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的硒资源及成矿条件初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龙[1](2021)在《表生环境介质中硒与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富硒农业发展方兴未艾。湖北、湖南、陕西、浙江等省富硒区表生环境下的硒主要来源于黑色岩系地层的风化淋溶,黑色岩系富含硒元素的同时具有较高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造成其风化而成的土壤中相关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亦较高,成为制约我国黑色岩系母岩区富硒农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以生态地球化学、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选择―世界硒都‖湖北省恩施市为研究区,以该区表生环境下岩石、土壤、水体(溪水和降水)、农作物中硒与重金属元素的海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根据大地构造和岩相古地理背景,结合硒与重金属元素组合特征和形态分析,首次系统阐明了研究区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介质中硒和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建立了研究区表生环境下元素迁移模式及晚二叠世黑色岩系富硒模式,并首次对研究区不同硒环境效应区居民硒和重金属元素的摄入量进行了定量估算,对降水中硒和重金属元素年通量、溪水对岩土体中硒和重金属的淋失量进行了定量估算,为研究区特色富硒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居民健康水平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我国黑色岩系出露区硒与重金属元素的生态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阐明了研究区沉积岩硒与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含硒量控制因素。研究区主要出露古生界和中生界沉积岩,从岩性上看,硒元素富集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为:黑色岩系、煤系、碳酸盐岩、细碎屑岩、粗碎屑岩。大地构造环境是沉积岩含硒量的主控因素,在拉张构造环境下,幔源硒元素随火山活动来到地表,并被海洋浮游生物吸收同化后随碳质保存于封闭海盆,构建了高硒地层中硒的源-汇体系;有机碳、岩性、氧化还原条件也是沉积岩硒含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二叠系孤峰组岩石硒以有机态为主要赋存状态、残渣态极低,而生物大灭绝期沉积的大隆组岩石残渣态占比大幅提高,说明浮游生物对硒的同化吸收是孤峰期原始富硒机制,而大隆中晚期海洋生态可能遭受破坏,硒大量进入硅酸盐矿物晶格中。研究区岩石Se与Ni、As、Cd、Hg、Cu、Cr、Zn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Pb无显着相关性;岩石Ni、As、Cd、Hg、Cu、Cr、Zn、Pb等8种重金属元素中,仅Pb与Cd无显着相关性,其他重金属元素相互均呈正相关(P<0.01)。黑色岩系的风化淋虑为表生环境带来Se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有害重金属元素。(2)阐明了研究区土壤中硒与重金属等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评价了研究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与全国表层土壤相比,研究区表层土壤中Se、Cd、Co、Mn、F、Na2O、K2O呈极富集状态,Ca O、Sr则极缺乏。聚类分析发现:N、SOC、P、S与Cr、V、Mo、Se、Cd、Ni、Zn、Cu为一类,反映出亲生物元素与Se和相关重金属元素的共生组合关系;Fe2O3、K2O、Al2O3、Mn、As、I、Pb、Ge、Co归为一类,反映出土壤氧化物对相关微量元素的结合作用;Ca O与p H密切相关,土壤酸化与土壤缺Ca有关;F元素受Mg O吸附作用强烈。成土母岩、铁锰氧化物、SOC、粒度等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化学风化强度是控制土壤中元素分布的重要因素。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Z/T0295-2016)》,研究区表层土壤总硒等级为过量、高、适量、边缘和缺乏的分布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5.06%、82.10%、12.59%、0.14%和0.11%。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农用地表层土壤中As、Hg、Pb、Zn、Cr、Cu、Ni等7种元素安全风险较低,优先保护面积占比均在90%以上;土壤Cd元素风险相对较大,优先保护、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面积分别占25.46%、66.48%和8.06%。(3)阐明了研究区稻米、玉米、土豆、红薯、白菜、萝卜、辣椒、茶叶等8种农作物硒与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富硒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8种农作物富硒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稻米(n=189,64.55%)、白菜(n=155,58.06%)、萝卜(n=140,49.29%)、辣椒(n=125,32.80%)、玉米(n=360,29.72%)、茶叶(n=236,25.42%)、红薯(n=186,11.29%)、土豆(n=309,4.85%)。农作物样品中超标重金属元素主要为Cd,超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稻米(40.70%)、辣椒(36%)、玉米(7.78%)、土豆(5.18%)、红薯(4.84%)、白菜(3.87%)、萝卜(3.57%),有11.11%的稻米样品Cr元素超标率,Pb、Hg、As超标率极低。茶叶样品中的As、Cr、Pb、Hg、Cd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农作物对Zn、Cu、Cd富集能力相对较强,对As、Cr、Ni、Hg、Pb富集能力较弱。农作物可食部分Se、Ni、Mo、Cd含量与其根系土相应元素呈显着正相关(P<0.01),主要受控于二叠系富硒母岩;茶叶中Zn和萝卜中As与根系土相应元素呈负相关(P<0.01),可能因农作物中Se与Zn、As元素的拮抗作用导致。(4)阐明了研究区大气降水和溪水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估算厘定了大气降水对土壤中硒与重金属的贡献量以及溪水对岩土体元素的淋溶量。聚类分析表明,大气降水样品中As、Hg、Se关系密切,与煤燃烧最易挥发的痕量元素组合相关;Pb、Zn、Mn为一类,与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排放有关。溪水样品中Fe和Mn相关性最高,与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有关;Se、Mo、Cd为一类,与其淋溶的岩土体具有极好的元素地球化学继承性。研究区降水和溪水总体较清洁,但以硒过量区溪水为饮用水源,可能造成人体硒暴露量超标。经估算,研究区溪水每年从岩土体中带走的Se元素约6323kg,高于降水Se的年贡献量643kg。岩土体中As、Cu、Zn、Cd、Pb元素的溪水年淋失量与降水年贡献量之比分别为1.18、1.28、0.88、4.33、0.15,Cu、Zn、As元素保持相对平衡,Cd流失严重;Pb淋失有限,可能与弱碱性溪水中Pb可迁移性较差有关。(5)初步建立了研究区岩石-土壤(水体)-植物中硒与重金属元素的迁移模式,提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建议。研究区岩石因构造运动暴露于地表后,其中的水溶态、离子交换态Se与重金属元素受降水淋溶可直接进入表生环境的土壤和水体中,风化残余物中强有机结合态、残渣态等惰性态占比则相对增加。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土壤中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的元素,表层土壤中Cu、Zn、Pb、As、Hg的惰性态是主要赋存形态,Cd在土壤中的主要形态为离子交换态,生物利用率高,导致农作物中Cd超标相对严重。此外,煤等化石燃料对大气中As、Hg、Se、Pb、Mn、Zn等有较大的贡献,相关元素随降水进入土壤和地表水环境中,也可以参与生物球化学循环。研究区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各形态含量与其全量、SOC、p H关系密切。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地质背景,降低其全量可操作性不强,适当调整土壤p H值、增施有机肥,是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的有效措施。(6)根据研究区饮食结构,通过安全限值(MOS)法估算了研究区不同硒环境效应区居民通过农作物膳食对硒和相关元素的摄入量,评价了其生态效应。对研究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摄入量进行了估算厘定,以当地种植的大宗农作物为主要膳食来源,硒过量、高硒和硒适量区成年居民Se摄入量分别约为427.4μg/d、75.6μg/d、25.9μg/d,硒过量区居民可能存在Se摄入过高风险;高硒区居民Se摄入量和全区居民Cu、Zn摄入量接近RNI(推荐摄入量);全区居民Cr和硒过量区居民Mo元素摄入量较高。农作物中稻米对人体Se与相关重金属元素摄入量贡献最大,减少硒过量区稻米种植面积或种植低富集重金属的稻米品种是降低研究区重金属生态风险的有效途径。对给出暂定阈值的5种重金属进行了摄入量估算,全区成年居民As、Ni、Pb、Hg元素摄入量远低于TDI(每日耐受摄入量),不存在膳食暴露风险,Cd元素摄入量超限值。但研究区高硒土壤区居民尿NAG等指标表明Cd、Cr、Mo未对人体健康产生显着危害,可能因Se对Cd、Mo、Cr等重金属的拮抗作用导致。因此,可适当提高研究区高硒土壤区人群Cd、Mo、Cr的暴露剂量限值。
李雪娇[2](2017)在《铜阳极泥中硒浸出理论及新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铜阳极泥产自于铜电解精炼工艺,是提取稀散金属和贵金属的重要原料。一般处理铜阳极泥时先要进行预处理脱硒,一方面可以避免分散,提高硒的回收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贵金属提取工艺复杂化。目前,脱硒方法主要包括火法和湿法两种工艺,火法工艺可以高效脱除硒,但能耗高,环境污染大,逐渐被湿法取代。现有的湿法工艺亦存在硒浸出率低、贵金属分散、设备腐蚀严重、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因此,探究硒的浸出机理并开发全新的从铜阳极泥中浸出硒的工艺十分重要。本文以高镍铜阳极泥和高铅铜阳极泥为原料,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铜阳极泥中硒的赋存状态,对硒浸出的热力学以及浸出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常压混酸浸出阳极泥的工艺并探究其动力学。根据硒的浸出机理,利用硝酸的循环氧化特性,提出了密闭浸出铜阳极泥的新工艺。首先,采用粒度分析、XRF分析、定量分析、XRD分析、SEM-EDS分析等手段分别对高铅铜阳极泥和高镍铜阳极泥原料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重点研究了硒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高镍铜阳极泥中的主要物相有金及其合金、氧化镍、硫酸铜、硫酸钡、硫酸铅以及铜银硒化物。铜银硒化物主要为环状碎片,化学式可近似为CuxAgySe(x=0.17~2.60,y=0.09~1.56),其平均值为Cu1.02Ag0.53Se。高铅铜阳极泥中主要物相有金及其合金、硫酸铅、硫酸钡、硫酸铜以及铜银硒化物,物相之间经常交生包裹。铜银硒化物中有时含有少量的金,亦常附着有硫酸铅、硫酸钡等物相,其形态各异,有环状碎片、管状以及球状。与高镍铜阳极泥相比,其银含量较高,而铜含量较低,化学式可近似为 CuxAgySe(x=0.15~1.82,y=0.99~2.83),其平均值为 Cu0.70Ag1.8sSe。而后,利用 FactSage 软件绘制了 298 K(25℃)和 363 K(90℃)下 Se-H20 系、Se-Cu-H20系和Se-Ag-H20系的电位-pH图,用热力学方法分析硒的浸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铜比银和硒更易从硒化物中浸出;硒化物在氧化为可溶的Se(IV)的过程中经过中间产物硒单质;Se(IV)的电位较高,必须加入强氧化剂才能实现硒的浸出;升温热力学研究表明,温度的升高对铜的浸出几乎没有影响,但有利于银和硒的浸出。在热力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探究阳极泥浸出过程中铜、银、硒的浸出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运用XRD和SEM-EDS分析浸出过程中的物相变化,研究了硒在浸出过程中的物相转变过程。结果表明,硒的浸出先慢后快,50 min时浸出率仅为17.65%,在后110 min迅速增加至98.34%。硒化物的浸出分为三个阶段,阳极泥原料中的铜银硒化物首先转变为硒化银,继而转变为硒单质,最后硒单质进一步氧化,以亚硒酸根的形式进入溶液。其物相转变方式如下:Cu-Agselenide→Ag2Se→Se0→SeO32-。在浸出过程中,中间产物硒单质的形成是导致硒的浸出速率先慢后快的主要原因。研究常压混酸浸出硒的工艺并探究其最优化条件。结果表明,高镍铜阳极泥的最优化条件为:硝酸浓度0.5 mol·L-1,硫酸浓度2.0 mol·L-1,固液比0.25 g·mL-1,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3.0 h。在最优化条件下,铜、银、硒的浸出率分别为99.22%、79.37%和97.79%。浸出过程中的物相分析表明,高镍铜阳极泥中硒化物先氧化为中间产物硒单质,再浸出进入溶液。高铅铜阳极泥的最优化条件为:硝酸浓度1.0mol·L-1,硫酸浓度2.5mol·L-1,固液比0.20g·mL-1,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2.5h。在最优化条件下,铜、银、硒的浸出率分别为98.37%、84.36%和96.54%。动力学研究表明,浸出反应速率与搅拌速度无关,与反应温度、硝酸浓度和硫酸浓度有关。对银的浸出动力学研究表明:银的浸出反应活化能为80.4 kJ·mol-1,为化学反应控制,硝酸和硫酸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47和0.36。对硒的浸出动力学研究表明:硒的浸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浸出反应活化能为103.5 kJ·mol-1,为化学反应控制,硒的浸出速率与硫酸的浓度无关,硝酸的反应级数为0.56。第二阶段的浸出反应活化能为30.6 kJ·mol-1,为化学反应和扩散混合控制。硝酸浓度对硒的浸出速率影响较小,当硫酸浓度低于0.75 mol·L-1时,硫酸的反应级数为0.21,当硫酸浓度高于0.75 mol·L-1时,反应级数为-1.24。提出密闭浸出铜阳极泥的新工艺,该工艺利用了硝酸的循环氧化特性,可以在硝酸用量极低的情况下高效地浸出硒,且浸出压力和温度较低,经济效益好。高镍铜阳极泥的最优化条件为:浸出温度115℃,浸出压力0.1MPa,固液比0.20g·mL-1,硝酸浓度0.070 mol·L-1,硫酸浓度2.0 mol·L-1,浸出时间2.0 h。在最优化条件下,铜、银、硒的浸出率分别为99.35%、79.13%和99.23%。对不同硝酸浓度下高镍铜阳极泥的浸出渣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当没有硝酸参加反应时,难以浸出阳极泥中的硒;当硝酸含量不充足(0.025 mol·L-1)时,铜优先浸出,浸出渣中主要含有硒化银和硒单质,说明铜比银更易从硒化物中浸出,且硒单质为硒化物氧化浸出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当硝酸含量充足(0.070 mol·L-1)时,浸出渣中几乎不含有硒。高铅铜阳极泥的最优化条件为:浸出温度115℃,浸出压力0.1MPa,固液比0.15g·mL-1,硝酸浓度0.090mol·L-1,硫酸浓度2.5 mol·L-1,浸出时间1.5 h。在最优化条件下,铜、银、硒的浸出率分别为99.62%、77.52%和 98.68%。采用氯化钠沉银—萃取脱铜—亚硫酸钠还原硒的工艺对含有铜、银、硒的浸出液进行分离回收。萃取脱铜的最优化条件为:溶液pH值1.25,LIX 984N萃取剂浓度20%,相比2:1,萃取时间l0min。最优化条件下铜的萃取率为97.31%。对脱铜后的浸出液进行硒的还原,最优化条件为:亚硫酸钠浓度30g·L-1,硫酸浓度2.0 mol·L-1,温度80℃,反应时间10 min。最优化条件下,硒的还原率为99.09%。还原产物中硒的含量为99.36%,主要以硒单质的形式存在。
乌新平,吴冰[3](2016)在《我国稀散元素硒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硒是一种稀散非金属元素,工业上主要以有色冶炼和化工企业的中间物料为富集和回收原料。目前,硒在电子、冶金等领域的用途及需求日益广泛。本文介绍了硒元素的发现、应用及资源概况,阐述了我国有色冶炼行业中硒的分析方法、提取技术及纯化工艺,探讨了硒综合回收的发展方向。
杨润德[4](2016)在《镍钼矿冶炼烟尘中提取硒、砷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镍钼矿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多金属复合矿,现有的镍钼矿处理多采用火法与湿法相结合的工艺,在火法焙烧镍钼矿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烟尘的常年堆积,不仅造成了有价元素的大量流失,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论文在系统分析确定烟尘中硒、砷、硫的物相赋存形态的基础上,提出了烟尘预脱硫-氢氧化钠浸出-浸出液还原提取硒-提硒后液回收砷的全湿法新工艺,经过系统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烟尘采用煤油热萃/热滤/冷析工艺脱硫,在130℃,烟尘/煤油为1/5,热萃搅拌30 min后热滤/冷析,脱硫率达到了92.74%,实现了烟尘中单质硫的有效脱除。(2)脱硫烟尘NaOH浸出硒/砷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在C[NaOH]=4 mol/L,液固比5/1,浸出时间40 min,室温的条件下,硒和砷的浸出率分别达到了98.54%和99.02%;通过浸出动力学研究,得出硒和砷的浸出动力学方程分别为1-2/3R-(1-R)2/3=118.60e-2.10207/RT·t,1-2/3R-(1-R)2/3=769.38e-2.73924/RT·t,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7.477 kJ/mol和22.774 k J/mol,得出硒和砷的浸出过程受扩散控制。(3)浸出液中还原硒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浸出液pH=10.75,温度95℃,搅拌速率300 r/min,亚硫酸钠加入系数β=3.25,时间180 min的条件下,硒的还原回收率达到99.01%。(4)提硒后液中的砷采取沉淀硫化砷-氧化脱硫-酸性沉砷工艺制取纯净的As2O3粉末。沉淀硫化砷具体方法:向提硒后液中缓慢加入浓H2SO4,搅拌速率300 r/min,待溶液pH为34之间时停止加入浓H2SO4,继续搅拌反应5 min后过滤烘干,可得到较为纯净的硫化砷;氧化脱硫的较优工艺条件为:5 g硫化砷粉末,液固比20/1,75℃水浴加热,搅拌速率600 r/min,加入NaOH粉末调节溶液pH=8.5,以0.5 rpm的速度加入30%的H2O2 50 ml,滴加H2O2结束后继续反应30 min过滤,氧化脱硫率为94.08%;酸性沉淀氧化砷较优工艺条件为:砷的浓度大于60 g/L,固体亚硫酸钠加入系数β′=1.15,加入浓H2SO4调节溶液pH=0,密封静置24 h后过滤,砷的回收率达到91.1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综合回收了镍钼矿冶炼烟尘中的硒和砷,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了环保节能、绿色循环的冶金目的,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李倩[5](2013)在《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工艺及理论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钴、硒的广泛应用,需求量急剧增加。而我国钴、硒资源相对匮乏,如何从复杂二次资源中提高回收率已迫在眉睫。湿法冶金因具有选择性好和能耗低等优点,已成为回收钴、硒的主要工艺。同时在实际生产模拟及优化工艺过程中建立准确可靠的控制对象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收入项和支出项的比较、模型设计参数的合理计算以及终点成分的预测仍是难点。本文针对富钴和富硒物料的特性,深入进行湿法处理过程中的热力学、动力学分析和优化工艺实验设计等研究,构建了湿法处理两种物料过程中的有价元素分配模型,对有价元素的具体走向及分布状况进行分析,为该类湿法工艺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论如下:系统分析了富钻物料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过程的热力学。硫酸浸出富钻物料中的金属氧化物反应趋势为:MnO>CoO>NiO> ZnO>Cd2O3> CuO> Fe2O3;控制pH值和温度可实现优先沉铜;沉锰铁过程中,过硫酸钠优先氧化铁,可实现锰、铁的选择性沉淀;提高pH值和温度,有利于钴的沉淀回收。煤油脱除富硒物料中的单质硫,温度应达到95℃以上;提高pH值和温度,有利于硒的氧化浸出;亚硫酸钠还原过程中,溶液初始酸度越大,亚硫酸钠还原硒的趋势越大,越有利于硒的还原析出。系统研究了富钻物料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优化工艺。硫酸浸出富钴物料,Co、Zn、Cd、Ni、Cu、Mn、Fe和Pb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7.99%、91.79%、96.20%、87.31%、91.20%、89.19%、67.09%和0.14%;硫化钠除铜,Cu的沉淀率达到99.93%;过硫酸钠氧化水解沉锰铁,Mn和Fe的浓度分别降至0.0005g/L和0.0018g/L;过硫酸钠沉钴,Co的沉淀率达到99.81%,沉钴产品为CoO(OH)(羟基氧化钴),Co含量高达45.56%。整个富钴物料处理工艺过程中,Cu、Mn、Fe和Co的直收率分别为88.58%、89.09%、70.01%和93.58%。煤油脱硫富硒物料,单质硫的脱除率达到97.8%;氧化酸浸脱硫富硒物料,Se和Fe的浸出率分别为97.76%和12.20%;亚硫酸钠还原沉硒,Se的还原率为99.7%,沉硒产品为单质Se,其含量高达99.63%。整个富硒物料处理工艺过程中,S、Fe和Se的直收率为97.8%、92.84%和98.46%。系统研究了酸浸富钴物料和富硒物料的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富钴物料中Co、Zn和Cu的浸出反应为未反应收缩核扩散控制过程,三者有较强的关联性。Co、Zn和Cu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69kJ/mol、6.69kJ/mol和5.98kJ/mol,化学反应级数分别为0.74、0.41和0.32;粒度级数分别为-1.44、-1.04和-0.84;Co、Zn和Cu的浸出动力学方程分别为:富硒物料中Se的浸出反应为化学反应控制过程,Fe的浸出曲线不符合化学反应控制模型,两者关联性不强。Se的表观活化能为39.50kJ/mol,化学反应级数n1为0.15,化学反应级数n2为0.95,粒度级数为-0.16。Se的浸出动力学方程为:构建了富钴和富硒物料在湿法处理过程中的有价元素分配模型,模型预测的整体分配质量和整体分配比例可以定量预估实验结果,表明有价元素分配模型可用于该类湿法工艺模拟优化控制;有价元素在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过程中的具体分配走向如下:富钴物料中已回收铜、锰、铁、钻元素的单步工序回收率和直收率分别为99.93%和89.36%、99.95%和89.89%、99.69%和70.16%、99.98%和95.38%,铅元素均为99.88%。铅、铜、锰、铁和钴的分配比例分别为99.88%、89.36%、89.85%、70.16%和95.38%。未回收的95.66%的锌、93.35%的镉和85.80%的镍存于沉钻后液中,10.74%的镍进入到硫酸浸出渣中。富硒物料中已回收铁、硒元素的单步工序回收率和直收率分别为93.03%和92.78%、99.93%和98.05%,硫元素均为99.90%,铁、硒和硫的分配比例分别为92.77%、98.06%和98.06%。本论文图153幅,表61个,参考文献303篇。
朱东晖[6](2010)在《河南省铝土矿资源潜力评价与勘查开发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河南省铝土矿资源丰富,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位,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西部三门峡一郑州一平顶山之间的三角地带。含矿岩系为上石炭统本溪组,分布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是河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氧化铝和电解铝产量均居全国第一。随着铝工业的飞速发展,铝土矿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铝工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本文以河南省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区域矿床地质资料的研究分析为基础,建立了陕县支建、渑池县曹窑煤矿深部和贾家洼西段等三个典型铝土矿床的成因和成矿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河南省区域铝土矿成因、成矿规律、铝土矿床分布、成矿地质背景和矿体特征等因素,总结了区域铝土矿资源潜力评价要素指标,建立了河南省区域铝土矿床成矿模式。对各种评价要素进行了分类和地质统计分析,确定了Al2O3、A/S和矿层厚度等三个连续变量,并以岩相古地理、区域铝土矿床数量和地层三个离散型变量作为预测变量;计算了各预测区的成矿有利度,对预测区进行了优选。在预测分区优选的基础之上,采用地质体积法估算了河南省铝土矿预测资源量:埋深300m以浅的资源潜力334-1为11.96亿吨;埋深300500m的资源潜力334-2为12.19亿吨;埋深5001000m的资源潜力334-3为31.42亿吨;合计全省埋深1000m以浅的铝土矿资源潜力为55.57亿吨。以此为基础,对河南省铝土矿资源承载力和资源保障程度进行了分析;以提高河南省铝土矿资源保障程度和确保河南省铝工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从政策和技术两个层面提出了河南省铝土矿资源勘查开发战略:①开展深部铝土矿的勘查开发工作;②多手段综合找矿;③在产业政策上规范铝土矿勘查开发准入条件;④提高铝土矿回采率;⑤利用高硫矿石和低品位矿石;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考虑使用境外矿石;⑦利用新工艺,提高铝土矿资源利用效率.
吴柏林[7](2005)在《中国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地质与成矿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后生蚀变及流体地质地球化学、砂岩铀矿形成中的有机地质作用特征为研究重点,并结合成矿作用及其演化的动力学作用、成矿作用过程的定年、古气候环境的演变、成矿物质来源、铀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理等共七个方面对中国西北地区典型砂岩型铀矿(鄂尔多斯、吐哈、伊犁地区)有机—无机地质成矿作用及其演化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和矿床类型的演化特征;提出了世界主要砂岩型铀矿产铀盆地的六种演化模式;并对水成铀矿成矿理论及找矿方法、思路阐述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和新的认识。 对于流体地质作用,作者应用蚀变矿物学及包裹体地球化学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基底蚀源区、成岩、氧化、漂白和绿色蚀变、矿化、原生岩石(还原带)带等流体的成分、物理化学性质,C、H、O、S同位素进行了揭示。认为成矿作用流体并非来自深部基底,而是源自于浅部常温的大气降水;但深部来源的气态有机质却是东胜矿床漂白蚀变、绿色蚀变及铀矿化的重要原因,也是成矿流体具低温热液性质的主要起因。成岩期流体一般矿化度较高,温度也偏高,其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此阶段硫酸盐还原细菌作用还原SO42-是H2S及相应黄铁矿形成的重要原因。氧化蚀变流体铀含量低,含有机质成分少,矿化度和温度均较低;经氧化蚀变流体作用后的岩石其Th/U,Ra/U比值达大的峰值。漂白蚀变流体性质为还原强酸性,经漂白蚀变流体作用后的岩石其高岭石含量高,Th/U、∑烃含量达大的峰值;而Orgc、∑Fe明显偏低。在矿化蚀变阶段,流体或其蚀变岩石中U、Orgc、Mo、Re、δD、δ18O含量最高,Th/U比值最低,流体性质为(中性~弱碱性)—(弱还原~还原)。绿色蚀变为强还原强碱性,此阶段温度、PH均达大的峰值,Eh、δ34S达低的峰值。吐哈和伊犁矿区缺少明显的漂白和绿色蚀变,表明东胜矿床成矿作用流体相比前两个地区曾达到强还原性阶段。这也是东胜矿床和吐哈,伊犁矿床的一个重大差别。 关于有机地质作用特征。东胜矿床气态有机质作用特征明显,固体有机质作用次之;伊犁地区生物细菌作用特征明显,气态有机质作用次之;吐哈地区则是固体有机质、气态有机质、生物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吐哈、伊犁矿区固体有机质主要是镜煤;东胜矿床则为含沥青质的镜煤有机质,约含2%~10%的沥青质成分。干酪根类型东胜、吐哈为Ⅲ型(即腐殖型),但由于生物细菌作用,伊犁矿区有机质具一定腐泥型特征;有机质成分源于陆相高等植物。干酪根形成环境吐哈、伊犁矿区为成岩作用阶段,而东胜地区为深埋后生作用阶段(油气生成阶段)。有机质分解后产生的黄腐酸和腐殖酸是铀迁移的重要载体;铀被在还原环境下腐殖质分解产生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还原而御载沉淀富集。三个矿区广泛发育的碳酸盐化主要是由固体有机质脱羧基作用造成,但是东胜矿床碳酸盐化也有煤型气作用的特征。 由于矿区所在盆地的后期改造抬升、油气逸散充注、古气候的干热演化以及铀成矿这四种地质作用结果的年代特征具有相似的吻合性,且地球动力学作用造成了油气藏的迁移,充注,形成强的还原环境、有利的干热古气候条件以及提供了铀沉淀反应所需的还原剂。所以,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并不是孤立发生的,是在统一的动力学背景下有机—无机共同作用的结果。故而,气态有机质圈闭构造(新构造褶皱、断裂、岩性岩相界面等)是成矿有利的因素;气态有机质的逸散方向有利于砂岩型铀矿的形成。 新构造褶皱和断裂(盖层断裂、复活性基底断裂)造成地下水流速、流向等动力机制的改变,以及促使深部气态有机质沿断裂的迁移、扩散,它们是吐哈、伊犁矿区铀矿化主要的赋矿场所。东胜矿区则主要是基底复活性断裂(气态有机质的主要通道)控矿。东部中晚侏罗世、晚白垩-古新世、中新世地层的抬升造成气态有机质向上、向北的扩散运移是东胜矿床“板状”矿体及漂白蚀变形成的主要因素。而西部在晚侏罗-早白垩纪、晚白垩-古新世、中新世期间地层的抬升造成气态有机质向东部顺地层的扩散运移是东胜矿床绿色蚀变及“似卷状”矿体形成的重要因素。 对于成矿物质来源,由于含矿层本身是高铀背景值地层,加上氧化作用、漂白作用等造成岩石
冯彩霞[8](2004)在《扬子地块周边(?)、P硅岩建造中硒的富集机理对比研究 ——以渔塘坝、紫阳富硒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自然界中存在一套由硅质岩、泥质岩/页岩或板岩、碳酸盐岩和粉砂岩组成的沉积建造,并以富含有机质和菌藻微生物等为特征,沉积厚度较大,岩石类型以硅岩为主,称之为“硅岩建造”。硅岩建造中的硅质岩不仅是许多重要矿种(如金、硒、铀、钒、磷、锰、铂族元素、重晶石和黄铁矿等)的赋存层和含矿岩系的重要岩类,而且由于它形成于特定的地球化学条件下,能够反映出某些沉积相带特殊的地质背景,另外,硅质岩本身就是一种生物岩,对探讨生物成岩、成矿作用有重要意义。所以对硅岩建造及其内硅质岩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因此,本论文选择扬子地块周边寒武系(南秦岭紫阳硒富集区)、二叠系(湖北恩施双河渔塘坝硒矿床)富硒硅岩建造为研究对象。 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学以及流体包裹体等方法从含硒规律、岩石成因、沉积环境、成矿流体性质等方面,分别对对两个不同时代或不同层位的富硒硅岩建造开展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并从矿物学、包裹体成分及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对渔塘坝硒矿床的成因作了探讨。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 1 渔塘坝硒矿区和紫阳硒富集区富硒硅岩建造岩石以硅质岩为主,硅质岩中SiO2含量范围分别为64.2%~95.84%和63.62%~95.24%。同时包括部分碳质硅质岩、碳质页岩和碳、硅板岩及含腐泥层的石煤;渔塘坝硒矿床硅质岩中Se含量大于80ug/g的样品均采自下二叠统茅口组的硅质岩段内,紫阳下寒武统硒富集体中硅质岩中硒的含量最高(可达278ppm)。 2 微量元素研究表明,两地区富硒硅质岩中均含有较高的Cu、Ni、V、As、Sb、Cr,且U/Th>1。在U-Th、Zr-Cr和P2O5-Y相关图以及Fe-Mn-(Cu+Co+Ni)三角图上,两研究区内硅质岩样品点均落于热水沉积区。渔塘坝硒矿区硅质岩的REE总量较低,平均为38.9×10-6,紫阳硒富集区硅质岩REE总量除个别较高(达110×10-6以上)外,总体也较低(12.0-37.6)×10-6;另外,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看,两地区硅质岩均有较明显的Ce负异常,且Eu从无明显Eu异常到出现正Eu异常。都反映出热水沉 积硅质岩的特征。从Si和。同位素组成来看,两个地区硅质岩的6 3051和61“0值 也总体位于热水成因硅质岩区域内。根据隧石一水的氧同位素分馏方程计算得知,两 研究区硅质岩的形成温度分别为46℃一72℃和78.6℃一126.20℃。 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两地区富硒硅质岩均来自热水沉积作用。另外,渔塘坝硒 矿区硅质岩中Cr含量较高,且存在腕足类生物化石;紫阳硒富集区硅质岩中Ba及 有机质含量较高,且存在叶琳生物标志化合物。结合两地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渔塘 坝地区6’3C为正值,可能和上扬子区早、晚二叠世之间多期次喷发的火山活动,造 成地球史上二叠纪生物大灭绝有关:紫阳地区6‘3c为负值,说明碳同位素来源于沉 积有机物质),暗示两地区硅质岩的成因可能与火山沉积作用有关,且在成岩过程中 有部分生物的参与。3渔塘坝赋矿硅质岩硫同位素组成具有较高的负值,表明矿床形成于缺氧的海盆内; 紫阳硒富集区形成黄铁矿的硫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4系统研究了渔塘坝硒矿区硒的矿物学,显示硒以自然硒、独立矿物、类质同像及有 机吸附四种形式赋存于矿床中。废弃石煤堆中的自然硒矿物,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 动共同干预的结果,并非石煤的缓慢自燃的结果。5对研究区成矿流体中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密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两 地区的流体包裹体以原生包裹体为主,数量较多且形态复杂;研究区(渔塘坝硒矿 和紫阳硒富集区)成矿流体处于中一低温( 190一250)℃和(120一155)’C条件。渔塘坝硒矿 区石英和方解石包裹体内的流体盐度分别为(59一10.1)不F召%和(3,9一4.5)砰百%,紫阳硒 富集区流体盐度为(l .2一2.8)环省%,后者流体盐度明显低于前者。流体密度经计算分 别为0.79一0.929/em,和0.69一0.96 g/cm3。 重点对渔塘坝硒矿一区的石英和方解石包裹体进行了拉曼光谱成分测试,结果显 示:包裹体成分以HZO和NZ为主,含少量CH4、CZH4、CZH6、C3HS、C4H6和C6H16 等成分,说明成矿溶液介质主要为具有还原性质的水溶液,其成矿条件具还原性的 特点。6渔塘坝硒矿区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研究表明,即富硒成矿流体为中低温(190一250)℃、 压力平均为60Mpa。成矿早期户2卜左论:相对较低,瓜较高,且声对及:>l,有利于 硫化物沉淀在成矿主阶段,随着硫化物的沉淀,乃和介:相应增大,且fO:较高。 高的fO:阻止了硒进入硫化物,而有利于硒化物的形成。7系统研究了富硒硅岩建造的沉积环境和构造环境特征,认为渔塘坝硒矿床中富硒硅 质岩主要形成于浅海滞留的盆地沉积环境,紫阳下寒武统硅质岩沉积环境属于深水 滞留沉积环境;渔塘坝硒矿床主要形成于拉张的断陷盆地中,紫阳硒富集体则形成 于拉张的裂谷环境。
冯彩霞,刘家军,刘燊[9](2002)在《我国的硒资源及成矿条件初论》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扬子地台周边∈、P"硅岩建造"中独立矿床(渔塘坝独立硒矿床)以及拉尔玛金-硒矿床和西南、秦岭地区黑色岩系中高Se地层的发现,"硅岩建造"中Se的超常富集机制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我国的硒资源及成矿条件初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的硒资源及成矿条件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1)表生环境介质中硒与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表生环境中的硒 |
1.2.2 硒与重金属的关系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
1.6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 |
2.1.2 地形地貌、气候与水文 |
2.1.3 地质背景 |
2.1.4 土壤类型 |
2.1.5 土地利用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2.2.2 样品分析测试 |
2.2.3 数据处理与制图 |
第3章 沉积岩中硒与重金属地球化学研究 |
3.1 岩石中元素地球化学 |
3.1.1 岩石硒与重金属元素分布 |
3.1.2 岩石硒与重金属组合特征 |
3.2 富硒地层分布特征 |
3.3 岩石含硒量控制因素探讨 |
3.3.1 构造背景与沉积环境 |
3.3.2 有机碳的吸附 |
3.3.3 岩性的影响 |
3.3.4 沉积水体氧化还原条件 |
第4章 表层土壤硒与重金属地球化学研究 |
4.1 土壤元素背景值 |
4.2 土壤元素组合特征 |
4.2.1 元素聚类分析 |
4.2.2 不同土壤单元的元素组合 |
4.3 土壤地球化学质量评价 |
4.3.1 硒元素地球化学评价 |
4.3.2 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评价 |
4.4 土壤中硒与重金属元素含量控制因素探讨 |
4.4.1 成土母岩 |
4.4.2 化学风化 |
4.4.3 土壤SOC和相关氧化物含量 |
第5章 农作物(植物)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
5.1 农作物元素含量与分布 |
5.2 农作物富硒情况评价 |
5.3 农作物安全性评价 |
第6章 大气降水和溪水中硒与重金属等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
6.1 大气降水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1.1 降水中元素分布 |
6.1.2 降水中元素的年通量估算 |
6.2 溪水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1 溪水中元素分布 |
6.2.2 溪水对岩土体元素的淋溶量估算 |
第7章 不同表生环境介质中硒与重金属元素的循环及生态效应研究 |
7.1 岩石中硒与重金属的形态特征 |
7.1.1 岩石中硒元素的形态特征 |
7.1.2 岩石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特征 |
7.2 表层土壤中硒与重金属形态特征 |
7.2.1 土壤中硒元素的形态特征 |
7.2.2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特征 |
7.3 土壤垂直剖面元素分布特征 |
7.4 土壤-植物体中元素的迁移规律 |
7.4.1 农作物对土壤元素的生物富集特征 |
7.4.2 根系土壤与农作物中元素的相关性 |
7.5 当地居民硒与相关元素摄入量估算 |
7.5.1 硒与人体相关必须微量元素摄入量估算 |
7.5.2 重金属元素摄入量估算 |
7.6 硒与重金属从岩石-土壤(水体)-植物体的的迁移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铜阳极泥中硒浸出理论及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铜阳极泥概述 |
1.1.1 铜电解精炼及阳极泥的形成 |
1.1.2 铜阳极泥的化学组成 |
1.1.3 铜阳极泥的物相组成 |
1.2 铜阳极泥的处理方法 |
1.2.1 传统火法处理工艺 |
1.2.2 湿法处理工艺 |
1.2.3 选冶联合处理工艺 |
1.2.4 阳极泥处理新技术 |
1.3 硒的概述 |
1.3.1 硒的性质 |
1.3.2 硒的用途及需求状况 |
1.3.3 硒的资源及利用现状 |
1.4 铜阳极泥中硒的回收 |
1.4.1 火法处理回收铜阳极泥中的硒 |
1.4.2 湿法处理回收铜阳极泥中的硒 |
1.4.3 存在的问题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试剂 |
2.4 分析与检测 |
2.4.1 粒度分析 |
2.4.2 化学成分分析 |
2.4.3 物相分析 |
第3章 铜阳极泥的工艺矿物学 |
3.1 高镍铜阳极泥的工艺矿物学 |
3.1.1 粒度分析 |
3.1.2 化学成分分析 |
3.1.3 XRD分析 |
3.1.4 物相组成研究 |
3.2 高铅铜阳极泥的工艺矿物学 |
3.2.1 粒度分析 |
3.2.2 化学成分分析 |
3.2.3 XRD分析 |
3.2.4 物相组成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4.1 电位-pH图的绘制原理及方法 |
4.1.1 电位-pH图的绘制原理 |
4.1.2 电位-pH图的绘制方法 |
4.2 硒的电位-pH图 |
4.2.1 Se-H_2O系电位-pH图 |
4.2.2 Se-Cu-H_2O系电位-pH图 |
4.2.3 Se-Ag-H_2O系电位-pH图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硒在浸出过程中的物相转变 |
5.1 实验原料及装置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装置 |
5.2 浸出实验 |
5.3 铜银硒化物的氧化还原电势分析 |
5.4 硒在浸出过程中的物相转变 |
5.4.1 铜银硒化物到硒化银 |
5.4.2 硒化银到硒单质 |
5.4.3 硒单质到亚硒酸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铜阳极泥的常压混酸浸出实验研究 |
6.1 高镍铜阳极泥常压混酸浸出实验研究 |
6.1.1 硝酸浓度的影响 |
6.1.2 硫酸浓度的影响 |
6.1.3 固液比的影响 |
6.1.4 浸出温度的影响 |
6.1.5 浸出时间的影响 |
6.1.6 浸出过程中的物相变化 |
6.2 高铅铜阳极泥的常压混酸浸出实验研究 |
6.2.1 硝酸浓度的影响 |
6.2.2 硫酸浓度的影响 |
6.2.3 固液比的影响 |
6.2.4 浸出温度的影响 |
6.2.5 浸出时间的影响 |
6.2.6 浸出渣成分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铜阳极泥浸出的动力学研究 |
7.1 浸出过程的动力学原理 |
7.1.1 浸出过程的反应步骤 |
7.1.2 浸出过程的反应模型 |
7.1.3 反应活化能的计算 |
7.2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实验研究 |
7.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7.2.2 搅拌速度的影响 |
7.2.3 硝酸浓度的影响 |
7.2.4 硫酸浓度的影响 |
7.3 银的浸出动力学研究 |
7.4 硒的浸出动力学研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铜阳极泥的密闭浸出实验研究 |
8.1 密闭体系下的循环氧化浸出原理 |
8.2 高镍铜阳极泥密闭浸出实验研究 |
8.2.1 浸出温度的影响 |
8.2.2 浸出压力的影响 |
8.2.3 固液比的影响 |
8.2.4 硝酸浓度的影响 |
8.2.5 硫酸浓度的影响 |
8.2.6 浸出时间的影响 |
8.2.7 不同硝酸浓度下浸出渣的物相变化 |
8.3 高铅铜阳极泥密闭浸出实验研究 |
8.3.1 浸出温度的影响 |
8.3.2 浸出压力的影响 |
8.3.3 固液比的影响 |
8.3.4 硝酸浓度的影响 |
8.3.5 硫酸浓度的影响 |
8.3.6 浸出时间的影响 |
8.3.7 浸出渣成分分析 |
8.4 含有铜、银、硒的浸出液处理 |
8.4.1 铜的萃取 |
8.4.2 硒的还原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目录 |
(3)我国稀散元素硒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硒的概况 |
1.1 硒的应用 |
1.2 硒的资源 |
2 硒的分析方法 |
2.1 分析矿石中的硒——原子荧光光谱法 |
2.1.1 直接法 |
2.1.2 间接法 |
2.2 分析中间物料中的硒——容置法 |
2.3 粗硒的测定方法 |
2.4 高纯硒的测定方法 |
3 硒的提取技术 |
3.1 火法脱硒法 |
3.1.1 氧化焙烧法 |
3.1.2 苏打烧结法 |
3.1.3 硫酸化焙烧法 |
3.2 湿法脱硒法 |
4 硒的纯化工艺 |
5 结论与展望 |
(4)镍钼矿冶炼烟尘中提取硒、砷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硒 |
1.1.1 硒的物理性质 |
1.1.2 硒的化学性质 |
1.1.3 硒的用途 |
1.1.4 含硒物料来源 |
1.1.5 硒的回收现状 |
1.2 砷 |
1.2.1 砷的物理性质 |
1.2.2 砷的化学性质 |
1.2.3 砷的毒性 |
1.2.4 砷的用途 |
1.2.5 砷的回收处理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3.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3.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镍钼矿冶炼烟尘预脱硫实验研究 |
2.1 实验原料 |
2.1.1 原料的来源 |
2.1.2 原料的化学组成 |
2.1.3 原料的XRD表征 |
2.1.4 原料中S的物相分析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基本原理 |
2.4 脱硫率计算 |
2.5 实验内容 |
2.5.1 脱硫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
2.5.2 脱硫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 |
2.5.3 综合条件脱硫实验 |
2.5.4 脱硫烟尘的化学成分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镍钼矿冶炼烟尘中硒、砷的浸出工艺研究 |
3.1 实验原料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3.3 实验基本原理 |
3.3.1 浸出热力学分析 |
3.3.2 浸出热力学理论分析方法 |
3.3.3 浸出过程主要化学反应 |
3.3.4 浸出热力学计算 |
3.4 浸出工艺研究 |
3.4.1 液固比对硒、砷的浸出率的影响 |
3.4.2 初始碱度对硒、砷的浸出率的影响 |
3.4.3 浸出时间对硒、砷的浸出率的影响 |
3.4.4 浸出温度对硒、砷的浸出率的影响 |
3.5 综合条件浸出实验 |
3.5.1 浸出综合条件 |
3.5.2 浸出综合条件实验 |
3.6 浸出动力学分析 |
3.6.1 浸出动力学理论基础 |
3.6.2 浸出动力学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浸出液中硒的提取工艺研究 |
4.1 实验原料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4.3 实验基本原理 |
4.3.1 Se-H_2O系E-pH图 |
4.3.2 还原热力学分析 |
4.4 浸出液中硒的还原工艺研究 |
4.4.1 浸出液pH对硒还原率的影响 |
4.4.2 还原温度对硒还原率的影响 |
4.4.3 亚硫酸钠加入系数对硒还原率的影响 |
4.4.4 还原时间对硒还原率的影响 |
4.5 综合条件还原硒实验 |
4.5.1 还原综合条件 |
4.5.2 综合条件实验结果 |
4.6 硒的表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硒后液中砷的提取工艺研究 |
5.1 实验原料 |
5.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5.3 实验基本原理 |
5.3.1 硫化砷的制取原理 |
5.3.2 As_2O_3的制取原理 |
5.4 氧化脱硫实验 |
5.4.1 硫化砷的制取 |
5.4.2 硫化砷的氧化脱硫 |
5.4.3 综合条件氧化脱硫实验 |
5.5 氧化液还原沉淀氧化砷 |
5.5.1 砷浓度对酸沉氧化砷的影响 |
5.5.2 亚硫酸钠加入量对酸沉氧化砷的影响 |
5.5.3 溶液pH对酸沉氧化砷的影响 |
5.5.4 氧化液还原沉淀氧化砷的较优工艺参数 |
5.5.5 综合条件沉淀氧化砷实验 |
5.5.6 As_2O_3的表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5)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工艺及理论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富钴物料处理概况 |
1.1.1 钴的性质与用途 |
1.1.2 富钴物料来源 |
1.1.3 富钴物料处理工艺现状 |
1.1.4 富钻物料浸出机理概述 |
1.2 富硒物料处理概况 |
1.2.1 硒的性质和用途 |
1.2.2 富硒物料来源 |
1.2.3 富硒物料处理工艺现状 |
1.2.4 富硒物料浸出机理概述 |
1.3 冶金过程建模研究概况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1.1 化学成分分析 |
2.1.2 物相分析 |
2.1.3 粒度分析 |
2.1.4 适应性工艺选择 |
2.2 试剂及实验设备 |
2.2.1 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流程 |
2.3.1 湿法提钻实验 |
2.3.2 湿法提硒实验 |
2.4 分析方法 |
2.4.1 元素分析 |
2.4.2 浸出率计算 |
2.4.3 样品表征 |
3 湿法处理富钴和富硒物料的热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富钴物料湿法处理过程的特征分析 |
3.2.1 硫酸浸出 |
3.2.2 硫化沉铜 |
3.2.3 氧化水解沉锰铁 |
3.2.4 氧化沉钴 |
3.3 富硒物料湿法处理过程的特征分析 |
3.3.1 煤油脱硫 |
3.3.2 氧化酸浸 |
3.3.3 亚硫酸钠还原 |
3.4 本章小结 |
4 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富钴物料湿法处理工艺 |
4.2.1 硫酸浸出影响因素 |
4.2.2 硫化沉铜影响因素 |
4.2.3 氧化水解沉锰铁影响因素 |
4.2.4 氧化沉钴影响因素 |
4.3 富硒物料湿法处理工艺 |
4.3.1 煤油脱硫影响因素 |
4.3.2 氧化酸浸影响因素 |
4.3.3 亚硫酸钠还原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酸浸动力学及其机理分析 |
5.1 引言 |
5.2 酸浸富钴物料动力学及其机理 |
5.2.1 酸浸富钴物料动力学 |
5.2.2 酸浸富钴物料机理分析 |
5.3 酸浸富硒物料动力学及其机理 |
5.3.1 酸浸富硒物料动力学 |
5.3.2 酸浸富硒物料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有价元素分配模型的构建及其分配走向研究 |
6.1 引言 |
6.2 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过程中有价元素分配模型的构建 |
6.2.1 分配模型的构建思想 |
6.2.2 分配模型的计算程序 |
6.2.3 有价元素分配示意平台 |
6.3 湿法处理富钴物料有价元素分配走向的研究 |
6.3.1 富钴物料湿法处理扩大实验 |
6.3.2 富钴物料回收元素分配走向 |
6.3.3 富钴物料未回收元素分配走向 |
6.4 湿法处理富硒物料有价元素分配走向的研究 |
6.4.1 富硒物料湿法处理扩大实验 |
6.4.2 富硒物料回收元素分配走向 |
6.4.3 富硒物料未回收元素分配走向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河南省铝土矿资源潜力评价与勘查开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成矿理论 |
1.2.2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
1.2.3 矿产资源分布与勘查开发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工作 |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地层分区及沉积建造 |
2.1.2 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历史 |
2.1.3 区域矿产分布 |
2.2 成矿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 |
2.2.2 成矿地质构造背景 |
2.2.3 含矿岩系综合地质特征 |
2.2.4 含矿岩系的岩相与沉积环境 |
第3章 典型矿床特征和成矿模式 |
3.1 时空分布 |
3.2 典型矿床特征和成矿模式 |
3.2.1 支建铝土矿 |
3.2.2 曹窑煤矿深部铝土矿 |
3.2.3 贾家洼西段铝土矿 |
3.3 区域成矿模式 |
第4章 资源潜力评价 |
4.1 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和范围 |
4.2 资源潜力评价要素 |
4.3 评价要素的地质统计学分析 |
4.3.1 相关分析 |
4.3.2 因子分析 |
4.4 资源潜力定量评价 |
4.4.1 预测分区 |
4.4.2 定量评价计算 |
第5章 资源勘查开发战略分析 |
5.1 资源保障程度分析 |
5.1.1 资源承载能力 |
5.1.2 资源保障程度 |
5.2 资源勘查战略分析 |
5.2.1 现存主要问题 |
5.2.2 规划重点区域 |
5.2.3 勘查战略 |
5.3 资源开发战略分析 |
5.3.1 主要问题 |
5.3.2 规划重点区域 |
5.3.3 开发战略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中国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地质与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1.2.1 研究现状 |
1.2.2 论文的研究特色和思路 |
1.2.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1.3 主要工作量 |
1.4 论文的主要成果和进展 |
2. 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
2.1 研究现状 |
2.1.1 铀矿及砂岩型铀矿勘探简史 |
2.1.2 砂岩型铀矿的类型 |
2.1.3 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的进展 |
2.2 主要砂岩型铀矿基本特征 |
2.2.1 中亚地区砂岩型铀矿基本特征 |
2.2.2 美国砂岩型铀矿基本特征 |
2.3 砂岩型铀矿研究的发展趋势 |
3.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床区域地质及构造背景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1.1 大地构造背景 |
3.1.2 石油、天然气、煤、砂岩型铀矿同盆共存的地质背景 |
3.1.3 矿区地质 |
3.1.4 容矿主岩地层铀背景值及成矿物质来源 |
3.1.5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以来古气候的演变 |
3.2 盆地的构造演化与铀成矿条件 |
3.2.1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3.2.2 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 |
4. 吐哈、伊犁盆地典型砂岩型铀矿区域地质及构造背景 |
4.1 区域地质背景 |
4.1.1 大地构造背景 |
4.1.2 石油、天然气、煤、砂岩型铀矿同盆共存的地质背景 |
4.1.3 矿区地质 |
4.1.4 容矿主岩地层铀背景值及成矿物质来源 |
4.1.5 古气候演化与铀成矿关系 |
4.2 盆地的构造演化与铀成矿条件 |
4.2.1 吐哈盆地 |
4.2.2 伊犁盆地 |
5. 后生蚀变及流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5.1 后生蚀变作用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
5.1.1 吐哈盆地 |
5.1.2 伊犁盆地 |
5.1.3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床 |
5.1.4 “后生蚀变作用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认识小结 |
5.2 后生蚀变作用的常量、微量、伴生元素及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
5.2.1 铀、钍及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特征 |
5.2.2 有机炭、全硫、二氧化碳等及部分伴生元素含量特征 |
5.2.3 微量及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
5.3 流体作用的物理化学性质 |
5.3.1 流体作用阶段确认及流体包裹体测试对象选择的依据 |
5.3.2 (蚀变)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
6. 盆地砂岩型铀矿形成的有机地质作用 |
6.1 盆地砂岩型铀矿有机地质作用类型 |
6.1.1 铀与固体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 |
6.1.2 盆地含矿目的层油气充注特点 |
6.2 盆地砂岩型铀矿有机地质作用的性质 |
6.2.1 固体有机质地质作用的性质 |
6.2.2 固体有机质与铀矿化关系探讨 |
6.2.3 气态有机物(天然气)有机地质作用性质 |
6.2.4 液态有机质(石油)有机地质作用性质 |
6.2.5 铀微生物成矿作用概述 |
6.3 盆地砂岩型铀矿有机-无机地质作用的稳定同位素特征 |
6.3.1 硫同位素地质学特征 |
6.3.2 碳、氧同位素地质学特征 |
6.3.3 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
6.4 盆地砂岩型铀矿有机-无机地质成矿作用定年 |
6.4.1 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年龄 |
6.4.2 盆地砂岩型铀矿有机地质作用年代学研究 |
6.5 铀迁移形式及沉淀机理探讨 |
6.5.1 铀的迁移形式及结果讨论 |
6.5.2 铀沉淀机理讨论 |
7. 盆地动力学演化及其砂岩型铀矿控矿作用 |
7.1 吐哈盆地动力学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 |
7.1.1 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简析 |
7.1.2 吐哈盆地西南缘新构造控矿规律及十红滩铀矿床外围控矿有利区预测 |
7.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中侏罗纪以来构造演化特点 |
7.2.1 侏罗-白垩纪盆地构造改造特点与砂岩型铀成矿 |
7.2.2 盆地北部新构造运动特征与砂岩型铀成矿 |
8. 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
8.1 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的演化 |
8.1.1 有机-无机成矿作用年代的演化 |
8.1.2 成矿作用演化流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8.2 研究区砂岩铀矿成矿作用(矿床)类型的演化及形成模式 |
8.2.1 成矿作用(矿床)类型的演化及其机制探讨 |
8.2.2 研究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 |
8.3 砂岩型铀矿产铀盆地的演化模式及其地质理论意义 |
8.3.1 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含铀盆地的演化模式 |
8.3.2 论对外生后成水成铀矿理论的新认识 |
结论与认识 |
在读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主要样品清单 |
彩色图版说明 |
彩色图版 |
(8)扬子地块周边(?)、P硅岩建造中硒的富集机理对比研究 ——以渔塘坝、紫阳富硒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硒矿资源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分析方法 |
第二章 硒的地质地球化学性状 |
2.1 硒的地球化学性质 |
2.2 硒的地球化学循环 |
2.3 硒在地质体中的丰度及分布 |
2.4 不同地质作用过程中硒的地球化学 |
第三章 硒的矿物学及矿床类型 |
3.1 硒矿物的种类和分类 |
3.2 硒矿床类型 |
第四章 渔塘坝、紫阳硒富集区地质概况 |
4.1 区域地质特征 |
4.2 硒的分布和含量对比 |
第五章 含硒硅岩建造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 岩相学特征 |
5.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六章 硒的赋存状态研究 |
6.1 自然硒矿物特征 |
6.2 硒的独立矿物和含硒矿物 |
6.3 以吸附状态存在 |
6.4 成因探讨 |
第七章 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 |
7.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7.2 流体温度的变化 |
7.3 流体的盐度和密度 |
7.4 流体的压力 |
7.5 流体的化学成分 |
7.6 流体中各种气体的逸度 |
7.7 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 |
第八章 硒的富集机理对比研究 |
8.1 热水沉积与硒成矿 |
8.2 富硒硅岩建造的沉积环境 |
8.3 硅岩建造中硅、硒的来源及二者的关系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我国的硒资源及成矿条件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的硒资源 |
1.1 硒的地球化学性质 |
1.2 硒的矿物学研究 |
1.3 硒矿床分类及其储量分布 |
2 硒的成矿条件 |
四、我国的硒资源及成矿条件初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表生环境介质中硒与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D]. 李明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铜阳极泥中硒浸出理论及新工艺研究[D]. 李雪娇. 东北大学, 2017(06)
- [3]我国稀散元素硒的研究进展[J]. 乌新平,吴冰. 有色冶金节能, 2016(05)
- [4]镍钼矿冶炼烟尘中提取硒、砷的工艺研究[D]. 杨润德. 长沙矿冶研究院, 2016(02)
- [5]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工艺及理论基础研究[D]. 李倩. 中南大学, 2013(03)
- [6]河南省铝土矿资源潜力评价与勘查开发战略研究[D]. 朱东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7]中国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地质与成矿作用[D]. 吴柏林. 西北大学, 2005(03)
- [8]扬子地块周边(?)、P硅岩建造中硒的富集机理对比研究 ——以渔塘坝、紫阳富硒区为例[D]. 冯彩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4(04)
- [9]我国的硒资源及成矿条件初论[J]. 冯彩霞,刘家军,刘燊. 矿床地质,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