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管隆凸、支气管成型术治疗肺癌78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云[1](2020)在《不同方法治疗获得性气管/支气管食管瘘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获得性气管/支气管食管瘘(Acquired Tracheo-bronchoesophageal Fistula ATEF)的临床特点,比较不同方法治疗 ATEF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3例ATEF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三组,即外科手术组9例、介入治疗组29例和保守治疗组5例。通过整理各组ATEF病因、瘘口大小和位置、临床症状和治疗过程等数据,总结ATEF的临床特点;对比不同治疗组治疗技术成功率、死亡率、临床症状缓解率,评估短期疗效;观察对比随访期不同治疗组瘘口愈合/封堵效果、主要并发症、生存期等,进而评估中远期疗效。所有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组内治疗前后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K-M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生存分析通过log-rank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全组43例,其中气管食管瘘31例(72.1%),支气管食管瘘12例(27.9%),根据起病性质分为良性ATEF17例(39.5%),医源性损伤为良性ATEF最常见病因,恶性ATEF26例(60.5%),食管癌为恶性ATEF最常见病因。瘘口位于食管中段29例(67.4%)和气管Ⅲ区22例(51.1%)最常见,食管瘘口平均9.1±3.9mm,气管瘘口 8.7±3.9mm,食管瘘口和气管瘘口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术组9例共采用5种手术方式进行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是肺部感染(44.4%),1例二次开胸,无死亡病例,经治疗后全部出院;介入治疗组29例共植入食道覆膜支架22例(75.9%),气道覆膜支架17例(58.6%),双支架植入10例(34.5%),技术成功率96.6%,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胸部不适22例(75.9%),痰液潴留18例(62.1%),支架移位3例(10.3%);保守治疗组5例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组经治疗后,呼吸困难指数(mMRC)和行为状态评分(ECOG)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保守治疗组缓解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内评价瘘口愈合/封堵效果,外科手术愈合率最高(CR 88.9%),介入治疗组愈合率(CR)13.8%,临床完全缓解率(cCR)70.0%,保守治疗无CR和cCR,无效率(NR)40%。外科手术组出院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因肿瘤进展死亡,5例生存至今,中位生存时间42月。介入治疗组中恶性病因组22例(75.9%),良性病因组7例(24.1%),支架相关并发症较多,恶性病因组最常见并发症为持续胸部不适,其次为分泌物潴留和致死性大咯血/呕血,入院行支架调整/取出/再植比例较高,平均再次入院2.3±0.9次,22例随访期全部死亡,死因主要有肿瘤进展、肺部感染、咯血/呕血和窒息等,良性病因组肉芽组织增生为最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7.1%,平均再次入院为4.5±2.9次,其中5例死于肺部感染或肿瘤进展,2例尚存活,中位生存时间4.5月。保守治疗组5例,其中2例因肺部感染死于院内,3例出院后因肺部感染死亡,中位生存时间0.8月。三组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外科手术良性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介入治疗良性组,介入治疗恶性组,中位生存时间3.5±0.5月。[结论]ATEF以气管食管瘘多见,食管癌和医源性损伤是最常见的病因,瘘口位于食管中段和气管Ⅲ区最常见。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在ATEF治疗中短期内安全有效,中远期介入治疗支架相关并发症多,生存期短。良性ATEF首选外科手术,恶性ATEF以介入治疗为主,保守治疗不作一线治疗考虑。
黄普觉(Ng Pu Jue)[2](2021)在《赵英杰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论文将导师赵英杰教授多年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进行研究和总结。其研究和总结的部分,主要是赵英杰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此研究以赵英杰教授的临床实践为基础,挖掘其辨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独特方法,使其能够在中医药领域里,指导后学者通过“病证结合”,利用专方贯穿疾病全过程使用。方法1.理论研究部分1.1.整理古时医学圣贤及不同朝代的名医,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文献记载。主要整理其相关病名,发病的病因病机,临证时的辨证分型,不同的治疗法则、所使用的方剂及药物。1.2.检索和归纳当代近十年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报导,并把各个不同的研究进展综合起来。1.3.总结赵英杰教授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独到见解。其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不同看法进行整理归纳。2.临床研究部分2.1.通过三年跟随导师赵英杰教授门诊抄方,对赵英杰教授所诊治的非小细胞肺癌病案进行收集。总收集案例85例,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总结归纳赵英杰教授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与独特的思维方法。2.2.总结归纳赵英杰教授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辨治分型和使用的方药,各种临床主要表现如咳嗽、咳血、皮疹、便秘等症状的证治经验。探讨赵英杰教授在临床诊疗中如何“病证结合”,从宏观的中医整体观念,转换到微观的精准医学,把握全局,分析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特色和整体优势。2.3.对赵英杰教授所诊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案资料,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后续整理,展开统计分析,再总结归纳所有挖掘的数据,加以分析讨论。病例资料中,进行观察研究主要有性别与年龄,多种不同症状的发生率,常见证候,常用处方,常用药对,所有草药的四气五味与归经的分布及草药的频数和频率。3.讨论部分通过观察所收集的病例,数据挖掘结果,结合跟师三年的理论整理,再综合赵英杰教授的证治经验,作出相应的总结。探讨赵英杰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规律,提出常见症状、证候及方药的使用,使其能够在中医药领域里,指导后学者通过“病证结合”,利用专方贯穿疾病全过程使用。结果1.重点论述赵英杰教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认识,认为其病理演变过程、病因病机主要以脾气亏虚为本,癌毒、痰、瘀、热胶结为标。痰、瘀、热与癌毒可互为因果、相互搏结而形成瘤体,并夺取精气而伤害机体。然而,唯有正气虚损不足以御邪时,邪毒才得以致病,因虚而患病,因虚而致实的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本虚标实之证。2.详细介绍赵英杰教授在临床诊疗中,如何辨治非小细胞肺癌各种不同的常见症状与并发症。例如:咳嗽、咳血、皮疹、便秘等,并探讨赵英杰教授对诸多症状与疾病不同的辨证思路与处方用药的经验和体会。3.从病案选录与处方用药的分析中,发现符合标准的患者共有85例,男性共有42例,占总例数的49.41%;女性共有43例,占总例数的50.59%。年龄大概在29-92之间,平均年龄大约66.41岁。在85例患者当中,所挖掘出的临床症状共有314个;总体所使用的药物有182味,主要的药物种类,分别以最高使用率依次递减,有补气药、清热解毒药、温经散寒药、活血化瘀药、止咳平喘药;常用药物之四气以温类药为主,其次是寒类药,五味以甘味最为常见,占37.28%、其次苦味占33.43%,主要归经以脾经最为常见,占24.59%。其次肺经占22.99%。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机纲要是“脾气亏虚为本,痰热瘀毒胶结为标”而脾气亏虚为本,是发病的先决条件,可贯穿疾病始终。癌毒则是非小细胞肺癌病因病机的关键要素,而痰瘀又是形成癌毒的附加条件。治疗方面,运用复法辨治本病,强调脾肺同治,清、补并用的方法进行。再根据肺癌本虚标实的临床特点,确立以“健脾清肺”为主的治疗法则,自拟健脾益气清肺汤予以治疗。赵英杰教授独具一格地遣方用药,体现了其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特理念与精辟的见解。在众多病例和处方用药分析中,可以观察到神疲与咳嗽为诸症之首,舌脉之象则以舌暗红和脉细最为多见;基本核心处方则以健脾益肺、化痰散结、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等治法综合遣方;从总体所使用的药物显示,扶正主要是补气温阳,祛邪则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先。
周清华[3](2013)在《中国肺癌外科治疗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文中认为一、我国肺癌外科历史沿革我国胸外科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和40年代中期,但是作为一个学科则成立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初期。多位胸外科领域先驱者为这我国胸外科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黄家驷、吴英恺、杨振华、吴公良、顾恺时和兰锡纯6位教授堪称为我国胸外科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我国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是伴随我国胸外科的发展而诞生和发展的。1934年,董秉奇教授在上海工学院附属红十字医院施行胸廓成形术治疗肺结核,并在13个月内为120例患者施行了手术。1937年,北京协和医院的王大同教授施行了我国第一例支气管扩张肺叶切除术。1940年,吴英恺教授施行了我国第一例食管癌切除手术。1941年,张纪正教授施行了全肺切除治疗肺癌的手
胡世新,尹兴儒,李明武[4](2013)在《气管成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我院胸外科气管成型术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6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为行气管成型术外科治疗,归纳改组Ⅲa期、Ⅲb期的手术方式、术后死亡及并发症情况、TNM分期及组织类型与术后生存情况。结果在术后1个月内,死亡率为1.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所有患者在3、5、10年的生存率分别是30%,23.33%,及13.33%;鳞癌的3年生存率为28.5%,5年生存率为23.8%,10年生存率为11%。结论气管成型术在部分选择性的肺癌中得到应用,以起到既切除了肺部病变,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健康的肺组织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王晨亮[5](2012)在《微创手术在Ⅲ期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和总结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Ⅲ期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2例Ⅲ期肺癌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微创组和传统开胸组,每组16例。微创组: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48-78岁,平均65.8岁;鳞癌9例、腺癌3例、大细胞癌2例、支气管肺泡细胞癌2例。按1997年UICC标准,ⅢA期7例,ⅢB期9例。手术方式:左上肺叶切除3例(其中袖状切除1例),左下肺叶切除2例,左全肺切除3例,右上肺叶切除3例(其中袖状切除2例),右下肺叶切除2例,右中下肺叶切除2例。右全肺切除1例。右半气管隆凸切除1例。左半气管隆凸切除1例。上腔静脉壁部分切除1例。左心房部分切除1例。肺动脉成形2例。所有病例均行同侧肺门及纵膈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对侧淋巴结清扫2例,切除淋巴结共268枚(每例12-23枚,平均16.8枚/例),病理确诊转移的淋巴结为95枚。传统开胸组: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43-70岁,平均62.6岁;鳞癌7例、腺癌4例、大细胞癌1例、支气管肺泡细胞癌3例、混合癌1例。按1997年UICC标准,ⅢA期8例,ⅢB期8例。手术方式:左上肺叶切除2例,左下肺叶切除1例,左全肺切除3例,右上肺叶切除5例(其中袖状切除3例),右下肺叶切除1例,右中下肺叶切除3例,右全肺切除2例。胸壁及部分肋骨切除2例。部分膈肌切除1例。上腔静脉置换/血管旁路手术2例。左心房部分切除2例。全气管隆凸切除1例。肺动脉成形3例。所有病例均行同侧肺门及纵膈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对侧淋巴结清扫3例,切除淋巴结共257枚(每例11-24枚,平均16.1枚/例),病理确诊转移的淋巴结为91枚。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微创组无中转延长切口,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微创组手术时间显着长于传统开胸组(P<0.05);术中失血及术后胸引量微创组显着少于传统开胸组(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微创组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少于传统开胸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其他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乳靡胸等两组均未发生;微创组胸部切口液化发生率少于传统开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疼痛显着轻于传统开胸组(P<0.05);微创组手术后住院时间比传统开胸组显着减少(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各部位清扫数量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运用合理的手术方法和技巧,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Ⅲa期和部分Ⅲb期肺癌根治术安全、彻底,效果确切。
黄韬,周晓斌,张璟[6](2011)在《支气管及肺动脉成形术89例中央型肺癌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支气管和肺动脉成形术治疗89例中央型肺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方法 2002年12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支气管及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89例,其中支气管袖状切除成形术63例,支气管楔形成形术14例,支气管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12例.结果 89例中央型肺癌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后出现支气管胸膜漏,后死于呼吸衰竭;术后1、3、5 a生存率分别为76.4%、51.6%、31.5%.结论支气管和肺动脉成形术能最大限度的保留肺功能,提高了中央型肺癌的治愈率和远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周清华,石应康,陈军,刘斌,王允,朱大兴,张洪涛,徐鹏,宫友陵,陈钢,韦森,邱小明,牛中喜,陈晓峰,雷哲,段亮,伍伫[7](2011)在《基于“分子分期”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外科治疗”的长期生存结果》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局部晚期肺癌约占肺癌的35%-40%,其内科治疗平均生存6-8个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和总结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局部晚期肺癌病人进行"分子分期",指导选择局部晚期肺癌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受益者,以及对局部晚期肺癌进行"个体化外科治疗"的可行性及其对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检测516例局部晚期肺癌病人手术前外周血CK19mRNA表达(其中115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检测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肺癌"微转移"进行"分子诊断",对肺癌病人进行"个体化分子分期",指导临床选择外科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获益者。回顾分析516例局部晚期肺癌基于"分子分期"的"个体化外科治疗"的长期生存结果。结果 516例病人中鳞癌322例,非鳞癌194例;P-TNM分期:IIIA期112例,IIIB期404例;"个体化分子P-TNM分期":M-IIIA期:97例,M-IIIB期:278例,M-IV期:141例。本组病例行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256例;肺叶切除联合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41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上腔静脉切除重建90例;肺切除联合部分膈肌切除重建3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联合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30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主动脉鞘膜切除10例;右全肺切除联合左心房、右侧全部膈肌、下腔静脉和肝右静脉切除重建1例;肺切除联合气管隆突切除重建10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气管隆突切除重建和上腔静脉切除重建,或联合上腔静脉和左心房、或联合气管隆突和左心房切除重建55例。手术死亡5例,死亡率为0.97%。516例肺癌病人中141例外周血检测到CK19mRNA表达,阳性率为27.3%。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阳性率与肺癌组织学类型、P-TNM分期、N分期等均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原发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本组肺癌病人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43.74±7.21个月,1年生存率为89.1%,3年生存率为39.3%,5年生存率为19.8%,10年生存率为10.4%。术后生存率与外周血"微转移"、肺癌组织学类型、原发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个体化"分子P-TNM分期、外周血"微转移"、病理类型和N分期是预测局部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1)肺癌病人外周血中存在用常规方法不能检测得到的"微转移";(2)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中CK19mRNA表达应用于肺癌微转移的"分子诊断"和"分子分期,有助于指导选择外科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受益者;(3)基于"分子分期"的局部晚期肺癌的"个体化外科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治愈率和长期生存率。
申屠阳,丁征平,周允中[8](2006)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的气道重建》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部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气道重建方式,以彻底切除病变并最大限度保存肺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气道重建中的外科相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研究2003年1月~2005年6月2206例肺癌手术中100例气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癌42例,腺鳞癌23例,腺癌11例,粘液表皮样癌5例,腺样囊性癌4例,类癌3例及其它混合散在分布类型12例。ⅠB期34例,ⅡB期23例,ⅢA期23例,ⅢB期20例。主要手术方式包括:右上叶袖状切除42例,右下叶袖状切除1例,左上叶袖状切除24例,左下叶袖状切除4例,两叶袖状切除8例,隆凸成形重建17例,肺叶袖状切除合并肺动脉成形4例。结果97例患者为完全性切除(R0),3例为不完全性切除(R1)。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肺部感染2例,胸腔感染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肺泡胸膜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术后住院日为4~27日(中位11日)。99例治愈出院,肺部感染导致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为1%。结论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取适当的气道重建方式,符合外科手术原则,可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对血管、气管、支气管的处理技巧是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赵松[9](2005)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癌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日益上升,已成为肿瘤疾病的首位死因,中国的肺癌发病率及患病绝对人数均占世界的第一位。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最主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占全部肺癌的80%左右;临床Ⅰ、Ⅱ期患者经过标准的外科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达40%,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早诊早治手段,其总的五年生存率仍低于10%。肺癌本质上属于全身性疾病,单用一种治疗手段难以达到肿瘤治疗的最终目的,其现代治疗观念认为: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化疗、放疗及其他多种治疗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已成为肺癌最理想的治疗模式,手术切除是这一治疗模式的核心环节和根本基础,尤其对于早期肿瘤,它是目前唯一的最佳治疗手段。 经过肺癌临床工作者数十年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目前广泛接受的肺癌外科治疗原则:(1)手术应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以延长术后生存期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为目的;(2)手术应尽可能遵循先肺静脉后肺动脉再支气管的结扎处理顺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源性癌细胞全身播散;(3)依序清扫各站淋巴结,以达到根治目的和术后病理分期需要;(4)坚持“无瘤操作”技术,术中尽量避免挤压肿瘤组织,尽量使用锐性分离手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源性癌细胞局部播散和种植。
茅乃权,左传田,甘耐炎,祝家兴,黄鼎铭,刘德森,谢彤,潘泓,黄耀元[10](2005)在《气管、支气管成形肺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提高中央型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气管、支气管成形术被应用于中央型肺癌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适应证和术中处理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分析1988年6月2004年10月76例接受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治疗的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癌49例,腺癌16例,腺鳞癌7例,小细胞癌3例,腺样囊腺癌1例;Ⅰ期17例,Ⅱ期39例,ⅢA期17例,ⅢB期3例。76例中行袖状肺叶切除术55例,肺叶并主支气管楔形切除术12例,一侧肺上叶支气管—主支气管—气管侧壁大弧形切除8例,右肺上叶并右主气管—隆凸和气管下段切除以及气管与左主支气管、右中间支气管与左主支气管吻合1例;合并左肺动脉干楔形切除术3例,合并左心房局部切除2例,合并胸壁整块切除2例。结果术后7例出现并发症,其中6例并发肺部感染、肺不张,且1例发展至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全组随访率为93.4%(71/76)。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56/68)、57.8%(26/45)和41.7%(15/36)。结论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是可行的,该术式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肺组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为部分肺功能差的患者提供了切除病变的机会。
二、气管隆凸、支气管成型术治疗肺癌7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管隆凸、支气管成型术治疗肺癌78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方法治疗获得性气管/支气管食管瘘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获得性气管/支气管食管瘘外科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赵英杰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中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治疗法则及方药 |
2. 西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
2.1 非小细胞肺癌流行病学现况 |
2.2 非小细胞肺癌病因和发病机制 |
2.3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类与肺癌分期 |
2.4 肺癌的诊断 |
2.5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赵英杰教授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学术思想 |
1. 赵英杰教授学术渊源 |
1.1. 从医之路 |
1.2. 经典启蒙,大师熏陶 |
1.3. 专攻恶性肿瘤 |
2. 病因病机理论 |
2.1. 癌毒是条件 |
2.2. 痰瘀乃形成癌毒的必要条件 |
2.3. 痰瘀乃癌毒转移的关键 |
2.4. 失去平衡是发病的关键 |
3.“扶正抑癌”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基本原则 |
3.1. 扶正抑癌的基本内涵 |
3.2. 扶正抑癌,以平为期 |
3.3. 扶正抑癌,恢复升降出入 |
3.4. 扶正抑癌,改变机体及肿瘤微环境 |
4. “病证结合”思维贯穿肿瘤疾病的治疗过程 |
4.1. “病证结合”的原理探讨 |
4.2. “病证结合”要点探讨 |
4.3. “病证结合”组方思维探索 |
4.4. “病证结合”的治疗法则:专病、专方、专药 |
5. 复法大方乃抗肿瘤的首要策略 |
5.1. 复法大方的概念及源流 |
5.2. 运用复法大方在肿瘤疾病的理论 |
5.3. 复法大方处方有序,主次分明 |
6. 配合西医治疗,分段论治 |
7. 以人为本,带瘤生存 |
8. 重视“治未病”思想指导肿瘤的防治 |
8.1. 未病先防 |
8.2. 既病防变 |
9. 倡导药食同源,心药并用,身心并调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赵英杰教授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临证经验总结 |
1. 本虚标实是肺癌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性质 |
2. 脾肺并治是辨治肺癌的重要法则 |
3. 复法以治,健脾清肺贯彻始终 |
4. 重视脾胃,固护中州 |
5. 清肺热配伍健脾或温阳之品 |
6. 谨守病机,分期辨治 |
6.1. 中西医结合,分段论治,重视并发症调治 |
7. 治疗肺癌的用药心得,专病专方专药 |
7.1. 精于配伍,擅用药对 |
7.2. 主证的治疗及用药 |
7.3. 常见兼证的治疗及用药 |
7.4. 慎用走窜虫类药 |
7.5. 重视活血化瘀 |
7.6. 擅用重剂,拯救顽疾 |
8. 验案举隅5例 |
8.1. 验案一: 肺癌第Ⅲ期放化疗后,3年内纯中药治疗肿瘤缩小并消失 |
8.2. 验案二: 肺腺癌根治术后,纯中药抗复发或转移 |
8.3. 验案三: 肺癌伴骨转移 |
8.4. 验案四: 肺癌第Ⅲ期化疗期间,无放疗或手术 |
8.5. 验案五: 肺癌第Ⅳ期,伴肝转移,脑转移,化疗全程配合中药辅助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赵英杰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证治规律的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中医辨证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资料整理 |
3.2. 数据预处理 |
3.3. 挖掘目标及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一般情况 |
4.2.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症状和体征的频数分析 |
4.3.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证候的频数分析 |
4.4.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法的频数分析 |
4.5.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药物频数分析 |
4.6.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药物四气频数分析 |
4.7.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药物五味频数分析 |
4.8.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药物归经频数分析 |
4.9.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最高频数的前十味药物的用量频次分析 |
5. 数据挖掘 |
5.1. 聚类分析结果 |
5.2. 药物之间关联度分析 |
5.3. 熵聚类核心组合及新处方分析 |
6. 分析讨论 |
6.1. 一般情况,年龄 |
6.2. 一般情况,性别 |
6.3. 症状和体征频数分析 |
6.4. 证候频数分析 |
6.5. 方剂频数分析 |
6.6. 中药频数分析 |
6.7.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分析 |
6.8. 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
6.9. 新方分析 |
7. 研究创新点 |
8.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气管成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式 |
2 结果 |
2.1 术后情况 |
2.2 TNM分期与术后生存情况 |
2.3 组织类型与生存情况 |
3 讨论 |
(5)微创手术在Ⅲ期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索引 |
前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及研究分组 |
1.2 手术器材 |
1.3 手术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手术情况 |
2.2 胸部淋巴结清扫情况 |
2.3 术后生存情况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支气管及肺动脉成形术89例中央型肺癌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式 |
1.3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手术病例的选择和术前准备 |
3.2 手术方式的选择 |
3.3 麻醉及术后处理 |
(8)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的气道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及手术方式 |
1.2 部分特殊手术方式示意图 |
2 结果 |
3 讨论 |
(9)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
1.1 前言 |
1.2 肺癌的分期及其在外科治疗中的意义 |
1.3 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的进展 |
1.4 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存在的争议 |
1.5 肺癌分子外科学的发展 |
1.6 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的未来和展望 |
1.7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452例肺癌外科治疗分析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气管、支气管成形肺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气管隆凸、支气管成型术治疗肺癌7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方法治疗获得性气管/支气管食管瘘的临床疗效研究[D]. 陈云.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2]赵英杰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研究[D]. 黄普觉(Ng Pu Jue).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中国肺癌外科治疗的历史、现状及未来[A]. 周清华. 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2013
- [4]气管成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 胡世新,尹兴儒,李明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3(05)
- [5]微创手术在Ⅲ期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D]. 王晨亮. 山西医科大学, 2012(03)
- [6]支气管及肺动脉成形术89例中央型肺癌临床分析[J]. 黄韬,周晓斌,张璟.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06)
- [7]基于“分子分期”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外科治疗”的长期生存结果[J]. 周清华,石应康,陈军,刘斌,王允,朱大兴,张洪涛,徐鹏,宫友陵,陈钢,韦森,邱小明,牛中喜,陈晓峰,雷哲,段亮,伍伫. 中国肺癌杂志, 2011(02)
- [8]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的气道重建[J]. 申屠阳,丁征平,周允中. 中国肺癌杂志, 2006(02)
- [9]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D]. 赵松. 郑州大学, 2005(11)
- [10]气管、支气管成形肺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J]. 茅乃权,左传田,甘耐炎,祝家兴,黄鼎铭,刘德森,谢彤,潘泓,黄耀元. 中国肺癌杂志, 2005(04)