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气治神法治愈卵巢囊肿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陀财超(Toh Chai Chau)[1](2021)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文中提出背景:痹症,是全世界中老年人常见的肢体经络病证,痹症主要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的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关节屈伸不利、僵硬、甚或关节肿大、灼热、变形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轻者在于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传入脏腑。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的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其发病无地域、种族、性别差异,和年龄、体重、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及遗传基因有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满意的有效疗法,而自古以来,中医针灸、中药针灸等治疗本病,方法丰富、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快速。目的:痹症的范畴非常广,现代医学把痹症归纳为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痹症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痹症的发病机制复杂且病因不太明确,因此治疗痹症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西药治疗也不彻底,而且副作用较大,具有药物依赖性,严重损害了肝、肾等脏腑功能。采用中医中药内服、中药外治、热敷、针灸等中医的方法,能从疾病整体调理,进而辨证论治,治愈率较高,无副作用。中医在痹症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传统中药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具有相当优势,本人希望透过采访新马地区的名医家,对于痹症的特效疗法,无论是针灸还是中药的治疗方面作一个经验整理及总结。方法:通过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十位名中医之生平事迹及其着作,探讨治疗痹症的特色疗法,并对每一位的名中医的临床病案及思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每一位名家的治疗特色,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观点,收集资料以剖析各位名家的临证思路与学术观点撰写论文。成果:经过本文研究,通过采访或电访方式,总结各位名家的名家特色疗法临床经验整理,发现高手在民间,挖掘了许多名中医的治疗痹症的独有的特色,包括了火针疗法、刮筋疗法、针刀疗法、强力灸、火针代灸、整脊推拿,还有各种有效的祖传药方、经方等医疗方式,以及归纳了各家的治疗的思路及学术观点,对于痹症这个南洋地区的常见病,总结了有效的治疗方案。结论:痹症在新马也属于常见病,称为“不死的癌症”,造成许多病患的痛苦,因此许多医家中终其一生努力研究如何减轻或治好本病,本次论文发现,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下,如何不拘泥及坚持一家之长,综合使用各家的思路及治疗特色,也许是治疗痹症的最佳治疗方案。
唐莫玲[2](2020)在《朱琏Ⅱ型兴奋针法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对比朱琏II型兴奋针法与西药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的疗效,探讨朱琏II型兴奋针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治疗月经后期的治疗提供新途径,从而进一步推广朱琏II型兴奋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月经后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朱琏II型兴奋针法组30例)和对照组(西药组30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随访的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色及伴随症状的变化,根据中医证候评分标准,记录并计算中医证候分数,得出中医证候疗效,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11例治愈,8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6例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10例治愈,9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4例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经周期:两组治疗后、随访月经周期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积分:(1)中医证候总积分: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对比、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主要症状总积分: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主要症状总积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主要症状总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次要症状总积分: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次要症状总积分对比、治疗后中医证候次要症状总积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朱琏II型兴奋针法与西药治疗月经后期均有效,两者短期疗效相当,但朱琏II型兴奋针法长期疗效优于西药。2、朱琏II型兴奋针法和西药均可改善月经后期的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色、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两者对于改善月经周期的效果相当,但在改善其他症状方面,朱琏II型兴奋针法的效果优于西药。3、朱琏II型兴奋针法安全性高于西药。
刘慧鸿[3](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李琪琪[4](2019)在《结节消散膏治疗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结节消散膏治疗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气郁痰阻型)的临床作用,评价结节消散膏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7年6月2018年9月期间,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计62人。所有受试人员均来自石家庄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门诊及住院部。在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受试人员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优甲乐片25μg,口服,每日一次。治疗组给予结节消散膏1袋,口服,每日三次,12周为一疗程。分别记录受试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证状、西医相关指标以及治疗期间引起的不良反应等信息,利用SPSS25.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通过对纳入的60例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气郁痰阻型)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临床实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下:1西医疗效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33%,治疗组治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0例,有效7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23.33%;治疗组治愈0例,显效3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总积分由31.43±3.94下降至28.10±7.31,治疗组总积分由31.00±3.82下降至17.57±5.65,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组内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4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从主症积分上看,对照组在治疗后,除颈部胀闷及咽部堵塞感外,其余主症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所有主症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并且在治疗后,治疗组所有主症积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次症积分上看,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证候积分比较,除胃脘胀满外,其余积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甲状腺最大结节直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结果显示,甲状腺最大结节直径较前均显着缩小,且治疗组结节直径(5.44±2.00)明显优于对照组(8.48±2.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甲状腺最大结节直径方面更具优势。6甲状腺结节个数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甲状腺结节个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甲状腺功能及抗体比较:治疗前,两组甲状腺功能及抗体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甲状腺功能及抗体行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肝肾功能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受试人员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观察研究的各项数据表明,结节消散膏在治疗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气郁痰阻型)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相关抗体及肝肾功能等未出现异常。因此,结节消散膏治疗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气郁痰阻型)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图0幅;表13个;参111篇。
邹楚冰[5](2019)在《通元针法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通元针法和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研究通元针法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优越性,为本病临床治疗寻求安全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突破。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实验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广东省中医院妇科门诊及传统疗法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及通过微信等网络途径招募的志愿者,按诊断标准纳入60例。依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通元针法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治疗3月后及随访3月后两组患者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质、经色、伴随症状等变化情况。收集整理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比通元针法和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婚育情况、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质、经色、伴随症状、中医证候积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调经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指数比较:通元针法组调经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常规针刺组调经疗效总有效率为80.00%(P<0.05)。通元针法组证候疗效指数有效率为96.67%,常规针刺组证候疗效指数有效率为93.33%(P<0.01)。说明通元针法组与常规针刺组均能有效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但通元针法组治疗该病的调经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常规针刺组。3.月经周期改善比较:治疗三月及随访三月,通元针法组月经周期天数、月经周期分级疗效均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4.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三月及随访三月,通元针法组患者月经周期、经量、经色、伴随症状、总体中医证候方面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在月经经期及月经经质改善方面,通元针法组与普通针刺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元针法能有效改善肾虚型月经后期患者的月经周期、中医证候情况。在调经方面,通元针法组治疗后月经均规律来潮,且停止治疗后疗效显着而稳定,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在中医证候的改善方面,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肾虚型证候,疗效通元针法组较优于常规针刺组。因此,赖新生教授所独创的通元针法能有效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具有高效、安全等特点,是在临床治疗中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凌秋玲[6](2019)在《《内经》九针针具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整理九针针具的相关文献,对九针针具的古今发展进行梳理,分析针具的发展与针具材质、生产力水平的关系,从而为针刺针具的创新提供思路。方法:本文以九针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搜集与《内经》九针有关的古代文献资料,结合相关出土文物的考证及现代针刺针具的革新情况,梳理出《内经》九针针具的发展脉络,分析针具的发展与针具材质、生产力水平的关系,为针刺针具的创新提供思路。成果:对针灸针具以朝代梳理分析,春秋战国之前常用针具为砭石、陶针、骨针、草木针、青铜针;战国时期,出现铁制针具,并对人体的脉、经络及穴位等有较深入的认识,一直至秦汉时期古医家们在长期针刺治疗实践过程中,对金属针具的尺寸、形状及大小不断改进,最终形成了功能、形制、尺寸不同的“九针”,而《黄帝内经》中九针相关的文献则是对早期金属针具发展成果的理论总结。后世医家以《内经》为基础,后世医家不断努力,使九针的治疗范围逐渐扩大到了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皮肤等各科疾病。元代医家通过文字记载的描述,绘制了有不同的九针图像,明末还创制眼科针具,即《审视瑶函》“金针拨障术”中使用的“金针图”,明清时期九针中毫针在针刺疗法、刺禁、临床治疗等方面得以扩充发展。针具的发展史不是单纯的“砭石→陶针→骨针→骨针→草木针→铜针→铁针→金针→银针→不锈钢针、电针、激光针”的过程,而是螺旋式发展,相互交错,相互促进。针具发展是在现代生产力水平上的革新和创造,与针具在提高治疗效率上是一致的。结论:按朝代梳理分析针刺针具材质的发展,表明每个时期的针具使用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叠的,并且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针具的发展息息相关。
张高传[7](2018)在《基于古代文献对赖氏引气归元针法处方原理及用穴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为了进一步发掘引气归元针法,并在此基础上推广通元疗法,本研究从文献学方面来对引气归元针法处方中主穴的主治病证及其腧穴配伍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从中挖掘引气归元针法治疗的适应病症及优势病种所在,为通元疗法今后的临床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同时对引气归元针法处方用穴原理进行初步研究,为通元疗法的学习推广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及文献数据方面的支持。研究方法:1.通过叙述引气归元针法的形成过程,从理论方面分析引气归元针法处方原理;2.引气归元针法分析;3.检索《中华医典》第五版中收录的中医典籍,利用数据挖掘软件spss modeler15.0采用Apriori算法对腧穴(中极、气海、关元、天枢、归来)的主治病证和腧穴配伍应用进行频次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试着从中总结分析引气归元处方主穴主治病证和配穴规律。研究结果:1.中极穴单穴主治病证频次前十位依次是:不孕、遗精、奔豚、积聚、带下、闭经、不育、厥证、饥不能食、症瘕。中极穴配伍治疗病证频次前十位依次是:带下、遗精、崩漏、月经不调、不孕、积聚、奔豚、胞衣不下、阴茎痛、痢疾。中极穴配伍腧穴频次前十位依次是:三阴交、气海、肾俞、关元、足三里、命门、膈俞、合谷、膏肓、复溜、章门、石门;中极穴配伍次数最多的经脉是任脉,其次是膀胱经;中极穴配伍膀胱经上的腧穴数最多,其次是任脉上的腧穴;中极穴腧穴配伍特定穴最多为募穴,其次为背俞穴。2.气海穴单穴主治病证频次前十位依次是:腹痛、脱证、虚劳、奔豚、一切气疾、症瘕、痢疾、疝气、厥证、月经不调。气海穴配伍治疗病证前十位依次是:厥证、阴毒、腹痛、疝气、淋证、喘证、黄疸、泄泻、脱证、水肿。气海穴配伍经脉频次最多的是任脉,其次是胃经及膀胱经。配伍腧穴穴位数最多的经脉为膀胱经,其次是任脉和胃经。配伍腧穴特定穴中最多的为募穴、其次是合穴;气海穴配伍腧穴频次前十位依次是:关元、足三里、中脘、三阴交、石门、神阙、天枢、肾俞、中极、百会。3.天枢穴单穴治疗病证频次前十位依次是:腹痛、泄泻、腹胀、症瘕、积冷、疝气、虚劳、气上冲胸、痢疾、奔豚。天枢穴配伍治疗病证频次前十位依次是:痢疾、腹痛、泄泻、霍乱、积聚、月经后期、食不化、症瘕、疝气、吐血。天枢穴配伍腧穴前十位依次是:气海、中脘、足三里、关元、三阴交、脾俞、章门、神阙、内庭、水分。天枢穴配伍经脉频次前五位依次是:任脉、胃经、膀胱经、脾经、肾经。配伍腧穴穴位数前五位的经脉依次为:胃经、膀胱经、任脉、督脉、肾经。配伍腧穴按特定穴分类,频次前5位依次为募穴、背俞穴、合穴、原穴、输穴。4.关元穴单穴治疗病证前10位依次是腹痛、淋证、不孕、转胞、头痛、尿血、疝气、伤寒、泄泻、奔豚。关元穴配伍治疗病证总计102种,频次前十位依次是:阴毒、疝气、腹痛、黄疸、痢疾、奔豚、淋证、转胞、泄泻、中寒、遗精、伤寒、白浊。关元穴配伍腧穴前十位依次是:气海、三阴交、肾俞、石门、中脘、足三里、神阙、中极、阴交、天枢。关元穴配伍经脉频次前五位依次是:任脉、膀胱经、肾经、胃经、脾经。配伍腧穴穴位数前五位的经脉依次为:膀胱经、任脉、胃经、肾经、脾经。配伍腧穴按特定穴分类,频次前5位依次为募穴、背俞穴、合穴、井穴、原穴。5.归来穴单穴主治病证频次前五位分别是:奔豚、阴缩、女子阴中寒、女子胞中寒、疝气。归来穴配伍治疗病证总共8种,最多的是疝气和偏坠;归来穴配伍腧穴前五位依次是:大敦、三阴交、关元、气海、阑门;配伍腧穴按特定穴分类,频次前五位依次为募穴、原穴、输穴、井穴、背俞穴。研究结论:1.引气归元针法处方主穴对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胃肠系统疾病及疝气、水肿、阴毒、脱证、厥证、虚劳等疾病有治疗作用。2.引气归元针法处方主穴选配穴时可以多从任脉、膀胱经及胃经上来选择,而且腧穴配伍建议选用募穴、背俞穴、五输穴。3.引气归元针法治疗优势病证处方配穴:引气归元针法处方主穴(中极、气海、关元、天枢、归来)治疗淋证配穴:三阴交、肾俞、血海、足三里治疗带下配穴:肾俞、三阴交、白环俞、委中治疗崩漏配穴:肾俞、三阴交、血海、阴谷、太冲治疗月经不调配穴:肾俞、三阴交、照海治疗癃闭配穴:三阴交、阴陵泉、阴谷治疗闭经配穴:三阴交、肾俞、合谷治疗痛经配穴:三阴交、大敦治疗不孕配穴:三阴交、子宫穴、阴廉治疗阳痿配穴:肾俞、命门、然谷治疗遗尿配穴:阴陵泉、大敦、神门治疗遗精配穴:肾俞、膏肓、心俞、三阴交、白环俞治疗症瘕配穴:章门、太溪、三焦俞、胃俞治疗腹痛配穴:足三里、中脘、三阴交治疗痢疾配穴:中脘、足三里、神阙、百会治疗泄泻配穴:中脘、百会、足三里、三阴交治疗积聚配穴:章门、中脘、足三里、脾俞治疗腹胀配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治疗水肿配穴:水分、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治疗疝气配穴:曲泉、照海、三阴交、太冲、大敦治疗阴毒配穴:神阙、石门治疗脱证配穴:神阙、石门治疗厥证配穴:百会、石门、神阙、人中治疗虚劳配穴:足三里、膏肓、肾俞
赵因[8](2016)在《周德安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针灸“调气止痛方”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本生三年来跟从周德安老师学习,对周老师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1周德安学术思想渊源周德安老师接受了中医学院派教育,中医功底深厚;临床又与针灸名医王乐亭、贺普仁、夏寿等人共事多年,广泛学习并融合各家之长,50多年来不断总结提升自身的中医理论及临床诊治水平,创立了从神、痰、痛、风、聋及动六方面进行针灸论治的理论。2周德安学术思想概述2.1治神为先所谓治神,指的是对人的精神、情志的治疗。中医藏相理论告诉我们,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可以通过人体外在现象、征象表现出来,这也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周德安老师结合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神的正常与否和各种疾病有着很大的关系,故需将调养神志放在首位。因此,周老师从治神的角度入手,经过理论及实践,提出了“治病先治神”的重要观点。2.2治痰首创“痰”是中医特有病理产物,周德安老师提出要充分认识到“痰”在机体发病过程中的意义,因为大多中医典籍都有“诸病多因痰起”的观点。周老师也提出,痰对机体发病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痰能够影响人体的气、血及经络的运行,许多疾病的发生都由痰引起或伴随有痰的生成,且痰易生但不易除。周老师根据痰邪的这种特性提出了独特的针灸治痰的原则及方法。2.3治痛调气疼痛是机体常见的病理反应。周德安老师对于疼痛的诊治有自己独到的方法体系,他对疼痛进行诊疗时会按照疼痛的发作部位,从中医辨证的角度分析,从而取穴治疗。此外,对常见的颈肩和腰部的疼痛,他有自己独创的针灸治疗方法。周老师认为疼痛多由气滞导致且诸气皆由肝司,故他认为要想止痛,需从肝入手,疏理肝脏的气机,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据此他独创了具有调畅气机作用的针灸止痛法。2.4治风系统风邪也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致病邪气,且有内风和外风之分,外风是指因外界因素引起的面瘫等疾病;而内风则是因机体内在原因导致的,以中风为主的疾病。周老师认为中风多由气虚血瘀所致,治疗上提出了“三期六型八法”,并创立了针灸“补中益气方”。2.5治动首提周老师在临床首提“动证”,所谓动证,是指儿童出现的以各种多动、抽动症状为表现的一类疾病。我国中医观点认为,动证的发病与人体的五脏密不可分。一般可按虚实来分,其中虚证指的是由于机体五脏的气血匮乏,导致筋脉无法得到濡养,继而影响到心神和其他脏器的功能,从而表现出各种动证;实证一般由肝气不舒、阳气过盛或痰涎壅盛等引起。一般出现动证后,会导致儿童注意力下降,烦躁不安。对于这类疾病,周老师采用针刺结合药物化痰开窍的方法进行治疗。2.6治聋独特所谓聋即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耳聋耳鸣的症状,周德安老师治疗神经性耳聋疗效极佳。周老师对耳聋的治疗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治疗“动证”类似,对耳聋的治疗他同样采用针刺加药物结合治疗的方法。具体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分症状的急缓和虚实分别对待,一般突发性耳聋属于实证,多由肝胆不舒,阳气过盛引起,治疗时以清降为主;而长期慢性的耳聋一般是由肾精亏虚引起,治疗时当以补益为主。3周德安临床经验撷取针灸六治思想,决不仅限于三证和三病的治疗,而是可以推而广之,用于临床的多种疑难杂症,如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儿童弱智,更年期综合症,甚至于肿瘤等均有一定效果。本文选取了有特点的遗尿、尿崩症、尿潴留、间质性膀胱炎、重症肌无力(单纯眼肌型)、遗传性共济失调、痉挛性斜颈、过敏性鼻炎、近视、复视、精索静脉曲张、帕金森氏病进行了总结。目的观察评价针灸“调气止痛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调气止痛方”(列缺、丰隆、蠡沟)加三阴交、归来,于月经来潮前3-10天开始治疗,每天针刺1次,至月经来潮后停针。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必要时仅进行应急处理。观察时点:2组均于治疗前1个月经周期、针刺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结束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观察指标: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及服用止痛药物的次数。统计方法:使用SPSS version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纳入病例60例,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完成57例,其中治疗组27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无脱落病例。脱落率为5%。1在VAS评分方面,治疗期间治疗组的VAS疼痛评分量表变化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治疗第一个疗程、第二个疗程、第三个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治疗组在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连续随访3个月经周期,在随访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在治疗结束三个月内治疗组在缓解疼痛上仍优于对照组。2在中医症状评分方面,治疗期间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变化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治疗第一个疗程、第二个疗程、第三个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评分上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连续随访3个月经周期后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上,在随访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在治疗结束三个月内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评分上仍优于对照组。3在疼痛持续时间方面,治疗期间治疗组的疼痛持续时间变化值大于对照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治疗第一个疗程、第二个疗程、第三个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疼痛持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降低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上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连续随访3个月经周期后的疼痛持续时间比较上,随访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疼痛持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在治疗结束三个月内治疗组在降低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上优于对照组。4在服用止痛药次数方面,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止痛药服药次数上无差异(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5该研究在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科学评价其临床疗效,明确该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疼痛时间、改善中医症候,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疗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适宜推广使用。
何婉珊(Ho Yuenshan)[9](2016)在《穴位刺激配合辅助生殖技术提高妊娠结局的Meta分析及用穴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第一例体外受精后代于1978年在英国诞生。以体外受精—胚胎移殖(In Vitro Fertiliza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为代表的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在往后廿年间广泛应用于不孕的治疗,成为不孕不育夫妇的佳音。但其妊娠率仍仅为三成左右,并于35岁后按年龄显着下降。中医针刺等穴位刺激治疗不孕症历史悠久且疗效确切。2002年Paulus等首先提出针刺可提高IVF-ET临床妊娠率的观点,针刺等穴位刺激在ART中的辅助角色始受到关注。随着相关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s)的不断更新,针刺、电针等不同穴位刺激方法在IVF-ET的辅助效果或能产生不同的结论。以循证医学方法,通过对该课题的RCTs作Meta分析,对穴位刺激配合ART提高妊娠率的疗效进行评价,并总结其治疗及操作规律,可指导临床应用,并为未来科研提供参考。目的:本研究旨在审查并评估穴位刺激配合辅助生育技术(ART)中体外受精—胚胎移殖(IVF-ET)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s)文献质量;评价近年国内及国外穴位刺激辅助IVF-ET(及ICSI)的RCTs,并以优质RCsT作Meta分析,总结穴位刺激辅助IVF-ET治疗不孕对提高疗效及其安全性的效果;同时,探讨其用穴选经规律,并按以穴测经、以经测脏之原则,找出穴位刺激辅助IVF-ET改善妊娠结局的适应证候。方法:电子及手工检索检索了 1994年至2015年12月的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Cochrane Library、Ovid 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APC Journal Club 及 AMED(Allied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所有有关穴位刺激配合IVF-ET(及ICSI)治疗不孕为主题的RCTs报告。制定文献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及文献检索策略,检索获取全文文献,根据改良JADAD计分法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再以分析研究软件Review Manager(Rev Man 5.3)对高质量的RCTs(改良JADAD评分≥4分)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不同关注项目进行亚组分析,总结穴位刺激辅助IVF-ET治疗对提高妊娠结局的效应,结合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对所有检索得出的RCTs进行用穴选经、治疗参数(治疗干预阶段、治疗手段、治疗时间、电针治疗之电流、强度、波形等)等作频数统计。结果:根据检索策略,共收集了于正式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献共3273篇。通过阅读标题、摘要排除文献及剔除重复,确定文献320篇。阅读全文后纳入文献共53篇,当中改良JADAD评分≤3分33篇,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RCTs共20篇。共有参与者4118例,治疗组占2138例,安慰对照组占1127例,空白对照组占853例。全部纳入研究均提及随机方法。全数入选文献使用合适分配隐藏方法。全部研究均提及组间基线可比性。仅15篇详细提及样本量及功率计算。采用单盲3篇(15%)、双盲8篇(40%),余未提及盲法9篇(45%)。研究结果统计以意向治疗分析(ITT)为概念的共11篇。改良JADAD评分方面,7分文献共8篇(40%)、5分文献共5篇(25%)、4分文献共7篇(35%)。Meta分析显示,穴位刺激辅助IVF-ET治疗不孕的临床妊娠率较对照组为高,并具有统计意义[RR=1.20,95%CI(1.02,1.41),Z=2.24,P=0.02(P≤0.05)]。当中能够实现盲法,更能确保研究质量而使用安慰对照组的入选文献,其临床妊娠率差别亦具有统计差异[RR= 1.29,95%CI(1.01,1.65),Z=2.00,P=0.05(P≤0.05)],提示穴位刺激配合IVE-ET确能有效提高其妊娠结果。而在生化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抱婴率、流产率方面,各入选研究中治疗组及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再按主要研究目的、干预阶段、治疗组干预方法、安慰对照设计的不同,对纳入研究的临床妊娠率作进一步亚组分析。RCTs在设计干预时,均按其主要目的决定治疗方法及用穴,对作为IVF-ET结局之一的临床妊娠率有不同的影响。研究目的为改善IVF-ET结局的研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高[RR=1.26,95%CI(1.03,1.54),Z=2.24,P=0.03(P≤0.05)],反之在研究目的为取卵镇痛的研究中则未见差别。按穴位刺激干预的不同时间阶段,分别进行合并效果的检验。发现仅在"干预进行于超促排卵阶段"、"干预进行于取卵阶段"及"干预进行于胚胎移植阶段"三个阶段分别进行穴位刺激,其辅助疗效未有让临床妊娠率提高,但在涉及多于一个阶段进行穴位刺激的比较中,穴位刺激获得显着正面疗效[RR=1.65,95%CI(1.32,2.06),Z=4.43,P<0.00001(P≤0.01)],提示非单一阶段的穴位刺激对提高IVF-ET结局可能有决定性意义,值得在未来研究再作探讨。再以"干预涉及超促排卵阶段"、"干预涉及取卵阶段"及"干预涉及胚胎移植阶段"三个不同干预阶段作比较,发现涉及超促排卵阶段及取卵阶段的穴位刺激干预,能显着提高 IVF-ET治疗的妊娠结局[RR=1.79,95%CI(1.10,2.91.);Z=2.36,P=0.02(P<0.05);RR=1.31,95%CI(1.01,1.69),Z=2.02,P=0.04(P≤0.05)],涉及胚胎移殖阶段的干预则未有差别。针对治疗组干预方面,涉及电流刺激干预的治疗组较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为高[RR=1.25,95%CI(1.00,1.57),Z=1.96,P=0.05(P≤0.05)],提示电流刺激对穴位刺激辅助IVF-ET结局的疗效有正面影响。涉及手法针刺及耳穴刺激的治疗组干预则与对照组未有统计差异。针对安慰对照设计方面,以最小刺激或皮肤上针刺及非特定穴位穴位刺激作为安慰对照方法的研究中,穴位刺激辅助IVF-ET对妊娠结局有显着正面疗效[RR=1.79,95%CI(1.34,2.39),Z=3.98,P<0.0001(P≤0.01);RR=1.56,95%CI(1.00,2.43),Z=1.96,P=0.05(P≤0.05)]。反之,以 Streitberger 安慰针作为安慰对照组干预针具,其安慰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更高于治疗组。共53篇改良JADAD评分法1-7分的穴位刺激辅助IVF-ET治疗不孕症的研究文献中,共44篇以改善妊娠结局为目的,对这些RCTs进行用穴选经、治疗参数的频数统计。结果发现,穴位刺激配合IVF-ET的选经用穴上,最常使用经穴、奇穴为三阴交、足三里、子宫、太冲、关元、血海、内关、合谷、归来、太溪,最常应用耳穴为(耳)内生殖、(耳)神门及(耳)内分泌,使用频次最多经脉/穴位系统为足太阴脾经(SP)、足阳明胃经(ST)、任脉(CV)、耳穴(GB)、足厥阴肝经(LR)及奇穴(EX)。特定穴使用率高。穴位刺激干预治疗操作包括纯手法刺激、电流刺激及耳穴刺激。"涉及手法刺激"的研究较多采用25分钟干预治疗时间,涉及电流刺激"的多用30分钟,"涉及耳穴刺激"则较多采用25分钟。大部份纳入文献提示穴位刺激须达到"得气"。干预治疗涉及电流刺激的纳入文献中,电针治疗仪最常使用的波型主要为疏密波,电流频率由2Hz至60Hz不等,当中主要集中10-20Hz频率范围,电流强度大部份提及舒适为度或15-30V强度范围。从纳入文献中归纳出干预治疗选经用穴的原则,包括:(ⅰ)近部取穴、(ⅱ)远部取穴、(ⅲ)循经取穴——取穴重在脾胃、任脉,配以肝肾(膀胱)经脉,以及(ⅳ)善用耳穴。根据以穴测经、以经测证、以证测脏(腑)的原则,提出以穴位刺激辅助IVF-ET治疗不孕的适应证候,除了肾虚证候之外,脾虚血弱、肝气郁滞、冲任失调亦为常见证候,治疗方向以调补脾胃,配以疏肝滋肾养血,调和冲任为主。结论:穴位刺激配合IVF-ET可提高其妊娠结局——临床妊娠率。本研究归纳了穴位刺激配合IVF-ET随机对照研究中最常使用的经穴、奇穴、耳穴及应用频次最高的经脉/部份,归纳了治疗的选经用穴原则,提供了辅助IVF-ET治疗的穴位刺激方法及其适应证候的参考。
潘慧娟[10](2016)在《调神法在针灸治疗阴虚质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课题运用随机对照原则在临床中抽取小样本进行观察研究,最终评估阴虚质痤疮在调神针法结合针灸在临床中的疗效,对比治疗组(调神针灸组)和对照组(普通针灸组)之间是否存在显着差异性,寻找治疗阴虚质痤疮的更好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本课题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阴虚体质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分仰卧位和俯卧位两个体位进行。执行方案(参考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1)治疗组:颧髎、大椎、合谷、曲池、内庭、百会、定神针(印堂、双侧阳白各上0.5寸)、内关、神门、劳宫(温针灸)、涌泉(温针灸)、肺俞(温灸)、膏肓(温灸)、太溪、三阴交;2)对照组:颧髎、大椎、合谷、曲池、内庭、劳宫(温针灸)、涌泉(温针灸)、肺俞(温灸)、膏肓(温灸)、太溪、三阴交;每周2次,4周为1个疗程,总共2个疗程。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痤疮积分以及阴虚质转化分,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总体疗效。研究结果1.60例受试者中,治疗组剔除因治疗期间怀孕而不得不终止试验的患者1例,最后完成29例;对照组完成3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痤疮严重程度、治疗前阴虚质转化分均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果是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痤疮积分均有下降,具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法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痤疮。治疗组治疗后治愈7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疗后治愈3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5例,经秩和检验,Z=-2.136,P=0.033,P<0.05,两组疗效具有显着差异性,说明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两组阴虚质转化分均有下降,说明体质具有可调性,两种方法对体质调理都有一定效果。治疗组阴虚质转化分治疗前后差值≦10分的有17例,11-20分的有10例,21-30分有1例,>30分有1例。对照组阴虚质转化分治疗前后差值≦10分的有20例,11-20分的有9例,21-30分的有0例,>30分的有1例,经秩和检验,Z=-2.063,P=0.039,P<0.05,两组间具有显着差异性,说明治疗组体质调理效果更好。但是体质调理是一个渐进缓慢的过程,笔者认为本研究的研究时间较短,认为该结果仍有待日后进一步考究。研究结论从调神法在针灸调理阴虚质痤疮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得出:相对于普通针灸组,运用调神法在治疗阴虚质痤疮方面更显优势;2、针灸对阴虚体质的改善有确切疗效,且具有统计学差异,但笔者认为调理体质需要漫长的过程,而非1~2个月就能看见明显效果的,本课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3.本研究能有效改善阴虚质痤疮,而运用调神法进行针灸调理的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二、调气治神法治愈卵巢囊肿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气治神法治愈卵巢囊肿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 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医命名源流及历代医家对痹症的论治概述 |
一、《黄帝内经》对痹症的理论源流概述 |
二、历代医家对痹症的论治概述 |
第二节 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与分析 |
一、外因重于风寒湿邪及热邪 |
二、内因重于正气不足痰瘀内阻 |
三、中医的病机 |
四、自《伤寒》、《金匮》角度探析经方对于痹症的病因病机 |
第三节 中医辨证分型归纳与论治 |
一、风寒湿痹型方用乌头汤 |
二、风湿热痹型方用宣痹汤 |
三、痰淤阻滞型方用二陈汤合桂枝芍药知母汤 |
四、正气亏虚型方用独活寄生汤 |
五、瘀血致痹型方用身痛逐瘀汤 |
第四节 中医治痹概况 |
一、中医内治法 |
二、中医外治法 |
第五节 现代医学对痹症的认识及研究 |
一、现代医学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检查概述 |
二、现代医学治疗痹症的用药概述 |
三、现代医学对于痹症病名的归纳 |
第六节 小结 |
一、痹症、痹证及痹病的区别 |
二、痹症和现代医学相关疾病的关系 |
第二章 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 |
第一节 吴德钦——强力灸与火针灸疗法 |
一、师承——站在巨人肩膀看得更远 |
二、治痹特色:一灸二针三用药 |
三、病案举例 |
四、给予学习中医后辈的叮咛 |
后记 |
第二节 陈国全——推拿及正骨疗法 |
一、师承、学术思想与治痹思路 |
二、治疗关节骨痹:独创直腿旋腰复位法 |
三、病案举例 |
四、新马各家治痹各有特色、百花齐放 |
后记 |
第三节 庄或勋——五运六气疗法 |
一、师承《黄帝内经》及推崇《黄元御医学全书》 |
二、学术思想与治痹观点 |
三、以“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活用经方治痹 |
四、好医师三条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
后记 |
第四节 郑金顺——名家针法 |
一、千里访名师、万里求口诀 |
二、善用董针治疗痹症的思路及特色疗法 |
三、病案举例 |
后记 |
第五节 潘广斋——刺血疗法 |
一、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去其所苦 |
二、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 |
三、病案举例 |
四、治痹以四诊八纲、六经辨证、脏腑辨证、辨病综合论治 |
后记 |
第三章 马来西亚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 |
第一节 陈期发——陈氏火针疗法 |
一、火针去宛陈莝治大病 |
二、陈氏针法:治痹以真火去邪火 |
三、病案举例 |
四、清晰思路方向、灵活开方施治 |
后记 |
第二节 蔡培春——蔡氏棍针刮筋疗法 |
一、刮除病筋、病痛自除 |
二、棍针刮筋疗法是创新技术、绿色医学 |
三、病案举例 |
四、棍针刮筋疗法通治痹症与内科病 |
后记 |
第三节 何国忠——针刀疗法及龙氏整脊疗法 |
一、针刀是治疗痹症的主要手段 |
二、其他治痹特色疗法 |
三、病案举例 |
四、专业特色是中医生存之道 |
后记 |
第四节 黄启城——祖传针药疗法 |
一、建立整体观念,提倡佛医 |
二、治痹思路以辨证论治、攻补兼施为主 |
三、病案举例 |
四、中西医思维互参而忠于中治 |
后记 |
第五节 宋益陞——融合张步桃经方疗法 |
一、师承张步桃经方、重在简便廉效 |
二、治痹思路重在补气补血、活血化瘀 |
三、病案举例 |
四、尊师重道为重、医德医术兼备、四诊合参兼具 |
后记 |
第四章 新马名中医治痹临床成果再凝练 |
第一节 内治法以“伤寒金匮十方证”为归纳 |
一、寒湿痹阻经脉之麻黄加术汤证 |
二、风湿痹阻肌肉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 |
三、风寒湿郁热痹阻关节经脉之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
四、寒湿痹阻筋脉骨节之乌头汤证 |
五、暑湿痹阻肌表之加减木防己汤证 |
六、半表半里治痹柴胡桂枝汤证 |
七、阳虚寒湿、痹着经脉之甘草附子汤证 |
八、肝血不足、风寒痹着之当归四逆汤证 |
九、虚劳血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
十、温阳散寒、通络止痛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
总结 |
第二节 外治法以针法为主旋律 |
一、毫针疗法最佳首选、一马当先 |
二、扶阳温经的火针、艾灸疗法紧接在后 |
三、祖传推拿及整脊手法盛行已久 |
四、名家针法逐步盛行 |
五、刮筋疗法独树一帜 |
六、刺血疗法立竿见影 |
七、秘方外敷膏药盛行 |
八、其他特色疗法雨后春笋发展 |
总结 |
第三节 治痹经验整理总结归纳“治痹十法” |
一、温经散寒通痹法 |
二、利湿通经蠲痹法 |
三、祛风通络宣痹法 |
四、清热凉血散痹法 |
五、祛湿化热去痹法 |
六、活血化瘀除痹法 |
七、补益气血扶正法 |
八、滋肝补肾强督法 |
九、寒温并用祛痹法 |
十、化痰散结法 |
总结 |
第四节 自现代医学的“痹病种类”角度探析治痹临床成果 |
一、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 |
二、类风湿关节炎(RA) |
三、强直性脊柱炎(AS) |
四、痛风 |
五、风湿热 |
六、颈项痹、肩周炎 |
七、腰痹痛、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等 |
八、退化性膝盖痛(KOE) |
九、硬皮病 |
十、雷诺氏综合征 |
十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
十二、病毒性心肌炎 |
总结 |
第五节 新马名中医治痹经验心得之启示与传承 |
一、痹症的确是新马的常见病,种类繁多 |
二、新马医家治痹的内治法多以经方为主轴 |
三、外治法以火针及艾灸是治痹最主要的手段 |
四、善于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结合综合疗法,不拘泥门派 |
五、辨证论治为基础,注重天人合一、因时因地制宜 |
六、整理总结传承新马名医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为一生的使命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2)朱琏Ⅱ型兴奋针法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月经后期的认识 |
1.1 病名源流 |
1.2 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月经后期的认识 |
2.1 月经后期简介 |
2.2 月经周期的调节 |
2.3 月经后期的发病机制 |
2.4 西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 |
1.1 诊断标准 |
1.2 病例纳入标准 |
1.3 病例排除标准 |
1.4 中止标准 |
1.5 中止病例处理方法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分组方法 |
2.3 干预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标准 |
2.6 不良事件记录 |
2.7 安全性评价 |
2.8 统计学处理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比较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的月经周期的比较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症状总积分比较 |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主要症状总积分比较 |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个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次要症状总积分比较 |
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中医证候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
8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9 两组患者随访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10 不良事件 |
11 安全性评价 |
第四部位:讨论 |
1 肾虚型月经后期选题依据 |
1.1 肾在月经周期中起主导作用 |
1.2 肾虚型为常见证型 |
2 选穴分析 |
3 对照组用药分析 |
4 朱琏Ⅱ型兴奋针法分析 |
4.1 朱琏Ⅱ型兴奋针法简介 |
4.2 针法作用机理 |
5 结果分析 |
5.1 基线资料结果分析 |
5.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月经周期结果分析 |
5.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症状总积分结果分析 |
5.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主要症状总积分结果分析 |
5.5 两组患者各个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积分结果分析 |
5.6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次要症状总积分结果分析 |
5.7 两组患者各个中医证候次要症状积分结果分析 |
5.8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标准结果分析 |
5.9 两组患者随访中医证候疗效标准结果分析 |
6 安全性分析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灸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结节消散膏治疗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研究材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诊断标准 |
1.1.3 选择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试验方案 |
1.2.2 观察指标 |
1.2.3 疗效评定 |
1.2.4 统计分析 |
1.3 研究结果 |
1.3.1 一般资料比较 |
1.3.2 西医疗效比较 |
1.3.3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1.3.4 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1.3.5 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1.3.6 最大结节直径比较 |
1.3.7 结节个数比较 |
1.3.8 甲状腺功能比较 |
1.3.9 甲状腺抗体比较 |
1.3.10 肝肾功能比较与不良反应 |
1.4 讨论 |
1.4.1 中医病因认识 |
1.4.2 中医病机认识 |
1.4.3 立题依据及方药现代药理分析 |
1.4.4 研究结果分析 |
1.4.5 不足与展望 |
1.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
2.1 现代医学对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认识 |
2.1.1 致病因素 |
2.1.2 临床表现 |
2.1.3 临床诊断 |
2.1.4 治疗方法 |
2.2 中医药学对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认识 |
2.2.1 古典医籍记载 |
2.2.2 现代中医诊疗 |
2.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A 中医症状评分表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通元针法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月经后期的中医概述 |
1.1.1 月经后期的概念 |
1.1.2 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 |
1.1.3 月经后期的辨证分型 |
1.1.4 月经后期的中医治疗 |
1.2 现代医学对月经后期的研究 |
1.2.1 月经的产生机制 |
1.2.2 现代医学对月经后期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1.2.3 现代医学对月经后期的治疗 |
1.3 小结和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病例来源 |
2.2 选择标准 |
2.2.1 诊断标准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剔除标准 |
2.2.5 脱落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病例分组 |
2.4 治疗方法 |
2.4.1 治疗组(通元针法组) |
2.4.2 对照组(常规针刺组) |
2.5 观察指标及评定 |
2.5.1 一般临床资料 |
2.5.2 临床观察指标 |
2.5.3 临床疗效评价 |
2.5.4 疗效评价时点 |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6.1 数据的收集 |
2.6.2 数据的处理 |
2.7 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记录 |
2.8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1.1 分组情况 |
3.1.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月经情况比较 |
3.2.1 两组治疗前月经周期天数及分级分布情况 |
3.2.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比较 |
3.3 治疗结果分析 |
3.3.1 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 |
3.3.2 治疗后及随访三月两组患者月经周期均数与分级情况比较 |
3.3.3 治疗后及随访三月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3.4 治疗后及随访三月两组患者组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理论依据 |
4.1.1 病因病机 |
4.1.2 通元针法的理论基础 |
4.1.3 处方依据及特色分析 |
4.2 结果讨论 |
4.2.1 一般资料讨论 |
4.2.2 疗效讨论 |
4.3 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内经》九针针具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对“九针”古代文献的研究 |
1.1 九针之源 |
1.2 九针之形 |
1.3 九针之用 |
1.4 使用要领 |
1.5 《内经》九针的临床应用研究 |
2. 现代九针针刺针具的文献研究 |
2.1 传统针具的改进 |
2.2 现代技术的引进 |
3. 常用针具的分类 |
3.1 浅刺针具 |
3.1.1 无创痛浅刺针具 |
3.1.2 浅刺营卫针具 |
3.1.3 深刺针具 |
3.2 带刃针具 |
3.3 穴位刺激针具 |
3.4 针刺治疗中的针具选择 |
3.4.1 针具选择与疾病不同病期局部病理相应 |
3.4.2 针具选择应与疾病所在层次及部位相应 |
3.4.3 针具选择应与患者体质和适应性相合 |
3.4.4 因病施治,注重手法 |
3.4.5 多种针具配合,以求实效 |
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一部分 针具的发展史 |
1. 战国及以前针具的发展 |
2. 战国后至秦汉时期针具的发展 |
3. 内经时代后至建国前针具的发展 |
第二部分 针具材质的发展分析 |
第三部分 针具发展与生产水平的关系 |
第四部分 针具的发展对针刺治疗的影响 |
1. 丰富针刺治疗方法 |
2. 促进针刺理论发展 |
3. 扩大疾病治疗的范围 |
4. 加强针针刺安全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件2:不涉及统计分析证明 |
(7)基于古代文献对赖氏引气归元针法处方原理及用穴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赖氏引气归元针法概述 |
第一节 赖氏引气归元针法研究现状 |
一、赖氏引气归元针法理论研究进展 |
二、赖氏引气归元针法临床研究进展 |
第二节 赖氏引气归元针法与薄氏腹针中引气归元的区别 |
一、理论基础不同 |
二、选用穴位不同 |
三、临床应用不同 |
第二章 赖氏引气归元针法处方主穴用穴原理探析 |
第一节 腧穴配伍概述 |
一、腧穴配伍与针灸处方 |
二、腧穴配伍 |
三、影响腧穴配伍效应的因素 |
第二节 赖氏引气归元针法的形成过程探源 |
一、萌芽阶段 |
二、成熟阶段 |
第三节 引气归元针法分析 |
一、赖氏引气归元之义 |
二、赖氏引气归元之用 |
三、赖氏引气归元之气 |
四、赖氏引气归元之穴 |
第四节 小结 |
一、医道合一,执简驭繁 |
二、本于神元,把握阴阳 |
三、穷极经穴,巧妙组合 |
第三章 引气归元针法处方主穴主治病证及腧穴配伍规律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源文献的选择 |
二、文献条文纳入标准 |
三、文献条文排除标准 |
四、数据的规范化 |
五、文献的管理和数据库的建立 |
六、数据处理和频次统计 |
七、数据分析 |
八、关联规则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中极穴研究 |
二、气海穴研究 |
三、天枢穴研究 |
四、关元穴研究 |
五、归来穴研究 |
第三节 讨论 |
一、引气归元处方主穴主治病证分析 |
二、引气归元针法处方主穴配伍应用规律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8)周德安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针灸“调气止痛方”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周德安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
摘要 |
ABSTRACT |
一、周德安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渊源概述 |
1 秉承学院派 |
2 博采众家长 |
2.1 金针王乐亭 |
2.2 国医大师贺普仁 |
2.3 针灸名家夏寿人 |
2.4 其他老中医的针灸手法 |
2.5 西医影响 |
3 终成自体系 |
二、周德安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概述 |
1 治神 |
1.1 理论基础 |
1.2 临床应用法则 |
1.3 典型病案 |
1.4 治神应用要领 |
2 治痰 |
2.1 理论基础 |
2.2 临床应用法则 |
2.3 典型病案 |
2.4 治痰应用要领 |
3 治痛 |
3.1 理论基础 |
3.2 临床辨证论治体系 |
3.3 典型病案 |
3.4 治痛应用要领 |
4 治风 |
4.1 理论基础 |
4.2 临床应用法则 |
4.3 典型病案 |
4.4 治风应用要领 |
5 治动 |
5.1 理论基础 |
5.2 临床应用法则 |
5.3 典型病案 |
5.4 治动应用要领 |
6 治聋 |
6.1 理论基础 |
6.2 临床应用法则 |
6.3 典型病案 |
6.4 治聋应用要领 |
三、周德安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撷英 |
1 周德安老师治疗遗尿临床经验 |
2 周德安老师治疗尿崩症临床经验 |
3 周德安老师治疗尿潴留临床经验 |
4 周德安老师治疗间质性膀胱炎临床经验 |
5 周德安老师治疗重症肌无力(单纯眼肌型)临床经验 |
6 周德安老师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临床经验 |
7 周德安老师治疗痉挛性斜颈临床经验 |
8 周德安老师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经验 |
9 周德安老师治疗近视临床经验 |
10 周德安老师治疗复视临床经验 |
11 周德安老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临床经验 |
12 周德安老师治疗帕金森临床经验 |
第二部分: 针灸“调气止痛方”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原发性痛经中西医诊治概况 |
1 痛经病因病机 |
1.1 寒湿凝滞 |
1.2 血热滞涩 |
1.3 情志所伤 |
1.4 气血虚弱 |
1.5 肾水虚竭 |
2 中医治疗 |
2.1 内治法 |
2.2 外治法 |
2.3 中医综合治疗 |
3 西医疗法 |
3.1 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 |
3.2 口服避孕药物治疗 |
3.3 其他药物疗法 |
3.4 手术疗法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2 诊疗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脱落标准 |
2.6 剔除脱落病例的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样本例数 |
3.3 随机方法 |
3.4 盲法 |
3.5 治疗方法 |
3.6 观察与评价指标 |
3.7 统计分析方法 |
4 结果 |
4.1 一般情况资料 |
4.2 组间基线比较 |
4.3 VAS疼痛评分量表 |
4.4 中医症状评分 |
4.5 疼痛持续时间 |
4.6 止痛药服药次数比较 |
讨论 |
1 周德安老师针灸“调气止痛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理论基础 |
1.1 辨治思路 |
1.2 选穴依据 |
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3 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穴位刺激配合辅助生殖技术提高妊娠结局的Meta分析及用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穴位刺激治疗女性不孕的理论研究 |
1.1 不孕概述 |
1.1.1 不孕的定义 |
1.1.2 不孕症的临床评估与诊断 |
1.1.3 女性不孕的现代医学发生机制 |
1.2 不孕的西医治疗 |
1.2.1 常用治疗手段 |
1.2.2 辅助生育技术在不孕症中的参与 |
1.3 体外授精—胚胎移殖(IVF-ET)的步骤 |
1.3.1 促排卵方案 |
1.3.2 促排卵药物 |
1.3.3 取卵 |
1.3.4 体外受精及胚胎培养 |
1.3.5 胚胎移植 |
1.4 中医对女性不孕的认识 |
1.4.1 不孕的中医病因病机 |
1.4.2 女性不孕的中医辨证论治及治疗原则 |
1.5 中医在辅助生育中的参与 |
1.5.1 穴位刺激对IVF结局的作用 |
1.5.2 穴位刺激对卵泡及卵巢的作用 |
1.5.3 穴位刺激对性激素的作用 |
1.5.4 穴位刺激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 |
1.5.5 穴位刺激于取卵镇痛及改善情绪中的作用 |
1.6 小结 |
第二章 穴位刺激辅助IVF-ET提高妊娠结局的疗效评价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2.1 提出问题,制订研究计划 |
2.2.2 检索相关文献 |
2.2.3 筛选纳入文献 |
2.2.4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2.2.5 提取纳入文献的数据信息 |
2.2.6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及敏感性分析 |
2.2.7 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2.3. 结果描述 |
2.3.1 文献筛查/收集 |
2.3.2 纳入文献的研究特征 |
2.4. 疗效评价 |
2.4.1 妊娠结局(Pregnancy Outcomes) |
2.4.2 亚组分析 |
2.5. 讨论 |
2.5.1 中医经络穴位刺激改善生殖功能的理论依据 |
2.5.2 文献质量评价 |
2.5.3 穴位刺激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三章 穴位刺激辅助IVF-ET提高妊娠结局的选经用穴规律探讨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检索 |
3.2.2 文献筛选 |
3.2.3 筛选纳入文献 |
3.2.4 提取及数据处理 |
3.3. 分析内容 |
3.3.1 选经用穴数据处理 |
3.3.2 运用规律分析 |
3.4. 结果 |
3.4.1 文献筛查/收集结果 |
3.4.2 纳入文献的研究特征 |
3.5. 取卵镇痛为研究目的的选经用穴分析 |
3.5.1 IVF-ET取卵镇痛常规操作及现况 |
3.5.2 文献的基本特征及干预详情 |
3.5.3 选经用穴分析——取卵镇痛 |
3.6. 讨论 |
3.6.1 穴位刺激辅助IVF-ET改善妊娠结局的选经用穴规律及原则 |
3.6.2 穴位刺激辅助IVF-ET取卵镇痛的选经用穴规律 |
3.7.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调神法在针灸治疗阴虚质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西医对痤疮病因病理的认识 |
1.1.1 痤疮的定义 |
1.1.2 中医病因病机 |
1.1.3 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
1.2 临床治疗痤疮概况 |
1.2.1 中医治疗概况 |
1.2.2 西医治疗痤疮概况 |
1.2.3 目前痤疮病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阴虚体质的认识 |
1.3.1 体质的概念和分类 |
1.3.2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 |
1.3.3 阴虚质的特点 |
1.3.4 阴虚质的形成原因 |
1.4 阴虚体质与痤疮的关系 |
1.5 调神 |
1.5.1 何为调神 |
1.5.2 调神对治疗阴虚质痤疮的临床意义 |
1.5.3 调神法的选穴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一般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器具选抒 |
2.1.4 操作方法 |
2.1.5 观察指标 |
2.1.6 疗效评定标准 |
2.1.7 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2.2 研究结果 |
2.2.1 受试者情况 |
2.2.2 两组治疗前均衡性比较 |
2.2.3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
2.2.4 两组阴虚体质治疗前后转化分差值比较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3.1 调神针选穴的理论依据 |
3.1.1 百会 |
3.1.2 定神针 |
3.1.3 内关 |
3.1.4 神门 |
3.2 灸法治疗阴虚质痤疮的理论依据 |
3.2.1 热证可灸 |
3.2.2 引热下行 |
3.2.3 导热外山 |
3.2.4 阳中求阴 |
3.3 灸法穴位选择的理论依据 |
3.3.1 肺俞 |
3.3.2 膏肓俞 |
3.4 阴虚质的体质调理方案选择意义 |
3.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调气治神法治愈卵巢囊肿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D]. 陀财超(Toh Chai Chau).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朱琏Ⅱ型兴奋针法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研究[D]. 唐莫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结节消散膏治疗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观察[D]. 李琪琪.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5]通元针法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 邹楚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内经》九针针具的发展研究[D]. 凌秋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基于古代文献对赖氏引气归元针法处方原理及用穴规律的研究[D]. 张高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8]周德安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针灸“调气止痛方”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D]. 赵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3)
- [9]穴位刺激配合辅助生殖技术提高妊娠结局的Meta分析及用穴规律研究[D]. 何婉珊(Ho Yuensha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7)
- [10]调神法在针灸治疗阴虚质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潘慧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