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CONEL复合钢板的焊接(论文文献综述)
赵菲,刘子敬,张杰,吴志生[1](2022)在《超细VC对激光熔覆H13合金显微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添加超细VC颗粒改善Q235合金表面激光熔覆H13涂层的显微组织,并提高其耐磨性。方法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Q235表面制备了H13/VC复合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以及摩擦磨损试验仪,研究了超细VC颗粒不同添加量对涂层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激光熔覆H13/VC复合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无明显气孔和裂纹等缺陷。超细VC颗粒在激光熔覆过程中全部熔解,显着改变了涂层的微观特征。V元素没有明显的元素偏析现象,但是随着超细VC含量的增加,枝晶干和枝晶间内的V元素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超细VC颗粒起到了固溶强化的作用,促使熔覆层的显微硬度随着超细V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H13熔覆层的平均显微硬度为504.21HV0.3,随着超细VC含量的增加,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逐渐增加(608.21、658.24、680.41HV0.3)。H13熔覆层的磨损体积为3.97×10-2 mm3,当VC添加量为2%时,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较H13合金有所提高,摩擦因数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主要以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粘着磨损为辅。随着超细VC含量的增加,复合涂层的磨损体积逐渐减少,当VC添加量为10%时,复合涂层的磨损体积为2.69×10-2 mm3,约为未添加超细VC颗粒涂层的2/3。结论超细VC的添加有助于改善合金的显微组织和耐磨性。
宣鸿烈[2](2021)在《爆破片寿命预测及安全监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长周期使用、未发生超压爆破的爆破片,能否继续长期使用、是否需要更换成为困扰企业以及监管机构的难题。爆破片的更换周期问题,其实质是爆破片的使用寿命问题。而目前对爆破片的使用寿命,还缺少量化的预测方法。此外,虽然通过预测寿命进行周期性更换是预防爆破片失效的方法,但若能实现爆破片在线监测,则无疑可最终解决爆破片失效预防问题,然而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还未开展。鉴于此,本文以正拱普通型爆破片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寿命的预测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并探究了光纤和声发射传感技术应用于爆破片安全健康监测的可行性。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搭建了正拱普通型爆破片常温寿命实验平台,通过改变操作比参数,研究了最佳预拱成形压力下的316L和Inconel600两种不同材料爆破片寿命的变化。结果表明,316L和Inconel600正拱普通型爆破片在常温下具有相同的寿命规律,并且爆破片在恒定载荷下的静载持久寿命t(min)和疲劳往复载荷下的疲劳寿命N(次)会随着操作比W的增大而减小。通过拟合得到316L和Inconel600正拱普通型爆破片静载持久寿命和疲劳寿命预测公式:静载持久寿命预测公式:t=8.0087W-70.92疲劳寿命预测公式:N=201.547W-11.02(2)搭建了正拱普通型爆破片高温寿命实验平台,通过改变操作比参数,研究了最佳预拱成形压力下的316L和Inconel600这两种材料的爆破片在150℃工况下的寿命变化。结果表明,在150℃工况下正拱普通型爆破片的寿命相较于常温下会有所增加,并且会随着操作比W的增大而减小。通过拟合得到316L和Inconel600正拱普通型爆破片处于150℃工况下的静载持久寿命预测公式:316L爆破片静载持久寿命预测公式:t=3.567W-81.566Inconel600爆破片静载持久寿命预测公式:t=0.332W-106.383(3)搭建了超高压爆破片高温寿命实验平台,研究了最佳预拱成形压力下的超高压爆破片在不同操作比下的静载持久寿命。结果表明,低压爆破片与超高压爆破片具有相同寿命特征。可以通过研究低压爆破片的寿命来推测超高压爆破片的寿命规律。研究结果对于超高压爆破片寿命预测公式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4)考虑到实验条件下爆破片使用寿命与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使用寿命的差异性,需制定安全系数对正拱普通型爆破片的静载持久寿命和疲劳寿命公式进行修正,两者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5和20。最终得到了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的爆破片寿命预测公式。(5)探究了光纤和声发射传感技术应用于爆破片安全监测的可行性,搭建了正拱和反拱型爆破片的安全监测实验平台。结果表明,可以采用光纤和声发射传感技术对正拱型爆破片开展安全监测。采用光纤监测有两种预警方式,可将监测过程中的光纤光栅中心波长信号突跃或者该光纤光栅中心波长信号消失作为相应的预警信号;采用声发射监测有三种预警方式,可将声发射信号大量出现且产生突跃现象、声发射信号幅值超过70 d B或声发射b值趋于平稳作为预警信号。而对于反拱型爆破片来说,无法通过这两种监测手段来开展安全监测。
王蒙[3](2021)在《CuSn、Ni粉对药芯银钎料钎焊工艺及钎缝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先进制造飞速发展,异质材料连接结构层出不穷,而钎焊以其独特优势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主流连接方法。但在一些对钎料速流性和强韧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传统钎料受制于成分的局限性,难以加工成形。本文基于药芯焊丝理念,通过在药芯钎剂中复合添加金属粉(CuSn粉、Ni粉),利用钎焊过程中多元钎料外皮与金属粉芯之间发生微区反应、二次冶金反应、原位合成高性能钎料。采用SEM、EDS、XRD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CuSn、Ni粉末的BAg30CuZnSn钎料组织和性能变化趋势,揭示了钎焊过程中金属粉与钎料外皮多元素间相互作用规律,实现了钎缝成分柔性调控。主要结论如下:(1)润湿过程中粉芯中的低熔点CuSn粉先于钎料外皮熔化,可降低固液界面张力,起到先导润湿的作用并促进钎料的润湿铺展。加入CuSn粉后钎料的熔化温度降低,随粉芯中CuSn粉不断增加,钎料在铜板及钢板上的润湿面积不断增大;使用添加CuSn粉的药芯银钎料对铜/钢接头进行感应钎焊,能够通过原位反应获得成分均匀的AgCuZnSn合金钎缝组织。随CuSn粉含量逐渐增加,钎缝中的(Ag)不断增多至相互连接,最后显着粗化转变为灰白色分布于晶界处。而(Cu)尺寸逐渐增大,AgCuZn共晶组织不断减少至消失。30wt.%CuSn时,铜/钢接头钎缝组织较为均匀;钎料及钎缝的显微硬度随CuSn粉含量的增加不断升高,而接头的抗拉及抗剪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0 wt.%CuSn粉时,接头抗拉及抗剪强度达到最大值。(2)粉芯中加入的Ni粉在润湿过程中可与熔化的钎料外皮相互熔合,原位合成含Ni银钎料。加入Ni粉后钎料的熔化温度升高,随粉芯中Ni粉含量不断增加,药芯银钎料在铜板及钢板上的润湿面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复合粉芯中的Ni粉能够在钎焊过程中过渡到钎缝组织中,与钎料外皮相互熔合原位合成组织均匀的AgCuZn SnNi合金钎缝。加入Ni粉后在钢侧界面处形成一层灰色相互连接的(Cu,Ni)层;继续增加Ni粉含量,(Cu,Ni)层转变成柱状向钎缝中央延伸。而在铜侧界面扩散层厚度随Ni粉含量升高不断增加,柱状晶开始粗化,钎缝中的Ag-Cu共晶组织逐渐减少至消失。10 wt.%Ni粉时铜/钢接头钎缝组织较为均匀。钎料及钎缝的显微硬度随Ni粉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钎焊接头强度显着改善。其中对铜/钢接头进行拉伸实验时断裂于铜侧,钢/钢接头抗剪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 wt.%Ni粉时,抗剪强度达到最大值(335 MPa)。
吴东亭[4](2021)在《旁路耦合双丝间接电弧焊工艺及堆焊层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双丝间接电弧焊(Twin-wire Indirect Arc Welding,TWIAW)是一种新开发的高效节能焊接工艺,具有较高的熔敷效率、较低的母材热输入、较小的熔合比及焊件变形等特点,但该工艺的焊接工艺窗口窄,容易在焊趾部位出现熔合不良等工艺缺陷,成为制约该工艺工程应用的瓶颈。为了解决双丝间接电弧焊工艺窗口窄的问题,将双丝间接电弧焊中产热量较大、熔化速度较快的阴极焊丝与被焊工件直接连接在一起,形成旁路耦合双丝间接电弧焊(Bypass Coupling Twin-Wire Indirect Arc Welding,BC-TWIAW)。本文采用工艺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BC-TWIAW的电弧特性、熔滴过渡和焊接温度场等进行深入研究,对比研究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揭示双丝间接电弧与旁路耦合直接电弧的复合特性;探明BC-TWIAW堆焊层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的变化规律及作用机理。利用旁路耦合电弧来解决双丝间接电弧焊工艺窗口窄、易于出现焊接缺陷的同时,也保留了间接电弧焊母材热输入低、熔敷效率高的优势,可制备性能良好的堆焊层。通过高速摄像系统、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同步采集装置等研究了焊接过程中焊接电流分配机制、双丝间接电弧与旁路耦合直接电弧的耦合机制和两焊丝端部熔滴过渡行为。研究发现,两焊丝的送丝速度影响两电弧的电流,阳极送丝速度是影响焊接总电流的主要因素,阴极送丝速度是影响间接电弧电流、间接电弧与直接电弧的电流分配比例的主要因素。随阳极焊丝送丝速度增大,焊接总电流增大;随阴极焊丝送丝速度增大,间接电弧电流增大,间接电弧电流与直接电弧电流的比值增大。通过两极送丝速度优化匹配,双丝间接电弧和旁路耦合直接电弧可以形成同步稳定燃烧的复合电弧;阳极焊丝的熔滴呈射滴过渡,而阴极焊丝的熔滴则呈大滴状沿液桥流入熔池。在工艺实验获得的双丝间接电弧和旁路耦合直接电弧的电弧特性和耦合特性的基础上,建立旁路耦合双丝间接电弧焊接的“双椭圆面+双椭球体”复合热源模型,并通过时间步长控制进行移动热源周期性加载,编辑APDL语言命令流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焊接加热和冷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同等总焊接电流条件下BC-TWIAW对母材的热输入较低,熔敷金属及热影响区的加热和冷却速度较快,母材的熔化量较少,热影响区较窄,可以有效降低熔敷金属的稀释率。利用ER308奥氏体不锈钢焊丝作为填充材料,在常规低碳钢Q235钢板上用旁路耦合双丝间接电弧焊进行18-8系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实验,通过微观组织、晶间腐蚀敏化指数、点蚀电压、表面钝化膜特性分析等,探讨堆焊过程中熔池的凝固模式和焊缝的冷却过程及堆焊层的耐腐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同等焊接电流的MIG焊相比,旁路耦合双丝间接电弧焊获得了以下奥氏体为主且晶粒细小、δ铁素体含量较高且弥散分布的18-8不锈钢堆焊层组织,显着提高了不锈钢堆焊层的耐晶间腐蚀及耐点蚀性能。两极焊丝分别采用镍基高温合金焊丝和铁基耐磨药芯焊丝配合制备高温耐磨堆焊层,探讨焊接工艺参数对堆焊层外观成形、微观组织、化学成分、耐蚀性及高温耐磨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了碳化物增强的镍基堆焊层的熔池结晶机制和高温磨损机制等。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C-TWIAW配合镍基焊丝及耐磨焊丝获得了高温耐磨镍基堆焊层,其高温耐磨性是由γ-Fe-Ni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Nb-C、Cr-C等硬质相骨架结构的综合影响来决定。
薛小军[5](2021)在《爆炸焊接复合钢板制复合管耐腐蚀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以825合金为内覆层材料,L415QS(X60)管线钢为基层材料,采用爆炸复合钢板和折弯成型(JCO成型)工艺制造了一根长度12 m的复合管,对其管体和焊缝的内覆层825合金进行了晶间腐蚀、点腐蚀和应力腐蚀性能试验,晶间腐蚀和点腐蚀的试验结果和原材料相当,在模拟酸性油气田工况介质的应力腐蚀试验中评定合格。
王宁[6](2020)在《镍基合金TIG-CMT复合堆焊温度场与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镍基合金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在能源化工及海洋开发等领域的腐蚀防护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堆焊技术将镍基合金熔敷在设备基体上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护手段。在堆焊过程中,较低稀释率的熔敷层有助于获得更好的耐腐蚀性能。CMT堆焊技术可以实现高熔敷效率和低稀释率的堆焊,但在堆焊镍基合金时,也会由于流动性较差导致堆焊成形不良等问题。利用TIG-CMT复合热源进行堆焊则可以在保持CMT堆焊特点的同时改善堆焊成形。本文开展了TIG-CMT复合热源堆焊Inconel 625合金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CMT熔滴过渡过程数值模拟的简化方式,研究了TIG-CMT复合热源堆焊参数对Inconel 625合金堆焊润湿性和稀释率的影响规律。首先,利用VOF方法建立了TIG-CMT复合热源堆焊的数值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熔滴过渡过程、电磁力、电弧压力以及表面张力等因素的影响,实现了熔池自由表面的追踪、熔滴的加载以及热源与力源等边界条件的施加,为复合热源堆焊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奠定了基础。其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CMT堆焊以及TIG-CMT复合热源堆焊温度场与流场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CMT堆焊时,热输入的变化主要影响焊缝中心附近3mm内的区域,增大送丝速度使液态金属向熔池后方的流动趋势增强,而对基材上熔池面积的影响较小,焊接润湿性较差。在TIG-CMT复合热源堆焊中,当TIG电流达到160A后,距离焊缝中心3mm外的区域温度可以提升150K以上,熔池边缘温度升高,基材的温度梯度降低;同时,熔池的面积增大,液态金属向熔池后方的流动趋势减弱。TIG热源的预热有利于镍基合金的润湿铺展,可以改善堆焊成形。最后,研究了堆焊参数对TIG-CMT复合热源堆焊成形的影响规律。随着TIG电流的提高,熔池边缘及基材温度升高,流场扩大,镍基合金铺展范围增加,润湿性逐渐改善;随着CMT电流的提高,熔池中温度升高,熔池前方流速增大,基材上的熔化区域增加,稀释率有所上升;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基材的冷却速率及温度梯度增大,熔池面积及流速逐渐减小,焊缝宽度和基材的熔化区域均减小。TIG电流为160A,焊接速度为10mm·s-1时,不同CMT电流下稀释率约为3%-5%;当CMT电流大于205A时,堆焊层的接触角小于90°。
张宇[7](2020)在《新型复合强化奥氏体耐热钢及焊接接头蠕变行为与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复合析出强化奥氏体耐热钢在先进超超临界机组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焊接是奥氏体耐热钢推广应用不可缺少的加工制造环节。本文系统地研究了Sanicro 25钢及其焊接接头与SP2215焊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蠕变变形与强化、蠕变断裂与损伤、蠕变微观组织演化等行为,并进行了蠕变外推强度预测,为先进超超临界机组过/再热器选材、新型奥氏体耐热合金工业化与国产化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Sanicro 25母材组织与性能为基础研发了Sanicro 25国产同质焊丝,实现了Sanicro 25无缝钢管的氩弧焊等强焊接。该接头在室温、923 K和973 K下的抗拉强度分别达到母材的99.8%、98.4%与93.9%,焊缝的室温冲击韧性超过母材51.7%,讨论了母材与焊缝中第二相的分布对强度和韧性的影响。从各区域组织的差异性解释了SP2215焊接接头的拉伸行为、冲击韧性和显微硬度分布。(2)研究了Sanicro 25钢的蠕变变形与断裂机制。Sanicro 25钢在973 K、998 K和1023 K下的蠕变门槛应力分别为129.5 MPa、111.5 MPa和82.0 MPa,阐明了Sanicro 25钢蠕变过程中位错与第二相之间的交互关系,即纳米Cu相为剪切机理、纳米MX相为攀移机理。Sanicro 25蠕变损伤容限值在4-6之间,蠕变加速阶段占蠕变寿命的2成。Sanicro 25的蠕变空洞形核于粗化的晶间碳化物Cr23C6周围,空洞长大后聚集成裂纹,导致了最终的蠕变断裂。同时,伴随着蠕变过程中位错胞的大量产生,Sanicro 25中的小角度晶界增多。(3)针对Sanicro 25同质焊接接头试样开展了973 K下180-240 MPa应力水平的蠕变试验,通过分析蠕变延性、裂纹萌生位置、晶界变形行为和断裂前沿组织等特征解释了Sanicro 25焊接接头试样在不同试验应力水平下蠕变行为与机制的区别;针对SP2215焊接接头试样开展了923 K下180-240 MPa应力水平的蠕变试验,利用蠕变延性理论、有效应力理论、断口形貌和晶粒变形行为等特征解释了SP2215焊接接头试样在不同试验应力水平下蠕变行为的区别。(4)对比了Sanicro 25焊接接头蠕变后母材和焊缝中纳米相的分布规律,在973 K、180 MPa的蠕变条件下,纳米Cu相尺寸在5.0 nm左右,纳米MX相尺寸在7.0 nm左右;分析了SP2215焊接接头蠕变之后母材中纳米相的分布规律,纳米Cu相的尺寸稳定在3.8 nm左右,纳米MX相的尺寸稳定在16.0 nm左右,两析出相均具有较高的均匀分布性和较强的抗粗化能力。揭示了SP2215钢焊接接头高温蠕变过程中母材区晶内M23C6形核机制,纳米Nb Cr N相转变为Sigma相的过程。(5)选用时间-温度参数法与基于蠕变断裂激活能的方法预测了SP2215和Sanicro 25母材的十万小时蠕变外推强度,进行了精度分析,认为SP2215在923 K下105小时外推蠕变强度为83.71 MPa,Sanicro 25在923 K下的105小时外推蠕变强度为154.54 MPa,Sanicro 25在973 K下的105小时外推蠕变强度为91.63 MPa。利用焊接接头蠕变强度减弱系数预测了长期蠕变试验中控制焊接接接头蠕变断裂的主要因素。
韩雪[8](2019)在《锅炉水冷壁管排CMT堆焊工艺及变形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垃圾燃烧锅炉在焚烧垃圾时,会释放出大量HCl、HF、SO2等腐蚀性气体,这些腐蚀性气体对锅炉水冷壁管排的腐蚀较严重。燃煤锅炉中普遍使用的热喷涂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防护需求,使用堆焊的方法可以获得防护层,堆焊的防护效果取决于堆焊层的稀释率,稀释率越低,防护效果越好。本文研究了水冷壁管排CMT堆焊工艺及堆焊变形控制,分别采用了 ER50-6,304不锈钢和Inconel625焊丝进行堆焊,优化了堆焊工艺,分析了堆焊变形规律,采取了刚性固定的变形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用304不锈钢焊丝堆焊锅炉水冷壁管排的工艺参数为:20G钢管上的工艺参数为堆焊电流170A、电压13.9V、堆焊速度2mm/s、摆幅7mm、两端停留时间0.1s、频率为1.1Hz、搭接量1mm;钢管与鳍片连接处堆焊参数为堆焊电流180A、电压13.9V、堆焊速度2mm/s、摆幅5mm、两端停留时间0.5s、频率为1.7Hz;鳍片上堆焊参数堆焊电流180A、电压13.9V、堆焊速度2mm/s、摆幅5mm、频率为1.1Hz、两道焊缝两端停留时间分别为左0.5s右0.2s和两侧均为0.3s。所有焊缝堆焊的保护气体均为纯Ar气,流量为18L/min。堆焊顺序为先堆焊钢管与鳍片连接处,再堆焊鳍片,最后以对称的堆焊顺序堆焊管排上的钢管。304不锈钢焊丝与Inconel625焊丝堆焊时,两种焊丝熔化后的流动性相似,用相同的堆焊参数,堆焊出的焊缝成型相似,所以304不锈钢焊丝堆焊锅炉水冷壁管排的参数可以直接用于Inconel625焊丝堆焊管排。使用Incone1625焊丝堆焊得到的堆焊层与基体冶金结合良好,剪切强度最小值为330MPa;堆焊的焊缝稀释率极低,几乎为零;基体中元素几乎没有向堆焊层中过渡;堆焊层的硬度在230~310HV之间,基体硬度在140~190HV之间,堆焊层的硬度高于母材。熔合线两侧的硬度分布都较为均匀。锅炉水冷壁管排的堆焊存在堆焊变形,会向堆焊层一面挠曲,无拘束时堆焊的管排挠曲及轴向收缩变形较大,刚性固定的方法虽然不能完全消除堆焊变形,但与无拘束时变形相比,明显减小了堆焊变形。通过模拟对锅炉水冷壁管排两端刚性固定的方法,证实此种刚性固定的方法能有效减小管排的横向收缩,但此种固定方法对管排的纵向收缩及变形减小不明显。
王潮洋[9](2019)在《Inconel600/钢轧制复合板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Inconel600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腐蚀性和抗氧化性,优异的强度和塑性;Q235结构钢具有优良的塑性和焊接性能。结合二者优点制备的Inconel600/Q235复合钢板可用于化工反应容器的外壳,但现阶段Inconel600与Q235之间焊接工艺研究不充分,限制了该复合板的应用。本文采取广泛应用于异种金属材料连接的真空热轧复合法制备Inconel600/Q235复合板,研究了不同轧制温度、轧制变形量、热处理工艺对复合板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SEM、EDS、显微硬度试验、剪切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分析复合板的显微结构、界面产物、元素扩散行为及力学性能。首先,本文研究了不同轧制温度对Inconel600/Q235复合板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轧制温度为1000℃、1100℃、1200℃三种工艺实现Inconel600/Q235复合板的制备。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工艺下复合板均能够实现良好的冶金结合,Inconel600/Q235复合界面较为平直,脱碳层厚度约为10-20μm,Q235侧均为铁素体+珠光体组织,晶粒尺寸随着轧制温度提高逐渐长大,复合界面处均出现含有Al、Mn的黑色氧化物夹杂,复合界面处Fe、Cr、Ni扩散距离随轧制温度提高均逐渐增加。随着轧制温度提高,复合板剪切强度逐渐提高,在轧制温度1200℃时最大剪切强度为368MPa。三种轧制温度制备的复合板均可以弯曲到180°且没有出现裂纹,说明复合板实现了高质量结合。其次,本文研究了不同轧制变形量对Inconel600/Q235复合板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轧制变形量为50%、60%、70%三种工艺实现Inconel600/Q235复合板的制备。研究结果表明:脱碳层厚度约为15-25μm,晶粒尺寸随着轧制变形量提高无明显变化,复合界面处的黑色氧化物夹杂变为Al-Mn混合状态,复合界面处Fe、Cr、Ni扩散距离随轧制温度提高均逐渐减少。随着轧制变形量增加,复合板剪切强度逐渐提高,在轧制变形量70%时最大剪切强度为362MPa。最后,本文研究了热处理时间和温度对Inconel600/Q235复合板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时间增加,Q235侧晶粒尺寸先增大后趋于不变,脱碳层消失,Fe、Ni、Cr三种元素扩散距离先增加后趋于不变。复合板剪切强度先增加后减少,在热处理时间为30min时剪切强度最佳,达到402MPa。随着热处理温度增加,Q235侧晶粒尺寸逐渐增大,脱碳层同样消失,Fe、Ni、Cr三种元素扩散距离逐渐增加。复合板剪切强度逐渐增加,在热处理温度为1100℃时剪切强度最佳,达到402MPa。对比分析可知最佳热处理工艺为热处理温度1100℃,保温30min。
欧清扬[10](2019)在《核电蒸汽发生器换热管内壁残余应力测试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蒸汽发生器是核电站一、二回路的压力边界,不仅起着热交换的作用,还起着阻隔着放射性堆芯冷却剂外漏的作用。换热管与管板通过胀接工艺连接,管内壁胀接区域存在残余应力。管内介质具有强腐蚀性,具有很高的应力腐蚀开裂风险。因此监测管内壁残余应力水平,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核电蒸发器换热管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应力测试方法难以直接测量管内壁残余应力的问题,提出通过在管内壁贴应变片、由外壁钻入反向通孔的方法。为验证该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及在实测中的应用效果,作者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试验验证和误差分析的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如下:(1)综述国内外的盲孔法测量标准和相关文献资料,基于弹性力学对带孔平面进行了二维和三维应力分析,得到所测应变与孔内初始应力的关系式,从而得到适用于极薄和极厚试样的a,b应变释放系数(全文简称a,b系数)解析解。另外分析了凹凸曲面带孔剖面的几何关系,以解释不同模型所对应的应变释放规律。由于凹凸曲面存在应力集中,引入了[a],[b]应变释放系数矩阵(全文简称[a][b]矩阵),并通过积分来表达曲面模型的应变释放规律。(2)基于生死单元技术,利用数值模拟研究反向通孔、表面曲率两个关键因素对应力释放规律的影响。对反向通孔法的模拟不仅得到了应变释放系数与壁厚、孔径、孔深的变化规律,还得到了A、B型应变花的释放系数;通过对凹凸球面模型的钻孔模拟,得到曲率半径与应变释放系数的关系。另外还建立蒸发器换热管模型,经有限元得到修正的应变释放系数。(3)通过X射线与盲孔法对45号钢板的平行应力测试,验证了应变释放系数与工件壁厚t的关系;另对蒸发器换热管内壁进行通孔残余应力测试,分别采用ASTM E837标准和本文数值模拟得到的应变释放系数,对比两者计算结果验证修正方法的可行性。(4)基于盲孔法应力应变释放关系式,从应变测量、材料系数和释放系数分析了测量误差。通过试验法、公式解析法和算例等方式分析了误差范围,如环境温度及湿度将带来约10%的误差,应变片粘贴质量误差为1.6%,数据线连接接头和测量电路仪器误差小于1%,材料系数的取值误差不超过5%。另有低速钻孔附加应变以及钻孔偏心所造成的误差最大。为此本文提出了残余应力钻孔测试的注意事项及降低误差的措施。
二、INCONEL复合钢板的焊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CONEL复合钢板的焊接(论文提纲范文)
(1)超细VC对激光熔覆H13合金显微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显微组织与相分析 |
2.2 显微硬度分析 |
2.3 常温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
3 结论 |
(2)爆破片寿命预测及安全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爆破片结构及类型 |
1.3 光纤和声发射传感技术原理和特点 |
1.3.1 光纤传感技术原理 |
1.3.2 光纤传感技术特点 |
1.3.3 声发射传感技术原理 |
1.3.4 声发射传感技术特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爆破片寿命研究现状 |
1.4.2 爆破片安全监测研究现状 |
1.4.3 光纤传感技术研究现状 |
1.4.4 声发射传感技术研究现状 |
1.5 研究不足 |
1.6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寿命实验平台搭建 |
2.1 寿命实验对象 |
2.2 爆破片常温低压爆破实验平台 |
2.2.1 静载爆破常温低压实验平台 |
2.2.2 疲劳爆破常温低压实验平台 |
2.2.3 常温低压装置可靠性验证 |
2.3 爆破片高温低压爆破实验平台 |
2.3.1 静载爆破高温低压实验平台 |
2.3.2 疲劳爆破高温低压实验平台 |
2.3.3 高温低压装置可靠性验证 |
2.4 爆破片超高压静载爆破实验平台 |
2.4.1 高温静载超高压实验平台 |
2.4.2 高温静载超高压装置可靠性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爆破片常温寿命研究 |
3.1 静载持久寿命研究 |
3.1.1 316L正拱普通型爆破片静载持久寿命 |
3.1.2 Inconel600 正拱普通型爆破片静载持久寿命 |
3.1.3 低于爆破压力下爆破片承受静态压力时失效机理分析 |
3.2 疲劳寿命研究 |
3.2.1 316L正拱普通型爆破片疲劳寿命 |
3.2.2 Inconel600 正拱普通型爆破片疲劳寿命 |
3.2.3 低于爆破压力下爆破片承受疲劳载荷时失效机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爆破片150℃工况寿命研究 |
4.1 150℃工况下低压爆破片静载持久寿命研究 |
4.1.1 150℃工况下低压316L正拱普通型爆破片静载持久寿命 |
4.1.2 150℃工况下低压Inconel600 正拱普通型爆破片静载持久寿命 |
4.1.3 150℃工况下正拱普通型爆破片承受静态载荷时失效机理分析 |
4.2 150℃工况下低压爆破片疲劳寿命研究 |
4.2.1 150℃工况下低压316L正拱普通型爆破片疲劳寿命 |
4.2.2 150℃工况下正拱普通型爆破片承受疲劳载荷时失效机理分析 |
4.3 150℃工况下超高压爆破片静载持久寿命研究 |
4.3.1 150℃工况下超高压316L正拱普通型爆破片静载持久寿命 |
4.3.2 150℃工况下超高压Inconel600 正拱普通型爆破片静载持久寿命 |
4.4 本章小结 |
5 爆破片寿命预测方法 |
5.1 安全系数的制定 |
5.1.1 持久寿命安全系数制定 |
5.1.2 疲劳寿命安全系数制定 |
5.2 工程领域应用中的寿命预测公式 |
5.2.1 常温工况下爆破片寿命预测 |
5.2.2 150℃工况下爆破片寿命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6.爆破片安全监测研究 |
6.1 安全监测实验对象 |
6.2 安全监测实验方法 |
6.2.1 光纤传感技术监测方法 |
6.2.2 声发射传感技术监测方法 |
6.3 基于光纤及声发射传感技术的爆破片在线监测实验方法构建 |
6.3.1 光纤切割与封装 |
6.3.2 光纤光栅预拉伸处理 |
6.3.3 正拱型爆破片实验装置搭建 |
6.3.4 正拱型爆破片实验装置可靠性验证 |
6.3.5 反拱型爆破片实验装置搭建 |
6.3.6 反拱型爆破片实验装置可靠性验证 |
6.4 正拱带槽型爆破片安全监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6.4.1 光纤传感技术监测结果分析 |
6.4.2 声发射传感技术监测结果分析 |
6.4.3 结果讨论 |
6.5 正拱开缝型爆破片安全监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6.5.1 光纤传感技术监测结果分析 |
6.5.2 声发射传感技术监测结果分析 |
6.5.3 结果讨论 |
6.6 正拱普通型爆破片安全监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6.6.1 光纤传感技术监测结果分析 |
6.6.2 声发射传感技术监测结果分析 |
6.6.3 结果讨论 |
6.7 反拱型爆破片安全监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6.7.1 声发射传感技术监测结果分析 |
6.7.2 结果讨论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CuSn、Ni粉对药芯银钎料钎焊工艺及钎缝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银钎料研究现状 |
1.2.2 银钎料成形工艺研究现状 |
1.2.3 药芯焊丝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实验设备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2.1.1 试验母材 |
2.1.2 钎焊材料 |
2.1.3 试验设备 |
2.2 样品制备 |
2.2.1 药芯银钎料试样 |
2.2.2 组织试样 |
2.2.3 钎焊接头试样 |
2.3 钎料性能 |
2.3.1 化学成分分析 |
2.3.2 金相试验分析 |
2.3.3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2.3.4 XRD物相分析 |
2.4 性能表征 |
2.4.1 钎料熔化特性 |
2.4.2 钎料润湿性 |
2.4.3 显微硬度 |
2.4.4 钎焊接头强度 |
第三章 CuSn、Ni粉对药芯银钎料熔化及铺展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CuSn、Ni粉对银钎料熔化特性的影响 |
3.3 CuSn、Ni粉对药芯银钎料宏观润湿过程的影响 |
3.3.1 CuSn粉对药芯银钎料宏观润湿过程的影响 |
3.3.2 Ni粉对药芯银钎料宏观润湿过程的影响 |
3.4 CuSn、Ni粉对药芯银钎料润湿性能的影响 |
3.4.1 CuSn粉对药芯银钎料润湿性能的影响 |
3.4.2 Ni粉对药芯银钎料润湿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uSn、Ni粉对药芯银钎料及钎缝显微组织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CuSn、Ni粉对银钎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
4.2.1 CuSn粉对银钎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
4.2.2 Ni粉对银钎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
4.3 CuSn、Ni粉对药芯银钎料钎缝显微组织的影响 |
4.3.1 CuSn粉对药芯银钎料钎缝显微组织的影响 |
4.3.2 Ni粉对药芯银钎料钎缝显微组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uSn、Ni粉对药芯银钎料及钎缝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CuSn、Ni粉对银钎料及钎缝显微硬度的影响 |
5.2.1 CuSn粉对银钎料及钎缝显微硬度的影响 |
5.2.2 Ni粉对银钎料及钎缝显微硬度的影响 |
5.3 CuSn、Ni粉对药芯银钎料钎缝强度的影响 |
5.3.1 CuSn粉对药芯银钎料钎缝强度的影响 |
5.3.2 Ni粉对药芯银钎料钎缝强度的影响 |
5.4 CuSn、Ni粉对药芯银钎料钎焊接头断口形貌的影响 |
5.4.1 CuSn粉对药芯银钎料钎焊接头断口形貌的影响 |
5.4.2 Ni粉对药芯银钎料钎焊接头断口形貌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4)旁路耦合双丝间接电弧焊工艺及堆焊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间接电弧焊接的研究进展 |
1.2.1 双丝间接电弧焊 |
1.2.2 原子氢焊 |
1.2.3 双熔敷极焊条电弧焊 |
1.2.4 熔化极间接电弧焊接 |
1.2.5 钨极-熔化极间接电弧焊 |
1.2.6 动态双丝三电弧焊接 |
1.2.7 交叉耦合电弧焊接工艺 |
1.2.8 三丝间接电弧焊 |
1.3 旁路耦合电弧焊接的研究进展 |
1.3.1 双电极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
1.3.2 电弧热丝钨极氩弧焊工艺 |
1.3.3 双旁路耦合电弧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
1.3.4 钨极-熔化极交替复合电弧焊接工艺 |
1.3.5 旁路分流MIG-TIG双面电弧焊 |
1.4 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耐蚀性研究 |
1.5 镍基高温耐磨堆焊层研究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方案、研究方法和实验材料 |
2.1 研究方案 |
2.2 研究方法 |
2.2.1 工艺稳定性及电弧特性和熔滴过渡研究 |
2.2.2 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2.2.3 不锈钢堆焊层的耐蚀性 |
2.2.4 镍基堆焊层的耐蚀性及高温磨损行为 |
2.3 实验材料 |
第3章 旁路耦合双丝间接电弧焊的工艺特性 |
3.1 焊接工艺参数对工艺稳定性的影响 |
3.1.1 阳极焊丝送丝速度对工艺稳定性的影响 |
3.1.2 阴极焊丝送丝速度对工艺稳定性的影响 |
3.1.3 焊接电源输出电压对工艺稳定性的影响 |
3.2 焊接过程的电弧特性和熔滴过渡 |
3.3 熔滴过渡的力学行为分析 |
3.4 焊接过程的熔池行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旁路耦合双丝间接电弧焊的温度场数值模拟 |
4.1 焊接热源的作用模式 |
4.1.1 双丝间接电弧热源模型 |
4.1.2 旁路耦合直接电弧热源模型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基本假设 |
4.2.2 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
4.2.3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4.3 移动热源的周期性加载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4.1 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 |
4.4.2 焊接温度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的耐蚀性 |
5.1 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的变化 |
5.2 堆焊层焊缝成形及金相组织 |
5.3 堆焊层晶间腐蚀实验 |
5.4 堆焊层点蚀实验 |
5.5 钝化膜的Mott-Schottky和阻抗谱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碳化物增强的镍基堆焊层的耐蚀性及高温磨损行为 |
6.1 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的变化 |
6.2 堆焊层焊缝成形及微观组织 |
6.3 堆焊层的化学成分及物相组成 |
6.4 堆焊层的耐腐蚀性能 |
6.5 堆焊层高温磨损行为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和已授权的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情况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爆炸焊接复合钢板制复合管耐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腐蚀试验结果 |
2.2 显微组织分析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3.1 复合管腐蚀性能评价 |
3.2 制造过程对复合管腐蚀性能影响 |
4 结论 |
(6)镍基合金TIG-CMT复合堆焊温度场与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镍基合金堆焊研究现状 |
1.3 CMT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复合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TIG-CMT复合热源堆焊数值分析模型 |
2.1 焊接数值分析理论 |
2.1.1 焊接温度场理论基础 |
2.1.2 流体动力学理论基础 |
2.2 复合热源堆焊工艺实验 |
2.3 复合热源堆焊数学模型 |
2.3.1 基本假设 |
2.3.2 控制方程 |
2.3.3 自由表面追踪 |
2.3.4 计算域及边界条件 |
2.3.5 材料热物理属性设置 |
2.4 热源模型的选择 |
2.5 熔滴过渡模型的简化与实现 |
2.6 实验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TIG-CMT复合热源堆焊过程数值分析 |
3.1 CMT熔滴过渡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
3.2 送丝速度对CMT堆焊过程的影响 |
3.2.1 送丝速度对CMT堆焊温度场的影响 |
3.2.2 送丝速度对CMT堆焊熔池流动的影响 |
3.2.3 送丝速度对CMT堆焊焊缝成形的影响 |
3.3 TIG热源对CMT堆焊过程的影响 |
3.3.1 TIG热源的作用 |
3.3.2 TIG热源对CMT堆焊温度场的影响 |
3.3.3 TIG热源对CMT堆焊熔池动态行为的影响 |
3.3.4 TIG热源对CMT堆焊焊缝成形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TIG-CMT复合热源堆焊温度场及流场分析 |
4.1 复合热源堆焊参数的选择 |
4.2 TIG电流对复合热源堆焊的影响 |
4.2.1 TIG电流对复合热源堆焊温度场的影响 |
4.2.2 TIG电流对复合热源堆焊流场的影响 |
4.2.3 TIG电流对复合热源堆焊焊缝成形的影响 |
4.3 CMT电流对复合热源堆焊的影响 |
4.3.1 CMT电流对复合热源堆焊温度场的影响 |
4.3.2 CMT电流对复合热源堆焊流场的影响 |
4.3.3 CMT电流对复合热源堆焊焊缝成形的影响 |
4.4 焊接速度对复合热源堆焊的影响 |
4.4.1 焊接速度对复合热源堆焊温度场的影响 |
4.4.2 焊接速度对复合热源堆焊流场的影响 |
4.4.3 焊接速度对复合热源堆焊焊缝成形的影响 |
4.5 实验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新型复合强化奥氏体耐热钢及焊接接头蠕变行为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新型复合强化奥氏体耐热钢及焊材概述 |
1.2.1 奥氏体耐热钢发展历程 |
1.2.2 Sanicro25和SP2215 耐热钢 |
1.2.3 奥氏体钢焊材研发简介 |
1.3 金属材料蠕变变形与断裂基本概念 |
1.3.1 蠕变变形与强化机制 |
1.3.2 蠕变损伤与断裂机制 |
1.4 奥氏体耐热钢及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进展 |
1.5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1.6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本研究所用试验材料 |
2.1.1 Sanico25钢 |
2.1.2 Sanicro25 同质焊丝 |
2.1.3 Sanicro 25 同质焊接接头 |
2.1.4 SP2215 钢焊接接头 |
2.2 试样形式与试验参数 |
2.2.1 拉伸与蠕变试验 |
2.2.2 冲击韧性与显微硬度试验 |
2.3 微观组织表征手段 |
2.3.1 金相显微镜分析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3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 |
2.3.4 透射电镜及选区电子衍射分析 |
2.4 热力学软件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复合强化奥氏体耐热钢及焊接接头组织与基本性能 |
3.1 固溶态Sanicro25 钢组织与性能分析 |
3.1.1 固溶态Sanicro25 组织分析 |
3.1.2 固溶态Sanicro25 拉伸性能 |
3.2 Sanicro25 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 |
3.2.1 Sanicro25 焊接接头组织分析 |
3.2.2 Sanicro25 焊接接头拉伸性能 |
3.2.3 Sanicro25 焊接接头冲击韧性与显微硬度 |
3.3 SP2215 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 |
3.3.1 SP2215 焊接接头组织分析 |
3.3.2 SP2215 焊接接头拉伸性能 |
3.3.3 SP2215 焊接接头冲击韧性与显微硬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复合强化奥氏体耐热钢及焊接接头蠕变变形与断裂行为 |
4.1 Sanicro25 钢蠕变变形行为分析 |
4.1.1 蠕变变形行为分析 |
4.1.2 表观蠕变应力指数与表观蠕变激活能 |
4.1.3 门槛应力、真实蠕变应力指数与真实蠕变激活能 |
4.1.4 门槛应力的理论值计算 |
4.2 Sanicro25 钢蠕变断裂行为分析 |
4.2.1 蠕变寿命与蠕变应力水平的关系 |
4.2.2 蠕变寿命与最小蠕变速率的关系 |
4.2.3 蠕变断口形貌及蠕变延性分析 |
4.3 Sanicro25 焊接接头蠕变变形与断裂行为 |
4.3.1 蠕变变形行为与应力指数 |
4.3.2 蠕变损伤容限与断口分析 |
4.4 SP2215 焊接接头蠕变变形与断裂行为 |
4.4.1 蠕变变形行为与应力指数 |
4.4.2 蠕变损伤容限与断口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复合强化奥氏体耐热钢及焊接接头蠕变微观机制 |
5.1 Sanicro25 钢蠕变微观机制分析 |
5.1.1 富Nb相与碳化物 |
5.1.2 Laves相与sigma相 |
5.1.3 纳米相与位错亚结构 |
5.1.4 晶粒取向与晶界类型演化 |
5.2 Sanicro25 焊接接头蠕变微观机制分析 |
5.2.1 母材蠕变组织观察 |
5.2.2 焊缝蠕变组织观察 |
5.2.3 母材与焊缝的晶粒取向 |
5.2.4 晶界类型与晶界滑动 |
5.2.5 熔合线附近元素分布变化 |
5.3 SP2215 焊接接头蠕变微观机制分析 |
5.3.1 母材蠕变组织观察 |
5.3.2 焊缝蠕变组织观察 |
5.3.3 母材与焊缝的晶粒取向 |
5.3.4 晶界类型与局部晶粒取向差 |
5.3.5 元素分布与显微硬度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复合强化奥氏体耐热钢及焊接接头蠕变外推强度预测 |
6.1 SP2215 钢蠕变外推强度预测 |
6.1.1 SP2215 钢蠕变断裂应力指数与激活能 |
6.1.2 基于时间-温度参数法的SP2215 钢蠕变强度预测 |
6.1.3 基于蠕变断裂激活能的SP2215 钢蠕变强度预测 |
6.1.4 SP2215 钢蠕变强度预测方法精度评估 |
6.2 Sanicro25 钢蠕变外推强度预测 |
6.2.1 Sanicro25 钢蠕变断裂应力指数与激活能 |
6.2.2 Sanicro25 钢蠕变外推强度预测与精度评估 |
6.3 新型复合强化奥氏体耐热钢焊接接头蠕变外推强度预测 |
6.4 新型复合强化奥氏体耐热钢焊接接头蠕变强度减弱系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锅炉水冷壁管排CMT堆焊工艺及变形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锅炉水冷壁防护现状 |
1.2.2 堆焊方法研究现状 |
1.2.3 CMT堆焊 |
1.2.4 焊接变形的研究现状 |
1.2.5 焊接模拟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及设备 |
2.2.1 焊前处理 |
2.2.2 堆焊设备 |
2.2.3 锅炉水冷壁管排焊接编程 |
2.2.4 锅炉水冷壁管排堆焊编程 |
2.2.5 组织及物相分析方法 |
2.2.6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3章 锅炉水冷壁管排焊接及堆焊工艺研究 |
3.1 锅炉水冷壁管排的焊接 |
3.1.1 焊丝位置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3.1.2 焊接电压、电流对焊缝成型的影响 |
3.2 ER50-6焊丝堆焊锅炉水冷壁管排的堆焊工艺参数 |
3.2.1 水平方向堆焊参数的初步调节 |
3.2.2 竖直方向堆焊参数的初步调节 |
3.3 304不锈钢焊丝堆焊锅炉水冷壁管排的堆焊工艺参数 |
3.3.1 304不锈钢焊丝竖直方向堆焊参数的初步调节 |
3.3.2 锅炉水冷壁管排的堆焊 |
3.4 Incone1625焊丝的堆焊工艺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堆焊组织及性能分析 |
4.1 堆焊层宏观形貌及稀释率 |
4.2 堆焊层的组织及成分分析 |
4.2.1 堆焊层的组织 |
4.2.2 堆焊层的化学成分分析 |
4.3 堆焊焊缝性能分析 |
4.3.1 硬度分析 |
4.3.2 界面剪切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锅炉水冷壁的堆焊变形及控制 |
5.1 锅炉水冷壁管及管排变形的测量 |
5.2 单根锅炉水冷壁管及管排无拘束堆焊变形分析 |
5.2.1 单根水冷壁管无拘束堆焊的变形量及分析 |
5.2.2 水冷壁管排无拘束堆焊的变形量及分析 |
5.3 刚性固定法控制锅炉水冷壁堆焊变形 |
5.3.1 单根水冷壁管刚性固定堆焊的变形量及分析 |
5.3.2 水冷壁管排刚性固定堆焊的变形量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 锅炉水冷壁的堆焊变形模拟 |
6.1 模拟过程 |
6.1.1 模型的建立 |
6.1.2 材料性能参数 |
6.1.3 装配 |
6.1.4 创建分析步 |
6.1.5 创建相互作用 |
6.1.6 添加载荷 |
6.1.7 网格的划分 |
6.1.8 边界条件 |
6.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Inconel600/钢轧制复合板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复合板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爆炸复合法 |
1.2.2 轧制复合法 |
1.2.3 扩散焊接法 |
1.3 金属复合板的界面复合机理 |
1.3.1 机械啮合理论 |
1.3.2 薄膜理论 |
1.3.3 再结晶理论 |
1.3.4 金属键理论 |
1.3.5 扩散理论 |
1.3.6 三阶段理论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制备与测试方法 |
2.1 课题总体流程图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设备及工艺 |
2.3.1 实验设备 |
2.3.2 实验工艺方法 |
2.4 显微结构表征与方法 |
2.4.1 金相组织观察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及能谱(EDS)分析 |
2.4.3 晶粒尺寸统计 |
2.5 室温力学性能测试 |
2.5.1 剪切性能测试 |
2.5.2 三点弯曲试验 |
2.5.3 显微硬度试验 |
第3章 轧制温度对复合板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不同轧制温度下复合板界面显微结构分析 |
3.3 不同轧制温度下复合板界面产物分析 |
3.3.1 界面产物成分分析 |
3.3.2 界面产物组成及产生机理 |
3.4 不同轧制温度下复合板界面元素扩散分析 |
3.5 不同轧制温度下复合板力学性能分析 |
3.5.1 剪切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2 剪切断口分析 |
3.5.3 显微硬度分析 |
3.5.4 弯曲试验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轧制变形量对复合板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不同轧制变形量下复合板界面显微结构分析 |
4.3 不同轧制变形量下复合板界面产物分析 |
4.3.1 界面产物成分分析 |
4.3.2 界面产物组成及产生机理 |
4.4 不同轧制变形量下复合板界面元素扩散分析 |
4.5 不同轧制变形量下复合板力学性能分析 |
4.5.1 剪切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2 剪切断口分析 |
4.5.3 显微硬度分析 |
4.5.4 弯曲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处理工艺对复合板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热处理时间对复合板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1 不同热处理时间下复合板界面显微结构分析 |
5.2.2 不同热处理时间下复合板界面元素扩散分析 |
5.2.3 不同热处理时间下复合板力学性能分析 |
5.3 热处理温度对复合板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1 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复合板界面显微结构分析 |
5.3.2 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复合板界面元素扩散分析 |
5.3.3 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复合板力学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核电蒸汽发生器换热管内壁残余应力测试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蒸发器管子管板连接技术 |
1.1.2 换热管壁胀接残余应力研究 |
1.1.3 蒸发器换热管断裂失效事故 |
1.2 残余应力研究与测量技术 |
1.2.1 残余应力的产生与影响 |
1.2.2 残余应力测试与评估方法 |
1.2.3 钻孔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逐层钻孔释放应力的原理及方法研究 |
2.1 钻孔法残余应力测试的基本理论 |
2.1.1 平面开孔应力集中模型 |
2.1.2 电阻式应变测量原理 |
2.1.3 带孔截面的受力分析 |
2.2 a,b应变释放系数及矩阵 |
2.2.1 应变释放系数的几何意义及影响因素 |
2.2.2 应变释放系数的标定 |
2.2.3 标定非均匀分布应力的[a],[b]系数矩阵 |
2.3 管内壁应力的反向通孔测试方法 |
2.3.1 反向通孔的测量方法 |
2.3.2 曲面钻孔的几何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应变释放系数的有限元分析 |
3.1 反向通孔法释放系数的有限元分析 |
3.1.1 应变释放系数的有限元标定 |
3.1.2 盲孔法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3.1.3 反向通孔法的数值模拟 |
3.2 反向通孔法标定结果分析 |
3.2.1 应变释放系数与壁厚的关系 |
3.2.2 应变释放系数与孔径比的关系 |
3.2.3 通孔法内壁的a,b应变释放系数 |
3.3 曲面钻孔系数矩阵的有限元分析 |
3.3.1 带孔球面有限元模型 |
3.3.2 球体不均匀应力分布 |
3.3.3 曲面钻孔系数矩阵的标定方案 |
3.4 曲面钻孔系数矩阵的结果分析 |
3.4.1 模拟过程及数据处理 |
3.4.2 应变释放系数分析 |
3.4.3 曲面形状差异分析 |
3.4.4 普通回转面的应变释放系数 |
3.5 蒸发器换热管的应变释放系数矩阵 |
3.5.1 蒸发器换热管的残余应力测量模型 |
3.5.2 换热管内壁应变释放系数标定 |
3.5.3 管内壁应变释放系数标定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应变释放系数的验证 |
4.1 试验方案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验方法选择 |
4.1.3 试验方案 |
4.2 钢板残余应力的平行测试 |
4.2.1 X射线残余应力测量原理 |
4.2.2 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的材料 |
4.2.3 X射线应力测量条件 |
4.2.4 钢板残余应力测试过程 |
4.2.5 试验结果分析 |
4.2.6 试验与模拟结果的误差分析 |
4.3 蒸发器换热管内壁残余应力测试 |
4.3.1 试件切样及内壁测点布置 |
4.3.2 钻孔法应力测量装置 |
4.3.3 内壁残余应力钻孔测量过程 |
4.3.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4.3.5 应力测试与模拟结果的误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内壁钻孔应力测试的误差分析 |
5.1 误差分析路线 |
5.2 应变测量误差分析 |
5.2.1 环境温度及湿度因素 |
5.2.2 贴片质量误差 |
5.2.3 数据线接触电阻 |
5.2.4 测量电路等仪器系统误差 |
5.2.5 钻孔附加应变效应 |
5.3 材料物理性能参数 |
5.3.1 弹性模量E与泊松比ν |
5.3.2 复合材料的物性参数 |
5.4 应变释放系数取值错误 |
5.4.1 塑性变形 |
5.4.2 应变释放模型之偏差 |
5.4.3 孔几何形位偏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INCONEL复合钢板的焊接(论文参考文献)
- [1]超细VC对激光熔覆H13合金显微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J]. 赵菲,刘子敬,张杰,吴志生. 表面技术, 2022
- [2]爆破片寿命预测及安全监测技术研究[D]. 宣鸿烈.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CuSn、Ni粉对药芯银钎料钎焊工艺及钎缝性能研究[D]. 王蒙.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4]旁路耦合双丝间接电弧焊工艺及堆焊层性能研究[D]. 吴东亭. 山东大学, 2021(11)
- [5]爆炸焊接复合钢板制复合管耐腐蚀性能研究[J]. 薛小军. 压力容器, 2021(01)
- [6]镍基合金TIG-CMT复合堆焊温度场与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D]. 王宁. 天津大学, 2020(02)
- [7]新型复合强化奥氏体耐热钢及焊接接头蠕变行为与机制[D]. 张宇. 天津大学, 2020(01)
- [8]锅炉水冷壁管排CMT堆焊工艺及变形控制[D]. 韩雪. 沈阳理工大学, 2019(03)
- [9]Inconel600/钢轧制复合板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D]. 王潮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3)
- [10]核电蒸汽发生器换热管内壁残余应力测试技术应用研究[D]. 欧清扬.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