡度、土地利用、海拔和纬度等6个因子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类型单因子能够解释49.03%的K值变化量,其次是海拔(2.46%)和多年平均气温(2.28%)。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简称RDA)结果显示:土壤类型对K值的解释量最大。表明土壤类型、海拔和多年平均气温是影响云南省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的主控因子。土壤类型是气候、植被、地形、母质、时间等成土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含了多种环境影响因子,因此,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最为重要。(3)本研究结果表明,同种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间,降雨量和气温的变化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比较明显,特别是对滇中及以南地区的农地影响最大。年平均降雨量的减少以及气温的升高可能会导致土壤可蚀性升高,从而加剧土壤侵蚀潜在危害性。本研究通过计算云南省各土壤类型K值,构建K值数据库,明晰K值空间分异特征,判识其关键环境影响因子,结果可为云南省土壤侵蚀模数的定量估算提供数据支撑,为云南省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赵新波[10](2016)在《基于可靠性理论的复杂深井井筒系统完整性研究》文中认为世界范围内,大量油气井出现的环空带压现象使得井筒完整性研究成为了油田开发的重要研究课题,而墨西哥湾大型急性原油泄露事故的发生更加快了该课题的研究步伐。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深井在油田开采井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深井井筒系统承受的载荷较为复杂,井筒不但承受地层高温、高压作用,而且钻遇复杂多样的地层类型,如盐膏层、盐岩层、稀疏砂岩层、致密砂岩等。在诸多地质因素、施工因素的影响下,通过理论方法分析井筒系统的应力场较为困难,由于井筒系统的应力场是研究井筒系统完整性的基础,因而井筒系统完整性的研究更加困难。井筒完整性失效问题主要包含水泥环失效、套管失效和地层失效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井筒材料老化严重,套管、水泥环失效位置越来越多,井筒系统完整性越来越差。本文针对复杂深井井筒系统的影响因素的随机分布特点,建立了基于可靠性理论的井筒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并通过多目标优化的遗传算法,对井筒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编写了一套井筒系统完整性评价与预测软件。具体研究工作和得到的结论如下:(1)根据弹性力学理论,推导了地应力、温度、套管内压等载荷作用下的单层套管-水泥环、多层套管-水泥环组成的井筒系统的平面应力场表达式。通过VB编程,三维显示了井筒系统不同位置处的应力曲线,研究了材料力学参数对井筒系统组合体的影响规律。对定向井进行一定的平面假设,推导了定向井井筒系统的应力场的三维表达式。(2)通过研究套管、水泥环、地层、胶结面的强度破坏判据,并根据复杂井筒系统所处环境进行参数修正,建立了基于多个薄弱面强度破坏的井筒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通过定义失效系数,并分析井筒系统完整性的影响因素对失效系数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得出影响井筒系统完整性的关键薄弱面为胶结面。(3)分析复杂深井井筒系统完整性的影响因素,发现影响因素的概率分布特点为正态分布。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大量的统计分析,获取了概率分布的数学拟合公式以及概率分布参数:方差与均值。(4)根据井筒规则度的不同,井筒系统可分为两大类:规则井筒系统和不规则井筒系统。在研究井筒系统影响因素的概率分布和各种可靠性分析方法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基于可靠性理论的规则井筒系统完整性评价理论和不规则井筒系统完整性评价理论,并进行了算例分析。(5)建立了井筒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运用多目标优化的遗传算法,建立了井筒系统参数优化方法,并编写了一套井筒系统完整性评价与预测软件,软件主要模块有:数值化井眼轨迹、地应力计算与井筒附近应力场分析、岩体分层地应力分析、井筒系统完整性评价。
二、CAI在三轴剪力试验教学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I在三轴剪力试验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钢框架结构抗连续性倒塌机理及鲁棒性提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试验研究 |
1.2.2 数值模拟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钢框架结构连续性倒塌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 |
2.2.2 材料性能测试 |
2.2.3 加载装置 |
2.2.4 测量装置 |
2.3 试验现象与破坏模式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荷载-位移关系 |
2.4.2 应变测量 |
2.4.3 主梁内力计算 |
2.4.4 抗倒塌力学机制 |
2.4.5 内力重分布 |
2.4.6 动力响应评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楼板影响的钢框架连续倒塌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设计 |
3.2.2 加载与测量装置 |
3.2.3 材料性能测试 |
3.3 试验现象与破坏模式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荷载-位移关系 |
3.4.2 主梁竖向变形 |
3.4.3 梁柱节点水平位移 |
3.4.4 抗倒塌力学机制 |
3.4.5 动力响应评估 |
3.5 楼板体系对钢框架结构鲁棒性的影响 |
3.5.1 力位移关系与破坏模式 |
3.5.2 抗倒塌力学机制 |
3.5.3 动力响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数值模拟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建模方法 |
4.2.2 材料模型 |
4.3 模型验证 |
4.3.1 无楼板钢框架模型 |
4.3.2 带楼板钢框架模型 |
4.4 楼板薄膜效应分析 |
4.5 边界条件对结构鲁棒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辆撞击下高层钢结构鲁棒性及其提升方法 |
5.1 引言 |
5.2 数值模型 |
5.2.1 结构模型概况 |
5.2.2 车辆模型 |
5.2.3 考虑应变率的钢材本构模型 |
5.3 高层钢框架结构在车辆撞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
5.3.1 车辆撞击边柱 |
5.3.2 车辆撞击中柱 |
5.3.3 临界速度 |
5.4 撞击参数对结构响应的影响 |
5.4.1 撞击速度 |
5.4.2 撞击质量 |
5.4.3 撞击角度 |
5.4.4 冲量 |
5.5 钢框架结构体系鲁棒性提升方法 |
5.5.1 梁柱铰接钢框架加固方法 |
5.5.2 数值模型建立与验证 |
5.5.3 鲁棒性提升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竖井掘进机撑靴侧壁岩土体极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竖井凿井技术 |
1.2.2 竖井掘进机 |
1.2.3 撑靴及其侧壁受力分析 |
1.2.4 岩土体极限承载力分析 |
1.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竖井掘进机及其撑靴作用下侧壁受力分析 |
2.1 MSJ5.8/1.6D型竖井掘进机 |
2.1.1 竖井掘进机钻井工艺 |
2.1.2 竖井掘进机钻井装备 |
2.2 撑靴作用下竖井侧壁岩土体受力分析 |
2.2.1 竖井掘进机支撑系统 |
2.2.2 撑靴作用下侧壁岩土体受力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竖井侧壁破坏数值模拟 |
3.1 GDEM软件简介 |
3.2 竖井撑靴侧壁岩土体受力破坏数值模拟方案 |
3.2.1 计算模型与材料参数 |
3.2.2 竖井侧壁模拟计算工况 |
3.3 竖井撑靴侧壁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3.3.1 竖井侧壁破坏过程的一般规律 |
3.3.2 竖井深度的影响规律 |
3.3.3 竖井直径的影响规律 |
3.3.4 围岩等级的影响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4 土质地层竖井撑靴侧壁极限承载力分析 |
4.1 基本假定 |
4.2 竖井侧壁土体破坏面的几何描述 |
4.3 竖井撑靴侧壁土体极限承载力公式推导 |
4.3.1 破坏面I上的受力分析 |
4.3.2 破坏面II上的受力分析 |
4.3.3 破坏体重力影响分析 |
4.3.4 撑靴侧壁土体极限承载力确定 |
4.4 承载力系数及其变化规律 |
4.5 影响竖井撑靴侧壁承载力的因素及规律 |
4.6 极限承载力理论值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竖井侧壁围岩破坏数值模拟 |
5.1 Hoek-Brown破坏准则的发展及其特征 |
5.1.1 Hoek-Brown准则的发展过程 |
5.1.2 Hoek-Brown准则的适用范围 |
5.1.3 Hoek-Brown准则的应用特点 |
5.2 竖井撑靴侧壁围岩受力破坏数值模拟方案 |
5.2.1 撑靴侧壁围岩计算模型 |
5.2.2 地应力及边界条件 |
5.2.3 竖井侧壁围岩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
5.3 竖井撑靴侧壁围岩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1 撑靴侧壁破坏单元分布 |
5.3.2 撑靴侧壁剪应变分布 |
5.3.3 撑靴侧壁位移分布 |
5.3.4 竖井撑靴侧壁围岩破坏模式及破坏面形状 |
5.4 本章小结 |
6 岩质地层竖井撑靴侧壁极限承载力分析 |
6.1 基本假定 |
6.2 竖井撑靴侧壁岩体破坏面的几何描述 |
6.3 竖井撑靴侧壁岩体极限承载力推导 |
6.3.1 破坏面I上的受力分析 |
6.3.2 破坏面II上的受力分析 |
6.3.3 破坏面III上的受力分析 |
6.3.4 破坏面IV、V上的受力分析 |
6.3.5 破坏体重力影响分析 |
6.3.6 撑靴侧壁岩体极限承载力确定 |
6.4 影响极限承载力的因素及规律分析 |
6.5 竖井撑靴侧壁极限承载力数值的对比分析 |
6.5.1 竖井侧壁承载力与地基承载力对比 |
6.5.2 理论承载力与数值模拟的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图清单 |
表清单 |
符号说明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电子束辐照对高分子共混物力学性能与三重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概述 |
1.1.1 形状记忆高分子的结构要求 |
1.1.2 形状记忆效果的影响因素 |
1.1.3 形状记忆高分子的分类 |
1.1.4 形状记忆高分子的应用 |
1.1.5 形状记忆高分子编辑手段 |
1.1.6 形状记忆表征手段 |
1.1.7 形状记忆高分子的理论模型 |
1.2 多重形状记忆高分子 |
1.2.1 多重形状记忆高分子概述 |
1.2.2 多重形状记忆高分子研究进展 |
1.3 辐照交联技术简介 |
1.3.1 辐照法 |
1.3.2 高温辐照交联 |
1.4 高分子辐射化学概述 |
1.4.1 辐射源 |
1.4.2 辐照的分子结构和凝聚态依赖特性 |
1.4.3 高分子共混物辐照 |
1.4.4 辐照交联动力学的评估 |
1.4.5 辐射化学的应用和所面临的问题 |
1.5 本课题的提出与目的 |
1.6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性 |
第2章 辐照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ε-聚己内酯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信息 |
2.2.2 样品制备 |
2.2.3 仪器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溶胶-凝胶分析 |
2.3.2 拉伸性能测试 |
2.4 进一步讨论 |
2.4.1 材料的断裂机制 |
2.4.2 高结晶度、热力学不相容性共混高分子的加工成型过程 |
2.4.3 多相体系辐射交联本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通过电子束辐照聚己二酸-丁二酸丁二醇酯/聚氧化乙烯共混物进行对具有三重形状记忆效应的材料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 |
3.2.2 样品制备 |
3.2.3 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热力学性质 |
3.3.2 高温稳定性 |
3.3.3 相容性 |
3.3.4 多相体系的辐照交联效应 |
3.3.5 三重形状记忆的定性与定量表征 |
3.3.6 应变对三重形状记忆现象的影响——承力架构的变化 |
3.4 进一步讨论 |
3.5 结论 |
第4章 一种由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ε-聚己内酯原位交联的三重形状记忆材料及其三重形状记忆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样品的制备 |
4.2.3 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溶胶凝胶测试分析 |
4.3.2 力学性能 |
4.3.3 松弛与回复 |
4.3.4 三重形状记忆效应 |
4.4 进一步讨论 |
4.5 结论 |
第5章 一种基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ε-聚己内酯/膨润土体系选择性交联的可调性三重形状记忆高分子复合材料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材料 |
5.2.2 试样制备 |
5.2.3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电子束辐照下的选择性交联反应 |
5.3.2 选择性交联对三重形状记忆效果的影响 |
5.3.3 第一次形变大小(△ε_(A→B))对临时形状稳定性的影响 |
5.3.4 第二次形变大小(△ε_(B→C))对临时形状的稳定性影响 |
5.3.5 升温速率对临时形状固定率的影响 |
5.3.6 组分间的协同性力学耦合效应 |
5.4 结论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一些重要过氧化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半衰期参考值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林永祥建筑创作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缘由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对林永祥及建筑作品的现有文献概述 |
1.3.2 对历史背景的现有文献概述 |
1.3.3 文献研究的初步结果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篇章结构 |
第二章 林永祥的主要经历与建筑理念形成的探究 |
2.1 少年时期的经历与性格、观念的培养(1936-1955) |
2.1.1 幼年的苦难经历 |
2.1.2 生活环境对观念的熏陶 |
2.1.3 培正中学的教育与扎实的基础知识、严谨思维的培养 |
2.2 华南工学院学习期间专业能力的培养(1955-1960) |
2.2.1 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教育背景 |
2.2.2 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 |
2.2.3 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 |
2.2.3.1 人民公社规划设计 |
2.2.3.2 华南工学院教学中心区规划 |
2.2.3.3 广东省职工住宅设计竞赛与广西民族饭店现场设计 |
2.3 高校教学经历与设计实践积累(1960-1984) |
2.3.1 教学经历 |
2.3.1.1 被引进至初创时期的福州大学 |
2.3.1.2 参与华侨大学创办初期的建设 |
2.3.1.3 “开门办学”与恢复高考后的教学实践 |
2.3.2 治学态度 |
2.3.2.1 福建省建筑教育的情况 |
2.3.2.2 严谨认真的治学风格 |
2.3.2.3 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与正直豁达的人生态度 |
2.3.2.4 合作精神 |
2.3.3 建筑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拓展 |
2.4 回广州后的主要经历与工程设计实践(1985-) |
2.4.1 20世纪80 年代广州地区建筑发展情况 |
2.4.2 在华南工学院与华南理工大学时期的主要经历 |
2.4.3 主要建筑设计实践 |
2.5 同时期其他岭南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实践概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林永祥建筑创作历程中的典型作品分析 |
3.1 建筑理念形成期——早期在福建省的创作 |
3.1.1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1976 年) |
3.1.1.1 同时代陈列馆的建设背景 |
3.1.1.2 建设背景与建筑基本概况 |
3.1.1.3 作品分析 |
3.1.2 福州大学图书馆二期工程(1978 年) |
3.1.2.1 同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建设情况 |
3.1.2.2 建筑基本概况 |
3.1.2.3 作品分析 |
3.1.3 福州大学食堂(1979-1980) |
3.1.3.1 20世纪60、70 年代福建地区食堂建筑特点 |
3.1.3.2 作品分析 |
3.1.4 福州大学土建系楼(1983) |
3.1.4.1 建设背景 |
3.1.4.2 作品分析 |
3.1.5 小结 |
3.2 建筑理念的成熟期——回广州后的大胆创作 |
3.2.1 延续历史环境——华南工学院2 号楼扩建(1985-1987 年) |
3.2.1.1 建筑基本概况 |
3.2.1.2 以“延续”的方式回应历史环境 |
3.2.1.3 “以人为本”的思考角度 |
3.2.1.4 建筑外部环境的营造 |
3.2.1.5 小结 |
3.2.2 改革开放初期的突破性建筑——星海音乐厅(1988-1998) |
3.2.2.1 星海音乐厅概况 |
3.2.2.2 星海音乐厅建设背景 |
3.2.2.3 “音质第一”的设计原则 |
3.2.2.4 声学空间与结构空间一致的设计原则 |
3.2.2.5 建筑结构与音乐厅形式上的突破 |
3.2.2.6 声学设计对设计构思的支撑与完善 |
3.2.2.7 引领时代风气的建筑形象 |
3.2.2.8 小结 |
3.2.3 从传统天井到空中庭院——海天大厦(1992 年) |
3.2.3.1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高层住宅建设概况 |
3.2.3.2 建筑基本概况 |
3.2.3.3 传统天井组合的现代空间院落 |
3.2.3.4 “架空层—天井—风廊—天井”的自然通风系统 |
3.2.4 用结构表达对文化的隐喻——培正中学综合体育馆(2001-2005) |
3.2.4.1 建筑背景与概况 |
3.2.4.2 富有创意的设计思路 |
3.2.4.3 结构合理选择 |
3.2.4.4 形式的承传与隐喻 |
3.2.4.5 岭南地域性气候和文化的协调 |
3.2.4.6 小结 |
3.3 其他重要建筑作品 |
3.3.1 家园情怀——华侨博物馆(1995年) |
3.3.2 精致的“小调”——广州培正中学艺术楼(2007-2011年) |
3.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林永祥主要建筑作品年表 |
附录2 华侨大学兴隆分校设计图纸 |
附录3 华侨大学建宁分校设计图纸 |
附录4 平和县综合楼、中国人民银行平和支行办公楼设计图纸 |
附录5 福建省委党校规划与图书馆单体设计图纸 |
附录6 福建省文物总店设计图纸 |
附录7 林永祥老师对本论文的两次修改意见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泥灰岩质边坡间隔式开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项目研究的目的 |
1.2 项目研究的意义 |
1.2.1 经济效益 |
1.2.2 社会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开挖方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
1.3.2 ABAQUS在边坡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研究路线 |
2 泥灰岩工程特性 |
2.1 概述 |
2.1.1 泥灰岩的物质组成 |
2.1.2 泥灰岩的化学特性 |
2.2 泥灰岩室内试验 |
2.2.1 筛分试验 |
2.2.2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2.3 碳酸钙含量试验 |
2.2.4 亚甲蓝试验 |
2.2.5 泥灰岩岩体参数值 |
2.2.6 膨胀性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3 不同开挖方法的数值模拟分析 |
3.1 软件介绍(ABAQUS) |
3.2 模型计算理论 |
3.3 泥灰岩边坡模型的建立 |
3.3.1 边坡计算模型尺寸 |
3.3.2 材料参数选择及网格划分 |
3.3.3 约束条件 |
3.3.4 地应力平衡 |
3.3.5 模拟开挖模型的实现 |
3.4 横向顺序开挖计算结果分析 |
3.4.1 横向顺序开挖的位移模拟结果 |
3.4.2 横向顺序开挖的应力模拟结果 |
3.5 纵向顺序开挖计算结果分析 |
3.5.1 纵向顺序开挖的位移模拟结果 |
3.5.2 纵向顺序开挖的应力模拟结果 |
3.6 间隔开挖计算结果分析 |
3.6.1 间隔开挖的位移模拟结果 |
3.6.2 间隔开挖的应力模拟结果 |
3.7 开挖方法比选 |
3.8 本章小结 |
4 开挖间隔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不同岩体参数对开挖间隔的影响 |
4.2 不同坡脚对开挖间隔的影响 |
4.2.1 坡脚为27°间隔开挖计算结果 |
4.2.2 坡脚为30°间隔开挖计算结果 |
4.2.3 坡脚为33°间隔开挖计算结果 |
4.2.4 坡脚为36°间隔开挖计算结果 |
4.3 不同边坡高度对开挖间隔的影响 |
4.3.1 坡高为15m间隔开挖计算结果 |
4.3.2 坡高为20m间隔开挖计算结果 |
4.3.3 坡高为25m间隔开挖计算结果 |
4.3.4 坡高为30m间隔开挖计算结果 |
4.4 地表水、地下水的综合作用 |
4.5 边坡开挖后风化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高速五轴开放式实验加工装置的机械结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产品及研发现状 |
1.2.1 高速机床的技术概况及研究发展 |
1.2.2 直线电机数控机床的技术概况及研究发展 |
1.2.3 五轴联动机床结构类型的概况及研究发展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加工装置总体布局的确定 |
2.1 加工装置总体布局的设计思路 |
2.2 五轴加工装置结构类型分析 |
2.2.1 总体结构布局的确定 |
2.2.2 主传动系统结构形式 |
2.2.3 进给传动系统结构形式 |
2.3 加工装置主要参数的拟定 |
2.4 高速五轴开放式加工装置总体布局方案确定 |
3 各传动系统理论分析及计算选型 |
3.1 进给传动系统理论分析及计算选型 |
3.1.1 进给传动选型的设计思路 |
3.1.2 三向进给传动系统计算选型 |
3.2 主传动系统主要参数确定 |
3.2.1 主传动功率的选定 |
3.2.2 电主轴的计算选型 |
4 加工装置各部件原理分析及结构模型设计 |
4.1 产品研发设计软件平台 |
4.2 实验加工装置主体结构 |
4.3 进给传动系统原理分析及结构模型设计 |
4.4 床体模型设计 |
4.5 横梁模型设计 |
4.6 滑板模型设计 |
4.7 电主轴的原理分析及结构模型设计 |
4.8 转动工作台原理分析及结构模型设计 |
4.9 加工装置整机装配及外观造型设计 |
5 加工装置主要结构模型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5.2 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5.2.1 ANSYS软件简介 |
5.2.2 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 |
5.3 主要结构模型有限元分析 |
5.3.1 横梁及主要结构件 |
5.3.2 横梁整体结构 |
5.3.3 滑板 |
5.3.4 Z向立柱结构 |
5.3.5 床身 |
5.3.6 支承柱 |
5.3.7 横梁及Z向立柱结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复合应力状态下聚酰胺的粘弹—塑性本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复合应力状态下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 |
1.3 聚合物材料本构行为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PA66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力学行为研究 |
2.1 拉伸实验 |
2.1.1 实验方案 |
2.1.2 拉伸全过程实验结果分析 |
2.1.3 单轴拉伸状态结果分析 |
2.2 压缩实验 |
2.2.1 实验方案 |
2.2.2 准静态压缩实验结果 |
2.2.3 动态压缩实验结果 |
2.3 压剪实验 |
2.3.1 实验方案 |
2.3.2 准静态实验结果 |
2.3.3 压剪的等效应力-应变 |
2.4 拉剪实验 |
2.4.1 实验方案 |
2.4.2 拉剪实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A66粘弹性力学行为及机理分析 |
3.1 实验装置与试样 |
3.2 DMA测试原理 |
3.3 DMA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1 PA66动态力学性能的温度依赖性 |
3.3.2 PA66动态力学性能的频率依赖性 |
3.4 粘弹性理论模型 |
3.4.1 温度频率相关的储能模量模型 |
3.4.2 温度应变率相关的弹性模量模型 |
3.4.3 温度应变率相关的粘弹性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A66屈服行为及其本构关系研究 |
4.1 初始屈服行为 |
4.1.1 PA66的实验屈服强度 |
4.1.2 理论屈服面与实验屈服轨迹的对比 |
4.1.3 应变率对PA66屈服行为的影响 |
4.2 后继屈服行为 |
4.2.1 PA66的后继屈服面 |
4.2.2 率相关的PA66压缩后继屈服行为 |
4.2.3 率相关的PA66拉伸后继屈服行为 |
4.2.4 率相关的PA66后继屈服面 |
4.3 PA66的宏观唯象本构 |
4.3.1 率无关的粘弹-塑性本构 |
4.3.2 率相关的粘弹-塑性本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博士论文独创性说明 |
(8)液压加载控制器设计及在岩土岩石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液压加载控制器及三轴仪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液压加载控制器及三轴仪试验研究文献综述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液压加载控制器的机械系统设计 |
2.1 液压加载控制器的机械系统组成、原理及特性 |
2.1.1 液压加载控制器机械系统的组成 |
2.1.2 液压加载控制器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 |
2.1.3 液压加载控制器机械系统的工作特性 |
2.2 液压加载控制器机械系统设计要求 |
2.3 液压加载控制器机械系统结构部件的设计 |
2.3.1 液压加载控制器液压缸的设计 |
2.3.2 液压加载控制器滚珠丝杠的设计 |
2.3.3 液压加载控制器步进电机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液压加载控制器的控制模式设计 |
3.1 液压加载控制器电控软件的设计要求 |
3.1.1 液压加载控制器电控软件的运行模块 |
3.1.2 液压加载控制器电控软件的运行模式 |
3.2 液压加载控制器控制面板电路设计 |
3.3 液压加载控制器的控制电路设计 |
3.3.1 液压加载控制器的键盘输入电路设计 |
3.3.2 液压加载控制器的通讯电路设计 |
3.3.3 液压加载控制器单片机的控制电路设计 |
3.4 液压加载控制器测量精度的软件控制 |
3.5 液压加载控制器控制模式 |
3.5.1 液压加载控制器恒压控制理论研究 |
3.5.2 液压加载控制器恒速控制控制模式 |
3.5.3 液压加载控制器恒压控制特性的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压加载控制器的应用研究 |
4.1 液压加载控制器的机械系统传动特性 |
4.2 液压加载控制器在三轴仪中的应用分析 |
4.3 液压加载控制器的应用的三轴试验验证 |
4.3.1 三轴试验土样及实验方案 |
4.3.2 三轴试验测试结果中应力-应变关系 |
4.3.3 三轴试验测试结果中的体变关系 |
4.3.4 三轴试验测试结果中的抗剪强度变化 |
4.4 液压加载控制器的应用三轴试验误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云南省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可蚀性的概念 |
1.2.2 土壤可蚀性评价指标体系 |
1.2.3 土壤可蚀性的测定和估算 |
1.2.4 土壤粒径转换 |
1.2.5 K值时空分异研究 |
1.2.6 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资料收集及整理 |
2.2.1 土壤数据 |
2.2.2 DEM数据 |
2.2.3 气象数据 |
2.2.4 土地利用数据 |
2.3 土壤样品补充采集及理化性质测试分析 |
2.3.1 土壤样品采集 |
2.3.2 样品测定 |
2.4 土壤粒径转换及K值估算 |
2.4.1 粒径转换 |
2.4.2 K值估算 |
2.5 K值数据库构建及验证 |
2.5.1 K值数据库构建 |
2.5.2 K值验证 |
2.6 环境因子提取与统计分析 |
2.6.1 环境因子提取及量化 |
2.6.2 相关统计分析 |
2.7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K值计算结果及验证 |
3.1 K值计算结果 |
3.2 K值结果验证 |
第四章 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特征 |
4.1 土壤可蚀性整体空间分异特征 |
4.1.1 K值随经纬度的变化特征 |
4.1.2 不同亚区的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 |
4.1.3 不同流域的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 |
4.2 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 |
4.3 不同地形的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特征 |
4.3.1 K值随海拔的变化特征 |
4.3.2 K值随坡度的变化特征 |
4.4 气候因子的土壤可蚀性空间变化特征 |
4.4.1 K值随多年年平均降雨的变化特征 |
4.4.2 K值随多年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 |
第五章 云南省土壤可蚀性影响因素分析 |
5.1 环境因子与K值相关性分析 |
5.2 环境单因子对K值的定量影响 |
5.3 冗余分析(RDA)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与科研项目及论文发表情况 |
(10)基于可靠性理论的复杂深井井筒系统完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杂深井钻井及井筒设计 |
1.2.2 地层近井应力场 |
1.2.3 水泥环完整性研究 |
1.2.4 可靠性分析及优化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概述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深井井筒系统载荷复杂性及受力分析 |
2.1 深井井筒系统载荷复杂性分析 |
2.1.1 深井钻遇地层复杂性分析 |
2.1.2 深井固井复杂性分析 |
2.1.3 深井井筒后期施工复杂性分析 |
2.2 深井井筒系统受力分析 |
2.2.1 受地应力载荷的井筒系统受力分析 |
2.2.2 受温度载荷的井筒系统受力分析 |
2.2.3 含多层套管-水泥环井筒系统受力分析 |
2.2.4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深井井筒系统应力分析 |
2.3 定向井三维受力分析 |
2.3.1 井眼内压产生的井周应力场 |
2.3.2 由地应力场σ__x、σ_y、τ_(xy)产生的井周应力场 |
2.3.3 由单轴地应力σ_z产生的井周应力场 |
2.3.4 由切应力τ_(xz)、τ_(yz)产生的井周应力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定值法井筒系统完整性失效分析 |
3.1 井筒系统失效判据研究 |
3.1.1 套管失效分析 |
3.1.2 水泥环失效分析 |
3.1.3 胶结面失效分析 |
3.2 基于定值法井筒系统完整性失效分析 |
3.2.1 井筒系统完整性失效判据的建立 |
3.2.2 算例分析 |
3.3 井筒系统完整性影响因素对胶结面接触压力的影响分析 |
3.3.1 材料力学参数对胶结面接触压力的影响 |
3.3.2 井筒外载荷对胶结面接触压力的影响 |
3.3.3 井筒几何参数对胶结面接触压力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深井井筒系统不确定性研究 |
4.1 地层岩石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 |
4.1.1 岩心力学参数测试 |
4.1.2 利用测井资料解释岩石力学参数 |
4.1.3 岩石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 |
4.2 套管强度的不确定性分析 |
4.2.1 单轴抗外挤强度概率分布 |
4.2.2 单轴抗内压强度概率分布 |
4.2.3 三轴强度的概率分布 |
4.3 井筒系统受力载荷的不确定性分析 |
4.3.1 地应力载荷的不确定性分析 |
4.3.2 复杂地层套管柱外载荷的不确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可靠性的井筒系统完整性评价理论研究 |
5.1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
5.1.1 可靠性与可靠度 |
5.1.2 极限状态和极限状态函数 |
5.1.3 可靠性分析方法 |
5.2 井筒系统完整性评价理论 |
5.2.1 规则井筒系统完整性评价理论 |
5.2.2 不规则井筒系统完整性评价理论 |
5.3 复杂井筒系统完整性评价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可靠性理论的井筒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及参数优化 |
6.1 基于可靠性理论的井筒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 |
6.1.1 井筒系统失效形式研究 |
6.1.2 基于可靠性理论的井筒系统评价方法 |
6.2 井筒系统完整性参数优化分析 |
6.2.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6.2.2 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 |
6.2.3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井筒系统完整性参数优化 |
6.3 井筒系统完整性评价与预测软件开发 |
6.3.1 软件整体框架 |
6.3.2 数值化井眼 |
6.3.3 岩体分层地应力分析 |
6.3.4 地应力计算与井筒附近应力场分析 |
6.3.5 井筒完整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非均匀地应力作用下的井筒系统应力场推导 |
附录2 温度载荷作用下的井筒系统应力场推导 |
附录3 含多层套管-水泥环的井筒系统应力场推导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CAI在三轴剪力试验教学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钢框架结构抗连续性倒塌机理及鲁棒性提升方法研究[D]. 张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2]竖井掘进机撑靴侧壁岩土体极限承载力研究[D]. 李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3]电子束辐照对高分子共混物力学性能与三重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D]. 伍贤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4]林永祥建筑创作历程研究[D]. 王凯沙.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泥灰岩质边坡间隔式开挖技术研究[D]. 苏芸华. 山东交通学院, 2019(03)
- [6]高速五轴开放式实验加工装置的机械结构研发[D]. 宫博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7)
- [7]复合应力状态下聚酰胺的粘弹—塑性本构研究[D]. 段茜.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0)
- [8]液压加载控制器设计及在岩土岩石中的应用[D]. 常亮. 河北科技大学, 2017(02)
- [9]云南省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D]. 冯德泰. 云南大学, 2017(05)
- [10]基于可靠性理论的复杂深井井筒系统完整性研究[D]. 赵新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