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拿大森林病害的影响及其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秦军[1](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平台遥感松材线虫病害监测方法》文中提出
何婷[2](2021)在《基于ArcGIS对壳囊孢属(Cytospora spp.)真菌在新疆的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提出
舒娟[3](2021)在《芒果炭疽病菌生物学和侵染特性研究》文中认为
郭子璇[4](2021)在《近代科普期刊中的启蒙与国民现代性改造 ——以《自然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童小青[5](2021)在《山核桃基腐病病原鉴定、分子检测及抑菌物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主要分布在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随着集约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山核桃病虫害等问题日益严重。最近,山核桃基腐病发生严重,导致大量树木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本研究围绕该病害的发生规律、早期诊断技术、生防微生物的筛选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野外调查等方法调查了临安湍口镇和龙岗镇的山核桃基腐病发病情况。结果发现从2018年至2019年,临安湍口、龙岗山核桃种植林区有症状植物的发病率分别从2018年的1.6%和1.2%上升到2019年的2.4%和2.2%。山核桃根系出现坏死,坏死扩展到茎,导致茎基腐烂和溃疡。后期坏死斑往横向和纵向扩展,从植物基部往上可蔓延至1米以上,形成大面积坏死,地上部位表现出靠近坏死一边的枝条枯死,提前落叶;严重时,当病斑环绕树干一圈后,植株整体枯死。2.采用病菌分离、室内接种以及病原鉴定等方法,明确了山核桃基腐病病原菌。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叶片诱饵法从基部组织和土壤组织分离了48株分离物,通过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ITS4/ITS6、Cox I-Levup/Cox I-Levlo)。主要是2种病菌,其中腐霉Pythium vexans有30株分离物,樟疫霉Phytophthora cinnamomi有18株分离物。通过伤口接种法进行致病性检测,完成科赫验证,发现樟疫霉的致病性显着高于腐霉,且坏死症状同林间发病症状相似从而确定樟疫霉为山核桃基腐病的病原菌。3.建立樟疫霉LAMP快速检测技术。选用基因Pcinn100006为靶标基因,长度为280bp,对该技术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实际应用进行了测定。特异性检测显示,LAMP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出樟疫霉,而腐霉Pythium vexans、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均未检测出来。灵敏度显示,LAMP方法的灵敏度为0.189 pg·μL-1,是普通PCR灵敏度的100倍。在实际应用中,LAMP方法能够快速检测出发病植物组织和根际土壤中的樟疫霉。4.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三乙磷酸铝、氟噻唑吡乙酮、亚磷酸钾对樟疫霉ST402的抑制效果,其中三乙磷酸铝的EC50为48μg·mL-1,氟噻唑吡乙酮的EC50为0.069μg·mL-1,氟噻唑吡乙酮的效果最好,而亚磷酸钾室内平板抑制效果不明显。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了木霉属、链霉菌属、芽孢杆菌属等生防菌,发现木霉Trichoderma对樟疫霉有竞争优势,链霉菌Streptomyces platensis D3、Streptomyces rapamycinicus29253、Streptomyces axermitilis 31272效果较好,多粘类芽孢杆菌(CF05)拮抗效果明显高于其他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对樟疫霉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基腐病在山核桃种植林区发生严重,威胁山核桃种植,首次明确了山核桃基腐病的病原为樟疫霉,建立了基于LAMP检测的山核桃土壤中樟疫霉快速检测技术,筛选出高效抑菌活性的化学药剂和生防微生物,为山核桃基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曹佩[6](2021)在《基于生物肥料的根际微生物结构重建对西洋参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被认为是“补而不燥”的补药,也是许多中成药、保健品的原材料。西洋参为多年生药用植物,栽培期间严重的根部病害和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均影响了其产量和品质。西洋参根结线虫病是西洋参的根部病害之一,严重时可导致西洋参减产70%以上,对西洋参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此外,西洋参病原线虫侵入后的伤口,又可成为锈腐病、根腐病病原等的侵入口,从而加重生产上的损失。为防治根结线虫病,生产上常采用五氯硝基苯或高毒农药98%的氯化苦等作为土壤消毒剂进行土壤消毒,但该类有机氯农药化学性质稳定,残效期长达60年,对用药安全、土壤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生命健康等造成不利影响。土壤有益微生物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降解农药残留等重要作用。将以有益微生物为原料的生物肥料引入到西洋参的生态栽培中对于提供优质安全的西洋参药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作为土壤微生态体系的关键一员,与土壤功能和药用植物健康息息相关。本研究将分析施用生物肥料对西洋参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以及对西洋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探究不同类型生物肥料在西洋生态栽培中的应用前景。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施用天下第一菌+五十钾生物肥料、谷乐丰聚谷氨酸生物肥料和酵素生物肥料分别提高了西洋参产量的83.84%(P<0.01)、88.61%(P<0.010)和56.33%(P<0.05),谷乐丰聚谷氨酸生物肥料和酵素生物肥料降低了西洋参根结线虫病的发病率(分别为57.25%和64.35%,P<0.05)和药材中As的含量(52.17%和43.48%,P<0.05)。宏基因组学分析表明,应用生物肥料后,土壤有益微生物,比如与生物固氮相关的Nordella和Nitrospira,与植物病原防控相关的Chaetomium、Microascus和Xylaria,与重金属吸附相关的Hyphomicrobium的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同时病原微生物Plectosphaerella和Rhiz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2)宏基因组学分析表明,在西洋参栽培两年后,植物生长促进微生物的相对丰度,例如Bacillus和Lactococcus等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病原微生物Fusarium和Phhaeospaeria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施用生物肥料连续两年后发现,具有植物生长促进作用、环境修复、或植物病原防治作用的微生物,例如Cladophialophora、Exophiala、Gymnoascus、Leptodontidium、Metarhizium、Mortierella、Paraphaeosphaeria和Phialemoniopsis 等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显着提高。此外,谷乐丰聚谷氨酸生物肥料、土修+五十钾生物肥料和酵素生物肥料显着的提高了西洋参产量的44.21%、32.02%和20.68%。谷乐丰聚谷氨酸生物肥料和酵素生物肥料处理显着降低了西洋参根结线虫病的发病率(分别为57.72%和 66.30%(P<0.05)。(3)在五氯硝基苯存在的条件下,提土榜生物肥料、微藻生物肥料和寡雄腐霉菌生物肥料将西洋参叶片中的五氯硝基苯含量分别降低了 64.17%、52.02%和42.83%(P<0.05),表明多功能生物肥料对农药五氯硝基苯的降解效果显着。宏基因组学分析表明,在应用提土榜生物肥料后,西洋参根际土壤中涉及到土壤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微生物Stenotrophomonas、Ralstonia、Sphingomonas和Pseudomonas等的相对丰度分别显着提高了 160.16%、117.31%、89.44%和35.15%;在应用酵素生物肥料、寡雄腐霉菌生物肥料和微藻生物肥料后,西洋参根际土壤中涉及到环境污染物降解的微生物,如Gaiella,Penicillium和Pseudogymnoascus等的相对丰度显着提高了 114.04%、580.16%和5937.04%。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应用生物肥料的生态栽培对西洋参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生物肥料显着地提高了西洋参的产量、降低了西洋参根结线虫病的发病率、重金属As含量和五氯硝基苯含量。连续两年土壤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肥料对于改善西洋参根际微生物结构和组成具有显着影响。本研究为生物肥料在药用植物的生态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姜哲浩[7](2021)在《青藏高原东缘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特征及其适应机制》文中认为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作为草原毒害草豆科棘豆属的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的高寒草地,其在我国的分布范围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而呈逐年扩大的态势,针对黄花棘豆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家畜中毒机理、生物碱成分、营养价值和防除利用等方面,缺乏对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特征及其对生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方面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5个不同海拔梯度(3064m、3327m、3610m、3901m和4200m)以及3个种群密度(低密度、中密度和高密度)黄花棘豆为研究对象,采集各样地黄花棘豆和土壤样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等经典统计学方法,分析生境变化下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及其功能特征的变化规律,同时构建分子生态网络模型,对不同生境黄花棘豆微生物群落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揭示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对生境变化的适应机制,为黄花棘豆的有效防除以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海拔升高导致黄花棘豆生长区植被高度下降,植被盖度先增后减,草地植被多样性升高;黄花棘豆营养品质先增后减,同时黄花棘豆生长区土壤特征发生了显着变化;海拔梯度与黄花棘豆粗灰分含量、土壤p H和土壤氮磷钾含量显着相关。种群扩张提高了黄花棘豆生长区的生物量,但造成了植被高度、盖度和多样性的下降,并且影响了群落的组成;种群扩张造成了黄花棘豆品质的下降,并且改变了黄花棘豆生长区的土壤特征;种群扩张与土壤有机碳和植被高度无显着相关性,与其余环境因子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2.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特征随海拔变化而改变,表现为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在3300~3600m达到最高,群落丰富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不同海拔梯度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优势菌纲为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银耳纲(Tremellomycetes)和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优势菌属为线黑粉酵母属(Filobasid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葡萄孢属(Botrytis)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种群扩张导致了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的下降,不同种群密度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的优势菌门与海拔梯度中优势菌门相同,但优势菌纲为座囊菌纲、伞菌纲(Agaricomycetes)和锤舌菌纲,优势菌属为链格孢属。这些结果表明少数丰度较高的物种主导了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随着分类学水平的细化,内生真菌的响应特征被反映的更加准确。3.海拔变化导致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LEf Se分析表明,不同海拔梯度间黄花棘豆存在42个差异物种,冗余分析和曼特尔分析发现黄花棘豆中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和p H是影响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在不同海拔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种群扩张未显着改变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LEf Se分析表明,不同种群密度黄花棘豆间仅存在4个差异物种,冗余分析和曼特尔分析发现黄花棘豆种群扩张过程中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改变与营养含量、土壤容重、p H、含水量、全氮和全磷含量显着相关。4.不同海拔梯度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主要以共生和腐生营养型为主,功能营养型在不同海拔梯度之间差异显着,低海拔地区存在较多的病理营养型。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功能类型在植株不同部位差异显着,根部主要为腐生营养型,枝条和花中主要为共生营养型和病理营养型。种群扩张造成了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功能特征的变化,种群密度的增加导致黄花棘豆内生真菌中共生营养型、腐生营养型减少,病理营养型增加。因此,种群扩张可能导致黄花棘豆毒性的增加。5.不同生境黄花棘豆内生真菌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分子生态网络模型显示,生境变化影响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海拔升高和种群扩张均会造成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分子生态网络模型结构的松散性和不稳定性,低海拔和低密度具有更高的组织性和功能性。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在海拔梯度下的变化与土壤全氮、全钾和有机碳密切相关,在种群扩张中与植被盖度、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土壤容重和土壤p H有较强的相关性。综上研究表明,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受生境中植被和土壤因子的限制,土壤、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生境变化改变了土壤和植物的特征,随之对内生真菌造成了影响,反之内生真菌的改变又引起了植物及生长区特征的变化。
牛富俊,程国栋,石亚亚,尹国安,罗京[8](2021)在《泛北极多年冻土及重大线性工程稳定性状况》文中研究说明泛北极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合作示范区域,已有的重大线性工程及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均面临着与多年冻土相关的冻融灾害及工程病害问题。在全球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增强的背景下,泛北极多年冻土主要呈现地温升高、活动层厚度增加趋势,且低温多年冻土地温升高更加明显,20世纪70年代以来年平均地温(MAGT)升温最高可达3℃;自北向南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加,且增厚趋势趋于明显,在俄蒙边境地区活动层厚度增速为3~5 cm·年-1。多年冻土退化诱发系列与热喀斯特过程相关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热喀斯特滑坡与热喀斯特湖,且灾害数量急剧增加,如加拿大Banks Island地区1984~2015年热喀斯特滑坡数量增加了约60倍。在多年冻土退化、热稳定性降低的背景下,泛北极铁路、公路和管道等重大线性工程出现了沉陷、裂缝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病害,整体上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病害率大于30%。热融灾害及工程病害的发育均与气候及岩土、冻土条件相关,但工程病害还与工程运营期限、工程结构形式密切关联。对比泛北极道路、管道等线性工程状况及其与工程结构的关系,以及病害特征和防治措施效果,表明基于保护冻土的"主动冷却"设计原则依然是多年冻土区工程设计的主导思想。
何宽[9](2021)在《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季节性冻土路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季节冻土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53.5%,其研究对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广泛而重要的影响。位于季节冻土区的公路路基因经受周期性冻融循环作用,路基经常发生冻胀和翻浆破坏,对地区交通运输和经济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针对季节冻土区公路路基的冻害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能同时满足保温隔热、力学承载、抗冻、工程经济性的气泡混合轻质土(FCB)保温隔热路基设计方法。在路基中设置气泡混合轻质土保温隔热层,一方面能满足路基承载能力,起到路基填筑功能,另一方面起到保温隔热的功能,有效的治理路基的冻胀翻浆等病害,起到双功能层的作用。本文采用导热系数测定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测定试验、冻融循环试验等室内试验及有限元理论分析等方法对气泡混合轻质土保温隔热路基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从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材料性能研究、保温隔热路基的设计理论研究、季节冻土区典型路基设计研究三个层面逐层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做为热工材料,气泡混合轻质土导热系数小、热阻大,是很好的保温隔热材料,W6~W10容重等级的气泡混合轻质土导热系数为0.140~0.284W/(m·℃),达到相同保温隔热效果时,气泡混合轻质土保温隔热层必要厚度仅为其他路基填料层厚度的1/9~1/2,有着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2)做为季节冻土区路基填料使用时,W6~W10容重等级的气泡混合轻质土抗压强度为1.38~4.62MPa,满足路基填筑强度及路用性能要求;经防水处理后,15个冻融循环周期后强度损失率较小,损失率为24.4%~12.9%,满足抗冻性设计。(3)同时考虑满足路基承载力、保温隔热性、抗冻性、工程经济性时:重冻土区冻胀最严重地区(大兴安岭市)推荐选用容重等级为W7的气泡混合轻质土保温隔热层,最佳厚度为140cm,有效治理一平方米的路面造价是327元;中冻土区冻胀最严重地区(乌鲁木齐市)推荐选用容重等级为W6的气泡混合轻质土保温隔热层,最佳厚度为100cm,有效治理一平方米的路面造价是206元。(4)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保温隔热路基,符合环境友好型的设计理念,可有效减小施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周界[10](2021)在《田间混施竹炭与EM菌液对穿心莲连作障碍缓解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穿心莲药材为爵床科Acanthaceae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为多种中药复方和中成药的原料药材,近年来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但连作障碍问题对穿心莲药材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为揭示穿心莲连作障碍成因及连作障碍缓解调控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对连作组(连作5年穿心莲的根际土壤)和对照组(连作5年穿心莲周边相同土质的未耕作自然土壤)样品进行测序分析,比较2组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研究穿心莲连作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种群结构的影响;采用穿心莲2年连作地进行田间试验,设置连作处理(不施用竹炭和EM菌)、单施竹炭、单施EM菌及混施竹炭与EM菌四个处理组,研究连作条件下混施竹炭和EM菌对穿心莲根际土壤微生态和土壤细菌种群结构,穿心莲农艺性状、叶片氮代谢酶活性、结实期种子质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探究田间混施竹炭和EM菌对穿心莲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对照组相比,穿心莲5年连作后土壤细菌chao1指数和observed_species指数显着降低(P<0.05),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也均降低,但差异不显着。主坐标(PCo A)分析及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穿心莲5年连作显着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P<0.05)。在门水平上,连作组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分别显着增加了21.97%和46.33%(P<0.05),而Patescibacteria较对照组显着减少了68.99%(P<0.05);在属水平上,连作组土壤中有益生防细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Haliangium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分别显着减少了78.40%和54.55%(P<0.05),而植物病原细菌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显着增加了804.17%(P<0.05)。2、连作条件下竹炭、EM菌单施及两者混施处理较连作处理均显着促进了穿心莲地下部分干重、地上部分干重、根冠比、株高、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6种生长指标水平,其中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对株高和地上部干重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较连作处理分别增加了21.65%和47.03%(P<0.05)。竹炭、EM菌单施及两者混施处理在穿心莲不同生长时期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叶片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且从整体来看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较两者单施处理更有效地提高了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在穿心莲采收期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较连作处理分别提高了162.50%和37.94%(P<0.05)。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较两者单施处理更有效地提高了穿心莲结实期种子质量,其中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较连作处理分别提高了4.37%、15.39%、55.37%和35.51%(P<0.05)。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则较竹炭与EM菌单施处理更有效地提高了采收期穿心莲地上部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及两种内酯总含量,这三种指标较连作处理分别提高了73.35%、62.01%和69.75%(P<0.05)。3、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土壤p H值、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较连作处理分别提高了3.23%、67.77%和42.74%(P<0.05)。连作条件下在穿心莲采收期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对土壤细菌数量无显着性影响(P>0.05),而土壤真菌数量较连作处理减少了33.07%(P<0.05),土壤放线菌数量较连作处理增加了36.45%(P<0.05)。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总体上较竹炭与EM菌单施处理更有效地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在穿心莲采收期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较连作处理分别提高了12.98%、21.78%和39.60%(P<0.05)。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则较竹炭与EM菌单施处理更有效地降低了土壤复合态酚酸和水溶性酚酸的含量,这两类酚酸含量较连作处理分别降低了20.46%和77.98%(P<0.05)。4、连作条件下竹炭、EM菌单施及两者混施处理较连作处理均提高了ace指数、chao1指数、observed_otus指数和shannon指数,但没有显着性差异。在门水平上,与连作处理相比,竹炭、EM菌单施及两者混施处理均减少了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相对丰度前20的细菌属中,与连作处理相比,单施竹炭处理增加了有益菌假节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的相对丰度,单施EM菌处理则增加了有益菌鞘脂菌属Sphingob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假节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连作处理相比,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虽然没有增加主要细菌门和属的相对丰度,但LEf Se分析表明,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富集了亚硝化单胞菌科Nitrosomonadaceae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等有益菌。综上所述,穿心莲连作使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降低,群落结构改变,打破了原有的微生态平衡,而施用竹炭和EM菌后则促进了“真菌型”土壤向“细菌型”土壤转变,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减少了土壤酚酸的积累,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增加了有益菌的数量,改善了土壤细菌种群结构,提高了穿心莲叶片氮代谢酶活性,提高了结实期种子质量,提高了穿心莲的产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穿心莲连作障碍。
二、加拿大森林病害的影响及其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拿大森林病害的影响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5)山核桃基腐病病原鉴定、分子检测及抑菌物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山核桃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
1.1 山核桃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
1.1.1 山核桃干腐病 |
1.1.2 山核桃干枯病 |
1.1.3 山核桃果实黑斑病 |
1.2 山核桃虫害及其防治 |
1.2.1 食叶害虫 |
1.2.2 枝干害虫 |
1.2.3 花蕾害虫 |
1.2.4 根部害虫 |
1.3 山核桃基腐病 |
2 植物基腐病及发病规律研究进展 |
2.1 植物基腐病症状 |
2.2 植物基腐病病原 |
2.2.1 镰刀菌 |
2.2.2 丝核菌 |
2.2.3 疫霉 |
3 樟疫霉及其致病性研究进展 |
3.1 樟疫霉生物学特征 |
3.1.1 樟疫霉分类地位 |
3.1.2 樟疫霉形态特征 |
3.2 樟疫霉的侵染过程 |
3.3 樟疫霉分布状况 |
3.4 樟疫霉寄主范围及危害 |
3.4.1 寄主范围 |
3.3.2 樟疫霉的危害 |
3.5 樟疫霉引起的林木病害的防治措施 |
3.5.1 化学防治 |
3.5.2 生物防治 |
4 樟疫霉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
4.1 传统的病原物分离及检测 |
4.2 基于特异性抗性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
4.3 基于特定引物的PCR检测方法 |
4.4 恒温核酸扩增技术 |
4.4.1 LAMP技术原理 |
4.4.2 LAMP技术的优缺点 |
4.4.3 LAMP技术的应用 |
5 研究意义与目的 |
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核桃基腐病林间调查及病原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培养基 |
1.3 试验仪器设备 |
1.4 研究方法 |
1.4.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1.4.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1.4.3 病原菌ITS和 COI序列扩增 |
1.4.4 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安山核桃基腐病病害发生情况 |
2.2 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检测 |
2.3 病原菌分子鉴定 |
3 小结 |
第三章 樟疫霉P.cinnamomi 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 |
1.2 供试菌株 |
1.3 LAMP检测 |
1.3.1 LAMP引物 |
1.3.2 引物特异性检验 |
1.3.3 引物灵敏度测定 |
1.3.4 引物在林间样品中的应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引物特异性检测 |
2.2 引物灵敏性检测 |
2.3 林间样品中樟疫霉的特异性检测 |
3 小结 |
第四章 樟疫霉生防微生物及防治药剂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所需菌株 |
1.1.2 试验所需药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拮抗菌株的筛选 |
1.2.2 室内毒力的定性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木霉的筛选结果 |
2.2 拮抗细菌的筛选结果 |
2.3 不同杀菌剂对P.cinnamomi ST402 的抑制效果 |
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山核桃基腐病病原物的确定 |
1.2 快速检测技术 |
1.3 山核桃基腐病的防治技术 |
2 总结 |
3 创新点 |
4 下一步工作展望 |
4.1 防治技术的林间试验 |
4.2 樟疫霉LAMP检测技术优化 |
4.3 全基因组分析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基于生物肥料的根际微生物结构重建对西洋参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西洋参栽培现状 |
1.1 根类病害爆发严重 |
1.2 连作障碍影响西洋参栽培 |
1.3 农药高频使用,威胁用药安全 |
2. 有益微生物与土壤肥力和药用植物生长 |
2.1 微生物与土壤肥力 |
2.2 根际微生物与药用植物生长 |
2.3 内生菌与药用植物生长 |
3. 生物肥料与药用植物栽培 |
3.1 生物肥料在药用植物栽培方面的应用 |
3.2 生物肥料在降解农药残留方面的应用 |
4. 复合生物肥料的主要类型 |
4.1 以芽孢杆菌为主的生物肥料 |
4.2 微藻生物肥料 |
4.3 植物酵素生物肥料 |
4.4 生物肥料在生态栽培中的现实意义 |
5. 根际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
6.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生物肥料对西洋参品质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1.2 实验设计 |
1.3 DNA提取和PCR扩增 |
1.4 Illumina文库构建和测序 |
1.5 测序数据处理 |
1.6 产量与健康状况的统计 |
1.7 人参皂苷含量的检测 |
1.8 As、Cd和Pb含量的检测 |
1.9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生物肥料对西洋参产量、健康状况的影响 |
2.2 生物肥料对西洋参中As、Cd和Pb含量的影响 |
2.3 生物肥料对西洋参中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
2.4 生物肥料对西洋参根际土壤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
2.5 LEfSe分析 |
3. 讨论 |
3.1 生物肥料影响西洋参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 |
3.2 生物肥料提高西洋参的产量 |
3.3 生物肥料降低药材中As含量 |
3.4 生物肥料促进人参皂苷Rbl和Re的积累 |
4. 小结 |
第三章 生物肥料对连作西洋参根际微生物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1.2 实验设计 |
1.3 DNA提取和PCR扩增和测序 |
1.4 Illumina文库构建和测序 |
1.5 测序数据处理 |
1.6 产量与健康状况的统计 |
1.7 人参皂苷含量的检测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生物肥料对西洋参根际土壤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
2.2 LEfSE分析 |
2.3 生物肥料对西洋参产量、健康状况和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连作降低了植物生长促进微生物的相对丰度 |
3.2 生物肥料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积累 |
3.3 生物肥料提高西洋参的产量 |
4.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肥料降低西洋参中五氯硝基苯的含量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1.2 实验设计 |
1.3 DNA提取和PCR扩增 |
1.4 Illumina文库构建和测序 |
1.5 测序数据处理 |
1.6 五氯硝基苯含量的检测 |
1.7 人参皂苷含量的检测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生物肥料对西洋参根际土壤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
2.2 LEfSe分析 |
2.3 生物肥料对西洋参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生物肥料提高与污染物降解相关的微生物相对丰度 |
3.2 生物肥料改善西洋参的品质 |
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青藏高原东缘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特征及其适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 |
1.1.1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重要性 |
1.1.2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退化现状 |
1.2 黄花棘豆研究现状 |
1.2.1 黄花棘豆概述 |
1.2.2 黄花棘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点 |
1.3 微生物技术革新下毒草的新应用 |
1.3.1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3.2 分子生态网络模型 |
1.4 关键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花棘豆生长区植被和土壤特征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地概况 |
2.1.2 样地设置及样品采集 |
2.1.3 黄花棘豆营养成分测定 |
2.1.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黄花棘豆生长区草地植被特征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
2.2.2 黄花棘豆营养成分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
2.2.3 黄花棘豆生长区草地土壤理化特征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
2.2.4 黄花棘豆生长区草地植被特征、营养成分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黄花棘豆生长区草地植被特征 |
2.3.2 黄花棘豆营养成分特征 |
2.3.3 黄花棘豆生长区土壤理化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组成特征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地概况 |
3.1.2 样地设置及样品采集 |
3.1.3 植物样品DNA的提取、PCR扩增和纯化 |
3.1.4 建库、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流程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分布特征 |
3.2.2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 |
3.2.3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beta多样性 |
3.2.4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特征 |
3.3 讨论 |
3.3.1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对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 |
3.3.2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对种群扩张的响应 |
3.4 小结 |
第四章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地概况 |
4.1.2 样地设置及样品采集 |
4.1.3 植物样品DNA的提取、PCR扩增和纯化 |
4.1.4 建库、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流程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
4.2.2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物种分析 |
4.2.3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对不同生境的响应 |
4.3.2 环境因子与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异质性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功能特征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地概况 |
5.1.2 样地设置及样品采集 |
5.1.3 植物样品DNA的提取、PCR扩增和纯化 |
5.1.4 建库、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流程 |
5.1.5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功能注释 |
5.2.2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功能相对丰度聚类分析 |
5.2.3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功能注释PCA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交互作用对生境变化的响应机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样地概况 |
6.1.2 样地设置及样品采集 |
6.1.3 分子生态学网络模型的构建和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生境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生态网络模型拓扑属性分析 |
6.2.2 不同生境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生态网络模型的模块和关键节点 |
6.2.3 微生物网络拓扑学特征与环境因子相关参数的关系 |
6.3 讨论 |
6.3.1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分子生态网络模型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
6.3.2 生境变化下土壤-植物-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模型适应机制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泛北极多年冻土及重大线性工程稳定性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多年冻土现状及变化 |
2 多年冻土退化的灾害效应 |
3 多年冻土退化的工程病害效应 |
4 重大线性工程状况及工程措施评价 |
4.1 铁路工程 |
4.2 公路工程 |
4.3 管道工程 |
4.4 工程应对原则与建议 |
5 结 语 |
(9)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季节性冻土路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季节冻土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季冻区路基主要冻害研究现状 |
1.3.2 季冻区路基冻害防治措施研究现状 |
1.3.3 气泡混合轻质土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3 技术线路 |
第二章 气泡混合轻质土材料性能研究 |
2.1 气泡混合轻质土概述 |
2.1.1 气泡混合轻质土材料特性 |
2.1.2 气泡混合轻质土工程应用特性 |
2.2 气泡混合轻质土制备 |
2.2.1 原材料 |
2.2.2 配合比及表观密度 |
2.2.3 吸水率及孔隙率 |
2.3 气泡混合轻质土性能测试试验方法 |
2.3.1 导热系数试验 |
2.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3 冻融循环试验 |
2.4 气泡混合轻质土性能分析 |
2.4.1 热工性能分析 |
2.4.2 路用性能分析 |
2.4.3 抗冻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保温隔热路基设计理论研究 |
3.1 路基热量传递理论 |
3.1.1 地面温度传播理论 |
3.1.2 热传导物理方程理论 |
3.1.3 有限元方程计算理论 |
3.2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1 保温隔热路基结构设计 |
3.2.2 保温隔热层本构模型建立 |
3.2.3 计算参数及边界条件 |
3.3 保温隔热路基温度场的影响因素研究 |
3.3.1 试验方案设计 |
3.3.2 不同厚度对路基温度场的影响探究 |
3.3.3 不同密度对路基温度场的影响探究 |
3.3.4 不同气候条件对路基温度场的影响探究 |
3.4 热力耦合下沉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季冻区典型路基设计研究 |
4.1 季冻区典型气候特征研究 |
4.2 季冻区典型保温隔热路基结构设计 |
4.2.1 重冻土区保温隔热路基结构设计 |
4.2.2 中冻土区保温隔热路基结构设计 |
4.3 季冻区典型路基保温隔热层最佳厚度设计 |
4.3.1 最佳厚度设计法 |
4.3.2 自立稳定性厚度分析 |
4.3.3 保温隔热性厚度分析 |
4.4 典型季冻区保温隔热路基稳定性验算 |
4.4.1 保温隔热路基稳定性验算方法 |
4.4.2 保温隔热路基稳定性分析 |
4.5 典型季冻区保温隔热路基经济成本性研究 |
4.5.1 气泡混合轻质土材料成本分析 |
4.5.2 典型冻土区保温隔热路基经济成本分析 |
4.6 环境评价及社会效益分析 |
4.6.1 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
4.6.2 社会效益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田间混施竹炭与EM菌液对穿心莲连作障碍缓解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连作障碍的成因 |
1.1.1 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
1.1.2 化感自毒作用 |
1.1.3 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 |
1.2 连作障碍的缓解措施 |
1.2.1 合理施肥 |
1.2.2 合理轮作与间作 |
1.2.3 施用土壤改良剂 |
1.2.4 施用微生物菌剂 |
1.3 生物炭在缓解连作障碍中的应用概况 |
1.4 EM菌在缓解连作障碍中的应用概况 |
1.5 穿心莲连作障碍的研究概况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
1.7 本研究的创新性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穿心莲连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2 仪器与试剂 |
2.1.3 细菌多样性测定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穿心莲连作处理对土壤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 |
2.2.2 穿心莲连作处理对土壤细菌β多样性的影响 |
2.2.3 穿心莲连作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丰度的影响 |
2.3 讨论与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作条件下田间混施竹炭与EM菌对穿心莲生长、氮代谢酶活性及种子质量的影响 |
3.1 试验设计、仪器材料与方法 |
3.1.1 前期筛选与试验设计 |
3.1.1.1 竹炭与EM菌最佳混施比例的筛选 |
3.1.1.2 试验设计 |
3.1.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1.3.1 穿心莲农艺性状的测定 |
3.1.3.2 穿心莲叶片氮代谢酶活性的测定 |
3.1.3.3 穿心莲种子质量的测定 |
3.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2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叶片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谷氨酸合成酶及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3.3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结实期种子质量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作条件下田间混施竹炭与EM菌对穿心莲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4.1 试验设计、仪器试剂和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方法学考察 |
4.2.1.1 专属性试验 |
4.2.1.2 线性关系考察 |
4.2.1.3 精密度试验 |
4.2.1.4 稳定性试验 |
4.2.1.5 重复性试验 |
4.2.1.6 加样回收率试验 |
4.2.2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连作条件下田间混施竹炭与EM菌对穿心莲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
5.1 试验设计、仪器试剂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5.1.3 试验方法 |
5.1.3.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5.1.3.2 穿心莲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5.1.3.3 穿心莲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测定 |
5.1.3.4 穿心莲根际土壤酶活性测定 |
5.1.3.5 穿心莲根际土壤中酚酸含量的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2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5.2.3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2.4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根际土壤酚酸含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连作条件下田间混施竹炭与EM菌对穿心莲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6.1 试验设计、仪器试剂与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1.3 试验方法 |
6.1.3.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6.1.3.2 DNA抽提和PCR扩增 |
6.1.3.3 Illumina Miseq测序 |
6.1.3.4 原始数据质控处理 |
6.1.3.5 项目分析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根际土壤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 |
6.2.2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穿心莲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6.2.3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穿心莲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间差异分析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结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加拿大森林病害的影响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平台遥感松材线虫病害监测方法[D]. 秦军. 安徽大学, 2021
- [2]基于ArcGIS对壳囊孢属(Cytospora spp.)真菌在新疆的分布特征研究[D]. 何婷.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3]芒果炭疽病菌生物学和侵染特性研究[D]. 舒娟. 长江大学, 2021
- [4]近代科普期刊中的启蒙与国民现代性改造 ——以《自然界》为例[D]. 郭子璇.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
- [5]山核桃基腐病病原鉴定、分子检测及抑菌物筛选[D]. 童小青.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6]基于生物肥料的根际微生物结构重建对西洋参生长及品质的影响[D]. 曹佩.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7]青藏高原东缘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特征及其适应机制[D]. 姜哲浩.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8]泛北极多年冻土及重大线性工程稳定性状况[J]. 牛富俊,程国栋,石亚亚,尹国安,罗京.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1(03)
- [9]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季节性冻土路基中的应用研究[D]. 何宽.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10]田间混施竹炭与EM菌液对穿心莲连作障碍缓解作用的研究[D]. 周界. 广东药科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