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院院士周干峙认为农村城市化首先要让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论文文献综述)
秦妍[1](2018)在《我国乡村振兴的目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往今来,民富则国安,民强则国盛。乡村振兴是同农民基本权利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乡村发展愿景,是基于新中国乡村建设历史与现实,以乡村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为纵横参照的凝心聚力的理想目标,表达了千百年来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夙愿和向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演变过程,每一次时代的主题都给农村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彻底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赋予了农村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物质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则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和超越,其现实关照的是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衰落的现象,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为了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是在对乡村振兴目标指向清晰明确的基础上,主要回答乡村振兴是否实现以及效果实现得怎么样的问题,回答这一问题,就要构建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科学地评价乡村振兴的基础。通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将乡村振兴的目标进行量化,进而对乡村实际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目标之间的差距作出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使乡村振兴具有可预见性。由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不久,关于乡村振兴评价研究的文献还很鲜见,因此尚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作深入的研究。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规划,说明乡村振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动态性特征,且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在时间上一致。如果以本世纪中叶为节点,可把乡村振兴的实现分为三个阶段,从当下到2020年-2035年-2050年,通过对每个阶段乡村振兴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就能够清晰地描绘乡村振兴实现过程的行动轨迹,并对实现过程中目标方向的偏离进行校正。全文共分为五章。导论对本论文的研究依据、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主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对涉及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及农村发展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对自己的研究提出了预期目标。第一章首先对本文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乡村振兴的思想来源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从而构成了本文关于乡村振兴目标评价的逻辑起点。第二章对乡村振兴进行了理论分析,构建了乡村振兴评价的理论模型,分别从目标维度和价值维度对乡村振兴进行评价。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明确的价值诉求,要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和城乡均衡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价值诉求贯穿全文,并构成了乡村振兴目标评价的价值标准。第三章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维度和2020年、2035年、2050年三个历史节点构建了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主要是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和案例分析,对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乡村分别进行了乡村振兴水平的评估。通过四个具体案例分析,比较评价了当前我国乡村实际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进一步验证了我国乡村发展的不平衡性,分析了案例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第五章则是针对前文中案例村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提出了对策建议。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对本文研究的思考和总结。
陈格格[2](2018)在《古代里坊制与未来生产性城市层次体系》文中认为“后工业社会”思想广泛传播以来,第三产业的崛起和交通工具的便利弱化了规划师、建筑师对城市基本秩序的思考。过度扩充交通资源的“汽车城市”思维引起城市结构的均质化、碎片化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复杂而脆弱,城市社会结构不断与人类日新月异的生产、生活及生态要求产生矛盾与冲突。未来人居模式建构亟需寻回城市秩序。论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城市秩序的相关理论知识,提炼里坊城市层次体系秩序原型,引入生产性城市理念,建构未来生产性城市层次体系,以期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重塑城市秩序。里坊城市层次体系呈现出清晰的分形空间结构,同时又明确地反映出同构化社会秩序,支持着城市结构的层级化、秩序化发展。本文旨在继承传统城市层次体系内涵的同时,对其进行创新应用。在城市设计学视角下,剖析由里坊制秩序内涵衍生而来的城市风貌,强调城市空间结构必须同时包含内核、边界及网络三种要素,提出具体建构策略,用三种要素组建生产性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层级单元,并将各个层级单元进行联系,最终生成生产性城市层次体系实体性物质形态模型。在社会人类学视角下,分析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参考里坊制的社会管理运行方法,组建充分包含合理社会生产机制、社会生活机制及社会生态机制三方面社会机制内容的生产性城市层次体系抽象化社会机制模型。本文以古代里坊城市层次体系营造方法,映射得到未来生产性城市层次体系,并讨论其实践意义。一方面可实现传统城市规划方法在现代的内在继承与创新,另一方面对未来城市的秩序发展进行了全新的探索,为未来人居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刘祯辰[3](2017)在《生态文明视阈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文中提出走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回顾我国以往城镇化进程,虽成绩瞩目,但是也引发了如空气污染、土壤破坏、水污染、资源枯竭等与生态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问题。新型城镇化道路应当重视改善生态环境。正确分析目前我国城镇化中存在的生态方面的问题并按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改善和推动城镇化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的遵循,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发展要求之一。本文分为绪论和正文两大部分。绪论首先阐释了问题缘起,即选题意义之所在,然后分别梳理了国外国内关于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正文从结构上展开为理论基础、问题与成因、成功典型和对策建议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和拓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坚持和运用。这一部分综合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思想,为后文的展开论述做好铺垫。第二部分:生态文明视域下中国以往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中国以往城镇化实践中存在着相当一部分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严峻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各类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以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日益降低。厘清这些问题及其成因有利于在提出对策措施时做到有的放矢。第三部分: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城镇化案例分析。这一部分列举了国内外四个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成功案例,包括最先进行工业化的英国、“花园城市”新加坡、低碳城市上海以及水生态城市江苏淮安。这四个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各有千秋,为我国今后更好地走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立了标杆。第四部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走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对策措施。一是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二是以生态文明理念科学规划、建设和管理城镇;三是努力推进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四是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王格芳[4](2013)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明确提出并实施了城镇化战略。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镇化实践,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不以人为本等严峻问题;展望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快速发展轨道并面临方向性选择。正确分析并切实解决好中国城镇化的科学发展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本文在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与城镇化战略的内涵与实质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审视了中国城镇化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城镇化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镇化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推进中国城镇化科学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全文主要内容具体展开为如下7个部分:一、中国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必然性。中国实施城镇化战略,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实践的必然选择,它顺应了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精神。中国实施城镇化战略,更是中国国情现实的客观要求。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是中国社会整体文明发展的推动力量,是中国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城镇化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求尊重城镇化发展规律,立足中国国情,转变粗放型的城镇化发展方式,走集约型的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布局合理化,努力实现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尽快实现中国城镇化战略由增长导向型向以人为本型的根本性转变,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突出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目标主体”、“价值主体”、“动力主体”、“责任主体”等多重主体性地位,以提高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城镇化发展为了人民群众、城镇化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城镇化发展以人民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城镇化发展成果由城乡居民共享。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强化产业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坚持城镇化的规模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各方面、全过程;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城镇化战略。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推进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市病”防治的关系、推进城镇化和对外开放的关系。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城镇化的成就与经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城镇化取得巨大成就,并探索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主要成就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质量明显提高;众多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生活发生根本性转变;城市群渐成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具体经验有: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双重动力促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城乡统筹,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创新发展思路,解决土地紧缺的城镇化瓶颈难题。四、中国城镇化中存在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及成因。中国城镇化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严峻问题,较为突出的是:盲目追求城镇化率;重城镇化规模建设而轻城镇化质量提升;“半城镇化”和“被城镇化”问题屡见不鲜;城镇化建设的“程式化”与“蜂窝化”现象严重。这些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全面,群众观念不强,规划指导不到位,相关制度不适应等。五、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城镇化的对策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中国城镇化科学发展,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强化认识,在城镇化进程中始终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发展效能;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大力培育城镇化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功能;四是塑造城市特色,展现文明大国之底蕴;五是多管齐下,着力解决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问题;六是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发挥城镇化中的区域整体优势;七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城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六、正确对待推进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新农村建设”之后,人们在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关系问题上产生了一些片面理解和实践误区,如果不及时纠正,将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不利影响。城镇化和建设社会良性互动。推进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应当树立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提升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突出和重塑城乡本色,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七、正确处理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市病”防治的关系。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病”呈高发之势,成为亟需各方面高度关注、认真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城市病”症状多样,主要表现为交通拥堵严重、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安全基础脆弱、社会矛盾凸显。“城市病”成因复杂:首先,快速城镇化阶段“城市病”多发具有客观必然性;其次,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偏差是“城市病”的症结所在;再次,城市规划和建设存在问题导致“城市病”难以避免;此外,城市管理欠科学加剧“城市病”。面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病”,我们一方面不能因噎废食,而要深刻认识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意义,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决不能听之任之,而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防治。为此,一要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二要科学规划先行,三要城市建设配套,四要创新城市管理方式。
李家凯[5](2013)在《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北京市在2005年《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首次出现“宜居城市”概念以来,中国已经有超过100个城市在规划中将“宜居城市”作为建设目标。宜居城市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按照宜居城市的要求建设新城区;二是对老城区的宜居性改造。中国各级各类城市的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的差异较大,因此在宜居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中情况各异。在现实中,中国宜居城市建设和改造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资金筹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设过程中的监督与评价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其根源在于中国宜居城市建设和改造理论的不完善。本文从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的主体——城市劳动者的立场出发,综合运用了政治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文献研究法、系统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整体的方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宜居城市建设和改造中存在的问题、现有的宜居城市建设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了新时期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的体系框架。本文第一章梳理了中国建国以来的城市建设指导思想。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建设先后经历了苏联模式主导下的城市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导的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导下的城市化三个历史阶段。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是不同步的,工业化的发展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机器设备和建设用的原材料,城市的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设施等。宜居城市建设离不开工业化,但是必须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的城市化。因此,宜居城市建设是中国新时期的城市建设思想,是吸收以往各个时期城市建设优点并克服其缺陷,注重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城市建设指导思想。本文在第二章对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的主体进行了分析。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的主体是城市的联合劳动者。资本主义国家中,城市建设的主体是资本家,而在中国,城市建设的主体只能是联合的劳动者。其原因,一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城市建设与改造的主要力量是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二是自主联合的劳动者在宜居城市建设中的自主协作能够创造出更高的集体力;三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城市的建设者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也是与城市劳动者的长远利益相符合的。因此,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资本主义宜居城市建设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其主体是自主联合的城市劳动者。本文第三章从中国城市建设历史的特殊性、资本主义宜居城市建设的历史和理论、中国不能照搬资本主义宜居城市建设之路和社会主义城市建设和改造理论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以劳动社会主义为指导进行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本文第四章从对当前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城市农民工、城中村、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城市从竞争走向协作、城市环境污染、城市文化内涵的缺少、房地产的畸形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宜居城市中的特殊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市经济矛盾系统的公有制经济、官僚资本、国外资本、私有资本和小农经济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剖析,分析了不同经济因素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本文第五章提出了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的体系框架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的体系不是一个单一的体系,而是一个体系系统,包括监督体系、筹资体系、规划体系、设计体系和评价体系等。这个体系框架的特点是强调城市劳动者在宜居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中的监督作用的发挥,避免城市建设中劳动者利益的缺失;强化城市建设中的资金筹集,避免举债建设的现象;强调城市建设中要注重社会规划和生态规划,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入文环境。本部分的后两节是实证分析,在对北京市、扎兰屯市的宜居城市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劳动社会主义出发对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只有从源头上强化宜居城市建设的主导者是自主联合的劳动者,才能彻底改变当前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本主义城市建设的弯路;二是初步构建了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的体型框架,其核心在于强化城市劳动者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主导作用,由此展开监督体系、筹资体系、规划体系、设计体系、评价体系等,调动各种经济资源和技术手段,消除城市异化现象,完成中国宜居城市建设和改造的任务。
占鹏飞[6](2012)在《被征地农民生存方式变化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时有发生,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农民土地被征收之后其生活方式往往发生变化。因此,研究被征地农民生活方式问题,对于深化征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收集、入户访谈等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昌吉市周边的北沟一村120名被征地农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20份,排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04份。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并结合个案访谈的定性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三个主要结论:第一,在劳动就业方面,被征地农民就业率低、劳动强度大、稳定性差,并且工作流动性大。随着被征地时间的推移,被征地农民内部差异现象开始延续,并且贫富差距日益明显。其主要原因是:被征地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偏弱、改革开放意识不强等;征地补偿安置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第二,在收入和消费方面,被征地农民仍然是生存型的消费,消费水平还比较低。这主要是由他们的经济收入所决定的。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消费比较高并且消费支出多元化,从而导致消费支出有所增加。第三,闲暇生活方面,被征地农民的闲暇生活安排比较单调,闲暇生活的内容不丰富,和农村的闲暇安排区别不大。这主要是受其经济收入所影响,以及被征地农民社区规划建设的局限,公共空间明显不足,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相对缺乏等原因造成。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为帮助被征地农民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本文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通过加强培训、鼓励创业等方面入手积极引导被征地农民的再就业,提升就业质量;二是通过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动员社会和家庭力量等方式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三是加强被征地农民社区建设,营造社区市民文化,促使被征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
李静[7](2012)在《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垦城镇是我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以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人口聚居地,是一种特殊的城镇聚落形态。随着农垦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垦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前我国农垦区发展的迫切要求。本论文就是针对这一现实的需求,以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和牡丹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垦区城镇形成与演变过程、产业结构、城镇工业和服务业、人口集聚与就业结构等关键要素演变的特征识别;选取了与垦区城镇区位相邻的普通农区城镇富锦市、密山市、萝北县、集贤县以及东部沿海农业大县嘉善县作为对比样本,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组合权重法对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与比较;在分析垦区城镇中心职能强度、与区外城镇经济联系强度及核心城镇的辐射范围的基础上,从垦区中心城镇的培育、等级规模多极化以及轴向拓展多元化等角度探讨了三江平原垦区点一轴空间组织模式;并从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开放与合作以及城镇化制度的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垦区城镇化进程的调控对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1、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垦区城镇化、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空间组织的内涵,系统总结了垦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开展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分析与评价奠定理论基础。2、阐述了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形成与演变阶段,深入分析了1989-2010年农垦城镇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工业和服务业以及人口集聚与就业结构等关键要素的演变过程及机制,并定性分析了垦区城镇化的现状特征,为确定垦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城镇化空间组织提供依据。3、以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和牡丹江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与垦区城镇区位相邻的普通农区城镇富锦市、密山市、萝北县、集贤县以及东部沿海农业大县嘉善县作为对比样本,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组合权重法对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与比较。4、依据中心职能强度的大小把三江平原27个城镇分为3级,基于改进的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分析了垦区城镇与周围城镇经济联系的空间分布情况,基于维诺图模型划分了三级核心城镇的辐射范围,并从垦区中心城镇的培育、等级规模多极化以及轴向拓展多元化等角度探讨了三江平原垦区点一轴空间组织模式。5、作为一种以开发农业资源为主的地域,考虑农垦经济的特殊性,从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开放与合作以及城镇化制度的创新提出了促进垦区城镇化发展的调控对策。
丁梅,李靖,程鹏[8](2011)在《我国城市化与产业协同演进理论述评》文中指出本文通过综合国内学者对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各种理论,围绕城市化的内涵、动力机制、路径以及模式展开论述,认为城市化必须与产业协同演进,城市化的实质是产业要素在空间的聚集和重新组合过程。在这一重组过程中,要素的每一次流动带来新一轮的经济空间分工,并各个区域形成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同时区域的物质和社会空间结构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余侃华[9](2011)在《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乡村遇上城市化,当传统遇上工业化,乡村现实的种种乱象以及人们对未来的种种愁绪,似乎注定不可避免。乡村聚落空间作为我国城市化由“量变”到“质变”的“预留地”,如何让乡村聚落空间以乡村的方式重生,在乡村快速转型的当下,对于我们既是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又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西安大都市地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孕育着众多形态独特,民风古朴的乡村聚落。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浪潮冲击下,西安周边的乡村聚落的风俗、风情、风物面临着“去域化”的境遇,传统的乡村事物也逐出现渐朝不保夕或日渐衰败之势,聚落空间在现代化宏大工程的改造中也越来越变的与城市趋同。本文以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为实证研究地域,系统地阐述了乡村聚落空间调控机制的理论与方法,拓宽了对乡村聚落的系统认知,促进了从系统科学及人居环境科学角度研究体系的完善,为规划领域的引导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框架,冀望为实现“生态优美、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城乡融合、文明开放”的乡村聚落空间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全文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分为研究缘起与基础研究,共两章,该部分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缘起、选题意义和概念界定,以及从不同学科视角下对乡村聚落的研究进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概述,搭建乡村聚落研究的多维理论基础框架。第二部分为系统分析与发展启示,共三章,该部分通过对乡村聚落空间系统的整体分析、动态分析与多维解构,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手段提供分析基础;并通过解读国内外乡村建设实践经验与发展模式,寻找乡村发展的内在逻辑及规律,探寻适宜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的自身发展路径。第三部分为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共五章,该部分首先基于实证研究对象,对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进行了发展历程、地域条件、城乡关系、空间形态的多维审视;其次从实践层面出发,对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发展体系(价值体系、目标体系、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再次从机制构成(系统构成、要素机制和机制功能)、系统分析(环境分析、目标分析和结构分析)、调控方式(调控的方式手段、调控的阶段划分和调控的形态划分)三个层面对调控机制机理进行解析;最后从发展模式途径、空间规划途径和实施保障体系三个层面对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的发展途径进行了重构。
陈愉庆[10](2009)在《多少往事烟雨中——我的父亲陈占祥(之二)》文中研究表明人民英雄纪念碑背后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通过了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提案,并通过了纪念碑的设计应以碑的形式表达。"碑文"所述关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可用浮雕表现。责成"都市计划委员会"向全国征集纪念碑的设计方案。梁先生是建筑设计专门委员会的召集人,刚刚抵京不久的父亲也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项工作。
二、两院院士周干峙认为农村城市化首先要让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院院士周干峙认为农村城市化首先要让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乡村振兴的目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
(二) 现有乡村评价的局限性 |
(三) 乡村振兴评价的必要性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二) 现有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主题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主题与思路 |
(二) 研究创新及不足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及目标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 |
(二) 乡村振兴评价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来源 |
(一) 十八大以前的乡村建设思想 |
(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乡村振兴思想 |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及阶段划分 |
(一)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 |
(二)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分解 |
(三) 乡村振兴实现的阶段划分 |
第二章 乡村振兴评价的理论依据 |
一、乡村振兴的相关理论 |
(一) 农业现代化理论 |
(二) 城乡均衡发展理论 |
(三)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
二、乡村振兴评价的理论分析 |
(一) 政策评估政治倾向理论 |
(二) 政策评估目的理论 |
(三) 事实和价值相结合的评价思想 |
(四) 目标-价值导向的评价模型 |
三、乡村振兴评价的目标维度 |
(一) 产业兴旺 |
(二) 生态宜居 |
(三) 乡风文明 |
(四) 治理有效 |
(五) 生活富裕 |
四、乡村振兴评价的价值维度 |
(一) 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
(二) 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 |
(三) 满足城乡均衡发展的需要 |
第三章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一、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思路 |
(一)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 |
(二)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三)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二、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
(一)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的选取维度 |
(二)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的筛选参照 |
(三)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的具体构成 |
三、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一)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 |
(二) 基于专家访谈法的二级指标权重 |
四、乡村振兴目标评价的方法 |
(一)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乡村振兴评价 |
(二) 基于对比分析法的乡村振兴评价 |
第四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检验及案例分析 |
一、我国乡村振兴水平评价 |
(一) 乡村总体发展情况测评 |
(二) 我国乡村振兴水平评估 |
(三) 乡村振兴水平与目标差距比较 |
二、具体案例分析—以江苏华西村、河南南街村、贵州秀水村、甘肃祁山村为例 |
(一) 案例村的选择依据 |
(二) 案例村的振兴水平评估 |
(三) 案例村间的横向比较评价 |
三、案例分析结果与讨论 |
(一) 案例村评价的初步结论 |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结果 |
(三) 案例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促进乡村振兴目标实现的对策建议 |
一、实现乡村振兴五大目标的基本思路 |
(一) 实现产业兴旺的基本思路 |
(二) 实现生态宜居的基本思路 |
(三) 实现乡风文明的基本思路 |
(四) 实现治理有效的基本思路 |
(五) 实现生活富裕的基本思路 |
二、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制度 |
(一) 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 |
(二) 健全乡村振兴战略的配套制度 |
三、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与监督 |
(一) 强化战略的高效执行 |
(二) 强化问责和社会监督 |
四、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的评估 |
(一) 健全乡村振兴的评估制度 |
(二) 选拔多元参与的评估人员 |
(三) 加强战略实施的跟踪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 农村发展情况问卷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致谢 |
(2)古代里坊制与未来生产性城市层次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汽车城市思维引发城市失序 |
1.1.2 古代里坊制的秩序启示 |
1.1.3 未来生产性城市的初步探索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层次体系研究 |
1.2.2 里坊城市秩序研究 |
1.2.3 生产性城市研究 |
1.2.4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概念总述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1.4.4 研究方法 |
1.4.5 技术路线 |
第2章 里坊城市层次体系秩序原型 |
2.1 里坊制演化过程 |
2.1.1 里坊制的形成 |
2.1.2 里坊制的延续 |
2.2 里坊城市层次体系物质形态秩序原型 |
2.2.1 城市空间结构层级要素 |
2.2.2 里坊城市分形结构形态 |
2.3 里坊城市层次体系社会机制秩序原型 |
2.3.1 城市社会结构层级内容 |
2.3.2 里坊城市家国同构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层次体系继承与创新 |
3.1 “城市交通体系”主导现代城市建设 |
3.1.1 汽车城市思维具体体现 |
3.1.2 空间结构层级要素模糊 |
3.1.3 社会结构层级内容残缺 |
3.1.4 总体结构层级组织混乱 |
3.2 “城市层次体系”指导未来城市建设 |
3.2.1 转变汽车城市设计思维 |
3.2.2 城市秩序原型现代表述 |
3.3 “生产性”视角下的城市秩序重现 |
3.3.1 整体性 |
3.3.2 相对独立性 |
3.3.3 动态性 |
3.3.4 相对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产性城市层次体系假想模型 |
4.1 未来城市结构发展趋势 |
4.2 生产性城市层次体系物质形态假想模型 |
4.2.1 建构策略 |
4.2.2 参考案例 |
4.2.3 模型展示 |
4.3 生产性城市层次体系社会机制假想模型 |
4.3.1 建构策略 |
4.3.2 参考案例 |
4.3.3 模型展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语 |
5.1 未来城市结构转型目标 |
5.2 展望与愿景 |
5.3 本文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生态文明视阈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1.理论价值 |
2.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镇化与生态发展的相关理论 |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镇化的理论 |
2.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 |
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镇化与生态发展相结合的理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化的理论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理论 |
二、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以往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1.各类污染日益严重 |
2.生态环境承载力降低 |
(二)成因分析 |
1.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 |
2.恶性竞争产生的代价 |
3.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方面的缺陷 |
4.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意识薄弱 |
三、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城镇化案例分析 |
(一)国外先进经验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
1.英国的先进经验 |
2.新加坡的先进经验 |
(二)国内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城镇化实践探索 |
1.以上海为例的低碳城市建设经验 |
2.以江苏淮安为例的水生态城市建设经验 |
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走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对策措施 |
(一)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
1.把生态文明理念、原则融入经济建设 |
2.把生态文明理念、原则融入政治建设 |
3.把生态文明理念、原则融入文化建设 |
4.把生态文明理念、原则融入社会建设 |
(二)以生态文明理念科学规划、建设和管理城镇 |
1.以生态文明理念科学规划城镇 |
2.以生态文明理念科学建设城镇 |
3.以生态文明理念科学管理城镇 |
(三)努力推进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 |
1.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2.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走高产出、高质量、低能耗、低污染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
3.推动服务业优化升级,走高效率、专业化、信息化的创新型现代服务业道路 |
(四)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
1.培养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
2.倡导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
3.倡导低碳合理的饮食方式 |
4.倡导绿色文明的休闲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理论成果 |
(4)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概念界定 |
1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异同辨析 |
2 城镇化的内涵 |
(二) 选题背景 |
1 城镇化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选择 |
2 中国城镇化实践面临严峻挑战 |
3 科学发展观成为新世纪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
(三) 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五)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 研究思路 |
2 主要内容 |
(六)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 主要研究方法 |
2 创新之处 |
一、 中国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必然性 |
(一) 中国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 |
1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
2 城镇化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力量 |
3 城镇化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
(二) 中国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国情现实依据 |
1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
2 城镇化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
3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
4 城镇化是中国社会整体文明发展的推动力量 |
5 城镇化是中国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 |
二、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
(一) 推进城镇化应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
1 尊重城镇化发展规律 |
2 走集约型的城镇化道路 |
3 促进城镇布局合理化 |
4 处理好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
(二) 推进城镇化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
1 尽快实现城镇化战略由增长导向型转向以人为本型 |
2 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3 坚持城镇化发展为了人民群众 |
4 坚持城镇化发展依靠人民群众 |
5 坚持城镇化发展以人民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 |
6 坚持城镇化发展成果由城乡居民共享 |
(三) 推进城镇化应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 |
1 推进城镇化应符合全面发展要求 |
2 推进城镇化应符合协调发展要求 |
3 推进城镇化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
(四) 推进城镇化应坚持统筹兼顾 |
1 统筹兼顾公平和效率 |
2 统筹兼顾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
3 统筹兼顾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市病”防治 |
4 统筹兼顾城镇化和对外开放 |
三、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城镇化的成就与经验 |
(一) 主要成就 |
1 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质量明显提高 |
2 众多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生活发生根本性转变 |
3 城市群渐成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综合效益大幅提升 |
(二) 具体经验 |
1 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双重动力促发展 |
2 坚持全面发展,健全评价指标体系 |
3 强化城乡统筹,以工补农、以城带乡 |
4 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教育培训 |
5 创新发展思路,解决土地紧缺的城镇化瓶颈难题 |
四、 中国城镇化中存在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及成因 |
(一) 突出问题 |
1 盲目追求城镇化率 |
2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
3 “半城镇化”现象严重 |
4 “被城镇化”问题屡见不鲜 |
5 城镇化建设的“程式化”和“蜂窝化” |
(二) 主要成因 |
1 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全面 |
2 群众观念不强 |
3 规划指导不到位 |
4 相关制度不适应 |
五、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城镇化的对策措施 |
(一) 强化认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
1 加强学习理解,使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发展信念 |
2 促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镇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
(二)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发展效能 |
1 坚持高起点规划,奠定城市科学发展的基础 |
2 坚持高标准建设,提高城市的承载和服务能力 |
3 坚持高效能管理,提高城市运营效益 |
(三) 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培育和提升城市功能 |
1 优化产业结构 |
2 优化资源配置 |
(四) 塑造城市特色,展现文明大国之底蕴 |
1 科学定位,明确特色 |
2 加强保护,保持特色 |
3 重视延伸,弘扬特色 |
(五) 多管齐下,着力解决好农民工和失地农民问题 |
1 努力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 |
2 努力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
(六) 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发挥城镇化中的区域整体优势 |
1 加强规划引导和组织协调 |
2 大力推进分工协作和一体化建设 |
3 完善利益分享和平衡机制 |
(七)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城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
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2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
3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城镇化成果公平共享 |
4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发挥财政和税收的导向与扶持作用 |
5 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启动城镇化科学发展的绿色引擎 |
6 制定实施科学的政绩评价机制,防止和克服“形象工程” |
六、 正确对待推进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
(一)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都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 |
(二)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
1 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
2 新农村建设对城镇化的影响 |
(三) 推进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
1 树立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 |
2 提升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 |
3 突出和重塑城乡本色 |
4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
七、 正确处理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市病”防治的关系 |
(一)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
1 交通拥堵严重 |
2 能源资源短缺 |
3 生态环境恶化 |
4 安全基础脆弱 |
5 社会矛盾凸显 |
(二)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病”的复杂成因 |
1 快速城镇化阶段“城市病”多发具有客观必然性 |
2 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偏差是“城市病”的症结所在 |
3 城市规划和建设存在问题导致“城市病”难以避免 |
4 城市管理欠科学加剧“城市病” |
(三)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病”的防治对策 |
1 防治“城市病”,须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
2 防治“城市病”,须科学规划先行 |
3 防治“城市病”,须城市建设配套 |
4 防治“城市病”,须创新城市管理方式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宜居城市建设是21世纪中国城市化运动的新阶段 |
第一节 “苏联模式”主导下的中国城市化 |
1.1.1 建国初期的城市化思想:先生产后生活 |
1.1.2 工业发展主导城市化进程 |
1.1.3 建国之初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导下的中国城市化 |
1.2.1 发展经济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
1.2.2 发展经济极端化导致城市社会、生态问题突出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导下的中国城市化 |
1.3.1 新型城镇进程以“可持续发展”发展理念为指导 |
1.3.2 宜居城市:新世纪中国城市建设的目标 |
第二章 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的主体必须是联合的城市劳动者 |
第一节 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不能以资本为主体 |
2.1.1 劳动价值论——城市劳动者的经济观 |
2.1.2 城市异化,城市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的缺失 |
2.1.3 城市——“市民的联合体” |
第二节 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主体只能是城市的劳动者 |
2.2.1 城市劳动者的概念和分类 |
2.2.2 城市经济发展成就由城市劳动者创造 |
2.2.3 城市文化发展成就由城市劳动者创造 |
2.2.4 中国的革命为确立城市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开辟了道路 |
2.2.5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根本保证 |
第三节 宜居城市建设的综合性要求劳动者的联合 |
2.3.1 自主劳动者的联合优于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在资本所有支配下的协作 |
2.3.2 自主劳动者联合的前提:劳动力个人所有权与生产资料个人所有权 |
2.3.3 劳动者自主联合的协作创造更大的集体力 |
2.3.4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中国宜居城市建设根本保证 |
第三章 中国以劳动社会主义指导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工作 |
第一节 中国城市建设历史的特殊性 |
3.1.1 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以官僚为主导 |
3.1.2 我国皇朝时期城市的宜居性分析 |
3.1.3 我国皇朝时期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 |
第二节 资本主义宜居城市建设的历史和理论 |
3.2.1 以资本为主体的城市建设历史 |
3.2.2 资本主义的宜居城市建设思想和理论 |
第三节 中国不能照搬资本主义宜居城市建设之路 |
3.3.1 近代我国城市建设的变化历程 |
3.3.2 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变化的内容和特点 |
3.3.3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 |
3.3.4 外国垄断资本的入侵与对中国城市经济政治的控制 |
3.3.5 城市中的买办和殖民地意识 |
3.3.6 城市自由资本势力之弱小 |
3.3.7 城市建设中的小市民意识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城市建设和改造理论 |
3.4.1 马克思论城市的起源 |
3.4.2 大卫·哈维从马克思主义对城市问题的研究 |
3.4.3 苏联城市建设理论中的旧城改建思想 |
3.4.4 “苏联模式”城市建设的局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经济矛盾系统 |
第一节 当前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城市农民工——旧制度与体制壁垒亟待突破 |
4.1.2 城中村现象——特别值得深思的城市功能 |
4.1.3 城市社会阶层分化——稳定与发展的隐患 |
4.1.4 城市从竞争走向协作——区域发展急需战略转型 |
4.1.5 城市环境污染——形势异常严峻 |
4.1.6 房地产业畸形发展是“不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推手 |
4.1.7 宜居城市建设缺少文化内涵 |
4.1.8 少数民族地区宜居城市建设中文化冲突 |
第二节 中国城市经济矛盾系统 |
4.2.1 公有制经济 |
4.2.2 官僚资本 |
4.2.3 国外资本 |
4.2.4 私有资本 |
4.2.5 小农经济 |
第三节 城市主要经济矛盾主导宜居城市建设模式选择 |
4.3.1 公有制经济主导下的宜居城市建设模式 |
4.3.2 官僚资本主导下的宜居城市建设模式 |
4.3.3 国外资本在宜居城市建设中处于辅助地位 |
4.3.4 民营资本在宜居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
4.3.5 小农经济在宜居城市建设中处于被排挤的地位 |
第四节 市民意识缺失不能满足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要求 |
4.4.1 我国市民社会尚未形成 |
4.4.2 城镇化进程中市民的责任意识缺失 |
4.4.3 培育我国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主要障碍 |
4.4.4 我国城市公民市民意识培育 |
4.4.5 失地农民的市民意识培育 |
4.4.6 市民意识的缺失对宜居城市建设的影响 |
第五章 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的体系框架 |
第一节 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的监督体系 |
5.1.1 宜居城市建设和改造的社会监督 |
5.1.2 宜居城市建设中的法律监督 |
第二节 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的筹资体系 |
5.2.1 中国城市建设资金筹集现状 |
5.2.2 中国城市建设筹措资金典型模式 |
5.2.3 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建设筹措资金的经验 |
5.2.4 我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筹资体系 |
第三节 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规划体系 |
5.3.1 我国宜居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 |
5.3.2 社会规划 |
5.3.3 生态规划 |
第四节 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的设计体系 |
5.4.1 居住区设计 |
5.4.2 宜人性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
5.4.3 综合枢纽联系设计 |
5.4.4 城市整体景观与特色设计 |
第五节 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的评价体系 |
5.5.1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原则 |
5.5.2 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确立方法 |
第六节 我国宜居建设与改造的案例分析 |
5.6.1 北京市宜居城市建设案例 |
5.6.2 扎兰屯市宜居城市建设案例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被征地农民生存方式变化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相关研究 |
2.2 国内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被征地农民生存方式变化相关研究 |
2.4 相关理论 |
第3章 昌吉市被征地农民生存现状 |
3.1 昌吉市概况 |
3.2 调查地点选择及问卷设计 |
3.3 被征地农民调查情况分析 |
3.4 征地前后农民生存方式变化情况实证研究 |
第4章 不同征地补偿模式对被征地农民生存方式影响的启示 |
4.1 广东省南海市的“土地股份制”模式 |
4.2 浙江省嘉兴市的“土地换保障”模式 |
4.3 安徽省芜湖市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 |
4.4 各种模式的经验启示 |
第5章 关于改善被征地农民生存方式的建议 |
5.1 加强职业培训,解决被征地农民融入二、三产业难问题 |
5.2 完善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 |
5.3 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合理补偿机制 |
5.4 完善被征地农民社区建设 |
第6章 结论及不足之处 |
6.1 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价 |
一、 城镇化相关研究 |
二、 空间组织相关研究 |
三、 垦区城镇化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二、 研究方案 |
三、 论文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区域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
一、 城镇化 |
二、 城镇化质量 |
三、 空间组织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 城镇化动力机制相关理论 |
二、 空间组织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过程分析 |
第一节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的形成与演变 |
一、 开荒建场 |
二、 开发兴场 |
三、 转型发展 |
第二节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发展进程 |
一、 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
二、 城镇工业和服务业发展 |
三、 人口集聚与就业结构变化 |
第三节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现状特征 |
一、 不完全的城镇功能,城镇职能较单一 |
二、 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业是垦区城镇化主要动力 |
三、 不完善的发育过程,行政动力的外在推动性 |
四、 结构性矛盾明显,体制矛盾突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质量评价 |
第一节 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三、 评价指标选取的步骤与方法 |
四、 指标内涵的界定和作用 |
第二节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 |
一、 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
二、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三节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质量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一、 相对独立性分析 |
二、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 |
三、 城镇化质量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空间组织 |
第一节 垦区中心城镇与区外城镇联系 |
一、 城镇中心职能强度 |
二、 经济联系强度 |
第二节 核心城镇的辐射范围 |
一、 断裂点模型 |
二、 维诺图模型 |
三、 影响范围的划分 |
第三节 点—轴式空间结构组织 |
一、 垦区中心城镇的培育 |
二、 等级规模多极化结构 |
三、 轴向拓展多元化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调控对策 |
第一节 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 |
一、 持续提升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
二、 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
三、 强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加快打造商贸、旅游等新兴产业体系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开放与合作 |
一、 加强区域整合,创造农垦城镇竞争整体优势 |
二、 实行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
第三节 城镇化制度创新 |
一、 改革垦区城镇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城镇管理职能 |
二、 推进企业管理升级 |
三、 建立多元投资体制,扩大投融资渠道,为加快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四、 切实完善垦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成果目录 |
致谢 |
(8)我国城市化与产业协同演进理论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城市化内涵与产业关联 |
(一) 人口城市化 |
(二) 经济城市化 |
(三) 生活方式城市化 |
城市化动力机制与产业发展 |
(一) 经济发展 |
(二) 比较利益 |
(三) 政府政策 |
城市化路径与产业发展 |
城市化发展阶段与产业发展 |
结论 |
(9)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有关概念使用与辨识 |
1.2.1 聚落 |
1.2.2 乡村聚落 |
1.2.3 城市周边地区 |
1.2.4 技术与政策 |
1.2.5 模式与策略 |
1.3 地域界定与视角限定 |
1.3.1 研究地域界定 |
1.3.2 理论视角限定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探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创新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本章注释 |
2 不同学科视野下相关研究评述 |
2.1 考古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
2.1.1 学科视角 |
2.1.2 研究进展 |
2.1.3 综合评述 |
2.2 人类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
2.2.1 学科视角 |
2.2.2 研究进展 |
2.2.3 综合评述 |
2.3 地理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
2.3.1 学科视角 |
2.3.2 研究进展 |
2.3.3 综合评述 |
2.4 社会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
2.4.1 学科视角 |
2.4.2 研究进展 |
2.4.3 综合评述 |
2.5 建筑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
2.5.1 学科视角 |
2.5.2 研究进展 |
2.5.3 综合评述 |
2.6 生态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
2.6.1 学科视角 |
2.6.2 研究进展 |
2.6.3 综合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3 乡村聚落空间发展的系统解析 |
3.1 系统构成 |
3.1.1 聚落背景系统 |
3.1.2 聚居空间系统 |
3.1.3 支撑网络系统 |
3.1.4 运行保障系统 |
3.2 形态内涵 |
3.2.1 生态化 |
3.2.2 界域化 |
3.2.3 秩序化 |
3.2.4 场所化 |
3.2.5 符号化 |
3.3 动力因素 |
3.3.1 动力主体 |
3.3.2 动力媒介 |
3.3.3 动力因素 |
3.4 演化机制 |
3.4.1 动力机制 |
3.4.2 实现机制 |
3.4.3 运行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4 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演进历史探源 |
4.1 我国乡村聚落发展建设历程纵览 |
4.1.1 民国时期:中国乡村运动实践阶段 |
4.1.2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农村政治运动改革阶段 |
4.1.3 改革开放至新世纪初:乡村建设恢复、繁荣发展和调整转型阶段 |
4.1.4 新世纪初至今: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阶段 |
4.2 西安乡村聚落发展建设历史回顾 |
4.2.1 史前聚落的形成发展:先民的足迹 |
4.2.2 周—秦—汉—唐时期:远去的荣耀 |
4.2.3 宋—元—明—清时期:循回的重建 |
4.2.4 近现代以来至建国前:无奈的沉寂 |
4.2.5 建国后至上世纪末期:躁动的复兴 |
4.3 认知维度探源 |
4.3.1 创生阶段 |
4.3.2 序变阶段 |
4.3.3 混沌阶段 |
4.3.4 新序阶段 |
4.4 价值维度探源 |
4.4.1 文化价值 |
4.4.2 应用价值 |
4.4.3 衍生价值 |
4.5 空间维度探源 |
4.5.1 空间状态模式 |
4.5.2 空间形态模式 |
4.5.3 空间行为模式 |
4.6 小结 |
本章注释 |
5 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现实多维审视 |
5.1 地域条件解读 |
5.1.1 区位分析 |
5.1.2 生态环境 |
5.1.3 社会经济 |
5.2 城乡关系研判 |
5.2.1 内涵的辨识 |
5.2.2 阶段的探讨 |
5.2.3 城乡人口层面:迁移与集聚 |
5.2.4 城乡经济层面:割据与融合 |
5.2.5 城乡生态层面:控制与引导 |
5.2.6 城乡空间层面:圈层与廊道 |
5.3 空间形态梳理 |
5.3.1 区聚落层面 |
5.3.2 组聚落层面 |
5.3.3 单聚落层面 |
5.4 现状建设检讨 |
5.4.1 土地利用层面 |
5.4.2 空间营造层面 |
5.4.3 设施建设层面 |
5.4.4 生态环境层面 |
5.5 现实困境剖析 |
5.5.1 观念陈旧 |
5.5.2 规划缺位 |
5.5.3 体制制约 |
5.5.4 资金匮乏 |
5.6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6 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发展目标导向 |
6.1 发展观的时代演进 |
6.1.1 "无维"发展观 |
6.1.2 "一维"发展观 |
6.1.3 "二维"发展观 |
6.1.4 "三维"发展观 |
6.1.5 "多维"发展观 |
6.2 国际发展路径评述 |
6.2.1 美国 |
6.2.2 德国 |
6.2.3 法国 |
6.2.4 英国 |
6.2.5 日本 |
6.2.6 韩国 |
6.3 域外经验若干启示 |
6.3.1 启示一:统筹城乡 |
6.3.2 启示二:财政支持 |
6.3.3 启示三:完善设施 |
6.3.4 启示四:保护农业 |
6.3.5 启示五:培育农民 |
6.3.6 启示六:土地整理 |
6.3.7 启示七:地域特色 |
6.3.8 启示八:制度创新 |
6.4 价值观的当代导向 |
6.4.1 基于"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价值观 |
6.4.2 基于"公平公正"的社会伦理价值观 |
6.4.3 基于"高效集约"的经济伦理价值观 |
6.5 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6.5.1 生态环境目标 |
6.5.2 经济产业目标 |
6.5.3 社会发展目标 |
6.5.4 空间营造目标 |
6.5.5 文化建设目标 |
6.6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7 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空间评价体系建构 |
7.1 评价体系的解析 |
7.1.1 评价体系的内涵 |
7.1.2 评价体系的特征 |
7.1.3 评价体系的度量 |
7.2 评价体系的建构 |
7.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7.2.2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7.2.3 指标项目的筛选 |
7.2.4 指标体系的架构 |
7.3 评判模型的构建 |
7.3.1 指标权重确定 |
7.3.2 综合评价模型 |
7.4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8 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空间调控机制探新 |
8.1 调控机制机理解析 |
8.1.1 理论阐释 |
8.1.2 机制构成 |
8.1.3 系统分析 |
8.1.4 调控方式 |
8.2 调控体系现状评析 |
8.2.1 技术背景解析 |
8.2.2 现状调控体系 |
8.2.3 多向视野检讨 |
8.3 调控框架体系探析 |
8.3.1 体系优化设想 |
8.3.2 技术体系建构 |
8.4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9 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发展途径研究 |
9.1 地域空间发展趋向 |
9.1.1 形态的演化 |
9.1.2 功能的变迁 |
9.1.3 布局的整合 |
9.1.4 体系的重构 |
9.1.5 空间的塑造 |
9.2 发展模式途径选择 |
9.2.1 模式选择视角 |
9.2.2 适宜模式选择 |
9.3 空间规划途径整合 |
9.3.1 整合策略 |
9.3.2 地域区划 |
9.3.3 体系构建 |
9.3.4 建设指引 |
9.3.5 空间优化 |
9.4 实施保障体系架构 |
9.4.1 统筹公共政策 |
9.4.2 创新管理机制 |
9.4.3 优化评价体系 |
9.4.4 完善公众参与 |
9.5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10 结语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10)多少往事烟雨中——我的父亲陈占祥(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人民英雄纪念碑背后 |
离开“都委会”的日子 |
万古人间四月天 |
风雨如磐1957 |
母亲肩起的家 |
有家难归的大哥 |
陈友芬阿姨的“扬州狮子头” |
风雪故人情 |
红星照耀下的演讲 |
利物浦码头的琴声 |
风云变幻的世界青年民主同盟大会 |
乘鹤远去程应铨 |
“右派”父亲的党内诤友 |
相聚东光路 |
离散西直门 |
与梁思成先生的永别 |
重启规划 |
又逢知音 |
重返国际建筑舞台 |
环保前沿的中国生土建筑 |
中国独特的城市化道路 |
荣获国际阿伯科隆贝大奖的深圳规划 |
尾声 |
四、两院院士周干峙认为农村城市化首先要让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乡村振兴的目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秦妍. 厦门大学, 2018(06)
- [2]古代里坊制与未来生产性城市层次体系[D]. 陈格格. 天津大学, 2018(06)
- [3]生态文明视阈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D]. 刘祯辰.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2017(03)
- [4]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D]. 王格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8)
- [5]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研究[D]. 李家凯.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6]被征地农民生存方式变化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D]. 占鹏飞. 新疆农业大学, 2012(05)
- [7]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研究[D]. 李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2(11)
- [8]我国城市化与产业协同演进理论述评[J]. 丁梅,李靖,程鹏. 商业时代, 2011(26)
- [9]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余侃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5)
- [10]多少往事烟雨中——我的父亲陈占祥(之二)[J]. 陈愉庆. 当代, 2009(03)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村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