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浓厚高校学术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才能——第六届“挑战杯”竞赛硕果累累(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1](2017)在《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的过程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随着我国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各类创新项目的大力推广,高校对创新项目开展的质量也越来越关注。因此,通过运用过程管理理论来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项目运行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管理为研究对象,以过程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尝试性的设计了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过程管理总体方案,以提高创新项目过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在对H大学创新项目的过程管理研究中,首先,对H大学创新项目管理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梳理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归纳出主要原因有对过程管理重视不够、管理部门职责不清和管理信息化水平低;再次,运用过程管理理论明确提出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过程管理设计的原则,按照项目的启动过程、计划过程、实施与控制过程、结束过程四个阶段分别设计出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的具体过程管理方案,并汇总成总体的过程管理设计方案;最后,为了能够更好地对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过程管理方案进行检验,本文构建了项目过程管理实施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试运行的效果进行评价,还通过设计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来提升创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并提出确保设计方案有效实施的其他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组织建设、重视制度保障、加大物质支持、维护信息安全、强化人员培训和绩效评估。通过深入研究,完成了对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过程管理的方案设计并建立了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构建实施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试运行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过程管理方案的实际实施效果比较理想,可以继续推广和完善。同时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其他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完善创新项目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安建强[2](2017)在《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文中指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等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创新型电子信息专业人才是信息时代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从传统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是当前我国高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重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创新训练”)是当前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让大学生有机会进行发明创造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如何建立适合电子信息专业的“创新训练”体系,以提高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我国高校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改革的难点与重点所在。本研究以成果导向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构建了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体系。该体系以“创新训练”目标为起点,结合创新人才素质的要素,从课程、教学、学习、评价四个维度建立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双循环动态系统。并进一步采用行动研究法,检验和修订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体系及其实践效果。第一轮实施中,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为培养对象,厘定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的学习成果,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及“创新训练”体系的实施策略和途径。通过课堂观察、案例研究、师生访谈、学生竞赛等相关成果的内容分析等方法分析实践过程,发现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体系有较好成效,各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创新训练”的学习过程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教师在“创新训练”过程的投入、有效指导及评价方式与学习成果的适切度上存在问题。在第二轮实施中,引入了教学学术理论对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体系进行修改,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加强各环节对学习成果的过程性评价。两轮实践结束后,通过问卷方式对参与“创新训练”的学生与未参加的学生的调查与比较,发现参与“创新训练”学生的学习成果发展状况与未参与学生相比存在着显着的差异。经过两轮行动研究,结论如下:一、电了信息专业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体系构建不仅达成“创新训练”本身为目标,更可以将“创新训练”的学习成果与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与正式课程教学体系互为支撑,成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乃至改革的突破点。二、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能帮助学生在本科阶段接受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对该专业本科生通过“创新训练”的学习探究获得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具有一定的成效,基本达到了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的目标。三、在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中,以信息技术促进“创新训练”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以教学学术促进教师教学指导与教学研究融合,尤为重要。信息技术促进“创新训练”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了自主个性化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高阶学习和高阶思维。基于虚拟仿真信息技术的“创新训练”网络平台,建立了接近真实的学习探究环境,将抽象的、深奥的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学习共同体超时空的协作与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实施情境化教学策略,高效地把专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传授给学生。基于虚拟仿真信息技术的“创新训练”方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以较低的成本,较好的成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创新训练”中强化教学学术,能促进教师教学指导与研究的融合,教师以学术研究的态度设计培训课程、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融入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产生了教学相长的效果,平衡了教师在“创新训练”中的投入与个人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师生双赢。
朱君[3](2017)在《京师武术文化研究 ——以北京为个案》文中指出本论文所涉及的“京师”指国家首都。由于我国历代首都众多,故选北京为个案进行研究。京师武术文化研究所涉及的地域以北京地区为主体,并进行研究;但作为首都,研究所涉及的层面还要兼顾国家层面。因此,京师武术文化研究不是一般意义的地域武术文化研究,是以北京地域存在的与武术活动相关的所有文化为主体,兼顾国家层面的武术文化研究。为了本课题的顺利进行,先后七个月深入北京地区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学口述历史方法调查,并通过对京师武术文化历史、发展现状等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把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提炼。对于繁多的文献资料,运用个案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加以研究。对历史资料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通过逻辑分析,去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最终形成完整性论文,并为京师武术文化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策略。同时,查阅和学习论文所涉及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和地理学等相关知识和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写作思路上,紧紧围绕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这根主线,分析京师古代、近代和现代武术文化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归纳、总结京师武术文化的特征、发展规律、演进动因等,逐步形成论文主体框架。在谋篇布局上,全文共分10个章节。2-5章围绕京师武术文化发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土壤、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形态与影响、近代京师武术文化的转型和现代京师武术文化的社会定位四大部分展开书写。6-9章围绕京师武术文化的内容、京师武术文化的形态特征、京师武术文化发展规律与演进动因、京师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未来发展策略四大部分书写。第10章为本文的结论。论文有资料、有论证、有结论,逻辑思维严密,布局合理,结构完整。论文内容及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导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重点、难点、可能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理论假设,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的理论基础。2、“京师武术文化”概念的界定。通过对“武术文化”、“京师”、“京师武术文化”的界定,厘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研究认为:京师武术文化是以国家意志为导向的,以包容性、权威性、先进性和创新性为典型特征的,在首都从事与武术相关的社会活动的主体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以及这个创造活动的本身。3、京师武术文化诞育与存在的时空。认为定都主要与经济的发展相关,同时受到民族融合、自然环境、政治、军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北京成为首都有其独特的民族融合因素。地理环境对北京的民众性格有影响,其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融合“胡风”色彩的文化。4、古代京师武术文化与其它地域武术文化的区别之一在于宫廷武术文化。古代京师武术文化以宫廷武术文化为核心,包括帝王武术、宫廷娱乐武术和大内高手武术。宫廷武术以骑射、摔跤为主要运动形式,以技击搏杀为运动特征。军旅武术是御林军武术,是为保卫宫廷和首都而设立的。民间武术以入仕、糊口和立势为目的。统治阶级对武术有时禁止、有时倡导,军旅武术与民间武术相互促进,民间武术的立势有时对政府产生较大冲击,这些对京师武术文化发展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为搏杀。5、民间武术的兴盛是近代京师武术文化的成就之一,也是与其它地域武术文化的主要区别之一。民间武术的兴盛与近代武术军事功能的让位、武科举制度的废止、内忧外患的时局不无关系。民间武术的兴盛也与京师义和团运动、近代的“强国强种”思想和西方文化的侵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批农民武术家奔向京师,纷纷开门立拳,但由于近代枪炮的盛行致使武术在战场的威力大大削弱,迫使其向体育方向转型。因而,近代京师武术文化以八卦掌、太极拳的防身健身为主要特征。近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为搏杀与健身。6、现代,京师武术文化的定位有三,向体育(广义)、教育和文化传播方向发展。竞技武术成为武术发展的领头羊,一度唱独角戏。近年来,京师武术在全民健身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学校武术方面,京师的中小学、普通高校和体育院校都十分重视武术。在传播文化方面,社团组织和国家层面都发挥了作用。现代以太极拳、竞技武术的普及、提高为主要运动特征,具有引领全国武术发展的作用。现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为健身、教育与文化传播。7、京师武术文化丰富多彩,拳种具有的特点是:一是以北方拳种为主。二是摒弃“门户之见”,形成完整的拳种体系。三是展现大气磅礴的首都气概。在武术精英方面,列举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突出贡献,并研究了天桥、庙会及武术小说现象,拓宽了武术文化研究的范围,丰富了武术文化的内涵。最后,以八卦掌和太极拳为例,分析了其源流、北京发展状况、内容体系、技术特点等。指出北京拳种的发展与京师的文化、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京师武术文化形成的重要部分。8、京师武术文化精神内涵。京师武术文化有包容性、权威性、先进性和创新性文化特色。其气质特征包括“慷慨悲歌、气劲人豪”、“风气刚劲、剽悍尚武”的文化心理。“反帝爱国、舍身取义”、“救国图存、大义凛然”的文化气质。蕴含“天人合一”、“阴阳互转”、“中庸和谐”等文化精神。9、京师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为:第一,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京师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第二,搏击价值盛于乱世,健身价值兴于盛世。第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引导京师武术文化走向辉煌。演进动因有四:第一,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第二,复杂的人文背景。第三,经济发展的需要。第四,迁都的影响。10、京师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包括:引领全国武术的发展方向,能够弘扬民族精神,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为京师竞技武术、社会武术和学校武术未来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并为文化建设提供建设性策略。
张晶萍[4](2017)在《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文中提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门以研究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新型学科——国际关系学在英美国家诞生,英国威尔士大学首先筹建了国际关系学系并设置了国际关系教席,随后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陆续成立,国际关系研究专着相继问世,欧美诸多大学也纷纷效仿威尔士大学,开设国际关系课程。这标志着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从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随着1920年代国民外交的兴起,外交与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涌现,一批外交及国际问题研究期刊也应运而生,外交研究方兴未艾。这一时期,西方国际关系学着作开始传入中国,本土学人翻译引介了大量最新西方国际关系学成果。西方国际关系学在中国的传播也激励着本土学人自发进行外交学术研究,进而产生了一批较有代表性的外交学着作,这批着作在分析框架、概念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国际关系与外交等相关科目的教学在中国本土也相继展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诸多高校在政治学系内添设外交与国际关系课程,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和中央政治学校还先后分别成立了“国际事务系”、“外交领事科”和“外交学系”,开设课程既有深厚的政治学烙印,又重点突出外交、国际法、国际关系、国际组织等内容,这一点与西方国际关系学科的课程设置颇为相似。从学科意义上讲,1930年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便将政治系外交组独立出来,单设外交学系,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该系才解散,政校也成为国内设立外交学系之滥觞。若以西方国际关系学的诞生条件为参照,可以说,发轫于1920年代的民国外交学已在1930年代正式落地生根。尽管开设外交学专门学系的高校屈指可数,但外交学系已开始从政治学系分离出来却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主轴,首先,追溯政校外交学系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历程;接着,还原政校外交学系在教师招聘、学生招生、课程设置、社团活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真实图景;继而,分析政校外交学系学生在实习与就业方面形成的悖论,并探讨政校外交学系与国民政府外交部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梳理抗战时期本土外交学人特别是政校外交学人在外交学术研究方面所关注的核心议题及取得的主要成就,以期重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外交学生成与发展的基本史实。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得以创建,主要是基于南京国民政府对新式外交人才的需求、该校独特的政治学术资源以及巴黎政治学校外交系的成功范例这三大因素。该校教务主任罗家伦在外交学系的建立和初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的学院式教育理念维系着外交学系沿着学科化的路径不断发展。抗战爆发后,学院式教育理念受到速成式教育主张的挑战和冲击,外交学系一度遭受重大挫折。抗战的持续进行主宰着外交学系的命运沉浮,外交学系在停招两年后再度回到公众视野。抗战胜利后,中央政治学校改制国立,外交学系的发展一波三折,并因国共内战的结局而注定寿终正寝。教师招聘与学生招生方面,政校外交学系坚持“选聘教员首以学识为重,绝不讲情面;选拔学生应以成绩为准,决不凭保荐”的原则;课程设置方面,外交学系奉行以实用与专精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原则,通过广泛借鉴欧美高等学府的外交课程设置情况,制定出兼顾学术探究与中国外交实际需求的课程,并根据中国内政外交客观情势的发展适时予以调整;教学开展方面,注重“实际的需要”,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参照西式外交人才的培养标准,主动与国际接轨;社团活动方面,外交学系学生以外交研究会、英语演说辩论会等组织为载体,积极开展学术研讨、英语讲演、剪报、壁报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以作为正课的补充;国际交流方面,政校外交学系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等域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互动十分频繁,尤其在战时该会对政校外交学系的学术支持更显得弥足珍贵。政校外交学系与社会互动方面,本文主要通过政校实习制度的施行与外交学系学生的就业情况来考察外交学系与外交部之间的互动关系。政校实习制度的设计遵循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原则,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习环节得以检验和运用,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乃是考核学生成绩的重要标尺。学生们在外交部进行一至四个月不等的实习后,需撰写实习报告,这是决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必经环节。以实习报告为媒介,外交学系学生就改进国民政府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工作提出许多有益的批评和建议,较为集中的关注于外交机构、外交行政和外交人事等方面。就业方面,大体上说,外交学系学生的就业情形与该系设立的初衷并不十分相符,除了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因外交领事事务的拓展而需扩大中国外交阵容,因而吸纳大量外交学系毕业生外,在此之前入职外交部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受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派系纠葛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的就业去向与外交并无多大关联,遂造成严重的“用非所学”现象。外交学术研究方面,政校外交研究的开展多以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为平台,以期刊杂志为主阵地,在政校校内有研究部及其发行的《新政治》月刊和《政治季刊》,校外则有以政校外交学人为主体的外交问题研究会及其发行的《外交研究》。《外交研究》是抗战时期最为专业的外交研究期刊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外交研究》中学理性和现实性相对集中的领域,如国际法与国际条约、外交理论、外交实务等议题。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研究主要关切与我国抗战密切相关的国际法和国际条约问题,如国际法上的中日宣战问题、侵略问题、“不承认主义”等;民国外交学人深刻剖析了一战后流行的理想主义外交理论,对该理论的适用性提出质疑和批评,进而从国际关系史演进历程中提出现实主义外交学说,集体安全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民国外交学人最关心的莫过于战后世界和平重建问题,即如何规划国际机制以达到长期消弭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和秩序的目的;外交实务研究主要关注外交行政改革、机构调整、情报与宣传、人才培养等议题,在抗战救国大背景下,外交实务研究尤为迫切。总体而言,政校外交学系是中国现代外交学在民国时期产生、发展与变迁的一个特例、一个缩影。外交与政治关系殊为密切,民国外交学的开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纷繁复杂的政治因素及云谲波诡的国际形势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民国外交学术留下了较深的时代烙印,外交学学科化进程也受到制约。
罗晨[5](2017)在《本科高校国家级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大学办学质量得以提高的核心因素。随着我国本科高校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根本方式之一在于帮助高校教师实现专业成长,促进一大批未来教学名师的生成。教学名师是对“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的简称,教学名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引领者,研究他们专业成长的个人经验可以为青年教师提供借鉴,因此,本研究以三位本科高校国家级教学名师为案例,通过考察名师的专业成长历程,探析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和途径,从而获得启发并总结出名师成长的有益经验。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厘清教学名师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其次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和过程,最后对现有研究成果做一综述,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描述三位教学名师的成长历程,成长的内容包括教师信念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扩展、教师能力的提升(包括教学与科研)、师德风范的养成、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第三章探讨了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内因是关键,包括人格特质、个人经历和个人行为;外因是支撑,包括学校的支持、群体的互助和关键事件或重要他人的作用。第四章从自主成长和客观生成两方面分析了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途径。第五章是本研究的结论与不足,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反思文章的不足之处。
宋鑫[6](2017)在《因势开启新模式整合开创新局面》文中指出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团总支是一个以发扬人文精神为核心,自强求实、不断创新的集体。在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人文学院团总支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深入学习和落实"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工作理念,以强化、规范常规管理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为工作任务,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我院团委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为载体,注重团的自身建设,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想信念教育。着力打造品牌,凝练优势,创新成果,积极思考和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模式,本文将团总支工作特色以案例形式做以梳理和归纳。
金城[7](2017)在《福建高校“学校简介”网页的英译分析》文中认为我国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日趋频繁,互联网成为高校对外工作的重要渠道。高校网页在宣传学校形象、服务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的“学校简介”显示了学校实力和水平。来华学习交流者浏览的高校“学校简介”的英译质量,决定其外宣效果。福建高校响应“新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规划,开始重视英文网站建设,但网页英译质量有待提高。本文选取福建15所高校“学校简介”的中英文网页作为研究语料,同时选取10所排名150-200的美国高校“学校简介”网页作为平行文本来比较研究,从中探析英译策略。福建高校“学校简介”中英版的目标受众不同,其语言习惯、文化背景不同;要使目标受众理解和信服,在翻译过程中就要追求多层次上的对等,符合阅读期待。本文从语言和文化两大方面入手,剖析福建省高校网页“学校简介”的英译失误。语言方面存在词语误用、词汇累赘、中式英语及拼写失误等问题。文化方面主要是没有从目标受众出发,考虑意识形态差异。本文从文本的功能、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出发,把握中英文本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借助“平行文本”策略进行翻译探究:即参照英语平行文本的结构安排、借鉴平行文本的语言表达以及效仿平行文本的行文基调。平行文本是译文产出过程的参照物,能够帮助译者译出更加贴近译入语表达习惯及符合目标受众阅读期待的译文。最后本文总结出平行文本参照下的网页译文产出模式。本研究希望能为福建高校对外宣传减少潜在的负面影响做贡献;希望唤起福建各高校对英语网页翻译质量的重视,同时为相关文本的英译提供些许借鉴。
吴平珍[8](2016)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及其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研究》文中认为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阶段,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高校学生数量也呈递增式的变化趋势。然而,高等教育如何顺利的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是当前高校必须面临的新挑战。“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提出,为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研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一条研究思路,首先,细致深刻地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论的内涵进行了多维解读:其逻辑起点是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质的要求是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量的规定是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其内在精髓是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时代特征是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价值指向是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必要条件是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从历史纵览的维度,对中外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历史追溯,厘清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并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划分为初步萌芽、丰富发展、概念的正式提出与深化三个阶段,为现实中的种种问题正本清源。再次,对高校学生管理及高校学生管理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现实价值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析。最后,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内涵及高校学生管理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现实价值,有针对性地从理念渗透、方式方法的优化以及评价方式的改进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路径。研究成果对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
徐向东[9](2016)在《大学附中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与大学深度合作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耳熟能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可见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早在2001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提出:“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可与高等学校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其实,作为最早与高等学校合作的大学附中,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教育变革与实验的使命。尤其近年来,一大批大学附中开展了一系列创新人才培养的试点,取得了不少可以起到示范我国其他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然而,也不可否认,在与高校合作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由于社会的过度功利,也出现了一些“虚假合作、浅层合作”现象,从而导致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化。本研究力图依托作者自身工作经历,立足上海市一所具有一定历史底蕴与办学业绩的大学附中,通过其与大学合作的体制、机制、课程、师资等方面的做法,提炼其自身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结合有关理论就如何促进大学附中与大学的深度合作,以提升大学附中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性提出建议。本文首先对我国大学附中培养创新人才进行文献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大学附中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尝试,这种尝试呈现出:同称为附中而与大学合作方式不一、实践的丰富与理论的不足、做法的多样与本质的趋同并存的特点。为此,文章在对大学附中历史回顾及其分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研究的对象,把此类型的大学附中放在整个普通高中培养创新人才的视野中进行了面上的分析,即通过对创新人才培养、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大学附中创新人才培养和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这四个层次,对国内现有经验性成果进行分析与研究,以说明大学附中在此问题上所具备的特殊价值。同时,分析了当前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实践中所暴露问题,尤其在课程建设上的不足,从而也论述了课程应该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领域,为后续建议做好铺垫。通过对当下国内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现状调查与考察,我们大体可以将合作形成分为:附中与大学合作的大、中、小“一条龙”整体教育改革模式、大学与高中合作创办实验班模式、开设大学先修课程为载体的衔接模式、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项目推进模式、高中与国外学校的项目双赢模式、高中与大学资源互通的实践模式等六种常见合作形式;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如下问题: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的同质化,导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合作的功利化,导致在课程资源上相互融合开发不到位、以及课程选择性不够、实施方式单一也导致了在考试评价招生上人才选拔与输出路径狭窄,应试倾向明显等问题;同时合作的空泛化使得大学与大学附中在专业师资共享上,没有制度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附中与大学的深度合作,作者结合“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以及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框架,从利益相关人理论、主体间性理论以及合作共同体理论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发达国家美国大学附中的经验寻求深度合作的有关基础。同时,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附中近几年以课程为核心的特色化改革的成功经验,聚焦大学附中与大学深度合作的视角来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问题。对个案的分析主要围绕与大学合作的角度就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培养对象的选拔、课程设计、教学组织、评价保障等方面展开,以期望从中找到与大学深度合作的良方。最后通过调查数据与具体的资料展示了这所大学附中与大学深度合作展开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成效检验,从而用实证、用数据证明了大学与附中“追求的崇高、合作目标的清晰、以课程建设作为主要合作载体、加强大学与附中在文化建设上的相容性”等在推进深度合作方面的重要意义。整个研究从文献的、现实的、理论的、国外的以及自身实践的五方面论述大学附中与大学深度合作的基本经验与问题,结合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揭示大学附中与大学深度合作应当在价值维度上有共同追求;在执行维度,课程教学要相融;在保障维度上,管理评价需要相互保障的观点。最后提出了:第一,“自由心灵、自觉追求、自主探索”应当成为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同时也应是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的文化基础;第二,特色课程作为深度合作应“率先突破”,大学与附中在课程上融合了才是一种有深度的合作;第三,德育、教学、管理的“系统跟进”才能体现两者的全面深度合作;第四,大学与社会广泛参与、社会需求与个体发展相结合应当成为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操作要点,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基于深度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模式”。大学附中与大学深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探索中的命题,诘难与指责在所难免,我们应保持“搁置争议,深度合作;先行先试,逐步推广;发展眼光,立足长远”的理论和实践自信,在不断实践、反思、学习、行动、再反思、再学习、再实践……的基础上,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担当应有的使命与责任。
彭琴[10](2016)在《21世纪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与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创业教育不仅能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及实干精神,还能创造工作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更能引发全民创新风潮,在创新创业中实现自身、社会以及整个国家的发展。60多年的创业教育发展历程使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取得巨大成功,并成为各国学习的样板,其浓厚的创业文化传统、强大的外界支持力量以及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是美国创业教育的三大特色。大力倡导创业教育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提升国民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然趋势,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研究能为我国创业教育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从必然性、必要性、借鉴性三个方面讲述研究缘起,简要表达创业教育的意义,梳理国内外文献综述,阐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界定创业及创业教育两大概念;第二章是介绍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概况,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经起步、发展、成熟三个阶段,拥有多项第一的傲人成就,创业中心、创业项目以及多种研究出版物体现美国发达的创业教育研究;第三章是总结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研究,包括创业教育内容标准、课程体系、师资配备、教育评价四个部分;第四章是本研究的重点,从创业文化、创业支持、创业体系三方面分析美国创业教育的特点,并提出美国创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及突破;第五章是分析美国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启示,介绍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目标偏功利、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团队不健全的问题,并从创业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建构、师资团队建设三方面提出解决之道。
二、浓厚高校学术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才能——第六届“挑战杯”竞赛硕果累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浓厚高校学术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才能——第六届“挑战杯”竞赛硕果累累(论文提纲范文)
(1)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的过程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概况 |
2.1.1 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种类 |
2.1.2 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开展情况 |
2.2 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管理现状 |
2.2.1 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管理流程 |
2.2.2 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管理模式 |
2.3 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创新项目管理问卷调查 |
2.3.2 项目启动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3 项目计划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4 项目实施与控制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5 项目结束阶段存在主要问题 |
2.4 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2.4.1 过程管理重视不够 |
2.4.2 管理部门职责不清 |
2.4.3 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过程管理设计 |
3.1 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过程管理模式的选择 |
3.1.1 助力实现创新育人的目标 |
3.1.2 有效区分部门职责 |
3.1.3 完善管理流程 |
3.1.4 促进信息化建设 |
3.2 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过程管理设计的原则 |
3.2.1 明确分工原则 |
3.2.2 全过程跟踪反馈原则 |
3.2.3 持续改进原则 |
3.2.4 效率优先原则 |
3.3 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过程管理设计的内容 |
3.3.1 项目的启动过程 |
3.3.2 项目的计划过程 |
3.3.3 项目的实施与控制过程 |
3.3.4 项目的结束过程 |
3.3.5 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过程管理的总体方案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过程管理方案的运行效果评价及实施保障措施 |
4.1 创新项目过程管理方案的运行效果评价 |
4.1.1 过程管理方案的评价基本原则 |
4.1.2 过程管理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过程管理方案的评价指标权重 |
4.1.4 过程管理方案的评价结果分析 |
4.2 创新项目过程管理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4.2.1 加强信息化建设 |
4.2.2 完善组织建设 |
4.2.3 重视制度保障 |
4.2.4 加大物质支持 |
4.2.5 维护信息安全 |
4.2.6 强化人员培训和绩效评估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管理现状和问题》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 |
一、关键概念界定 |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二章 基于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的框架构建 |
第一节 成果导向教育理论 |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论概述 |
二、成果导向教育理论的实践案例概述 |
三、成果导向教育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节 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构建 |
一、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的理论框架 |
二、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的框架构建 |
三、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实施策略与途径 |
第三章 基于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的要素设计 |
第一节 学习成果的设计与厘定 |
一、专业课程的整体目标 |
二、“创新训练”的自身特点与要求 |
第二节 培训课程的设计 |
一、培训课程的模块设计 |
二、培训课程的设计原则 |
第三节 培训课程教学方式的设计 |
一、情境化教学策略 |
二、基于案例的教学策略 |
第四节 学习方式的设计 |
一、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学习方式的特点 |
二、“创新训练”中学习方式的选择框架 |
三、基于虚拟仿真平台“创新训练”的设计 |
第五节 评价方式的设计 |
一、现行大学生“创新训练”的评价方式 |
二、“创新训练”评价方式的转向与设计 |
第四章 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体系的第一轮实施 |
第一节 准备阶段:各要素具体内容的设计 |
一、厘定“创新训练”的学习成果 |
二、设计培训课程模块与内容 |
三、“创新训练”项目的评价方法 |
四、“创新训练”环境-创客空间的创建 |
第二节 实施阶段:教学和项目的实施过程 |
一、教学指导的组织与实施 |
二、“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与学习展开 |
第三节 反思阶段:第一轮实施的评价与反思 |
一、第一轮实施的评价 |
二、第一轮实施的反思 |
第五章 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体系的第二轮实施 |
第一节 准备阶段:体系设计的调整 |
一、“创新训练”实施体系结构与内涵的调整 |
二、“创新训练”中教学学术的意蕴与发展路径 |
三、“创新训练”中评价体系的重构 |
第二节 实施阶段:教学学术发展与学习成果过程评价 |
一、“创新训练”中教学学术的实践 |
二、“创新训练”中学习成果过程性评价的实践 |
第三节 反思阶段:第二轮实施的评价与反思 |
一、第二轮实施的评价 |
二、第二轮实施的反思 |
第四节 “创新训练”体系两轮实施的成效 |
一、“创新训练”体系两轮实施的成果 |
二、大学生学习成果的调查问卷分析 |
第五节 第三轮行动研究计划概略 |
一、“创新训练”实施体系的再调整 |
二、第三轮行动研究注意点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不足 |
二、后续研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机器人创客空间负责人李学骏访谈记录 |
附录B: “创新训练”项目立项和竞赛情况 |
附录C: 培训课程的考核试卷 |
附录D: 实验报告书 |
附录E: 2013、2014年度学生获奖情况 |
附录F: 大学生学习成果调查问卷 |
附录G: 大学生学习成果调查问卷统计及t检验结果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3)京师武术文化研究 ——以北京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现状与启示 |
1.2.2 京师武术文化的研究现状与启示 |
1.2.3 对文献研究的简要评说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可能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理论假设 |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7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 京师武术文化诞育与存在的时空 |
2.1 京师地理位置的历史变迁 |
2.1.1 历代京师 |
2.1.2 京师选址的社会背景 |
2.1.3 北京成为京师的历史缘由 |
2.2 京师的地理环境 |
2.2.1 北京行政区划 |
2.2.2 北京建制的历史沿革 |
2.2.3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
2.2.4 北京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
2.3 京师的人文土壤 |
2.3.1 先秦燕国文化 |
2.3.2 秦汉唐宋时期的文化融合 |
2.3.3 建都后的首都文化 |
本章小结 |
3 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形态与影响 |
3.1 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社会形态 |
3.1.1 宫廷武术是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核心 |
3.1.2 担负重则的军旅武术文化 |
3.1.3 边缘化的民间武术文化 |
3.2 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社会影响 |
3.2.1 统治阶级的尚武与禁武 |
3.2.2 军旅武术与民间武术的相互促进 |
3.2.3 武术文化对社会秩序的冲击 |
3.3 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 |
本章小结 |
4 近代京师武术文化的转型 |
4.1 民间武术文化的兴盛 |
4.1.1 民间武术文化兴盛的时代背景 |
4.1.2 民间武术文化兴盛的人员流动 |
4.1.3 民间武术文化的健身趋势 |
4.2 民间武术文化的历史使命 |
4.2.1 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武术 |
4.2.2 近代革命中的武术价值 |
4.2.3 尚武立国思想的传播 |
4.3 近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 |
本章小结 |
5 现代京师武术文化的社会定位 |
5.1 重新赋予的体育价值 |
5.1.1 建国初期的体育化改造 |
5.1.2 全国武术的领头羊 |
5.2 国民教育的新载体 |
5.2.1 政府引导武术进入教育行列 |
5.2.2 中小学对京师武术文化的重视 |
5.2.3 高校对京师武术文化的重视 |
5.3 传播文化的时代责任 |
5.3.1 社团组织对京师武术文化的促进 |
5.3.2 国家层面的传播 |
5.4 现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 |
本章小结 |
6 丰富多彩的京师武术文化 |
6.1 恢宏大气-京师武术本体文化通览 |
6.1.1 京师武术拳种特征 |
6.1.2 当代京师武术拳种发展状况 |
6.1.3 当代京师武术技术及理论要点分析 |
6.2 藏龙卧虎-武林精英的栖息地 |
6.2.1 近代救国图强的志士 |
6.2.2 现代传播武术文化的英才 |
6.3 光彩夺目-民俗体育与文艺中的武术存在 |
6.3.1 天桥杂耍的武功绝活 |
6.3.2 庙会娱乐的武艺展演 |
6.3.3 京师小说中的武术文化 |
6.4 雍容华贵-着名拳种的演绎场 |
6.4.1 八卦掌的京师发展 |
6.4.2 太极拳的京师发展 |
本章小结 |
7 京师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 |
7.1 京师武术文化特色 |
7.1.1 拳种众多彰显了京师武术文化的包容性 |
7.1.2 都市地位决定了京师武术文化的权威性 |
7.1.3 人才济济促进了京师武术文化的先进性 |
7.1.4 与时俱进推动了京师武术文化的创新性 |
7.2 京师武术文化气质特征 |
7.2.1 悠久民俗武风折射的京师武术文化心理 |
7.2.2 反帝爱国运动反映的京师武术文化气质 |
7.2.3 大型武术活动传递的京师武术文化精神 |
本章小结 |
8 京师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与演进动因 |
8.1 京师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 |
8.1.1 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京师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 |
8.1.2 搏击价值盛于乱世,健身价值兴于盛世 |
8.1.3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京师武术走向辉煌 |
8.2 京师武术文化的演进动因 |
8.2.1 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 |
8.2.2 复杂的人文背景 |
8.2.3 经济发展的需要 |
8.2.4 迁都对京师武术文化的冲击 |
本章小结 |
9 京师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及未来发展策略 |
9.1 京师武术的当代价值 |
9.1.1 先进文化的当代标准 |
9.1.2 引领武术发展的京师武术文化 |
9.1.3 弘扬民族精神的京师武术文化 |
9.1.4 构建和谐社会的京师武术文化 |
9.2 京师武术文化的未来发展策略 |
9.2.1 竞技武术的未来发展策略 |
9.2.2 社会武术的未来发展策略 |
9.2.3 学校武术的未来发展策略 |
9.3 发展京师武术文化对文化建设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关键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资料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中国近代外交学学科的建制化 |
第一节 外交专门化:中国近代外交分科思想的萌发 |
第二节 传播与移植:西方国际关系学与近代中国 |
一、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建立与早期理论嬗变 |
二、西方国际关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移植 |
第三节 学科初创:外交学在中国现代学院中的兴起 |
第二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与沿革 |
第一节 以英法为榜样: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 |
一、从中央党务学校到中央政治学校 |
二、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 |
第二节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功能定位与学制改革 |
一、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功能定位 |
二、“芷江风潮”与学制改革 |
三、改制国立与“拒蒋风潮” |
第三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教学活动的开展 |
第一节 教师选聘与学生招收 |
一、教师选聘:“以学识为重” |
二、学生招收:“以成绩为准” |
第二节 课程设置与教学开展 |
一、课程设置:“倡导实用与专精” |
二、教学开展:注重“实际的需要” |
第三节 社团活动:“补正课之不足” |
一、外交研究会 |
二、外语演说辩论会 |
第四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与国民政府外交部之互动 |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就业指导与实习 |
一、就业指导训练 |
二、外交部实习 |
第二节 批判与建议:实习报告之审视 |
一、实习报告:内容与形式 |
二、批评与建议:外交工作之改进 |
第三节 准入与排拒:就业去向之考察 |
一、用非所学:外交部排拒外交学系毕业生 |
二、“入部难”动因之分析 |
第五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学术研究的开展 |
第一节 政校研究部与外交问题研究会 |
一、政校研究部与外交研究 |
二、外交问题研究会与外交研究 |
第二节 《外交研究》主要研究议题与成就 |
一、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研究 |
二、外交学说与理论研究 |
三、外交实务研究 |
结语 学科化进程中的民国外交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本科高校国家级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活动及其社会效应 |
1.1.2 名师的成长对其他教师的成长具有引领作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过程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教学名师的研究 |
1.4.2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
1.5 概念界定 |
1.5.1 教学名师 |
1.5.2 教师专业成长 |
第2章 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内容 |
2.1 教师信念的建立 |
2.1.1 对教师职业有了解 |
2.1.2 立志要当个好老师 |
2.1.3 受到过去经历的影响 |
2.1.4 小结 |
2.2 专业知识的扩展 |
2.2.1 知识需要经常更新 |
2.2.2 每堂课应有新的东西 |
2.2.3 学习是人生存的需要 |
2.2.4 与学生交流中获得启发 |
2.2.5 小结 |
2.3 教师能力的提升 |
2.3.1 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形成 |
2.3.2 科研实践与科研精神的树立 |
2.3.3 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
2.3.4 小结 |
2.4 师德风范的养成 |
2.4.1 为人师表,应该发挥正能量 |
2.4.2 师德靠领悟,做有责任感和爱心的教师 |
2.4.3 在学习、自我监督和自我要求中锻造师德 |
2.4.4 小结 |
2.5 人际交往 |
2.5.1 与同事的交往 |
2.5.2 与学生的交往 |
2.5.3 小结 |
第3章 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 |
3.1 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影响因素 |
3.1.1 人格特质 |
3.1.2 个人经历 |
3.1.3 个人行为 |
3.2 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外在影响因素 |
3.2.1 学校的支持 |
3.2.2 群体的互助 |
3.2.3 关键事件或重要他人的作用 |
第4章 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
4.1 教学名师自主成长的策略 |
4.1.1 坚定信念,锻造师德 |
4.1.2 勤奋治学,不断进取 |
4.1.3 勤于反思,教研相长 |
4.1.4 同侪互助,博采众长 |
4.2 教学名师客观生成的途径 |
4.2.1 完善评选机制,搭建成长平台 |
4.2.2 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民主管理 |
4.2.3 营造合作氛围,打造共赢团队 |
第5章 本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
5.1 本研究的结论 |
5.2 本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 |
附录2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福建高校“学校简介”网页的英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平行文本概述 |
1.2.1 平行文本的定义 |
1.2.2 平行文本的特点 |
1.2.3 平行文本在翻译高校网页“学校简介”中的作用 |
1.3 资料收集以及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校网页“学校简介”英译研究现状 |
2.1 国内主要研究现状 |
2.2 研究不足及发展趋势 |
第三章 福建省高校网页“学校简介”英译失误分析 |
3.1 语言层面的失误 |
3.1.1 词语误用 |
3.1.2 词汇累赘 |
3.1.3 中式英语 |
3.1.4 拼写失误 |
3.2 文化层面的失误 |
3.2.1 目标受众不同 |
3.2.2 意识形态冲突 |
第四章 平行文本视角下高校网页“学校简介”英译策略 |
4.1 参照英语平行文本的结构安排 |
4.2 参照英语平行文本的语言表达 |
4.2.1 借鉴英语平行文本用语 |
4.2.2 将汉语短语整合为英语复合长句 |
4.2.3 补充汉语文本的特色表达 |
4.2.4 简化或删减汉语文本中累赘信息 |
4.3 效仿英语平行文本的行文基调 |
4.4 平行文本参照下的译文产出模式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及其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顺应了当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
1.1.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关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研究 |
1.3.2 国内关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研究 |
1.3.3 现有文献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历史研究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5.4 案例研究法 |
1.6 创新点 |
1.6.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内涵解读 |
2.1“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内涵的多维解读 |
2.1.1 逻辑起点: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
2.1.2 质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
2.1.3 量的规定: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 |
2.1.4 内在精髓: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
2.1.5 时代特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
2.1.6 价值指向: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2.1.7 必要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2.2“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相关理论支撑 |
2.2.1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 |
3.1“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的最初萌芽 |
3.2“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
3.2.1 17世纪“教育要适应自然原则”中的体现 |
3.2.2 18世纪“自然教育理论”中的体现 |
3.2.3 19世纪“教育心理化”与“适应自然原则”中的体现 |
3.3“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的正式提出与深化 |
3.3.1“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概念的正式提出 |
3.3.2“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的逐步深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学生管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现实价值 |
4.1 高校学生管理解读 |
4.1.1 高校学生管理概念解析 |
4.1.2 高校学生管理本质 |
4.2 高校学生管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现代价值 |
4.2.1 能够有效应对当前学生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
4.2.2 能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
4.2.3 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
4.2.4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
4.2.5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 |
4.2.6 有利于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高校学生管理的路径 |
5.1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理念 |
5.1.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
5.1.2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
5.2 优化高校学生管理方法 |
5.2.1 以建立个人成长导师制为重点,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 |
5.2.2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支撑,促进大学生可持续发展 |
5.2.3 以加强自我管理与主动参与管理为双翼,促进大学生主动发展 |
5.2.4 以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为关键,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5.2.5 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保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5.2.6 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更好地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
5.3 改进高校学生管理评价方式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大学附中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与大学深度合作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 |
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需要教育创新 |
三、教育创新过程中“名大学附中”责任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普通高中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
二、大学附中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
三、大学与大学附中的合作研究 |
四、文献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目标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难点 |
第二章 中学与大学合作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国外中学与大学合作的历史 |
一、国外中学与大学合作的历程 |
二、与大学升学对接的课程开发的合作 |
三、在教育制度上衔接的大学预科合作 |
第二节 我国中学与大学合作的历史 |
一、我国中学与大学合作的历程 |
二、我国高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发展历史 |
第三节 我国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 |
一、实施载体主要集中在各类实验班的创设上 |
二、合作主要体现在大学附中利用大学的优势资源 |
第四节 中学与大学合作历史考察的启示 |
一、充分重视高中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 |
二、大学附中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价值 |
三、课程为核心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合作研究 |
第三章 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调查与问题 |
第一节 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的调查研究 |
一、调查研究及有关说明 |
二、问卷调研统计数据分析 |
三、调查初步发现 |
第二节 当下大学附中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做法 |
一、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的改革 |
二、创新人才培养生涯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师资开发 |
四、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
第三节 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的六种模式 |
一、大中小“一条龙”整体教育改革模式 |
二、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创办实验班模式 |
三、开设大学先修课程为载体的衔接模式 |
四、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项目推进模式 |
五、大学附中与国外高校的双赢合作模式 |
六、大学附中与大学资源互通的实践模式 |
第四节 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合作的同质化问题突出 |
二、合作的功利化倾向易见 |
三、合作的空泛化特点明显 |
第四章 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的理论分析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理解 |
二、共同体理论及其理解 |
三、主体间性理论及其理解 |
第三节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理论 |
一、深度合作的理论 |
二、反思性实践理论及其借鉴 |
三、深度合作实践的理论架构 |
第五章 大学与中学合作的美国经验 |
第一节 美国大学附属中学的发展概况与特点分析 |
一、大学创办大学附中的动因多样而复杂 |
二、部分传统的大学附中自身转型 |
三、在线大学附属中学发展迅猛 |
四、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附中的追求 |
第二节 中美大学附属中学发展过程中的启示 |
第三节 美国大学附属中学的典型案例 |
一、案例之一:纽约城市学院附属数学、科学和工程高中 |
二、案例之二: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 |
第六章 一所大学附中与大学深度合作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共同愿景——深度合作的基础 |
一、大学与附中的共同愿景 |
二、共同愿景在附中的内化 |
第二节 课程共建——深度合作的实践突破 |
一、科技实验班的早期探索 |
二、拓展型及研究型课程的共建 |
三、创新人才课程体系的创建 |
第三节 教学活动——附中与大学深度合作的日常抓手 |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 |
三、创新人才的甄别选拔途径 |
四、生涯指导课程与教学的设计 |
第四节 教师互动——附中与大学深度合作的基本保障 |
第五节 资源互通——附中与大学深度合作的支撑条件 |
第六节 深度合作的成效检验 |
一、实验成果的展示 |
二、学习方式的变革 |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
四、课程建设的成效 |
五、调查数据的论证 |
第七章 关于大学附中与大学深度合作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逐步建立深度合作的“分层运作”教育体系 |
一、深度合作的基本原则 |
二、“课程”作为深度合作的“率先突破” |
三、“教学、德育、管理”的系统跟进 |
第二节 “多方联动”作为深度合作的运作方式 |
一、政府的管理体制 |
二、外来的教育资源 |
第三节 “一致协同”作为深度合作的秉持理念 |
一、搁置争议,深度合作 |
二、先行先试,逐步推广 |
三、发展眼光,立足长远 |
结语 |
附录 |
一、调查问卷 |
二、对在校老师的访谈提纲 |
三、对2010-2014届部分毕业生的访谈提纲 |
四、对部分大学附中校长的访谈提纲 |
五、50所美国大学附中名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21世纪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概况 |
第一节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就 |
第三节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 |
第三章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 |
第一节 美国创业教育内容标准 |
第二节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
第三节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配备 |
第四节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评价 |
第四章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走向 |
第一节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特点 |
第二节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挑战及突破 |
第五章 美国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启示 |
第一节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我国创业教育的未来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卡茨:1876年1996年美国创业教育年表 |
附录Ⅱ 21世纪初期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案例 |
附录Ⅲ 美国创业教育实践的国家标准的评价量规 |
后记 |
四、浓厚高校学术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才能——第六届“挑战杯”竞赛硕果累累(论文参考文献)
- [1]H大学学生创新项目的过程管理研究[D]. 李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2]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D]. 安建强. 南京大学, 2017(03)
- [3]京师武术文化研究 ——以北京为个案[D]. 朱君. 上海体育学院, 2017(01)
- [4]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D]. 张晶萍.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本科高校国家级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案例研究[D]. 罗晨. 南昌大学, 2017(02)
- [6]因势开启新模式整合开创新局面[J]. 宋鑫. 农村科学实验, 2017(03)
- [7]福建高校“学校简介”网页的英译分析[D]. 金城. 福州大学, 2017(05)
- [8]“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及其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研究[D]. 吴平珍. 河北科技大学, 2016(06)
- [9]大学附中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与大学深度合作的视角[D]. 徐向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5)
- [10]21世纪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研究[D]. 彭琴.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