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统计”的思考

对“大统计”的思考

一、关于“大统计”的反思(论文文献综述)

刘静[1](2021)在《基于内容主题与认知要求的不同正式课程一致性研究 ——以“概率与统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布卢姆将“如何确保目标、教学与测评间的一致性”视为教学中四大基本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牵动的“基于标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球盛行。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教材编写应全面体现并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应注重将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亟需建构适当的研究工具对我国正式课程的一致性情况进行分析。鉴于“概率与统计”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研究以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内容为例,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高中数学2019年人教A版、北师大版、2004年人教A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湘教版教材展开了研究。旨在探析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学目标编制、习题配置在内容主题分布和认知要求两个维度上与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的一致性情况。研究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建构怎样的工具对不同正式课程的一致性进行分析?采取怎样的办法以弥补SEC一致性研究范式在提供一致性细节信息上的不足?(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概率与统计主题上的内容要求变化如何?(3)不同版本教材与课程标准在概率与统计主题上的内容要求一致性情况如何?研究采用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研究路径。首先借助文献研究法,以修订后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SEC一致性分析范式作为理论基础,建构内容主题与认知要求的二维编码框架。然后运用内容分析法,借助MAXQDA软件完成对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材等正式课程的编码,为后续探索提供数据支撑。为了弥补SEC一致性分析范式在挖掘细节信息方面的不足,研究以差值矩阵为重点分析对象,有针对性、条理性地挖掘差值矩阵背后所蕴含信息。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统计学意义上不具有显着的一致性,主要原因在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增加了新知识点,并对部分知识的认知要求作出了调整;另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过程性目标的描述有所减少;(2)教师用书与课程标准方面,以上各版本教师用书与课程标准之间在统计学意义上均不具有显着的一致性。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用书与课程标准对同一内容的认知要求数量在总内容要求条数中的占比存在差异,二者对同一知识点的认知要求水平也存在差异;(3)教科书习题与课程标准方面,以上各版本教科书习题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也未达到显着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各版本教科书在某内容上的习题数量在总习题数量中的占比与课程标准对该内容的认知要求数量在总内容要求数量中的占比不一致;另外,二者对同一知识点的认知要求水平也存在差异,尤其是处于“理解”认知水平的习题数量比重往往大于其在课程标准中的比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以下建议:(1)建议课程标准保留对过程性目标的描述;(2)建议在基于标准的同时提升教师用书中教学目标编写的规范性;(3)建议增强教科书习题配置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经上述研究,得到了用于分析不同正式课程之间一致性研究的工具,提供了比较不同版本教材与课程标准间一致性程度的研究范式,在推进我国数学正式课程研究与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吴康,戚伟[2](2021)在《收缩型城市:认知误区、统计甄别与测算反思》文中研究说明收缩型城市是中国城镇化、空间规划与城市治理的全新命题。论文在简要梳理收缩型城市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收缩型城市研究在中国的认知误区。因人口统计口径不一致、划分标准不可比、数量属性与地域空间脱节等原因给科学清晰的识别收缩型城市提出了挑战。在周一星、史育龙(1995)建议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基于实体地域对比与行政地域互验来分析全国城市人口的增减变化及收缩型城市的甄别框架,测算表明:全国有114个建制市2010年的"城人口"规模低于2000年"市人口"规模,但由于2000年"市人口"的偏大统计以及2010年"城人口"存在的"个别水分",这些城市也未必就全是"收缩型城市";在剔除乡村人口较高的"城市型政区"后,全国2000年和2010年人口处于净流出状态的建制市分别为56个和75个。论文认为:中国应尽快建立城市实体地域概念,推进城市化区域协同统计制度;要构建"时空对齐"的全国常住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并综合考虑各地行政区划建制差异,持续推进城乡人口的精准划分。

李珍珍[3](2020)在《公众线上诉求模式与影响因素 ——基于多源数据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对公共生活的渗透和数字政府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各地方政府为公众开通了多种在线平台,公众可以登录这些平台对政府提出投诉、建议、咨询和求助。2016年以来,“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成为国家对各级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在这项“上网令”之后,各地方政府部门迅速建立和完善在线诉求平台的工作机制,平台答复率明显提高,引发了当前公众线上诉求繁荣的现象。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民留言规模在2015年不足15万件,而在2020年仅上半年度就超过30万件;青岛市政府信箱来信规模在2015年约为4万件,而在2019年超过9万件。公众线上诉求是政民互动的突出表现形式,可用来理解当代国家—社会关系。已有文献对公众诉求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描述性阶段,本项研究旨在探究当前公众线上诉求模式及其解释因素。公众线上诉求包含多个维度,本文重点研究该现象的四个维度,分别是发生规模、渠道使用、公开留言以及对政府回应的评价。发生规模指地区公众线上诉求总量;渠道使用指公众进入诉求平台所用的渠道;公开留言指公众在平台上选择将自身诉求内容对其他网民可见;回应评价指公众对政府答复其诉求的满意度评价。这些维度涉及到政治信任、国家信息收集、个体信息披露以及政治支持,是解读当代国家—社会关系的重要角度。为了解释这四个维度,本项研究从政治、技术和议题三个方面探究理论线索。政治因素指政府和官员的意愿、动机和工作能力;技术因素指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议题因素指公众诉求的具体客观内容。三种因素作用于四个维度,构成公众线上诉求的政治逻辑、技术逻辑和议题逻辑。为检验公众线上诉求的四个维度与三种逻辑,本项研究收集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和青岛市政府信箱的线上诉求痕迹大数据,并结合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百度检索指数、政府热线评估等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结构主题建模,研究发现如下。(1)地级市的公众线上诉求规模受到政治、技术和议题因素三重影响:在政治因素上,公众对地方政府的回应性感知越高,地级市线上诉求规模越大;在技术因素上,互联网扩散和规模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但是互联网扩散和回应性感知之间存在正向交互效应;在议题因素上,地方环境污染程度越高,环境保护议题越突出,因此线上诉求发生规模越大。(2)渠道使用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手机硬件和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公众逐渐转向使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渠道,对移动互联网渠道的使用甚至超过了对PC互联网渠道的使用;此外,由于农村居民更有可能是仅以手机为上网设备的网民群体,对移动互联网渠道的依赖性更高。(3)公开留言受到议题因素的影响:议题类型、议题领域、议题抱怨对象的公共性越强,留言就越有可能被公开。在议题类型上,建议和投诉比咨询和求助的公共性更强,因此这些议题类型的留言更有可能被公开;在议题领域上,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城市管理等领域比人事管理、计划生育、劳动保证等领域的公共性更强,因此这些议题领域的留言更有可能被公开;在议题抱怨对象上,政府机构比单个政府官员的受众范围更广,因此抱怨对象为政府机构的留言更有可能被公开。(4)回应评价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政府回应速度越快,公众越有可能满意;政府回应模式出现行动时,公众更有可能满意。公众线上诉求具备制度内参与和互联网络参与的双重特征,国家设置线上诉求平台的出发点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这种参与形式在理论脉络上衔接着四个核心内容:公众输入制度建设、网络国家能力、国家信息收集以及回应型政治。本项研究的意义是拓展了这四个核心讨论。第一,有助于把握我国在互联网时代政治稳定的深层次制度逻辑。国家常常通过成立制度以促进稳定,我国线上诉求平台就是面向广泛公众的意见输入制度。第二,有助于理解我国在互联网时代国家治理与信息技术演进的关系。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最初被视为“解放技术”,但是互联网也能被国家利用用来发动“有序的”政治参与以促进政治稳定,因此互联网络也可能是“巩固技术”。国家日益有能力控制、使用互联网络,发展出强大的网络国家能力,基于互联网络的有序参与就是国家实施网络国家能力的日常政治过程。第三,有助于了解我国国家信息收集的条件和过程。国家治理需要收集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公众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的反馈是国家最重要的治理信息来源,常被用于政策制定、监督下级政府、评估社情民意。第四,有助于深刻把握我国国家治理中的抗争性政治到回应性政治的历史转型。抗争性政治表明,公众需求若无法通过制度内途径得到满足,势必以抗争的形式爆发,化解抗争性政治困境的方法是向回应型政治转型。本项研究结合了政府回应性来考察公众线上诉求,顺应了从抗争性政治到回应型政治的转型趋势,为回应型政府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本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一是提出了一个包含政治、技术和议题的整合性理论框架,将公众诉求放置到“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研究,填补了该主题研究分散、缺乏分析框架的不足;二是在实践层面上,助力国家信息治理能力建设、为打造回应性政府提供建设性意见;三是创新性地结合多源数据进行分析,全面把握我国当前公众线上诉求的特点、趋势与影响因素,为今后政治学与公共管理领域的量化研究方法提供了借鉴。

林玉兰[4](2020)在《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程设计及实践研究 ——以“统计与概率”为例》文中指出为应对时代发展所促使的人才需求转变,世界各国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作出了相应的变革,我国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要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为我国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但当前我国教育的表现乏力,学生承受着应试教育以及分科教育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体现在数学教育方面,学生学习的是脱离情境的抽象数学概念、性质及技能,训练的是解题的方法与技巧,难以实现迁移应用以及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当前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及创新创造能力的STEAM教育正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潮流,应用STEAM教育理念于数学课程的研发,有助于推进落实数学课程的深化改革创新,弥补当前数学教育所带来的缺陷。基于此,研究对STEAM教育理念与初中数学教育的融合进行思考,应用STEAM教育理念于初中数学课程设计,并开展相关的实践研究。研究的开展主要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理论思辨与经验相总结的方法,首先,通过已有的文献资料梳理,对STEAM教育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包括STEAM教育的引介、以及其在实施研究、应用研究、课程研究与学科研究四个方面的内容。其次,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思辨,选取STEAM教育理念融入初中数学课程设计的可借鉴路径,涉及STEAM课程设计模式、STEAM课程内容设计流程以及STEAM教育评价等研究内容。然后,基于现代课程设计理论,立足于课程设计的微观层面,对STEAM教育理念融入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与理念进行明确,对初中数学课程进行整体设计,设计内容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实施的设计以及课程评价的方式四个方面,以“统计与概率”为例,对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程设计进行思考与展开。最后,结合实践经验,围绕课程设计内容的四个方面,提出四项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程设计策略,即目标设计策略、内容设计策略、教学设计策略以及评价设计策略。在实践研究方面,通过实验研究与课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为检验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程设计的教学可行性,设计具体的课题“从统计图中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进行教学实验。其次,及时收集并记录自身在实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纰漏,形成自我反思材料。然后,通过调查法、访谈法收集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反馈意见,结合自我反思材料进行分析,形成初步的实践经验结论,即应用STEAM教育理念于初中数学课程的尝试是可行的,但还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实施探索。最后,综合应用理论思辨与经验相总结形成的设计策略,开展课例研究进行实践探索,通过与常规教学的对比分析以及学生反馈、自我反思与专家点评的方式,对融入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程设计继续进行优化思考。通过研究发现,STEAM教育与数学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科之间的限制,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创造力。但在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程开发中,面临着整合学科知识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指导水平、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应用能力、教学内容中问题或项目的难易程度等众多因素的制约,这是今后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随着STEAM教育理念正被教育工作者广泛地获知与研究,相信STEAM教育理念应用于数学教育领域的研究亦将更为广泛与深入。

杨丽萍[5](2020)在《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研究 ——以数据分析能力为指向》文中提出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主要通过“统计与概率”的要求来实现。2011年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化了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要求,指出数据分析观念成为新课标的十大核心概念。然而,当前小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教学远不能应对这一培养需要,其原因在于教师欠缺以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目标为指向的设计与实施能力。相关研究也不足,对教材内容的比较研究较多,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研究较少。因此,以学生数据分析能力为指向的小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研究有助于这些实践问题的解决。本研究针对目前以数据分析能力为指向的小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旨在达到建构出“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策略的目标。本研究以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的数学现实理论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该理论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认知特点上由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学生建构适合的数学现实,使之能够与所要学的新知识吻合。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教师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对数据分析能力指向的小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现状和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阐释了小学第二学段数据分析能力形成的诉求;论证了数据分析能力指向的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应然状态;描述了实然状态并对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具有问题解决的针对性教学策略。为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切性,本研究者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验证性分析,最后从教师、学生、教育部门多方面提出实施建议。具体步骤、观点和结论包括在如下六方面中:一是归纳总结了学生、教师、学科、教学手段对小学第二学段数据分析能力的形成诉求。研究发现:学生的对形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解释能力方面有较强的诉求;教师的诉求体现在如何实现不再割裂“统计”和“概率”的教学上;小学数学学科强化了对学生具有收集数据信息的意识和数据分析基础能力发展的要求;教学手段的诉求是如何有助于教师更丰富和高效地呈现教学内容。二是论证了小学第二学段数据分析能力指向的“统计与概率”教学的应然状态。主张教师应更重统计轻计算,学生应学习更主动、教学内容应更贴合生活实际,教学手段应更灵活多样化。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作用、学校的监管和家长的帮助下,从准备到评价等方面实现所期待的理想效果。三是通过对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结合课堂案例,分析了数据分析能力指向的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实然状态。本研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理论知识不足,对数据分析能力认识不充分等问题,并进行了内外因分析,认为教师理论培训和教学实践之间存在差异是主因。四是构建出了两大类教学策略:教学要素类和教学过程类。教学要素类策略围绕教师、学生、内容和手段提出了主张,如倡导:教师要熟悉新课标,正确把握“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目标,正确理解数学分析能力的内涵;学生在活动中要发挥学习主体性,增强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的意识;要改进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增加统计量的教学内容,加强“比较”方法的贯穿;教学手段要丰富多样,要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过程类策略从教师的准备、实施、评价和反思阶段提出了主张,如倡导:准备阶段的教师要充分理解数据分析能力;增加备课途径,丰富“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实施阶段的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巧用生活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体验数据分析过程,重视学生数据分析语言的表达。评价阶段的教师要健全多元评价,促进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发展;革新评价方式和考察体制,注重学生的数据分析活动体验。反思阶段的教师要加强对开发数据分析活动资源,重视学生对数据分析过程真实体验的反思。五是通过案例验证了构建出的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得出要素类策略更侧重于教学实施过程中各教学要素的作用协调发挥,过程类策略更适用于整个教学过程的结论。六是提出了有效运用策略的教学建议。本研究者倡导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继续加强数据分析能力相关的理论学习;学生要联系生活实际,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数据分析能力的跨学科发展;教育部门应完善教师群体的年龄结构,提高“统计与概率”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加强对“统计与概率”教学资源的更新与开发。

鲁阳[6](2020)在《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生产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全面普及,短视频凭借短小精悍、传播力强的特性,满足了受众“碎片化”获取信息的需要。在新闻传播领域,借助短视频发展的风口,和短视频在新闻资讯内容表达上的天然优势,新闻业界涌现出大量的生产主体和生产内容。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颠覆了传统新闻视频的制作方式,PGC专业内容生产模式和PUGC专业用户内容生产模式是新闻资讯类短视频主要的生产模式,为受众提供多元化的新闻资讯内容。本文以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生产模式为研究对象,辅以新闻学相关理论知识,从专业内容生产模式和专业用户生产模式的发展构成和内容生产两方面分析。对生产模式的发展背景、构成要素和结构分析进行阐述。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抽取“澎湃新闻”“梨视频”微博账号的新闻资讯短视频内容作为研究样本,以具体案例为依据,对不同生产模式下的内容生产主体、生产方式和生产特点逐一论述。通过对两种生产模式的比较,和对其他小众生产模式的归纳梳理,为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提供模式化选择和发展建议。分析其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并探讨相应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提高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生产力提供参考。最后,针对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内容生产模式对新闻业界传统内容生产的影响进行反思。通过对生产模式的研究,提出新闻边界的消逝和液态化的内容生产。对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生产主体和生产内容提出策略性建议。本文立足新闻业的发展,通过对内容生产模式的研究分析,反思生产模式对社会图景的构画,探讨新闻业在其生产模式的驱动下将朝向何方。

宋丽影,赵临龙[7](2015)在《关于统计学专业发展的思考》文中认为对中国统计学专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充分肯定了它在学科地位、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认识到它在经济理论基础、数理基础、培养目标和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针对这些不足,结合本人教学经验对统计学专业的发展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考试形式、应用能力培养和师资队伍能力培养方面提出几点思考。

刘裕斌,陈洪,陈若寒[8](2014)在《当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问题新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的理论被广泛吸收并且整合到相关学科中,同时伴随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更深层次的丰富了原先既有的理论方法。就数理统计而言,该项学科的运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统计的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本文就当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研究和思考。

肖红叶[9](2010)在《中国经济统计学科建设30年回顾与评论——基于三大事件框架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将我国经济统计学科30年的建设历史梳理归纳为3件事,即统计学科性质与大统计学科构建的争论,统计改革推动学科的研究创新,学科建设机制的构筑。以这3件事对学科建设的影响评价为基础,建立分析框架。基于30年历史文献的回顾、解读、分析,提出了若干促进我国经济统计学建设的新思考、新观点,希望能供学科发展的未来借鉴。

李金昌,徐璐[10](2010)在《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统计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统计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充分肯定了在学科认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认为:要从历史的角度客观看待我国统计学的发展成就;要珍惜已经达成的某些共识,促进我国统计学全面发展;要着眼于中国统计学发展的未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高等统计教育水平;要从创新与应用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统计研究水平。

二、关于“大统计”的反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大统计”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内容主题与认知要求的不同正式课程一致性研究 ——以“概率与统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问题与内容
    1.4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正式课程研究现状
    2.2 课程一致性研究现状
    2.3 概率与统计内容研究现状
    2.4 评价与启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主要研究方法
    3.3 研究工具的开发
    3.4 研究过程
4 《课标(2017 年版)》与《课标(实验)》一致性分析
    4.1 一致性系数的计算
    4.2 基于“内容主题”与“认知要求”的比较分析
    4.3 基于差值矩阵的差异分析
5 教师用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5.1 一致性系数的计算
    5.2 基于“内容主题”与“认知要求”的比较分析
    5.3 基于差值矩阵的差异分析
6 教科书习题与课程标准、教师用书的一致性分析
    6.1 一致性系数的计算
    6.2 基于“内容主题”与“认知要求”的比较分析
    6.3 基于差值矩阵的差异分析
7 研究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讨论与建议
    7.3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编码结果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收缩型城市:认知误区、统计甄别与测算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收缩型城市:文献综述与认知误区
    2.1 收缩型城市:概念由来与认知演化
    2.2 收缩型城市的表征与识别
    2.3 收缩型城市在中国的认知误区
3 基于人口统计数据的收缩型城市界定:困难与挑战
    3.1 人口统计口径的差异——户籍常住不可比
    3.2 城乡人口划分标准的差异——历次人口普查不可比
        3.2.1 多变的城乡人口划分
        3.2.2 五普与六普的城乡人口划分
    3.3 人口统计数据的数量与地域空间的匹配性
    3.4 现有城镇人口统计与全国收缩型城市的甄别
4 收缩型城市的测算与甄别:基于人口的可比增减变化
    4.1 甄别方案
        4.1.1 实体地域对比
        4.1.2 行政地域互验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基于实体地域对比的2000—2010年建制市人口增减变化
        4.3.2 基于行政地域互验的2000—2010年建制市人口增减变化
        4.3.3 结果对比
5 讨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讨论
    5.3 政策建议
        5.3.1 建立城市实体地域概念,推进城市化区域协同统计制度
        5.3.2 构建“时空对齐”的中国常住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5.3.3 综合考虑各地行政区划建制差异,持续推进城乡人口精准划分

(3)公众线上诉求模式与影响因素 ——基于多源数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研究背景、问题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网络时代的公众与政府互动
        1.1.2 理论背景: 网络空间的公众诉求研究不足
    1.2 研究问题: 公众线上诉求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数据和技术
    1.5 研究创新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公众诉求、线上诉求以及相关概念
    2.2 公众诉求的发展:从线下到线上
        2.2.1 信访制度与群众信访
        2.2.2 电子政务建设与线上诉求
        2.2.3 网络群众路线及其践行
    2.3 公众诉求的特征、功能与后果
        2.3.1 公众诉求的特征
        2.3.2 公众诉求的政治功能
        2.3.3 公众诉求的政治后果
    2.4 制度、技术与参与空间
        2.4.1 参与空间划分
        2.4.2 制度内参与
        2.4.3 互联网络内参与
        2.4.4 制度内线上空间
    2.5 公众线上诉求研究的方法论
        2.5.1 问卷调查数据与传统定量分析
        2.5.2 线上诉求大数据与传统定量分析
        2.5.3 线上诉求大数据与文本分析
    2.6 文献评价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框架
    3.1 公众线上诉求: 维度及具体问题
        3.1.1 发生规模
        3.1.2 渠道使用
        3.1.3 公开留言
        3.1.4 对政府回应的评价
    3.2 公众线上诉求的模式与影响因素: 整合的分析框架
        3.2.1 政治的逻辑: 政府回应性
        3.2.2 技术的逻辑: 互联网扩散
        3.2.3 议题的逻辑: 环境问题和公共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数据
        4.1.1 线上诉求的痕迹数据介绍
        4.1.2 领导留言板数据
        4.1.3 青岛市政府信箱数据
        4.1.4 其他数据
    4.2 变量与模型设定
        4.2.1 发生规模: 变量与模型设定
        4.2.2 渠道使用: 结构主题模型
        4.2.3 公开留言: 变量与模型设定
        4.2.4 评价回应: 变量与模型设定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发现与主要结果
    5.1 公众线上诉求的模型结果
        5.1.1 模型1: 诉求规模的地域差异与影响因素
        5.1.2 模型2: 诉求渠道的使用模式与影响因素
        5.1.3 模型3: 公开留言的策略选择与影响因素
        5.1.4 模型4: 对政府回应的评价与影响因素
    5.2 实证结果的三种解释逻辑
        5.2.1 政治的逻辑
        5.2.2 技术的逻辑
        5.2.3 议题的逻辑
        5.2.4 三种逻辑之间的关系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发现与反思
    6.2 对政府治理的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领导留言板部分爬虫程序
    附录2 青岛市政府信箱部分爬虫程序
    附录3 山东省网民投诉类留言的主题关键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程设计及实践研究 ——以“统计与概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1.研究背景
        2.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相关研究的概述及思考
    (一)STEAM教育的引介概述
        1.STEAM教育的概念界定
        2.STEAM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3.STEAM教育的内涵、框架与核心思想
    (二)STEAM教育的相关研究概述
        1.STEAM教育的实施研究
        2.STEAM教育的应用研究
        3.STEAM教育的课程研究
        4.STEAM教育与学科教育
    (三)启示与思考
第三章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程整体设计
    (一)理论基础
        1.课程设计的概念
        2.课程设计的模式
        3.课程设计的方法
        4.STEAM课程的设计模式
    (二)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程性质与理念
        1.课程性质
        2.课程理念
    (三)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程设计内容
        1.课程目标的确定
        2.课程内容的选取
        3.课程实施的设计
        4.课程评价的方法
第四章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实验
    (一)实验方案设计
        1.实验目的
        2.实验方法
        3.实验对象
        4.实验材料
        5.实验安排
    (二)实验课例介绍
        1.课例设计
        2.教学实录对比及分析
    (三)实验效果分析
        1.前测分析
        2.后测分析
        3.前后测对比分析
        4.学生反馈分析
        5.教师反馈分析
    (四)实验结果讨论
        1.设计方面
        2.教师方面
        3.学生方面
第五章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程设计策略
    (一)目标设计策略
        1.切学生之需为中心
        2.授知识之本为重心
        3.育素养之长为初心
        4.促情感之悦为本心
    (二)内容设计策略
        1.合理整合学科,设计内容情境
        2.有效融入技术,帮促内容解决
        3.外化体现思维,提升内容效用
    (三)教学设计策略
        1.合情分析,合理预设
        2.适当点拨,适时深入
        3.注意观察,注重导向
    (四)评价设计策略
        1.及时评价促反思
        2.长期评价促发展
        3.多元评价促全面
第六章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例设计研究
    (一)课例一《统计图的选择》的设计与分析
        1.课例设计
        2.教学实录对比及分析
    (二)课例二《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3)》的设计与分析
        1.课例设计
        2.教学实录对比及分析
    (三)课例反思评品
        1.学生反馈
        2.自我反思
        3.专家点评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1.设计方面
        2.实验方面
        3.教学方面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实验前测试卷
附录2 实验后测试卷
附录3 实验调查问卷
附录4 实验访谈提纲
附录5 实验教学探究活动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5)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研究 ——以数据分析能力为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1.数学新课程标准强化了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要求
        2.当前小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教学中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目标达成度不够
        3.相关研究不足以指导教师有效进行该板块数据分析能力指向的教学
    (二)核心概念界定
        1.数据分析能力
        2.“统计与概率”教学
        3.小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教学
    (三)文献综述
        1.关于小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研究
        2.关于“统计与概率”教学的研究
        3.关于小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教学的研究
        4.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4.理论基础
        5.研究步骤
一、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据分析能力的形成诉求
    (一)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据分析能力形成的学生诉求
        1.数据的收集能力
        2.数据的整理能力
        3.数据的解释能力
    (二)小学数学第二学段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形成的教师诉求
        1.对数据分析能力有一定的专业认识
        2.将“统计”与“概率”不再割裂式的进行教学
    (三)小学第二学段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形成的学科诉求
        1.有收集数据,体会数据信息的意识
        2.能根据不同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
        3.认识到同一事件收集到的数据可能性不同,并能从中发现规律
    (四)小学数学第二学段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形成的教学手段诉求
二、数据分析能力指向的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教学的应然状态
    (一)教学要素
        1.学生方面
        2.教师方面
        3.教学内容方面
        4.教学手段方面
    (二)表现特征
        1.经历数据分析的过程
        2.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
        3.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4.描述随机现象及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实施条件
        1.学生的主体意识
        2.教师的引导作用
        3.学校的管理体制
        4.家长的教育观念
    (四)必经过程
        1.教学准备阶段
        2.教学实施阶段
        3.教学评价阶段
        4.教学反思阶段
    (五)理想效果
        1.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形成
        2.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3.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三、数据分析能力指向的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现状
        1.研究调查的设计
        2.教师研究调查结果
        3.学生研究调查结果
    (二)问题
        1.教学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
        2.教学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
        3.教学评价阶段存在的问题
        4.教学反思阶段存在的问题
    (三)原因
        1.内因分析
        2.外因分析
四、数据分析能力指向的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教学策略的构建
    (一)策略构建的依据
        1.理论依据
        2.现实依据
    (二)策略构建的原则
        1.紧扣课标要求原则
        2.可操作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三)策略构建的类型
        1.依据教学要素形成的策略
        2.依据教学过程形成的策略
五、数据分析能力指向的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教学策略的运用案例
    (一)教学要素类的教学策略的运用案例
        1.案例描述
        2.案例分析
        3.案例结论
    (二)教学过程类的教学策略的运用案例
        1.案例描述
        2.案例分析
        3.案例结论
六、数据分析能力指向的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建议
    (一)给教师的建议
        1.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2.继续加强数据分析能力相关的理论学习
    (二)给学生的建议
        1.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数据分析能力的跨学科发展
        2.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给教育部门的建议
        1.完善教师群体的年龄结构
        2.提高“统计与概率”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
        3.加强对“统计与概率”教学资源的更新与开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6)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生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生产模式概述
    2.1 短视频的概况分析
        2.1.1 短视频的概念界定
        2.1.2 短视频的发展现状
        2.1.3 短视频的分类
    2.2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概况分析
        2.2.1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概念界定
        2.2.2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发展现状
    2.3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生产模式的概况分析
        2.3.1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生产模式的概念界定
        2.3.2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生产模式的分类
第3章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PGC模式分析
    3.1 PGC模式的发展及构成
        3.1.1 PGC模式的发展背景
        3.1.2 PGC模式的构成要素
        3.1.3 PGC模式的结构分析
    3.2 PGC模式的内容生产
        3.2.1 PGC模式的生产主体
        3.2.2 PGC模式的生产方式
        3.2.3 PGC模式的生产特点
第4章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PUGC模式分析
    4.1 PUGC模式的发展及构成
        4.1.1 PUGC模式的发展背景
        4.1.2 PUGC模式的构成要素
        4.1.3 PUGC模式的结构分析
    4.2 PUGC模式的内容生产
        4.2.1 PUGC模式的生产主体
        4.2.2 PUGC模式的生产方式
        4.2.3 PUGC模式的生产特点
第5章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生产模式对新闻业的变革与反思
    5.1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生产模式的比较选择与创新发展
        5.1.1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生产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5.1.2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生产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5.2 新闻资讯内容生产的变革
        5.2.1 新闻边界的消逝
        5.2.2 新闻资讯液态化的生产
    5.3 反思与探讨
        5.3.1 新闻资讯生产主体--与时俱进
        5.3.2 新闻资讯内容生产--未雨绸缪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关于统计学专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统计学专业发展历程
二、统计学专业发展现状
    (一)学科划分
    (二)招生与就业
三、统计学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经济理论基础认识不足,学生发展后劲不足
    (二)数理基础不够深厚,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
    (三)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适应,学生适用性不强
    (四)师资队伍能力欠缺,不符合一级学科要求
四、对统计学专业发展的五点思考
    (一)明确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
    (二)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三)合理设置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
    (四)加强与统计局、企事业单位的联系
    (五)鼓励统计 专 业教师转 变 专业方向 攻读学位,加强经济学与数理统计基础

(8)当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问题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两门统计学的对比分析
    1.1 内容与特点对比
    1.2 发展与创新机理对比
    1.3 地位与影响对比
2. 大统计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统计学观点的价值判断
    2.2 核算统计理论大有学问
    2.3 统计理论研究极端化现象的根源
3. 结束语

(9)中国经济统计学科建设30年回顾与评论——基于三大事件框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经济统计学科30年发展的三大背景
二、事件之一:统计学科性质与大统计学科构建——基本理论命题的争论
    (一) 事件的简要回顾
    (二) 事件的解读及意义
    (三) 事件的再思考与评论
三、事件之二:统计改革推动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创新
    (一) 事件回顾一:经济学理论创新开启我国统计改革大门
    (二) 事件回顾之二:基于统计体制改革的国民经济统计学研究
        1. 关于引进、解读国外经济统计学经典文献的研究。
        2. 经典理论的中国化研究。
        3.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民经济统计学体系的研究。
    (三) 事件回顾之三:统计体制改革推动调查理论方法和经济问题的研究
    (四) 事件的评论
四、事件之三:国家统计局主导构筑推动学科建设的有效机制
    (一) 创建解放思想、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
    (二) 创办学术成果公布与交流平台——《统计研究》杂志
        1. 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 牢牢把握统计改革带动学科研究的主旋律。
        3. 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直接强力支持。
        4. 创建宽松的学术环境, 保证学术研究健康发展。
        5. 注重为中青年统计学者提供发展平台。
    (三) 创建教材规划与优秀评奖制度
    (四) 设置全国统计科学研究成果评选奖励机制1990年9月20日国家统计局颁布《全国统计科学研究成果评选奖励条例》
    (五) 设立统计科学研究规划资助立项制度

(10)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统计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统计学的发展历程
    (一) 对统计学科的性质取得一定的共识
    (二) 不断拓展统计学术交流平台
    (三) 统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四) 统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取得成果丰硕
        1. 统计基本理论:
        2. 国民经济核算:
        3. 多元统计分析:
        4. 时间序列分析:
        5. 抽样技术:
        6. 非参数统计:
        7. 计量经济分析:
        8. 综合评价方法:
        9. 政府统计改革:
二、总结与展望
    (一) 要从历史的角度客观看待我国统计学的发展成就
    (二) 要珍惜已经达成的共识, 促进我国统计学全面发展
    (三) 要着眼于中国统计学发展的未来, 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高等统计教育水平
    (四) 要从创新与应用相结合的角度, 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统计研究水平

四、关于“大统计”的反思(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内容主题与认知要求的不同正式课程一致性研究 ——以“概率与统计”为例[D]. 刘静.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收缩型城市:认知误区、统计甄别与测算反思[J]. 吴康,戚伟. 地理研究, 2021(01)
  • [3]公众线上诉求模式与影响因素 ——基于多源数据的研究[D]. 李珍珍. 山东大学, 2020(06)
  • [4]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程设计及实践研究 ——以“统计与概率”为例[D]. 林玉兰.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研究 ——以数据分析能力为指向[D]. 杨丽萍. 西南大学, 2020(01)
  • [6]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生产模式研究[D]. 鲁阳. 新疆大学, 2020(07)
  • [7]关于统计学专业发展的思考[J]. 宋丽影,赵临龙.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5(02)
  • [8]当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问题新思考[J]. 刘裕斌,陈洪,陈若寒. 商, 2014(01)
  • [9]中国经济统计学科建设30年回顾与评论——基于三大事件框架的研究[J]. 肖红叶. 统计研究, 2010(01)
  • [10]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统计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李金昌,徐璐. 统计研究, 2010(01)

标签:;  ;  ;  ;  ;  

对“大统计”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