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原油年产突破两千万吨(论文文献综述)
黄晟,何雨初,李振宇[1](2019)在《“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新疆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新疆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储量,21世纪以来开发水平不断提升,带动了新疆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新疆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新欧亚大陆桥建设和欧亚铁路开通运输服务、中哈原油管道稳定运行、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发展,新疆在我国与中亚地区国家的交通、能源、贸易等领域合作中的作用不断突显。本文深入分析了新疆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现状、中亚国家与我国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对新疆发展石油化工和新型煤化工产业进行了态势分析,明确提出在"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新疆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仍有较大优势,应继续拓宽资源来源,把重点放在向化工和材料转型,沿G30高速公路布局发展现代石油化工,利用新疆准东煤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煤化工,走出去利用中亚国家低价天然气资源发展甲醇化工,从而推动新疆石油化学工业继续发展。
冶涛[2](2014)在《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各地区、各领域迎来了生态补偿的新一轮浪潮,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阐释和政府补偿等初级阶段。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生态补偿模式研究,生态补偿相关利益的分配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性研究等,仍然是生态补偿全面推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若是这些节点不能有效梳理、关键环节不能有所突破,势必会影响生态补偿机制在煤炭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新疆作为国家煤炭资源的高度富集区和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在其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面临着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突出矛盾。生态环境脆弱,全区92%的面积属于戈壁、荒漠,绿洲占比仅为8%,煤炭矿山开发造成地表变形,诱发地面塌陷、土地沙漠化加深、大气和水污染等生态环境的破坏。矿山开发活动对地表环境造成直接破坏,不可避免的出现地表变形,导致地下采空引起地面塌陷、山体滑坡、地表裂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一系列问题势必会造成土地沙化的加剧,同时使得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盐碱化程度加深。针对新疆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功能重要的特点,迫切需要国家和地区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重点矿区和资源输出地区进行补偿。本文对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为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为解决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寻求可行的途径,确保地区经济与生态安全。本文第二章,根据生态补偿模式划分的理论依据出发,并对常见的生态补偿模式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划分。第三章从不同角度对政府补偿模式和市场补偿模式的进行详细研究,以期为下面章节做理论分析基础。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之一,该章节通过对“政府”和“市场”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后,引入“两化一率”指标,采用AHP法对新疆生态补偿模式的设计标准进行权重赋值,建立新疆煤炭资源开发“混——动”生态补偿模式体系。第五章是文章的重要核心部分,结合上文的分析,构建出多种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有效模式,并从整体上提出保障这些模式正常运行的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研究,期望对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的实施提供参考性建议,并有助于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在新疆取得可参照性、可操作性进展。
曾万平[3](2013)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我国洋务运动和早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型城市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苏联模式和战后重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重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刺激了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巨大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消耗,一大批资源型城市和生产基地拔地而起,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严重,宝贵的资源储备过快衰竭,积累了许多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阜新等许多资源型城市进入衰竭期,开采成本大幅攀升导致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严重削弱,失业工人数量大幅增加,社会保障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艰难,社会矛盾凸显。此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如“煤老板”现象)、地区贫富差距拉大、财政运转困难等问题凸显,上述种种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到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阜新等资源枯竭的城市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坠入“资源诅咒”陷阱。因此,需要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企业发展相关的软环境建设,尤其是完善政府治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相关财税等制度建设,消除制度扭曲下的经济低效率和利益分配不公平,调整和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实现城市发展各环节的公平和公正,增强城市的内生发展能力,大力激发城市居民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培育和发展富有竞争力的非资源接续替代支柱产业,力求实现资源型城市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提升,进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研究分为四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对资源型城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区分了非专属问题和专有问题,非专属问题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问题,而非资源型城市独有的;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简述了本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法等;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包括资源型城市的问题、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经验和国内经验、政策建议等;最后简述了本人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定义、分类和特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并重点讨论竞争优势理论、资源诅咒和制度诅咒问题。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借鉴。较为详尽探讨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相对富有成效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三大类转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文章得出了国外转型的十条主要经验,及其对我的启示。第四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对转型相关的国家和各省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五章,较为详尽的分析了阜新、淮北、大庆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及其在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启示借鉴。第三部分(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竞争力研究,先是讨论竞争力理论模式,然后讨论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也就是产业结构转型、社会转型和综合环境转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第七章讨论产业结构转型。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定性、选择误区和特点,然后讨论了产业转型的几个模式及其因地制宜地搞转型。第八章讨论了资源公平问题,这一点理论界讨论较少。先是讨论资源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包括利益流失到发达地区,资源红利在本地区的不公平分配,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资源开采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接着讨论了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资源不公平的问题源于价值补偿不完善。最后,讨论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第四部分(第九章)。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本文第八章讨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的相关政策建议。讨论资源型城市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是中央和省政府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比如转移支付政策、财税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和某些政策的先行先试等。并且讨论了资源型城市自身需要落实的政策,比如改进政府治理,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有所进步,一是区分资源型城市的共同问题和专有问题;二是从公平和效率这一古老但是历久弥新的经济学范畴出发,讨论竞争力和利益公平分配问题,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难点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分析,抓住城市转型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公平和效率在此处并不冲突,事实上,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公平问题严重损害了效率,比如资源浪费问题,不仅不公平,效率也是很低的,因此,公平建设对于提高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竞争力;三是要走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根本上还是要消除造成这一困境的体制机制缺陷,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贫富悬殊等问题,核心还是产权和财税等利益分配机制有问题,既不公平也无效率,要想成功转型关键还是看能否打破既有的不合理利益格局,重建公平、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利益分配格局。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3月两会答记者问时,直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注定是阻力重重,但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刘廷[4](2013)在《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膨胀、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这三大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了解决这三大问题,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努力寻找应对各种措施,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取得了显着效果,但由于多数措施着眼于末端治理,而不是资源投入的生产开端,因此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世界上许多学者努力寻求从生产开端来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从生产开端开始努力减少资源消耗的全过程解决问题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也逐渐成型,并且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被世界多个国家应用到本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功。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发展遇到了能源、环境等瓶颈的约束,亦必须依靠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切合实际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循环经济实践。在中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中,财政政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尚未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循环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同时,适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会计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不仅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也会促进对循环经济及财政政策的理论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讨论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本研究的主体架构。第二章介绍了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分析了清洁生产的“5R”原则、庇古税、科斯定理、生态学理论和系统学理论,以及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为下文的分析准备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本章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分为废弃物利用为主——末端治理为主——步入清洁生产阶段——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这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具体政策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认为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以及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等是制约目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第四章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本章深入分析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演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实际,主要分析了矿产资源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财政政策的演变,以及现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在分析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及财政政策作用于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的提高是决定性因素,应着眼于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的完善是基础条件、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是当务之急。第六章总结和评价了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以及对中国的借鉴。本章分别考察了美国、德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并在对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第七章提出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及其实施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制定方向是弥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市场的不足,培育市场的薄弱环节,促进薄弱环节市场的形成。要完善循环经济税收制度体系,即主要完善资源税制度、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优化增值税制度、完善消费税制度、建立环境税制度,还要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政策制度,即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此外还分析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机制,这也是财政政策能有效实施的条件或制约因素,即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税收信息追踪系统、社会公众的广泛理解与参与、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第八章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研究了广西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这个案例作为本文研究结果的一个载体,反映了本文分析结论的适用性,也为当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和初步的结果。
谢晓慧[5](2013)在《新疆油田接替产业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0世纪以来,石油已经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是国家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然而,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新疆油田作为资源型企业,其自身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和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新疆油田面临着如何通过产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因此,新疆油田应该在资源枯竭前寻求新的退出途径,进行产业转型,而转型的实质就是如何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问题,即重点是接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中心内容是接替产业的选择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首先,本文从原油产量变化率和对新疆油田的SWOT分析两方面论证了新疆油田发展接替产业的必要性,得出以下结论:成熟期是新疆油田转型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应大力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即在加大生产的同时,积极延长资源型产业链,并发展新兴替代产业。其次,对新疆油田接续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选择与规划:一是大力发展页岩气、煤层气和油砂,并注重相关技术的研发;二是在加大自身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利用已有资源不断发展中下游加工产业,进行产品深加工和石油装备制造。同时,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了可能的替代产业:大力发展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橡胶塑料制品业;与此同时,应适时发展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产业,以发展多元化产业支撑体系;最后,分别从国家层面、自治区政府层面和新疆油田自身层面提出促进新疆油田发展接替产业的保障措施。
刘宝宏[6](2013)在《功垂天山——纪念王恩茂同志诞辰100周年》文中提出作为对当代新疆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和深远影响的政治家,王恩茂生前在繁忙的工作中,情系新疆石油工业,把发展石油石化产业放在全疆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的位置,足迹遍及天山南北,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远见卓识的指导意见,对新疆三大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和石油化工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何华[7](2012)在《石化魂——兰州石化人对中国工业的贡献》文中提出看中国地图时,你会发现祖国大陆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有一条黄色的河流穿城而过,那就是甘肃的省会城市,人称"黄河之都"的兰州。兰州,孙中山先生曾誉其为中国的"陆都",是西北军事重镇、丝绸之路要塞、唐蕃古道枢
窦新国[8](2010)在《大开发篇》文中认为小引世纪之交,党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9月22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对西部进行
王利中[9](201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新疆工业变迁的历史是新疆工业化建设的真实写照,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建设边疆的奋斗历程。通过研究这段历史,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疆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存在的不足,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更好地建设新疆提供帮助。新疆工业发展的资源基础雄厚,但历史起点低。1949年以前,新疆工业发展水平低下,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机器工业发展缓慢。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带领新疆各族群众,在新疆创建了一大批现代工矿企业,并形成了新疆现代工业体系。新疆传统手工业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新疆轻工业的组成部分。1978年后,改革成为了新疆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线。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发展,使新疆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不仅有了巨大的发展,新疆地区的工业布局也发生了从南至北的转变,形成了以首府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工业分布。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新疆工业逐渐成为了新疆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而且,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新疆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新疆地区工业化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征。新疆的现代工业是由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创办,在中央政府以及内地省市的支援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新疆工业逐渐形成了中央企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企业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三大主体。这些都是不同于其他地区之处。虽然新疆工业发展成果斐然,但仍存在技术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新疆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反思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的变迁,可以认识到,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在新疆工业变迁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新疆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是政府行为的结果。由于新疆工业基础薄弱,只能以政府为主来选择工业发展模式,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主导产业投资、规划工业项目,来推动新疆工业的发展。但是,市场的作用并没有被排斥,在满足新疆本地居民的消费需求,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上,市场依旧对新疆工业发挥着作用。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在新疆工业发展中的关系,将是未来新疆工业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
刘宝宏[10](2009)在《山高水长——共和国元帅的天山石油情》文中提出共和国元帅作为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勋,是人民军队的创建者和共和国的奠基人。他们情暖天山,心系石油,时刻关注着新疆石油工业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翘首企盼着新疆石油工业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新疆油田留下了元帅们熠熠闪光的不朽足迹,成为新疆石油人永远难忘的记忆。
二、新疆原油年产突破两千万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原油年产突破两千万吨(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新疆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疆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现状 |
1.1 新疆石油、天然气和煤资源情况 |
1.2 新疆石油化工发展情况 |
1.3 新疆天然气化工发展情况 |
1.4 新疆现代煤化工发展情况 |
2“一带一路”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
2.1 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和能源通道建设状况 |
2.2 中亚国家资源情况分析 |
2.3 中亚国家利用“一带一路”发展趋势分析 |
2.4 发展新型石油化工和现代煤化工的机遇与挑战 |
3 新疆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若干思考 |
3.1 主要发展方向 |
3.2 对有关发展模式的探讨 |
3.2.1 沿G30高速公路发展现代石油化工 |
3.2.2 利用新疆准东煤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煤化工 |
3.2.3 利用中亚国家低价天然气资源发展甲醇化工 |
3.2.4 多方拓宽资源来源, 发展低成本石油化工 |
4 结语 |
(2)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新疆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新疆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 本文重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2 生态补偿模式的类型 |
2.1 分类标准一:空间尺度大小 |
2.2 分类标准二:补偿形态 |
2.3 分类标准三:综合归类分类 |
2.4 分类标准四:多方面多层次分类 |
2.5 分类标准五:融资渠道 |
3 政府补偿模式与市场补偿模式研究 |
3.1 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模式 |
3.1.1 政府补偿模式中政府的功能定位 |
3.1.1.1 参与者 |
3.1.1.2 引导者 |
3.1.1.3 监管者 |
3.1.2 政府补偿模式的补偿方式 |
3.1.2.1 财政转移支付 |
3.1.2.2 征收补偿税费 |
3.1.2.3 缴纳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 |
3.1.2.4 其他辅助性方式 |
3.1.3 政府补偿模式“投入/效率”模型与实证分析 |
3.1.3.1 政府生态补偿“投入/效率”模型 |
3.1.3.2 政府生态补偿“投入 / 效率”模型实证分析 |
3.2 市场主导的生态补偿模式研究 |
3.2.1 市场补偿模式的必要性 |
3.2.1.1 经济学理论肯定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
3.2.1.2 自然资源定价模型为市场化提供必备条件 |
3.2.1.3 政府补偿模式的不足随时间逐渐显露 |
3.2.1.4 市场化模式是发展趋势 |
3.2.2 市场补偿模式措施 |
3.2.2.1 市场交易制度 |
3.2.2.2 绿色偿付制度 |
3.2.2.3 生态标记制度 |
4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的构建体系 |
4.1 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模式对比分析 |
4.1.1 补偿驱动因子 |
4.1.2 适用条件与范围 |
4.1.3 比较优势 |
4.2 新疆煤炭开发生态补偿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3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的设计原则 |
4.3.1 总原则 |
4.3.2 系统性原则 |
4.3.3 辅助性原则 |
4.4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的设计标准 |
4.4.1 “两化一率”指标简介 |
4.4.2 “两化一率”指标选取依据 |
4.4.3 指标权重赋值 |
4.5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设计:“混——动”生态补偿模式 |
4.5.1 “混——动”生态补偿模式目标 |
4.5.2 “混——动”生态补偿模式运行机制 |
5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选择 |
5.1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现状 |
5.1.1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现状 |
5.1.2 新疆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体制现状 |
5.2 基于时间划分的“新、旧矿区别治理”模式 |
5.2.1 旧煤矿补偿模式 |
5.2.2 新煤矿治理模式 |
5.3 基于空间划分的“南、北疆”煤矿区生态补偿模式 |
5.3.1 北疆煤矿区补偿模式选择 |
5.3.1.1 政府干预下的半市场化补偿模式 |
5.3.1.2 “煤炭跨省级”补偿模式 |
5.3.1.3 “煤汇交易”模式 |
5.3.2 南疆煤矿区补偿模式选择 |
5.4 其他补偿模式 |
5.4.1 因地制宜补偿模式 |
5.4.2 异地补偿模式 |
5.4.3 “补偿公司”模式 |
5.4.4 矿区“生态补偿标准市场化”模式 |
5.5 “混——动”生态补偿模式运行的辅助管理制度 |
5.5.1 补偿资金筹集管理制度化 |
5.5.2 补偿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化 |
5.5.3 补偿效率的检查评估 |
5.5.4 补偿激励措施 |
5.5.5 第三方监督 |
5.5.6 实时信息监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3)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 |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问题 |
一、资源型城市的非专属问题 |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资源型城市研究简要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框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
三、主要创新点 |
四、本文的几点不足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分类与特点 |
一、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二、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标准和数量 |
三、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
四、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 |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比较优势与资源诅咒问题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二、对比较优势的挑战:资源诅咒 |
三、资源诅咒的发生机制:理论解释 |
四、制度与资源诅咒 |
五、资源充裕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比较优势陷阱还是制度诅咒 |
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的落后是否为资源诅咒 |
一、自然和地理因素分析 |
二、人口集聚因素分析 |
三、制度与政策因素分析 |
四、对资源型城市落后的原因总结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
一、德国的鲁尔地区(煤城、钢城) |
二、法国洛林(煤炭、钢铁城) |
三、英国伯明翰(煤炭城) |
四、美国的匹兹堡(钢铁城) |
五、美国的休斯敦和洛杉矶(石油城) |
六、日本九州(煤炭、钢铁城) |
七、澳大利亚墨尔本和珀斯(金矿、综合矿城)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比较研究 |
一、各国(地区)资源禀赋和战略 |
二、转型模式比较分析 |
三、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经验 |
四、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
第四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总体情况及相关政策分析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分布 |
第二节 资源枯竭试点城市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 |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相关政策分析 |
一、中央出台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 |
二、省一级政府出台的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 |
三、中央及各省市开征的与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税费政策 |
第四节 政策效果分析 |
一、18个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情况分析 |
二、山西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的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石油、煤炭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主要实践与经验 |
第一节 阜新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 |
一、辽宁省阜新市的转型经验 |
二、吉林省辽源市的转型经验 |
三、安徽省淮北市的转型经验 |
四、安徽省淮南市的转型经验 |
五、黑龙江大庆市:最着名石油资源型城市的主动转型之路 |
第二节 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的主要规划发展思路借鉴 |
一、产业转型 |
二、体制机制建设 |
三、社会转型 |
四、生态环境 |
第三节 对其它资源型城市推进转型的启示 |
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主旋律 |
二、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
三、转型发展要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是转型发展的归宿 |
五、自身努力和中央、省政府的外力支持相结合 |
六、体制机制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模式研究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提升模型及分析 |
一、国外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
二、国内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
三、对现有模型的小结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 |
一、产业结构转型 |
二、整体社会转型 |
三、综合环境转型 |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竞争力提升的系统工程 |
一、三大关键转型的关系 |
二、一体化背景下的开放意识 |
三、扭转资源文化,建立科技文化和人才文化 |
四、政府制度保障 |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理念 |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
第一节 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选择误区及特点 |
一、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
二、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误区 |
三、新兴主导产业的特点 |
第二节 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模式 |
二、产业转型模式选择须因地制宜 |
第八章 资源公平建设 |
第一节 资源公平的内涵 |
一、马克思的资源公平观点 |
二、亨利-乔治等人的土地资源公平观点 |
三、我们的资源公平观点 |
第二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 |
一、资源型城市向发达地区和央企等利益主体流失经济利益 |
二、资源红利在普通居民和少数暴利群体(矿老板现象)的分配不均 |
第三节 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 |
一、价值补偿的理论基础 |
二、资源开发补偿现状 |
三、我国资源开发补偿制度缺陷 |
第四节 以更大的勇气推进改革,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 |
第九章 近中期改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建设高效率和服务型政府,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
三、健全财政预算体制,打造民生型财政 |
第二节 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财政和投资政策支持体系 |
一、中央和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
二、中央和省级政府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专项支持倾斜力度,减少专项配套 |
三、利用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的扶持政策 |
四、调整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基金分成和使用办法 |
第三节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为转型提供更多正向激励 |
一、加快税制改革,增加绿色税种,加快结构性减税 |
二、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地方市政债先行先试 |
三、在资源型城市试点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政策性金融机构 |
四、给予资源型城市一定的政策先行先试空间 |
五、建立健全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扶持机制 |
六、建立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 |
第四节 突破瓶颈制约,为实现经济转型提供更大政策空间 |
一、投资项目审批政策 |
二、调整区划政策,适度推进区域合并 |
三、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
四、增强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
五、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 |
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论和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
一、减量化原则 |
二、再利用原则 |
三、再循环原则 |
第二节 从“庇古税”到“系统学理论” |
一、庇古税 |
二、科斯定理 |
三、生态学理论 |
四、系统学理论 |
第三节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 |
一、财政收入政策的作用途径 |
二、财政支出政策的作用途径 |
第四节 对循环经济的再认识——一般性与特殊性 |
第三章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 |
一、废弃物利用为主阶段 |
二、末端治理为主阶段 |
三、步入清洁生产阶段 |
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阶段 |
五、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
第二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
一、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 |
二、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 |
三、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 |
四、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 |
第四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分析——以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为例 |
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一、资源税 |
二、资源补偿费 |
三、矿区使用费 |
四、资源勘查采矿登记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 |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一、概论 |
二、增值税(产品税) |
三、企业所得税 |
四、财政补贴及奖励政策 |
第三节 若干主要领域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一、石油和天然气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二、煤炭资源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三、废旧物资回收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第五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
一、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形成 |
二、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不断上升 |
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
四、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标持续向好 |
第二节 典型领域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
一、煤炭产业 |
二、废旧金属产业 |
第三节 现行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财政政策 |
一、资源税 |
二、增值税 |
三、企业所得税 |
四、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 |
第四节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税收制度不健全 |
二、资源税调节范围和力度不大 |
三、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不合理 |
四、税收政策成本在中央和地方分摊不合理 |
第六章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及其启示 |
第一节 美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美国促进循环消费的财政政策 |
二、美国促进循环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 |
三、美国促进能源节约和新能源开发的财政政策 |
第二节 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
第三节 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
二、日本循环经济立法 |
三、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第四节 欧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排放费 |
二、服务费 |
三、污染产品税 |
四、投入品税 |
五、资源税 |
第五节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比较及启示 |
一、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
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不同之处 |
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启示 |
第七章 完善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财政政策体系的建议与实施机制 |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及外部条件 |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有效的外部条件 |
第二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原则和体系架构 |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 |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原则和体系架构 |
第三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
一、完善资源税制度 |
二、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 |
三、优化增值税制度 |
四、完善消费税制度 |
五、建立环境税制度 |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
一、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 |
二、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 |
三、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 |
四、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 |
第五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监督体系 |
一、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 |
二、税收信息追踪系统 |
三、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 |
第六节 财政政策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
一、要加快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二、要加快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 |
三、要大力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
第八章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广西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的试点 |
第一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园区基本状况 |
二、园区现行财政优惠政策 |
第二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财政政策的建议 |
一、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完善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财政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1 资源税税目税率明细表 |
附录2 几个主要品种的矿山资源等级表 |
附录二 |
附录1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
附录2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废渣目录 |
附录三 |
(5)新疆油田接替产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4 分析方法 |
2.4.1 SWOT 分析法 |
2.4.2 因子分析法 |
第3章 新疆油田发展接替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
3.1 新疆油田概况 |
3.2 新疆油田产业生命周期的判别 |
3.3 新疆油田产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3.5 SWOT 战略选择 |
第4章 新疆油田接续产业选择 |
4.1 现有产业发展现状 |
4.1.1 油气勘探开发 |
4.1.2 油气产品加工 |
4.1.3 石油装备制造 |
4.1.4 生产技术服务 |
4.2 备选接续产业可行性分析 |
4.2.1 页岩气开发前景 |
4.2.2 煤层气开发前景 |
4.2.3 油砂开发前景 |
4.2.4 风能开发前景 |
4.2.5 石油化工发展前景 |
4.2.6 石油装备制造前景 |
4.3 接续产业选择 |
4.3.1 横向接续产业选择 |
4.3.2 纵向接续产业选择 |
4.3.3 接续产业选择结构图 |
第5章 新疆油田替代产业选择 |
5.1 替代产业选择的原则和指标体系 |
5.1.1 替代产业选择的原则 |
5.1.2 替代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
5.2 替代产业选择的备选空间 |
5.3 替代产业选择的数据收集 |
5.4 替代产业选择的分析过程 |
5.5 综合分析 |
第6章 新疆油田发展接替产业的保障措施 |
6.1 国家层面上的保障措施 |
6.2 自治区政府层面上的保障措施 |
6.3 新疆油田自身层面上的保障措施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功垂天山——纪念王恩茂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当代新疆石油工业起步 |
一、提出公司的基本任务。 |
二、必须迅速发展独山子油矿生产。 |
三、必须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倾力支持克拉玛依油田建设 |
一、号召全疆支援克拉玛依油田建设。 |
二、亲临油田指导工作。 |
三、对克拉玛依油田调整提出指导性意见。 |
四、称赞克拉玛依油田有许多好作风。 |
五、感谢克拉玛依油田对新疆作出的贡献。 |
倡导“新疆要富石油要上” |
一、提出把新疆建设成为全国的重要石油基地之一和“新疆大庆”。 |
二、支持发展石油化工。 |
三、加大新疆三大盆地石油勘探开发力度。 |
(9)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二、关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的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四、理论与史料依据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新疆工业的资源基础和历史起点 |
一、新疆工业开发的经济地理条件 |
二、新疆工业开发的资源优势 |
三、近代新疆工业的发轫 |
第二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新疆工业 |
一、新疆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与手工业的变化(1950—1957年) |
二、新疆工业的曲折发展(1958—1977年) |
第三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疆工业(1978年至今) |
一、新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
二、新疆工业经济的发展 |
三、新疆非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 |
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恢复以及兵团工业的发展 |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的工业布局与结构 |
一、新疆工业布局的演变 |
二、新疆工业结构的转化 |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特征 |
一、现代工业发轫于驻疆人民解放军的大生产运动 |
二、政府主导的、嵌入式工业开发方式 |
三、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重工业结构 |
四、"内向型"部门占多数的工业部门结构 |
五、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的工业布局 |
六、"三分天下"的工业格局 |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成效 |
一、新疆工业经济规模的增长 |
二、新疆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
三、新疆的工业化水平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新疆工业基础薄弱 |
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新疆工业 |
三、新疆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四、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制约 |
五、新疆民营经济力量薄弱 |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反思与借鉴 |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模式的演化 |
二、现代工业的崛起和传统手工业的嬗变 |
三、政府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
四、市场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山高水长——共和国元帅的天山石油情(论文提纲范文)
朱德亲临油田考察 |
彭德怀建议合办中苏石油公司 |
贺龙率领代表团慰问石油职工 |
陈毅期望新疆石油工业大发展 |
叶剑英命令军队保护油田 |
四、新疆原油年产突破两千万吨(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新疆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 黄晟,何雨初,李振宇. 化工进展, 2019(01)
- [2]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研究[D]. 冶涛. 新疆大学, 2014(02)
- [3]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 曾万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4]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刘廷. 武汉大学, 2013(07)
- [5]新疆油田接替产业选择研究[D]. 谢晓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6]功垂天山——纪念王恩茂同志诞辰100周年[J]. 刘宝宏. 新疆地方志, 2013(01)
- [7]石化魂——兰州石化人对中国工业的贡献[J]. 何华. 中国作家, 2012(10)
- [8]大开发篇[J]. 窦新国. 西部, 2010(24)
- [9]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D]. 王利中. 西北大学, 2010(09)
- [10]山高水长——共和国元帅的天山石油情[J]. 刘宝宏. 新疆地方志,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