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是北京生态屏障和绿色奥运的基础

水土保持是北京生态屏障和绿色奥运的基础

一、水土保持是北京生态屏障及绿色奥运之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宋慈[1](2020)在《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探究生态功能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以及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理,实现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协调发展,对国家绿色发展空间的维护、绿色发展方式的形成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长期定位于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张家口市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较弱,水源涵养目标又对当地产业发展形成了硬性约束。本研究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两山”理论为指导,针对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水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理,构建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以张家口市为例,分析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路径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工作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生产方式转变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概念模型,为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和有效转化提供框架思路。在多系统整体性框架下,从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有效转化角度阐释“两山”理论的经济学内涵,并从“资源-资产-资本”之间的转化关系入手提出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逻辑框架,阐述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影响因素(即发展偏好、技术进步、土地利用方式、生态补偿)和路径机制(即产业转换机制、金融机制、财政机制、市场机制)。(2)提出并核算了水源涵养价值,通过编制2012年张家口市投入产出表、核算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构建了以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动态优化模型,并以张家口市为例开展了实证分析和模拟实验。实现了用一个目标函数同时反映水资源消耗、水环境损害和水源涵养效益对经济发展的正负向影响,丰富了投入产出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设定,也为以往只基于历史数据进行核算的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指标的可预测性提供了模型参考。模拟期内,水量保持和水环境控制两个水源涵养的基本功能可以实现。到2035年,张家口市森林和草地总持水量达132万立方米,向北京供应的地表水资源量5.25亿立方米;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处理能力逐年提高,模拟期末COD可实现零排放;水源涵养价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加4247.3亿元和4155.39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6.73%和6.79%。(3)基于转化机理,结合模拟结果,分析提出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路径,即增加水资源消耗性利用向非消耗性利用的转化、拓展水资源非消耗性利用方式、财政补贴的合理来源和分配、新兴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等。

王振波,梁龙武,王新明,王旭静[2](2019)在《环京津山水林田湖草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修复模式》文中指出河北环京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是国家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之一。环京津试点区域位居京畿要地,是京津冀城市群的生态安全屏障。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山水林田湖草要素资源约束趋紧,生态修复难度大任务重,联防联控与协同共建机制有待健全。为此,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自然分区-突出问题-绿色奥运"三维导向的修复思路,制定了"指标引导-空间定位-任务聚焦-工程落地"四步推进的实施路径。试点实施2年多来,河北省协同京津全面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以本底层、管理层、政策层、目标层为基本构架,以多要素综合、多部门协作、多渠道保障、多目标优化为核心内容的山水林田湖草"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修复模式。

何乃翔[3](2019)在《基于GIA的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网络和实施路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号召下,如何在资源约束和生态压力下实现绿色转型发展至关重要。作为落实国土空间管制的重要手段,生态空间的界定和调控对于协调保护和发展的互动关系、维持空间发展的生态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县域生态空间调控作为国土空间管制体系中承上启下、整合传导的关键环节,当前尚未有一整套完整的调控方法和路径。因此,有必要构建一种实现“生态环保的底线支撑”和“城乡发展的驱动引擎”良性互动的县域生态空间调控方法。本文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模型(GIA),首先探讨了其与生态空间调控的耦合关系,并结合空间弹性原理和组织理论,通过生态空间调控网路和实施路径构建,对基于GIA的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方法进行实证。本文按照“关联系统建立-生态基础分析-空间关系判别-路径体系构建”的思路展开。首先,基于对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空间的同构性分析,从背景共融、目标双赢、动力机制和技术支撑四个方面构建了GIA和生态空间调控的关联系统。其次,基于空间弹性原理,在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中纳入空间异质性影响因子,进而得出夏河县生态本底及其形成机制。然后,以生态本底评估结果为基础,通过“识别生态源地-提取生态廊道-判别生态节点-评价网络要素-优化生态网络”的技术路径构建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网络。最后,基于组织理论“理性系统-自然系统-开放系统”三维视角,结合公共政策原理、空间弹性原理和复杂系统协同论,提出“理性-政策”、“自然-弹性”、“开放-协同”的空间调控理论导向和运行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夏河县“区划管控-边界导控-格局整控”的生态空间调控路径体系。

徐嵩[4](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李睿[5](2018)在《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以辽阳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渐渐失去了平衡。研究表明,建设森林城市能较好地处理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持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开展城市林业规划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林业建设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分析,优化现有的森林格局,探索使城市林业更好的服务于生态环境的方式,并归纳总结出一套完整科学的城市林业规划方法理论来指导森林城市的建设,促进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以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景观生态学、植物造景学等多个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基础调查与查阅文献的方法、SWOT分析法结合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理论的普遍性与实践的特殊性相结合,根据辽宁省辽阳市的自然状况、地域特点、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及其发展需求等,针对辽阳市创建森林城市中遇到具体问题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对辽阳市域范围内城市林业的配置、景观结构的布局进行规划,研究城市林业规划的方法、步骤、布局依据及森林功能效益的落实与应用,为其他即将建设森林城市的现代城市提供借鉴和指导。经过研究得知,城市林业规划应注重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高度可行性等原则,配置植物及生态工程规划时要充分结合生态多样性、景观异质性等多学科理论,协调城市森林内部的关系。在辽阳市森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中,为辽宁省辽阳市规划了“一主三副,一轴两环,一带三区,三网多点”的城市森林总体布局和“一带一屏,两环四区”的中心城区布局并根据指标规划了生态、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和支撑保障体系的工程。同时,规划研究中发现,建设森林城市不光需要林业工作者的努力,还需要政府、居民的大力支持,来满足在资金投入、城市林业管理的方面的需求。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公众的生态意识,提高公众的创森参与度,发挥城市森林更大的效益。

严亚瓴[6](2017)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北京城市绿色空间演变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北京中心城区及其城乡接合区内的城市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其在20世纪80年代后至今的发展演变特征以及演变机制进行研究。整体研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理论研究,对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第二阶段是研究区域的背景资料研究,主要包括对区域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概况以及城市规划建设历程的研究;第三阶段是对城市绿色空间演变的现象研究,以美国Landsat(陆地卫星)系列卫星的遥感数据作为数据源,通过遥感技术手段获取1980-2016年北京城市绿色空间的演变图谱研究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进行进一步量化研究城市绿色空间的数量变化特征,并进行原因分析;第四阶段是以前期研究的结果作为线索,对城市绿色空间演变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城市发展的过程,是城市内部绿色空间增长和外部绿色空间减少互相作用、相互抵消的过程。研究数据显示,80年代至今北京中心城区及其城乡接合区内的城市绿色空间总量在总体上呈现增长;在1984-2000年间,研究范围内的城市绿色空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在2000-2008年间,城市绿色空间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在2008-2016年间,城市绿色空间出现了一定量的减少。通过分析文章将影响城市绿色空间演变的主要因素归结为城市化、绿化方针政策和城市重大事件三个方面,并以此展开论述,总结北京城市绿色空间演变的一般机制。文章认为,在北京城市绿色空间演变过程中,城市化是内在动力、绿化方针政策是方向引领和制度保障、城市重大事件是重要推手,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今天的城市绿色空间特征。

任毅[7](2016)在《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场机制是推进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区域生态一体化要想带来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应,就要充分把握好“市场之手”,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北京及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环境服务市场、流域服务、生物多样性、景观服务、碳交易等等,每一项交易内容都面临着产权界定、市场交易制度、交易主体、价格确定、法律政策保障等多重因素。市场的发展又面临不同阶段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需要设计构建一个有效的生态补偿市场,通过市场制度来实现北京及周边区域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共识。市场化手段在生态补偿设计中发挥良好的作用,需要满足三大基本条件:一是产权和责任明晰,要科学界定生态服务功能的责任主体;二是生态成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市场配置,明晰生态破坏治理责任,把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本纳入到企业单位生产经营全过程;三是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重点解决了三个科学问题:一是如何培育合理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问题;二是如何合理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标准并实现产权的多元化;三是生态补偿运行服务的市场化与合作路径问题。本研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围绕北京市与周边地区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方式和区域合作路径,研究设计市场化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提出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区域的典型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解释北京及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为何有利于破解超大城市发展的难题,弥补政府主导生态补偿的不足;第二章评述了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理论,指出目前对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不足,特别是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组织和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契约理论等作为市场化生态补偿的重要理论基础,并未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第二章同时对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的边界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核心目的。对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总结,提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第三章是从实践的角度对国内外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补偿优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国内外市场化屯态补偿的成功案例的主要经验与启示。第四章为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从界定利益相关方、确定补偿标准与金额、确定市场化补偿方式、确定资金筹措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市场化补偿的思路、实现形式、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第五章对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资源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核算。第六章对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补偿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七章系统分析了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以协商谈判为主的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以碳汇为主的森林市场化生态补偿、以湿地发展基金为主的湿地市场化保护和异地开发生态补偿模式,并分别设计出了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制度框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在总结研究成果基础上,展望了今后市场化生态补偿设计研究的关注热点。

张焕波,周京[8](2013)在《第一章 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历程和严峻挑战》文中研究说明第一节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一、从"环境保护"到"绿色发展"(一)环境保护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50年代,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的出版,第一次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概念,人们才开始真正关注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问题。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在美国出版,标志着人类首次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同时也唤起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工

佟永宏[9](2009)在《放歌绿色北京——首都绿化美化建设60年巡礼》文中研究指明2009年的北京,欣欣向荣,生机盎然;高楼华宇,绿拥翠绕。优美的生态环境,动人的绿色旋律,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了隆重的国庆贺礼。

杨振威[10](2008)在《筑绿色生态屏障 保首都碧水蓝天》文中研究说明"蓝天指标"告罄2007年12月30日,在新年即将到来的前一天,面对聚拢在身边焦急等待的新闻媒体,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杜少中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所有关心关

二、水土保持是北京生态屏障及绿色奥运之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土保持是北京生态屏障及绿色奥运之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1.1.2 生态功能区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1.1.3 生态功能区面临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理论基础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研究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2.3 水源涵养研究
        2.3.1 水源涵养功能机制研究
        2.3.2 水源涵养效益研究
    2.4 最优化模型研究
        2.4.1 多目标优化模型
        2.4.2 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2.5 文献述评
3 基于“两山”理论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机理分析
    3.1 “两山”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1.1 思想萌芽和理论提出阶段
        3.1.2 解读深化和发展完善阶段
        3.1.3 体系成型和升华指导阶段
    3.2 “两山”理论的经济学内涵
        3.2.1 “绿水青山”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有效转化
        3.2.2 “两山”理论的多系统整体性分析
    3.3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逻辑框架
    3.4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影响因素
        3.4.1 发展偏好
        3.4.2 技术进步
        3.4.3 土地利用方式
        3.4.4 生态补偿
    3.5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机制
        3.5.1 产业转换机制
        3.5.2 金融机制
        3.5.3 财政机制
        3.5.4 市场机制
    3.6 本章小结
4 张家口市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4.1 地理位置和区域定位
    4.2 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4.2.1 土地资源现状及问题
        4.2.2 矿产资源现状及问题
        4.2.3 水资源现状及问题
    4.3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3.1 经济发展
        4.3.2 居民生活
    4.4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构建
    5.1 模型设定
        5.1.1 前提假设与模型框架
        5.1.2 土地利用方式和水污染物质分类
        5.1.3 污水处理技术引入
        5.1.4 政策组合
        5.1.5 数据来源
    5.2 模型基础
        5.2.1 投入产出表编制
        5.2.2 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核算
    5.3 模型构建
        5.3.1 目标函数
        5.3.2 社会经济子模块
        5.3.3 水量保持子模块
        5.3.4 水环境控制子模块
        5.3.5 水资源供需子模块
    5.4 外生参数设定
    5.5 本章小结
6 水源涵养价值实现路径动态优化分析
    6.1 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模拟
        6.1.1 情景设置
        6.1.2 各情景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6.1.3 最优情景选择
        6.1.4 模型检验
    6.2 最优情景下水源涵养功能和价值实现情况
        6.2.1 水量保持功能
        6.2.2 水环境控制功能
        6.2.3 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
    6.3 水源涵养价值实现路径分析
        6.3.1 水资源消耗性利用向非消耗性利用转化
        6.3.2 水资源非消耗性利用方式拓展
        6.3.3 财政补贴的合理来源及分配
        6.3.4 新兴主导产业培育与发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环京津山水林田湖草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修复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环京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现实问题
    2.1 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山水林田湖草要素资源约束趋紧
    2.2 生态修复难度大任务重,联防联控与协同共建机制有待健全
3 环京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实施路径
    3.1 自然分区-突出问题-绿色奥运三维导向的修复思路
    3.2 指标引导-空间定位-任务聚焦-工程落地四步推进的实施路径
    3.3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
4 环京津山水林田湖草多目标跨区联动的保护修复模式
    4.1 本底层:多要素综合
    4.2 管理层:多部门协作
    4.3 政策层:多渠道保障
    4.4 目标层:多目标优化

(3)基于GIA的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网络和实施路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倡导绿色发展、构建“生命共同体”的时代号召
        1.1.2 规划发展转型背景:新型城镇化下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协同的革新驱动
        1.1.3 实证案例现实背景:夏河县“生态立县”与精明发展的转型诉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和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4 相关概念辨析
        1.4.1 绿色基础设施
        1.4.2 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模型(GIA)
        1.4.3 生态空间调控
    1.5 理论基础及指导意义
        1.5.1 复杂系统理论
        1.5.2 景观连接度理论
        1.5.3 生态空间理论
        1.5.4 组织理论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6.1 绿色基础设施及其实践研究
        1.6.2 生态空间调控研究
    1.7 研究内容和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2 GIA和生态空间调控的关联分析
    2.1 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空间的关系解读
        2.1.1 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释义
        2.1.2 生态空间的内涵释义
        2.1.3 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空间的同构性分析
    2.2 GIA应用于生态空间调控的适用性分析
        2.2.1 背景共融:“传统规划”和“反规划”两种思路的博弈
        2.2.2 导向双赢:“制约支撑”和“动力引导”两种系统的平衡
        2.2.3 动力机制:“效益-内涵-结构-体系”协同的驱动引擎
        2.2.4 技术支撑:“全域统筹”和“空间基础”的多元技术平台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GIA的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模型构建
    3.1 模型构建基础
        3.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2 调控尺度和对象
        3.1.3 调控原则和目标
    3.2 模型构建思路
        3.2.1 模型适用性分析
        3.2.2 模型构建框架
    3.3 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技术平台搭建
        3.3.1 生态基础分析:生态空间环境本底评价
        3.3.2 空间关系判别:生态空间调控网络构建
        3.3.3 路径体系构建:生态空间调控实施路径
    3.4 本章小结
4 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网络构建
    4.1 网络构建理论基础
        4.1.1 生态调控网络构建的空间内涵
        4.1.2 空间弹性网络构建的理论框架
    4.2 基于空间异质性的生态环境本底分析
        4.2.1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4.2.2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4.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4.3 基于网络优先级的生态空间网络构建
        4.3.1 识别生态源地
        4.3.2 提取生态廊道
        4.3.3 判别生态节点
        4.3.4 评价网络要素
        4.3.5 优化生态网络
    4.4 本章小结
5 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路径构建
    5.1 调控路径需求分析
        5.1.1 生态服务功能最大化需求
        5.1.2 空间发展行为的管制需求
        5.1.3 生态空间格局的优化需求
    5.2 调控路径理论基础
        5.2.1 生态空间“组织-调控”理论框架
        5.2.2 “理性-政策”视角下的生态空间功能完善
        5.2.3 “自然-弹性”视角下的生态空间边界控制
        5.2.4 “开放-协同”视角下的生境系统关系协调
    5.3 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实施路径
        5.3.1 区划管控:组织生态功能区划,实施空间政策导引
        5.3.2 边界导控:划定空间管制边界,建立潜力约束机制
        5.3.3 格局整控:协同生境空间网络,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5.3.4 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实施保障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主要结论及建议
    6.2 论文特点及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以辽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城市林业概述
        1.2.1 国内外城市林业的发展概况
        1.2.2 国内外城市林业发展趋势
        1.2.3 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指标计算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森林城市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生物多样性理论
    2.3 森林美学
    2.4 生态学理论
        2.4.1 森林生态学
        2.4.2 城市生态学
        2.4.3 景观生态学
    2.5 植物造景理论
3 城市林业规划研究
    3.1 城市林业的功能
        3.1.1 生态功能
        3.1.2 社会服务功能
        3.1.3 经济功能
    3.2 城市林业规划原则
        3.2.1 生态安全原则
        3.2.2 以人为本原则
        3.2.3 因地制宜原则
        3.2.4 高度可行性原则
        3.2.5 重视效益发展原则
    3.3 城市林业规划内容框架
    3.4 城市林业规划时的考虑因素
        3.4.1 自然因素
        3.4.2 布局因素
        3.4.3 经济因素
        3.4.4 文化因素
    3.5 城市林业规划的布局和规划指标
        3.5.1 布局
        3.5.2 规划指标
4 案例——辽阳市
    4.1 基本概况
        4.1.1 自然状况
        4.1.2 社会经济状况
    4.2 生态环境状况
        4.2.1 空气环境
        4.2.2 水环境
        4.2.3 声环境
        4.2.4 固体废物
        4.2.5 土壤环境
        4.2.6 矿区环境
        4.2.7 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
        4.2.8 农村生态环境
    4.3 森林与绿地资源现状
        4.3.1 森林资源现状
        4.3.2 绿地资源现状
    4.4 SWOT及对策分析
        4.4.1 分析
        4.4.2 对比
    4.5 辽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达标情况分析表
    4.6 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及总体布局
        4.6.1 指导思想
        4.6.2 建设愿景
        4.6.3 建设目标
        4.6.4 规划期限
        4.6.5 总体布局
    4.7 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4.7.1 人居环境绿色福利空间建设与提升工程
        4.7.2 森林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工程
        4.7.3 森林生态屏障建设与质量提升工程
        4.7.4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4.7.5 闭坑矿山生态治理工程
    4.8 生态产业体系建设
        4.8.1 名优特经济林基地建设工程
        4.8.2 林下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4.8.3 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4.8.4 苗木花卉产业升级建设工程
        4.8.5 生态休闲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4.9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4.9.1 建设现状
        4.9.2 建设目标
        4.9.3 建设内容
    4.10 森林支撑体系建设
        4.10.1 林火防护体系建设
        4.10.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
        4.10.3 林业信息化体系建设
        4.10.4 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5 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20世纪80年代至今北京城市绿色空间演变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人们日益提高的环境需求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
        1.2.2 城市绿色空间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2.3 以北京作为样本对于城市绿色空间研究的具有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目的
        1.3.2 意义
    1.4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与范畴
        1.4.2 研究内容
        1.4.3 主要方法
        1.4.4 技术路线
2 概念辨析及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概念辨析
        2.1.1 城市绿色空间
        2.1.2 演变机制
        2.1.3 相关概念辨析
    2.2 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3 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绿色空间信息提取
    2.4 小结
3 研究区域相关背景研究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气象
        3.1.4 植被概况
        3.1.5 水系概况
    3.2 社会经济概况
        3.2.1 社会经济
        3.2.2 行政区划
        3.2.3 城市人口
    3.3 规划建设历程(建国后)
        3.3.1 创建发展时期(50年代中前期)
        3.3.2 徘徊倒退时期(50年代末至70年代)
        3.3.3 转折恢复时期(80年代)
        3.3.4 继承发展时期(90年代)
        3.3.5 探索创新时期(20世纪以后)
    3.4 小结
4 北京城市绿色空间的演变过程研究
    4.1 研究样区的选取
    4.2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4.2.1 数据采集
        4.2.2 数据预处理
    4.3 遥感图像输出
        4.3.0 八十年代
        4.3.1 九十年代
        4.3.2 二十一世纪以后
    4.4 地物信息的解译和提取
        4.4.1 信息解译分类体系
        4.4.2 信息提取分类结果
    4.5 小结
5 北京城市绿色空间的演变特征研究
    5.1 城市绿色空间的演变特征研究
        5.1.1 城市绿色空间演变过程中的数量特征分析
        5.1.2 城市绿色空间演变过程中的的结构变化特征
    5.2 城市绿色空间的指标变化原因分析
        5.2.1 城市绿色空间在2000-2008年间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5.2.2 城市绿色空间在2008-2016年间下降的原因分析
    5.3 小结
6 北京城市绿色空间的演变机制研究
    6.1 城市化对北京城市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分析
        6.1.1 北京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6.1.2 城市化对城市绿色空间的正面影响
        6.1.3 城市化对城市绿色空间的负面影响
    6.2 绿化方针政策对北京城市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分析
        6.2.1 北京绿化工作建设方针的演变
        6.2.2 城市绿色空间相关政策法规汇总
        6.2.3 城市绿色空间相关政策法规的特点
        6.2.4 政策法规对于城市绿色空间发展的作用
    6.3 城市重大事件对北京城市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分析
        6.3.1 城市重大事件的定义和特征
        6.3.2 城市重大事件的推动作用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八十年代以来北京城市绿色空间演变特征
        7.1.2 城市化是城市绿色空间演变的内在动力
        7.1.3 绿化方针政策是城市绿色空间演变的方向引领和制度保障
        7.1.4 城市重大事件是城市绿色空间演变的重要推手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
        1.1.2 通过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破解超大城市发展难题
        1.1.3 推动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经济建设
    1.2. 研究区的典型性
        1.2.1. 研究区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状况
        1.2.2. 研究区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2.3. 研究区经济协作现状
        1.2.4. 研究区生态补偿状况
    1.3. 研究内容
        1.3.1.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价值核算及基础理论支撑研究
        1.3.2.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研究
        1.3.3.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制度规则设计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创新点
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生态补偿研究进展综述
        2.1.1. 生态补偿定义的发展
        2.1.2. 区域生态补偿
        2.1.3. 政府生态补偿制度文献
        2.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化方法
        2.1.5. 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2.1.6. 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2.1.7. 北京与周边区域补偿机制
        2.1.8. 研究特点与存在问题
    2.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2.1. 基于生态环境要素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2.4. 产权理论
        2.2.5. 交易费用理论
        2.2.6. 组织和委托-代理理论
        2.2.7. 博弈理论
        2.2.8. 契约理论
    2.3.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属性
    2.4.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
        2.4.1. 生态补偿费和生态税收
        2.4.2. 排污权交易模式
        2.4.3. 碳汇交易模式
        2.4.4. 水资源交易模式
        2.4.5. 生态认证模式
3. 国内外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研究及借鉴
    3.1. 按市场交易类型划分的国外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
        3.1.1. 交易许可与限额交易
        3.1.2. 受益和受损方直接的市场交易
        3.1.3. 生态标记
    3.2. 我国现有以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2.1. 缺乏有针对性且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
        3.2.2. 受益者支付和补偿制度不完善有违“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3.2.3. 补偿网络与途径不健全补偿主体和方式没有实现多元化
        3.2.4. 不同利益主体对生态补偿的认识差异较大缺乏协商机制
    3.3. 国内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典型实践
        3.3.1 浙江金华江流域市场化补偿
        3.3.2.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
        3.3.3. 甘肃张掖跨地区可交易水票探索
        3.3.4. 广东碳排放权配额交易与碳金融
        3.3.5. 云南工业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森林碳汇项目
        3.3.6. 我国部分省市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3.4. 主要经验与启示
        3.4.1. 生态服务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市场手段仍是重要补充
        3.4.2. 生态补偿机制问题复杂,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3.4.3. 环境保护法律政策走向对生态补偿具有重要影响,亟需建立科学补偿标准
        3.4.4. 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和公平公正确保生态补偿多目标均衡
4.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
    4.1. 市场化生态补偿构建思路
        4.1.1. 界定利益相关方
        4.1.2. 确定补偿标准与金额
        4.1.3. 降低交易成本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方式
        4.1.4. 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的资金筹措和分配机制
    4.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实现形式设计
        4.2.1. 生态购买模式
        4.2.2. 协商谈判模式
        4.2.3. 生态环境认证模式
    4.3. 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的基本框架
        4.3.1. 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4.3.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构成要素
        4.3.3.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
    4.4. 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运作模式
        4.4.1. 区域政府间的市场化生态补偿运作模式
        4.4.2. 企业用户间的市场化生态补偿运作模式
5. 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格局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核算
    5.1. 生态背景—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5.2. 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5.2.1. 生态功能分区
        5.2.2. 绿色生态安全格局
        5.2.3. 协同治理、保护河湖水系及海洋生态环境
    5.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5.3.1. 冀北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2. 官厅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3. 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4. “稻改旱”项目的节水价值
6. 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补偿现状和存在问题
    6.1. 生态补偿的主要形式
        6.1.1. 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6.1.2. 北京的生态援助
        6.1.3. 已启动的市场化补偿案例
    6.2. 现行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补偿数额偏低,不能满足受益主体的需求
        6.2.2. 补偿的领域和空间范围有待拓宽
        6.2.3. 以项目为主的补偿有待制度化和长效化
        6.2.4. 以公共支付体系为主的生态补偿行政色彩过浓
        6.2.5. 生态补偿范围、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不明晰
7.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1. 以协商谈判为主的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1.1. 密云水库水源河北区基本情况
        7.1.2.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地区水资源价值计算
        7.1.3.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水环境容量及自净系数
        7.1.4.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地区生态补偿标准计算
        7.1.5. 密云水库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2. 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制度设计
        7.2.1. 建立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的必要性
        7.2.2. 北京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7.2.3. 排污权交易制度市场化设计
        7.2.4. 具体的操作实施建议
    7.3. 以碳汇为主的森林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3.1. 北京与周边区域的森林系统
        7.3.2. 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前景
        7.3.3. 北京与周边区域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7.3.4. 森林碳汇制度市场化设计
    7.4. 以湿地发展基金为主的湿地市场化保护制度设计
        7.4.1. 京冀湿地生态系统互接
        7.4.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评估方法选择
        7.4.3. 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市场化设计
        7.4.4. 设立湿地发展基金
    7.5. 异地开发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5.1. 异地开发的实现路径
        7.5.2. 异地开发的生态产业选择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让市场机制在京冀跨区域生态补偿中发挥重要作用
        8.1.2. 制定生态红线,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8.1.3. 构建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
        8.1.4. 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放歌绿色北京——首都绿化美化建设60年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建设生态体系改善城乡环境
建设安全体系巩固绿化成果
发展绿色产业致富京郊人民
全民参与绿化共建绿色家园
祝愿祖国昌盛建设绿色北京

(10)筑绿色生态屏障 保首都碧水蓝天(论文提纲范文)

“蓝天指标”告罄
林业把薪助火
添功“绿色奥运”
兄弟比肩筑绿
描摹光辉未来

四、水土保持是北京生态屏障及绿色奥运之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D]. 宋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2]环京津山水林田湖草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修复模式[J]. 王振波,梁龙武,王新明,王旭静. 生态学报, 2019(23)
  • [3]基于GIA的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网络和实施路径构建研究[D]. 何乃翔.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4]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5]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以辽阳市为例[D]. 李睿.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20世纪80年代至今北京城市绿色空间演变及机制研究[D]. 严亚瓴.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D]. 任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8]第一章 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历程和严峻挑战[A]. 张焕波,周京. 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 2013
  • [9]放歌绿色北京——首都绿化美化建设60年巡礼[J]. 佟永宏. 中国林业, 2009(18)
  • [10]筑绿色生态屏障 保首都碧水蓝天[J]. 杨振威. 中国林业, 2008(04)

标签:;  ;  ;  ;  ;  

水土保持是北京生态屏障和绿色奥运的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