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动变速器打滑的判断及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于天浩[1](2021)在《大功率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研究》文中提出
齐浩然[2](2021)在《基于路面状况的战地路面勘测车换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传统作战方式和战术打法的改变,在主力部队之前负责勘测前方地形信息和侦察敌军信息的战地路面勘测车越来越重要。由于战地路面勘测车等军用车辆的使用环境特殊,需要对其挡位决策关键技术做针对性的优化研究:以提高车辆动力性和安全性为目的,确定典型路面表征参数,对比分析不同换挡策略,最终得到特殊路面状况下满足战地路面勘测车动力性要求的换挡策略。研究结论可为战地路面勘测车实车开发提供一定理论指导。论文围绕某型战地路面勘测车的换挡策略展开研究。勘测车必须能够识别不同路面类型,才能切换至相应的换挡策略。鉴于当前对路面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从路面几何特征和路面力学特征两个方面对路面不平度、坡度、附着系数以及滚动阻力系数深入分析,讨论其对车辆动力性能的影响,并根据路面表征参数对路面进行了分类。在确定整车基本参数及动力传动系统结构的基础上,为了简化换挡策略开发过程,基于Car 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建立了车辆动力传动系统、道路和换挡策略的仿真模型,动力传动系统模型主要包括发动机模型、离合器模型、变速器模型、分动器模型、差速器及主减速器模型、轮胎模型等,并利用设计性能指标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以仿真模型为基础,利用理论分析得到的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和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仿真分析了勘测车平地起步加速工况下的挡位、车速、离合器状态、位移、燃油消耗率等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换挡规律可分别满足勘测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实际应用要求。针对坡道和低附着路面展开特殊路面状况下勘测车换挡策略的研究工作:基于坡度和路面附着系数两个表征参数,制定了坡道和低附着路面的识别方法;上坡换挡策略采用在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基础上修正换挡点车速的方案,消除了勘测车爬坡时的换挡循环问题;基于模糊逻辑推理制定了下坡换挡策略,通过发动机反拖力矩辅助制动的方式减少对制动踏板的操纵次数和操纵时间,可有效避免制动盘过热问题;基于追踪最佳滑移率的原则,估算路面最佳附着系数,制定了综合发动机输出转矩控制、修正换挡规律和挡位干预控制的低附着路面换挡控制策略,解决了勘测车在低附着路面行驶时轮胎过度滑转的问题,提高了勘测车的动力性能。图60幅,表16个,参考文献77篇。
高若曼[3](2021)在《基于典型道路的履带式装甲车辆驾驶行为及训练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驾驶环境恶劣,装甲车的稳定行驶是其发挥作战能力的基础保障,而驾驶员驾驶水平则直接影响装甲车的行驶状态,因此需要制定高效的装甲车驾驶训练方法。目前,我国装甲车辆驾驶训练仍存在缺陷,有待继续完善、提高,如评价体系仍不完善,驾驶训练指导教材和资料相对老旧、缺乏针对性等。这使得驾驶员难以获得全面准确的评价以及针对性指导,驾驶训练效率较低。本论文基于典型道路,开展了驾驶行为和驾驶训练评价研究。能为驾驶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驾驶训练指导和更全面的训练评价。为装甲车驾驶训练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具有一定军事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以某履带式装甲车为原型,在GT-SUITE软件中搭建气缸模块、曲轴箱模块、进排气模块等,将各模块有序连接集成得发动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通过模拟发动机在不同负载下的工作情况,计算相应map数据,输入发动机模块中。再搭建发动机模块、传动系模块、整车模块、道路模块、驾驶员模块等,将各模块有序连接集成得到了整车行驶仿真模型。经过验证,建立的模型精度均达到要求。利用GT-SUITE软件进行仿真,得到了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模拟不同驾驶意图的驾驶行为,仿真分析了驾驶员对油门踏板、离合踏板、制动踏板的驾驶行为对车辆行驶状态影响规律。仿真得到了车辆通过不同坡长和坡度的上坡道路时,能够缩短通过时间、提高动力性的驾驶员驾驶行为规律;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研究了攀爬矮墙过程中的受力变化和驾驶行为;仿真得到了几种典型组合道路的最佳动力性驾驶行为。随后进行了驾驶训练评价研究。结合装甲车驾驶训练特点确定评价方法,从驾驶员生理与心理状态、驾驶员驾驶行为、车辆运行状态和训练数据四方面确定评价指标,构建了驾驶训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分别构建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针对各评价指标建立了驾驶训练评价数学模型,并在MATLAB软件中实现了各评价指标数学模型的功能。最后,进行驾驶训练评价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结合项目要求,明确了软件的总体设计目标,详细设计了软件的模块功能与操作界面;在MATLAB中分别搭建了评价软件各模块,对各模块的功能按钮、数据输入框等部件,及部件间数据调用、计算、传递关系等进行了编程和调试,完成了软件的开发工作;利用评价软件应用示例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搭建的评价模型能较好地评判驾驶员驾驶水平,且评价结果对不同水平的驾驶员有较高区分度。图74幅,表34个,参考文献89篇。
张京旭[4](2021)在《考虑间隙的纯电动车传动系统低频纵振主动控制》文中指出在智能化的时代,汽车的价值主张不仅是提供从一个地点到另一地点的运输方式,而且还为我们提供独特的体验,包括诸如车辆操纵稳定性,车辆的响应能力和驾驶员的舒适度等。因此驾驶性的提高和改善舒适度是各类品牌汽车追求的目标。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源由原来的发动机改为电机驱动,稳态工况下,驱动电机的扭矩响应波动问题和传动系统扭振冲击问题都对汽车驾驶性有一定的影响。在瞬态工况下,因为传动系统中存在的间隙还会对车辆产生一定的纵向振动与冲击,在整车表现上体现为顿挫感。本课题借助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对物流车采用电机与两挡AMT变速器集成式驱动系统,研究车辆传动系统存在间隙时对整车驾驶性带来的影响,并利用主动控制算法控制驱动电机去补偿动力系统中不必要的振动,以此来提高驾驶员的体感,提高驾驶性能。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完成情况如下:首先,本文对纯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以及电驱动系统低频纵振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利用软件AMESim和Simulink的联合仿真,对电驱动系统进行详细的仿真模型搭建,在Simulink中搭建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在AMESim中对传动系统各部件进行建模,并在模型中考虑进传动系间隙模型。其次,对电驱动传动系统低频纵振特性进行分析。分析了电驱动系统的固有特性以及车辆低频纵振产生的影响因素,并重点介绍了传动间隙对动力总成控制的影响,分析传动间隙在不同大小与位置时对整车驾驶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传动间隙补偿的相关控制策略。然后,设计了间隙模型估计器与低频纵振主动控制器。将详细的仿真模型简化为双质量系统,在双质量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间隙模型估计器,对间隙状态进行估计。并将主动控制器设置为“间隙模式”和“接触模式”两种状态,在间隙模式控制策略下采用PID控制使其驱动电机和车辆转速差最小化,减缓间隙带来的振动冲击。在“接触模式”下设计了一种基于微分平坦度的前馈和输出反馈控制对驱动轴扭矩进行改善。最后,在仿真平台上对控制算法进行验证。选取一些典型工况下(如Tip-in、Tip-out工况)对比分析有无间隙补偿控制时的区别。
许重斌[5](2021)在《玉米籽粒收获机预防脱粒滚筒堵塞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作物之一,也是食品、医疗、化工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同时,玉米也是我国的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因此如何利用机器高效、低损的收获玉米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玉米籽粒收获机在工作过程都面临机器易堵塞、难清理、效率低等问题。国内外一些学者以单片机、PLC等处理器为核心搭建收获机工作状态监测系统,但只能监测、预警、辅助的作用,具体还需要人为操作。因此针对玉米籽粒收获机脱粒滚筒易发生堵塞的问题,本文从收获机发动机功率曲线与割台、滚筒堵塞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了收获机发动机功率、发动机转速、滚筒转速与堵塞之间的关系,并依此研发了一套以PLC为控制器的玉米籽粒收获机预防脱粒滚筒堵塞控制系统,当检测滚筒转速变化超过预设转速的10%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喂入量、滚筒转速;将系统搭载至改装后的约翰迪尔收获机上进行田间试验,验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结论如下:(1)首先阅读国内外有关玉米籽粒收获机的相关文献,经过分析国内外玉米籽粒收获机故障情况得知,收获机在脱粒滚筒部分较易发生堵塞,前进速度过大引起的喂入量过大,系统负载上升导致发动机转速下降,其他作业部件不能正常工作,是发生堵塞故障的主要原因;此外,喂入量与滚筒转速、凹板间隙之间的作业参数配合不当、脱粒滚筒等脱粒元件设计不合理也会引起滚筒堵塞。因此,针对滚筒堵塞问题,研发了一套电液比例闭环控制系统调节滚筒转速和喂入量,达到预防玉米籽粒收获机滚筒堵塞的目的,绘制了喂入量及滚筒转速控制系统的液压原理图,设计了一种蜗轮蜗杆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其原理是利用直流电机带动蜗轮蜗杆实现间隙调节。(2)绘制了液压比例调控液压原理图和比例控制系统的系统方框图,根据收获机系统参数计算比例阀等部件参数,选择其他液压、电控元件;选择各个元器件的参数,根据参数计算比例控制系统的整体传递函数,绘出系统整体的电路图,制备电控箱。(3)应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设置系统的初始信号为阶跃信号,采样时间设置为10s,得到系统时域响应曲线,在系统中加入PID调节算法,针对喂入量和滚筒转速系统分别设置参数,生成系统伯德图。此外,在PLC中利用梯形图语言编译系统软件程序,实现系统的顺序调节。(4)将电液控制系统装载至收获机上进行田间试验,试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脱粒作业参数组合优化试验、控制系统验证试验。通过脱粒作业参数组合优化试验得到收获机作业时的喂入量、滚筒转速与凹板间隙的最佳参数匹配,数据积累可以为建立收获机作业、部件设计大数据库用于指导机手和厂商进行合理地操作机器与设计收获机。根据国标DG/015—2009《玉米收获机械》的相关要求,测试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本文通过分析收获机发动机功率曲线与滚筒、割台堵塞的关系,提出一种预防收获机滚筒堵塞的方案,研发了一套电液比例闭环控制系统用来调节作业时的喂入量和滚筒转速。同时,通过控制直流电机正反转调节凹板间隙;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从生成的系统伯德图中可以看到系统具有较好的快速性,响应时间小于1s;在PLC中编写了系统的顺序调节程序。设计了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同时得到了发动机转速变化与喂入量、滚筒转速及凹板间隙之间的关系曲线,得到了发动机转速变化率和其他作业指标(y1~y5)与喂入量、滚筒转速及凹板间隙(x1~x3)之间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的求解,得到收获机作业的最佳参数,根据其解的分布箱线图得出最佳喂入量在12kg/s左右,与之对应的前进速度在4-5km/h;滚筒转速最佳转速主要分布在330~370rad/min之间,360rad/min的解最多,最佳凹板间隙在30mm左右,同时根据箱线图我们也可以看出含杂率对应的凹板间隙区间范围很宽,说明含杂率对凹板间隙的变化并不敏感,在24~34mm之间的间隙变化都可以满足国标下含杂率的要求,而发动机和滚筒转速变化率对参数变化表现明显,因此可以得出系统最稳定的工作参数为:前进速度5km/h,滚筒转速360rad/min,凹板间隙30mm。
葛智聪[6](2020)在《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检测及维修措施》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汽车普及率提升,自动变速器的应用不断增多。依托自动变速器能提高驾驶的便捷性,但是也面临复杂的检测与维修。自动变速器强化对汽车运动状态的有效调节,依托电子、机械以及液压技术发挥性能,具有较复杂的结构,元器件功能深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为此,要重视做好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检测工作,准确诊断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以达到科学维修的目的,为汽车性能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
林慧明[7](2020)在《六速前驱液力自动变速器装配线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动变速器发展已有八十多年,而国内自动变速器进入快速发展期还是近十年,目前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国内主要汽车厂均投入了大量精力用于自动变速器研发和产业化,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在研发方面成果显着,因国内研发人才数量和水平都不断提高,外部又有很多实力强劲的设计咨询公司协助,国内汽车品牌厂商都有自动变速器产品问世,种类涵盖传统液力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AT)、双离合变速器(Double Clutch automatic Transmission,DCT)、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从产业化来讲则差距明显,生产线规划及设计多依靠外来引进人才和设备供应商,最终产品合格率与世界一流厂商差距明显。本课题以一款六速前驱自动变速器生产线投建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生产线对产品质量保障的方法,并通过相关质量工具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确认。本课题是从实际生产需求出发,对各类质量保障技术方法和质量工具的综合运用。(1)论述自动变速器发展历程及当前国内外产业化形态。从1939年自动变速器批量生产应用已达80多年,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晚,尤其自动变速器又是中国汽车工业中的一块短板。国内从2010年左右才开始有相对成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变速器陆续投放市场。(2)分析产品的结构及原理。并根据质量成本模型,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等理论基础,规划质量投入和识别质量风险点,并输出相关工艺文件。(3)根据产品结构及工作原理,分别从装配线的规划、设计、生产、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分析各阶段主要质量管控点和方法。着重分析了几种常用的质量管控方法,技术上有视觉自动检测系统、测量顺序防错系统、光栅防漏装系统、工装防漏用系统、视觉辅助检查系统等方案,管理上使用统计过程控制、测量系统分析、过程能力指数等方法。(4)通过模拟整车实际工作情况的试验台,对装配完成的成品进行全方位检测,通过驻车测试、失速测试、传动效率、传动比、换挡品质等检测确保只有合格产品才能下线。
陈跃[8](2020)在《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结合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水平提出了自动变速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希望能够提升其维修的水平。
薛庆文[9](2020)在《大众、奥迪变速器常见故障码解析(二)》文中认为(接2020年第5期)4.05953/P1741-离合器压力自适应达到极限和05955/P1743-离合器监控信号过大该车两个故障码分别为05953/P1741-离合器压力自适应达到极限和05955/P1743-离合器监控信号过大,初次送修维修站提供的维修信息是该车很有可能是前进挡离合器(输入轴)自身问题或是滑阀箱(阀体)问题,但也能不排除是电脑故障,因此该维修站建议更换变速器总成。由于用户认为维修站不能确定故障点故未在该维修站维修。那么到底该如何判断该故障车的故障部位?如何进行维修呢?
潘文杰[10](2020)在《基于驱动扭矩分配的四轮驱动电动车四驱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驱动电动汽车作为未来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由于具有卓越的零排放特性和环境友好特性,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驱动电机响应速度快和控制准确,通过电机的轮边布置可实现整车驱动力分配灵活,达到各个车轮扭矩精确控制效果。本文以前后轴电机驱动电动车为研究对象,对前后轴驱动扭矩分配方式与驱动防滑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保证车辆纵向加速能力的同时提高车辆抵抗侧向干扰力。本文利用CARSIM软件提供的多个车辆模型和不同的仿真工况,与Simulink软件联合进行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开发,并对所搭建的控制模型进行离线仿真验证和硬件在环(HIL)测试。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整车动力学模型架构,对CARSIM提供的关键零部件模型进行实车参数化匹配,对CARSIM中不能提供的电机和驾驶员模型在Simulink中进行搭建。最后通过对整车模型进行仿真试验,证明所搭建的整车模型符合预期的要求。(2)基于四驱控制系统需求,搭建了整车四驱控制系统架构。在车辆直线行驶时,基于驱动系统效率最高的分配方式,得到了一组前后轴电机扭矩最优分配系数MAP图,使电机运行在最优效率区间,提高了整车行驶经济性;在转向行驶工况下,通过对期望横摆角速度和实际横摆角速度偏差的PID控制,得到使车辆恢复稳定运行的前后轴电机扭矩分配系数。(3)建立电动汽车五自由度车辆模型及车轮滚动动力学模型,分析车轮打滑时的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特性,从几种典型驱动防滑控制策略中选取了逻辑门限控制策略,并基于此进行驱动防滑算法的开发。最后对驱动防滑输出扭矩进行动态控制,当横摆运动控制和驱动防滑控制同时作用时,协调控制前后轴分配扭矩以保证车辆安全行驶。(4)在CARSIM中选取典型工况,对横摆角速度控制策略和驱动防滑控制策略进行了离线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驱动防滑控制策略能够在不同直线行驶工况下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减少车轮打滑。转向行驶工况下的横摆角速度控制能够保证车辆正常转向,改善车辆行驶的侧向稳定性。(5)基于搭建完成的LABCAR HIL台架测试环境,对驱动防滑控制策略和横摆角速度控制策略进行半实物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算法在一些典型工况下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二、自动变速器打滑的判断及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动变速器打滑的判断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路面状况的战地路面勘测车换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勘测车的研究现状 |
1.2.2 路面表征参数的研究现状 |
1.2.3 挡位决策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典型路面表征参数 |
2.1 典型路面特征 |
2.2 路面几何表征参数 |
2.2.1 路面不平度 |
2.2.2 坡度 |
2.3 路面力学表征参数 |
2.3.1 滚动阻力系数 |
2.3.2 路面附着系数 |
2.4 本章小结 |
3 路面勘测车整车模型的建立 |
3.1 整车基本参数及传动系统结构 |
3.2 关键部件动力学模型 |
3.2.1 发动机模型 |
3.2.2 离合器模型 |
3.2.3 变速器模型 |
3.2.4 分动器及主减速器模型 |
3.2.5 轮胎模型 |
3.3 基于Car Sim/Simulink的联合仿真模型 |
3.3.1 Car Sim/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 |
3.3.2 车辆及道路参数模块 |
3.3.3 换挡策略模块 |
3.3.4 模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路面勘测车换挡规律研究 |
4.1 勘测车自动变速换挡过程 |
4.1.1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
4.1.2 换挡过程及换挡品质评价 |
4.1.3 换挡过程离合器控制 |
4.2 换挡规律控制参数的选择 |
4.2.1 换挡规律理论基础 |
4.2.2 控制参数的选择 |
4.3 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 |
4.3.1 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的制定 |
4.3.2 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的仿真分析 |
4.4 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 |
4.4.1 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的制定 |
4.4.2 最佳经济经换挡规律的仿真分析 |
4.5 换挡规律仿真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路面状况的路面勘测车换挡策略研究 |
5.1 坡道换挡策略研究 |
5.1.1 勘测车坡道行驶分析 |
5.1.2 坡道的识别 |
5.1.3 坡道换挡策略 |
5.1.4 坡道换挡策略的仿真分析 |
5.2 低附着路面换挡策略研究 |
5.2.1 勘测车低附着路面行驶分析 |
5.2.2 低附着路面的识别 |
5.2.3 低附着路面换挡策略 |
5.2.4 低附着路面换挡策略的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典型道路的履带式装甲车辆驾驶行为及训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装甲车辆行驶仿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驾驶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驾驶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装甲车辆整车及道路模型建立 |
2.1 整车数学模型 |
2.1.1 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 |
2.1.2 传动系统工作过程数学模型 |
2.1.3 车辆动力学模型 |
2.2 道路模型建立 |
2.3 GT-SUITE发动机仿真模型建立与验证 |
2.4 GT-SUITE整车行驶仿真模型建立与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驾驶行为对装甲车辆行驶状态影响研究 |
3.1 装甲车驾驶特点 |
3.2 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研究 |
3.3 油门踏板与离合踏板对车辆行驶状态影响研究 |
3.3.1 起步阶段 |
3.3.2 换挡阶段 |
3.4 制动踏板操纵对车辆行驶状态影响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典型道路的装甲车辆驾驶行为研究 |
4.1 基于动力性的爬坡驾驶行为研究 |
4.1.1 静止起步爬坡研究 |
4.1.2 低速抵挡爬坡研究 |
4.1.3 高速高挡冲坡研究 |
4.2 基于通过性的攀爬矮墙驾驶行为研究 |
4.3 典型组合道路驾驶行为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装甲车辆驾驶训练评价模型研究 |
5.1 驾驶训练评价目标 |
5.2 驾驶训练评价方法 |
5.3 驾驶训练评价指标体系 |
5.3.1 驾驶员生理与心理状态评价指标 |
5.3.2 驾驶员驾驶行为评价指标 |
5.3.3 车辆运行状态评价指标 |
5.3.4 训练数据评价指标 |
5.4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4.1 判断矩阵构建 |
5.4.2 指标权重判断及一致性检验 |
5.4.3 指标权重系数确定 |
5.5 驾驶训练评价模型的建立 |
5.5.1 评价等级划分 |
5.5.2 驾驶训练评价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6 驾驶训练评价软件设计与开发 |
6.1 软件开发流程 |
6.2 软件设计目标 |
6.3 软件功能与界面的设计开发 |
6.3.1 软件功能设计 |
6.3.2 软件界面设计 |
6.3.3 软件开发 |
6.4 驾驶训练评价软件应用示例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考虑间隙的纯电动车传动系统低频纵振主动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纯电动汽车研究现状 |
1.2.1 电动汽车的发展 |
1.2.2 纯电动传动系统研究现状 |
1.3 考虑间隙的传动系统低频纵振控制研究现状 |
1.3.1 传动间隙介绍 |
1.3.2 间隙模型估计研究现状 |
1.3.3 带间隙的传动系统控制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考虑间隙的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
2.1 整车模型搭建 |
2.2 AMESim和 Simulink联合仿真介绍 |
2.2.1 Simulink |
2.2.2 AMESim |
2.2.3 联合仿真 |
2.3 电驱动传动系统建模 |
2.3.1 模型假设 |
2.3.2 驱动电机模型 |
2.3.3 变速器模型 |
2.3.4 间隙模型 |
2.3.5 主减模块 |
2.3.6 半轴和车轮模型 |
2.3.7 整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间隙对系统低频纵振特性影响分析及控制策略 |
3.1 传动系统固有特性分析 |
3.1.1 传动系统扭振方程 |
3.1.2 固有频率及模态分析 |
3.2 车辆低频纵振影响因素 |
3.3 传动系统间隙 |
3.3.1 传动间隙对驾驶性的影响 |
3.3.2 传动间隙引起振动冲击的原因分析 |
3.3.3 不同间隙位置对车辆振动的影响分析 |
3.3.4 不同间隙大小对车辆振动的影响分析 |
3.4 传动间隙补偿的控制策略介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带间隙的传动系统主动控制 |
4.1 双质量控制系统模型 |
4.2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间隙模型估计器 |
4.2.1 一般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
4.2.2 改进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
4.2.3 扩展卡尔曼估计器步骤 |
4.2.4 估计结果验证 |
4.3 传动系统低频纵振主动控制 |
4.3.1 低频纵振控制方法 |
4.3.2 间隙模式控制策略 |
4.3.3 接触模式控制策略 |
4.3.4 基于微分平坦度的前馈控制 |
4.3.5 输出反馈控制 |
4.4 控制器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验证 |
5.1 仿真平台 |
5.2 仿真工况及流程 |
5.3 仿真结果验证与分析 |
5.3.1 Tip-in工况 |
5.3.2 Tip-out工况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玉米籽粒收获机预防脱粒滚筒堵塞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有关玉米收获机预防堵塞发展现状 |
1.3 国外有关玉米收获机预防堵塞问题控制研究 |
1.3.1 电液控制系统在收获机的应用 |
1.4 本文主要的工作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工作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总结 |
第2章 玉米籽粒收获机预防滚筒堵塞原理探究 |
2.1 收获机主要堵塞部位原理分析 |
2.1.1 玉米籽粒收获机工作原理 |
2.1.2 割台堵塞 |
2.1.3 滚筒堵塞 |
2.1.4 其他位置堵塞 |
2.2 收获机发动机功率曲线分析 |
2.3 控制系统调节原理 |
2.3.1 脱粒滚筒喂入量调节原理 |
2.4 脱粒滚筒凹板间隙调节原理 |
2.4.1 传统凹板间隙调节原理 |
2.4.2 凹板间隙电机调节原理 |
2.5 脱粒滚筒转速调节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玉米籽粒收获机预防滚筒堵塞控制系统研究 |
3.1 系统参数 |
3.1.1 收获机整机主要参数 |
3.1.2 收获机喂入量调节部分参数计算及确定 |
3.1.3 收获机凹板间隙调节部分参数计算及确定 |
3.1.4 收获机脱粒滚筒转速调节部分参数计算及确定 |
3.1.5 液压元器件的选择 |
3.2 喂入量液压控制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 |
3.2.1 电液比例阀动态模型建立 |
3.2.2 液压缸动态模型建立 |
3.2.3 四通阀滑阀压力-流量方程 |
3.2.4 液压缸连续性方程 |
3.2.5 液压缸与负载的力学平衡方程 |
3.2.6 确定喂入量液压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参数 |
3.3 脱粒滚筒转速调节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 |
3.4 玉米籽粒收获机预防堵塞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3.5 电控元器件选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仿真与软件设计 |
4.1 喂入量控制系统仿真 |
4.2 脱粒滚筒控制系统仿真 |
4.3 软件程序设计 |
4.3.1 喂入量控制程序设计 |
4.3.2 脱粒滚筒控制程序设计 |
4.3.3 凹板间隙调节控制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试验与分析 |
5.1 单位面积作物质量测量 |
5.2 发动机转速与喂入量等参数之间的关系试验 |
5.3 收获机脱粒作业参数优化试验 |
5.3.1 玉米籽粒破碎率的检测 |
5.3.2 玉米籽粒含杂率的检测 |
5.3.3 玉米籽粒落地损失率的检测 |
5.3.4 脱粒作业参数组合优化试验数据的采集 |
5.3.5 MALAB求解模型 |
5.4 收获机电液控制系统稳定性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A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检测及维修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
2 汽车自动变速器各部件的功能 |
2.1 液力变矩器 |
2.2 变速齿轮机构 |
2.3 供油系统与换挡操纵机构 |
2.4 自动换挡控制系统 |
3 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检测 |
3.1 换挡不当产生的过大冲击力 |
3.2 变速器发生打滑影响速度提升 |
3.3 变速器超速度运行出现故障 |
3.4 自动变速器频繁跳挡 |
3.5 自动变速器漏油、渗油 |
4 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维修策略 |
4.1 重视部件系统检测,解决换挡冲击大故障 |
4.2 查看液压油颜色,定位变速器打滑故障 |
4.3 强化对变速器的全面检查,实现对变速器异常响声的有效解决 |
4.4 积极构建完善的维修体系,强化保障性作用的发挥 |
4.5 制定标准化维修流程,提高维修质量与效率 |
5 结束语 |
(7)六速前驱液力自动变速器装配线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自动变速器发展历程 |
1.2 自动变速器种类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第2章 产品结构及装配工艺 |
2.1 产品结构分析 |
2.2 工艺及质量规划的理论依据 |
2.3 产品工艺制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线质量控制方法实现 |
3.1 生产线质量管控方法 |
3.2 设备质量管控能力确认 |
3.3 生产过程中正确使用及持续改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动变速器总成检测 |
4.1 终检测试台介绍 |
4.2 测试项目及方法 |
4.2.1 驻车测试 |
4.2.2 失速测试 |
4.2.3 传动比检测 |
4.2.4 换挡质量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论文提纲范文)
1 自动变速器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
1.1 汽车自动变速故障的一般检修程序 |
1.2 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
1.3 常见故障检测和维修方案 |
2 自动变速器维修的措施和保障方案 |
2.1 强化相关专业人才输出的创新能力 |
2.2 提升智能检测系统的利用率 |
3 结语 |
(9)大众、奥迪变速器常见故障码解析(二)(论文提纲范文)
五、大众02E型DSG变速器常见故障码解读 |
1.18115/P1707-机械电子单元的故障 |
(10)基于驱动扭矩分配的四轮驱动电动车四驱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动汽车发展概述 |
1.3 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研究现状 |
1.4 电动汽车驱动扭矩分配方法研究现状 |
1.4.1 直线工况下基本驱动扭矩分配方法 |
1.4.2 转向工况下横摆角速度控制下的驱动扭矩分配方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四轮驱动电汽动车动力学建模 |
2.1 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设置 |
2.1.1 CARSIM仿真环境设置 |
2.1.2 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接口设置 |
2.2 整车动力学模型架构 |
2.2.1 车体模型 |
2.2.2 轮胎模型 |
2.2.3 悬架模型 |
2.3 电机模型及驾驶员期望总驱动扭矩计算 |
2.4 整车模型 |
2.5 整车动力学模型仿真与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四轮驱动电动车四驱控制系统研究 |
3.1 整车四驱控制系统架构 |
3.2 前后轴驱动扭矩分配算法研究 |
3.3 横摆角速度控制 |
3.3.1 横摆角速度控制目标参数选择 |
3.3.2 横摆角速度控制车辆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驱动防滑控制研究 |
4.1 驱动防滑控制基本原理 |
4.1.1 电动汽车动力学方程 |
4.1.2 车轮滑转与附着特性 |
4.1.3 路面附着系数估算 |
4.2 驱动防滑基本控制理论 |
4.2.1 PID控制 |
4.2.2 滑模变结构控制 |
4.2.3 逻辑门限控制 |
4.2.4 驱动防滑控制策略选择 |
4.3 驱动防滑策略开发 |
4.3.1 车速估计 |
4.3.2 目标轮速计算 |
4.3.3 驱动防滑控制逻辑 |
4.4 电机动态扭矩协调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四驱控制功能仿真与分析 |
5.1 驱动防滑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5.1.1 低附着路面直线加速仿真验证 |
5.1.2 高附着路面直线加速仿真验证 |
5.1.3 附着分离路面直线加速仿真验证 |
5.2 车辆横摆角速度控制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LABCAR硬件在环测试 |
6.1 LABCAR HIL测试系统介绍 |
6.2 LABCAR HIL测试系统原理 |
6.3 LABCAR HIL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自动变速器打滑的判断及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功率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研究[D]. 于天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路面状况的战地路面勘测车换挡策略研究[D]. 齐浩然.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基于典型道路的履带式装甲车辆驾驶行为及训练评价研究[D]. 高若曼.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考虑间隙的纯电动车传动系统低频纵振主动控制[D]. 张京旭. 吉林大学, 2021(01)
- [5]玉米籽粒收获机预防脱粒滚筒堵塞控制系统研究[D]. 许重斌. 吉林大学, 2021(01)
- [6]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检测及维修措施[J]. 葛智聪. 南方农机, 2020(18)
- [7]六速前驱液力自动变速器装配线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 林慧明. 湘潭大学, 2020(02)
- [8]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J]. 陈跃. 湖北农机化, 2020(13)
- [9]大众、奥迪变速器常见故障码解析(二)[J]. 薛庆文.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20(07)
- [10]基于驱动扭矩分配的四轮驱动电动车四驱控制研究[D]. 潘文杰. 湖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