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M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童津津,熊本海,蒋林树[1](2021)在《饲粮组成对牛乳中乳蛋白及乳脂肪合成与调控机理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牛乳中的营养物质对人类健康有着相当大的益处,乳蛋白和乳脂肪作为牛乳营养品质的物质基础,还与奶牛生产性能息息相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牛乳中基本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功能出发,重点介绍了饲粮组成的改变及添加植物提取物、微量元素、微生态制剂等对乳蛋白及乳脂肪合成与调控机理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调整饲粮营养组成,提高牛乳中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提供理论依据。
余诗强,童津津,熊本海,蒋林树[2](2021)在《乳酸在奶牛体内的代谢途径及其对奶牛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乳酸(lactic acid)是奶牛瘤胃内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合理的调节乳酸代谢特征、充分利用及发挥乳酸的有益功能对奶牛健康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乳酸的合成途径及主要产酸菌、乳酸的代谢途径及主要利用菌、乳酸在奶牛瘤胃内的代谢方式及影响其代谢的因素,详细阐述了乳酸产生菌与利用菌对乳酸代谢调节的影响,同时介绍了植物提取物对乳酸代谢调节作用及乳酸代谢调节对奶牛胃肠道菌群、泌乳性能和乳房炎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乳酸对奶牛健康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植物活性物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高精料饲粮引起的奶牛酸中毒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王嘉琦[3](2021)在《青贮桑枝叶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液代谢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文中提出
李星林[4](2021)在《过瘤胃乳酸菌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
于海波[5](2021)在《红花黄色素生物活性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是植物红花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抗炎症和调节细胞凋亡等生物活性来提高动物生产能力,促进动物生长,治疗动物疾病。文章对红花黄色素的组成、生物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其在畜禽饲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黄显雷[6](2021)在《基于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及长效运行机制构建》文中指出过去的二十年,我国奶牛养殖业实现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奶牛养殖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种养结合奶牛场(IPBS)通过青贮玉米种植与奶牛养殖,实现养殖场内粪便、秸秆和青贮玉米的循环利用,减少种植化肥使用,减少部分饲料购买,降低养殖饲料成本,是一种可持续生产模式。然而,长期以来,尚未全面系统的认知IPBS的环境、经济及生产效率,尤其是IPBS的环境绩效、经济性能、生产效率如何?又如何改善?需要配套怎么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奶牛场主对IPBS的经营管理,也使得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缺乏有力依据。本文以山东省、黑龙江省奶牛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非种养结合奶牛场(non-IPBS)和IPBS奶牛养殖的环境绩效、经济性能、生产效率等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首先,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OLS)等,对non-IPBS和IPBS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估,揭示IPBS的环境减排潜力,探究影响IPBS环境绩效的决定因素。接着,基于成本收益分析(CBA)、倾向得分匹配(PSM)等,考察non-IPBS和IPBS的经济性能,实证分析non-IPBS与IPBS在牛奶产量、品质等指标上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再次,基于非射线性模型(SBM)、截尾回归模型(Tobit)等,测度non-IPBS和IPBS的生产效率,分析影响奶牛养殖生产效率的制约因素。最后,基于逻辑回归模型(Logit)、解释结构模型(ISM),探究奶牛场选择IPBS的驱动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并根据全文研究结果,从政府和市场两个角度,构建IPBS可持续性运行的激励机制。相关研究结论如下:1)IPBS在减少养殖环境损害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减少幅度取决于IPBS的青贮玉米自给率。在non-IPBS中,每产1吨标准牛奶(FPCM)的全球变暖潜力(GWP)、酸化潜力(AP)、富营养化潜力(EP)、不可再生能源消耗(NREU)、水消耗(WU)和土地占用(LU)分别为1351.1千克CO2-eq,18.2千克SO2-eq,8.8千克PO43--eq,4600.5兆焦耳,414.9立方米和1533.3平方米,而IPBS相应减少14.3%、10.4%、18.2%、9.9%、7.9%和13.1%,如果IPBS青贮玉米自给率从当前56.6%提升到100%,则相应减少26.9%、17.0%、28.4%、17.2%、14.9%和18.9%。在保证每个奶牛场的青贮玉米自给率达到100%的条件下,全国最多有81%的奶牛场可以采用IPBS,则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比当前减少18.7%。2)IPBS在提升养殖场净收益上具有较大潜力,同时,该净收益的提升率取决于耕地流转费用和青贮玉米价格。non-IPBS生产1t FPCM的净收益为1415元,而IPBS的实际净收益提升率为15%,这些收益的增加主要因为自产青贮玉米成本较低,同时此过程减少青贮玉米的运输费用。non-IPBS与IPBS生产1t FPCM的净收益的平衡点为:耕地流转费用为17262RMB/ha,或者青贮玉米价格为261RMB/t。同时,IPBS能显着降低牛奶体细胞数、菌落总数。3)IPBS在提升养殖生产效率上具有显着效果。在未考虑环境因素时,non-IPBS与IPBS奶牛养殖的生产效率分别为0.75和0.79,将环境因素纳入后,相应的生产效率分别下降16%和10%。饲料成本投入过高和养殖规模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养殖生产效率损失的内生因素,而奶牛场主文化水平不高、奶牛产奶量低、泌乳牛占比低等因素是造成奶牛养殖生产效率损失的外在因素。4)奶牛场主选择种养结合的决定是利益因素和外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牛场与农田距离、降低饲料成本认知、降低粪污治理成本认知等3个因素是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表层直接因素;奶牛场主教育水平、奶牛场收入这2因素是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中层间接因素;奶牛场总牛数、土地流转价格、青贮玉米价格、当地粪污治理监管力度这4个因素是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底层根源因素。基于此,制定基于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保障IPBS长效运行。包括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建立绿色生产服务体系、探索绿色产品市场体系、搭建绿色发展技术支持平台、制定合理的亲环境养殖补贴政策、制定完善的养殖规程和标准等。
李洪洋[7](2021)在《褪黑素对脂多糖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利用褪黑素处理脂多糖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比较不同剂量褪黑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炎症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以及细胞自噬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试验一:探讨不同剂量褪黑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选用健康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传至3-8代后用于试验。利用不同浓度(0、1、5、10、50和100μM)的褪黑素分别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24 h和48 h,以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细胞活性,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试验结果表明:(1)同对照组相比,褪黑素的添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无显着影响。(2)同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褪黑素均未导致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表明褪黑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无炎症诱导作用。(3)不同剂量组相比,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差异不显着,本试验设置的褪黑素试验剂量可用于后续试验。试验二:探讨不同剂量脂多糖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选用健康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传至3-8代后用于试验。利用不同浓度(0、0.1、0.5、1、5和10μg/m L)的脂多糖分别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6 h和12 h,测定细胞活性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试验结果表明:(1)同对照组相比,脂多糖诱导6 h和12 h均对乳腺上皮细胞活性有所抑制,其中诱导12 h效果更佳。(2)同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脂多糖均导致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其中10μg/m L剂量组效果更显着。(3)综合试验结果,本试验选用10μg/m L剂量的脂多糖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12 h诱导以构建细胞炎症反应模型,用于后续试验。试验三:探究褪黑素对脂多糖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选用健康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传至3-8代后用于正式试验。试验共分为7个处理组:对照组,不进行脂多糖诱导和褪黑素处理;脂多糖组,10μg/m L脂多糖诱导12 h;脂多糖+褪黑素组,10μg/m L脂多糖诱导12 h后再经不同浓度(1、5、10、50和100μM)褪黑素处理24 h或48 h,每个处理设定4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1)褪黑素降低了脂多糖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且10μM剂量组抑制效果最佳。(2)与脂多糖组相比,褪黑素处理48 h抑制了Toll样受体4的蛋白表达量,其中50μM和100μM剂量组的效果显着(P<0.05);褪黑素升高了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的蛋白表达量,除100μM外均差异显着(P<0.05);褪黑素抑制了核因子-κB同源蛋白p65蛋白表达量的降低,其中10μM剂量组差异极显着(P<0.01)。(3)同脂多糖组相比,褪黑素处理48 h升高了乳腺上皮细胞中乙酰化酶1和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的m RNA表达量(P<0.05)。(4)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经褪黑素处理48 h后与脂多糖组相比,其电镜结果中自噬体数量有所增加。综上所述,褪黑素可以调控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和同源蛋白的蛋白表达量,乙酰化酶1和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的基因表达量,以及自噬体数量,且本试验中10μM为最佳剂量,可为利用褪黑素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
孟德超[8](2021)在《集约化牛场体况管理对泌乳奶牛代谢、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体况是奶牛营养储备水平的一种体现。体况管理不当对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有不利的影响,会给奶牛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尽管国内外已有奶牛泌乳周期的体况管理目标,但是存在着标准不一致,集约化牛场重视不够,控制效果不一的问题。为此,本研究通过二个试验“四个集约化牛场奶牛泌乳周期体况、生产性能和健康的调查研究”、“奶牛围产期体况损失对代谢、生产性能、健康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评估集约化牛场奶牛体况管理的效果,为今后集约化牛场奶牛体况优化管理提供有效的规范技术或标准奠定基础。1、四个集约化牛场奶牛泌乳周期体况、生产性能和健康的调查研究。在黑龙江省四个大型集约化奶牛养殖场,每个牛场随机选择产前21 d、分娩当天、产后21 d、产后50 d、产后150 d、产后200 d及产后250 d等7个时间点,共计2276头奶牛进行试验。详细记录试验奶牛BCS、生产性能、疾病及经济效益等信息。同时,在7个时间根据BCS,分为BCS≤2.5、BCS=2.75、BCS=3、BCS=3.25、BCS=3.5、BCS=3.75及BCS≥4等7组试验奶牛,每个时间点每组40头。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统计及卡方检验进行场间和组间分析,结果显示:(1)黑龙江省四个集约化牛场泌乳奶牛体况管理水平不一,未达到国内外体况管理标准。牛场泌乳奶牛体况管理水平高低的顺序依次为牛场D、B、C、A。(2)黑龙江省四个集约化牛场泌乳奶牛的日泌乳量、疾病发生率和次数或死淘率以及繁殖性能均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奶牛泌乳性能高低的顺序依次为牛场D、C、B、A;疾病和繁殖的管理好坏的顺序依次为牛场B和D,其次牛场A和C。(3)四个牛场泌乳奶牛获得净利润的高低顺序依次为牛场D、B、C、A。泌乳奶牛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的体况管理目标为产前21 d与分娩当天的最佳BCS为3.5;产后21 d的最佳BCS为3.25;产后50 d到产后250 d的最佳BCS为3。2、围产期奶牛体况损失对代谢、生产性能、健康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黑龙江省某集约化奶牛养殖场,随机选取156头奶牛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根据奶牛围产期体况损失的程度进行分组分为体况无损失组(M组,BCS损失0);体况低损失组(L组,BCS损失0.25);体况高损失组(H组,BCS损失≥0.5)。在试验奶牛产前21 d、分娩当天、产后7 d、产后14 d、产后21 d、产后28 d及产后50 d进行体况评分,采集血液做生化指标分析。记录奶牛生产性能、疾病及经济效益等信息。通过GLM模型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Pearman相关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预测等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奶牛产前21 d BCS对围产后期BCS损失程度有良好的预警作用,围产后期BCS损失0、0.25及0.5以上的产前21 d BCS预警值分别为3.375、3.625及3.875。(2)奶牛围产前期BCS高,同时围产后期BCS损失高引起奶牛产后发生能量负平衡(BHBA、NEFA和LP升高,Glu、INS降低)、肝功异常(AST、ALB和TC升高)、氧化应激(T-AOC降低、MDA升高),日泌乳量和繁殖性能均下降和疾病发生率增高。(3)围产后期BCS损失程度对酮病、真胃变位有一定诊断价值,对子宫炎有低诊断价值。对酮病、真胃变位和子宫炎的围产期BCS损失预警值分别为0.375、0.625和0.375。(4)牛场奶牛每日净利润,L组最高,其次M组,H组最低。奶牛围产后期体况损失控制在0.25,经济效益更好。一旦体况损失超过0.50,奶牛产后代谢、生产性能、健康和经济效益都将受到不利影响。结论:黑龙江省四个集约化牛场经生产性能、健康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定,牛场D管理水平最好,其次牛场B,而后牛场C和A。确定了泌乳奶牛体况管理的控制目标。明确了围产期BCS及其损失是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及经济效益下降的重要风险因素。确立了奶牛产前21 d BCS对围产期BCS损失程度的预警作用以及BCS损失对酮病、真胃变位和子宫炎的诊断价值。
宁丽丽[9](2021)在《甘蔗糖蜜酵母发酵浓缩液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甘蔗糖蜜酵母发酵浓缩液(Cane condensed molasses soluble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MS)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体况、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干物质基础上分别添加1%、3%和5%的CMS,即CMS1组、CMS2组和CMS3组。预饲期14 d,正试期54 d。试验结果如下:1.日粮中添加CMS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各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CMS对干物质采食量(DMI)、4%标准乳和饲料转化率均无显着影响(P>0.05)。饲喂第1-18 d,CMS1组的产奶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第36-54d,CMS1组的产奶量比CON组提高了 8.21%(P>0.05);CMS1组的总平均产奶量比CON组提高了 7.73%(P>0.05)。(2)在试验期间各组的乳脂率、乳糖率、乳总固形物、乳尿素氮含量及乳体细胞数差异均不显着(P>0.05)。CMS2组的乳蛋白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在泌乳奶牛日粮中添加CMS对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着影响(P>0.05)。CMS3组的OM消化率极显着低于CON组和其他组(P<0.01)。CMS1组的CP消化率极显着高于CON组和CMS3组(P<0.01),CMS2组的CP消化率也显着高于CMS3组(P<0.05)。(4)CMS1组和CMS2组产生的经济效益每天比对照组多盈利5.72元/头和1.90元/头,即CMS1组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2.日粮中添加CMS对泌乳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CMS对泌乳奶牛血液中的HGB、PLT和HCT均无显着影响(P>0.05)。试验第18 d时,CMS1组的RBC显着低于CON组(P<0.05)。(2)日粮中添加CMS对泌乳奶牛血清中的酶含量变化无显着影响(P>0.05)。试验第18d时,CMS1组和CMS2组血清中的ALP含量有低于其他组的趋势(P=0.07)。(3)日粮中添加CMS对泌乳奶牛血清中的TP、ALB、GLO和UA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试验第18 d时,CMS3组的CREA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CMS1组的BUN含量有低于其他各组的趋势(P=0.07)。试验第36 d时,CMS3组的BUN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4)日粮中添加CMS对泌乳奶牛血清中的T-BIL、CHO和TG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试验第18 d时,添加CMS有降低CHO含量的趋势(P=0.07);CMS3组的NEFA含量显着高于CON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第36d时,添加CMS有提高SOD含量的趋势(P=0.09);CMS2组和CMS3组的NEFA含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第54 d时,添加CMS有提高TG的趋势(P=0.06);CMS2组和CMS3组的SOD含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添加CMS可以显着降低NEFA含量(P<0.05)。3.日粮中添加CMS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CMS1组和CMS2组的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NH3-N浓度随CMS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CMS1组和CMS2组的丙酸含量高于CON组,均差异不显着(P>0.05)。(2)CMS1组能够提高泌乳奶牛瘤胃中菌群多样性。(3)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群;属水平上,普氏菌属(Prevotella)和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为优势菌属。结论:日粮中添加1%和3%CMS有利于提高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并且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因此,建议在泌乳奶牛日粮中CMS适宜的添加范围为1%-3%。
姜鑫[10](2021)在《玉米蛋白粉固态发酵条件及对奶牛饲喂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饲料资源短缺,尤其是以豆粕为主的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严重缺乏,因而急需开发一种新型的优质蛋白饲料。玉米淀粉加工副产物-玉米蛋白粉(Corn gluten meal,CGM)产量极为丰富,常被用作动物饲料以满足动物的蛋白需要。然而,CGM的低消化率和不平衡的氨基酸组成限制了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开发。固态发酵能够通过提高蛋白饲料的消化率、氨基酸组成和风味来提高其营养价值。因此,为攻克我国优质蛋白饲料资源短缺这一关键性难题,本研究从开发一种新型优质发酵蛋白饲料的角度出发,首次利用乳酸菌与酸性蛋白酶协同发酵,并利用响应面分析优化CGM的固态发酵条件,还进一步评估发酵玉米蛋白粉(Fermented corn gluten meal,FCGM)对断奶后犊牛和泌乳期奶牛的饲喂效果,这对于提高我国植物蛋白资源的利用,促进奶牛养殖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试验一:CGM固态发酵条件筛选以玉米肽产量为目标值,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不同水平麦麸与CGM比例、乳酸菌接种量、酸性蛋白酶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水分和初始p H对目标值的影响,从而确定各因素的最适水平范围;接着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在2个水平上确定以上7个变量影响目标值的主次效应,结果发现显着(P<0.05)影响因子分别为乳酸菌接种量,酸性蛋白酶添加量和水分;最后利用响应面分析中的Box and Behnken试验设计在3个水平上分析各显着因子间的互作效应,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CGM的最优发酵条件为:酶量=0.54%,菌量=5.6×109 cfu/g,水分=46%,发酵温度=36°C,麸粉比例=4:6,发酵时间=120 h,p H自然。所得玉米肽产量预测值为37.35%(%蛋白)。根据所得最优发酵条件对CGM重新发酵3次,所得玉米肽产量分别为35.97%、36.83%和37.96%,与预测值相近。试验二:CGM发酵前后各组分变化分析根据上部分试验得出的最优发酵条件对CGM重新进行发酵,并对CGM发酵前后营养参数、发酵参数、蛋白二级结构和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发酵后CGM中粗蛋白、乙醚浸提物、还原糖、总酚和乳酸含量显着升高,而中性洗涤纤维、淀粉、灰分、酸性洗涤纤维、总糖含量和p H值显着降低(P<0.05)。聚丙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CGM中的蛋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0 k Da~55 k Da之间,而FCGM的蛋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5 k Da以下,说明发酵后CGM中的大分子蛋白被水解为小分子蛋白。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发酵后CGM中蛋白酰胺Ⅰ带峰面积和酰胺Ⅱ带峰高显着升高,而蛋白α-螺旋与β-折叠峰高比显着降低(P<0.05)。此外,发酵后CGM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e3+还原能力均显着提高(P<0.05),说明发酵后CGM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更高,因而生物活性更强。试验三:FCGM饲喂断奶后犊牛效果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24头体重(平均值±标准差;83.36±5.96 kg)和出生日龄(56.21±4.26 d)相似的健康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1)未处理基础日粮组(对照组);和(2)日粮添加5%FCGM处理组(试验组),进行8周饲喂试验。记录犊牛采食量,体重、体高、胸围和体斜长,采集犊牛血液和瘤胃液样品并分析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饲喂FCGM后犊牛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均较对照组显着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犊牛血浆总蛋白、葡萄糖、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能力、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和生长激素浓度均显着增加。饲喂FCGM后犊牛瘤胃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微生物蛋白浓度和蛋白酶活性显着升高,而瘤胃p H值显着降低(P<0.05)。此外,饲喂FCGM后犊牛瘤胃细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普雷沃式菌属_1(Prevotella_1)和普雷沃氏菌科_UCG-003(Prevotellaceae_UCG-003)相对丰度显着升高,而细菌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_S24-7_group(Bacteroidales_S24-7_group)和瘤胃杆菌属(Ruminobacter)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说明FCGM饲喂能够改变犊牛瘤胃细菌群落组成结构。试验四:FCGM饲喂泌乳期奶牛效果研究采用3×3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选取体重(624±14.4 kg)、泌乳天数(112±4.2 d)和产奶量(31.8±1.73 kg;均为平均值±标准差)相似的经产(3胎)荷斯坦奶牛9头,进行3期试验,每期28 d。奶牛饲喂3种日粮处理中的1种,其中FCGM替代日粮中部分豆粕的处理分别为:(1)未替代基础日粮(0FCGM);(2)用FCGM替代日粮中50%的豆粕(50%FCGM);和(3)用FCGM替代日粮中100%的豆粕(100%FCGM)。记录奶牛每天产奶量和采食量,采集奶牛血液、瘤胃液、粪便和牛奶样品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饲喂不同水平FCGM奶牛的产奶量、乳糖和乳蛋白产量以及乳糖和乳蛋白浓度均较0FCGM组奶牛显着升高,且均随FCGM饲喂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5)。与0FCGM组相比,50%FCGM组和100%FCGM组奶牛干物质和粗蛋白全消化道消化率均趋于增加,且均随FCGM饲喂量的增加呈现线性增加效应(P<0.05)。饲喂不同水平FCGM后奶牛血浆葡萄糖和免疫球蛋白G浓度呈线性升高,瘤胃总挥发酸、丙酸浓度和微生物蛋白产量呈线性升高,而血浆丙二醛浓度和瘤胃p H值呈线性降低(P<0.05)。与0FCGM组相比,50%FCGM组和100%FCGM组奶牛瘤胃细菌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糖精科(Saccharimonadaceae)、普雷沃式菌属_1(Prevotella_1)、新月形单胞菌属_1(Selenomonas_1)和候选单胞生糖菌属(Candidatus_Saccharimonas)相对丰度均显着升高,且均随FCGM饲喂量的增加呈现线性增加效应(P<0.05)。相反,奶牛饲喂不同水平FCGM后瘤胃细菌琥珀酸弧菌科(Succinivibrionaceae)、鼠杆菌科(Muribaculaceae)、琥珀酸弧菌科_UCG-001(Succinivibrionaceae_UCG-001)和普雷沃式菌属_7(Prevotella_7)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CGM固态发酵最佳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0.54%,接种量=5.6×109 cfu/g,水分=46%,温度=36°C,麦麸:玉米蛋白粉=4:6,发酵时间=120 h,p H自然,为市场上加工生产FCGM提供了数据参考。(2)通过乳酸菌和酸性蛋白酶协同发酵能够提高CGM的营养价值。(3)FCGM可作为豆粕替代物改善犊牛和泌乳牛的生产性能、瘤胃发酵模式和瘤胃细菌群落组成结构,说明FCGM作为豆粕替代物应用于奶牛生产中是可行的。
二、EM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M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饲粮组成对牛乳中乳蛋白及乳脂肪合成与调控机理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饲粮组成对牛乳中乳蛋白合成及调控机制的影响 |
1.1 乳蛋白合成及调控机制 |
1.1.1 酪蛋白 |
1.1.2 乳清蛋白 |
1.2 饲粮对乳蛋白合成的影响 |
2 不同饲粮组成对牛乳乳脂肪合成及调控机制 |
2.1 乳脂肪合成及其调控机制 |
2.2 饲粮对乳脂肪合成的影响 |
3 小结 |
(2)乳酸在奶牛体内的代谢途径及其对奶牛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乳酸的产生、功能及其代谢途径 |
1.1 乳酸的合成途径及主要产酸菌 |
1.2 乳酸的代谢途径及主要利用菌 |
2 乳酸对奶牛胃肠道健康的影响 |
2.1 乳酸与瘤胃发酵 |
2.2 影响乳酸在瘤胃内代谢调节的相关物质 |
2.3 乳酸对奶牛胃肠道菌群的影响 |
3 乳酸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房炎的影响 |
3.1 乳酸代谢调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
3.2 乳酸代谢调节对乳房炎的影响 |
4 小 结 |
(5)红花黄色素生物活性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红花黄色素的组成 |
2 红花黄色素的生物活性 |
2.1 清除活性氧自由基 |
2.2 抗炎症 |
2.3 双向调控血管生成 |
2.4 调节细胞凋亡 |
2.5 降低血脂 |
2.6 抗肿瘤 |
3 红花黄色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3.1 红花黄色素在蛋鸡饲养中的应用 |
3.2 红花黄色素在肉仔鸡饲养中的应用 |
3.3 红花黄色素在仔猪饲养中的应用 |
3.4 红花黄色素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 |
4 展望 |
(6)基于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及长效运行机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奶牛养殖快速增长给环境带来挑战 |
1.1.2 我国消费者对国内牛奶品质提出更高要求 |
1.1.3 推进种养结合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 |
1.1.4 种养结合模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
1.1.5 奶牛场种养结合模式众多但尚未得到全面认知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奶牛养殖环境影响的研究 |
1.3.2 关于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研究 |
1.3.3 关于奶牛养殖生产效率的研究 |
1.3.4 关于奶牛场选择种养结合模式的研究 |
1.3.5 关于奶牛场采纳种养结合模式扶持政策的研究 |
1.3.7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目标 |
1.4.1 总体目标 |
1.4.2 具体目标 |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种养结合模式 |
2.1.2 种养结合奶牛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系统协同理论 |
2.2.4 物质循环理论 |
2.2.5 行为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奶牛养殖状况、主要模式及调研地区状况 |
3.1 我国奶牛养殖现状及问题 |
3.1.1 奶牛养殖现状 |
3.1.2 奶牛养殖面临挑战 |
3.2 奶牛养殖的典型模式 |
3.2.1 奶牛养殖的种养结合模式 |
3.2.2 奶牛养殖的非种养结合模式 |
3.2.3 两模式的异同 |
3.3 调研地区奶牛养殖状况 |
3.3.1 调研地区与样本量确定 |
3.3.2 调研地区奶牛养殖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种养结合奶牛场环境绩效评估 |
4.1 分析框架 |
4.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4.2.2 生命周期环境评价的分析框架 |
4.2.3 线性回归模型与变量选择 |
4.3 奶牛养殖系统的环境绩效 |
4.3.1 饲料环节 |
4.3.2 饲养环节 |
4.3.3 粪污处理环节 |
4.3.4 运输环节 |
4.3.5 小结 |
4.4 奶牛养殖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
4.4.1 青贮玉米自给率变化对环境绩效的影响 |
4.4.2 基于IPBS的中国奶牛养殖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
4.5 IPBS环境绩效的决定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种养结合奶牛场经济效益评估 |
5.1 分析框架 |
5.2 样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
5.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5.2.2 基于LCA的环境成本计算模型 |
5.2.3 PSM模型 |
5.3 non-IPBS与 IPBS的效益分析 |
5.3.1 经济效益 |
5.3.2 环境成本 |
5.3.3 综合效益 |
5.4 关键因素变动对IPBS经济效益的影响 |
5.4.1 土地流转费用变化 |
5.4.2 青贮玉米价格变化 |
5.5 奶牛场采纳IPBS的效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种养结合奶牛场生产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分析框架 |
6.2 样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
6.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6.2.2 SBM模型与指标中选取 |
6.2.3 Tobit模型与变量选择 |
6.3 奶牛场生产效率测度 |
6.3.1 non-IPBS与 IPBS生产效率 |
6.3.2 non-IPBS与 IPBS生产效率提升 |
6.4 奶牛场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奶牛场采纳种养结合的行为选择及激励机制构建 |
7.1 分析框架 |
7.2 样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
7.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7.2.2 Logit模型与变量选择 |
7.2.3 ISM模型 |
7.3 奶牛场采纳IPBS的驱动因素 |
7.4 采纳IPBS行为因素的ISM分析 |
7.5 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激励机制构建 |
7.5.1 IPBS激励机制的基本框架 |
7.5.2 基于市场手段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7.5.3 基于政府手段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种养结合奶牛场在建立环境友好、资源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模式上有明显优势 |
8.1.2 种养结合奶牛场在提升养殖净收益上具有较大潜力 |
8.1.3 种养结合奶牛场在提升养殖生产效率上具有明显效果 |
8.1.4 奶牛场选择种养结合是内在利益因素和外在条件共同驱动的结果 |
8.2 政策启示 |
8.2.1 因地制宜推广种养结合模式,提高奶牛养殖的整体效率 |
8.2.2 提高种养结合的技术水平,提升奶牛养殖的技术盈利性 |
8.2.3 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奶牛场采纳种养结合的稳固性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褪黑素对脂多糖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MT的生物合成与分泌 |
1.2.2 MT的生物学效应 |
1.2.3 MT对奶牛泌乳的影响 |
1.3 研究技术路线和研究目的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MT对 BMECs活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指标测定 |
2.2.4 数据分析 |
2.3 试验结果 |
2.3.1 不同剂量MT对 BMECs活性的影响 |
2.3.2 不同剂量MT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2.4 分析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构建LPS诱导的BMECs炎症反应模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指标测定 |
3.2.4 数据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不同剂量LPS对 BMECs活性的影响 |
3.3.2 不同剂量LPS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3.4 分析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MT对 LPS诱导的BMECs炎症反应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指标测定 |
4.2.4 数据分析 |
4.3 试验结果 |
4.3.1 MT对 LPS诱导的BMECs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4.3.2 MT对 LPS诱导的 BMECs的 TLR4、IκB-α和 p65 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4.3.3 MT对 LPS诱导的 BMECs的 SIRT1和Nrf2的m RNA表达量的影响 |
4.3.4 MT对 LPS诱导的BMECs的自噬体表达量的影响 |
4.4 分析讨论 |
4.4.1 MT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4.4.2 MT对 TLR4、IκB-α和 p65 蛋白表达的影响 |
4.4.3 MT对 SIRT1和Nrf2 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4 MT对细胞自噬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集约化牛场体况管理对泌乳奶牛代谢、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奶牛体况的研究进展 |
1.1.1 奶牛体况评分 |
1.1.2 奶牛体况评分的发展 |
1.1.3 奶牛体况管理的目标 |
1.1.4 影响奶牛体况的因素 |
1.2 奶牛体况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
1.2.1 奶牛体况对泌乳性能的影响 |
1.2.2 奶牛体况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
1.3 奶牛体况与健康的关系 |
1.3.1 体况对奶牛代谢健康的影响及其病理学基础 |
1.3.2 体况对奶牛生殖健康的影响及其病理学基础 |
1.4 奶牛产后疾病发生的风险预警评估研究进展 |
1.4.1 疾病发生的风险预警评估方法 |
1.4.2 主要代谢病和繁殖障碍发生的风险预警评估 |
1.5 奶牛体况管理的优化措施 |
1.5.1 奶牛饲料的营养调控 |
1.5.2 改善奶牛体况的管理措施 |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四个集约化牛场奶牛泌乳周期体况、生产性能和健康的调查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
2.1.2 试验方法 |
2.1.3 信息采集 |
2.1.4 疾病诊断标准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四个牛场奶牛BCS及其损失的比较 |
2.2.2 四个牛场奶牛泌乳性能的比较 |
2.2.3 四个牛场奶牛繁殖性能的比较 |
2.2.4 四个牛场奶牛疾病状况的比较 |
2.2.5 四个牛场奶牛经济效益的比较 |
2.3 讨论 |
2.3.1 四个牛场奶牛体况管理水平 |
2.3.2 四个牛场奶牛泌乳量状况 |
2.3.3 四个牛场奶牛繁殖性能状况 |
2.3.4 四个牛场奶牛健康状况 |
2.3.5 四个牛场经济效益状况 |
2.4 小结 |
3 奶牛围产期体况损失对代谢、生产性能、健康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
3.1.2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1.4 信息采集 |
3.1.5 血液样品采集 |
3.1.6 血液生化检测指标 |
3.1.7 疾病的诊断标准 |
3.1.8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试验奶牛背景信息的比较 |
3.2.2 试验奶牛的体况评分、体况损失及其相关分析与预测分析 |
3.2.3 试验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 |
3.2.4 试验奶牛的疾病患病情况 |
3.2.5 试验奶牛繁殖性能的状况 |
3.2.6 试验奶牛的日泌乳量 |
3.2.7 试验奶牛经济效益分析 |
3.3 讨论 |
3.3.1 体况与体况损失的关系 |
3.3.2 体况损失对奶牛激素、代谢、肝功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
3.3.3 体况损失对奶牛健康状况的影响 |
3.3.4 体况损失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
3.3.5 体况损失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
3.3.6 体况损失对奶牛经济效益的影响 |
3.4 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甘蔗糖蜜酵母发酵浓缩液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饲料业现状 |
1.2 糖蜜 |
1.2.1 糖蜜概述 |
1.2.2 糖蜜在单胃动物中的应用 |
1.2.3 糖蜜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
1.2.4 糖蜜的发酵应用 |
1.3 微生物发酵饲料 |
1.3.1 微生物发酵饲料概述 |
1.3.2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种类和菌种 |
1.3.3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生产中的应用 |
1.4 甘蔗糖蜜酵母发酵浓缩液(CMS) |
1.4.1 甘蔗糖蜜酵母发酵浓缩液(CMS)概述 |
1.4.2 反刍动物瘤胃的生理特点 |
1.4.3 CMS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
1.4.4 CMS中β-葡聚糖的作用 |
1.4.5 CMS中生化黄腐酸的作用 |
1.4.6 CMS在生产中的应用 |
1.5 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目的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日粮中添加CMS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各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动物和设计 |
2.1.3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
2.1.4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
2.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2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
2.2.3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各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2.4 经济效益分析 |
2.3 讨论 |
2.3.1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2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
2.3.3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各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日粮中添加CMS对泌乳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血液样品采集与测定 |
3.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
3.2.2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血清酶的影响 |
3.2.3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血清含氮物的影响 |
3.2.4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血清其他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造血功能的影响 |
3.3.2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血清酶的影响 |
3.3.3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血清含氮物的影响 |
3.3.4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血清其他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日粮中添加CMS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瘤胃液样品的采集及测定 |
4.1.3 瘤胃微生物区系分析 |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4.2.2 测序数据量及物种丰度分析 |
4.2.3 Venn图分析 |
4.2.4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4.2.5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4.3.2 添加CMS对泌乳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全文结论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玉米蛋白粉固态发酵条件及对奶牛饲喂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玉米蛋白粉 |
1.1.1 玉米蛋白粉的化学组成 |
1.1.2 玉米蛋白粉用作蛋白饲料的限制因素 |
1.1.3 玉米蛋白粉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
1.2 固态发酵技术在改善饲蛋白料价值方面的应用 |
1.3 影响发酵饲料品质的因素 |
1.3.1 发酵剂 |
1.3.2 碳源和氮源 |
1.3.3 水分含量 |
1.3.4 发酵温度 |
1.3.5 发酵时间 |
1.3.6 初始pH |
1.4 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方法 |
1.5 发酵玉米蛋白粉的开发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主要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玉米蛋白粉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接种准备 |
2.1.3 试验设计 |
2.1.4 玉米肽产量测定 |
2.1.5 统计分析 |
2.2 玉米蛋白粉发酵前后各组分分析 |
2.2.1 固态发酵和样品收集 |
2.2.2 pH、乳酸含量和乳酸菌落数的测定 |
2.2.3 营养参数的测定 |
2.2.4 蛋白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含量测定 |
2.2.5 蛋白二级结构的测定 |
2.2.6 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2.2.7 统计分析 |
2.3 犊牛饲喂试验 |
2.3.1 试验动物、设计和饮食 |
2.3.2 数据记录和样品采集 |
2.3.3 血浆参数的测定 |
2.3.4 瘤胃发酵参数的测定 |
2.3.5 瘤胃细菌多样性的测定 |
2.3.6 统计分析 |
2.4 泌乳牛饲喂试验 |
2.4.1 试验动物、设计和饮食 |
2.4.2 数据记录和样品采集 |
2.4.3 饲料化学成分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测定 |
2.4.4 乳成分测定 |
2.4.5 血浆代谢物测定 |
2.4.6 瘤胃发酵参数和MCP产量测定 |
2.4.7 瘤胃细菌多样性测定 |
2.4.8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蛋白粉固态发酵条件优化结果 |
3.1.1 麦麸与玉米蛋白粉比例对玉米肽产量的影响 |
3.1.2 接种量对玉米肽产量的影响 |
3.1.3 酶添加量对玉米肽产量的影响 |
3.1.4 发酵时间对玉米肽产量的影响 |
3.1.5 发酵温度对玉米肽产量的影响 |
3.1.6 水分含量对玉米肽产量的影响 |
3.1.7 初始p H对玉米肽产量的影响 |
3.1.8 影响玉米肽产量的七个变量的Plackett-Burman设计 |
3.1.9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下影响固态发酵水平的回归方程系数及其显着性检验 |
3.1.10 优化玉米肽产量的Box and Behnken试验设计表 |
3.1.11 不同因素影响玉米肽产量的交互作用 |
3.1.12 响应面二次模型方差分析 |
3.2 发酵前后玉米蛋白粉各成分含量分析 |
3.2.1 发酵前后玉米蛋白粉营养指标、p H值和乳酸菌落数 |
3.2.2 发酵前后玉米蛋白粉蛋白分子量分布 |
3.2.3 发酵前后玉米蛋白粉氨基酸含量 |
3.2.4 发酵前后玉米蛋白粉游离氨基酸含量 |
3.2.5 发酵前后玉米蛋白粉蛋白二级结构 |
3.2.6 发酵前后玉米蛋白粉体外抗氧化能力 |
3.3 犊牛饲喂试验 |
3.3.1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2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犊牛血浆代谢物的影响 |
3.3.3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犊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3.3.4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犊牛瘤胃微生物蛋白浓度和酶活性的影响 |
3.3.5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犊牛瘤胃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3.3.6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犊牛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3.4 泌乳牛饲喂试验 |
3.4.1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
3.4.2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奶牛营养物质采食和消化的影响 |
3.4.3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奶牛血液代谢物的影响 |
3.4.4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奶牛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蛋白产量的影响 |
3.4.5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奶牛瘤胃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3.4.6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奶牛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玉米蛋白粉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
4.1.1 不同因素对玉米肽产量的影响 |
4.1.2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显着影响因子 |
4.1.3 Box and 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玉米肽产量 |
4.2 玉米蛋白粉固态发酵前后各组分含量变化 |
4.2.1 固态发酵对玉米蛋白粉营养参数的影响 |
4.2.2 固态发酵对玉米蛋白粉蛋白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4.2.3 固态发酵对玉米蛋白粉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4.3 犊牛饲喂试验 |
4.3.1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2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犊牛血浆代谢物的影响 |
4.3.3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犊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4.3.4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犊牛瘤胃细菌群落的影响 |
4.4 泌乳牛饲喂试验 |
4.4.1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
4.4.2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奶牛采食和消化的影响 |
4.4.3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奶牛血浆代谢物的影响 |
4.4.4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4.4.5 发酵玉米蛋白粉对奶牛瘤胃细菌群落的影响 |
5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EM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饲粮组成对牛乳中乳蛋白及乳脂肪合成与调控机理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李欣,童津津,熊本海,蒋林树. 中国乳业, 2021(09)
- [2]乳酸在奶牛体内的代谢途径及其对奶牛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余诗强,童津津,熊本海,蒋林树. 中国畜牧兽医, 2021(07)
- [3]青贮桑枝叶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液代谢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D]. 王嘉琦. 浙江大学, 2021
- [4]过瘤胃乳酸菌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D]. 李星林.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5]红花黄色素生物活性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于海波. 饲料研究, 2021(10)
- [6]基于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及长效运行机制构建[D]. 黄显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7]褪黑素对脂多糖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D]. 李洪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8]集约化牛场体况管理对泌乳奶牛代谢、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D]. 孟德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9]甘蔗糖蜜酵母发酵浓缩液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D]. 宁丽丽. 扬州大学, 2021
- [10]玉米蛋白粉固态发酵条件及对奶牛饲喂效果研究[D]. 姜鑫. 东北农业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