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沿一定层位找矿是今后找矿的重要方向(1965)(论文文献综述)
宛克勇[1](2021)在《湖南水口山铅锌多金属矿田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文中研究指明水口山铅锌多金属矿田成矿条件复杂,矿床类型多样,作者从矿田特征、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3个方面开展研究,利用最新勘查、研究成果,升华成矿模式,指明下部找矿方向。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矿床在垂向空间上表现"三层楼"式的成矿模式:近地表为金矿、中深部为铅锌硫金银矿床、深部为铜铁金矿。(2)二叠系栖霞组和当冲组是有利赋矿层位,岩体接触带+不整合接触面+破碎带是成矿良好富集空间,断裂为主要导矿构造,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物源和热源。(3)斑岩型铜钼矿及蚀变岩型金矿是今后找矿的重点方向。
龙明周,颜小东,李伟[2](2021)在《广西罗维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文中指出罗维钨多金属矿位于西大明山成矿带的东端。矿床产于寒武系碎屑岩矽卡岩化蚀变带中,初步圈定两条钨多金属矿带,圈定41个矿体。矿体总体为EW走向,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厚度、品位较稳定,规模较大。矿石类型以矽卡岩型矿石为主,少量石英脉型矿石。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有白钨矿、闪锌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及辉铋矿等。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蚀变为矽卡岩化与磁黄铁矿化。本文在分析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总结了矿床成矿要素及找矿标志,建立了矿床的成矿模式,初步认为该矿床为受一定的层位、岩性、构造及岩浆岩控制的矽卡岩型矿床,对矿区下一步找矿工作及在西大明山地区寻找该类型的矿床具有参考意义。
汤谨晖[3](2020)在《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文中提出仁差火山断陷盆地处于NE向武夷多金属成矿带西南端与EW向南岭成矿带东端这一独特的地质构造交汇部位。区内印支—燕山早期岩浆活动频繁,燕山晚期火山活动强烈,发育多组断裂构造。盆地具有优越的区域地质成矿条件,属国内重要的铀多金属矿聚集区之一。目前,在盆地中已发现多个U、Mo、Au、Ag等多金属矿床和一批矿化(点),成矿前景较好。以往盆地基础地质工作主要局限于几个已知矿床,矿床外围空白区较多,对许多基础地质问题未进行系统研究。另外,对盆地及邻区丰富的地质、物化探、遥感等地学信息,尚未利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理论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这成为制约盆地下一步找矿方向的拓展和找矿勘查突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与盆地有关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产等资料,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测试,在盆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典型矿床研究,基本查明了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全面梳理了铀多金属矿空间分布规律,厘定了矿床成矿序列及矿床成因,建立了盆地成矿模式。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源地学信息,提取成矿异常信息。根据找矿标志,构建矿床成矿预测地质模型。采用MORPAS评价系统数据知识的“经验模型法+成因模型法”的混合驱动形式,应用“找矿信息量法”对特征异常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对各成矿单元开展成矿预测,圈定找矿靶区,并对各靶区分别进行了远景评价。具体研究过程中取得成果简述如下:(1)在古应力要素研究基础上,恢复了盆地自中生代印支期至古近纪始新世的构造—沉积—岩浆演化序列。同时根据对盆地及周边节理在不同地层单元产状和切割关系筛分,认为盆地主要存在四期共轭节理。第四期节理集中在晚白垩世至古近纪地层中,最大主应力轴轴向EW,呈现EW挤压及SN伸展的应力状态,盆地在该阶段以伸展断陷为主,与盆地铀主要成矿年龄阶段相对应。区内最关键控矿因素应为断裂构造,NNE向、NWW向、EW向断裂交汇复合部位因拉张作用形成的张裂区(带),是成矿流体最理想的存储空间(容矿构造),控制主要铀矿床(矿体)空间定位。(2)盆地次流纹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硅、铝过饱和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的流纹岩特征。岩浆源区可能来自壳源,次火山岩不是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上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可能是其主要的形成机制,样品表现出来的结晶分异特征应是岩浆超浅层侵入过程中长英质矿物发生结晶的结果。对盆地基底文象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首次测得两个谐和年龄分别为179±1Ma和186±1Ma,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即燕山第一幕岩浆活动之产物。测年成果加深了对仁差盆地构造—岩浆演化的认识,也为粤东北地区在早侏罗世缺乏岩浆岩活动的报道提供了新的年代学数据。(3)对典型矿床关键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进行剖析,认为:差干多金属矿床应属再造富集而成的沉积—火山热液复成因矿床,隐伏断裂构造控制了深部主要矿体的展布范围,改变了前人对成矿单一“层控”的地质认识;麻楼矿床应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铀矿床,空间定位于次流纹斑岩内接蚀带边缘相(细斑次流纹斑岩)0~30m内,矿化分布在由挤压破碎产生的次级密集裂隙群带中;鹅石矿床应属沉积—火山热液复成因矿床,产于晚白垩世叶塘组上组上段顶部第三韵律(K32-Ⅲb)中的层凝灰岩、含砾凝灰岩中。盆地酸性火山岩应是铀物质来源的主体,另外因素是深部岩浆活动;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特征,由大气降水和深源流体叠加作用而成。(4)通过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认为盆地火山岩主要是晚白垩世早期(K2)火山活动的产物。铀矿样品206Pb/238U年龄结果表明,成矿时代由晚白垩世晚期一直延续到新近纪上新世,应是多期多阶段成矿。根据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中“地质时代(旋回)—矿床成矿系列(组)—矿床成矿亚系列—矿床”的研究思路,厘定了盆地矿床的成矿系列,将盆地矿床归于晚三叠世—白垩纪(燕山旋回)下3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并依据矿床控矿因素及地质作用环境差异,将盆地4个矿床划分成差干式、麻楼式2个找矿模式。(5)对多源地学信息进行异常提取,盆地内共圈定伽玛综合异常晕圈10个(U-1~U-10),Ⅰ级水化远景区8个(Ⅰ-1~Ⅰ-8);对水系沉积物测量19种元素的地化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原理,确定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组合,提取出Hg-Y-La组合、Bi-Sn-W-Be组合、Zn-Mo-Nb组合、Au-Pb组合、Cu-Zn组合综合异常;选用ETM+遥感影像7个高光谱波段对铁离子蚀变矿物、羟基蚀变矿物及硅化、中基性岩脉等异常信息分别进行识别提取。在上述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等信息提取基础上,编制了各类综合异常成果图件。(6)根据盆地成矿规律,结合多源地学信息提取结果,建立区内火山岩型铀矿床主要找矿判别标志。从成矿地质背景、构造与结构面关系、成矿特征等参数方面研究,建立盆地成矿预测地质模型。采用数据知识的“经验模型法+成因模型法”的混合驱动形式,利用MORPAS3.0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特征信息量叠加分析,并圈定了找矿靶区。区内共圈定5个A级找矿靶区(编号:A1~A5)、3个B级找矿靶区(编号:B1~B3),对各找矿靶区分别进行了远景评价。
李伟,王雷,张革利[4](2020)在《陕西白杨沟铅锌矿控矿因素及深部找矿预测》文中研究指明白杨沟铅锌矿是近年来凤太矿集区隐伏矿勘查的典型矿床,矿床勘查面临成矿后断层切割错动等问题,制约了深部勘查方向的选择。在建立区内构造格架、分析控矿因素和矿体展布规律的基础上,认为整个矿床在遭受了后期NE向断层带破坏后,致使断层带内的K1、K2矿体出露至地表,其侧伏向延伸矿体被次级断层切割分离成多个块体,不易寻找;断层带下盘的K3盲矿体受断裂带影响小,保存完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张振[5](2020)在《新疆哈密市大水锰矿及其外围地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文中指出大水锰矿及其外围地区位于北山裂谷北缘,处于中天山地块、塔里木盆地、敦煌地体三者之间。区内第四系至前寒武纪地层均有出露,且构造布局较为复杂,红柳河大断裂及衍生次级断裂对沿线矿床(点)控制明显,岩浆岩普遍发育,属于研究沉积型锰矿床的潜力地区。本区探明开发的多数锰矿床已进入其开采阶段的中晚期,因此加强该地区锰矿带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大水锰矿及其外围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系统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成矿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运用基础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综合找矿方法,通过对研究区大水锰矿的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的分析,厘清找矿标志,构建综合找矿模型,为该区日后的地质矿产勘查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大水锰矿的成因类型为受次生氧化作用改造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其成矿岩相古地理背景为较为稳定的浅海沉积环境,成矿时代为寒武系下统。研究区内主要的控矿地层为寒武系下统双鹰山组(∈1s),赋矿岩性为:灰岩和硅质岩;同时锰矿受红柳河断裂及次级断裂控制,在研究区整体呈东西向空间分布。(2)根据研究区1:5万化探数据统计结果,富集系数K值以及变化系数Cv值来看,区内寒武系下统双鹰山组地层是寻找锰矿最为有利的地层,其次是志留系下统黑尖山组地层、二叠系下统红柳河组地层;通过相关系数r值可以发现Mn与Zn、Co、V、P、Cu五种元素相关程度较高,即确定元素异常组合为Mn-Zn-Co-V-P-Cu,并以此圈定综合异常15处,其中甲级综合异常10处,乙级综合异常5处。(3)直接找矿标志为出露地表的黑色锰帽;地层标志为双鹰山组的薄层大理岩;构造标志为大水复式背斜的双鹰山组地层、矿区内喀斯特溶洞以及构造裂隙;间接找矿标志为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围岩蚀变,化探综合异常。(4)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基础地质,构造特征,典型矿床的综合研究,结合物化探找矿信息,厘定了该区直接、间接找矿标志,并建立了大水锰矿及其外围地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以此为模板在研究区范围内圈定找矿远景区,并将其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I级找矿远景区5处,Ⅱ级找矿远景区2处,Ⅲ级找矿远景区3处。
韩颖霄[6](2020)在《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成矿带,发育大量与燕山期侵入岩相关的斑岩-矽卡岩-层控型Cu-Fe-Au-Mo矿床。虽然经过多年研究,但远离接触带的脉状金矿化和层控型矿体的成因依然存在巨大争议,而且矿区内稀散金属的赋存状态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以九瑞矿集区丰山矿田、城门山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内赋存于碳酸盐岩中的脉状金矿化、层控型矿体的成因开展研究,并对稀散金属的赋存状态进行探讨。丰山矿田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和脉状金矿床中发育大量Te-Au-Ag-(T1)矿物,如银金矿、碲金银矿、碲金矿、碲金铊矿物等。这两种矿化在铅锌成矿阶段均发育富Mn碳酸盐,可标识出岩浆热液的前锋位置;在矿田中由近接触带矽卡岩型铜金矿至远接触带脉状金矿,可识别出Cu-Mo-Te-Bi、Pb-Zn-Mn-Te、As-Te-TI的元素分带。这两种矿化中碳酸盐δ13C和δ18O值由早到晚呈正相关增大趋势,模拟计算显示这是由岩浆热液与碳酸盐岩反应过程中水岩比降低所导致的。新的硫酸盐S同位素测试和前人数据共同显示矿田内矽卡岩型铜金、脉状金矿化为单一的岩浆硫源。在城门山矿区,镜下特征显示纹层状矿石、胶状-草莓状黄铁矿均不能作为同生喷流沉积作用的证据,层控型矿体的矿物组合、生成顺序与斑岩-矽卡岩型矿体一致,即矽卡岩成矿系统可以解释各类型矿石的矿相学特征。城门山矿区发现大量与铜铅硫化物密切相关的Te-Bi矿物,包括碲银矿、辉碲铋矿、硫铋铜矿、硫铋铅矿等,这与丰山矿田中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相类似。原位微量元素研究显示黄铁矿具有早期富Se、Co,晚期富As、Au、Tl的典型特征,且含量变化与斑岩体密切相关,与其他地区的岩浆热液系统相似,而不同于喷流沉积型矿床;闪锌矿早期富Fe、In,晚期Cd、Mn的特征也符合前人对岩浆热液系统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的总结。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研究显示城门山矿区的硫源为单一且稳定的岩浆硫源(834S=0~4‰),高氧逸度环境会导致局部样品富集轻硫(δ34S最小达-30%‰)。矿相学、稳定同位素、硫化物微量元素等研究显示脉状金矿化、层控型矿体与斑岩-矽卡岩型矿体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其成因类型分别为远接触带型金矿化、manto交代型矿化,与近接触带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化构成了与燕山期斑岩体相关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矿区内可发育稀散金属富集,例如Te、Tl元素常以细粒的矿物集合体产出,而Se、In、Ga、Cd等元素则可以赋存在不同产状的黄铁矿、闪锌矿之中;同时本文建立的黄铁矿Se/As-Co图解,在识别矿床成因类型时也可提供重要思路。
杨宇军[7](2019)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夏尔楚鲁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文中提出夏尔楚鲁金矿位于乌力吉—锡林浩特元古代、华力西期、燕山期铜、铁、铬、金、萤石成矿带(Ⅲ7)-白乃庙--哈达庙铜、金、萤石成矿带(Ⅳ75)-白乃庙--谷那乌素铜、金成矿带(Ⅴ75-3),是内蒙古重要的金矿成矿带之一。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夏尔楚鲁金多金属详查项目发现的金矿体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通过区域地质情况及矿区地质情况、物化探情况、矿石规律、矿体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区内金矿体,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为研究区内中二叠纪酸性侵入岩,主要成矿时期为在中二叠世。金矿体严格受到近南北向次级微小断裂控制,随后含矿流体在上升侵入过程中,形成金矿体。总结研究区内金矿床成因上与四子王旗白乃庙铜金矿床不同,其成因类型应属含金石英脉及蚀变围岩型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中二叠世黑云母花岗岩,矿体严格受到近南北向断裂控制。通过对矿区地质及矿体展布特征等综合分析,今后找矿应该从己知到未知,探边摸底扩大矿山保有资源量。外围金矿找矿方向应在白云鄂博-赤峰及西拉木伦深大断裂两侧海西期侵入岩内。
李壮[8](2019)在《冈底斯成矿带浦桑果富钴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文中提出西藏浦桑果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段,是近年来冈底斯成矿带发现的首例大型矽卡岩型富钴铜铅锌矿床,也是冈底斯成矿带唯一一个富含钴的铜多金属矿床,而且矿床有用元素复杂,铜铅锌品位高,开发价值巨大。但成矿岩体尚未查明,是否有斑岩型矿体等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勘查评价,因此,亟待解剖矿床地质特征,探讨矿床成因,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指导找矿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针对矿区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重点对浦桑果富钴铜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学及矿物化学、成岩成矿时代、成矿流体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初步建立成矿模式,为冈底斯成矿带该类矿床的找矿提供理论指导。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进展和成果:1、系统查明了矿石的矿物学、矿物化学特征及成矿元素钴的赋存状态。矿体主要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发育于矿区中酸性岩浆岩与塔克那组灰岩的矽卡岩化接触带,形成Cu、Pb、Zn为主伴生Co、Ni、Cd等多金属矿体。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次为辉砷镍钴矿、辉铜矿、斑铜矿、针硫铋铅矿、硫铜铋矿和赤铁矿;矽卡岩主要为钙质矽卡岩,矿物组合包括钙铁榴石、钙铝榴石、钙铁辉石、硅灰石,次为透辉石、角闪石、绿帘石、绿泥石。早期矽卡岩主要形成于高温、高氧逸度偏酸性环境;晚期矽卡岩主要形成于相对低温、低氧逸度偏碱性环境。矿区钴的赋存状态包括以辉砷镍钴矿独立钴矿物和硫化物中Co类质同象替代Zn、Fe等元素,黄铜矿为主要载钴矿物,闪锌矿为主要富钴矿物,次为黄铁矿。2、首次系统开展了矿区与成矿有关的中酸性岩浆岩的年代学研究,厘定了成岩成矿时限。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结晶年龄为13.6±0.2Ma14.8±0.4Ma,闪长玢岩形成年龄为13.6±0.1Ma14.6±0.3Ma,岩体均形成于中新世;闪锌矿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3.2±0.7Ma,表明矿化为中新世时期,与成岩时代基本一致,显示中酸性岩浆的侵位与成矿关系密切。3、通过流体包裹体,H-O-He-Ar-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深入揭示了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和矿质沉淀机制。矿区主要发育W型、S型、C型、L型和V型5类流体包裹体,早期矽卡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水,流体为具高温、高盐度和高氧逸度的NaCl-H2O-CO2-CH4体系;晚期成矿阶段有大气降水加入,流体主要为具低温、低盐度的NaCl-H2O体系。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均具壳幔混源特征。温度降低、水岩反应和流体沸腾作用是导致矿区矿质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4、首次结合矿区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特征,综合探讨了与成矿有关岩浆岩的岩石成因、成矿地质背景,初步建立了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和成矿模式。矿区中酸性侵入岩均具有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属性,铜、铅矿化主要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有关,锌、铁矿化主要与闪长玢岩有关。矿区岩浆岩主要形成于中新世后碰撞伸展构造背景,区域构造背景由碰撞挤压向后碰撞伸展背景转换,大陆岩石圈发生拆沉形成富Co、Ni等基性-超基性岩浆熔体底侵拉萨地块加厚新生下地壳部位,导致新生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并与少量幔源基性岩浆发生混合,最终形成矿区埃达克质中酸性侵入岩和基性辉长岩脉,在中酸性岩体与塔克那组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富钴铜铅锌矿体。
徐翠微[9](2019)在《四川省九龙县里伍铜矿黑牛洞矿段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里伍铜矿黑牛洞矿段位于四川省九龙县烟袋乡境内,大地构造属性为扬子陆块西侧、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木里-锦屏山弧形推覆构造带及其北西侧后缘拆离出露的一系列变质核杂岩体。黑牛洞矿段位于江浪变质核杂岩体内,该变质核杂岩体核部主要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里伍岩群(Pt2l)堆垛层系统,主要出露岩石为变质程度较深的基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受区内构造活动的影响,江浪穹隆周围形成一系列呈环状分布的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也是区内十分重要的控矿构造,这些构造的形成为后期的容矿导矿提供了有利条件。过去几十年前人对该研究区的研究不断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地质勘探工作,对区域地质特征、矿化特点与含矿性、围岩蚀变、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尽管如此,在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迁移机制等方面依旧存在一些争议。本文主要从黑牛洞矿段流体包裹体方面入手,基于前人对区内宏观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进行实地采样,结合矿床地球化学以及岩石显微岩相学等特征,对黑牛洞矿段I1、I2、I3号以及II4、III3号等矿体中的包裹体进行均一温度和冰点的测定,根据所测的数据计算出包裹体盐度、密度、压力和深度等数据,并结合上述前人已有研究成果,进而对矿床流体的性质来源以及迁移机制进行分析,建立矿床成矿模式。论文所获得的认识和成果如下:里伍铜矿黑牛洞矿段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纯气相流体包裹体、纯液相流体包裹体、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含子晶气液水包裹体、含液态CO2三相包裹体等,其中纯液相流体包裹体分布最广,其次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包裹体形态主要有椭圆状、透镜状、长条状以及不规则状,呈群状或孤立分布,直径大小在1050μm之间。文中主要对气液两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冰点进行了测定,得到其均一温度范围为110.7359.6℃,温度主要集中在151.7359.6℃,平均值为225.01℃,温度存在两个集中区间151.7227.9℃和231.2359.6℃。冰点范围为-0.7-20.8℃;通过计算得出的盐度范围为1.2222.91wt%,大部分集中在6.0120.67wt%之间,平均盐度12.48wt%;根据公式算得的成矿流体的密度范围为0.76061.007g/cm3,根据流体体系计算模式图解所得的密度范围为0.66591.0703g/cm3,密度变化范围较大;成矿压力为307.34×105987.04×105Pa;成矿深度为1.023.29km,平均深度为1.92km,属浅层矿床。由于所得成矿流体盐度、密度变化范围较大,结合前人对研究区氢氧同位素、S、Si、Pb等元素的研究,认为成矿流体中的水具有多种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岩浆水、变质水和海水。由于中元古代扬子板块西缘海相火山喷发所形成的一系列基性岩类,为区内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原始成矿物质,而印支期-燕山期发生的一系列强烈的构造运动及岩浆活动,又为矿床的形成和富集提供了热源及容矿空间。因此,结合文中流体包裹体成因信息,本文认为里伍铜矿黑牛洞矿段的成因类型是与海相火山喷发和区域构造活动有关的变质矿床。
王飞飞[10](2018)在《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文中研究指明油气煤铀是现今人类最重要的四种能源矿产,是现今社会经济运行和国家安全的基本能源保障。研究和勘探成果显示这四种能源矿产往往同盆共存,若能对这种共存规律加以研究则可以指导由此及彼式兼探找矿,提高单一矿床价值和提高找矿效率,现实意义重大。研究表明多种能源同盆共存的本质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其中涉及多个学科门类,因而对能源同盆共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逐渐成为地学领域的一个前沿交叉课题和研究热点。鄂尔多斯盆地几乎是我国四种能源矿产的储量均排前茅甚或首位的盆地,同时也是最典型的多种能源共存盆地之一。为何鄂尔多斯盆地中四种矿产均如此丰富?是否与四种矿产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还是因为几种矿藏共存俱富所致?对此问题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全球特征和典型盆地实例两方面来进行研究,以分别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来系统探讨和深化对此问题的认识。本文以多种能源同盆共存和盆地成矿系统的学术思想为指导,对油气煤铀同盆共存这一重要现象进行了全球范围的系统调研,进而总结出了多种能源同盆共存在世界范围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遴选出我国北方最典型的多种能源共存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作为研究实例,解剖了盆地北部和西部油气煤铀的共存情况,详细分析了油气逸散特征及其铀成矿效应,并对两个地区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深化对多能源盆地中有机对无机的作用机制的认识,从根本上回答“怎样共存”和“为什么共存”两个基本科学问题。通过对全球和各国砂岩型铀矿的产储量、分布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本文发现砂岩型铀矿是现今资源量和产量最大的类型,而沉积盆地则是铀资源的主要赋存地质单元。本文系统梳理了全球各地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和基本特征,系统编制了全球各国(或各大洲)砂岩型铀矿的平面分布及容矿层位分布系列图件,并将砂岩型铀矿的全球分布情况总结为五大特征和规律:(1)分布广泛但不均衡,跨欧亚存在东西向巨型铀矿带;(2)矿床数量多,单个矿床规模因地而异,(超)大型矿床多;(3)空间分布与气候环境耦合明显,400mm降水线对全球砂岩型铀矿的分布具有显着地宏观限制作用;(4)已发现铀矿容矿层时代跨度大,但以中生界为主;主成矿年龄新、定位时间晚、动态成矿明显;埋深相对较浅,但深部探矿不宜忽视;(5)主要赋存于含油气或聚煤盆地中,多与油气煤同盆共存。通过系统调研,本文归纳总结了全球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的盆地清单和能源矿产赋存情况一览表。研究发现,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和分区性。全球范围内油气煤铀同盆共存情况在中-东亚成矿域和美国西部分布尤为集中。我国北方诸多盆地即处于中-东亚成矿域内,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尤为典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和地球化学等多种手段,本文确认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北部存在油气逸散活动。对西缘宁东地区铀矿钻井容矿层中出现的油浸现象的油源对比结果表明,逸散的油气来自上三叠统长7段烃源岩。对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的研究则表明西缘逸散的烃类物质主要为石油和伴生气,还混有部分古生界天然气。本文首次在盆地西缘石沟驿等地区发现并研究证实了,油气逸散作用造成的砂岩不同程度褪色化(漂白)现象。在宁东地区铀矿化段砂岩中发现了白云石矿物的普遍存在,以往在砂岩型铀矿研究中对白云石的出现报道较少,偶有报道的也尚未针对性研究。运用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本文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云石是热液改造白云石化作用的成因,深部逸散的富烃热流体为白云石的形成提供所需的热环境,并促使地层中蒙脱石等矿物释放Mg2+。逸散的富烃热流体在容矿层中同时也形成了部分闪锌矿、重晶石等其他热液矿物。本文还系统分析研究了西缘和北部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结果显示二者均具有还原性和热液属性,但烃类物质西缘以石油的逸散为主,北部为天然气逸散。通过深部铀异常、石油、油田水、气田水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西缘和北部存在深部铀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除来自蚀源区的铀源外,西缘和北部的深部逸散流体在成矿晚期均可能为浅部提供部分补充铀源。发现了富烃流体中U和Ti之间存在高度线性关系,本文提出一种新观点,认为这些流体中铀和钛可能是以铀钛粒子团的形式存在和迁移的,较好解释了铀在地下烃类流体中赋存和作为潜在深部铀源的迁移形式。本文还运用电子探针EPMA化学U-Th-Pb定年的方法对宁东铀矿区的钛铀矿进行了原位微区定年,主成矿年龄定为6.5 Ma。结合前人定年结果,宁东地区的年龄可划分为59.252 Ma、21.9 Ma和10.73.9(6.5)Ma三期,分别对应古新世、中新世早期和中新世晚期-上新世。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手段在杭锦旗铀矿容矿砂岩中检测出较多地质环境罕见的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主要为十六烷酸甲酯,进一步提供了天然气参与了杭锦旗铀矿形成的标志物和直接证据。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建立了西缘宁东地区和北部杭锦旗地区的铀成矿模式,强调了深部油气逸散在铀成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电子探针等手段本文研究了西缘和北部的铀矿物类型,发现西缘以钛铀矿为主,其次为沥青铀矿(部分钻孔可能以此为主),铀石明显较少;北部则以铀石为主,占比可达80%以上。综合对盆地西缘和北部富烃流体的逸散特征及其铀矿化效应、代表性铀矿物的成因对比研究表明,除构造背景和演化因素外,地球化学环境是影响两地矿床地质特征的另一重要因素。西缘和北部主要铀矿物(西缘以钛铀矿为主,北部以铀石为主)的形成均与深部逸散的富烃流体相关,但两地区深部逸散流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逸散特征(成分、规模等)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西缘更热、而北部还原性更强。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浅部直罗组铀成矿地球化学环境的不同,进而导致了两地铀矿物组成上的不同。综上可见,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的根本原因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在不同盆地或同一盆地内的不同地区,其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特点均会存在差异。油气逸散活动在适当的地质环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特征的铀成矿效应。
二、沿一定层位找矿是今后找矿的重要方向(1965)(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沿一定层位找矿是今后找矿的重要方向(1965)(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水口山铅锌多金属矿田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田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与燕山中期浅成侵入岩关系密切的矽卡岩型铁铜铅锌矿床和近接触带充填型铅锌硫矿床 |
3.2 与燕山中期浅成侵入岩关系密切的接触带破碎角砾岩型内生金矿床 |
3.3 与燕山中期浅成侵入岩关系密切的氧化型金矿床 |
3.4 与燕山晚期中偏基性超浅成—火山岩类岩浆活动有关的层间挤压破碎角砾岩充填型铅锌金银矿床 |
4 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4.1 成矿规律 |
4.2 找矿方向 |
5 结论 |
(2)广西罗维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2.1 赋矿地层特征 |
2.2 控矿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地球物理特征 |
2.5 地球化学特征 |
2.6 围岩蚀变 |
2.7 矿体特征 |
2.8 矿石质量特征 |
3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
3.1 矿床成因 |
3.2 找矿标志 |
4 矿床成矿要素及成矿模式 |
4.1 矿床成矿要素 |
4.2 成矿模式 |
5 找矿方向 |
5.1 矿区找矿方向 |
5.2 区域找矿方向 |
6结论 |
(3)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2.4 区域地质演化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1 航空伽玛场特征 |
2.3.2 重力场、磁场特征 |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4.1 铀、氡地球化学特征 |
2.4.2 多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
2.5 区域遥感特征 |
2.6 区域矿产特征 |
3 研究区铀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 |
3.1 地层 |
3.1.1 寒武系(?) |
3.1.2 泥盆—石炭系(D_(2+3)—C_1) |
3.1.3 白垩系上统(K_2) |
3.1.4 古近系(E) |
3.1.5 第四系(Q)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构造 |
3.2.3 火山构造 |
3.3 岩浆岩 |
3.3.1 侵入岩 |
3.3.2 火山岩 |
3.3.3 次火山岩 |
3.4 变质岩 |
3.4.1 区域变质岩 |
3.4.2 动力变质岩 |
3.5 仁差盆地形成演化及与铀多金属成矿关系 |
3.5.1 盆地形成演化特征 |
3.5.2 盆地形成演化与成矿关系 |
4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
4.1 差干多金属矿床 |
4.1.1 矿床地质特征 |
4.1.2 矿体地质 |
4.1.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
4.1.4 控矿因素分析 |
4.2 麻楼矿床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矿体地质 |
4.2.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
4.2.4 控矿因素分析 |
4.3 鹅石矿床 |
4.3.1 矿床地质特征 |
4.3.2 矿体地质 |
4.3.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
4.3.4 控矿因素分析 |
5 铀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
5.1 铀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5.1.1 成矿空间分布规律 |
5.1.2 成岩成矿时间分布规律 |
5.1.3 矿床成矿系列厘定 |
5.2 成矿要素 |
5.3 成矿过程与成矿模式 |
5.3.1 成矿物质来源 |
5.3.2 成矿流体来源 |
5.3.3 铀的迁移与沉淀 |
5.3.4 成矿模式 |
6 多源地学信息提取 |
6.1 地球物理特征及信息提取 |
6.1.1 放射性伽玛场特征 |
6.1.2 异常信息提取 |
6.2 地球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
6.2.1 非铀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
6.2.2 放射性水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
6.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6.3.1 遥感图像数据预处理 |
6.3.2 地质构造遥感解译 |
6.3.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6.3.4 遥感硅化信息提取 |
6.3.5 多源地学信息优化组合 |
7 铀多金属矿床成矿预测与远景评价 |
7.1 成矿潜力分析 |
7.1.1 区域成矿潜力分析 |
7.1.2 主要矿床成矿潜力分析 |
7.2 地质模型建立 |
7.2.1 找矿标志 |
7.2.2 成矿预测地质模型 |
7.3 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 |
7.4 矿产资源预测方法选择 |
7.5 预测模型地质单元划分 |
7.6 预测模型的变量选取及赋值 |
7.6.1 模型变量选取的原则、特点及方法 |
7.6.2 区域成矿特征变量的选取及赋值 |
7.6.3 综合信息分析 |
7.7 找矿靶区圈定及远景评价 |
7.7.1 找矿靶区圈定原则 |
7.7.2 找矿靶区圈定及评价 |
8 结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4)陕西白杨沟铅锌矿控矿因素及深部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区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2 构造 |
3 矿床地质特征 |
4 控矿因素 |
4.1 地层 |
4.2 岩石 |
4.3 构造 |
5 找矿预测 |
6 结论 |
(5)新疆哈密市大水锰矿及其外围地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成矿预测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锰矿研究现状 |
1.2.3 区内大水锰矿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区地质调查及矿产勘查工作历史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区域构造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火山岩 |
2.5 研究区地球物理特征 |
2.5.1 研究区重力场特征 |
2.5.2 研究区1:5万航磁特征 |
第3章 典型矿床剖析-大水锰矿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3.2 矿体地质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4 成因浅析 |
第4章 成矿规律研究 |
4.1 成矿环境分析 |
4.2 控矿因素分析 |
4.2.1 地层控矿作用分析 |
4.2.2 构造控矿作用分析 |
4.2.3 岩浆岩控矿作用分析 |
4.3 成矿规律 |
4.3.1 空间分布规律 |
4.3.2 时间分布规律 |
第5章 找矿模型及成矿预测 |
5.1 地层含矿性评价 |
5.2 化探异常圈定及评价 |
5.2.1 单元素异常圈定 |
5.2.2 综合异常圈定 |
5.2.3 综合异常评价 |
5.3 找矿标志与找矿模型 |
5.3.1 找矿标志 |
5.3.2 找矿模型 |
5.4 圈定成矿远景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6)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矿物缩写 |
1 绪论 |
1.1 赋存于碳酸盐岩中金矿化 |
1.1.1 研究现状 |
1.1.2 丰山矿田 |
1.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层控型矿体 |
1.2.1 不同矿床类型的特征总结 |
1.2.1.1 喷流沉积矿床 |
1.2.1.2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
1.2.1.3 Manto交代型矿体 |
1.3 稀散金属 |
1.3.1 定义和研究意义 |
1.3.2 长江中下游稀散金属分布情况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计划实施及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九瑞矿集区 |
3 丰山矿田脉状金矿化成因研究 |
3.1 矿区地质 |
3.1.1 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
3.1.2 脉状金矿床 |
3.2 矿相学特征 |
3.2.1 矽卡岩铜金矿床 |
3.2.2 脉状金矿床矿相学研究 |
3.3 碳酸盐成分 |
3.4 稳定同位素研究 |
3.4.1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 |
3.4.2 硫酸盐硫同位素研究 |
3.5 丰山矿田成矿规律及找矿意义 |
4 城门山矿区层控型矿体成因研究 |
4.1 矿区地质 |
4.1.1 地层 |
4.1.2 矿区构造 |
4.1.2.1 断裂 |
4.1.2.2 褶皱 |
4.1.3 岩浆岩 |
4.2 矿石类型 |
4.3 矿石组合及生成顺序 |
4.4 硫化物微量元素测试 |
4.4.1 黄铁矿微量元素 |
4.4.1.1 城门山矿区 |
4.4.1.2 丰山矿田鸡笼山矿床 |
4.4.1.3 黄铁矿Se/As-Co图解 |
4.4.2 闪锌矿微量元素 |
4.4.2.1 城门山矿区 |
4.4.2.2 丰山矿田鸡笼山-曹家山成矿系统 |
4.4.2.3 闪锌矿Fe/Mn-In图解 |
4.5 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测试 |
4.6 金、银、稀散金属赋存状态 |
4.7 城门山矿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意义 |
5 结论 |
5.1 主要认识 |
5.2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内蒙古四子王旗夏尔楚鲁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来源与项目依托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区域地质调查及物化探工作 |
1.3.2 矿产勘查工作 |
1.3.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蓟县系哈拉霍疙特组(Jxh) |
2.1.2 青白口系白音宝拉格组(Qnby) |
2.1.3 新近系汉诺坝组(N_1h) |
2.1.4 新近系宝格达乌拉组(N_2b) |
2.1.5 第四系沉积物(Q)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脉岩 |
2.4 区域矿产 |
2.4.1 白乃庙金矿体 |
3 矿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1.1 白音宝拉格组二段 |
3.1.2 第四系全新统 |
3.2 矿区构造 |
3.3 岩浆岩 |
3.3.1 侵入岩 |
3.3.2 脉岩 |
3.4 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3.4.1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
3.4.2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
4 矿床地质特征 |
4.1 金矿体特征 |
4.1.1 Ⅲ号金矿体 |
4.1.2 Ⅳ号金矿体 |
4.1.3 Ⅴ号金矿体 |
4.2 矿石质量特征 |
4.2.1 矿石物质成分 |
4.2.2 金的赋存状态 |
4.2.3 矿石结构构造 |
4.2.4 矿床共伴生综合评价 |
4.3 矿石类型 |
4.3.1 矿石自然类型 |
4.3.2 矿石工业类型 |
4.4 矿体围岩 |
5 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 |
5.1 矿床成因浅析 |
5.1.1 矿床成因 |
5.1.2 控矿因素 |
5.2 找矿方向探讨 |
5.2.1 找矿标志 |
5.2.2 找矿潜力浅析 |
5.2.3 找矿方向探讨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冈底斯成矿带浦桑果富钴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2 冈底斯成矿带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钴矿床研究现状 |
1.3 浦桑果矿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创新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侏罗系 |
2.2.2 白垩系 |
2.2.3 古近系 |
2.2.4 新近系 |
2.2.5 第四系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6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1.1 白垩系 |
3.1.2 古新世 |
3.1.3 第四系 |
3.2 矿区构造 |
3.3 矿区侵入岩 |
3.4 矿体特征 |
3.4.1 形态、规模及产状 |
3.4.2 资源量概况 |
3.5 矿石特征 |
3.5.1 矿石类型 |
3.5.2 矿石组构 |
3.5.3 矿物组合 |
3.6 围岩蚀变特征 |
3.7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第4章 矿物化学特征与钴的赋存状态 |
4.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4.1.1 样品采集及特征 |
4.1.2 分析方法 |
4.2 矽卡岩矿物化学特征 |
4.2.1 石榴子石 |
4.2.2 辉石 |
4.2.3 其它主要硅酸盐矿物 |
4.3 硫化物矿物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特征 |
4.3.2 LA-ICP-MS微量元素特征 |
4.4 钴的赋存状态 |
4.4.1 独立钴矿物 |
4.4.2 类质同象钴 |
4.5 矽卡岩类型及形成环境 |
4.6 小结 |
第5章 成矿流体特征、物质来源及金属沉淀机制 |
5.1 流体包裹体分析 |
5.1.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5.1.2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1.3 包裹体成分分析 |
5.1.4 包裹体显微测温 |
5.2 成矿流体来源 |
5.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5.2.2 氢、氧同位素特征 |
5.2.3 氦、氩同位素特征 |
5.3 成矿物质来源 |
5.3.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5.3.2 硫同位素特征 |
5.3.3 铅同位素特征 |
5.4 金属迁移沉淀机制 |
5.5 小结 |
第6章 中酸性岩浆岩形成时代及岩石成因 |
6.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6.1.1 样品采集 |
6.1.2 锆石U-Pb定年 |
6.1.3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6.1.4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
6.1.5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6.2 锆石U-Pb定年结果 |
6.2.1 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
6.2.2 闪长玢岩 |
6.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6.3.1 主量元素 |
6.3.2 稀土元素 |
6.3.3 微量元素 |
6.4 全岩Sr-Nd-Pb-Hf同位素特征 |
6.4.1 全岩锶-钕同位素特征 |
6.4.2 全岩铅同位素特征 |
6.4.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6.5 岩石成因 |
6.6 小结 |
第7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7.1 成岩成矿时代 |
7.1.1 成岩时代 |
7.1.2 成矿时代 |
7.2 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7.3 控矿因素 |
7.3.1 岩浆作用对成矿的制约 |
7.3.2 赋矿地层对成矿作用的贡献 |
7.4 成矿模式 |
第8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四川省九龙县里伍铜矿黑牛洞矿段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区区域位置及自然地理 |
1.1.1 区域位置 |
1.1.2 自然地理概况 |
1.2 研究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
1.3 全球铜矿床主要成因类型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江浪穹隆构造 |
2.3.2 断裂构造 |
2.3.3 褶皱构造 |
2.4 岩浆岩 |
2.4.1 火山岩和次火山岩 |
2.4.2 中酸性侵入岩 |
2.5 区域变质岩 |
2.6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2.6.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6.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体地质特征 |
3.2.1 赋矿层位及岩石 |
3.2.2 矿体产状、数量及规模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物组成 |
3.3.2 矿石化学成分 |
3.3.3 矿石结构、构造 |
3.3.4 矿石类型 |
3.4 围岩蚀变 |
3.5 成矿阶段及成矿期划分 |
第4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4.2 包裹体显微岩相学特征 |
4.2.1 包裹体形态及大小 |
4.2.2 包裹体的分布 |
4.2.3 包裹体的类型 |
4.3 包裹体物理性质 |
4.3.1 包裹体均一温度、冰点温度 |
4.3.2 包裹体盐度 |
4.3.3 包裹体密度、压力及成矿深度 |
4.4 包裹体的成分 |
4.4.1 气相成分 |
4.4.2 液相成分 |
4.5 氢氧同位素 |
第5章 矿床成因讨论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5.1.1 硫同位素 |
5.1.2 硅同位素 |
5.1.3 铅同位素 |
5.1.4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5.2 成矿流体类型及其迁移机制 |
5.3 成矿时代 |
5.4 成因模式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图版 |
(10)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进展和认识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与创新认识 |
第一篇 油气煤铀藏(矿)同盆共存全球特征 |
引言 |
第二章 全球铀矿和砂岩型铀矿的产储量 |
2.1 铀矿床与沉积型铀矿的分类 |
2.1.1 铀矿床分类 |
2.1.2 沉积(岩)型铀矿 |
2.2 各类铀矿及主要产铀国的资源量 |
2.2.1 铀矿床数量和资源量 |
2.2.2 主要产铀国的资源量(储量) |
2.2.3 世界和主要产铀国的年产量 |
第三章 全球已发现砂岩型铀矿的分布特征 |
3.1 全球砂岩型铀矿开采技术进步与已探明的铀资源和主要富铀国 |
3.1.1 砂岩型铀矿开采的优越性 |
3.1.2 全球砂岩型铀矿资源的分布格局、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
3.2 各大洲主要产铀国分布特征 |
3.2.1 亚洲 |
3.2.2 北美洲 |
3.2.3 大洋洲 |
3.2.4 非洲 |
3.2.5 欧洲 |
3.2.6 南美洲 |
3.3 全球总体分布特征和规律 |
第四章 油气煤铀藏(矿)同盆共存特征 |
4.1 同盆共存的普遍性 |
4.2 同盆共存的分区性 |
4.2.1 多能源盆地分布广而不均衡 |
4.2.2 赋存层位和形成时代因地而异,但具有区域规律 |
第二篇 中国典型盆地油气煤铀同盆共存与相互作用实例剖析——鄂尔多斯盆地不同地区油气逸散及其铀成矿效应 |
引言 |
第五章 区域地质背景 |
5.1 盆地区域位置与构造单元划分 |
5.2 盆地发育与演化过程 |
5.3 油气煤铀赋存与多种能源分布概况 |
第六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逸散特征 |
6.1 油气逸散的烃类标志及其来源 |
6.1.1 油气逸散及油源 |
6.1.2 酸解烃特征及来源 |
6.1.3 原油的气油比特征 |
6.2 油气逸散的非烃类标志及成因 |
6.2.1 延安组砂岩褪色蚀变 |
6.2.2 碳酸盐化蚀变 |
6.3 直罗组容矿砂岩白云石成因 |
6.3.1 直罗组容矿砂岩岩石学特征 |
6.3.2 “白云石(岩)问题”及研究焦点 |
6.3.3 白云石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成因模式 |
6.3.4 研究区白云石的特征及成因机制 |
6.4 西缘逸散流体的特征 |
6.4.1 逸散流体的成分 |
6.4.2 逸散流体的性质和热液作用的证据 |
6.5 油气逸散的时限和指向 |
第七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逸散与铀成矿 |
7.1 铀矿床基本特征和铀赋存形式 |
7.2 钛铀矿特征、形成条件及成因探讨 |
7.2.1 钛铀矿特征和形成条件 |
7.2.2 研究区钛铀矿的成因 |
7.3 逸散流体的还原作用 |
7.4 逸散流体的搬运作用和深部铀源 |
7.4.1 深部潜在铀源及富铀特征 |
7.4.2 深部富烃流体中铀的存在和迁移形式 |
7.4.3 深部铀源的可能性探讨 |
7.5 铀成矿年龄 |
7.5.1 砂岩型铀矿定年现状及方法选择 |
7.5.2 样品和方法 |
7.5.3 结果与讨论 |
7.6 铀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 |
7.6.1 铀矿化与油气逸散的时空关系 |
7.6.2 铀成矿模式 |
第八章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油气逸散与铀成矿 |
8.1 铀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
8.2 盆地北部油气逸散与流体蚀变 |
8.2.1 漂白砂岩和绿色砂岩的特征及成因 |
8.2.2 碳酸盐化的特征及成因 |
8.2.3 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 |
8.2.4 逸散流体的影响范围和散失规模 |
8.3 油气逸散对铀成矿的作用和证据 |
8.3.1 铀成矿和油气逸散的时空关系 |
8.3.2 铀矿物和矿体特征及成因 |
8.3.3 天然气还原铀的可能性模拟实验 |
8.3.4 脂肪酸甲酯的检出与铀沉淀两步式反应机理 |
8.4 逸散流体的成矿作用探讨 |
8.4.1 逸散流体对成矿元素搬运作用的证据 |
8.4.2 深部富烃流体中铀存在和迁移的形式 |
8.5 铀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 |
第九章 西部和北部油气逸散及其铀成矿效应特征对比 |
9.1 油气逸散特征和地质效应对比 |
9.1.1 逸散流体特征对比 |
9.1.2 逸散流体地质效应的差异及成因 |
9.2 铀矿化及成矿环境特征对比 |
9.2.1 铀成矿特征对比 |
9.2.2 铀矿物特征差异及原因 |
9.2.3 石油和天然气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和差异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 发表学术论文 |
2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沿一定层位找矿是今后找矿的重要方向(1965)(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水口山铅锌多金属矿田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J]. 宛克勇. 矿产勘查, 2021(03)
- [2]广西罗维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J]. 龙明周,颜小东,李伟. 矿产勘查, 2021(02)
- [3]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D]. 汤谨晖. 东华理工大学, 2020
- [4]陕西白杨沟铅锌矿控矿因素及深部找矿预测[J]. 李伟,王雷,张革利. 矿产勘查, 2020(07)
- [5]新疆哈密市大水锰矿及其外围地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D]. 张振. 新疆大学, 2020(07)
- [6]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D]. 韩颖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7]内蒙古四子王旗夏尔楚鲁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D]. 杨宇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3)
- [8]冈底斯成矿带浦桑果富钴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D]. 李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9]四川省九龙县里伍铜矿黑牛洞矿段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D]. 徐翠微.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D]. 王飞飞. 西北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