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17株农作物病原真菌拮抗作用初步研究

华南17株农作物病原真菌拮抗作用初步研究

一、华南地区17个农作物病原真菌菌株间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吉巧玲[1](2021)在《多功能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在强化蓖麻修复铅锌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是公认的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目前用于修复的植物往往存在存活率低、生长缓慢、生物量低等问题。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运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能提高植物修复的效率,并己成为当下研究重点。大量研究表明,单一的微生物存在稳定性差、难与土着微生物竞争、修复效率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植物促生菌株可以通过固氮、溶磷、产生植物激素(IAA、ACC等)能有效缓解植物重金属毒害,提高植物抗逆性。结合以上特点,构建生态结构相对稳定、具有多功能的高效微生物菌群是近年研究的新趋势。己有研究表明,将不同功能类型的植物根际微生物进行组合,更有利于增强复合型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因此,本研究从铅锌尾矿的先锋植物根际土中分离、筛选出78株根际微生物,通过耐受性实验、生理生物性能以及拮抗性实验分析,然后选取5株菌株构建了多功能复合菌群(M),最后将多功能复合菌群接种于蓖麻根际土壤,考察强化蓖麻对铅锌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本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负荷增加,土壤中酸可提取态含量增加;多功能复合菌群和生物炭的联合(MB)配施比单独添加多功能复合菌群、生物炭(B)的处理组中的酸可提取态含量高;多功能复合菌群通过活化重金属离子来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2)在相同处理组的不同处理下,根系发育MB>M>B>自然土(CK);单一胁迫下不同浓度处理中,出现“低促高抑”的现象,且Pb为300mg/L时根系发育最佳,Zn为200-400 mg/L时根系发育最佳;(3)添加M、B均能改变土壤养分及结构,提高蓖麻的生物量;在相同浓度处理组下,添加M的效果比添加B的效果更好。(4)多功能复合菌群的添加提高了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且植物地上部分对Zn的吸收含量较Pb有明显提高,说明多功能复合菌群的添加提高了植物地上部分吸收重金属的能力,且Zn的转运能力比对Pb的转运能力强。(5)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是由非生物环境因素及其生物群落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的,添加M、B均能改变土着微生物群落中不同微生物数量,使原优势物种数量减少,其他物种增加。

穆凡[2](2020)在《澳大利亚核盘菌病毒多样性及低毒菌株SX276中RNA病毒分子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世界性的死体营养型植物病原真菌,可侵染700多种植物,每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真菌病毒是一类在真菌中复制和增殖的病毒,在核盘菌中普遍存在。部分真菌病毒侵染可以引致核盘菌致病力衰退,具有绿色防控菌核病的潜力。探究核盘菌群体及单个菌株中真菌病毒多样性,发现、鉴定新病毒,不仅为菌核病防控提供生防资源,也为丰富病毒圈进化的证据提供生物材料。本论文分析了来自澳大利亚的核盘菌中真菌病毒种类及多样性,并对低毒菌株SX276中携带的9种真菌病毒进行分子特性及其对核盘菌影响进行了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来自于澳大利亚16种作物上的84株核盘菌菌株为材料,首次对澳大利亚的核盘菌中病毒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生物学特性分析发现84株菌株间在菌落形态和致病力等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其中11株菌株表现出低毒特性。采用宏病毒组测序技术分析核盘菌菌株中的病毒种类。在84株核盘菌中,共测序获得285条与病毒相关contig,代表57种不同真菌病毒的基因组部分序列。基于基因组核酸类型划分,75%为正单链RNA(+ss RNA)病毒,14%为双链RNA(ds RNA)病毒,9%为单股负义链RNA(-ss RNA)病毒,及一个DNA病毒。在+ss RNA真菌病毒中,共发现了25种线粒体病毒,占58%。57种病毒隶属于13个不同的病毒科或属中,包括双分病毒科(4%)、减病毒科(5%)、内源病毒科(11%)、线粒体病毒科(44%)、灰葡萄孢欧尔密病毒科(4%)、芜菁花叶病毒科(7%)、丁型线性病毒科(2%)真菌单股负义链RNA病毒科(14%)、全病毒科(2%)、番茄丛矮病毒科(4%)、真菌多聚病毒科(2%)、葡萄孢双节段病毒属(2%)及真菌DNA病毒科(2%)。基于多重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57种真菌病毒中有60%(34/57)的新病毒。该发现丰富了现有的病毒资源库,增加了我们对病毒多样性,生态学和进化的整体认知。核盘菌菌株SX276是被9种真菌病毒复合侵染的低毒力菌株。菌株SX276菌落形态异常,产生少而小的菌核,菌丝尖端明显弯曲且分枝增多,对油菜致病力弱,是一株典型的低毒菌株。宏转录组测序的技术及数据组装分析,确定菌株SX276携带有9种不同的真菌病毒,包括7种+ss RNA病毒,1种-ss RNA病毒和1种ds RNA病毒。采用RACE等策略,获得了9种真菌病毒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基于基因组序列分析,8种真菌病毒隶属于6个病毒科(减病毒科、内源RNA病毒科、芜菁花叶病毒科、丁型线性病毒科、灰葡萄孢欧尔密病毒科、弹状病毒科)、1个病毒属(灰葡萄孢双节段病毒属)及1种分类地位未确定的病毒,表明菌株SX276中真菌病毒种类复杂。核盘菌丁型线性病毒3(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deltaflexivirus 3,Ss DFV3)为丁型线性病毒科的一个新成员,但与已发现的芜菁花叶病毒目病毒在基因组结构上显着不同,Ss DFV3基因组有三个RNA组分,编码两个隶属于同一超家族的解旋酶基因,且位于Ss DFV3不同RNA组分上,是首次发现的多节段丁型线性病毒。核盘菌真菌阿尔法病毒1(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mycoalphavirus virus 1,Ss MAV1)是一个未分类的+ss RNA病毒,其基因组仅有一条RNA片段;虽然在真菌中发现了与Ss MAV1亲缘关系较近的真菌病毒,但显着区别于已知病毒,Ss MAV1基因组编码两个解旋酶结构域,推测该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解旋酶基因加倍事件。通过病毒粒子和核酸转染方法分析菌株SX276中欧尔密病毒、灰葡萄孢双节段病毒及减病毒对核盘菌的影响。SX276中两种核盘菌欧尔密病毒的ds RNA或/和ss RNA具有侵染能力,但不影响核盘菌基本生物学表型,灰葡萄孢双节段病毒是潜伏侵染,而减病毒与核盘菌低毒相关。真菌中首次发现弹状病毒。核盘菌弹状病毒1(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rhabdovirus 1,Ss Rh V1)基因组全长含11356 nt,其5?末端与3?末端反向互补。Ss Rh V1基因组(3?-5?)有5个开放阅读框(ORFⅠ-Ⅴ),推定编码5个蛋白。通过与已知弹状病毒多重比对分析,推定ORFⅠ、ORFⅣ和ORFⅤ分别编码核衣壳蛋白(N)、糖蛋白(G)和复制酶相关蛋白(L),ORFⅡ与ORFⅢ在NCBI数据库中未比对到任何保守的信息,编码未知功能的假定蛋白。Ss Rh V1基因组中有保守的转录起始信号及转录终止信号,但是未发现保守的转录间隔区。Ss Rh V1的L蛋白与水泡病毒属中皮理病毒(Piry virus)有35%的一致性,N和G蛋白也与其他弹状病毒有较低同源性(最高一致性为29%和2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s Rh V1与已知的20个弹状病毒属未聚在一起,而是单独成一个进化分支,表明Ss Rh V1为弹状病毒科的一个新的成员。Ss Rh V1寄主是真菌,且其与已知弹状病毒同源性低,以及基因组结构等特性,建议以Ss Rh V1为模式种,成立一个新的属:核盘菌弹状病毒属(Sclerorhabdovirus)。Ss Rh V1会削弱核盘菌的生长速度,但不影响核盘菌的致病力。核盘菌内源RNA病毒3(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endornavirus 3,Ss EV3)与核盘菌低毒力相关,是菌株SX276的低毒因子。Ss EV3基因组全长为12631 nt,编码一个多聚蛋白,包含甲基转移酶(Mtr)、解旋酶(Hel)、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 Rp)及S7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s EV3与乙型内源RNA病毒属的成员聚为一进化簇,为该属的一个新成员。通过原生质体脱除真菌病毒以及真菌病毒水平传播研究,发现Ss EV3与核盘菌低毒紧密相关,是菌株SX276的主要低毒因子。Ss EV3的侵染引起核盘菌生长速度减慢,菌落形态异常,产菌核能力下降且致病力降低,呈现低毒特性;也能导致菌株抵抗不良非生物环境,包括高盐、高糖及高渗的能力变弱;产酸性物质能力下降,且不能降解酸性物质,在植物表面不能形成侵染垫。本研究对分离自澳大利亚的核盘菌群体及单个低毒菌株的病毒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鉴定了41种新的真菌病毒,首次在真菌中发现弹状病毒和多节段丁型线性病毒,并明确了内源RNA病毒是菌株SX276的主要的低毒因子,不仅丰富了真菌病毒的种类,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潜在的真菌病毒资源,也为研究病毒进化、生态学提供丰富的生物材料。

杨岚[3](2020)在《禾谷丝核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研制及小麦根茎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主要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引起的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危害严重的土传病害,土壤中的菌核基数是病害发生与流行的重要判别依据之一。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开发了一种可在非无菌操作条件下分离纹枯病菌的选择性培养基。该选择性培养基在水琼脂培养基(Water agar medium,WA)的基础上,加入硫酸链霉素、多菌灵及多果定,三种药剂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00μg?m L-1、1μg?m L-1和50μg?m L-1;选择性培养基可有效抑制四种常见的污染真菌——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黑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细极链格孢(Alter naria tenuissima)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生长,但对禾谷丝核菌的生长影响较小;可以检测土壤中小麦纹枯病菌的菌核,回收率在80%左右。选择性培养基可用于分离发病茎秆上的小麦纹枯病菌,还可对麦田土壤中菌核的数量进行初步检测,为小麦纹枯病发生和流行的预测提供参考。为了研究小麦根、茎部内生真菌的类群及筛选对纹枯和茎基腐病菌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株,分别于2017年、2019年从河南省五个土壤类型耕作区14个市22个县/区采集健康小麦样本,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小麦根、茎部内生真菌,形态学与分子学鉴定方法相结合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各土壤类型间小麦茎部、根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共426株包含23个属,优势种群为毛壳属Chaetomium,其次为青霉属Penicillium与根霉属Rhizopus。五种土壤类型耕作区小麦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分离率平均为24.36%、25.71%;相同土壤类型耕作区小麦根部内生真菌的定殖率为茎部的2.56~5倍,分离率则为茎部的2.23~5.25倍。茎部内生真菌的种类与根部相比丰富度较低;不同土壤类型内生真菌多样性存在差异;同种属的真菌可在不同地区的样本中分离得到。为了明确小麦不同生育期内生菌类群的差异,陆续于河南科技大学试验田采集7个生长期的小麦健康植株进行内生真菌分离,鉴定与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内生真菌菌株共分离到19个属144株真菌,优势种群为青霉属Penicillium,其次为根霉属Rhizopus和毛壳属Chaetomium。小麦各生长期中,根部成熟期的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分离率最高,分别为76.67%、86.67%,茎部则是拔节期最高,定殖率、分离率均为40%;茎部越冬期与成熟期内生真菌的丰富度较高,根部则为分蘖期与成熟期丰富度较高。不同生长期内生真菌多样性存在差异,各生长期中成熟期多样性指数最高;相同生长期小麦根部菌群丰富度较茎部高。本论文开发了一种可在非无菌操作条件下分离纹枯病菌并可用于麦田土壤病原菌菌核检测的选择性培养基,并对小麦根、茎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初步明确了土壤类型、发育时期等因素对小麦根、茎部内生真菌的数量、种类和分布部位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小麦内生真菌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也为小麦内生真菌应用于农业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杨刚[4](2020)在《糜子溶磷、固氮内生菌的筛选及应用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从产自宁夏、甘肃不同品种的糜子种子内分离、筛选出具有高效溶磷、固氮能力的内生菌菌株,并在糜子中接种评价其溶磷、固氮、促生效果。同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其对糜子苗期生长、光合及磷氮吸收累积的作用,并且进一步通过大田试验验证菌株在自然条件下对糜子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率效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从糜子种子内分离的内生真菌菌株中有5株具有溶磷能力,2株来自甘肃LM1(Talaromyces sp.黄丝曲霉属)、LM2(Talaromyces sp.),3株来自宁夏GM1(Talaromyces sp.)、GM2(Penicillium sp.青霉属)、GM3(Penicillium chrysogenum产黄青霉)。采用溶磷圈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其溶磷能力,发现GM1,GM3号菌株溶磷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D/d最大,分别达到了1.59,1.47;相同成分液体培养基中可溶性磷含量分别为264.75和323.48μg/m L,溶磷率分别达到5.26%和6.43%,显着高于其他菌株(p<0.05);其p H值分别为2.88和3.63,显着低于其他菌株(p<0.05),5个溶磷真菌的溶磷率与p H呈极显着(p<0.01)负相关。盆栽试验中,当磷用量减少75%和50%并接种溶磷菌GM3时,糜子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的一个参数)分别为20.63和21.46,净光合速率分别达为23.2和25.87μmol m-2s-1,植株全磷含量分别为10.09和12.39 mg/盆,均显着高于对照(CK)(p<0.05)。表明接种GM3对糜子促生作用表现明显,并且可以有效减磷40 mg/kg。GM3(Penicillium chrysogenum产黄青霉)为本试验得到的目标菌株且表现出良好的溶磷促生作用。(2)通过无氮培养基以及扩增nif H基因(固氮酶基因)来对糜子种子内的固氮细菌进行筛选。研究表明,PCR扩增nif H基因反应结束后,在1%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紫外凝胶成像仪下能产生明显条带的有3株。其中,2株来自宁夏BGM1(Delftia sp.戴尔福特菌属)、BGM2(Paenibacillus illinoisensis.伊利诺伊类芽孢杆菌),1株来自甘肃BLM3(Enterobacter sp.肠杆菌属)。盆栽试验中,当缺氮、氮用量减少75%和50%并接种固氮菌BGM2时,糜子SPAD值分别为22.82、24.73、25.77,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5.59、17.89、22.94μmol m-2s-1,植株全氮含量分别为0.10、0.13及0.14 g/盆,均显着高于对照(CK)(p<0.05)。表明接种BGM2促生作用表现明显,并且可以有效减氮78.7 mg/kg。BGM2(Paenibacillus illinoisensis.伊利诺伊类芽孢杆菌)为本试验得到的目标菌株且表现出良好的固氮促生作用。(3)通过大田试验进一步验证溶磷、固氮菌株对糜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GM3、BGM2号菌株处理下的糜子产量分别达到了0.36 kg/m2和0.39 kg/m2,显着高于对照(CK)(p<0.05)。GM3能显着增加糜子的主穗重、主穗粒重,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19.35%、108.33%(p<0.05)。BGM2号菌株处理下的糜子主穗重及主穗粒重,较对照增加了71.05%、82.14%(p<0.05)。同时,GM3、BGM2号菌株均能显着提高糜子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达到0.78 kg/mm和0.76 kg/mm(p<0.05)。表明,在大田中接种GM3(Penicillium chrysogenum产黄青霉)、BGM2(Paenibacillus illinoisensis.伊利诺伊类芽孢杆菌)不仅能够有效增产而且提高了糜子的水分利用效率。

黎妍妍[5](2019)在《烟草青枯病病原菌分子变异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是烟草上最为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本文研究了来自我国14个省份的烟草青枯菌菌株的分子变异及致病力分化;在不同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基础上,以抗病品种为砧木进行嫁接,评价了嫁接技术在烟草抗青枯病中的作用;采用高通量DGE(Digit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测序技术,分析了烟草抗病品种反帝3号和感病品种云烟87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相关抗性通路;探究了烟草-万寿菊间作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作用及其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烟草青枯病主要分布在东南烟区、西南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和黄淮烟区。分离自不同烟区的89个烟草青枯菌菌株被鉴定为生化型III和IV,其中生化型III占89.89%。基于内切葡聚糖酶(egl)基因序列,将我国烟草青枯菌鉴定为演化型I(亚洲分支)和7个序列变种(13、14、15、17、34、44和54)。其中,序列变种15为优势种群,分布在四个植烟区,占33.71%;序列变种13和14为首次报道可以侵染烟草;新发现了序列变种54。地理分布越往北,烟草青枯菌序列变种个数越少。东南和西南烟区包含了7个序列变种,长江中上游烟区包含序列变种15、17和54,而来自于黄淮烟区的所有菌株均被确定为序列变种15。测定了27个烟草青枯菌菌株对3个不同抗性烟草品种的致病力。基于AUDPC值的聚类分析将27个菌株划分为高、中、低3个致病型。青枯菌的致病型与地理分布有关,黄淮烟区烟草青枯菌致病力低于东南、西南和长江中上游烟区。然而,致病型和序列变种间无明显相关性。2.评价了20个不同烟草品种对青枯病的田间抗性,以抗病烟草品种(岩烟97、反帝3号、Coker176)为砧木、以云烟87为接穗进行嫁接,分析了3个嫁接组合对青枯病的发生以及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砧木与云烟87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嫁接烟草成苗率均高于75%。嫁接烟株的农艺性状指标、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与未嫁接烟株云烟87无显着差异;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着低于未嫁接烟株云烟87,防治效果为72.07%-77.16%。嫁接烟株的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和均价均显着高于未嫁接烟株云烟87,增幅分别为15.23%-23.92%、19.45%-37.54%和3.66%-10.99%。三个嫁接组合中,云烟87/岩烟97综合性状表现最好。3.以抗病品种反帝3号和感病品种云烟87为研究对象,应用DGE测序技术对接种青枯菌和未接种青枯菌1 d、3 d和7 d的烟草茎基部样本进行了高通量测序。表达谱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青枯菌侵染3 d和7 d时,抗病品种中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明显增多。受青枯菌侵染后,WRKY转录因子中的WRKY6和WRKY11家族基因、ERFs转录因子中的ERF5和ERF15家族基因以及PR5相关基因在抗病品种中显着上调表达,其中WRKY11和ERF15为新发现的可能参与青枯病抗性的转录因子。根据KEGG代谢通路的分析,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和苯丙烷途径是抗病烟草品种响应青枯菌侵染的主要抗性通路。在苯丙烷途径中,与细胞色素P450、反肉桂酸4单加氧酶、咖啡酰Co A-O甲基转移酶、4-香豆酸Co A连接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酰Co A还原酶、咖啡酰莽草酸酯酶和肉桂醇脱氢酶相关的基因在抗病品种中显着上调表达,这些基因参与了类黄酮、芪类化合物和木质素等植保素的合成。q-PCR分析表明,9个候选差异表达基因在抗病品种中的表达量高于感病品种,与DGE测序结果一致。在烟株根部施用不同浓度(1-4 mmol/L)的类黄酮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为56.10%-84.15%,验证了类黄酮对青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4.比较分析了烟草-万寿菊间作和烟草单作时烟草青枯病发生情况、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烟草-万寿菊间作后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着低于烟草单作田,对烟草青枯病防治效果达58.25%。烟草-万寿菊间作土壤p H和交换性钙、有机质含量显着高于烟草单作田。烟草-万寿菊间作提高了土壤细菌尤其是烟株移栽后50 d时的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了土壤中溶杆菌属(Lysobacter)、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木霉属(Trichoderma)、被孢霉属(Mortierella)、毛壳菌属(Chaetom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等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土壤中青枯菌的数量下降6.81%-10.10%。烟草-万寿菊间作有利于抑病型土壤的构建,从而减轻了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本文研究了我国烟草青枯菌分子变异和致病力,挖掘了与青枯病抗性相关的基因,明确了烟草嫁接技术和烟草-万寿菊间作模式控制烟草青枯病的作用,对于烟草青枯病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立祥[6](2019)在《寄主树种内生真菌对入侵种松树蜂的影响》文中指出松树蜂(Sirex noctilo Fabricius)是国际重大林业检疫性害虫,原产于欧洲和北非,2013年首次发现入侵并定殖于我国东北部分地区,严重危害樟子松林,造成巨大损失。该虫在世界范围内寄主广泛,可危害多种针叶树种,其中最为偏好松属树种。有别于一般钻蛀性害虫仅直接钻蛀树木造成危害,松树蜂具有特殊的“昆虫-共生真菌Amylostereum areolatum”复合致害能力。A.areolatum是松树蜂幼虫必不可少的营养来源。但与被侵入树木中已定殖的真菌相比,A.areolatum竞争资源的能力较弱,一些寄主内生真菌可通过抑制A.areolatum的生长从而破坏松树蜂与共生菌的互利共生关系。松树蜂入侵我国后,寄主树种内生真菌是否有利于松树蜂入侵和定殖尚不明确。本文以松树蜂的寄主树种与潜在寄主树种的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从群落层面和物种层面,探讨寄主树种内生真菌对入侵害虫松树蜂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不同健康状态(健康、衰弱、死亡)不同主干高度(基部、中部、上部)松树蜂寄主樟子松的内生真菌群落差异。共分离到内生真菌25属37种,其中健康木分离到9属13种,衰弱木分离到14属23种,死亡木分离到8属11种。不同健康状态下,内生真菌种类在衰弱木中最多,死亡木中最少;内生真菌检出率在死亡木中最高,健康木中最低。不同主干高度而言,内生真菌种类基部多于中上部;内生真菌检出率上部多于中基部。不同健康状态樟子松内生真菌的相似性较低,只在松树蜂危害后的衰弱樟子松上部分离到松树蜂共生菌A.areolatum,检出率为4.8%。2、明确了松树蜂幼虫在寄主内死亡与真菌的关系及主要致害菌种。从死亡幼虫的体表和坑道共分离到真菌9属12种,优势真菌属为木霉属(Trichoderma)、蛇口壳属(Ophiostoma)和球壳孢属(Sphaeropsis)。除大伏革菌(Phlebiopsisgigantea)之外,其余均属于松树蜂寄主的内生真菌。哈茨木霉(T.harzianum)、深绿木霉(T.atroviride)、绿色木霉(T.viride)、小长喙壳(O.minus)和大伏革菌(P.gigantea)接种至样本木后松树蜂幼虫的死亡率显着升高;松球壳孢菌(S.sapinea)和A.areolatum接种至样本木后幼虫死亡率与对照无差异。其中接种小长喙壳(O.minus)样本木的幼虫死亡率最高(69.57%),木材水分流失速率最快。此外,在平板对峙试验中,内生真菌哈茨木霉(T.harzianum)、深绿木霉(T.atroviride)、绿色木霉(T.viride)和大伏革菌(P.gigantea)可直接覆盖并致死A.areolatum菌落;而小长喙壳(O.minus)和松球壳孢菌(S.sapinae)对A.areolatum的抑制能力较弱。明确了内生真菌哈茨木霉(T.harzianum)、深绿木霉(T.atroviride)、绿色木霉(T.viride)和大伏革菌(P.gigantea)可通过抑制A.areolatum的生长以及小长喙壳(O.minus)可降低寄主水分含量从而间接影响松树蜂幼虫在寄主内的生长发育。3、明确了松树蜂寄主树种的优势内生真菌对A.areolatum的拮抗作用。8种优势内生真菌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均显着快于A.areolatum,是其生长速率的2~6倍。不同内生真菌对A.areolatum的拮抗能力不同,这些真菌中,大伏革菌(P.gigantea)、深绿木霉(T.atroviride)、绿色木霉(T.viride)和哈茨木霉(T.harzianum)可完全覆盖并致死A.areolatum;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小长喙壳((O.minus)和松球壳孢菌(S.sapinea)可与A.areolatum形成对峙状态,且相互无毒性。其中球毛壳菌(C.globosum)的发酵液可以完全抑制A.areolatum菌丝生长。明确了优势内生真菌挥发物对松树蜂雌成虫行为反应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真菌的挥发物组成和比例间的差异。小长喙壳((O.minus)和黑曲霉(A.niger)产生的挥发物对松树蜂雌成虫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acetophenone、acetylacetone、hexadecane、phenylethyl alcohol和isopropyl myristate是主要的驱避物质;松树蜂共生菌A.areolatum产生的挥发物对松树蜂雌成虫有明显的吸引作用,(-)globulol、2-hexene、cycloprop[e]indene-1a,2(1H)-dicarboxaldehyde、terpene 和 cyclopentanone 是主要的引诱物质。4、明确了松树蜂入侵的混交林中4种针叶树(红松、樟子松、红皮云杉和落叶松)内生真菌多样性。共分离到内生真菌22属35种,其中内生真菌的种类在红皮云杉中最多,为20种,樟子松和红松中最少,同为13种;内生真菌的检出率在落叶松中最高,为68.27%,樟子松中最低,为47.2%。4种针叶树内生真菌多样性水平存在显着差异:其中红皮云杉的多样性指数(H’=3.3425)、均匀度指数(J=1.0979)和丰富度指数(R=3.3744)均最高。不同树种间内生真菌的相似性指数均较低,只有黑曲霉(A.niger)、三线镰刀菌(Fusariumtricinctum)、深绿木霉(T.atroviride)和绿色木霉(T.atroviride)在4种针叶树内均能分离到,占内生真菌种类总数的11.43%,说明不同针叶树内生真菌对宿主的专一性较高。5、分析了松树蜂的寄主樟子松与8种潜在寄主树种内生真菌的群落差异。结果发现内生真菌群落受树种和区域的影响较大。结合松树蜂的寄主选择试验可知,松树蜂产卵较多的树种内生真菌定殖率和检出率均较少,其中油松的内生真菌显着少于其他树种。樟子松内生真菌的检出率仅高于油松,但与其他树种相比无显着性差异。对比不同树种内生真菌群落发现,对A.areolatum拮抗力极强的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在油松、樟子松、云南松和落叶松中的检出率均较低,其中油松中仅为3.9%;对A.areolatum拮抗能力弱的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在油松、樟子松、云南松和湿地松中检出率很高。与其他树种相比,油松和樟子松更有利于松树蜂产卵和定殖。因此,松树蜂在继续向南扩散的过程中油松被入侵和定殖的风险较高。本研究揭示了寄主内生真菌对共生菌A.areolatum菌丝生长、松树蜂幼虫生长发育、及成虫行为选择的影响,并明确了松树蜂寄主与潜在寄主内生真菌的群落差异,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寄主树种对松树蜂的抗性机制奠定基础,为松树蜂的生物防治及风险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崔灵利[7](2019)在《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exMurray)Trev.)又名千层塔,为石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药用成分石杉碱甲是一种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对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具有显着作用。目前,蛇足石杉资源被过度采摘,人工栽培发展滞后,导致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本研究通过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发现蛇足石杉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大量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内生真菌进行鉴定,通过HPLC、ESI-MS检测筛选出产石杉碱甲菌株,同时由于内生真菌具有生物防治作用,通过平板拮抗、产挥发性物质和发酵液防病筛选试验筛选出防治灰霉菌菌株和防治核盘菌菌株,为获取高效产石杉碱甲的内生真菌,石杉碱甲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为灰霉菌和核盘菌的生物防治剂提供了菌种资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ITS扩增序测序,并通过OTU及物种群落分析、Alpha Diversity分析、Beta Diversity分析等方法对蛇足石杉内生真菌进行了相关多样性分析,从蛇足石杉体内检测到1800株内生真菌,其在根、茎、叶中的分布数目分别为824株、1045株、1167株;其中根、茎、叶内均有分布的有295株,单独存在于根、茎、叶内的数目分别为311株、240株和308株。蛇足石杉根、茎、叶中内生真菌的丰富度为:叶>茎>根,且不同器官内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着,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为筛选高效产石杉碱甲内生真菌研究提供了丰富信息和资源。2.通过PERMANOVA分析发现11个属(Derxomyces,Lophiostoma,Cyphellophora,Devriesia,Serendipita,Kurtzmanomyces,Mycosphaerella,Conoideocrella,Brevicellicium,Piskurozyma,Trichomerium)的内生真菌与蛇足石杉体内Hup A的含量呈现正相关性(最高相关指数CI=0.92),推测此11属的内生真菌具有替代蛇足石杉产Hup A的潜力。同时,物种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种内生真菌与此11种属内生真菌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这些内生真菌对产石杉碱甲真菌具有的有益作用为挖掘高效产石杉碱甲的内生真菌提供了信息。3.从蛇足石杉中分离、纯培养得到180个内生真菌,通过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了50株内生真菌;通过HPLC、ESI-MS检测筛选出产石杉碱甲菌株Colletotrichum boninense HS7-1,为获取高效产石杉碱甲的内生真菌,石杉碱甲工业化奠定基础。4.利用平板拮抗检测发现7株蛇足石杉内生真菌能够抑制灰霉菌的生长,并且结合产挥发性物质和发酵液防病筛选试验发现Alternaria alternate HR38-7可以稳定的抑制灰霉菌,为获取抑制灰霉菌的生物防治剂提供了菌种资源。5.利用平板拮抗检测发现9株蛇足石杉内生真菌能够抑制核盘菌的生长,并且结合产挥发性物质和发酵液防病筛选试验发现Colletotrichum boninense HL33-6-1的抑制效果最优,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HL33-12-3、Alternaria alternate HR38-7抑制效果次之,为获取抑制核盘菌的生物防治剂提供了菌种资源。

沈祥祥[8](2019)在《烟粉虱高毒力昆虫病原真菌筛选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我国花卉、蔬菜、烟草等经济作物的重要入侵害虫,近年来给我国经济作物的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在我国广泛危害作物的烟粉虱有B型、Q型等多种生物型,当前安徽、四川等省份以Q型烟粉虱危害为主。目前,烟粉虱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使烟粉虱产生一定抗性,并严重污染了环境。因此,合理应用相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选用安徽农业大学菌种库的6株绿僵菌菌株和3株球孢白僵菌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对烟粉虱高毒力真菌菌株,然后筛选出一种高效植物源农药,并进一步研究不同浓度高效植物源农药对高毒力真菌菌株的拮抗试验。最后研究高毒力真菌菌株对丽蚜小蜂的孵化率和对成虫的安全性影响,以确定二者是否可以联合防治烟粉虱危害。1烟粉虱高毒力昆虫病原真菌筛选为了筛选出一种对烟粉虱高毒力昆虫病原真菌菌株,通过对9种不同的真菌菌株对烟粉虱2龄若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烟粉虱2龄若虫的毒力有明显差异,其中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对烟粉虱若虫的毒力较高,累计死亡率达82.8%,累计较正死亡率为80.6%,显着高于其他真菌菌株,LT50为3.68 d,致死时间也最短。并通过大棚内烟草上防治烟粉虱的试验进一步证实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对烟粉虱若虫的毒力较高。因此,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对于防治烟粉虱防治具有潜力。2烟粉虱高效植物源农药及最佳浓度的筛选通过不同植物源农药对烟粉虱不同虫态室内药效试验,然后分析不同植物源农药对烟粉虱不同虫态的毒力。结果表明:药效较好的有鱼藤酮和印楝素,然后这两种较好的植物源农药进行比较,印楝素对烟粉虱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78.5%,对若虫的校正死亡率为76.3%,对烟粉虱卵的校正死亡率为84.2%;鱼藤酮对烟粉虱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9.2%,对若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5.5%,对烟粉虱卵的校正死亡率为88.5%,其中二者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防治效果差异显着,选择鱼藤酮为烟粉虱的最佳植物源农药。采用叶片浸液法等室内毒力测定方法,分析不同浓度鱼藤酮对烟粉虱不同虫态的死亡率。结果表明:300倍液和200倍液对烟粉虱防治效果较好,其他两个浓度对烟粉虱的毒力较差。在稀释300倍时成虫累计校正死亡率为77.2%,对成虫的致死中时间为1.99 d若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为78.9%,对若虫的致死中时间为3.48 d,卵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1.8%。在鱼藤酮稀释200倍时成虫累计校正死亡率为78.0%,对成虫的致死中时间为1.94 d,若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0.3%,对若虫的致死中时间为3.41 d,卵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7.8%。因此,两种浓度对烟粉虱防治效果较好,且没有差异,在实际生产者考虑到成本问题,故以稀释300倍使用作为最佳浓度。3烟粉虱的田间防控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坪山乡进行田间调查和生物农药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分小区进行烟粉虱防治试验,到第7 d球孢白僵菌累计校正死亡率最高,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较好,并且球孢白僵菌具有对害虫防效时间长的特性。因此,推荐当地使用球孢白僵菌防治烟草烟粉虱。4烟粉虱高毒力昆虫病原真菌和高效植物源农药之间的拮抗作用为了验证鱼藤酮和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是否可以联合使用,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的直径,分析鱼藤酮对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别加入稀释倍数为3000倍、1500倍、300倍的鱼藤酮后,对照组(CK)与加入鱼藤酮溶液不同浓度的菌落7 d后平均生长直径差异显着。由高浓度到CK的菌落7 d平均生长直径分别为1.03 cm、1.14 cm、1.41 cm、2.04 cm。在稀释3000倍条件下仍然对球孢白僵菌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鱼藤酮对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不可混合使用。5烟粉虱高毒力菌株对丽蚜小蜂的安全性研究为了验证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对丽蚜小蜂的安全性,采用室内对照试验,比较有菌和没有菌实验条件下对丽蚜小蜂的安全性差别,分析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对丽蚜小蜂孵化率和成虫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和无菌水对丽蚜小蜂安全性差异性不显着,Bb84菌株对丽蚜小蜂蛹的孵化率和成虫存活率没有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同时使用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和丽蚜小蜂的防治烟粉虱方法,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郭成[9](2019)在《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文中研究说明玉米(Zea mays L)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饲兼用型作物,也是重要的能源植物和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气候变化、品种更替以及耕作制度改变,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为害呈明显加重趋势;随着机械化收获和籽粒直收,茎腐病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调查了甘肃不同生态区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并采集样本,从病原种类、优势病原的遗传多样性、产毒类型和抗性基因挖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于2015年和2017年分别对甘肃玉米茎腐病的分布范围和为害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该病害在华亭县、庄浪县、灵台县、崆峒区、泾川县、华池县、镇原县、合水县、庆城县、宁县、清水县、秦州区、秦安县、甘谷县、麦积区、张家川县、成县、迭部县、康县、舟曲县、临夏县、广河县、平川区、靖远县、会宁县、通渭县、安定区、临洮县、甘州区、高台县、临泽县、肃州区和凉州区均有分布,且2年的平均病田率和分别为28.6%和100%,病株率分别为3.6%和31.5%。(2)为了明确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的病原种类和致病类群,在甘肃省四大生态区(陇南地区、陇东地区、陇中地区和河西走廊)采集玉米茎腐病样品42份,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镰孢菌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特征为依据,结合培养性状,参照Leisle分类系统进行鉴定。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到253株镰孢菌菌株,其中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FGSC)150株、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29株、木贼镰孢(F.equiseti)26株、胶孢镰孢(F.subglutinans)15株、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12株、变红镰孢(F.incarnatum)10株、三线镰孢(F.tricinctum)5株、温带镰孢(F.temperatum)3株、锐顶镰孢(F.acuminatum)2株、尖孢镰孢(F.oxysporum)1株,其分离频率依次为59.3%、11.5%、10.3%、5.9%、4.7%、4.0%、1.9%、1.2%、0.8%和0.4%。按照柯赫氏法则对玉米品种甘宇2号通过平皿法测定、盆栽法测定和田间试验进行致病性测定,其中平皿法测定和盆栽法测定证实了10种镰孢菌均为致病菌,其中禾谷镰孢复合种和拟轮枝镰孢为甘肃玉米茎腐病的优势病原。而木贼镰孢、胶孢镰孢、层出镰孢、变红镰孢、三线镰孢、温带镰孢、锐顶镰孢和尖孢镰孢作为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首次在甘肃报道。(3)选取代表性菌株HCSZ4-9、HHXHZ15-7、ZY2-2、PC14-1、YJ8-1、ZY7-1、ZY11-1、KTQ3-1、ZQDC13-3、HA26、TW30、ZY13-2、KTQ16、KTQ19、ZJCZC14-5、ZJCZC14-2、TW26、TW40和HCSZ4-19进行EF-1α(tef)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发现菌株HHXHZ15-7与布斯镰孢(F.boothii);菌株HCSZ4-9与禾谷镰孢;菌株ZY2-2和PC-14-1与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菌株YJ8-1和ZY 7-1与木贼镰孢;菌株ZY 11-1和KTQ3-1与胶孢镰孢;菌株ZQDC13-3和HA-26与层出镰孢;菌株TW 30和ZY 13-2与变红镰孢;菌株KTQ16和KTQ19与三线镰孢;菌株ZJCZC14-5和ZJCZC14-2与温带镰孢;菌株TW26和TW40与锐顶镰孢;菌株HCSZ4-19与尖孢镰孢分别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说明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吻合。(4)利用镰孢菌特异性引物对禾谷镰孢复合种150个菌株进行种间鉴定,共检测出110株布斯镰孢和40株禾谷镰孢,本研究掌握了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禾谷镰孢复合种的种群结构由布斯镰孢和禾谷镰孢2个类群组成,分别占73.33%和24.67%,其比例约为3:1。(5)为明确甘肃省玉米镰孢茎腐病病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应用8对VNTR和10对SSR引物对甘肃省4大生态区玉米茎腐病优势病原禾谷镰孢复合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8对引物在114株禾谷镰孢复合种中共检测到等位位点数26个,多态性位点数26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100%。4个地理种群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9519,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14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939,Shannon信息指数为0.5691,多态性位点数为24.75,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5.19%。4个地理种群的Nei’s遗传相似度为0.88800.9674,遗传距离为0.03310.1188。禾谷镰孢复合种地理种群聚为3个大类群,陇南地区为第Ⅰ类群,河西地区为第II类群,陇东地区和陇中地区为第Ⅲ类群。禾谷镰孢复合种的种群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占总变异的90.71%。(6)经对114株禾谷镰孢复合种产毒化学型检测,发现42株产生15-AcDON,34株产生3-AcDON,20株产生NIV,18株不产毒,分别占36.84%、29.82%、17.54和15.79%。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布斯镰孢和禾谷镰孢均能产生15-AcDON、3-AcDON和NIV,3种毒素在4个生态区均有分布。(7)为了解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对植物病害的生防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利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甘肃省景泰县马铃薯连作田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木霉菌株GAS1-1,经形态观察、rDNA-ITS和EF-1α序列分析明确其分类地位;用生物学方法研究明确该菌的营养生长和产孢条件要求;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该菌株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形态学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AS1-1为短密木霉(T.brevicompactum),为甘肃省木霉新记录种。该菌株对禾谷镰孢、拟轮枝镰孢、尖孢镰孢、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和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均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尤其对肿囊腐霉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100%。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营养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膏;其在1535℃均可生长,最适菌丝生长温度为30℃,最佳产孢温度为25℃;在pH 5.012.0的培养基上菌丝均可生长,最适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值均为5.0;24 h黑暗条件下菌丝营养生长最快,12 h光暗交替条件有利于产孢;孢子致死温度为69℃,10 min。说明短密木霉菌株GAS1-1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潜力。(8)采用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自交系X178和高感自交系B73进行杂交构建F2群体,并对该群体在大喇叭口期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明确其表型性状,调查结果表明,抗感比例约为2.38:1。根据表型结果对50个抗病和50个感病材料,及2个亲本分别建库,进行WGS全基因组重测序,通过BSA性状定位分析,基于SNP-index和InDel-index鉴定出的候选基因分别为6个和33个,通过整合SNP和InDel信息,发现6号染色体上Zm00001d035153发生了非同义突变,3号染色体Zm00001d040332发生了移码突变,即这2个基因在编码区蛋白质的序列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推断Zm00001d035153和Zm00001d040332为2个主要抗病候选基因。该研究结果将为玉米抗禾谷镰孢茎腐病育种提供可利用的抗病基因和有效的基因资源,以及用于快速辅助选择的功能标记,提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的育种速度和效率,构建玉米抗禾谷镰孢茎腐病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李睿英[10](2019)在《利用马铃薯淀粉工业副产物生产生防菌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马铃薯淀粉工业产能提升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由于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变成了马铃薯淀粉工业的污染源。化学农药长期、大量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首先是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同时,也造成了农产品中含有超标有害物质,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生态安全问题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生物农药可以克服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农药残留、害虫抗药性、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生防真菌哈茨木霉、毛壳菌和棘孢木霉能分泌纤维素酶,在本研究中可以用于对薯渣汁水培养基成分的充分分解。因此本研究希望将两者结合利用废弃的马铃薯薯渣汁水作为生物防治菌哈茨木霉、毛壳菌、棘孢木霉和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链霉菌的培养基,在处理废弃物的同时获得大量生防菌用于生物防治。此外发酵可以得到大量含纤维素酶的粗酶液,由于培养基原材料的价格优势,可以大大降低生产纤维素酶的成本。本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实验从土壤中筛选得到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LCPA 4-48、LCPA 3-52、LCPA 3-29、LCPA 3-55,将其与将实验室保存的生防真菌哈茨木霉、毛壳菌和棘孢木霉进行复合,以马铃薯淀粉工业副产物即马铃薯薯渣汁水为底物进行发酵,通过发酵产酶情况确定最终复合菌群的菌种组合。最终确定复合菌群菌种组合为LCPA 3-55、哈茨木霉与毛壳菌。之后对复合菌群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经过单因素优化实验,得到了每种条件的最优条件,即分别在28℃、pH 6.5、稀释40%、加入20 mg/mL纤维二糖8μL时纤维素酶活达到最大。为避免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对最终发酵结果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得到最优因素组合为28℃、pH 6.5、稀释60%、添加20 mg/mL纤维二糖8μL。

二、华南地区17个农作物病原真菌菌株间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南地区17个农作物病原真菌菌株间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功能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在强化蓖麻修复铅锌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现状
        1.1.1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来源与分布现状
        1.1.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危害
    1.2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 能源植物作为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的研究现状及相关修复理
        1.3.1 能源植物作为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的研究现状
        1.3.2 能源植物蓖麻的概述
        1.3.3 能源植物蓖麻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现状及其相关机理
    1.4 复合功能菌群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相关机理
        1.4.1 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其相关机理
        1.4.2 复合功能菌群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其相关机理
        1.4.3 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机理
    1.5 本文课题来源
    1.6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本文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矿区根际微生物的分离及铅锌高耐受菌株的筛选
    2.1 前言
    2.2 矿区根际微生物的筛选分离与纯化
        2.2.1 试验仪器
        2.2.2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3 试验方法
    2.3 菌株铅锌耐受水平筛选及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2.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3.2 试验方法
    2.4 耐受菌种16s和ITS rRNA分子鉴定
        2.4.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4.2 试验方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矿区根际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筛选
        2.5.2 菌株铅锌耐受水平筛选及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2.5.3 耐受菌种16s和ITS rRNA分子鉴定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菌株植物促生特性研究与复合菌群构建
    3.1 前言
    3.2 菌株植物促生性能的筛选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2.2 试验方法
    3.3 菌株去除重金属能力试验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方法
    3.4 菌株拮抗试验
        3.4.1 试验材料
        3.4.2 试验方法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植物根际微生物促生性能的测定
        3.5.2 菌株对铅锌去除效果的研究
        3.5.3 菌株拮抗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功能复合菌群对铅锌胁迫下蓖麻生长发育的影响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盆栽试验处理
        4.2.2 试验分析指标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多功能复合菌群对Pb、Zn单一胁迫和复合胁迫下重金属酸可提取态的影响
        4.3.2 多功能复合菌群对Pb、Zn单一胁迫和复合胁迫蓖麻根系发育的影响
        4.3.3 多功能复合菌群对Pb、Zn单一胁迫和复合胁迫对蓖麻鲜重、干重的影响
        4.3.4 多功能复合菌群对Pb、Zn单一胁迫和复合胁迫重金属累积量的影响
        4.3.5 单一铅胁迫下不同处理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本研究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A: 部分菌株的菌落形态
附图B: 植物根系发育图
附录A 缩略词表
附录B 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2)澳大利亚核盘菌病毒多样性及低毒菌株SX276中RNA病毒分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核盘菌的危害及菌核病防治
        1.1 核盘菌及菌核病
        1.1.1 核盘菌的生物学特性
        1.1.2 核盘菌的危害及侵染循环
        1.2 核盘菌的致病机理
        1.2.1 水解酶类
        1.2.2 草酸
        1.2.3 侵染垫
        1.2.4 分泌蛋白参与核盘菌侵染过程
        1.2.5 其他致病相关基因
        1.3 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1.3.1 抗病育种
        1.3.2 农业防治
        1.3.3 化学防治
        1.3.4 生物防治
    2 真菌病毒的研究进展
        2.1 真菌病毒的分类
        2.2 真菌病毒的传播特性
        2.2.1 水平传播
        2.2.2 垂直传播
        2.2.3 体外传播及介体传播
        2.3 真菌病毒的生防潜力
        2.4 宏病毒组学在真菌病毒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2.5 真菌病毒的复合侵染及其相互作用
        2.5.1 真菌病毒的复合侵染
        2.5.2 真菌病毒复合侵染广泛存在的潜在原因
        2.5.3 真菌病毒的相互作用
    3 核盘菌病毒研究
        3.1 核盘菌中病毒多样性
        3.2 核盘菌与真菌病毒间的相互作用
        3.3 本研究中涉及的主要病毒类群
        3.3.1 弹状病毒科
        3.3.2 内源RNA病毒科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澳大利亚核盘菌病毒多样性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核盘菌菌株的分离
        2.3 核盘菌菌株生长速度的测定以及菌落形态的观察
        2.4 核盘菌菌株致病力的测定
        2.5 核盘菌菌株中dsRNA的提取及检测
        2.6 核盘菌总RNA的提取
        2.7 测序菌株混合样品质检
        2.8 测序流程以及测序结果的分析
        2.9 测序得到的病毒相关序列遗传进化分析
        2.10 根据测序得到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验证病毒的存在
    3 结果分析
        3.1 核盘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3.1.1 核盘菌菌株菌落形态的观察及生长速度的测定
        3.1.2 核盘菌菌株致病力的测定
        3.2 核盘菌菌株中含有丰富的dsRNA
        3.3 宏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分析
        3.3.1 与全病毒和双分病毒相关的病毒序列信息及进化分析
        3.3.2 与灰葡萄孢双节段病毒及多聚真菌病毒相关的病毒序列信息及进化分析
        3.3.3 与减病毒相关的病毒序列信息及进化分析
        3.3.4 与内源RNA病毒相关的病毒序列信息及进化分析
        3.3.5 与线粒体病毒及灰葡萄孢欧尔密病毒相关的病毒序列信息及进化分析
        3.3.6 与芜菁花叶病毒及番茄丛矮病毒相关的病毒序列信息及进化分析
        3.3.7 负链RNA病毒的病毒序列信息及及进化分析
        3.3.8 与真菌双生病毒相关的病毒序列信息
    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核盘菌低毒菌株SX276中病毒种类鉴定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核盘菌菌株SX276生物学特性观察
        2.3 菌株SX276的dsRNA的提取
        2.4 菌株SX276总RNA的提取及质检
        2.5 测序流程以及测序结果的分析
        2.6 病毒序列的验证
        2.7 病毒全长序列的克隆
        2.7.1 克隆末端所需要的引物
        2.7.2 加接头连接反应
        2.7.3 加完接头后的RNA处理
        2.7.4 反转录
        2.8 PCR产物连接载体测序
        2.9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分析及多重比对与进化分析
        2.10 病毒粒子的提取
        2.11 PEG介导的病毒粒子转染
        2.12 原生质体再生脱除真菌病毒
    3 结果分析
        3.1 核盘菌菌株SX276的生物学特性
        3.2 菌株SX276被9种不同的真菌病毒复合侵染
        3.3 SsHV1/SX276和SsBV3/SX276 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对寄主的影响
        3.4 欧尔密病毒SsOV4/SX276和SsOV5 的分子特性及其对寄主的影响
        3.4.1 欧尔密病毒SsOV4/SX276和SsOV5 的分子特性
        3.4.2 SsOV4/SX276及SsOV5 的水平传播特性
        3.4.3 SsOV4/SX276及SsOV5 对寄主生物学表型的影响
        3.5 隶属于芜菁花叶病毒目的SsMTV2、SsDFV3 的分子特性
        3.6 新型RNA病毒SsMAV1 的分子特性
    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弹状病毒SsRhV1的分子特性及生物学特性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核盘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2.3 核盘菌菌株dsRNA的提取
        2.4 核盘菌菌株总RNA的提取及病毒检测
        2.5 病毒全长序列的克隆
        2.6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分析及多重比对与进化分析
        2.7 病毒粒子的提取及观察
        2.8 核盘菌原生质体再生
        2.9 弹状病毒SsRhV1基因的表达模式
        2.9.1 含有Poly(A)的mRNA分离与富集
        2.9.2 基因的3?与5?RACE
        2.10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分析及多重比对与进化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弹状病毒SsRhV1基因组特性
        3.2 弹状病毒SsRhV1的转录调控信号及基因表达模式
        3.3 弹状病毒SsRhV1的系统发育分析
        3.4 SsRhV1与其他弹状病毒代表种基因组结构比较分析
        3.5 弹状病毒SsRhV1的病毒粒子特性观察
        3.6 弹状病毒SsRhV1对寄主生物学特性潜在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内源RNA病毒SsEV3 的分子特性及生物学特性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核盘菌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2.3 总RNA的提取及病毒检测
        2.4 核盘菌内源RNA病毒SsEV3 全长c DNA序列的克隆
        2.5 SsEV3基因组结构分析及遗传聚类分析
        2.6 核盘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
        2.7 对峙培养进行病毒水平传播能力测定
    3 结果分析
        3.1 内源RNA病毒SsEV3 基因组特性分析
        3.2 内源RNA病毒SsEV3 的遗传进化分析
        3.3 仅含有SsEV3的核盘菌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获得
        3.4 SsEV3与核盘菌低毒特性相关
        3.5 SsEV3导致寄主产菌核能力下降
        3.6 SsEV3导致寄主降解酸性物质能力下降
        3.7 SsEV3引起核盘菌抵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下降
        3.8 SsEV3导致寄主不能形成侵染垫
    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全文结论与讨论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附表
    附录2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禾谷丝核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研制及小麦根茎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择性培养基在植物病原菌分离及土壤特定真菌检测中的应用
        1.1.1 组织分离法的重要性及其缺陷
        1.1.2 选择性培养基法分离病菌的原理
        1.1.3 选用药剂种类
        1.1.4 在病原菌分离中的应用
        1.1.5 土壤中特定真菌的检测
    1.2 小麦内生真菌研究
        1.2.1 小麦内生真菌多样性
        1.2.2 内生真菌的的研究方法
        1.2.3 内生真菌与小麦的关系
    1.3 内生真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1.3.1 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1.3.2 内生真菌与寄主互作
        1.3.3 存在的问题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2章 小麦纹枯病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研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化学药剂对禾谷丝核菌及4种常见污染真菌的抑制作用
        2.2.2 培养基对禾谷丝核菌及非目标真菌的影响
        2.2.3 选择性培养基对禾谷丝核菌及四种污染菌生长的影响
        2.2.4 PSA与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发病茎秆上小麦纹枯病菌的比较
        2.2.5 选择性培养基对土壤中禾谷丝核菌菌核的检测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河南省各土壤类型小麦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采样地点与样本材料
        3.1.2 培养基与试剂配制
        3.1.3 小麦内生真菌的分离
        3.1.4 内生真菌鉴定
        3.1.5 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内生真菌分离结果
        3.2.2 内生真菌的鉴定
        3.2.3 内生真菌的类群组成
        3.2.4 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小麦各生长期根、茎部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内生真菌分离结果
        4.2.2 各生长期内生真菌的类群组成
        4.2.3 各生长期根、茎中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Ⅰ小麦部分内生真菌r DNA-ITS测序结果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糜子溶磷、固氮内生菌的筛选及应用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内生菌定义
    1.2 植物内生菌的分布及多样性
    1.3 植物内生菌与植株相互作用的机制
    1.4 植物内生菌抗逆促生的国内外研究
    1.5 固氮微生物的国内外研究
    1.6 溶磷微生物的国内外研究
    1.7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及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内生菌的分离
        2.2.2 溶磷真菌的筛选
        2.2.3 固氮细菌的筛选
    2.3 盆栽试验
        2.3.1 溶磷真菌盆栽试验设计
        2.3.2 固氮细菌盆栽试验设计
    2.4 大田试验设计
    2.5 内生菌的鉴定
        2.5.1 溶磷真菌的鉴定
        2.5.2 固氮细菌的鉴定
    2.6 测定项目与方法
        2.6.1 光合参数的测定
        2.6.2 糜子苗期生长指标的测定
        2.6.3 植株全氮含量及全磷含量的测定
        2.6.4 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
    2.7 数据处理
    2.8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溶磷真菌的筛选及其鉴定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溶磷真菌的初步筛选
        3.2.2 溶磷真菌的复筛及溶磷能力的比较
    3.3 溶磷真菌对糜子苗期生理特征及溶磷效能的影响
        3.3.1 溶磷真菌对糜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3.3.2 溶磷真菌对糜子苗期叶绿素的影响
        3.3.3 溶磷真菌对糜子苗期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3.4 溶磷真菌对糜子植株全磷的影响
    3.4 溶磷真菌的初步鉴定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固氮细菌的筛选及其鉴定
    4.1 引言
    4.2 固氮细菌的初步筛选
    4.3 固氮细菌对糜子苗期生理特征及固氮效能的影响
        4.3.1 固氮细菌对糜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4.3.2 固氮细菌对糜子苗期叶绿素的影响
        4.3.3 固氮细菌对糜子苗期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4.3.4 固氮细菌对糜子植株全氮的影响
    4.4 固氮细菌的初步鉴定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溶磷、固氮内生菌促生作用的大田验证
    5.1 引言
    5.2 结果分析
        5.2.1 溶磷、固氮菌对糜子产量的影响
        5.2.2 溶磷、固氮菌对糜子生长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5.2.3 溶磷、固氮菌对糜子水分利用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烟草青枯病病原菌分子变异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青枯病发生现状与危害
    2 青枯菌侵染特性
        2.1 青枯菌侵染过程
        2.2 青枯菌在寄主植株内的分布
    3 青枯菌的分类
        3.1 生理小种和生化型鉴定
        3.2 分子鉴定
        3.3 致病力分化研究
    4 茄科作物抗青枯病机理研究
        4.1 物理和生理抗性
        4.2 抗病性分子机制
    5 嫁接技术在茄科作物抗青枯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6 作物间作控制土传病害的机制
        6.1 作物根系分泌物的抑制作用
        6.2 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6.3 调节环境因子间的平衡
        6.4 诱导作物系统抗性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烟草青枯菌分子变异及致病力分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害调查与病株采集
        1.2 烟草青枯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1.2.1 烟草青枯菌的分离
        1.2.2 烟草青枯菌的纯化和保存
        1.3 烟草青枯菌基因组DNA提取
        1.3.1 菌液制备
        1.3.2 基因组DNA提取
        1.4 青枯菌分子鉴定
        1.5 烟草青枯菌生化型测定
        1.6 青枯菌演化型及序列变种鉴定
        1.6.1 青枯菌演化型鉴定
        1.6.2 青枯菌序列变种鉴定
        1.7 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树的构建
        1.8 烟草青枯菌致病力测定
        1.8.1 菌株选择及供试烟苗
        1.8.2 接种体制备及接种方法
        1.8.3 青枯病发生情况调查
        1.8.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青枯菌鉴定及烟草青枯病的地理分布
        2.2 青枯菌生化型鉴定
        2.3 青枯菌演化型鉴定
        2.4 青枯菌序列变种鉴定与分析
        2.4.1 青枯菌序列变种鉴定
        2.4.2 烟草青枯菌序列变种的地理分布
        2.5 烟草青枯菌致病力测定与分析
        2.5.1 青枯菌致病力测定
        2.5.2 青枯菌致病型划分
        2.5.3 不同致病型青枯菌地理分布
        2.5.4 青枯菌致病型与序列变种的关系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嫁接对烟草青枯病发生及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不同烟草品种对青枯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1.2.2 烟草嫁接试验
        1.2.3 嫁接烟株农艺性状调查
        1.2.4 嫁接烟株抗病性评价
        1.2.5 烟叶经济性状统计
        1.2.6 烟叶化学成分测定
        1.2.7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烟草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
        2.2 嫁接烟株成苗率分析
        2.3 嫁接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2.4 嫁接对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2.5 嫁接对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2.6 嫁接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抗性相关因子挖掘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烟草种植及青枯菌接种
        1.2.2 样品采集
        1.2.3 样本RNA提取与检测
        1.2.4 文库构建及Illumina测序
        1.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1.2.6 候选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1.2.7 类黄酮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盆栽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云烟87和反帝3号对烟草青枯病的抗性鉴定
        2.2 测序质量评估
        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2.3.1 差异表达基因Venn分析
        2.3.2 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
        2.4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2.5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2.5.1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
        2.5.2 KEGG通路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2.6 转录因子和PR相关基因表达
        2.6.1 WRKY转录因子相关基因表达
        2.6.2 ERFs转录因子相关基因表达
        2.6.3 PR相关基因表达
        2.7 与烟草抗青枯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验证
        2.8 类黄酮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3 讨论
第五章 烟草-万寿菊间作对烟草青枯病发生、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试验设置
        1.2 烟草青枯病田间病情调查
        1.3 土壤样品采集
        1.4 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1.5 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1.5.1 DNA提取和PCR扩增
        1.5.2 Illumina Hiseq测序数据处理及比对
        1.5.3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1.5.4 微生物结构组成差异分析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草-万寿菊间作对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2.2 烟草-万寿菊间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2.3 烟草-万寿菊间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2.3.1 土壤细菌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2.3.2 土壤细菌稀释性曲线
        2.3.3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2.3.4 细菌门水平的组成及差异分析
        2.3.5 细菌属水平的组成及差异分析
        2.3.6 土壤青枯菌丰度分析
        2.4 烟草-万寿菊间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2.4.1 土壤真菌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2.4.2 土壤真菌稀释性曲线
        2.4.3 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2.4.4 真菌门水平的组成及差异分析
        2.4.5 真菌属水平上的组成及差异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创新性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创新性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附表
    附录Ⅱ: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寄主树种内生真菌对入侵种松树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生物入侵的概况
        1.1.1 生物入侵的现状
        1.1.2 生物入侵的原因及危害
        1.1.3 共生微生物与生物入侵的关系
    1.2 昆虫与共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1.2.1 昆虫与真菌的共生类型
        1.2.2 昆虫与共生真菌的互作关系
    1.3 入侵害虫松树蜂及其共生真菌
        1.3.1 松树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
        1.3.2 松树蜂的共生真菌Amylostereum areolatum
        1.3.3 松树蜂与共生真菌的关系
    1.4 松树蜂的防治进展
    1.5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
        1.5.1 内生真菌的概念及简史
        1.5.2 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1.5.3 内生真菌与宿主的互作关系
        1.5.4 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防治应用
        1.5.5 针叶树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1.6 真菌挥发物的生防作用
    1.7 寄主植物与松树蜂及其共生真菌的关系
        1.7.1 寄主植物与昆虫及其共生菌之间的关系
        1.7.2 寄主内生真菌与松树蜂及其共生真菌之间的关系
    1.8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8.1 研究思路
        1.8.2 技术路线
2 松树蜂寄主樟子松的内生真菌多样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地概况
        2.1.2 采样时间与方法
        2.1.3 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
        2.1.4 检验消毒效果
        2.1.5 内生真菌的种类鉴定
        2.1.6 内生真菌对健康樟子松木块的侵染试验
        2.1.7 数据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健康状态樟子松内生真菌的类群组成
        2.2.2 同一健康状态不同主干高度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比较
        2.2.3 同一健康状态不同主干高度内生真菌的相似性比较
        2.2.4 不同健康状态樟子松内生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比较
        2.2.5 不同健康状态下樟子松内生真菌群落的相似性比较
        2.2.6 内生真菌对健康樟子松木块的感染试验
    2.3 小结与讨论
3 寄主内生真菌对松树蜂幼虫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死亡松树蜂幼虫体表和坑道的真菌分离
        3.1.2 真菌的鉴定
        3.1.3 优势真菌对松树蜂幼虫生长的影响
        3.1.3.1 供试昆虫
        3.1.3.2 供试真菌
        3.1.3.3 接种试验
        3.1.3.4 样本木水分含量的测定
        3.1.3.5 统计幼虫死亡率
        3.1.3.6 再分离死亡幼虫体表的真菌
        3.1.4 真菌生长速率的测定
        3.1.5 优势内生真菌对共生菌A.areolatum的拮抗作用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死亡幼虫体表和坑道的真菌多样性
        3.2.2 优势内生真菌对松树蜂幼虫生长的影响
        3.2.3 接种优势内生真菌对样本木水分含量的影响
        3.2.4 优势内生真菌对共生菌A.areolatum的拮抗作用
    3.3 小结与讨论
4 寄主内生真菌对松树蜂成虫的选择行为及共生菌生长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真菌
        4.1.2 真菌生长速率的测定
        4.1.3 抑制共生菌A.areolatum的活性菌株筛选
        4.1.3.1 平板对峙试验
        4.1.3.2 内生真菌发酵液试验
        4.1.4 松树蜂雌成虫的饲养
        4.1.5 松树蜂的行为学趋性测定
        4.1.6 真菌挥发物的收集与分析
        4.1.6.1 真菌挥发物的采集
        4.1.6.2 真菌挥发物的分析
        4.1.7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内生真菌和共生菌A.areoatum的生长速率比较
        4.2.2 内生真菌对共生菌A.areolatum的拮抗作用
        4.2.3 内生真菌发酵液对共生菌A.areolatum的拮抗作用
        4.2.4 松树蜂雌成虫对不同真菌挥发物的行为学趋性
        4.2.5 真菌挥发物成分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5 松树蜂入侵后混交林中针叶树种内生真菌多样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采样时间与方法
        5.1.2 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
        5.1.3 检验消毒效果
        5.1.4 内生真菌的鉴定及数据统计
    5.2 结果与分析
        5.2.1 4种针叶树内生真菌类群组成
        5.2.2 4种针叶树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比较
        5.2.3 4种针叶树内生真菌的相似性比较
        5.2.4 松树蜂寄主樟子松与3种健康针叶树优势内生真菌的差异
    5.3 小结与讨论
6 不同针叶树种内生真菌群落对松树蜂定殖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采样时间与方法
        6.1.2 内生真菌的分离与纯化
        6.1.3 检验消毒效果
        6.1.4 内生真菌种类的鉴定
        6.1.5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针叶树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和检出率
        6.2.2 不同针叶树内生真菌的类群组成
        6.2.3 不同针叶树内生真菌群落的垂直分布
        6.2.4 不同针叶树内生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相似性
    6.3 小结与讨论
7 主要结论及创新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简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1.1.1 植物内生真菌的概念
        1.1.2 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1.1.3 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方法
        1.1.4 内生真菌的丰富代谢产物
    1.2 植物内生真菌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1.3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研究
    1.4 灰霉菌和核盘菌的生物防治研究
        1.4.1 番茄灰霉病
        1.4.2 油菜菌核病
    1.5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2.1 材料仪器设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耗材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2.2.2 ITS序列分析
        2.2.3 多样性分析方法
        2.2.4 根茎叶间的差异显着性分析方法
        2.2.5 内生真菌与石杉碱甲关联统计分析方法
        2.2.6 石杉碱甲提取方法
        2.2.7 石杉碱甲含量测定方法
        2.2.8 石杉碱甲加标回收试验测定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结果
        2.3.2 蛇足石杉根茎叶间的差异显着性分析结果
        2.3.3 内生真菌与石杉碱甲关联统计结果
    2.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及产石杉碱甲内生真菌的筛选
    3.1 材料仪器设备
        3.1.1 试验材料
        3.1.2 耗材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内生真菌的分离方法
        3.2.2 内生真菌鉴定方法
        3.2.3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发酵及石杉碱甲的提取方法
        3.2.4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中石杉碱甲的HPLC检测方法
        3.2.5 蛇足石杉内生菌生物碱的ESI-MS检测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
        3.3.2 产石杉碱甲内生真菌的筛选
        3.3.3 HS7-1 菌株代谢产物质谱(ESI-MS)检测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拮抗性菌株筛选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供试菌株
        4.1.2 实验仪器耗材
    4.2 实验方法
        4.2.1 平板拮抗菌株筛选
        4.2.2 产生挥发性抗菌物质内生菌株的筛选
        4.2.3 拮抗菌株发酵液防病筛选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平板拮抗灰霉菌与核盘菌的内生菌菌株
        4.3.2 产生VOCs抑制灰霉菌与核盘菌生长的菌株
        4.3.3 拮抗菌株发酵液防灰霉菌与核盘菌菌株筛选
    4.4 结论与讨论
        4.4.1 番茄灰霉菌的拮抗筛选
        4.4.2 油菜核盘菌的拮抗筛选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烟粉虱高毒力昆虫病原真菌筛选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烟粉虱的生物学特性
        1.1.1 烟粉虱的危害
        1.1.2 烟粉虱的生物特性
        1.1.3 烟粉虱的迁飞特性
        1.1.4 烟粉虱对药剂的抗药性
    1.2 烟粉虱的测报技术
        1.2.1 黄板诱集法
        1.2.2 田间统计法
        1.2.3 性信息素诱集法
    1.3 烟粉虱的防治措施
        1.3.1 农业防治措施
        1.3.2 生物防治措施
        1.3.3 物理防治
    1.4 应急化学防治
        1.4.1 防治策略
        1.4.2 防治指标
        1.4.3 施药技术
2 引言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烟粉虱高毒力昆虫病原真菌筛选
        3.1.1 实验材料
        3.1.2 致病真菌孢子溶液配制
        3.1.3 实验方法
        3.1.4 烟粉虱高毒力昆虫病原真菌大棚试验
        3.1.5 数据处理
    3.2 烟粉虱高效植物源农药及最佳浓度的筛选
        3.2.1 植物源农药的筛选
        3.2.2 鱼藤酮最佳浓度的筛选
        3.2.3 数据处理
    3.3 烟粉虱的田间调防控
        3.3.1 实验药剂
        3.3.2 调查方法
        3.3.3 试验用药浓度
        3.3.4 试验方法
        3.3.5 数据处理
    3.4 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和鱼藤酮之间的拮抗作用研究
        3.4.1 实验材料
        3.4.2 实验方法
        3.4.3 数据处理
    3.5 烟粉虱高毒力菌株对丽蚜小蜂的安全性研究
        3.5.1 供试虫源
        3.5.2 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的配置供试虫源
        3.5.3 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对丽蚜小蜂孵化率的影响
        3.5.4 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对丽蚜小蜂成虫生存的影响
        3.5.5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烟粉虱高毒力昆虫病原真菌筛选
        4.1.1 不同菌株对烟粉虱2龄若虫防效
        4.1.2 不同菌株对烟粉虱2龄若虫致死中时间
        4.1.3 对烟粉虱若虫效果较好菌株的比较
        4.1.4 烟粉虱高毒力昆虫病原真菌大棚试验
    4.2 烟粉虱高效植物源农药及最佳浓度的筛选
        4.2.1 植物源农药的筛选
        4.2.2 不同浓度鱼藤酮对烟粉虱各虫态防效
        4.2.3 不同浓度鱼藤酮对烟粉虱各虫态致死中时间
        4.2.4 随着鱼藤酮溶液浓度增加对烟粉虱3种虫态死亡率的影响
    4.3 烟粉虱的田间防控
    4.4 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和鱼藤酮之间的拮抗作用
    4.5 烟粉虱高毒力菌株对丽蚜小蜂的安全性研究
        4.5.1 球孢白僵菌Bb84对丽蚜小蜂孵化率的影响
        4.5.2 球孢白僵菌Bb84对丽蚜小蜂成虫生存的影响
5 讨论
    5.1 烟粉虱高毒力昆虫病原真菌筛选
    5.2 烟粉虱高效植物源农药及最佳浓度的筛选
    5.3 烟粉虱的田间调查及防控
    5.4 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和鱼藤酮之间的拮抗作用
    5.5 烟粉虱高毒力菌株对丽蚜小蜂的安全性研究
6 结论
    6.1 烟粉虱高毒力昆虫病原真菌筛选
    6.2 烟粉虱高效植物源农药及最佳浓度的筛选
    6.3 烟粉虱的田间调查及防控
    6.4 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和鱼藤酮之间的拮抗作用
    6.5 烟粉虱高毒力菌株对丽蚜小蜂的安全性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1.1.1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为害情况
        1.1.2 玉米茎腐病的症状
        1.1.3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特点
        1.1.4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种类
        1.1.5 玉米抗茎腐病鉴定方法与种质资源筛选
        1.1.6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遗传
        1.1.7 玉米对茎腐病抗病基因QTL定位
        1.1.8 玉米抗茎腐病基因的克隆和功能
        1.1.9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机制
        1.1.10 玉米抗茎腐病育种
        1.1.11 玉米茎腐病防治技术
    1.2 本试验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2.1 本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1.2.2 本试验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2.3 试验目标
第二章 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玉米茎基腐病分布范围调查和样品收集
        2.1.2 样品分离
        2.1.3 镰孢菌纯化和单孢分离
        2.1.4 菌落直径测定
        2.1.5 镰孢菌的种类鉴定
        2.1.6 菌株致病性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玉米茎腐病分布范围和严重度
        2.2.2 玉米茎腐病样品中镰孢菌鉴定
        2.2.3 镰孢菌的形态学特征描述
        2.2.4 禾谷镰孢复合种种间鉴定结果
        2.2.5 基于EF1-α序列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6 致病性测定结果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禾谷镰孢复合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产毒化学型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引物
        3.1.3 PCR扩增体系
        3.1.4 凝胶电泳
        3.1.5 电泳谱带的统计及数据分析
        3.1.6 产毒化学型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3.2.2 产毒化学型检测结果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短密木霉菌株GAS1-1的鉴定、拮抗作用及生物学特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菌株鉴定结果
        4.2.2 菌株GAS1-1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4.2.3 短密木霉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玉米自交系X178抗镰孢茎腐病基因挖掘
    5.1 材料与方法
        5.1.1 F_2群体表型鉴定
        5.1.2 DNA提取
        5.1.3 文库构建及测序
        5.1.4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5.1.5 子代SNP频率差异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表型鉴定结果
        5.2.2 亲本及抗感池F_2群体重测序分析
        5.2.3 SNP和InDel的分析与鉴定
        5.2.4 子代SNP频率分布
        5.2.5 子代InDel频率差异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10)利用马铃薯淀粉工业副产物生产生防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马铃薯淀粉工业副产物来源及处理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纤维素降解菌的研究现状
        1.2.3 纤维素酶的应用
    1.3 微生物农药研究现状
        1.3.1 哈茨木霉研究利用现状
        1.3.2 毛壳菌研究利用现状
        1.3.3 棘孢木霉研究利用现状
    1.4 具有降解能力的链霉菌研究现状
    1.5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种
        2.1.2 实验培养基
        2.1.3 溶液配制
        2.1.4 实验试剂
        2.1.5 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链霉菌筛选
        2.2.2 链霉菌鉴定
        2.2.3 酶活
        2.2.4 COD测定
        2.2.5 孢子悬液的制备
第3章 产纤维素酶链霉菌的筛选及复合菌群的构建
    3.1 引言
    3.2 链霉菌筛选结果
    3.3 链霉菌16S rRNA测序分析
    3.4 生防真菌活化及酶活测定
    3.5 链霉菌纤维素酶活初步测定
    3.6 生长曲线测定
    3.7 产酶时间曲线测定
    3.8 复合菌群构建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发酵产酶条件的优化
    4.1 引言
    4.2 单因素实验
        4.2.1 pH对酶活的影响
        4.2.2 温度对酶活的影响
        4.2.3 稀释度对酶活的影响
        4.2.4 诱导物吐温-80 对酶活的影响
        4.2.5 纤维二糖对酶活的影响
    4.3 正交试验
    4.4 马铃薯废弃物微生物发酵最优条件发酵培养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华南地区17个农作物病原真菌菌株间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功能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在强化蓖麻修复铅锌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研究[D]. 吉巧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2]澳大利亚核盘菌病毒多样性及低毒菌株SX276中RNA病毒分子特性研究[D]. 穆凡.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禾谷丝核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研制及小麦根茎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D]. 杨岚.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6)
  • [4]糜子溶磷、固氮内生菌的筛选及应用效应分析[D]. 杨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烟草青枯病病原菌分子变异及控制技术研究[D]. 黎妍妍.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6]寄主树种内生真菌对入侵种松树蜂的影响[D]. 王立祥.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7]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生物活性研究[D]. 崔灵利.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8]烟粉虱高毒力昆虫病原真菌筛选及其应用研究[D]. 沈祥祥.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6)
  • [9]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D]. 郭成.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10]利用马铃薯淀粉工业副产物生产生防菌的研究[D]. 李睿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华南17株农作物病原真菌拮抗作用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