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州市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余倩倩[1](2020)在《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内在需求十分迫切。研究选取江苏、浙江和上海为研究区域,首先研究产业结构变化和生态环境现状研究,对产业结构的时空特征分析、主导产业的选择分析以及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描述统计;然后,评估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评价,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进行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最后测算长三角地区及各省辖市(直辖市)农业、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具体分析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第一,长三角地区正迈入“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模式,产业结构在不断升级、完善,整体生态环境有改善。各市之间产业结构存在趋同性,产业集聚效应显着,且部分行业已经开始显现出专业化分工趋势。长三角地区污染排放控制水平仍然有待提高,江苏地区空气质量较差,声环境状况较好,浙江和上海地区空气优良率达到良好,整体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第二,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差异显着,科技水平、城市化水平、消费水平三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产生非常显着影响。长三角各市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综合指数在2-12.32之间,10年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长三角中部和南部城市产业绿色水平较高。从影响因素上看,科技水平、城市化水平、消费水平三个指标均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产生非常显着影响;财政支出和环保投入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有较为显着的影响,而人力资本、国际环境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显示出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显着性影响。从影响效果看,居民消费水平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呈显着的正向作用,且回归系数为0.5108,成为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原因在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变化会促使产业调整,对产业绿色转型起促进作用。第三,长三角地区各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于1,反映农业、工业绿色转型水平较高,绿色转型效果较好,其中绿色技术进步指数对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贡献最大。本文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分析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试验与发展水平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显着的正向作用,而财政支出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显着负向作用。研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和外商直接投资均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提高或者改善这些方面有助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而提高各地区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距。
马晶晶[2](2021)在《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环境监测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总污染源的控制与环境质量的评价。要达到政府在新时期提出的环境保护工作基本要求,需要从环境监测指标和环境质量的生态系统监督两方面做起,逐步完善过程,把握整体监测发展趋势,从而改善环境和居民生存生态空间的状态。因此,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本文以温州市瓯海区的环境监测为例,作为基层环境监测的典型,阐释了地方监测工作目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探讨了解决之道。本文分为七个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说明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阐释了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站和第三方监测机构等基本概念和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了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现状,以及在监测站和第三方机构工作人员、普通市民中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第四部分从多角度分析了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对比了国内多地在基层环境监测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其对瓯海区环境监测的启示;第六部分提出解决瓯海区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最后得出结论。本文研究工作的开展,是鉴于目前地方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改善,而国内这方面尤其是针对基层环境监测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期望通过研究瓯海区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能够对推动基层环境监测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为提高监测样本数据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同时,也希望能对提高基层环境监测工作在应对开放性市场的竞争能力有所裨益,并为研究环境监测及相关政府管理工作的其他学者提供参考。
李磊[3](2020)在《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资源短缺和大气污染等越来越制约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建设,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经济规模的扩大,徐州市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科学的分析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内涵,构建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状况,找出提升路径,不仅能有助于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还能有利于徐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基于PSR框架模型构建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压力、状态和响应三个维度对徐州市2010-2018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系统评价和综合评价,动态探究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然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徐州市2010-2018年的生态环境质量障碍因子进行分析,找到影响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最后根据主要障碍因子,建立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路径,为制定提升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是不断提高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压力指标对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不断加强,状态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总体上仍是上升趋势。响应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再缓慢增长后又下降的趋势,总体上仍是上升趋势,这说明近九年,徐州政府和社会对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化响应一直很重视。(2)通过对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障碍因素的分析表明,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以及人口密度是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资源严重不足和空气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3)从总体上看,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响应系统指标的障碍度虽处于极低水平但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压力系统和状态系统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但都处在较高水平;因此,要提升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就必须从压力和状态两个系统着手,同时也要注重响应系统的建设。(4)森林覆盖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对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人口密度则会抑制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然后结合经济发展模式组合了9条路径并进行分析,得出经济的高速发展可能会抑制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而经济发展基准模式下高方案的森林覆盖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人口密度的路径不仅使得徐州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发展,又能显着提升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因此此路径是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最佳路径。最后,本文针对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提出改善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本论文有图35幅,表22个,参考文献97个。
陈自艳[4](2020)在《徐州市排污许可证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末,国内环境管理专家认识到排污许可制度在管理企业、改善环境上具有积极作用,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老的制度管理效果有限。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改革排污许可制度,充分发挥其管理环境的作用。2017年原环保部推动制度改革,用四年时间分行业逐步实现排污许可证的全覆盖。通过排污许可证管制企业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排污许可证是企业排污的资格证明,企业要自证守法,定期对废水、废气、噪声开展监测,按季度或年度向环境管理部门报送执行报告,反馈实际排污情况。徐州市环境管理部门承担起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但由于制度改革尚未完成,目前管理中存在不足,影响排污许可证的管理效力。本文提出了徐州市排污许可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给出解决措施。对排污许可证管理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分析,证明其存在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介绍了排污许可证的概念及作用、实施机制及工作成果、申请与核发、变更等。分析现阶段徐州市排污许可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旨在探寻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学习美国、瑞典和国内城市上海、桐乡在排污许可证管理上的先进经验,提出完善徐州市排污许可证管理的建议,根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完善立法,细化技术规范,加强证后监管,完善管理平台,探索新培训模式,引进第三方技术支持机构等方面入手,提升排污许可证管理水平。排污许可制度改革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随着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不断完善,企业对其认知的不断提高,管理手段不断提升,排污许可证才能发挥其管理环境的作用。该论文有图4幅,表3个,参考文献50篇。
陈影星,赵迪斐,谭昕,朱越,罗雨桐,张岚[5](2020)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徐州市主要环境生态地质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徐州市面临生态环境地质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通过对徐州市水资源问题、大气污染和采空塌陷等主要环境生态地质问题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了城镇化过程对环境生态地质问题的影响,由此开展环境生态问题对策探讨。通过对环境生态地质问题进行针对性治理,调整产业格局和完善生态功能分区,实施制度创新,推动徐州市由能源城市向旅游城市、创新技术城市的转型,有助于解决徐州市主要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促进发展模式的转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周禹成[6](2019)在《环境约束下东南钢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从事钢铁行业已超过15万家,钢铁行业贸易比重远超其他行业,占我国GDP比重约10%。我国已成为了钢铁强国,然而由于钢铁行业是高污染行业,排放的污染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遭到了破坏。为了实现国家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让钢铁企业从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向节能环保型转变。但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减慢,钢铁总需求量降低,以致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加剧,钢材贸易出现供大于求现象,同时随着时代发展,钢铁行业透明度和交易方式方法都发生改变,传统的钢铁贸易模式收到严重冲击。综上种种,导致钢铁企业利润持续下滑,部分企业已经处于亏损境地,我国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和挑战。基于此背景,本文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环境约束下的企业发展和管理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等手段,对东南钢铁公司发展战略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东南钢铁公司面临的内外环境,以制定环境约束下的东南钢铁公司发展战略。文章先对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以研究环境约束下的东南钢铁企业发展战略为研究目标,结合多种理论,运用SWOT分析法对环境约束下的钢铁行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状况和东南钢铁公司的战略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目前东南钢铁公司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在新形势下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确立了东南钢铁公司发展的战略。同时为实现此战略提出了采用实施技术改造、降低运营成本、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提高员工专业化水平等措施来付诸实践,最后提出东南钢铁公司发展战略的组织保障、文化保障、制度保障,以期可以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有效加速钢铁企业发展。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综合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环境约束下的企业发展、管理理论等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全面系统的分析了钢铁企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约束等的辨证关系,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研究方法的专业运用使本研究的过程规范严谨,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操作性、专业性。该论文有图11幅,表9个,参考文献85篇。
黄碧艳[7](2018)在《徐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政府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建设与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建设生态城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作为城市建设主体的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责任包含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三个方面的内容。文章在梳理相关文献与明确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之后,通过调查、文献等研究方法并结合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得出当前徐州市生态城市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的结论。近年来,徐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虽然有所成效,但仍面临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经济实力较弱,环保观念未深入人心,片面强调中心城市生态建设,忽视区域联系这些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发展与提升城市,建成高级的生态城市,徐州市政府需要强化城市的生态,经济与社会建设责任,具体说来包括加强采煤塌陷地治理,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城乡协同发展,着力培育城市生态文化,提升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参与能力,促进区域性公共管理机构的建立,实现区域生态协作发展,其中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是徐州市生态城市进一步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刘念,薛诚,苗升浩,王悦然[8](2018)在《2015-2016年徐州市环境样品及食品放射性水平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徐州市环境样品及食品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方法按照《江苏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要求,采集徐州地区的大气沉降物、气溶胶、饮用水、各类食品,使用中核(北京)核仪器厂BH1216Ⅲ型二路低本底α、β测量仪进行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监测。结果徐州地区饮水中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较10多年前有所降低,食品的放射性水平监测结果较周边城市无明显差异。结论应逐步扩大监测范围并增加监测项目,为徐州地区积累更多环境样品放射性水平的基础资料。
李昌龙[9](2017)在《2013-2016年徐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法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法对2013-2016年徐州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CO、O3和PM2.5)的监测资料进行评价,分析徐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污染物特征以及季节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3-2016年徐州市区环境空气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893 d,优良率为61.9%;其中2016年优良率达65.0%,较2013年上升11.4%;徐州市区空气质量呈现夏季较好,秋季和春季次之,冬季最差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在春季和秋季,PM10和PM2.5为主要污染物,夏季O3为主要污染物,冬季PM2.5为主要污染物。2013-2016年徐州市区空气中PM10和PM2.5年均浓度均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孙慧清[10](2017)在《地方政府环境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政府职能部门的环境管理愈来愈受到重视,政府环境审计也成为国家加强环境治理的重要工具。但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中都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基层审计部门对于如何开展环境审计工作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本文借鉴环境审计研究成果,通过对华东地市级审计机关发放问卷调查,研究基层政府环境审计现状。本文参考已有研究成果,依据《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从对环境审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队伍建设情况等方面设计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华东地区基层环境审计现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目前政府环境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环境审计队伍不能满足审计需求、过多关注于环保投入、缺少分地区、分领域、分项目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政府环境审计作为国家环境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促进绿色发展模式、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根本途径。因此,重视并发展环境审计是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徐州市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州市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业结构演化相关研究 |
1.2.2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相关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经济理论 |
2.1.1 产业分类 |
2.1.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2.1.3 产业集聚理论 |
2.2 区域绿色发展理论 |
2.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2.2 绿色发展理论 |
2.3 理论综述 |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统计特征分析 |
3.1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现状特征分析 |
3.1.1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1.2 长三角地区主导产业分析 |
3.2 产业结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
3.2.1 产业结构时间演化特征分析 |
3.2.2 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3.3 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3.3.1 各地区污染物排放现状分析 |
3.3.2 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评价研究 |
4.1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指标说明与赋权 |
4.1.3 综合评价得分 |
4.2 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分析 |
4.2.1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综合水平评价研究 |
4.2.2 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
4.2.3 产业转型水平评价研究 |
4.2.4 环境影响水平评价研究 |
4.2.5 政府支持水平评价研究 |
4.3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的空间演变特征研究 |
4.4 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
4.4.1 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4.4.2 面板回归模型构建 |
4.4.3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农业、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 |
5.1 Global Malmquis-Luenberger(GML)指数模型 |
5.2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析 |
5.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趋势变化 |
5.2.3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变化分析 |
5.3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析 |
5.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2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化 |
5.3.3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变化 |
5.4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
5.4.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5.4.2 空间溢出效应概念界定 |
5.4.3 空间杜宾计量模型构建 |
5.4.4 变量选取 |
5.4.5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
6.1 问题分析 |
6.1.1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
6.1.2 部分生态环境要素质量仍需改善 |
6.1.3 政府支持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升效果不显着 |
6.1.4 规模效率指数与纯技术效率指数偏低 |
6.1.5 外商直接投资呈负向溢出效应 |
6.2 对策建议 |
6.2.1 优化产业结构 |
6.2.2 改善环境质量 |
6.2.3 强化政府职能 |
6.2.4 重视规模和资源配置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 |
6.2.5 注重引资质量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程序清单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调查研究法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3 研究简评 |
1.5 创新与不足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环境监测及构成要素 |
2.1.2 环境监测站 |
2.1.3 第三方监测机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职能理论 |
2.2.2 行政监督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现状 |
3.1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实体及其运作状况 |
3.1.1 瓯海区环境监测站 |
3.1.2 瓯海区的第三方监测机构 |
3.2 对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的调查 |
3.2.1 调查基本情况 |
3.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2.3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调查结果分析 |
4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
4.1.1 环境监测硬件设施方面的问题 |
4.1.2 环境监测工作准则和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 |
4.1.3 环境监测队伍方面的问题 |
4.1.4 第三方监测机构方面的问题 |
4.2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财政投入滞后 |
4.2.2 管理制度和标准不清晰 |
4.2.3 人才引进方式单一,待遇缺乏吸引力 |
4.2.4 缺少对第三方监测机构的扶持 |
5 国内环境监测的先进经验及启示 |
5.1 国内环境监测的先进经验 |
5.2 对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的启示 |
6 改进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的对策建议 |
6.1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
6.1.1 突破监测工作场地范围局限 |
6.1.2 优化实验室运行环境 |
6.1.3 增加监测仪器和设备 |
6.2 完善环境监测工作准则和管理制度 |
6.2.1 明确管理方式和定位 |
6.2.2 约束具体工作细节 |
6.2.3 建立统一监测数据的核定标准 |
6.3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改善待遇 |
6.3.1 积极引进专业人才 |
6.3.2 改善待遇留住人才 |
6.3.3 加大培训和再教育力度 |
6.4 促进第三方监测机构发展,探索竞争与合作的新思路 |
6.4.1 多措并举促进第三方监测机构的发展 |
6.4.2 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合作与竞争的模式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监测站职员状况调查表 |
附录2 温州市瓯海区居民环境监测了解情况调查表 |
附录3 第三方监测机构职员状况调查表 |
致谢 |
(3)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相关理论综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2 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现状 |
2.1 徐州市自然与地理条件 |
2.2 经济发展现状 |
2.3 社会发展现状 |
2.4 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现状 |
2.5 生态环境现状 |
2.6 本章小结 |
3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3.1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机理分析 |
3.2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概念模型设计 |
3.3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模型构建及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障碍因素分析 |
4.1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障碍度模型 |
4.2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障碍度诊断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5.1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思路 |
5.2 系统动力学概述 |
5.3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系统仿真模型构建与分析 |
5.4 模型流图建立 |
5.5 模型检验 |
5.6 情景设计及仿真模拟 |
5.7 路径优化设计 |
5.8 本章小节 |
6 改善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对策建议 |
6.1 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
6.2 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
6.3 重点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
6.4 大力发展科技产业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可能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徐州市排污许可证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2 排污许可证管理的理论分析 |
2.1 排污许可证管理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2.2 排污许可证的管理学理论分析 |
3 徐州市排污许可证管理现状 |
3.1 排污许可证的概念及作用 |
3.2 排污许可证实施机制及工作成果 |
3.3 排污许可证的申请与核发、变更、延续、注销及监管 |
4 徐州市排污许可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徐州市排污许可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2 徐州市排污许可证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 国内外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的经验借鉴 |
5.1 国内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 |
5.2 国外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 |
5.3 国内外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对徐州市的启示 |
6 完善徐州市排污许可证管理的建议 |
6.1 完善专项法律和配套文件 |
6.2 加强证后监管 |
6.3 完善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 |
6.4 加强宣传和培训 |
6.5 建立公众和第三方机构参与机制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徐州市主要环境生态地质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徐州市环境生态地质问题 |
1.1 水资源问题 |
1.2 大气问题 |
1.3 采空塌陷问题 |
2 城镇化加重环境生态地质问题 |
3 环境生态问题对策讨论 |
3.1 开展环境生态地质问题治理 |
3.2 调整产业格局 |
3.3 实施制度创新 |
3.4 推进城市转型 |
4 徐州市向旅游城市转型的潜力分析 |
5 结论 |
(6)环境约束下东南钢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 战略管理原则 |
2.3 循环经济理论 |
2.4 环境约束下的钢铁企业发展理论 |
3 江苏省钢铁行业发展与污染排放EKC分析 |
3.1 指标与数据的选取 |
3.2 钢铁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关系模型 |
3.3 钢铁工业SO2 排放量与人均GDP关系模型 |
3.4 钢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人均GDP关系模型 |
4 环境约束下影响东南钢铁公司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
4.1 东南钢铁公司的发展现状 |
4.2 外部环境分析 |
4.3 内部环境分析 |
4.4 东南钢铁公司SWOT战略分析 |
5 环境约束下东南钢铁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5.1 环境约束下东南钢铁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体系设计 |
5.2 战略选择下东南钢铁公司发展战略的整体思路 |
6 环境约束下东南钢铁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
6.1 环境约束下东南钢铁公司战略方案实施原则与路径 |
6.2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相协调层面实施措施 |
6.3 基础实施层面实施措施 |
6.4 环境约束下东南钢铁公司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
7 结论 |
7.1 论文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7.3 后续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徐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路径 |
1.4 论文框架与创新点 |
2 生态城市建设的政府责任理论分析 |
2.1 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涵 |
2.2 生态城市建设的政府责任 |
2.3 生态城市建设的政府责任理论基础 |
3 徐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政府责任及效果评估 |
3.1 徐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政府责任 |
3.2 徐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效果评估 |
4 徐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徐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 徐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5 强化徐州市生态城市建设政府责任的建议 |
5.1 加强采煤塌陷地治理,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
5.2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实现产业城乡协同发展 |
5.3 培育城市生态文化,提升公众与企业环保意识与参与能力 |
5.4 设立区域性公共管理机构,实现区域生态协作发展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2015-2016年徐州市环境样品及食品放射性水平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样品的测量 |
1.2.1 测量仪器 |
1.2.2 总α、总β计算公式 |
1.3 监测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监测结果 |
2.2 沉降灰的放射性水平监测结果 |
2.3 气溶胶的放射性水平监测结果 |
2.4 饮用水的放射性水平监测结果 |
2.5 食品的放射性水平监测结果 |
3 讨论 |
(9)2013-2016年徐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资料来源 |
2.2 空气质量指数法评价 |
2.2.1 空气质量概况 |
2.2.2 空气质量月变化 |
2.2.3 首要污染物变化情况 |
2.3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法评价 |
2.3.1 主要污染物浓度 |
2.3.2 污染物超标日分布 |
3 结论 |
(10)地方政府环境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环境审计定义 |
1.2.2 环境审计目标 |
1.2.3 环境审计内容 |
1.2.4 环境审计方法 |
1.2.5 环境审计评价指标 |
1.2.6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政府环境审计发展历程及基本理论 |
2.1 政府环境审计发展历程 |
2.1.1 国外环境审计发展历程 |
2.1.2 国内环境审计发展历程 |
2.2 基本理论 |
2.2.1 免疫系统理论 |
2.2.2 政府受托环境责任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4 国家治理论 |
2.2.5 PSR理论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府环境审计现状调查研究 |
3.1 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
3.2 政府环境审计调查结果 |
3.2.1 对环境审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3.2.2 环境审计队伍的建设情况 |
3.2.3 环境审计工作制度的建设情况 |
3.2.4 环境审计的开展情况 |
3.2.5 环境审计的方式与方法情况 |
3.2.6 环境审计结果公开及审计成果转化利用情况 |
3.3 政府环境审计调查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善政府环境审计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
4.1 提高对政府环境审计的重视程度 |
4.1.1 明确政府环境审计目标 |
4.1.2 制定政府环境审计长远发展规划 |
4.1.3 加强环境审计宣传教育 |
4.2 建设专业的政府环境审计队伍 |
4.2.1 增加环境审计人员供给 |
4.2.2 优化专业的知识结构 |
4.2.3 建立外聘专家队伍 |
4.3 完善政府环境审计制度 |
4.3.1 完善政府环境审计准则 |
4.3.2 成立环境审计协调领导小组 |
4.3.3 建立和完善环境审计监督体系 |
4.4 全面开展政府环境审计工作 |
4.4.1 明确环境审计评价标准 |
4.4.2 构建环境审计评价指标 |
4.5 创新政府环境审计方式与方法 |
4.5.1 开展嵌入式的环境审计项目 |
4.5.2 创新环境审计方法 |
4.6 建立公民参与的环境审计结果公告机制 |
4.6.1 坚持和完善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
4.6.2 加强审计结果的执法力度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徐州资源型城市为例 |
5.1 构建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
5.2 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指标选取原则 |
5.2.2 指标选取方法 |
5.2.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环境审计评价指标分值的确定 |
5.3.1 确定各指标权重 |
5.3.2 确定各指标的分值 |
5.4 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5.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4.2 确定评价标准及目标值 |
5.4.3 确定实际值 |
5.4.4 评价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环境审计现状问卷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徐州市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评价研究[D]. 余倩倩.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2]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问题研究[D]. 马晶晶. 四川师范大学, 2021(04)
- [3]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李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徐州市排污许可证管理研究[D]. 陈自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徐州市主要环境生态地质问题及对策分析[J]. 陈影星,赵迪斐,谭昕,朱越,罗雨桐,张岚.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0(02)
- [6]环境约束下东南钢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周禹成.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7]徐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政府责任研究[D]. 黄碧艳.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8]2015-2016年徐州市环境样品及食品放射性水平调查与分析[J]. 刘念,薛诚,苗升浩,王悦然. 中国辐射卫生, 2018(01)
- [9]2013-2016年徐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J]. 李昌龙.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7(10)
- [10]地方政府环境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D]. 孙慧清. 江苏科技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