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症肌无力危象误诊2例(论文文献综述)
宋宣克,王林景,冯怡锟,张文强,黄壮士[1](2021)在《老年重症肌无力诊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20-01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9例老年M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MG患者男女比例为1∶1.02。以OssermanⅠ型起病者44例,男24例(54.5%),女20例(45.5%);以OssermanⅡ型起病者43例,男18例(41.9%),女25例(58.1%);两种起病方式中男女患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6);首诊被误诊17例(19.1%);合并甲状腺疾病14例(15.7%),合并胸腺异常42例(47.2%);术后病理分型以AB型胸腺瘤最多7例(24.1%),男∶女为2∶5;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12例(13.5%)。结论老年MG有自己特点,临床工作中需提高对老年患者合并MG的认识。
张尊伟[2](2020)在《MuSK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归纳MuSK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MuSK-MG)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14例MuSK-MG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发病年龄、首发症候、疾病进展过程,实验室化验结果,药理学、电生理学结果,胸腺改变、并发症、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结合文献复习,并与同期就诊的130例AChR-MG和39例DSN-M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MuSK-MG组平均发病年龄为53.2±13.6岁,与AChR-MG组(53.9±16.7)和DSN-MG组(45.0±15.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6;P=0.080)。2.MuSK-MG组男女比例(3:11)与AChR-MG组(48:82)无显着差异(P=0.379);与DSN-MG组(24:15)比较,女性更容易发病(P=0.010)。3.MuSK-MG患者(14例)占AChR抗体阴性MG患者(53例)的26.4%,占总例数(183例)的7.7%。4.MuSK-MG首发症状以眼外肌无力最常见[7/14(50.0%)],与AChR-MG组[98/130(75.4%)]和DSN-MG组[30/39(76.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uSK-MG组单纯咽喉肌无力起病的比例[3/14(21.4%)]高于对应的AChR-MG组[6/130(4.6%)](P=0.044)。5.MuSK-MG舌肌萎缩发生率[3/14(21.4%)]高于AChR-MG患者组[1/130(0.8%)]及DSN-MG组(0)(P<0.05)。6.MuSK-MG组MGFA各临床分型与AChR-MG组差异均不显着(P>0.05),与DSN-MG组相比,MuSK-MG组MGFAⅠ型比例较低(P=0.001),而MGFAⅤ型占比较高(P=0.020);MuSK-MG组QMG评分较AChR-MG组和DSN-MG组更高(P<0.05)。7.MuSK-MG组新斯的明试验阳性率[8/14(57.1%)]低于AChR-MG[108/109(98.2%)]及DSN-MG组[33/34(97.0%)](P<0.05),且胆碱能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7/14(50.0%)vs.2/109(1.8%)vs.0](P<0.05)。8.MuSK-MG组胸腺CT异常比例为1/14(7.1%),明显低于AChR-MG组[45/87(51.7%)](P=0.002);但与DSN-MG组[10/29(34.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9.三组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RNS(3Hz)低频递减阳性比例无显着差异(P=0.244);MuSK-MG患者的眼轮匝肌RNS低频递减阳性率[7/11(63.6%)]最高。10.MuSK-MG组合并其他AD的比例[6/14(42.9%)]高于AChR-MG组[19/130(14.6%)](P=0.023),但与DSN-MG组[7/39(17.9%)]比较,差异不显着(P=0.135)。11.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预后痊愈、基本痊愈、显效、好转率在MuSK-MG组与AChR-MG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MuSK-MG平均发病年龄为53.2岁,以女性多见;约占MG总数的7.7%,首发症状多为眼外肌无力,咽喉肌受累的比例较高,大部分患者存在肌无力的易疲劳现象,疾病进展过程与AChR-MG及DSN-MG相似,临床表现更重,易发生危象,舌肌萎缩发生率高;少数患者临床表现轻微,可长期局限于眼外肌而无明显加重,甚至有的患者肌无力波动性也不明显。2、MuSK-MG患者MGFA临床分型与AChR-MG患者相似,DSN-MG患者中MGFA I型更多。3、部分MuSK-MG患者不耐受胆碱酯酶抑制剂;眼轮匝肌容易出现神经电生理检查低频递减;胸腺大多正常;血清抗体检测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4、MuSK-MG患者更容易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但不影响预后。5、激素联合他克莫司可有效治疗MuSK-MG。
郭伟,肖瑶,张向峰,朱光发[3](2018)在《重症肌无力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困难6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引起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困难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10年间收治的MG引起的呼吸衰竭、撤机困难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36~78岁,机械通气时间12~72d。经综合治疗后,1例患者成功撤机,3例患者行气管切开,间断使用机械通气治疗, 1例患者携带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转院,1例患者拒绝继续机械通气治疗而死亡。结论:解决MG导致的呼吸衰竭撤机困难,关键在于早期明确诊断。撤机困难时针对病因综合治疗可提高撤机成功率。
王华英,段莉琴,吕婷,彭海[4](2015)在《重症肌无力169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临床特点、误诊原因与MG危象临床表现。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169例M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文患者均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率100%。85例行重复神经电刺激(RNS)检查,64例低频波幅递减,8例同时高频波幅递减。157例行胸腺影像学检查,发现胸腺异常80例。发生肌无力危象31例次。121例行甲状腺功能(FT3、FT4、TSH)检测,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17例。结论MG临床表现多样,时有误诊,易于合并胸腺瘤或胸腺增生及甲状腺功能异常。肌无力危象发生率高。
尹东涛,韩冰,褚剑,梁涛,陈秀,王道喜,刘娜[5](2015)在《氨溴索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围术期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评价氨溴索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第二炮兵总医院采取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患者48例,其中Osserman分型Ⅱa型及以上共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8例。观察组在围术期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90 mg/d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先兆危象"、危象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胸腔镜下胸腺及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手术及围术期死亡。术后病理胸腺瘤5例(13.9%),胸腺增生18例(50.0%),胸腺囊肿2例(5.6%),胸腺萎缩11例(30.5%)。术后发生"先兆危象"7例(19.4%),经积极治疗后,5例缓解,2例发生肌无力危象(5.6%)。肺部并发症4例(11.1%)。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围术期应用氨溴索,对于防治术后危象有重要意义。
张炜华,方方,吴沪生,吕俊兰,丁昌红,肖静,陈春红,王旭,金洪,韩彤立,王晓慧,伍云,李久伟,王红梅,杨欣英,刘丽英[6](2014)在《婴儿期起病的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分析婴儿期起病的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临床特点。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06年6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婴儿期起病的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患儿16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将其临床分型和发生肌无力危象情况与同期住院的1岁以上重症肌无力患儿338例进行比较。结果发病年龄平均(7.6±2.8)个月;首诊时病程4d至6个月。主诉症状主要包括眼睑下垂、精神差以及进食困难等,其中首诊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例,消化系统疾病1例,误诊率31.25%。眼肌型4例(25.0%),全身型12例(75.0%),全身型所占比例较1岁以上组(17.5%)高(χ2=23.83,P<0.01)。发生肌无力危象4例(25.0%),与1岁以上组(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4,P<0.01)。新斯的明实验阳性率93.7%,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率为57.0%,神经低频重复电刺激阳性率50.0%,眼肌型与全身型比较,各指标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接受溴吡斯的明治疗,15例正规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应用6 d后出现肌无力危象。糖皮质激素应用后平均(6.8±5.6)d好转。对其中10例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1个月至5年3个月,其中完全缓解3例、药物缓解1例、轻度异常4例,改善和无效各1例。结论婴儿期起病的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以全身型为主,起病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易发肌无力危象。
陈谦,任敬[7](2014)在《重症肌无力伴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伴发呼吸衰竭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呼吸相关并发症的预后。方法对44例重症肌无力伴发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时间、并发症等因素与呼吸衰竭的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症肌无力的患病时间与呼吸衰竭的预后呈负相关(r=-0.318,P<0.05),重症肌无力的合并症中,肺部感染与呼吸衰竭的预后有关(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其他并发症与呼吸衰竭的预后无关(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的患者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伴发呼吸衰竭而致不良预后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大,而肺部感染是重症肌无力伴发呼吸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要加强重症肌无力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以改善呼吸衰竭的预后。
王华英[8](2013)在《169例重症肌无力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和启思》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研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合并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年0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9例重症肌无力门诊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77例,女92例。男女比例为0.84:1。发病年龄为39.05±18.067岁。男性患者有1个发病高峰,在3140岁之间;女性患者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在2130岁之间和4150岁之间。病史最长23年,最短3天。发现6种首发症状,分别为单侧眼睑下垂、双侧眼睑下垂、复视、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抬头困难或耸肩无力、四肢无力,各首发症状的构成比分别为32.5%,30.2%,6.5%,13.6%,1.2%,16.0%。首诊时临床诊断分型:青少年型占10.1%,成人OssermanⅠ型占36.1%、ⅡA型占13.0%、ⅡB型占33.1%、Ⅲ型占3.6%、Ⅳ型占4.1%。所有169例患者均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率为100%。85例行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查的患者中64例低频波幅递减。157例患者行胸腺影像学检查,发现胸腺异常80例,主要包括胸腺瘤、胸腺增生和未完全退化胸腺。80例胸腺异常的患者中,39例行胸腺手术治疗。121例患者行甲状腺生化指标检测,有1项异常者55例。30例患者入院后发生肌无力危象。青少年型和成人眼肌型患者预后较好,成人全身型,特别是曾发生过危象的患者预后差。结论: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多样,时有误诊。较多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甲状腺、胸腺异常,提示临床诊断多加思考。
李付华,刘小军,张清勇,崔新征[9](2012)在《重症肌无力危象32例集束化治疗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集束化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总结分析本院2005-07-2011-07收治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32例的发病诱因、处理措施,总结出有利于防治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的集束化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2例,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好转29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而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因长期的重症肌无力危象症状不能改善,并伴有严重的肺部感染,最终发生全身多脏器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重症肌无力危象,是重症肌无力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患者及时采取集束化治疗,包括进行有效的呼吸支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围术期管理、合理、准确用药、应用敏感抗生素预防感染、维持内环境稳态、加强营养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做好人工气道管理、加强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重视预防工作等集束化治疗方法是促进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康复,改善其生存质量,提升其生存能力的有效防治措施。
李付华,刘小军,张清勇,崔新征[10](2012)在《重症肌无力危象32例集束化治疗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集束化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总结分析本院2005-07~2011-07收治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32例的发病诱因、处理措施,总结出有利于防治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的集束化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2例,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好转29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而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因长期的重症肌无力危象症状不能改善,并伴有严重的肺部感染,最终发生全身多脏器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重症肌无力危象,是重症肌无力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患者及时采取集束化治疗,包括进行有效的呼吸支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围术期管理、合理、准确用药、应用敏感抗生素预防感染、维持内环境稳态、加强营养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做好人工气道管理、加强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重视预防工作等集束化治疗方法是促进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康复,改善其生存质量,提升其生存能力的有效防治措施。
二、重症肌无力危象误诊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症肌无力危象误诊2例(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重症肌无力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诊断标准: |
1.2.2 临床分型: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2)MuSK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MuSK概述 |
2.2 MuSK的结构及功能 |
2.3 MuSK活化过程 |
2.4 NMJ的形成、成熟、维持 |
2.5 MuSK抗体及其致病机制 |
2.6 MuSK-MG临床特征 |
2.7 伴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2.8 辅助检查 |
2.8.1 药理学表现 |
2.8.2 神经电生理改变 |
2.9 治疗 |
2.9.1 对症治疗 |
2.9.2 胸腺切除 |
2.9.3 免疫抑制治疗 |
2.9.4 短期免疫调节 |
2.10 预后 |
2.11 展望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采集临床资料 |
3.2.2 临床分型及疾病严重程度定量评分 |
3.2.3 新斯的明试验 |
3.2.4 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RNS)检查 |
3.2.5 胸腺CT检查 |
3.2.6 血清抗体检测 |
3.2.7 诊断标准 |
3.2.8 治疗 |
3.2.9 预后 |
3.3 数据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MuSK-MG患者临床资料 |
4.2 MuSK-MG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
4.2.1 发病年龄 |
4.2.2 性别比 |
4.2.3 MuSK-MG发病率 |
4.3 MuSK-MG患者的临床特征 |
4.3.1 MuSK-MG患者首发症候 |
4.3.2 骨骼肌疲劳现象 |
4.3.3 舌肌萎缩 |
4.3.4 疾病进展探究 |
4.3.5 MGFA临床分型及QMG评分 |
4.3.6 MG血清抗体滴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
4.4 辅助检查 |
4.4.1 新斯的明试验 |
4.4.2 低频(3Hz)重复电刺激(RNS)检查 |
4.4.3 胸腺CT检查和/或病理 |
4.4.4 MuSK-MG辅助检查对诊断的意义分析 |
4.5 实验室化验结果 |
4.5.1 抗甲状腺球蛋白(TG)抗体和/或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抗体 |
4.5.2 ANA核型 |
4.6 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D) |
4.7 治疗及预后 |
4.7.1 治疗 |
4.7.2 预后 |
第5章 讨论 |
5.1 MuSK-MG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
5.2 MuSK-MG患者的临床特征 |
5.3 辅助检查对MuSK-MG的诊断意义 |
5.4 特殊MuSK-MG患者病例分析 |
5.5 MuSK-MG与其他AD及抗体共存 |
5.6 治疗和预后 |
5.7 研究局限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重症肌无力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困难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方法 |
结 果 |
1.一般资料及临床病史 |
2.治疗 |
3.机械通气时间及预后 |
讨 论 |
(4)重症肌无力16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诊断标准 |
3.重复神经电刺激 |
4.胸腺影像学 |
5.病理学检查 |
6.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首诊情况 |
2.首诊与出院诊断 |
3. RNS和新斯的明试验 |
4. 影像学与病理学检查( 表2 ~ 3) |
5.实验室检查 |
6. MG危象及救治方法 |
7. 临床转归与随访 |
8. 例举 |
讨论 |
(5)氨溴索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围术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6)婴儿期起病的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重症肌无力伴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发病相关情况 |
2.2 呼吸衰竭类型及通气模式 |
2.3 并发症 |
2.4 经治疗后1个月的预后情况 |
2.5 重症肌无力的各临床因素与呼吸衰竭预后的关系 |
3 讨论 |
(8)169例重症肌无力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和启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前言 |
二、 临床资料与方法 |
三、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首发症状 |
3. 重症肌无力类型 |
4. 新斯的明试验 |
5. 重复神经电刺激 |
6. 合并症 |
7. MG 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 |
8. 随访及预后 |
四、 讨论 |
发病年龄与性别 |
首发和加重的诱发因素 |
首发症状和诊断分型 |
新斯的明试验 |
电生理检查 |
MG 与胸腺瘤 |
MG 与甲状腺疾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
重症肌无力危象 |
预后 |
五、 典型病例 |
六、 小结 |
七、 不足之处 |
八、 参考文献 |
综述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重症肌无力危象32例集束化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2.1 及时进行有效的呼吸支持 |
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2.3 做好围术期管理 |
2.4 合理、准确用药 |
2.5 应用敏感抗生素预防感染 |
2.6 维持内环境稳态, 维持细胞成分均衡 |
2.7 加强营养治疗 |
2.8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
2.9 做好人工气道管理 |
2.10 加强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
2.11 加强健康教育, 重视预防工作 |
3 结果 |
4 讨论 |
四、重症肌无力危象误诊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重症肌无力诊治分析[J]. 宋宣克,王林景,冯怡锟,张文强,黄壮士.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09)
- [2]MuSK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研究[D]. 张尊伟. 吉林大学, 2020(08)
- [3]重症肌无力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困难6例分析[J]. 郭伟,肖瑶,张向峰,朱光发.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12)
- [4]重症肌无力169例临床分析[J]. 王华英,段莉琴,吕婷,彭海.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05)
- [5]氨溴索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围术期的应用[J]. 尹东涛,韩冰,褚剑,梁涛,陈秀,王道喜,刘娜. 医学综述, 2015(14)
- [6]婴儿期起病的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J]. 张炜华,方方,吴沪生,吕俊兰,丁昌红,肖静,陈春红,王旭,金洪,韩彤立,王晓慧,伍云,李久伟,王红梅,杨欣英,刘丽英.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4(10)
- [7]重症肌无力伴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 陈谦,任敬. 广东医学, 2014(15)
- [8]169例重症肌无力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和启思[D]. 王华英.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6)
- [9]重症肌无力危象32例集束化治疗的临床观察[J]. 李付华,刘小军,张清勇,崔新征.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22)
- [10]重症肌无力危象32例集束化治疗的临床观察[A]. 李付华,刘小军,张清勇,崔新征. 2012年河南省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新理念及新业务、新技术研讨班论文集,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