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北部棉铃虫越冬代羽化物候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刘凯强[1](2021)在《亚洲玉米螟化性分型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文中提出已报道的研究认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属兼性滞育昆虫,在我国从北到南年发生1~7代。东北春玉米区玉米螟种群包括一化性和二化性种群,化性种群的划分基于诱导幼虫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不同。有效越冬虫源基数(量)中一化性个体占优势(质)是东北春玉米区种群大暴发的潜力,适宜的5~8月份降雨是潜力表达的环境因素,温度对大发生影响不显着。然而,自然种群中每一代都有滞育发生;温度升高必然加快生长发育,生活史周期缩短,发生世代可能增加。依据秋季收获前百株虫量来衡量发生程度的方法是无法区分大暴发的虫源是来源于1代还是2代。本研究在分析总结已有研究报道的基础上,提出(1)亚洲玉米螟存在不同滞育类型的化性分化,即表现专性滞育习性(1化性,年仅发生1代)的1化型,表现兼性滞育习性(1化或多化性,年发生1代或多代)的多化型和不滞育型;(2)种群大暴发的潜力与多化型在种群的优势相关;(3)气候变暖是介导种群大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明确这些问题,对解析亚洲玉米螟的滞育习性和化性分型,明确昆虫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预测种群动态,指导综合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本研究通过模拟不同光、温条件下的轮回汰选、遗传杂交、田间开顶式气室和网室试验对这些问题展开了研究,即在长日照16 h和28℃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汰选1化型和多化型种群,在短日照13 h和24℃条件下汰选无滞育种群。汰选获得的1化型和多化型种群进行杂交,研究亚洲玉米螟化性遗传规律。通过模拟大气CO2(a CO2 390μL/L和e CO2750μL/L)和温度升高(a T和e T=a T+2°C)来研究在气候变暖情况下两个自然种群(H和G)和一个实验室种群(Lm)的化型表现。重测序亚洲玉米螟基因组,对不同化型种群转录组进行比对并挑选可能与滞育相关的基因。取得以下结果:在26~28℃下,长日照16 h胁迫下从黑河种群(HH)汰选获得了1化型种群,1化型种群对光周期不敏感,在长日照16 h和28℃下的滞育率80%左右;在28℃和长日照16 h下从哈尔滨种群(H)汰选对光周期敏感的多化型种群,多化型种群在长日照16 h下表现为发育,在短日照13 h下表现为滞育;短日照13 h胁迫下从多化型种群汰选无滞育型种群,无滞育种群对光周期不敏感,在短日照条件下依然倾向于发育。利用1化型和多化型杂交F1代滞育率显着降低,且正反交没有显着差异,说明控制玉米螟不滞育属显性遗传性状,F2代未出现高滞育率家系,说明1化型(专性滞育)为隐性多基因遗传或数量遗传性状。哈尔滨种群(H)是1化型和多化型生物型组成的混合种群,且以多化型生物型为主。气候变暖(温度升高)显着抑制短日照诱导种群内兼性类群进入滞育,提高种群的2化率,增加种群的繁殖率,从而加重种群发生程度(秋季收获时的总虫量)。气候变暖和纬度南移(北半球)及其互作将胁迫亚洲玉米螟向多化性演化。对亚洲玉米螟基因组进行重测序,测序深度超过150×,组装基因组大小是436.7 Mb,共528条scaffolds,单倍体基因组预测有16,699条基因,并有16,303条基因得到了注释。以上研究结果说明,本研究发现了亚洲玉米螟存在3种化性类型分化,即1化性生物型(1化型),年发生1代,对长日照和高温反应不敏感,行专性滞育习性;多化性生物型(多化型),年发生1代或多代,对短日照和低温诱导滞育反应敏感,行兼性滞育习性;无滞育型,对短日照和低温反应不敏感,行持续发育习性。1化型的滞育习性(1化性,专性滞育)为多基因隐性遗传或数量遗传性状,多化型的滞育习性(多化性,兼性滞育)为显性遗传。哈尔滨和公主岭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以多化型为主的3种生物型混生种群;影响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大发生的种群质量构成要素应是有效越冬基数和其中的多化性群体(内因),气候变暖(温度升高)是促使大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外因)之一。
曾娟[2](2020)在《中国小地老虎种群动态与发生为害演化趋势分析》文中提出小地老虎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杂食性农业重大害虫,由于成虫具有远距离迁飞行为、幼虫为害具有隐蔽性,常常出现突然暴发的现象,造成作物生产的重大损失。像其它重大农业害虫一样,小地老虎的种群发生受种植模式、气候环境、防治手段等因素影响。研究明确中国小地老虎种群动态及其发生为害的演化趋势,对于深入揭示小地老虎区域性灾变规律和发展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中国小地老虎23个监测点2014-2017年空中成虫种群迁飞动态,15个监测点1991-2017年地面种群发生动态,以及2008-2017年全国地老虎危害损失和重发区小地老虎发生为害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小地老虎空中迁移活动频繁,各地季节性蛾峰具有明显的时空相关性。小地老虎春季北迁沿3条主要路径,即3-4月从华南地区沿东线迁入江浙沿海、华北南部,或沿中线迁入江南、江淮、华北南部,或沿西线迁入西南地区,5月继续沿东北方向迁入华北中北部和东北大部,或沿西北方向迁入西北地区。2.中国小地老虎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生态区划特征,黄淮华北主发区的种群由华南种群迁入形成。中国小地老虎发生区可按1月月平均气温10℃、4℃、0℃、-6℃等温线划分为5个生态区,在黄淮华北主发区跨越的4个生态区内,地面种群与高空种群数量动态均呈一元线性正相关(P<0.01)。在黄淮华北主发区(31.6°N-41.2°N),小地老虎地面种群关键发生期随纬度升高而推迟,纬度每升高1°,越冬代成虫始见日、第一峰日、主峰日和一代成虫主峰日分别推迟2.61 d、3.72 d、3.58 d和1.26 d。不同监测点间越冬代成虫发生量、一代幼虫种群密度及其为害株率和致死株率差异显着,其中山西汾阳、晋源和盐湖的常年平均值偏高,是小地老虎常年发生为害较重的地区。3.气候变暖导致中国小地老虎越冬北界和北迁范围显着北移,成虫发生期明显提前。1991年以来,以1月10℃、4℃、0℃等温线为指示的小地老虎主要越冬区(I区)、次要越冬区(II区)、零星越冬区(III区)北界,分别向北(高纬度)移动了154.31 km、232.38 km和58.66 km(即1.4、2.1和0.5个纬度);而2015-2017年小地老虎成虫高空种群的捕获地已到达黑龙江省富锦市等东北边界地区,比20世纪80-90年代记录的迁飞北界北移了702 km(即6.4个纬度)。27年来,随黄淮华北地区小地老虎越冬代成虫第一峰期、主峰期和一代成虫主峰期内日平均气温(DMAT)逐日平均值分别升高2.31℃、2.01℃和0.51℃,越冬代成虫第一峰日、主峰日和一代成虫主峰日分别提前15.35 d、17.05 d和7.87 d。4.全国地老虎发生面积和实际损失呈上升趋势发展,经济损失和用药成本增加。2008-2017年,我国8种(类)作物上地老虎年均发生面积2511.63千公顷,年均防治面积3053.81千公顷,年均实际损失14.19万吨,年均挽回损失53.97万吨;经年均投入2.73亿元农药成本进行大规模化学防治,农产品年均实际损失2.89亿元,年均挽回损失10.99亿元。小地老虎为害模式可分为偶然暴发型(汾阳模式)和常年平稳型(盐湖模式):汾阳模式中,常年发生面积占比25%以下,但重发年份的重发面积占比超过70%、产量损失率超过50%;盐湖模式中,常年发生面积占比80%以上,但重发面积占比25%以下。本研究佐证了东亚迁飞场内小地老虎的常年大规模远距离种群迁飞行为,明确了小地老虎春季从主要越冬区迁入主要发生区的3条迁飞路径和虫源数量关系,以1月等温线划分了中国小地老虎的5个生态区,阐明了黄淮华北主发区内小地老虎发生期随纬度升高而推迟、发生量存在地域差异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小地老虎异地测报提供了理论基础、预测方法和数值模型;首次证明了气候变暖导致中国小地老虎越冬北界和北迁范围北扩、北迁时期提前,预示了迁入期提早对黄淮华北玉米主产区的影响,以及迁飞范围北扩对东北玉米主产区的威胁,为重大迁飞性害虫的超长期预测提供了借鉴;总结提出了近年来全国地老虎危害损失上升、经济重要性增加的趋势,以及重发区小地老虎发生为害的不同模式,为制定综合防控决策与区域性防治对策提供了参考。
潘洪生,姜玉英,王佩玲,刘建,陆宴辉[3](2018)在《新疆棉花害虫发生演替与综合防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棉花种植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新疆棉花害虫的发生程度整体加重、种群组成和发生规律明显变化。本文系统总结了近30年来新疆棉花害虫发生演替机制、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为新疆棉花害虫的深入研究和绿色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罗兰[4](2018)在《新疆不同区域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是人类的重要经济作物,产值占我国经济作物的一半以上,是种植面积仅次于粮食的农作物。同时棉花产业作为新疆农业的支柱产业,又是新疆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对象,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一直是危害新疆棉花生产的主要害虫。本文通过比较新疆不同生态区域棉铃虫成虫盛期发生量、田间卵量、田间幼虫量与当地气象因子、麦田面积比历年平均值增减比率、防治面积占棉花种植面积比率等因子之间关系基本得出如下结论:在南疆阿克苏市、北疆沙湾县棉铃虫有完整的3代,东疆吐鲁番市棉铃虫有完整的4代。南疆阿克苏市每年5月19日-21日是棉铃虫越冬代羽化高峰期,6月底出现一个一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8月中旬二代棉铃虫具显着峰值。东疆吐鲁番市每年4月下旬是棉铃虫越冬代羽化高峰期,6月上旬出现一个一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7月上旬2代棉铃虫具显着峰值,且持续发生。北疆沙湾县每年6月上旬是棉铃虫越冬代羽化高峰期,7月上旬出现一个一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7月下旬2代棉铃虫具显着峰值。棉铃虫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前一个月的平均气温对棉铃虫成虫始见期影响较大,即3月日平均气温越高,南疆阿克苏市、吐鲁番市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就越早;4月日平均气温越高,北疆沙湾县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就越早。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当月的日平均气温对成虫始见期基本无影响。根据棉铃虫在我国和全球其他产棉区的分布情况,也可看出棉铃虫基本适于略偏干旱的环境条件。以往研究表明温度在25℃~30℃是最适宜棉铃虫种群的生长发育,但18℃~30℃皆存在棉铃虫蛹滞育现象。阿克苏市4月平均气温越高,棉铃虫成虫盛期发生量越大。原因是该月日平均气温大多都在14.9℃~18℃,只有2016年为18.1℃,滞育蛹较少。南疆阿克苏市越冬代成虫发生量与麦田面积增减无相关性。北疆沙湾县麦田面积增加越多,棉铃虫越冬代成虫发生量越大。该结果可能与当地麦田的种植面积有关。阿克苏市6月平均气温越高,越有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的发生。沙湾县8月平均气温越高越有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以上结果符合温度在25℃~30℃最适宜棉铃虫种群的生长发育规律。阿克苏市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与6月降水量关系较为紧密,6月降水量越大越不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的发生。沙湾县7月降水量有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8月降水量越大越不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证明降水对棉铃虫的卵有一定的冲刷作用,导致幼虫量有所下降。吐鲁番市6月平均气温对一代棉铃虫成虫发生量影响较大,即6月平均气温越高越有利于一代棉铃虫成虫发生。说明25℃~30℃最适宜棉铃虫种群的生长发育。吐鲁番5、6月降水量越少,一代成虫发生量越大,证明降水量减少,田间虫卵不被冲刷,不会影响成虫发生量。阿克苏市、沙湾县麦田增减比率对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影响较大,即麦田面积增加,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越大。一代棉铃虫主要为害小麦和玉米,当地小麦的种植面积越大,为一代棉铃虫幼虫提供的食物越丰富,越有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的发生。阿克苏市8月降水量增加有利于二代田间卵的发育。吐鲁番市试验开展年份大多属偏干旱年份。7月降水量增加有利于二代棉铃虫田间卵的发育。因南疆阿克苏市和东疆吐鲁番市气候干旱,很少有大雨或暴雨,对田间卵的冲刷作用有限,棉铃虫的发育相对湿度在70%以上,所以在一定范围内的降水是有利于棉铃虫卵的发育。阿克苏市7月平均气温越高,二代成虫发生量越大。吐鲁番市6月平均气温对二代成虫发生量呈正相关,即6月平均气温越高,越有利于二代成虫的发生。在南疆和东疆预测二代棉铃虫成虫发生量时6月和7月的平均温可作为参考。东疆吐鲁番市7月降水量越多,二代成虫发生量越大,也可作为测报依据。吐鲁番市三代田间卵量与7月降水量呈负相关性,即7月降水量越大,三代田间卵量越少。北疆预测三代田间卵量时可参考9月降水量,9月降水量越大,田间卵量越少。由此可见一次较大的降水量能冲刷掉棉铃虫卵和部分低龄幼虫,使棉田卵量显着降低。阿克苏市三代实际用药防治面积占棉田总面积比率与三代平均亩残虫量无显着相关性。吐鲁番市三代实际用药防治面积占棉田总面积比率与三代平均亩残虫量呈负相关性。可见两者之间并不是单纯的反比例关系,增加用药面积的同时,还应考虑抗药性、施药水平等因素。
王明全[5](2016)在《塔吉克斯坦棉花主要害虫发生及其种群动态》文中提出1.塔吉克斯坦棉田虫害主要由棉蚜、土耳其斯坦叶螨、棉铃虫和烟粉虱造成;从害虫的发生面积比例看,塔吉克斯坦虫害发生程度从重到轻排列依次为中部首都附属区>南部哈特隆州>北部索格特州。塔吉克斯坦整体虫害呈现稳定的减轻趋势,这与塔吉克斯坦虫害生物治理策略得到提倡和执行有关。2.2014和2015年在塔吉克斯坦两年的灯下多样性调查共采集17428号昆虫标本,共计7目28科61种。南部植棉区(库尔干秋别区,库博季尤区)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均明显多于首都附属区的粮食混作区(动物与寄生物研究所,吉萨尔区),植棉区的物种均匀度也高于粮食混作区,且在植棉区昆虫群落中寄生性天敌如姬蜂科(Ichneumonidae)、捕食性天敌如猎蝽科(Reduviidae)也保持有一定的种群数量。3.南部哈特隆州两样地棉铃虫单日最大诱虫量分别为12头(库尔干秋别区)和13头(库博季尤区),明显多于中部两地(动物与寄生物研究所和吉萨尔区)单日最大诱虫量4头。利用DYMAX模型模拟棉铃虫种群动态与实际监测数据高度一致。4.塔吉克斯坦黄地老虎每年发生3-4代,单日最大诱集量为90头/单灯。相对于其他种类的灯诱昆虫,黄地老虎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由于世代重叠,塔吉克斯坦的黄地老虎成虫发生代与代之间的高峰间距较为模糊。5.低温过程对棉铃虫交配繁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五个温度处理下的产卵量并无显着性差异;25℃day/16℃night处理的孵化率最高,25℃day/7℃night的孵化率最低,25℃day/16℃night和25℃day/13℃night处理的孵化率与25℃恒温、25℃day/10℃night和25℃day/7℃night处理呈显着性差异;五种温度处理下25℃day/10℃night处理组棉铃虫成虫的寿命最长,25℃恒温处理组的寿命最短;成虫寿命有随处理温度的下降而延长的趋势;25℃恒温组和25℃day/16℃night处理组的产卵高峰日在开始产卵后的第二天,卵量分别达到33.22和30.82粒;25℃day/13℃night处理组在产卵后第五天迎来高峰,卵量为26.27粒;25℃day/10℃night和25℃day/7℃night处理组则在开始产卵后第六天才达到产卵高峰,卵量分别为27.93和21.96粒。说明一定范围内温度的下降可显着延长棉铃虫成虫的寿命,但会延迟棉铃虫的交配和繁殖行为,降低成虫有效交配的概率。
苏雅杰[6](2016)在《欧洲向日葵螟发育有效积温预测模型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向日葵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向日葵螟的成虫发生动态及气象数据构建其发生时期的预测模型,从而为科学的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为了探明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和宁夏等地的向日葵螟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借助mtDNA COI分子标记对这些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通过观察向日葵螟在24℃、27℃、30℃和33℃四个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发育情况,记录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计算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发育历期逐渐缩短,而且发育速率与温度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向日葵螟的卵、幼虫、预蛹、蛹及卵-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31、8.07、18.27、12.2、11.1℃,有效积温分别为45.13、328.42、12.97、140.54、500.00日度。2.通过监测向日葵螟成虫在田间的发生动态,结合已测得实验条件下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可知成虫始见至越冬代蛾峰的平均有效积温为538.7±39.7日度;巴彦淖尔市河区每年适于向日葵螟发育的累积有效积温平均值为1585.2±89.5日度。通过发生世代数结果计算得知向日葵螟在巴彦淖尔市的发育世代数约为2.5个世代,与田间实际观测结果相吻合;成虫捕获累积比例随有效积温增加呈现明显的Logistic增长。在上述研究结果基础上构建了向日葵螟成虫发生时期预测模型。3.通过观察向日葵螟在24℃、27℃、30℃和33℃四个不同温度下的各发育阶段的繁殖情况和死亡率,最终获得向日葵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卵期的死亡率最高,依次为0.689、0.613、0.600、0.400;其次是幼虫,依次为0.429、0.355、0.472、0.625;在幼虫老熟后至蛹期,死亡率较低,可见低龄阶段虫体对环境最为敏感,也是采取防治措施的较好阶段。4.将向日葵螟所有14个地理种群337条CO I基因序列用于分析当中,共发现突变位点32个,约占全长的5.62%。在所有核苷酸替换中,转换的发生频率占99.72%,而颠换仅占0.28%,总体转换/颠换偏倚率R值为338.663。13个种群已获得的337条COI基因序列中定义了21种单倍型,总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696。种群内核苷酸多样性在0.00035~0.00281范围内,平均为0.008。对各地理种群的向日葵螟基于Tajima’s D值进行中性检验,绝大部分检测结果均不显着。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变异方差组分为1.99276,而种群内的方差组分为0.38859且差异显着(P<0.05)。
杨舟斌[7](2016)在《臭椿沟眶象和沟眶象预测预报、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Harold))和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scrobiculatus Motschulsky)共同以取食为主危害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主要的危害包括臭椿枝干被臭椿沟眶象幼虫取食以及臭椿根部被沟眶象幼虫取食。两种象甲在宁夏地区混合发生,共同危害,致使臭椿损害严重。鉴于两种象甲危害严重,为更好了解其野外种群分布格局,并对其的野外生活进行预测预报,所以本文主要针对臭椿沟眶象和沟眶象开展了预测预报、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在室内自然变温饲养条件下,沟眶象三个不同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为:卵8.84℃,幼虫15.37℃,蛹5.95℃,发育有效积温结果为:卵190.5℃d、幼虫667.06℃d、蛹322.5℃d,并得到了不同虫期的发育厉期式,分别为卵期:N=190.50±27.81/T-(8.84±0.66),幼虫期:N=667.06±92.29/T-(15.37±1.49),蛹期:N=322.50±32.37/T-(5.95±1.63)。2.利用宁夏当地常见的臭椿、枣树、杨树、玉米、水稻,分别针对臭椿沟眶象和沟眶象,建立了物候期对照表。其中,臭椿发芽玉米播种,臭椿沟眶象越冬成虫出;臭椿开花水稻开花,产卵高峰到;臭椿结种水稻抽穗,羽化高峰到。臭椿展叶枣发芽,沟眶象越冬成虫多;臭椿开花水稻开花,成虫产卵多。3.通过传统的生物学统计方法得到:一是沟眶象成虫在臭椿树不同层次和方向上的分布情况:西向极显着多于东南北向,南北向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东向极显着少于南西北向;下层成虫数量极显着多于中、上层,中、上层间分布无显着向差异。二是沟眶象成虫种群在林间呈聚集分布,且沟眶象成虫的聚集是由沟眶象本身的习性和林木的生长情况决定的;建立了Iwao回归模型,表明沟眶象个体间互相吸引,有比较强的聚集习惯。通过地统计学方法得到了沟眶象成虫空间理论模型拟合参数,指数模型为最佳拟合模型,它的变程(Range)为66.00米。4.臭椿沟眶象羽化孔在臭椿上的分布主要集中于2米以内,在0-1米和1-2米的羽化孔数量极显着多于其他高度区间内的羽化孔数量。利用GS+得到了臭椿沟眶象幼、成虫空间理论模型的拟合参数,其中指数模型为成虫和幼虫的拟合模型,变程(Range)分别为39.00米以及36.00米。5.在传统抽样方法中,一是得到了在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数;二是绘制了沟眶象成虫序贯抽样检索表。在空间抽样中,对三种空间抽样方法的误差和精度进行了比较,得到了空间分层抽样方法误差最小,精度最高。
马吉宏,吕昭智,刘永建,张娟,高桂珍,夏德萍[8](2012)在《棉铃虫羽化高峰期有效积温预测法的校正》文中研究说明为减小年际间气温变化对昆虫有效积温预测误差的影响,以新疆石河子垦区121团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羽化高峰期为例,利用single sine模型分别计算12年2种有效积温范围(10~30℃和10~35℃)的累计有效积温值,并获得其多年平均值,依此进行棉铃虫羽化高峰期预测;通过当年与12年(有效积温>0日期至羽化高峰日期)平均气温之差,对预测误差进行校正。结果表明:当年平均气温与12年平均值差值越大,预测误差也越大;各代直线回归校正模型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2种有效积温范围下,校正后各代平均预测误差天数均有所减少,对越冬代误差校正效果最优,校正后各代历史符合率分别为83.33%、100%、100%和100%、100%、93.33%。该校正方法能够显着提高预测准确度,尤其适用于年际间棉铃虫发育期间平均气温变化较大的代别和地区,同时可为多种害虫预测误差校正提供了依据。
陈元生[9](2012)在《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及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是以蛹越冬的兼性滞育昆虫,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主要为害棉花、玉米等作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气候带,是一种多化性害虫。滞育特性是反映棉铃虫生态适应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其分布地域的主要因素。本论文以棉铃虫为研究材料,系统比较了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及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及解除的比较较系统比较了来自中国的5个地理种群[广东广州(简称GZ,23.08°N,113.14°E)、江西永修(简称YX,29.04°N,115.82°E)、山东泰安(简称TA,36.15°N,116.59°E)、河北廊坊(简称LF,39.31°N,116.42°E)和辽宁喀佐(简称KZ,41.34°N,120.27°E)]的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临界光周期和滞育持续期。结果表明:在恒温20-28℃下,棉铃虫滞育率随地理纬度的上升而逐渐增加,临界光周期随纬度的上升而逐渐延长,临界光周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呈正相关关系,纬度每上升5°,临界光周期约增加1.2h左右。广州种群只在20℃、12-13h短日照下才有低的滞育率(26.53-21.05%);永修种群在温度超过22℃时,任何光周期都不能诱导滞育。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持续期存在显着差异,滞育持续期随栖息地纬度升高而延长,与纬度呈正相关关系。滞育的解除不需要低温的刺激,高温可以加速滞育的解除,但低温处理可使成虫羽化相对集中。低温处理对滞育的解除也存在地理变异,北方种群对低温的敏感性更弱些。这些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南方种群对温度的敏感性强于北方种群,而北方种群对光周期的敏感性强于南方种群。2、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的光敏感性的比较系统调查了棉铃虫江西永修种群、山东泰安种群和辽宁喀佐种群幼虫在20℃,交替接受长光周期(L16:D8)和短光周期(L12:D12)下的滞育诱导的光敏感阶段。当用5d长光周期干扰生长在短光周期(L12:D12)背景条件下的幼虫时,最高光敏感期:永修种群出现在4龄第4d至5龄第3d(77.5%~93.7%个体发育),泰安种群出现在3龄第5d至5龄第1d(64.06%~89.55%个体发育),喀佐种群出现在第6龄(57.69%-60.78%个体发育)。当泰安和喀佐种群幼虫分别饲养在交替的短光周期(L12:D12)和长光周期(L16:D8)时,泰安种群幼虫光敏感龄期主要出现在5龄前,而喀佐种群幼虫光敏感龄期主要出现在4龄后。这些结果揭示了棉铃虫滞育诱导的光敏感性存在地理变异。3、温周期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幼虫发育及蛹滞育的影响系统调查了棉铃虫广东广州种群、江西永修种群、山东泰安种群和辽宁喀佐种群在滞育诱导的光周期(L12:D12)条件下,温周期(光期高温20-28℃,暗期低温5和9℃)对幼虫发育和蛹滞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期温度相同时,各地理种群20T(温期thermophase,20℃):5C(低温期cryophase,5℃)和20T:9C,22T:5C和22T:9C,25T:5C和25T:9C,28T:5C和28T:9C之间幼虫的发育历期没有显着差异(P>0.05);而在平均温度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各地理种群T20:9C(平均温度14.5℃)下的幼虫发育历期显着长于在22T:5C(平均温度13.5℃)下的发育历期(P<0.05);20T:20C(恒温20℃)的幼虫发育历期也显着长于28T:9C(平均温度18.5℃)(P<0.05),表明幼虫发育主要受光期温度的影响。在平均温度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各地理种群温周期20T:9C的滞育率高于22T:5C的滞育率,25T:20C的滞育率也高于28T:9C;各地理种群温周期20T:20C的滞育率显着高于28T:5C的滞育率(平均温度14.5℃)(P<0.05)。当光期温度相同时,20T:5C和20T:9C,22T:5C和22T:9C,25T:5C和25T:9C,28T:5C和28T:9C之间滞育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光期温度是影响棉铃虫滞育的主要因素。在相同的温周期下,幼虫发育历期及滞育率存在显着的地理变异,幼虫历期和滞育率与其栖息地纬度均呈正相关关系,揭示了棉铃虫对温度的敏感性随着纬度的南移而逐渐增强。4、暗期干扰对棉铃虫两个不同地理种群滞育抑制作用的比较在研究了棉铃虫泰安种群和喀佐种群光周期反应的基础上,在滞育诱导的短光周期下(L12:D12和L9:D15),分别测试了暗期不同时段1h光脉冲对这两个不同地理种群滞育抑制的影响。25和22℃下的光周期反应显示了泰安种群在长暗期11-14h的滞育率均显着低于喀佐种群;泰安种群的临界暗长分别为11.7h和11.5h,喀佐种群分别为10.5h和10.3h,泰安种群均比喀佐种群长1.2h。在所测试的暗期干扰实验中,除了极少数光脉冲干扰点外,泰安种群蛹滞育率显着低于喀佐种群,但两者的滞育反应曲线基本相似。在短光周期L9:D15下,泰安种群和喀佐种群均显示了光脉冲落入暗期的第9-11h最有效地抑制了滞育的发生。在短光周期L12:D12下,泰安种群和喀佐种群在25℃时均显示了光脉冲落入暗期的第3-4h和第10h导致了最低的滞育发生;但在22℃时,喀佐种群只在暗期的第3-4h显示了最高的滞育抑制。这些结果揭示了偏南的泰安种群对暗期干扰的敏感性强于偏北的喀佐种群,但这两个地理种群的最高光敏感位点基本相同。5、光温条件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强度的影响系统地比较了光温条件对来自中国的4个地理种群(广东广州、江西永修、山东泰安和辽宁喀佐)棉铃虫滞育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周期对棉铃虫的滞育强度有明显影响,在日长11-14h范围内,更长的日照能诱导更强的滞育,但不同的种群表现不一,北方种群对光周期的敏感性明显强于南方种群。滞育强度主要受温周期(光期高温,暗期低温)的光期温度的影响,南方GZ种群温周期比恒温有更强的诱导效应,北方KZ和TA种群则相反,温周期所诱导的滞育强度并不高于恒温,有时比恒温还低,而YX种群则温周期与恒温具有相同的滞育诱导强度。更高的温度(恒温)能诱导更强的滞育,纬度越高,这种趋势越明显。棉铃虫滞育强度也存在明显地理变异,在相同的光期温度(20-25℃)下,滞育强度与栖息地纬度呈负相关关系。6、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越冬蛹羽化节律和性比的比较系统详细地比较了来自中国的4个地理种群(广东广州、江西永修、山东泰安和辽宁喀佐)的滞育蛹的羽化习性、羽化进度、雌雄虫羽化差异及其性比结构。结果表明:棉铃虫越冬蛹羽化节律存在明显地理变异,南方(亚热带型)种群多集中在16:00-23:00内羽化(约占94-97%),而北方(温带型)种群在17:00-6:00整个夜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羽化(占98%),且北方种群羽化高峰比南方种群约晚1h。在相同条件下,北方种群均较南方种群提早9-13d羽化。另外,棉铃虫越冬代成虫的性比也存在明显地理变异,南方种群雌雄比为1:1,而北方种群雌雄比为1:1.8。各种群越冬代成虫均存在雌性先熟现象,雌虫比雄虫早3-7d羽化。7、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发育历期的比较系统比较了来自中国的4个地理种群(广东广州、江西永修、山东泰安、辽宁喀佐)在20、22、25和28℃恒温下的幼虫、非滞育蛹和滞育蛹发育历期及其与栖息地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棉铃虫幼虫发育历期随栖息地纬度的升高而缩短,在25℃下,与地理纬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其它温度下呈不显着的负相关关系,雌雄幼虫发育历期相似,差异不显着;在20℃下,蛹历期(包括滞育蛹和非滞育蛹)与栖息地纬度呈显着负相关,其它温度下的蛹期与栖息地纬度呈正相关,雄蛹历期均要略长于雌蛹历期,但差异不显着。这些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即使在同一种类昆虫中,不同实验条件,其各个虫态发育历期的地理变异也可能不同。8、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比较系统比较了来自中国的4个地理种群(广东广州、江西永修、山东泰安、辽宁喀佐)在20、22、25和28℃恒温下的幼虫、非滞育蛹和滞育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及其与栖息地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实验室人工饲料饲养的条件下,棉铃虫幼虫、非滞育蛹和滞育蛹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18-12.19℃、10.60-13.50℃、15.56-17.96℃,有效积温分别为254.91-300.89日度、126.21-204.43日度、181.03~363.39日度,滞育蛹的发育起点温度比非滞育蛹高3.39-5.50℃(其中雌性高2.08~5.41℃,雄性高3.52-6.03℃),其有效积温比非滞育蛹高35.56~165.89日度(其中雌性高72.75-187.68日度,雄性高2.45-158.96日度)。棉铃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均存在明显地理变异,随栖息地纬度的升高,幼虫、非滞育蛹和滞育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均呈下降趋势,呈负相关关系,而有效积温则相反,呈上升趋势,呈正相关关系。
王国兴[10](2010)在《微红梢斑螟和桃蛀螟预测预报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林间调查、引诱方法筛选、室内饲养、性诱、灯诱等途径进行微红梢斑螟和桃蛀螟的预测预报,最终给出测报结论,并进行林间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意见,供相关部门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危害调查结果:微红梢斑螟危害最重的为下蜀林场,最轻的为马鞍山林场;火炬松平均受害株率为44.4%,马尾松为31.6%;主梢受害率高达62.1%,平均受害梢率为8.49%,受害梢率与树高、胸径显着负相关。桃蛀螟仅在两处实验地危害严重,来安半塔林场危害率高达87.6%,双牌石松林为45.8%;双牌石松林平均受害梢率为7.78%,每株平均虫苞数为2.55个,每苞虫口平均数为6.95个,每株平均虫口数16.45头;受害梢率与胸径显着负相关。(2)林间诱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黑光灯对桃蛀螟的引诱效果显着;性诱剂对微红梢斑螟的引诱效果最佳,黑光灯次之,水盆诱捕器诱集效果较粘虫板好,其余各引诱方法均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3)林间剖查微红梢斑螟越冬代化蛹进度,加上相应历期,测报越冬代成虫高峰期为5月18日~5月25日,第一代成虫高峰期为7月6日~7月13日。油菜大面积开花期为越冬代幼虫危害盛期,板栗开花始盛期为成虫盛期;成虫发生量与危害关系测报模型:y1=13.7+1.638x,y2=0.174+0.019x(其中y1为林间危害率,y2为平均每株幼虫数,x为诱集成虫数)。据灯诱预测,越冬代桃蛀螟成虫5月下旬始见,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发蛾高峰期。(4)利用性诱得到的发蛾动态图检验微红梢斑螟发生期测报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误差在5天以内,能基本反映林间的发生情况;通过林间实地引诱、调查,验证发生量的符合率达到90%以上,其测报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显着相关。由此证明,此项测报方法是可行的。
二、新疆北部棉铃虫越冬代羽化物候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北部棉铃虫越冬代羽化物候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亚洲玉米螟化性分型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昆虫滞育与化性的类型 |
1.1.1 昆虫滞育的类型 |
1.1.2 昆虫的化性类型 |
1.2 化性生物型 |
1.3 昆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
1.3.1 环境因子对昆虫滞育的影响 |
1.3.2 昆虫滞育的生理生化基础 |
1.3.3 昆虫滞育的内分泌调控 |
1.3.4 昆虫滞育的遗传 |
1.4 气候变暖对昆虫的影响 |
1.4.1 气候变暖对昆虫越冬存活的影响 |
1.4.2 气候变暖对昆虫化性的影响 |
1.4.3 气候变暖对昆虫迁移扩散的影响 |
1.4.4 气候变暖对昆虫地理分布的影响 |
1.4.5 气候变暖对昆虫发生物候的影响 |
1.5 亚洲玉米螟化性和滞育的研究进展 |
1.5.1 亚洲玉米螟的化性 |
1.5.2 亚洲玉米螟不同化性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 |
1.5.3 气候变化与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的演化 |
1.5.4 亚洲玉米螟滞育诱导的遗传学特征 |
1.6 立题依据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1.7.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亚洲玉米螟种群化性分型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亚洲玉米螟种群来源 |
2.1.2 幼虫滞育解除方法 |
2.1.3 1化型亚洲玉米螟种群汰选 |
2.1.4 多化型亚洲玉米螟种群汰选 |
2.1.5 Lm种群在不同光周期下的滞育反应 |
2.1.6 Lm种群在不同温度的滞育反应 |
2.1.7 无滞育型亚洲玉米螟种群汰选 |
2.1.8 Ln种群在不同光周期下的滞育反应 |
2.1.9 Ln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滞育反应 |
2.1.10 有效积温计算 |
2.1.11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HH种群滞育后发育历期 |
2.2.2 HH种群的化型组成 |
2.2.3 长日照胁迫下种群1 化型(Lu)的演化规律 |
2.2.4 长日照胁迫下种群多化型(Lm)演化规律 |
2.2.5 Lm种群在不同光周期下的滞育 |
2.2.6 Lm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滞育 |
2.2.7 短日照胁迫下种群无滞育型(Ln)演化规律 |
2.2.8 Ln种群在不同光周期下的滞育 |
2.2.9 Ln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滞育 |
2.3 讨论 |
第三章 亚洲玉米螟化性的遗传学特征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1 化型和多化型遗传谱系建立 |
3.1.2 不同谱系的滞育率测定 |
3.1.3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亚洲玉米螟化性的遗传特征 |
3.3 讨论 |
第四章 气候变暖对亚洲玉米螟化性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环境模拟 |
4.1.2 供试玉米 |
4.1.3 虫源 |
4.1.4 田间接虫 |
4.1.5 室内饲养 |
4.1.6 滞育率统计 |
4.1.7 有效积温计算 |
4.1.8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H种群在室内饲养和田间网室的滞育率 |
4.2.2 田间不同地理种群间滞育发生动态 |
4.2.3 H种群在不同环境下的滞育率 |
4.3 讨论 |
第五章 亚洲玉米螟化性的分子基础初探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DNA、RNA提取与测序 |
5.1.3 基因组大小及杂合度评估 |
5.1.4 基因组组装 |
5.1.5 基因预测与评估 |
5.1.6 基因功能注释 |
5.1.7 基因组重复序列预测 |
5.1.8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5.1.9 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
5.1.10 滞育相关基因的筛选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基因组测序 |
5.2.2 基因组评估 |
5.2.3 基因组组装结果 |
5.2.4 线粒体基因组组装结果 |
5.2.5 组装基因组评估结果 |
5.2.6 基因预测结果 |
5.2.7 基因功能注释 |
5.2.8 重复序列预测结果 |
5.2.9 系统发育分析(进化树) |
5.2.10 转录组测序数据 |
5.2.11 差异基因 |
5.2.12 化性相关基因筛选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中国小地老虎种群动态与发生为害演化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迁飞性害虫研究概况 |
1.2 种群动态监测在迁飞性害虫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 |
1.2.1 全国尺度的迁飞性害虫种群动态监测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1.2.2 基于种群动态的行为参数和迁飞轨迹分析及宏观背景拟合 |
1.3 东亚迁飞场中渤海湾通道的指示作用 |
1.3.1 跨渤海湾迁飞的昆虫群落结构和时空分布格局 |
1.3.2 明确多种昆虫的季节性跨区域迁飞规律 |
1.3.3 证实多种昆虫自然种群的远距离迁飞现象 |
1.3.4 对已有迁飞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
1.4 小地老虎迁飞研究进展 |
1.4.1 国外关于小地老虎远距离迁飞的现象和证据 |
1.4.2 中国小地老虎远距离迁飞和发生区划的初步判断 |
1.4.3 中国小地老虎跨海迁飞行为及其指示作用 |
1.5 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昆虫迁飞研究 |
1.5.1 昆虫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 |
1.5.2 远距离迁飞的重要农业害虫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7.1 研究目标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地老虎高空种群迁飞动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监测地点 |
2.1.2 监测工具 |
2.1.3 监测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小地老虎高空种群年度诱虫量 |
2.2.2 小地老虎高空种群年度性别比率 |
2.2.3 小地老虎高空种群季节性动态及其最优时间格局 |
2.2.4 小地老虎高空种群关键发生期 |
2.2.5 小地老虎高空种群季节性蛾峰诱虫量 |
2.2.6 小地老虎高空种群春季蛾峰的对应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小地老虎地面种群发生动态与区划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监测地点 |
3.1.2 监测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中国小地老虎发生区划及其种群动态对应关系 |
3.2.2 中国不同生态区小地老虎成虫地面种群与高空种群的数量相关性 |
3.2.3 小地老虎成虫地面种群年度诱虫量 |
3.2.4 小地老虎成虫地面种群季节性动态及其最优时间格局 |
3.2.5 小地老虎地面种群成虫关键发生期及其演变趋势 |
3.2.6 小地老虎地面种群成虫发生量及其演变趋势 |
3.2.7 小地老虎地面种群幼虫发生量和为害情况及其演变趋势 |
3.3 讨论 |
第四章 气候变暖对小地老虎种群发生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监测地点 |
4.1.2 监测方法 |
4.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以1月份等温线指示的小地老虎越冬北界和北迁范围变化 |
4.2.2 小地老虎地面种群关键发生期内的气温变化趋势 |
4.2.3 气候变暖对小地老虎成虫关键发生期的影响 |
4.2.4 气候变暖对小地老虎发生量及其为害情况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小地老虎发生防治与危害损失发展趋势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全国地老虎发生防治与危害损失统计 |
5.1.2 主要农作物受害损失的经济价值测算 |
5.1.3 防治地老虎投入的农药成本经济价值测算 |
5.1.4 重发区小地老虎发生防治与实际损失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全国地老虎发生防治与危害损失概况 |
5.2.2 主要农作物受害的经济损失 |
5.2.3 防治地老虎投入的农药成本 |
5.2.4 重发区小地老虎发生为害的两种模式 |
5.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全文主要结论 |
6.2 亟待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新疆棉花害虫发生演替与综合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害虫发生演替机制 |
1.1 气候因子 |
1.2 寄主因子 |
1.3 天敌因子 |
2 害虫预测预报技术 |
2.1 种群监测方法 |
2.2 数字化预警技术 |
3 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
3.1 农业防治技术 |
3.1.1 Bt棉花种植利用 |
3.1.2 农事操作 |
3.2 生物防治技术 |
3.2.1 天敌释放 |
3.2.2 天敌保护 |
3.2.3 微生物农药使用 |
3.3 诱集防治技术 |
3.3.1 杨树枝把 |
3.3.2 诱集植物 |
3.3.3 食诱剂 |
3.3.4 杀虫灯 |
3.4 化学防治技术 |
3.4.1 抗药性监测 |
3.4.2 农药科学使用 |
4 研究展望 |
4.1 重视棉花害虫生物学前沿研究 |
4.2 加强棉花害虫地位演替机制研究 |
4.3 推进棉花害虫防控核心技术创新 |
4.4 促进棉花害虫分区治理体系建设 |
(4)新疆不同区域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新疆不同区域棉铃虫发生期及田间消长动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新疆不同区域越冬代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新疆不同区域一代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新疆不同区域二代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新疆不同区域三代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结论 |
7.1 各区域试验点发生期、田间消长动态 |
7.2 赵冬代 |
7.3 一代 |
7.4 二代 |
7.5 三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塔吉克斯坦棉花主要害虫发生及其种群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作物结构与管理模式对害虫的影响研究 |
1.2 农田昆虫多样性与害虫控制研究 |
1.3 低温对昆虫生命活动的影响研究 |
1.4 基于昆虫发育的种群模拟研究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塔吉克斯坦农业概况及其虫害发生 |
2.1 塔吉克农业发展概况 |
2.2 塔吉克斯坦的农业虫害 |
2.3 塔吉克斯坦害虫综合治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塔吉克斯坦棉区灯诱昆虫多样性调查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塔吉克斯坦棉铃虫种群动态调查及模拟研究 |
4.1 研究区域及调查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塔吉克斯坦黄地老虎成虫种群消长动态 |
5.1 研究区域及调查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温过程对棉铃虫交配繁殖的影响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塔吉克斯坦农业和虫害发生 |
7.2 塔吉克斯坦棉区昆虫群落多样性 |
7.3 塔吉克斯坦棉铃虫种群动态 |
7.4 塔吉克斯坦黄地老虎种群动态 |
7.5 低温对棉铃虫交配繁殖的影响 |
7.6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表 |
(6)欧洲向日葵螟发育有效积温预测模型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向日葵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2 向日葵螟综述 |
2.1 向日葵螟概述 |
2.2 向日葵螟的形态特征 |
2.3 向日葵螟的生活史和习性 |
2.4 向日葵螟的监测和防治技术 |
2.5 害虫综合治(IPM) |
3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概况 |
4 生物气候模型的研究概况 |
5 种群生命表的研究概况 |
6 向日葵螟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6.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6.2 遗传多样性形成的机制 |
6.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向日葵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饲料的制备和储存 |
1.3 饲养环境的设定 |
1.4 试验方法 |
1.5 计算公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向日葵螟在不同温度下的室内发育历期 |
2.2 向日葵螟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
2.3 历期预测式的建立 |
3 讨论 |
第三章 向日葵螟生物气候模型拟合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的采集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向日葵螟成虫田间发生动态与有效积温的关系 |
2.2 巴彦淖尔市向日葵螟发生世代数 |
2.3 向日葵螟成虫累积捕获量与有效积温的非线性拟合 |
3 讨论 |
第四章 向日葵螟实验种群生命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和饲料的制备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向日葵螟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1.3 CO I基因全长扩增和序列测定 |
1.4 数据整理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向日葵螟线粒体CO I基因序列片段及滑动窗口分析 |
2.2 向日葵螟CO I基因单倍型系统进化分析 |
2.3 向日葵螟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分析 |
3 讨论 |
第六章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臭椿沟眶象和沟眶象预测预报、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臭椿沟眶象、沟眶象研究现状 |
1.3 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
1.3.1 害虫预测预报的主要方法 |
1.3.2 森林害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中国森防信息网) |
1.3.3 象甲类昆虫预测预报研究概况 |
1.4 种群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外传统生物学方法在空间格局上的应用 |
1.4.2 国内外地统计学在空间格局上的应用 |
1.5 抽样技术研究进展 |
1.5.1 国内外传统抽样方法研究 |
1.5.2 国内外空间抽样方法研究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沟眶象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定 |
2.1.1 供试昆虫及主要仪器设备 |
2.1.2 研究方法 |
2.1.3 数据采集加工 |
2.2 臭椿沟眶象、沟眶象的物候预测 |
2.2.1 供试昆虫、植物 |
2.2.2 调查方法 |
2.3 沟眶象空间格局研究 |
2.3.1 试验地概况 |
2.3.2 调查方法 |
2.3.3 分析方法 |
2.4 臭椿沟眶象空间格局研究 |
2.4.1 试验地概况 |
2.4.2 调查方法 |
2.4.3 分析方法 |
2.5 臭椿沟眶象、沟眶象抽样技术研究 |
2.5.1 传统抽样方法 |
2.5.2 空间抽样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沟眶象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定 |
3.1.1 试验期间的气温 |
3.1.2 沟眶象三种不同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计算 |
3.1.3 沟眶象各虫态发育历期预测式及其应用 |
3.2 臭椿沟眶象、沟眶象的物候预测 |
3.3 沟眶象空间格局研究 |
3.3.1 沟眶象成虫空间格局——基于传统生物学方法 |
3.3.2 沟眶象成虫空间格局——基于地统计学方法 |
3.4 臭椿沟眶象空间格局研究 |
3.4.1 臭椿沟眶象羽化孔在臭椿上的空间分布 |
3.4.2 臭椿沟眶象成虫空间格局研究 |
3.4.3 臭椿沟眶象幼虫空间格局研究 |
3.5 抽样技术研究 |
3.5.1 传统抽样技术 |
3.5.2 空间抽样方法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沟眶象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定 |
4.1.2 臭椿沟眶象、沟眶象的物候预测 |
4.1.3 沟眶象空间格局研究 |
4.1.4 臭椿沟眶象空间格局研究 |
4.1.5 抽样技术研究 |
4.2 讨论 |
4.2.1 沟眶象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定 |
4.2.2 臭椿沟眶象、沟眶象的物候预测 |
4.2.3 沟眶象空间格局研究 |
4.2.4 臭椿沟眶象空间格局研究 |
4.2.5 抽样技术研究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棉铃虫羽化高峰期有效积温预测法的校正(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 |
1.2方法 |
1.2.1棉铃虫羽化高峰期数据 |
1.2.2各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有效积温计算 |
1.2.3不同预测标准下各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预测及预测误差 |
1.2.4预测误差的校正 |
1.2.4.1多年越冬代发育期间平均气温 |
0之日~当代蛾量高峰期)'>1.2.4.2当年日平均气温与其多年平均值的差值 (有效积温>0之日~当代蛾量高峰期) |
1.2.4.3建立直线回归校正模型建立 |
1.2.4.4误差天数校正 |
1.3统计分析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2种预测标准各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累计有效积温值 |
2.2 有效积温法预测高峰期 |
2.3 预测误差天数校正 |
2.4 校正前后有效积温法预测误差天数比较 |
2.5 校正后的预测值历史符合率 |
3讨论 |
3.1 现有有效积温法预测的不足 |
3.2 年际间气温变化与棉铃虫发生期 |
3.3 气象监测体系的完善与区域害虫预警 |
(9)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及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昆虫滞育的地理变异 |
2.1 昆虫滞育诱导的地理变异 |
2.2 昆虫滞育解除的地理变异 |
2.3 昆虫滞育强度的地理变异 |
2.4 昆虫滞育诱导的敏感虫期及敏感性的地理变异 |
3 光温条件对昆虫滞育的影响 |
3.1 温周期对昆虫滞育诱导的影响 |
3.2 暗期干扰对昆虫滞育诱导的影响 |
3.3 光温条件对昆虫滞育强度的影响 |
3.4 光温条件对昆虫滞育解除的影响 |
4 昆虫羽化节律的地理变异 |
5 昆虫发育历期的地理变异 |
6 昆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地理变异 |
7 光温条件对昆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
8 棉铃虫滞育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8.1 棉铃虫滞育诱导的研究现状 |
8.1.1 光周期和温度对滞育诱导的影响 |
8.1.2 滞育诱导的敏感虫态 |
8.2 棉铃虫滞育的维持和解除的研究现状 |
8.3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的比较研究 |
8.4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
9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及解除的比较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虫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滞育诱导实验 |
2.2.2 滞育解除实验 |
2.3 滞育蛹的判断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的光周反应 |
3.2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解除 |
3.3 冷处理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解除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的光敏感性的比较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虫源 |
2.2 试验方法 |
2.3 滞育蛹的判断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地理种群幼虫最高光敏感期的比较 |
3.2 不同地理种群交替感受短光周期和长光周期的光敏感性比较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温周期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幼虫发育及蛹滞育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虫源 |
2.2 试验方法 |
2.3 滞育蛹的判断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温周期对棉铃虫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
3.2 温周期对棉铃虫滞育诱导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4.1 温光周期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
4.2 温光周期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 |
第五章 暗期干扰对棉铃虫两个不同地理种群滞育抑制作用的比较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虫源 |
2.2 试验方法 |
2.3 滞育蛹的判断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 |
3.2 不同地理种群暗期干扰的滞育反应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光温条件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强度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虫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恒温滞育诱导与解除实验 |
2.2.2 温周期滞育诱导与解除实验 |
2.3 滞育蛹的判断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光周期对棉铃虫滞育强度的影响 |
3.2 温度对棉铃虫滞育强度的影响 |
3.3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强度的比较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越冬蛹羽化节律及其性比的比较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虫源 |
2.2 试验方法 |
2.3 滞育蛹的判断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地理种群的羽化节律 |
3.2 不同地理种群成虫羽化日期分布 |
3.3 不同地理种群越冬代成虫的性比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发育历期的比较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虫源 |
2.2 试验方法 |
2.3 滞育蛹的判断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幼虫发育历期 |
3.2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蛹发育历期 |
3.2.1 非滞育蛹发育历期 |
3.2.2 滞育蛹发育历期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比较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虫源 |
2.2 历期测定方法 |
2.3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计算 |
2.4 地理变异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3.2 非滞育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3.3 滞育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结论 |
1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及解除的比较 |
2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的光敏感性的比较 |
3 温周期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幼虫发育及蛹滞育的影响 |
4 暗期干扰对棉铃虫两个不同地理种群滞育抑制作用的比较 |
5 光温条件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强度的影响 |
6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越冬蛹羽化节律及其性比的比较 |
7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发育历期的比较 |
8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比较 |
9 研究的创新点 |
10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致谢 ACKNOWLEDGMENT |
附录 APPENDIX |
(10)微红梢斑螟和桃蛀螟预测预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研究现状及方法 |
1.1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研究现状 |
1.2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主要方法 |
1.2.1 发育进度预测法 |
1.2.2 回归分析预测法 |
1.2.3 有效积温预测法 |
1.2.4 物候预测法 |
1.2.5 有效基数预测法 |
1.2.6 数理化理论预测法 |
1.2.7 矩阵模型预测法 |
1.2.8 其他方法 |
2 微红梢斑螟及其危害概况 |
2.1 微红梢斑螟的形态学特性 |
2.2 微红梢斑螟的生物学特性 |
2.3 微红梢斑螟危害原因及影响因子 |
2.3.1 与树种、树龄的关系 |
2.3.2 与环境的关系 |
2.4 微红梢斑螟的危害状况 |
2.5 微红梢斑螟的防治 |
3 桃蛀螟及其危害概况 |
3.1 桃蛀螟的形态学特性 |
3.2 桃蛀螟的生物学特性 |
3.3 桃蛀螟危害的原因及影响因子 |
3.4 桃蛀螟的测报与防治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思路 |
4.1 微红梢斑螟和桃蛀螟测报的目的意义 |
4.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二章 南京及周边地区危害状况调查 |
1 微红梢斑螟危害状况调查 |
1.1 调查区域概况 |
1.1.1 南京中山陵国家森林公园 |
1.1.2 南京林业大学下蜀林场 |
1.1.3 江苏高淳漆桥镇双牌石松林 |
1.1.4 江苏溧水美人山松林 |
1.1.5 安徽来安半塔林场 |
1.1.6 安徽全椒马厂林场 |
1.1.7 安徽和县鸡笼山林场 |
1.1.8 安徽马鞍山市林场 |
1.2 调查主要内容和方法 |
1.2.1 林间受害情况调查 |
1.2.2 受害梢室内剖查统计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各调查地危害结果 |
1.3.2 主梢危害调查结果 |
1.3.3 单株松树危害统计 |
1.3.4 室内剖查与饲养 |
2 桃蛀螟危害状况调查 |
2.1 调查区域概况 |
2.2 调查主要内容和方法 |
2.2.1 林间受害情况调查 |
2.2.2 受害梢室内剖查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各调查地危害结果 |
2.3.2 单株松树危害统计 |
2.3.3 室内剖查和饲养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第三章 微红梢斑螟引诱技术研究 |
1 主要实验材料 |
1.1 引诱材料 |
1.2 食物源引诱剂及制备 |
1.3 荧光玻璃板制备 |
1.4 “Y”型嗅觉仪 |
1.5 诱捕器设置 |
2 主要实验方法 |
2.1 嗅觉反应测定 |
2.2 取食引诱 |
2.3 荧光玻片和饵料复合引诱 |
2.4 黑光灯引诱 |
2.5 性诱剂引诱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嗅觉反应测定结果 |
3.2 林间取食引诱结果 |
3.3 荧光玻片和饵料复合引诱结果 |
3.4 灯诱结果统计 |
3.5 性诱结果统计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第四章 微红梢斑螟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 |
1 研究区域和实验材料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主要实验材料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2.1 发生期预测 |
2.1.1 物候法预测 |
2.1.2 发育进度法预测 |
2.2 发生量预测 |
2.2.1 成虫发生量与林间危害关系 |
2.2.2 微红梢斑螟种群动态 |
2.3 预测预报林间验证 |
2.3.1 森林虫害测报检验 |
2.3.2 微红梢斑螟测报检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物候预测预报结果 |
3.2 成虫期预测预报结果 |
3.3 微红梢斑螟种群动态监测 |
3.4 成虫发生量与危害关系预测 |
3.5 预测预报检验 |
3.5.1 发生期检验 |
3.5.2 发生量检验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第五章 桃蛀螟成虫引诱与发生期 |
1 研究区域和实验材料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桃蛀螟夜间上灯节律 |
3.2 桃蛀螟性诱结果 |
3.3 桃蛀螟灯诱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防治技术初步探讨 |
1 微红梢斑螟防治技术初步探讨 |
1.1 性信息素引诱防治 |
1.2 LED 自动节能灯引诱防治 |
1.3 其他防治方法 |
2 桃蛀螟防治技术初步探讨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1 主要结论 |
1.1 全文小结 |
1.2 微红梢斑螟测报规程 |
1.2.1 发生期预测 |
1.2.2 种群动态监测 |
1.2.3 发生量预测 |
2 创新点和问题 |
参考文献 |
图版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四、新疆北部棉铃虫越冬代羽化物候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亚洲玉米螟化性分型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D]. 刘凯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中国小地老虎种群动态与发生为害演化趋势分析[D]. 曾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新疆棉花害虫发生演替与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 潘洪生,姜玉英,王佩玲,刘建,陆宴辉. 植物保护, 2018(05)
- [4]新疆不同区域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D]. 罗兰.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5]塔吉克斯坦棉花主要害虫发生及其种群动态[D]. 王明全.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6]欧洲向日葵螟发育有效积温预测模型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苏雅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7]臭椿沟眶象和沟眶象预测预报、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D]. 杨舟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9)
- [8]棉铃虫羽化高峰期有效积温预测法的校正[J]. 马吉宏,吕昭智,刘永建,张娟,高桂珍,夏德萍. 应用昆虫学报, 2012(04)
- [9]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及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D]. 陈元生. 江西农业大学, 2012(04)
- [10]微红梢斑螟和桃蛀螟预测预报方法研究[D]. 王国兴.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