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方干旱地区生态建设的先锋植物——羊柴(论文文献综述)
侯力峰[1](2020)在《三种荒漠植物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和耐盐性研究》文中指出荒漠土壤盐渍化限制植物生长,造成土壤退化,促进荒漠地区植被和生态系统恢复势在必行。微生物联合植物修复技术已被证明是一个经济有效的生物修复途径。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是定居在植物根系的一群子囊菌,能够改善宿主植物营养状况,提高植物胁迫耐受性。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羊柴(Hedysarum laeve)是毛乌素沙地典型先锋植物,常被用于荒漠植被恢复。本研究以DSE与植物共生关系为切入点,系统研究三种荒漠植物根系DSE真菌生态分布及物种多样性,阐明植物种类、土壤深度和环境因子对DSE真菌分布的影响。同时,探究荒漠植物典型DSE真菌及人工接种DSE真菌后宿主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揭示DSE真菌自身及诱导植物耐盐的机制。研究结果不仅能够帮助理解荒漠环境不同植物-DSE互作机制及共生体在适应盐胁迫引起的生理性干旱的作用机制,而且能够获得更多的有益DSE真菌资源并发掘荒漠环境DSE真菌生态功能,为充分利用DSE真菌促进荒漠植被恢复提供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沙鞭、油蒿和羊柴根系均能被DSE真菌侵染,菌丝是主要的定殖结构。不同植物DSE定殖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沙鞭、油蒿和羊柴平均总定殖率分别为79.66%、82.35%和70.45%。沙鞭和羊柴最大平均定殖率出现在10-20 cm土层,而油蒿最大平均定殖率出现在30-40 cm土层。三种植物DSE最大定殖率均出现在2016年。2.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植物种类和土壤深度显着影响DSE真菌分布。植物种类解释了DSE分布变异的47%,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DSE菌丝定殖率与全氮(TN)显着正相关,与C:N比显着负相关;微菌核定殖率与有机碳(SOC)显着正相关;总定殖率与全氮(TN)和全磷(TP)显着正相关,与C:N比显着负相关。3.本研究中共分离得到DSE真菌13属17种,即Leptosphaeria sp.、Phoma radicina、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Bipolaris zeae、Humicola sp.、Fusarium tricinctum、Alternaria chlamydosporigena、Darksidea delta、Phialophora mustea、Alternaria alternata、Bipolaris sorokiniana、Curvularia spicifera、Periconia macrospinosa、Paraphoma radicina、Paraphoma pye、Setophoma terrestris、Microdochium bolleyi,其中5种产孢。Phoma radicina和Bipolaris zeae为荒漠环境中首次报道的DSE菌种。4.DSE真菌群落组成表现出宿主植物和土层深度偏好性。三种植物间DSE真菌总分离率分别为沙鞭(18.7%)>羊柴(14.3%)>油蒿(12.2%)。DSE真菌分离率在浅土层(0-30 cm)显着高于深土层(30-50 cm)。P.chrysanthemicola为沙鞭和油蒿优势种,Paraphoma radicina为羊柴优势种。Phoma radicina为沙鞭和羊柴共有种。Bipolaris zeae为羊柴独有种。P.macrospinosa为油蒿独有种。P.pye和M.bolleyi为沙鞭独有种。5.DSE真菌群落及多样性指数与植物种类、土壤深度及土壤因子存在显着相关。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M.bolleyi、A.alternata、Leptosphaeria sp.和A.chlamydosporigena与SOC、TN和TP正相关。C.spicifera与pH正相关。S.terrestris和F.tricinctum受脲酶(U)活性的积极影响。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积极影响Humicola sp.、B.sorokiniana和P.mustea,而对D.delta的出现频率存在消极影响。6.DSE真菌盐耐受性研究发现,荒漠植物DSE表现出较高的耐盐性,与其在胁迫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SH)、可溶性蛋白、多糖和黑色素含量增加有关。随NaCl浓度升高,菌落颜色逐渐加深,菌丝隔间距变短,分生孢子数减少,形成厚垣孢子状结构。7.分离的5种DSE真菌在NaCl胁迫下能成功定殖油蒿根组织,并促进油蒿生长和生物量,缓解NaCl胁迫的不利影响,但这种有益作用随NaCl浓度增加而降低,并与DSE种类和NaCl浓度有关。在0.1%NaCl浓度,接种A.chlamydosporigena显着提高油蒿根系生长和生物量,接种P.radicina提高地上生物量,接种P.chrysanthemicola促进根系生长及地下生物量。0.2%NaCl浓度仅接种A.chlamydosporigena提高油蒿株高。0.3%NaCl浓度,接种C.spicifera、P.chrysanthemicola和P.radicina显着提高油蒿地下生物量,仅C.spicifera和P.chrysanthemicola显着促进根系生长,而接种A.chlamydosporigena有利于株高。8.接种DSE真菌在盐胁迫下显着影响植物SOD活性及GSH、可溶性蛋白、生长素、叶绿素及Na+和K+含量。在0.1%和0.2%NaCl浓度,多数DSE真菌显着提高油蒿SOD活性;0.3%NaCl浓度,仅接种P.radicina和B.sorokiniana后SOD活性显着提高。GSH含量显着增加主要出现在A.chlamydosporigena(0.2%,0.3%)、P.chrysanthemicola(0.1%)、P.radicina(0.2%)、C.spicifera(0.2%)和B.sorokiniana(0.1%,0.2%,0.3%)处理下。P.radicina在NaCl胁迫下均显着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而接种C.spicifera和B.sorokiniana分别在0.1%和0.3%NaCl浓度下显着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接种P.chrysanthemicola、P.radicina和B.sorokiniana在0.1%,0.2%,0.3%NaCl浓度下均显着提高生长素含量,叶绿素含量的显着增加仅在接种P.chrysanthemicola的0.3%NaCl浓度。随NaCl浓度增加,油蒿地上Na+含量呈现增加趋势。接种DSE真菌在多数NaCl浓度均降低根系Na+,K+含量和Na+/K+比。9.接种DSE真菌能够影响土壤营养状况及土壤酶活性,并促进宿主植物养分吸收。其中部分DSE真菌接种显着降低土壤有机碳和速效磷含量以及脲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旭日[2](2020)在《毛乌素沙地柳湾林群落特征及其动态演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毛乌素沙地柳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应用数量生态学、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等方法分析,揭示了柳湾林植物区系特征、群落类型特征、群落动态演替机制。为毛乌素丘间地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毛乌素沙地柳湾林植物区系特征(1)经调查,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26个种(含种下单位),隶属于84个属,34个科;其中禾本科Gramineae所含物种数最多,其次为菊科Compositae、豆科Leguminosae,三个科共占该地区植物总数的42.4%;在属级水平上,蒿属Artemisia L.含种数最多,其次为苔草属Carex L.和灯芯草属Juncus L.。(2)植物生活型谱中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57.2%;一、二年生草本次之,占33.9%;灌木和半灌木分别为7.3%、1.6%。水分生态类型谱中以中生植物为主,占58.9%,其次为旱生植物,占22.6%,第三为湿生植物,占16.9%,占比例最小的是水生植物,占1.6%。(3)植物区系地理组成以温带成分为主,占64.1%,其次为东亚成分和世界成分,各占13.6%,位居第三的是古地中海成分,仅占8.7%。2.毛乌素沙地柳湾林群落类型按照群落-外貌分类原则,将柳湾林划分为10个群系、27个群丛组、94个群丛,其中分布在丘间地上的有38个群丛,分布在沙丘上的有56个群丛。这充分体现了柳湾林群落类型的复杂、多样,同时也反映出柳湾林系统中沙丘坡面与丘间地生境的差异性。3.柳湾林丘间地群落动态演替(1)毛乌素柳湾林丘间地群落演替经历了定居、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主要特征为:(1)种子定居条件的选择和先锋群居特征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早春先叶开花、种子成熟期及散播期早于乌柳(Salix cheilophila),种子小而轻,较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种子易于风力和水力进行传播,另外,其种子无休眠特性,且结实量高,在适宜生境中发芽率高且萌发时间短,这些生物、生态学特性是北沙柳成为柳湾林群落先锋物种的基本条件。北沙柳种子定居主要选择淡水或微碱性湖泊水陆交界处湿润裸沙地带。土壤质地粗糙,粗细砂比8:5,其土壤饱和电导率(EC)变化在29-40μs/cm之间,pH值变化在8.7-9.0之间,土壤碳氮比(C/N)变化在6.2-8.6之间。先锋群居除建群种北沙柳外,亚优势种和伴生种以中生、湿生的杂类草、莎草类及灯芯草类植物为主,无旱生植物。(2)群落发展期与定居期群落比较,北沙柳高度、丛幅明显增加,密度、盖度降低,草本层片仍以中生、湿生的杂类草、莎草类及灯芯草类植物为主,无旱生植物;土壤质地由粗变细,粗细砂比3:2,其表层土壤含水量、EC、C/N逐渐增加。(3)群落成熟期群落盖度、高度明显增加,灌木层片中乌柳、沙棘数量明显增加,局部可成为优势种,林下草本层以旱生、中生的轴根型杂类草、根茎型禾草为主;土壤质地进一步变细,粗细砂比1:2,其表层土壤含水量、EC、pH值、C/N进一步增加。(4)群落衰退期群落盖度、高度明显降低,灌木层片以乌柳为主,北沙柳、沙棘数量降低,林下草本层以旱生、中生的轴根型杂类草、根茎型禾草为主,旱生植物明显增加,也出现耐盐植物,如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鹤甫碱茅(Puccinellia hauptiana)、海韭菜(Triglochin maritima)等;群落生境向两个极端方向发展,即沙化和盐沼化。(2)在沙丘复合生态系统中柳湾林群落维持机制及与相邻群落的关系(1)柳湾林群落维持机制随着丘间地群落的发展,因水位降低而被移动沙丘吞噬,在老的迎风坡底部形成新的风蚀坑和湿润的环境,形成新的柳湾林定居环境并重新开始循环演替,而老的柳湾林丘间地群落随着沙丘的移动,逐渐成为背风坡上的主要建群种,在相对干燥的沙生环境,原来丘间地的湿生草本和多年生、中生草本逐渐被多年生、旱生草本或一年生草本替代成为背风坡林下主要草本;而原来背风坡上的群落成为新的迎风坡植物群落,由于迎风坡土壤硬度大且更加干燥,植被更加稀疏。柳湾林丘间地衰退期群落,由于沙丘流动性变小,丘间地由于降水的汇集,导致被盐化草甸或沼泽替代,但随着沙丘的活化,最终仍然会被风沙吞噬,形成新的柳湾林定居条件。(2)不同发育阶段柳湾林与相邻群落的特征比较柳湾林主要发育在通透性较好、相对湿润的沙丘复合生态系统中,土壤质地以粗砂、细砂为主,粉粒在不同发育阶段所占比例均较低,所以初期阶段的群落环境和种类组成特征与中性的歧序翦股颖(Agrostis divaricatissima)、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群落相近;在群落发展的后期,随着土壤细砂、粉粒,盐分等的增加,与一些耐盐、耐旱的如鹤甫碱茅、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黑沙蒿群落在种类组成和生境特征上具有相似性。它们之间随着群落的自身发展、环境变化或外界的干扰在空间分布上可以发生相互替代。4.柳湾林的保护柳湾林是毛乌素沙地特有的生态系统,它的健康发展是毛乌素沙地健康的重要指示,是毛乌素沙地流动沙丘向固定沙丘演变的重要过程。同时,柳湾林的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土壤养分较高于相邻群落,所以其在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维持区域高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红宇,徐文娣,陈国雄[3](2018)在《花棒生理生态研究及其展望》文中认为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h. Et Mey.),又名细枝岩黄耆,沙漠中豆科大灌木,固沙先锋植物,种子可食,嫩枝叶是优良饲草,对沙区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理生态学研究揭示了花棒对沙漠环境的适应性机理,为其固沙造林和引种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近年来,花棒生理生态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在种子萌发方面,探明了果荚对"部分休眠"的物理限制作用、萌发所需环境条件、飞播及育苗的最佳时间;在生长发育发面,揭示了生长发育规律、繁殖策略、根际微生物及根瘤菌的促生作用;在耐逆性方面,发现了耐风蚀沙埋独特的克隆生长构型、C4途径生化亚型、耐旱光合生理及水分关系;在固沙造林方面,根据其生理生态学基础,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合理布局和适宜密度,建立了固沙造林的成功案例。然而,花棒造林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耐盐性不够强、有病虫危害、易烂根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开展相应的生理机制和遗传育种研究,建立种质资源库,培育耐盐抗病虫害品种。花棒生理生态学进一步研究:比较不同沙区花棒的代谢组、转录组、基因组等组学特征,结合地理学和分子遗传学分析,揭示花棒在我国沙漠的进化历程。此外,花棒在沙区畜牧业、城镇园林绿化、食品与食用油等方面的开发利用研究亦具有广阔前景。
王健[4](2017)在《浑善达克沙地3种治理模式植被恢复效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浑善达克沙地的治理对当地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植被恢复是防止其沙地扩张和缓解沙尘暴危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治理模式资料收集和植被恢复效益调查,总结出适合浑善达克沙地不同立地类型的3种植被恢复模式:飞播模式、围封模式和设置生物沙障模式,对各模式下群落植被恢复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沙地面积较为集中,植被盖度约为10%的平缓沙地或退化草场适合进行飞播造林。在飞播9a时群落物种数、平均高度、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总体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8种、200.39cm、81.33%、85.31株/m2和1051g/m2;多年生植物比例在9a时也达到最大值,为57.4%;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大,群落结构复杂,群落稳定性增大。植被盖度在10%~15%的退化沙化草地适合进行围封模式。与对照区相比,群落的物种数、群落平均高度、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在围封12a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9种、125.33cm、72.7%、196.92株/m2和315.24g/m2;多年生植物比例最大值也出现于围封12a,为60.4%;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增大,优势度指数降低。植被盖度在10%以下的流动沙丘及风沙严重、植被稀少地带适合设置生物沙障。在设置沙障6a时,物种数、群落盖度和密度达到最大,分别为22种、53.3%和45株/m2;在10a时群落高度和地上生物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73.37cm和581g/m2;多年生植物比例在6a时达最大,为45.5%;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优势现象较为明显。不同立地类型采取不同恢复措施会取得良好的植被效益。沙区情况复杂,单独运用某一种模式不能很全面的治理,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多种模式搭配使用,可以快速达到较好的植被恢复效果。同时后期的管护对维持植被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陈士超[5](2016)在《土壤复配在采砂迹地植被建植中的调控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干旱半干旱风沙区降水不足,风积沙产业化利用采砂后形成的采砂迹地土壤质地性状极其不良,易漏水漏肥,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含量极其贫乏,这决定了土壤水分和贫乏的土壤养分是采砂迹地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性因子。本文以毛乌素沙地风积沙采砂迹地为试验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降水、土壤特征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室内模拟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将采砂迹地下覆黄土与迹地风沙土以不同比例复配,研究二者在质地性状和持水保肥性能方面的成土可能性以及新形成复配土的质地性状和持水保肥性能特征,并将配土与施加氮肥(CO (NH2) 2)、植物生长调节剂(PP333)、降水等因素相结合,研究了不同因素及其组合对羊柴光合和抗逆生理的影响,进而提出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土壤水肥有效性发挥的最优复配土配比、最佳因素水平处理组合。(1)采砂迹地0-100cm深度风沙土土壤颗粒有89.69%以上是砂粒,质地为砂土,迹地下覆黄土粉粒和粘粒含量为74.46%,质地为粉壤土,两者在颗粒组成和质地性状上存在互补性。采砂迹地风沙土及迹地下覆黄土pH值均呈碱性反应,有机质、全量氮磷和有效氮磷养分含量水平均极其低下,而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比较丰富。(2)采砂迹地风沙土与迹地下覆黄土复配后,随黄土配比增加,复配土质地类型呈砂土一壤质砂土一砂质壤土一壤土一粉壤土转变,颗粒级配良性化,容重逐渐减小,毛管孔隙度逐渐增大,持水保肥性能逐渐增强;复配土容重、毛管孔隙度、持水性能、保肥性能的空间变异几乎完全受黄土比例控制。(3)配土与控水交互作用下,随复配土中黄土配比提高,羊柴Pn、Tr、Gs、Ci、qP、ETR、Fv/Fm、(?)PSⅡ,POD、SOD、CAT活性以及Chla、Chlb、Chlt含量呈先升后降变化;WUE、qN、Pro、REC、Chla/Chlb以及MDA含量呈先降后升变化。随灌水水平递增Pn、Tr、Ci、WUE、qP、ETR、Fv/Fm.(?)PSⅡ,POD、SOD、CAT活性以及Chla、Chlt含量呈先升后降变化;Pro、MDA含量与REC呈先降后升变化;qN、Chla/Chlb呈持续升高变化;Chlb呈持续下降变化。配土25%、模拟降水水平为近30年4-9月平均降雨量的50%-75%(155-233mm)时,是对羊柴光合及抗逆生理综合作用最有利的处理组合,可显着提高羊柴的光合作用并提高其抗逆性,同时也最有利于水分有效性发挥。(4)配土与施加氮肥交互作用下,随复配土中黄土配比以及施加氮肥水平提高,羊柴Pn、Tr、Gs、Ci、qP、ETR、Fv/Fm、OPSⅡ、POD、SOD、CAT、Chla、Chlb. Chlt均呈先升后降变化,WUE、qN、Pro、MDA、REC、Chla/Chlb均呈先降后升变化。复配土中黄土比例25%-50%、施加氮肥水平为120kg/hm2时,是对羊柴光合及抗逆生理综合作用最有利的处理组合,可显着提高羊柴的光合作用并提高其抗逆性,同时也最有利于氮肥有效性发挥。(5)配土与PP333交互作用下,随复配土中黄土配比提高以及PP333处理浓度提高,羊柴Pn、Tr、Gs、Ci、qP、ETR、Fv/Fm、φDPSⅡ、POD、SOD、CAT、Chla、 Chlb、Chit均呈先升后降变化,WUE、qN、Chla/Chlb均呈先降后升变化,Pro、MDA、REC呈持续升高变化。配土25%、PP333溶液蘸根处理浓度为50-100mg/L时,是对羊柴光合及抗逆生理综合作用最有利的处理组合,可显着提高羊柴的光合作用并提高其抗逆性,同时也最有利于PP333有效性发挥。(6)在配土、施加氮肥、降水、PP333共同作用下,羊柴光合及抗逆各项生理指标对不同因素的响应变化有较大差异,但以配土和施加氮肥对各项指标产生的作用更为明显;在四因素交互作用下,对羊柴光合及抗逆生理综合作用最有利的因素水平组合分别为:①配土25%、PP333蘸根浓度50mg/L、不施氮肥、近30年4-9月平均降雨量的125%(387.5mm);②配土25%、PP333蘸根浓度100mg/L、施加氮肥360kg/hm2、近30年4-9月平均降雨量的50%(155mm)。
温都日呼[6](2013)在《乌丹蒿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乌丹蒿(Artemisia wudanica Liou et W.Wang)为菊科蒿属半灌木,主要分布于科尔沁沙地西部的内蒙古翁牛特旗及周边地区,生于流动及半固定沙丘上,是固沙的先锋植物。乌丹蒿分布区原本狭小,而近些年很多种群消失,分布呈减少的趋势。本文从乌丹蒿的生长与群落特征、土壤环境、生理特性、化感作用、对沙埋和水分的适应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乌丹蒿的生态适应性及种群衰退的原因,结果如下:(1)所调查的乌丹响水和乌丹布日敦两个乌丹蒿群落的土壤容重、紧实度、土壤含水量和pH值差异均不显着。土壤容重较大(分别为1.61和1.57),反映了沙土的土壤结构较差的特点;不同时期测定的土壤含水量,响水平均在1.64%~3.64%之间,布日敦在1.59%~3.15%之间,反映出乌丹蒿对土壤水分的适宜范围;两群落土壤pH值均为6.82左右,呈弱酸性。对于土壤养分状况,响水土壤有机质(1.283g/kg)显着高于布日敦(0.628g/kg),不过全氮和全磷(0.043g/kg,0.149g/kg)则显着低于布日敦(0.058g/kg,0.256g/kg)。速效养分随季节变化较大,速效氮、磷在生长季前期响水明显高于布日敦,与植被盖度较大,前一年积累较多有关。(2)从乌丹蒿的生长来看,两群落乌丹蒿的高度差别不大,但密度与盖度均是响水的乌丹蒿高于布日敦,并且响水生长的乌丹蒿头状花序更大,茎基部叶、茎中部叶均显着大于布日敦。说明响水的生境更适于乌丹蒿的生长。(3)从群落特征来看,两个样地植物群落组成简单,乌丹响水植物共6科、7属、8种,乌丹布日敦仅有3科、3属、3种,响水植物种类较多,其中乌丹蒿和沙米是两个样地共有种。从数量特征可知,两个样地群落盖度响水(42.33%)明显大于布日敦(23.63%);响水群落密度(6.57株/m2)也显着高于布日敦(0.24株/m2);两个样地间群落高度差别不大,分别为0.71、0.77m。(4)从生理指标来看,乌丹蒿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做出相应的生理性调节。逐步回归表明,生理指标的变化主要受温度,其次受水分的影响。在九月末,因低温影响导致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和MDA积累,SOD活性下降。干旱缺水(2010年6月),也会导致乌丹蒿体内可溶性糖、脯氨酸、游离氨基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两个群落的乌丹蒿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一致,变化幅度则随指标的不同不尽相同,而与飞播植物白沙蒿相比,乌丹蒿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更为灵敏,尤其表现在脯氨酸、游离氨基酸、丙二醛、SOD活性上。(5)以3种飞播植物白沙蒿、柠条锦鸡儿、羊柴和乌丹蒿自身作为供体植物,测定对乌丹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4种植物对乌丹蒿均有一定程度的化感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乌丹蒿的生长,并且抑制作用强度与水浸提液浓度呈正相关,0.1g/mL时较为明显。四种植物之间,在0.1g/mL时,白沙蒿抑制作用最强,羊柴抑制作用最弱。对于不同部位的影响,总的来说叶子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由于飞播植物和乌丹蒿自身的化感作用,特别是对乌丹蒿根生长的明显抑制作用,影响了乌丹蒿对水分的吸收,因而,化感作用可能是乌丹蒿种群出现衰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6)沙埋与水分均显着影响着三种蒿属植物(乌丹蒿、白沙蒿、差不嘎蒿)的幼苗出土。三种植物最适沙埋深度在0.5~1.5cm范围内。萌发出土时适宜水量高于当地种子萌发期的降水量(50mm/月),在本研究供水量范围内,多表现为342mL(100mm/月)时出苗率与出苗速率最高,但乌丹蒿种子却在沙埋0.5cm、1.0cm条件下,257mL(75mm/月)时高于342mL。不过不论是出苗率还是出苗速率,三种植物均在供水量342mL、沙埋1.5cm时达到最高值。协方差分析表明,乌丹蒿幼苗死亡率显着高于白沙蒿和差不嘎蒿(p<0.05),供水量257mL(75mm/月)时这种差异达到极显着,供水较多时,这种差异有降低的趋势。当降水量达到75mm/月时,虽然有利于乌丹蒿种子的萌发,但仍不能满足其幼苗生长的需求,而实际种子萌发期的降水量平均只有50mm/月。降水的缺乏导致乌丹蒿种群更新出现问题,这也是近几年科尔沁沙地乌丹蒿种群出现衰退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张兵[7](2012)在《主要防风固沙植物及其应用价值》文中提出文章综述了11种常见防风固沙植物种的特性,并阐述了其应用价值,以期为沙区防风固沙实际应用提供借鉴。
崔强[8](2012)在《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条件下油蒿群落格局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蒿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最为优良的固沙植物之一,分布在毛乌素沙地的大部分地区。为了更好的推广利用油蒿本身优良的固沙能力,推动我国流沙治理的先进技术,分别在宁夏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的人工混播油蒿群落和天然油蒿群落区研究了油蒿种群结构、空间点格局、空间斑块分化及异质性的关系并分析了其生态学意义。首先,对比分析了油蒿在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阳坡及阴坡几种典型生境条件下灌木层结构特征和草本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半固定沙地中阳坡油蒿群落死亡率比阴坡高,说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油蒿生长阶段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水分而‘不是光照。流动沙地油蒿的死亡率低于固定沙地,这间接的反映出流动及半固定沙地的水分条件要好于固定沙地。油蒿群落分布区型以蒙古一华北区型种类最多;油蒿群落物种的生活型组成中,地面芽植物比较多,没有隐芽植物;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油蒿群落的水分生态类型旱生与中旱生植物占主要地位,油蒿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大多以沙生植物为主。对比分析了四种生境条件下混播油蒿种群和天然油蒿种群的大小结构,结果表明:有人为干扰的混播沙地上油蒿幼小幼苗的比例在四种混播沙地中最大,增长趋势很明显;跟人工混播相比较天然油蒿年龄结构分布均匀,油蒿数量最大,结构最完整。人工混播的油蒿存在着更新困难,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跟天然油嵩群落还存在这一定的差距,人工干扰比如适当放牧能使得人工混播油蒿种群的更新得到一定的改善。运用泊松残差分析方法及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四种生境下的混播油蒿种群的空间格局和天然油蒿种群空间格局,发现空间尺度、植株大小、生境条件及人为干扰等因素与油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密切的关系。油蒿跟羊柴总体上都趋于集群分布,并且油蒿跟羊柴之间为竞争排斥的关系,即使油蒿死后,羊柴也不能在油蒿存活的地方生长发育,两者只有在幼龄期短暂的集聚在一起。油蒿植株之间的龄级差别越大,竞争越激烈,这也是油蒿种群斑块化的一个主要原因。运用地统计学和半方差分析法研究了油蒿种群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相对于人工混播样地,天然油蒿种群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比较强,同时斑块与斑块间隙的分化比较明显。对比不同生境的人工混播油蒿群落,放牧等人为干扰导致油蒿种群空间异质性减弱,斑块化的分布形式被打破,对于油蒿幼苗的更新起到了促进作用。排除人工干扰的影响,人工混播油蒿种群,随着土壤结皮的增加,土壤水分的减少,同样能抑制油蒿种群的的斑块化过程,减低了油蒿种群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关系。人工混播油蒿跟羊柴,最好不要同时混播在一起,混播油蒿群落需要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油蒿种群在半固定沙地易形成集群分布且斑块分化现象明显,在治理流动沙地时应避免将油蒿以低密度的均匀分布形式移栽到流动沙地上,而是将它们栽种成适宜面积和密度的若干斑块,斑块之间留有适当间隙,这样有助于提高油蒿的成活率,并能利用油蒿良好的自然更新能力带动斑块间隙的植被恢复过程。另外,建议一些人工种植并且封育的地区,适当的人为干扰,促进油蒿的更新。研究结果对认识油蒿种群的演替变化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并且对改善毛乌素沙地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流沙治理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刘法[9](2012)在《毛乌素沙地油蒿格局分析及对地表结皮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选取混播的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天然油蒿地设置样方进行调查,应用Ripley’s K函数的双变量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分析:1)飞播条件下油蒿、羊柴和花棒种群的点格局;2)天然样地油蒿的不同生长状态的格局;3)油蒿植株在不同条件下对结皮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固定沙地上的油蒿集聚性强于半固定沙地,这主要是由于固定沙地上的土壤水分较少,集群生长是油蒿为抑制其他种群的繁殖,从而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而采取的方式;而半固定沙地的土壤水分相对充足,油蒿集聚性相对较弱。2、羊柴在半固定沙地上集聚性强于固定沙地,由于固定沙地土壤水分较差,导致羊柴个体相对于半固定沙地有所减少,数量的降低会引起集聚性下降;羊柴还是一种克隆性游击植物,羊柴种群植株间的分株间距一般会很大,羊柴的根系可以伸入地下2m获取水分,这种特性也会导致羊柴在水分条件较差的固定沙地中,为了减少竞争,分株距加大引起集聚性下降。半固定沙地上的羊柴数量明显大于固定沙地,这可能是由于固定沙地有明显的土壤结皮,在降雨量稀少的毛乌素沙地,结皮的大面积出现可以影响到土壤水分的传导,有限的降水在分配上出现变化,根系较深的灌木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土壤水分而衰退。3、花棒在固定沙地与半固定沙地中的都表现为集群分布,可以集中飞播或种植,在半固定沙地上,龄级较小的油蒿与花棒有竞争关系。4、在沙地上飞播种植油蒿将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当油蒿生长将沙地固定使之成为半固定沙地,之后演替为固定沙地,最后完全由自然条件所决定成为自然演替中的油蒿(天然样地)。在天然样地中,自然生长的活油蒿、半死油蒿、死油蒿都呈集群分布;其中活油蒿与半死油蒿龄级相差越大竞争越明显,因此对于油蒿种群来说,龄级较大的油蒿会抑制龄级较小的油蒿生长。5、油蒿植株对结皮厚度有显着影响,油蒿的冠幅越大,附近的结皮也越厚。
张益源[10](2011)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由于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凸显,退耕还林成为当地荒漠化治理的一种主要手段,因此,对沙区退耕还林地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植被格局、植被演替、土壤变化规律以及恢复的过程和机理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样地和样方法对内蒙古鄂尔多斯退耕还林地进行调查,对不同退耕还林年限下退耕地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相似性系数、种群分布格局、生态位进行了计算,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典型对应分析(CCA)、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等方法,对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物种多样性、物种消长及优势度、种群格局变化等进行了分析,对植被演替规律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植被演替机制与进程研究,本文将沙区植被演替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退耕还林6年以内形成的半流动沙丘,退耕地内主要为一年生沙生植被,种群密度相对较小,总盖度一般为30%~45%之间,高度低,种群之间无明显竞争、抗干扰能力差、空间格局分布随机,其特征群落为沙竹+巴锡藜群落等。其植被演替态势是向着正向发展,但是如果受到干扰可能使其停止或者逆向发展。第二阶段为退耕还林6-14年形成的半固定沙丘,退耕地内主要为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混合生长,主要特点为种群密度适中,总盖度一般为60%左右、种群高度较低、空间格局分布均匀、抗干扰能力一般,其特征群落为牛心朴子+乳浆大戟等。其植被演替态势是向着正向发展,是演替快速发展的初期。第三阶段为退耕还林14-18年形成的固定沙丘,退耕地内主要为灌木和多年生植物混合生长,主要特点为种群密度较大、总盖度基本在70%左右、种群高度较高、空间格局分布出现集群分布现象、种群之间的竞争相当明显、抗干扰能力较强,其特征群落为油蒿+羊柴群落等。其植被演替态势是向着逆向发展,是植被演替的消长期。
二、北方干旱地区生态建设的先锋植物——羊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方干旱地区生态建设的先锋植物——羊柴(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荒漠植物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和耐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荒漠土壤盐渍化 |
1.2 植物对盐胁迫响应机制 |
1.3 DSE真菌概述 |
1.4 DSE真菌物种多样性 |
1.5 DSE真菌生态分布 |
1.6 DSE真菌生态功能 |
1.7 DSE真菌耐盐性研究现状 |
1.8 样地概况及目标植物 |
1.9 研究背景及思路 |
1.9.1 研究背景 |
1.9.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9.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植物种类和土壤深度对DSE真菌分布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DSE定殖分析 |
2.1.3 土壤因子分析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DSE定殖结构的形态特征 |
2.2.2 DSE定殖的空间分布 |
2.2.3 土壤因子空间分布 |
2.2.4 土壤因子主成分分析 |
2.2.5 DSE定殖率与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 |
2.2.6 DSE定殖的方差分解分析 |
2.3 讨论 |
2.3.1 植物种类对DSE定殖分布的影响 |
2.3.2 土壤深度对DSE定殖分布的影响 |
2.3.3 土壤因子对DSE定殖分布的影响 |
第三章 荒漠植物DSE真菌物种多样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DSE菌种分离 |
3.1.3 DSE真菌形态鉴定 |
3.1.4 DSE真菌分子鉴定 |
3.1.5 DSE真菌物种多样性 |
3.1.6 土壤因子分析 |
3.1.7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DSE真菌形态特征 |
3.2.2 DSE真菌分子鉴定 |
3.2.3 DSE真菌物种多样性 |
3.2.4 土壤因子空间分布 |
3.2.5 DSE真菌与土壤因子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DSE真菌物种多样性 |
3.3.2 植物种类及土壤深度对DSE群落的影响 |
3.3.3 土壤因子对DSE群落的影响 |
第四章 DSE真菌耐盐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和培养基 |
4.1.2 试验设计 |
4.1.3 NaCl胁迫下DSE真菌SOD活性、GSH和 MDA含量测定 |
4.1.4 NaCl胁迫下DSE真菌可溶性蛋白和多糖含量测定 |
4.1.5 NaCl胁迫下DSE真菌黑色素含量测定 |
4.1.6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NaCl胁迫对DSE真菌形态的影响 |
4.2.2 NaCl胁迫对DSE真菌生物量的影响 |
4.2.3 NaCl胁迫对DSE真菌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
4.2.4 NaCl胁迫对DSE真菌SOD活性、GSH和 MDA含量的影响 |
4.2.5 NaCl胁迫对DSE真菌可溶性蛋白和多糖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NaCl胁迫对DSE真菌生长的影响 |
4.3.2 NaCl胁迫对DSE真菌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五章 盐胁迫下DSE真菌对油蒿生长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菌株 |
5.1.2 供试植物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 |
5.1.5 植物生长形态参数测定 |
5.1.6 DSE定殖分析 |
5.1.7 植物生理指标测定 |
5.1.8 土壤因子分析 |
5.1.9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油蒿根系DSE真菌定殖率 |
5.2.2 DSE真菌对油蒿生物量的影响 |
5.2.3 DSE真菌对油蒿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
5.2.4 DSE真菌对油蒿SOD活性、GSH和 MDA含量的影响 |
5.2.5 DSE真菌对油蒿可溶性蛋白、生长素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2.6 DSE真菌对油蒿Na+和K+含量的影响 |
5.2.7 DSE真菌对土壤因子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DSE真菌对油蒿生长的影响 |
5.3.2 DSE真菌对油蒿根系形态的影响 |
5.3.3 DSE真菌对油蒿生理指标的影响 |
5.3.4 DSE真菌对土壤因子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毛乌素沙地柳湾林群落特征及其动态演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沙丘间地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沙丘间地研究进展 |
1.2.3 柳湾林的研究进展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与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植被与土壤 |
2.2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
2.2.1 群落样地设置及方法 |
2.2.2 地下水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2.3 种子特性测定及萌发、落种实验设计 |
2.2.4 气象数据收集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3.1 计算公式 |
2.3.2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毛乌素沙地柳湾林植物区系特征 |
3.1.1 群落区系的科、属组成统计 |
3.1.2 群落物种的生活型谱 |
3.1.3 群落物种的水分生态类型谱 |
3.1.4 群落物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
3.2 毛乌素沙地柳湾林群落类型及其特征分析 |
3.3 柳湾林丘间地群落的动态演替规律特征 |
3.3.1 柳湾林丘间地群落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征 |
3.3.2 柳湾林丘间地群落与相邻群落的比较 |
3.3.3 柳湾林丘间地群落发展及相邻群落演替系列 |
第四章 讨论 |
4.1 毛乌素沙地柳湾林群落的性质及其分类 |
4.2 柳湾林丘间地群落动态演替过程中群落与土壤环境的相互作用 |
4.3 柳湾林群落动态演替及维持机制 |
4.3.1 群落定居环境的创造和形成 |
4.3.2 影响种子定居的环境条件 |
4.3.3 柳湾林丘间地群落的演替轨迹及影响因素 |
4.3.4 柳湾林生态系统维持机制 |
4.4 柳湾林衰退的诊断指标 |
4.5 柳湾林的保护与利用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1.1 柳湾植物区系特征 |
5.1.2 柳湾林群落类型 |
5.1.3 柳湾林丘间地群落动态演替 |
5.1.4 柳湾林群落维持机制 |
5.1.5 柳湾林的保护 |
5.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毛乌素沙地柳湾林植物名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花棒生理生态研究及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子萌发 |
2 生长发育 |
3 耐逆性 |
4 固沙造林 |
5 展望 |
(4)浑善达克沙地3种治理模式植被恢复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沙漠化防治进展 |
1.3 浑善达克沙地防治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土壤状况 |
2.6 植被状况 |
2.7 社会经济概况 |
2.8 民族文化 |
2.9 生态环境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样地设置 |
3.3 研究方法 |
3.3.1 资料收集 |
3.3.2 野外调查 |
3.4 数据处理 |
4 浑善达克沙地3种典型治理模式及植被恢复效益分析 |
4.1 飞播模式 |
4.1.1 技术方法及措施 |
4.1.2 植被恢复效益分析 |
4.2 围封模式 |
4.2.1 技术方法及措施 |
4.2.2 植被恢复效益分析 |
4.3 生物沙障 |
4.3.1 技术方法及措施 |
4.3.2 植被恢复效益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飞播模式植被恢复效益 |
5.1.2 围封模式植被恢复效益 |
5.1.3 生物沙障模式植被恢复效益 |
5.1.4 三种模式植被恢复效益比较分析 |
5.2 结论 |
6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土壤复配在采砂迹地植被建植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风积沙及其采砂迹地的概念 |
1.1.2 土地复垦的概念 |
1.1.3 风积沙资源化利用现状 |
1.1.4 风积沙开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砂迹地现状 |
1.1.5 风积沙资源化利用为采砂迹地治理带来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
1.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复垦及采砂迹地复垦治理研究现状 |
1.2.2 风沙土改良及复配成土研究现状 |
1.2.3 植物生长发育的施肥调控研究现状 |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与地貌 |
2.1.3 水文与气候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供试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采砂迹地土壤质量定性分析与评价方法 |
2.3.2 复配土物理性状及持水保肥性能测试方法 |
2.3.3 不同处理下栽植羊柴幼苗试验设计及指标测试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采砂迹地土壤质量分析与评价 |
3.1 土壤质地性状 |
3.2 土壤化学性状 |
3.2.1 土壤pH值和有机质 |
3.2.2 土壤氮素 |
3.2.3 土壤磷素 |
3.2.4 土壤钾素 |
3.3 采砂迹地下覆黄土性状 |
3.4 采砂迹地土壤质量评价小结 |
4 土壤复配对采砂迹地土壤性状的改良作用 |
4.1 复配土机械组成与质地性状 |
4.1.1 复配土机械组成 |
4.1.2 复配土颗粒级配特性 |
4.2 复配土容重和毛管孔隙度 |
4.2.1 复配土容重和毛管孔隙度空间分布曲线特征及决定因素 |
4.2.2 复配土容重和毛管孔隙度空间变异特征 |
4.3 复配土持水性能 |
4.3.1 复配土含水率空间曲线特征及决定因素 |
4.3.2 复配土含水率时空变异特征 |
4.4 复配土保肥性能 |
4.4.1 复配土氮素含量空间曲线特征及决定因素 |
4.4.2 复配土氮素含量时空变异特征 |
4.5 复配土性状指标相关性分析 |
4.6 采砂迹地风沙土与迹地下覆黄土复配成土小结 |
5 复配土与降水互作对植物生理的调控 |
5.1 配土与降水互作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 |
5.1.1 配土与降水互作对植物光合指标的影响 |
5.1.2 配土与降水互作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5.2 配土与降水互作对植物抗逆生理的影响 |
5.2.1 配土与降水互作对植物抗氧化酶活性指标的影响 |
5.2.2 配土与降水互作对植物应激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
5.2.3 配土与降水互作对植物叶绿素含量指标的影响 |
5.3 配土与降水互作对植物光合及抗逆生理影响的综合评价 |
5.3.1 配土与降水互作植物光合及抗逆生理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
5.3.2 配土与降水互作植物光合及抗逆生理的TOPSIS法综合评价 |
5.3.3 配土与降水互作植物光合及抗逆生理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
5.4 土壤复配与水分调控小结 |
6 复配土与氮肥互作对植物生理的调控 |
6.1 配土与氮肥互作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 |
6.1.1 配土与氮肥互作对植物光合指标的影响 |
6.1.2 配土与氮肥互作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6.2 配土与氮肥互作对植物抗逆生理的影响 |
6.2.1 配土与氮肥互作对植物抗氧化酶活性指标的影响 |
6.2.2 配土与氮肥互作对植物应激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
6.2.3 配土与氮肥互作对植物叶绿素含量指标的影响 |
6.3 配土与氮肥互作对植物光合及抗逆生理影响的综合评价 |
6.3.1 配土与氮肥交互作用下光合及抗逆生理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
6.3.2 配土与氮肥互作植物光合及抗逆生理的TOPSIS法综合评价 |
6.3.3 配土与氮肥互作植物光合及抗逆生理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
6.4 土壤复配与施肥调控小结 |
7 复配土与植物生长调节剂PP_(333)互作对植物生理的调控 |
7.1 配土与PP_(333)互作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 |
7.1.1 配土与PP_(333)互作对植物光合指标的影响 |
7.1.2 配土与PP_(333)互作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7.2 配土与PP_(333)互作对植物抗逆生理的影响 |
7.2.1 配土与PP_(333)互作对植物抗氧化酶活性指标的影响 |
7.2.2 配土与PP_(333)互作对植物应激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
7.2.3 配土与PP_(333)互作对植物叶绿素含量指标的影响 |
7.3 配土与PP_(333)互作对植物光合及抗逆生理影响的综合评价 |
7.3.1 配土与PP_(333)互作植物光合及抗逆生理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
7.3.2 配土与PP_(333)互作植物光合及抗逆生理的TOPSIS法综合评价 |
7.3.3 配土与PP_(333)互作植物光合及抗逆生理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
7.4 复配土与PP_(333)调控小结 |
8 四因子互作对植物生理的综合调控 |
8.1 四因子互作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 |
8.1.1 四因子互作对植物光合指标的影响 |
8.1.2 四因子互作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8.2 四因子互作对植物抗逆生理的影响 |
8.2.1 对植物抗氧化酶活性指标的影响 |
8.2.2 对植物应激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
8.2.3 对植物叶绿素含量指标的影响 |
8.3 四因子互作对植物光合及抗逆生理影响的综合评价 |
8.3.1 光合及抗逆生理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
8.3.2 光合及抗逆生理的TOPSIS法综合评价 |
8.3.3 光合及抗逆生理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
8.4 四因子交互调控小结 |
9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乌丹蒿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旱生植物生态适应性研究现状 |
1.1.1 旱生植物形态、解剖结构特征研究 |
1.1.1.1 根的适应性 |
1.1.1.2 茎的适应性 |
1.1.1.3 叶的适应性 |
1.1.2 旱生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 |
1.1.2.1 水分生理 |
1.1.2.2 光合与呼吸作用 |
1.1.2.3 渗透调节物质 |
1.1.2.4 抗氧化酶活性与 MDA |
1.1.3 种子萌发对干旱的适应 |
1.2 乌丹蒿研究现状 |
1.2.1 形态解剖特征研究 |
1.2.2 分子与细胞学研究 |
1.2.3 繁殖体与种子萌发的的研究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群落调查研究 |
2.2.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2.2.2.1 土壤样品采集 |
2.2.2.2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
2.2.2.3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
2.2.3 生理指标样品采集与测定 |
2.2.3.1 生理指标样品的采集 |
2.2.3.2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2.4 化感作用的测定 |
2.2.4.1 水浸体液的制备 |
2.2.4.2 供体影响乌丹蒿种子萌发的测定 |
2.2.4.3 供体影响乌丹蒿幼苗生长的测定 |
2.2.4.4 供体影响乌丹蒿的综合评价 |
2.2.5 沙埋与水分的研究 |
2.2.5.1 沙埋梯度的设置 |
2.2.5.2 水分梯度的设置 |
2.2.5.3 测定指标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乌丹蒿分布中心的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
3.1.1 气候因子 |
3.1.2 土壤物理性质 |
3.1.2.1 土壤含水量 |
3.1.2.2 土壤容重 |
3.1.2.3 土壤紧实度 |
3.1.3 土壤化学性质的研究 |
3.1.3.1 土壤 pH |
3.1.3.2 土壤全量养分含量 |
3.1.3.3 土壤速效养分 |
3.1.3.3.1 土壤速效氮 |
3.1.3.3.2 土壤速效磷 |
3.1.4 讨论 |
3.2 乌丹蒿生长与群落特征的研究 |
3.2.1 乌丹蒿形态与生长特征 |
3.2.2 乌丹蒿群落特征 |
3.2.2.1 乌丹蒿群落区系组成分析 |
3.2.2.2 乌丹蒿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
3.2.3 讨论 |
3.3 乌丹蒿生理特性的研究 |
3.3.1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3.3.2 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
3.3.2.1 可溶性糖含量 |
3.3.2.2 脯氨酸含量 |
3.3.2.3 游离氨基酸含量 |
3.3.3 膜脂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
3.3.4 保护酶活性的研究 |
3.3.4.1 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3.3.4.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3.3.5 乌丹蒿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3.6 讨论 |
3.4 不同植物化感作用对乌丹蒿的影响 |
3.4.1 不同供体植物水浸体液对乌丹蒿种子萌发的影响 |
3.4.2 不同供体植物水浸体液对乌丹蒿幼苗生长的影响 |
3.4.3 不同供体植物对乌丹蒿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综合效应 |
3.4.4 讨论 |
3.5 不同沙埋与水分对乌丹蒿的影响 |
3.5.1 供水量和沙埋深度对出苗率的影响 |
3.5.2 供水量和沙埋深度对出苗速率的影响 |
3.5.3 物种、供水量、沙埋对幼苗死亡率的影响 |
3.5.4 讨论 |
3.5.4.1 沙埋深度与三种植物种子出苗率和出苗速率 |
3.5.4.2 供水量与三种植物种子出苗率和出苗速率 |
3.5.4.3 沙埋和水分对三种蒿属植物幼苗死亡率的影响 |
4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主要防风固沙植物及其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防风固沙植物特性介绍 |
1.1 臭柏 |
1.2 沙木蓼 |
1.3 羊柴 |
1.4 菊芋 |
1.5 冰凌仙草 |
1.6 沙打旺 |
1.7 沙拐枣 |
1.8 沙棘 |
1.9 沙柳 |
1.1 0 沙米 (沙蓬) |
1.1 1 金银花 |
2 防风固沙植物应用价值 |
2.1 生态价值 |
2.2 经济价值 |
(8)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条件下油蒿群落格局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我国沙区植被的主要特点 |
1.3 沙区植被恢复重建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1.4 沙漠化地区植被演替规律 |
1.5 油蒿和羊柴生态学研究 |
1.6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研究方法 |
1.6.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6.2 空间分布格局的成因 |
1.6.3 植物种群空间格局分布类型 |
1.6.4 点格局分析 |
1.7 植物间相互作用沿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 |
2 研究区概况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样方调查 |
3.3 技术路线图 |
4 油蒿群落的结构特征 |
4.1 油蒿群落灌木层结构特征 |
4.2 油蒿群落草本层种类组成 |
4.3 小结 |
5 油蒿群落的年龄组成结构 |
5.1 人工混播油蒿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
5.1.1 高度、冠幅面积和体积立方根方差分析 |
5.1.2 混播油蒿群落年龄结构组成 |
5.2 天然油蒿群落的年龄结构分析 |
5.2.1 高度、冠幅及体积立方根方差分析 |
5.2.2 天然油蒿群落的年龄结构图和年龄结构分布表 |
5.2.3 天然油蒿体积立方根、冠幅面积及高度的相关性分析 |
5.3 小结 |
6. 混播样地的点格局分析 |
6.1 阳坡油蒿群落点格局分析 |
6.1.1 三种植物的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分析图 |
6.1.2 单种分布格局 |
6.1.3 阳坡群落种间关联 |
6.2 阴坡油蒿群落点格局分析 |
6.2.1 三种植物的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分析图 |
6.2.2 单种分布格局 |
6.2.3 阴坡群落种间关联 |
6.3 低洼地油蒿混播群落点格局分析 |
6.3.1 三种植物的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分析图 |
6.3.2 单种分布格局 |
6.3.3 群落种间关联 |
6.4 沟谷地油蒿混播群落点格局分析 |
6.4.1 三种植物的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分布图 |
6.4.2 单种分布格局 |
6.4.3 群落种间关联 |
7、天然油蒿样地格局分析 |
7.1 天然油蒿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图 |
7.2 老瓜头样地格局分析 |
7.2.1 单种分布格局 |
7.2.2 群落种间关联 |
7.3 甘草样地格局分析 |
7.3.1 单种分布格局 |
7.3.2 群落种间关联 |
8、油蒿种群的空间异质性 |
8.1 不同生境下的油蒿冠幅空间自相关性与半方差分析 |
8.2 不同生境条件油蒿下体积的立方根的空间自相关性 |
8.3 不同生境条件下羊柴体积立方根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毛乌素沙地油蒿格局分析及对地表结皮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荒漠化防治植被恢复研究状况 |
1.3 毛乌素沙地固沙植被恢复重建中存在的问题 |
1.3.1 毛乌素沙地人工固沙植物种的选择及配置 |
1.4 油蒿生态学研究进展 |
1.4.1 油蒿对沙地生境的适应性 |
1.4.1.1 油蒿的形态特征与适应性 |
1.4.1.2 生理特征的适应性 |
1.4.1.3 繁殖特性的适应性 |
1.4.2 油蒿群落对沙地生境的生态作用及经济价值 |
1.4.2.1 促进土壤发育 |
1.4.2.2 生态水文作用 |
1.4.2.3 经济价值 |
1.5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研究方法 |
1.5.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5.2 植物种群空间格局分布类型 |
1.5.2.1 随机分布 |
1.5.2.2 均匀分布 |
1.5.2.3 集群分布 |
1.5.3 空间分布格局的成因 |
1.5.4 点格局分析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候与气象 |
2.3 水文地质 |
2.4 地形地貌 |
2.5 土壤状况 |
2.6 植被状况 |
2.6.1 灌丛 |
2.6.2 草原 |
2.6.3 草甸 |
2.6.4 草原带沙地植被 |
2.6.5 荒漠植被 |
2.6.6 植被分布格局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样方调查 |
3.3 技术路线图 |
4 混播样地点格局分析 |
4.1 油蒿群落龄级划分 |
4.2 混播样地三种植物的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分析图 |
4.2.1 样地1中三种植物的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分析图 |
4.2.2 样地2中三种植物的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分析图 |
4.3 混播样地单种分布格局 |
4.3.1 样地1未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
4.3.2 样地2未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
4.3.3 样地1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
4.3.4 样地2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
4.4 混播样地群落种间分布格局 |
4.4.1 样地1未划分龄级的群落分布格局 |
4.4.2 样地2未划分龄级的群落分布格局 |
4.4.3 样地1划分龄级的群落分布格局 |
4.4.4 样地2划分龄级的群落分布格局 |
4.5 天然油篙样地点格局分析 |
4.5.1 天然样地中油蒿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分析图 |
4.5.2 天然样地单种分布格局 |
4.5.2.1 样地5未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
4.5.2.2 样地5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
4.5.3 天然样地种间分布格局 |
5. 油蒿植株个体对结皮厚度的影响 |
5.1 调查取样 |
5.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4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内蒙古鄂尔多斯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植被演替研究 |
1.4 退耕还林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地质、地震及岩土概况 |
2.6 土壤 |
2.7 植被 |
2.8 自然资源 |
2.9 社会经济状况 |
2.10 土地利用现状 |
2.11 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 |
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3.1 样地样方调查 |
3.2 重要值计算方法 |
3.3 物种多样性计算方法 |
3.4 相似性系数的测定 |
3.5 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 |
3.6 生态位计算方法 |
3.6.1 生态位宽度 |
3.6.2 生态位重叠计算方法 |
4 鄂尔多斯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 |
4.1 植被群落演替序列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1.1 植物组成 |
4.1.2 研究区植被分类排序 |
4.1.3 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2 物种多样性分析 |
4.2.1 多样性指数PCA分析 |
4.2.2 不同退耕年限样地内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分析 |
4.3 研究区植被演替过程 |
4.3.1 物种消长及优势度分析 |
4.3.2 群落层次和生活型结构变化规律 |
4.4 研究区退耕还林地演化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变化 |
4.5 相似性和相异性系数 |
4.5.1 退耕过程中主要种群格局的变化 |
4.5.2 耕还林地演化过程中主要种群生态位的变化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北方干旱地区生态建设的先锋植物——羊柴(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荒漠植物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和耐盐性研究[D]. 侯力峰. 河北大学, 2020(08)
- [2]毛乌素沙地柳湾林群落特征及其动态演替机制研究[D]. 旭日. 内蒙古大学, 2020
- [3]花棒生理生态研究及其展望[J]. 金红宇,徐文娣,陈国雄. 西北农业学报, 2018(11)
- [4]浑善达克沙地3种治理模式植被恢复效益分析[D]. 王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5]土壤复配在采砂迹地植被建植中的调控作用研究[D]. 陈士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1)
- [6]乌丹蒿生态适应性研究[D]. 温都日呼.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
- [7]主要防风固沙植物及其应用价值[J]. 张兵.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2(05)
- [8]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条件下油蒿群落格局分析研究[D]. 崔强.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9]毛乌素沙地油蒿格局分析及对地表结皮的影响[D]. 刘法. 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10]内蒙古鄂尔多斯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过程研究[D]. 张益源.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